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1569B - 手持式工具机、尤其是手持式电动工具机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工具机、尤其是手持式电动工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21569B
CN102421569B CN201080021251.8A CN201080021251A CN102421569B CN 102421569 B CN102421569 B CN 102421569B CN 201080021251 A CN201080021251 A CN 201080021251A CN 102421569 B CN102421569 B CN 1024215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held power
damping element
component
hand h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12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21569A (zh
Inventor
J·沙多
J·毛特
M·卢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421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1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21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1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6Vibration damp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具有一个壳体,该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单独的并且要相互连接的壳体件(2,4),其中,一个壳体件形成用于保持和引导所述手持式工具机的手把壳体(4)。手把壳体包括手把(5)和固定构件(6),其中,所述固定构件一方面与另一个壳体件连接并且另一方面与所述手把连接,在固定构件与手把之间设有减振元件(8,11,15,16,17,18,24,25)。

Description

手持式工具机、尤其是手持式电动工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尤其是手持式电动工具机。
背景技术
在DE102005016453A1中描述了一种角磨机,角磨机的马达壳体与一个后壳体盖连接,一个电缆套管穿过该壳体盖的底部以便给电的驱动马达供电。该壳体盖构造为罐形的,其中,在马达壳体和壳体盖的彼此面对的端面之间置入一个环绕的密封环,该密封环在轴向上和在径向上有效地阻尼来自电的驱动马达以及可能在工件加工时形成的振动。
EP1533084A1公开了一种手持式钻机,具有工具壳体,在该壳体上在后部区域中连接有一个弓形的手把,所述手把的端侧端部与该工具壳体连接。在该工具壳体的底侧上连接一个底部件,该底部件可被拧紧到该工具壳体上。该弓形手柄在一个端部上具有一个支承轴,该支承轴被一个阻尼环包围,其中,该支承轴借助阻尼环可被支承在支承壳体区段中,所述区段位于工具壳体上或者位于底部件上。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具有一个壳体,该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单独的并且要相互连接的壳体件,其中,一个壳体件形成用于保持和引导所述手持式工具机的手把壳体,并且在这些壳体件之间设有减振元件,其中,所述手把壳体由至少两个单独构成的手把壳体件组成,所述手把壳体件被构造为手把和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一方面与另一个壳体件连接并且另一方面与所述手把连接,在固定构件与手把之间设有减振元件,其中,所述手把构造为一个包围所述另一个壳体件的手把套筒。
从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在手持式工具机中减少从驱动单元传播出来或者在工件加工时形成并且一直传播到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中的可感觉到的振动。
该任务根据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特征解决。其它说明给出适宜的扩展方案。
根据本发明,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设有至少两个单独的且要相互连接的壳体件,其中,一个壳体件构成用于保持和引导手持式工具机的手把壳体。在这些壳体件之间设有减振元件。此外规定,手把壳体由至少两个单独构成的手把壳体件组成,这些手把壳体件被构造为手把和固定构件,其中,固定构件一方面与另一个壳体件连接,另一方面与手把连接。在固定构件与手把之间设有减振元件。
该实施方式具有以下优点:手把可以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与来自驱动单元或者在工件加工时形成的振荡和振动去耦合。手把至少在一个空间维度上通过固定构件与另一个壳体件连接,该另一个壳体件通常是马达壳体。为了振动去耦合,该减振元件设置在固定构件与手把之间,具体而言优选在轴向上设置,固定构件在轴向上固定手把。减振元件位于从该另一个壳体构件经由固定元件至手把的传递链中,使得至少减小从固定构件向手把的振动传递。
同时该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可能性:这样地设计手把与该另一个壳体件之间的直接接触,使得通过该路径也不能传递或仅能以被减小的方式传递振动。可以消除使手把与该另一个壳体件连接的固定器件。在需要时仍然可考虑这种用于将手把固定在该另一个壳体构件上的固定器件。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在手把与该另一个壳体构件之间设有一个另外的减振元件,该另外的减振元件具有支撑作用,因为手把通过该附加的减振元件支撑在该另一个壳体件上。尽管存在该支撑,但是传播到该另一个壳体件中的振动仅以被减小的方式传递到手把上。
通过这些措施总体上实现手把的明显减小的振动载荷,由此改善对于操作人员的舒适性并且减小工作载荷。将手把壳体一分为二地分成手把和固定构件能够实现附加的在设计或者结构上的自由度并且允许减振元件在固定构件与该另一个壳体件之间和/或在固定构件与手把之间以及在需要时在手把与该另一个壳体件之间的多种布置可能性。
该另一个壳体件优选是马达壳体,在该马达壳体中接收一个用于驱动手持式工具机的刀具的驱动马达、尤其是电的驱动马达。在需要时在马达壳体中接收其它的部件,例如电子构件、开关等。手把壳体例如形成壳体盖并且根据本发明以手把和固定构件两件式地构成,其中,固定构件直接与马达壳体连接,从而力可在固定构件与马达壳体之间传递。固定构件此外将手把固定在相对于马达壳体的额定位置中。
根据另一有利的实施方式,手把形成一个包围该另一个壳体件的手把套筒,其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固定构件适宜地形成底部或者底部的一部分,使得在装配状态中手把以及固定构件一起实施为罐形的。手把套筒包围该另一个壳体件并且能够以在人体工学上有利的方式被操作人员抓握以便保持和引导手持式工具机。固定构件作为构成手把的罐形壳体盖的底部定位在马达壳体的轴向端侧上并且适宜地与马达壳体的端侧连接。为此考虑力锁合、材料锁合和/或形状锁合的措施,例如固定构件在马达壳体的端侧上的旋紧。在需要时固定构件也可以被粘接。
根据一种能以简单方式实现的有利实施方式,仅在固定构件与手把之间存在减振元件,但是在固定构件与马达壳体之间没有减振元件。从马达壳体传递到固定构件上的振动仅能够以被减小的方式传播到手把上。
但是可能适宜的是,在马达壳体与固定构件之间设置一个附加的减振元件,使得在从马达壳体至固定构件并且继续至手把的传递链中总共有至少两个减振元件串联地设置。由此实现在手把中的改善的减振。
设置在固定构件与手把之间的减振元件在轴向上和/或在径向上作用并且在该方向上阻尼或者减少固定构件所受到的振动。一个在需要时设置在另一个壳体件与固定构件之间的减振元件也在轴向上和/或在径向上发挥其作用。
根据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规定,该减振元件在轴向上设置在固定构件的一个端棱与手把之间并且相应地在轴向上作用。一个另外的减振元件可以在轴向上设置在手把的一个相对端棱与马达壳体的一个凸台之间,使得手把在轴向上在相对置的侧各被一个减振元件限界。由此不仅减少了从固定构件至手把的振动传递而且减少了从马达壳体至手把的振动传递。
对于减振元件考虑不同的实施方式。减振元件可以构造成阻尼元件,阻尼元件消耗包含在振动中的能量,使得振动仅以被减小的方式传递到手把上。为此优选使用减振材料,例如弹性体、橡胶或者类似橡胶的材料、泡沫、凝胶或类似物。优选使用材料阻尼的构件,其中,原则上也可以使用运动阻尼的构件。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规定,至少一个减振元件构造为弹簧元件。由于减振元件的弹簧作用,来自一个构件的振荡和振动在频率和幅值方面以被减小或者改变的形式转送到相邻的构件上,由此同样能够在手把中实现振动载荷的有效减小,尤其是从临界频率向非临界频率的移位。作为弹簧元件可以使用单独构成的弹簧元件,例如螺旋弹簧或者板式弹簧,它们设置在固定构件与手把之间或者位于马达壳体与固定构件之间或者说在手把与马达壳体之间。但是弹簧元件也可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与壳体件一体地构成,例如构成为弹动的凸起,其在一个壳体件的表面上突出并且与另一个壳体件接触。
在需要时作为减振元件也可以考虑弹簧元件与阻尼元件的组合。
根据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手把壳体构造为双壳式的或者双壁式的,其方式是固定构件形成位于内部的手把套筒,该手把套筒直接与马达壳体连接,而手把构成位于外部的手把套筒,该手把套筒与位于内部的固定构件相距径向距离,使得在套筒形的位于内部的固定构件与套筒形的位于外部的手把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间作为中间空间。在该环形的中间空间中优选设有至少一个减振元件,以便至少削弱从马达壳体经由位于内部的固定构件至位于外部的手把的振动传递。位于内部的固定构件可以另一方面固定地与马达壳体连接,其中,传递到固定构件上的振动由于手把的去耦合而不会导致操作人员的增加的振动载荷。中间空间能够以有利的方式用于接收减振元件,使得不需要附加的结构空间来安装减振元件。
在中间空间中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减振元件。不仅考虑阻尼元件,尤其是具有材料阻尼特性的元件,而且考虑改变所传递的振动的振幅和频率的弹簧元件。此外也考虑阻尼元件和弹簧元件的混合应用。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减振元件实施为气体压力弹簧,在该气体压力弹簧中由密封元件包围一个气体体积,密封元件设置在固定构件与手把之间的中间空间中。
环形的中间空间中的减振元件不仅在径向上而且在轴向上引起振动阻尼。为了增大在轴向上的振动阻尼效果,适宜的可以是,使至少一个减振元件以附加的轴向分量在中间空间中定向,例如这样地设计,即螺旋弹簧倾斜地定位在中间空间中,从而弹簧轴线不仅与径向而且与轴向包围一个角度。
适宜的是,在轴向长度上分布地将多个减振元件设置在环形的中间空间中,以确保外部的手把在轴向长度上均匀地支撑在位于外部的固定构件上。
优选地,位于外部的手把的支撑完全通过减振元件实现,以避免振动传递桥。
此外可能适宜的是,位于外部的手把形状锁合地固定在位于内部的固定构件中。这例如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手把上构成一个径向向内突出的锁止凸起,固定构件外侧上的一个径向向外指向的锁止凸起分配给该径向向内突出的锁止凸起。这些径向锁止凸起在轴向上稍微彼此错开,这些径向锁止凸起可以直接在轴向上彼此相邻,使得可靠地阻止手把无意间在轴向上从手持式工具机脱开。然而为了能够实现用于维护目的手把推开或者取下,例如考虑卡口锁合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手持式工具机具有至少两个单独的且要相互连接的壳体件,其中,一个壳体件形成用于保持和引导手持式工具机的手把件,在这些壳体件之间设有阻尼元件。该阻尼元件与电缆套管一体地构成,该电缆套管包围电力电缆,该电力电缆伸入到壳体中以给手持式工具机的电驱动马达供电。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常由材料阻尼的材料例如弹性体制成的电缆套管同时引起振动阻尼或者减振,由此实现结构的简化和构件减少。因为用于供电的电力电缆通常通过后端侧伸入到马达壳体中,所以阻尼元件也位于马达壳体的后端侧上并且可以在固定构件的意义上与手把连接,使得手把通过阻尼元件和一体地与阻尼元件构成的电缆套管在至少一个轴向上相对于马达壳体固定。
附图说明
其它优点和适宜的实施方式由其它权利要求、附图说明和附图得出。其示出:
图1具有一个多件式壳体的手持式工具机,该壳体包括一个马达壳体作为第一壳体件和一个两件式的手把壳体作为第二壳体件,其中手把壳体包括一个套筒形的手把和一个端侧的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与马达壳体的端侧连接,其中,在固定构件与手把之间设有阻尼元件,
图2手持式工具机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手把通过板式弹簧与马达壳体连接,
图3另一个实施例,其中用于固定该手把和固定盖的弹簧元件与马达壳体一体地构成,
图4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在马达壳体的外侧上成形上弹簧元件,这些弹簧元件对手把加载,其中,在手把上成形上另外的弹簧元件,直接与马达壳体旋紧的固定构件贴靠在另外的弹簧元件上,
图5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围住电力电缆的电缆套管与阻尼元件一体地构成,
图6另一个实施例,其中电缆套管和阻尼元件构造为单独的构件,
图7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手把壳体实施为双壳式的,其中,固定构件形成位于内部的手把套筒并且手把形成一个与固定构件间隔距离的、位于外部的手把套筒,其中,在位于内部的固定构件与位于外部的手把之间设有阻尼元件,
图8具有同样双壁式的手把壳体实施结构的实施例,其中,在位于内部和位于外部的手把套筒之间设有弹簧元件,
图9类似于图8的实施例,但是在位于内部和位于外部的手把套筒之间的中间空间中具有倾斜设立的弹簧元件,
图10具有双壁式手把壳体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这些手把套筒之间的中间空间中具有不同的构造为板式弹簧的弹簧元件,
图11一个实施例,其中在中间空间中设有一个板式弹簧,该板式弹簧与位于外部的手把的壁一体地构成,
图12一个实施例,其中在中间空间中存在一个气体体积,
图13一个实施例,其中在中间空间中设有填满流体的阻尼元件,
图14一个实施例,其中在中间空间中压力密封地设有一个气体体积,
图15类似于图14的实施例,但是在中间空间中在两个分开的气体或者流体体积之间具有连通的节流通道。
在附图中相同的构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所示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例如角磨机或电动钻机或者电动起子机具有一个壳体,该壳体包括一个马达壳体2和一个手把壳体4,在该马达壳体中设有电的驱动马达,手把壳体与马达壳体2连接。手把壳体4两件式地构造并且包括手把5以及固定构件6。手把5构造为手把套筒,该手把套筒套装在马达壳体2的后区段上并且环形地包围该后区段。固定构件6位于马达壳体2的轴向后端侧7上。套筒形的手把5以及固定构件6共同形成一个手把罐,该手把罐被套装在马达壳体2上。固定构件在这里实施为盘形的并且具有一个轴向突出且在手把5的方向上延伸的壁区段6a。固定构件6固定地与马达壳体2的后端侧7连接。尤其是该固定构件6直接贴靠在该端侧7上。
固定构件6的该轴向突出的区段6a支撑手把5并且对该手把加载轴向支撑力。但是该固定构件6的壁区段6a的自由端侧不直接与手把5接触,而是在手把5与固定构件6之间存在一个阻尼元件8,该阻尼元件的作用是阻尼从马达壳体2经由固定构件6传播的振动。阻尼元件8例如构造为沿马达壳体2的外壳面延伸的阻尼环。但是也考虑一个实施方式,其中阻尼元件不构造为环形的,而是仅构造为分段的,其中,在该变型中优选多个单独的阻尼元件在圆周上分布地设置在固定构件6与手把5之间。
尤其在构造为环的实施方式中,阻尼元件8配合在一个轮廓化的、环形地环绕的座9中,该座成形在马达壳体2的外壳上。
阻尼元件8位于固定构件6的轴向壁区段6a的端侧与一个一体地构成在手把5上的、径向向内延伸的突出部10上。阻尼元件8在轴向上传递支撑力并且也发挥其在轴向上的阻尼作用。作为阻尼元件的材料考虑不同的材料,例如弹性体、橡胶或凝胶或类似物。
在与第一阻尼元件8轴向相对的侧上,一个另外的阻尼元件11位于该手把5上,该另外的阻尼元件在轴向上夹紧在手把5上的径向向内突出的突出部12与马达壳体2上的凸台13之间,并且不仅传递轴向上的支撑力而且在轴向上发挥其阻尼作用。马达壳体2上的凸台13尤其是构造为环绕的环形肩。该阻尼元件11优选与阻尼元件8一样实施为阻尼环。
适宜地,在径向上看,阻尼元件8和11的延伸尺寸大于向内突出的突出部10和12的延伸尺寸,使得突出部10和12的自由端侧不与马达壳体2的外壳面接触并且避免手把5与马达壳体2之间的直接接触。由此确保,没有从马达壳体2至手把5的直接振动传递。径向距离在这里一方面由阻尼元件8或11的径向延伸尺寸另一方面由座9的径向延伸尺寸确定,该座设置在马达壳体2的外侧上并且用于接收阻尼元件。
固定构件6与马达壳体2的端侧7之间的连接通过常见的固定措施、例如旋紧来实现。可能适宜的是,在端侧7与固定构件6之间设置一个另外的减振元件。
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减振元件构造为阻尼元件8或者11。但是原则上也考虑弹簧元件代替阻尼元件,弹簧元件同样能够发挥减振作用,但是至少能够实现在非临界频率的方向上的频移。
在马达壳体2的外壳面与手把5的内侧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可以设置一个消振元件14,该手把由于径向突出的突出部10或12和阻尼元件8或11而与壳面间隔距离。该消振元件14尤其固定地与手把5连接并且用于提高手把5的惯性矩,由此改变作用在手把5上的振动的频率以及幅值。通过选择相应的消振元件14可以通过该方式减少作用在该手把上的振动载荷。
消振元件14优选固定地并且不可运动地与手把5连接。根据一种替代实施方式,也可能适宜的是,消振元件14虽然与手把5连接,但是相对于手把5能够执行相对运动。通过该方式实现具有位于中间的弹簧元件的能够振动的双质量系统,由此同样改变手把5的振动的频率和幅值。
在根据图2的实施例中,套筒形的手把5借助弹簧元件15与马达壳体2的轴向后端侧7连接。该弹簧元件15构造为板式弹簧,该板式弹簧角形地实施并且以一个区段在马达壳体2的端侧7上延伸并且以一个弯曲的区段在轴向上延伸。该弯曲的区段15a在其自由端侧的区域中具有一个径向向外指向的突缘,该突缘插入到手把5内侧上的槽中,使得在轴向上得到弹簧元件15的区段15a与手把5之间的形状锁合的连接。但是通常也考虑在弹簧元件15与手把5之间的其它连接措施,以便在轴向上固定手把5或者由于弹簧作用在轴向上以及在需要时在径向上实现减振。在该实施例中,固定构件具有覆盖端侧7的功能。适宜地,固定构件6的在轴向上延伸的区段6a与手把5连接,其中,在轴向上看,一个阻尼元件可以设置在区段6a的自由端侧与在手把5内侧上径向向内突出的突出部之间。
在根据图3的实施例中,不仅在马达壳体2的外壳面上而且在轴向后端侧7上分别成形有弹簧元件16、17和18。这些弹簧元件16、17和18与马达壳体一体地构成并且指形地突出于马达壳体的壳面或者后端侧。马达壳体2外壳上的两个弹簧元件16和17对套筒形的手把5的内侧加载并且由此在径向上传递夹紧力。此外,弹簧元件16和17可以与手把5内侧上成形的座配合作用,由此在轴向上实现形状锁合,从而也能在轴向上传递力。指形的弹簧元件16和17的自由端侧在相反方向上延伸,其中该后弹簧元件17在后端侧7的方向上指向。
在该后端侧7上成形有一个另外的弹簧元件18,该另外的弹簧元件轴向地对固定元件6加载。该弹簧元件18的自由端侧在径向上延伸并且在组装的位置中位于一个锁止空槽中,该锁止空槽一方面被盖形的固定元件6的内侧限界,另一方面被一个径向向内突出的突出部19限界。
马达壳体2的壳面上的弹簧元件16和17可以环形地在周向上在马达壳体的外侧上延伸。但是也可以构造为单独的、分段化的弹簧元件。
在根据图4的实施例中,固定构件6构造为底板,该底板借助螺钉21与马达壳体2的端侧7旋紧。该固定构件6在轴向上对弹簧元件20加载,该弹簧元件在套筒形的手把5的内侧上径向向内地延伸并且一体地成形在手把5上。弹簧元件20产生一个轴向力,该轴向力与借助螺钉21通过固定构件6达到的压紧力方向相反。该轴向力将手把5在轴向上压向马达壳体2的凸台13,使得通过固定构件6在轴向上在两个方向上固定手把5。
一体地成形在马达壳体2的外壳上的、径向突出的弹簧元件16和17附加地在径向上对手把5加载。
适宜地,成形在手把5的内侧上的弹簧元件20不构造为环形的,而是仅在一个有限的角度区段上延伸。在沿直径与弹簧元件20相对的侧上,在手把5的内侧上构造一个槽,板形的固定构件6的边缘区域插入到该槽中。
在根据图5的实施例中,在马达壳体2的轴向后端侧7上设置一个电力电缆23,该电力电缆在马达壳体的内部用于对设置在那里的电驱动马达供电。该电力电缆23被电缆套管22包围,该电缆套管由具有振动阻尼特性的退让材料制成。阻尼元件24与电缆套管22一体地构成,该阻尼元件实施为盘形或环形的并且其径向外侧在手把的自由端侧的区域中与手把5的内壁接触。在手把5的内侧上此外成形有突出部10,该突出部在轴向上被阻尼元件24加载。
在开设于环形的阻尼元件24中的空槽内置入盖形或板形的固定构件6,该固定构件通过螺钉21与马达壳体2的端侧旋紧。该固定构件6在轴向上对阻尼元件24加载并且在马达壳体的端侧7的方向上将该阻尼元件压靠到手把5内侧上的突出部10上。
在与电缆套管22相对置的侧,在手把5的自由端侧上存在一个另外的阻尼元件11,该另外的阻尼元件被夹紧在手把5的端侧与马达壳体2上的环形凸台13之间。
在根据图6的实施例中,包围电力电缆23的电缆套管22和阻尼元件24构造为单独的构件。不仅电缆套管22而且阻尼元件24在轴向上被板形的固定构件6固定夹紧,电缆套管和阻尼元件分别设置在端侧7上,固定构件借助螺钉21旋紧在马达壳体2的端侧7上。电缆套管22和阻尼元件24通过固定元件6的压力在轴向上压到径向向内突出的、成形在手把5内侧上的突出部10上。
在背对阻尼元件24的侧,在环形地在手把5内侧上环绕的突出部10与马达壳体2的端侧7之间存在一个环形地构成的另外的阻尼元件25。
在根据图7至15的实施例中,手把壳体4同样一分为二,但是固定构件6形成位于内部的、罐形的手把套筒,其直接支承在马达壳体上或者与该马达壳体连接。手把5形成位于外部的手把套筒,该手把套筒具有比固定构件6大的直径并且套装在该固定构件6上。在固定构件6的外壳与手把5的内壳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中间空间26,该中间空间用于接收减振元件。
如图7所示,在中间空间26中设有阻尼元件8作为减振元件,其中,阻尼元件8分别由具有振动阻尼特性的材料制成。在轴向长度上分布地设有多个这样的阻尼元件8。阻尼元件8可以构造为环形的并且在中间空间26的圆周上延伸,或者但是根据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为扇形的。
图7至15的中间空间26中的减振元件8一方面承担振动阻尼功能,以对外部手把5卸载来自马达壳体2并且传播到固定构件6中的振动。另一方面该减振元件也承担支撑功能,以便在径向上并且必要时也在轴向上将套筒形的手把5固定在额定安装位置中。
如图7进一步可知,为了将手把5轴向地固定在手持式工具机1上,在手把5的内侧或者固定构件6的外侧上成形出锁止凸起27和28,这些锁止凸起分别在径向上延伸,其中,锁止凸起27和28在径向上的尺寸这样地被选择,使得在轴向上建立形状锁合。成形在手把5内侧上的锁止凸起27比成形在固定构件6上的第二锁止凸起28至手持式工具机的端侧的轴向距离更大,从而手把5不能在轴向上拆开。
在与马达壳体2的轴向后端侧相对置的侧上,固定构件6的自由端侧贴靠在形成于马达壳体2上的凸台13上。
在根据图8的实施例中,设置在固定构件6与手把5之间的中间空间26中的减振元件分别由弹簧元件、例如螺旋弹簧组成,弹簧元件在压力上受载荷。弹簧轴线根据图8在径向上延伸。由于在径向上的弹簧作用,相应的振动根据其频率和幅值这样地改变,使得整体上减小手把5中的振动载荷。弹簧元件15此外也引起手把5在轴向上的稳定化。
在轴向长度上分布地将多个这样的弹簧元件15设置在中间空间26中。
根据图9的实施例与之前给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弹簧元件15成角度倾斜地设置在中间空间26中,使得弹簧纵轴线不仅相对于壳体的轴向而且相对于径向分别呈一个角度。在轴向长度上分布地、在需要时也在圆周上分布地设有多个这样的弹簧元件15,其中,轴向间隔开的弹簧元件15以这样的方式成角度地倾斜,使得弹簧元件15的位于径向内部的端侧在固定构件的相应的轴向端侧的方向上指向,弹簧元件15分别与固定元件6耦联。
在根据图10的实施例中,在固定构件6与手把5之间的中间空间26中的减振元件分别构造为具有不同的几何构造的板式弹簧。第一弹簧元件16构造为U形的板式弹簧,第二弹簧元件17构造为波浪形。U形的弹簧元件16仅仅被夹紧在中间空间26中,其中,在该情况中可以取消用于与固定构件6的外侧或者手把5的内壁固定连接的附加的固定措施;设置这样的固定元件同样可能是适宜的。
波形的第二弹簧元件17通过各一个固定元件与固定构件6的壁或者手把5的壁连接。
在根据图11的实施例中,减振元件同样实施为弹簧元件,其设置在中间空间26中。示出一个波形的弹簧元件17,该弹簧元件成形在手把5的内壁上并且因此与手把5一体地构成。弹簧元件7借助固定器件、例如借助螺钉连接在固定构件6的侧上。
在根据图12的实施例中,中间空间26气密地被封闭,使得位于中间空间26中的气体体积按照气体弹簧的方式作用。气密的封闭在固定构件6和手把5的自由端侧的侧上借助一个与设置在马达壳体2上的凸台13相邻的、环形的阻尼元件8实现。气体体积使手把5稳定在相对于马达壳体2和固定构件6的额定位置中并且此外引起振动阻尼。
在根据图13的实施例中,在中间空间26中设有流体垫30,该流体垫具有减振元件的功能并且此外径向地且在轴向上支撑手把5。流体垫30可以被填充压力气体,由此建立流体垫的良好弹性。但是原则上也考虑填充液体。
流体垫30可以置入到槽形的导向件中,该导向件成形在固定构件6的外侧或者手把5的内侧上并且尤其是形状锁合地确定流体垫30的轴向位置。
在根据图14的实施例中,在中间空间26中存在两个单独构成的气体体积31和32,这些气体体积被密封环6a、6b和5a相互地或者在轴向对外地隔开或者封闭。这些密封环6a、6b和5a在该实施例中一体地与固定构件6或者手把5构成并且实施为分别在径向上突出的环。但是原则上也考虑单独构成的密封环。
这三个环6a、6b和5a在轴向上相互间隔开,使得在环6a与环5a之间包围一个第一气体体积31并且在环5a与环6b之间包围一个第二气体体积32。在手把5相对于固定构件6轴向移动时,被压缩的气体体积中的压力增加或者说膨胀的气体体积中的压力减小,由此产生相应的轴向复位力,轴向复位力促使手把5从细长的位置回调到初始位置中。
根据图15的实施例基本上符合根据图14的实施例,但是具有以下区别:一个将两个流体体积31和32连接的节流通道33穿过密封环5a。通过节流通道33实现各个流体体积的交换,由此可以通过节流效应在手把5相对于固定构件6的轴向运动方面实现速度阻尼。
在需要时,在根据图14和15的实施例中的体积31和32不被填充气体,而是被填充液体。

Claims (23)

1.手持式工具机,具有一个壳体,该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单独的并且要相互连接的壳体件(2,4),其中,一个壳体件形成用于保持和引导所述手持式工具机(1)的手把壳体(4),并且在这些壳体件(2,4)之间设有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壳体(4)由至少两个单独构成的手把壳体件组成,所述手把壳体件被构造为手把(5)和固定构件(6),所述固定构件(6)一方面与另一个壳体件(2)连接并且另一方面与所述手把(5)连接,在固定构件(6)与手把(5)之间设有减振元件,其中,所述手把(5)构造为一个包围所述另一个壳体件(2)的手把套筒,所述另一个壳体件形成用于接收驱动马达(3)的马达壳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在轴向上在所述手把(5)与所述固定构件(6)之间设有减振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在轴向上在所述手把(5)与所述另一个壳体件(2)之间设有减振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在径向上在所述手把(5)与所述另一个壳体件(2)之间设有减振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在径向上在所述手把(5)与所述另一个壳体件(2)之间设有减振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减振元件构造为阻尼元件(8,11,24,2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减振元件构造为弹簧元件(15,16,17,18,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15,16,17,18,20)与一个壳体件(2,4)一体地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减振元件构造为气体压力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压力弹簧通过气体体积(31,32)形成,所述气体体积在由所述手把(5)和所述固定构件(6)限界的中间空间(26)中被包围在密封元件(5a,6a,6b)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6)是一个在轴向上或者端侧地贴靠在所述另一个壳体件(2)上的固定盖。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壳体(4)构造为双壳式的或者双壁式的,其中,所述固定构件(6)形成位于内部的手把构件并且所述手把(5)形成位于外部的手把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元件设置在位于内部的固定构件(6)与位于外部的手把(5)之间的中间空间(26)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元件仅仅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6)与所述手把(5)之间的环形的中间空间(26)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多个减振元件在轴向长度上分布地设置在所述中间空间(26)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5)形状锁合地固定在所述固定构件(6)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锁合通过在所述固定构件(6)的外侧上或者在所述手把(5)的内侧上的径向的锁止凸起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8,11,24,25)与用于给电的驱动马达(3)供电的电力电缆(23)的电缆套管(22)一体地构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8,11,24,25)通过所述电缆套管(22)贴靠在所述另一个壳体件(2)的端侧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8,11,24,25)构造为环形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8,11,24,25)固定在所述另一个壳体件(2)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8,11,24,25)与所述手把壳体(4)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工具机是手持式电动工具机。
CN201080021251.8A 2009-05-11 2010-04-15 手持式工具机、尤其是手持式电动工具机 Active CN1024215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02970A DE102009002970A1 (de) 2009-05-11 2009-05-11 Hand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DE102009002970.2 2009-05-11
PCT/EP2010/054921 WO2010130519A1 (de) 2009-05-11 2010-04-15 Hand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1569A CN102421569A (zh) 2012-04-18
CN102421569B true CN102421569B (zh) 2015-04-01

Family

ID=42285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1251.8A Active CN102421569B (zh) 2009-05-11 2010-04-15 手持式工具机、尤其是手持式电动工具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68652B2 (zh)
EP (1) EP2429771B1 (zh)
CN (1) CN102421569B (zh)
DE (1) DE102009002970A1 (zh)
WO (1) WO20101305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01829A1 (de) * 2008-05-16 2009-11-19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Akku-Schrauber bzw. Akku-Bohrer
JP5395531B2 (ja) * 2009-06-19 2014-01-22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DE102012103587A1 (de) * 2012-04-24 2013-10-24 C. & E. Fein Gmbh Handführbare Werkzeugmaschine mit Außengehäuse
CN109807835A (zh) * 2012-04-26 2019-05-28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摆动动力工具
US20140262402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Robert Bosch Gmbh Power Hand Tool with Vibration Isolation
US20150068783A1 (en) * 2013-09-06 2015-03-12 Blount, Inc. Pole-attached power tool systems
DE102014103856A1 (de) * 2014-03-20 2015-09-24 C. & E. Fein Gmbh Handwerkzeug mit einem Außengehäuse und einem Innengehäuse
EP2942158A1 (de) * 2014-05-09 2015-11-11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Handwerkzeugmaschine
CN205497401U (zh) * 2015-02-15 2016-08-24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动力工具
WO2017121366A1 (zh) * 2016-01-14 2017-07-20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动力工具
JP6703417B2 (ja) * 2016-02-19 2020-06-03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EP3208049B1 (en) * 2016-02-19 2018-05-09 Makita Corporation Work tool
CN109883463B (zh) * 2019-03-08 2021-04-13 深圳市福伦达精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重载车辆诊断仪
EP3745563A1 (en) * 2019-05-31 2020-12-02 Soler & Palau Research, S.L. Damping means of an electric motor of an airflow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said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damping means
US11396078B2 (en) * 2019-06-10 2022-07-26 Makita Corporation Grinder
JP7350523B2 (ja) * 2019-06-10 2023-09-26 株式会社マキタ 動力工具
US20220274226A1 (en) * 2019-06-27 2022-09-01 Atlas Copco Industrial Technique Ab Hand held power tool
CN112427967B (zh) * 2019-08-26 2022-11-11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
JP2022127768A (ja) * 2021-02-22 2022-09-01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CH718506A2 (de) * 2021-04-02 2022-10-14 Xenaki Georg Gerät, insbesondere für Massage- und Behandlungszweck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32522A1 (de) * 2003-07-17 2005-02-17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vibrationsisoliertem Handgriff und Regelung zur Vibrationsisolierung
EP1533084A1 (de) * 2003-11-24 2005-05-25 ITW Befestigungssysteme GmbH Vibrationsgedämpfter Handgriff
CN1822925A (zh) * 2003-07-15 2006-08-23 威克建设设备有限公司 带有减震手柄的成套工具
CN101088709A (zh) * 2006-06-16 2007-12-19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动力工具
CN101088712A (zh) * 2006-06-16 2007-12-1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手持式工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4318B2 (ja) * 1988-04-30 1996-09-11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動力工具の防振ハンドル
JPH0825249A (ja) * 1994-07-12 1996-01-30 Makita Corp 振動工具及び防振リング
USH1811H (en) * 1997-12-16 1999-11-02 Rescigno; Gerald 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low frequency vibrations in power tools
DE10340178B3 (de) 2003-09-01 2005-04-07 Hilti Ag Elektrowerkzeug
DE102004051465A1 (de) * 2004-10-22 2006-04-27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schwingungsgedämpftem Pistolenhandgriff
DE102005016453A1 (de) 2005-04-11 2006-10-12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2925A (zh) * 2003-07-15 2006-08-23 威克建设设备有限公司 带有减震手柄的成套工具
DE10332522A1 (de) * 2003-07-17 2005-02-17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vibrationsisoliertem Handgriff und Regelung zur Vibrationsisolierung
EP1533084A1 (de) * 2003-11-24 2005-05-25 ITW Befestigungssysteme GmbH Vibrationsgedämpfter Handgriff
CN101088709A (zh) * 2006-06-16 2007-12-19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动力工具
CN101088712A (zh) * 2006-06-16 2007-12-1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手持式工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11595A1 (en) 2012-05-10
US9168652B2 (en) 2015-10-27
EP2429771B1 (de) 2020-06-10
CN102421569A (zh) 2012-04-18
WO2010130519A1 (de) 2010-11-18
DE102009002970A1 (de) 2010-11-18
EP2429771A1 (de) 2012-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1569B (zh) 手持式工具机、尤其是手持式电动工具机
CN101585184B (zh) 用于附加手柄的减震器
US7500527B2 (en) Hand-held power tool with a decoupling device
EP2109519B1 (en) Vibration dampening for a power tool
EP2266762B1 (en) Hand-held impact power tool and hand-held power tool
CN102421568A (zh) 手持式工具机、尤其是手持式电动工具机
US20040173657A1 (en) Fan motor suspension mount for a combustion-powered tool
US9242363B2 (en) Side handle for a hand-held power tool
US8914947B2 (en) Handle arrangement
CN103153537A (zh) 手持式工具机
GB2243571A (en) Vibration-cushioned handle
CN104209934A (zh) 辅助手柄及具有辅助手柄的往复运动式作业工具
US20080235913A1 (en) Handle
CN101816522B (zh) 电机驱动的厨用机器
CN101269527B (zh) 导向车以及具有导向车的工作器具
US20100186980A1 (en) Power-Driven Hand-Held Tool
US20040017035A1 (en) Damper support having a contoured end face for a shock absorber of a motor vehicle
US20080148524A1 (en) Handle
US9950416B2 (en) Handle and power tool comprising same handle
US20090038120A1 (en) Auxiliary handle device
CN105705826A (zh) 扭转振动缓冲器
CN102421567A (zh) 手持式工具机、尤其是手持式电动工具机
CN201380923Y (zh) 把手式车辆的把手减震装置
CN109807835A (zh) 摆动动力工具
GB2303683A (en) Hydraulically damped engine moun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