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7835A - 摆动动力工具 - Google Patents

摆动动力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7835A
CN109807835A CN201910163543.8A CN201910163543A CN109807835A CN 109807835 A CN109807835 A CN 109807835A CN 201910163543 A CN201910163543 A CN 201910163543A CN 109807835 A CN109807835 A CN 109807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power tool
head capsule
type power
damp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635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635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78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7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78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具有电机、壳体和延伸出所述壳体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能够围绕其自身轴线旋转往复摆动运动。所述壳体包括头壳和连接于所述头壳上的握持部,所述输出轴容纳在所述头壳内。其中,所述头壳与所述握持部之间的连接区域设有至少一个阻尼件。借助阻尼件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握持部上所产生的震动,提高操作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摆动动力工具
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12年04月26日申请的发明名称为“摆动动力工具”,申请号为201210126128.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尤其是一种手持式的摆动类动力工具。
背景技术
多功能机是业界常见的摆动类动力工具,由于其输出轴围绕轴心线做旋转摆动运动。因此,当在输出轴上安装有不同的附件工作头后,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操作功能,如锯、切、磨、刮等,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
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多功能机,一般包括马达,马达的马达轴连接有偏心件,在偏心件上套设有轴承,从而构成一个偏心传动结构。当马达轴旋转时,偏心传动结构可以围绕马达轴的轴心线做偏心旋转运动。多功能机的输出轴是垂直于马达轴设置的,在输出轴上固定的连接有一个拨叉组件,拨叉组件形成有相对的两个延伸臂,将偏心传动结构包围,两个延伸臂的内侧均与偏心传动结构中的轴承紧密接触,从而当偏心轮做偏心旋转时,偏心传动结构会带动拨叉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摆动运动,又借助拨叉与输出轴的固定连接,使输出轴围绕其轴心线做旋转摆动。这样,在输出轴的自由端连接有不同的附件工作头后,如直锯片、圆锯片、三角形磨砂盘等,多功能机即可以实现多种操作。
但是,由于在偏心传动结构中,偏心件为偏心设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因为偏心作用而产生较大的震动,这种震动会一直作用在爱偏心件驱动的拨叉组件上,并最终传递至操作者握持的壳体上。因此,如果用户在长时间使用多功能机的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麻手感觉,不利于用户使用,也有害于用户的手部健康。
因此,实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的摆动动力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可有效减小握持部所产生的震动,提高操作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具有电机、壳体和延伸出所述壳体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能够围绕其自身轴线旋转往复摆动运动;所述壳体包括头壳和连接于所述头壳上的握持部,所述输出轴容纳在所述头壳内;其中,所述头壳与所述握持部之间的连接区域设有至少一个阻尼件。
优选地,所述阻尼件为弹性材质。
优选地,所述阻尼件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阻尼件为橡胶柱。
优选地,所述阻尼件为弹片。
优选地,所述阻尼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头壳和所述握持部相对的端面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所述阻尼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头壳和所述握持部之间的连接区域设有位于所述阻尼件外部的密封件。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具有弹性。
优选地,所述握持部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阻尼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头壳之间,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头壳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机容纳在所述握持部内。
优选地,所述握持部为连接在所述头壳一侧的辅助手柄
本发明中的摆动动力工具,通过设置阻尼件,可以有效避免偏心传动机构所产生的震动通过头壳传递至握持部上,减少握持部产生的震动,大大的改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震动麻手问题,提高操作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摆动动力工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摆动动力工具的部分内部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摆动动力工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摆动动力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摆动动力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摆动动力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中摆动动力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中摆动动力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中摆动动力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中摆动动力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中的相关元件对应编号如下:
100.摆动动力工具 200.摆动动力工具 53.阻尼件
10.壳体 20.壳体 600.摆动动力工具
11.输出轴 21.头壳 60.壳体
12.头壳 211.第一耳部 61.头壳
121.第一耳部 22.握持部 611.竖直部
122.螺栓 221.内壳体 612.水平部
13.握持部 222.外壳体 62.握持部
131.内壳体 223.第二耳部 621.内壳体
132.外壳体 23.阻尼件 622.外壳体
133.第二耳部 24.支撑件 623.凹陷部
14.固定件 25.密封件 63.阻尼件
15.工作头 300.摆动动力工具 700.摆动动力工具
16.偏心传动机构 30.壳体 70.壳体
161.拨叉 31.头壳 71.头壳
162.偏心组件 32.握持部 72.握持部
163.偏心轴 33.阻尼件 721.内壳体
164.驱动轮 400.摆动动力工具 722.外壳体
165.套管 40.壳体 73.阻尼件
166.叉状部 41.头壳 800.摆动动力工具
17.电机轴 42.握持部 80.壳体
18.阻尼件 43.阻尼件 81.头壳
181.第一端 500.摆动动力工具 82.握持部
182.第二端 50.壳体 821.内壳体
183.连接部 51.头壳 822.外壳体
1831.柱体 52.握持部 83.阻尼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尤其是一种手持式的摆动动力工具100,包括壳体10和自壳体10中延伸而出的输出轴11。其中,壳体10包括纵向设置的头壳12和横向设置且与头壳12连接的握持部13。输出轴11容纳在头壳12内,末端延伸出头壳12,并通过固定件14将工作头15固定在输出轴11上。握持部13内容纳有电机(未图示),电机与输出轴11之间设置有偏心传动机构16。电机具有电机轴17,大致垂直于输出轴11。通过偏心传动机构16,将电机轴17的转动运动转换为输出轴11围绕其轴线X1的旋转往复摆动运动。当输出轴11的自由端连接有不同的工作头附件后,如直锯片、圆锯片、三角形磨砂盘等,即可以实现切割或者研磨等操作。本实施方式中,输出轴11末端连接的工作头15为直锯片。
进一步参考图2,偏心传动机构16设置在壳体10内,其包括拨叉161和连接在电机轴11上的偏心组件162。其中,偏心组件162包括连接在电机轴17上的偏心轴163及安装在偏心轴163上的驱动轮164。拨叉161的一端连接在输出轴11的顶端,其另一端与偏心组件162的驱动轮164相配合。拨叉161包括套设在输出轴11上的套管165及自套管165顶端垂直朝向电机轴17水平延伸的叉状部166。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轮164为滚珠轴承,其具有与拨叉161的叉状部166配合的球形外表面。偏心轴163与电机轴17偏心连接,即偏心轴163的轴线X3与电机轴17的轴线X2不重合,且径向偏移一定的间距。拨叉161的叉状部166包覆在驱动轮164的两侧,并且紧密地与驱动轮164的外表面滑动接触。
当电机驱动电机轴17转动时,偏心轴163则在电机轴17的带动下相对电机轴17的轴线X2偏心旋转,进而带动驱动轮164相对电机轴17的轴线X2偏心旋转。在驱动轮164的带动下,拨叉161相对输出轴11的轴线X1旋转往复摆动,进一步地带动输出轴11围绕其自身轴线X1旋转往复摆动。
一并参考图1和图3,为了避免工作时,壳体10震动过大,而影响到操作者的操作手感。本实施方式的摆动动力工具100,在头壳12和握持部13之间的连接区域设有阻尼件18。通过设置阻尼件18,可以有效避免偏心传动机构16所产生的震动通过头壳12传递至握持部13上,减少握持部13产生的震动,大大的改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震动麻手问题,提高操作的舒适度。
本实施方式中,握持部13设置为内外两层,具体为:内壳体131和套设在内壳体131外侧并用于握持的外壳体132,内壳体131和外壳体132间隔设置,内壳体131固定连接在头壳12上,而外壳体132则通过阻尼件18活动连接在头壳12上。偏心传动机构16和电机等元件收容在头壳12和内壳体131形成的相对封闭的收容腔内,用户使用时,握持在外壳体132上。
内壳体131横向设置,并大致成圆筒状。外壳体132套设在内壳体131上,其靠近头壳12设置,且横向尺寸小于内壳体131。头壳12靠近外壳体132的一端径向向外凸出设置有四个第一耳部121,并均匀分布在四个角落位置。外壳体132靠近头壳12的一端,对应第一耳部121,两样向外凸出延伸有四个第二耳部133。每对相对应的第一耳部121和第二耳部133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阻尼件18,阻尼件18的一端卡持在第二耳部133上,另一端通过螺栓122固定在第一耳部121上。
阻尼件18为弹性材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为橡胶柱。阻尼件18包括与第一耳部121配合的第一端181、与第二耳部133配合的第二端182,以及设置在第一端181和第二端133之间的连接部183。连接部183具体分为四个平行于电机轴17的轴线X2设置的柱体1831,该等柱体1831围成环状设置,从而能够大大增大阻尼件18的弹性。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头壳12和握持部13之间设置弹性阻尼件18,减少工作时握持部13产生的震动,大大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手感。同时,握持部13包括分别与头壳12固定和活动连接的内壳体131和外壳体132,将将阻尼件18设置在外壳体132和头壳12之间,从而在减少震动的同时,保证了壳体10整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灰尘进入。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阻尼件并不限于上述实现方式,也可以采用弹簧、弹片、弹性垫等方式,还可以采用液压或气压机构来实现。
下面结合图4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本方式的摆动动力工具200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摆动动力工具100结构相似,其壳体20包括头壳21及连接在头壳21上的握持部22,握持部22包括与头壳21固定连接的内壳体221和与头壳21活动连接的外壳体222。外壳体222套设在内壳体221的外围,两者之间在径向上形成一定间距。头壳21靠近外壳体222的一端向外延伸有四个第一耳部211,外壳体222对应设有四个第二耳部223。每对相对的第一耳部211和第二耳部223之间设有阻尼件23。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头壳21与握持部22之间设有支撑件24,阻尼件23安装在支撑件24上。阻尼件23为弹簧,套设在支撑件24。支撑件24的一端活动设置在第一耳部21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耳部223上。工作时,在阻尼件23的作用下,握持部22的外壳体222产生的震动较小,用户操作时,握持在外壳体222上,因而具有较好的操作手感。
另外,为了避免阻尼件23受到灰尘、木屑等影响,在阻尼件23的外围设置了密封件25。密封件25呈圆弧状,且同样为弹性材质,从而进一步起到减震的作用。
上述实施方式中,握持部均包括两层壳体,本发明的握持部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显然,握持部也可以仅有一层壳体,只要在握持部与头壳之间设置阻尼件,即能实现减震的目的,从而提高操作手感。下面通过图5至图7,对本发明的第三、第四和第五实施方式进行简要描述。
如图5所示,第三实施方式中,摆动动力工具300的壳体30包括头壳31和连接在头壳31上的握持部32。握持部32整体相对头壳31活动设置,在两者之间的连接区域设有阻尼件33。本实施方式中,阻尼件33为八字型金属弹片,其一端与头壳31形成一体,另一端抵接在握持部32朝向头壳31的端面上。
如图6所示,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摆动动力工具400的壳体40包括头壳41和相对头壳41活动设置的握持部42,头壳41与握持部42之间的连接区域设有阻尼件43。不同之处在于,阻尼件43为弹簧,其两端分别连接在头壳41和握持部42相对的两端面上。阻尼件43的数量不限,可以设置为两个或者更多。
如图7所示,第五实施方式中,摆动动力工具500,与第三、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其壳体50包括头壳51和相对头壳51活动设置的握持部52,头壳51与握持部52之间的连接区域设有阻尼件53。不同之处在于,阻尼件53为弹性橡胶圈,形状为波浪形,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头壳51和握持部52相对的端面上。
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摆动动力工具的握持部均是和头壳连接形成收容输出轴、电机等元件的腔体,电机收容在握持部内。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握持部也可以是安装在头壳一侧的辅助手柄,同样能够使操作者具有良好的操作手感。
上述所有实施方式中,所揭示的阻尼件均设置在头壳和握持部之间,以减少握持部上所产生的震动。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所有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如下方案:握持部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相对头壳固定设置,用于支撑外壳体;外壳体设置在内壳体外围,并相对内壳体活动设置,用于建立与用户的连接;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设有阻尼件。通过上述设置,用户使用时,握持在外壳体上,从而可以减少传递到用户手上的震动,提高握持舒适度。下面结合图8至图10,分别对第六至第八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8所示,第六实施方式中,摆动动力工具600具有壳体60,包括头壳61和连接在头壳61上的握持部62。握持部62至少部分的设置为两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内壳体621和外壳体622。头壳61大致呈L型,包括中空的竖直部611和垂直于竖直部611横向延伸的水平部612。内壳体621大致呈圆筒状,与头壳61的水平部612固定连接后,形成用于容纳其它部件(如电机、偏心传动机构等)的腔体。外壳体622同样大致呈圆筒形,其套设在同壳体621的外围,并与内壳体621在径向上形成一定间隔。
为了提高用户的操作手感,在内壳体621和外壳体622之间的间隔内设有弹性阻尼件63,使外壳体622相对内壳体621活动设置,从而减少内壳体621传递至外壳体622的震动。具体是,内壳体621的外壁上形成有若干环形凹陷部623,用于收容阻尼件63。阻尼件63设置为环形,恰好卡持在内壳体621上的凹陷部623内,其外表面至少部分的抵接到外壳体622的内表面。阻尼件63具体为弹性材质,可以采用泡沫、橡胶等弹性材料。用户使用时,握持在外壳体622上,由于在外壳体622和内壳体621之间设置了阻尼件63,从而能够大大减少通过内壳体621传递至外壳体622上的震动,使外壳体622上产生的震动较小,因此使用户感到较好的操作手感。
如图9所示,第七实施方式中,摆动动力工具700与第六实施方式中的摆动动力工具600结构相似,其壳体70包括头壳71和与头壳71连接的握持部72。握持部72由相互间隔设置的内壳体721和外壳体722,内壳体721固定连接在头壳71上,外壳体722相对内壳体721活动设置,两者之间设置有阻尼件73。
与第六实施方式不同,本实施方式中的阻尼件73为设置在内壳体721和外壳体722之间的弹性垫。具体是,阻尼件73大致呈环形,包覆在内壳体721外围。阻尼件73外部为封闭的外壳,外壳内填充有流体,可以是气体,如空气等,也可以是液体,如水、油、胶体等。通过在内壳体721和外壳体722之间设置为弹性垫的阻尼件73,能够大大吸收内壳体721上产生的震动,从而使用于操作者握持的外壳体722具有良好的操作手感。
如图10所示,第八实施方式中,与第六实施方式相似,摆动动力工具800具有壳体80,壳体80包括头壳81和与头壳81连接的握持部82。握持部82由相互间隔设置的内壳体821和外壳体822,内壳体821固定连接在头壳81上,外壳体822相对内壳体821活动设置,两者之间设置有阻尼件83。
与第六实施方式不同,本实施方式中的阻尼件83为设置在内壳体821和外壳体822之间的弹片。具体是,阻尼件83为长条形,设置在内壳体821上并沿内壳体821纵向延伸。阻尼件83可以为金属或塑胶材质加工而成,并具有足够的弹性。阻尼件83进一步设置为拱形,从而使其可压缩地设置在内壳体821和外壳体822之间,能够大大吸收内壳体821上产生的震动,从而使用于操作者握持的外壳体822具有良好的操作手感。

Claims (10)

1.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具有电机、壳体和延伸出所述壳体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能够围绕其自身轴线旋转往复摆动运动,所述壳体包括头壳和连接于所述头壳的握持部,所述输出轴容纳在所述头壳内,所述输出轴的末端延伸出所述头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内壳体和位于所述内壳体外部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相对所述头壳固定设置,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设有阻尼件或所述头壳和所述外壳体的连接区域设有阻尼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为弹性材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为橡胶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阻尼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纵向设置,所述内壳体大致呈筒状,所述阻尼件呈环状,周向包围在部分所述内壳体的周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凹陷部,所述阻尼件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凹陷部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纵向设置,所述内壳体大致呈筒状,所述阻尼件为纵向延伸的弹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壳和所述握持部相对的端面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所述阻尼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壳和所述外壳体之间的连接区域设有位于所述阻尼件外部的密封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容纳在所述握持部内。
CN201910163543.8A 2012-04-26 2012-04-26 摆动动力工具 Pending CN1098078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3543.8A CN109807835A (zh) 2012-04-26 2012-04-26 摆动动力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61283A CN103372856A (zh) 2012-04-26 2012-04-26 摆动动力工具
CN201910163543.8A CN109807835A (zh) 2012-04-26 2012-04-26 摆动动力工具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61283A Division CN103372856A (zh) 2012-04-26 2012-04-26 摆动动力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7835A true CN109807835A (zh) 2019-05-28

Family

ID=494590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61283A Pending CN103372856A (zh) 2012-04-26 2012-04-26 摆动动力工具
CN201910163543.8A Pending CN109807835A (zh) 2012-04-26 2012-04-26 摆动动力工具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61283A Pending CN103372856A (zh) 2012-04-26 2012-04-26 摆动动力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337285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1464A (zh) * 2015-02-15 2016-08-24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动力工具
US11027405B2 (en) 2016-05-31 2021-06-08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ower tool
WO2017206923A1 (zh) * 2016-05-31 2017-12-07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摆动动力工具
CN109128287B (zh) * 2017-06-15 2020-07-14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动力工具
CN109807831A (zh) * 2019-03-27 2019-05-28 浙江华格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永康分公司 一种可分离的冲击钻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09558A1 (de) * 1988-03-22 1989-10-12 Hauptverband Der Gewerblichen Daempfungseinrichtung zur reduktion der uebertragung der von vibrierenden geraeten erzeugten schwingungen auf das hand-arm-system
EP1752259A1 (de) * 2005-08-11 2007-02-14 Metabowerke GmbH Elektrohandwerkzeuggerät
CN101088712A (zh) * 2006-06-16 2007-12-1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手持式工具机
DE102006059348A1 (de) * 2006-12-15 2008-07-03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schwingungsentkoppeltem Handgriff
CN101664895A (zh) * 2008-09-01 2010-03-10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研磨工具
CN201432287Y (zh) * 2008-12-31 2010-03-31 黄石市诚林气动机械有限公司 气动冲击钻
CN102421569A (zh) * 2009-05-11 2012-04-1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手持式工具机、尤其是手持式电动工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4271B2 (ja) * 1980-07-18 1983-07-2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振動工具のハンドル防振装置
DE4211316A1 (de) * 1992-04-04 1993-10-07 Atlas Copco Elektrowerkzeuge Gehäuse einer Elektrowerkzeugmaschine
US5769174A (en) * 1996-12-18 1998-06-23 Ingersoll-Rand Company Parallel displacement single axis vibration isolator
US6926595B2 (en) * 2002-04-30 2005-08-09 C.&E. Fein Gmbh & Co. Kg Oscillatory drive
DE10244793B4 (de) * 2002-09-26 2016-11-10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ngehäuseeinheit
DE102005061870A1 (de) * 2005-12-23 2007-07-05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CN201471402U (zh) * 2009-07-03 2010-05-19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动力工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09558A1 (de) * 1988-03-22 1989-10-12 Hauptverband Der Gewerblichen Daempfungseinrichtung zur reduktion der uebertragung der von vibrierenden geraeten erzeugten schwingungen auf das hand-arm-system
EP1752259A1 (de) * 2005-08-11 2007-02-14 Metabowerke GmbH Elektrohandwerkzeuggerät
CN101088712A (zh) * 2006-06-16 2007-12-1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手持式工具机
DE102006059348A1 (de) * 2006-12-15 2008-07-03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schwingungsentkoppeltem Handgriff
CN101664895A (zh) * 2008-09-01 2010-03-10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研磨工具
CN201432287Y (zh) * 2008-12-31 2010-03-31 黄石市诚林气动机械有限公司 气动冲击钻
CN102421569A (zh) * 2009-05-11 2012-04-1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手持式工具机、尤其是手持式电动工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2856A (zh) 2013-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7835A (zh) 摆动动力工具
CN205497401U (zh) 动力工具
CN103372855A (zh) 摆动动力工具
JP5266870B2 (ja) 電動歯ブラシ
CN201471402U (zh) 动力工具
JP5704955B2 (ja) 防振ハンドル
CN201070679Y (zh) 一种超长防震刀杆
CN102950584B (zh) 动力驱动手持工具
CN104275686B (zh) 摆动动力工具
CN201664910U (zh) 摆动动力工具
CN102092036B (zh) 摆动动力工具
CN206992859U (zh) 一种带减振结构的电机
CN102447344B (zh) 摆动动力工具
WO2016127930A1 (zh) 动力工具
CN101941201B (zh) 动力工具
CN201471401U (zh) 动力工具
CN109237298B (zh) 一种空压机
CN211259581U (zh) 一种减速机轴承密封端盖
JP2013103326A (ja) オービタルサンダ
CN207480526U (zh) 摆动动力工具
CN204293477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按摩头
CN206690030U (zh) 动力工具
CN106965132A (zh) 动力工具
CN104249341A (zh) 摆动动力工具
CN214289798U (zh) 管腔器械清洗消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