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1424A - 车用遮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用遮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1424A
CN102431424A CN2011102935378A CN201110293537A CN102431424A CN 102431424 A CN102431424 A CN 102431424A CN 2011102935378 A CN2011102935378 A CN 2011102935378A CN 201110293537 A CN201110293537 A CN 201110293537A CN 102431424 A CN102431424 A CN 102431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shade
shading panel
sliding shoes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35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1424B (zh
Inventor
沢田和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31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1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1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14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007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moveable head-liners, screens, curtains or blinds for ceilings
    • B60J7/003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moveable head-liners, screens, curtains or blinds for ceilings one or more sliding rigid plate or lammellae
    • B60J7/0038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moveable head-liners, screens, curtains or blinds for ceilings one or more sliding rigid plate or lammellae stored in stacked fash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Support Devices For Sliding Door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用遮光装置,包括:一对导轨,该一对导轨在设置在车顶上的透光部的侧边缘处延伸,导轨设置成彼此相对;多个延伸部,该多个延伸部形成在每个导轨上并且向相对的导轨延伸,延伸部限定滑动凹入槽;滑动构件,该滑动构件借助于延伸部支承并且可滑动地设置在每个滑动凹入槽中;接合部,该接合部形成在所述每个滑动构件上;以及多个遮光面板,该多个遮光面板分别通过滑动构件可滑动地支承在滑动凹入槽中,所述遮光面板构造为通过在遮光装置的打开操作和关闭操作中的至少一个的过程中每个接合部的接合而彼此连动。

Description

车用遮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一种车用遮光装置。
背景技术
JP2010-120537A(称作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已知的车用遮光装置。根据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已知车用遮光装置,为了打开和关闭相互连动的导轨的分别沿分离开的槽滑动的多个遮光面板,设置在操作侧遮光面板的后边缘处的驱动衬套与设置在从动侧遮光面板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处的接合衬套接触而接合至接合衬套。出于减小当驱动衬套接触接合衬套时产生的冲击噪声的目的,驱动衬套由例如橡胶之类的弹性构件制成。
JP2004-249850A(称作专利文献2)公开了另一种已知的车用遮光装置。根据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已知车用遮光装置,设置在操作侧遮光面板的后边缘处的接触销构造为接触设置在从动侧遮光面板的前边缘处的从动接触销来关闭从动侧遮光面板,而操作侧遮光面板的后边缘构造为接触从动侧遮光面板的后边缘凸缘部来打开从动侧遮光面板。
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车用遮光装置,由于驱动衬套和接合衬套设置在容易变形的每个遮光装置上,在沿着上下方向施加大量载荷的情况下,或者在以惯性操作每个遮光面板的情况下,驱动衬套可能越过接合衬套并与接合衬套脱开。
此外,根据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车用遮光装置,因为接触销和从动接触销设置在操作侧遮光面板与从动侧遮光面板之间,所以会增加多板式遮光装置的厚度。
因此存在对于阻止衬套的无意脱开并减小多板式遮光装置的厚度的车用遮光装置的需要。
发明内容
如前所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用遮光装置,其包括:一对导轨,该一对导轨在设置于车顶上的透光部的侧边缘处延伸,导轨设置成彼此相对;多个延伸部,该多个延伸部形成在每个导轨上并且向相对的导轨延伸,延伸部限定滑动凹入槽;滑动构件,该滑动构件由延伸部支承并且可滑动地设置在每个滑动凹入槽中;接合部,该接合部形成在每个所述滑动构件上;以及多个遮光面板,该多个遮光面板分别通过滑动构件可滑动地支承在滑动凹入槽中,所述遮光面板构造为通过在遮光装置的打开操作和关闭操作至少其中之一的过程中每个接合部的接合而彼此连动(interoperate)。
根据本公开的构造,因为由延伸部支承的滑动构件处设置有接合部,所以阻止了相互接合的滑动构件之间的相对移位,从而阻止滑动构件的松脱。此外,由于阻止了滑动构件的松脱,所以减小了接合部的高度,并由此减小了遮光装置的厚度。
根据本公开,延伸部包括上延伸部、下延伸部和中间延伸部,上延伸部向相对的导轨延伸而与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并且形成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部处,下延伸部向相对的导轨延伸而与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并且形成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下部处,而中间延伸部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设置在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之间并且具有与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相比更短的延伸长度。接合部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设置在上延伸部与下延伸部之间并且位于向相对的轨道延伸的中间部的末端附近。
根据本公开的构造,因为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与接合部重叠,所以阻止了相互接合的接合部之间的相对移位,从而稳固地支承接合部。此外,因为接合部设置在中间延伸部的末端附近,故而可以避免中间延伸部与接合部沿着遮光装置的厚度方向的重合,由此减小了车用遮光装置的厚度。
根据本公开,接合部对应于沿着车辆上下方向伸出的伸出部。车用遮光装置还包括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构造为关于遮光面板的打开和关闭方向与伸出部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构造,因为伸出部设置有弹性构件,所以减轻了当伸出部相互接触时的冲击,从而阻止了噪声的产生。
根据本公开,伸出部的在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伸出方向上的端部相对于弹性构件沿着伸出方向伸出。
根据本公开的构造,因为伸出部的沿着伸出方向的端部相对于弹性构件沿着伸出方向伸出,并且可以防止弹性构件与遮光面板之间的滑动接触,所以阻止了由弹性构件的卡滞造成的堵塞或粘着。
根据本公开,伸出部设置有保持槽,该保持槽形成为在垂直于遮光装置的打开和关闭方向设置的表面上的凹入构形,而弹性构件装配至保持槽中以保持在保持槽中。
根据本公开的构造,弹性构件装配至保持槽中而被稳固地保持至伸出部。
根据本公开,弹性构件对应于橡胶构件。
根据本公开,滑动构件包括第一接合滑瓦和第二接合滑瓦,第一接合滑瓦支承在上延伸部与中间延伸部之间,而第二接合滑瓦支承在之间下延伸部与中间延伸部之间;多个遮光面板包括第一遮光面板和第二遮光面板,第一遮光面板通过第一接合滑瓦由滑动凹入槽可滑动地支承,而第二遮光面板通过第二接合滑瓦由滑动凹入槽可滑动地支承;而接合部包括第一伸出部和第二伸出部,第一伸出部从第一接合滑瓦向第二遮光面板伸出,而第二伸出部从第二接合滑瓦向第一遮光面板伸出。
根据本公开,垂直表面由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凹入的一对阶梯部形成,而保持槽由阶梯部和遮光面板限定。
根据本公开,弹性构件对应于具有围绕伸出部的周围的开口的橡胶构件。
附图说明
根据参考附图而考虑的下文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及额外的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图中:
图1是汽车车顶的立体图,根据在此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光装置安装至该汽车车顶;
图2是示出了根据在此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光装置的完全关闭状态的局部平面图;
图3是根据在此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取自图2中III-III线的导轨和接合滑瓦的横截面图,该横截面垂直于车辆宽度方向;
图4是根据在此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取自图2中IV-IV线的导轨和接合滑瓦的横截面图,该横截面垂直于车辆前后方向;
图5是根据在此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接合滑瓦的立体图;和
图6是根据在此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导轨和接合滑瓦的横截面图,该横截面垂直于车辆前后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如下图中的图示说明车用遮光装置的实施方式。
如图1中示出的,汽车的车顶1上设置有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车用遮光装置。形成车顶1的车顶面板2包括用于引入阳光的透光部3和树脂面板4,由透明树脂材料制成的树脂面板4设置在透光部3处。树脂面板4的外周部5处设置有密封构件,以防止雨水渗透至车厢。如图2中示出的,在车顶面板2的透光部3的侧边缘3a附近的车厢内侧的表面6处设置有用作车用遮光装置的遮光装置11。借助于打开和关闭遮光装置11,在透光部3处进行采光和遮光。
为了进行说明,图2至图6中仅示出了遮光装置11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12的一侧,遮光装置11包括对称的构型,因而相同的结构应用于遮光装置11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12的另一侧。借助于例如螺栓将通过挤压例如铝而形成并沿着前后方向(即用作打开和关闭方向)的一对导轨14固定至车顶面板2的透光部3的侧边缘3a附近的车厢内侧的表面6。导轨14设置为沿着车辆宽度方向12相互面对(即彼此相对)。第一遮光面板15由导轨14通过用作滑动构件的一对第一滑瓦16和一对第一接合滑瓦17可滑动地支承,其中每个第一滑瓦16均分别设置在导轨14处,并且每个第一接合滑瓦17均分别设置在导轨14处。第二遮光面板18由导轨14通过用作滑动构件的一对第二滑瓦19和一对第二接合滑瓦21可滑动地支承,其中每个第二滑瓦19均分别设置在导轨14处,并且每个第二接合滑瓦21均分别设置在导轨14处。每个第一滑瓦16均设置在第一遮光面板15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15a的前部处。每个第一接合滑瓦17均设置在第一遮光面板15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15a的后部处。每个第二接合滑瓦21均设置在第二遮光面板18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18a的前部处。每个第二滑瓦19均设置在第二遮光面板18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18a的后部处。此外,车厢内侧的第一遮光面板15的前端部15b处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一遮光面板15和第二遮光面板18的操作按钮22。
如图3和图4中示出的,导轨14包括用作滑动凹入槽的第一槽部14a和用作滑动凹入槽的第二槽部14b,第一槽部14a和第二槽部14b上下叠置为相互平行地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即向前向后方向)延伸。第一槽部14a和第二槽部14b形成为具有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向内开口的开口。第一槽部14a设置在第二槽部14b上方。第一槽部14a由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上端延伸部14c(即用作延伸部、上延伸部)、中间延伸部14d(即用作延伸部)和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即向上向下方向)延伸的侧壁部14e限定。第二槽部14b由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下端延伸部14f(即用作延伸部、下延伸部)、中间延伸部14d和侧壁部14e限定。相对于中间延伸部14d的末端14i(即用作中间延伸部的末端),上端延伸部14c的末端14g和下端延伸部14f的末端14h设置在沿着车辆宽度向内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中间延伸部14d的延伸长度(量)短于上端延伸部14c和下端延伸部14f,中间延伸部14的末端14i附近形成中空区域25。
第一滑瓦16和第一接合滑瓦17装配至第一槽部14a内以便可滑动地支承第一遮光面板15。第二滑瓦19和第二接合滑瓦21装配至第二槽部14b内以便可滑动地支承第二遮光面板18。第一伸出部32(即用作接合部)在第一接合滑瓦17上设置为沿着车辆向下方向伸出,第一橡胶构件31(即用作弹性构件)装配在第一伸出部32上。第二接合滑瓦21包括第二伸出部34(即用作接合部),第二橡胶构件(即用作弹性构件)装配在第二伸出部34上。第二伸出部34沿着车辆向上方向伸出。第一伸出部32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第一竖直表面32a(即用作竖直平面)上形成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凹入的一对第一阶梯部32b。第一橡胶构件31包括第一橡胶装配表面31a和第一橡胶保持部31b,第一橡胶装配表面31a装配至第一伸出部32,第一橡胶保持部31b形成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伸出。第一橡胶保持部31b装配至由第一阶梯部32b和第一遮光面板15限定的一对第一橡胶保持槽35(即用作保持槽)中以保持第一橡胶构件31。类似地,第二伸出部34的第二竖直表面34a(即用作竖直表面)上形成一对第二阶梯部34b,而第二橡胶保持槽36(即用作保持槽)由第二阶梯部34b和第二遮光面板18限定。第二橡胶装配表面33a处的第二橡胶保持部33b装配至第二橡胶保持槽36以保持第二橡胶构件33。第一伸出表面(即用作端部)32c是第一伸出部32的面向向下并可滑动地接触第二遮光面板18的端部表面。第二伸出端部表面34c(即用作端部)是第二伸出部34的面向向上并可滑动地接触第一遮光面板15的端部表面。第一接触表面31c对应于第一橡胶构件31的面向车辆向前方向的侧表面。第二接触表面33c对应于第二橡胶构件33的面向车辆向后方向并且构型为接触第一接触表面31c的侧表面。由于上端延伸部14c的末端14g和下端延伸部14f的末端14h与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重叠,故而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借助于导轨14沿着车辆上下方向支承并且设置在中空区域25内。在这种情况下,“上端延伸部14c的末端14g和下端延伸部14f的末端14h与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重叠”对应于“上端延伸部14c和下端延伸部14f的末端14h相对于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堆叠”。
如图5中图示的,第一接合滑瓦17由树脂制成并且形成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而且包括第一遮光装置保持部17a,该第一遮光装置保持部17a包括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向内开口的凹入部。第一遮光装置保持部17a由第一上表面壁部17b、第一下表面壁部17c、第一前端部17d、第一后端部17e和第一侧壁部17f限定。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第一下表面壁部17c不与第一伸出部32重叠,然而,第一上表面壁部17b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为比第一下表面壁部17c更长而与第一伸出部32重叠。通过第一伸出腿部32d,形成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的第一伸出部32形成在第一上表面壁部17b上。第一伸出部32相对于第一上表面壁部17b沿着车辆向下方向设置。第一伸出部32相对于第一伸出腿部32d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伸出。第一伸出部32由第一橡胶构件31覆盖,第一橡胶构件31形成为具有开口的矩形形状。第一伸出端部表面32c对应于弯曲为沿着车辆向下方向伸出的冕形弯曲表面。第一伸出端部表面32c设置为相比于第一橡胶构件31而沿着车辆向下方向伸出。第一遮光装置15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15a装配至第一遮光装置保持部17a而保持在该处,该第一遮光装置15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15a形成为凹入而不与第一伸出腿部32d和第一前端部17d干涉。第二接合滑瓦21包括与第一接合滑瓦17相同的构型,并设置在反向位置。
遮光装置11的关闭操作将说明如下。在遮光装置11的完全打开状态中,第一遮光面板15和第二遮光面板18沿着上下方向相互重叠,并且容纳于未设置透光部3的车顶面板2的后部中。当操作操作按钮22而沿着车辆向前方向向第一遮光面板15施加力时,仅有第一遮光面板15通过第一滑瓦16和第一接合滑瓦17而沿着第一槽部14a在车辆向前方向上滑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接合滑瓦17的第一上表面部17b相对于导轨14的上端延伸部14c滑动,而第一下表面壁部17c相对于中间延伸部14d滑动。此外,第一伸出端部表面32c相对于第二遮光面板18滑动,而第二伸出端部表面34c相对于第一遮光面板15滑动。在第一遮光装置后端部15c变为更靠近第二遮光装置前端部18b而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相互重叠时,每个第一接合滑瓦17和每个第二接合滑瓦21开始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重叠。随后,第一接合滑瓦17的第一伸出部32与第二接合滑瓦21的第二伸出部34之间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距离减小,而第一橡胶构件31的第一接触表面31c沿着前后方向接触第二橡胶构件33的第二接触表面33c。因此,第一伸出部32与第二伸出部34沿着前后方向相互接合,而沿着车辆向前方向施加至操作按钮22的力通过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之间的接合而传递至第二遮光面板18。在第一遮光装置后端部15c和第二遮光装置前端部18b相互重叠的状态下,第一遮光面板15和第二遮光面板18沿着车辆向前方向一起滑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上表面壁部17b相对于上端延伸部14c滑动,第一下表面壁部17c相对于中间延伸部14d滑动,第二接合滑瓦21的第二上表面壁部21c相对于中间延伸部14d滑动,而第二下表面壁部21b相对于下端延伸部14f滑动。此外,第一伸出端部表面32c和第二伸出端部表面34c并不分别相对于第一遮光面板15和第二遮光面板18滑动。第一遮光面板15的前端部15b与止动部接触以停止运动,而透光部3借助于第一遮光面板15和第二遮光面板18遮挡而建立完全关闭状态。此外,即使在例如沿着车辆上下方向施加力以松脱第一接合滑瓦17和第二接合滑瓦21的情况下,当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通过惯性、或通过力相互接触时,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借助于上端延伸部14c和下端延伸部14f支承以保持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相对位置。
遮光装置11的打开操作将说明如下。当打开遮光装置时,沿着车辆向后方向向操作按钮22施加力,消除了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的接合,只有第一遮光面板15沿着向后方向滑动。通过使第一遮光面板15的第一滑瓦16与第二遮光面板18的第二接合滑瓦21接触,第一滑瓦16与第二接合滑瓦21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接合。在第一遮光面板15和第二遮光面板18相互重叠的状态下,第一遮光面板15和第二遮光面板18一起滑动,而第二遮光面板18的后端部18c与止动部接触,从而停止第一遮光面板15和第二遮光面板18的运动,以建立可以从透光部3采光的完全打开状态。
根据遮光装置11的构造,分别形成有用作接合部的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的第一接合滑瓦17和第二接合滑瓦21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借助于上端延伸部14c和下端延伸部14f支承。根据上述构造,与刚度低于第一接合滑瓦17和第二接合滑瓦21的第一遮光面板15和第二遮光面板18上设置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的构造相比,加强了当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接合时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刚度,由此阻止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的相对移动。因此,即使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大体地相互接触,也阻止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的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相对移动,由此通过阻止松脱而增强了接合的确定性。此外,由于借助于增强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的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接合刚度而阻止了相对移动,所以减小了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的伸出量,减小了第一接合滑瓦17和第二接合滑瓦21之间的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相对距离,减小了遮光装置11的厚度。此外,由于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分别与第一接合滑瓦17和第二接合滑瓦21一体地形成,所以避免了零件数量的增加,并且可以减小制造成本和组装时间。此外,当将遮光装置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时,第一接合滑瓦17、第二接合滑瓦21和导轨14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而只根据车辆的类型而改变遮光面板,容易设想将应用扩展至不同类型的车辆,由此有助于及时向市场提供新车型。
此外,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上端延伸部14c和下端延伸部14f使得上端延伸部14c的末端14g和下端延伸部14f的末端14h与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重叠,增强了接合时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的刚度以稳固地支承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由于增强了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的接合刚度,故而允许减小第一遮光面板15和第二遮光面板18的刚度,这允许增大就选择材料而言的自由度,并且可以减小对于材料的制造成本。此外,由于中间延伸部14d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延伸长度小于上端延伸部14c和下端延伸部14f,所以可以在中间延伸部14d的末端14i附近设置中空区域25。通过在中空区域25内容纳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可以减小遮光装置11的厚度。因此,即使遮光装置11设置在车顶处,也不减小位于驾驶员和乘客的头上方的空间,可以保持舒适的头部空间。
此外,由于在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上分别设置第一橡胶构件31和第二橡胶构件33,因而减轻了当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在两者之间接合而接触时的冲击以阻止噪声的产生,由此增强安静性。
沿着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的伸出方向,第一伸出端部表面32c和第二伸出端部表面34c分别相对于第一橡胶构件31和第二橡胶构件33伸出。根据上述构造,在不进行第一橡胶构件31和第二遮光面板18之间、以及第二橡胶构件33和第一遮光面板15之间的滑动接触的情况下,执行遮阳板11的打开和关闭操作。因此,阻止了由于当打开和关闭遮光装置11时第一橡胶构件31和第二橡胶构件33的卡滞造成的堵塞或粘着的产生,这使操作感觉顺畅并且增强了质感。此外,可以阻止由橡胶构件在面板上进行滑动运动所引起的有卡滞的滑动现象造成的噪声的产生,由此增强了安静性。
此外,由于第一橡胶构件31和第二橡胶构件33分别装配至第一橡胶保持槽35和第二橡胶保持槽36内,故而第一橡胶构件31和第二橡胶构件33被稳固地保持在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处。此外,借助于将第一橡胶构件31和第二橡胶构件33装配至第一橡胶保持槽35和第二橡胶保持槽36内,容易地确定定位并且增强了组装精度。
上文说明的实施方式可以作如下修改。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一橡胶构件31和第二橡胶构件33分别固定至分别形成在第一竖直表面32a和第二竖直表面34a上的第一橡胶保持槽35和第二橡胶保持槽36内。然而,第一橡胶构件31和第二橡胶构件33可以固定至除了第一竖直表面32a和第二竖直表面34a以外的表面。此外,固定方法不局限于装配接合,而且例如第一橡胶构件31和第二橡胶构件33可以借助于粘接固定至所述表面。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第一橡胶构件31和第二橡胶构件33分别设置在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处。然而,可以在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中只有一个处设置弹性构件。替代性地,代替设置弹性构件,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可以由例如具有高吸声性能和高阻尼比的树脂制成。此外,可以在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上一体地形成具有大程度变形量的一部分以吸收冲击。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第一伸出端部表面32c和第二伸出端部表面34c的整个表面沿着车辆上下方向伸出。然而,第一伸出端部表面32c和第二伸出端部表面34c可以定结构为使第一伸出端部表面32c和第二伸出端部表面34c的表面的一部分沿着车辆上下方向伸出。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第一接合滑瓦17和第二接合滑瓦21构造为在遮阳板11的关闭操作过程中相互接合。然而,构造并不局限于上述,第一接合滑瓦17和第二接合滑瓦21可以构造为在遮阳板11的打开操作过程中相互接合。此外,第一接合滑瓦17和第二接合滑瓦21可以构造为在遮阳板11的关闭操作过程中以及在遮阳板11的打开操作过程中相互接合。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树脂面板4独立于车顶面板2设置。然而,构造并不局限于上述,树脂面板4和车顶面板2也可以一体地形成。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遮光装置11以为固定式太阳天窗选择性地采光的方式应用。然而,遮光装置11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太阳天窗,例如滑动型或由铰链固定的翻出(flip-out)型太阳天窗。此外,遮光装置11可以手动或者借助于电致动来打开和关闭。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设置了两个遮光面板,然而遮光面板的数量并不受限制。例如可以借助于增加滑动凹入槽的阶梯的数量而设置三个或更多个遮光面板,从而适用于例如具有大车顶尺寸的厢式车辆。替代性地,图6中示出了具有四个遮光装置的车用遮光装置的修改后的示例,所述四个遮光装置为第一遮光装置41、第二遮光装置42、第三遮光装置43和第四遮光装置44。图6示出了垂直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的导轨45和第一遮光装置41至第四遮光装置44的横截面图。导轨45上形成有第一延伸部45a(即用作上延伸部)、第二延伸部45b(即用作中间延伸部)、第三延伸部45c(即用作上延伸部、下延伸部)、第四延伸部45d(即用作中间延伸部)和第五延伸部45e(即用作下延伸部)。遮光面板41至44由第一延伸部45a至第五延伸部45e通过接合滑瓦46至49支承(保持)。设置在导轨45的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中部的第三延伸部45c用作下延伸部以支承第一延伸部(即用作接合部)和第二伸出部51(即用作接合部)以及第一延伸部45a,而第三延伸部45c用作上延伸部以支承第三伸出部(即用作接合部)和第四伸出部52(即用作接合部)以及第五延伸部45e。
根据本公开的构造,垂直于打开和关闭方向的竖直表面不一定要形成在精确垂直于打开和关闭方向的表面中,并且限定为包括具有一定程度偏离角的表面。

Claims (9)

1.一种车用遮光装置,包括:
一对导轨(14、45),所述一对导轨(14、45)在设置于车顶上的透光部的侧边缘处延伸,所述导轨设置成彼此相对;
多个延伸部(14c、14d、14f;45a、45b、45c、45d、45e),所述多个延伸部(14c、14d、14f;45a、45b、45c、45d、45e)形成在每个所述导轨(14、45)上并且向相对的所述导轨延伸,所述延伸部限定滑动凹入槽(14a、14b);
滑动构件(17、21),所述滑动构件(17、21)由所述延伸部支承,并且可滑动地设置在每个所述滑动凹入槽(14a、14b)中;
接合部(32、34;51、52),所述接合部(32、34;51、52)形成在每个所述滑动构件(17、21)上;以及
多个遮光面板(15、18),所述多个遮光面板(15、18)分别通过所述滑动构件(17、21)可滑动地支承在所述滑动凹入槽(14a、14b)中,所述遮光面板(15、18)构造为通过在所述遮光装置的打开操作和关闭操作至少其中之一的过程中每个所述接合部的接合而彼此连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遮光装置,其中
所述延伸部包括上延伸部(14c;45a、45c)、下延伸部(14f;45c、45e)和中间延伸部(14d;45b、45d),所述上延伸部(14c;45a、45c)向相对的所述导轨延伸而与所述接合部(32、34)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并且形成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部处,所述下延伸部(14f;45c、45e)向相对的所述导轨延伸而与所述接合部(32、34)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并且形成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下部处,而所述中间延伸部(14d;45b、45d)在所述车辆上下方向上设置在所述上延伸部和所述下延伸部之间并且具有与所述上延伸部和所述下延伸部相比更短的延伸长度;并且其中
所述接合部在所述车辆上下方向上设置在所述上延伸部与所述下延伸部之间并且位于向相对的所述轨道延伸的所述中间部的末端附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遮光装置,其中,所述接合部(32、34)对应于沿着所述车辆上下方向伸出的伸出部(32、34);所述车用遮光装置还包括:
弹性构件(31、33),所述弹性构件(31、33)构造为关于所述遮光面板的打开和关闭方向与所述伸出部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遮光装置,其中,所述伸出部的在沿着所述车辆上下方向的伸出方向上的端部相对于所述弹性构件沿着所述伸出方向伸出。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遮光装置,其中,所述伸出部设置有保持槽(35、36),所述保持槽(35、36)形成为在垂直于所述遮光装置的打开和关闭方向设置的表面上的凹入构形;而且其中
所述弹性构件装配至所述保持槽中以保持在所述保持槽中。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遮光装置,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对应于橡胶构件。
7.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遮光装置,其中
所述滑动构件(17、21)包括第一接合滑瓦(17)和第二接合滑瓦(21),所述第一接合滑瓦(17)支承在所述上延伸部(14c;45a、45c)与所述中间延伸部(14d;45b、45d)之间,而所述第二接合滑瓦(21)支承在所述下延伸部(14f;45c、45e)与所述中间延伸部(14d;45b、45d)之间;
所述多个遮光面板(15、18)包括第一遮光面板(15)和第二遮光面板(18),所述第一遮光面板(15)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滑瓦由所述滑动凹入槽(14a)可滑动地支承,而所述第二遮光面板(18)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滑瓦由所述滑动凹入槽(14b)可滑动地支承;而且
所述接合部(32、34)包括第一伸出部(32)和第二伸出部(34),所述第一伸出部(32)从所述第一接合滑瓦向所述第二遮光面板伸出,而所述第二伸出部(34)从所述第二接合滑瓦向所述第一遮光面板伸出。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遮光装置,其中,所述垂直表面由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凹入的一对阶梯部形成,而所述保持槽(35、36)由所述阶梯部和所述遮光面板限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遮光装置,其中,所述弹性构件(31、33)对应于具有围绕所述伸出部的周围的开口的橡胶构件。
CN201110293537.8A 2010-09-28 2011-09-26 车用遮光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314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7137A JP5617488B2 (ja) 2010-09-28 2010-09-28 車両用サンシェード
JP2010-217137 2010-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1424A true CN102431424A (zh) 2012-05-02
CN102431424B CN102431424B (zh) 2015-01-21

Family

ID=44785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353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31424B (zh) 2010-09-28 2011-09-26 车用遮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34817B2 (zh)
EP (1) EP2433828B1 (zh)
JP (1) JP5617488B2 (zh)
CN (1) CN10243142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5484A (zh) * 2018-11-26 2021-07-23 琴永声 车辆用自动遮光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08274B2 (en) 2009-10-26 2013-04-02 Rajiva Dwarka Architectura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60319593A1 (en) * 2011-05-11 2016-11-03 Rajiva A. Dwarka Retractable curtain panel with track guide
US20170009524A1 (en) * 2011-05-11 2017-01-12 Rajiva A. Dwarka Retractable curtain panel and enhanced stiffeners
US20130068400A1 (en) * 2011-05-11 2013-03-21 Rajiva A. Dwarka Retractable curtain panel with track guide
US9347258B2 (en) * 2011-05-11 2016-05-24 Rajiva A. Dwarka Retractable curtain panel with track guide
US9249621B2 (en) 2012-01-18 2016-02-02 Rajiva A. Dwarka Coil brush curtain assembly
US9080362B2 (en) * 2013-09-06 2015-07-14 Kohler Co. Shower door bumper
JP6347187B2 (ja) * 2014-09-08 2018-06-2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車両のサンシェードのストッパ構造
JP6361487B2 (ja) * 2014-12-03 2018-07-2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車両の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JP7113791B2 (ja) * 2019-07-30 2022-08-05 近畿車輌株式会社 整風板の開閉構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02693A (en) * 1948-11-24 1952-07-08 Richard J Murphy Sliding closure
CN1749056A (zh) * 2004-09-14 2006-03-22 安托林-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顶篷的具有叶片的遮阳天窗
CN101734126A (zh) * 2008-11-20 2010-06-1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遮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630330A1 (de) * 1967-08-03 1971-06-09 Daimler Benz Ag Gleitbacken aus Kunststoff fuer in Profilen gleitende Schiebedaecher von Kraftwagen
DE2553549C3 (de) * 1975-11-28 1983-11-03 Webasto-Werk W. Baier GmbH & Co, 8035 Gauting Gleitschuh für ein Fahrzeug- Schiebedach
JPS59172016U (ja) * 1983-05-02 1984-11-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ンル−フのサンシエ−ド装置
US5005899A (en) * 1988-07-18 1991-04-09 Asha Corporation Vehicle transparent roof having manually operable sunshade
JPH0261720U (zh) * 1988-10-31 1990-05-08
CA2049797C (en) * 1991-08-23 1996-05-07 Andre T. Leitert Cushioned stop member for sliding panel
US6012767A (en) * 1995-03-29 2000-01-11 Meritor Light Vehicles Systems, Inc. Louver arrangement for vehicle sun roofs
US5816647A (en) * 1996-03-27 1998-10-06 Westmont Technik Gmbh & Co. Kg Louver arrangement for vehicle sun roofs, especially transparent ones
JP3561831B2 (ja) * 1998-06-15 2004-09-02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車両用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DE29820613U1 (de) * 1998-11-18 2000-03-30 Meritor Automotive Gmbh Schiebedach für Fahrzeuge
JP4207594B2 (ja) * 2003-02-20 2009-01-1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ルーフトリム
JP2004249851A (ja) * 2003-02-20 2004-09-09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ルーフ装置
JP2006168575A (ja) * 2004-12-16 2006-06-29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両用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JP4654858B2 (ja) * 2005-09-26 2011-03-2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サンルーフ装置
US7416245B2 (en) * 2005-12-27 2008-08-26 Yachiyo Kogyo Kabushiki Kaisya Sunshade device for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02693A (en) * 1948-11-24 1952-07-08 Richard J Murphy Sliding closure
CN1749056A (zh) * 2004-09-14 2006-03-22 安托林-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顶篷的具有叶片的遮阳天窗
CN101734126A (zh) * 2008-11-20 2010-06-1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遮挡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5484A (zh) * 2018-11-26 2021-07-23 琴永声 车辆用自动遮光装置
CN113165484B (zh) * 2018-11-26 2024-04-16 琴永声 车辆用自动遮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71655A (ja) 2012-04-12
EP2433828B1 (en) 2013-07-31
US20120073768A1 (en) 2012-03-29
US8434817B2 (en) 2013-05-07
CN102431424B (zh) 2015-01-21
EP2433828A1 (en) 2012-03-28
JP5617488B2 (ja)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1424B (zh) 车用遮光装置
US9340096B2 (en) Vehicle and a method of attaching a sunroof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CA2864204C (en) Cabriobus
JP6500232B2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の保持構造
WO2015040858A1 (en) Sunroof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JP5631944B2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
JP5906940B2 (ja) ルーフ装置
US20120110915A1 (en) Sliding window assembly
US9862255B2 (en) Vehicle with moonroof and panoramic glass
JP2014040167A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
JP5040373B2 (ja) 車両用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JP2014040166A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
JP2007176240A (ja) 車両の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JP6467465B2 (ja) 車両
US20230264550A1 (en) Seal assembly for a vehicle window arranged on a vehicle
CN1576069A (zh) 车辆的滑动窗
JP5232525B2 (ja) 車両用ドア
JP5973889B2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
US20210347236A1 (en) Vehicle roof device
JP4743761B2 (ja) 自動車の窓シール構造
US10272753B1 (en) Sliding panel assembly
WO2015040707A1 (ja) ドア構造
WO2014080927A1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のディフレクタ構造
CN205871701U (zh) 汽车天窗及汽车
JP4052599B2 (ja)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