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30597A - 图像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30597A
CN102530597A CN2011102967275A CN201110296727A CN102530597A CN 102530597 A CN102530597 A CN 102530597A CN 2011102967275 A CN2011102967275 A CN 2011102967275A CN 201110296727 A CN201110296727 A CN 201110296727A CN 102530597 A CN102530597 A CN 102530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driven roller
transport path
image recording
sheet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67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30597B (zh
Inventor
饭岛章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30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0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30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0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85/00Recirculating articles, i.e. feeding each article to, and delivering it from, the same machine work-station more than o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84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on moving support, e.g. pivoting, for bringing the roller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 into contact with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26Duplicate, alternate, selective, or coacting fee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3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orientation
    • B65H2301/333Inverting
    • B65H2301/3331Involving forward reverse transporting means
    • B65H2301/33312Involving forward reverse transporting means forward reverse rollers pa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4Roller pairs with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rollers to / from each other
    • B65H2404/1442Tripp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65H2511/21Ang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包括被构造成响应于盘安装到图像记录装置和从图像记录装置的拆除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的第一臂、附接到第一臂的端部且被构造成将片材从盘朝向第一输送路径输送的第一驱动辊、被构造成在沿第一输送路径输送的片材上记录图像的记录单元、被构造成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枢转的第二臂和附接到第二臂的端部且被构造成将一面上记录了图像的片材沿第二输送路径朝向第一输送路径输送的第二驱动辊。当第一臂从第一位置枢转到第二位置时,第二臂从第三位置枢转到第四位置。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构造成在片材上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并且尤其涉及一种被构造成在片材的两面上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图像记录装置被构造成在例如片材的记录介质的两面上记录图像,且包括设置在盘上方的记录单元。在这种图像记录装置中,从该盘馈送的片材被第一辊对输送到设置在该盘上方的记录单元,且记录单元在片材的一面上记录图像。该片材被设置在记录单元下游的第二辊对转回且被输送到在记录单元和馈送盘之间形成的返回路径。片材被设置在返回路径中的第三辊对输送到将片材输送到记录单元的第一辊对。该记录单元在片材的另一面上记录图像。其两面上具有图像的片材被第二辊对排出。
另一已知图像记录装置包括返回单元,该返回单元用于在记录单元在片材的一面上记录图像之后,使片材沿返回路径返回到记录单元以用于双面图像记录。在返回单元中辊对夹持片材且将片材再次朝向记录单元输送。通过将片材馈送盘从外壳拆除且通过操作释放杆,限定返回路径的引导件被打开,使得辊对之间的夹持状态被解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其中容易除去在用于双面图像记录的返回路径中卡住的片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像记录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路径,沿着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在第一输送方向上输送片材;记录单元,所述记录单元被构造成在沿着所述第一输送路径输送的片材上记录图像;盘,所述盘被构造成保持片材且被以可拆除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图像记录装置的外壳中,处于所述记录单元下方的位置处;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一驱动辊被构造成将片材从所述盘在第二输送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输送路径输送;第一臂,所述第一臂具有所述第一驱动辊以可旋转的方式附接的一端;第二输送路径,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形成在所述记录单元的下方和所述盘的上方;第二驱动辊,所述第二驱动辊被构造成沿着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在第三输送方向上输送片材;和第二臂,所述第二臂具有所述第二驱动辊以可旋转的方式附接的一端。所述第一臂被构造成绕位于所述第一臂的在所述第二输送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驱动辊相反的一侧的枢转轴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当所述盘被安装在所述外壳中时,所述第一臂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中,并且当所述盘被从所述外壳拆除时,所述第一臂处于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在所述记录单元的所述第一输送方向下游的分支位置处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分支,且在所述记录单元的沿所述第一输送方向的上游的汇合位置处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汇合。所述片材被沿着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在第三输送方向上从所述分支位置输送到所述汇合位置。所述第二臂被构造成绕位于所述第二臂的在所述第三输送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驱动辊相反的一侧的枢转轴线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枢转。当所述第一臂从所述第一位置枢转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臂从所述第三位置枢转到所述第四位置。
由于上述结构,当盘被从外壳拆除时,第一臂从第一位置枢转到第二位置,且第二臂从第三位置枢转到第四位置。当第二臂处于第四位置中时,第二驱动辊被从用于沿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片材的位置释放。即使在片材被第二输送辊沿第二输送路径朝向记录单元输送以用于双面记录的同时被卡住,通过将盘从外壳去除,容易从第二输送路径除去卡住的片材。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从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中,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由此满足的需求以及其特征和技术优势,现在对与附图结合的以下描述作出参考。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多功能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图像记录装置的打印机的示意性竖向剖面侧视图。
图3是平面图,示出图2的打印机的片材馈送器的周边部件的结构。
图4是示出片材馈送器的周边部件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片材馈送器的结构的放大透视图。
图6是沿图3的线VI-VI的局部剖面图,示出当盘被安装在外壳中时的馈送臂和输送臂。
图7是沿图3的线VI-VI的局部剖面图,示出当盘被从外壳拆除时的馈送臂和输送臂。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图1-7可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其特征和技术优势,在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相同的相应部分。
在以下描述中,表述“前”、“后”、“上”、“下”、“右”、“左”被用于当例如多功能装置10的图像记录装置被以它打算使用的定向设置时定义各部分。如图1所示,双头箭头7、8、9分别表示上下、前后和左右方向。
如图1所示,多功能装置10具有扁平箱形状,且在其下部包括喷墨型打印机。打印机11可在片材的双面上执行记录。多功能装置10可执行一种或多种功能,例如打印、复印、扫描、传真功能或其任何组合。
打印机11包括具有在多功能装置10的前部处的开口13的壳体(外壳)14。在打印机11的底板12上设置用于保持各种尺寸的例如片材的记录介质的盘20。通过滑动机构,盘20经由开口13在前后方向8上被插入壳体14中和从壳体14抽出。滑动机构是例如设置在壳体17的两侧或设置在底板12上以从开口13延伸的导轨。盘20被安装在多功能装置10中或从多功能装置10拆除。
如图2所示,打印机11包括片材馈送器15、喷墨型记录单元24和路径切换单元41。片材馈送器15拾取盘20中的片材且从盘20馈送片材。记录单元24将墨滴喷射到由片材馈送器15馈送的片材上以在片材上记录图像。可替代地,记录单元24可以是电子照相型或其它类型。
如图2所示,片材馈送器15被设置在盘20的上方和记录单元24的下方。片材馈送器15包括馈送辊25(第一驱动辊的例子)、馈送臂26(第一臂的例子)、轴28(单个公共轴的例子)和驱动力传递机构27。如图3和图4所示,打印机11包括在左右方向9上彼此间隔开的一对侧框架71和设置在侧框架71之间的基础框架72。轴28被基础框架72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
如图2所示,馈送臂26被附接到轴28。馈送臂26的基端(前端)被轴28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并且馈送臂26从轴28向后且向下倾斜地延伸。馈送臂26绕轴28在箭头29的方向上可枢转。馈送臂26被构造成在图6中示出的第一位置和图7中示出的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当馈送臂26处于第一位置时,在盘20被安装在打印机11中的同时,馈送辊25与盘20的上表面或保持在盘20上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当馈送臂26处于第二位置时,在盘20被从打印机11拆除的同时,馈送辊25与位于盘20的安装位置下方的底板12接触。
如图5所示,在馈送臂26的自由端处设置两个馈送辊25。因而,馈送辊25被设置在轴28的后方。换言之,轴28被设置在馈送辊25的前方。轴28被设置在馈送臂26的在后述第二输送方向上与馈送辊25相反的一侧上。两个馈送辊25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且被馈送臂26的自由端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
由于上述构造,随着馈送臂26枢转,馈送辊25与保持在盘20上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和从其移动离开。驱动力传递机构27被设置在馈送臂26中且包括彼此啮合的多个齿轮。驱动力传递机构27将片材馈送马达(未示出)的驱动力传递到馈送辊25,从而馈送辊25旋转。当馈送辊25在与保持在安装于打印机11中的盘20上的片材的最上面的片材接触的同时旋转时,馈送辊25将最上面的片材与剩余的片材分离且在第二输送方向上馈送最上面的片材。第二输送方向是离开盘20朝着弯曲路径65A的方向,且由图2中的带箭头的虚线示出。
如图5所示,馈送臂26包括设置在其邻近于轴28的端部处的伸出构件26A。伸出构件26A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伸出构件26A从轴28在与馈送辊25相反的方向上伸出。伸出构件26A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相反端分别延伸到输送臂74的接合构件74A下方的位置。当馈送臂26在预定方向(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上枢转时,伸出构件26A推起接合构件74A且将输送臂74在预定方向(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上枢转。伸出构件26A是第一接合构件的例子,接合构件74A每一个是第二接合构件的例子。
如图2所示,输送路径65(第一输送路径的例子)形成在打印机11中且从盘20的后端经由记录单元24延伸到片材接收器79。输送路径65被分成从盘20的后端延伸到记录单元24的弯曲路径65A和从记录单元24延伸到片材接收器79的排出路径65B。
弯曲路径65A是从与设置在盘20上的倾斜板22的上端靠近的位置延伸的弯曲路径。弯曲路径65A具有其中心位于打印机11的内部的大致弧形的形状。从盘20馈送到弯曲路径65A的片材被弯曲路径65A在第一输送方向上引导。第一输送方向是离开倾斜板22经由记录单元24朝向片材接收器79的方向,并且由图2中的单点划线示出。弯曲路径65A由其间有间隔的彼此对置的外引导件18和内引导件19限定。外引导件18、内引导件19和将在后面描述的其它引导件82、83、31、32在与图2的图纸平面垂直的方向(左右方向9)上延伸。
排出路径65B是从记录单元24正下方的位置延伸到片材接收器79的线性路径。片材被沿排出路径65B在第一输送方向上引导。排出路径65B由其间有间隔的彼此对置的记录单元24和压盘42以及其间有间隔的彼此对置的上引导件82和下引导件83限定。
分支位置36(分支位置的例子)被设置在记录单元24的在第一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片材被转回到分支位置36的下游侧且被朝向从分支位置36向后延伸的返回路径67引导。
记录单元24被设置在盘20的上方且在左右方向9(与图2的图纸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往复运动。压盘42被设置在记录单元24的下方以水平地支撑片材。记录单元24将从墨盒(未示出)供应的墨从喷嘴39喷射到在压盘42上输送的片材且在片材上记录图像。
如图2所示,第一输送辊60和夹持辊61被设置在外引导件18和内引导件19的下游端的每一个和记录单元24之间。夹持辊61被设置在第一输送辊60下方且被例如弹簧的弹性构件(未示出)压靠到第一输送辊60的辊表面。第一输送辊60和夹持辊61夹持沿弯曲路径65A输送的片材且将片材输送到压盘42上。
第二输送辊62和齿辊63被设置在记录单元24与上引导件82和下引导件83中的每一个之间。齿辊63被设置在第二馈送辊62的上方且被例如弹簧的弹性构件(未示出)压靠到第二输送辊62的辊表面。第二输送辊62和齿辊63夹持其上已由记录单元24记录了图像的片材且将片材在第一输送方向上朝向片材接收器79输送到下游。
通过被片材输送马达(未示出)经由传递机构(未示出)驱动,第一输送辊60和第二输送辊62旋转。传递机构包括行星齿轮等且传递来自片材输送马达的驱动力以便与输送马达是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旋转无关地使输送辊60、62在单一旋转方向上旋转。因此,片材被在第一输送方向上输送。
第三输送辊45和齿辊46被设置在分支位置36的在第一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齿辊46被设置在第三输送辊45的上方且被例如弹簧的弹性构件(未示出)压靠到第三输送辊45的辊表面上。
以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旋转的片材输送马达的驱动力被传递到第三输送辊45,使得第三输送辊45在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上旋转。第三输送辊45可被构造成当打印机11在片材单面上记录时在正转方向上旋转。在该情况下,第三输送辊45和齿辊46将片材向下游输送且将片材排出到片材接收器79上。当打印机11在片材的两面上记录时,在片材的尾缘被辊45、46夹持的同时,第三输送辊45的旋转方向可被反转成为反转方向。因此,片材被在与第一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输送,且被路径切换单元41朝向返回路径47输送。
如图2所示,路径切换单元41被设置在第二输送辊62的在第一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和分支位置的第一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路径切换单元41包括辅助辊47、辅助辊48、翻板49和轴87。
轴87被设置在打印机11的框架等上且在于图2的图纸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在图1的左右方向9上)延伸。翻板49从轴87朝向在第一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延伸且被轴87以可枢转方式支撑。辅助辊47、48被翻板49以可旋转方式支撑。与片材的图像记录表面接触的辅助辊47、48被与齿辊63、46类似地形成。
挡板49被构造成在下引导件83上方的排出位置(由图2中的虚线示出)和其自由端49A在分支位置36下方的反转位置(由图2中的实线示出)之间枢转。当挡板49处于排出位置时,已经过记录单元24的片材被输送到第一输送方向的下游。当挡板49处于反转位置时,已经过记录单元24的片材被转回且沿返回路径67输送。
如图2所示,返回路径67(第二输送路径的例子)形成在记录单元24和盘20之间。返回路径67在分支位置36处从排出路径65B分支,在记录单元24的下方和馈送臂26的上方延伸,且在汇合位置37(汇合位置的例子)处与弯曲路径65A汇合。片材被沿返回路径67在第三输送方向上输送。第三输送方向是离开分支位置36朝向汇合位置37的方向,且由图2中的两点划线示出。
返回路径67由具有大致扁平矩形形状的第二引导件32从上方和具有大致扁平矩形形状的第一引导件31从下方限定。具体地,返回路径67由第二引导件32的下表面和第一引导件31的上表面限定。第二引导件32和第一引导件31其间有间隔地彼此对置,使得片材经过该间隔。第二引导件32和第一引导件31的相反端被打印机11的框架等支撑。
如图2所示,辊对70被沿返回路径67设置。辊对70包括第四输送辊68(第二驱动辊的例子)和从动辊69(从动辊的例子)。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两个从动辊69被设置成在左右方向9上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从动辊69由第二引导件32或框架(未示出)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如将在下面描述的,两个从动辊69被设置在分别与两个第四输送辊68相对的位置处。为了方便描述,从图3或图5中省略用于支撑从动辊69的结构,且仅示出从动辊69。
如图2所示,第四输送辊68被设置在相应从动辊69的下方且与从动辊69相对的位置处。第四输送辊68和第一引导件31被设置在返回路径67的同一侧。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设置两个第四输送辊68。如将在后面描述的,第四输送辊68由输送臂74的自由端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在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上旋转的片材输送马达(未示出)的驱动力被传递到第四输送辊68,使得第四输送辊68在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上旋转。在该实施例中,当片材输送马达在反转方向上旋转时,每个辊对70的第四输送辊68和从动辊69夹持沿返回路径67输送的片材,且将片材在第三输送方向上输送。
如图5所示,输送臂74(第二臂的例子和第三臂的例子)被附接到轴28。每个输送臂74的基端部(前端部)由轴28支撑。轴28支撑馈送臂26和输送臂74使得臂26、27可枢转。因此,输送臂74可绕轴28枢转。两个输送臂74在轴28的轴向方向(左右方向9)上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具体地,输送臂74被设置在馈送臂26的基端部的两侧上以便在左右方向9上夹着馈送臂26。馈送臂26被设置在两个输送臂74之间。尽管在该实施例中馈送臂26和输送臂74被构造成绕单个公共轴28枢转,但是馈送臂26和输送臂74可绕不同的轴枢转。
如图6和图7所示,每个输送臂74从轴28大致向后延伸。每个输送臂74的延伸长度(每个输送臂74从轴28到其自由端的长度)大致小于馈送臂26的延伸长度。在该实施例中,每个输送臂74的延伸长度是大约馈送臂26的延伸长度的三分之一。一个第四输送辊68由每个输送臂74的自由端部以可旋转方式支撑。第四输送辊68被从轴28向后设置。换言之,轴28被设置在第四输送辊68的前侧(在第三输送方向上与第四输送辊68的相反的一侧上)。
在该实施例中,输送臂74被构造成在图6中示出的第三位置和图7中示出的第四位置之间枢转。当输送臂74处于第三位置时,第四输送辊68与相应从动辊69接触。当输送臂74处于第四位置时,第四输送辊68在下方与相应从动辊69分离。
如图5所示,每个输送臂74在其与轴28邻近的端部处包括被构造成与馈送臂26的伸出构件26A接合的接合构件74A。接合构件74A从轴28在离开第四输送辊68的方向上伸出。两个输送臂74的每个接合构件74A朝向馈送臂26伸出,使得接合构件74A在伸出构件26A的左右方向9上的端部的相应一个端部上延伸。
如图5所示,由金属丝形成的双扭转弹簧54(下文中简称为“弹簧”)被附接到轴28。弹簧54是推压构件的例子。弹簧54包括两个螺旋部55,且轴28被插入螺旋部55中。螺旋部55在轴28的轴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馈送臂26的基端部在被夹在螺旋部55之间的同时由轴28支撑。每个输送臂74的基端部由处于相应螺旋部55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的轴28支撑。
弹簧54包括形成在其两端的腿部56和连接螺旋部55的连接部57。每个腿部56与相应输送臂74的锚固部74B接合,且对输送臂74施加弹簧力,使得输送臂74绕轴28向上(在图6的箭头91的方向上)枢转。连接部57在与馈送臂26的上倾斜面交叉的左右方向9上延伸且与馈送臂26接合。连接部57对馈送臂26施加弹簧力使得馈送臂26向下(在图6的箭头92的方向上)枢转。弹簧54的弹簧力被设定为大于输送臂74和第四输送辊68的自重。在盘20被安装在打印机11中的状态下,如图6所示,第四输送辊68被压靠到设置在第四输送辊68上方的从动辊69,因为在箭头91的方向上作用的弹簧力被施加到输送臂74。在该状态下,馈送辊25被压靠到盘20的上表面或保持在盘20上的片材的上表面,因为在箭头92的方向上作用的弹簧力被施加到馈送臂26。
参考图6和图7,将描述馈送臂26和输送臂74响应于盘20的插入和取出的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盘20被安装在打印机11中的状态下,馈送臂26被维持在第一位置,输送臂74被维持在第三位置。即,馈送臂26的馈送辊25被维持与盘20的上表面或保持在盘20上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并且输送臂74的第四输送辊68被维持分别与从动辊69接触。在该状态下,如图6中的部分放大图所示,馈送臂26的伸出构件26A和每个输送臂74的接合构件74A彼此分离且不彼此接合。
如图7所示,当盘20被经由开口13从打印机11中取出时,馈送辊25不再被盘20支撑。馈送臂26在箭头92的方向上枢转,直到馈送臂26由于其自重和弹簧54的在箭头92的方向上作用的弹簧力而向下的力移动到第二位置。当馈送臂26移动到第二位置时,馈送辊25与底板12的上表面接触。
如图7中的局部放大图所示,当馈送臂26在箭头92的方向上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枢转时,伸出构件26A逐渐接近每个输送臂74的接合构件74A,且最后与接合构件74A接触。即,伸出构件26A和接合构件74A彼此接合。当在伸出构件26A和接合构件74A彼此接合的同时馈送臂26在箭头92的方向上进一步枢转时,伸出构件26A抵抗弹簧54的弹簧力而推起接合构件74A,因为弹簧力被设定为小于馈送臂26和馈送辊25的自重。因而,用于在箭头93(与箭头91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枢转输送臂74的力被施加到接合构件74A。在伸出构件26A和接合构件74A彼此接合之后,馈送臂26和每个输送臂74在箭头92的方向上彼此一体地枢转。
当馈送臂26枢转到第二位置时,每个输送臂74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结果,每个第四输送辊68与相应从动辊69向下分离。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盘20被安装在打印机11中时馈送臂26处于第一位置。此时,每个输送臂74维持在第三位置中,因为伸出构件26A和接合构件74A彼此不接合。当输送臂74处于第三位置时,第四输送辊68与从动辊69接触。当盘20被从打印机11取出时,馈送臂26从第一位置枢转到第二位置。在馈送臂26的枢转期间,伸出构件26A和接合构件74A彼此接合。在伸出构件26A和接合构件74A接合之后,馈送臂26和每个输送臂74彼此一体地在箭头92的方向上枢转。结果,输送臂74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且第四输送辊68移动离开从动辊69。因而,即使当片材在被第四输送辊68和从动辊69夹持的同时被在返回路径67中卡住时,通过将盘20从打印机11拆除,由第四输送辊68和从驱辊69的夹持状态被解除。这使得使用者容易从返回路径67去除卡住的片材。
当盘20被安装回打印机11时,馈送臂26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并且每个输送臂74响应于馈送臂26的移动而从第四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仅通过在从返回路径67除去卡住的片材之后将盘20安装到打印机11中,输送辊70回到用于输送片材的状态。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伸出构件26A和接合构件74A起接合构件的作用,且被构造成彼此接合以将输送臂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但也可以使用其它接合结构。
虽然已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上述实施例的各种变体和变型。通过考虑这里公开的本发明的说明或实践,其它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说明和描述的示例意图仅仅作为本发明的示范,本发明的真正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包括:
第一输送路径,沿着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在第一输送方向上输送片材;
记录单元,所述记录单元被构造成在沿着所述第一输送路径输送的所述片材上记录图像;
盘,所述盘被构造成保持片材,且所述盘被构造成以可拆除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图像记录装置的外壳中且安装在位于所述记录单元的下方的位置处;
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一驱动辊被构造成将所述片材从所述盘在第二输送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输送路径输送;
第一臂,所述第一驱动辊以可旋转的方式附接到所述第一臂的一端,且所述第一臂被构造成绕位于所述第一臂的在所述第二输送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驱动辊相反的一侧的枢转轴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当所述盘被安装在所述外壳中时所述第一臂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中,且当所述盘被从所述外壳拆除时所述第一臂处于所述第二位置中;
第二输送路径,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形成在所述记录单元的下方和所述盘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在所述记录单元的沿所述第一输送方向的下游的分支位置处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分支,且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在所述记录单元的沿所述第一输送方向的上游的汇合位置处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汇合,其中所述片材被沿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在第三输送方向上从所述分支位置输送到所述汇合位置;
第二驱动辊,所述第二驱动辊被构造成沿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在所述第三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片材;和
第二臂,所述第二驱动辊以可旋转的方式附接到所述第二臂的一端,且所述第二臂被构造成绕位于所述第二臂的在所述第三输送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驱动辊相反的一侧的枢转轴线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当所述第一臂从所述第一位置枢转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臂从所述第三位置枢转到所述第四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
其中当所述第一臂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中时,所述第一驱动辊在所述盘上,并且当所述第一臂处于所述第二位置中时,所述第一驱动辊处于所述盘的安装位置的下方,并且
其中当所述第二臂处于所述第三位置中时,所述第二驱动辊与沿着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设置的从动辊接触,并且当所述第二臂处于所述第四位置中时,所述第二驱动辊与所述从动辊分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臂包括第一接合构件,且所述第二臂包括第二接合构件,并且当所述第一臂从所述第一位置枢转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接合构件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接合,使得所述第二臂从所述第三位置枢转到所述第四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包括推压构件,所述推压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二臂朝向使得所述第二驱动辊与所述从动辊接触的方向推压,其中当所述第一臂从所述第一位置枢转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臂抵抗所述推压构件的推压力而从所述第三位置枢转到所述第四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臂的枢转轴线和所述第二臂的枢转轴线由单个公共轴限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合构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臂的处于与所述第一臂的枢转轴线邻近的位置处的端部上,并且所述第二接合构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臂的处于与所述第二臂的枢转轴线邻近的位置处的端部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推压构件包括扭转螺旋弹簧,且所述扭转螺旋弹簧的一端被附接到所述第一臂,并且所述扭转螺旋弹簧的另一端被附接到所述第二臂。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推压构件具有比所述第二臂和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自重大的推压力。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推压构件具有比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自重小的推压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包括:
第三驱动辊,所述第三驱动辊被构造成沿着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在所述第三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片材;和
第三臂,所述第三驱动辊以可旋转的方式附接到所述第三臂的一端,且所述第三臂被构造成当所述第一臂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枢转时绕位于所述第三臂的在所述第三输送方向上与所述第三驱动辊相反的一侧的枢转轴线枢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臂的枢转轴线和所述第三臂的枢转轴线由单个公共轴限定,且所述第二臂和所述第三臂在所述单个公共轴的轴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且所述第二臂和所述第三臂夹着所述第一臂。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包括推压构件,所述推压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二臂朝向使得所述第二驱动辊与所述从动辊接触的方向推压,
其中所述第一臂包括第一接合构件,且所述第二臂包括第二接合构件,并且当所述第一臂从所述第一位置枢转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接合构件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接合,使得所述第二臂抵抗所述推压构件的推压力而从所述第三位置枢转到所述第四位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臂的枢转轴线和所述第二臂的枢转轴线由单个公共轴限定。
CN201110296727.5A 2010-12-28 2011-09-27 图像记录装置 Active CN1025305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92794A JP5482648B2 (ja) 2010-12-28 2010-12-28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0-292794 2010-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0597A true CN102530597A (zh) 2012-07-04
CN102530597B CN102530597B (zh) 2014-09-10

Family

ID=46315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6727.5A Active CN102530597B (zh) 2010-12-28 2011-09-27 图像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19007B2 (zh)
JP (1) JP5482648B2 (zh)
CN (1) CN10253059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3965A (zh) * 2014-09-02 2016-03-09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馈送片材的方法
CN106395447A (zh) * 2015-07-30 2017-02-1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CN108946273A (zh) * 2018-07-27 2018-12-07 东莞福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机构及过胶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51151B2 (ja) * 2011-12-02 2015-07-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664583B2 (ja) 2012-03-27 2015-02-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6070361B2 (ja) * 2013-03-29 2017-02-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460311B2 (ja) * 2014-09-25 2019-01-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1993A (zh) * 2001-10-11 2003-04-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打印机送纸装置
CN1702032A (zh) * 2004-05-28 2005-11-3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双面文件传送设备
CN1749138A (zh) * 2004-09-15 2006-03-2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CN1781832A (zh) * 2004-11-30 2006-06-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供纸设备和成像装置
US20070012225A1 (en) * 2000-08-24 2007-01-18 Moore Roy E Jr Pallet having crowned cross rail
US20070147921A1 (en) * 2005-12-26 2007-06-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uplex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uplex image forming method
US20090026685A1 (en) * 2007-07-24 2009-01-29 Yuta Uchino Image recording device
US20090243209A1 (en) * 2008-03-31 2009-10-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285249A (zh) * 2010-06-17 2011-12-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打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23409B2 (ja) 1994-04-12 2003-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909872B2 (en) * 2002-10-30 2005-06-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ultipath printers
US7258335B2 (en) * 2004-08-24 2007-08-2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Eliminating drag of media sensor in printer media transport
JP2006062809A (ja) 2004-08-26 2006-03-0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62808A (ja) 2004-08-26 2006-03-0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504889B2 (ja) * 2009-12-29 2014-05-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499910B2 (ja) * 2010-05-31 2014-05-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この搬送装置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JP5240243B2 (ja) * 2010-06-17 2013-07-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12225A1 (en) * 2000-08-24 2007-01-18 Moore Roy E Jr Pallet having crowned cross rail
CN1411993A (zh) * 2001-10-11 2003-04-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打印机送纸装置
CN1702032A (zh) * 2004-05-28 2005-11-3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双面文件传送设备
CN1749138A (zh) * 2004-09-15 2006-03-2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CN1781832A (zh) * 2004-11-30 2006-06-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供纸设备和成像装置
US20070147921A1 (en) * 2005-12-26 2007-06-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uplex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uplex image forming method
US20090026685A1 (en) * 2007-07-24 2009-01-29 Yuta Uchino Image recording device
US20090243209A1 (en) * 2008-03-31 2009-10-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285249A (zh) * 2010-06-17 2011-12-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打印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3965A (zh) * 2014-09-02 2016-03-09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馈送片材的方法
CN106395447A (zh) * 2015-07-30 2017-02-1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CN106395447B (zh) * 2015-07-30 2019-07-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CN108946273A (zh) * 2018-07-27 2018-12-07 东莞福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机构及过胶机
CN108946273B (zh) * 2018-07-27 2024-04-30 东莞市福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机构及过胶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0597B (zh) 2014-09-10
JP2012140195A (ja) 2012-07-26
US20120161380A1 (en) 2012-06-28
US8419007B2 (en) 2013-04-16
JP5482648B2 (ja) 201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0597B (zh) 图像记录装置
US8503923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2862836U (zh) 喷墨记录设备
JP578668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2107560B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02030197B (zh) 被记录介质盒、被记录介质输送装置、记录装置
CN205097721U (zh) 图像记录设备
JP5234021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5014106B2 (ja) 画像読取記録装置
US8162314B2 (en) Image printing apparatus
CN102583071B (zh) 纸幅校正器、被记录介质盒、被记录介质输送装置、记录装置
JP5899619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06004095A (zh) 输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设备
CN103129171A (zh) 能够稳定进给记录片材的图像形成装置
CN203077851U (zh) 图像记录装置
JP5673126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5664083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US9248986B2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13291058B (zh) 印刷装置
CN205086500U (zh) 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设备
JP6171798B2 (ja) 記録装置
CN105459640B (zh) 图像记录设备
JP2013180834A (ja) 記録装置
US9815306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5707966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