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95447A - 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 Google Patents
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95447A CN106395447A CN201610429031.8A CN201610429031A CN106395447A CN 106395447 A CN106395447 A CN 106395447A CN 201610429031 A CN201610429031 A CN 201610429031A CN 106395447 A CN106395447 A CN 1063954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mediate bearing
- sheet material
- skewed slot
- primary importance
- drive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8—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one or more rollers or balls and stationary pressing, supporting or guiding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69—Driving device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26—Duplicate, alternate, selective, or coacting fee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36—Article guides or smoothers, e.g. movable in operation
- B65H5/38—Article guides or smoothers, e.g. movable in operation immovable in ope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medium handling apparatus, e.g. a sheet sort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50—Machine elements
- B65H2402/52—Bearings, e.g. magnetic or hydrostatic bear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7—Details of bear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 B65H2404/61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arranged to form a channel
- B65H2404/611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arranged to form a channel and shaped for curvilinear transport pa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39—Scan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包括:斜槽,具有第一第二表面和贯穿第一第二表面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隔开的多个开口,将片材沿第一表面从输送方向上游朝下游引导;驱动轴,绕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多个驱动辊,安装于驱动轴,面对斜槽的第二表面,从第一表面通过相应开口部分突出;多个从动辊,绕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被朝相应驱动辊施力,能与相应驱动辊接触;中间轴承,位于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驱动辊之间的第一位置;保持部,设于斜槽,保持位于第一位置的中间轴承。中间轴承当位于与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时与驱动轴外周面接触,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滑动,由保持部保持在第一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5-219904公开了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其包括自动进稿器(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ADF)。该自动进稿器包括由驱动辊和从动辊构成的辊对,用于将片材输送到输送方向的下游。从动辊被例如弹簧总是朝着驱动辊施力,使得驱动辊和从动辊夹持并且输送片材。
发明内容
但是,当从从动辊向驱动辊施加力时,驱动辊的轴可能弯曲。这种弯曲可能使驱动辊略微偏离其设计位置,使得对片材的输送变劣。特别是,对于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夹持片材的位置处设置斜槽并且由斜槽的引导面来限定片材输送路径的结构,引导面与辊的相对位置可能改变,因而影响对片材的输送。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能够维持适当的引导面和辊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包括:斜槽,具有分别向着相互相反的方向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斜槽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而形成,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所述斜槽被构成为将所输送的片材沿着所述第一表面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朝着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引导;驱动轴,被构成为绕着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多个驱动辊,所述多个驱动辊中的每个安装于所述驱动轴,面对所述斜槽的所述第二表面,从所述斜槽的所述第一表面通过所述多个开口中的相应开口部分地突出;多个从动辊,所述多个从动辊中的每个被构成为绕着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被朝着所述多个驱动辊中的相应驱动辊施力,能够与从所述斜槽的所述第一表面突出的所述多个驱动辊中的所述相应驱动辊接触;中间轴承,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多个驱动辊中的两个驱动辊之间,所述两个驱动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以及保持部,设于所述斜槽,被构成为保持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中间轴承。所述中间轴承当位于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时与所述驱动轴的外周面接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由所述保持部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包括:片材输送装置,被构成为沿着输送路径输送片材;以及图像读取装置,被构成为读取由所述片材输送装置输送的片材上所形成的图像。所述片材输送装置包括:斜槽,具有分别向着相互相反的方向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斜槽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而形成,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所述斜槽被构成为将所输送的片材沿着所述第一表面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朝着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引导;驱动轴,被构成为绕着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多个驱动辊,所述多个驱动辊中的每个安装于所述驱动轴,面对所述斜槽的所述第二表面,从所述斜槽的所述第一表面通过所述多个开口中的相应开口部分地突出;多个从动辊,所述多个从动辊中的每个被构成为绕着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被朝着所述多个驱动辊中的相应驱动辊施力,能够与从所述斜槽的所述第一表面突出的所述多个驱动辊中的所述相应驱动辊接触;中间轴承,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多个驱动辊中的两个驱动辊之间,所述两个驱动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以及保持部,设于所述斜槽,被构成为保持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中间轴承。述中间轴承当位于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时与所述驱动轴的外周面接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由所述保持部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包括:驱动轴,在其相反的两个端部被支撑,被构成为绕着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驱动辊,安装于所述驱动轴;从动辊,被构成为绕着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被朝着所述驱动辊施力,被构成为与所述驱动辊一起在片材在夹持位置夹持在所述从动辊与所述驱动辊之间的状态下沿着输送方向输送所述片材;斜槽,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设在所述夹持位置的上游或者下游,被构成为引导正被输送的所述片材;中间轴承,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驱动轴的中央部附近;以及保持部,设于所述斜槽,被构成为保持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中间轴承。所述中间轴承当位于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时与所述驱动轴的外周面接触,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由所述保持部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中间轴承被设在斜槽的保持部保持,保持与驱动轴的外周面接触,从而确定驱动轴和斜槽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因此,与未设置中间轴承的情况相比,驱动轴和斜槽抑制相互的变形,驱动轴不容易弯曲,斜槽不容易变形。
而且,中间轴承从第二位置滑动到第一位置。与需要比使中间轴承在片材输送装置中滑动更复杂的安装方法的中间轴承相比,这种结构提供一种简单的安装中间轴承的方法。当驱动辊和驱动轴因为从从动辊向着驱动辊施加的压力而被施加力时,所被施加的力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作用。因此,即使当所被施加的力作用于中间轴承时,中间轴承也不容易在第一方向上滑动,这使得中间轴承难以从保持部脱离。
在上述片材输送装置中,所述中间轴承包括曲面,所述曲面能够与所述驱动轴的所述外周面在周向上的一半外周面接触。
在上述片材输送装置中,所述斜槽还包括限制部,所述限制部被构成为限制所述中间轴承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
在上述片材输送装置中,所述限制部被构成为通过与所述中间轴承的一部分相配合来限制所述中间轴承的所述移动。
在上述片材输送装置中,在所述中间轴承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期间,所述限制部因为从所述中间轴承施加的力而弹性变形,从而移动到所述限制部不干扰所述中间轴承的滑动的位置。当所述中间轴承到达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从弹性变形的状态切换为限制所述中间轴承滑动的状态。
即使驱动轴和/或斜槽略微弯曲或变形,因为驱动轴和斜槽在其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变形,因而能够降低驱动辊与第一表面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偏差。因此,即使在驱动辊和驱动轴因为例如从从动辊向着驱动辊施加的压力而被施加力时,也能够防止驱动轴的旋转中心相对于斜槽移位。这种结构能够防止驱动辊因为驱动轴和/或斜槽的弯曲或变形而从第一表面突出的量过大或者过小。因此,与未设置中间轴承的情况相比,能够将驱动辊从第一表面突出的量保持为适当量,从而使片材输送稳定。
在上述片材输送装置中,所述保持部不因从所述中间轴承施加的力而变形。
在上述片材输送装置中,所述斜槽还包括止动部,所述止动部在所述限制部未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所述限制部间隔开。在所述限制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所述止动部与所述限制部接触,从而限制所述限制部进一步变形。
在上述片材输送装置中,所述保持部包括:延伸部,具有从所述斜槽的所述第二表面在与所述第二表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板状;以及肋,具有从所述斜槽的所述第二表面在与所述第二表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板状,所述肋与所述延伸部垂直。
在上述片材输送装置中,所述中间轴承包括突出片,所述突出片被构成为在所述中间轴承从所述第二位置滑动并且到达所述第一位置之后防止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中间轴承滑动。
在上述片材输送装置中,所述突出片位于所述限制部与所述保持部之间。
在上述片材输送装置中,在从所述多个从动辊中的每个施加的压力未作用于所述多个驱动辊中的所述相应驱动辊的状态下,在所述保持部和所述驱动轴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中间轴承之间形成有游离空间。
在上述片材输送装置中,所述中间轴承呈具有旋转对称性的形状,使得当所述中间轴承绕着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180度时,所述中间轴承的形状与旋转之前的形状相同。
在上述片材输送装置中,所述保持部包括配合构件,所述配合构件与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中间轴承相配合,从而限制所述中间轴承在从所述多个从动辊向着所述多个驱动辊的方向上移动。
在上述片材输送装置中,所述配合构件与所述斜槽一体形成。
在上述片材输送装置中,当所述中间轴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中间轴承位于所述配合构件与所述驱动轴之间。
在上述片材输送装置中,所述保持部包括多个配合爪作为所述配合构件,所述多个配合爪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以比所述中间轴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小的第一距离彼此间隔开。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驱动轴的直径。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以及在技术和产业上的意义,其中:
图1多功能机(multi-function peripheral,MFP)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多功能机的中央部剖视图,示出读取单元;
图3是纵剖视图的放大视图,示出输送装置;
图4A是包括自动进稿器基部、斜槽和驱动辊在内的构件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的IVB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5A是从前上右侧看中间轴承的立体图,图5B是从后下左侧看中间轴承的立体图;
图6A是从前上右侧看保持部所保持的中间轴承的立体图,图6B是从后上右侧看保持部所保持的中间轴承的立体图;以及
图7A是用于说明未安装中间轴承的状态的图,图7B是用于说明中间轴承位于与驱动轴接触的位置的状态的图,图7C是用于说明中间轴承位于被保持部保持的位置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
<多功能机的结构>
图1示出多功能机1,其包括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读取部。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方向是在多功能机1安装在水平面的状态下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向前方向是下述操作面板5所面朝的方向。左右方向基于从前方看多功能机1来定义。
如图1所示,多功能机1包括:本体单元2;以及作为图像读取部的一个例子的读取单元3。本体单元2包括:控制器,用于控制多功能机1;图像形成装置;以及LAN通信装置。读取单元3包括:平板单元3A;以及作为片材输送装置的一个例子的自动进稿器单元3B。平板单元3A和自动进稿器单元3B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操作面板5设在多功能机1的前表面。操作面板5由使用者操作。操作面板5包括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使用者操作输入装置从而将各种指令输入到多功能机1。输入装置包括触摸屏、各种按钮和开关。输出装置通知使用者例如多功能机1的操作状态。输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器和各种灯。
排出盘6设在操作面板5的下方。被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了图像的例如片材的记录介质被排出到排出盘6上。可开闭前盖7设在排出盘6的下方。前盖7的打开状态允许使用者触摸设在本体单元2中的图像形成装置,从而例如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维护。当在例如厚的片材或者信封上形成图像时,前盖7被打开,用作供纸盘。供纸盒8安装在前盖7的下方。供纸盒8储存要供给到图像形成装置的片材。
<读取单元>
接下来说明读取单元3的结构。读取单元3包括第一图像传感器11A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1B,它们中的每个是图像读取装置的一个例子。第一图像传感器11A设在平板单元3A中,第二图像传感器11B设在自动进稿器单元3B中。
第一图像传感器11A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1B中的每个是一维图像传感器,包括在一个方向上布置的多个读取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图像传感器11A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1B中的每个是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CIS)。第一图像传感器11A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1B中的每个被构成为读取元件所布置的方向(即,主扫描方向)与垂直于图2中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方向一致。即,布置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
读取单元3包括平板压板12、第一自动进稿器压板13A和第二自动进稿器压板13B。平板压板12和第一自动进稿器压板13A设在平板单元3A中,第二自动进稿器压板13B设在自动进稿器单元3B中。平板压板12、第一自动进稿器压板13A和第二自动进稿器压板13B中的每个由例如玻璃板或者丙烯酸板的透明板形成。
平板单元3A包括导轨14、滑动架15和带齿环状带16。导轨14在图2中的左右方向上延伸,与平板压板12和第一自动进稿器压板13A平行。
滑动架15安装在导轨14,被导轨14支撑,从而沿着导轨14在左右方向上往复移动。滑动架15连结到带齿环状带16。带齿环状带16通过图未示的马达而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在旋转期间,滑动架15跟随带齿环状带16而在左右方向上往复移动。第一图像传感器11A以读取元件面朝图2中的向上方向的状态安装在滑动架15上,从而面对平板压板12和第一自动进稿器压板13A。
自动进稿器单元3B包括保持部17。保持部17是层叠体,包括树脂泡沫层和硬树脂薄膜层。在平板压板12上放置有读取对象而关闭自动进稿器单元3B的状态下,保持部17保持与平板压板12紧密接触并且略有弹性变形,从而将读取对象压在平板压板12上。读取对象的例子包括片材和书。
当读取放置在平板压板12的上表面的读取对象上所形成的图像时,第一图像传感器11A一边随着滑动架15在与读取元件所布置的方向(主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副扫描方向)上移动,一边读取图像。
如图2所示,自动进稿器单元3B包括输送装置20,输送装置20沿着图2中的虚线所示的输送路径输送片材。供纸支撑部21在输送片材的输送方向上设在输送装置20的上游。供纸支撑部21支撑要供给到输送装置20的片材。排纸支撑部22在输送方向上设在输送装置20的下游。排纸支撑部22支撑输送装置20所排出的片材。
输送装置20包括:供纸辊25;分离辊26A;分离片26B;第一输送辊27A;第一夹紧辊27B;第二输送辊28A(每个是驱动辊的一个例子);第二夹紧辊28B(每个是从动辊的一个例子);排出辊29A;以及排出夹紧辊29B。第一夹紧辊27B分别被图未示的弹簧朝着第一输送辊27A施力。第二夹紧辊28B分别被图未示的弹簧朝着第二输送辊28A施力。排出夹紧辊29B分别被图未示的弹簧朝着排出辊29A施力。
放置在供纸支撑部21上的片材被供纸辊25从供纸支撑部21供给到输送方向的下游,被分离辊26A和分离片26B一个一个地分离。片材被第一输送辊27A和第二输送辊28A输送到输送方向的下游,被排出辊29A排出到排纸支撑部22上。
第一自动进稿器压板13A设在输送路径的最下部附近。第一片材施压部31A被设置为第一片材施压部31A和第一自动进稿器压板13A夹着输送路径彼此相对。第一片材施压部31A位于第一自动进稿器压板13A的上方。第二自动进稿器单元13B设在输送路径的从第二输送辊28A朝着第一自动进稿器压板13A斜向下延伸的部分的上方。第二片材施压部31B被设置为第二片材施压部31B和第二自动进稿器压板13B夹着输送路径彼此相对。第二片材施压部31B位于第二自动进稿器压板13B的斜左下方。
第一片材施压部31A被不干扰片材输送的力朝着第一自动进稿器压板13A施力。这种结构防止一边接触第一自动进稿器压板13A的上表面一边在第一自动进稿器压板13A与第一片材施压部31A之间输送的片材从第一自动进稿器压板13A浮起。
第二片材施压部31B被不干扰片材输送的力朝着第二自动进稿器压板13B施力。这种结构防止一边接触第二自动进稿器压板13B的上表面一边在第二自动进稿器压板13B与第二片材施压部31B之间输送的片材从第二自动进稿器压板13B浮起。
当读取由输送装置20输送的片材上所形成的图像时,第一图像传感器11A位于隔着第一自动进稿器压板13A与第一片材施压部31A相对的位置。在该位置,第一图像传感器11A读取一边与第一自动进稿器压板13A的上表面接触一边被输送的片材上所形成的图像。第二图像传感器11B被设置为第二图像传感器11B和第二片材施压板31A隔着第二自动进稿器压板13B彼此相对。第二图像传感器11B读取一边与第二自动进稿器压板13B的下表面接触一边被输送的片材上所形成的图像。
如图3所示,自动进稿器单元3B包括:自动进稿器基部33;上盖34;下盖35;第一斜槽36;第二斜槽37;以及第三斜槽38,它是斜槽的一个例子。这些构件设在输送装置20附近,从而限定用作输送路径的空间。
自动进稿器基部33用作自动进稿器单元3B的底部。自动进稿器基部33的左部支撑输送装置20,自动进稿器基部33的右部用作排纸支撑部22。
上盖34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自动进稿器基部33打开和关闭。具体来说,上盖34能够绕着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图未示的旋转轴线旋转。在上盖34被关闭的状态下,上盖34的与输送装置20相对的表面限定输送路径在如下区域内的最上位置,所述区域是从供给辊25的输送方向上游位置延伸到第一输送辊27A与第二输送辊28A之间的位置的区域。具体来说,上盖34的与输送装置20相对的表面设有朝着输送装置20突出的多个肋34A。肋34A在输送方向上延伸,各肋34A的下端限定输送路径的最上位置。当输送路径中的卡纸发生在上盖34正下方时,使用者可以打开上盖34来清除卡纸。输送路径的左端由自动进稿器基部33在如下区域中的延伸部限定,所述区域是从第一输送辊27A与第二输送辊28A之间的位置到第二输送辊28A附近的位置的区域。
下盖35设在自动进稿器基部33的底部的左端部。下盖35被安装为能够相对于自动进稿器基部33打开和关闭。具体来说,下盖35能够绕着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图未示的旋转轴线旋转。第二片材施压板31B也设在下盖35处。当输送路径中的卡纸发生在下盖35正上方时,使用者可以打开下盖35将第二片材施压板31B从输送路径移开,从而清除卡纸。
第一斜槽36、第二斜槽37和第三斜槽38固定在自动进稿器基部33,或者固定在固定于自动进稿器基部33的构件。第一斜槽36和第二斜槽37限定输送路径在如下区域内的最下位置,所述区域是从供给辊25的输送方向上游位置延伸到第一输送辊27A与第二输送辊28A之间的位置的区域。
第三斜槽38设在第一斜槽36和第二斜槽37的下方。第三斜槽38限定输送路径在如下区域内的最上位置,所述区域是从第一输送辊27A与第二输送辊28A之间的位置延伸到排出辊29A附近的位置的区域。输送路径的最下位置由自动进稿器基部33的如下区域限定,所述区域是从第一片材施压部31A的输送方向下游位置延伸到排出辊29A附近的位置的区域。第三斜槽38具有相对表面,即,具有第一表面38A和第二表面38B。第一表面38A限定输送路径,将所输送的片材从输送方向的上游沿着第一表面38A向着输送方向的下游进行引导。
中间轴承41安装在第三斜槽38,从而与第三斜槽38的第二表面38B相对。第三斜槽38的第二表面38B设有保持部43,保持部43能够将中间轴承41保持在中间轴承41所设置的位置。保持部43所保持的中间轴承41保持与用于使第二输送辊28A旋转的驱动轴45的外周面接触。
如图4A所示,自动进稿器基部33设有马达46A和动力传递机构46B,动力传递机构46B用于将动力从马达46A传递到驱动轴45。在本实施方式中,动力传递机构46B是包括多个齿轮的齿轮机构。当驱动轴45由于从马达46A经由动力传递机构46B传递到驱动轴45的动力而旋转时,驱动轴45以与中间轴承41接触的方式旋转。因此,中间轴承41由能够使中间轴承41平顺滑动的树脂形成。例如,树脂可以是聚醛树脂和聚酰胺树脂。
如图4A、4B所示,中间轴承41和保持部43设在自动进稿器基部33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附近。自动进稿器基部33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附近是第一位置的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第二输送辊28A分别形成在驱动轴45的在前后方向(第一方向的一个例子)上彼此间隔开的位置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轴承41和保持部43设在相邻两个第二输送辊28A之间。具体来说,中间轴承41和保持部43设在从图4A、4B中的前方起第二个和第三个辊28A之间。
第三斜槽38具有三个开口38C,图4B仅示出其中的两个。开口38C在第一表面38A与第二表面38B之间延伸贯穿第三斜槽38。开口38C分别形成在在与片材输送方向垂直的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位置处。具体来说,开口38C形成在分别与三个第二输送辊28A相对应的位置处。驱动轴45的旋转中心在前后方向上沿着第二表面38B延伸。三个第二输送辊28A分别从第二表面38B位于开口38C中,并且从第一表面38A部分突出(参照图3)。
第二夹紧辊28B分别设在与三个第二输送辊28A相对应的位置处。第二夹紧辊28B的旋转中心在前后方向上沿着第一表面38A延伸。第二夹紧辊28B中的每个的外周面与从第一表面38A突出的第二输送辊28A中的相应一个的外周面接触。通过这种结构,第二夹紧辊28B跟随各第二输送辊28A而旋转。
如图5A、5B所示,中间轴承41包括曲面41A和突出件41B。曲面41A与驱动轴45的外周面接触。具体来说,曲面41A与驱动轴45的外周面的周向半部(在周向上的一半外周面)接触。中间轴承41具有旋转对称性,使得当中间轴承41绕着在图5A、5B中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旋转180度时,中间轴承41的形状(外观)相同。因此,当中间轴承41安装在保持部43时,即使中间轴承41在图5A、5B中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颠倒也没有问题。
如图6A、6B所示,保持部43包括:延伸部43A;补强肋43B;一对配合爪43C、43D,每个是配合构件的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部43A、肋43B和一对配合爪43C、43D与第三斜槽38一体形成。延伸部43A呈从第三斜槽38的第二表面38B向上(沿着与第二表面38B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板状。肋43B也呈从第三斜槽38的第二表面38B向上(沿着与第二表面38B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板状。肋43B被设置为与延伸部43A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表面垂直。延伸部43A和肋43B彼此连接。通过这种结构,肋43B禁止延伸部43A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延伸部43A和肋43B使保持部43的刚度高,从而防止保持部43因为从中间轴承41施加的力而变形。配合爪43C从延伸部43A的上端向左延伸。配合爪43D从第三斜槽38的第二表面38B朝着配合爪43C向右突出,与配合爪43C相对。其结果是,配合爪43C、43D限制中间轴承41在从第二夹紧辊28B向着第二输送辊28A的方向上移动。配合爪43C、43D与中间轴承41的上表面配合,从而将中间轴承41保持在位于驱动轴45与配合爪43C、43D之间的位置。即,第一距离小于中间轴承41在与驱动轴45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需要说明的是,配合爪43C和配合爪43D彼此相对,并且以预定距离例如第一距离彼此间隔开。第一距离被确定为当驱动轴45安装在第三斜槽38时,驱动轴45可以通过配合爪43C、43D。即,第一距离可以大于或者等于驱动轴45的直径。此外,在如下状态下,第一距离可以被确定为小于驱动轴45的直径:驱动轴45如图6A、6B所示安装在第三斜槽38,但是当驱动轴45通过配合爪43C、43D之间时,配合爪43C、43D分别沿着彼此离开的方向弹性变形,使得第一距离暂时等于驱动轴45的直径。
当第二夹紧辊28B的压力作用于第二输送辊28A时,中间轴承41被保持与驱动轴45的外周面和配合爪43C、43D接触。中间轴承41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被设计为比驱动轴45的外周面与配合爪43C、43D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略小。因此,在第二夹紧辊28B的压力未作用于第二输送辊28A的状态下,在中间轴承41与保持部43和驱动轴45中的至少一个之间形成小的游离空间。这种结构防止在中间轴承41与驱动轴45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阻力。如上所述,当中间轴承41如图6A、6B所示位于中间轴承41被保持部43所保持的位置处时(所述位置是第一位置的一个例子),中间轴承41位于驱动轴45与配合爪43C、43D之间。此外,如图7A~7C所示,配合爪43C、43D和驱动轴45限定当中间轴承41位于除了中间轴承41被保持部43所保持的位置以外的任何位置时(所述位置是第二位置的一个例子)用于使中间轴承41进入的空间。配合爪43C、43D之间的距离(第一距离)小于中间轴承41在与驱动轴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因此,中间轴承41在第二位置与驱动轴45的外周面接触,一边与驱动轴45的外周面接触一边从第二位置滑动到第一位置,在中间轴承41位于上述空间的状态下被保持部43的配合爪43C、43D保持。
在第三斜槽38的保持部43附近的位置(图6A、6B中延伸部43A的后方)设有限制部47。在限制部47附近(图6A、6B的限制部47的右方)设有止动部49。限制部47呈从第三斜槽38的第二表面38B向上(沿着与第二表面38B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板状。限制部47和延伸部43A在前后方向上并排设置。止动部49延伸成与限制部47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表面垂直。在限制部47与止动部49之间形成有空间。限制部47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弹性变形,限制部47的上端在限制部47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在图6A、6B中向右移动。但是,当限制部47的上端向右移动一定距离时,限制部47与止动部49接触,因而止动部49防止限制部47进一步移动。
如图7A~7C所示,当中间轴承41位于中间轴承41未被保持部43保持的位置时(所述位置是第二位置的一个例子),中间轴承41与驱动轴45的外周面接触,然后沿着驱动轴45向前滑动,从而中间轴承41位于中间轴承41被保持部43所保持的位置(所述位置是第一位置的一个例子)。具体来说,图7A示出尚未安装中间轴承41的状态。当使用者在这种状态下安装中间轴承41时,如图7B所示,中间轴承41在图7B中位于限制部47后方的位置处(即,当中间轴承41位于第二位置时)与驱动轴45的外周面接触。
当中间轴承41在这种状态下沿着驱动轴45的外周面向前滑动时,限制部47在中间轴承41滑动到中间轴承41被保持部43所保持的位置期间因为从中间轴承41所施加的力而弹性变形。其结果是,限制部47移动到限制部47不干扰中间轴承41的滑动的位置。
当中间轴承41到达中间轴承41被保持部43所保持的位置时,弹性变形了的限制部47恢复为其初始形状。其结果是,如图7C所示,限制部47与中间轴承41的突出片41B配合。具体来说,限制部47的从其上端突出的部分与突出片41B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表面接触。在这种状态下,限制部47限制中间轴承41在中间轴承41从保持部43脱离的方向上滑动。突出片41B的比其后表面距离限制部47更远的前表面与配合爪43C、43D接触,从而中间轴承41被定位。
<效果>
在上述多功能机1中,中间轴承41被设在第三斜槽38的保持部43保持,保持与驱动轴45的外周面接触,从而确定驱动轴45和第三斜槽38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因此,与未设置中间轴承41的情况相比,驱动轴45和第三斜槽38抑制相互的变形,驱动轴45不容易弯曲,第三斜槽38不容易变形。
此外,即使驱动轴45和/或第三斜槽38略微弯曲或变形,驱动轴45和第三斜槽38在其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变形,从而降低第二输送辊28A与第一表面38A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偏差。因此,即使在第二输送辊28A和驱动轴45因为例如从第二夹紧辊28B向着第二输送辊28A施加的压力而被施加力时,也能够防止驱动轴45的旋转中心相对于第三斜槽38移位。这种结构能够防止第二输送辊28A因为驱动轴45和/或第三斜槽38的弯曲或变形而从第一表面38A突出的量过大或者过小。因此,与未设置中间轴承41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第二输送辊28A从第一表面38A突出的量保持为适当量,从而使片材输送稳定。
中间轴承41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沿着驱动轴45滑动到中间轴承41被保持部43所保持的位置。与需要比使中间轴承41在多功能机1中滑动更复杂的安装方法的中间轴承相比,这种结构提供一种简单的安装中间轴承41的方法。当第二输送辊28A和驱动轴45因为从第二夹紧辊28B向着第二输送辊28A施加的压力而被施加力时,所被施加的力在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作用。因此,即使当所被施加的力作用于中间轴承41时,中间轴承41也不容易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这使得中间轴承41难以从保持部43脱离。
在上述多功能机1中,中间轴承41的曲面41A接触驱动轴45的外周面。因此,与曲面41A接触驱动轴45的外周面的比周向半部更大的部分的结构相比,可以将中间轴承41容易地定位在中间轴承41接触驱动轴45的外周面的位置,从而便于使用滑动来进行安装。
在上述多功能机1中,限制部47可以防止中间轴承41从保持部43脱离。这种结构无需单独的固定装置和粘合剂来防止中间轴承41从保持部43脱离。
在上述多功能机1中,限制部47能够弹性变形,从而允许位于中间轴承41的滑动中途的中间轴承41滑动到中间轴承41被保持部43所保持的位置。在中间轴承41被保持部43保持之后,变形了的限制部47恢复为其初始形状,从而防止中间轴承41在中间轴承41从保持部43脱离的方向上滑动。因此,限制部47的使用能够适当保持中间轴承41。
在上述多功能机1中,保持部43不因从中间轴承41施加的力而变形。因此,即使限制部47能够弹性变形,也能够将中间轴承41适当地保持在固定的位置。
在上述多功能机1中,止动部49防止限制部47从限制部47与止动部49接触的位置处进一步移动。这种结构能够防止限制部47过量变形,防止限制部47因为过量变形而损坏。
在上述多功能机1中,保持部43包括延伸部43A和肋43B。因此,保持部43具有高的抗弯刚度,不容易变形。
在上述多功能机1中,突出片41B、限制部47和保持部43一起防止中间轴承41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在上述多功能机1中,在中间轴承41与保持部43和驱动轴45中的至少一个之间形成有如上所述的空间。与不具有所述空间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作用在中间轴承41与驱动轴45之间的摩擦阻力,能够降低施加到用于驱动驱动轴45的马达的载荷。
在上述多功能机1中,中间轴承41如上所述具有旋转对称性。与中间轴承不具有旋转对称性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中间轴承41安装方向错误的可能性。
尽管如上所述说明了实施方式,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实施方式的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多功能机1中设置作为图像读取部的一个例子的读取单元3和作为片材输送装置的一个例子的自动进稿器单元3B,但是,本发明可以适用于被构成为图像扫描装置、仅具有读取功能的读取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中间轴承41的曲面41A与驱动轴45的外周面的周向半部接触,但是,曲面41A可以与驱动轴45的外周面的比周向半部更大或者更小的部分接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限制部47用来防止中间轴承41从保持部43脱离。但是,可以使用单独的固定装置和粘合剂等其它方式来防止中间轴承41从保持部43脱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有止动部49,但是,也可以不设置止动部4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止动部49具有如图所示的形状,但是,止动部49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止动部49与第三斜槽38的第二表面38B一体形成,但是,止动部49和第三斜槽38可以彼此分开来形成,然后将止动部49固定在第三斜槽3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部43包括延伸部43A和肋43B,因而具有高的刚度,但是,保持部43可以不具有延伸部43A和肋43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中间轴承41具有旋转对称性,但是,中间轴承41可以不具有旋转对称性。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是前后方向,但是,可以将多功能机1构成为第一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操作面板设在多功能机1的前部。
Claims (18)
1.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包括:
斜槽,具有分别向着相互相反的方向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斜槽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而形成,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所述斜槽被构成为将所输送的片材沿着所述第一表面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朝着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引导;
驱动轴,被构成为绕着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
多个驱动辊,所述多个驱动辊中的每个安装于所述驱动轴,面对所述斜槽的所述第二表面,从所述斜槽的所述第一表面通过所述多个开口中的相应开口部分地突出;
多个从动辊,所述多个从动辊中的每个被构成为绕着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被朝着所述多个驱动辊中的相应驱动辊施力,能够与从所述斜槽的所述第一表面突出的所述多个驱动辊中的所述相应驱动辊接触;
中间轴承,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多个驱动辊中的两个驱动辊之间,所述两个驱动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以及
保持部,设于所述斜槽,被构成为保持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中间轴承,
所述中间轴承当位于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时与所述驱动轴的外周面接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由所述保持部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承包括曲面,所述曲面能够与所述驱动轴的所述外周面在周向上的一半外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还包括限制部,所述限制部被构成为限制所述中间轴承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被构成为通过与所述中间轴承的一部分相配合来限制所述中间轴承的所述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轴承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期间,所述限制部因为从所述中间轴承施加的力而弹性变形,从而移动到所述限制部不干扰所述中间轴承的滑动的位置,
当所述中间轴承到达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从弹性变形的状态切换为限制所述中间轴承滑动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不因从所述中间轴承施加的力而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还包括止动部,所述止动部在所述限制部未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所述限制部间隔开,
在所述限制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所述止动部与所述限制部接触,从而限制所述限制部进一步变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包括:
延伸部,具有从所述斜槽的所述第二表面在与所述第二表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板状;以及
肋,具有从所述斜槽的所述第二表面在与所述第二表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板状,所述肋与所述延伸部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承包括突出片,所述突出片被构成为在所述中间轴承从所述第二位置滑动并且到达所述第一位置之后防止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中间轴承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片位于所述限制部与所述保持部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多个从动辊中的每个施加的压力未作用于所述多个驱动辊中的所述相应驱动辊的状态下,在所述保持部和所述驱动轴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中间轴承之间形成有游离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承呈具有旋转对称性的形状,使得当所述中间轴承绕着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180度时,所述中间轴承的形状与旋转之前的形状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包括配合构件,所述配合构件与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中间轴承相配合,从而限制所述中间轴承在从所述多个从动辊向着所述多个驱动辊的方向上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构件与所述斜槽一体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间轴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中间轴承位于所述配合构件与所述驱动轴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包括多个配合爪作为所述配合构件,所述多个配合爪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以比所述中间轴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小的第一距离彼此间隔开,
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驱动轴的直径。
17.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包括:
片材输送装置,被构成为沿着输送路径输送片材;以及
图像读取装置,被构成为读取由所述片材输送装置输送的片材上所形成的图像,
所述片材输送装置包括:
斜槽,具有分别向着相互相反的方向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斜槽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而形成,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所述斜槽被构成为将所输送的片材沿着所述第一表面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朝着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引导;
驱动轴,被构成为绕着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
多个驱动辊,所述多个驱动辊中的每个安装于所述驱动轴,面对所述斜槽的所述第二表面,从所述斜槽的所述第一表面通过所述多个开口中的相应开口部分地突出;
多个从动辊,所述多个从动辊中的每个被构成为绕着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被朝着所述多个驱动辊中的相应驱动辊施力,能够与从所述斜槽的所述第一表面突出的所述多个驱动辊中的所述相应驱动辊接触;
中间轴承,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多个驱动辊中的两个驱动辊之间,所述两个驱动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以及
保持部,设于所述斜槽,被构成为保持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中间轴承,
所述中间轴承当位于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时与所述驱动轴的外周面接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由所述保持部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18.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包括:
驱动轴,在其相反的两个端部被支撑,被构成为绕着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
驱动辊,安装于所述驱动轴;
从动辊,被构成为绕着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被朝着所述驱动辊施力,被构成为与所述驱动辊一起在片材在夹持位置夹持在所述从动辊与所述驱动辊之间的状态下沿着输送方向输送所述片材;
斜槽,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设在所述夹持位置的上游或者下游,被构成为引导正被输送的所述片材;
中间轴承,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驱动轴的中央部附近;以及
保持部,设于所述斜槽,被构成为保持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中间轴承,
所述中间轴承当位于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时与所述驱动轴的外周面接触,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由所述保持部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50730A JP6500680B2 (ja) | 2015-07-30 | 2015-07-30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
JP2015-150730 | 2015-07-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95447A true CN106395447A (zh) | 2017-02-15 |
CN106395447B CN106395447B (zh) | 2019-07-26 |
Family
ID=57886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29031.8A Active CN106395447B (zh) | 2015-07-30 | 2016-06-14 | 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02773B2 (zh) |
JP (1) | JP6500680B2 (zh) |
CN (1) | CN106395447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95393A (ja) * | 1998-09-24 | 2000-04-04 | Ricoh Co Ltd | 給紙装置 |
US6769683B2 (en) * | 2001-03-23 | 2004-08-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
CN1955094A (zh) * | 2005-09-28 | 2007-05-0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
CN102530597A (zh) * | 2010-12-28 | 2012-07-04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记录装置 |
CN102739892A (zh) * | 2011-04-08 | 2012-10-1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片材输送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130352U (zh) | 1989-04-03 | 1990-10-26 | ||
JP2578653Y2 (ja) * | 1991-06-29 | 1998-08-13 |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 搬送装置 |
JP2005219904A (ja) | 2004-02-06 | 2005-08-18 | Sharp Corp | 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4289351B2 (ja) * | 2005-12-27 | 2009-07-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044730A (ja) * | 2006-08-17 | 2008-02-28 | Murata Mach Ltd | 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054215A (ja) * | 2011-09-05 | 2013-03-21 | Murata Mach Ltd |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
JP6548473B2 (ja) * | 2015-06-15 | 2019-07-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 |
-
2015
- 2015-07-30 JP JP2015150730A patent/JP6500680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6-14 US US15/181,552 patent/US9802773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6-14 CN CN201610429031.8A patent/CN10639544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95393A (ja) * | 1998-09-24 | 2000-04-04 | Ricoh Co Ltd | 給紙装置 |
US6769683B2 (en) * | 2001-03-23 | 2004-08-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
CN1955094A (zh) * | 2005-09-28 | 2007-05-0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
CN102530597A (zh) * | 2010-12-28 | 2012-07-04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记录装置 |
CN102739892A (zh) * | 2011-04-08 | 2012-10-1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片材输送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802773B2 (en) | 2017-10-31 |
US20170029227A1 (en) | 2017-02-02 |
JP2017030902A (ja) | 2017-02-09 |
CN106395447B (zh) | 2019-07-26 |
JP6500680B2 (ja) | 2019-04-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322709B2 (ja) | 原稿搬送装置 | |
US6626103B2 (en) | Inverter | |
JP4207963B2 (ja) | 給紙装置 | |
JP4168278B2 (ja) | 原稿搬送装置 | |
CN106470286A (zh) | 处理装置 | |
CN102730466A (zh) | 片材输送装置 | |
US9902579B2 (en) | Feeding device with slide | |
CN107697669B (zh) | 进给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 |
JP2008011541A (ja) | 原稿搬送装置 | |
JP2016078977A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7081374B2 (ja) | 媒体給送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 |
CN105905660A (zh) | 片材输送设备 | |
CN106395447A (zh) | 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 |
US20160200533A1 (en) |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 |
JP2019127389A (ja) | フィーダーと該フィーダーを組込んだ投入機 | |
US9394122B2 (en) | Feeder for flat objects, particularly supplement feeder | |
JP6248571B2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10222734B2 (en) | Medium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
CN112573254B (zh) | 介质进给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 |
JP5020018B2 (ja) | 原稿搬送装置 | |
CN110775668A (zh) | 图像读取装置 | |
US9555984B2 (en) | Sheet separating device | |
JP4375556B2 (ja) | 原稿搬送装置 | |
JP4400759B2 (ja) | 原稿搬送装置 | |
JP4375581B2 (ja) | 原稿搬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