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0228A - 防反射物品以及显示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反射物品以及显示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0228A
CN102460228A CN2010800277565A CN201080027756A CN102460228A CN 102460228 A CN102460228 A CN 102460228A CN 2010800277565 A CN2010800277565 A CN 2010800277565A CN 201080027756 A CN201080027756 A CN 201080027756A CN 102460228 A CN102460228 A CN 102460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protuberance
reflection preventing
preventing article
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77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本英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60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02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8Anti-reflection coatings having sub-optical wavelength surface structures designed to provide an enhanced transmittance, e.g. moth-ey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2Antiglare, refractive index matching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或物有可能接触的第1表面具有充分的耐磨损性、且在可见光区域的整个区域中可以将反射率抑制得较低的防反射物品以及显示器装置。本发明的具有光透过性的防反射物品(10),在位于目视确认侧的第1表面(11)以及所述表面相反侧的第2表面(13)具有多个凸部,凸部之间的平均间隔在400nm以下,在第1表面中,凸部的高度H1与凸部的底部的宽度W1之比(H1/W1)在1.3以上,在第2表面中,凸部的高度H2与凸部的底部的宽度W2之比(H2/W2)比H1/W1大。

Description

防反射物品以及显示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反射物品以及显示器装置。
本申请基于2009年6月23日期在日本所申请的2009-148664号专利主张优先权,在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已知在表面具有可见光的波长以下的周期的微细凹凸结构的物品体现出防反射效应、莲花效应等。特别地,已知被称为蛾眼结构的微细凹凸结构通过使折射率从空气的折射率向物品的材料的折射率连续地增大而成为有效的防反射的手段。
作为防反射物品,提出有在单面或者两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物品的方案(专利文献1、2)。
但是,构成所述微细凹凸结构的凸部由于微小因而机械强度低,防反射物品的表面的微细凹凸结构的耐磨损性不充分。因此,在将所述防反射物品使用于显示器装置的带有防反射性能的保护滤光片等时,人或物接触其表面的话,微细凹凸结构容易损坏,防反射性能降低。
为了提高构成微细凹凸结构的凸部的机械强度,只要使得凸部的长宽比(凸部的高度和凸部的底部的宽度之比)较低即可。但是,凸部长宽比较低的话,可见光区域中的最大反射率和最小反射率的差增大,即反射率产生波长依存性,一部分的波长的光的反射无法充分地抑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2678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2409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或物有可能接触的表面具有充分的耐磨损性、且在可见光区域的整个区域中可以将反射率抑制得较低的防反射物品以及显示器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防反射物品是一种具有光透过性的防反射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位于目视确认侧的第1表面以及所述表面相反侧的第2表面具有多个凸部,所述凸部之间的平均间隔在400nm以下,在所述第1表面中,凸部的高度H1与凸部的底部的宽度W1之比H1/W1在1.3以上,在所述第2表面中,凸部的高度H2与凸部的底部的宽度W2之比H2/W2比H1/W1大。
本发明的防反射物品优选为在所述第1表面中,凸部的高度H1与凸部的底部的宽度W1之比H1/W1在2.1以下。
本发明的防反射物品优选为:H1/W1+H2/W2≥3.1。
本发明的防反射物品的视见度反射率有选择为在0.4%以下。
本发明的防反射物品的最大反射率与最小反射率的差(ΔR)在波长380~780nm的范围中优选为在1.0%以下。
本发明的防反射物品的最大反射率与最小反射率的差(ΔR)在波长380~780nm的范围中优选为在0.6%以下。
本发明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装置具有,显示器主体;和配置在所述显示器主体的画面的前方,使得所述第1表面为目视确认侧,且所述第2表面为所述显示器主体侧的本发明的防反射物品。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防反射物品的人或物有可能接触的表面有充分的耐磨损性、且在可见光区域的整个区域中可以将反射率抑制得较低。
本发明的显示器装置的画面侧的最表面具有充分的耐磨损性,且画面侧的最表面的反射率在可见光区域的整个区域中充分地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防反射物品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防反射物品所使用的防反射膜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防反射物品所使用的防反射膜的制造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4是表示在表面具有阳极氧化铝的塑模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或者甲基丙烯酸酯。又,活性能量线是指可见光、紫外线、电子束、等离子体、热射线(红外线等)等。
<防反射物品>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防反射物品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防反射物品10具有:基材主体12和防反射膜16,该防反射膜16通过粘结剂层14贴附在基材主体12的表面(第1表面11侧)以及背面(第2表面13侧),且在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省略图示)。
又,不通过粘结剂层14,而利用插入成形也可以得到具有基材主体12和防反射膜16的本发明的防反射物品。
(基材主体)
基材主体12是具有光透过性的基材。作为基材主体12的材料,举例有:玻璃、丙烯酸系树脂、聚碳酸酯、苯乙烯系树脂、聚酯、纤维素系树脂(三乙酰纤维素等)、聚烯烃、脂环式聚烯烃等。
(粘结剂层)
作为粘结剂层14的粘结剂,举例有公知的透明粘结剂、双面粘结胶带等。
(防反射膜)
如图2所示,防反射膜16具有膜主体18和在主体18的表面所形成的、具有多个凸部19的固化树脂膜20。
膜主体18是具有光透过性的膜。作为膜主体18的材料,举例有丙烯酸系树脂、聚碳酸酯、苯乙烯系树脂、聚酯、纤维素系树脂(三乙酰纤维素等)、聚烯烃、脂环式聚烯烃等。
固化树脂膜20是由后述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的光透过性的膜,且在表面具有多个凸部19。作为所述凸部19,理想的是转印阳极氧化氧化铝的表面的多个细孔(凹部)而形成。
多个凸部19优选为形成大致圆锥形状、角锥形状、圆锥台形状、吊钟形状等的突起(凸部)多个排列的所谓的蛾眼结构。突起间的间隔为可见光的波长以下,即400nm以下的蛾眼结构已知是通过使得折射率从空气的折射率向材料的折射率连续地增大而成为有效的防反射的手段。
为了除去不需要的衍射光,凸部间的平均间隔更加优选为200nm以下,特别优选为150nm以下。
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固化树脂膜20的截面,在五处测定相邻的凸部19之间的间隔P(从凸部19的中心到相邻凸部19的中心的距离),凸部19间的平均间隔是这些值的平均值。
表面上的凸部19的高度H1优选为130~210nm,更优选为140~200nm,最优选为140~170nm。凸部19的高度H1为130nm以上的话,反射率变得十分地低。表面上的凸部19的高度H1为210nm以下的话,凸部19的机械强度变得良好。
表面上的凸部19的高度H2优选为150~500nm,更优选为150~400nm,最优选为150~300nm。凸部19的高度H2为150nm以上的话,反射率变得十分地低,且波长依存性也降低。又,虽然由于背面上的凸部19的高度H2越高反射率的波长依存性变得更好而不特别地限定其高度,但是其高度在500nm以下易于制造。
H1以及H2可以通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固化树脂膜20的截面来测量。
H1以及H2是指在凸部19的周围所形成的凹部的最底部和从同一平面(以下,记作基准面)到凸部19的最顶部的高度。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凸部19的高度H和凸部19的底部的宽度W之比(H/W)在防反射物品10的表面(第1表面11)侧和背面(第2表面13)侧不同。
在这里,第1表面11是人或物有可能接触的表面,因此为了提高机械强度,需要尽量地减小第1表面11上的凸部19的高度H1和凸部19的底部的宽度W1之比(H1/W1)。具体地说,H1/W1为2.1以下,优选为2.0以下,更加优选为1.7以下。又,从提高防反射物品10的反射率以及其波长依存性的观点来看,H1/W1优选为1.3以上,更优选为1.4以上。
另一方面,第2表面13是人或物接触可能性低的表面,因此第2表面13上的凸部19的高度H2和凸部19的底部的宽度W2之比(H2/W2)可以比较大。虽然只要H2/W2比H1/W1大即可,但是从提高防反射物品10的反射率以及其波长依存性的观点来看,在1.3≤H1/W1≤1.5时,H2/W2优选为比H1/W1大0.3以上,更优选为比H1/W1大0.6以上。又,在1.5<H1/W1≤1.9时,H2/W2优选为比H1/W1大0.3以上。在1.9<H1/W1时,H2/W2优选为比H1/W1大0.1以上。又,由于H2/W2越高的话反射率的波长依存性越良好,所以对其不作特别地限定,但是从易于制造考虑,H2/W2优选为4.0以下,更优选为2.3以下。
从提高防反射物品10的反射率以及其波长依存性的观点来看,H1/W1与H2/W2的和(H1/W1+H2/W2)优选为3.1以上,进一步地优选为3.5以上。
W1以及W2可以通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固化树脂膜20的截面来测量。
W1以及W2是指所述基准面上的宽度。
固化树脂膜20的折射率与膜主体18的折射率的差优选为0.2以下,更优选为0.1以下,特别地优选为0.05以下。折射率差为0.2以下的话,在固化树脂膜20和膜主体18的界面的反射被抑制。
在表面具有蛾眼结构的情况下,已知的是其表面由疏水性的材料所形成的话,利用莲花效应而得到超防水性,其表面由亲水性的材料形成的话,得到超亲水性。
固化树脂膜20的材料为疏水性的材料时,蛾眼结构的表面的水接触角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100°以上,特别优选为110°以上。水接触角为90°以上的话,由于水渍难以附着,所以发挥充分的防污性。又,由于水难以附着,可以期望防止结冰。
固化树脂膜20的材料为亲水性的材料时,蛾眼结构的表面的水接触角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3°以下,特别优选为21°以下。水接触角为25°以下的话,由于在表面附着的污渍被水冲洗掉,且油渍难以附着,所以发挥充分的防污性。从抑制固化树脂膜20的吸水所引起的蛾眼结构的变形、伴随着该变形的反射率的上升的观点考虑,所述水接触角优选为3°以上。
防反射物品10的视见度反射率优选为0.4%以下,更优选为0.35%以下,最优选为0.30%以下。防反射物品10在波长380~780nm的范围中的最大反射率与最小反射率的差(ΔR)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0.6%以下。
<防反射物品的制造方法>
防反射物品10通过隔着粘结剂层14在基材主体12的两面分别贴附凸部19的H/W为不同的2种类的防反射膜16来制造。
防反射膜16例如使用图3中所示的制造装置,如下述来制造。在表面具有与多个凸部19对应的多个凹部(省略图示)的辊状塑模22和沿辊状塑模22的表面移动的带状的膜主体18之间,从容器24供给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在辊状塑模22和通过空气压气缸26调整了挤压压力的挤压辊28之间,挤压膜主体18以及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使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在膜主体18和辊状塑模22之间均匀地遍布,同时还填充在辊状塑模22的凹部内。
从被设置在辊状塑模22的下方的活性能量线照射装置30,通过膜主体18将活性能量线照射在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上,使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由此形成转印有辊状塑模22的表面的多个凹部的固化树脂膜20。
通过利用剥离辊32剥离在表面形成有固化树脂膜20的膜主体18,得到防反射膜16。
作为活性能量线照射装置30,优选为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等,这时的光照射能量优选为100~10000mJ/cm2
(辊状塑模)
辊状塑模22是在表面有阳极氧化铝的塑模。在表面有阳极氧化铝的塑模可以没有接缝地大面积化,且制作简便。
阳极氧化氧化铝是铝的多孔性的氧化覆膜(防蚀铝),在表面具有多个细孔(凹部)。
在表面有阳极氧化氧化铝的塑模例如可以经由下述(a)~(e)工序来制造。(a)在电解液中、规定电压下阳极氧化辊状的铝,形成氧化覆膜的工序。(b)去除氧化覆膜,形成阳极氧化的细孔产生点的工序。(c)在电解液中,再次阳极氧化辊状的铝,形成在细孔产生点具有细孔的氧化覆膜的工序。(d)使细孔的直径扩大的工序。(e)重复进行所述(c)工序和(d)工序的工序。
(a)工序:
如图4所示,阳极氧化铝34的话,形成具有细孔36的氧化覆膜38。
铝的纯度优选为99%以上,更优选为99.5%以上,特别优选为99.8%以上。铝的纯度低的话,阳极氧化了时,通过不纯物的偏析形成散射可见光的大小的凹凸结构,或通过阳极氧化所得到的细孔的规则性降低。
电解液举例有硫酸、草酸等。
草酸作为电解液使用时:
草酸的浓度优选为0.7M以下。草酸的浓度超过0.7M的话,电流值过度增高,氧化覆膜的表面变得粗糙。
化成电压为30~60V时,可以得到具有周期为100nm的规则性高的细孔的阳极氧化铝。化成电压比该范围高或者低,都有规则性降低的倾向。
电解液的温度优选为60℃以下,更优选为45℃以下。电解液的温度超过60℃的话,产生所谓的“烧伤(ヤケ)”现象,细孔被损坏,或者表面溶化,细孔的规则性被打乱。硫酸作为电解液使用时:
硫酸的浓度优选为0.7M以下。硫酸的浓度超过0.7M的话,电流值过度增高而无法维持规定的电压。
化成电压为25~30V时,可以得到具有周期为63nm的规则性高的细孔的阳极氧化氧化铝。化成电压比该范围高或者低,都有规则性降低的倾向。电解液的温度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电解液的温度超过30℃的话,产生所谓的“烧伤(ヤケ)”现象,细孔被损坏,或者表面溶化,细孔的规则性被打乱。
(b)工序:
如图4所示,暂且去除氧化覆膜38,通过形成阳极氧化的细孔产生点40,可以提高细孔的规则性。
作为去除氧化覆膜的方法,举例有不溶解铝,使氧化覆膜溶解在选择地溶解的溶液中而去除的方法。作为这样的溶液,举例有铬酸/磷酸混合液等。
(c)工序:
如图4所示,将去除了的氧化覆膜的铝34再次阳极氧化的话,形成具有圆柱状的细孔36的氧化覆膜38。
阳极氧化可以在和(a)工序同样的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的时间越长得到的细孔越深。
(d)工序:
如图4所示,进行使细孔36的直径扩大的处理(以下,记作细孔直径扩大处理)。细孔直径扩大处理是浸渍在溶解氧化覆膜的溶液中,使得通过阳极氧化所得到的细孔的直径扩大的处理。作为这样的溶液,举例有5质量%左右的磷酸水溶液等。
细孔直径扩大处理的时间越长细孔直径越大。
(e)工序:
如图4所示,重复(c)工序的阳极氧化和(d)工序的细孔直径扩大处理的话,形成阳极氧化铝,该阳极氧化铝具有直径从开口部向深度方向连续地减少的形状的细孔36,从而得到在表面具有阳极氧化氧化铝的塑模(辊状塑模22)。
重复次数优选为总计3次以上,更优选为5次以上。重复次数为2次以下的话,由于细孔的直径非连续地减少,使用有这样的细孔的阳极氧化氧化铝而制造的固化树脂膜20的反射率减少效果不充分。
阳极氧化氧化铝的表面可以由脱模剂来处理以使得其和固化树脂膜20的分离变得容易。处理方法举例有:涂敷硅酮树脂或者含氟的聚合物的方法、蒸镀含氟化合物的方法、涂敷含氟硅烷偶联剂或者含氟硅酮系硅烷偶联剂的方法等。
细孔36的形状举例有:大致圆锥形状、角锥形状、圆锥台形状、倒吊钟形状等。
细孔36间的平均间隔是可见光的波长以下,即400nm以下。细孔36间的平均间隔优选为25nm以上。
细孔36的深度优选为100~530nm,更优选为150~300nm。
转印图4中所示的细孔36而形成的固化树脂膜20的表面形成所谓的蛾眼结构。
又,为了制造凸部19的H/W为不同的两种类的防反射膜16,可以准备表面的细孔(凹部)的长宽比(细孔的深度/细孔的开口部的宽度)为不同的两种类的辊状塑模22。
或者,还有采用使用相同长宽比的辊状塑模,改变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粘度,从而改变向细孔的填充率的方法。
又,可以使用平板状塑模来代替辊状塑模22。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包含聚合性化合物以及聚合引发剂。
作为聚合性化合物,举例有:在分子中有自由基聚合性键以及/或者阳离子聚合性键的单体、低聚物、反应性聚合物等。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也可以包含非反应性的聚合物、活性能量线液胶凝胶反应性组合物。
作为有自由基聚合性键的单体,举例有单功能单体、多功能单体。作为单功能单体,举例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2-乙基己烷(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三癸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等的(甲基)丙烯酸酯衍生物;(甲基)丙烯基酸、(甲基)丙烯腈;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的苯乙烯衍生物;(甲基)丙烯酰胺、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二甲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的(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作为多功能单体,举例有: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丙二醇酯、异氰尿酸氧化乙烯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5-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聚二(甲基)丙烯酸丁二醇酯、2,2-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2,2-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2,2-二(4-(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氧基)苯基)丙烷、1,2-二(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氧基)乙烷、1,4-二(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氧基)丁烷、二羟甲基三环癸烷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的氧化乙烯加成物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的氧化丙烯加成物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烯苯、甲撑双丙烯酰胺等的双功能性单体;三(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氧化乙烯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氧化丙烯改性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氧化乙烯改性三丙烯酸酯、异氰尿酸氧化乙烯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等的三功能单体;琥珀酸/三羟甲基乙烷/丙烯酸的聚合反应混合物、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四功能以上的单体;双功能以上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双功能以上的聚酯丙烯酸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作为有阳离子聚合性键的单体,举例有:有环氧基、环氧丁基、噁唑基、乙烯氧基等的单体,特别优选为有环氧基的单体。
作为低聚物或者反应性聚合物,举例有:不饱和二元羧酸和多元醇的聚合物等的不饱和聚酯类;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多元醇(甲基)丙烯酸酯、环氧(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阳离子聚合型环氧化合物、在侧链有自由基聚合性键的上述的单体的单独或者共聚聚合物等。
作为非反应性的聚合物,举例有:丙烯醛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聚氨酯、纤维素系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聚酯、热塑性弹性体等。
作为活性能线液溶胶-凝胶反应性组合物,举例有:烷氧基硅烷化合物、硅酸烷基酯化合物等。
作为烷氧基硅烷化合物,举例有下述式(1)的化合物。
R11 xSi(OR12)y  …(1)。但是,R11、R12分别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x、y表示满足x+y=4的关系的整数。
作为烷氧基硅烷化合物,举例有:四甲氧基硅烷、四异丙氧基硅烷、四正丙氧基硅烷、四正丁氧基硅烷、四仲丁氧基硅烷、四叔丁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丙氧基硅烷、甲基三丁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三甲基乙氧基硅烷、三甲基甲氧基硅烷、三甲基丙氧基硅烷、三甲基丁氧基硅烷等。
作为硅酸烷基酯化合物,举例有下述式(2)的化合物。
R21O[Si(OR23)(OR24)O]zR22…(2)。
但是,R21~R24分别表示碳原子数1~5的烷基,z表示3~20的整数。
作为硅酸烷基酯化合物,举例有:硅酸甲酯、硅酸乙酯、硅酸异丙酯、硅酸正丙酯、硅酸正丁酯、硅酸正戊酯、乙酰硅酸酯等。
利用光固化反应时,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举例有:安息香、安息香甲基醚、安息香乙基醚、安息香异丙基醚、安息香异丁基醚、苯偶酰、二苯甲酮、对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乙醛酸甲基苯基酯、乙醛酸乙基苯基酯、4,4’-二(二甲胺基)二苯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等的羰基化合物;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等的硫化物;2,4,6-三甲基苯甲酰二苯基氧化膦、苯甲酰二乙氧基氧化膦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利用电子束固化反应时,作为聚合引发剂,举例有:二苯甲酮、4,4-二(二甲胺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二苯甲酮、羟甲基苯甲酰苯甲酸酯、4-苯基二苯甲酮、正丁基蒽醌、2-乙基蒽醌、2,4-二乙基硫杂蒽酮、异丙基硫杂蒽酮、2,4-二氯硫杂蒽酮等的硫杂蒽酮;二乙氧基苯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苄基二甲基缩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甲基-2-吗啉代(4-硫甲基苯基)丙烷-1-酮、2-苄基-2-二甲胺基-1-(4-吗啉基苯基)-丁酮等的苯乙酮;安息香甲基醚、安息香乙基醚、安息香异丙基醚、安息香异丁基醚等的安息香醚;2,4,6-三甲基苯甲酰二苯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等的酰基膦氧化物;甲基苯甲酰甲酸酯、1,7-二吖啶基庚烷、9-苯基吖啶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利用热固化反应时,作为热聚合引发剂,举例有:过氧化甲基乙基酮、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氢、异丙基苯过氧化氢、过氧化辛酸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月桂酰等的有机过氧化物;偶氮二异丁腈等的偶氮系化合物;在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中搭配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对甲苯胺等的胺的氧化还原聚合引发剂等。
聚合引发剂的量相对于聚合性化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0.1~10质量份。聚合引发剂的量不足0.1质量份的话,聚合难以进行。聚合引发剂的量超过10质量份的话,固化膜着色,或者机械强度降低。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也可以根据需要含有抗静电剂、脱模剂、用于提高防污性的氟化合物等的添加剂;微粒、少量的溶剂。
(疏水性材料)
为了使得固化树脂膜20的蛾眼结构的表面的水接触角在90°以上,作为能够形成疏水性的材料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优选为使用包含含氟化合物或者硅酮系化合物的组合物。
含氟化合物:
作为含氟化合物,优选为由下述式(3)表示的具有氟烷基的化合物。-(CF2)n-X  …(3)。但是,X表示氟原子或者氢原子,n表示1以上的整数,优选为1~20,更优选为3~10,特别优选为4~8。
作为含氟化合物,举例有:含氟单体、含氟硅烷偶联剂、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聚合物等。
作为含氟单体,举例有:氟烷基取代乙烯单体、氟烷基取代开环聚合性单体等。作为氟烷基取代乙烯单体,举例有:氟烷基取代(甲基)丙烯酸酯、氟烷基取代(甲基)丙烯酰胺、氟烷基取代乙烯醚、氟烷基取代苯乙烯等。
作为氟烷基取代开环聚合性单体,举例有:氟烷基取代环氧化合物、氟烷基取代氧杂环丁烷化合物、氟烷基取代恶唑啉化合物等。
作为含氟单体,优选为氟烷基取代(甲基)丙烯酸酯,特别优选为下述式(4)的化合物。
CH2=C(R41)C(O)O-(CH2)m-(CF2)n-X  …(4)。但是,R41表示氢原子或者甲基,X表示氢原子或者氟原子,m表示1~6的整数,优选为1~3,更优选为1或者2,n表示1~20的整数,优选为3~10,更优选为4~8。
作为含氟硅烷偶联剂,优选为氟烷基取代硅烷偶联剂,特别优选为下述式(5)的化合物。
(Rf)aR51 bSiYc…(5)。
Rf表示碳原子数1~20的氟取代烷基,也可以包含1个以上醚键或者酯键。作为Rf,举例有:3,3,3-三氟丙基、十三氟-1,1,2,2-四氢辛基、3-三氟甲氧基丙基、3-三氟乙酰氧基丙基等。
R51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作为R51举例有:甲基、乙基、环己基等。
Y表示羟基或者水解性基。
作为水解性基,举例有:烷氧基、卤素原子、R52C(O)O(但是,R52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等。作为烷氧基,举例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基氧基、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环己氧基、庚氧基、辛氧基、2-乙基己氧基、壬氧基、癸氧基、3,7-二甲基辛氧基、月十二烷氧基等。
卤素原子例如是Cl、Br、I等。R52C(O)O例如是CH3C(O)O、C2H5C(O)O等。
a、b、c表示满足a+b+c=4,且a≥1、c≥1的整数,优选为a=1、b=0、c=3。
作为含氟硅烷偶联剂,举例有: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3,3-三氟丙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二甲基-3,3,3-三氟丙基甲氧基硅烷、十三氟-1,1,2,2-四氢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等。
作为含氟表面活性剂,例如是:含有氟烷基的负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含有氟烷基的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含有氟烷基的负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举例有:碳原子数2~10的氟烷基羧酸或者其金属盐、全氟辛烷磺酰谷氨酸二钠、3-[ω-氟烷基(C6~C11)氧基]-1-烷基(C3~C4)磺酸钠、3-[ω-氟烷酰基(C6~C8)-N-乙胺基]-1-丙烷磺酸钠、氟烷基(C11~C20)羧酸或者其金属盐、全氟烷基羧酸(C7~C13)或者其金属盐、全氟烷基(C4~C12)磺酸或者其金属盐、全氟辛烷磺酸二乙醇胺、N-丙基-N-(2-羟乙基)全氟辛烷磺酰胺、全氟烷基(C6~C10)磺酰胺丙基三甲基铵盐、全氟烷基(C6~C10)-N-乙基磺酰甘氨酸盐、单全氟烷基(C6~C16)乙基磷酸酯等。
作为含有氟烷基的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举例有:含有氟烷基脂肪族伯、仲或者叔胺酸、全氟烷基(C6~C10)磺酰胺丙基三甲基铵盐等的脂肪族季铵盐、苄索氯铵盐、苄索氯铵、吡啶鎓盐、咪唑啉盐等。
作为含氟聚合物,举例有:含有氟烷基的单体的聚合物、含有氟烷基的单体和含有聚(氧化烯基)的单体的共聚物、含有氟烷基的单体和含有交联反应性基的单体的共聚物等。含氟聚合物也可以是与能够共聚的其它的单体的共聚物。
含氟聚合物优选为含有氟烷基的单体和含有聚(氧化烯基)的单体的共聚物。
聚(氧化烯基)基优选为由下述式(6)表示的基体。
-(OR61)p-…(6)。
但是,R61表示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p表示2以上的整数。R61例如是-CH2CH2-、-CH2CH2CH2-、-CH(CH3)CH2-、-CH(CH3)CH(CH3)-等。
聚(氧化烯基)基可以由相同的氧化烯基单元(OR61)构成,也可以由2种以上的氧化烯基单元(OR61)构成。2种以上的氧化烯基单元(OR61)的排列可以是嵌段(block)地排列,也可以是无规(random)地排列。
硅酮系化合物:
作为硅酮系化合物,例如是:(甲基)丙烯酸改性硅酮、硅酮树脂、硅酮系硅烷偶联剂等。(甲基)丙烯酸改性硅酮例如是:硅酮(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亲水性材料)
为了使得固化树脂膜20的蛾眼结构的表面的水接触角在25°以下,能够形成亲水性的材料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优选为使用包含下述的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4功能以上的多功能(甲基)丙烯酸酯的10~50质量%、2功能以上的亲水性(甲基)丙烯酸酯的30~80质量%、由单功能单体的0~20质量%的总计100质量%构成的聚合性化合物。
作为4功能以上的多功能(甲基)丙烯酸酯,举例有: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羟基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琥珀酸/三羟甲基乙烷/丙烯酸的摩尔比1∶2∶4的缩合反应混合物、聚氨酯丙烯酸酯类(Daicel-cytec(ダイセル·サイテツク)公司制:EBECRYL220、EBECRYL1290、EBECRYL1290K、EBECRYL5129、EBECRYL8210、EBECRYL8301、KRM8200)、聚醚丙烯酸酯类(Daicel-cytec公司制:EBECRYL81)、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类(Daicel-cytec公司制:EBECRYL3416)、聚酯丙烯酸酯类(Daicel-cytec公司制:EBECRYL450、EBECRYL657、EBECRYL800、EBECRYL810、EBECRYL811、EBECRYL812、EBECRYL1830、EBECRYL845、EBECRYL846、EBECRYL1870)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4功能以上的多功能(甲基)丙烯酸酯更优选为5功能以上的多功能(甲基)丙烯酸酯。
4功能以上的多功能(甲基)丙烯酸酯的比例优选为10~50质量%,从耐水性、耐药品性的观点来看,更优选为20~50质量%,特别优选为30~50质量%。4功能以上的多功能(甲基)丙烯酸酯的比例为10质量%以上的话,弹性率增高、且耐磨损性提高。4功能以上的多功能(甲基)丙烯酸酯的比例为50质量%以下的话,在表面难以掺有小的裂缝,难以变得外观不良。
作为双功能以上的亲水性(甲基)丙烯酸酯,例如是:Aronix M-240、Aronix M260(东亚合成公司制)、NK酯AT-20E、NK酯ATM-35E(新中村化学公司制)等的具有长链聚乙二醇的多功能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在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在一分子内存在的聚乙二醇链的平均重复单位的总计优选为6~40,更优选为9~30,特别优选为12~20。聚乙二醇链的平均重复单位为6以上的话,亲水性变得充分,且防污性提高。聚乙二醇链的平均重复单位为40以下的话,和4功能以上的多功能(甲基)丙烯酸酯的相溶性变得良好,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难以分离。
2功能以上的亲水性(甲基)丙烯酸酯的比例优选为30~80质量%,更优选为40~70质量%。2功能以上的亲水性(甲基)丙烯酸酯的比例为30质量%以上的话,亲水性变得充分、且防污性提高。2功能以上的亲水性(甲基)丙烯酸酯的比例为80质量%以下的话,弹性率增高、且耐磨损性提高。
作为单功能单体,优选为亲水性单功能单体。亲水性单功能单体例如是:在M-20G、M-90G、M-230G(新中村化学公司制)等的酯基上有聚乙二醇链的单功能(甲基)丙烯酸酯、在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等的酯基上有羟基的单功能(甲基)丙烯酸酯、单功能丙烯酰胺类、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铵甲基硫酸盐、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铵甲基硫酸盐等的阳离子性单体类等。
又,作为单功能团单体,可以使用丙烯酰吗啉、乙烯基吡咯烷酮等的粘度调整剂、使向基材的密封性提高的丙烯酰异氰酸酯类等的密封性提高剂等。
单功能单体的比例优选为0~20质量%,更优选为5~15质量%。通过使用单功能单体,基材与固化树脂的密合性提高。单功能单体的比例为20质量%以下的话,4功能以上的多功能(甲基)丙烯酸酯或者2功能以上的亲水性(甲基)丙烯酸酯不会不足,充分地体现了防污性或者耐磨损性。
单功能单体作为(共)聚合1种或者2种以上的低聚合度的聚合物,也可以配合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在0~35质量份。作为低聚合度的聚合物,例如是:M-230G(新中村化学公司制)等的酯基上有聚乙二醇链的单功能(甲基)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铵甲基硫酸盐的40/60共聚低聚物(MRCunitec公司制、MG聚合物)等。
关于以上说明的防反射物品10,在位于目视确认侧的第1表面11以及所述表面相反侧的第2表面13具有多个凸部19,凸部19间的平均间隔为400nm以下,由于防反射物品的第2表面13中的凸部的高度H2和凸部的底部的宽度W2之比(H2/W2)比第1表面11中的凸部的高度H1和凸部的底部的宽度W1之比(H1/W1)大,存在人或物接触的可能性的表面具有充分的耐磨损性,且可以在可见光区域的整个区域中将反射率抑制得较低。
又,本发明的防反射物品不限定于图示例子的防反射物品10。例如,在防反射物品10中,多个凸部19形成于防反射膜16的固化树脂膜20的表面,但是也可以不设置固化树脂膜20,而在膜主体18的表面直接形成,也可以不贴附防反射膜16,而在基材主体12的表面直接形成。但是,从使用辊状塑模22可以更有效地形成多个凸部19的观点以及在凸部19破损了时可以重新粘贴防反射膜16的观点考虑,优选为在防反射膜16的固化树脂膜20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凸部19。
<用途>
作为本发明的防反射物品的用途,例如有:设置在显示器装置的带防反射机能的保护片或保护滤光片、太阳电池的表面保护片、量具类的套子、照明的前面板、镜框的前面板、美术品的盒子、陈列橱窗、眼镜等、其中一面人或物有可能接触、另一面人或物接触可能性少的地方的用途。
例如,采用显示器装置时,本发明的防反射物品配置在显示器主体的画面的前方,使得第1表面为目视确认侧,且第2表面为显示器主体侧。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被这些实施例所限定。
(凸部形状)
在固化树脂膜的破裂面蒸镀铂5分钟,使用场致发射形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JSM-7400F)在加速电压3.00kV的条件下观察截面,测量凸部的平均间隔、凸部的高度、凸部的底部的宽度、凸部的顶端部的曲率半径。各测定分别在5处进行,求得平均值。
(反射率特性)
使用分光光度计(日立制作所公司制、U-4000),在入射角5°、波长380~780nm的范围测量防反射物品的相对反射率,依据JIS R3160算出视见度反射率。波长380~780nm的范围中的最大反射率与最小反射率的差是ΔR。
(耐磨损性)
使用眼镜擦(Toray(束レ)公司制、商品名:TORAYSEE(トレシ一)(登录商标)),进行第1表面侧的固化树脂膜的表面的磨耗试验。试验条件是负载2000g/20mmφ、旋转1000次。目视试验后的样本,用表3的基准来评价。
(综合评价)
关于设置在第1表面有人或物接触可能性、第2表面人或物接触可能性少这样的地方的防反射物品,耐磨损性应该被视为重要的特性。即,无论反射率特性怎样的优良,耐磨损性不充分的话,人或物仅轻微地接触,优良的反射率特性就无法完全地发挥。从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视见度反射率、ΔR以及耐磨损性的评价结果进行表1~3中所示的评价,进行防反射物品的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对于各评价结果用以下所示的点数计算总计点数,设总计点数为8点以上为A,7点为B,6点为C,5点以下为D。
a=3点
b=2点
c=1点
d=0点
[表1]
Figure BDA0000123290600000161
[表2]
[表3]
Figure BDA0000123290600000172
〔塑模a的制造〕
(a)工序:
使用0.3M草酸作为电解液,分别使用厚度2mm的99.99%的铝片作为阴极以及阳极,在电压40V、温度16℃的条件下进行0.5小时的阳极氧化。
(b)工序:
在70℃的6质量%磷酸/1.8质量%铬酸混合酸中浸渍形成有氧化覆膜的阳极,去除氧化覆膜。
(c)工序:
用纯水洗净阳极后,使用0.3M草酸作为电解液,在电压40V、温度16℃的条件下进行20秒的阳极氧化。
(d)工序:
在32℃的5质量%磷酸中浸渍阳极8分钟,进行细孔直径扩大处理。
(e)工序:
重复所述(c)工序以及(d)工序共计5次,从而得到细孔间的平均间隔为100nm、细孔的深度为161nm的具有大致圆锥形状的细孔的阳极氧化氧化铝的塑模a。又,可以通过调整(c)工序的时间以及/或者(d)工序的温度来调整细孔的深度。例如,设(c)工序时间为30秒,(d)工序温度为31.5℃,可以得到细孔间的平均间隔为100nm、细孔的深度为190nm的塑模。又,设(c)工序时间为35秒,(d)工序温度为31.5℃,可以得到细孔的深度为240nm的塑模。这样一来,在后述的实施例中,对(c)工序以及/或者(d)工序的条件进行多种变化,得到了细孔的深度不同的多种塑模(塑模b~d)。通过在OPTOOLDSX(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制)的0.1质量%稀释溶液中处理塑模a,进行氧化覆膜表面的氟化处理。
〔塑模b~d的制造〕
除了调整(c)工序的时间以及/或者(d)工序的温度以外,和塑模a的制造同样地,得到细孔间的平均间隔为100nm、细孔的深度分别不同的塑模b~d。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的调制)
混合45质量份的琥珀酸/三羟甲基乙烷/丙烯酸的摩尔比1∶2∶4的聚合反应混合物、45质量份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10质量份自由基聚合性硅油(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X-22-1602)、3质量份的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CIBASPECIALTY CHEMICALS(チバ·スペシヤリテイ一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制、艳佳固(IRGACURE)(イルガキユア)(注册商标)184)、0.2质量份的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CIBASPECIALTY CHEMICALS株式会社制、艳佳固(IRGACURE)(注册商标)819)、得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
〔防反射膜α的制造〕
在塑模a的表面涂敷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在其上覆盖丙烯酸膜(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制、ACRYPLEN(注册商标)HBS 010)。
使用紫外线照射机(高压水银灯)、以累计光量400mJ/cm2隔着丙烯酸膜照射紫外线,进行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的固化后,从塑模a分离,得到在表面形成有凸部的防反射膜α。
凸部的平均间隔是100nm,凸部的高度是140nm,凸部的底部的宽度是100nm,凸部的顶端部的曲率半径是30nm。
〔防反射膜β的制造〕
除了使用塑模b以外,和防反射膜α的制造同样地,得到防反射膜β。凸部的平均间隔是100nm,凸部的高度是180nm,凸部的底部的宽度是100nm,凸部的顶端部的曲率半径是30nm。
〔防反射膜γ的制造〕
除了使用塑模c以外,和防反射膜α的制造同样地,得到防反射膜γ。
凸部的平均间隔是100nm,凸部的高度是220nm,凸部的底部的宽度是100nm,凸部的顶端部的曲率半径是30nm。
〔防反射膜δ的制造〕
除了使用塑模d以外,和防反射膜α的制造同样地,得到防反射膜δ。
凸部的平均间隔是100nm,凸部的高度是120nm,凸部的底部的宽度是100nm,凸部的顶端部的曲率半径是25nm。
〔防反射膜ε的制造〕
除了使用塑模e以外,和防反射膜α的制造同样地,得到防反射膜ε。凸部的平均间隔是100nm,凸部的高度是160nm,凸部的底部的宽度是100nm,凸部的顶端部的曲率半径是30nm。
〔防反射膜ζ的制造〕
除了使用塑模f以外,和防反射膜α的制造同样地,得到防反射膜ζ。
凸部的平均间隔是100nm,凸部的高度是200nm,凸部的底部的宽度是100nm,凸部的顶端部的曲率半径是30nm。
〔实施例1〕
使用光学用双面粘结胶带(日东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制、CS 0622T),在2mm厚的压克力板(アクリル板)的表面(第1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α,在背面(第2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β,得到防反射物品。对于所述防反射物品,评价反射率特性以及耐磨损性。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实施例2〕
使用光学用双面粘结胶带(日东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制、CS 0622T),在2mm厚的压克力板的表面(第1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α,在背面(第2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γ,得到防反射物品。对于所述防反射物品,评价反射率特性以及耐磨损性。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实施例3〕
使用光学用双面粘结胶带(日东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制、CS 0622T),在2mm厚的压克力板的表面(第1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ε,在背面(第2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β,得到防反射物品。对于所述防反射物品,评价反射率特性以及耐磨损性。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实施例4〕
使用光学用双面粘结胶带(日东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制、CS 0622T),在2mm厚的压克力板的表面(第1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ε,在背面(第2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ζ,得到防反射物品。对于所述防反射物品,评价反射率特性以及耐磨损性。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实施例5〕
使用光学用双面粘结胶带(日东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制、CS 0622T),在2mm厚的压克力板的表面(第1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β,在背面(第2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ζ,得到防反射物品。对于所述防反射物品,评价反射率特性以及耐磨损性。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实施例6〕
使用光学用双面粘结胶带(日东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制、CS 0622T),在2mm厚的压克力板的表面(第1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β,在背面(第2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γ,得到防反射物品。对于所述防反射物品,评价反射率特性以及耐磨损性。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实施例7〕
使用光学用双面粘结胶带(日东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制、CS 0622T),在2mm厚的压克力板的表面(第1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ζ,在背面(第2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γ,得到防反射物品。对于所述防反射物品,评价反射率特性以及耐磨损性。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比较例1〕
使用光学用双面粘结胶带(日东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制、CS 0622T),在2mm厚的压克力板的两面贴上防反射膜α,得到防反射物品。对于所述防反射物品,评价反射率特性以及耐磨损性。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比较例2〕
使用光学用双面粘结胶带(日东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制、CS 0622T),在2mm厚的压克力板的两面贴上防反射膜ε,得到防反射物品。对于所述防反射物品,评价反射率特性以及耐磨损性。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比较例3〕
使用光学用双面粘结胶带(日东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制、CS 0622T),在2mm厚的压克力板的两面贴上防反射膜β,得到防反射物品。对于所述防反射物品,评价反射率特性以及耐磨损性。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比较例4〕
使用光学用双面粘结胶带(日东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制、CS 0622T),在2mm厚的压克力板的表面(第1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γ,在背面(第2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γ,得到防反射物品。对于所述防反射物品,评价反射率特性以及耐磨损性。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比较例5〕
使用光学用双面粘结胶带(日东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制、CS 0622T),在2mm厚的压克力板的表面(第1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δ,在背面(第2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γ,得到防反射物品。关于所述防反射物品,评价反射率特性以及耐磨损性。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比较例6〕
使用光学用双面粘结胶带(日东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制、CS 0622T),在2mm厚的压克力板的表面(第1表面)贴上防反射膜β,在背面(第2表面)不贴上任何物质,得到防反射物品。对于所述防反射物品,评价反射率特性以及耐磨损性。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0123290600000221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防反射物品可以用作:显示器装置的带防反射机能的保护滤光片、太陌电池的表面保护片、量具类的套子、照明的前面板、镜框的前面板、美术品的盒子、陈列橱窗、眼镜等。
符号的说明
10防反射物品
11第1表面
13第2表面
19凸部。

Claims (7)

1.一种具有光透过性的防反射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位于目视确认侧的第1表面以及所述表面相反侧的第2表面具有多个凸部,
所述凸部之间的平均间隔在400nm以下,
在所述第1表面中,凸部的高度H1与凸部的底部的宽度W1之比H1/W1在1.3以上,
在所述第2表面中,凸部的高度H2与凸部的底部的宽度W2之比H2/W2比H1/W1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表面中,凸部的高度H1与凸部的底部的宽度W1之比H1/W1在2.1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反射物品,其特征在于:H1/W1+H2/W2≥3.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物品,其特征在于:视见度反射率在0.4%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反射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波长380~780nm的范围中,最大反射率与最小反射率的差ΔR在1.0%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反射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波长380~780nm的范围中,最大反射率与最小反射率的差ΔR在0.6%以下。
7.一种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装置具有,
显示器主体;和
配置在所述显示器主体的画面的前方,使得所述第1表面为目视确认侧,且所述第2表面为所述显示器主体侧的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反射物品。
CN2010800277565A 2009-06-23 2010-06-21 防反射物品以及显示器装置 Pending CN1024602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48664 2009-06-23
JP2009148664 2009-06-23
PCT/JP2010/004128 WO2010150514A1 (ja) 2009-06-23 2010-06-21 反射防止物品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0228A true CN102460228A (zh) 2012-05-16

Family

ID=43386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77565A Pending CN102460228A (zh) 2009-06-23 2010-06-21 防反射物品以及显示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335445B2 (zh)
EP (1) EP2447740A4 (zh)
JP (1) JP5605223B2 (zh)
KR (2) KR20120049232A (zh)
CN (1) CN102460228A (zh)
TW (1) TWI491909B (zh)
WO (1) WO201015051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8124A (zh) * 2012-04-27 2013-10-3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平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49892A (zh) * 2012-06-15 2015-02-11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层积体
CN110937817A (zh) * 2018-09-25 2020-03-31 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指纹终端壳体和终端
CN113383048A (zh) * 2019-02-06 2021-09-1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带粘合剂层的防反射膜、自发光型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44976B2 (ja) * 2009-08-05 2013-07-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板状部材及び観察窓付き構造物
TWI519423B (zh) * 2011-08-16 2016-02-01 三菱麗陽股份有限公司 附有保護膜的微細凹凸構造體及其製造方法
KR101688282B1 (ko) * 2011-09-08 2016-12-20 미쯔비시 레이온 가부시끼가이샤 미세 요철 구조를 표면에 갖는 투명 필름,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투명 필름의 제조에 이용되는 기재 필름
JP5494771B2 (ja) 2011-09-30 2014-05-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集光フィルム、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転写モールド
JPWO2013172448A1 (ja) * 2012-05-18 2016-01-12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板状物、画像表示装置、太陽電池
CN104583813B (zh) * 2012-09-05 2016-08-17 夏普株式会社 蛾眼膜
JP5629025B2 (ja) * 2013-01-23 2014-11-19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親水性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防汚用積層体、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防汚方法
KR102187743B1 (ko) * 2013-11-28 2020-12-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5940348B (zh) 2014-02-12 2019-12-06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包含含有氟的表面活性剂的膜形成用组合物
CN114051385A (zh) * 2019-07-31 2022-02-15 索尼集团公司 医疗观察系统和显示装置
TWI753823B (zh) * 2021-04-30 2022-01-21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抗反射節能膜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7134A (zh) * 2002-03-25 2003-10-0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抗反射构件
CN101090928A (zh) * 2004-12-22 2007-12-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酰化纤维素薄膜
JP2009031764A (ja) * 2007-07-04 2009-02-12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反射防止物品、およびこれより得られる成形品、ならびにこれらを備えた自動車用部品
JP2009104103A (ja) * 2007-10-01 2009-05-14 Omron Corp 反射防止シート、表示素子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08860A (ja) * 1999-02-24 2000-11-07 Toto Ltd 複合材の清浄化方法及びセルフクリーニング性複合材機構
JP2002267815A (ja) 2001-03-08 2002-09-1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反射防止性成形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15314A (ja) 2002-01-18 2003-07-3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反射防止物品
JP2004347778A (ja) 2003-05-21 2004-12-0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181361A (ja) 2003-12-16 2005-07-07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反射防止構造を有する光学部材
JP2007240954A (ja) 2006-03-09 2007-09-20 Nissan Motor Co Ltd 反射防止構造、反射防止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70495B2 (ja) 2006-03-20 2013-03-2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微細構造及び反射防止構造体
JP2008189914A (ja) * 2007-01-10 2008-08-21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成形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04500B (zh) * 2007-10-25 2015-10-21 Mitsubishi Rayon Co 壓模及其製造方法、成形體的製造方法以及壓模的鋁原型
JP2009148664A (ja) 2007-12-19 2009-07-09 Housetec Inc 軟水化装置
JP5244976B2 (ja) * 2009-08-05 2013-07-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板状部材及び観察窓付き構造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7134A (zh) * 2002-03-25 2003-10-0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抗反射构件
CN101090928A (zh) * 2004-12-22 2007-12-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酰化纤维素薄膜
JP2009031764A (ja) * 2007-07-04 2009-02-12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反射防止物品、およびこれより得られる成形品、ならびにこれらを備えた自動車用部品
JP2009104103A (ja) * 2007-10-01 2009-05-14 Omron Corp 反射防止シート、表示素子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8124A (zh) * 2012-04-27 2013-10-3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平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49892A (zh) * 2012-06-15 2015-02-11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层积体
CN104349892B (zh) * 2012-06-15 2017-06-09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层积体
CN110937817A (zh) * 2018-09-25 2020-03-31 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指纹终端壳体和终端
CN113383048A (zh) * 2019-02-06 2021-09-1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带粘合剂层的防反射膜、自发光型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I828846B (zh) * 2019-02-06 2024-01-1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自發光型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47740A4 (en) 2017-05-31
EP2447740A1 (en) 2012-05-02
US9335445B2 (en) 2016-05-10
US20120127580A1 (en) 2012-05-24
JPWO2010150514A1 (ja) 2012-12-06
JP5605223B2 (ja) 2014-10-15
TW201100852A (en) 2011-01-01
WO2010150514A1 (ja) 2010-12-29
KR101598729B1 (ko) 2016-02-29
KR20140045562A (ko) 2014-04-16
TWI491909B (zh) 2015-07-11
KR20120049232A (ko) 2012-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0228A (zh) 防反射物品以及显示器装置
CN103813896B (zh) 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透明薄膜、其制造方法及用于制造透明薄膜的基材薄膜
CN102791804B (zh)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及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02933374B (zh) 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物品的制造方法、模具的脱模处理方法及用于模具表面脱模处理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TWI446109B (zh) 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微細凹凸結構體及微細凹凸結構體的製造方法
CN102341229B (zh) 薄膜的制造方法
CN103649142B (zh) 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物品和具备该物品的影像显示装置
CN102933373B (zh) 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04349892B (zh) 层积体
CN104024489A (zh) 压模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KR101680505B1 (ko) 양극산화 포러스 알루미나의 제조 방법 및 미세 요철 구조를 표면에 갖는 성형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미세 요철 구조를 표면에 갖는 성형체
KR101656978B1 (ko) 몰드의 제조 방법 및 미세 요철 구조를 표면에 갖는 성형체의 제조 방법
CN103237837B (zh) 透光性膜的制造方法、活化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以及透光性膜
CN102859047A (zh) 模具、其制造方法、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271782A (ja) 導電性透明基材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KR101473069B1 (ko) 몰드의 제조 방법 및 미세 요철 구조를 표면에 갖는 물품의 제조 방법
JP2012148481A (ja) レプリカモールド、および微細凹凸構造を表面に有する成形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4520087B (zh) 模具的制造方法和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02693836U (zh) 透过率提高的偏振片
CN102666055B (zh) 有机系脱模剂的性能评价方法、模具的制造方法和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透明薄膜的制造方法
CN205139517U (zh) 带触摸面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JP2016049699A (ja) 防汚性構造体、これを有する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