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1310A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1310A
CN102431310A CN2011102532057A CN201110253205A CN102431310A CN 102431310 A CN102431310 A CN 102431310A CN 2011102532057 A CN2011102532057 A CN 2011102532057A CN 201110253205 A CN201110253205 A CN 201110253205A CN 102431310 A CN102431310 A CN 102431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ification
surface characteristic
protective material
recording medium
materi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32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1310B (zh
Inventor
松冈纯
樋口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31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13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1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13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2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by selective transfer of ink from ink carrier, e.g. from ink ribbon or she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3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rmal heads
    • B41J2202/33Thermal printer with pre-coating or post-coating ribbon system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和程序。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传送记录介质的传送单元;具有墨水层和保护材料层的热转印片,所述保护材料层热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形成保护层;具有印刷开口部分和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的改性片,所述印刷开口部分用于使墨水层和保护材料层接触记录介质的表面,所述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用于对保护层的表面特性进行改性;和加热头,所述加热头加热表面特性改性部分并且使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经过已热转印的保护材料层而与记录介质接触,其中,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的外周部分中设置温度限制区域,并且在温度限制区域中限制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的加热。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对于热转印打印机,主要使用热升华型、熔融型、和热敏型打印机。但是,在热转印打印机中,存在由于图像表面上的微小不平整而使图像的光泽度受损的情况。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加热图像表面并将平坦表面压在图像表面上,来使图像表面平坦化,从而增强图像的光泽度。
例如,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9-248520中,公开了用于使用热转印片和改性片来增强图像的光泽度的图像形成方法,所述热转印片具有墨水层和保护材料层,所述改性片具有印刷开口部分和表面特性改性部分。
在上述方法中,首先,将改性片置于记录介质和热转印片之间。然后,通过将墨水层经由印刷开口部分转印在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印刷层(图像),通过将保护材料层转印在记录介质上以在印刷层上形成保护层。此外,热转印片和改性片对准,在保护材料层被转印(在下文中称作已转印的保护材料层)之后,使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的平坦表面经过保护材料层区域而与保护层按压接触,并且被加热,从而对保护层的表面特性进行了改性。
发明内容
这里,在表面特性改性过程中,优选使用处于已转印的一致状态的保护材料层来执行加热和按压。这是因为,当使用未处于已转印的一致状态的保护材料层来执行加热和按压时,保护材料层上保留的保护材料粘结到改性片上。
但是,实际上,由于热转印片和改性片之间对准的误差,会存在使用未处于已转印的一致状态的保护材料层来执行加热和按压的情况。此外,当保护材料层粘结到改性片时,改性片的保护材料粘结区域和非粘结区域之间的热特性会改变,导致表面特性的改性缺陷和改性片的剥离缺陷。
期望提供能够抑制由于热转印片的定位误差而引起的保护材料粘结到改性片上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和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传送单元,其在预定方向上传送记录介质;热转印片,其具有墨水层和保护材料层,所述墨水层热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形成印刷层,所述保护材料层热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形成保护层;转印片传送单元,其传送热转印片;改性片,其具有印刷开口部分和表面特性改性部分,所述印刷开口部分用于使墨水层和保护材料层接触记录介质的表面,所述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用于对保护层的表面特性进行改性;改性片传送单元,其传送改性片;和加热头,其将墨水层和保护材料层热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加热头使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经过已热转印的保护材料层而与记录介质接触,并且加热头加热表面特性改性部分,其中,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的外周部分中设置温度限制区域,并且通过能够防止保护材料层上保留的保护材料粘结到改性片的上限值,在温度限制区域中限制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的加热。
通过能够对保护层的表面特性进行改性的下限值,可以在温度限制区域中限制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的加热。
可以在温度限制区域的内侧设置缓冲区域,所述缓冲区域形成温度限制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边界,并且可以在缓冲区域中控制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的加热,以使在温度限制区域和其他区域之间产生的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的加热差平滑化。
可以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的外周部分的至少一侧上设置温度限制区域。
温度限制区域可以设置到围绕表面特性改性区域的外周部分的四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改性片置于记录介质和热转印片之间,所述改性片具有印刷开口部分和表面特性改性部分,所述热转印片具有墨水层和保护材料层;在预定的方向上传送记录介质、热转印片和改性片;使记录介质的印刷位置和墨水层与印刷开口部分对准,通过将墨水层热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印刷层;使记录介质的印刷位置和保护材料层与印刷开口部分对准,通过将保护材料层热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保护层;和使记录介质的印刷位置和保护材料层与表面特性改性部分对准,并且通过使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经过已热转印的保护材料层而与记录介质接触、并且加热表面特性改性部分,来对保护层的表面特性进行改性,其中,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的外周部分中设置温度限制区域,并且在温度限制区域中限制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的加热,以防止保护材料层上保留的保护材料粘结到改性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计算机上执行图像形成方法的程序。这里,可以使用计算机可读介质来提供程序,或者可以经过通信单元等来提供程序。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能够抑制由于热转印片的定位误差引起的保护材料粘结到改性带上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和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构造的图。
图2是示出了墨带的构造的图。
图3是示出了改性带的构造的图。
图4是示出了图像形成处理的主要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了图像形成处理的主要步骤的截面视图。
图6是示出了墨带的定位机构的图。
图7是示出了由于定位误差引起的保护材料的粘结状况的图。
图8是示出了在表面特性改性处理过程中的热传递机构的图。
图9是示出了温度限制区域中的温度控制范围的图。
图10是示出了温度控制范围的设定状况的图。
图11是示出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关的温度限制区域的设定示例的图。
图12是示出了与第二实施例相关的缓冲区域的设定示例的图。
图13是示出了缓冲区域的温度控制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相同功能的相同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省略重复的描述。
1.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造
首先,将参考图1至7来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的示例,本发明的实施例应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在下文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的示例,将描述热升华打印机。在图1中,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构造。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加热头11、记录介质50、热转印片30、和改性片40。在下文中,记录介质50也称作记录用纸50,热转印片30也称作墨带30,改性片40也称作改性带40。
在加热头11中,多个发热元件(未示出)成行布置。多个发热元件根据印刷图像的色调等级(gradation level)来选择性的通电,并且产生用于转印的热能。加热头11将墨带30上形成的墨水层33(墨水染料)转印在记录用纸50上,并且在记录用纸50上形成印刷层51(图像)。此外,加热头11将墨带30上形成的保护材料层35(保护材料36)转印在记录用纸50上,并且在记录用纸50上的印刷层51上形成保护层52。
记录用纸50安装在预定位置处作为卷纸(roll paper),并且必要时进行传送。例如,记录用纸50被传送单元13挤压,并且记录用纸50通过传送单元13的正向和反向旋转而被供应到上游侧和下游侧,所述传送单元13包括压紧轮14和主动轮15。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表示记录用纸50的给纸侧和排纸侧。记录用纸50被传送单元13引出,以穿过加热头11和压纸轮12之间用于打印,并且在图像形成之后(形成印刷层51和保护层52、与表面特性改性处理),记录用纸50在下游侧被切割器C(参加图8和11)切割以排纸。
记录用纸50不限于卷纸,并且可以是非卷纸,例如,所谓的单页纸(cut paper)。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切割记录用纸50;省略切割器C。
通过墨带传送单元16来供应墨带30,所述墨带传送单元16包括供带盘17、卷带盘18和多个引导滚轮(未示出)。墨带30从供带盘17引出并被引导滚轮所引导以穿过加热头11和压纸轮12之间,从而墨带30卷绕在卷带轮18上。
改性带40设置成置于记录用纸50和墨带30之间。改性带40由改性带传送单元19供应,所述改性带传送单元19包括供带盘20、卷带盘18和多个引导滚轮(未示出)。改性带40从供带轮20引出并被引导滚轮所引导以穿过加热头11和压纸轮12之间,并且改性带40卷绕在卷带盘21上。能够在两个方向上供应改性带40,即,从上游侧到下游侧的方向、和从下游侧到上游侧的方向。
此外,图形形成装置1具有控制器22,所述控制器22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控制器22构造成硬件和/或软件。控制器22包括CPU、ROM、RAM等,CPU在RAM上展开并执行从ROM等读取的程序,并且控制器22可以实现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关的图像形成方法。
在图2中,示出了墨带30的构造。如图2所示,在墨带30中,在基体材料31的一侧上形成易粘结层32。在易粘结层32上,形成用于黄色(yellow,Y)、洋红色(magenta,M)和蓝绿色(cyan,C)的墨水层33Y、33M和33C,并且形成透明保护材料层35,剥离层34置于易粘结层32和透明保护材料层35之间。以墨水层33Y、33M、33C和保护材料层35的顺序,周期性地形成墨水层33(墨水层的总称)和保护材料层35。通过施涂染料(例如,热升华染料)来形成墨水层33,通过施涂保护材料36(例如,透明层合树脂(laminate resin))来形成保护材料层35。
在通过转印墨水层33而在记录用纸50上形成印刷层51之后,转印保护材料层35,并且保护材料层35形成用于保护印刷层51的保护层52。保护层52增强印刷层51的耐化学性、耐溶剂性、耐油脂性、耐磨性等。此外,保护层52增强图像的光泽度和品质。
保护材料层35形成于易粘结层32上,剥离层34置于保护材料层35和易粘结层32之间。因此,在转印保护材料层35的过程中,在剥离层34和保护材料层35之间的界面处产生剥离,因此剥离层34保留在墨带30一侧,从而将保护材料层35(保护材料36)转印在记录用纸50上。因此,增强了保护材料层35的可转印性。
在基体材料31的另一侧上,形成耐热滑性层38。耐热滑性层38减小加热头11和墨带30之间的摩擦,因此使墨带30的传送变稳定。
以比记录用纸50上的实际转印区域大的区域来形成墨水层33和保护材料层35。墨水层33和保护材料层35形成为围绕实际转印的区域。在墨水层33和保护材料层35中,转印开始位置和终止位置Ys和Ye、Ms和Me、Cs和Ce、Ls和Le设置在墨带30的传送方向上的开始端侧和终止端侧上。
在墨带30中,形成标记M(标记的总称),所述标记M用于定位墨水层33Y、33M、33C和保护材料层35。标记M包括标记MY、MC、MM和标记MP,标记MY、MC、MM表示墨水层33Y、33M、33C和保护材料层35的位置,标记MP表示墨水层33Y、33M、33C和保护材料层35的组合的周期。
在图3中,示出了改性带40的构造。如图3所示,在改性带40中,印刷开口部分42和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的总称)在长度方向上成一行的形成于基体材料41上。基体材料41由树脂材料(例如,聚酰亚胺)形成。
在印刷开口部分42中,形成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使墨带30与记录用纸50接触。印刷开口部分42形成为在主扫描方向上具有宽度W,所述宽度W略大于加热头11的长度。
在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中,形成改性表面,所述改性表面用于对记录用纸50上形成的保护层52的表面特性进行改性。改性表面形成为在表面特性改性处理过程中与记录用纸50按压接触的一侧上的表面。根据上面形成有图像的最终打印输出物的表面特性的规格,改性表面形成为镜面、无光泽(matt finish)粗糙表面、绸纹(silk finish)粗糙表面等。在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中,改性开始位置和终止位置Rs和Re设置在墨带30的传送方向上的开始端侧和终止端侧。
在图3中,示出了形成第一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a、第二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b和第三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c来作为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情况的示例,所述第一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a用于超光泽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b用于哑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c用于丝光表面。但是,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数量和类型不限于上述示例。
在基体材料41上,例如,周期性的形成印刷开口部分42和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a、43b、43c。此外,在形成印刷层51和保护层52的过程中,印刷开口部分42定位在与加热头11的发热元件相对应的位置,在表面特性改性处理过程中,自由并适当的传送改性带40,从而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定位在与发热元件相对应的位置。改性带40可以重复使用。
2.图像形成处理
在图4中,示出了图像形成处理的主要步骤。如图4所示,首先,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所必需的初始化处理(步骤S11)。初始化处理包括墨水层33Y的转印开始位置Ys和记录用纸50的印刷开始位置之间的对准。当完成对准时,将墨水层33Y转印在记录用纸50上(步骤S12)。类似的,还通过回绕记录用纸50和引出墨带30来执行墨水层33M、墨水层33C和保护材料层35的对准(步骤S13、S15和S17),在对准之后执行转印(步骤S14、S16和S18)。
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保护层52来增强图像的光泽度,但是,不一定能获得所需光泽度。这是因为保护层52的表面形成为保护材料层35的从剥离层34剥离的剥离表面,在基体材料31上形成的所述剥离层34的平整度不足。因此,执行表面特性改性处理,所述表面特性改性处理用于使用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来对保护层52的表面特性进行改性,所述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具有所需的表面特性。
当完成形成印刷层51和保护层52时,记录用纸50和墨带30回绕(步骤S19),引出改性带40(步骤S20)。此外,对已转印的保护材料层37的转印开始位置Ls(参加图7)和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改性开始位置Rs进行定位(步骤S21和S22)。当完成定位时,在保护层52通过已转印的保护材料层37而与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按压接触的同时,加热保护层52。因此,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表面特性被转印到保护层52的表面上,从而对保护层52的表面特性进行改性(步骤S23)。
当完成表面特性改性处理时,定位保护材料层35(步骤S24),回绕改性带40和墨带30(步骤S25和S26)。即,回绕改性带40,以使得印刷开口部分42设置在与发热元件相对应的位置上,并且回绕墨带30,以使得还未被转印的、用于下一周期的墨水层33Y设置在与发热元件相对应的位置上。然后,切割并排出记录带50(步骤S27),执行预定结束处理(步骤S28)。
在图5中,示出了图像形成处理的主要步骤。在图5中,示出了使用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将保护层52的表面改性成超光泽表面的示例,所述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以镜面作为改性表面。
首先,如状态1所示,通过转印墨水层33以在记录用纸50上形成印刷层51,此外,通过转印保护材料层35来形成保护层52。这里,在转印墨水层33和保护材料层35的过程中,墨水层33和保护材料层35通过印刷开口部分42而与记录用纸50接触。
然后,在开始改性处理之前,使墨带30和改性带40对准。这里,在改性处理过程中,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改性表面与记录用纸50接触,已转印的保护材料层37与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另一表面接触。因此,墨带30和改性带40对准,从而通过墨带传送单元16和改性带传送单元19的旋转,使保护层52的转印开始位置Ls(与已转印的保护材料层37的开始位置相对应)与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改性处理的改性开始位置Rs彼此尽量精确的对准。
具体来说,一旦形成保护材料层35之后,在墨带30上,保护材料层35的转印终止位置与发热元件的位置相对应。此外,在改性带40上,印刷开口部分42与发热元件的位置相对应。因此,在改性处理开始时,传送墨带30,以使得保护材料层35的转印开始位置Ls与发热元件的位置相对应。此外,传送改性带40,以使得预定的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改性开始位置Rs与与发热元件的位置相对应。
当完成对准时,如状态2所示,使改性带40与记录用纸50按压接触,并且加热改性带40,从而执行改性处理。在通过加热头11和压纸轮12使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与保护层52按压接触、并且保护层52被发热元件的热能加热到约70℃到120℃的状态下,通过同时移动记录用纸50、墨带30和改性带40来执行改性处理。
然后,如状态3所示,保护层52达到接近玻璃转变温度的温度,并且保护层52在略微软化的同时与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紧密接触。因此,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表面特性被转印在保护层52的表面上,从而将保护层52的表面改性成所需表面特性。此外,随着保护层52开始远离加热头11,经受改性处理的区域的温度降低,因此改性带40继而从保护层52剥离。结果,如状态4所示,将保护层52的表面改性成与卤化银照片相当的超光泽表面。
在图6中,示出了墨带30的定位机构的示例。如图6所示,定位机构包括标记传感器SM(SM1和SM2)和卷盘传感器SR,所述标记传感器SM检测墨带30上的标记M,所述卷盘传感器SR检测卷带盘RR的旋转角度。
标记传感器M包括发光部分SM1(例如,LED)和光接收部分SM2,在墨带30的传送路径上所述发光部分SM1设置在墨带30的一侧上,所述光接收部分SM2设置在墨带30的另一侧上。标记传感器SM通过检测发光部分SM1发出的光被标记M阻挡的状态,来检测标记M。卷盘传感器SR通过计算以预定间隔形成在卷带盘RR的旋转表面上的狭缝SS等,来检测卷带盘RR的旋转角度。
例如,当定位保护材料层35时,由电机EM和卷盘驱动系统DS来驱动卷带盘RR正向旋转,直到检测到保护材料层35的标记ML,当检测到标记M时,停止电机EM的驱动。此外,由电机EM和卷盘驱动系统DS来反向驱动卷带盘RR,直到检测到预定旋转角度,当检测到预定旋转角度时,停止电机EM的驱动。根据从标记M的位置到保护材料层35的转印开始位置Ls的距离,来设置预定旋转角度。
因此,在定位墨带30的过程中,由于标记传感器SM和卷盘传感器SR的检测精度、卷盘传感器SR的分辨率(狭缝SS之间的间隔)、卷盘驱动系统DS的跟踪能力等,产生误差ΔE。此外,在表面特性改性处理过程中,存在由定位误差ΔE引起的保护材料36粘结到改性带40的情况。
图7是示出了由于定位误差ΔE引起的保护材料36的粘结状况的图。在图7中,示出了墨带30和改性带40的俯视图和截面视图。
在墨带30上,示出了墨水层33C、33Y和保护材料层35。墨水层33C和保护材料层35处于已转印在记录用纸50上的状态,墨水层33Y还未处于已转印状态。在保护材料层35中,在从转印开始位置Ls到转印终止位置Le的范围内保护材料36通过转印而从保护材料层35剥离,但是,在其他范围内保护材料36保留在保护材料层35上。
通过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经过已转印的保护材料层37而与记录用纸50按压接触,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将加热头11的热能传递到保护层52。在从改性开始位置Rs到改性终止位置Re的范围内,按压接触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在表面特性改性处理过程中,因为使用处于已转印的一致状态的保护材料层37来执行加热和按压,所以保护材料层35的转印开始位置Ls和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改性开始位置Rs彼此对准。
但是,由于上述的墨带30的定位误差ΔE,会存在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改性开始位置Rs不与保护材料层35的转印开始位置Ls对准的情况。在图7中,在转印开始位置Ls的上游侧来定位改性开始位置Rs。因此,在墨带30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上,通过处理已转印的保护材料层37之外的区域来执行加热和按压,从而保护材料层35中保留的保护材料36粘结到改性带40。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方法中,为了防止保护材料36粘结到改性带40,在用于对保护层52的表面特性进行改性的区域AR(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外周部分AE中,限制改性带40的加热。这里,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外周部分AE表示存在这样的可能性的区域,即,由于墨带30的定位误差ΔE而使保护材料层35中保留的保护材料36粘结到改性带40的可能性。此外,表面特性改性部分AR的外周部分AE区别于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中心部分AC,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中心部分AC是不存在粘结保护材料36的可能性的区域。
3.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参考图8至1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方法。在第一实施例中,温度限制区域设置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外周部分AE中。
在图8中,示出了表面特性改性处理过程中的热传递机构。在表面特性改性处理过程中,热量从加热头11经过墨带30上的已转印的保护材料层37和改性带40上的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而传递到记录用纸50上的保护层52。在加热头11中,多个发热元件(未示出)选择性的通电,以产生预定热能。此外,热能经过保护材料层35和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而传递到保护层52,以加热保护层52的表面。
这里,在加热头11中,将加热头11的表面温度控制到温度T′,但是,在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中,不控制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表面温度。因此,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表面温度T取决于由记录带50的传送速度等所限定的热能传递调节。
在图9中,示出了温度限制区域中的温度控制范围,所述温度限制区域设置到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外周部分AE。在图9中,水平轴表面是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表面温度T,垂直轴表示表面特性改性度和保护材料36的粘结度。例如,表面特性改性度是表示保护层52的表面的光泽度的指标,保护材料36的粘结度是表示保护材料36粘结到改性带40的量的指标。
如图9所示,当改性带43的表面特性的温度等于或高于T1时,表面特性改性度升高。但是,当温度低于T1时,表面特性基本没有改变。类似的,当保护层52的温度等于或高于T2时,保护材料36的粘结度升高。但是,当温度低于T2时,保护材料36基本没有改变。
在温度限制区域中,首先,需要防止保护材料36粘结到改性带40。因此,温度限制范围的上限可以是能够防止保护材料36粘结到改性带40的最高温度。此外,根据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或保护材料36的材料特性等,来适当的设置温度限制范围的下限。
在温度控制区域中,其次,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层52的表面特性进行改性。因此,温度控制范围的下限设置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层52的表面特性进行改性的最低温度。但是,因为限制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加热,所以保护层52的表面特性可能不满足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中心部分AC的改性度。
在图10中,示出了温度控制范围的设定状况。在图10中,水平轴表示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表面温度T,垂直轴表示表面特性改性度。
如图10所示,温度控制范围的下限设置成能够将保护层52的表面特性改性到预定阈值th的最低温度T1。此外,温度控制范围的上限设置成能够防止保护材料36粘结到改性带40的最高温度T2。即,当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温度低于T1时,不对表面特性进行改性,当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温度等于或高于T2时,保护材料36粘结。另一方面,当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温度等于或高于T1并且低于T2时,在防止保护材料36粘结的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层52的表面特性进行改性。
例如,在由加热头11将印刷密度的设定值设置成0到255的值(最大印刷密度为0并且最小印刷密度为255)的情况下,温度控制范围的下限T1和上限T2设置成T1=190并且T2=177。这里,在假设传递热能的标准条件之后,通过加热头11将下限T1和上限T2设置成印刷密度的设定值。
在图11中,示出了温度限制区域的设定示例。在图11所示的示例中,温度限制区域设置成围绕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四侧。此外,温度限制区域可以设置成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各侧具有不同宽度的区域。此外,温度限制区域可以不是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四侧,例如,温度限制区域可以设置成仅是与记录用纸50的传送方向垂直的各侧、或者设置成仅是与传送方向平行的各侧。
对于与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外周部分AE相对应的温度限制区域,通过控制器22来控制发热元件的通电,以满足图10中所示的温度控制范围,从而限制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加热。另一方面,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中心部分AC中(除了温度限制区域之外的区域),不考虑保护层52粘结到改性带40,在能够将保护层52的表面特性改性到所需水平的温度控制范围内,通过控制器22控制发热元件的通电。
4.第二实施例
然后,将参考图12和13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方法。在第二实施例中,温度限制区域设置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外周部分AE中,缓冲区域AB设置在与温度控制区域邻近的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中心部分AC中。
在第一实施例中,因为只有温度限制区域设置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外周部分AE中,所以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外周部分AE(温度限制区域)与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中心部分AC(除了温度限制区域之外的区域)之间的表面特性改性度的差增大。因此,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外周部分AE和中心部分AC之间的边界处产生图像质量的显著差别。
在图12中,示出了缓冲区域AB的设定示例。在图12所示的示例中,温度限制区域设置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外周部分AE中,缓冲区域AB设置在与温度控制区域邻近的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中心部分AC中。此外,根据温度限制区域的设定状况,缓冲区域AB设置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中心部分AC中。
在图13中,示出了缓冲区域AB的温度控制示例。在图13中,水平轴表示与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外周端相距的距离,垂直轴表示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表面温度T。
在图13的状态1中,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中心部分AC中没有设置缓冲区域AB。因此,通过在温度限制区域内限制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加热,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外周部分AE和中心部分C之间产生大的表面温度差。因此,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外周部分AE和中心部分AC之间的边界处,表面特性改性度的差增大,导致图像质量的显著差别。
另一方面,在状态2中,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中心部分AC中设置缓冲区域AB。因此,在使用缓冲区域AB的状态下,通过控制器22来控制发热元件的通电,以改变表面温度的差。这里,控制发热元件的通电,从而从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外周部分AE朝向中心部分AC,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因此,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外周部分AE和中心部分AC之间的边界处,表面特性改性度的差减小,从而抑制了图像质量的显著差别。
5.总结
如上所述,根据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关的图像形成方法,通过能够防止保护材料层35中保留的保护材料36粘结到改性带40的上限T2,在温度限制区域中限制表面特性改性部分43的加热,所述温度限制区域设置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AR的外周部分AE中。因此,即使墨带30的定位误差ΔE产生,当定位误差ΔE可以被温度限制区域吸收时,可以防止保护材料36粘结到改性带40。
虽然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只要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产生各种替换和修改形式,因此这些替换和修改形式自然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例如,在上面的描述中,描述了将本发明应用于热升华型打印机的情况。但是,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诸如熔融型打印机或热敏型打印机之类的热转印打印机。
本发明包含与2010年9月2日递交于日本特许厅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2010-196650中公开的内容相关的主题,上述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在权利要求书或等价的范围内,根据设计需求和其他因素,可以产生各种修改、组合、变形和替换。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传送单元,其在预定方向上传送记录介质;
热转印片,其具有墨水层和保护材料层,所述墨水层被热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以形成印刷层,所述保护材料层被热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以形成保护层;
转印片移动单元,其使所述热转印片移动;
改性片,其具有印刷开口部分和表面特性改性部分,所述印刷开口部分用于使所述墨水层和所述保护材料层接触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所述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用于对所述保护层的表面特性进行改性;
改性片移动单元,其使所述改性片移动;和
加热头,其将所述墨水层和所述保护材料层热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所述加热头使所述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经过已热转印的保护材料层而与所述记录介质接触,并且所述加热头加热所述表面特性改性部分,
其中,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的外周部分中设置温度限制区域,并且
通过能够防止所述保护材料层上保留的保护材料粘结到所述改性片的上限值,在所述温度限制区域中限制所述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的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通过能够对所述保护层的表面特性进行改性的下限值,在所述温度限制区域中限制所述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的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在所述温度限制区域的内侧设置缓冲区域,所述缓冲区域形成所述温度限制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边界,并且
在所述缓冲区域中控制所述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的加热,以使在所述温度限制区域和其他区域之间产生的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的加热差平滑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表面特性改性区域的所述外周部分的至少一侧上,设置所述温度限制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温度限制区域设置到围绕所述表面特性改性区域的所述外周部分的四侧。
6.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改性片置于记录介质和热转印片之间,所述改性片具有印刷开口部分和表面特性改性部分,所述热转印片具有墨水层和保护材料层;
在预定的方向上移动所述记录介质、所述热转印片和所述改性片;
使所述记录介质的印刷位置和所述墨水层与所述印刷开口部分对准,通过将所述墨水层热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印刷层;
使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印刷位置和所述保护材料层与所述印刷开口部分对准,通过将所述保护材料层热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保护层;和
使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印刷位置和所述保护材料层与所述表面特性改性部分对准,并且通过使所述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经过已热转印的保护材料层而与所述记录介质接触、并且加热所述表面特性改性部分,来对所述保护层的表面特性进行改性,
其中,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的外周部分中设置温度限制区域,并且
在所述温度限制区域中限制所述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的加热,以防止所述保护材料层上保留的保护材料粘结到所述改性片。
7.一种用于在计算机上执行图像形成方法的程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改性片置于记录介质和热转印片之间,所述改性片具有印刷开口部分和表面特性改性部分,所述热转印片具有墨水层和保护材料层;
在预定的方向上移动所述记录介质、所述热转印片和所述改性片;
使所述记录介质的印刷位置和所述墨水层与所述印刷开口部分对准,通过将所述墨水层热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印刷层;
使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印刷位置和所述保护材料层与所述印刷开口部分对准,通过将所述保护材料层热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保护层;和
使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印刷位置和所述保护材料层与所述表面特性改性部分对准,并且通过使所述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经过已热转印的保护材料层而与所述记录介质接触、并且加热所述表面特性改性部分,来对所述保护层的表面特性进行改性,
其中,在表面特性改性区域的外周部分中设置温度限制区域,并且
在所述温度限制区域中限制所述表面特性改性部分的加热,以防止所述保护材料层上保留的保护材料粘结到所述改性片。
CN201110253205.7A 2010-09-02 2011-08-26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313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6650 2010-09-02
JP2010196650A JP5533459B2 (ja) 2010-09-02 2010-09-02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1310A true CN102431310A (zh) 2012-05-02
CN102431310B CN102431310B (zh) 2016-02-03

Family

ID=45770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320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31310B (zh) 2010-09-02 2011-08-26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41509B2 (zh)
JP (1) JP5533459B2 (zh)
CN (1) CN10243131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1108A (zh) * 2012-11-30 2013-03-27 苏州一致电子制程有限公司 热转印机的加热机构
CN111301023A (zh) * 2020-03-06 2020-06-19 威海哲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敏记录介质的双面直接热敏打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51283A (ja) * 2010-09-02 2012-03-15 Sony Corp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324062B2 (ja) * 2013-12-26 2018-05-16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US9623674B2 (en) * 2014-09-26 2017-04-18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etransfer print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ITUB20155813A1 (it) 2015-11-23 2017-05-23 Custom Spa Dispositivo di stampa termica
JP6735691B2 (ja) * 2017-02-09 2020-08-05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熱転写プリンタ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64320A1 (en) * 2003-09-24 2005-03-24 Simpson William H. Method of transferring a protective overcoat to a dye-donor element
CN101007470A (zh) * 2006-01-24 2007-08-01 索尼株式会社 热感式打印机及其打印方法
US20090035493A1 (en) * 2007-08-03 2009-02-05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 surface-property-modifying sheet, and thermal transfer sheet
US20090185023A1 (en) * 2008-01-17 2009-07-23 Sony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odification sheet cartridge using the same
US20090256899A1 (en) * 2008-04-10 2009-10-15 Sony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urface property reforming sheet, and method for forming im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7987A (ja) * 1994-02-16 1995-08-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サーマルヘッド駆動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2002002040A (ja) * 2000-06-16 2002-01-08 Konica Corp 熱転写記録装置及び熱転写記録方法
JP2005219388A (ja) * 2004-02-06 2005-08-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表面処理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64320A1 (en) * 2003-09-24 2005-03-24 Simpson William H. Method of transferring a protective overcoat to a dye-donor element
CN101007470A (zh) * 2006-01-24 2007-08-01 索尼株式会社 热感式打印机及其打印方法
US20090035493A1 (en) * 2007-08-03 2009-02-05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 surface-property-modifying sheet, and thermal transfer sheet
US20090185023A1 (en) * 2008-01-17 2009-07-23 Sony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odification sheet cartridge using the same
US20090256899A1 (en) * 2008-04-10 2009-10-15 Sony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urface property reforming sheet, and method for forming imag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1108A (zh) * 2012-11-30 2013-03-27 苏州一致电子制程有限公司 热转印机的加热机构
CN111301023A (zh) * 2020-03-06 2020-06-19 威海哲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敏记录介质的双面直接热敏打印方法
CN111301023B (zh) * 2020-03-06 2021-07-13 威海哲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敏记录介质的双面直接热敏打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41509B2 (en) 2013-05-14
JP5533459B2 (ja) 2014-06-25
CN102431310B (zh) 2016-02-03
JP2012051284A (ja) 2012-03-15
US20120056964A1 (en) 201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1310A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和程序
US8907995B2 (en) Duplex thermal printing system with turning mechanism
US814925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odification sheet cartridge using the same
CN101357554A (zh) 图像形成方法与设备、表面性质改性片及热转印片
US8599230B1 (en) Roll-fed duplex thermal printer
JP2010228156A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
JPH10235912A (ja) プリンタ
EP3505354B1 (en) Thermal printhead having asymmetric recording elements
US8585034B1 (en) Receiver supply using cut sheet media
JP2011046156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06007662A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
JP2018043445A (ja) 熱転写システム
US842183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2013123885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サーマル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2011046155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および印刷方法
WO2015151538A1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1046157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05313458A (ja) 画像記録装置
US8820915B2 (en) Method for handling cut sheet media
JP20210281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315515A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の記録方法
JP2019084680A (ja) 間接転写記録装置、中間転写リボンおよび間接転写記録方法
JP5901274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4301902A (ja) 表面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57165A (ja) 保護膜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