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5617A - 图像形成装置及开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开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5617A
CN102455617A CN201110126172XA CN201110126172A CN102455617A CN 102455617 A CN102455617 A CN 102455617A CN 201110126172X A CN201110126172X A CN 201110126172XA CN 201110126172 A CN201110126172 A CN 201110126172A CN 102455617 A CN102455617 A CN 102455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ocessing
processing system
main body
system main
discharg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261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扇一行
入江律雄
飞田和广
石田光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030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499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55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56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2Means for discharging uncollated sheet copy material, e.g. discharging rollers, exit tray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9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paper trans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25Providing a more compact apparatus, e.g. sheet discharge tray in cover
    • H04N1/0053Discharge tray in cov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7Frame structures using opening shell type machines, e.g. pivoting assembl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02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one of the scanning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H04N1/04 - H04N1/207
    • H04N2201/0428Stabilising the scanning parts; Preventing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02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one of the scanning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H04N1/04 - H04N1/207
    • H04N2201/0444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one of the scanning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H04N1/04 - H04N1/207 for securing moveable scanning components, e.g. for transport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和开闭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排出部分;结构,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方,与所述排出部分之间形成有间隙;安装机构,其将所述结构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以及支撑部件,其从下方支撑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结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具有与所述间隙相连续的切口,所述切口以骑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从排出部分取回记录介质的一侧的表面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的一侧的表面的形式形成,在所述结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支撑部件的所述另一端位于与所述一端相比相距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所述从排出部分取回记录介质的一侧的所述表面更远的位置。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开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和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已公开未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6-119474披露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其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排出托盘,其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的上表面上,用于接收由图像形成单元形成有图像的纸张;图像读取单元,其设置在排出托盘的上方,用于从原稿中读取图像;连接部件,用于将图像读取单元与图像形成单元连接为使得图像读取单元可以绕着第一枢轴相对于图像形成单元在图像读取单元覆盖排出托盘的关闭位置和图像读取单元暴露排出托盘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运动;以及枢转限制部分,其设置在与连接部件不同的位置,用于限制图像读取单元沿打开方向越过打开位置的枢转运动。
已授权的日本专利申请No.4207079披露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分,其具有下壳体,该下壳体是从上方看时具有基本为矩形的形状的盒状部件,并且下壳体的上部分具有纸张排出口和收集托盘;以及图像读取部分,其具有上壳体,该上壳体从上方看时具有基本为矩形的形状,上壳体以从上方覆盖收集托盘的形式设置在图像形成部分的上方,并且上壳体以可以围绕枢轴而旋转的方式由下壳体支撑,所述枢轴位于类似长方体的下壳体的边缘附近。下壳体包括:第一侧支撑部分,其位于下壳体的与枢轴的一端相对应的一侧并且从下方支撑上壳体;以及第二侧支撑部分,其位于下壳体的与枢轴的另一端相对应的一侧并且从下方支撑上壳体。第一侧支撑部分的设置为远离枢轴的端部从下方支撑第一上拐角部分,第一上拐角部分是上壳体的位于上壳体的远离枢轴的自由端侧的拐角部分。第一下拐角部分设置为与第一侧支撑部分的端部相连续,第一下拐角部分是下壳体的位于第一上拐角部分的正下方的拐角部分。第二侧支撑部分的设置为远离枢轴的端部位于从第二上拐角部分朝向枢轴偏移的位置,第二上拐角部分是上壳体的位于上壳体自由端侧的拐角部分。第二下拐角部分具有凹部,使得第二上拐角部分伸出第二下拐角部分,第二下拐角是下壳体的位于第二上拐角部分的正下方的拐角部分。
已授权的日本专利申请No.4356668披露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具有设置在装置的外露面材料上的开口,该开口允许外部装置的接触部分插入其内,从而使图像处理装置与接触部分电连接。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凹部,其设置在外覆面材料上并且从装置的前部延伸,凹部与至少一个侧面或者与前部相邻的另一侧面相连续;下壳体,其相对于凹部构成装置的壳体的下侧;上壳体,其相对于凹部构成装置的壳体的上侧,并且上壳体可以与下壳体竖直地分离;以及枢转机构,其支撑上壳体,以使得上壳体可以绕着装置的后部相对于下壳体而枢转。开口设置在装置前面的凹部内。当允许上壳体枢转运动时,装置侧面的凹部用作握持部分。
已授权的日本专利申请No.4389177披露了一种内置纸张排出式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读取单元以抬起的方式被支撑在图像形成单元的上方,图像读取单元与图像形成单元之间具有排出间隙。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其具有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接收部分,其设置在图像形成部分的上方,用于接收由图像形成部分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一对被接触部分,其设置在图像形成部分的上方,并且在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以及图像读取单元,其具有能够从固定的文件中读取图像信息的图像读取部分,该图像读取部分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的上方,并且设置为可以相对于图像形成单元打开或关闭从而暴露或覆盖接收部分。图像读取单元包括:第一握持部分,其从图像读取部分沿水平方向突出,并且构造为在打开和关闭图像读取单元时被握持;以及一对接触部分,其在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该对接触部分设置在图像读取部分上并且朝向图像形成单元向下延伸,从而当图像读取单元关闭时,每个接触部分沿宽度方向抵靠在相应侧上的被接触部分上。接收部分和被接触部分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的上部分上。排出间隙夹设在接收部分的上表面和图像读取单元的下表面之间,并且在宽度方向上夹设在接触部分与被接触部分的组合的两侧之间,通过使接触部分抵靠在被接触部分上将接触部分与被接触部分形成为一体。第一握持部分的两端从接触部分的下端向上地彼此间隔开。接触部分沿着第一握持部分的从接触部分上端到接触部分下端的突出方向向下游突出到这种程度:可以防止握持着握持部分的手接触到接触部分的任何一个下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将记录介质取回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一种使被排出的物体能够被容易地取回的开闭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排出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上表面上,并且接收记录介质;结构,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方,在所述结构与所述排出部分之间形成有间隙;安装机构,其将所述结构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从而使得所述结构能够绕着旋转轴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枢转运动,并且使得所述结构能够在所述结构由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上表面从下方支撑的第一位置与所述间隙被扩展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支撑部件,其从下方支撑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结构,并且所述支撑部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结构上,并且所述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具有与所述间隙相连续的切口,所述切口以骑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从所述排出部分取回所述记录介质的一侧的表面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的一侧的表面的形式形成,在所述结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支撑部件的所述另一端位于与所述一端相比相距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所述从排出部分取回记录介质的一侧的所述表面更远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还包括引导所述支撑部件的引导部,其中,所述引导部可以设置在所述结构上。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还包括推压所述支撑部件的偏压部件,其中,所述偏压部件可以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与从所述排出部分取回记录介质的一侧相对的一侧上。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涉及根据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操作部分,所述操作部分用于操作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分设置在所述结构的沿所述旋转轴的方向设置有所述切口的一侧上。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涉及一种开闭装置,其包括:第一结构;排出部分,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的上表面上,并且接收被排出的物体;第二结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上方,在所述第二结构与所述排出部分之间形成有间隙;安装机构,其将所述第二结构安装到所述第一结构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结构能够绕着旋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结构枢转运动,并且使得所述第二结构能够在所述第二结构由所述第一结构的上表面从下方支撑的第一位置与所述间隙被扩展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支撑部件,其从下方支撑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第二结构,并且所述支撑部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结构上,并且所述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结构上,所述第一结构具有与所述间隙相连续的切口,所述切口以骑跨所述第一结构的从所述排出部分取回所述被排出物体的一侧的表面和所述第一结构的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的一侧的表面的形式形成,在所述第二结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支撑部件的所述另一端位于与所述一端相比距所述第一结构的所述从排出部分取回被排除物体的一侧的所述表面更远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可以提供能够容易地取回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获得的效果以外,与未如此构造的类似装置相比,可以提供能够更容易地取回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获得的效果以外,与未如此构造的类似装置相比,可以提供能够更容易地取回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获得的效果以外,与未如此构造的类似装置相比,可以提供抗变形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可以提供能够容易地取回被排出物体的开闭装置。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从右手侧截取的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从右手侧截取的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剖视图;
图3A至图3C示出包含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其中,图3A是左视图,图3B是正视图,并且图3C是右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沿着图1中带箭头的线A-A截取的包含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文件读取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1中带箭头的线B-B截取的图5所示的文件读取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连接到图5所示的文件读取装置上的引导部件的示意图;
图8是包含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缓冲器处于文件读取装置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打开的状态下的透视图;以及
图9是图8所示的缓冲器处于文件读取装置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闭合的状态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和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其用作第一结构;排出部分600,其用作接收被排出的物体的排出部分,并且用于接收记录介质;文件读取装置300,其用作结构并且也用作第二结构的;铰链400,其用作将文件读取装置300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上的安装机构;缓冲器500,其具有用作支撑部件的臂部件502以及用作引导臂部件502的引导部的引导部件510;以及控制面板700,其用作用于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的操作部分。图像形成装置10还可包括用于从诸如个人电脑等外部装置输入图像数据的数据输入终端(参见图4)。
图像形成装置10基于由文件读取装置300所读取的图像数据,并且还基于通过数据输入终端20输入的图像数据而在用作记录介质的纸张上形成图像。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可以与例如电话线相连接,并且基于通过电话线输入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通过电话线传送由文件读取装置300读取的图像数据和通过数据输入终端20输入的数据。
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前表面上设置有纸张供应开闭部分110。纸张供应开闭部分110以可以通过铰链112打开和闭合的方式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上。图1示出纸张供应开闭部分110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打开状态,并且图2示出纸张供应开闭部分110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闭合状态。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上形成有用于将形成有图像的纸张排出的排出孔32。
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内安装有图像形成部分120和馈送装置160。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内形成有传送路径180。图像形成部分120包括:感光鼓122,其用作图像保持体;充电装置124,其对感光鼓122的表面进行充电;潜像形成装置126,其通过照射感光鼓122的表面而在经充电装置124充电的感光鼓122的表面形成潜像;显影装置128,其利用显影剂对由潜像形成装置126在感光鼓122的表面上形成的潜像进行显影;转印装置130,其将通过显影装置128所执行的图像显影而形成在感光鼓122的表面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清洁装置132,其对在转印装置130执行转印之后残留在感光鼓122表面上的显影剂进行清洁;以及定影装置140,其将由转印装置130转印到纸张上的显影剂图像定影到纸张上。
馈送装置160例如包括:一个纸张储存部分162,其储存纸张堆;以及供给辊164,其供给储存在纸张储存部分162内的纸张。当将尺寸大于特定尺寸的纸张储存在纸张储存部分162内时,使纸张供应开闭部分110处于打开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纸张的后端伸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并且纸张的后端由纸张供应开闭部分110沿重力方向从下方进行支撑。
传送路径180是用于从馈送装置160向转印装置130传送纸张并进一步向排出部分600传送纸张的传送路径。前述供给辊164、传送辊182、定位辊184、前述转印装置130、前述定影装置140和排纸辊186从沿纸张传送方向的上游起沿着传送路径180按此顺序而设置。
传送辊182将纸张传送至定位辊184。定位辊184使待传送至转印装置130的纸张的前端向转印装置130的移动暂时停止,然后根据当形成在感光鼓122上的显影剂图像到达与转印装置130相对应的位置时的计时,使纸张前端向转印装置130的移动重新开始。排纸辊186将通过定影装置140定影有显影剂的纸张传送至排出部分600。
排出部分600包括延伸部分610,其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上表面34上,并且可以从表面34沿着与纸张排出方向相对应的前进方向(图1中的前进方向)而延伸。延伸部分610包括可以从表面34沿着纸张排出方向而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件614,以及可以从第一延伸部件沿着前进方向进一步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件620。延伸部分610沿重力方向从下方支撑形成有图像的纸张的伸出表面34的部分。
文件读取装置300包括文件读取装置主体部分302,并且文件读取装置300以在文件读取装置300与排出部分600之间形成有间隙S的方式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上方。
铰链400以下述方式将文件读取装置300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上:使得文件读取装置300可以绕着旋转轴410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而枢转运动。此外,铰链400以下述方式将文件读取装置300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上:使得文件读取装置300可以在图1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图2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这里,第一位置指的是文件读取装置300由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上表面34从下方支撑的状态。第二位置指的是间隙S相对于文件读取装置30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而言被扩展的状态。
缓冲器500用于吸收因文件读取装置300绕着旋转轴410枢转运动而引起的震动,并且缓冲器500分别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右侧(图2中的近侧)和左侧(图2中的远侧)。在这两个缓冲器500中,右缓冲器500在图2中示出,而左缓冲器500未示出。右缓冲器500和左缓冲器500具有相同的结构。
如上文所述,每个缓冲器500包括臂部件502和引导部件510,并且还包括螺旋弹簧560。臂部件502的一端504通过引导部件510安装在文件读取装置300上,而臂部件502的另一端506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上。此外,臂部件502从下方支撑处于第二位置(图2所示的位置)的文件读取装置300。引导部件510是用于引导臂部件502的部件,并且引导部件510设置在文件读取装置300上。螺旋弹簧560用作推压臂部件502的偏压部件。下面将进一步对缓冲器500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在文件读取装置300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操作员可以将他/她的手伸入间隙S中以取回排出到排出部分600上的纸张。作为选择,在将文件读取装置300移动到第二位置以使间隙S扩展之后,操作员可以将他/她的手伸入间隙S中以取回排出到排出部分600上的纸张。例如,为了从排出部分600中取回诸如明信片等尺寸相对小的纸张,需要将手伸入间隙S的后面。因此,与文件读取装置300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相比,在将文件读取装置300移动到第二位置以使间隙S扩展之后,能够更容易地取回纸张。
图3A至图3C示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如图3B和图3C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上以骑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前表面38和右侧面40的形式形成有切口50,前表面38是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从排出部分600取回纸张的一侧的表面,右侧面40是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在旋转轴410的方向上的一侧的表面。切口50是以在前表面38和右侧面40中凹陷的方式形成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上的间隙。此外,切口50与形成在排出部分600和文件读取装置300之间的间隙S连续。
切口50用于以这样的方式将排出到排出部分600上的纸张向着前表面38取出:将例如右手从前表面38侧或者从右侧面40穿过切口50伸入间隙S,从而使右手到达排出部分600。此外,切口50还用于以这样的方式将文件读取装置300枢转到第二位置(参见图2):将例如右手从前表面38侧或者从右侧面40穿过切口50伸入间隙S,从而利用右手从下方将处于第一位置(参见图1)的文件读取装置300向上抬起。
图4为图像形成装置10的透视图。如图4所示,控制面板700包括按压部分,在输入传真目的地号码、启动图像形成等的时候按下该按压部分。另外,控制面板700与文件读取装置300的上表面连接,并且控制面板700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前部。此外,切口50位于文件读取装置主体302上的控制面板700所处的位置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之间。另外,控制面板700沿旋转轴410的方向设置在文件读取装置300的设置有切口50的一侧。
当通过例如右手操作控制面板700时,未被使用的左手可以放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上。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切口50位于控制面板700的下方,另一方面,左手很可能放置在其上的文件读取装置300的左端710由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沿重力方向从下方进行支撑。
图5和图6示出文件读取装置300。如上文所述,文件读取装置300包括文件读取装置主体302。另外,文件读取装置主体302的下表面安装有前述右缓冲器500和左缓冲器500的对应的引导部件510。此外,文件读取装置主体302包括待通过上述铰链400(参见图1和图2)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上的安装部分310。
如图5所示,文件读取装置300还包括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台板部件312,并且文件读取装置主体302用作放置文件的读取台。此外,文件读取装置主体302安装有可相对于文件读取装置主体302打开并且闭合的台板盖322。
在文件读取装置主体302内安装有读取器330,读取器330以光照射文件并且基于照射文件的光的反射光来读取文件。在台板盖322内安装有自动传送文件D的文件传送装置326。文件读取装置300具有在文件D被文件传送装置326传送的过程中扫描文件D的功能,并且具有读取放置在台板部件312上的文件D的功能。
文件传送装置326包括用于设置待扫描的文件D的台板340、传送文件的文件传送路径350以及排出台360,已经过图像扫描的文件被排出到排出台360上。
读取器330包括光源342、透镜344以及光电转换元件346。光源342照射文件,透镜344将来自被照射文件的反射光会聚,然后由光电转换元件346接收会聚的光以将光转换为信号。
图7示出引导部件510。如图7所示,在引导部件510上形成有引导孔512。形成在臂部件502(参见图2)上的将在下文中说明的突起部536(参见图8和图9)插入到引导孔512中。引导部件510以突起部536可以在引导孔512内旋转和移动的方式支撑臂部件502。以这种方式,突起部536在引导孔512内移动,从而由引导部件510引导臂部件502的移动。
引导部件510与文件读取装置300连接。从而,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0中,与将用于引导臂部件502的引导部件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上的情况相比,增大了排出部分600上的间隙S,因而减少了当将例如右手插入到间隙S时所受到的阻碍。
图8和图9示出缓冲器500。如上文所述,缓冲器500包括臂部件502和螺旋弹簧560,并且还包括以允许臂部件502枢转运动的方式支撑臂部件502的支撑件564。
臂部件502包括彼此相向的两个侧壁544和546,以及与侧壁544和侧壁546几乎垂直并且将侧壁544和侧壁546相连接的连接部分548。另外,臂部件502包括插入引导部件510的引导孔512(参见图7)内的突起部536。突起部536以从右向左突出的方式形成在臂部件502的一端504。此外,臂部件502包括用于安装螺旋弹簧560的一端的弹簧安装部分538。
此外,臂部件502包括位于另一端506的形成为直线形的平直部分540。各个平直部分540形成在侧壁544和侧壁546上。在图8所示的状态中,臂部件502支撑着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处于打开状态的文件读取装置300,通过螺旋弹簧560将平直部分540偏压在支撑件564的上平坦表面上,从而使臂部件502静止。以这种方式,臂部件502适于对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处于打开状态并且静止在这样的状态的文件读取装置300进行支撑。
在文件读取装置300处于与间隙S扩展的状态相对应、并且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呈打开状态的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臂部件502以这种方式倾斜:臂部件502的另一端506位于与臂部件的一端504相比相距前表面38更远的位置,该前表面38是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上的排出部分600取回纸张的一侧的表面(还参见图2)。因此,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0中,与臂部件502倾斜为使得另一端506位于与臂部件的一端504相比相距前表面38更近的位置(前表面38是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上的排出部分600取回纸张的一侧的表面)的构造相比,增大了排出部分600上的间隙S,因而减少了当将例如右手插入到间隙S时所受到的阻碍。
支撑件564包括用于安装螺旋弹簧560的另一端的弹簧安装部分566,并且支撑件564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上(参见图1)。换句话说,通过支撑件564将臂部件502的另一端506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上。
螺旋弹簧560设置在臂部件502的与前表面38相对的一侧上,前表面38是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0的从排出部分600取回纸张的一侧的表面。因此,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0中,与螺旋弹簧560设置在臂部件502的与前表面38相同侧的情况相比,增大了排出部分600上的间隙S,因而减少了当将例如右手插入到间隙S时所受到的阻碍。
如上文所述,本发明可以应用在诸如复印机、传真机和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上,并且可以应用在开闭装置上。
出于解释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说明。本发明并非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在所披露的具体形式。显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所适用的各种实施例并预见到适合于特定应用的各种修改。目的在于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排出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上表面上,并且接收记录介质;
结构,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方,在所述结构与所述排出部分之间形成有间隙;
安装机构,其将所述结构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从而使得所述结构能够绕着旋转轴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枢转运动,并且使得所述结构能够在所述结构由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上表面从下方支撑的第一位置与所述间隙被扩展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支撑部件,其从下方支撑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结构,并且所述支撑部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结构上,并且所述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具有与所述间隙相连续的切口,所述切口以骑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从所述排出部分取回所述记录介质的一侧的表面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的一侧的表面的形式形成,在所述结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支撑部件的所述另一端位于与所述一端相比距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所述从排出部分取回记录介质的一侧的所述表面更远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引导所述支撑部件的引导部,其中,所述引导部设置在所述结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推压所述支撑部件的偏压部件,其中,所述偏压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与从所述排出部分取回记录介质的一侧相对的一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操作部分,所述操作部分用于操作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分设置在所述结构的沿所述旋转轴的方向设置有所述切口的一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操作部分,所述操作部分用于操作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分设置在所述结构的沿所述旋转轴的方向设置有所述切口的一侧上。
6.一种开闭装置,包括:
第一结构;
排出部分,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的上表面上,并且接收被排出的物体;
第二结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上方,在所述第二结构与所述排出部分之间形成有间隙;
安装机构,其将所述第二结构安装到所述第一结构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结构能够绕着旋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结构枢转运动,并且使得所述第二结构能够在所述第二结构由所述第一结构的上表面从下方支撑的第一位置与所述间隙被扩展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支撑部件,其从下方支撑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第二结构,并且所述支撑部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结构上,并且所述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结构上,所述第一结构具有与所述间隙相连续的切口,所述切口以骑跨所述第一结构的从所述排出部分取回所述被排出物体的一侧的表面和所述第一结构的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的一侧的表面的形式形成,在所述第二结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支撑部件的所述另一端位于与所述一端相比距所述第一结构的所述从排出部分取回被排除物体的一侧的所述表面更远的位置。
CN201110126172XA 2010-10-25 2011-05-13 图像形成装置及开闭装置 Pending CN1024556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3013.0A CN104849978A (zh) 2010-10-25 2011-05-13 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38342A JP5674108B2 (ja) 2010-10-25 2010-10-25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開閉装置
JP2010-238342 2010-10-25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03013.0A Division CN104849978A (zh) 2010-10-25 2011-05-13 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5617A true CN102455617A (zh) 2012-05-16

Family

ID=459731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26172XA Pending CN102455617A (zh) 2010-10-25 2011-05-13 图像形成装置及开闭装置
CN201510303013.0A Pending CN104849978A (zh) 2010-10-25 2011-05-13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03013.0A Pending CN104849978A (zh) 2010-10-25 2011-05-13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99888A1 (zh)
JP (1) JP5674108B2 (zh)
CN (2) CN10245561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18029B2 (ja) * 2015-03-26 2018-11-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42833B2 (ja) * 2018-10-03 2022-09-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9112A (zh) * 2004-10-22 2006-07-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限制图像读取单元过度枢转移动的成像设备
US20070047028A1 (en) * 2005-08-29 2007-03-01 Ricoh Printing Systems,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80100882A1 (en) * 2006-10-25 2008-05-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 Apparatus
US20080100872A1 (en) * 2006-10-26 2008-05-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455620A (zh) * 2010-10-22 2012-05-1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63157A (ja) * 1989-08-01 1991-03-19 Canon Inc 開閉蓋及び前記開閉蓋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4552370B2 (ja) * 2001-09-27 2010-09-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開閉機構
JP4763625B2 (ja) * 2006-01-27 2011-08-31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複合機器
JP5106133B2 (ja) * 2007-01-24 2012-12-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の上部構造体開閉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上部構造体開閉緩衝方法
JP5092852B2 (ja) * 2008-04-04 2012-12-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23417B2 (ja) * 2008-08-08 2013-10-2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19082A (ja) * 2009-07-08 2011-01-2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9112A (zh) * 2004-10-22 2006-07-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限制图像读取单元过度枢转移动的成像设备
US20070047028A1 (en) * 2005-08-29 2007-03-01 Ricoh Printing Systems,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80100882A1 (en) * 2006-10-25 2008-05-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 Apparatus
US20080100872A1 (en) * 2006-10-26 2008-05-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455620A (zh) * 2010-10-22 2012-05-1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93410A (ja) 2012-05-17
CN104849978A (zh) 2015-08-19
US20120099888A1 (en) 2012-04-26
JP5674108B2 (ja) 2015-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3541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開閉装置
JP4958986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60127590A1 (en) Sheet conveyance device
CN101493660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后处理装置
JP5853565B2 (ja)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
JP20120669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455617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开闭装置
JP7039251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5641218B2 (ja)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6000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39030A (ja) 原稿読取装置
JP595877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開閉装置
JP2017168905A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51966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該画像読取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29092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7079341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該画像読取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24612A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76058A (ja) 原稿読取装置
CN105005187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开闭装置
JP2002002975A (ja) 画像形成機の給紙装置
JP3617636B2 (ja) 給紙搬送装置
JPH0513450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289340B2 (ja)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26451A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223024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