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2351A -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22351A
CN102422351A CN2010800204244A CN201080020424A CN102422351A CN 102422351 A CN102422351 A CN 102422351A CN 2010800204244 A CN2010800204244 A CN 2010800204244A CN 201080020424 A CN201080020424 A CN 201080020424A CN 102422351 A CN102422351 A CN 1024223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edia
pick
tray salv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04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赖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22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23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10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presence or absence of record in accessible stored position or on turntabl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1Protecting the head, e.g. against dust or impact with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6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adapted for scanning different types of carrier, e.g. CD & DV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而损伤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判断安装在光盘装置的光盘介质是否是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盘盒的有无以及盘盒是否采取了防止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专用的光拾取器透镜、透镜保护器向盘盒的构造体接触的对策,在工作距离短、有盘盒、且盘盒不是专用盒的情况下,限制拾取器的移动范围或者使以后的启动处理停止。

Description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装置,特别是涉及如下技术:在盒中安装了光盘介质的状态下,进行用于免受在使用了焦点对焦时的拾取器透镜与盘面之间的工作距离短的盘时拾取器透镜、透镜保护器对盘盒的结构体的接触所造成的损伤的控制。
背景技术
例如,在安装有CD、DVD、Blu-Ray(蓝光)等盘状记录介质的光盘装置中,具有:电动托盘方式,将盘状记录介质载置在托盘并通过电动电动机引入安装到装置内;直槽方式,直接插入在盘插入口;以及细长托盘方式,连同装置的盘旋转机构一起引出到装置外,并通过球夹直接载置到转台。另外,在前述的电动托盘方式中,如下的盒对应的电动托盘方式也存在于家电领域、一部分信息设备领域中:在放入到具有闸门机构的专用的盒、或者壳体的状态下载置在托盘上来安装到装置内,能够通过装置的机构来开闭闸门机构使得进行动作。与盒对应电动托盘方式相对应的盒,具有当前市场中主流的DVD-RAM规格的盒、和在初期的Blu-Ray盘记录装置中采用的BDVer.1专用盒,但是近年来Blu-Ray盘中记录面的涂覆技术得到发展,裸的裸盘成为主流,逐渐变得难以得到且价格也高昂。
发明内容
为此,有在DVD-RAM规格的盒中放入Blu-Ray盘来使用的例子,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Blu-Ray盘中为了保护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而设置在比透镜还高的位置的透镜保护器和盘的焦点对焦时的距离在其光学设计上比DVD-RAM等DVD、CD短。因此,Blu-Ray盘有可能与位于DVD-RAM盒的闸门机构的下方并在拾取器移动到盘外周附近时相对的桥结构部分相接触,在接触了的情况下有可能损伤拾取器的致动器线圈、或对拾取器透镜带来损伤。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保护器与盘盒的结构体接触而损伤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
第1发明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能够记录或者再现焦点对焦时的拾取器透镜与盘面之间的工作距离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光盘介质,应对被放入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以及没有上述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中的任一个,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盘安装单元,将上述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盘旋转单元,使安装的上述光盘介质进行旋转;拾取器,以光学方式读取存储在上述光盘介质的信息;拾取器移动单元,使上述拾取器沿上述光盘介质的半径方向移动;盘判别单元,判别上述光盘介质的种类;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安装在上述装置内的上述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上述盘盒;以及限制单元,在上述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并且上述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上述盘盒的情况下,限制上述拾取器的移动范围。
第2发明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能够记录或者再现焦点对焦时的拾取器透镜与盘面之间的工作距离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光盘介质,应对被放入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以及没有上述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中的任一个,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盘安装单元,将上述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盘旋转单元,使安装的上述光盘介质进行旋转;拾取器,以光学方式读取存储在上述光盘介质的信息;拾取器移动单元,使上述拾取器沿上述光盘介质的半径方向移动;盘判别单元,判别上述光盘介质的种类;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安装在上述装置内的上述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上述盘盒;以及启动处理停止单元,在上述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并且上述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上述盘盒的情况下,使启动处理停止。
第3发明是根据第1或者第2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
第4发明是根据第1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在上述限制单元中,限制上述拾取器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
第5发明是根据第4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针对上述交替区域的地址数据有再现指令的情况下,在上述限制单元中,在上述交替区域中不进行SEEK而返回再现错误。
第6发明是根据第4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来自上述限制单元的指示进行格式处理,以使得上述拾取器的移动被限制的限制范围包含于上述交替区域。
第7发明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能够记录或者再现焦点对焦时的拾取器透镜与盘面之间的工作距离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光盘介质,应对被放入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以及没有上述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中的任一个,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盘安装单元,将上述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盘旋转单元,使安装的上述光盘介质进行旋转;拾取器,以光学方式读取存储在上述光盘介质的信息;拾取器移动单元,使上述拾取器沿上述光盘介质的半径方向移动;盘判别单元,判别上述光盘介质的种类;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安装在上述装置内的上述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上述盘盒;盒识别单元,识别上述盘盒是普通盒还是专用盒,其中,上述普通盒是在向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存在上述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盒,上述专用盒是进行了形状变更以使得在向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上述拾取器透镜或者上述透镜保护器也不接触的盒;以及限制单元,在上述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并且上述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上述盘盒、并且上述盒识别单元识别为是上述普通盒的情况下,限制上述拾取器的移动范围。
第8发明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能够记录或者再现焦点对焦时的拾取器透镜与盘面之间的工作距离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光盘介质,应对被放入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以及没有上述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中的任一个,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盘安装单元,将上述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盘旋转单元,使安装的上述光盘介质进行旋转;拾取器,以光学方式读取存储在上述光盘介质的信息;拾取器移动单元,使上述拾取器沿上述光盘介质的半径方向移动;盘判别单元,判别上述光盘介质的种类;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安装在上述装置内的上述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上述盘盒;盒识别单元,识别上述盘盒是普通盒还是专用盒,其中,上述普通盒是在向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存在上述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盒,上述专用盒是进行了形状变更以使得在向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上述拾取器透镜或者上述透镜保护器也不接触的盒;以及启动处理停止单元,在上述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并且上述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上述盘盒、并且上述盒识别单元识别出是上述普通盒的情况下,使启动处理停止。
第9发明是根据第7或者第8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专用盒具备专用盒检测孔,在上述盒识别单元中,通过上述专用盒检测孔的有无来识别是上述专用盒还是上述普通盒。
第10发明是根据第7或者第8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盒识别单元中,读出记录在上述光盘介质的BCA(Burst Cut Area)的识别信息、记录在PCA(Power Caribration Area)的识别信息来识别是上述专用盒还是上述普通盒。
第11发明是根据第10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识别信息中,包含将表示对上述光盘介质进行了记录的记录装置的机型信息的识别字符串变更为与普通的字符串不同的字符串而得到的信息。
第12发明是根据第7或者第8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
第13发明是根据第7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在上述限制单元中,限制上述拾取器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
第14发明是根据第13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来自上述限制单元的指示进行格式处理,以使得上述拾取器的移动被限制的限制范围包含于上述交替区域。
第15发明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能够记录或者再现焦点对焦时的拾取器透镜与盘面之间的工作距离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光盘介质,应对被放入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以及没有上述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中的任一个,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将上述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的步骤;使安装的上述光盘介质进行旋转的步骤;判别上述光盘介质的种类的步骤;检测安装在上述装置内的上述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上述盘盒的步骤;以及在判别为上述光盘介质是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并且检测出上述光盘介质被放入上述盘盒的情况下,限制以光学方式读取存储在上述光盘介质的信息的拾取器的移动范围的步骤。
第16发明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能够记录或者再现焦点对焦时的拾取器透镜与盘面之间的工作距离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光盘介质,应对被放入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以及没有上述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中的任一个,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将上述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的步骤;使安装的上述光盘介质进行旋转的步骤;判别上述光盘介质的种类的步骤;检测安装在上述装置内的上述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上述盘盒的步骤;以及在判别为上述光盘介质是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并且检测出上述光盘介质被放入上述盘盒的情况下,使启动处理停止的步骤。
第17发明是根据第15或者第16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
第18发明是根据第15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包括:限制上述拾取器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的步骤。
第19发明是根据第18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针对上述交替区域的地址数据有再现指令的情况下,在上述交替区域中不进行SEEK而返回再现错误的步骤。
第20发明是根据第18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行格式处理以使得上述拾取器的移动被限制的限制范围包含于上述交替区域的步骤。
第21发明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能够记录或者再现焦点对焦时的拾取器透镜与盘面之间的工作距离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光盘介质,应对被放入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以及没有上述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中的任一个,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将上述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的步骤;使安装的上述光盘介质进行旋转的步骤;判别上述光盘介质的种类的步骤;检测安装在上述装置内的上述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上述盘盒的步骤;识别上述盘盒是普通盒还是专用盒的步骤,其中,上述普通盒是在向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存在上述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盒,上述专用盒是进行了形状变更以使得在向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上述拾取器透镜或者上述透镜保护器也不接触的盒;以及在判别为上述光盘介质是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并且检测出上述光盘介质被放入上述盘盒、并且识别为上述盘盒是普通盒的情况下,限制以光学方式读取存储在上述光盘介质的信息的拾取器的移动范围的步骤。
第22发明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能够记录或者再现焦点对焦时的拾取器透镜与盘面之间的工作距离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光盘介质,应对被放入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以及没有上述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中的任一个,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将上述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的步骤;使安装的上述光盘介质进行旋转的步骤;判别上述光盘介质的种类的步骤;检测安装在上述装置内的上述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上述盘盒的步骤;识别上述盘盒是普通盒还是专用盒的步骤,其中,上述普通盒是在向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存在上述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盒,上述专用盒是进行了形状变更以使得在向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上述拾取器透镜或者上述透镜保护器也不接触的盒;以及在判别为上述光盘介质是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并且检测出上述光盘介质被放入上述盘盒、并且识别为上述盘盒是普通盒的情况下,使启动处理停止的步骤。
第23发明是根据第21或者第22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专用盒具备专用盒检测孔,包括:在上述盒识别单元中,通过上述专用盒检测孔的有无来识别是上述专用盒还是上述普通盒的步骤。
第24发明是根据第21或者第22第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述盒识别单元中,读出记录在上述光盘介质的BCA(Burst Cut Area)的识别信息、记录在PCA(Power Caribration Area)的识别信息来识别是上述专用盒还是上述普通盒的步骤。
第25发明是根据第24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识别信息中,包含将表示对上述光盘介质进行了记录的记录装置的机型信息的识别字符串变更为与普通的字符串不同的字符串而得到的信息。
第26发明是根据第21或者第22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
第27发明是根据第21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在限制上述拾取器的移动范围的步骤中,限制上述拾取器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
第28发明是根据第27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格式处理以使得上述拾取器的移动被限制的限制范围包含于上述交替区域。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如下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由此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功能实现单元表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框图。
图2是在同装置中安装被放入盘盒的光盘介质时的立体图。
图3是在同装置中安装没有盘盒的光盘介质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同装置安装光盘介质后完成启动处理为止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同装置的盘盒的桥结构体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6是表示同装置的DVD-RAM盒的桥结构体和拾取器透镜、透镜保护器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同装置的Blu-Ray盘专用盒的桥结构体和拾取器透镜、透镜保护器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8是将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应用于Blu-Ray盘装置时的框图。
图9是表示同装置安装光盘介质后完成启动处理为止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安装光盘介质后完成启动处理为止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安装光盘介质后完成启动处理为止的动作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光盘介质;102:盘安装单元;103:盘旋转单元(主轴电动机);104:转台;106:主轴控制电路;107:拾取器;107a:拾取器移动单元;108:CD、DVD激光控制电路;109:CD、DVD 2波长激光二极管;110:CD、DVD用耦合透镜;111:BD用耦合透镜;112:BD激光二极管;113:BD激光控制电路;114:BD球面像差补正用透镜;115:透镜架台;116:CD、DVD用半透射半反射镜;117:BD用半透射半反射镜;118:CD、DVD用物镜;119:BD用物镜;120:CD、DVD用受光元件;121:BD用受光元件;122:聚焦驱动电路;123:跟踪驱动电路;124:球面像差补正电路;125:信号处理电路;126:控制电路;127a、127b:CPU;128:倾斜驱动电路;129:纵向驱动电路;130:盘盒检测单元;131:盒识别单元;132:盘判别单元;133:限制单元;134:启动处理停止单元;201:光盘记录再现装置;202:托盘;203:盘盒;204:闸门;501:桥结构体;502:透镜保护器;701:桥结构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具备:盘安装单元,将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盘旋转单元,使安装的光盘介质进行旋转;拾取器,以光学方式读取存储在光盘介质的信息;拾取器移动单元,使拾取器沿光盘介质的半径方向移动;盘判别单元,判别光盘介质的种类;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安装在装置内的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盘盒;以及限制单元,在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并且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盘盒的情况下,限制拾取器的移动范围。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通过盘判别单元来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盘、并且检测出是被放入盘盒的情况下,限制拾取器的移动范围,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具备:盘安装单元,将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盘旋转单元,使安装的光盘介质进行旋转;拾取器,以光学方式读取存储在光盘介质的信息;拾取器移动单元,使拾取器沿光盘介质的半径方向移动;盘判别单元,判别光盘介质的种类;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安装在装置内的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盘盒;以及启动处理停止单元,在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并且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盘盒的情况下,使启动处理停止。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通过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盘、并且检测出是被放入盘盒的情况下,作为非对应盘而停止启动处理,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在第1或者第2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根据本实施方式,在DVD-RAM规格的盒中放入Blu-Ray规格的盘来使其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在第1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在限制单元中,限制拾取器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光盘介质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根据本实施方式,在DVD-RAM规格的盒中放入Blu-Ray规格的盘来使其动作的情况下,在通过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Blu-Ray规格的盘、并且检测出是被放入DVD-RAM规格的盘盒的情况下,也限制拾取器的移动范围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Blu-Ray规格的盘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在第4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在针对交替区域的地址数据有再现指令的情况下,在限制单元中,在交替区域中不进行SEEK(寻找)而返回再现错误。根据本实施方式,在DVD-RAM规格的盒中放入Blu-Ray规格的盘来使其动作的情况下,在通过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Blu-Ray规格的盘、并且检测出是被放入DVD-RAM规格的盘盒的情况下,在针对登记的交替区域是盘外周附近的交替区域的地址的数据有再现指令的情况下,在外周附近的交替区域中不进行SEEK而立即返回再现错误,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在第4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根据来自限制单元的指示进行格式处理,以使得拾取器的移动被限制的限制范围包含于交替区域。根据本实施方式,在DVD-RAM规格的盒中放入Blu-Ray规格的盘来使其动作的情况下,在通过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Blu-Ray规格的盘、并且检测出是被放入DVD-RAM规格的盘盒的情况下的格式动作中也进行格式处理以使得将包含存在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碰撞到DVD-RAM规格的盘盒的可能性的盘外周附近的范围在内的区域成为交替区域,并且限制拾取器的移动范围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Blu-Ray规格的盘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具备:盘安装单元,将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盘旋转单元,使安装的光盘介质进行旋转;拾取器,以光学方式读取存储在光盘介质的信息;拾取器移动单元,使拾取器沿光盘介质的半径方向移动;盘判别单元,判别光盘介质的种类;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安装在装置内的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盘盒;盒识别单元,识别盘盒是普通盒还是专用盒,其中,普通盒是在向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存在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盒,专用盒是进行了形状变更以使得在向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也不接触的盒;以及限制单元,在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并且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盘盒、并且盒识别单元识别为是普通盒的情况下,限制拾取器的移动范围。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根据盘判别单元的判别结果来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盘、并且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盘盒、并且盒识别单元识别为是在向工作距离短的盘进行对焦时存在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普通盒的情况下,限制拾取器移动单元的移动范围,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具备:盘安装单元,将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盘旋转单元,使安装的光盘介质进行旋转;拾取器,以光学方式读取存储在光盘介质的信息;拾取器移动单元,使拾取器沿光盘介质的半径方向移动;盘判别单元,判别光盘介质的种类;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安装在装置内的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盘盒;盒识别单元,识别盘盒是普通盒还是专用盒,其中,普通盒是在向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存在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盒,专用盒是进行了形状变更以使得在向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也不接触的盒;以及启动处理停止单元,在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并且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盘盒、并且盒识别单元识别出是普通盒的情况下,使启动处理停止。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根据盘判别单元的判别结果来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盘、并且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盘盒、并且盒识别单元识别为是在向工作距离短的盘进行对焦时存在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普通盒的情况下,作为非对应盘而使启动处理停止,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在第7或者第8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专用盒具备专用盒检测孔,在盒识别单元中,通过专用盒检测孔的有无来识别是专用盒还是普通盒。根据本实施方式,盒识别单元根据记录在被放入盘盒内的光盘介质的形状变更盒专用盘识别信息的有无、和盘盒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在有专用盘识别信息、且被放入盘盒的情况下,识别为是形状变更盒,在没有专用盘识别信息、且被放入盘盒的情况下,识别为是普通盒,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在第7或者第8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在盒识别单元中,读出记录在光盘介质的BCA(Burst CutArea,串码切割区)的识别信息、记录在PCA(Power CaribrationArea,能量校正区)的识别信息来识别是专用盒还是普通盒。根据本实施方式,专用盘识别信息包含形成在光盘介质的BCA信息中所包含的识别字符串,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在第10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在识别信息中,包含将表示对光盘介质进行了记录的记录装置的机型信息的识别字符串变更为与普通的字符串不同的字符串而得到的信息。根据本实施方式,专用盘识别信息包含将表示对盘进行了记录的记录装置的机型信息的识别字符串变更为与普通的字符串不同的字符串而得到的信息,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在第7或者第8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根据本实施方式,在DVD-RAM规格的盒中放入Blu-Ray规格的盘来使其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在第7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在限制单元中,限制拾取器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光盘介质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根据本实施方式,在DVD-RAM规格的盒中放入Blu-Ray规格的盘来使其动作的情况下,也在根据盘判别单元的判别结果来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盘、且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盘盒、且盒识别单元识别为是在向工作距离短的盘进行对焦时存在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普通盒的情况下,限制拾取器的移动范围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Blu-Ray规格的盘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在第13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根据来自限制单元的指示进行格式处理,以使得拾取器的移动被限制的限制范围包含于交替区域。根据本实施方式,在DVD-RAM规格的盒中放入Blu-Ray规格的盘来使其动作的情况下,在根据盘判别单元的判别结果来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盘、且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盘盒、且盒识别单元识别为是向工作距离短的盘进行对焦时存在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普通盒的情况下的格式动作中也进行格式处理以使得将包含存在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碰撞到DVD-RAM规格的盘盒的可能性的盘外周附近的范围在内的区域成为交替区域,并且限制拾取器的移动范围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Blu-Ray规格的盘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15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包括:将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的步骤;使安装的光盘介质进行旋转的步骤;判别光盘介质的种类的步骤;检测安装在装置内的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盘盒的步骤;以及在判别为光盘介质是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并且检测出光盘介质被放入盘盒的情况下,限制以光学方式读取存储在光盘介质的信息的拾取器的移动范围的步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通过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盘、且检测出是被放入盘盒的情况下,限制拾取器的移动范围,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16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包括:将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的步骤;使安装的光盘介质进行旋转的步骤;判别光盘介质的种类的步骤;检测安装在装置内的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盘盒的步骤;以及在判别为光盘介质是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并且检测出光盘介质被放入盘盒的情况下,使启动处理停止的步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通过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盘、且检测出是被放入盘盒的情况下,作为非对应盘而使启动处理停止,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17实施方式在第15或者第16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根据本实施方式,在DVD-RAM规格的盒中放入Blu-Ray规格的盘来使其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18实施方式在第15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包括:限制拾取器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光盘介质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的步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DVD-RAM规格的盒中放入Blu-Ray规格的盘来使其动作的情况下,在通过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Blu-Ray规格的盘、且检测出是被放入DVD-RAM规格的盘盒的情况下,也限制拾取器的移动范围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Blu-Ray规格的盘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19实施方式在第18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包括:在针对交替区域的地址数据有再现指令的情况下,在上述交替区域中不进行SEEK而返回再现错误的步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DVD-RAM规格的盒中放入Blu-Ray规格的盘来使其动作的情况下,也在通过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Blu-Ray规格的盘、且检测出是被放入DVD-RAM规格的盘盒的情况下,在针对登记的交替区域是盘外周附近的交替区域的地址的数据存在再现指令的情况下,在外周附近的交替区域中不进行SEEK而立即返回再现错误,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20实施方式在第18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包括:进行格式处理以使得拾取器的移动被限制的限制范围包含于交替区域的步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DVD-RAM规格的盒中放入Blu-Ray规格的盘来使其动作的情况下,在通过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Blu-Ray规格的盘、且检测出是被放入DVD-RAM规格的盘盒的情况下的格式动作中也进行格式处理以使得将包含存在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碰撞到DVD-RAM规格的盘盒的可能性的盘外周附近的范围在内的区域成为交替区域,并且限制拾取器的移动范围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Blu-Ray规格的盘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21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包括:将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的步骤;使安装的光盘介质进行旋转的步骤;判别光盘介质的种类的步骤;检测安装在装置内的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盘盒的步骤;识别盘盒是普通盒还是专用盒的步骤,其中,普通盒是在向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存在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盒,专用盒是进行了形状变更以使得在向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也不接触的盒;以及在判别为光盘介质是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并且检测出光盘介质被放入盘盒、并且识别为盘盒是普通盒的情况下,限制以光学方式读取存储在光盘介质的信息的拾取器的移动范围的步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根据盘判别单元的判别结果来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盘、且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盘盒、且盒识别单元识别为是在向工作距离短的盘进行对焦时存在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普通盒的情况下,限制拾取器移动单元的移动范围,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22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包括:将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的步骤;使安装的光盘介质进行旋转的步骤;判别光盘介质的种类的步骤;检测安装在装置内的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盘盒的步骤;识别盘盒是普通盒还是专用盒的步骤,其中,普通盒是在向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存在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盒,专用盒是进行了形状变更以使得在向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也不接触的盒;以及在判别为光盘介质是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并且检测出光盘介质被放入盘盒、并且识别为盘盒是普通盒的情况下,使启动处理停止的步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根据盘判别单元的判别结果来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盘、且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盘盒、且盒识别单元识别为是在向工作距离短的盘进行对焦时存在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普通盒的情况下,作为非对应盘而使启动处理停止,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23实施方式在第21或者第22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专用盒具备专用盒检测孔,包括:在盒识别单元中,通过专用盒检测孔的有无来识别是专用盒还是普通盒的步骤。根据本实施方式,盒识别单元根据记录在被放入盘盒内的光盘介质的形状变更盒专用盘识别信息的有无、和盘盒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在有专用盘识别信息、且被放入盘盒的情况下,识别为是形状变更盒,在没有专用盘识别信息、且被放入盘盒的情况下,识别为是普通盒,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24实施方式在第21或者第22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包括:在盒识别单元中,读出记录在光盘介质的BCA(Burst Cut Area)的识别信息、记录在PCA(Power Caribration Area)的识别信息来识别是专用盒还是普通盒的步骤。根据本实施方式,专用盘识别信息包含形成在光盘介质的BCA信息中所包含的识别字符串,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25实施方式在第24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在识别信息中,包含将表示对光盘介质进行了记录的记录装置的机型信息的识别字符串变更为与普通的字符串不同的字符串而得到的信息。根据本实施方式,专用盘识别信息包含将表示对盘进行了记录的记录装置的机型信息的识别字符串变更为与普通的字符串不同的字符串而得到的信息,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26实施方式在第21或者第22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根据本实施方式,在DVD-RAM规格的盒中放入Blu-Ray规格的盘来使其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27实施方式在第21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在限制拾取器的移动范围的步骤中,限制拾取器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光盘介质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根据本实施方式,在DVD-RAM规格的盒中放入Blu-Ray规格的盘来使其动作的情况下,也在根据盘判别单元的判别结果来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盘、且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盘盒、且盒识别单元识别为是在向工作距离短的盘进行对焦时存在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普通盒的情况下,限制拾取器的移动范围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Blu-Ray规格的盘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28实施方式在第27实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进行格式处理以使得拾取器的移动被限制的限制范围包含于交替区域。根据本实施方式,在DVD-RAM规格的盒中放入Blu-Ray规格的盘来使其动作的情况下,在根据盘判别单元的判别结果来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盘、且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盘盒、且盒识别单元识别为是向工作距离短的盘进行对焦时存在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普通盒的情况下的格式动作中也进行格式处理以使得将包含存在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碰撞到DVD-RAM规格的盘盒的可能性的盘外周附近的范围在内的区域成为交替区域、且限制拾取器的移动范围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Blu-Ray规格的盘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因此能够防止拾取器透镜、透镜基台、透镜保护器接触到盘盒的结构体,从而防止拾取器的损伤。
实施例1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的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7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
图1是以功能实现单元表示了本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框图,图2是表示在同装置中安装被放入盘盒的光盘介质时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在同装置中安装没有盘盒的光盘介质时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安装光盘介质后完成启动处理为止的动作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盘盒的桥结构体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6是表示第1盒(DVD-RAM盒)的桥结构体、和拾取器透镜、透镜保护器的位置关系的图,图7是表示第2盒(Blu-Ray盘专用盒)的桥结构体、和拾取器透镜、透镜保护器的位置关系的图。
本实施例是应用于Blu-Ray盘(以后简记为BD。)装置的情况。一般,BD装置能够记录/再现CD、DVD、BD规格的盘。光盘介质101例如是光盘,一般有CD、DVD、BD、HD DVD规格的光盘等。盘安装单元102是例如与转台104配合的圆形的钳夹器(clamper)。在转台104或者盘安装单元102的某一个中组装有磁性体,光盘介质101通过该磁力被夹持到转台104与盘安装单元102之间。另外,本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201具备盘加载机构,能够采用如图3所示那样在托盘202上直接载置光盘介质101来加载的方法、以及如图2所示那样将被放入到盘盒203内的光盘介质101连同盘盒203一起载置在托盘202上来加载的方法。在将光盘介质101连同盘盒203一起进行加载的方法中,通过加载机构来开闭盘盒203的闸门204并通过盘安装单元102将光盘介质101安装到转台104。
盘旋转单元103例如是主轴电动机。主轴电动机103通过主轴控制电路106的控制使转台104进行旋转。拾取器107具备CD、DVD系统和BD系统这2个系统的光学系统。CD、DVD系统的光学系统是由CD、DVD激光控制电路108、CD、DVD 2波长激光二极管109、CD、DVD用耦合透镜110、CD、DVD用半透射半反射镜116、CD、DVD用物镜118、CD、DVD用受光元件120构成。另外,BD用的光学系统也同样地由BD激光控制电路113、BD激光二极管112、BD用耦合透镜111、BD球面像差补正用透镜114、BD用半透射半反射镜117、BD用物镜119、BD用受光元件121构成。BD球面像差补正用透镜114是通过小型步进电动机(未图示)和球面像差补正电路124来驱动,补正因BD的2层盘中的层间距离(75μm、100μm)导致的球面像差。另外,CD、DVD用物镜118和BD用物镜119设置在同一透镜架台115上,通过致动器向聚焦、跟踪方向进行驱动。在本实施例中图示了CD、DVD系统和BD系统的光路独立地构成的例子,但是为了小型化也能够以共用一部分光路的形式构成。另外,针对物镜也可以由CD、DVD系统和BD系统共用来由1个物镜构成。
聚焦驱动电路122将透镜架台115通过聚焦致动器线圈(未图示)向聚焦方向进行驱动。跟踪驱动电路123将透镜架台115向跟踪方向通过跟踪致动器线圈(未图示)进行驱动。倾斜驱动电路128将透镜架台115向半径倾斜方向通过倾斜致动器线圈(未图示)进行驱动。
CD、DVD激光控制电路108控制CD、DVD 2波长激光二极管109来以适当的电平发出CD、DVD再现用激光。BD激光控制电路113同样地控制BD激光二极管112来以适当的电平发出BD再现用激光。
发出的CD、DVD激光通过CD、DVD用耦合透镜110,经由CD、DVD用半透射半反射镜116后通过CD、DVD用物镜118进行聚光。发出的BD激光通过BD用耦合透镜111,经由BD用半透射半反射镜117后通过BD用物镜119进行聚光。
来自光盘介质101的CD、DVD再现用激光的反射光透过CD、DVD用半透射半反射镜116后被CD、DVD用受光元件120受光检测。来自光盘介质101的BD再现用激光的反射光透过BD用半透射半反射镜117后被BD用受光元件121受光检测。
由CD、DVD用受光元件120以及BD用受光元件121检测出的信号发送到信号处理电路125。在信号处理电路125中,选择与CD、DVD、BD等的每个盘相对应的信号处理方法,根据选择的信号处理方法来生成FE(聚焦错误)、TE(跟踪错误)、AS(all sum/全相加)、RF(再现信号)等的信号并发送给控制电路126。
纵向驱动电路129驱动拾取器移动单元107a来将拾取器107向半径方向进行驱动。拾取器移动单元107a例如由步进电动机或者DC电动机、丝杠、以及安装在拾取器107的齿条构成。
控制电路126例如基于由数字信号处理器接受的信号来控制聚焦驱动电路122、跟踪驱动电路123、倾斜驱动电路128。
另外,控制电路126根据来自信号处理电路125的RF信号来进行数据的再现、CD、DVD激光控制电路108与BD激光控制电路113的切换、控制主轴控制电路106来进行的盘旋转单元(主轴电动机)103的旋转控制、以及纵向驱动电路129的控制,从而进行拾取器107向半径方向的移动。CPU 127a控制信号处理电路125来对认为当前安装的种类的盘选择最优的信号处理方法,并且对控制电路126进行各种控制的参数设定、动作指示等。
盘盒检测单元130例如使用物理开关,检测盘盒203是否按压物理开关,并检测盘盒203的有无,向CPU 127a发送数据。
盒识别单元131例如使用物理开关,检测设置在盘盒203的专用盒检测孔是否按压物理开关,并识别是专用盒还是普通盒,向CPU127a发送数据。
这里,专用盒是指进行了形状变更以使得在向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对焦时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也不接触的盒,在专用盒中设置有专用盒检测孔。普通盒是指在向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对焦时存在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盒,在普通盒中没有设置专用盒检测孔。如果有专用盒检测孔则物理开关不被按压,如果没有专用盒检测孔则物理开关被按压。
CPU 127a具有:判别光盘介质101的种类的盘判别单元132、以及限制拾取器107的移动范围的限制单元133。并且,根据盘盒检测单元130、盒识别单元131、以及盘判别单元132的各自的结果,限制单元133经由控制电路126向纵向驱动电路129发送信号,限制拾取器107的移动范围。在盘判别单元132中,根据工作距离、或者不仅根据工作距离而且还加入反射光量等其它要素来判别光盘介质101的种类。
没有直接关系到本发明,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但是在盘判别中,不仅能使用基于上述盘的每个规格的工作距离的差异的检测到反射光的位置信息,而且当然还能使用反射光的光量、各种伺服信号等。
接着,说明本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动作。
一系列动作通常是通过预先编程在CPU 127a中的软件来执行的。
在步骤1中,进行盘安装处理。盘安装处理是通过光盘记录再现装置201的盘安装单元102来进行。光盘记录再现装置201具备盘加载机构,能够采用图3所示那样在托盘202上直接载置光盘介质101来加载的方法、以及如图2所示那样将被放入到盘盒203内的光盘介质101连同盘盒203一起载置在托盘202上来加载的方法,能够应对没有盒的光盘介质101、被放入盒的光盘介质101中的任一个。
接着,通过盘判别单元132进行盘判别处理(步骤2)。作为进行盘判别的一个方法,例如使用BD和DVD、CD的盖层的厚度的不同。根据来自控制电路126的信号来切换CD、DVD激光控制电路108和BD激光控制电路113来发出激光,并且驱动聚焦驱动电路122来进行焦点搜索。然后,由信号处理电路125处理由CD、DVD用受光元件120或者BD用受光元件121检测出的信号,在盘判别单元132中使用来自信号处理电路125的信号来判别光盘介质101的种类。
下面具体地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BD激光控制电路113发出BD激光,通过聚焦驱动电路122驱动透镜架台115,进行焦点搜索。如果进行焦点搜索,则检测出盘表面和记录层的反射光。DB的记录层在1层的情况下位于离盘表面0.1mm的位置、在2层的情况下位于离盘表面0.075mm和0.1mm的位置,CD、DVD的记录层位于离盘表面1.2mm的位置,DVD的记录层位于离盘表面0.6mm的位置。
BD的光学系统设计成工作距离约为0.3mm。因而,当用BD激光进行焦点搜索时,即使直到透镜碰撞到盘为止进行搜索,在光盘介质101为CD、DVD的情况下,也只检测出盘表面的反射光,因此能够进行BD和CD、DVD的判别。
在通过用BD激光进行焦点搜索而判别为BD的情况下,判别其层数、BD-R、-RE、-ROM的类别。在通过用BD激光进行焦点搜索而判别为CD或者DVD的情况下,通过用CD、DVD激光进行焦点搜索来判别CD或者DVD的区别、DVD规格的盘的种类、层数(DVD-R,-RW、+R、+RW、-RAM等)、CD规格的种类(CD-ROM、CD-R、CD-RW),从而选择对各自的盘类别最优的激光电路、信号处理系统、内部增益。
然后,通过盘判别单元132判别是否是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101(步骤3)。工作距离根据盘类别、光学系统的设计而不同,但是一般盖层薄到0.1mm并且NA值大的BD被设计成工作距离非常短,约为0.3mm,与此相比,CD、DVD被设计成工作距离较长,为0.5~0.6mm。在本实施例中,以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101为BD来进行说明。
在步骤3中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BD的情况下,通过盘盒检测单元130检测是被放入盘盒203的光盘介质101、还是没有盘盒203的光盘介质101(步骤4)。盘盒203是如图2那样在托盘202上载置有圆形的光盘介质101的范围外为止的外形,因此通过在托盘202上的盘载置范围外设置物理开关,就能够检测盘盒203的有无。由CPU 127a来检测该物理开关的状态。在是被放入盘盒203的情况下,通过盒识别单元131识别该盘盒203是否是工作距离短的BD专用盒。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拾取器107的透镜架台115中,一般为了保护透镜而在比物镜118、119还高的位置处设置有透镜保护器502。另外,物镜118、119从透镜中心到周边部为止具有一定的距离,在读取盘最外周的数据时,物镜118、119的外形、透镜保护器502将超出盘最外周的外侧。进而,在光盘介质101、转台104中具有面模糊,为了维持对焦状态需要控制聚焦驱动电路122来使透镜架台115上下移动。
另一方面,盘盒203以往设计成用于DVD-RAM规格的盘,没有设想工作距离为0.3mm这样短的盘,因此如图5所示,一般在与盘外周部外相当的地方具备用于结构加强的桥结构体501。因而,在被放入DVD-RAM规格的盘盒的BD中,在记录、再现光盘介质101的最外周附近的数据时,如果面模糊大,则物镜118、119、透镜保护器502会碰撞到该桥结构体501。另外,关于桥结构体501,仅仅将其变薄则无法得到所需的强度。
由以上,如图7所示,桥结构体701成为移动到远离透镜架台115的方向的结构。该BD专用盒为了与DVD-RAM规格的盘盒(普通盒)识别而在托盘202中设置有专用盒检测孔,通过在与专用盒检测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开关就能够识别专用盒和普通盒。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盒识别单元131,在盒有无开关被按压的状态、且与专用盒检测孔相对应的开关没有被按压的情况下,识别为是专用盒,在盒有无开关被按压的状态、且与专用盒检测孔相对应的开关被按压的情况下,识别为是普通DVD-RAM盒。
在识别为是被放入普通DVD-RAM盒的BD的情况下,通过限制单元133来进行限制拾取器107的移动范围的处理(步骤6)。
物镜118、119、透镜保护器502碰撞到桥结构体501的位置能通过设计尺寸来预测。因而,针对光盘介质101的每个种类预先设定好拾取器107的移动范围。拾取器107的移动距离是用步进电动机的步数来测量的。在标准化的BD中,在其格式上的最内周和最外周附近制定有被称作交替区域的、在记录时等产生了错误的情况下作为它的代替而使用的区域。通常,只要不产生记录错误等就不使用这些区域。因而,限制单元133以使得拾取器107不移动到交替区域之内、最外周的区域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的方式,限制移动范围。
然后,在步骤7中进行剩余的启动处理、自动调整等来完成启动处理。
该步骤7中的启动处理、调整处理优选在步骤6的限制处理之后进行。这是因为:在启动处理、调整处理过程中根据盘的种类而伴随向最外周附近移动拾取器107的动作,如果在聚焦ON状态下向最外周位置移动拾取器107,则物镜118、119、透镜保护器502有可能碰撞到桥结构体501而损伤致动器线圈、透镜。
在进行启动处理、调整处理时,在通过限制单元133进行拾取器107的移动限制的情况下,不进行拾取器107向限制范围的移动。因而,在向限制范围的移动处理包含在启动处理、调整处理中的情况下,通过限制单元133进行移动变更处理以使得移动到不是限制范围的最外周附近。
另外,在启动后发出向移动被限制的区域的SEEK(寻找)命令、读取命令的情况下,通过限制单元133不进行实际的SEEK动作而进行返回SEEK错误、READ(读)错误的动作处理。
在能够记录标准化的BD的光盘介质101中,使用之前需要预先进行用于确保交替区域的格式处理。在通过限制单元133来限制了拾取器107的移动的情况下,根据从限制单元133向控制电路126的指示来进行格式处理,以使得交替区域包含限制范围。通过该格式处理能够使用户数据不被记录到限制区域。另外,由于限制区域而交替区域的容量不足的情况下,优选从限制单元133对控制电路126进行指示以使得较大地确保交替区域。进而,在格式处理时,通过将位于限制范围的交换区域的地址预先记录为不能使用的区域,就不产生拾取器107向限制范围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以具备了识别BD专用盒的盒识别单元131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不具备盒识别单元131的情况下同样也能够实施。在该情况下,由于无法识别盒是BD专用盒还是普通DVD-RAM盒,因此在通过盘判别单元132判别为是被放入盒的BD的情况下,只要与上述同样地进行限制拾取器107的移动范围的处理即可。
实施例2
接着,使用图2、图3、图5~图9来说明本发明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的其它实施例。
图8是将本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应用于Blu-Ray盘(以后BD)装置时的框图。在图8中,关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要素是相同的,因此省略说明。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安装盘后完成启动处理为止的动作的流程图,一系列动作通常是通过预先编程在CPU 127b的软件来执行的。
CPU 127b具有:判别光盘介质101的种类的盘判别单元132、以及使启动处理停止的启动处理停止单元134。并且,根据盘盒检测单元130、盒识别单元131、以及盘判别单元132的各自的结果,启动处理停止单元134经由控制电路126使启动处理停止。在盘判别单元132中,根据工作距离、或者不仅根据工作距离而且还加入反射光量等其它要素来判别光盘介质101的种类。
没有直接关系到本发明,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但是在盘判别中,不仅能使用基于上述盘的每个规格的工作距离的差异的检测到反射光的位置信息,而且当然还能使用反射光的光量、各种伺服信号等。
在步骤1中,进行盘安装处理。盘安装处理是通过光盘记录再现装置201的盘安装单元102来进行。光盘记录再现装置201具备盘加载机构,能够采用图3所示那样在托盘202上直接载置光盘介质101来加载的方法、以及如图2所示那样将被放入到盘盒203内的光盘介质101连同盘盒203一起载置在托盘202上来加载、并通过BD装置的加载机构开闭盘盒203的闸门204来通过盘安装单元102安装到转台104的方法,能够应对没有盒的光盘介质101、被放入盒的光盘介质101中的任一个。
接着,通过盘判别单元132进行盘判别处理(步骤2)。作为进行盘判别的一个方法,例如使用BD、和DVD、CD的盖层的厚度的不同。根据来自控制电路126的信号,切换CD、DVD激光控制电路108和BD激光控制电路113来发出激光,并且驱动聚焦驱动电路122来进行焦点搜索。然后,由信号处理电路125处理由CD、DVD用受光元件120或者BD用受光元件121检测出的信号,在盘判别单元132中使用来自信号处理电路125的信号来判别光盘介质101的种类。
下面具体地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BD激光控制电路113发出BD激光,通过聚焦驱动电路122驱动透镜架台115,进行焦点搜索。如果进行焦点搜索,则检测出盘表面和记录层的反射光。DB的记录层在1层的情况下位于离盘表面0.1mm的位置,在2层的情况下位于离盘表面0.075mm和0.1mm的位置,CD、DVD的记录层位于离盘表面1.2mm的位置,DVD的记录层位于离盘表面0.6mm的位置。
BD的光学系统设计成工作距离约为0.3mm。因而,当用BD激光进行焦点搜索时,即使直到透镜碰撞到盘为止进行搜索,在光盘介质101是CD、DVD的情况下,也仅仅检测出盘表面的反射光,因此能够进行BD、和CD、DVD的判别。
在通过用BD激光进行焦点搜索来判别为BD的情况下,判别其层数、BD-R、RE、ROM的类别。在通过用BD激光进行焦点搜索来判别为CD或者DVD的情况下,通过用CD、DVD激光进行焦点搜索来判别CD或者DVD的区别、DVD规格的盘的种类、层数(DVD-R,-RW、+R、+RW、-RAM等)、CD规格的种类(CD-ROM、CD-R、CD-RW),选择对各自的盘类别最优的激光电路、信号处理系统、内部增益。
然后,通过盘判别单元132判别是否是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101(步骤3)。工作距离根据盘类别、光学系统的设计而不同,但是一般盖层薄到0.1mm并且NA值大的BD被设计成工作距离非常短,约为0.3mm,与此相比,CD、DVD被设计成工作距离较长,为0.5~0.6mm。在本实施例中,以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101为BD来进行说明。
在步骤3中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BD的情况下,通过盘盒检测单元130检测是被放入盘盒203的光盘介质101、还是没有盘盒203的光盘介质101(步骤4)。盘盒203是如图2那样在托盘202上载置有圆形的光盘介质101的范围外为止的外形,因此通过在托盘202上的盘载置范围外设置物理开关,就能够检测盘盒203的有无。由CPU 127b来检测该物理开关的状态。在是被放入盘盒203的情况下,通过盒识别单元131识别该盘盒203是否是工作距离短的BD专用盒。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拾取器107的透镜架台115上,一般为了保护透镜而在比物镜118、119还高的位置处设置有透镜保护器502。另外,物镜118、119从透镜中心到周边部为止具有一定的距离,在读取盘最外周的数据时,物镜118、119的外形、透镜保护器502将超出盘最外周的外侧。进而,在光盘介质101、转台104中具有面模糊,为了维持对焦状态需要控制聚焦驱动电路122来使透镜架台115上下移动。
另一方面,盘盒203以往设计成用于DVD-RAM规格的盘,没有设想工作距离0.3mm这样短的盘,因此如图5所示,一般在与盘外周部外相当的地方具备用于结构加强的桥结构体501。因而,在被放入DVD-RAM规格的盘盒的BD中,在记录、再现光盘介质101的最外周附近的数据时,如果面模糊大,则物镜118、119、透镜保护器502会碰撞到该桥结构体501。另外,关于桥结构体501,仅仅将其变薄则无法得到所需的强度。
由以上,如图7所示,桥结构体701成为移动到远离透镜架台115的方向的结构。该BD专用盒为了与DVD-RAM规格的盘盒(普通盒)识别而在托盘202中设置有专用盒检测孔,通过在与专用盒检测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开关就能够识别专用盒和普通盒。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盒识别单元131在盒有无开关被按压的状态、且与专用盒检测孔相对应的开关没有被按压的情况下,识别为是专用盒,在盒有无开关被按压的状态、且与专用盒检测孔相对应的开关被按压的情况下,识别为是普通DVD-RAM盒。
在识别为是被放入普通DVD-RAM盒的BD的情况下,使用了非对应的盘和盒的组合,因此通过启动处理停止单元134进行使启动处理停止的处理(步骤12)。
在本实施例中,以具备识别BD专用盒的盒识别单元131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不具备盒识别单元131的情况下同样也能够实施。在该情况下,由于无法识别盒是BD专用盒还是普通DVD-RAM盒,因此在通过盘判别单元132判别为是被放入盒的BD的情况下,存在拾取器107损伤的可能性,因此使启动处理停止。
实施例3
接着,使用图1~图3、图5~图7以及图10来说明本发明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0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安装盘后完成启动处理为止的动作的流程图,一系列动作通常是通过预先编程在CPU127a的软件来执行的。
在步骤1中,进行盘安装处理。盘安装处理是通过光盘记录再现装置201的盘安装单元102来进行。光盘记录再现装置201具备盘加载机构,能够采用图3所示那样在托盘202上直接载置光盘介质101来加载的方法、以及如图2所示那样将被放入到盘盒203内的光盘介质101连同盘盒203一起载置在托盘202上来加载的方法,能够应对没有盒的光盘介质101、被放入盒的光盘介质101中的任一个。
接着,通过盘判别单元132进行盘判别处理(步骤2)。作为进行盘判别的一个方法,例如使用BD、和DVD、CD的盖层的厚度的不同。根据来自控制电路126的信号来切换CD、DVD激光控制电路108和BD激光控制电路113来发出激光,并且驱动聚焦驱动电路122来进行焦点搜索。然后,由信号处理电路125处理由CD、DVD用受光元件120或者BD用受光元件121检测出的信号,在盘判别单元132中使用来自信号处理电路125的信号来判别光盘介质101的种类。
下面具体地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BD激光控制电路113发出BD激光,通过聚焦驱动电路122驱动透镜架台115,进行焦点搜索。如果进行焦点搜索,则检测盘表面和记录层的反射光。DB的记录层在1层的情况下位于离盘表面0.1mm的位置、在2层的情况下位于离盘表面0.075mm和0.1mm的位置,CD、DVD的记录层位于离盘表面1.2mm的位置,DVD的记录层位于离盘表面0.6mm的位置。
BD的光学系统设计成工作距离约为0.3mm。因而,当用BD激光进行焦点搜索时,即使直到透镜碰撞到盘为止进行搜索,在光盘介质101为CD、DVD的情况下,也只检测出盘表面的反射光,因此能够进行BD和CD、DVD的判别。
在通过用BD激光进行焦点搜索而判别为BD的情况下,判别其层数、BD-R、-RE、-ROM的类别。在通过用BD激光进行焦点搜索而判别为CD或者DVD的情况下,通过用CD、DVD激光进行焦点搜索来判别CD或者DVD的区别、DVD规格的盘的种类、层数(DVD-R,-RW、+R、+RW、-RAM等)、CD规格的种类(CD-ROM、CD-R、CD-RW),从而选择对各自的盘类别最优的激光电路、信号处理系统、内部增益。
接着,根据与在步骤2中判别的光盘介质的种类一致的电路选择来进行伺服ON,进行盘信息读取处理(步骤21)。
此时读取的盘信息可以是用于判别是否是后述的盒专用盘的最低限度的信息。盘信息一般有作为物理信息的盘类别、层数等的信息、作为逻辑信息的盘容量、格式类别等的信息,但是在此只要读出预先记录在盘的、表示是被放入到盘盒内的光盘介质101的任何信息即可。例如,记录好记录在BCA(Burst Cut Area)的识别信息(通过由激光以条状去除反射膜来记录的信息)、记录在PCA(Power CaribrationArea)等的盘最内周附近的特殊的区域的识别信息(表示是专用盘的特殊字符串),通过读出它来实现,其中,上述BCA是记录在数据区域的更内侧的不可改写的区域。在识别信息中,优选包含将表示对光盘介质101进行了记录的记录装置的机型信息的识别字符串变更为与普通的字符串不同的字符串而得到的信息。
然后,通过盘判别单元132判别是否是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101(步骤3)。工作距离根据盘类别、光学系统的设计而不同,但是一般盖层薄到0.1mm并且NA值大的BD被设计成工作距离非常短,约为0.3mm,与此相比,CD、DVD被设计成工作距离较长,为0.5~0.6mm。在本实施例中,以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101为BD来进行说明。
在步骤3中检测为是工作距离短的BD的情况下,通过盘盒检测单元130判别是被放入盘盒203的光盘介质101、还是没有盘盒203的光盘介质101(步骤4)。盘盒203是如图2那样在托盘202上载置有圆形的光盘介质101的范围外为止的外形,因此通过在托盘202上的盘载置范围外设置物理开关,就能够检测盘盒203的有无。由CPU 127a来检测该物理开关的状态。在是被放入盘盒203的情况下,通过盒识别单元131识别该盘盒203是否是工作距离短的BD专用盒。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拾取器107的透镜架台115上,一般为了保护透镜而在比物镜118、119还高的位置处设置有透镜保护器502。另外,物镜118、119从透镜中心到周边部为止具有一定的距离,在读取盘最外周的数据时,物镜118、119的外形、透镜保护器502将超出盘最外周的外侧。进而,在光盘介质101、转台104中具有面模糊,为了维持对焦状态需要控制聚焦驱动电路122来使透镜架台115上下移动。
另一方面,盘盒203以往设计成用于DVD-RAM规格的盘,没有设想工作距离为0.3mm这样短的盘,因此如图5所示,一般在与盘外周部外相当的地方具备用于结构加强的桥结构体501。因而,在被放入DVD-RAM规格的盘盒的BD中,在记录、再现光盘介质101的最外周附近的数据时,如果面模糊大,则物镜118、119、透镜保护器502会碰撞到该桥结构体501。另外,关于桥结构体501,仅仅将其变薄则无法得到所需的强度。
由以上,如图7所示,桥结构体701成为移动到远离透镜架台115的方向的结构。该BD专用盒为了与DVD-RAM规格的盘盒(普通盒)识别而在托盘202中设置有专用盒检测孔,通过在与专用盒检测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开关就能够识别专用盒和普通盒。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盒识别单元131,在盒有无开关被按压的状态、且与专用盒检测孔相对应的开关没有被按压的情况下,识别为是专用盒,在盒有无开关被按压的状态、且与专用盒检测孔相对应的开关被按压的情况下,识别为是普通DVD-RAM盒。进而,在步骤22中,根据在步骤21中读取的盘信息来判断盘是否是盒专用盘。
在识别为是被放入普通DVD-RAM盒的BD的情况、或者识别为即使是被放入专用盒但盘不是专用盘的情况下,通过限制单元133进行限制拾取器107的移动范围的处理(步骤6)。
物镜118、119、透镜保护器502碰撞到桥结构体501的位置能通过设计尺寸来预测。因而,针对光盘介质101的每个种类预先设定好拾取器107的移动范围。拾取器107的移动距离是根据步进电动机的步数来测量的。在标准化的BD中,在其格式上的最内周和最外周附近制定有被称作交替区域的、在记录时等产生了错误的情况下作为它的代替而使用的区域。通常,只要不产生记录错误等就不使用这些区域。因而,限制单元133以使得拾取器107不移动到交替区域内、最外周的区域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的方式,限制移动范围。
然后,在步骤7中进行剩余的启动处理、自动调整等来完成启动处理。
该步骤7中的启动处理、调整处理优选在步骤6的限制处理之后进行。这是因为:在启动处理、调整处理过程中根据盘的种类而伴随向最外周附近移动拾取器107的动作,如果在聚焦ON状态下向最外周位置移动拾取器107,则物镜118、119、透镜保护器502有可能碰撞到桥结构体501而损伤致动器线圈、透镜。
在进行启动处理、调整处理时,在通过限制单元133进行拾取器107的移动限制的情况下,不进行拾取器107向限制范围的移动。因而,在向限制范围的移动处理包含在启动处理、调整处理中的情况下,通过限制单元133进行移动变更处理以使得移动到不是限制范围的最外周附近。
另外,在启动后发出向移动被限制的区域的SEEK命令、读取命令的情况下,通过限制单元133不进行实际的SEEK动作而进行返回SEEK错误、READ错误的动作处理。
在能够记录标准化的BD的光盘介质101中,使用之前需要预先进行用于确保交替区域的格式处理。在通过限制单元133来限制了拾取器107的移动的情况下,根据从限制单元133向控制电路126的指示来进行格式处理,以使得交替区域包含限制范围。通过该格式处理能够使用户数据不被记录到限制区域。另外,由于限制区域而交替区域的容量不足的情况下,优选从限制单元133对控制电路126进行指示以使得较大地确保交替区域。进而,在格式处理时,通过将位于限制范围的交换区域的地址预先记录为不能使用的区域,就不产生拾取器107向限制范围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以具备了识别BD专用盒的盒识别单元131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不具备盒识别单元131的情况下同样也能够实施。在该情况下,由于无法识别盒是BD专用盒还是普通DVD-RAM盒,因此在通过盘判别单元132判别为是被放入盒的BD的情况、或者即使是被放入专用盒但不是盒专用盘的情况下,只要与上述同样地进行限制拾取器107的移动范围的处理即可。
实施例4
接着,使用图2、图3、图5~图8以及图11来说明本发明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
关于与实施例2相同的各结构要素,省略说明。图1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安装盘后完成启动处理为止的动作的流程图,一系列动作通常是通过预先编程在CPU 127a的软件来执行的。
CPU 127b具有:判别光盘介质101的种类的盘判别单元132、以及使启动处理停止的启动处理停止单元134。并且,根据盘盒检测单元130、盒识别单元131、以及盘判别单元132的各自的结果,启动处理停止单元134经由控制电路126使启动处理停止。在盘判别单元132中,根据工作距离、或者不仅根据工作距离而且还加入反射光量等其它要素来判别光盘介质101的种类。
没有直接关系到本发明,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但是在盘判别中,不仅能使用基于上述盘的每个规格的工作距离的差异的检测到反射光的位置信息,而且当然还能使用反射光的光量、各种伺服信号等。
在步骤1中,进行盘安装处理。盘安装处理是通过光盘记录再现装置201的盘安装单元102来进行。光盘记录再现装置201具备盘加载机构,能够采用图3所示那样在托盘202上直接载置光盘介质101来加载的方法、以及如图2所示那样将被放入到盘盒203内的光盘介质101连同盘盒203一起载置在托盘202上来加载、并通过BD装置的加载机构开闭盘盒203的闸门204来通过盘安装单元102安装到转台104的方法,能够应对没有盒的光盘介质101、被放入盒的光盘介质101中的任一个。
接着,通过盘判别单元132进行盘判别处理(步骤2)。作为进行盘判别的一个方法,例如使用BD、和DVD、CD的盖层的厚度的不同。根据来自控制电路126的信号,切换CD、DVD激光控制电路108和BD激光控制电路113来发出激光,并且驱动聚焦驱动电路122来进行焦点搜索。然后,由信号处理电路125处理由CD、DVD用受光元件120或者BD用受光元件121检测出的信号,在盘判别单元132中使用来自信号处理电路125的信号来判别光盘介质101的种类。
下面具体地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BD激光控制电路113发出BD激光,通过聚焦驱动电路122驱动透镜架台115,进行焦点搜索。如果进行焦点搜索,则检测出盘表面和记录层的反射光。DB的记录层在1层的情况下位于离盘表面0.1mm的位置,在2层的情况下位于离盘表面0.075mm和0.1mm的位置,CD、DVD的记录层位于离盘表面1.2mm的位置,DVD的记录层位于离盘表面0.6mm的位置。
BD的光学系统设计成工作距离约为0.3mm。因而,当用BD激光进行焦点搜索时,即使直到透镜碰撞到盘为止进行搜索,在光盘介质101是CD、DVD的情况下,也仅仅检测出盘表面的反射光,因此能够进行BD、和CD、DVD的判别。
在通过用BD激光进行焦点搜索来判别为BD的情况下,判别其层数、BD-R、-RE、-ROM的类别。在通过用BD激光进行焦点搜索来判别为CD或者DVD的情况下,通过用CD、DVD激光进行焦点搜索来判别CD或者DVD的区别、DVD规格的盘的种类、层数(DVD-R,-RW、+R、+RW、-RAM等)、CD规格的种类(CD-ROM、CD-R、CD-RW),选择对各自的盘类别最优的激光电路、信号处理系统、内部增益。
接着,根据与在步骤2中判别的光盘介质的种类一致的电路选择来进行伺服ON,进行盘信息读取处理(步骤21)。
此时读取的盘信息可以是用于判别是否是后述的盒专用盘的最低限度的信息。盘信息一般有作为物理信息的盘类别、层数等的信息、作为逻辑信息的盘容量、格式类别等的信息,但是在此只要读出预先记录在盘的、表示是被放入到盘盒内的光盘介质101的任何信息即可。例如,记录好记录在BCA(Burst Cut Area)的识别信息(通过由激光以条状去除反射膜来记录的信息)、记录在PCA(Power CaribrationArea)等的盘最内周附近的特殊的区域的识别信息(表示是专用盘的特殊字符串),通过读出它来实现,其中,上述BCA是记录在数据区域的更内侧的不可改写的区域。
然后,通过盘判别单元132判别是否是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101(步骤3)。工作距离根据盘类别、光学系统的设计而不同,但是一般盖层薄到0.1mm并且NA值大的BD被设计成工作距离非常短,约为0.3mm,与此相比,CD、DVD被设计成工作距离较长,为0.5~0.6mm。在本实施例中,以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101为BD来进行说明。
在步骤3中判别为是工作距离短的BD的情况下,通过盘盒检测单元130检测是被放入盘盒203的光盘介质101、还是没有盘盒203的光盘介质101(步骤4)。盘盒203是如图2那样在托盘202上载置有圆形的光盘介质101的范围外为止的外形,因此通过在托盘202上的盘载置范围外设置物理开关,就能够检测盘盒203的有无。由CPU 127a来检测该物理开关的状态。在是被放入盘盒203的情况下,通过盒识别单元131识别该盘盒203是否是工作距离短的BD专用盒。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拾取器107的透镜架台115上,一般为了保护透镜而在比物镜118、119还高的位置处设置有透镜保护器502。另外,物镜118、119从透镜中心到周边部为止具有一定的距离,在读取盘最外周的数据时,物镜118、119的外形、透镜保护器502将超出盘最外周的外侧。进而,在光盘介质101、转台104中具有面模糊,为了维持对焦状态需要控制聚焦驱动电路122来使透镜架台115上下移动。
另一方面,盘盒203以往设计成用于DVD-RAM规格的盘,没有设想工作距离0.3mm这样短的盘,因此如图5所示,一般在与盘外周部外相当的地方具备用于结构加强的桥结构体501。因而,在被放入DVD-RAM规格的盘盒的BD中,在记录、再现光盘介质101的最外周附近的数据时,如果面模糊大,则物镜118、119、透镜保护器502会碰撞到该桥结构体501。另外,关于桥结构体501,仅仅将其变薄则无法得到所需的强度。
由以上,如图7所示,桥结构体701成为移动到远离透镜架台115的方向的结构。该BD专用盒为了与DVD-RAM规格的盘盒(普通盒)识别而在托盘202中设置有专用盒检测孔,通过在与专用盒检测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开关就能够识别专用盒和普通盒。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盒识别单元131在盒有无开关被按压的状态、且与专用盒检测孔相对应的开关没有被按压的情况下,识别为是专用盒,在盒有无开关被按压的状态、且与专用盒检测孔相对应的开关被按压的情况下,识别为是普通DVD-RAM盒。
在识别为是被放入普通DVD-RAM盒的BD的情况、或者在识别为即使是被放入专用盒但盘不是专用盘的情况下,使用了非对应的盘和盒的组合,因此通过启动处理停止单元134进行使启动处理停止的处理(步骤12)。
在本实施例中,以具备识别BD专用盒的盒识别单元131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不具备盒识别单元131的情况下同样也能够实施。在该情况下,无法识别盒是BD专用盒还是普通DVD-RAM盒,因此在通过盘判别单元132判别为是被放入盒的BD的情况、且判别为不是盒专用盘的情况下,存在拾取器107损伤的可能性,因此使启动处理停止。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通过根据安装在装置的盘是否是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盘盒的有无、盘盒是否是专用盒来限制拾取器的移动范围、或使启动处理停止,从而能够防止因拾取器向盒结构体接触而造成的损伤。

Claims (28)

1.一种光盘记录再现装置,能够记录或者再现焦点对焦时的拾取器透镜与盘面之间的工作距离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光盘介质,应对被放入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以及没有上述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中的任一个,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盘安装单元,将上述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
盘旋转单元,使安装的上述光盘介质进行旋转;
拾取器,以光学方式读取存储在上述光盘介质的信息;
拾取器移动单元,使上述拾取器沿上述光盘介质的半径方向移动;
盘判别单元,判别上述光盘介质的种类;
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安装在上述装置内的上述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上述盘盒;以及
限制单元,在上述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并且上述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上述盘盒的情况下,限制上述拾取器的移动范围。
2.一种光盘记录再现装置,能够记录或者再现焦点对焦时的拾取器透镜与盘面之间的工作距离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光盘介质,应对被放入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以及没有上述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中的任一个,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盘安装单元,将上述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
盘旋转单元,使安装的上述光盘介质进行旋转;
拾取器,以光学方式读取存储在上述光盘介质的信息;
拾取器移动单元,使上述拾取器沿上述光盘介质的半径方向移动;
盘判别单元,判别上述光盘介质的种类;
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安装在上述装置内的上述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上述盘盒;以及
启动处理停止单元,在上述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并且上述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上述盘盒的情况下,使启动处理停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
在上述限制单元中,限制上述拾取器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针对上述交替区域的地址数据有再现指令的情况下,在上述限制单元中,在上述交替区域中不进行寻找而返回再现错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来自上述限制单元的指示进行格式处理,以使得上述拾取器的移动被限制的限制范围包含于上述交替区域。
7.一种光盘记录再现装置,能够记录或者再现焦点对焦时的拾取器透镜与盘面之间的工作距离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光盘介质,应对被放入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以及没有上述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中的任一个,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盘安装单元,将上述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
盘旋转单元,使安装的上述光盘介质进行旋转;
拾取器,以光学方式读取存储在上述光盘介质的信息;
拾取器移动单元,使上述拾取器沿上述光盘介质的半径方向移动;
盘判别单元,判别上述光盘介质的种类;
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安装在上述装置内的上述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上述盘盒;
盒识别单元,识别上述盘盒是普通盒还是专用盒,其中,上述普通盒是在向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存在上述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盒,上述专用盒是进行了形状变更以使得在向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上述拾取器透镜或者上述透镜保护器也不接触的盒;以及
限制单元,在上述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并且上述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上述盘盒、并且上述盒识别单元识别为是上述普通盒的情况下,限制上述拾取器的移动范围。
8.一种光盘记录再现装置,能够记录或者再现焦点对焦时的拾取器透镜与盘面之间的工作距离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光盘介质,应对被放入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以及没有上述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中的任一个,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盘安装单元,将上述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
盘旋转单元,使安装的上述光盘介质进行旋转;
拾取器,以光学方式读取存储在上述光盘介质的信息;
拾取器移动单元,使上述拾取器沿上述光盘介质的半径方向移动;
盘判别单元,判别上述光盘介质的种类;
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安装在上述装置内的上述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上述盘盒;
盒识别单元,识别上述盘盒是普通盒还是专用盒,其中,上述普通盒是在向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存在上述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盒,上述专用盒是进行了形状变更以使得在向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上述拾取器透镜或者上述透镜保护器也不接触的盒;以及
启动处理停止单元,在上述盘判别单元判别为是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并且上述盘盒检测单元检测出是被放入上述盘盒、并且上述盒识别单元识别出是上述普通盒的情况下,使启动处理停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专用盒具备专用盒检测孔,在上述盒识别单元中,通过上述专用盒检测孔的有无来识别是上述专用盒还是上述普通盒。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盒识别单元中,读出记录在上述光盘介质的BCA(串码切割区)的识别信息、记录在PCA(能量校正区)的识别信息来识别是上述专用盒还是上述普通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识别信息中,包含将表示对上述光盘介质进行了记录的记录装置的机型信息的识别字符串变更为与普通的字符串不同的字符串而得到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
在上述限制单元中,限制上述拾取器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来自上述限制单元的指示进行格式处理,以使得上述拾取器的移动被限制的限制范围包含于上述交替区域。
15.一种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能够记录或者再现焦点对焦时的拾取器透镜与盘面之间的工作距离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光盘介质,应对被放入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以及没有上述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中的任一个,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将上述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的步骤;
使安装的上述光盘介质进行旋转的步骤;
判别上述光盘介质的种类的步骤;
检测安装在上述装置内的上述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上述盘盒的步骤;以及
在判别为上述光盘介质是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并且检测出上述光盘介质被放入上述盘盒的情况下,限制以光学方式读取存储在上述光盘介质的信息的拾取器的移动范围的步骤。
16.一种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能够记录或者再现焦点对焦时的拾取器透镜与盘面之间的工作距离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光盘介质,应对被放入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以及没有上述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中的任一个,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将上述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的步骤;
使安装的上述光盘介质进行旋转的步骤;
判别上述光盘介质的种类的步骤;
检测安装在上述装置内的上述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上述盘盒的步骤;以及
在判别为上述光盘介质是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并且检测出上述光盘介质被放入上述盘盒的情况下,使启动处理停止的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者16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
该拾取器保护方法包括:限制上述拾取器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的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针对上述交替区域的地址数据有再现指令的情况下,在上述交替区域中不进行寻找而返回再现错误的步骤。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进行格式处理以使得上述拾取器的移动被限制的限制范围包含于上述交替区域的步骤。
21.一种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能够记录或者再现焦点对焦时的拾取器透镜与盘面之间的工作距离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光盘介质,应对被放入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以及没有上述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中的任一个,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将上述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的步骤;
使安装的上述光盘介质进行旋转的步骤;
判别上述光盘介质的种类的步骤;
检测安装在上述装置内的上述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上述盘盒的步骤;
识别上述盘盒是普通盒还是专用盒的步骤,其中,上述普通盒是在向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存在上述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盒,上述专用盒是进行了形状变更以使得在向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上述拾取器透镜或者上述透镜保护器也不接触的盒;以及
在判别为上述光盘介质是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并且检测出上述光盘介质被放入上述盘盒、并且识别为上述盘盒是普通盒的情况下,限制以光学方式读取存储在上述光盘介质的信息的拾取器的移动范围的步骤。
22.一种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能够记录或者再现焦点对焦时的拾取器透镜与盘面之间的工作距离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光盘介质,应对被放入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以及没有上述盘盒的上述光盘介质中的任一个,该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将上述光盘介质安装到盘安装部的步骤;
使安装的上述光盘介质进行旋转的步骤;
判别上述光盘介质的种类的步骤;
检测安装在上述装置内的上述光盘介质是否被放入上述盘盒的步骤;
识别上述盘盒是普通盒还是专用盒的步骤,其中,上述普通盒是在向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存在上述拾取器透镜或者透镜保护器接触的可能性的盒,上述专用盒是进行了形状变更以使得在向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进行对焦时上述拾取器透镜或者上述透镜保护器也不接触的盒;以及
在判别为上述光盘介质是上述工作距离短的光盘介质、并且检测出上述光盘介质被放入上述盘盒、并且识别为上述盘盒是普通盒的情况下,使启动处理停止的步骤。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者22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专用盒具备专用盒检测孔,该拾取器保护方法包括:在上述盒识别单元中,通过上述专用盒检测孔的有无来识别是上述专用盒还是上述普通盒的步骤。
24.根据权利要求21或者22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上述盒识别单元中,读出记录在上述光盘介质的BCA(串码切割区)的识别信息、记录在PCA(能量校正区)的识别信息来识别是上述专用盒还是上述普通盒的步骤。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识别信息中,包含将表示对上述光盘介质进行了记录的记录装置的机型信息的识别字符串变更为与普通的字符串不同的字符串而得到的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1或者22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盘盒是DVD-RAM规格的盘盒,上述工作距离短的上述光盘介质是Blu-Ray规格的盘,
在限制上述拾取器的移动范围的步骤中,限制上述拾取器以使得不移动到分配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部的交替区域。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行格式处理以使得上述拾取器的移动被限制的限制范围包含于上述交替区域。
CN2010800204244A 2009-06-10 2010-06-07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 Pending CN1024223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38924 2009-06-10
JP2009-138924 2009-06-10
PCT/JP2010/003771 WO2010143399A1 (ja) 2009-06-10 2010-06-07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のピックアップ保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2351A true CN102422351A (zh) 2012-04-18

Family

ID=43308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04244A Pending CN102422351A (zh) 2009-06-10 2010-06-07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07729B2 (zh)
EP (1) EP2442306A4 (zh)
JP (1) JP5524204B2 (zh)
CN (1) CN102422351A (zh)
WO (1) WO20101433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13013666A (es) * 2011-06-10 2014-02-27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Medio de grabacion con forma de disco y dispositivo de grabacion/reproduccion para medio de grabacion con forma de disco.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1183A (zh) * 1997-12-23 1999-06-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8cm和12cm盘盒的光学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及其方法
JPH11232655A (ja) * 1998-02-09 1999-08-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記録担体判別装置および記録担体判別方法
JP2001184676A (ja) * 1999-12-22 2001-07-06 Hitachi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とそのディスク判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29971A (ja) * 1983-01-14 1984-07-26 Tokyo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US6449232B1 (en) * 1998-02-03 2002-09-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k type determination method
EP1018729B1 (en) * 1998-12-23 2006-09-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ing various sizes and types of recording/reproducing mediums therein
KR100408394B1 (ko) * 2001-01-20 2003-1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디스크 드라이브
TW518563B (en) * 2000-10-13 2003-01-21 Teac Corp Recording medium loading device
JP2002216455A (ja) * 2001-01-17 2002-08-02 Sharp Corp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US6839898B2 (en) * 2001-04-27 2005-01-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k drive
WO2003032303A1 (fr) * 2001-10-03 2003-04-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positif de disque optique
KR100505649B1 (ko) * 2002-11-26 2005-08-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트리지형 디스크의 판별 방법 및 장치
JP2005149703A (ja) * 2003-10-23 2005-06-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担体装置および情報担体起動方法
CN1619678A (zh) 2003-10-23 2005-05-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介质设备和信息介质启动方法
KR100691641B1 (ko) * 2004-02-24 2007-03-09 티아크 가부시키가이샤 디스크장치
JP4339892B2 (ja) * 2004-10-29 2009-10-0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1183A (zh) * 1997-12-23 1999-06-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8cm和12cm盘盒的光学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及其方法
JPH11232655A (ja) * 1998-02-09 1999-08-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記録担体判別装置および記録担体判別方法
JP2001184676A (ja) * 1999-12-22 2001-07-06 Hitachi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とそのディスク判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51506A1 (en) 2012-06-14
EP2442306A4 (en) 2014-05-21
JP5524204B2 (ja) 2014-06-18
US8407729B2 (en) 2013-03-26
EP2442306A1 (en) 2012-04-18
WO2010143399A1 (ja) 2010-12-16
JPWO2010143399A1 (ja) 201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03865B1 (en) Optical disc drive and method of updating firmware
US7149169B2 (en) Distinguishing optical disc types
JP4990157B2 (ja) 併用光媒体、装置およびそのアクセス方法
CN101529510A (zh) 光记录介质以及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现方法
CN102422351A (zh)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取器保护方法
EP1170744B1 (en) Method for quickly configuring an optic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a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0367366C (zh) 光盘
KR100470027B1 (ko) 반사표면을 갖는 고밀도 광디스크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00377245C (zh) 光盘设备、控制光盘设备的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US7617507B2 (en) High-density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device therefor
US7869323B2 (en) Optical disc media type confirmation method
EP1406260B1 (en) Optical disc drive and method of checking optical disc
EP1488419B1 (en) Servo-controlling method of an optical disk apparatus
US7548492B2 (en) Optical disk recording/reproduction device and search method for information recording area of optical disk in the same
CN101025938A (zh) 光学拾取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799089B (zh) 高密度记录媒体及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JP3945449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の再生方法
JP4947004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光ディスク処理システム
JP3920189B2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KR100833878B1 (ko) 멀티세션 디스크의 세션인식방법
JP2007018589A (ja)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5056466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3067937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KR20040024014A (ko) 고밀도 광디스크와 그에 따른 구동방법
JPH0877669A (ja) 光学式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