CN109556333A - 制冷板及冰块机 - Google Patents

制冷板及冰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56333A
CN109556333A CN201910056157.9A CN201910056157A CN109556333A CN 109556333 A CN109556333 A CN 109556333A CN 201910056157 A CN201910056157 A CN 201910056157A CN 109556333 A CN109556333 A CN 109556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plate
channel
heating channel
ic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561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江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now Source Ice Mak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now Source Ice Ma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now Source Ice Mak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now Source Ice Ma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561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563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56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563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12Producing ice by freezing water on cooled surfaces, e.g. to form slab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2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 F25C5/04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without the use of saws
    • F25C5/08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without the use of saws by heating bodies in contact with the 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板及冰块机,涉及制冰相关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制冷板主体,在所述制冷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制冷通道和多个加热通道,且所述制冷通道与所述加热通道交替设置在所述制冷板主体上;且在所述制冷通道内设置有波纹壁。本发明提供的制冷板内有加热通道,加热通道能够有效的将热量作用在制冷板的结冰面上,使冰块更加容易的脱模,可节省冰块脱模时间,节省电费,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出来的冰块融化少,冰温更低,更耐融化,冰块脱模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冬季也可以很好的生产冰块。

Description

制冷板及冰块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冰相关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板及冰块机。
背景技术
冰块机是一种利用制冷系统,将水凝结成冰块的设备,包括制冷板、隔板、以及与制冷板相连的制冷系统。所述制冷板与隔板配合间隔设置,形成制冰模,所述制冷系统向制冷板通入制冷介质(制冷液),使制冰模降温,从而使制冰模内的水凝结成冰块。
当制冰模内的水凝结成冰后,目前现有的技术是依靠热氟进入制冰蒸发器,使冰块和蒸发器脱离。
制冷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制冰和脱冰,制冷板的内通道在制冰和脱冰过程中的的换热效率,对整个制冰系统的效率都产生决定性影响。
现有技术的制冷板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制冷通道的换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低;
2、现有技术是采用热氟脱模的,制冷板中的通道都是制冷通道,无电加热通道,脱模过程中,因为电机,水泵,风扇运转需要耗电,电能不可能100%转化成为热能来脱模,也就增加了脱冰时的能耗;
3、现有热氟脱冰技术中,热氟是在制冷板中来回循环,回到压缩机的,制冷板入口的热氟,温度更高,出口的温度最低,这造成了制冷板温度不均匀,温度高的地方,冰块融化多,而出口的热氟温度低,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使冰块脱模,冰块融化成水,不但降低了冰的产量,还白白浪费电费;
4、采用热氟脱冰的技术中,需要制冷系统具备制冷和制热的功能,这也增加了制冷系统的生产难度和成本,在环境温度比较低时,这样系统制热效率很低,很难脱模,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制冷板及冰块机,以解决现在制冰机的制冷通道的换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冷板,包括制冷板主体,在所述制冷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制冷通道和多个加热通道,且所述制冷通道与所述加热通道交替设置在所述制冷板主体上;
且在所述制冷通道内设置有波纹壁。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板主体一端设置有凸台,另一端设置有与该所述凸台匹配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通道内设置有电热通道,所述电热通道用于安装发热丝。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通道内设置有过桥,所述过桥一端与所述加热通道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热通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通道内设置有两个过桥,两个所述过桥使电热通道位于所述加热通道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过桥与所述加热通道内壁的连接处与所述制冷板主体的两侧面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电热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电热通道;
两个所述电热通道与所述制冷板主体的两个侧面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硅胶胶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冰块机,包括上述所述制冷板。
本发明提供的制冷板内有加热通道,加热通道能够有效的将热量作用在制冷板的结冰面上,使冰块更加容易的脱模,可节省冰块脱模时间,节省电费,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出来的冰块融化少,冰温更低,更耐融化,冰块脱模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冬季也可以很好的生产冰块。
而传统技术冰块脱模的时间长,冰块融化多,生产出来的冰块冰温高,容易融化,而且脱模的时间长,冰块融化多,耗能高。
且该制冷通道内有波纹壁,该波纹壁能够增大换热面积,制冰时的热换效率更高,提高了机器的运行效率,也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制冷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制冷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制冷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制冷板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两个图2所示制冷板拼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制冷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00-制冷板主体;200-加热通道;300-制冷通道;400-波纹壁;500-电热通道;600-过桥;700-硅胶胶条;800-凸台;90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冷板,包括制冷板主体100,在所述制冷板主体100上设置有多个制冷通道300和多个加热通道200,且所述制冷通道与所述加热通道200交替设置在所述制冷板主体100上;
且在所述制冷通道300内设置有波纹壁4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制冷板主体10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制冷通道300和多个加热通道200,多个制冷通道300和多个加热通道200设置在一条直线上,且制冷通道300和加热通道200交替设置,相邻的两个制冷通道300之间有一个加热通道200,相邻两个加热通道200之间设置有制冷通道300。
在制冷通道300内设置有波纹壁400,波纹壁400增加了制冷通道300内部的表面积,换热面积增大,提高了该制冷板的换热效率。
该制冷板利用空气或者防冻液提进入到加热通道200内,对制冷板提供热量,热量传递给制冷板的结冰面,由于加热通道200一般使均匀设置在制冷板上的,这样热量能够均匀的传递到结冰面,结冰面冰融化更加的同步,脱冰效果会更好,提高冰的出产量。
现有技术的制冷系统需要具备制冰和脱冰两种功能,增加了制冷系统的生产成本,而且每次冰块脱模的时间比较长,脱模耗费的时间和电费较多,长时间的脱模使一部分冰块融化成水,冰的实际产量低。
如图2-图5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制冷板主体100一端设置有凸台800,另一端设置有与该所述凸台800匹配的凹槽9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板主体100上端设置有凸台800,下端设置有凹槽900;当使用过程中,需要多个制冷板主体100叠加满足生产不同高度的冰块的时候,下端的制冷板主体100的凸台800插入到上端的制冷板主体100的凹槽900内,从而形成一个高度更高的制冷板;多个制冷板主体100拼接调整冰块的高度,满足实际生产不同的需求。
如图2-图4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通道200内设置有电热通道500,所述电热通道500用于安装发热丝。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加热通道200内有电热通道500,发热丝位于电热通道500内;多个电热通道500均匀设置在制冷板主体100上,这样发热丝之间的距离也大致相同,这样保证了发热均匀,脱冰的效果会更好,提高冰的出产量。
脱冰时,发热丝通电,电能直接转化成热能脱冰,效率高,更加节能。
采用发热丝加热的办法脱冰,简化了块冰机的制冷系统,块冰机只需制冷即可,降低了机器的生产难度和成本,机器只需要制冷即可,环境温度对冰块脱模不会产生影响,设备使用也更加稳定。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热氟脱冰的,需要制冷系统具备制冷和制热的功能,这也增加了制冷系统的生产难度和成本,在环境温度比较低时,这样系统制热效率很低,很难脱模,影响生产。
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通道200内设置有过桥600,所述过桥600一端与所述加热通道200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热通道50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桥600与加热通道200内壁连接,电热通道500位于加热通道200内,该电热通道500仅通过过桥600与加热通道200内壁连接,这样发热丝在电热通道500内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空气传递到制冷板主体100上,传递到制冷板的结冰面上,这样的热量传递均匀,使冰块与结冰面直接接触的冰融化,有利于冰脱离制冰模。
如图7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通道200内设置有两个过桥600,两个所述过桥600使电热通道500位于所述加热通道200的中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通道200内设置有两个过桥600,两个过桥600使电热通道500位于加热通道200的中部,这样电热通道500传递出的热量,传递到制冷板主体100的两个结冰面距离均相等;使整个制冰板主体传递到结冰面的距离更加均匀,使制冰板主体的两个结冰面冰块能够尽量的同步脱离。
结冰面为制冷板主体100与冰块直接接触的面,也是该制冷板的左右两个侧面。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过桥600与所述加热通道200内壁的连接处与所述制冷板主体100的两侧面的距离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桥600与加热通道200内壁的连接处距离制冷板主体100的结冰面的距离相等,电热通道500传递出的部分热量沿着过桥600传递到制冷板主体100上,为了使这部分的热量能够均匀的传递到两个结冰面上,过桥600位于制冷板主体100的加热通道200的中部,因此制冷板的结冰面脱冰时热量会更加均匀,脱冰的效果会更好。
而现有热氟脱冰技术中,热氟是在制冷板中来回循环,回到压缩机的,制冷板入口的热氟,温度更高,出口的温度最低,冰块脱模时,制冷板结冰面的温度不均匀,冰块脱模时间长,冰块融化更多,降低了冰块的产量,浪费电费。
如图3和图4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通道200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电热通道500。
如图5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通道200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电热通道500;两个所述电热通道500与所述制冷板主体100的两个侧面的距离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加热通道200内设置有两个电热通道500,电热通道500直接与加热通道200的内壁连接,电热通道500产生的热量能够直接传递到制冷板主体100上。
在制冷通道300和加热通道200之间形成一个导热板,在每一个导热板上均设置有电热通道500,一般该导热板在制冷板主体100上的间距是一样的,这样电热通道500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到导热板上,导热板再将热量传递到该制冷板主体100的两个结冰面上,同时该电热通道500的热量能够通过空气传递到制冷板主体100的结冰面上,且该电热通道500能够通过导热板直接作用在制冷通道300内,有利于电热通道500把热量传递给制冷通道300,使制冷板主体100的结冰面脱冰时热量会更加均匀,脱冰的效果会更好,节省时间和电费,提高冰的出产量。
为了使电热通道500向制冷板主体100的左右两个结冰面均匀传递热量,该电热通道500位于制冷板主体100的中间位置,该电热通道500与制冷板主体100的两个结冰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从而热量均匀的传递到两个结冰面。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凹槽900内设置有硅胶胶条700。
在制冰板主体100下端的凹槽900内有硅胶胶条700,冰块机在使用的时候,制冰机主体100下端与平台接触,硅胶胶条700能够有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水从制冰机主体100下端流出。
一般冰块机的制冰蒸发器上包括多个制冷板,其中制冰蒸发器的两侧的制冷板的凹槽内有硅胶胶条70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冰块机,包括上述所述制冷板。
在冰块机的制冰蒸发器的制冷板和隔板内均设置发热丝,该发热丝在隔板和制冷板间的分布设置均匀,以保证冰块脱模时,均匀发热,使冰块更容易脱模。
该发热丝选择绝缘发热丝,防止导电。
在制冷板中的加热通道200结构能更好的把发热丝的热量均匀的传递到制冷板的结冰面,首先发热丝把热量传递给加热通道200,发热丝通过热辐射,把热量传递给制冷板的结冰面,这样的热量传递更加均匀。
另外,制冷通道300中和电热通道500直接连接的,更有利于电热通道500把热量传递给制冷通道300,而且每个发热丝之间的距离是基本等距的,因此制冷板的结冰面脱冰时热量会更加均匀,脱冰的效果会更好,节省时间和电费,提高冰的出产量。
而现有热氟脱冰技术中,热氟是在制冷板中来回循环,回到压缩机的,制冷板入口的热氟,温度更高,出口的温度最低,冰块脱模时,制冷板结冰面的温度不均匀,冰块脱模时间长,冰块融化更多,降低了冰块的产量,浪费电费。
本发明提供的制冷板内有加热通道200,加热通道200能够有效的将热量作用在制冷板的结冰面上,使冰块更加容易的脱模,可节省冰块脱模时间,节省电费,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出来的冰块融化少,冰温更低,更耐融化,冰块脱模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冬季也可以很好的生产冰块。
而传统技术冰块脱模的时间长,冰块融化多,生产出来的冰块冰温高,容易融化,而且脱模的时间长,冰块融化多,耗能高。
且该制冷通道300内有波纹壁400,该波纹壁400能够增大换热面积,制冰时的热换效率更高,提高了机器的运行效率,也更加节能。
电热通道500设置加热通道200的中间位置,这样电热通道500与加热通道200之间有间隙,有利于电热通道500把热量均匀辐射到制冷板的结冰面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制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板主体,在所述制冷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制冷通道和多个加热通道,且所述制冷通道与所述加热通道交替设置在所述制冷板主体上;
且在所述制冷通道内设置有波纹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板主体一端设置有凸台,另一端设置有与该所述凸台匹配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通道内设置有电热通道,所述电热通道用于安装发热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通道内设置有过桥,所述过桥一端与所述加热通道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热通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通道内设置有两个过桥,两个所述过桥使电热通道位于所述加热通道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与所述加热通道内壁的连接处与所述制冷板主体的两侧面的距离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电热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电热通道;
两个所述电热通道与所述制冷板主体的两个侧面的距离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硅胶胶条。
10.一种冰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制冷板。
CN201910056157.9A 2019-01-21 2019-01-21 制冷板及冰块机 Pending CN1095563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6157.9A CN109556333A (zh) 2019-01-21 2019-01-21 制冷板及冰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6157.9A CN109556333A (zh) 2019-01-21 2019-01-21 制冷板及冰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56333A true CN109556333A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73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56157.9A Pending CN109556333A (zh) 2019-01-21 2019-01-21 制冷板及冰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5633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10813A1 (de) * 2010-07-19 2012-01-25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Elektrischer Heizkörper und Durchlauferhitzer
CN102549360A (zh) * 2009-09-30 2012-07-04 熊津豪威株式会社 制冰机及控制该制冰机的方法
KR20140006488A (ko) * 2012-07-05 2014-01-16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제빙용 증발기
CN207180120U (zh) * 2017-08-10 2018-04-03 魏燕秋 直接蒸发式块冰机
CN209588477U (zh) * 2019-01-21 2019-11-05 广东雪源制冰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板及冰块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9360A (zh) * 2009-09-30 2012-07-04 熊津豪威株式会社 制冰机及控制该制冰机的方法
EP2410813A1 (de) * 2010-07-19 2012-01-25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Elektrischer Heizkörper und Durchlauferhitzer
KR20140006488A (ko) * 2012-07-05 2014-01-16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제빙용 증발기
CN207180120U (zh) * 2017-08-10 2018-04-03 魏燕秋 直接蒸发式块冰机
CN209588477U (zh) * 2019-01-21 2019-11-05 广东雪源制冰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板及冰块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28103U (zh) 电池包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102187158B (zh) 空气调节机
CN207459030U (zh) 电池组件及车辆
CN104505480A (zh) 用于电动车辆主动热管理的封闭式电池箱
CN105633508B (zh) 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818838U (zh) 电池包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207664204U (zh) 一种锂电池多级温度控制装置
CN108306072B (zh) 一种并联式热交换电池包
CN106403442A (zh) 冰箱及其除霜方法
CN110212265A (zh) 一种直流快充液冷电池系统及其热管理方法
CN209588477U (zh) 制冷板及冰块机
CN209119277U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包冷却与加热装置
CN203605587U (zh) 冰箱
CN109768347A (zh) 一种基于双循环的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CN102564031B (zh) 一种冰箱
CN110176651B (zh) 一种热管式动力电池冷却装置
CN109556333A (zh) 制冷板及冰块机
CN209744787U (zh) 制冰板及蒸发器
CN105588241B (zh) 一种冰蓄冷空调及冰蓄冷方法
CN203404865U (zh) 空调室外机及其底盘组件
CN110120566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09819992U (zh) 制冷设备
CN101975489A (zh) 全天候宽温带精密温度控制系统
CN208154870U (zh) 一种基于双换热器的冷冻回收装置
CN112751105A (zh) 一种基于喷嘴盘型布置的喷淋式液冷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