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8839A - 折叠式收纳箱 - Google Patents

折叠式收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8839A
CN102448839A CN201080023512XA CN201080023512A CN102448839A CN 102448839 A CN102448839 A CN 102448839A CN 201080023512X A CN201080023512X A CN 201080023512XA CN 201080023512 A CN201080023512 A CN 201080023512A CN 102448839 A CN102448839 A CN 1024488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tate
sidewall paneling
plate
aforesaid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35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8839B (zh
Inventor
根本武彦
山田信泰
栗田和明
胁神正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48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8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8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88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plastics material
    • B65D11/18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plastics material collapsible, i.e. with walls hinged together or detachably connected
    • B65D11/1846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plastics material collapsible, i.e. with walls hinged together or detachably connected whereby all side walls are hingedly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 B65D11/1853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plastics material collapsible, i.e. with walls hinged together or detachably connected whereby all side walls are hingedly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and one or more side walls being foldable along a median l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折叠式收纳箱。本发明得到可容易地保持展开状态的折叠式收纳箱。在使收纳状态的底板(36)向敞开状态转变时,形成于底板(36)上的推压部(62)推压转动部件(64)的V字形的一个凸部。在推压转动部件(64)时转动部件(64)转动,与转动部件(64)连接的棒状的锁定部件(70)以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转动。这样,锁定部件(70)的前端部插入到形成于第二侧壁板(20B)上的凹状的兜部(80)中。在锁定部件(70)的前端部插入兜部(80)中时,锁定部件(70)跨越第一侧壁板(20A)和第二侧壁板(20B)地配置。即,锁定装置(60)配置成将侧壁板(20)的展开状态锁定的锁定状态。

Description

折叠式收纳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折叠而不需占用保管场所的折叠式收纳箱。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特开2008-87625号公报)记载的收纳装置(收纳箱)通过将构成收纳装置(收纳箱)的一对侧壁部和底壁部折叠而成为储存状态,co1而将收纳装置(收纳箱)紧凑地储存在车辆的行李室的侧面。
但是,根据现有的结构,在从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使用状态)时,没有保持该展开状态的功能。因此,可以预料的是,在意外施加外力时无意中将收纳箱折叠。
此外,可以想到的是,为了保持该展开状态,使用者在将收纳箱展开后,通过安装某种固定部件来保持展开状态。但是,该固定部件的安装消耗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上述问题,其目的是容易地保持展开状态。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具备:矩形形状的基板;与上述基板相对地设置的相对板;一对侧壁板,与上述基板的侧缘和上述相对板的侧缘连接,且在被折叠的折叠状态下使上述基板和上述相对板接近,并且在使上述相对板从上述基板远离时从折叠状态成为展开状态,在该展开状态下由上述基板和上述相对板包围四方;底板,在上述侧壁板的折叠状态下配置成与上述基板和上述相对板重合的收纳状态,并且由上述基板或上述相对板旋转自如地轴支撑,当使上述相对板从上述基板远离而使上述侧壁板从折叠状态成为展开状态时,从收纳状态转动而向敞开状态转变以构成由一对上述侧壁板和上述基板及上述相对板包围四方的底部;以及锁定单元,在使上述底板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时将上述侧壁板锁定为展开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在使用折叠式收纳箱时,使相对板从基板远离,使与基板的侧缘和相对板的侧缘连接的一对侧壁板从折叠状态成为展开状态。这样,由一对侧壁板和基板与相对板包围四方。
此外,使相对板从基板远离而使侧壁板从折叠状态成为展开状态。这样,配置为与基板和相对板重合的收纳状态的底板从收纳状态转动而向敞开状态转变以构成由一对侧壁板和基板与相对板包围四方的底部。
再有,锁定单元通过使底板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而将侧壁板锁定为展开状态。
这样,在使底板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时锁定单元将侧壁板锁定为展开状态。因此,可容易地保持侧壁板的展开状态。
在上述方式中,在使上述底板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转变时,上述锁定单元解除锁定为展开状态的上述侧壁板的锁定。
根据上述结构,在将折叠式收纳箱折叠时,使底板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转变。这样,锁定单元解除锁定为展开状态的侧壁板的锁定。
这样,仅通过使底板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转变,便可容易地解除锁定为展开状态的侧壁板的锁定。
在上述方式中,设有对上述侧壁板施力以使其成为折叠状态的侧壁施力部件。
根据上述结构,侧壁施力部件对侧壁板进行施力以使侧壁板成为折叠状态。因此,在将锁定单元所形成的侧壁板的锁定解除的状态下,可容易地使侧壁板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变。
在上述方式中,上述锁定单元具备:设置于转动的上述底板上的推压部;以及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设置于上述侧壁板上,且由上述推压部推压而将上述侧壁板锁定为展开状态或使上述侧壁板从展开状态解除锁定。
根据上述结构,设置于底板上的推压部通过推压设置于侧壁板上的锁定装置,从而将侧壁板锁定为展开状态或解除该锁定。
这样,能以简单的结构来将侧壁板锁定为展开状态,或解除该锁定。
在上述方式中,设有将上述底板施力为敞开状态的底板施力部件。
根据上述结构,底板施力部件将底板施力为敞开状态,因此减小使用者使底板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的操作力。
这样,通过设置底板施力部件,可减小使用者使底板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的操作力。
在上述方式中,设有允许转变部件,该允许转变部件无论上述锁定装置是将上述侧壁板锁定为展开状态的锁定状态还是从展开状态解除锁定的锁定解除状态,都允许上述底板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或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转变。
根据上述结构,允许转变部件无论上述锁定装置是将侧壁板锁定为展开状态的锁定状态还是解除该锁定的锁定解除状态,都允许底板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或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转变。
因此,即使锁定装置没有被推压部推压地向锁定状态或锁定解除状态转变时,也可以使底板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或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转变。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具备:矩形形状的基板;与上述基板相对地设置的相对板;一对侧壁板,与上述基板的侧缘和上述相对板的侧缘连接,且在被折叠的折叠状态下使上述基板和上述相对板接近,并且在使上述相对板从上述基板远离时从折叠状态成为展开状态,在该展开状态下由上述基板和上述相对板包围四方;底板,在上述侧壁板的折叠状态下配置成与上述基板和上述相对板重合的收纳状态,并且由上述基板或上述相对板旋转自如地轴支撑,当使上述相对板从上述基板远离而使上述侧壁板从折叠状态成为展开状态时,从收纳状态转动而向敞开状态转变以构成由一对上述侧壁板和上述基板及上述相对板包围四方的底部;以及远离部件,该远离部件在使上述相对板从上述基板远离而使一对上述侧壁板从折叠状态成为展开状态时,使上述相对板从上述基板远离以使由一对上述侧壁板和上述基板及上述相对板包围四方的底部的对角线的长度相等。
根据上述结构,在使用折叠式收纳箱时,使相对板从基板远离,使与基板的侧缘和相对板的侧缘连接的一对侧壁板从折叠状态成为展开状态。这样,由一对侧壁板和基板及相对板包围四方。
此外,使相对板从基板远离而使侧壁板从折叠状态成为展开状态。这样,配置为与基板和相对板重合的收纳状态的底板从收纳状态转动而向敞开状态转变以构成由一对上述侧壁板和上述基板及上述相对板包围四方的底部。
再有,远离部件使相对板从基板远离以使由一对侧壁板和基板与合相对板包围四方的底部的对角线的长度相等。
这样,通过使底部的对角线的长度相等而可抑制折叠式收纳箱歪斜。
本发明的效果是,根据本发明,可容易地保持展开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的仰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的仰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的仰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的剖视图。
图11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11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12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12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13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13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14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14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15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15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16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侧壁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16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侧壁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17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侧壁板的立体图。
图17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侧壁板的立体图。
图18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侧壁板的立体图。
图18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侧壁板的立体图。
图19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侧壁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19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侧壁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20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侧壁板的立体图。
图20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侧壁板的立体图。
图21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侧壁板的立体图。
图21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侧壁板的立体图。
图22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22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23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23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24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24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25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25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26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26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所采用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18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的一个实例。
(总体结构)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折叠式收纳箱10具备矩形形状的基板12。该基板12由树脂材料形成。而且,在基板12的四个缘部,一体成形地竖立设置有确保基板12的刚性的凸缘12A。
再有,与基板12对应地设有与基板12外形为相同形状的相对板14。该相对板14由树脂材料成形。而且,在相对板14的四个缘部,一体成形地朝向基板12竖立设置有确保相对板14的刚性的凸缘14A。此外,在相对板14,设有使用者可握持的握持部16。
还有,设有与作为基板12的侧缘的凸缘12A和作为相对板14的侧缘的凸缘14A连接的由树脂材料成形的一对侧壁板20。侧壁板20在被折叠的折叠状态下使基板12和相对板14接近(参照图2)。再有,侧壁板20在握持相对板14的握持部15而使相对板14从基板12远离时从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而且,侧壁板20在该展开状态下由基板12和相对板14包围四方。
详细地说,侧壁板20被分割为基板12侧的第一侧壁板20A和相对板14侧的第二侧壁板20B以使分割线在垂直方向(与相对板14从基板12远离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而且,第一侧壁板20A和第二侧壁板20B由以铅垂方向为轴向的轴支撑部22可旋转地支撑。
此外,第一侧壁板20A和基板12的凸缘12A由以铅垂方向为轴向的轴支撑部24可旋转地支撑。而且,第二侧壁板20B和相对板14的凸缘14A由以铅垂方向为轴向的轴支撑部26可旋转地支撑。
再有,在轴支撑部22、轴支撑部24和轴支撑部26,设有作为侧壁施力部件的受扭螺旋弹簧30,该弹簧施力以将第一侧壁板20A和第二侧壁板20B折叠而使侧壁板20成为折叠状态(参照图2)。
另外,侧壁板20成为折叠状态且将接近的基板12和相对板14保持为接近状态,将折叠式收纳箱10折叠的磁力插销(未图示)在基板12和相对板14的至少一个上设置。
还有,如图2所示,设有在侧壁板20的折叠状态下配置为与基板12和相对板14重叠的收纳状态的矩形形状的底板36。底板36由以下缘的凸缘12A的长度方向为轴向的轴支撑部38可旋转地支撑在设于基板12下缘(图2所示的下侧)的凸缘12A上。
另外,在轴支撑部38,设有作为将底板36施力为敞开状态的底板施力部件的受扭螺旋弹簧40。这样,底板36可容易地从收纳状态转变为敞开状态。此外,在底板36的缘部,设有使一边为凹状而允许使用者将手放入的凹部48。
利用该结构,将进行施力以使相对板14从基板12远离而通过受扭螺旋弹簧30成为折叠状态的侧壁板20变为展开状态。由此,底板36通过使用者的操作力和受扭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而从收纳状态转动以向敞开状态转变。而且,底板36由一对侧壁板20和基板12与相对板14构成包围四方的底部。
再有,如图1所示,在底部36的中央部,一体地设有前端部与装载面抵接而支撑敞开状态的底板36的圆筒状的圆筒支撑部46(参照图8)。此外,在底板36的侧面,设有向侧壁板20突出设置的圆柱状的导销42。而且,在侧壁板20,形成有将向收纳状态和敞开状态转变的底板36的导销42进行引导的圆弧状的引导槽44。
利用该结构,在使底板36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时,侧壁板20的引导槽44对导销42进行引导。而且,在引导槽44将导销42进行引导时,引导槽44的底面被导销42推压,使侧壁板20从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变。
(重要部分结构)
其次,说明在使底板36从收纳状态(参照图2)向敞开状态(参照图1)转变时,将侧壁板20锁定为展开状态,再使底板36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转变时,将锁定为展开状态的侧壁板20的锁定解除的锁定单元58等。
如图16A、图16B所示,锁定单元58具备在底板36的侧面设置且向侧壁板20突出设置的圆柱状的推压部62(参照图4),以及在侧壁板20设置且由推压部62推压而将侧壁板20锁定为展开状态或从展开状态解除锁定的锁定装置60。
锁定装置60具备在侧壁板20的内侧(折叠式收纳箱10的收纳部侧)设置且由向敞开状态和收纳状态转变的底板36(参照图1)的推压部62推压而转动的大体V字形的转动部件64。
在该转动部件64,在其基端部一体形成有圆柱状的旋转轴64A。而且,通过将该旋转轴64A插入并穿过设置于第一侧壁板20A上的通孔66中,从而可转动地构成为转动部件64。
再有,在侧壁板20的外侧,设有通过螺钉68来向旋转轴64A固定的棒状的锁定部件70。该锁定部件70通过旋转轴64A而与转动部件64一同转动。
另外,在旋转轴64A上配置有受扭螺旋弹簧74。而且,将该受扭螺旋弹簧74的一端74A翻起,并插入形成于转动部件64上的圆孔64D中。与之相对,将受扭螺旋弹簧74的另一端74B翻起,插入以形成于第一侧壁板20A上的通孔66为中心的圆弧状的圆弧孔78中,并可在圆弧孔78内移动。
如图11B所示,在转动部件64的V字形开口朝向上方时,受扭螺旋弹簧74的另一端74B配置在圆弧孔78的一个端部。此外,如图11A所示,棒状的锁定部件70设置成在铅垂方向上延伸,且没有跨越第一侧壁板20A和第二侧壁板20B地配置。即,如图11A、图11B、图17A、图17B所示,在转动部件64的V字形开口朝向上方时,锁定装置60配置成将侧壁板20的展开状态的锁定解除的锁定解除状态。
与之相对,如图11B所示,采用以下结构,在使收纳状态的底板36(参照图4)向敞开状态转变时,在底板36形成的推压部62推压转动部件64的V字形的一个凸部64B。
而且,如图12B、图18A所示,在推压转动部件64时转动部件64转动,受扭螺旋弹簧74的另一端74B向圆弧孔78的另一端部移动。而且,转动部件64的V字形开口朝向侧面而使转动部件64停止。
如图12A、图18B所示,在转动部件64停止的状态下,棒状的锁定部件70配置成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而且,锁定部件70的前端部插入到形成于第二侧壁板20B上的凹状的兜部80中。在该状态下,锁定部件70成为配置成跨越第一侧壁板20A和第二侧壁板20B的结构。即,在转动部件64的V字形开口朝向侧面时,锁定装置60配置成将侧壁板20的展开状态锁定的锁定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13A、图13B所示,使敞开状态的底板36(参照图4)向收纳状态转变。这样,成为形成于底板36上的推压部62推压转动部件64的V字形的另一凸部64C的结构。而且,如图11A、图11B所示,转动部件64和锁定部件70转动,受扭螺旋弹簧74的另一端74B从圆弧孔78的另一端部向一个端部移动。而且,转动部件64的V字形的开口朝向上方而使转动部件64停止。即,锁定装置60配置成将侧壁板20的展开状态的锁定解除的锁定解除状态。
与之相对,如图14A、图14B所示,与底板36配置成收纳状态无关地,在锁定装置60配置成锁定状态的情况下,使收纳状态的底板36(参照图4)向敞开状态转变。这样,成为形成于底板36上的推压部62推压转动部件64的V字形的另一凸部64C的结构。推压凸部64C的转动部件64通过使受扭螺旋弹簧74弹性变形,从而进行转动以从移动轨迹上后退。而且,成为转动部件64允许推压部62的移动的结构。再有,在推压部62经过时,转动部件64通过受扭螺旋弹簧74的作用力而恢复到锁定状态。
再有,如图15A、图15B所示,与底板36配置成收纳状态无关地,锁定装置60配置成锁定状态的情况下,使敞开状态的底板36(参照图4)向收纳状态转变。这样,成为在底板36形成的推压部62推压转动部件64的V字形的一个凸部64B的结构。推压凸部64B的转动部件64使受扭螺旋弹簧74弹性变形从而进行转动以从移动轨迹上后退。而且,成为转动部件64允许推压部62的移动的结构。再有,在推压部62经过时,转动部件64通过受扭螺旋弹簧74的作用力而恢复到锁定状态。
即,受扭螺旋弹簧74无论是锁定装置60将侧壁板20锁定为展开状态的锁定状态或解除该锁定的锁定解除状态中的哪种状态,都为允许底板36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或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转变的允许转变部件。
另一方面,如图1、图6所示,具备作为使相对板14从基板12远离的远离部件的X臂84,以使由一对侧壁板20和基板12与相对板14包围四方的底部的对角线的长度相等。而且,该X臂84设置成跨越设置于基板12的下缘的凸缘12A和设置于相对板14的下缘的凸缘14A。
详细地说,X臂84具备一对臂部86,一对臂部件86相互之间可旋转地由轴支撑部82支撑在大体中央部。
再有,一对臂部件86的一个端部86A设置于凸缘12A和凸缘14A上,且由以铅垂方向为轴向的轴支撑部88可旋转地支撑。另一方面,一对臂部件86的另一端86B设置于凸缘12A和凸缘14A上,且可移动地被支撑在沿凸缘12A和凸缘14A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90内。
利用该结构,在使相对板14从基板12远离时,构成X臂84的一对臂部件86以轴支撑部82为中心而互相旋转。而且,臂部件86的另一端86B在长孔90内移动。臂部件86的中心部由轴支撑部82支撑,因此臂部件86的另一端86B的移动量相同。这样,由一对侧壁板20和基板12与相对板14包围四方的底部的对角线的长度变得相等。
(作用·效果)
如图2所示,在将折叠式收纳箱10折叠的状态下,基板12和相对板14重合。此外,在该基板12和相对板14之间,配置有折叠状态的侧壁板20和收纳状态的底板36。而且,折叠式收纳箱10变得不占用保管场所。
在使用者从该状态握持相对板14的握持部16并使相对板14从基板12远离时,如图3所示,未图示的磁力插销打开。而且,X臂84的臂部件86的另一端86B在长孔90内移动。再有,侧壁板20克服受扭螺旋弹簧30的作用力而从折叠状态开始向展开状态运动。
如图4、图5、图7、图9所示,在进一步将握持部16握持来使相对板14从基板12远离时,底板36通过受扭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而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而且,形成于侧壁板20上的引导槽44引导要向敞开状态转变的底板36的导销42。
如图1、图6、图8、图10所示,在将手放入底板36的凹部48中来使底板36向敞开状态转变的同时,使相对板14从基板12远离。于是,臂部件86的另一端86B向长孔90的端部移动。再有,侧壁板20的引导槽44的底面由底板36的导销42推压,侧壁板20从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变。而且,底板36成为敞开状态。
如图11A、图11B、图12A、图12B所示,在使收纳状态的底板36向敞开状态转变时,形成于底板36上的推压部62推压转动部件64的V字形的一个凸部64B。这样,转动部件64转动,受扭螺旋弹簧74的另一端74B从圆弧孔78的一个端部向另一端部移动。而且,转动部件64的V字形的开口朝向侧面而使转动部件64停止。
在该转动部件64停止的状态下,棒状的锁定部件70配置成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而且,锁定部件70的前端部插入到形成于第二侧壁板20B上的凹状的兜部80中。在将锁定部件70的前端部插入兜部80中时,锁定部件70配置成跨越第一侧壁板20A和第二侧壁板20B。即,锁定装置60配置成将侧壁板20的展开状态锁定的锁定状态。这样,可将折叠式收纳箱10作为收纳箱使用。
另一方面,在将变为可使用的折叠式收纳箱10折叠时,如图1所示,将手放入到敞开状态的底板36的凹部48中后抬起,使底板36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转变。
如图13A、图13B所示,在使敞开状态的底板36(参照图4)向收纳状态转变时,形成于底板36上的推压部62推压转动部件64的V字形的另一凸部64C。这样,如图11A、图11B所示,转动部件64和锁定部件70转动。由此,受扭螺旋弹簧74的另一端74B从圆弧孔78的另一端部向一个端部移动。而且,转动部件64的V字形开口朝向上方而使转动部件64停止。即,锁定装置60配置为将侧壁板20的展开状态的锁定解除的锁定解除状态。
在将侧壁板20的展开状态的锁定解除时,侧壁板20通过受扭螺旋弹簧30的作用力而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变。而且,相对板14通过与基板12重合而未图示的磁力插销来将相对板14和基板12锁紧,从而将折叠式收纳箱10折叠。
这样,在使底板36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时,锁定装置60将侧壁板20锁定为展开状态。因此,可容易地将侧壁板20保持为展开状态。
此外,在使底板36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时,侧壁板20的引导槽44的底面由底板36的导销42推压,侧壁板20从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变。即,仅通过使底板36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便可容易地使折叠式收纳箱10向作为收纳箱使用的状态转变。
另外,在将折叠式收纳箱10折叠时,在使底板36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时,解除将锁定装置60锁定为展开状态的侧壁板的锁定。因此,可容易地解除锁定为展开状态的侧壁板20的锁定。
此外,在使底板36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转变时,解除锁定为展开状态的侧壁板20的锁定。而且,侧壁板20通过受扭螺旋弹簧30的作用力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变。再有,相对板14通过磁力插销在基板12上锁紧,将折叠式收纳箱10折叠。即,仅通过使底板36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转变,便可容易地使折叠式收纳箱10折叠。
另外,利用受扭螺旋弹簧74的弹性变形而成为以下结构,无论锁定装置60是将侧壁板20锁定为展开状态的锁定状态或从展开状态解除该锁定的锁定解除状态中的哪种状态,都允许底板36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或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转变。因此,在锁定装置60没有被推压部62推压地向锁定状态或锁定解除状态转变时,皆可使底板36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或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转变。
此外,通过使相对板14从基板12远离,从而使构成X臂84的一对臂部件86以轴支撑部82为中心来旋转。这样,使臂部件86的另一端86B在长孔90内的移动量相同。因此,可使由一对侧壁板20和基板12与相对板14包围四方的底部的对角线的长度相等。
再有,通过使由一对侧壁板20和基板12与相对板14包围四方的底部的对角线的长度相等,从而可抑制折叠式收纳箱10歪斜。
还有,由于受扭螺旋弹簧40将底板36向敞开状态施力,因此减轻了使用者使底板36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的操作力。
再有,虽然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以其它各种实施方式实施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然的。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底板36以基板12轴支撑,但也可由相对板14轴支撑。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受扭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来减轻使用者使底板36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的操作力,但是,也可增强受扭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仅用受扭螺旋弹簧的作用力来使底板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
接着,根据图19~图22来说明本发明的折叠式收纳箱100的第二实施方式。
再有,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9A、图19B所示,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02,没有设置能转动的转动部件。取而代之,设有可在形成于第一侧壁板20A上的沿水平方向(相对板从基板远离的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的凹部104内移动的移动部件106。
详细地说,锁定装置102具备设置在侧壁板20的内侧(折叠式收纳箱100的收纳部侧)且由在敞开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转变的底板的推压部62推压而在凹部104内移动的移动部件106。再有,在移动部件106的表面(朝向收纳部侧的面),由移动的推压部62推压的一个突起部106B和另一突起部106C在水平方向上远离地设置。
在该移动部件106的背面(朝向侧壁板20侧的面),一体形成有圆筒状的压花106A。而且,在侧壁板20的外侧,设有通过螺钉110向压花106A固定的平板矩形形状的锁定部件112。
该锁定部件112嵌入到形成于第一侧壁板20A的外侧的凹部114中,可在与第二侧壁板20B接近、远离的方向上移动。
另外,在压花106A,配置有受扭螺旋弹簧118。而且,该受扭螺旋弹簧118相对于压花106A不能旋转地固定。再有,如图22A所示,受扭螺旋弹簧118的一端118A从第二侧壁板20B远离地向斜下方延伸而使前端部弯曲。另一方面,受扭螺旋弹簧118的另一端118B向第二侧壁板20B接近地向斜下方延伸而使前端部弯曲。
如图22A所示,在受扭螺旋弹簧118的一端118A与凹部114的一侧缘部114A抵接时,板状的锁定部件112不跨越第一侧壁板20A和第二侧壁板20B地配置。即,如图20A、图20B、图22A、图22B所示,在受扭螺旋弹簧118的一端118A与凹部114的一侧缘部114A抵接时,锁定装置102配置成将侧壁板20的展开状态的锁定解除的锁定解除状态。
与之相对,如图22B所示,在使收纳状态的底板向敞开状态转变时,成为以下结构,形成于底板上的推压部62推压设置于移动部件106的表面的一个突起部106B。
而且,如图21A、图23B所示,在推压移动部件106的一个突起部106B时,移动部件106向第二侧壁板20B移动。而且,受扭螺旋弹簧118的另一端118B与凹部114的另一侧缘部114B抵接而使移动部件106停止。
如图21B、图23A所示,在该移动部件106停止的状态下,将板状的锁定部件112的前端插入到形成于第二侧壁板20B上的凹状的兜部120中。而且,锁定部件112配置成跨越第一侧壁板20A和第二侧壁板20B。即,在受扭螺旋弹簧118的另一端118B与凹部114的另一侧缘部114B抵接时,锁定装置102配置成将侧壁板20锁定为展开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24A、图24B所示,采用以下结构,在使敞开状态的底板向收纳状态转变时,形成于底板上的推压部62推压移动部件106的另一突起部106C。这样,如图22A、图22B所示,移动部件106和锁定部件112移动,受扭螺旋弹簧118的一端118A与凹部114的一侧缘部114A抵接。而且,使移动部件106停止。即,锁定装置102配置成将侧壁板20的展开状态的锁定解除的锁定解除状态。
与之相对,如图25A、图25B所示,与将底板配置成收纳状态无关地,在将锁定装置102配置成锁定状态的情况下,使收纳状态的底板向敞开状态转变。于是,成为形成于底板上的推压部62推压移动部件106的另一突起部106C的结构。推压另一突起部106C的移动部件106进行移动以使受扭螺旋弹簧118弹性变形并从移动轨迹上后退。而且,移动部件106成为允许推压部62的移动的结构。再有,在推压部62经过时,移动部件106通过受扭螺旋弹簧118的作用力而恢复到锁定状态。
再有,如图26A、图26B所示,与将底板配置成敞开状态无关地,在将锁定装置102配置成锁定解除状态的情况下,使敞开状态的底板向收纳状态转变。于是,成为形成于底板上的推压部62推压移动部件106的一个突起部106B的结构。推压一个突起部106B的移动部件106进行移动以使受扭螺旋弹簧118弹性变形并从移动轨迹上后退。而且,移动部件106成为允许推压部62的移动的结构。再有,在推压部62经过时,移动部件106通过受扭螺旋弹簧118的作用力而恢复到锁定解除状态。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折叠式收纳箱,12-基板,14-相对板,20-侧壁板,30-受扭螺旋弹簧(侧壁施力部件),36-底板,40-受扭螺旋弹簧(底板施力部件),58-锁定单元,60-锁定装置,62-推压部,74-受扭螺旋弹簧(允许转变部件),84-X臂(远离部件),100-折叠式收纳箱,102-锁定装置,118-受扭螺旋弹簧(允许转变部件)。

Claims (7)

1.一种折叠式收纳箱,其特征在于,具备:
矩形形状的基板;
与上述基板相对地设置的相对板;
一对侧壁板,与上述基板的侧缘和上述相对板的侧缘连接,且在被折叠的折叠状态下使上述基板和上述相对板接近,并且在使上述相对板从上述基板远离时从折叠状态成为展开状态,在该展开状态下由上述基板和上述相对板包围四方;
底板,在上述侧壁板的折叠状态下配置成与上述基板和上述相对板重合的收纳状态,并且由上述基板或上述相对板旋转自如地轴支撑,当使上述相对板从上述基板远离而使上述侧壁板从折叠状态成为展开状态时,从收纳状态转动而向敞开状态转变以构成由一对上述侧壁板和上述基板及上述相对板包围四方的底部;以及
锁定单元,在使上述底板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时将上述侧壁板锁定为展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收纳箱,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底板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转变时,上述锁定单元解除锁定为展开状态的上述侧壁板的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收纳箱,其特征在于,
设有对上述侧壁板施力以使其成为折叠状态的侧壁施力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折叠式收纳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单元具备:
设置于转动的上述底板上的推压部;以及
锁定装置,设置于上述侧壁板上,且由上述推压部推压而将上述侧壁板锁定为展开状态或使上述侧壁板从展开状态解除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折叠式收纳箱,其特征在于,
设有将上述底板施力为敞开状态的底板施力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折叠式收纳箱,其特征在于,
设有允许转变部件,该允许转变部件无论上述锁定装置是将上述侧壁板锁定为展开状态的锁定状态还是从展开状态解除锁定的锁定解除状态,都允许上述底板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变或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转变。
7.一种折叠式收纳箱,其特征在于,具备:
矩形形状的基板;
与上述基板相对地设置的相对板;
一对侧壁板,与上述基板的侧缘和上述相对板的侧缘连接,且在被折叠的折叠状态下使上述基板和上述相对板接近,并且在使上述相对板从上述基板远离时从折叠状态成为展开状态,在该展开状态下由上述基板和上述相对板包围四方;
底板,在上述侧壁板的折叠状态下配置成与上述基板和上述相对板重合的收纳状态,并且由上述基板或上述相对板旋转自如地轴支撑,当使上述相对板从上述基板远离而使上述侧壁板从折叠状态成为展开状态时,从收纳状态转动而向敞开状态转变以构成由一对上述侧壁板和上述基板及上述相对板包围四方的底部;以及
远离部件,该远离部件在使上述相对板从上述基板远离而使一对上述侧壁板从折叠状态成为展开状态时,使上述相对板从上述基板远离以使由一对上述侧壁板和上述基板及上述相对板包围四方的底部的对角线的长度相等。
CN201080023512.XA 2009-05-28 2010-05-26 折叠式收纳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88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29162 2009-05-28
JP2009129162A JP5352346B2 (ja) 2009-05-28 2009-05-28 折り畳み式収納箱
PCT/JP2010/058897 WO2010137615A1 (ja) 2009-05-28 2010-05-26 折り畳み式収納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8839A true CN102448839A (zh) 2012-05-09
CN102448839B CN102448839B (zh) 2014-11-05

Family

ID=43222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351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8839B (zh) 2009-05-28 2010-05-26 折叠式收纳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44740B2 (zh)
EP (1) EP2436608B1 (zh)
JP (1) JP5352346B2 (zh)
CN (1) CN102448839B (zh)
WO (1) WO201013761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2249A (zh) * 2019-07-03 2019-08-30 洛阳蒂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购物车
CN114476302A (zh) * 2022-03-19 2022-05-13 安徽久恒智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拆卸的组合托盘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773187S1 (en) * 2015-02-11 2016-12-06 Cre8Team Besloten Vennootschap Storage box
US10065763B2 (en) 2016-09-15 2018-09-04 Arena Packaging, Llc Wall latching system
KR20210137716A (ko) * 2020-05-11 2021-11-18 박용재 접이식 슬리브 박스
US11358534B2 (en) * 2020-08-24 2022-06-14 TruckStash, Inc. Tailgate-mounted collapsible storage system
US11873595B2 (en) * 2021-03-01 2024-01-16 Harsa Studio Ltd EZE-pack laundry hamper
JP6947324B1 (ja) * 2021-03-29 2021-10-1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携帯型パーテーション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5506A (en) * 1963-11-29 1965-07-20 Jack S Beard Foldable animal shipping container
CN1041139A (zh) * 1988-08-23 1990-04-11 杰弗里·雷蒙德·里克特 可折叠容器
JPH06286752A (ja) * 1993-03-29 1994-10-11 Showa Alum Corp 通箱兼用折畳み式運搬台車
JPH1077033A (ja) * 1996-08-30 1998-03-24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折畳みコンテナ
JPH10203530A (ja) * 1997-01-20 1998-08-04 Sekisui Chem Co Ltd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
CN2414008Y (zh) * 2000-01-19 2001-01-10 汇豪企业有限公司 可折合的箱柜
JP2003291962A (ja) * 2002-03-29 2003-10-15 Sanko Co Ltd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65269A (en) * 1973-12-03 1975-02-11 Kenneth L Coleman Collapsible material handling and storage container
JPS5817323U (ja) * 1981-06-25 1983-02-02 岐阜プラスチック工業株式会社 収納用容器
JPS5817323A (ja) 1981-07-23 1983-02-01 Sharp Corp スピ−カ手段の受音点設定装置
FR2719821B1 (fr) 1994-05-10 1996-06-28 Allibert Equipement Bac pliant en matière plastique.
JP3799666B2 (ja) 1996-07-04 2006-07-19 株式会社ニコン 自動合焦撮影装置及び自動合焦装置
DE29709271U1 (de) 1997-05-27 1997-07-17 Aveco Import Service Gmbh Tragetasche
WO2006024104A1 (en) * 2004-09-01 2006-03-09 Container Technology Pty Ltd A large collapsible container with central hinges in side covers
JP2008087625A (ja) 2006-10-02 2008-04-17 Daikyo Nishikawa Kk 車両用収納装置
GB2445637B (en) 2007-10-22 2008-12-31 Not Box Co Ltd Collapsible crate
EP2141078A1 (en) * 2008-07-03 2010-01-06 Creative Nations International, Ltd. Folding collapsible storage box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5506A (en) * 1963-11-29 1965-07-20 Jack S Beard Foldable animal shipping container
CN1041139A (zh) * 1988-08-23 1990-04-11 杰弗里·雷蒙德·里克特 可折叠容器
JPH06286752A (ja) * 1993-03-29 1994-10-11 Showa Alum Corp 通箱兼用折畳み式運搬台車
JPH1077033A (ja) * 1996-08-30 1998-03-24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折畳みコンテナ
JPH10203530A (ja) * 1997-01-20 1998-08-04 Sekisui Chem Co Ltd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
CN2414008Y (zh) * 2000-01-19 2001-01-10 汇豪企业有限公司 可折合的箱柜
JP2003291962A (ja) * 2002-03-29 2003-10-15 Sanko Co Ltd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2249A (zh) * 2019-07-03 2019-08-30 洛阳蒂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购物车
CN114476302A (zh) * 2022-03-19 2022-05-13 安徽久恒智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拆卸的组合托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36608A1 (en) 2012-04-04
US8844740B2 (en) 2014-09-30
US20120111861A1 (en) 2012-05-10
EP2436608B1 (en) 2015-10-28
JP5352346B2 (ja) 2013-11-27
WO2010137615A1 (ja) 2010-12-02
JP2010274962A (ja) 2010-12-09
EP2436608A4 (en) 2014-03-12
CN102448839B (zh)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8839A (zh) 折叠式收纳箱
CN103129807B (zh) 模块化容器组件
EP2582586B1 (en) Box with lid and handle
CN216995354U (zh) 一种收纳模块的加固结构
JP6609329B2 (ja) 容器
US20150167370A1 (en) Rail locking device
US20220039529A1 (en) Luggage with support
CN102348607B (zh) 折叠盒
JP5123068B2 (ja) 双方向引出し構造
TW202100059A (zh) 搬運具用的操作把手裝置的連繫機構
CN104936790B (zh) 回墨印章
CN112918890A (zh) 一种收纳模块
CN104696352B (zh) 自动栓锁装置及其电子装置
CN212064558U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6574475B (zh) 用于配件布置系统的控制元件、配件布置系统以及门或窗
JP2009126519A (ja)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
CN204712014U (zh) 工具箱
KR200457865Y1 (ko) 자동차용 키
JP2007071013A (ja) かばん錠
JP6258152B2 (ja) 折畳み容器
JP2016043938A (ja) 折畳み容器
JP2014083986A (ja) デッキボード
JP2011219994A (ja) 車両用携帯機
US8562030B2 (en) Electronic mobile device cover latch mechanism
JP5555119B2 (ja) シリンダー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