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3657A - 部件压接装置及部件压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部件压接装置及部件压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3657A
CN102473657A CN201080034128XA CN201080034128A CN102473657A CN 102473657 A CN102473657 A CN 102473657A CN 201080034128X A CN201080034128X A CN 201080034128XA CN 201080034128 A CN201080034128 A CN 201080034128A CN 102473657 A CN102473657 A CN 1024736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imp head
connecting rod
rod member
sliding part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41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本昌宏
垣田信行
壁下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73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365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2Apparatus for mechanical treat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89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of discrete laminae to single face of additional lamin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10T156/1702For plural parts or plural areas of single part
    • Y10T156/1744Means bringing discrete articles into assembled relationshi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24On flat or curved insulated base, e.g., printed circuit, etc.
    • Y10T29/4913Assembling to base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e.g., capacitor,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174Means to fasten electrical component to wiring board, base, or substrate
    • Y10T29/53178Chip compon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re Bonding (AREA)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与各压接头对应设置的连杆机构具有:第一连杆构件,其一端与压接头的上端连结成转动自如;第二连杆构件,其具有与第一连杆构件的另一端连结成转动自如的一端,且另一端在压接头的上方与连杆托架连结成转动自如;连结滑动部,其和第一连杆构件与第二连杆构件的连结部连结,其中,利用压接头驱动部沿着与多个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X轴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Y轴方向)一起驱动各连杆机构的连结滑动部,使各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沿着上下方向开闭,而使多个压接头一起升降。

Description

部件压接装置及部件压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液晶面板、PDP(Plasma Display Panel)、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面板等基板压接部件的部件压接装置及部件压接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液晶面板的模块制造工序中,进行利用压接头对被各向异性导电带(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以下,称为导电带)预压接于基板上的驱动IC、TCP(Tape Carrier Package)、COF(Chip on Film)、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等部件进行实压接的工序,在此种部件的实压接中使用专用的部件压接装置。在该部件压接装置中,利用沿上下方向动作的气压工作缸使压接头升降,通过使压接头从上方与基板抵接而将部件向基板压接。
在此种部件压接装置中,已知有如下的结构,即,为了能够同时将多个部件向基板压接,而将多个压接头形成为并列设置状态并进行单元化,并利用沿上下方向动作的一个气压工作缸一起使该单元化后的多个压接头升降(例如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3249177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部件压接装置中,存在如下的问题点,即,由于使压接头与基板抵接时的反作用力全部集中并作用于压接头驱动部(在此为一个气压工作缸),因此压接头驱动部需要使用能够耐受上述反作用力的刚性及强度大的大型的部件,这样会妨碍部件压接装置整体的紧凑化。而且,若压接头驱动部变得大型化,则难以使压接头高速地工作,因此存在基板的生产性可能会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压接头驱动部的小型化而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紧凑化和生产性的提高的部件压接装置及部件压接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如下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形态,提供一种部件压接装置,使多个压接头从上方与通过保持基板的基板定位部进行了定位的基板的侧缘部抵接,而向基板压接部件,
所述部件压接装置具备:
框架,其并列设置有多个压接头,并将多个压接头分别支承为升降自如;
多个连杆机构,它们与各压接头对应设置,并使各压接头分别进行升降动作;
压接头驱动部,其使各个连杆机构一起动作,而使多个压接头一起升降,
各连杆机构具有:
第一连杆构件,其具有与压接头的上端连结成转动自如的一端;
第二连杆构件,其具有与第一连杆构件的另一端连结成转动自如的一端和在压接头的上方由框架支承为转动自如的另一端;
连结滑动部,其和第一连杆构件与第二连杆构件的连结部连结,
压接头驱动部沿着与多个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驱动各连杆机构的连结滑动部,使各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沿着上下方向开闭,而使多个压接头一起升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形态,提供一种第一形态所记载的部件压接装置,其中,
框架具备:
第一框架,其将多个压接头分别支承为升降自如;
第二框架,其与第一框架分体地构成,对压接头驱动部进行支承并将第二连杆构件的另一端支承为能够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形态,提供一种第一形态所记载的部件压接装置,其中,
压接头驱动部具备:
第一滑动件,其沿着多个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第二滑动件,其与各连杆机构的连结滑动部连结,经由凸轮机构被第一滑动件驱动而使各连杆机构的连结滑动部沿着与多个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形态,提供一种第三形态所记载的部件压接装置,其中,
各个压接头由框架支承为能够沿着并列设置方向移动,并且各个连杆机构由框架支承为能够沿着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移动,
第二滑动件具有连结槽,该连结槽沿着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延伸形成,且将各个连结滑动部连结成沿着所述并列设置方向移动自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形态,提供一种第三形态所记载的部件压接装置,其中,
压接头驱动部的凸轮机构是槽凸轮机构,该槽凸轮机构具有相对于多个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倾斜的槽。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形态,提供一种部件压接方法,使升降自如地并列设置而由框架支承的多个压接头从上方与基板的侧缘部抵接,而向基板压接部件,其中,
与各压接头对应设置的多个连杆机构具有:第一连杆构件,其具有与压接头的上端连结成转动自如的一端;第二连杆构件,其具有与第一连杆构件的另一端连结成转动自如的一端和在压接头的上方由框架支承为转动自如的另一端;连结滑动部,其和第一连杆构件与第二连杆构件的连结部连结,
对于多个连杆机构,沿着与多个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驱动连结滑动部,使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沿着上下方向以打开的方式动作,从而使多个压接头一起下降,
利用多个压接头对配置在基板的侧缘部的多个部件进行压接,
之后,对于多个连杆机构,在所述水平方向上反向地驱动连结滑动部,使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沿着上下方向以关闭的方式动作,从而使多个压接头一起上升。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并列设置在框架上的多个压接头分别在构成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的开闭动作的作用下进行升降。由此,能够使将压接头与基板的侧缘部的部件抵接时的反作用力的大部分作用于框架,从而减少作用于压接头驱动部的力。因此,压接头驱动部可以使用刚性及强度小的小型的结构,能够实现部件压接装置整体的紧凑化。而且,由于能够实现使多个压接头一起动作的压接头驱动部的小型化,因此能够使压接头高速地工作,由此能够提高基板的生产性。而且,为了使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开闭而只要对连结滑动部沿着水平方向驱动即可,因此压接头驱动部能够形成为对连结滑动部沿着水平方向驱动的结构。因此,使多个压接头一起动作的压接头驱动部能够沿着空间比较富余的水平方向、即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延伸配置,因此从该方面出发,也能够实现部件压接装置整体的紧凑化。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形态和特征通过与关于附图的优选实施方式相关联的如下的记述变得明确。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局部省略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局部省略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局部剖视部分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局部剖视部分侧视图。
图8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具备的压接头驱动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8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具备的压接头驱动部的立体图。
图9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压接头驱动部具备的Y轴滑动件的俯视图。
图9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压接头驱动部具备的Y轴滑动件的仰视图。
图9C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压接头驱动部具备的Y轴滑动件的剖视图(图9A的Y轴滑动件的A-A线剖视图)。
图10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具备的压接头驱动部的动作说明图(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10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具备的压接头驱动部的动作说明图(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动作说明图(主要部分侧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动作说明图(主要部分侧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动作次序的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部件压接装置具备的双重框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部件压接装置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继续本发明的记述之前,在附图中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图1~图4中,本实施方式的部件压接装置(以下,称为压接装置)1具有基台2、沿着横向(为X轴方向)延伸而设置在基台2上的门型的框架3。框架3包括从基台2的X轴方向的两端侧向上方延伸设置的一对纵向构件3a、3a和由这两个纵向构件3a、3a支承两端的横向构件3b。
在此,在压接装置1中,以操作员OP主要所处的位置即Y轴方向的操作员OP侧为前面侧(以下,称为前面侧),以Y轴方向的操作员OP侧的相反侧为后方侧(背面侧)(以下,称为后方侧或背面侧)。
另外,在基板定位部保持基板PNL,多个压接头8分别被升降自如地支承于框架3上,这多个压接头8从上方与被该基板定位部定位后的基板PNL的侧缘部的部件PS抵接而将部件PS向基板PNL压接。具体而言,如此将多个压接头8分别支承为升降自如的结构(压接头支承部)包括被框架3支承的梁构件4、连杆托架5、辅助板6等。详细而言,沿着X轴方向延伸设置的梁构件4的两端安装在构成框架3的两个纵向构件3a、3a的上下方向(Z轴方向)的中间部。在框架3的横向构件3b的下方,连杆托架5沿着X轴方向并列设置多个(在此为六个),该连杆托架5经由使压接头8进行升降动作的连杆机构7来安装压接头8。在梁构件4的前表面,连杆托架5与将压接头8的按压体8a支承为能够升降的辅助板6成为一组,且这样的组沿X轴方向并列设置多组(在此为六组)。在各连杆托架5经由连杆机构7安装有可进行升降动作的压接头8,在梁构件4设有压接头驱动部9,该压接头驱动部9经由各连杆托架5的连杆机构7而使上述多个(在此为六个)压接头8以一起进行升降动作的方式工作。
在基台2上的框架3的Y轴方向的前后方向的后方位置设有基板定位部10,该基板定位部10水平地保持基板PNL而进行基板PNL的定位。在框架3的正下方设有作为下承受构件的支承台11,该支承台11从下方支承被该基板定位部10定位后的基板PNL的侧缘部的下表面。
如图3、图4及图5所示,用于进行基板PNL的保持及移动(向作业位置的定位)的基板定位部10包括X工作台轴10a、Y工作台轴10b、θ工作台轴10c、基板载置工作台10t。X工作台轴10a沿着X轴方向延伸而设置在基台2上,并使保持有基板PNL的基板载置工作台10t沿着X轴方向移动。Y工作台轴10b配置在X工作台轴10a上,并使基板载置工作台10t沿着Y轴方向移动。θ工作台轴10c配置在Y工作台轴10b上,并使基板载置工作台10t沿着Z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及沿着θ方向旋转。基板载置工作台10t固定在θ工作台轴10c的上表面。压接装置1具备的控制器12(参照图1)通过使X工作台轴10a、Y工作台轴10b、θ工作台轴10c工作并使基板载置工作台10t沿着水平面内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及θ方向)移动,从而进行向作业位置的定位,该作业位置是向载置在基板载置工作台10t上的基板PNL的侧缘部压接部件PS的作业位置。
在图3及图5中,基板PNL为方形形状,部件PS成为经由导电带、导电剂等接合构件(在此为导电带)而分别预压接在基板PNL的侧缘部的用于安装部件PS的多个安装部位上的状态。
在图3、图4及图5中,支承台11是对基板PNL的侧缘部进行支承的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下承受构件,由其水平的上表面构成的支承面11a从下方来支承载置在基板定位部10上的基板PNL的侧缘部的下表面。
在图6及图7中,经由使压接头8进行升降动作的连杆机构7来安装压接头8的连杆托架5具有水平的上壁部21和中间壁部23,该中间壁部23与梁构件4平行地设置在从上壁部21的X轴方向的两端侧向下方延伸设置的一对侧壁部22之间。在上壁部21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一X轴导轨3c(参照图1、图2及图7)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的第一引导块24,该第一X轴导轨3c沿着X轴方向延伸而设置在框架3的横向构件3b的下表面。在中间壁部23的背面设有与上下一对第二X轴导轨4a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的两个托架第二引导块25(参照图2及图7),这上下一对第二X轴导轨4a沿着X轴方向延伸而设置在梁构件4的前表面。因此,分别具备压接头8及使压接头8进行升降动作的连杆机构7的各连杆托架5相对于框架3能够沿着X轴方向(横向)移动。
将压接头8的按压体8a支承为能够升降的各辅助板6在背面具有分别配置在上下位置的一对辅助板引导块6a。这一对辅助板引导块6a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上下一对第三X轴导轨4b卡合,其中所述上下一对第三X轴导轨4b位于在梁构件4的前表面设置的第二X轴导轨4a的下方,且沿着X轴方向延伸而设置在梁构件4的前表面,该梁构件4的两端安装在框架3的纵向构件3a、3a的上下方向中间。因此,各辅助板6相对于框架3能够沿着X轴方向(横向)移动。
在图6及图7中,各压接头8包括:气压工作缸31,其具备工作缸主体31a及活塞杆31b,且以工作缸主体31a成为上方的方式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上部配件32,其设置在气压工作缸31的(工作缸主体31a的)上端;按压体8a,其设置在气压工作缸31的活塞杆31b的下端。按压体8a具备压接工具保持构件33及在压接工具保持构件33的下端安装的压接工具34。
在上部配件32的背面设有与第一Z轴导轨5c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的上部配件引导块35,从而将气压工作缸31支承为能够沿着上下方向进行动作,其中该第一Z轴导轨5c沿着Z轴方向延伸而设置在连杆托架5的中间壁部23的前表面。而且,在按压体8a的压接工具保持构件33的背面设有下部配件36。而且,在下部配件36的背面设有与第二Z轴导轨6b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的下部配件引导块37,从而将按压体8a支承为能够沿着上下方向进行动作,其中该第二Z轴导轨6b沿着Z轴方向延伸而设置在辅助板6的前表面。
因此,在由梁构件4、连杆托架5、辅助板6等构成且将多个压接头8分别支承为升降自如的压接头支承部的作用下,压接头8与连杆托架5及辅助板6一起相对于框架3能够沿着X轴方向移动,且相对于框架3沿着Z轴方向移动(即升降)自如。即,多个压接头8经由压接头支承部被沿着X轴方向及Z轴方向移动自如地支承于框架3上。
需要说明的是,各压接头8以其具备的压接工具34位于支承台11的支承面11a的正上方的方式配置,该支承台11是对基板PNL的侧缘部进行支承的下承受构件(参照图4)。
另外,如图4、图6及图7所示,连杆机构7通过将第一连杆构件41、第二连杆构件42、连结滑动部43相互连结而构成,该连杆机构7对应于各压接头8而设置在压接头支承部且使各压接头8分别进行升降动作。第一连杆构件41具有通过第一连结销P1而与压接头8的上端连结成转动自如的一端和相对于该一端而位于压接头8的Y轴方向后方的斜上方的另一端。第二连杆构件42具有通过第二连结销P2而与第一连杆构件41的另一端连结成转动自如的一端和通过第三连结销P3而与突出部5a连结成转动自如的另一端,其中该突出部5a在压接头8的上方(在此为压接头8的升降轴线的J上方侧)从连杆托架5向下方突出设置。连结滑动部43与第二连结销P2连结,其中该第二连结销P2将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连结。
在此,连结滑动部43由第三连杆构件43a和连结滑动构件43b构成,该第三连杆构件43a的一端与第二连结销P2连结,且另一端位于第二连结销P2的Y轴方向的后方,该连结滑动构件43b的一端通过第四连结销P4而与第三连杆构件43a的另一端连结成转动自如。连结滑动构件43b具备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第一Y轴导轨5b卡合的引导块43c,从而相对于框架3沿着Y轴方向(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其中第一Y轴导轨5b沿着Y轴方向延伸设置在连杆托架5的上壁部21的下表面。
在图4及图7中,从梁构件4的操作员OP侧观察时,压接头驱动部9安装在背面(Y轴方向)。如图8A及图8B所示,压接头驱动部9包括:滚珠丝杠保持构件51,其具有向上方形成开口并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X轴滑动件移动空间51a;滚珠丝杠52,其沿着X轴方向延伸设置在X轴滑动件移动空间51a内;X轴滑动件53,其沿着X轴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在X轴滑动件移动空间51a内,在绕X轴进行轴旋转的滚珠丝杠52的作用下沿着X轴方向进行移动;驱动电动机54,其驱动滚珠丝杠52绕X轴旋转;Y轴滑动件55,其配置在滚珠丝杠保持构件51的上方。
当驱动电动机54在来自控制器12的控制下进行旋转时,滚珠丝杠52被驱动绕X轴旋转,由此,X轴滑动件53在X轴滑动件移动空间51a内沿着X轴方向、即多个压接头8的并列设置方向移动。X轴滑动件53的在X轴方向上的移动方向的切换通过由控制器12改变驱动电动机54的旋转方向来进行。
在图6、图8A~图8B及图9A~图9C中,在滚珠丝杠保持构件51的上方配置的Y轴滑动件55具有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形状,且在其上表面设有上表面槽55a(连结槽),该上表面槽55a向上方形成开口且沿着X轴方向延伸设置。而且,在Y轴滑动件55的下表面设有下表面槽55b,该下表面槽55b向下方形成开口,且相对于X轴方向在水平面内以规定角度θ(例如θ=10~30度,在此为20度)的斜度延伸。从X轴滑动件53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而延伸设置的突起(凸轮随动件)53a从下方嵌入到下表面槽55b中。而且,在Y轴滑动件55的X轴方向的两端侧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二Y轴导轨51b卡合且沿着Y轴方向滑动的引导块55c,该第二Y轴导轨51b沿着Y轴方向延伸设置在与Y轴滑动件55的两端侧对置的位置的滚珠丝杠保持构件51的X轴方向的两端侧的上表面。
X轴滑动件53沿着多个压接头8的并列设置方向的X轴方向移动时,X轴滑动件53的突起(凸轮随动件)53a按压Y轴滑动件55的下表面槽55b的壁面而沿着X轴方向前进,因此Y轴滑动件55使引导块55c在第二Y轴导轨51b上滑动并沿着Y轴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A~图8B、图9A~图9C及图10A~图10B所示,从压接装置1的Z轴方向的上方侧观察时,在Y轴滑动件55的下表面设置的下表面槽55b在图10A及图10B的X轴方向上从图示右前方朝向左后方在水平面内倾斜延伸。因此,当驱动电动机54向一方向(将其作为正向)旋转而使X轴滑动件53的突起(凸轮随动件)53a沿着框架3的X轴方向从图示右侧朝向左侧移动时,Y轴滑动件55从框架3的Y轴方向的后方向前方移动(即,从图10A所示的状态向图10B所示的状态移动(参照图12))。
另外,当驱动电动机54向另一方向(相对于正向,将其作为反向)旋转而使X轴滑动件53的突起(凸轮随动件)53a从框架3的X轴方向的图示左侧朝向右侧移动时,Y轴滑动件55从框架3的Y轴方向的前方向后方移动(即,从图10B所示的状态向图10A所示的状态移动(参照图11))。
即,Y轴滑动件55的下表面槽55b和X轴滑动件53的突起(凸轮随动件)53a构成槽凸轮方式的凸轮机构,X轴滑动件53在驱动电动机54的作用下沿着多个压接头8的并列设置方向(X轴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并经由凸轮机构使Y轴滑动件55沿着与多个压接头8的并列设置方向(X轴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Y轴方向)移动(参照图11、图12)。
如图6、图7、图11及图12等所示,从各连杆机构7的连结滑动部43的连结滑动构件43b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设置的突起部(凸轮随动件)43d从上方嵌入到Y轴滑动件55的上表面槽55a中,其中该Y轴滑动件55能够使具备各压接头8的连杆机构7的连杆托架5沿着X轴方向滑动。连结滑动部43的突起部(凸轮随动件)43d的Y轴方向尺寸形成得比Y轴滑动件55的上表面槽55a的槽宽度(Y轴方向的内尺寸)稍小,因此当Y轴滑动件55沿着Y轴方向进行往复移动时,伴随于此,各连杆机构7的连结滑动部43也沿着Y轴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在此,如图10A及图10B所示,在X轴滑动件53的突起(凸轮随动件)53a从框架3的X轴方向的图示右侧朝向左侧移动的作用下,Y轴滑动件55沿着Y轴方向前进(即,从图10A所示的状态向图10B所示的状态前进)。
由此,如图12所示,若连结滑动部43向Y轴方向的前方移动(即,从图11所示的状态向图12所示的状态移动),则第二连结销P2向Y轴方向的前方移动,该第二连结销P2与连结滑动部43的一端连结,且作为第二连杆构件42的一端侧与第一连杆构件41的另一端侧的连结部。然而,由于第二连杆构件42的另一端侧被第三连结销P3固定连结成相对于连杆托架5的突出部5a不会沿着Y轴方向及Z轴方向移动,因此第二连杆构件42以第三连结销P3为支点进行摆动。由此,将第一连杆构件41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构件42的一端连结的连结部即第二连结销P2向Y轴方向的前下方移动。其结果是,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以第二连结销P2为支点沿着上下方向打开而进行动作。由此,第一连杆构件41的下端侧的一端向下方移动,上端通过第一连结销P1而与该第一连杆构件41的一端连结的压接头8下降(图12)。
另一方面,如图10A及图10B所示,在X轴滑动件53的突起(凸轮随动件)53a从框架3的X轴方向的图示左侧向右侧移动的作用下,Y轴滑动件55沿着Y轴方向后退(即,从图10B所示的状态向图10A所示的状态后退)。
由此,如图11所示,当连结滑动部43向Y轴方向的后方移动时,第二连结销P2向Y轴方向的后方移动,该第二连结销P2与连结滑动部43的一端连结,且作为第二连杆构件42的一端侧与第一连杆构件41的另一端侧的连结部。
由此,第二连杆构件42的另一端侧以第三连结销P3为支点进行摆动,该第三连结销P3被固定连结成相对于连杆托架5的突出部5a不会沿着Y轴方向及Z轴方向移动。其结果是,由于将第一连杆构件41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构件42的一端连结的连结部即第二连结销P2向Y轴方向的后上方移动,因此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以该连结部即第二连结销P2为支点沿着上下方向关闭而进行动作。
由此,第一连杆构件41的下端侧的一端向上方移动,上端通过第一连结销P1与该第一连杆构件41的一端连结的压接头8上升(图11)。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以第二连结销P2为支点沿着上下方向打开而进行动作是指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以彼此离开的方式进行移动或以第一连杆构件41与第二连杆构件42之间的角度变大的方式进行动作。而且,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以第二连结销P2为支点沿着上下方向关闭而进行动作是指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以彼此接近的方式进行移动或以第一连杆构件41与第二连杆构件42之间的角度减小的方式进行动作。
在图1、图2、图4及图13中,为了利用压接头8将基板PNL的侧缘部的被预压接的部件PS向基板PNL压接(所谓实压接),控制器12首先使未图示的基板搬送装置工作而将基板PNL搬入到压接装置1内,在将该基板PNL载置在基板定位部10的基板载置工作台10t上之后(图13的步骤ST1),进行基板定位部10的工作控制,来进行基板PNL的定位(步骤ST2)。在该基板PNL的定位中,基板PNL上的侧缘部的部件PS位于各压接头8的压接工具34的正下方。由此,基板PNL的侧缘部的预压接有部件PS的部分的下表面成为被支承台11的支承面11a从下方支承的状态。而且,在该基板PNL的定位中,在需要对应于基板PNL上的被预压接的部件PS的位置而使各压接头8的位置沿着X轴方向移动时,使各压接头8与安装有该压接头8的连杆托架5一起沿着X轴方向滑动,而改变各压接头8间的间距(即,X轴方向的间隔)。
控制器12在进行了基板PNL上的定位之后,使驱动电动机54进行旋转驱动来进行部件PS向基板PNL的压接(步骤ST3)。在驱动电动机54沿正向旋转的作用下,六个压接头8同时(一起)下降而从上方与基板PNL的侧缘部抵接,各压接头8的压接工具34将正下方的部件PS压抵于基板PNL(此时,利用在各压接工具34设置的未图示的加热器对部件PS进行加热),因此各部件PS被压接(实压接)在基板PNL的侧缘部。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压接工具34产生的对部件PS的压抵力根据向气压工作缸31内供给的供给压力来设定。
而且,之后在驱动电动机54沿反向旋转的作用下,六个压接头8同时上升,各压接头8的压接工具34从部件PS离开。
在向基板PNL的侧缘部压接(实压接)了部件PS后,控制器12进行向该基板PNL压接的预定的全部的部件PS的压接是否结束的判断(步骤ST4)。并且,在全部的部件PS的压接未结束时,返回步骤ST2,使还未进行压接的基板PNL的侧缘部的部件PS位于压接头8的正下方,在此基础上,在步骤ST3中,对基板PNL的侧缘部进行部件PS的压接(实压接)。需要说明的是,基板PNL的长边侧的部件PS的压接作业与基板PNL的短边侧的部件PS的压接作业的切换时的基板PNL的定位通过使基板定位部10的基板载置工作台10t沿θ方向旋转90度来进行。
另一方面,在步骤ST4中,在向进行当前部件PS的压接作业的基板PNL压接的预定的全部的部件PS的压接结束时,控制器12使上述的未图示的基板搬送装置工作,而将基板定位部10上的基板PNL向压接装置1的外部搬出(步骤ST5)。
在本实施方式的压接装置1中,并列设置在框架3上的多个压接头8分别在构成连杆机构7的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的开闭动作的作用下进行升降,能够使将压接头8与基板PNL抵接时的反作用力的大部分从连杆托架5作用于框架3,从而减少作用于压接头驱动部9的力。因此,为了对基板PNL的多个部件PS进行压接而使多个压接头8一起动作的压接头驱动部9可以使用刚性及强度小的小型的结构,能够实现压接装置1整体的紧凑化。而且,由于能够实现压接头驱动部9的小型化,因此能够使压接头8高速地工作,由此能够提高基板PNL的生产性。而且,为了使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开闭而只要对连结滑动部43沿着水平方向驱动即可,因此使多个压接头8一起动作的压接头驱动部9不是像现有技术那样沿着上下方向,而是能够沿着空间比较富余的水平方向进行动作,因此从该方面出发,也能够实现压接装置1整体的紧凑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压接装置1中,压接头驱动部9具备X轴滑动件53(第一滑动件)和Y轴滑动件55(第二滑动件),该X轴滑动件53沿着多个压接头8的并列设置方向(X轴方向)进行往复移动,该Y轴滑动件55与各连杆机构7的连结滑动部43连结,经由槽凸轮方式的凸轮机构(Y轴滑动件55的下表面槽55b及X轴滑动件53的突起(凸轮随动件)53a)被X轴滑动件53驱动,而使各连杆机构7的连结滑动部43沿着与多个压接头8的并列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将使多个压接头8一起动作的压接头驱动部9的动作方向配置在水平方向中的空间最富余的多个压接头8的并列设置方向的X轴方向上,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压接装置1的紧凑化。
另外,压接头驱动部9沿着多个压接头8的并列设置方向(X轴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且具有凸轮机构(例如,具有倾斜的槽的槽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相对于X轴方向具有规定角度θ的斜度,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利用连杆机构7的动作使压接头8与基板PNL抵接时的反作用力。由此,能够实现压接头驱动部9的驱动促动器(驱动电动机54)的小型化而实现压接头驱动部9的紧凑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未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压接头为六个,但压接头的数目只要是多个、即两个以上即可。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连杆机构7进行支承的连杆托架5对应于各个压接头8设置,但也可以对应于多个压接头8设置,其中该连杆机构7设置于框架3而将多个压接头8分别支承为升降自如。
另外,各压接头8并列设置于框架3而能够沿着配置的横向(X轴方向)移动,但并不是非需要此种结构。即,在无需变更向基板PNL压接部件PS的压接头8间的间距时,当然也可以不具备上述结构。
另外,以在压接头驱动部9的Y轴滑动件55沿着水平方向即Y轴方向进行滑动移动的作用下,使各个连结滑动部43沿着水平方向即Y轴方向进行进退移动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Y轴滑动件55及连结滑动部43只要至少具有Y轴方向的移动矢量成分即可,也可以采用例如沿着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移动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多个压接头8支承为升降自如的压接头支承部(由梁构件4、连杆托架5、辅助板6等构成)采用由框架3支承的结构的例子,但压接头8的支承方式并不局限于此种结构。
例如,作为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压接装置,如图14的示意图所示,也可以采用具备外侧框架103(第二框架)和与该外侧框架103分体而独立地固定在压接装置的基台上的内侧框架114(第一框架)这样的双重框架结构。
在此种双重框架结构中,如图15的压接装置的侧剖视图所示,多个压接头8由内侧框架114支承为升降自如,而连杆机构7、连杆托架5及压接头驱动部9由外侧框架103支承。具体而言,多个压接头8由在内侧框架114的Y轴方向的后方侧固定的梁构件104支承为升降自如。而且,外侧框架103由纵向构件103a、横向构件103b及梁构件103c构成。经由多个连杆托架5,而使连杆机构7由横向构件103b支承为沿着X轴方向移动自如,进而,使压接头驱动部9由梁构件103c支承。
通过采用此种双重框架结构,可以利用外侧框架103来承受因多个压接头8的升降动作所产生的力(反作用力)的大半部分,从而能够减少作用在将多个压接头8支承为升降自如的内侧框架114上的力。由此,能够减少压接头8产生的压接动作对多个压接头8的位置精度(例如,X轴方向或Y轴方向的位置精度)的影响,能够实现高位置精度的部件压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的任意的实施方式适当组合,而能够起到这些实施方式各自具有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压接头驱动部的小型化而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紧凑化和生产性的提高的部件压接装置。
本发明参照附图并与优选的实施方式相关联而充分地进行了记载,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进行各种变形或修正。此种变形或修正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就应该认为包含在本发明中。
2009年8月6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No.2009-182994号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公开内容整体作为参照而包含于本说明书中。

Claims (6)

1.一种部件压接装置,使多个压接头从上方与通过保持基板的基板定位部进行了定位的基板的侧缘部抵接,而向基板压接部件,
所述部件压接装置具备:
框架,其并列设置有多个压接头,并将多个压接头分别支承为升降自如;
多个连杆机构,它们与各压接头对应设置,并使各压接头分别进行升降动作;
压接头驱动部,其使各个连杆机构一起动作,而使多个压接头一起升降,
各连杆机构具有:
第一连杆构件,其具有与压接头的上端连结成转动自如的一端;
第二连杆构件,其具有与第一连杆构件的另一端连结成转动自如的一端和在压接头的上方由框架支承为转动自如的另一端;
连结滑动部,其和第一连杆构件与第二连杆构件的连结部连结,
压接头驱动部沿着与多个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驱动各连杆机构的连结滑动部,使各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沿着上下方向开闭,而使多个压接头一起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压接装置,其中,
框架具备:
第一框架,其将多个压接头分别支承为升降自如;
第二框架,其与第一框架分体地构成,对压接头驱动部进行支承并将第二连杆构件的另一端支承为能够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压接装置,其中,
压接头驱动部具备:
第一滑动件,其沿着多个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第二滑动件,其与各连杆机构的连结滑动部连结,经由凸轮机构被第一滑动件驱动而使各连杆机构的连结滑动部沿着与多个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部件压接装置,其中,
各个压接头由框架支承为能够沿着并列设置方向移动,并且各个连杆机构由框架支承为能够沿着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移动,
第二滑动件具有连结槽,该连结槽沿着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延伸形成,且将各个连结滑动部连结成沿着所述并列设置方向移动自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部件压接装置,其中,
压接头驱动部的凸轮机构是槽凸轮机构,该槽凸轮机构具有相对于多个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倾斜的槽。
6.一种部件压接方法,使升降自如地并列设置而由框架支承的多个压接头从上方与基板的侧缘部抵接,而向基板压接部件,其中,
与各压接头对应设置的多个连杆机构具有:第一连杆构件,其具有与压接头的上端连结成转动自如的一端;第二连杆构件,其具有与第一连杆构件的另一端连结成转动自如的一端和在压接头的上方由框架支承为转动自如的另一端;连结滑动部,其和第一连杆构件与第二连杆构件的连结部连结,
对于多个连杆机构,沿着与多个压接头的并列设置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驱动连结滑动部,使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沿着上下方向以打开的方式动作,从而使多个压接头一起下降,
利用多个压接头对配置在基板的侧缘部的多个部件进行压接,
之后,对于多个连杆机构,在所述水平方向上反向地驱动连结滑动部,使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沿着上下方向以关闭的方式动作,从而使多个压接头一起上升。
CN201080034128XA 2009-08-06 2010-08-05 部件压接装置及部件压接方法 Withdrawn CN1024736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2994 2009-08-06
JP2009182994 2009-08-06
PCT/JP2010/004924 WO2011016237A1 (ja) 2009-08-06 2010-08-05 部品圧着装置および部品圧着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3657A true CN102473657A (zh) 2012-05-23

Family

ID=43544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4128XA Withdrawn CN102473657A (zh) 2009-08-06 2010-08-05 部件压接装置及部件压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66864B2 (zh)
JP (1) JP4712126B2 (zh)
CN (1) CN102473657A (zh)
WO (1) WO2011016237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8641A (zh) * 2014-08-20 2016-03-0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元件压接装置
CN105392354A (zh) * 2014-08-20 2016-03-0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元件压接装置
CN109600983A (zh) * 2017-10-03 2019-04-0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安装装置以及安装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12234405A (zh) * 2020-10-22 2021-01-15 沈金焕 一种用于风车储电盒自动定位及接线的设备
CN113391157A (zh) * 2021-06-30 2021-09-14 翔实光电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屏功能片接触式功能测试治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4000655T5 (de) * 2013-02-01 2015-10-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ein Solarzellenmodul und Herstell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Solarzellenmodul
WO2017107094A1 (zh) * 2015-12-23 2017-06-2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绑定装置及柔性显示模组的绑定方法
EP3520904B1 (en) * 2016-09-30 2023-03-29 Musashi Engineering, Inc. Working apparatus and working method
US11289445B2 (en) * 2018-12-24 2022-03-29 Asm Technology Singapore Pte Ltd Die bonder incorporating rotatable adhesive dispenser head
CN110549720B (zh) * 2019-09-09 2023-12-15 江苏台正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干燥功能的碳毡生产用压紧装置和操作方法
CN115043184B (zh) * 2022-06-23 2023-09-12 广东立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侧电路板露出的背光模组包胶夹持移动设备
CN115230291B (zh) * 2022-09-02 2024-04-02 宁波欧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电源多层板加工的层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49177A (ja) 1990-02-27 1991-11-07 Ulvac B T U Kk Cvd装置
JP3041873B2 (ja) 1990-03-13 2000-05-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圧着装置及び液晶表示体の製造方法
JP3249177B2 (ja) 1992-06-09 2002-01-21 株式会社東芝 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ボンディング方法及び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3331570B2 (ja) * 1993-09-08 2002-10-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熱圧着装置と熱圧着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生産方法
JP2877055B2 (ja) * 1995-12-06 1999-03-31 ソニー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熱圧着装置
TW559963B (en) * 2001-06-08 2003-11-01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 Pressuring apparatus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its method
JP4849751B2 (ja) * 2001-09-06 2012-01-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装置及び部品実装方法
CN101933128B (zh) 2007-12-04 2012-08-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部件压接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8641A (zh) * 2014-08-20 2016-03-0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元件压接装置
CN105392354A (zh) * 2014-08-20 2016-03-0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元件压接装置
CN105392354B (zh) * 2014-08-20 2019-05-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元件压接装置
CN105388641B (zh) * 2014-08-20 2020-10-2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元件压接装置
CN109600983A (zh) * 2017-10-03 2019-04-0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安装装置以及安装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12234405A (zh) * 2020-10-22 2021-01-15 沈金焕 一种用于风车储电盒自动定位及接线的设备
CN113391157A (zh) * 2021-06-30 2021-09-14 翔实光电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屏功能片接触式功能测试治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66864B2 (en) 2013-02-05
WO2011016237A1 (ja) 2011-02-10
US20120125536A1 (en) 2012-05-24
JPWO2011016237A1 (ja) 2013-01-10
JP4712126B2 (ja) 201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3657A (zh) 部件压接装置及部件压接方法
CN1982056B (zh) 网版印刷装置
CN101933128B (zh) 部件压接装置及方法
JP4879914B2 (ja) 電子部品移送装置及び方法
CN102171802B (zh) 压接方法
JP7370644B2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側面端子印刷システム
WO2008026486A1 (fr) Appareil de travail déformable de type portique
CN100454084C (zh) 面板翻转机构
KR20080022019A (ko) 전자동식 스크린 인쇄기
KR101414587B1 (ko) 로봇에 의한 롤러헤밍과 테이블 탑 헤밍이 복합 적용된 하이브리드 헤밍장치
CN203618235U (zh) Fpc预压装置和连线机
CN209567999U (zh) 基板切割装置
JP4657804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KR100863432B1 (ko) 팔레트 이송용 셔틀장치
CN208432825U (zh) 一种邦定机的精准旋转对位预压执行机构
CN113617601B (zh) 风挡玻璃涂胶工作台
CN107461387A (zh) 一种点胶贴合设备和点胶贴合方法
CN101250791B (zh) 嵌花梭箱的纱嘴伸缩摆动控制机构
CN114340900A (zh) 摇摆工作台、工作台摇摆方法、以及网版印刷装置
CN106827565B (zh) 一种为fpc贴泡棉的治具
KR100945002B1 (ko) 이방성 도전필름을 이용한 본딩장치
JP5189002B2 (ja) 基板へのフラックス印刷及びはんだボール搭載装置
JP4676105B2 (ja) 接合装置
KR100770036B1 (ko) 동기 캠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극 탭 가압착 장치
CN206466285U (zh) 一种钞把信息喷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