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9456A -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9456A
CN102529456A CN2011102416747A CN201110241674A CN102529456A CN 102529456 A CN102529456 A CN 102529456A CN 2011102416747 A CN2011102416747 A CN 2011102416747A CN 201110241674 A CN201110241674 A CN 201110241674A CN 102529456 A CN102529456 A CN 102529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unit
printing equipment
information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416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29456B (zh
Inventor
谷口浩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529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9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29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94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4Conversion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to a plurality of signals some of which represent particular mixed colours, e.g. for textile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Color, Grad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打印装置具有:打印单元,用于将输入的图像数据打印到打印介质上并且将保护层打印到所述打印介质的打印有所述图像数据的打印面上;信息输入单元,用于输入与所述图像数据不同的信息;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对所述保护层的打印,使得不打印所述保护层的部分表示所输入的信息。

Description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装置、其控制方法及计算机程序,更具体地说,涉及适用于打印装置的打印系统的、用于打印涂覆(overcoating)的打印控制装置、其控制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已经制造出能够打印和输出由诸如数码相机、数字摄像机或者移动电话等具有图像输入单元的设备拍摄的图像数据的众多打印装置,作为产品。
作为在用来打印和输出由这种图像输入设备拍摄的照片等的图像数据的照片打印装置中使用的打印系统的示例,能够涉及热转印方法。
根据热转印打印装置,使用表面具有染料接收层的打印纸并选择性地驱动布置在热头(thermal head)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多个发热器,由此使得墨材(ink sheet)的染料层被热转印到打印纸的染料接收层。同时,通过沿热头的副扫描方向给送打印纸,在打印纸上进行点线打印并将图像形成到打印纸上。
染料升华型热转印打印装置是将通过升华而使状态从固态改变为气态的染料附着到打印纸上的这种类型的打印机。根据这种类型,由于通过控制对头加热的次数和量以及改变一个像素的浓度、能够表现平滑并且极佳的灰度(gradation)图像,因此该类型是适合于照片的打印输出的系统。
根据热转印打印装置,通常使用具有图2所示结构的墨材(墨带,inkribbon)。在墨材的基材(base member)上依次布置用于形成图像的黄(Y)颜色201、品红(M)颜色202和青(C)颜色203的升华染料层。最后布置用于保护图像形成层的涂覆层(热熔性树脂材料透明层)204。在各颜色的墨材之间以及在墨材与涂覆层204之间布置位于墨材的前端位置的各个检测标记205。专用于单色图像打印等的、基于特色的墨材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
一个图像由Y、M、C三种颜色的染料层以及涂覆层(保护层)形成。图3是形成有图像的打印纸的截面的概念图。在打印纸上依次进行从打印纸的染料接收层301侧到黄(Y)颜色的升华染料302、品红(M)颜色的升华染料303、青(C)颜色的升华染料304以及涂覆(OC)层305的热转印处理。
由于涂覆层对由升华染料层形成的图像进行保护,因此提高了耐磨性,防止随时间流逝出现褪色,并能够实现具有极佳耐久性和防水性的涂饰。
因此,在墨材盒的墨材中重复地布置Y/M/C颜色的层以及OC层,使得重复的次数与可打印的纸的数量相对应。通常,将Y/M/C颜色的层以及OC层的墨材的长度设置为使得能够用墨材打印具有要打印的打印纸的纵向上的尺寸的区域的长度。
此外,存在有如下布置的打印装置,使得当打印时,通过打印装置侧的设置能够将拍摄日期/时间以及用户需要的任意字符信息一起打印在图像中。还存在另外一种打印装置,其具有用于扩展打印图像的变化以使得将印记和气球形状的图形作为图案插入到图像中的功能。
然而,当将打印物作为明信片等邮寄时,可能存在用户希望避免表示个人信息的字符信息被邮件对象以外的第三方读出的情况。另一方面,作为打印图像的变化的扩展,对于具有卡片尺寸等的打印物要求像刮擦显像打印(scratch printing)那样预先隐藏字符或者符号信息并能够通过用户的操作将其识别为字符或者符号信息这样的功能。与这种要求相反,还存在用户希望擦除不需要的字符信息和图形信息这样的要求。
例如,日本特开2009-073034号公报公开了如下一种技术:增加或者减少用于保护打印图像的涂覆层的涂覆量,使得以对拍摄图像不会造成影响的方式将用户请求的信息记录在打印图像中。由于字符信息部分的涂覆层的厚度不同,因此反射率也不同,从而用户在斜视打印物时能够识别字符信息部分。
然而,为了识别字符信息,在有诸如日光灯等的光源的地方需要向打印物投射光来确认打印物。因此,存在暗环境下的可视性方面的问题。此外,存在字符信息不欲地被第三方读出的可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即,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图像打印时打印保护层的打印装置,其中能够从打印图像中隐藏字符信息、图形信息等。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打印之后擦除不需要的字符信息、图形信息等的打印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其用于将图像数据和保护层一起打印到打印介质上,所述打印装置包括:图像数据输入单元,其被配置为输入所述图像数据;打印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图像数据输入单元输入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打印到所述打印介质上,并且将所述保护层打印到所述打印介质的打印有所述图像数据的打印面上;信息输入单元,其被配置为输入与所述图像数据不同的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由所述打印单元执行的所述保护层的打印,使得不打印所述保护层的部分表示由所述信息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信息。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打印字符串时的打印纸的打印面的图。
图2是示出在热转印打印装置中通常使用的墨材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其上由热转印打印装置形成有图像的打印纸的截面的概念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及在打印装置中使用的盒的外观的结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示意结构的框图。
图6是在将盒装入打印装置中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侧面截面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打印装置中的显示单元和操作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GUI(图形用户界面)的显示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GUI的显示示例的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GUI的显示示例的图。
图12是示出由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打印有字符串的打印纸的打印面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由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打印有图形的打印纸的截面的概念图。
图14是示出由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打印有图形的打印纸的打印面的图。
图15是示出由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在字符串及其背景部分中打印了格子图案的打印纸的打印面的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7A和图1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GUI的显示示例的图。
图18是示出由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打印装置打印有数字字符串的打印纸的打印面的图。
图19A和图19B是示出由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形成有图像的打印纸的截面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19B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将参照图1至图19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的概要。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打印装置400及在打印装置400中使用的盒410的外观结构的图。
如图4所示,打印装置400具有壳体401,所述壳体401布置成侧面打开/关闭,并且盒410沿图所示的箭头420的方向相对打印装置可拆装(可安装/可退出)。在壳体401的上部布置有显示单元402和操作单元403。用于显示GUI的显示单元402由诸如液晶显示器等的显示屏构成,并且显示图像数据或者用于输入打印所需的设置数据的菜单。操作单元403具有图7所示的各种操作部件。
如图7所示,在操作单元上布置有用于打开/关闭打印装置的电源的电源按钮701以及用于执行/停止打印输出的打印/停止按钮706。通过按下电源按钮701来打开电源。通过操作四向操作键705来选择图像数据。通过按下设置按钮712来决定选择的数据。通过旋转拨盘(jog dial)711能够执行图像数据的给送操作、滚动操作或者菜单选择操作。
通过按下菜单按钮703能够将显示画面转变到打印数量设置画面或者打印介质(打印纸)类型设置画面。通过按下编辑按钮710将显示画面转变到图像数据的裁切编辑过程画面。通过操作放大按钮708和缩小按钮707决定图像数据的裁切尺寸。通过按下显示按钮709显示诸如图像数据的文件名、拍摄日以及图像尺寸的信息。喜好按钮702用于将显示画面转变到诸如日历创建或者多布局创建(布置多个图像数据)的编辑功能的选择画面。
在要打印的图像数据的选择以及各种设置完成之后,通过按下打印/停止按钮706,开始打印处理。当在打印处理开始之后用户想要停止处理时,按下打印/停止按钮706。
在盒410中装入了涂覆有墨的墨材以及用作打印纸的卷纸(卷绕在辊上的带状记录介质)。在将盒410装入打印装置400之前的状态下,将卷纸密封地装在壳体411中并且用户不能直接接触卷纸。在打印时,从盒410中拾取卷纸并通过打印装置的热头将涂覆在墨材上的墨转印到卷纸上。
图2示出了在热转印方法的打印装置中通常使用的墨材。在墨材的基材上依次布置用于形成图像的黄(Y)、品红(M)以及青(C)的升华染料层201至203。之后,布置用于保护在卷纸上形成的图像的涂覆层204(热熔性树脂材料透明层)。在各颜色的墨材之间以及在墨材与涂覆层之间布置有位于墨材的前端位置的检测标记205(前端Y颜色标记用双线示出)。然而,专用于单色图像打印等的基于特色的墨材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
为了形成一个图像,以Y、M、C三种颜色的染料以及诸如涂覆的保护墨为单位依次执行对打印纸的热转印处理。因此,在墨材盒中的墨材中重复地布置Y、M以及C颜色的层以及涂覆层,使得重复的次数与可打印的纸的数量相对应。
在图4中,卷纸被卷绕在辊的旋转轴412上。当将盒410装入打印装置400中时,旋转轴412与打印装置400设有的进纸电机的旋转机构接合。辊的旋转由打印装置400控制。附图标记413和附图标记414分别表示墨材的供给辊的旋转轴413以及墨材的卷绕辊的旋转轴414。当将盒410装入打印装置400时,卷绕辊的旋转轴414与打印装置400设有的墨材卷绕电机517的旋转机构接合。因此,卷绕辊的旋转由打印装置400控制。
图5是示出打印装置40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主控制器501控制整个打印装置400并执行系统控制以及依照各种计算机程序的运算处理。通过主控制器501的运算处理来对图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由此形成打印处理所需的图像数据。ROM 502连接到主控制器501。控制程序等存储在ROM 502中。主控制器501根据存储在ROM 502中的控制程序操作。在ROM 502中存储有卷曲量预测表。主控制器501通过执行运算处理来计算卷曲量。RAM 503用作主控制器的运算处理的工作存储器或者用于存储打印数据的存储器。RAM 503还用作通过操作单元403输入的各种设置数据等的临时存储器。
图像数据输入单元529从插入布置在打印装置400上的卡槽中的存储器卡中读出图像数据。还能够通过使用线缆将用作打印装置400的输入/输出I/F(接口)的USB A连接器端子(未示出)与数字照相机的USBmini-B连接器端子(未示出)连接,来获得图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打印装置侧充当主机装置并且能够从数字照相机侧执行打印操作。之后,通过将用作打印装置的输入/输出I/F的USB B连接器端子与PC(个人计算机)连接,打印装置侧充当设备装置并且还能够从PC侧执行打印操作。
在热头527中,布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发热器(未示出)产生热,由此使涂覆在墨材上的墨升华,从而附着在卷纸上。头驱动电路526驱动热头527中内置的发热器。连接到主控制器501的驱动器控制器525通过使用以位图格式记录在RAM 503中的图像数据、来控制头驱动电路526,由此进行打印。位图格式的数据的最大灰度值等于225。涂覆打印时的图像数据的灰度值等于170。
卷纸给送电机驱动器511对驱动电机512和驱动电机513进行驱动。驱动电机512和驱动电机513通过旋转机构与稍后描述的卷曲校正辊、夹持辊、排纸辊、出纸辊等接合。通过驱动这些辊来给送卷纸。
进纸电机驱动器514控制进纸电机515的旋转。在装入盒410的状态下,进纸电机515通过旋转机构与用作卷纸单元的旋转轴的辊412接合。辊412的旋转由进纸电机驱动器514来控制。
墨材卷绕电机驱动器516控制墨材卷绕电机517的旋转。在装入盒410的状态下,由于墨材的卷绕辊414和墨材卷绕电机517通过旋转机构接合,因此墨材的卷起和卷绕由墨材卷绕电机驱动器516控制。
头起落电机驱动器518对用于上升/下降热头527的头起落电机519的旋转进行控制,由此使热头527在打印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操作。
切割器电机驱动器520控制用于驱动构成切割器单元的切割器刀片和切割器接收刀片的切割器电机521,由此切割卷纸。
墨材剩余量检测传感器504检测片材卷绕操作时的旋转速度。根据旋转速度来检测卷绕在辊上的卷纸的剩余量。当卷纸的剩余量耗尽时,在显示单元402上显示表示剩余量小的消息。
卷纸检测传感器505检测布置在盒410中的卷纸被推出以及其前端部分被从盒的出口输出的状态。卷纸检测传感器505与卷纸的横向相对地布置,以便位于盒的出口附近。卷纸检测传感器505分别检测从盒出口推出的卷纸在横向上的右边缘部分和左边缘部分。基于卷纸检测传感器505对卷纸的边缘部分的各个检测定时的不同,打印装置400能够识别从盒出口推出的卷纸的横向上的倾斜。
卷纸前端传感器506布置在与热头527相对设置的压纸辊的后面。当开始打印时,卷纸前端传感器506检测到从盒410拾取的卷纸的前端部分通过压纸辊后面的位置。
墨材前端传感器507检测在墨材的各个颜色的前端部分上涂覆的识别带。基于墨材前端传感器507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墨材卷绕电机517对墨材的卷绕操作。
周围环境检测传感器508检测放置打印机400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基于周围环境检测传感器508获得的温度检测结果来控制由头驱动电路526施加给热头527的能量。在卷曲量预测中,使用周围环境检测传感器508获得的温度/湿度检测结果作为参数。
头压力检测传感器509检测当打印时热头527下降到打印位置并压住热头与压纸辊之间的墨材和卷纸时的头压力。打印区域范围判别传感器510布置在切割器单元附近并判别打印区域的范围。
显示控制单元522进行控制,使得将要打印的图像数据以及用于进行打印所需的设置的GUI显示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402上。IC读写单元530从布置在盒410中的盒信息芯片(IC)读出信息并将信息写入IC。作为从IC读出的信息,例如,有卷纸的尺寸(宽度、厚度、长度)、卷纸的特性、辊的直径、制造年/月/日的信息、墨材的特性信息、墨材的卷绕辊的直径、墨材的供给辊的直径等。作为写入IC的信息,例如,有已打印的纸的数量信息、错误打印的纸的数量信息、打印失败因素的信息等。
图6是在从打印装置400的侧面看装入打印装置400中的盒410的情况下的截面图。简单描述当打印装置400执行打印处理时进行操作的各个单元的结构。在上述描述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上述的组成部件类似的组成部件并且在此省略其描述。
在图6中,当在打印时将包含在盒410中的卷纸613-2拾取到打印位置611时,卷纸通过给送路径601。设置有盒出口602。分离部件614将卷绕在辊613-1上的卷纸613-2剥离,使得卷纸613-2被从盒出口602抽出到盒410的外部并通过给送路径601。
设置有卷曲校正辊603-1和卷曲校正驱动辊603-2以校正卷纸613-2的卷曲。压紧辊604-1和夹持辊604-2彼此相对布置,使得卷纸613-2以正面和背面分别被这两个辊夹持的方式通过这两个辊之间。当辊对顺时针旋转时(当压紧辊604-1在纸面上向左旋转时),将从盒410拾取的卷纸613-2向打印位置611给送。
在打印装置400中装入盒410的状态下,在与打印位置611相对应的位置移除覆盖墨材615的盒410的壳体。在这种状态下,墨材615暴露在盒410的外部。
压纸辊605将墨材615与卷纸613-2以放在一起的状态、保持在压纸辊605和热头527之间的打印位置611处。头位置指定部件612与用于上升/下降热头527的头起落电机519的控制机构联动。
排纸辊606沿排纸方向给送卷纸613-2。具有凹凸部的出纸辊607将打印之后切割的卷纸613-2排出到稍后描述的打印纸叠。排纸辊606和出纸辊607彼此相对布置,使得卷纸613-2以正面和背面分别被这两个辊夹持的方式通过这两个辊之间。
齿轮组608将切割器电机521的操作传送到切割器单元。切割器刀片609和切割器接收刀片610构成切割器单元并且经由卷纸613-2的给送路径彼此相对布置。切割器刀片609和切割器接收刀片610由齿轮组608驱动并且上、下刀片像剪刀状碾磨,由此切割卷纸613-2。
在图6中,卷纸613-2处于如下状态:卷纸613-2的前端部分被分离部件614剥离并且其保持在给送路径601上。然而,在打印装置400中,就在将盒410装入打印装置400之后,不总是实现该状态。排纸辊606和出纸辊607将由切割器单元切割的打印纸从排纸口送出。
虽然未在图5的框图中示出,但是在打印装置中具有用于提供操作所需的电源的电源电路以及安装有各种IC和电气元件的电路板等。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打印装置,输入图像数据、将输入的图像数据打印到打印介质上,并且对打印介质的打印有图像数据的打印面进行打印保护。
实施例1
下面参照流程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打印设置及打印处理操作。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打印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图9至图11是当执行图8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时显示单元402的GUI的显示示例。图8的流程图以及图9至图11的GUI的显示能够通过主控制器501根据存储在ROM 502中的计算机程序操作来实现。
当通过操作四向操作键705和设置按钮712来选择在显示单元402上显示的用作GUI的菜单显示画面(未示出)的打印设置时,通过图像数据输入单元529读出图像数据。将读出的图像数据作为缩略图列表显示在显示单元402上。随后,通过操作作为操作部件的四向操作键705、从显示的图像数据中选择用作打印目标的图像数据901(步骤S801)。随后,通过按下喜好按钮702,将显示画面转变到图10的喜好打印设置画面(步骤S802)。随后,通过操作四向操作键705来选择“无涂覆的字符打印1001”并按下设置按钮712(步骤S803)。
随后,为了使用户能够输入期望的字符串区域902,将显示画面转变为图11所示的字符输入画面(信息输入)。通过按下四向操作键705来在软件键盘画面1101上选择(手动选择)要输入的字符,并通过按下设置按钮712来显示输入到字符输入栏1102中的字符串(步骤S804)。在字符串的输入完成之后,通过按下四向操作键705来在图9所示的布置选择画面上决定布置在图像数据901中的字符串区域902的位置(步骤S805)。在打印设置完成之后,按下(手动选择)打印/停止按钮706(步骤S806)。
当进纸电机515旋转时,将卷纸613-2拾取并给送到压紧辊604-1和夹持辊604-2(步骤S807)。之后的打印纸给送由作为步进电机的驱动电机512和驱动电机513所驱动的夹持辊604-2来执行(步骤S808)。驱动电机512和驱动电机513旋转与从卷纸给送电机驱动器511提供的脉冲信号的步进数量相同的转数。在检测到打印纸的前端位置之后,以开环方式进行位置控制。
卷纸检测传感器505检测由夹持辊604-2给送的打印纸的前端位置(步骤S809)。打印纸给送被执行与预定的步进数量相对应的距离,直到卷纸613-2的图像写入位置到达热头527的位置(步骤S810)。之后,控制墨材的卷绕辊的旋转轴414的旋转,由此寻找Y颜色的墨材的前端部分。通过Y颜色的墨材的前端部分的标记205的检测传感器,来检测Y颜色的墨材的前端部分的检测标记(步骤S811)。在Y颜色的墨材的前端部分的寻找完成之后,在打印纸给送以及寻找墨材的前端部分的操作期间收回的热头527与压纸辊605压接,以便夹持卷纸613-2和墨材615。
将图像数据从图像数据输入单元529中读出,并通过主控制器501的处理将Y颜色墨的打印数据形成在RAM 503中。将形成的打印数据传送到用于控制热头527的头驱动电路526。通过头控制信号的通电,使布置在热头527中的发热器产生热。由于对墨材加热,因此使染料升华并附着在与墨材接触的卷纸613-2上。逐行执行打印处理。夹持辊604-2与热头527的通电处理同步地给送打印纸,由此形成图像(步骤S812)。通过该步骤的处理,将黄(Y)颜色的升华染料层形成到打印纸的染料接收层上。
在Y颜色的打印处理完成之后,收回热头527。沿与打印处理情况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夹持辊604-2,由此使卷纸613-2返回,直到卷纸613-2的图像的第一面的图像写入开始位置到达热头527的发热器的位置(步骤S813)。
以与步骤S811类似的方式,控制墨材的卷绕辊的旋转轴414的旋转,由此检测M颜色的墨材的标记并寻找其前端部分(步骤S814)。以与步骤S812类似的方式,通过M颜色的墨材执行打印处理,以与用Y颜色形成的图像交叠(步骤S815)。在打印处理之后,以与步骤S813类似的方式,使卷纸613-2返回到图像的写入开始位置(步骤S816)。在该步骤中,形成品红(M)颜色的升华染料层。直到C颜色的打印处理步骤S817至S819,执行与M颜色的步骤S814至S816的打印处理类似的处理,由此将图像形成到卷纸613-2的染料接收层上。在该步骤中形成青(C)颜色的升华染料层。
在Y、M和C颜色的墨的打印处理完成之后,执行用于将涂覆转印到已经通过转印Y、M和C颜色的墨而形成有图像的打印纸上的处理。首先,卷绕墨材并寻找涂覆部分的前端部分(步骤S820)。通过主控制器501的处理,在RAM 503中形成字符串区域902的灰度值等于0而字符串区域902以外的部分的灰度值等于170的涂覆打印的数据。将形成的打印数据传送到用于控制热头527的头驱动电路526。通过头控制信号的通电,使布置在热头527中的发热器产生热。由于热头527的发热器产生热,因此在通过在步骤S812、S815和S818中转印各个颜色的墨而形成有图像的打印纸的表面上,形成树脂材料透明层(涂覆)透明的保护层(步骤S821)。
之后,收回热头527。以与打印处理的情况相同的方向旋转夹持辊604-2,由此给送卷纸613-2,直到卷纸613-2的切割位置到达用作打印纸切割机构的切割器刀片609的位置,并驱动切割器刀片609,以由此切割打印纸(步骤S822)。
切割的打印纸被夹持在排纸辊606和出纸辊607之间并通过驱动电机512和驱动电机513的驱动力沿排纸方向旋转,由此将已打印的打印纸排到打印装置的外部(步骤S823)。以这种方式,完成一张图像数据的打印处理。
通过上述打印处理,字符串区域902以外的部分变成涂覆打印区域101。如图12所示,涂覆打印区域101和非涂覆打印区域102形成字符串区域902。在涂覆打印区域101中,如图3所示,在染料接收层301上依次形成黄(Y)颜色的升华染料302、品红(M)颜色的升华染料303以及青(C)颜色的升华染料304,并且在青(C)颜色的升华染料304上还形成涂覆层305。因此,染料被涂覆层305保护。即使刮擦打印纸的打印面,也不会将染料从染料接收层301中去除。
另一方面,在非涂覆打印区域102中,如图13所示,在染料接收层301上依次形成黄(Y)颜色的升华染料302、品红(M)颜色的升华染料303以及青(C)颜色的升华染料304,而在青(C)颜色的升华染料304上不形成保护层。因此,如果通过字符擦除或者手指等来刮擦打印纸的打印面,则染料层会从染料接收层301中去除。例如,如果用户使用擦除器等刮擦非涂覆打印区域102的一部分,则染料被从染料接收层301中去除并且形成如图1所示的染料去除的非涂覆打印区域103。根据染料去除的非涂覆打印区域103,由于看到打印纸的背景颜色(白色等),因此能够识别字符串。然而,如果染料被从染料接收层301中去除,则由于染料形成图像,因此难以从视觉上识别涂覆打印区域101与非涂覆打印区域102之间的边界面并且还难以判别字符串区域902。
如图15所示,还可以添加用于将字符串区域902的图像设置为格子(块)图案或者灰度图案的处理。通过该处理,使得更难判别涂覆打印区域101与非涂覆打印区域102之间的边界并且能够提高隐蔽性。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将字符串区域902的字符部分形成为非涂覆打印区域102,但是,如图14所示,还可以将诸如星星等的图形或者符号形成为非涂覆打印区域102。可以从在显示单元402上显示的选择备选中选择图形或者符号,或者用户可以形成并设置任意形状。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将字符信息、图形信息等打印在用户期望的任意位置,作为在打印图像上不打印涂覆的区域,由此使得能够将字符信息、图形信息等隐藏在打印图像中。还能够通过使用擦除器等刮擦打印纸的打印面而使隐藏的信息容易显现。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805中,用户能够将被作为不打印涂覆的区域来打印的、字符信息及图形信息等的位置,设置在图像数据的任意区域。然而,在使被作为不打印涂覆的区域来打印的、字符信息或图形信息显现的情况下,由于这种信息成为打印纸的背景颜色,因此在打印的图像数据中,在与打印纸的背景颜色接近的颜色的区域中的字符信息或者图形信息变得难以显现。因此,当允许用户设置打印字符信息或者图形信息的位置时,可以限制能够布置信息的位置,使得在与打印纸的背景颜色接近的颜色相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区域中不能布置字符信息或者图形信息。例如,当打印纸的颜色是白色时,还可以以如下方式布置打印装置,即分析图像数据的浓度,并禁止将字符信息或者图形信息布置在浓度低于预设在打印装置中的阈值的图像数据的区域中,或者禁止将其布置在存在预定量或者更多的浓度低于阈值的像素的区域中。还可以以如下方式布置打印装置,即不禁止布置,而将示出难以显现的警告显示或者通知给用户。
实施例2
下面参照流程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打印设置和打印处理操作。图1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打印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图17A和图17B是示出当执行图16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时显示单元402的GUI的显示示例的图。以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方式,能够通过主控制器501根据存储在ROM 502中的计算机程序进行操作的方法来实现图16的流程图和图17A和图17B的GUI的显示。
当以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方式在菜单画面上选择了打印设置时,从图像数据输入单元529输入的图像数据中选择用作打印目标的图像数据(S1601)。此外,根据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方式输入并设置字符串/图形(S1602)。之后,通过主控制器501分析用作打印目标的图像数据的浓度分布(S1603)。基于字符串/图形的尺寸来搜索浓度值等于或者大于染料去除的非涂覆打印区域103能够被识别的预定浓度值的区域,并将字符串/图形自动布置在那里。染料去除的非涂覆打印区域103能够被识别的浓度的阈值已经预设在打印装置中。将图17A所示的GUI显示在显示单元402上(S1604)。将字符串1702自动地布置在图像数据1701中的预定浓度值或者更大浓度值的区域中。在自动布置时,可以以在图像数据1701中检测面(对象信息的检测)的这种方式来布置字符串/图形,并且即使在预定浓度值或者更大浓度值的区域中,也会避开对象部分。对于在喜好打印设置画面上已经将气球图形1703等设置为字符串1702的背景部分(背景面)、并且已经将预定浓度值或者更大浓度值的颜色的气球添加到图像数据的情况,可以将字符串/图形自动布置在气球区域中。
对于在图10的喜好打印设置画面上已经将气球图形1703等设置为字符串1702的背景部分的情况,可以执行气球图形1703的自动着色处理。即就气球图形1703的着色而言,自动选择等于或者大于染料去除的非涂覆打印区域103能够被识别的预定浓度值的着色,并在显示单元402上显示图17B所示的GUI(S1605)。之后,用户确认字符串/图形的自动布置以及字符串/图形背景部分的自动布置结果。如果无需改变,则用户通过操作四向操作键705并按下设置按钮712来选择确定按钮1704(S1606中的“是”)。如果需要微调,则用户通过操作四向操作键705并按下设置按钮712来选择微调按钮1705(S 1606中的“否”)。在步骤S1607中,用户在确认显示单元402的GUI画面的同时通过使用操作单元403来调整字符串/图形的布置以及背景部分的着色(手动调整)。可以限制能够选择的颜色,而不执行自动着色处理,使得气球颜色变成预定浓度值或者更大浓度值的颜色。
在设置之后,如果难以根据用户进行的字符串/图形的布置以及背景部分的着色来识别染料去除的非涂覆打印区域103,则可以将示出这种情况的消息通知给用户。在设置完成之后,通过按下打印/停止按钮706,处理例程转变到打印处理(S1610)。
在步骤S1610的打印处理中,执行图8的流程图所示的步骤S803至S819的处理。然而,通过墨材的各个颜色将字符串/图形的背景部分打印作为图像数据。
如上所述,在打印装置侧自动进行字符信息、图形信息等的布置以及着色的设置。因此,能够通过较为简单的操作将字符信息、图形信息等隐藏作为不打印涂覆的区域。
实施例3
下面参照图1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打印设置和打印处理操作。图18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打印纸的打印面的部分的图。在本实施例中,基于输入字符信息等在打印纸的页边空白等中形成非涂覆打印区域1802。然而,在本实施例中,与图像数据的打印一起,将诸如数字、字母等的输入信息打印到页边空白等中,之后,形成非涂覆打印区域1803。在图中示出了涂覆打印区域1801。
输入信息可以是示出用户的备忘录、剩余打印纸的数量等的信息。此外,标签信息等可以与打印物一起打印并用于管理。可以以与第一及第二二实施例类似的输入方式来输入那些信息,或者可以通过设置画面自动适当地设置那些信息。还可以以与第一或者第二实施例类似的方式手动或者自动地设置非涂覆打印区域的位置。当打印的信息变为不需要时,通过刮擦染料去除的非涂覆打印区域1803,能够去除构成数字或者字母的染料。
虽然在图18中以数字字符的形状来形成非涂覆打印区域1802,但是区域1802的形状可以是依照字符串的带状、依照字符的矩形形状等。可以形成非涂覆打印区域1802,以便当去除染料打印区域时,该非涂覆打印区域1802具有保留为QB码(二维条形码)、字符串/图形等的这种区域形状。
如上所述,以如下方式构成本实施例,当将输入信息的位置设置在打印介质上的图像数据打印区域以外的区域中时,在设置的位置打印输入信息。通过这种结构,根据需要将字符信息、图形信息等打印到打印纸上并且当它们变为不需要时,仅通过刮擦打印面就能够容易地将其擦除。
实施例4
下面参照图19A和图19B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打印设置和打印处理操作。图19A和图19B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打印装置打印的打印纸的截面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涂覆的打印数据的校正处理来实现涂覆305的边缘部分的形状。即,在本实施例的发明中,对不打印保护层的区域与打印了保护层的区域之间的边界部分的保护层的灰度值变化进行校正。
图19A示出了在不打印涂覆305的区域与打印了涂覆305的区域之间的边界处的涂覆305的边缘部分1901的灰度值急剧变化(从灰度值0变化到灰度值170;最大值变化率)的状态。根据本实施例,对打印数据执行诸如边缘加强等的校正处理,以形成涂覆的边缘部分。即,在边缘校正处理中,进行边缘校正,以使不打印保护层的区域与打印了保护层的区域之间的边界部分的保护层的灰度值变化最大。
根据本实施例,获得当去除染料打印区域时字符串/图形的轮廓变得清楚这样的优点。
图19B示出了在不打印涂覆305的区域与打印了涂覆305的区域之间的边界处的边缘部分1902的灰度值从0到170或者从170到0逐级(小于最大值的变化率)变化的状态。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执行打印数据的校正处理以形成如上所述的涂覆的边缘部分。即,根据边缘校正处理,进行边缘校正,使得不打印保护层的区域与打印了保护层的区域之间的边界部分中的保护层的灰度值的变化小于最大值。
通过上述处理,获得变成难以区分不打印涂覆的区域与打印了涂覆的区域之间的边界的这种优点。灰度值的变化率不限于图19A及图19B中的各个所示的那样,而可以被校正为其他变化率。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以如下方式实现打印的打印装置,即将字符信息、图形信息等设置在任意期望位置作为不打印涂覆的区域并且能够隐藏字符信息、图形信息等。能够提供以能够擦除不需要的字符信息、图形信息的方式实现打印的打印装置。
根据上述实施例,以上仅示出了实施本发明时的具体示例,不应当由其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进行限制性地解释。即,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或其主要特征的情况下通过各种形式实施。虽然以上对卷纸打印装置描述了实施例,但是本发明还能够适用于使用切割的片材或者其他打印纸的打印装置。本发明还能够适用于喷墨系统的其他打印装置,只要形成保护层即可。虽然以上对隐藏的部分是字符信息/图形信息的情况描述了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示例。例如,在字符信息以及图形信息中包含能够由打印装置打印的所有内容(例如图标、编码代码信息等)。可以通过一个硬件来进行主控制器501的控制或者可以以多个硬件分担处理由此进行整个装置的控制的方式来构成。
自然,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如下方式构成来实现,即将记录有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提供给系统或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或者装置的计算机(或者CPU或者MPU)读出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并执行,从而实现上述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存储有所述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本发明。作为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使用软(注册商标)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等。
本发明不限于通过计算机执行读出的程序代码的方法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情况。例如,自然,本发明还包含在计算机上运行的OS(操作系统)等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执行实际处理的部分或者全部并通过那些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情况。
此外,本发明还包含将从存储介质中读出的程序代码写入插入计算机的功能扩展板或者连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单元中设置的存储器,之后,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即,本发明还包含在将程序代码写入存储器中之后,功能扩展板或者功能扩展单元中设置的CPU等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执行实际处理的部分或者全部并通过那些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情况。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覆盖所有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8)

1.一种打印装置,其用于将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和保护层打印到打印介质上,所述打印装置包括:
图像数据输入单元,其被配置为输入所述图像数据;
打印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图像数据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打印到所述打印介质上,并且将所述保护层打印到所述打印介质的打印有所述图像的整个打印面上;
信息输入单元,其被配置为输入与所述图像数据不同的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由所述打印单元执行的所述保护层的打印,使得不打印所述保护层的部分表示由所述信息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还包括:
位置设置单元,其被配置为设置打印由所述信息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信息的位置;以及
限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的浓度,限制要由所述位置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还包括:
位置设置单元,其被配置为设置打印由所述信息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信息的位置;以及
警告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当所述图像数据的浓度低于预定浓度时,显示警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由所述信息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信息包括字符信息、图形信息以及编码代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所述限制单元将设置给所述信息的打印位置的背景图像的着色,设置为等于或者大于所述打印介质的着色被识别出的浓度值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所述限制单元检测所述图像数据中包含的对象信息,并基于所检测到的对象信息以及所述浓度的值来设置所述信息的打印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所述位置设置单元具有手动调整单元,所述手动调整单元被配置为手动调整由所述位置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还包括:
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根据由所述位置设置单元进行的设置来显示由所述图像数据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图像数据以及由所述信息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打印单元,以将预定的背景图像打印到由所述位置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具有边缘校正单元,所述边缘校正单元被配置为对不打印所述保护层的区域与打印了所述保护层的区域之间的边界部分的所述保护层的灰度值的变化进行校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所述边缘校正单元进行边缘校正以使不打印所述保护层的区域与打印了所述保护层的区域之间的所述边界部分的所述保护层的灰度值的变化最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所述边缘校正单元进行边缘校正,以将不打印所述保护层的区域与打印了所述保护层的区域之间的所述边界部分的所述保护层的灰度值的变化设置为小于最大值的值。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当所述位置设置单元将输入的所述信息的打印位置设置在所述打印介质的图像数据打印区域以外的区域中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打印单元以将输入的所述信息打印到由所述位置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还包括:
气球设置单元,其被配置为向由所述图像数据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图像数据添加气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所述气球设置单元设置所述气球的颜色,并且当所设置的气球的颜色是预定颜色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打印单元以将由所述信息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信息打印到打印有所述气球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限制由所述气球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气球的颜色。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还包括墨材,在所述墨材中依次布置有多个颜色的墨以及用于保护的墨,并且
其中,所述打印单元通过将所述墨材的所述多个颜色的墨转印到所述打印介质上来打印所述图像,并且通过将所述墨材的所述用于保护的墨转印到所述打印介质上来打印所述保护层。
18.一种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打印装置用于将图像数据与保护层一起打印到打印介质上,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输入所述图像数据;
基于在所述图像数据输入步骤中输入的所述图像数据将图像打印到所述打印介质上,并且将所述保护层打印到所述打印介质的打印有所述图像的打印面上;
输入与所述图像数据不同的信息;以及
控制在所述打印步骤中执行的所述保护层的打印,使得不打印所述保护层的部分表示在所述信息输入步骤中输入的所述信息。
CN201110241674.7A 2010-08-24 2011-08-19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294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86774 2010-08-24
JP2010186774A JP5737884B2 (ja) 2010-08-24 2010-08-24 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9456A true CN102529456A (zh) 2012-07-04
CN102529456B CN102529456B (zh) 2015-11-25

Family

ID=45696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167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29456B (zh) 2010-08-24 2011-08-19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97354B2 (zh)
JP (1) JP5737884B2 (zh)
CN (1) CN10252945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5094A (zh) * 2016-03-22 2017-09-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10603151A (zh) * 2017-05-03 2019-12-20 多米诺英国有限公司 对打印机的改进或与打印机相关的改进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94499B2 (ja) * 2013-07-31 2017-09-13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11017A (ja) * 2001-01-22 2002-07-3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プリンタ装置
JP2007036467A (ja) * 2005-07-25 2007-02-08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
US20080055387A1 (en) * 2006-08-31 2008-03-06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JP2008210046A (ja) * 2007-02-23 2008-09-11 Oki Data Corp 印刷制御装置
US20080302259A1 (en) * 2007-06-05 2008-12-11 Tohoku Ricoh Co., Ltd. Stencil printing apparatus
JP2009073034A (ja) * 2007-09-20 2009-04-09 Canon Inc 印刷装置
JP2009118095A (ja) * 2007-11-05 2009-05-28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665032A (zh) * 2008-09-02 2010-03-10 索尼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及成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75768A (ja) * 1986-05-24 1987-11-30 Sony Corp プリント装置
US5392059A (en) * 1991-05-13 1995-02-2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thermal transfer
GB9621378D0 (en) * 1996-10-14 1996-12-04 Esselte Nv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US5965485A (en) * 1996-04-05 1999-10-12 Sony Corporation Image-transfer ink ribbon, image-transferred memb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image-transferred member
JPH10294854A (ja) * 1997-04-21 1998-11-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合成方法
JP2003311941A (ja) * 2002-04-18 2003-11-06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7076245A (ja) * 2005-09-15 2007-03-29 Brother Ind Ltd 印刷装置
JP2007168312A (ja) * 2005-12-22 2007-07-05 Sony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926567B2 (ja) * 2012-02-02 2016-05-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保護コート印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11017A (ja) * 2001-01-22 2002-07-3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プリンタ装置
JP2007036467A (ja) * 2005-07-25 2007-02-08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
US20080055387A1 (en) * 2006-08-31 2008-03-06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JP2008210046A (ja) * 2007-02-23 2008-09-11 Oki Data Corp 印刷制御装置
US20080302259A1 (en) * 2007-06-05 2008-12-11 Tohoku Ricoh Co., Ltd. Stencil printing apparatus
JP2009073034A (ja) * 2007-09-20 2009-04-09 Canon Inc 印刷装置
JP2009118095A (ja) * 2007-11-05 2009-05-28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665032A (zh) * 2008-09-02 2010-03-10 索尼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及成像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5094A (zh) * 2016-03-22 2017-09-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07215094B (zh) * 2016-03-22 2018-12-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10603151A (zh) * 2017-05-03 2019-12-20 多米诺英国有限公司 对打印机的改进或与打印机相关的改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50764A1 (en) 2012-03-01
JP2012045711A (ja) 2012-03-08
CN102529456B (zh) 2015-11-25
US9497354B2 (en) 2016-11-15
JP5737884B2 (ja)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3968B (zh) 标签打印设备
CN100421956C (zh) 刻印控制方法及字符信息处理装置
CN101668640B (zh) 热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1678682B (zh) 带有显示特征的带打印装置和方法
FR2475496A1 (fr) Imprimante de codes a batonnets, dispositif d'impression, procede de reglage d'imprimante et procede d'impression de codes a batonnets
WO2014063161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ull bleed printing
CN104175724A (zh) 标签打印机
CN107709023A (zh) 带盒及打印装置
US20140293336A1 (en) Print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US6650315B2 (en) Mouse device with a built-in printer
CN102529456A (zh)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090297247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 setting method
CN103921573B (zh) 打印装置、带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08529863A (ja) ドナー材料を使用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090086280A1 (en) Image data display apparatus, image data display method, and image data display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EP3175993A1 (en) Print medium, print medium unit, and printing apparatus
CN102198760B (zh) 带打印装置、带打印装置的段落配置确定方法
CN102756575B (zh) 带打印装置以及带打印装置的显示方法
CN105538891A (zh)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3832721B2 (ja)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及びプリント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US7202970B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printing identification card (ID) using an inkjet printer
CN1328060C (zh) 胶带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控制方法
US2006018159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donor material use
JP5258401B2 (ja) プリンタ
JP6936967B2 (ja) 印刷物作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