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0690A - 水压转印方法及水压转印产品 - Google Patents

水压转印方法及水压转印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0690A
CN102470690A CN2010800336991A CN201080033699A CN102470690A CN 102470690 A CN102470690 A CN 102470690A CN 2010800336991 A CN2010800336991 A CN 2010800336991A CN 201080033699 A CN201080033699 A CN 201080033699A CN 102470690 A CN102470690 A CN 1024706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radiation
decorative layer
mentioned
ultraviolet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36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0690B (zh
Inventor
池田亘
小野洋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yc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yc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yca Corp filed Critical Tayc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70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06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06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06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1/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 B44C1/16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 B44C1/165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for decalcomanias; sheet material therefor
    • B44C1/175Transfer using solv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1/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 B44C1/16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 B44C1/165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for decalcomanias; sheet material therefor
    • B44C1/17Dry transfer
    • B44C1/1733Decalcomanias applied under pressure only, e.g.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 B44C1/1737Decalcomanias provided with a particular decorative layer, e.g. specially adapted to allow the formation of a metallic or dyestuff on a substrate unsuitable for direct de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3/00Compositions of epoxy resin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Decoration By Transfer Pictur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向干燥状态的印刷图案(22)涂布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30),渗透,再现该印刷图案(22)的附着性,然后将该印刷图案(22)水压转印到物品(10)表面,在物品(10)的表面形成装饰层(22D),之后预照射仅透过该装饰层(22D)表面附近的紫外线,在装饰层(22D)的油墨印刷部分的表面形成因油墨收缩而产生的微细的表面高度变化部分(23),接着正式照射透过装饰层(22D)整个厚度的紫外线,维持表面高度变化部分(23)不变而完全固化装饰层(22D)的整个厚度。由此,可以不涂布面漆,在受控状态下进行装饰层的消光。

Description

水压转印方法及水压转印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边在各种物品表面调节消光一边水压转印适宜的印刷图案的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水压转印产品。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水压转印方法是这样的:将水溶性膜上印有规定的非水溶性印刷图案的转印膜依次供给转印槽内流动的水面上使其漂浮,用水将该转印膜的水溶性膜润湿,在使物品(被转印体)与该转印膜接触的同时将其浸在转印槽内的水中,利用水压将转印膜上的印刷图案转印到物品表面,形成装饰层。
该水压转印方法中使用的转印膜虽然是通过凹版印刷等在水溶性膜上印制印刷图案而形成的,但由于在印刷图案形成后是在干燥状态下保存的,因此水压转印时,印刷膜的油墨由干燥状态活化为具有附着性的状态,之后,在再现了该附着性的状态下水压转印转印膜的印刷图案。
本申请人提出过如下方法:首先,为了活化干燥的印刷图案,在印刷图案上涂布无溶剂型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渗透到印刷图案中,通过该无溶剂型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中的光聚合性单体,在印刷图案的油墨上再现附着性,这样,将再现了附着性的印刷图案水压转印到物品表面,然后向渗透了该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印刷图案照射紫外线,固化印刷图案(参照专利文献1~3)。
该方法中,渗透到印刷图案中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固化,在印刷图案固化的同时能赋予印刷图案优异的机械、化学特性,因此是极为有利的。
另一方面,在物品表面水压转印印刷图案之后,为了将由该印刷图案形成的装饰层消光,迄今为止尝试了各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水压转印到物品表面的印刷图案上涂布面漆来消光的方法。然而,该方法需要水压转印和涂布面漆的两个步骤,不优选。另外,该方法是在整体上赋予消光效果,因此不能仅使规定之处的设计图(意匠)(花样(柄))部分消光。
另一种方法是在活性剂中配合消光剂,在水压转印印刷图案的同时进行印刷图案的消光的方法。该方法中,消光与水压转印同时进行,但由于前提是使用以往的溶剂型活性剂,因此在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活化印刷图案的情况下不能适用;由于通过配合消光剂来控制消光,因此难以调整控制的具体情况,存在缺陷。另外,该方法还存在如下问题点:由于活性剂在设计图(花样)的背面、即物品与花样之间存在,因此无法获得充分的消光效果。
再一种方法公开在专利文献4中。该方法与消光相反,是赋予光泽的方法。该方法具有2段式固化步骤,在第1段的固化步骤中,作为活性能量线的照射量,通过进行40%以下、特别是0.1%~25%程度的照射,不在表面产生凹凸,且通过水洗等除去支撑体膜,在不出现水洗痕迹的情况下整体固化来获得光泽感(参照该文献的0037段)。
并且,另一种消光方法公开在专利文献5中。该方法使固化性树脂形成层的吸水率为0.5mg/cm2以上,通过在一转印到被转印体上就照射完全固化需要的活性能量线照射量的1%以上的活性能量线,不配合消光剂来消光(参照该文献的0009~0012段)。
然而,由于专利文献4、5中公开的方法是在整体上赋予消光效果的方法,不能对希望之处的设计图进行部分消光来控制光泽。况且,这些方法与通过在设计图表面形成微细的皱褶来消光的思想大为不同。
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1~3中所公开的那样,在向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渗透的印刷图案照射紫外线来固化印刷图案的方法中,在主要向立体性物品进行水压转印的情况下,在照射紫外线使印刷图案固化时,整个物品表面都被紫外线照射。特别是,在如专利文献2的技术那样,在设计图表面形成微细的皱褶(微细凹凸)来产生光泽差的技术中,由于这些微细皱褶的形成利用紫外线照射产生的固化收缩,因此在向立体性物体水压转印的情况下,如果不非常严格地设定紫外线的照射量、照射时间而照射紫外线,因固化收缩而形成的皱褶会不均匀,结果,整体上光泽差不整齐,因而在立体性物品的各个地方产生光泽不均,判明无法得到稳定的消光设计图。如在用生产线上使用的自动传送带运送期间进行紫外线照射的情况一样,立体物在传送方向的前后面照射量、照射时间有较大差异等情况下,该皱褶形成的不均匀度特别显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8067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8810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16681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3077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2123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1个课题是提供一种水压转印方法,该方法可不必使用面漆而水压转印在物品表面水压转印印刷图案而形成的装饰层,同时容易地进行消光,并且可在希望之处或全面地控制该消光。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2个课题是提供一种水压转印产品,该产品在物品表面水压转印印刷图案而形成的装饰层的表面具有受控的消光。
本申请人为了解决这些课题,作为不使用消光剂的以往的消光方法,从本申请人之前提出的、向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渗透的印刷图案照射紫外线而在印刷图案上形成部分的微细凹凸、获得消光效果的专利文献2公开的方法着眼,在生产性、品质稳定性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在该研究的过程中,观察到如下现象:如果为了促进装饰层的固化而过强地照射紫外线,则印刷图案的部分的微细凹凸难以形成,无法获得所希望的消光效果。还观察到:如果用传送带向单轴方向传送物品,用在固定位置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单一条件的紫外线这种结构最简单的设备来固化装饰层,则板状物品可以在装饰面的希望部分均一地获得消光效果,而像长方体等有厚度、侧面也有装饰面的物品,除与传送带接触的面之外的其他面中,传送过程中紫外线最后照到的后侧面一侧得不到消光效果。相反,观察到:如果整体上增强紫外线的照射,使后侧面一侧也可获得消光效果,则前侧面一侧的光泽消失。
分析了这些观察结果的原因之后,发现在有助于显示消光效果的、形成印刷图案的部分微细凹凸的过程中,照射的初期阶段紫外线照射条件与装饰层表面附近的固化状态密切相关,本发明正是基于这一发现完成的。
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本发明的第1个课题的手段是提供一种水压转印方法,该方法是向处于干燥状态的印刷图案涂布含有光聚合性单体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渗透,再现印刷图案的附着性,然后将该印刷图案水压转印到物品的表面,在物品的表面形成装饰层,之后向装饰层照射紫外线将装饰层固化,同时在装饰层的油墨印刷部分形成因收缩变化而产生的微细凹凸,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下步骤:在装饰层固化之前预照射仅透过装饰层表面附近的紫外线(下称预照射用紫外线),在装饰层的油墨印刷部分的表面形成因油墨收缩而产生的微细表面高度变化部分的步骤,接着正式照射透过装饰层整个厚度的紫外线(下称正式照射用紫外线),维持表面的表面高度变化部分不变而完全固化装饰层的整个厚度的步骤。
在该第1个课题的解决手段中,首先,预照射用紫外线的作用如下:仅受该预照射的装饰层的油墨印刷部分的表层部分先因收缩变化形成微细凹凸而固定,通过维持比其靠内侧的层部分为未固化(比表层部分固化程度还低,并且包括不阻碍仅表层部分先因收缩变化而形成微细凹凸的程度的半固化)的状态,不损害表面的收缩作用而形成易于形成微细凹凸的基底。其次,正式照射用紫外线的作用是维持通过预照射形成的微细凹凸的高度,同时使全体固化。而且,通过调整预照射用紫外线在希望之处或整个面的光量来照射该预照射用紫外线,可以控制微细凹凸的高度,因此可以赋予各种具有设计性的微妙的消光效果。
本发明的消光效果的特征在于控制在物品表面水压转印印刷图案而形成的装饰层的表面状态,更具体地说,可以使装饰层的油墨印刷部分具有高光泽花纹部分与低光泽花纹部分相邻接的光泽变化性,低光泽花纹部分按日本工业规格Z8741-1997“方法3-60度镜面光泽”测定,具有不足20的光泽度,优选高光泽花纹部分与低光泽花纹部分的光泽度之差按日本工业规格Z8741-1997“方法3-60度镜面光泽”测定为10以上。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因形成微细凹凸而显示消光效果的推定机理。为了润湿印刷图案在印刷图案上涂布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根据印刷图案的油墨颜料的吸油量、油墨的浓度来改变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渗透量,同时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渗透油墨印刷部分,印刷图案与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浑然一体化,这样,向与印刷图案一体化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照射紫外线,根据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渗透程度(渗透量),因油墨的固化收缩在油墨印刷部分的表面形成微细凹凸,产生表面的消光效果。除了该与以往同样的作用之外,作为本发明技术要素的装饰层的紫外线透过性,即,油墨颜料的紫外线透过性与产生消光的微细凹凸的形成密切相关。即,与紫外线对油墨颜料的透过性大的情况相比,紫外线对油墨颜料的透过性越小,则固化深度越浅,内部保持未固化的状态,仅表面部分形成固化层。因此,该表面的固化层容易收缩,形成微细凹凸,之后经内部固化产生独特的消光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与紫外线透过性高的情况相比,若紫外线透过性低,则紫外线由于透过靠近装饰层内的表面的部分而早早衰减,因此紫外线的透过深度小,固化深度浅;若紫外线透过性高,则至紫外线衰减为止紫外线较深地进行,固化深度深,可实现内部固化。
而且,从油墨颜料的吸油量和油墨浓度的观点出发,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向油墨的渗透量越多,则油墨固化时油墨的收缩量越大,在装饰层产生微细凹凸,观察到光泽感降低,呈现低光泽花纹部分,同时,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在被吸收的状态下固化,形成凸区;另一方面,若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向油墨的渗透量少,则产生的微细凹凸少,观察到高光泽感,呈现高光泽花纹部分,同时,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在吸收少的状态下固化,形成比该凸区相对高度低的凹区。这些光泽感的差异是与印刷图案相呼应,与装饰层邻接而必然产生的。此处“油墨浓度”是指“作为油墨成分的树脂和颜料中颜料的含有比例”。
在预照射条件的范围内,为了获得良好的消光效果,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以(1)光聚合性预聚物、(2)光聚合性单体、(3)光引发剂作为必需成分。光聚合性预聚物可以单独或任意组合使用丙烯酸系低聚物、聚酯系低聚物、环氧丙烯酸酯系低聚物、聚氨酯丙烯酸酯系低聚物等的任一种。光聚合性单体起着光聚合性预聚物的稀释剂的作用,确保树脂组合物在实用上的操作性,同时在受紫外线照射时,其自身参与聚合,在该水压转印方法中,还作为再现处于干燥状态的印刷图案的附着性的功能成分(油墨溶解成分)发挥作用。光聚合性单体根据特性,可以是单功能性单体或多功能性单体。而且,作为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中的非溶剂活化成分的光聚合性单体良好地再现转印膜的印刷图案的附着性,因此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特别优选为不含稀释剂或醇等溶剂的无溶剂型,也可以含有不影响印刷图案的油墨溶解性的作为次要成分的溶剂成分。
在本发明的第1个课题解决手段中,预照射用紫外线为200nm以上、不足320nm的低透过性紫外线,用该紫外线进行的预照射在峰强度(Ip)[mW/cm2]和累积光量(E)[mJ/cm2]满足下式1的条件下进行。偏离该条件,则得不到所希望的消光效果。
[式1]
60E-1.4≤Ip≤5765E-1.85
(条件是E>0,Ip>0)
需要说明的是,“低透过性”是指:由于紫外线量因装饰层表面附近的固化反应而衰减,足够固化的紫外线量未到达其内部,因此仅仅内部在未固化或半固化的状态下选择性固化表面附近的性质。换言之,是指装饰层的较浅部分固化而较深部分不固化的性质。另外,式1是关于峰强度(Ip)[mW/cm2]和累积光量(E)[mJ/cm2]的条件与本发明的消光效果之间的关系,在可得到所希望的消光效果的范围内进行实验验证而发现、并进行了数式化处理的。
该预照射特别优选在满足峰强度(Ip)为0.5[mW/cm2]以上、6[mW/cm2]以下,且累积光量为5[mJ/cm2]以上、120[mJ/cm2]以下的条件进行,而且该优选的预照射使用照射透过性较低的紫外线的高压汞灯进行较为适当。若在该峰强度的范围内,则可获得稳定的消光效果,而若偏离该峰强度和累积光量的范围,则难以获得充分的消光效果,因此不优选。特别是在装饰层的油墨印刷部分为黑油墨的情况下,该条件最适合获得良好的消光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1个课题解决手段中,正式照射用紫外线为320nm以上、不足390nm的高透过性紫外线,用该紫外线进行的正式照射优选在满足峰强度(Ip)为200[mW/cm2]以上、400[mW/cm2]以下,且累积光量(E)为1000[mJ/cm2]以上、4000[mJ/cm2]以下的条件下进行,该优选的正式照射优选使用照射高透过性紫外线的A型金属卤化物灯进行。
此处,“高透过性”是指:装饰层的内部充分固化所需的紫外线量到达内部,或者可以透过至装饰层的背面,使装饰层整个固化的性质。
只要在该正式照射用紫外线的峰强度和累积光量的范围内,就可以保持预照射形成的装饰层的微细凹凸,固化装饰层,因此可以确保良好的固化膜物性(粘着性、耐磨性等),同时实现本发明的消光效果。另一方面,低于正式照射用紫外线的峰强度和累积光量的上述下限值,则装饰层未充分固化、不能确保作为固化膜的物性(强度、耐久性等);另外,若超过正式照射用紫外线的峰强度和累积光量的上限值,则转印物品、特别是树脂物品中容易产生黄变等不良情况,因此不优选。
解决本发明的第2个课题的第2个课题解决手段在于提供具有由第1个课题解决手段形成的装饰层的水压转印产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使处于干燥状态的印刷图案再现附着性,将印刷图案水压转印到物品的表面形成装饰层,然后利用渗透印刷图案而混在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预照射仅透过印刷图案的油墨印刷部分表面附近的紫外线,在装饰层的油墨印刷部分表面因油墨收缩而形成微细的表面高度变化部分,之后正式照射透过装饰层整个厚度的紫外线,维持表面的表面高度变化部分不变而完全固化装饰层的整个厚度,因此不需要涂布面漆等另外的操作步骤。另外,预照射用紫外线通过调节其峰强度和累积光量来调节照射和透过深度,仅表层部分先因收缩变化形成微细凹凸而固定,内侧的层部分维持未固化的状态,在不损害表面收缩作用的情况下形成易于形成微细凹凸的基底,因此表面高度变化部分的高度可以通过预照射用紫外线的峰强度和累积光量来容易地控制。另一方面,正式照射用紫外线可以维持由预照射用紫外线形成的微细凹凸的高度,同时使全体固化,因此可以容易地获得赋予各种设计性的具有微妙消光效果的水压转印产品。
而且,即使在将长方体等侧面具有装饰面的物品用传送带沿单轴方向传送,用在固定位置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单一条件的紫外线这种构成最简单的设备来固化整体含有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装饰层的情况下,在预照射的上述条件下,局部的固化难以进行,正式照射前相对于物品的所有面来说,可以大致均匀地仅在表面附近形成微细凹凸,因此上述立体性物品也可以不使用特殊的设备,用构造简单的设备来获得均匀的消光效果,可以提供具有对各种形状的物品稳定且合理地赋予了消光效果的水压转印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按步骤顺序显示本发明的水压转印方法的1个方案,其中(A)为转印膜的截面图,(B)为向转印膜涂布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渗透状态的截面图,(C)为使(A)的转印膜浮在水面上,临将待水压转印物品压入水中前的状态的截面图,(D)为水压转印后预照射紫外线状态的截面图,(E)为正式照射紫外线状态的截面图,(F)为由物品表面水洗水溶性膜状态的截面图,(G)为干燥物品表面状态的截面图。
[图2]放大显示装饰层的油墨印刷部分的截面,其中(A)为紫外线照射前的截面图,(B)为紫外线预照射时的截面图,(C)为紫外线正式照射时的截面图。
[图3]是显示基于紫外线预照射时的峰强度和累积光量之间关系的照射条件范围的线图。
[图4]是通过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水压转印产品的截面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预照射条件与消光效果的评价结果的图。
[图6]是显示将通过本发明方法获得的长方体水压转印产品展开为平面状态下各面的印刷状态的图。
[图7]是作为紫外线预照射方法的一个例子显示光源与被照射物品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8]是与本发明方法不同,不进行预照射仅通过正式照射使装饰层固化时装饰层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本发明适用的水压转印方法为如下方法:如图1(A)所示,将由印有印刷图案22的水溶性膜(承载膜)24形成的转印膜20供给未图示的转印槽内的水40上使其漂浮,印刷图案22朝上,如图1(C)所示,将待水压转印物品10经由转印膜20压入水40中,利用该压入产生的水压,将印刷图案22转印到物品10的表面,形成装饰层22D(参照图2、图4)。该方法自身是公知技术。
水溶性膜24吸收水而湿润软化,例如由以聚乙烯醇为主成分的水溶性材料构成。该水溶性膜24在水压转印时接触转印槽内的水40而膨胀,容易水压转印。印刷图案22通过凹版印刷、喷墨印刷等适当的印刷手段印在水溶性膜24上。
本发明的方法如下:如图1(B)所示,在图1(A)所示的处于干燥状态的印刷图案22上涂布含光聚合性单体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30,渗透,再现印刷图案22的附着性,之后,如图1(C)所示,将该印刷图案22水压转印在物品10的表面,在物品表面形成装饰层22D,之后如图1(D)、图1(E)所示,按下述规定的照射条件分2个阶段(预备阶段和正式阶段)向装饰层22D照射紫外线,接着,如图1(F)所示,将转印膜20的水溶性膜24(图1(D)、(E)、(F)中水溶性膜24省略,未图示)用淋浴水60洗涤,再如图1(G)所示,用热风70干燥,完成图4所示的具有消光装饰层22D的水压转印产品10C。需要说明的是,图1(B)中,印刷图案22的油墨印刷部分(图1(A)的凸出部分,即图2(A)、(B)中符号22DI所示部分)中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30未图示,这是由于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30渗透并浸入印刷图案22的油墨印刷部分,图2(A)、(B)中,该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30浸入的状态显示为点状。
在2个阶段的紫外线照射中,预备阶段的照射(下称预照射)如图1(D)所示,在装饰层22D固化前照射仅透过装饰层22D表面附近的低透过性紫外线52,如图2(B)所示,由于该预照射,在装饰层22D的油墨印刷部分22DI的表面,因油墨收缩而形成含有微细的表面高度变化部分23的表面固化层30C。该表面高度变化部分23可以根据紫外线预照射的照射条件来控制其高度,详细情况在后面描述。表面固化层30C中,表面高度变化部分23以外的部分是填充在相邻油墨印刷部分22DI之间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30的表面固化层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图2(B)中,仅示出了1个油墨印刷部分22DI,实际上,例如印刷图案为“木纹花纹”时,根据油墨印刷部分22DI相互间油墨颜料的吸油量或浓度等油墨特性(性状),紫外线的吸收量有所不同,因此油墨收缩形成的微细表面高度变化部分23的高度当然也会发生变化。应注意的是,图2(B)的表面高度变化部分23仅单纯地显示了根据油墨颜料的特性确定的、具有规定高度的1个表面高度变化部分23。
另外,正式阶段的照射(下称正式照射)如图1(E)所示,照射透过装饰层22D的整个厚度的高透过性紫外线54,如图2(C)所示,该正式照射维持装饰层22D的表面高度变化部分23不变,完全固化装饰层23的整个厚度。若如图8所示,在与本发明不同,省略预照射步骤、仅照射高透过性紫外线54的情况(即仅进行正式照射的情况)下,没有因油墨收缩而形成微细的表面高度变化部分23,只能得到视觉上无法识别程度的高度变化,即不产生所希望的消光效果这种程度的高度变化(未图示),装饰层22D的整个厚度完全固化,因此得不到所希望的消光效果。
预照射用紫外线52是200nm以上、不足320nm的低透过性紫外线,用该紫外线进行的预照射在峰强度(Ip)[mW/cm2]和累积光量(E)[mJ/cm2]满足下式1的条件下进行。
[式1]
60E-1.4≤Ip≤5765E-1.85
(条件是E>0,Ip>0)
在上述照射条件中,低透过性紫外线52的预照射特别优选在满足峰强度为0.5以上、6以下,且累积光量为5以上、12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
满足式1的照射条件的紫外线预照射区域是图3的边界条件曲线(I)与(II)之间的区域。将紫外线预照射的条件设定在该区域的理由为:各种尝试的结果,若偏离该区域则无法获得装饰层22D的良好的消光。其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参照具体的几个实施例进行描述,图3中,上方的斜线部分表示获得理想的消光结果时的紫外线照射条件。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描述的预照射的特别优选的区域是图3中下方画有格子状斜线的区域。该预照射使用照射透过性较低的紫外线的高压汞灯进行较为适当。
预照射的方法只要可满足上述条件进行照射即可,无特别限定,也可以调整光源(高压汞灯)的照射强度,也可以如图7所示,配置预照射用的光源52S,使其光轴X有意偏离被照射物品10,光源52外周部分的弱光52w照射被照射物品10。
正式照射用紫外线54为320nm以上、不足390nm的高透过性紫外线,用该紫外线进行的正式照射在满足峰强度(Ip1)为200[mW/cm2]以上、400[mW/cm2]以下,且累积光量(E1)为1000[mJ/cm2]以上、4000[mJ/cm2]以下的条件下进行。若向装饰层22D照射满足该条件的紫外线,则紫外线54透过装饰层22D的整个厚度(通常10~20μm),可以完全固化装饰层22D。该正式照射使用照射高透过性紫外线的A型金属卤化物灯进行较为适当。
由图3的紫外线预照射区域可知,紫外线的峰强度Ip越高,越需要减小累积光量E,由图3下方的格子状斜线所示特别优选的区域可知,理想的是降低峰强度Ip,增大累积光量。另外,表面高度变化部分23可调整该紫外线照射条件而发生适当的高度变化,一般来说,越提高峰强度,以及越增大累积光量,高度变化越大。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根据油墨颜料的特性高度变化部分23的高度也有所不同,在使用具有相同特性的油墨颜料的油墨的情况下,上面说明阐述的是:装饰层的表面高度变化部分的高度可以根据预照射用紫外线的照射条件来进行控制,这意味着:即使具有相同特性的油墨颜料,也可以根据预照射用紫外线的照射条件,在不同位置获得不同的高度。
实施例
表1显示实施例1~29的预照射条件、正式照射条件和消光效果的评价指标,表2显示比较例1~18的预照射条件、正式照射条件和消光效果的评价指标。另外,在这些实施例、比较例中,累积光量和峰强度的测定实际使用的机种为“GSユアサ”(制造商)提供的“工业用UV测量器UVR-N1”(机种名)。
表1
Figure BPA00001498932600141
[表2]
Figure BPA00001498932600151
目测评价这些实施例和比较例所得物品的装饰层的消光效果(状态)时,评价指标如下:
◎:装饰层呈现良好消光效果的状态
○:装饰层呈现消光效果的状态
△:劣于○,但作为制品来说,呈现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消光效果的状态
×:未得到装饰层的消光效果,或者其效果小的状态(没有设计性附加价值的状态)
另外,观察正式照射后装饰层的涂膜的固化状态,目测确认有无固化不良等不良情况,在实用上有问题的固化状态的物品评价为NG。
(实施例1)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为了再现转印膜的油墨的附着性,使用大桥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商品名为“ユ一ビツクSクリア一HE”的无溶剂型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用该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再现具有木纹花纹的转印膜的油墨的附着性,按图1(A)~图1(G)所示步骤顺序,将转印膜上的木纹花纹分别水压转印到10cm×20cm×3mm的ABS树脂制平板和立体物(100mm×100mm×厚50mm的大致长方体状的成型品)上。转印膜如下形成:在以聚乙烯醇为主成分的水溶性膜上用浓油墨印刷木纹花纹,以清楚地表现黑色或浓茶色的条纹状晚材部分和其间的茶色早材部分,使用本申请人(株式会社タイカ)的水压转印技术的许可方以商品名“ZEBRA LINE”销售的转印膜,另外,在临将转印膜导入转印槽内之前,将上述无溶剂型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通过迈耶棒式涂布法(ミヤバ一塗布方法)涂布在转印膜的印刷图案上。这样,使具有涂布的无溶剂型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转印膜浮在转印槽的水面上,通过该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再现印刷图案的附着性,之后,如图1(C)所示,经由转印膜将物品压入水中,在物品上水压转印印刷图案,然后将该物品从水中取出,之后将物品放在传送带上一边向紫外线固化炉内传送、移动,一边使用高压汞灯(ジ一エス·ユアサパワ一サプライ社制,高压汞灯HAK125NL-F)以峰强度0.75[mW/cm2]、累积光量125[mJ/cm2]预照射紫外线,之后使用A型金属卤化物灯(ジ一エス·ユアサパワ一サプライ社制,MAN800NL)以峰强度300[mW/cm2]、累积光量2300[mJ/cm2]向装饰层正式照射紫外线,使其完全固化,最后进行物品的水洗、干燥,获得水压转印产品(制品)10’。需要说明的是,预照射用和正式照射用的灯分别以固定状态,向物品的侧面和上面照射紫外线,这是当然的。
(实施例2~25)
如表1所示,除改变预照射条件(峰强度、累积光量)以外,按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水压转印,获得水压转印产品(制品)10’。
(实施例26~29)
除了如表1所示改变实施例11的正式照射条件(峰强度、累积光量)以外,按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进行水压转印,获得水压转印产品(制品)10’。
(比较例1~16)
如表2所示,除改变预照射条件(峰强度、累积光量)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获得水压转印产品(制品)10’。
(比较例17~18)
在实施例11中,除了如表2所示改变正式照射条件(峰强度、累积光量)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获得水压转印产品(制品)10’。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评价)
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和表2中。由这些评价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消光效果是最理想的、良好的或至少是实用上无障碍的程度,而比较例的消光效果没有设计性附加价值,不能实际应用。
另外,将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的预照射条件对应图3图式化后示于图5。图5中,“□”表示实施例1~16的照射条件的点位置,“○”表示实施例17~24的照射条件的点位置,“×”表示比较例1~16的照射条件的点位置。由该图5可知,在本发明的预照射条件内,可获得本发明的目标消光效果的各实施例的条件区域存在,图5中所示的式表示的边界条件曲线(I)与边界条件曲线(II)所夹的区域,即“60E-1.4≤Ip≤5765E-1.85”的范围内可获得理想的消光效果,特别是,在满足峰强度(Ip)为0.5[mW/cm2]以上、6[mW/cm2]以下,累积光量(E)为5[mJ/cm2]以上、120[mJ/cm2]以下的条件下,可获得良好的消光效果。另一方面,若偏离该区域,则消光效果低下,物品为立体物的情况下,如现有技术所述,出现了物品的侧面得不到所希望的消光效果的不良情况。
另外,虽然表1和表2中未记载,只要正式照射条件如本发明的实施例那样,在本发明的照射条件范围内,则没有涂膜固化不良等不良情况;若偏离本发明的正式照射条件的范围,则如比较例17和18那样,出现固化不良的不良情况、或者呈高光泽而得不到消光效果等不理想的结果。
由实施例1和比较例1获得的立体物的装饰层的印刷情况(消光效果)示于图6。两者的情况都是:向传送带传送的立体物照射紫外线,使从顶面(图6的展开面的中央部分)开始进入照射步骤,立体物的后面(图6的展开面的下侧)最后进入照射步骤,由于立体物的后面(展开面的下侧)最后照射,因此如果比较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装饰层,则目测即可看出,比较例1的装饰层的光泽感比实施例1的装饰层的光泽感高,比较例1的装饰层的消光效果低下。这是因为:由于比较例1中偏离了良好的预照射条件的范围,因此没有因表层部分的收缩变化而形成微细凹凸就发生了固化(不能因表层部分的收缩变化形成微细凹凸而固定)。
与此相对,实施例1的制品在木纹密的部分具有均一的消光效果,可以获得整体上稳定的消光效果。这样的消光效果即使程度上有差异,实施例1~25的制品的均一程度也是目测无法识别的,而比较例1~16的制品不均一,达到在整体上可以目测确认的程度。本发明中,低透过性紫外线的预照射先使仅表层部分发生收缩变化、形成微细凹凸而固定,这样,根据预照射程度,可以控制希望之处或者全面的设计图的消光。
另外,光泽程度(按照基于日本工业规格Z8741-1997“方法3-60度镜面光泽”基准的测定法,用东京电色株式会社制的光泽度计“Gloss Meter Model GP-60”测定的值)在表1中未记载,实施例1~29的制品总体来说,低光泽花纹部分(黑色或浓茶色的条纹状晚材部分)的光泽度不足20,高光泽花纹部分(茶色的早材部分)与低光泽花纹部分的光泽度之差为10以上,该光泽度的值和光泽度的差值是设计上理想的光泽程度。因此,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实现理想的光泽程度,同时在规定的范围内调整预照射条件和正式照射条件,可以控制希望之处或全面的设计图的消光。
另一方面,表2的比较例1~18的制品总体来说,低光泽花纹部分的光泽度和高光泽花纹部分与低光泽花纹部分的光泽度之差偏离了上述的优选范围,这与预照射和正式照射的条件偏离本发明的条件,得不到良好的消光效果相结合,无法获得设计上理想的外观。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物品的表面水压转印向处于干燥状态的印刷图案涂布、渗透了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转印膜的印刷图案而形成装饰层,然后通过紫外线的预照射仅在装饰层的表面透过紫外线形成表面高度变化部分(凹凸),之后,通过紫外线的正式照射在装饰层的整个厚度透过紫外线,完全固化装饰层,因此不需要涂布面漆等另外的操作,可以与水压转印同时进行装饰层的消光,并且可以通过调整预照射用紫外线的照射条件容易地控制表面高度变化部分的高度,可以提高产业上的利用性。

Claims (8)

1.水压转印方法,该方法是向处于干燥状态的印刷图案涂布含有光聚合性单体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渗透,再现上述印刷图案的附着性,然后将上述印刷图案水压转印到物品的表面,在上述物品的表面形成装饰层,之后向上述装饰层照射紫外线,将上述装饰层固化,同时在上述装饰层的油墨印刷部分形成因收缩变化而产生的微细凹凸,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下步骤:在上述装饰层固化之前预照射仅透过上述装饰层表面附近的紫外线,在上述装饰层的油墨印刷部分的表面形成因油墨收缩而产生的微细表面高度变化部分的步骤,之后正式照射透过上述装饰层的整个厚度的紫外线,维持上述表面高度变化部分不变而完全固化上述装饰层的整个厚度的步骤。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压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预照射用紫外线为200nm以上、不足320nm的低透过性紫外线,上述紫外线的预照射在峰强度Ip和累积光量E满足下式1的条件下进行,
[式1]
60E-1.4≤Ip≤5765E-1.85
条件是E>0,Ip>0,其中E的单位为mJ/cm2,Ip的单位为mW/cm2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压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含有光聚合性预聚物,且上述光聚合性预聚物选自丙烯酸系低聚物、聚酯系低聚物、环氧丙烯酸酯系低聚物、聚氨酯丙烯酸酯系低聚物的一种或多种。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压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预照射在满足峰强度Ip为0.5mW/cm2以上、6mW/cm2以下,且累积光量E为5mJ/cm2以上、120mJ/cm2以下的条件下进行。
5.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压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预照射使用高压汞灯进行。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压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正式照射用紫外线为320nm以上、不足390nm的高透过性紫外线,上述紫外线的正式照射在满足峰强度Ip1为200mW/cm2以上、400mW/cm2以下,且累积光量E1为1000mJ/cm2以上、4000mJ/cm2以下的条件下进行。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压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紫外线的正式照射使用A型金属卤化物灯进行。
8.水压转印产品,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形成的装饰层。
CN201080033699.1A 2009-07-23 2010-07-21 水压转印方法及水压转印产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706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72224 2009-07-23
JP2009-172224 2009-07-23
PCT/JP2010/062227 WO2011010658A1 (ja) 2009-07-23 2010-07-21 水圧転写方法及び水圧転写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0690A true CN102470690A (zh) 2012-05-23
CN102470690B CN102470690B (zh) 2014-08-27

Family

ID=43499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369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70690B (zh) 2009-07-23 2010-07-21 水压转印方法及水压转印产品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9242504B2 (zh)
EP (1) EP2457740B1 (zh)
JP (1) JP4938154B2 (zh)
KR (1) KR20120051030A (zh)
CN (1) CN102470690B (zh)
AU (1) AU2010274305B2 (zh)
BR (1) BR112012001460A2 (zh)
CA (1) CA2768559A1 (zh)
MX (1) MX2012000585A (zh)
MY (1) MY160683A (zh)
PL (1) PL2457740T3 (zh)
RU (1) RU2515384C2 (zh)
WO (1) WO201101065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2901A (zh) * 2012-12-11 2014-06-18 黄北江 新型水转印披覆膜及其制作方法、表面披覆方法
CN106064488A (zh) * 2015-02-25 2016-11-02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折叠硬涂膜的制造方法
CN109109419A (zh) * 2018-07-18 2019-01-01 苏州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贴合度pu皮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2653A (zh) * 2018-09-27 2021-05-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装饰部件制造装置及装饰部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42795A (en) * 2011-01-20 2012-11-01 Taica Corp A water pressure transfer method, a transfer film for water pressure transfer, an ink for a transfer film and a water pressure transfer article
JP5994541B2 (ja) * 2012-04-27 2016-09-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水圧転写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6102158B2 (ja) * 2012-09-28 2017-03-2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水圧転写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KR102067857B1 (ko) 2016-04-08 2020-01-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잉크젯 프린팅을 이용한 베젤 패턴의 형성 방법
IT201800005818A1 (it) * 2018-05-29 2019-11-29 Processo per decorare superfici di elettrodomestici, in particolare piccoli elettrodomestici
JP6718156B2 (ja) * 2018-12-12 2020-07-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水圧転写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加飾成形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4956A (ja) * 2004-02-10 2005-08-25 Cubic:Kk 水圧転写方法及び水圧転写品
CN1871138A (zh) * 2003-10-22 2006-11-29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水压转印方法以及水压转印基膜
CN101018677A (zh) * 2004-09-28 2007-08-15 欧利生电气株式会社 水压转印图案层的保护用涂料组合物、装饰成形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63015A (zh) * 2005-08-23 2008-09-10 泰卡株式会社 水压转印薄膜用涂布剂、水压转印方法及水压转印品
JP4329045B2 (ja) * 2007-09-28 2009-09-09 Dic株式会社 加飾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99244B2 (ja) 1991-04-30 2000-10-1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送信パケット数制限形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JP2002188030A (ja) * 2000-12-19 2002-07-05 Yoshikawa Kako Kk 紫外線硬化型表面皺形成インキ
DE10100170A1 (de) * 2001-01-04 2002-07-11 Basf Ag Beschichtungsmittel
JP4275477B2 (ja) * 2002-08-09 2009-06-10 Dic株式会社 硬化樹脂層を有する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及び水圧転写装置
JP3806737B2 (ja) 2003-12-09 2006-08-09 株式会社キュービック 水圧転写方法及び水圧転写品
MXPA05012746A (es) 2003-06-02 2006-05-17 Cubic Co Ltd Metodo de transferencia hidraulica y articulo transferido hidraulicamente.
JP2005212340A (ja) * 2004-01-30 2005-08-11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艶消し調水圧転写体の製造方法
CN1918009B (zh) 2004-02-18 2014-03-12 泰卡株式会社 水压转印物品
JP2005262610A (ja) * 2004-03-18 2005-09-2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水圧転写方法
US8114843B2 (en) * 2005-11-18 2012-02-14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hotoreactive regulator of protein function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1138A (zh) * 2003-10-22 2006-11-29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水压转印方法以及水压转印基膜
JP2005224956A (ja) * 2004-02-10 2005-08-25 Cubic:Kk 水圧転写方法及び水圧転写品
CN101018677A (zh) * 2004-09-28 2007-08-15 欧利生电气株式会社 水压转印图案层的保护用涂料组合物、装饰成形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63015A (zh) * 2005-08-23 2008-09-10 泰卡株式会社 水压转印薄膜用涂布剂、水压转印方法及水压转印品
JP4329045B2 (ja) * 2007-09-28 2009-09-09 Dic株式会社 加飾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2901A (zh) * 2012-12-11 2014-06-18 黄北江 新型水转印披覆膜及其制作方法、表面披覆方法
CN103862901B (zh) * 2012-12-11 2016-05-04 黄北江 新型水转印披覆膜及其制作方法、表面披覆方法
CN106064488A (zh) * 2015-02-25 2016-11-02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折叠硬涂膜的制造方法
CN109109419A (zh) * 2018-07-18 2019-01-01 苏州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贴合度pu皮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2653A (zh) * 2018-09-27 2021-05-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装饰部件制造装置及装饰部件制造方法
CN112752653B (zh) * 2018-09-27 2022-07-1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装饰部件制造装置及装饰部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57740A1 (en) 2012-05-30
US20120111951A1 (en) 2012-05-10
EP2457740B1 (en) 2015-12-16
JPWO2011010658A1 (ja) 2013-01-07
AU2010274305B2 (en) 2015-03-19
EP2457740A4 (en) 2013-09-04
PL2457740T3 (pl) 2016-06-30
MY160683A (en) 2017-03-15
KR20120051030A (ko) 2012-05-21
US9242504B2 (en) 2016-01-26
JP4938154B2 (ja) 2012-05-23
CA2768559A1 (en) 2011-01-27
CN102470690B (zh) 2014-08-27
RU2012106619A (ru) 2013-08-27
AU2010274305A1 (en) 2012-03-15
WO2011010658A1 (ja) 2011-01-27
MX2012000585A (es) 2012-02-13
BR112012001460A2 (pt) 2016-03-15
RU2515384C2 (ru) 2014-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0690B (zh) 水压转印方法及水压转印产品
DK3109056T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 SURFACE STRUCTURE
US6520084B1 (en) Method for making printing plate using inkjet
CN102256806B (zh) 地板板材以及制造涂层板材的方法
ES2883250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la producción de superficies estructuradas y objetos estructurados de ese modo
US9757922B2 (en) Heat transfer label having a UV layer
KR20140132400A (ko) 다층 인쇄 공정
US20100229745A1 (en) Water pressure transfer method, a transfer film for water pressure transfer and a water pressure transfer article
WO202121465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 structure
US20110209640A1 (en) Method of forming three-dimensional patterns on article surface
US6569277B1 (en) Art object and method of creation
JP2016068012A (ja) 凹凸面に加飾する加飾品の製造方法、凹凸面に加飾を施した加飾品と描画品の製造方法
JP2003182201A (ja) Eb模様プロファイル印刷法
ITMI20071212A1 (it) Rivestimento decorativo per oggetti e relativo metodo per decorare
JP2005349805A (ja) 素材に凸凹を付け印刷する方法
KR100998625B1 (ko) 가구용 판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766480B1 (ko) 금속판의 인쇄 방법 및 그 인쇄 금속판
JP2022510671A (ja) 板状材での浮き出し模様を得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KR100955108B1 (ko) 롤러를 이용한 표면도장방법
AU2019256011B2 (en) A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printing with tactile and glitter effect on flexible substrate and printed substrate thereof
Matsumae et al. Development of Digital Quasi-embossing Technology with an Inkjet Printer
US20240116307A1 (en) Method providing a workpiece with a three-dimensionally textured surface coating
CN103253055A (zh) 模内装饰材料
US20210107274A1 (en) A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printing with tactile and glitter effect on flexible substrate and printed substrate thereof
JP3778796B2 (ja) カラー画像の転写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