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64910U - 摆动动力工具 - Google Patents

摆动动力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64910U
CN201664910U CN2009203511234U CN200920351123U CN201664910U CN 201664910 U CN201664910 U CN 201664910U CN 2009203511234 U CN2009203511234 U CN 2009203511234U CN 200920351123 U CN200920351123 U CN 200920351123U CN 201664910 U CN201664910 U CN 201664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shaft
swing
eccentric wheel
power too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3511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3511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64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64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649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包括:壳体;马达,收容在壳体内,且具有马达轴,所述马达轴围绕自身轴线做旋转运动;输出轴,自壳体内延伸而出,且围绕自身的轴心线做摆动运动;第一摆动机构,包括连接在马达轴上的偏心轮和连接在输出轴上的拨叉组件,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将马达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输出轴的摆动运动;所述摆动动力工具还包括套设在输出轴上的平衡块;第二摆动机构,包括连接在马达轴上的第二偏心轮和连接在平衡块上的第二拨叉组件,所述第二摆动机构将马达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平衡块的摆动运动;所述偏心轮具有第一轴线,所述第二偏心轮具有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相对平行且分别位于马达轴轴线相对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摆动运动之间可以实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有助于减轻输出轴上的震感。

Description

摆动动力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尤其是一种手持式的摆动动力工具。 
背景技术
多功能机是业界常见的手持式的摆动动力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输出轴围绕自身的轴心线做摆动运动。因此,当用户在输出轴上安装有不同的附件工作头后,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操作。常见的附件工作头包括直锯片、圆锯片、三角形磨砂盘、铲型刮刀等,可以实现如锯、切、磨、刮等工作需求。 
但是,输出轴在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位置,相对于输出轴的轴心线X来说,都是偏摆了一定角度的,因此在每一个位置上都是不平衡的,进一步的讲,输出轴总是处于不平衡的工作状态,使得震动较大,震感较强,为用户的长时间使用造成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在工作中能够保持动态平衡,使震感较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包括:壳体;马达,收容在壳体内,且具有马达轴,所述马达轴围绕自身轴线做旋转运动;输出轴,自壳体内延伸而出,且围绕自身的轴心线做摆动运动;第一摆动机构,包括连接在马达轴上的偏心轮和连接在输出轴上的拨叉组件,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将马达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输出轴的摆动运动;所述摆动动力工具还包括套设在输出轴上的平衡块;第二摆动机构,包括连接在马达轴上的第二偏心轮和连接在平衡块上的第二拨叉组件,所述第二摆动机构将马达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平衡块的摆动运动;所述偏心轮具有第一轴线,所述第二偏心轮具有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相对平行且分别位于马达轴轴线相对的两侧。 
优化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输出轴产生逆时针方向摆动时,所述平衡块产生顺时针方向摆动。 
所述输出轴产生顺时针方向摆动时,所述平衡块产生逆时针方向摆动。 
所述第二偏心轮位于偏心轮和马达之间。 
所述平衡块呈圆柱状。 
所述平衡块的质量与输出轴相当。 
所述第二拨叉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主体和垂直于主体的U型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与第二偏心轮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的摆动动力工具,由于增加了第二偏心轮和第二拨叉组件,并且在输出轴上套设了平衡块,从而在输出轴围绕其自身的轴心线做摆动运动时,平衡块可同样的围绕输出轴的轴心线做摆动运动,但两个摆动运动之间可以实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有助于减轻输出轴上的震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摆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摆动机构中偏心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摆动动力工具的使用状态参考图,此时,输出轴沿着逆时针方向做摆动运动,同时平衡块则沿着顺时针方向做摆动运动。 
图5b为摆动动力工具的使用状态参考图,此时,输出轴沿着顺时针方向做摆动运动,同时平衡块则沿着逆时针方向做摆动运动。 
图示中的相关元件对应编号如下: 
10、壳体         11、马达            12、马达轴 
13、输出轴       14、偏心轮          141、内圆 
142、外圆        143、滚珠轴承       15、拨叉组件 
151、延伸臂      152、延伸臂         20、平衡块 
24、第二偏心轮   25、第二拨叉组件    251主体 
252、延伸臂      253、延伸臂         轴心线X 
马达轴轴线A      第一轴线B           第二轴线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包括大致上呈角向设置的壳体10,收容在壳体10内的马达11,所述马达11具有马达轴12,并且马达轴12围绕其自身轴线,即马达轴轴线A做旋转运动。与马达轴12垂直的输出轴13自壳体10内延伸而出,且围绕自身的轴心线X做摆动运动。 
实现马达轴12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输出轴13的摆动运动的摆动机构采用了摆动动力工具中所常用的偏心轮加拨叉组件的方式。即在马达轴12的自由端,连接有偏心轮14,请一并参阅图2,偏心轮14具有内圆141和外圆142,以及设置在内圆141和外圆142之间的滚珠轴承143,但是内圆141和外圆142的圆心并不重合,而呈现一定的偏置,其中外圆142的轴心线为第一轴线B。当内圆141连接马达轴12时,随着马达轴12的转动,整个偏心轮14将呈偏心的旋转。在输出轴13上,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有拨叉组件15,拨叉组件15的自由端形成有U型的延伸臂151、152,如图3所示。这两个延伸臂151、152包覆在偏心轮14的外圆142上且紧密接触。从而当偏心轮14在做偏心旋转时,将带动拨叉组件15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摆动,进一步的再带动输出轴13围绕自身轴心线X做摆动运动。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摆动动力工具还包括一个平衡块20,其大致呈圆柱状,质量与输出轴13大致上相当。其紧密的套设在输出轴13上并且可以相对于输出轴13同样的围绕轴心线X做摆动运动,具体是通过另一组摆动机构实现的。 
在马达轴12上,位于偏心轮14和马达1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偏心轮24,这里的第二偏心轮24与偏心轮14的结构相同,但是其外圆的轴心线为第二轴线C,如图1中所示,第一轴线B和第二轴线C分别位于马达轴轴线A的两侧,即具有180°的相位差。同样的,在平衡块20上,还设置有第二拨叉组件25。与拨叉组件15不同的是,第二拨叉组件25包括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的主体251和垂直与主体251的U型延伸臂252、253,如图4所示。这两个延伸臂252、253包覆在第二偏心轮24的外圆上且紧密接触。从而当第二偏心轮24在做偏心旋转时,将带动第二拨叉组件25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摆动,进一步的再带动平衡块20围绕轴心线X做摆动运动。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偏心轮14和第二偏心轮24之间具有180°的相位差,当偏心轮14和第二偏心轮24在马达轴12的驱动下产生各自的偏心旋转时,与偏心轮14连接的输出轴13和与第二偏心轮24连接的平衡块20之间产生的摆动也将产生180°的相位差,如图5a和图5b所示,即在输出轴13产生向逆时针方向的摆动时,套设在输出轴13上的平衡块20将产生向顺时针方向的摆动,同样的,在输出轴13产生向顺时针方向的摆动时,套设在输出轴13上的平衡块20将产生向逆时针方向的摆动。 
此时,如果在输出轴13上连接有工作头附件,则输出轴13上因偏心摆动带来的震动将被平衡块20动态的抵消掉,从而使整体产生一种动态平衡,有助于减轻震感。 

Claims (7)

1.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包括:
壳体(10);
马达(11),收容在壳体(10)内,且具有马达轴(12),所述马达轴(12)围绕自身轴线做旋转运动;
输出轴(13),自壳体(10)内延伸而出,且围绕自身的轴心线做摆动运动;
第一摆动机构,包括连接在马达轴(12)上的偏心轮(14)和连接在输出轴(13)上的拨叉组件(15),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将马达轴(12)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输出轴(13)的摆动运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动力工具还包括套设在输出轴(13)上的平衡块(20);
第二摆动机构,包括连接在马达轴(12)上的第二偏心轮(24)和连接在平衡块(20)上的第二拨叉组件(25),所述第二摆动机构将马达轴(12)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平衡块(20)的摆动运动,
所述偏心轮(14)具有第一轴线,所述第二偏心轮(24)具有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相对平行且分别位于马达轴轴线相对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13)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摆动时,所述平衡块(20)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摆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13)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摆动时,所述平衡块(20)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摆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心轮(24)位于偏心轮(14)和马达(11)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20)呈圆柱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20)的质量与输出轴(13)相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拨叉组件(25)包括水平设置的主体(251)和垂直于主体(251)的U型延伸臂(252、253),所述延伸臂(252、253)与第二偏心轮(24)紧密接触。
CN2009203511234U 2009-12-14 2009-12-14 摆动动力工具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64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511234U CN201664910U (zh) 2009-12-14 2009-12-14 摆动动力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511234U CN201664910U (zh) 2009-12-14 2009-12-14 摆动动力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64910U true CN201664910U (zh) 2010-12-08

Family

ID=43265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351123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64910U (zh) 2009-12-14 2009-12-14 摆动动力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6491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6503A (zh) * 2011-12-06 2012-04-18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锯
CN103144087A (zh) * 2013-02-26 2013-06-12 何腾源 一种风动磨机的转动/摆动转换连接器
CN104249339A (zh) * 2013-06-25 2014-12-31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摆动动力工具
CN104339034A (zh) * 2013-07-30 2015-02-11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锯片及摆动机
CN108673425A (zh) * 2018-06-28 2018-10-19 常州彤扬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输出轴多功能电动工具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6503A (zh) * 2011-12-06 2012-04-18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锯
CN102416503B (zh) * 2011-12-06 2013-08-21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锯
CN103144087A (zh) * 2013-02-26 2013-06-12 何腾源 一种风动磨机的转动/摆动转换连接器
CN103144087B (zh) * 2013-02-26 2015-05-20 何腾源 一种风动磨机的转动/摆动转换连接器
CN104249339A (zh) * 2013-06-25 2014-12-31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摆动动力工具
CN104339034A (zh) * 2013-07-30 2015-02-11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锯片及摆动机
CN108673425A (zh) * 2018-06-28 2018-10-19 常州彤扬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输出轴多功能电动工具
CN108673425B (zh) * 2018-06-28 2023-11-10 常州彤扬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输出轴多功能电动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64910U (zh) 摆动动力工具
CN102019609B (zh) 摆动动力工具
CN201511357U (zh) 摆动动力工具
JP6262605B2 (ja) 作業工具
CN102092036B (zh) 摆动动力工具
CN103347633B (zh) 具有往复从动主轴的工具机
CN202955193U (zh) 一种摆动导杆型滚珠丝杠传动机构
CN201471402U (zh) 动力工具
US20130153255A1 (en) Hand-Held Machine Tool
CN201529978U (zh) 摆动动力工具
CN101909815A (zh) 马达驱动的工具机
JP2015199167A (ja) 電動工具
WO2017142092A1 (ja) 作業工具
CN102794503B (zh) 电动往复锯
CN103252762B (zh) 一种无间隙连杆式机构的高精度微动转台
CN102510792A (zh) 具有附加振荡器的连杆驱动装置
CN201511354U (zh) 摆动动力工具
CN203374500U (zh) 摆头机构
CN102019610B (zh) 摆动动力工具
CN101941202B (zh) 动力工具
CN103079761A (zh) 手持式工具机
CN102019607B (zh) 摆动动力工具
CN201322086Y (zh) 丝杠螺母旋转式滚珠丝杠副
CN102447344B (zh) 摆动动力工具
JP3897653B2 (ja) 往復動式電動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121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1214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