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9365A -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模制品 - Google Patents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模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9365A
CN102459365A CN2010800329790A CN201080032979A CN102459365A CN 102459365 A CN102459365 A CN 102459365A CN 2010800329790 A CN2010800329790 A CN 2010800329790A CN 201080032979 A CN201080032979 A CN 201080032979A CN 102459365 A CN102459365 A CN 102459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component
dichloride
phenyl
eth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29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9365B (zh
Inventor
野末佳伸
越智直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59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9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9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93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1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pha-alkenes, e.g. EP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410/00Features related to the catalyst preparation, the catalyst use or to the deactivation of the catalyst
    • C08F2410/01Additive used together with the catalyst, exclud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Al or B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04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other component of C08F4/64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1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organoaluminium compou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16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supported on a carrier, e.g. silica, MgCl2, poly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它包括来自乙烯的单体单元和来自具有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其具有860-950kg/m3的密度(d),具有0.05-100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其重均分子量(Mw)与其数均分子量(Mn)的比率(Mw/Mn)为2-10,具有低于1.35的溶胀比(SR),并具有0.50-0.75的g*。

Description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模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通过挤出该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获得的制品。
背景技术
通过挤出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获得的制品在用于包装食品、药物、日用品等的膜、片材、容器等中广泛使用。各种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例如,专利文献1描述了乙烯-1-丁烯共聚物,其中熔融张力和熔体流动速率满足特定的关系,并且在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吸热曲线中最大峰值的温度和密度满足特定的关系,作为乙烯-α-烯烃共聚物,它熔融张力优异并具有窄的组成分布。专利文献2描述了乙烯-1-己烯共聚物,其中流动的活化能是50kJ/mol或更高,熔体流动速率、密度和冷二甲苯可溶部分比率满足特定的关系,并且冷二甲苯可溶部分的熔化热量是30 J/g或更高,作为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挤出能力和挤出制品的抗粘连性能之间的平衡优异。
专利文献1 : JP-A No. 4-213309 公报
专利文献2: JP-A No. 2005-97481 公报
然而,对于以往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要求其熔融张力、挤出时的挤出负荷和制成制品时的机械强度之间的平衡进一步得到改进。
发明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通过挤出该共聚物得到的制品,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与以往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相比,在熔融张力、挤出时的挤出负荷和机械强度之间的平衡上更优异。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第一个发明涉及乙烯-α-烯烃共聚物,它包括来自乙烯的单体单元和来自具有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其具有860-950 kg/m3的密度(d),并且具有0.05-100 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其重均分子量(Mw)与其数均分子量(Mn)的比率(Mw/Mn)为2-10,具有低于1.35的溶胀比(SR),并具有0.50-0.75的由下列公式(I)定义的g*,
g*=[η/([η]GPC×gSCB*)     (I)
其中[η]表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特性粘度(单位:dl/g),并且通过下列公式(I-I)所定义,[η]GPC通过下列公式(I-II)所定义,和gSCB*通过下列通式(I-III)所定义,
[η]=23.3×log(ηrel)   (I-I)
其中ηrel表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相对粘度,
[η]GPC=0.00046×Mv0.725   (I-II)
Mv表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
gSCB*=(1-A)1.725   (I-III)
其中A能够从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短链分支的含量的测定来确定。
本发明的第二个发明涉及通过挤出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获得的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是包括来自乙烯的单体单元和来自具有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α-烯烃的例子包括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二碳烯,4-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等,并且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可以将它们中的两种或多种一起使用。α-烯烃优选是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或1-辛烯。
除了来自乙烯的单体单元和来自具有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之外,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还可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包括来自其它单体的单体单元。其它单体的例子包括共轭二烯(例如丁二烯和异戊二烯),非共轭二烯(例如1,4-戊二烯),丙烯酸,丙烯酸酯(例如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乙酸乙烯基酯等。
在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来自乙烯的单体单元的含量相对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总重量(100wt%)通常是50-99.5wt%。来自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含量相对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总量(100wt%)通常是0.5-50wt%。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优选是包括来自乙烯的单体单元和来自具有4-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共聚物,更优选包括来自乙烯的单体单元和来自具有5-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共聚物,进一步优选包括来自乙烯的单体单元和来自具有6-8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共聚物。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例子包括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1-辛烯共聚物等。该乙烯-α-烯烃共聚物优选是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1-辛烯共聚物,或乙烯-1-己烯-1-辛烯共聚物。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以下,在一些情况下描述为“MFR”)通常是0.05-100 g/10min。从模塑能力增强的角度考虑,特别从挤出负荷减少的角度考虑,熔体流动速率优选是0.1 g/10min或更高,更优选0.2 g/10min或更高。从熔融张力和所得制品的机械强度增强的角度考虑,熔体流动速率优选是50 g/10min或更低,更优选30 g/10min或更低,进一步优选20 g/10min或更低,更加进一步优选7 g/10min或更低,最优选3 g/10min或更低。熔体流动速率是在JIS K7210-1995中定义的方法中,在190℃的温度和21.18 N的载荷的条件下,由方法A所测定的值。在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中,通常使用已经预先加入了约1000 ppm的抗氧化剂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能够例如通过在下面所述的生产方法中的氢气浓度或聚合温度来改变,并且随着氢气浓度或聚合温度的提高,乙烯-α-烯烃的熔体流动速率升高。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密度(以下,在一些情况下描述为“d”)是860-950 kg/m3,并且从所得制品的机械强度中的冲击强度增强的角度考虑,优选是940 kg/m3或更低,进一步优选935 kg/m3或更低。此外,从所得制品的刚性增强的角度考虑,密度优选是870 kg/m3或更高,更优选880 kg/m3或更高,进一步优选890 kg/m3或更高,特别优选900 kg/m3或更高。在JIS K6760-1995中所述的退火之后,根据在JIS K7112-1980的方法A中描述的方法来测定密度。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密度能够通过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来自乙烯的单体单元的含量来改变。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以下,在一些情况下描述为“Mw”)与数均分子量(以下,在一些情况下描述为“Mn”)的比率(以下,在一些情况下描述为“Mw/Mn”)是2-10。为了降低在模塑加工中的挤出负荷,Mw/Mn是2或更高,优选2.5或更高,更优选3或更高,进一步优选3.5或更高。为了增强使用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获得的制品的机械强度,Mw/Mn是10或更低,优选9.5或更低,更优选9或更低。
Mw/Mn是通过由凝胶渗透色谱(GPC)方法测定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并将Mw除以Mn所获得的值(Mw/Mn)。利用GPC方法的测定条件的例子包括下列条件。
(1) 装置:由Waters公司制造的Waters 150C
(2) 分离柱: TOSOH TSKgelGMH6-HT
(3) 测定温度:140℃
(4) 载体:邻二氯苯
(5) 流动速率:1.0 mL/min
(6) 注射量:500μL
(7) 检测器:差示折射
(8) 分子量标准物质:标准聚苯乙烯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由下列公式(I)定义的g*是0.50-0.75。(关于g*,参考下列文献: Developments in Polymer Characterisation-4,. J. V.. Dawkins,. Ed.,. AppliedScience, London,. 1983, Chapter. I,. “Characterization. of. Long Chain Branching in Polymers,” authored by Th. G. Scholte)
g*=[η]/([η]GPC×gSCB*)    (I)
其中[η]表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特性粘度(单位:dl/g),并且通过下面的公式(I-I)来定义,[η]GPC通过下面的公式(I-II)来定义,和gSCB*通过下面的公式(I-III)来定义。
[η]=23.3×log(ηrel)   (I-I)
其中ηrel表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相对粘度。
[η]GPC=0.00046×Mv0.725   (I-II)
其中Mv表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
gSCB*=(1-A)1.725   (I-III)
其中A能够从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短链分支的含量的测定来确定。
[η] GPC表示假想聚合物的特性粘度(单位:dl/g),其中假定分子量分布是与所要测定的本发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相同的分子量分布,并且分子链是直链的。
gSCB*表示由短链分支引入到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所产生的对于g*的贡献。
作为公式(I-II),使用在L. H. Tung,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36,130(1959) pp.287-294中描述的公式。
对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相对粘度(ηrel),通过于135℃下将100 mg的烯烃聚合物溶解在100  ml的含有5wt%作为热降解阻止剂的丁基羟基甲苯(BHT)的四氢萘中以制备样品溶液,然后通过使用Ubbelohde型粘度计从该样品溶液和由仅含有0.5wt%作为热降解阻止剂的BHT的四氢萘组成的空白溶液的滴落时间来计算相对粘度。
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Mv)是由下列公式(I-IV)定义的:
Figure 479244DEST_PATH_IMAGE001
(I-IV),
并采用a = 0.725。
在公式(I-III)中的A如下评价:利用A = ((12×n+2n+1)×y)/((1000-2y-2)×14+(y+2)×15+y×13),通过取短链分支的分支碳数为n(例如当1-丁烯用作α-烯烃时n = 2,和当使用1-己烯时n = 4),并将从NMR或红外光谱法获得的每1000个碳原子中的短链分支数取作y。
g*是表达由长链分支引起的在溶液中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收缩程度的指数。随着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所含的长链分支的量的增大,分子链的收缩也变得更大,并且g*变得更小。此外,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g*是0.50-0.75。为了增强熔融张力,g*优选是0.74或更低,更优选0.73或更低。为了增强使用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获得的制品的机械强度,g*优选是0.55或更高,更优选0.60或更高。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溶胀比(以下,在一些情况下描述为“SR”)低于1.35。从使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获得的制品的机械强度的增强的观点考虑,溶胀比优选低于1.30,更优选低于1.25。溶胀比是在测定熔体流动速率(MFR)时,将在190℃的温度和21.18 N的载荷的条件下以约15-20 mm的长度从口型挤出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线料在空气中冷却,在距挤出上游侧的尖端约5 mm的位置测定线料的直径D(单位:mm),然后将直径D除以口型直径2.095 mm(D0)所获得的值(D/D0)。溶胀比能够例如通过在后面所述的生产方法中的氢气浓度或给电子化合物浓度来改变,并且当提高氢气浓度时,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溶胀比变大。
生产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是使乙烯与α-烯烃共聚的催化剂,它是通过使下列组分(A1)、下列组分(A2)、下列组分(B)和下列组分(C)彼此接触所形成的,其中组分(A1)与组分(A2)的摩尔比率((A1)/(A2))是1-90:
组分(A1):由下列通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组分,
其中M1表示在元素周期表中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m表示1-5的整数;X1、R1和R2是相同的或不同的,并且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任选取代的烃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任选取代的烃氧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甲硅烷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X1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R1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并且R2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
组分(A2):由下列通式(2)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
其中M2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J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第14族的原子;n表示1-5的整数;X2、R3和R4是相同或不同的,并且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任选取代的烃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任选取代的烃氧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甲硅烷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X2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R3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并且R4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
组分(B):通过使下列组分(b1),下列组分(b2)和下列组分(b3)彼此接触所形成的催化剂组分;
(b1):由下列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
M3Lx     (3)
其中,M3表示锂原子,钠原子,钾原子,铷原子,铯原子,铍原子,镁原子,钙原子,锶原子,钡原子,锌原子,锗原子,锡原子,铅原子,锑原子或铋原子,并且x表示对应于M3的价态的数。L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任选取代的烃基,并且当有两个或多个L时,它们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
(b2):由下列通式(4)表示的化合物
R5 t-1T1H         (4)
其中T1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或磷原子,并且t表示对应于T1的价态的数。R5表示卤素原子,吸电子基团,含卤素原子的基团或含吸电子基团的基团,并且当有两个或多个R5基团时,它们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
(b3):由下列通式(5)表示的化合物
R6 s-2T2H2           (5)
其中T2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或磷原子,并且s表示对应于T2的价态的数。R6表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基。
组分(C):有机铝化合物。
通式(1)中的M1和通式(2)中的M2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并且其例子包括钛原子,锆原子,铪原子等。
通式(2)中的J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第14族的原子。优选的是,它们是碳原子或硅原子。
此外,通式(1)中的m和通式(2)中的n是1-5的整数。优选的是,m是1到2。优选的是,n是1到2。
此外,通式(1)中的m和通式(2)中的n是1-5的整数。优选的是,m是1到2。优选的是,n是1到2。
通式(1)中的X1,R1和R2,以及通式(2)中的X2,R3和R4是相同或不同的,并且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任选取代的烃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任选取代的烃氧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甲硅烷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X1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R1基团或R2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X2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并且R3基团或R4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
X1,R1,R2,X2,R3和R4的卤素原子的例子包括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
X1,R1,R2,X2,R3和R4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任选取代的烃基的例子包括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等。
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的例子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异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壬基,正癸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三烷基,正十四烷基,正十五烷基,正十六烷基,正十七烷基,正十八基,正十九烷基,正二十烷基等。
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的例子包括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溴甲基,二溴甲基,三溴甲基,碘甲基,二碘甲基,三碘甲基,氟乙基,二氟乙基,三氟乙基,四氟乙基,五氟乙基,氯乙基,二氯乙基,三氯乙基,四氯乙基,五氯乙基,溴乙基,二溴乙基,三溴乙基,四溴乙基,五溴乙基,全氟丙基,全氟丁基,全氟戊基,全氟己基,全氟辛基,全氟十二烷基,全氟十五烷基,全氟二十烷基,全氯丙基,全氯丁基,全氯戊基,全氯己基,全氯辛基,全氯十二烷基,全氯十五烷基,全氯二十烷基,全溴丙基,全溴丁基,全溴戊基,全溴己基,全溴辛基,全溴十二烷基,全溴十五烷基,全溴二十烷基等。
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的例子包括苄基,(2-甲基苯基)甲基,(3-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苯基)甲基,(2,3-二甲基苯基)甲基,(2,4-二甲基苯基)甲基,(2,5-二甲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基)甲基,(3,4-二甲基苯基)甲基,(4,6-二甲基苯基)甲基,(2,3,4-三甲基苯基)甲基,(2,3,5-三甲基苯基)甲基,(2,3,6-三甲基苯基)甲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基,(乙基苯基)甲基,(正丙基苯基)甲基,(异丙基苯基)甲基,(正丁基苯基)甲基,(仲丁基苯基)甲基,(叔丁基苯基)甲基,(正戊基苯基)甲基,(新戊基苯基)甲基,(正己基苯基)甲基,(正辛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萘基甲基,蒽基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二苯基甲基,二苯基乙基,二苯基丙基,二苯基丁基等。另外,其例子包括卤代芳烷基,其中这些芳烷基被卤素原子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取代。
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的例子包括苯基,2-甲苯基,3-甲苯基,4-甲苯基,2,3-二甲苯基,2,4-二甲苯基,2,5-二甲苯基,2,6-二甲苯基,3,4-二甲苯基,3,5-二甲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3,4,5-三甲基苯基,2,3,4,5-四甲基苯基,2,3,4,6-四甲基苯基,2,3,5,6-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二乙基苯基,三乙基苯基,正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仲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正戊基苯基,新戊基苯基,正己基苯基,正辛基苯基,正癸基苯基,正十二烷基苯基,正十四烷基苯基,萘基,蒽基等。另外,其例子包括卤代芳基,其中这些芳基被卤素原子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取代。
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任选取代的烃基的例子包括被烃基甲硅烷基取代的烃基,被烃基氨基取代的烃基,和被烃基氧基取代的烃基。
被烃基甲硅烷基取代的烃基的例子包括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丁基,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乙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丙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丁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三苯基甲硅烷基甲基等。
被烃基氨基取代的烃基的例子包括二甲基氨基甲基,二甲基氨基乙基,二甲基氨基丙基,二甲基氨基丁基,二甲基氨基苯基,双(二甲基氨基)甲基,双(二甲基氨基)乙基,双(二甲基氨基)丙基,双(二甲基氨基)丁基,双(二甲基氨基)苯基,苯基氨基甲基,二苯基氨基甲基,二苯基氨基苯基等。
被烃氧基取代的烃基的例子包括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正丙氧基甲基,异丙氧基甲基,正丁氧基甲基,仲丁氧基甲基,叔丁氧基甲基,苯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乙基,正丙氧基乙基,异丙氧基乙基,正丁氧基乙基,仲丁氧基乙基,叔丁氧基乙基,苯氧基乙基,甲氧基-正丙基,乙氧基-正丙基,正丙氧基-正丙基,异丙氧基-正丙基,正丁氧基-正丙基,仲丁氧基-正丙基,叔丁氧基-正丙基,苯氧基-正丙基,甲氧基异丙基丙基,乙氧基异丙基,正丙氧基异丙基,异丙氧基异丙基,正丁氧基异丙基,仲丁氧基异丙基,叔丁氧基异丙基,苯氧基异丙基,甲氧基苯基,乙氧基苯基,正丙氧基苯基,异丙氧基苯基,正丁氧基苯基,仲丁氧基苯基,叔丁氧基苯基,苯氧基苯基等。
X1,R1,R2,X2,R3和R4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任选取代的烃氧基的例子包括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氧基,具有6-20个芳氧基的芳氧基等。
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的例子包括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新戊氧基,正己氧基,正辛氧基,正壬氧基,正癸氧基,正十一烷氧基,正十二烷氧基,正十三烷氧基,正十四烷氧基,正十五烷氧基,正十六烷氧基,正十七烷氧基,正十七烷氧基,正十八烷氧基,正十九烷氧基,正二十烷氧基等。另外,其例子包括卤代烷氧基,其中这些烷氧基被卤素原子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取代。
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的例子包括苄氧基,(2-甲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苯基)甲氧基,(4-甲基苯基)甲氧基,(2,3-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6-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3,4-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3,4,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五甲基苯基)甲氧基,(乙基苯基)甲氧基,(正丙基苯基)甲氧基,(异丙基苯基)甲氧基,(正丁基苯基)甲氧基,(仲丁基苯基)甲氧基,(叔丁基苯基)甲氧基,(正己基苯基)甲氧基,(正辛基苯基)甲氧基,(正癸基苯基)甲氧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氧基,萘基甲氧基,蒽基甲氧基等。另外,其例子包括卤代芳烷氧基,其中这些芳烷氧基被卤素原子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取代。
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的例子包括苯氧基,2-甲基苯氧基,3-甲基苯氧基,4-甲基苯氧基,2,3-二甲基苯氧基,2,4-二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氧基,2,6-二甲基苯氧基,3,4-二甲基苯氧基,3,5-二甲基苯氧基,2,3,4-三甲基苯氧基,2,3,5-三甲基苯氧基,2,3,6-三甲基苯氧基,2,4,5-三甲基苯氧基,2,4,6-三甲基苯氧基,3,4,5-三甲基苯氧基,2,3,4,5-四甲基苯氧基,2,3,4,6-四甲基苯氧基,2,3,5,6-四甲基苯氧基,五甲基苯氧基,乙基苯氧基,正丙基苯氧基,异丙基苯氧基,正丁基苯氧基,仲丁基苯氧基,叔丁基苯氧基,正己基苯氧基,正辛基苯氧基,正癸基苯氧基,正十四烷基苯氧基,萘氧基,蒽氧基等。另外,其例子包括卤代芳氧基,其中这些芳氧基被卤素原子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取代。
X1,R1,R2,X2,R3和R4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甲硅烷基是被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并且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的例子包括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等。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甲硅烷基的例子包括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单烃基甲硅烷基,具有2-20个碳原子的二烃基甲硅烷基,具有3-20个碳原子的三烃基甲硅烷基等,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单烃基甲硅烷基的例子包括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甲硅烷基,正丙基甲硅烷基,异丙基甲硅烷基,正丁基甲硅烷基,仲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甲硅烷基,异丁基甲硅烷基,正戊基甲硅烷基,正己基甲硅烷基,苯基甲硅烷基等,具有2-20个碳原子的二烃基甲硅烷基的例子包括二甲基甲硅烷基,二乙基甲硅烷基,二-正丙基甲硅烷基,二异丙基甲硅烷基,二-正丁基甲硅烷基,二-仲丁基甲硅烷基,二-叔丁基甲硅烷基,二异丁基甲硅烷基,二苯基甲硅烷基等,以及具有3-20个碳原子的三烃基甲硅烷基的例子包括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正丙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三正丁基甲硅烷基,三-仲丁基甲硅烷基,三叔丁基甲硅烷基,三异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正戊基甲硅烷基,三-正己基甲硅烷基,三环己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等。
X1,R1,R2,X2,R3和R4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是被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氨基,并且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的例子包括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等。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的例子包括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单烃基氨基,具有2-20个碳原子的二烃基氨基等,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单烃基氨基的例子包括甲基氨基,乙基氨基,正丙基氨基,异丙基氨基,正丁基氨基,仲丁基氨基,叔丁基氨基,异丁基氨基,正己基氨基,正辛基氨基,正癸基氨基,苯基氨基,苄基氨基等,以及具有2-20个碳原子的二烃基氨基的例子包括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正丙基氨基,二异丙基氨基,二-正丁基氨基,二-仲丁基氨基,二-叔丁基氨基,二-异丁基氨基,叔丁基异丙基氨基,二-正己基氨基,二-正辛基氨基,二-正癸基氨基,二苯基氨基,二苄基氨基,叔丁基异丙基氨基,苯基乙基氨基,苯基丙基氨基,苯基丁基氨基,吡咯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咔唑基,二氢异吲哚基等。
X1优选是氯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三氟甲氧基,苯基,苯氧基,2,6-二-叔丁基苯氧基,3,4,5-三氟苯氧基,五氟苯氧基,2,3,5,6-四氟-4-五氟苯基苯氧基,或苄基。
R1优选是氢原子,或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更优选氢原子,或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进一步优选氢原子。
R2优选是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更优选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
X2优选是氯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三氟甲氧基,苯基,苯氧基,2,6-二-叔丁基苯氧基,3,4,5-三氟苯氧基,五氟苯氧基,2,3,5,6-四氟-4-五氟苯基苯氧基,或苄基。
R3优选是氢原子,或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更优选氢原子,或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进一步优选氢原子。
R4优选是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更优选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
由其中M1是锆原子和X1是氯原子的通式(1)表示的组分(A1)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例子包括:
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乙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正丙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异丙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环己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苯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对-甲苯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乙烯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烯丙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乙烯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烯丙基)(甲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乙基)(甲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正丙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异丙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环己基) (甲基)双(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苯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乙基硅烷二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正丙基)硅烷二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异丙基硅烷二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环己基硅烷二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苯基硅烷二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乙基)(甲基)硅烷二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正丙基)硅烷二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异丙基)硅烷二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环己基)(甲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苯基)硅烷二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环戊二烯基)(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乙基硅烷二基(环戊二烯基)(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正丙基)硅烷二基(环戊二烯基) (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异丙基硅烷二基(环戊二烯基)(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环己基硅烷二基(环戊二烯基)(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苯基硅烷二基(环戊二烯基)(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乙基)(甲基)硅烷二基(环戊二烯基)(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正丙基)硅烷二基(环戊二烯基)(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异丙基)硅烷二基(环戊二烯基)(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环己基)(甲基)(环戊二烯基)(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苯基)硅烷二基(环戊二烯基)(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3,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乙基硅烷二基双(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乙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乙基硅烷二基双(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乙基硅烷二基双(3,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正丙基)硅烷二基双(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正丙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正丙基)硅烷二基双(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正丙基)硅烷二基双(3,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异丙基硅烷二基双(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异丙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异丙基硅烷二基双(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异丙基硅烷二基双(3,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环己基硅烷二基双(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环己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环己基硅烷二基双(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环己基硅烷二基双(3,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苯基硅烷二基双(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苯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苯基硅烷二基双(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二苯基硅烷二基双(3,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乙基)(甲基)硅烷二基双(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乙基)(甲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乙基)(甲基)硅烷二基双(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乙基)(甲基)硅烷二基双(3,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正丙基)硅烷二基双(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正丙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正丙基)硅烷二基双(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正丙基)硅烷二基双(3,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异丙基)硅烷二基双(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异丙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异丙基)硅烷二基双(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异丙基)硅烷二基双(3,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环己基)(甲基)双(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环己基)(甲基)双(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环己基)(甲基)双(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环己基)(甲基)双(3,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苯基)硅烷二基双(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苯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苯基)硅烷二基双(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
二氯化(甲基)(苯基)硅烷二基双(3,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锆等。
对于单取代体的情况,当桥连基团处于1-位时,在以上例子中的η5-环戊二烯基的取代体包括在2-位,3-位,4-位,和5-位上的取代体,并且当桥连位置是除1-位以外的其他位置时,类似地包括所有组合。同样地对于二或多取代体的情况,取代体类似地包括取代基和桥连位置的全部组合。其例子包括这样的化合物,其中过渡金属化合物的X1的二氯被二氟,二溴,二碘,二甲基,二乙基,二异丙基,二甲醇盐基,二乙醇盐,二丙醇盐,二丁醇盐,双(三氟甲醇盐),二苯基,二苯酚盐,双(2,6-二叔丁基苯酚盐),双(3,4,5-三氟苯酚盐),双(五氟苯酚盐),双(2,3,5,6-四氟-4-五氟苯基苯酚盐),二苄基等替换。此外,其例子包括其中过渡金属化合物的M1的锆被钛或铪替换的化合物。
由通式(1)表示的组分(A1)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优选是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锆。
由其中M2是锆原子和X2是氯原子的通式(2)表示的组分(A2)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例子包括:
二氯化亚甲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异丙叉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甲基)(苯基)亚甲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二苯基亚甲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亚乙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亚甲基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异丙叉基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甲基)(苯基)亚甲基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苯基亚甲基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亚乙基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亚甲基(茚基)(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异丙叉基(茚基)(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甲基)(苯基)亚甲基(茚基)(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苯基亚甲基(茚基)(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亚乙基(茚基)(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亚甲基双(2,4-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异丙叉基双(2,4-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甲基)(苯基)亚甲基双(2,4-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苯基亚甲基双(2,4-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亚乙基双(2,4-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二乙基硅烷二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二(正丙基)硅烷二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二异丙基硅烷二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二环己基硅烷二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二苯基硅烷二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二(对-甲苯基)硅烷二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二乙烯基硅烷二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二烯丙基硅烷二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甲基)(乙烯基)硅烷二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烯丙基)(甲基)硅烷二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乙基)(甲基)硅烷二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甲基)(正丙基)硅烷二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甲基)(异丙基)硅烷二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环己基)(甲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甲基)(苯基)硅烷二基双(茚基)锆,
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乙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正丙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异丙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环己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苯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乙基)(甲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甲基)(正丙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甲基)(异丙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环己基)(甲基)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甲基)(苯基)硅烷二基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乙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正丙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异丙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环己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苯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乙基)(甲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甲基)(正丙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甲基)(异丙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环己基)(甲基)(茚基)(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甲基)(苯基)硅烷二基(茚基)(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乙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正丙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异丙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环己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二苯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乙基)(甲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甲基)(正丙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甲基)(异丙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环己基)(甲基)双(2,4-二甲基茚基)锆,
二氯化(甲基)(苯基)硅烷二基双(2,4-二甲基茚基)锆等。
对于单取代体的情况,当桥连基团处于1-位时,在以上例子中的η5-环戊二烯基的取代体包括在2-位,3-位,4-位,5-位,6-位,和7-位上的取代体,并且当桥连位置是除1-位以外的其他位置时,类似地包括所有的组合。同样对于二或多取代体的情况,取代体类似地包括取代基和桥连位置的全部组合。它的例子包括这样的化合物,其中过渡金属化合物的X2的二氯被二氟,二溴,二碘,二甲基,二乙基,二异丙基,二甲醇盐,二乙醇盐,二丙醇盐,二丁醇盐,双(三氟甲醇盐),二苯基,二苯酚盐,双(2,6-二叔丁基苯酚盐),双(3,4,5-三氟苯酚盐),双(五氟苯酚盐),双(2,3,5,6-四氟-4-五氟苯基苯酚盐),二苄基等替换。此外,其例子包括其中过渡金属化合物的M2的锆被钛或铪替换的化合物。
由通式(2)表示的组分(A2)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优选是亚乙基双(茚基)锆二苯酚盐,二氯化亚乙基双(茚基)锆,或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茚基)锆,更优选亚乙基双(茚基)锆二苯酚盐。
在通式(3)中的x表示对应于M3的价态的数。例如,当M3是锌原子时,x是2。
在通式(3)中的L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任选取代的烃基,并且当有两个或多个L时,它们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
L的卤素原子的例子包括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
L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任选取代的烃基的例子包括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等。
L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的例子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异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壬基,正癸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三烷基,正十四烷基,正十五烷基,正十六烷基,正十七烷基,正十八基,正十九烷基,正二十烷基等。它优选是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或异丁基。
L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的例子包括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溴甲基,二溴甲基,三溴甲基,一碘甲基,二碘甲基,三碘甲基,氟乙基,二氟乙基,三氟乙基,四氟乙基,五氟乙基,氯乙基,二氯乙基,三氯乙基,四氯乙基,五氯乙基,溴乙基,二溴乙基,三溴乙基,四溴乙基,五溴乙基,全氟丙基,全氟丁基,全氟戊基,全氟己基,全氟辛基,全氟十二烷基,全氟十五烷基,全氟二十烷基,全氯丙基,全氯丁基,全氯戊基,全氯己基,全氯辛基,全氯十二烷基,全氯十五烷基,全氯二十烷基,全溴丙基,全溴丁基,全溴戊基,全溴己基,全溴辛基,全溴十二烷基,全溴十五烷基,全溴二十烷基等。
L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的例子包括苄基,(2-甲基苯基)甲基,(3-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苯基)甲基,(2,3-二甲基苯基)甲基,(2,4-二甲基苯基)甲基,(2,5-二甲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基)甲基,(3,4-二甲基苯基)甲基,(4,6-二甲基苯基)甲基,(2,3,4-三甲基苯基)甲基,(2,3,5-三甲基苯基)甲基,(2,3,6-三甲基苯基)甲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基,(乙基苯基)甲基,(正丙基苯基)甲基,(异丙基苯基)甲基,(正丁基苯基)甲基,(仲丁基苯基)甲基,(叔丁基苯基)甲基,(正戊基苯基)甲基,(新戊基苯基)甲基,(正己基苯基)甲基,(正辛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萘基甲基,蒽基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二苯基甲基,二苯基乙基,二苯基丙基,二苯基丁基等。它优选是苄基。另外,其例子包括具有7-20个碳原子的卤代芳烷基,其中这些芳烷基被卤素原子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取代。
L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的例子包括苯基,2-甲苯基,3-甲苯基,4-甲苯基,2,3-二甲苯基,2,4-二甲苯基,2,5-二甲苯基,2,6-二甲苯基,3,4-二甲苯基,3,5-二甲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3,4,5-三甲基苯基,2,3,4,5-四甲基苯基,2,3,4,6-四甲基苯基,2,3,5,6-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二乙基苯基,三乙基苯基,正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仲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正戊基苯基,新戊基苯基,正己基苯基,正辛基苯基,正癸基苯基,正十二烷基苯基,正十四烷基苯基,萘基,蒽基等。它优选是苯基。另外,其例子包括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卤代芳基,其中这些芳基被卤素原子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取代。
L优选是氢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更优选是氢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进一步优选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在通式(4)中的T1是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或磷原子,优选氮原子或氧原子,更优选氧原子。
此外,在通式(4)中的t表示T1的价态,并且当T1是氧原子或硫原子时,t是2,并且当T1是氮原子或磷原子时,t是3。
在通式(4)中的R5表示卤素原子,吸电子基团,含卤素原子的基团,或含有吸电子基团的基团,并且表示含有吸电子基团的基团或吸电子基团,并且当有两个或多个R5时,它们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作为吸电子性能的指数,已知有哈梅特方程式的取代基常数σ等,并且吸电子基团的例子包括其中哈梅特方程式的取代基常数σ是正值的官能团。
R5的卤素原子的例子包括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
R5的吸电子基团的例子包括氰基,硝基,羰基,烃氧基羰基,砜基,苯基等。
R5的含卤素原子的基团的例子包括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基如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具有7-20个碳原子的卤代芳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卤代芳基,具有7-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芳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烃氧基;具有2-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烃氧基羰基。另外,R5的具有吸电子基团的基团的例子包括具有1-20个碳原子的氰化烃基如具有6-20个碳原子的氰化芳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硝化烃基如具有6-20个碳原子的硝化芳基等。
R5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的例子包括氟甲基,氯甲基,溴甲基,碘甲基,二氟甲基,二氯甲基,二溴甲基,二碘甲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三碘甲基,2,2,2-三氟乙基,2,2,2-三氯乙基,2,2,2-三溴乙基,2,2,2-三碘乙基,2,2,3,3,3-五氟丙基,2,2,3,3,3-五氯丙基,2,2,3,3,3-五溴丙基,2,2,3,3,3-五碘丙基,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2,2,2-三氯-1-三氯甲基乙基,2,2,2-三溴-1-三溴甲基乙基,2,2,2-三碘-1-三碘甲基乙基,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1,1-双(三氯甲基)-2,2,2-三氯乙基,1,1-双(三溴甲基)-2,2,2-三溴乙基,1,1-双(三碘甲基)-2,2,2-三碘乙基等。
R5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卤代芳基的例子包括2-氟苯基,3-氟苯基,4-氟苯基,2,4-二氟苯基,2,6-二氟苯基,3,4-二氟苯基,3,5-二氟苯基,2,4,6-三氟苯基,3,4,5-三氟苯基,2,3,5,6-四氟苯基,五氟苯基,2,3,5,6-四氟-4-三氟甲基苯基,2,3,5,6-四氟-4-五氟苯基苯基,全氟-1-萘基,全氟-2-萘基,2-氯苯基,3-氯苯基,4-氯苯基,2,4-二氯苯基,2,6-二氯苯基,3,4-二氯苯基,3,5-二氯苯基,2,4,6-三氯苯基,3,4,5-三氯苯基, 2,3,5,6-四氯苯基,五氯苯基,2,3,5,6-四氯-4-三氯甲基苯基,2,3,5,6-四氯-4-五氯苯基苯基,全氯-1-萘基,全氯-2-萘基,2-溴苯基,3-溴苯基,4-溴苯基,2,4-二溴苯基,2,6-二溴苯基,3,4-二溴苯基,3,5-二溴苯基,2,4,6-三溴苯基,3,4,5-三溴苯基,2,3,5,6-四溴苯基,五溴苯基,2,3,5,6-四溴-4-三溴甲基苯基,2,3,5,6-四溴-4-五溴苯基苯基,全溴-1-萘基,全溴-2-萘基,2-碘苯基,3-碘苯基,4-碘苯基,2,4-二碘苯基,2,6-二碘苯基,3,4-二碘苯基,3,5-二碘苯基,2,4,6-三碘苯基,3,4,5-三碘苯基,2,3,5,6-四碘苯基,五碘苯基,2,3,5,6-四碘-4-三碘甲基苯基,2,3,5,6-四碘-4-五碘苯基苯基,全碘-1-萘基,全碘-2-萘基等。
R5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芳基的例子包括2-(三氟甲基)苯基,3-(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2,6-双(三氟甲基)苯基,3,5-双(三氟甲基)苯基,2,4,6-三(三氟甲基)苯基,3,4,5-三(三氟甲基)苯基等。
R5的具有5-20个碳原子的氰化芳基的例子包括2-氰基苯基,3-氰基苯基,4-氰基苯基等。
R5的具有5-20个碳原子的硝化芳基的例子包括2-硝基苯基,3-硝基苯基,4-硝基苯基等。
R5的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羰基的例子包括烷氧基羰基,芳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等,更具体地说,其例子包括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正丙氧基羰基,异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等。
R5的具有2-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烃氧基羰基的例子包括卤代烷氧基羰基,卤代芳烷氧基羰基,卤代芳氧基羰基等,更具体地说,其例子包括三氟甲氧基羰基,五氟苯氧基羰基等。
R5优选是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基,更优选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或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卤代芳基,进一步优选具有1-20个碳原子的氟化烷基,具有7-20个碳原子的氟化芳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氯化烷基,或具有6-20个碳原子的氯化芳基,特别优选具有1-20个碳原子的氟化烷基或具有6-20个碳原子的氟化芳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氟化烷基优选是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或1,1-双(三氟甲基)-2,2,2,2-三氟乙基,更优选三氟甲基,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或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氟化芳基优选是2-氟苯基,3-氟苯基,4-氟苯基,2,4-二氟苯基,2,6-二氟苯基,3,4-二氟苯基,3,5-二氟苯基,2,4,6-三氟苯基,3,4,5-三氟苯基,2,3,5,6-四氟苯基,五氟苯基,2,3,5,6-四氟-4-三氟甲基苯基,2,3,5,6-四氟-4-五氟苯基苯基,全氟-1-萘基,或全氟-2-萘基,更优选3,5-二氟苯基,3,4,5-三氟苯基,或五氟苯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氯化烷基优选是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2,2,2-三氯乙基,2,2,3,3,3-五氯丙基,2,2,2-三氯-1-三氯甲基乙基,或1,1-双(三氯甲基)-2,2,2-三氯乙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氯化芳基优选是4-氯苯基,2,6-二氯苯基,3,5-二氯苯基,2,4,6-三氯苯基,3,4,5-三氯苯基或五氯苯基。
在通式(5)中的T2是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或磷原子,优选氮原子或氧原子,更优选氧原子。
此外,在通式(5)中的s表示T2的价态,并且当T2是氧原子或硫原子时,s是2,并且当T2是氮原子或磷原子时,s是3。
在通式(5)中的R6表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基。R6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的例子包括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等,以及作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所举例的基团,能够例举L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和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R6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基的例子包括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基如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具有7-20个碳原子的卤代芳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卤代芳基,或具有7-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芳基等,以及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的例子包括R5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卤代芳基,和具有7-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芳基。
R6优选是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基,更优选具有1-20个碳原子的氟化烃基。
其中M3是锌原子的组分(b1)的由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二烷基锌如二甲基锌,二乙基锌,二-正丙基锌,二异丙基锌,二-正丁基锌,二异丁基锌,和二-正己基锌;二芳基锌如二苯基锌,二萘基锌,和双(五氟苯基)锌;二烯基锌如二烯丙基锌;双(环戊二烯基)锌;卤代烷基锌如甲基氯化锌,乙基氯化锌,正丙基氯化锌,异丙基氯化锌,正丁基氯化锌,异丁基氯化锌,正己基氯化锌,甲基溴化锌,乙基溴化锌,正丙基溴化锌,异丙基溴化锌,正丁基溴化锌,异丁基溴化锌,正己基溴化锌,甲基碘化锌,乙基碘化锌,正丙基碘化锌,异丙基碘化锌,正丁基碘化锌,异丁基碘化锌,和正己基碘化锌;卤化锌如氟化锌,氯化锌,溴化锌,和碘化锌等。
化合物(b1)的由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优选是二烷基锌,进一步优选二甲基锌,二乙基锌,二-正丙基锌,二异丙基锌,二-正丁基锌,二异丁基锌,或二-正己基锌,特别优选二甲基锌或二乙基锌。
组分(b2)的由通式(4)表示的化合物的例子包括胺,膦,醇,硫醇,酚类,苯硫酚,萘酚,萘硫醇,羧酸化合物等。
胺的例子包括二(氟甲基)胺,双(二氟甲基)胺,双(三氟甲基)胺,双(2,2,2-三氟乙基)胺,双(2,2,3,3,3-五氟丙基)胺,双(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胺,双(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胺,双(2-氟苯基)胺,双(3-氟苯基)胺,双(4-氟苯基)胺,双(2,6-二氟苯基)胺,双(3,5-二氟苯基)胺,双(2,4,6-三氟苯基)胺,双(3,4,5-三氟苯基)胺,双(五氟苯基)胺,双(2-(三氟甲基)苯基)胺,双(3-(三氟甲基)苯基)胺,双(4-(三氟甲基)苯基)胺,双(2,6-二(三氟甲基)苯基)胺,双(3,5-二(三氟甲基)苯基)胺,双(2,4,6-三(三氟甲基)苯基)胺,双(2-氰基苯基)胺,(3-氰基苯基)胺,双(4-氰基苯基)胺,双(2-硝基苯基)胺,双(3-硝基苯基)胺,双(4-硝基苯基)胺,双(1H,1H-全氟丁基)胺,双(1H,1H-全氟戊基)胺,双(1H,1H-全氟己基)胺,双(1H,1H-全氟辛基)胺,双(1H,1H-全氟十二烷基)胺,双(1H,1H-全氟十五烷基)胺,双(1H,1H-全氟二十烷基)胺等。另外,其例子包括其中这些胺的氟被氯,溴或碘替换的胺类。
膦的例子包括其中胺的氮原子被磷原子替换的化合物。这些膦化合物是由胺类中的“胺”被“膦”替代所表示的化合物。
醇的例子包括氟甲醇,二氟甲醇,三氟甲醇,2,2,2-三氟乙醇,2,2,3,3,3-五氟丙醇,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醇,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醇,1H,1H-全氟丁醇,1H,1H-全氟戊醇,1H,1H-全氟己醇,1H,1H-全氟辛醇,1H,1H-全氟十二烷醇,1H,1H-全氟十五烷醇,1H,1H-全氟二十烷醇等。另外,其例子包括其中这些醇的氟被氯,溴或碘替换的醇类。
硫醇的例子包括其中醇的氧原子被硫原子替换的化合物。这些硫醇是由醇中的“醇”被“硫醇”替代所表示的化合物。
酚的例子包括2-氟苯酚,3-氟苯酚,4-氟苯酚,2,4-二氟苯酚,2,6-二氟苯酚,3,4-二氟苯酚,3,5-二氟苯酚,2,4,6-三氟苯酚,3,4,5-三氟苯酚,2,3,5,6-四氟苯酚,五氟苯酚,2,3,5,6-四氟-4-三氟甲基苯酚,2,3,5,6-四氟-4-五氟苯基苯酚等。另外,其例子包括其中这些酚的氟被氯,溴或碘替换的酚类。
苯硫酚的例子包括其中酚类的氧原子被硫原子替换的化合物。这些苯硫酚是由酚类中的“苯酚”被“苯硫酚”替代所表示的化合物。
萘酚的例子包括全氟-1-萘酚,全氟-2-萘酚,4,5,6,7,8-五氟-2-萘酚,2-(三氟甲基)苯酚,3-(三氟甲基)苯酚,4-(三氟甲基)苯酚,2,6-双(三氟甲基)苯酚,3,5-双(三氟甲基)苯酚,2,4,6-三(三氟甲基)苯酚,2-氰基苯酚,3-氰基苯酚,4-氰基苯酚,2-硝基酚,3-硝基酚,4-硝基苯酚等。另外,其例子包括其中这些萘酚的氟被氯,溴或碘替换的萘酚类。
萘硫醇的例子包括其中萘酚的氧原子被硫原子替换的化合物。这些萘硫醇是由萘酚中的“萘酚”被“萘硫醇”替代所表示的化合物。
羧酸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五氟苯甲酸,全氟乙酸,全氟丙酸,全氟丁酸,全氟戊酸,全氟己酸,全氟庚酸,全氟辛酸,全氟壬酸,全氟癸酸,全氟十一烷酸,全氟十二烷酸等。
组分(b2)的由通式(4)表示的化合物优选是胺,醇,或苯酚化合物,该胺优选是双(三氟甲基)胺,双(2,2,2-三氟乙基)胺,双(2,2,3,3,3-五氟丙基)胺,双(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胺,双(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胺,或双(五氟苯基)胺,该醇优选是三氟甲醇,2,2,2-三氟乙醇,2,2,3,3,3-五氟丙醇,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醇,或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醇,并且该酚优选是2-氟苯酚,3-氟苯酚,4-氟苯酚,2,6-二氟苯酚,3,5-二氟苯酚,2,4,6-三氟苯酚,3,4,5-三氟苯酚,五氟苯酚,2-(三氟甲基)苯酚,3-(三氟甲基)苯酚,4-(三氟甲基)苯酚,2,6-双(三氟甲基)苯酚,3,5-双(三氟甲基)苯酚,2,4,6-三(三氟甲基)苯酚,或3,4,5-三(三氟甲基)苯酚。
组分(b2)的由通式(4)表示的化合物更优选是双(三氟甲基)胺,双(五氟苯基)胺,三氟甲醇,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醇,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醇,2-氟苯酚,3-氟苯酚,4-氟苯酚,2,6-二氟苯酚,3,5-二氟苯酚,2,4,6-三氟苯酚,3,4,5-三氟苯酚,五氟苯酚,4-(三氟甲基)苯酚,2,6-双(三氟甲基)苯酚,或2,4,6-三(三氟甲基)苯酚,进一步优选3,5-二氟苯酚,3,4,5-三氟苯酚,五氟苯酚,或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醇。
组分(b3)的由通式(5)表示的化合物的例子包括水,硫化氢,胺,苯胺化合物等。
该胺的例子包括烷基胺如甲基胺,乙基胺,正丙胺,异丙胺,正丁胺,仲丁胺,叔丁胺,异丁胺,正戊基胺,新戊基胺,异戊基胺,正己胺,正辛胺,正癸胺,正十二烷基胺,正十五烷基胺,和正二十烷基胺;芳烷基胺如苄胺,(2-甲基苯基)甲基胺,(3-甲基苯基)甲基胺,(4-甲基苯基)甲基胺,(2,3-二甲基苯基)甲基胺,(2,4-二甲基苯基)甲基胺,(2,5-二甲基苯基)甲基胺,(2,6-二甲基苯基)甲基胺,(3,4-二甲基苯基)甲基胺,(3,5-二甲基苯基)甲基胺, (2,3,4-三甲基苯基)甲基胺,(2,3,5-三甲基苯基)甲基胺,(2,3,6-三甲基苯基)甲基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胺,(2,4,6-三甲基苯基)甲基胺,(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胺,(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胺,(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胺,(五甲基苯基)甲基胺,(乙基苯基)甲基胺,(正丙基苯基)甲基胺,(异丙基苯基)甲基胺,(正丁基苯基)甲基胺,(仲丁基苯基)甲基胺,(叔丁基苯基)甲基胺,(正戊基苯基)甲基胺,(新戊基苯基)甲基胺,(正己基苯基)甲基胺,(正辛基苯基)甲基胺,(正癸基苯基)甲基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胺,萘基甲基胺,以及蒽基甲基胺;烯丙基胺;环戊二烯基胺;等等。
该胺的例子包括卤代烷基胺如氟甲基胺,二氟甲基胺,三氟甲基胺,2,2,2-三氟乙基胺,2,2,3,3,3-五氟丙基胺,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胺,1,1-双(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胺,全氟丙基胺,全氟丁基胺,全氟戊基胺,全氟己基胺,全氟辛基胺,全氟十二烷基胺,全氟十五烷基胺,和全氟二十烷基胺等。另外,其例子包括其中这些胺的氟被氯,溴或碘替换的胺类。
该苯胺化合物的例子包括苯胺,萘基胺,蒽基胺,2-甲基苯胺,3-甲基苯胺,4-甲基苯胺,2,3-二甲基苯胺,2,4-二甲基苯胺,2,5-二甲基苯胺,2,6-二甲基苯胺,3,4-二甲基苯胺,3,5-二甲基苯胺,2,3,4-三甲基苯胺,2,3,5-三甲基苯胺,2,3,6-三甲基苯胺,2,4,6-三甲基苯胺,3,4,5-三甲基苯胺,2,3,4,5-四甲基苯胺,2,3,4,6-四甲基苯胺,2,3,5,6-四甲基苯胺,五甲基苯胺,2-乙基苯胺,3-乙基苯胺,4-乙基苯胺,2,3-二乙基苯胺,2,4-二乙基苯胺,2,5-二乙基苯胺,2,6-二乙基苯胺,3,4-二乙基苯胺,3,5-二乙基苯胺,2,3,4-三乙基苯胺,2,3,5-三乙基苯胺,2,3,6-三乙基苯胺,2,4,6-三乙基苯胺,3,4,5-三乙基苯胺,2,3,4,5-四乙基苯胺,2,3,4,6-四乙基苯胺,2,3,5,6-四乙基苯胺,五乙基苯胺等。另外,其例子包括其中这些苯胺化合物的乙基被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正己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二烷基,正十四烷基等替换的苯胺化合物。
该苯胺化合物的例子包括2-氟苯胺,3-氟苯胺,4-氟苯胺,2,6-二氟苯胺,3,5-二氟苯胺,2,4,6-三氟苯胺,3,4,5-三氟苯胺,五氟苯胺,2-(三氟甲基)苯胺,3-(三氟甲基)苯胺,4-(三氟甲基)苯胺,2,6-二(三氟甲基)苯胺,3,5-二(三氟甲基)苯胺,2,4,6-三(三氟甲基)苯胺,3,4,5-三(三氟甲基)苯胺等。另外,其例子包括其中这些苯胺化合物的氟被氯,溴,碘等替换的苯胺化合物类。
组分(b3)的由通式(5)表示的化合物优选是水,硫化氢,甲基胺,乙基胺,正丙胺,异丙胺,正丁胺,仲丁胺,叔丁胺,异丁胺,正辛胺,苯胺,2,6-二甲基苯胺,2,4,6-三甲基苯胺,萘基胺,蒽基胺,苄胺,三氟甲基胺,五氟乙基胺,全氟丙基胺,全氟丁基胺,全氟戊基胺,全氟己基胺,全氟辛基胺,全氟十二烷基胺,全氟十五烷基胺,全氟二十烷基胺,2-氟苯胺,3-氟苯胺,4-氟苯胺,2,6-二氟苯胺,3,5-二氟苯胺,2,4,6-三氟苯胺,3,4,5-三氟苯胺,五氟苯胺,2-(三氟甲基)苯胺,3-(三氟甲基)苯胺,4-(三氟甲基)苯胺,2,6-双(三氟甲基)苯胺,3,5-双(三氟甲基)苯胺,2,4,6-三(三氟甲基)苯胺,或3,4,5-三(三氟甲基)苯胺,特别优选是水,三氟甲基胺,全氟丁基胺,全氟辛基胺,全氟十五烷基胺,2-氟苯胺,3-氟苯胺,4-氟苯胺,2,6-二氟苯胺,3,5-二氟苯胺,2,4,6-三氟苯胺,3,4,5-三氟苯胺,五氟苯胺,2-(三氟甲基)苯胺,3-(三氟甲基)苯胺,4-(三氟甲基)苯胺,2,6-双(三氟甲基)苯胺,3,5-双(三氟甲基)苯胺,2,4,6-三(三氟甲基)苯胺,或3,4,5-三(三氟甲基)苯胺,最优选是水或五氟苯胺。
组分(B)是通过使组分(b1),组分(b2)和组分(b3)彼此接触所形成的。使组分(b1),组分(b2)和组分(b3)彼此接触的顺序的例子包括下列顺序。
[1] 使组分(b1)和组分(b2)彼此接触,并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3)接触,
[2] 使组分(b1)和组分(b3)彼此接触,并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2)接触,
[3] 使组分(b2)和组分(b3)彼此接触,并使由该接触形成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1)接触。
优选的是,组分(b1)、组分(b2)和组分(b3)之间的接触是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的。接触温度通常是-100至300℃,优选-80至200℃。接触时间通常是1分钟到200小时,优选10分钟到100小时。溶剂可以用于接触,或这些化合物可以在没有使用溶剂的情况下彼此直接接触。
当使用溶剂时,使用不与组分(b1)、组分(b2)和组分(b3),以及它们的接触产物发生反应的溶剂。然而,如上所述,当各组分逐步接触时,即使在某阶段与某种组分反应但在其它阶段不与各组分反应的溶剂也能够在其它阶段使用。也就是说,在各阶段中的溶剂彼此相同或不同。溶剂的例子包括非极性的溶剂如脂族烃溶剂,和芳族烃溶剂;极性溶剂如卤代溶剂,醚溶剂,醇溶剂,苯酚溶剂,羰基溶剂,磷酸衍生物,腈溶剂,硝基化合物,胺溶剂,和含硫化合物。特定的例子包括脂族烃溶剂如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2,2,4-三甲基戊烷,和环己烷;芳族烃溶剂如苯,甲苯,和二甲苯;卤代溶剂如二氯甲烷,二氟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1,2-二溴乙烷,1,1,2-三氯-1,2,2-三氟乙烷,四氯乙烯,氯苯,溴苯,和邻二氯苯;醚溶剂如二甲醚,二乙醚,二异丙醚,二-正丁醚,甲基叔丁基醚,苯甲醚,1,4-二
Figure 945233DEST_PATH_IMAGE004
烷,1,2-二甲氧基乙烷,双(2-甲氧基乙基)醚,四氢呋喃,和四氢吡喃;醇溶剂如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3-甲基-1-丁醇,环己醇,苄醇,乙二醇,丙二醇,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二甘醇,三甘醇,和丙三醇;酚溶剂如苯酚,和对甲酚;羰基溶剂如丙酮,乙基甲基酮,环己酮,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碳酸乙酯,碳酸亚丙基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和N-甲基-2-吡咯烷酮;磷酸衍生物如六甲基磷酸三酰胺,和磷酸三乙基酯;腈溶剂如乙腈,丙腈,丁二腈,和苄腈;硝基化合物如硝基甲烷,和硝基苯;胺溶剂如吡啶,哌啶,和吗啉;和含硫化合物如二甲基亚砜,和环丁砜。
优选的是,组分(b2)和组分(b3)的用量相对于每摩尔的组分(b1)的用量满足下列关系式(II)。
| M3的价态-组分(b2)的摩尔量-2×组分(b3)的摩尔量 | ≤1  (II)
此外,组分(b2)的用量相对于每摩尔的组分(b1)的用量优选是0.01到1.99摩尔,更优选0.1到1.8摩尔,进一步优选0.2到1.5摩尔,最优选0.3到1摩尔。相对于每摩尔的组分(b1)的用量,组分(b3)的优选用量、更优选用量、进一步优选用量和最优选用量是分别通过M3的价态,组分(b2)相对于每摩尔的组分(b1)的用量的用量,和关系式(II)来计算的。
组分(b1)和组分(b2)的用量是这样一种用量,使得在组分(B)中所含的来自组分(b1)的金属原子优选是0.1 mmol或更高,更优选0.5到20 mmol,这通过每克的组分(B)所含的金属原子的摩尔数来表示。
为了更快速地进行反应,在上述接触之后,可以增加在更高的温度下的加热的步骤。在加热步骤中,为了达到更高的温度,优选的是使用具有高沸点的溶剂,并且在采用加热步骤时,用于接触的溶剂可以被具有更高沸点的其它溶剂替代。
在组分(B)中,作为该接触的结果,作为原料的组分(b1)、组分(b2)和/或组分(b3)可作为未反应的物质而保留,但是优选的是预先进行除去未反应的物质的洗涤处理。此时所用的溶剂与接触时的溶剂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的是,该洗涤处理是在惰性气体气氛中进行的。接触温度通常是-100至300℃,优选-80至200℃。接触时间通常是1分钟到200小时,优选10分钟到100小时。
另外,优选的是,在该接触和洗涤处理后,将溶剂从产物中蒸馏除去,之后,在减压下在0℃或更高的温度下干燥1小时到24小时。更优选的是在0℃到200℃的温度下干燥1小时到24小时,进一步优选的是在10℃到200℃的温度下干燥1小时到24小时,特别优选的是在10℃到160℃的温度下干燥2小时到18小时,并且最优选的是在15℃到160℃的温度下干燥4小时到18小时。
组分(B)优选是通过使以上组分(b1),以上组分(b2),以上组分(b3)及以下组分(b4)彼此接触所形成的固体催化剂组分。
(b4):微粒状载体
作为组分(b4)的微粒状载体,适宜使用不溶于用于制备聚合催化剂的溶剂中或聚合溶剂中的固体物质,并且更适宜使用多孔性的物质。微粒状载体的作用例如已描述在“Catalyst Chemistry Applied Chemistry Series 6”等中。
优选的是,组分(b4)的微粒状载体具有均匀的粒径,并且基于体积的组分(b4)的微粒状载体的粒径的几何标准偏差优选是2.5或更低,更优选2.0或更低,进一步优选1.7或更低。
组分(b4)的微粒状载体的平均粒径通常是1-5000μm,优选5-1000μm,更优选10-500μm,进一步优选10-100μm。孔容优选是0.1 ml/g或更高,更优选0.3-10 ml/g。比表面积优选是10-1000 m2/g,更优选100-500 m2/g。
作为组分(b4)的微粒状载体的多孔性物质,适宜使用无机物质或有机聚合物,并且更适宜使用无机物质。
无机物质的例子包括无机氧化物,粘土,粘土矿物等。另外地,它们中的多种可以通过混合来使用。
无机氧化物的例子包括SiO2,Al2O3,MgO,ZrO2,TiO2,B2O3,CaO,ZnO,BaO,ThO2,SiO2-MgO,SiO2-Al2O3,SiO2-TiO2,SiO2-V2O5,SiO2-Cr2O3,SiO2-TiO2-MgO,以及它们中两种或多种类型的混合物。在这些无机氧化物之中,SiO2和/或Al2O3是优选的,并且SiO2(硅石)是特别优选的。另外,无机氧化物可含有少量的碳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和氧化物组分,如Na2CO3,K2CO3,CaCO3,MgCO3,Na2SO4,Al2(SO4)3,BaSO4,KNO3,Mg(NO3)2,Al(NO3)3,Na2O,K2O和Li2O。
在无机氧化物的表面通常,产生羟基并且存在。作为无机氧化物,可以使用改性的无机氧化物,其中表面羟基的活性氢被各种取代基取代。改性无机氧化物的例子包括已经与三烷基氯硅烷类如三甲基氯硅烷和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三芳基氯硅烷类如三苯基氯硅烷;二烷基二氯硅烷类如二甲基二氯硅烷;二芳基二氯硅烷类如二苯基二氯硅烷;烷基三氯硅烷类如甲基三氯硅烷;芳基三氯硅烷类如苯基三氯硅烷;三烷基烷氧基硅烷类如三甲基甲氧基硅烷;三芳基烷氧基硅烷类如三苯基甲氧基硅烷;二烷基二烷氧基硅烷类如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芳基二烷氧基硅烷类如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烷基三烷氧基硅烷类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芳基三烷氧基硅烷类如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四烷氧基硅烷类如四甲氧基硅烷;烷基二硅氮烷类如1,1,1,3,3,3-六甲基二硅氮烷;四氯硅烷;醇类如甲醇和乙醇;酚;二烷基镁如二丁基镁、丁基乙基镁和丁基辛基镁;烷基锂如丁基锂等接触过的无机氧化物,以及在与三烷基铝接触之后已经与二烷基胺类如二乙基胺和二苯基胺,醇类如甲醇和乙醇,或酚接触的无机氧化物。
在无机氧化物中,在一些情况下,无机氧化物的强度已经通过在羟基之间的氢键得到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表面羟基的全部活性氢已经被各种取代基取代,则在一些情况下会导致颗粒强度的下降等。因此,不要求无机氧化物的表面羟基的全部活性氢必须被取代,并且表面羟基的取代率可以适当地确定。改变表面羟基的取代率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方法的例子包括改变所要用于接触的化合物的用量的方法。
粘土或粘土矿物的例子包括高岭土,膨润土,木节粘土,蛙目粘土(gairome clay),铝英石(allophone),黑高岭土,叶蜡石,滑石,云母类,蒙脱石,蒙脱土类,锂蒙脱石,合成粘土,皂石,蛭石,绿泥石类,坡缕石,高岭石,珍珠陶土,地开石,和埃洛石。在它们之中,优选的是蒙脱石,蒙脱土,锂蒙脱石,合成粘土,或皂石,并且进一步优选的是蒙脱土或锂蒙脱石。
作为无机物质,适宜使用无机氧化物。优选的是无机物质已经干燥,并且水分已经基本上从其中除去,并且通过热处理进行干燥的无机物质是优选的。热处理通常针对其中水分无法目视证实的无机物质,在100-1,500℃,优选100-1,000℃,进一步优选200-80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时间优选是10分钟到50小时,更优选1小时到30小时。加热干燥方法的例子包括在加热过程中使干燥的惰性气体(例如氮气或氩气)以恒定流速流过的干燥方法,在减压下加热和降低压力的方法等。
作为有机聚合物,具有官能团(该官能官具有活性氢)或非质子给予型路易斯碱性官能团的聚合物是优选的。
具有活性氢的官能团的例子包括伯氨基,仲氨基,亚氨基,酰胺基,肼基,脒基,羟基,氢过氧基,羧基,甲酰基,氨基甲酰基,磺酸基,亚磺酸基,次磺酸基,巯基,硫醛基,吡咯基,咪唑基,哌啶基,吲唑基,咔唑基等。优选是伯氨基,仲氨基,亚氨基,酰胺基,酰亚氨基,羟基,甲酰基,羧基,磺酸基,或巯基。特别优选是伯氨基,仲氨基,酰胺基,或羟基。另外,这些基团可以被卤素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所取代。
非质子给予型路易斯碱性官能团是具有不含活性氢原子的路易斯碱性部分的官能团,并且其例子包括吡啶基,N-取代的咪唑基,N-取代的吲唑基,腈基,叠氮基,N-取代的亚氨基,N,N-取代氨基,N,N-取代氨基氧基,N,N,N-取代肼基,亚硝基,硝基,硝基氧基(nitrooxy),呋喃基,羰基,硫代羰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N,N-取代氨基甲酰基,硫烷氧基,取代的亚磺酰基,取代的磺酰基,取代的磺酸基等。它优选是杂环,和进一步优选是在环中具有氧原子和/或氮原子的芳族杂环基团。它特别优选是吡啶基,N-取代的咪唑基,或N-取代的吲唑基,和最优选是吡啶基。另外,这些基团可以被卤素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所取代。
在有机聚合物中,含活性氢的官能团或非质子给予型路易斯碱性官能团的含量优选是0.01-50 mmol/g,更优选0.1-20 mmol/g,这通过每克的构成有机聚合物的聚合物单元中官能团的摩尔量来表示。
生产具有含活性氢的官能团或非质子给予型路易斯碱性官能团的聚合物的方法的例子包括使具有含活性氢的官能团或非质子给予型路易斯碱性官能团和一种或多种可聚合的不饱和基团的单体进行均聚的方法,以及使该单体与具有可聚合的不饱和基团的其它单体进行共聚的方法。此时,优选的是进一步使具有两个或多个可聚合的不饱和基团的交联可聚合单体一起共聚。
可聚合的不饱和基团的例子包括烯基如乙烯基,和烯丙基;炔基如乙炔基等。
具有含活性氢的官能团和一种或多种可聚合的不饱和基团的单体的例子包括含乙烯基的伯胺,含乙烯基的仲胺,含乙烯基的酰胺化合物,含乙烯基的羟基化合物等。单体的特定例子包括N-(1-乙烯基)胺,N-(2-丙烯基)胺,N-(1-乙烯基)-N-甲基胺,N-(2-丙烯基)-N-甲基胺,1-乙烯基酰胺,2-丙烯基酰胺,N-甲基-(1-乙烯基)酰胺,N-甲基-(2-丙烯基)酰胺,乙烯醇,2-丙烯-1-醇,3-丁烯-1-醇等。
包含具有不含活性氢原子的路易斯碱性部分的官能团和一种或多种可聚合的不饱和基团的单体的例子包括乙烯基吡啶,乙烯基(N-取代)咪唑,乙烯基(N-取代)吲唑等。
具有可聚合的不饱和基团的其它单体的例子包括乙烯,α-烯烃,芳族乙烯基化合物,环烯烃等。该单体的特定例子是乙烯,丙烯,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苯乙烯,降冰片烯,或双环戊二烯。可以使用两种或多种类型的这些单体。优选的是乙烯或苯乙烯。另外,具有两个或多个可聚合的不饱和基团的交联可聚合单体的例子包括二乙烯基苯等。
优选的是有机聚合物已经干燥,并且水分已经基本上从其中除去,并且通过热处理进行干燥的有机聚合物是优选的。热处理通常针对其中水分无法目视证实的有机聚合物,在30-400℃,优选50-200℃,进一步优选70-15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时间优选是10分钟到50小时,更优选1小时到30小时。加热干燥方法的例子包括在加热过程中使干燥的惰性气体(例如氮气或氩气)以恒定流速流过的干燥方法,在减压下加热干燥的方法等。
在使用通过使组分(b1),组分(b2),组分(b3)和组分(b4)彼此接触所形成的固体催化剂组分作为组分(B)时,使组分(b1),组分(b2),组分(b3),和组分(b4)彼此接触的顺序的例子包括下列顺序。
<1> 使组分(b1)和组分(b2)彼此接触,使该接触所得到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3)接触,并且使后一次接触所形成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4)接触。
<2> 使组分(b1)和组分(b2)彼此接触,使该接触所得到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4)接触,并且使后一次接触所形成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3)接触。
<3> 使组分(b1)和组分(b3)彼此接触,使该接触所得到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2)接触,并使后一次接触所形成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4)接触。
<4> 使组分(b1)和组分(b3)彼此接触,使该接触所得到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4)接触,并使后一次接触所形成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2)接触。
<5> 使组分(b1)和组分(b4)彼此接触,使该接触所得到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2)接触,并使后一次接触所形成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3)接触。
<6> 使组分(b1)和组分(b4)彼此接触,使该接触所得到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3)接触,并使后一次接触所形成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2)接触。
<7> 使组分(b2)和组分(b3)彼此接触,使该接触所得到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1)接触,并使后一次接触所形成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4)接触。
<8> 使组分(b2)和组分(b3)彼此接触,使该接触所得到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4)接触,并使后一次接触所形成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1)接触。
<9> 使组分(b2)和组分(b4)彼此接触,使该接触所得到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1)接触,并使后一次接触所形成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3)接触。
<10> 使组分(b2)和组分(b4)彼此接触,使该接触所得到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3)接触,并使后一次接触所形成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1)接触。
<11> 使组分(b3)和组分(b4)彼此接触,使该接触所得到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1)接触,并使后一次接触所形成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2)接触。
<12> 使组分(b3)和组分(b4)彼此接触,使该接触所得到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2)接触,并使后一次接触所形成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1)接触。
优选的是,组分(b1),组分(b2),组分(b3)和组分(b4)之间的接触是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的。接触温度通常是-100至300℃,优选-80至200℃。接触时间通常是1分钟到200小时,优选10分钟到100小时。溶剂可以用于接触,或这些化合物可以在没有使用溶剂的情况下彼此直接接触。
当使用溶剂时,使用不与组分(b1)、组分(b2)、组分(b3),和组分(b4),以及它们的接触产物发生反应的溶剂。然而,如上所述,当各组分逐步彼此接触时,即使在某阶段与某种组分反应但在其它阶段不与各组分反应的溶剂也能够在其它阶段使用。也就是说,在各阶段中的溶剂彼此相同或不同。溶剂的例子包括非极性的溶剂如脂族烃溶剂,和芳族烃溶剂;极性溶剂如卤代溶剂,醚溶剂,醇溶剂,酚溶剂,羰基溶剂,磷酸衍生物,腈溶剂,硝基化合物,胺溶剂,和含硫化合物。特定的例子包括脂族烃溶剂如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2,2,4-三甲基戊烷,和环己烷;芳族烃溶剂如苯,甲苯,和二甲苯;卤代溶剂如二氯甲烷,二氟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1,2-二溴乙烷,1,1,2-三氯-1,2,2-三氟乙烷,四氯乙烯,氯苯,溴苯,和邻二氯苯;醚溶剂如二甲醚,二乙醚,二异丙醚,二-正丁醚,甲基叔丁基醚,苯甲醚,1,4-二
Figure 759605DEST_PATH_IMAGE004
烷,1,2-二甲氧基乙烷,双(2-甲氧基乙基)醚,四氢呋喃,和四氢吡喃;醇溶剂如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3-甲基-1-丁醇,环己醇,苄醇,乙二醇,丙二醇,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二甘醇,三甘醇,和丙三醇;酚溶剂如苯酚,和对甲酚;羰基溶剂如丙酮,乙基甲基酮,环己酮,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碳酸乙酯,碳酸亚丙基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和N-甲基-2-吡咯烷酮;磷酸衍生物如六甲基磷酸三酰胺,和磷酸三乙基酯;腈溶剂如乙腈,丙腈,丁二腈,和苄腈;硝基化合物如硝基甲烷,和硝基苯;胺溶剂如吡啶,哌啶,和吗啉;和含硫化合物如二甲基亚砜,和环丁砜。
当通过使组分(b1)、组分(b2)和组分(b3)彼此接触所获得的接触产物(c)与组分(b4)接触时,即,在<1>、<3>和<7>的各方法中,作为当生产接触产物(c)时所使用的溶剂(s1),脂族烃溶剂、芳族烃溶剂或醚溶剂是优选的。
另一方面,作为当使接触产物(c)和组分(b4)彼此接触时所使用的溶剂(s2),极性溶剂是优选的。作为表示溶剂极性的指数,已知有ET N值(C.Reichardt,“Solvents and Solvents Effects in Organic Chemistry”,2nded.,VCH Verlag(1988))等,并且满足0.8≥ET N≥0.1的范围的溶剂是特别优选的。
此类极性溶剂的例子包括二氯甲烷,二氯二氟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1,2-二溴乙烷,1,1,2-三氯-1,2,2-三氟乙烷,四氯乙烯,氯苯,溴苯,邻二氯苯,二甲醚,二乙醚,二异丙基醚,二-正丁基醚,甲基叔丁基醚,苯甲醚,1,4-二
Figure 395117DEST_PATH_IMAGE004
烷,1,2-二甲氧基乙烷,双(2-甲氧基乙基)醚,四氢呋喃,四氢吡喃,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3-甲基-1-丁醇,环己醇,苄醇,乙二醇,丙二醇,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二甘醇,三甘醇,丙酮,乙基甲基酮,环己酮,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碳酸乙酯,碳酸亚丙基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酸三酰胺,磷酸三乙基酯,乙腈,丙腈,丁二腈,苄腈,硝基甲烷,硝基苯,乙二胺,吡啶,哌啶,吗啉,二甲亚砜,环丁砜等。
溶剂(s2)进一步优选的是二甲醚,二乙醚,二异丙醚,二-正丁醚,甲基-叔丁基醚,苯甲醚,1,4-二烷,1,2-二甲氧基乙烷,双(2-甲氧基乙基)醚,四氢呋喃,四氢吡喃,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3-甲基-1-丁醇,环己醇,苄醇,乙二醇,丙二醇,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二甘醇,或三甘醇,特别优选是二-正丁醚,甲基叔丁基醚,1,4-二
Figure 923367DEST_PATH_IMAGE004
烷,四氢呋喃,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3-甲基-1-丁醇,或环己醇,最优选四氢呋喃,甲醇,乙醇,1-丙醇,或2-丙醇。
作为溶剂(s2),能够使用这些极性溶剂和烃熔剂的混合溶剂。作为烃熔剂,使用作为脂族烃溶剂和芳族烃溶剂所举例的化合物。极性溶剂和烃熔剂的混合溶剂的例子包括己烷/甲醇混合溶剂,己烷/乙醇混合溶剂,己烷/1-丙醇混合溶剂,己烷/2-丙醇混合溶剂,庚烷/甲醇混合溶剂,庚烷/乙醇混合溶剂,庚烷/ 1-丙醇混合溶剂,庚烷/ 2-丙醇混合溶剂,甲苯/甲醇混合溶剂,甲苯/乙醇混合溶剂,甲苯/ 1-丙醇混合溶剂,甲苯/ 2-丙醇混合溶剂,二甲苯/甲醇混合溶剂,二甲苯/乙醇混合溶剂,二甲苯/ 1-丙醇混合溶剂,和二甲苯/2-丙醇混合溶剂。优选的是己烷/甲醇混合溶剂,己烷/乙醇混合溶剂,庚烷/甲醇混合溶剂,庚烷/乙醇混合溶剂,甲苯/甲醇混合溶剂,甲苯/乙醇混合溶剂,二甲苯/甲醇混合溶剂,或二甲苯/乙醇混合溶剂。进一步优选的是己烷/甲醇混合溶剂,己烷/乙醇混合溶剂,甲苯/甲醇混合溶剂,或甲苯/乙醇混合溶剂。最优选的是甲苯/乙醇混合溶剂。另外,在甲苯/乙醇混合溶剂中乙醇部分的优选范围是10-50%体积,进一步优选15-30%体积。
当通过使组分(b1)、组分(b2)和组分(b3)彼此接触所形成的接触产物(c)与组分(b4)接触时,即,在<1>、<3>和<7>的各方法中,作为溶剂(s1)和溶剂(s2),烃熔剂也能够用作两种溶剂。在这种情况下,一直到在组分(b1)、组分(b2)和组分(b3)彼此接触之后所形成的接触产物(c)和组分(b4)彼此接触为止的时间优选是更短的。时间优选是0-5小时,进一步优选0-3小时,最优选0-1小时。另外,接触产物(c)和组分(b4)接触的温度通常是-100℃到40℃,优选-20℃到20℃,最优选-10℃到10℃。
对于<2>,<5>,<6>,<8>,<9>,<10>,<11>,或<12>的情况,能够使用全部的上述非极性溶剂和极性溶剂。优选的是非极性溶剂。这是因为组分(b1)和组分(b3)的接触产物,或由组分(b1)和组分(b2)的接触产物与组分(b3)之间的接触所形成的接触产物在非极性溶剂中一般具有低溶解度,因此,在生成这些接触产物时在反应体系中存在组分(b4)时,可以认为,该接触产物沉积在组分(b4)的表面上,并且更容易地固化。
为了更快速地进行反应,在上述接触之后,可以增加在更高的温度下加热的步骤。在加热步骤中,为了达到更高的温度,优选的是使用具有高沸点的溶剂,并且在采用加热步骤时,用于接触的溶剂可以被具有更高沸点的其它溶剂替代。
在组分(B)中,作为该接触的结果,作为原料的组分(b1)、组分(b2)、组分(b3)和/或组分(b4)可作为未反应的物质来保留,但是优选的是预先进行除去未反应的物质的洗涤处理。此时所用的溶剂与接触时的溶剂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的是,该洗涤处理是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的。接触温度通常是-100至300℃,优选-80至200℃。接触时间通常是1分钟到200小时,优选10分钟到100小时。
另外,优选的是,在该接触和洗涤处理后,溶剂从产物中蒸馏除去,之后,在减压下在0℃或更高的温度下干燥1小时到24小时。更优选的是在0℃到200℃的温度下干燥1小时到24小时,进一步优选的是在10℃到200℃的温度下干燥1小时到24小时,特别优选的是在10℃到160℃的温度下干燥2小时到18小时,最优选的是在15℃到160℃的温度下干燥4小时到18小时。
组分(C)的有机铝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三烷基铝,二烷基氯化铝,烷基二氯化铝,二烷基氢化铝,烷基(二烷氧基)铝,二烷基(烷氧基)铝,烷基(二芳氧基)铝,二烷基(芳氧基)铝等。
三烷基铝的例子包括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正丙基铝,三-正丁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己基铝,三-正辛基铝等,二烷基氯化铝的例子包括二甲基氯化铝,二乙基氯化铝,二-正丙基氯化铝,二-正丁基氯化铝,二异丁基氯化铝,二-正己基氯化铝等,烷基二氯化铝的例子包括甲基二氯化铝,乙基二氯化铝,正丙基二氯化铝,正丁基二氯化铝,异丁基二氯化铝,正己基二氯化铝等,二烷基氢化铝的例子包括二甲基氢化铝,二乙基氢化铝,二-正丙基氢化铝,二-正丁基氢化铝,二异丁基氢化铝,二-正己基氢化铝等,烷基(二烷氧基)铝的例子包括甲基(二甲氧基)铝,甲基(二乙氧基)铝,甲基(二-叔丁氧基)铝等,二烷基(烷氧基)铝的例子包括二甲基(甲氧基)铝,二甲基(乙氧基)铝,甲基(叔丁氧基)铝等,烷基(二芳氧基)铝的例子包括甲基(二苯氧基)铝,甲基双(2,6-二异丙基苯氧基)铝,甲基双(2,6-二苯基苯氧基)铝等,并且二烷基(芳氧基)铝的例子包括二甲基(苯氧基)铝,二甲基(2,6-二异丙基苯氧基)铝,二甲基(2,6-二苯基苯氧基)铝等。
可以使用这些有机铝化合物中的仅仅一种,或可以将它们中的两种或多种结合使用。
有机铝化合物优选是三烷基铝,更优选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正丁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己基铝,或三-正辛基铝,进一步优选三异丁基铝,或三-正辛基铝。
用于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生产的使乙烯与α-烯烃共聚用的催化剂是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用的催化剂,它是通过使组分(A1),组分(A2),组分(B)和组分(C)彼此接触所形成的,并且在接触中,组分(A1)与组分(A2)的摩尔比率((A1)/(A2))是1-90,并且组分(B)和组分(C)之间的接触量是任意的。
在组分(A1),组分(A2),组分(B)和组分(C)的接触中,组分(A1)与组分(A2)的摩尔比率((A1)/(A2))优选是5-80,更优选10-70,进一步优选20-70,特别优选30-70。
相对于每克的组分(B),组分(A1)和组分(A2)的总用量优选是1-10000μmol/g,更优选10-1000μmol/g,进一步优选20-500μmol/g。
组分(C)的用量优选是0.1-1000,更优选0.5-500,进一步优选1-100,其通过相对于每摩尔的组分(A1)和组分(A2)的总摩尔数的有机铝化合物的铝原子的摩尔数来表示。
另外,在聚合用的催化剂的制备中,除了组分(A1),组分(A2),组分(B)和组分(C)之外,还可以接触给电子化合物(组分(D))。给电子化合物的用量优选是0.01-100,更优选0.1-50,进一步优选0.25-5,其通过相对于每摩尔的组分(A1)和组分(A2)的总摩尔数的给电子化合物的摩尔数来表示。
给电子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三乙胺,和三正辛基胺。
优选的是,组分(A1),组分(A2),组分(B)和组分(C)以及,根据需要的组分(D)之间的接触是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的。接触温度通常是-100至300℃,优选-80至200℃。接触时间通常是1分钟到200小时,优选30分钟到100小时。此外,各组分独自地加入到聚合反应罐中,并且接触可以在聚合反应器中进行。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是在使乙烯与α-烯烃共聚的催化剂存在下通过使乙烯与α-烯烃共聚所获得的。
聚合方法的例子包括气相聚合方法,淤浆聚合方法,和本体聚合方法。优选的是气相聚合方法,更优选的是连续气相聚合方法。用于聚合方法中的气相聚合反应装置通常是具有流化床型反应罐的装置,优选具有包含延伸部分的流化床型反应罐的装置。搅拌叶片可以设置在反应罐中。
作为将聚合用的催化剂和各催化剂组分供给到聚合反应罐中的方法,通常使用利用惰性气体(如氮气和氩气)、氢气、乙烯等以没有水分的状态进行供给的方法,或将各组分溶解或稀释在溶剂中并将其以溶液或淤浆状态进行供给的方法。
当乙烯和α-烯烃进行气相聚合时,聚合温度通常低于由聚合反应生产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熔融的温度,优选0-150℃,更优选30-100℃。惰性气体可以被引入到,或作为分子量调节剂的氢气可以被引入聚合反应罐中。另外,有机铝化合物或给电子化合物可以引入其中。
在制造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聚合物时,利用预聚合固体组分作为聚合催化剂组分或聚合催化剂来聚合乙烯和α-烯烃的方法是优选的,该预聚合固体组分是通过采用组分(A1)、组分(A2)、组分(B)和组分(C)和根据需要的给电子化合物聚合(下面称作预聚合)少量的乙烯和α-烯烃所获得的。
用于预聚合的烯烃的例子包括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环戊烯,环己烯等。可以使用它们中的一种类,或将它们中的两种或多种结合使用。优选的是,仅仅使用乙烯,或乙烯与α-烯烃一起使用,进一步优选,仅仅使用乙烯,或乙烯与选自1-丁烯、1-己烯和1-辛烯中的至少一种的α-烯烃一起使用。
相对于每克的组分(B),在预聚合固体组分中预聚合的聚合物的含量优选是0.01-1,000 g,更优选0.05-500 g,进一步优选0.1-200 g/。
预聚合方法可以是连续聚合方法或间歇聚合方法,并且例如是间歇淤浆聚合方法,连续淤浆聚合方法,或连续气相聚合方法。作为将组分(A1)、组分(A2)、组分(B)和组分(C)和根据需要的给电子化合物加入到进行预聚合的聚合反应罐中的方法,通常使用利用惰性气体(如氮气和氩气)、氢气、乙烯等以没有水分的状态进行供给方法,或将各组分溶解或稀释在溶剂中并将它们以溶液或淤浆状态进行供给的方法。
当由淤浆聚合方法进行预聚合时,作为溶剂,通常使用饱和烃化合物,并且其例子包括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正己烷,环己烷,庚烷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将它们中的两种或多种结合使用。作为饱和烃化合物,在常压下具有100℃或更低的沸点烃化合物是优选的,在常压下具有90℃或更低的沸点的烃化合物是更优选的,以及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正己烷和环己烷是进一步优选的。
当通过淤浆聚合方法来进行预聚合时,作为淤浆浓度,相对于每升的溶剂,组分(B)的量通常是0.1-600 g,优选0.5-300 g。预聚合温度通常是-20℃-100℃,优选0℃-80℃。在预聚合过程中,聚合温度可以适当地变化,并且引发预聚合的温度优选是45℃或更低,优选40℃或更低。另外,在预聚合过程中在气相部分中烯烃的分压通常是0.001-2 MPa,优选0.01-1 MPa。预聚合时间通常是2分钟-15小时。
作为将预聚合的预聚合固体催化剂组分供应到聚合反应罐中的方法,通常,使用利用惰性气体(如氮气和氩气)、氢气、乙烯等以没有水分的状态进行供给的方法,或将各组分溶解或稀释在溶剂中并将其以溶液或淤浆状态供应进行供给的方法。
根据需要,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可含有已知的添加剂。添加剂的例子包括抗氧化剂,耐气候剂,润滑剂,防结块剂,抗静电剂,防雾剂,防滴剂,颜料,填料等。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也能够通过与除了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以外的热塑性树脂共混而被制成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它热塑性树脂的例子包括可结晶的热塑性树脂如聚烯烃,聚酰胺,聚酯,和聚缩醛,非结晶的热塑性树脂如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碳酸酯,聚苯醚,和聚丙烯酸酯,聚氯乙烯等。
聚烯烃的例子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4-甲基-1-戊烯,聚3-甲基-1-丁烯,聚己烯等。
聚酰胺的例子包括脂肪族酰胺如尼龙-6,尼龙-66,尼龙-10,尼龙-12,和尼龙46,从芳族二羧酸和脂族二胺生产的芳族聚酰胺等。
聚酯的例子包括芳族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己酸内酯,聚羟基丁酸酯等。
聚缩醛类的例子包括聚甲醛(聚甲醛),聚乙醛,聚丙醛,聚丁醛等等。
聚苯乙烯可以是苯乙烯的均聚物,或苯乙烯与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或α-甲基苯乙烯的二元共聚物。
作为ABS,优选使用含有20-35 mol%的来自丙烯腈的组成单元、20-30 mol%的来自丁二烯的组成单元,和40-60 mol%的来自苯乙烯的组成单元的ABS。
聚碳酸酯的例子包括从双(4-羟苯基)甲烷,1,1-双(4-羟苯基)乙烷,2,2-双(4-羟苯基)丙烷,2,2-双(4-羟苯基)丙烷,2,2-双(4-羟苯基)丁烷等获得的聚合物。
聚苯醚的例子包括聚(2,6-二甲基-1,4-亚苯基氧化物)等。
聚丙烯酸酯的例子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丁基酯等。
在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使用已知的模塑加工方法,例如,挤出如吹膜工艺,平模工艺,和生产层叠膜的方法,注塑方法,压模方法等,并且适宜使用挤出。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通过模塑成各种形式来使用。制品的形式没有特别限制,但是该制品用于膜,片材,或容器(盘子,瓶子等)。该制品也适宜用于如食品包装材料;药物包装材料;用于包装半导体产品的电子零件包装材料;表面防护材料的用途中。
实施例
本发明将利用实施例来解释。
在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的物理性能根据下列方法来测定。
(1) 密度(d,单位:Kg/m3)
根据在JIS K7112-1980的方法A中定义的方法测定密度。对样品进行在JIS K6760-1995中所述的退火。
(2) 短链分支数(NSCB,单位:1/1000C)
使用红外光谱仪(JASCO Corporation制造的FT-IR7300),并使用标定线,从乙烯和α-烯烃的特征吸收获得每1000碳原子的短链分支数(NSCB)。该NSCB值表示在乙烯和α-烯烃的共聚物中来自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含量。
(3) 熔体流动速率(MFR,单位:g/10min)
熔体流动速率是在JIS K7210-1995中定义的方法中,在190℃的温度和21.18 N的载荷的条件下,由方法A所测定的。
(4) 溶胀比(SR)
在(3)的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中在190℃的温度和21.18 N的载荷的条件下以约15-20 mm的长度从口型挤出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线料在空气中冷却而获得固体线料。然后,在距线料的挤出上游侧的尖端约5 mm的位置测定线料的直径D(单位:mm),计算由将直径D除以口型直径2.095 mm(D0)所获得的值(D/D0),并且将其作为溶胀比。
(5) 分子量分布(Mw/Mn)
在下列条件(1)到(8)下通过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并且获得Mw/Mn。
在色谱仪上的基线是通过将在稳定的水平区域(其中保留时间与样品洗脱峰的出现相比足够短)中的点与在稳定的水平区域(其中保留时间与观察到溶剂洗脱峰的相比足够长)中的点相连所获得的直线。
(1) 装置:由Waters公司制造的Waters 150C
(2) 分离柱: TOSHO TSKgelGMH6-HT
(3) 测定温度:140℃
(4) 载体:邻二氯苯
(5) 流动速率:1.0 mL/min
(6) 注射量:500μL
(7) 检测器:差示折射
(8) 分子量标准物质:标准聚苯乙烯。
(6) 熔融张力(MT,单位:cN)
使用Toyo Seiki Seisakusho,Ltd.制造的熔融张力试验机并且在190℃的温度和0.32 g/min的挤出速率下,从具有2.095 mm的直径和8 mm的长度的口型中熔融挤出乙烯-α-烯烃共聚物,挤出和熔化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以6.3(m/min)/min的卷取提升速率由卷取辊以长丝状卷取,并且测定在卷取时的张力。从卷取起始到长丝状乙烯-α-烯烃共聚物断裂为止的最大张力作为熔融张力。
(7) g*
通过公式(I)获得g*。
将100 mg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于135℃下溶于100 mL的含有5wt%的丁基羟基甲苯(BHT)(作为热降解防止剂)的四氢萘中以制备样品溶液,并且通过使用Ubbelohde型粘度计从该样品溶液和由仅含有0.5wt%的BHT(作为热降解防止剂)的四氢萘组成的空白溶液的滴下时间计算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相对粘度(ηrel),并由公式(I-I)获得[η],由公式(I-II)从(5)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的测定值获得[η]GPC,以及由公式(I-III)从(2)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短链分支数的测定值获得gSCB*。
(8) 冲击强度(单位:kJ/m2)
根据ASTM D1822-68测定冲击强度。
实施例1
(1) 固体催化剂组分(B)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的氮气置换的反应器中加入2.8 kg的已经在氮气流下于300℃热处理过的硅石(由Debison制造的Sylopo1948)和24 kg的甲苯,然后将混合物进行搅拌。此后,在冷却到5℃后,将0.9 kg的1,1,1,3,3,3-六甲基二硅氮烷和1.4 kg的甲苯的混合溶液用30分钟滴加进去,同时反应器的温度保持在5℃。在添加完成后,将混合物在5℃下搅拌1小时,然后,将温度提高至95℃,在95℃下搅拌3小时,过滤。所得固体产物用20.8 kg的甲苯洗涤六次。此后,添加7.1 kg的甲苯以形成淤浆,使淤浆静置一夜。
在以上所获得的淤浆中添加1.73 kg的二乙基锌的己烷溶液(二乙基锌浓度:50wt%)和1.02 kg的己烷,并将混合物进行搅拌。此后,在冷却到5℃后,将0.78 kg的3,4,5-三氟苯酚和1.44 kg的甲苯的混合溶液用60分钟滴加进去,同时反应器的温度保持在5℃。在添加完成后,混合物在5℃下搅拌1小时,然后,温度提高至40℃,混合物在40℃下搅拌1小时。此后,物质被冷却到22℃,将0.11 kg的H2O用1.5小时滴加进去,同时反应器的温度保持在22℃。在添加完成后,混合物在22℃下搅拌1.5小时,然后,温度提高至40℃,混合物在40℃下搅拌2小时,此外,将温度提高至80℃,并将混合物在80℃下搅拌2小时。在搅拌后,在室温下,将上清液萃取至16 L的剩余量,将11.6 kg的甲苯加入其中,然后,温度提高至95℃,然后混合物搅拌4小时。在搅拌后,在室温下,萃取上清液而获得固体产物。所得固体产物用20.8 kg的甲苯洗涤四次,并用24 L的己烷洗涤三次。此后,干燥获得固体催化剂组分(B)。
(2) 聚合
将装有搅拌器、具有3 l的内容积的高压釜(它已经在减压下干燥之后用氩气进行置换)抽真空,加入氢气以使氢气分压能够变成0.01 MPa,加入30 g的1-丁烯,和720 g的作为聚合溶剂的丁烷,并将温度提高至70℃。此后,添加乙烯,以使得其分压能够变成1.6 MPa,使体系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在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是氢气 = 0.36 mol%,和1-丁烯= 1.58 mol%。在其中加入0.9 ml的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的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该溶液的浓度已经被调节至1 mol/l)。然后,添加1.5 ml的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锆的甲苯溶液[对应于组分(A1)](该溶液的浓度已经被调节至10μmol/ml),和0.25 ml的外消旋亚乙基双(1-茚基)锆二苯酚盐的甲苯溶液[对应于(A2)](该溶液的浓度已经被调节至2μmol/ml),随后,将148.8 mg的在(1)中获得的固体催化剂组合物(B)加入其中。使乙烯气体连续地供应以使在聚合过程中将总压力维持恒定,同时在70℃下进行60分钟聚合。
此后,清除丁烷、乙烯和氢气,获得188 g的乙烯-1-丁烯共聚物。在所得共聚物用辊(由Nisshin Chemical Industry,Co., Ltd.制造的试验辊Model HR-20F)捏合以使其全部均匀之后,分析物理性能。捏合条件是150℃的前辊温度,160℃的后辊温度,5 mm的辊缝,并且捏合时间是5分钟(在样品熔化之后)。通过捏合所获得的共聚物的物理性能示于表1中。
实施例2
(1) 聚合
将装有搅拌器、具有3 l的内容积的高压釜(它已经在减压下干燥之后用氩气进行置换)抽真空,加入氢气以使氢气分压能够变成0.005 MPa,加入30 g的1-丁烯,和720 g的作为聚合溶剂的丁烷,并将温度提高至70℃。此后,添加乙烯,以使得其分压能够变成1.6 MPa,并使该体系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在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是氢气 = 0.15 mol%,和1-丁烯= 1.57 mol%。在其中加入0.9 ml的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的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该溶液的浓度已经被调节至1 mol/l)。然后,添加1.5 ml的二氯化二甲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锆的甲苯溶液[对应于组分(A1)](该溶液的浓度已经被调节至10μmol/ml),和0.25 ml的外消旋亚乙基双(1-茚基)锆二苯酚盐的甲苯溶液[对应于组分(A2)](该溶液的浓度已经被调节至2μmol/ml),随后,将156.6mg的在实施例1(1)中获得的固体催化剂组分(B)加入其中。使乙烯气体连续地供应以使在聚合过程中将总压力维持恒定,同时在70℃下进行60分钟聚合。此后,除去丁烷、乙烯和氢气,而获得278 g的乙烯-1-丁烯共聚物。每小时每克固体催化剂组分的聚合活性是1780 g/每g固体催化剂组分·h。在所得共聚物用辊(由Nisshin Chemical Industry,Co., Ltd.制造的试验辊Model HR-20F)捏合以使得其全部均匀之后,分析物理性能。捏合条件是150℃的前辊温度,160℃的后辊温度,5 mm的辊缝,并且捏合时间是5分钟(在样品熔化之后)。通过捏合所获得的共聚物的物理性能示于表1中。
对比实施例1
(1) 聚合
将装有搅拌器、具有3 l的内容积的高压釜(它已经在减压下干燥之后用氩气进行置换)抽真空,加入氢气以使氢气分压能够变成0.025 MPa,加入55 g的1-丁烯,和695 g的作为聚合溶剂的丁烷,并将温度提高至70℃。此后,添加乙烯,以使得其分压能够变成1.6 MPa,并使该体系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在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是氢气 = 1.10 mol%,和1-丁烯= 2.96 mol%。在其中加入0.9 ml的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的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该溶液的浓度已经被调节至1 mol/l)。然后,向其中添加0.25 ml的外消旋亚乙基双(1-茚基)锆二苯酚盐的甲苯溶液(该溶液的浓度已经被调节至2 μmol/ml),随后,将3.4mg的在实施例1(1)中获得的固体催化剂组分(B)加入其中。将乙烯/氢气混合气体(氢气= 0.32 mol%)连续地供应以使聚合过程的总压力以及气体中氢气浓度维持恒定,同时在70℃下进行60分钟聚合。此后,除去丁烷、乙烯和氢气,获得65 g的乙烯-1-丁烯共聚物。每小时每克固体催化剂组分的聚合活性是19100 g/每g固体催化剂组分·h。在所得共聚物用辊(由Nisshin Chemical Industry,Co., Ltd.制造的试验辊Model HR-20F)捏合以使其全部均匀之后,分析物理性能。捏合条件是150℃的前辊温度,160℃的后辊温度,5 mm的辊缝,并且捏合时间是5分钟(在样品熔化之后)。通过捏合所获得的共聚物的物理性能示于表1中。
表1
产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熔融张力、挤出时的挤出负荷和机械强度之间的平衡优异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以及通过挤出该共聚物所获得的制品。

Claims (2)

1.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包括来自乙烯的单体单元和来自具有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具有860-950 kg/m3的密度(d),具有0.05-100 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其重均分子量(Mw)与其数均分子量(Mn)的比率(Mw/Mn)为2-10,具有低于1.35的溶胀比(SR),并具有0.50-0.75的由下列公式(I)定义的g*,
g*=[η]/([η]GPC×gSCB*)   (I)
其中[η]表示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特性粘度(单位:dl/g),并且通过下列公式(I-I)所定义,[η]GPC通过下列公式(I-II)所定义,并且gSCB*通过下列公式(I-III)所定义,
[η]=23.3×log(ηrel)   (I-I)
其中ηrel表示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相对粘度,
[η]GPC=0.00046×Mv0.725   (I-II)
其中Mv表示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
gSCB*=(1-A)1.725   (I-III)
其中A能够从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短链分支的含量的测定来确定。
2.通过将权利要求1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挤出所制造的制品。
CN2010800329790A 2009-05-29 2010-05-27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模制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593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30156 2009-05-29
JP2009-130156 2009-05-29
PCT/JP2010/059407 WO2010137740A1 (ja) 2009-05-29 2010-05-27 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及び成形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9365A true CN102459365A (zh) 2012-05-16
CN102459365B CN102459365B (zh) 2013-08-21

Family

ID=43222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297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59365B (zh) 2009-05-29 2010-05-27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模制品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99194B2 (zh)
JP (1) JP2011006675A (zh)
CN (1) CN102459365B (zh)
DE (1) DE112010002188T5 (zh)
WO (1) WO20101377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73803B2 (ja) * 2009-12-18 2016-03-01 ダウ グローバ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エルエルシー 低密度ポリエチレンを製造するための重合法
US8729186B2 (en) 2009-12-18 2014-05-20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olymerization process to make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CN103709297B (zh) 2012-10-02 2018-01-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乙烯‑α‑烯烃共聚物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90A (zh) * 1995-03-28 1996-11-13 日本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其组合物,及包含此共聚物和其组合物的薄膜、层压制品和电绝缘材料
CN1141306A (zh) * 1995-05-16 1997-01-29 联合碳化化学品及塑料技术公司 提高了加工性的乙烯聚合物
CN1542028A (zh) * 2003-03-28 2004-11-03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乙烯共聚物
CN1765943A (zh) * 2004-10-26 2006-05-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乙烯-α-烯烃共聚物
JP2008248088A (ja) * 2007-03-30 2008-10-1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付加重合用触媒および付加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1622280A (zh) * 2007-02-26 2010-01-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烯烃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31210A (ja) * 1988-07-09 1989-05-24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エチレン共重合体フイルム
MY141000A (en) 1990-04-18 2010-02-12 Mitsui Chemicals Inc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n ethylene copolymer and an olefin polymer, and catalysts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JP2812565B2 (ja) 1990-05-14 1998-10-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系共重合体
JP2004043818A (ja) * 1994-02-18 2004-02-12 Mitsui Chemicals Inc 中空成形体用のエチレン系重合体
DK1134238T3 (da) * 1994-04-07 2005-11-28 Innovene Europ Ltd Copolymerer
JP4097718B2 (ja) * 1995-11-24 2008-06-1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情報取り込み装置
ATE288939T1 (de) * 1997-08-15 2005-02-15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Filme aus im wesentlichen homogenen linearen olefinischen polymerzusammensetzungen
GB9800245D0 (en) * 1998-01-07 1998-03-04 Bp Chem Int Ltd Novel polymers
US6207606B1 (en) * 1998-05-15 2001-03-27 Univation Technologies, Llc Mixed catalysts and their use in a polymerization process
US7041617B2 (en) * 2004-01-09 2006-05-09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Catalyst compositions and polyolefins for extrusion coating applications
JP2004149761A (ja) * 2002-09-02 2004-05-27 Sumitomo Chem Co Ltd エチレン重合体
JP4747500B2 (ja) * 2003-08-26 2011-08-17 東ソー株式会社 ポリエチレン樹脂組成物および積層体
JP2005097481A (ja) 2003-09-26 2005-04-1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エチレン重合体
JP4517695B2 (ja) * 2003-12-25 2010-08-04 東ソー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系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23464B2 (ja) * 2004-03-03 2013-01-23 東ソー株式会社 粒子状マクロモノマー製造用触媒および粒子状マクロモノマーの製造方法
JP4491669B2 (ja) * 2004-06-18 2010-06-30 東ソー株式会社 ポリエチレンの製造方法
JP4843977B2 (ja) * 2005-03-28 2011-12-21 東ソー株式会社 押出ラミネート積層体
JP2006274161A (ja) * 2005-03-30 2006-10-12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付加重合用触媒成分、付加重合用触媒ならびに付加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06277587A (ja) * 2005-03-30 2006-10-12 Daiwa Securities Group Inc 決済照合システム、決済照合方法及び決済照合プログラム
JP5158304B2 (ja) * 2005-04-21 2013-03-06 東ソー株式会社 ポリエチレンの製造方法
EP1930350A4 (en) * 2005-09-22 2009-06-10 Mitsui Chemicals Inc ETHYLENE POLYMER, POLYMER-CONTAINING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FORM BODY
JP4907170B2 (ja) * 2005-12-28 2012-03-28 日本ポリエチレン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ール性積層体
WO2009069825A1 (ja) 2007-11-30 2009-06-04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および成形体
WO2009069823A1 (ja) 2007-11-30 2009-06-04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および成形体
DE112008003204T5 (de) * 2007-11-30 2010-10-14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td. Ethylen-a-Olefin-Copolymer und Formgegenstand
JP2009173896A (ja) * 2007-12-25 2009-08-06 Japan Polyethylene Corp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及び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5392015B2 (ja) * 2008-11-11 2014-01-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及び成形体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90A (zh) * 1995-03-28 1996-11-13 日本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其组合物,及包含此共聚物和其组合物的薄膜、层压制品和电绝缘材料
CN1141306A (zh) * 1995-05-16 1997-01-29 联合碳化化学品及塑料技术公司 提高了加工性的乙烯聚合物
CN1542028A (zh) * 2003-03-28 2004-11-03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乙烯共聚物
CN1765943A (zh) * 2004-10-26 2006-05-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乙烯-α-烯烃共聚物
CN101622280A (zh) * 2007-02-26 2010-01-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烯烃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JP2008248088A (ja) * 2007-03-30 2008-10-1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付加重合用触媒および付加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06675A (ja) 2011-01-13
US20120065352A1 (en) 2012-03-15
WO2010137740A1 (ja) 2010-12-02
US8299194B2 (en) 2012-10-30
CN102459365B (zh) 2013-08-21
DE112010002188T5 (de) 201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9367A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模制品、共聚用催化剂和生产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
CN101878237B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成型体
FI114988B (fi) Eteenisekapolymerointeja
CN101878235B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成型体
CN101878236B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成型体
CN102421807B (zh) 催化剂、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制备聚烯烃组合物的方法和聚烯烃组合物
CN101743277B (zh) 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及薄膜
CN101878233A (zh) 烯烃聚合催化剂及生产烯烃聚合物的方法
CN1109695C (zh) 丙烯-1-丁烯共聚物
CN102574940A (zh) 乙烯聚合物制备方法
EP1064311A1 (en) High temperature olefi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US20110218308A1 (en) ETHYLENE -a-OLEFIN COPOLYMER AND MOLDED OBJECT THEREOF
CN102459366A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模制品
JP2010138385A (ja) 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及び成形体
JPS5819313A (ja) 不均一エチレン共重合体とその製造法
CN102858819B (zh) 发泡体制造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发泡体制造用树脂组合物及发泡体的制造方法
CN102459365B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模制品
JP5374919B2 (ja) エチ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およびフィルム
CN113423744A (zh) 路易斯碱催化剂及其方法
JP3243748B2 (ja) 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組成物
TW200523312A (e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and control of polymer composition properties
CN102459436B (zh) 用于交联/泡沫成型的树脂组合物,交联的成型泡沫,用于鞋类的元件和鞋类
JP2002003661A (ja) ポリエチレン樹脂組成物、そのフィルム、多孔フィルム、成形体、および多孔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4310377B2 (ja) バッグインボックス内袋およびバッグインボックス内袋の製造方法
US20120316310A1 (en) ETHYLENE-alpha-OLEFIN COPOLYM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Termination date: 201505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