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4946A - 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以及敷设状态解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以及敷设状态解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14946A CN102414946A CN2009801586756A CN200980158675A CN102414946A CN 102414946 A CN102414946 A CN 102414946A CN 2009801586756 A CN2009801586756 A CN 2009801586756A CN 200980158675 A CN200980158675 A CN 200980158675A CN 102414946 A CN102414946 A CN 1024149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fiber
- intermediate position
- wire rod
- laying tool
- mod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11/03—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by measuring coordinates of point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1/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up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K3/00, G01K5/00, G01K7/00 or G01K9/00
- G01K11/3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up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K3/00, G01K5/00, G01K7/00 or G01K9/00 using changes in transmittance, scattering or luminescence in optical fibr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提供自动地解析光纤等线材的敷设状态的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以及敷设状态解析装置。通过相机(51)拍摄光纤(20)的敷设状态。在光纤(20)上以一定间隔赋予位置标志(23),该位置标志表示距预定位置的距离和光纤(20)的朝向。拍摄的图像在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中进行图像处理,使用光纤敷设工具(40)以及位置标志(23)来解析光纤(20)的敷设状态。并且,将光纤(20)的敷设状态与直角坐标关联,例如能够根据距盒(10)的入口部的距离计算光纤(20)的任意的位置的坐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或电力电缆等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以及敷设状态解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管理、运用顾客的信息的数据中心和处理本公司的大量的工作(JOB)的计算机中心等(以下,将它们合称为“数据中心”),将众多计算机(服务器等)设置在同一室内进行统一管理的情况越来越多。
在数据中心,在室内设置众多机架,各机架分别容纳有多台计算机。在这样的情况下,由计算机产生大量的热使机架内的温度上升而成为误动作和故障的原因。因此,通过风扇等将室内冷气摄入到机架中来冷却计算机,同时使用空调来管理室内的温度以免室内的温度因从机架排出的热而上升。
但是,为了避免由于热导致的计算机的误动作或故障并且削减数据中心消耗的电力,需要随时测定数据中心内的温度分布,并根据其测定结果适当地控制空调设备等。为了测定数据中心内的温度分布,例如可以考虑在机架内外设置众多温度传感器IC或者热电对等温度传感器。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在温度传感器的数目变得巨大,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和维护所需要的费用变高的问题。另外,随着温度传感器的数目变多,发生故障的比例变高,因此也存在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因此,以往提出了在数据中心、工场以及办公室等测定多个位置(测定点)的温度时,使用光纤作为温度传感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145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571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文献特开昭62-11016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7-1265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2-12330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267242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5-11840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9-89529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8-282123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株式会社富士通研究所PRESS RELEASE“开发面向数据中心实时多点温度测定技术”2008年4月4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将光纤作为传感器的温度测定装置(以下称为光纤温度测定装置)中,检测沿光纤的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因此,在数据中心、办公室或工场内敷设光纤的情况下,重要的是把握在何处怎样地敷设光纤,并且将光纤温度测定装置识别的测定点与实际的测定点对应起来。
在测定点数目少的情况下,例如可以考虑加热光纤而将温度测定装置识别的测定点的位置与实际的测定点位置对应起来并数据化。但是,在测定点的数目多的情况下,使用上述的方法工作时间变得巨大而不现实。另外,数据中心会根据其各个时期的需要进行设备的变更,但是以上述的方法不能够容易地应对设备的变更。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自动地解析光纤等线材的敷设状态的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以及敷设状态解析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一个观点,提供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所述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解析线材的敷设状态,所述线材张拉于多个敷设工具之间,并以预定的间隔被赋予多个表示距基准点的距离的位置标志,所述敷设状态解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所述位置标志以及所述敷设工具的位置;将所述多个敷设工具分成多个组,针对每组将所述敷设工具的配置状态以及所述敷设工具间的线材的敷设状态与预先设定的多个基本模型进行比较来确定相符的基本模型;以及使用所述基本模型与所述位置标志来解析所述线材的敷设路径。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的一个观点,使用多个敷设工具将线材张拉于这些敷设工具之间而敷设。另外,预先对线材赋予表示距基准点的距离位置标志。例如使用相机拍摄线材的敷设状态,根据其图像把握敷设工具的排列状态并与预先设定的基本模型进行比较来确定相符的基本模型。由此,能够估计线材被如何敷设于敷设工具之间。另外,例如从前述的图像获得位置标志的位置,通过与估计的敷设状态进行比较,能够更加详细地估计线材的敷设状态并确定线材的敷设路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数据中心中的光纤的敷设例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安装了光纤卷盒的光纤的图;
图3是示出位置标志(颜色编码)的例子的图;
图4是光纤敷设工具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光纤敷设工具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将光纤敷设工具安装到机架的状态的图;
图7的(a)~(c)是示出光纤的敷设例的图;
图8的(a)、(b)均是示出光纤敷设工具的其他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将光纤配置到图8所示的光纤敷设工具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在图8所示的光纤敷设工具中从连接两个钩的直线上的无限远方观察光纤敷设工具时的状态的图;
图11示出将图8所示的光纤敷设工具安装到穿孔金属板的状态的示意图(其一);
图12示出将图8所示的光纤敷设工具安装到穿孔金属板的状态的示意图(其二);
图13是示出敷设到机架的门上的光纤、以及用于敷设状态的解析的相机和敷设状态解析装置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敷设状态解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线材(光纤)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16的(a)是示出正对变换前的图像的例子的图,图16的(b)是示出正对变换后的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17的(a)是从正对变换后的图像去除的框架内侧的图像的示意图,图17的(b)是示出正规化处理后的图像的示意图;
图18是示出预先设定的光纤敷设工具的配置和光纤的敷设状态的基本模型的例子的图(其一);
图19是示出预先设定的光纤敷设工具的配置和光纤的敷设状态的基本模型的例子的图(其二);
图20是示出从正规化后的图像切出某个宽度的图像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21是示出两个光纤敷设工具在水平方向上分开并且彼此相对配置的例子的图;
图22是示出从图21的例子中提取的5种基本模型的图;
图23是示出在图21所示的例子中检测光纤的根数的位置的图;
图24是示出在图21所示的例子中缓冲区的值和由其确定的基本模型的图(其一);
图25是示出在图21所示的例子中缓冲区的值和由其确定的基本模型的图(其二);
图26是示出在横方向上排列三个光纤敷设工具的情况的例子的图;
图27的(a)、(b)是示出在图26所示的例子中缓冲区的值和由其确定的基本模型的图;
图28的(a)~(d)是示出通过敷设模型的输入输出部的光纤的根数的确定过程的图;
图29的(a)~(d)是示出敷设模型之间的修正以及再定义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0是示出敷设模型内的光纤的敷设状态的标准化的过程的图;
图31是示出敷设模型间的光纤的敷设状态的解析过程的图;
图32是示出敷设模型间的光纤的标准化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3是示出机架内的光纤的敷设例1的示意图;
图34是示出机架内的光纤的敷设例2的示意图;
图35是示出通过光纤温度测定装置检测出的温度的修正方法的例子的图;
图36是示出机架内的光纤的敷设例3的示意图
图37是示出敷设例3中的光纤敷设工具的分组的示意图;
图38的(a)、(b)是示出敷设例3的第三组的模型以及敷设状态的确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39的(a)、(b)是示出敷设例3的第一组的模型以及敷设状态的确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40的(a)、(b)是示出敷设例3的第二组的模型以及敷设状态的确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41是示出敷设例3的模型3的代数运算可能化处理的示意图;
图42是示出敷设例3的模型1的代数运算可能化处理的示意图;
图43是示出敷设例3的模型2的代数运算可能化处理的示意图;
图44是示出模型间的光纤的运算可能化处理的示意图;
图45是示出使用光纤温度测定装置测定的光纤的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的图;
图46是示出通过图像处理检测出的光纤敷设工具以及位置标志(颜色码)的示意图;
图47是示出机架A,B,C中的各盒入口部、出口部、位置标志的位置以及光纤敷设工具的位置中的光纤长度以及X-Z坐标的图;
图48是示出各机架的模型内外的各区域的开始部分的光纤长度的图;
图49是沿光纤的长度方向每隔10cm设定测定点并关联示出各测定点的测定温度与各测定点的X-Z坐标的图;
图50是示出进行插入处理而得到的机架内的面内温度分布(等温线)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1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2是示出配置于光纤敷设工具的中心部的RFID标签的平面图;
图53是示出位置标志(磁码)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4是示出敷设状态检测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数据中心使用光纤的温度测定为例,来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以及敷设状态解析装置。
图1是示出数据中心中的光纤的敷设例的示意图。数据中心的计算机室内被分离成机器设置区域30和自由进入地板35。在机器设置区域30配置有多个机架(服务器机架)31,各机架31上分别容纳有多台计算机(服务器:未图示)。
自由进入地板35设置于机器设置区域30的地板下。在自由进入地板35上配置有与各机架31连接的电力电缆和通信电缆等,由空调供应冷风来维持温度大体恒定。在机器设置区域30的地板下设有通风口(格子),经由该通风口从自由进入地板35向机架31的进气口附近供应冷风。该冷风进入机架31内来冷却机架31内的计算机。
如图2所示,多个光纤卷盒(pre-roll cassette)(以下,简称为“盒”)10安装到一根光纤20上,光纤20经由配置于两端的光连接器21与光纤温度测定装置13(参照图1)或其他的光纤(未图示)连接。在各盒10上分别设有特有的识别码(条形码等)12。通过该识别码12,能够容易地将盒10与机架31对应起来。
各盒10使光纤20的预定的位置与其入口部(盒入口部)和出口部(盒出口部)一致,将其间的光纤20从接近入口部以及出口部的一侧以相同方向缠绕在圆筒状的部件上而容纳。入口部与出口部之间的光纤20的长度例如设定为10m,从盒10中将光纤20从光纤的折返点侧拉出需要的长度进行敷设。另外,各盒10间的光纤20的长度根据机架31间的间隔来设定。这里,假设各盒10间的光纤20的长度设定为1m。
在光纤20上沿长度方向以例如20cm的间隔设有表示距基准点(例如光连接器21的位置)的距离的测量标志(meter mark)。另外,各盒10的入口部和出口部之间的光纤20上例如以50cm的间隔设有不同于测量标志的位置标志23。
位置标志23例如组合青色,品红色以及黄色等多个颜色而形成,通过该位置标志23能够知道距盒10的入口部的距离和光纤20朝向(位置标志23的哪一侧是盒入口部侧)。同一盒10内的光纤20上没有相同颜色的组合的位置标志23,但是各盒10内的光纤20上分别配置有对应于距盒入口部的距离的颜色组合的位置标志(颜色码)23。此外,为了即使光纤20扭曲也能够检测位置标志23,位置标志(各颜色)在光纤20的圆周方向上绕上一周。
在图3中示出了从第一个到第九个的位置标志(颜色码)23作为一个例子。在该图3中,C表示青色,M表示品红色,Y表示黄色。另外,图的左侧表示盒入口部侧。例如第一个位置标志23被配置于在光纤20的长度方向上距盒入口部50cm的位置,第二个位置标志23被配置于光纤20的长度方向上距盒入口部1m的位置。以下同样地,第三个~第九个位置标志23分别以50cm的间隔被配置于在光纤20的长度方向上距盒入口部1.5m~4.5m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多个颜色的组合实现了位置标志23,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例如赋予条形码)等实现位置标志23。但是,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后面说明的图像识别正确地获得位置标志23的信息。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将盒10配置于通过空调维持温度大体恒定的自由进入地板35上,从那里拉出光纤20并将光纤20敷设到机器设置区域30的机架31内。因此,在通过光纤温度测定装置13得到的沿光纤20的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中,周期性地出现恒定温度(自由进入地板35的温度)的位置。该恒定温度的位置对应于各盒10的位置,在光纤温度测定装置13中能够由温度分布识别各盒10的位置(光纤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另外,通过以自由进入地板35的温度为基准修正机架31内的测定温度,能够进一步提高机架31内的测定温度的精度。
使用预定形状的光纤敷设工具将光纤20敷设到机架31内。图4是示出光纤敷设工具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5是同一工具的俯视图。
光纤敷设工具40是将塑料(树脂)射出成型而形成的,如图4所示,具有光纤引导部41和钩部42。从图4可知,光纤引导部41具有将剖面大致为矩形的细棒沿以点A(曲率中心)为中心的半径为r的圆的圆弧而弯曲的形状。如图5所示,分别连接曲率中心A与光纤引导部41的两端的两根直线所成的角度θ比90°大,且小于180°(90°<θ<180°)。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θ被设定为120°。另外,假设光纤引导部41的曲率半径r约为22.5mm。
在光纤引导部41的外周面上形成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槽41a,将光纤20配置于槽41a内而弯曲成圆弧状。槽41a宽度(开口宽度)被设定为比光纤20的直径大一些,能够在槽41a内配置1~数根的光纤20。
在光纤引导部41的下侧,隔着光纤引导部4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圆弧的中点)对称的位置上设有基座部41d,在该基座部41d的下方设有钩部42。这些钩部42具有支轴部42a和铰接部(弹性部)42b。支轴部42a形成为棒状,相对于以点A为中心将光纤引导部41(光纤引导部41的中心轴)为圆周的一部分的圆向大致垂直下方延伸。支轴部42a粗而弹力小,因此即使施加应力也几乎不变形。
另一方面,铰接部42b从支轴部42a的下端向斜上方延伸,细且弹力大,因此如果施加应力则向相对于支轴部42a离开靠近的方向弹性变形。此外,铰接部42b的上端位于比支轴部42a的上端(基端)靠下一些的位置。
图6是示出将光纤敷设工具40安装到机架31的状态的图。机架31的背面侧的门上设有摄入室内的冷气的进气口,正面侧的门上设有排出机架内产生的热的排气口。在这些进气口以及排气口上例如配置有穿孔金属板。
如图6所示,将光纤敷设工具40的钩部42插入穿孔金属板37的开口部,通过在铰接部42b的顶端与光纤引导部41之间夹持穿孔金属板37来固定光纤敷设工具40。当将钩部42插入穿孔金属板37的开口部时,如果铰接部42b碰到穿孔金属板37,则铰接部42b发生弹性变形而变窄。并且,在铰接部42b穿过开口部后由于弹力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如上述那样在铰接部42b的顶端和光纤引导部41之间夹持穿孔金属板37。
图7的(a)~(c)是示出光纤的敷设例的图。图7的(a)是将两个光纤敷设工具40彼此相对接近配置,在它们之间利用光纤20的弹性张力将光纤20敷设成圆形(圈状)的例子。另外,图7的(b)是将两个光纤敷设工具40分离相对配置,在它们之间将光纤20敷设成8字状的例子。另外,图7的(c)示出使用光纤敷设工具40将光纤20的敷设方向弯曲成90°的例子。
如图7的(a)~(c)所示,使用相同形状的多个光纤敷设工具40能够将光纤23敷设成各种形态。
图8的(a)、(b)均是示出光纤敷设工具的其他的例子的立体图。另外,图9是示出将光纤配置于该光纤敷设工具的状态的立体图。
光纤敷设工具70具有形成为环状(中空环)的光纤引导部71、将光纤20保持在光纤引导部71的圆周面上的钳部(防止脱落部)72以及将该光纤敷设工具70固定到穿孔金属板等的支承部件的钩部73。该光纤敷设工具70也与图4所示的光纤敷设工具40同样地通过树脂射出成型而形成为一体。
光纤引导部71具有环状的基部71a以及沿基部71a的内侧(环中心侧)的边形成的内壁部71b。内壁部71b的外周表面(光纤支承面)向环中心侧稍微凹陷,如图9所示沿该内壁部71b的外周面配置光纤20。这里,内壁部71b的外周面(光纤支承面)的半径为22.5mm。
如图8所示,钳部72分别被配置于经过光纤引导部71的中心点(环中心)的直线(第一直线)与光纤引导部71相交的两个位置。这些钳部72具有其下端与基部71a连接且具有弹性的弹簧部72a以及连接到弹簧部72a的上端的把手部72b。如图9所示,在一般的状态下,把手部72b的顶端与内壁部71b的上端之间几乎没有间隙。但是,若用手指将把手部72b下压则弹簧部72a发生变形,把手部72b的顶端与内壁部71b的上端之间形成光纤20通过的间隙。如果手指离开把手部72b,则由于弹簧部72a的弹力复原从而把手部72b与内壁部71b的上端之间的间隙关闭。
如图8的(a)所示,钩部73被配置于与连接两个钳部72的直线(第一直线)正交的直线(第二直线)与光纤引导部71交叉的位置。如图8的(b)所示,这些钩部73具有由光纤引导部71的基座部71d大致向垂直下方延伸的支轴部73a以及由支轴部73a的下端向水平方向延伸的铰接部73b。该光纤敷设工具70被通过在铰接部73b与基座部71d(光纤引导部71)之间夹持穿孔金属板等的支承部件来固定。
为了削减射出成型时的模具的组件数,如图10所述,重要的是在从连接两个钩部73的直线(第二直线)上的无限远方观察光纤敷设工具70时,能够看到光纤引导部71与钳部72(把手部72b的顶端)之间的间隙,并且也能够看到基座部71d(光纤引导部71)与铰接部73b之间的间隙。
图11是示出将光纤敷设工具70安装到开口部的形状为六边形的穿孔金属板75的状态的示意图。另外,图12是示出将光纤敷设工具70安装到开口部的形状为圆形的穿孔金属板76的状态的示意图。
该光纤敷设工具70不仅能够应对将光纤敷设成圆形的情况,而且能够应对将光纤敷设成8字状的情况或将敷设方向弯曲90°的情况等各种光纤的敷设方式。
图13是示出敷设到机架的门上的光纤以及用于敷设状态的解析的相机和敷设状态解析装置的示意图。另外,图14是示出敷设状态解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在这个例子中,如图13所示,从盒10拉出的光纤20使用光纤敷设工具40以预定的路径敷设到机架的门32(进气侧或者排气侧的门)上。在敷设到机架内的光纤20上如上所述设有位置标志23。另外,在改变光纤20的敷设方向的位置上必定配置有光纤敷设工具40,光纤20在光纤敷设工具40之间被敷设为大致直线状。这里,如图13所示,光纤被敷设成在门32的左侧从下向上往复,并且在预定的位置上光纤20在大致水平方向(门32的宽度方向)上往复。
如图14所示,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包括图像输入部61、图像处理部62、数据存储部63、数据输出部64以及控制所述图像输入部61、图像处理部62、数据存储部63以及数据输出部64的控制部65。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材(光纤)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1中,使用相机(颜色拍摄元件)51拍摄敷设了光纤20一侧的机架的门(穿孔金属板)32。例如,如图13所示,机架的门32的背面侧(与敷设了光纤20的面相反的面侧)配置遮光帘53,通过相机51拍摄机架的门32的整体。此外,遮光帘53用于在后面说明的图像识别处理中容易识别出光纤20、光纤敷设工具40以及位置标志23。因此,遮光帘53的颜色优选不同于光纤20、光纤敷设工具40以及位置标志23所使用的颜色。
接着,在步骤S12中,将用相机51拍摄的机架的图像与和该机架对应的盒10的识别码(参照图2)对应起来输入到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图像输入部61)。用相机51拍摄的图像不一定限于从正前面拍摄的机架的门32的图像。因此,图像处理部62在步骤S13中,使用图像卷绕(wapping)等方法对输入的图像进行正对变换,转换成从正前面观察门32的图像。例如,图像处理部62进行图像识别处理检测门32的框(外框),进行图像处理以使由那些框形成的四边形的角精确地成为90°。
图16的(a)、(b)示意性地示出了正对变换前的图像(图16的(a))的例子和正对变换后的图像(图16的(b))的例子。此外,例如也可以在遮光帘53的四角配置特定的颜色或者形状的标记(以下,称为“特定标记”),图像处理部62从拍摄的图像中提取特定标记并进行图像处理以使该特定标记位于长方体的四角。
接着,在步骤S14中,图像处理部62从正对变换后的图像去除预定范围的图像、例如框的内侧的图像(或者连接特定标记的矩形的范围的图像)。并且,使用双线性(Bilinear)或者双三次(Bicubic)等方法将该图像变换成预先确定的大小的图像(正规化)。
图17的(a)是示出从正对变换后的图像中去除的框内侧的图像的示意图,图17的(b)是示出正规化处理后的图像的示意图。此外,在图17的(a)、(b)中,符号15示意性地示出了图像处理部62的图像缓冲区的大小。正规化处理后的图像对应于例如将横方向作为X轴方向、将纵方向作为Y轴方向的直角坐标。
接着,在步骤S15中,图像处理部62使用颜色过滤以及模式匹配技术从正规化后的图像中提取光纤敷设工具40,在步骤S16中求得各光纤敷设工具40的配置位置(坐标)和朝向
之后,控制部65在步骤S17中根据各光纤敷设工具40的配置状态来确定基本模型。
图18、图19是示出预先设定的光纤敷设工具的配置与光纤敷设状态的基本模型的例子的图。这里,假设光纤敷设工具40以图18、图19所示的基本模型中的某一个状态被使用。此外,基本模型的数据预先存储于数据存储部63。
从图18、图19可知,将两个以上的光纤敷设工具40分离配置于横方向(X轴方向),在这些光纤敷设工具40之间穿过光纤20的情况下,这些光纤敷设工具40在高度方向(Y轴方向)上不会有大的偏移。
控制部65控制图像处理部62,如图20示意性地所示,从正规化后的图像中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切出某个宽度的图像。并且,以从该图像提取的光纤敷设工具40之中配置在最左侧的光纤敷设工具40为基准,全部提取配置于作为该基准的光纤敷设工具40的右侧的光纤敷设工具40。并且,检测这些光纤敷设工具40的位置和朝向,将其结果和预先设定的基本模型进行比较,来提取对应的基本模型。
此外,从图18、图19可知,即使光纤敷设工具40的配置相同,也有时存在多个光纤的敷设状态不同的基本模型。这种情况下,提取多个基本模型。另外,如前述的那样在基本模型中两个光纤敷设工具40不会在Y轴方向上被配置为有大的偏移。因此,这里,将相对于基准的光纤敷设工具40在高度方向(Y轴方向)上离开一个光纤敷设工具以上的光纤敷设工具40从提取对象中排除。
之后,控制部65控制图像处理部62,排除已经配置了与基本模型对应的光纤敷设工具40的区域,再次从正规化后的图像中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切出某个宽度的图像。并且,与上述同样地,以从切出的图像中提取的光纤敷设工具40之中配置在最左侧的光纤敷设工具40为基准,全部提取配置于作为该基准的光纤敷设工具40的右侧的光纤敷设工具40。并且,检测这些光纤敷设工具40的位置和朝向,将其结果和预先设定的基本模型比较,来提取对应的基本模型。这样,将通过图像识别处理检测出的多个光纤敷设工具40分成多个组,使每个组至少对应一个基本模型。
接着,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的控制部65限定每个组一个基本模型。例如图21所示,两个光纤敷设工具40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上分开,并且彼此相对配置的情况下,在上述步骤中提取如图22所示的5种基本模型。这种情况下,控制部65控制图像处理部62在如图23所示的两个光纤敷设工具40之间的5个区域内(在图中以矩形表示的模型内的区域55a~55e)通过图像识别(例如边缘检测)来检测分别有几条光纤。具体地说,控制部65对应于图23的5个区域55a~55e设定5个缓冲区(计数器),将通过图像识别检测出的光纤的根数写入各缓冲区中。
例如在如图24的(a)所示数字被写入到各缓冲区的情况下,可知是如图24的(b)所示的基本模型。另外,在如图25的(a)所示数字被写入各缓冲区的情况下,可知是如图25的(b)所示的基本模型。
图26示出了在横方向上并列三个光纤敷设工具40的情况的例子。这种情况下,控制部65对应于如图26中以矩形表示的区域56a~56f设定六个缓冲区,将通过图像识别检测出的光纤的根数写入各缓冲区。图27的(a)、(b)中分别示出了写入到缓冲区的数字与由其确定的基本模型。这样,对配置在机架31内的所有的光纤敷设工具40确定基本模型。以下,将与基本模型对应的实际的光纤敷设状态称为敷设模型。
接着,在步骤S18中,控制部65估计敷设模型之间的光纤敷设状态。这里,假设针对每个基本模型预先确定了光纤的输入输出部的位置,因此只要确定了基本模型也就确定了敷设模型的输入输出部的位置。
控制部65对应于敷设模型的输入输出部的位置(区域)设定缓冲区(计数器),将图像处理部62通过图像识别检测出的光纤的根数写入到上述缓冲区。
例如图28的(a)所示的基本模型是配置于机架内最上侧的模型,假设预先确定了该基本模型的输入输出部的位置仅仅是模型的左下一处。在对应该基本模型的敷设模型中,通过左上的区域57a的光纤的根数总是0,通过左下的区域57b的光纤的根数总是偶数。例如对应于区域57b的缓冲区的值是1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在区域57b中两根光纤重叠而作为一根被检测出。因此,控制部65将对应于敷设模型的区域57b的缓冲区的值修正成2。
如图28的(b)所示的基本模型也是配置在机架内最上侧的模型。在该基本模型中,预先确定了输入输出部处于模型的左下和右下两处,通过这些输入输出部的光纤的根数均是偶数。
如图28的(c)、(d)所示的基本模型是配置于机架内从上数第二个及以后的模型。在这些基本模型中,预先确定了输入输出部处于模型的左下以及左上两处,通过这些输入输出部的光纤的根数相同。控制部65设定对应于与这些基本模型对应的敷设模型的输入输出部的各区域的缓冲区,写入通过图像识别检测出的光纤的根数。并且,参照基本模型,在需要的情况下修正写入到缓冲区的值。
接着,在步骤S19中,进行敷设模型的修正以及再定义。例如图29的(a)所示的基本模型是配置于机架内最上侧的模型,左下的输入输出部的光纤的根数总是偶数。但是,通过图像识别检测出的对应于该基本模型的敷设模型内的区域58a的光纤的根数的结果,光纤的根数是1。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光纤彼此重叠,是图像处理部62检测错误的情况。因此,这里,图像处理部52将写入到与区域58a对应的缓冲区的值修正(上提)成2。
另一方面,如图29的(b)所示,假设通过图像识别检测出的通过区域58b(模型的输入输出部)的光纤的根数的结果,光纤的根数是3。但是,如上述的那样,在该模型中输入输出部的光纤的根数确定是偶数,因此控制部65将写入到与区域58b对应的缓冲区的值修正(上提)成4。
之后,控制部65比较写入到与区域58a,58b对应的缓冲区的值。在本例中,由于写入到与区域58a,58b对应的缓冲区的值不同,所以控制部65将写入到与区域58a,58b对应的缓冲区的值调整成大的一方。即,如图29的(c)所示,控制部65将写入到与区域58a,58b对应缓冲区的值都设定为4。这样,敷设模型的修正以及再定义结束。此外,在该步骤中,在检测出赋予光纤的位置标志23的情况下,利用该信息(位置标志间的距离以及方向)能够更加正确地判断通过输入输出部(区域58b)的光纤的根数。
接着,在步骤S20中,对敷设模型内的光纤的敷设状态进行标准化。这里,假设例如图30的(a)所示检测(图像识别)光纤敷设工具40以及光纤20,确定与该敷设模型对应的基本模型。
首先,控制部65控制图像处理部62,确定存在于敷设模型内的光纤敷设工具40之中配置于最左侧的光纤敷设工具40的中心坐标,临时定义以该光纤敷设工具40的中心坐标为原点的直角坐标(X-Y坐标)。
这里,通过图像识别,如图30的(a)所示,假设检测出光纤敷设工具40、光纤20以及位置标志23a。此外,在本例中,虽然敷设模型内还存在其他的位置标志23b,但是该位置标志23b的一部分隐藏于光纤敷设工具40。在图像处理部62不能正确地检测位置标志的情况下,忽视该位置标志。
接着,控制部65控制图像处理部62,如图30的(b)所示,将敷设模型内的光纤20替换成圆弧(以光纤敷设工具40的曲率中心为中心点的圆或者椭圆的圆周的一部分)和从该圆弧的端部向切线方向延伸的直线的组合。并且,在该替换后的模型的光纤20上重新配置位置标志23。这里,如图30的(a)所示,假设位置标志23a(位置标志的顶端或者后端)处于Xc、-Yc的位置。图像处理部62如上述那样进行图像处理将模型内的光纤20替换成圆弧和直线的简单的形状,将位置标志23a配置到如图30的(b)所示替换后的光纤20上的点Xc,-Yc’的位置。这样,敷设模型被标准化。
图30的(c)示出了标准化后的模型的例子。通过将敷设模型内的光纤替换成简单的圆弧和直线,能够通过距位置标志23a的距离(光纤的长度方向的距离)代数计算敷设模型内的光纤上的任意位置的坐标(X-Y坐标)。此外,也可以如后面说明的那样将光纤敷设工具40之间的光纤通过直线的集合近似,能够通过距位置标志23a的距离(光纤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代数计算敷设模型内的光纤上的任意位置处的坐标。
接着,在步骤S21中,控制部65控制图像处理部62解析敷设模型间的光纤的连接状态。这里,使用通过各模型的输入输出部的光纤20的根数和赋予光纤20的位置标志23。
在图31中,模型A是配置于最上的模型,模型B是配置于模型A的下方的模型。假设在之前的步骤中,确定通过模型A的输入输出部(区域59a)的光纤的根数是2。
这里,假设通过模型B的左上的输入输出部(区域59b)以及左下的输入输出部(区域59c)的光纤的根数都是1根。这种情况下,连接模型A和模型B的光纤的根数是1根,与模型A连接的另外一根光纤不通过模型B内,而与比模型B靠下的模型连接。另一方面,如果通过模型B的区域59b,59c的光纤的根数都是2根,则通过模型B内的光纤全部与模型A连接。这种情况下,通过比模型B靠下的模型的光纤没有通过模型B内,不会与模型A连接。
这样,对于机架内的各敷设模型,例如通过从上到下的顺序解析敷设模型间的光纤的敷设状态,则知道机架整体的光纤的敷设状态。此外,也可以为了更加正确地解析敷设模型间的光纤的敷设状态,而通过图像识别计测通过模型间的预定的区域的光纤的根数。另外,通过利用位置标志,能够更加正确地解析敷设模型间的光纤的敷设状态。
如果如上地知道了敷设模型间的光纤的敷设状态,则也可进行敷设模型间的光纤的标准化。即,假设在敷设模型之间光纤被直线敷设,则通过距敷设模型间的位置标志的距离,能够获得敷设模型之间的光纤上的任意的位置的坐标(X-Y坐标)。另外,在模型内无法检测位置标志的敷设模型中,也能够通过距敷设模型间的位置标志的距离,来获得敷设模型内的光纤上的任意的位置的坐标。
此外,在将敷设模型间的光纤的敷设状态替换成一根直线而误差变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敷设模型间的光纤替换成多条直线的集合。图32是示出敷设模型间的光纤的标准化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在该图32中以从左侧到右侧的顺序示出了标准化的过程。
例如如图32所示,假设在敷设模型间两根光纤20敷设为非直线状。并且,假设在关注的光纤20上在图示范围内有三个位置标志23a~23c,其中位置标志23b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隐藏于其他的光纤20。
这种情况下,以位置标志23a为起点,从该起点向切线方向拉出一定长度的矢量,求得与该矢量的顶端正交的直线与光纤20的交点。并且,以直线从起点连接到该交点,将该直线替换成光纤20。
接着,以所述交点为起点,从该起点向切线方向拉出一定长度的矢量,求得与该矢量的顶端正交的直线与光纤20的交点。并且,以直线从起点连接到该交点,将该直线替换成光纤20。
这样,通过将机架内的光纤20以直线预先标准化,能够根据距位置标志的距离(沿光纤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计算机架内敷设的光纤的任意的位置的坐标(X-Y坐标)。此外,也可以替换如图30所示的方法,使用上述的方法将敷设模型内的光纤作为多根直线的集合来标准化。这里,虽然针对使用圆弧状的敷设工具的模型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使使用如图8的(a),(b)所示的环状的光纤敷设工具,也能够通过同样的步骤解析敷设模型内以及敷设模型间的光纤的敷设状态。
但是,在光纤温度测定装置13(参照图1)中,以由采样频率确定的间隔在光纤的长度方向上确定测定点。若考虑到在光纤温度测定装置13中平均化所需要的时间等的实用的计测时间,则测定点的间隔为10~50cm左右。为了精确地测定机架内的预定的位置的温度,重要的是在预定的位置上配置测定点。
根据上述的方法,通过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能够容易地解析从盒10拉出的光纤20以怎样的路径敷设到机架内的什么位置。因此,如果例如事先使盒10的入口部的位置与测定点的位置一致,则从盒10的入口部到各位置标志23的距离是已知的,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查测定点是否被配置在期望的位置。也可以不使盒10的入口部的位置与测定点的位置一致,而是将从盒10的入口部到其附近的测定点的距离(偏移量)数据化。
另外,也可以当使用通过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解析的光纤的敷设状态通过光纤温度测定装置13进行温度测定(温度分布测定)时,将测定温度修正时的条件(以下称为经验信息)从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输入到光纤温度测定装置13。例如,如果光纤小被卷绕为圈状,可以假设圈状的部分的温度是均匀的。另外,光纤的去路和归路通过相同的位置的情况下,可以假设去路以及归路上该位置的温度相同。并且,也有时假设配置于对称的位置的光纤温度分布也对称。通过将这样的信息作为经验信息从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输入到光纤温度测定装置13,能够在光纤温度测定装置13中使用经验信息更加正确地修正测定温度。此外,经验信息预先存储于数据存储部62。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解析的敷设状态的数据经由数据输出部64输出。
(敷设例1)
图33是示出机架内的光纤的敷设例1的示意图。该图33所示的敷设方式在例如测定机架的进气侧的温度分布时采用。此外,在图33中,省略了赋予光纤的位置标志的图示。
在该敷设例1中,如图33所示,以从下到上的顺序使用了M1,M2,M3三个敷设模型。模型M1具有将去路以及归路的光纤20的敷设方向分别弯曲约90°的两个光纤敷设工具40a,40b,模型M2具有用于将光纤20的敷设方向弯曲约180°的光纤敷设工具40c。另外,模型M3具有两对用于将光纤20卷绕成圈状的光纤敷设工具(光纤敷设工具40d、40e和光纤敷设工具40f、40g)。
从盒(参照图1,图2)拉出的光纤20通过配置于机架左下部的光纤敷设工具40a,在配置于机架的左上部的一对光纤敷设工具40d、40e之间被卷绕成圈状。并且,从光纤敷设工具40e通过光纤敷设工具40c,被敷设到配置于机架的右上部的一对光纤敷设工具40f、40g,在该光纤敷设工具40f、40g之间被卷绕成圈状。之后,光纤20从光纤敷设工具40g通过配置于机架右下部的光纤敷设工具40b,向光纤敷设工具40a敷设,被导出到机架外(自由进入地板)。
在该敷设例1中,模型M3中光纤20被在光纤敷设工具40d、40e间以及光纤敷设工具40f、40g间敷设成圈状,因此几乎不能检测出位置标志。另一方面,光纤敷设工具40a、40d之间的区域F1、光纤敷设工具40e、40c之间的区域F2、光纤敷设工具40c、40f之间的区域F3、光纤敷设工具40g、40b之间的区域F4中,通过各区域的光纤20的根数都是1,所以能够容易地检测出位置标志。
在解析该敷设例1的光纤的敷设状态的情况下(参照图13、图15),首先,用相机51拍摄机架上敷设的光纤,将该图像输入到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
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在将输入的图像进行正对变换以及正规化处理后,从正规化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光纤敷设工具40a~40g。并且,在确定了各光纤敷设工具40a~40g的位置以及朝向后,将各光纤敷设工具40a~40g对应到基本模型。这里,如前述说明的那样假设确定了模型M1,M2,M3三种模型。
之后,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估计各模型M1,M2,M3之间的光纤的敷设状态。在该例子中,从模型M1向上方的光纤的根数是2,从模型M2向上方的光纤的根数是2,从模型M3向下方的光纤的根数是4。因此,能够估计出从模型M1向上方的两根光纤与模型M3直接连接,从模型M2向上方的两根光纤也与模型M3直接连接。另外,从光纤敷设工具40a~40g、光纤20以及位置标志(未图示)的图像识别的结果也能够检测出各模型M1,M2,M3之间的光纤的敷设状态。
接着,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进行敷设模型的修正和再定义。在该敷设例1中,需要确定模型M3的光纤敷设工具40d、40e以及光纤敷设工具40f、40g上分别卷绕的光纤20的卷绕数。但是,在该模型M3的情况下,卷绕数不是任意的,从易于信号处理的角度来说卷绕数如1周或者7周至多仅有2~3个模式。另外,将模型M3的左侧的光纤敷设工具40d、40e的卷绕数和右侧的光纤敷设工具40f、40g的卷绕数设定为相同。因此,从模型M1与模型M3之间(区域F1,F4),或者模型M3与模型M2之间(区域F2,F3)检测出的位置标志,能够确定光纤敷设工具40d、40e以及光纤敷设工具40f、40g分别卷绕的光纤20的卷绕数。
之后,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对各模型M1,M2,M3内以及各模型间(区域F1,F2,F3,F4)的光纤20进行标准化。由此,光纤20上的任意的位置的坐标(X-Y坐标)能够通过位置标志或者距盒的入口部的距离来运算。
接着,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将经验信息附加到这些处理结果并作为光纤温度测定装置用数据输出。这样,机架内的光纤的敷设状态的解析以及数据输出结束。
(敷设例2)
图34是示出机架内的光纤的敷设例2的示意图。如图34所示的敷设方式是在例如测定机架的排气侧的温度分布时所采用的。此外,在图34中,省略赋予光纤的位置标志的图示。
在敷设例2中,如图34所示,以从下到上的顺序使用了M1,M2,M3,M4四个敷设模型。模型M1具有用于将光纤20的敷设方向弯曲约90°的光纤敷设工具40a。另外,模型M2具有水平方向分开并且相互相对配置的两个光纤敷设工具40b、40c,这些光纤敷设工具40b、40c之间光纤20敷设为8字状。模型M3也具有水平方向分开并且相互相对配置的两个光纤敷设工具40d、40e,这些光纤敷设工具40d、40e之间光纤20敷设为8字状。但是,相对于在模型M2中单线敷设光纤20,在模型M3中在去路以及归路分别在光纤敷设工具40d、40e之间敷设了光纤20。模型M4具有用于改变光纤20的敷设方向的光纤敷设工具40f以及用于将光纤20卷绕成圈状的光纤敷设工具40g、40h。
从盒(参照图1,图2)拉出的光纤20通过配置于机架左下部的光纤敷设工具40a,在模型M2的光纤敷设工具40b、40c之间敷设成8字状。之后,从模型M2导出的光纤20在模型M3的光纤敷设工具40d、40e之间敷设成8字状之后,被导入到模型M4。并且,光纤20通过光纤敷设工具40f,在光纤敷设工具40g、40h之间被卷绕成圈状,再次通过光纤敷设工具40f被导入到模型M3,在光纤敷设工具40d,40e之间被敷设成8字状。之后,从模型M3导出的光纤20通过模型M1的光纤敷设工具40a被导出到机架外(自由进入地板)。
在解析该敷设例2的光纤的敷设状态的情况下(参照图13、图15),首先用相机51拍摄机架上敷设的光纤,将该图像输入到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
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将输入的图像进行正对变换以及正规化处理之后,从正规化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光纤敷设工具40a~40h。并且在确定了各光纤敷设工具40a~40h的位置以及朝向之后将各光纤敷设工具40a~40h与基本模型对应。这里,如前述说明的那样假设确定了模型M1、M2、M3、M4四种模型。
之后,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估计各模型M1、M2、M3、M4之间的敷设状态。在该例子中,模型M1的两处的输入输出部的光纤的根数都是1,模型M2的两处的输入输出部的光纤的根数都是1,模型M3的两处的输入输出部的光纤的根数都是2。另外,最上边配置的模型M4的输入输出部的光纤的根数是2。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通过图像识别处理检测各模型的输入输出部的光纤的根数,基于该结果来检测各模型间的光纤的敷设状态。
这里,如图34所示,从模型M1到模型M2的去路的区域为F1,从模型M2到模型M3的去路的区域为F2,从模型M3到模型M4的去路的区域为F3。另外,从模型M4到模型M3的归路的区域为F4,从模型M3到模型M1的归路的区域为F5。
接着,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进行敷设模型的修正和再定义。在该敷设例2中,也需要确定在模型M4的光纤敷设工具40g、40f之间卷绕的光纤20的卷绕数。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基于赋予光纤20的位置标志(未图示),能够确定光纤敷设工具40g、40f之间卷绕的光纤20的卷绕数。
之后,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对各模型M1、M2、M3、M4内以及各模型间(区域F1、F2、F3、F4、F5)的光纤20进行标准化,由此,光纤20上的任意的位置的坐标能够通过位置标志或者距盒的入口部的距离来运算。
接着,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将盒10的识别码信息以及经验信息附加到这些处理结果并且作为光纤温度测定装置用数据输出。这里,假设光纤温度测定装置用数据是具有包含沿光纤的长度方向设定的测定点的位置(坐标)的位置定义文件和包含经验信息的信号处理用文件的数据。
图35是示出通过光纤温度测定装置检测出的温度修正方法的例子的图。在图35中,测定数据文件是用光纤温度测定装置检测出的温度的数据(修正前的温度数据)。另外,位置定义文件以及信号处理用定义文件是包含于从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获得的光纤温度测定装置用数据的文件。而且,输出文件是使用位置定义文件以及信号处理用定义文件修正温度数据文件的温度数据后的文件。
例如如图35所示的测定数据那样,在光纤温度测定装置中得到每个测定点的温度。对每个该测定点的温度,在光纤温度测定装置中使用位置定义文件,将结构物编号以及X-Y坐标与各测定点对应。此外,结构物编号与盒的识别码对应,从该结构物编号知道是哪个机架的测定点。
接着,光纤温度测定装置使用信号处理用定义文件,将各测定点与基本模型对应。并且,根据经验信息定义成为相同温度的模型(或者区域)。例如图35的信号处理用定义文件中,示出了模型F1(图34的区域F1)与模型F5(图34的区域F5)是相同温度。另外,示出了模型M4的Bend-Coil1(从图34的光纤敷设工具40f到光纤敷设工具40g、40h之间)的温度与Bend-Coil3(从图34的光纤敷设工具40g、40h到光纤敷设工具40f之间)是相同温度。并且,示出了模型4的Bend-Coil2(图34的卷绕到光纤敷设工具40g,40h的部分)是相同温度。
如图35所示的输出文件那样,在光纤温度测定装置中使用该信息来修正各测定点的测定温度,并且将各测定点与结构物编号(机架编号)以及X-Y坐标对应。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仅仅通过相机拍摄机架上敷设的光纤并将该图像输入到敷设状态解析装置,就能够容易地解析机架内的敷设状态。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查在应该测定温度的位置上是否配置了测定点,能够容易地应对设备的变更。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从敷设状态解析装置输出的数据中附加有经验信息,所以在光纤温度测定装置中使用经验信息能够更加正确地修正机架内的温度分布。
(敷设例3)
图36是示出机架内的光纤的敷设例3的示意图。在该敷设例3中,也省略了赋予光纤的位置标志的图示。这里,为了说明方便,假设机架的宽度方向为X轴方向,高度方向为Z轴方向。
在本例中,对获得沿光纤的长度方向距光纤的预定的位置(例如光连接器的位置或者盒的入口部的位置:以下,称为基准点)的距离(光纤长度)是已知的点的X-Z坐标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敷设例3中,使用如图36所示环状的光纤敷设工具(参照图8~图12)80a~80f将从盒10拉出的光纤20敷设到机架31的进气侧的门上。这里,从盒10拉出的光纤20被敷设为依次通过门下段左侧的光纤敷设工具80e、门上段左侧的光纤敷设工具80a、门上段中央的光纤敷设工具80b、门中段中央的光纤敷设工具80d、门上段中央的光纤敷设工具80b、门上段右侧的光纤敷设工具80c、门下段右侧的光纤敷设工具80f以及门下段左侧的光纤敷设工具80e而返回到盒10。此外,根据光纤20的敷设方法,敷设的顺序也有时与上述的顺序相反。
另外,假设在光纤敷设工具80e上分别将去路以及归路的光纤20各卷绕了一次,在光纤敷设工具80a,80b上卷绕了3次光纤20。另外,假设在光纤敷设工具80b、80d、80f上仅仅相接了改变敷设方向的部分的光纤20。即,在光纤敷设工具80b、80d、80f上光纤20的卷绕圈数不足1。在图36中,图中的N表示在各光纤敷设工具80a~80f上光纤的卷绕圈数(但是,舍弃了小数)。
在解析该敷设例3的光纤的敷设状态的情况下(参照图13,图15),首先,使用相机51拍摄机架31上敷设的光纤20、位置标志(颜色码:参照图3)82以及光纤敷设工具80a~80f,将该图像输入到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
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对输入的图像进行正对变换以及正规化处理之后,从正规化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光纤20、光纤敷设工具80a~80f以及位置标志82。并且在确定各光纤敷设工具80a~80f以及位置标志82的位置(X-Z坐标)之后,如图20所示,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切出图像,将各光纤敷设工具80a~80f与基本模型对应。
这里,如图37所示,门上段的在X轴方向上并列的三个光纤敷设工具80a、80b、80c为第一组,门中段的光纤敷设工具80d为第二组,门下段在X轴方向上并列的两个光纤敷设工具80e、80f为第三组。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光纤敷设工具80a、80e之间的区域表示为F1,光纤敷设工具80c、80f之间的区域表示为F2,光纤敷设工具80b、80d之间的去路的区域表示为F3,光纤敷设工具80b、80d之间的归路的区域表示为F4。
如上述所示,将各光纤敷设工具80a~80f分组后,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确定各组的敷设模型以及光纤敷设状态。
图38的(a),(b)是示出第三组的敷设模型以及敷设状态的确定方法的示意图。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在检测出的光纤敷设工具80e、80f的周围设定如图38的(a)所示的区域B0~B8,设置与各区域B0~B8对应的缓冲区(计数器),通过图像处理解析通过各区域B0~B8的光纤的根数。这里假设分为水平方向(不足45°)和垂直方向(45°以上)来计测通过各区域B0~B8的光纤的根数。这里,如图38的(b)所示,检测出通过各区域B0~B8的光纤的根数,根据该检测结果确定第三组的敷设模型和光纤的敷设状态。以下,将第三组的模型称为模型3。
图39的(a)、(b)是示出第一组的敷设模型以及敷设状态的确定方法的示意图。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在检测出的光纤敷设工具80a、80b、80c的周围设定如图39的(a)所示的区域B0~B13,设置与各区域B0~B13对应的缓冲区(计数器),通过图像处理解析通过各区域B0~B13的光纤的根数。这里,如图39的(b)所示,检测出通过各区域B0~B13的光纤的根数,根据该结果确定第一组的敷设模型和光纤的敷设状态。以下,将第一组的敷设模型称为模型1。
图40的(a)、(b)是示出第二组的敷设模型以及敷设状态的确定方法的示意图。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在检测出的光纤敷设工具80d的周围设定如图40的(a)所示的区域B0~B4,设置与各区域B0~B4对应的缓冲区(计数器),通过图像处理解析通过各区域B0~B4的光纤的根数。这里,如图40的(b)所示,检测出通过各区域B0~B4的光纤的根数,根据该检测结果确定第二组的敷设模型和光纤的敷设状态。以下,将第二组的敷设模型称为模型2。
若确定了各组的模型,则在各模型中定义出了各光纤敷设工具上的光纤的卷绕圈数,因此判明各光纤敷设工具上的光纤的卷绕圈数。在卷绕圈数定义了两种以上的情况下,通过解析模型内以及模型间的位置标志来确定各光纤敷设工具上的卷绕圈数N。
这样确定了各组的敷设模型和光纤敷设状态之后,在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中进行代数运算可能化处理。
图41是示出模型3的代数运算可能化处理的示意图。在图41中,光纤敷设工具80e的中心点O1的坐标为(x1,z1),光纤敷设工具80f的中心点O2的坐标为(x2,z2)。另外,点O3~点O5分别表示赋予光纤的位置标志(颜色码)的位置,点O3的坐标是(x3,y3),点O4的坐标是(x4,z4),点O5的坐标是(x5,z5)。这些点O1~点O5的坐标假设根据图像处理的结果是已知的。另外,假设光纤敷设工具80a~80f的半径都是r(已知)。
这里,光纤敷设工具80e与机架导入侧以及机架导出侧的光纤的接点分别为Pin1、Pout2,光纤敷设工具80e与区域F1的光纤的接点为Pout1。另外,光纤敷设工具80f与区域F2的光纤的接点为Pin2,光纤敷设工具80e、80f间的光纤与光纤敷设工具80e的接点为P1,光纤敷设工具80e、80f间的光纤与光纤敷设工具80f的接点为P2。
并且,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e,80f的中心点O1,O2间的直线的长度为L,该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Ψ。并且,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e的中心点O1与点P1之间的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θ1,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f的中心点O2与点P2之间的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θ2。
此外,角度以逆时针(CCW)为增加方向,以顺时针(CW)为减少方向。另外,导入侧的光纤之中缠绕于光纤敷设工具80e的部分为区域S1,缠绕于光纤敷设工具80f的部分为区域S2,光纤敷设工具80f与光纤敷设工具80e之间的部分为区域S3,导出侧的光纤之中缠绕于光纤敷设工具80e的部分为区域S4。
在该模型3中,点Pin1的X-Z坐标(Pin1x,Pin1z)是以下式表示的坐标。此外,Pin1x、Pin1z中的下标x,z表示Pin1的x坐标以及z坐标。以下同样地,各点之后的下标x表示该点的x坐标,下标z表示z坐标。
Pin1x=x1,
Pin1z=z1-r
另一方面,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e,80f的各中心点O1,O2之间的直线的长度L以及角度Ψ能够通过下式求得。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sqrt表示平方根符号(√)。
L=sqrt((x2-x1)2+(z2-z1)2)
Ψ=arctan((z2-z1)/(x2-x1))
另外,角度θ1,θ2通过下式表示。
θ1=θ2=Ψ-0.5π≤0
并且,点P1,P2的坐标(P1x,P1z,P2x,P2z)通过下式表示。
P1x=x1+r·cos(θ1)
P1z=z1+r·sin(θ1)
P2x=x2+r·cos(θ2)
P2z=z2+r·sin(θ2)
并且,光纤敷设工具80e的中心点O1以及点O3的坐标是已知的,所以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e的中心点O1与点O3之间的直线的长度L2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L2=sqrt((x3-x1)2+(z3-z1)2)
这里,如果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e的中心点O1与点O3之间的直线与连接点O3与点Pout1之间的直线所成的角度为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e的中心点O1与点Pout1之间的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θout1,则下式成立。
因此,角度θout1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使用该角度θout1,点Pout1的X-Z坐标(Pout1x,Pout1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out1x=x1+r·cos(θout1)
Pout1z=z1+r·sin(θout1)
与此同样地,如果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f的中心点O2与点O4之间的直线的长度为L3,则下式成立。
L3=sqrt((x4-x2)2+(z4-z2)2)
这里,如果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f的中心点O2与点O4之间的直线与连接点O4与点Pin2之间的直线所成的角度为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f的中心点O2与点Pin2之间的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θin2,则下式成立。
因此,角度θin2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使用该角度θin2,点Pin2的X-Z坐标(Pin2x,Pin2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in2x=x2+r·cos(θin2)
Pin2z=z2+r·sin(θin2)
这里,根据光纤的敷设方式,存在点O3的位置的位置标志朝上、点O4的位置的位置标志朝下的情况和点O3的位置的位置标志朝下、点O4的位置的位置标志朝上的情况。
点O3的位置的位置标志朝上、点O4的位置的位置标志朝下的情况下的区域S1~S4的映射(光纤长度与X-Z坐标的关联)如下所示。但是,在以下的说明中,SOx以及XXs表示从基准点到该点(Ox或者XX)的光纤长度。例如,SO3表示从基准点到点O3的光纤长度,Pout1s表示从基准点到点Pout1的光纤长度。
从基准点到点O3的光纤长度SO3、点O3的X-Z坐标(x3,z3)以及点Pout1的X-Z坐标(Pout1x,Pout1z)是已知的,所以从基准点到点Pout1的光纤的长度Pout1s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out1s=SO3-sqrt((x3-Pout1x)2+(z3-Pout1z)2)
另外,导入侧光纤缠绕光纤敷设工具80e一次,所以从基准点到点Pin1的光纤长度Pin1s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in1s=Pout1s-r×1×2×π-r·(θout1+0.5·π)
与此同样地,从基准点到点O4的光纤长度SO4、点O4的X-Z坐标(x4,z4)以及点Pin2的X-Z坐标(Pin2x,Pin2z)是已知的,所以从基准点到点Pin2的光纤的长度Pin2s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in2s=SO4+sqrt((x4-Pin2x)2+(z4-Pin2z)2)
另外,从基准点到点P2,P1,Pout2的光纤的长度P2s,P1s,Pout2s,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2s=Pin2s+r·(-θ2+θin2)=SO5-sqrt((x5-P2x)2+(z5-P2z)2)
P1s=P2s+L=SO5+sqrt((P1x-x5)2+(P1z-z5)2)
Pout2s=P1s+r×1×2×π+r·(0.5·π+θ1)
根据以上的情况,光纤上的任意的点的X-Z坐标(x,z)当从基准点到该点的光纤长度为s、该点位于区域S1时,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x1+r·cos(-0.5·π+(s-Pin1s)/r)
z=z1+r·sin(-0.5·π+(s-Pin1s)/r)
另外,若该点位于区域S2,则该点的X-Z坐标(x,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x2+r·cos(-(s-Pin2s)/r+θin2)
z=z2+r·sin(-(s-Pin2s)/r+θin2)
并且,若该点位于区域S3,则该点的X-Z坐标(x,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P2x-(s-P2s)·sin(-θ2)
z=P2z-(s-P2s)/cos(-θ2)
并且,若该点位于区域S4,则该点的X-Z坐标(x,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x1+r·cos(-(s-P1s)/r+θ2)
z=z1+r·sin(-(s-P1s)/r+θ2)
另一方面,在点O3的位置的位置标志朝下、点O4的位置的位置标志朝上的情况下的S1~S4的映射如下所示。即,从基准点到点Pout1的光纤长度Pout1s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out1s=SO3+sqrt((x3-Pout1x)2+(z3-Pout1z)2)
另外,导入侧光纤缠绕光纤敷设工具80e一次,所以从基准点到点Pin1的光纤长度Pin1s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in1s=Pout1s+r×1×2×π+r·(θout1+0.5·π)
与此同样地,从基准点到点O4的光纤长度SO4、点O4的X-Z坐标(x4,z4)以及点Pin2的X-Z坐标(Pin2x,Pin2z)是已知的,因此从基准点到点Pin2的光纤长度Pin2s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in2s=SO4-sqrt((x4-Pin2x)2+(z4-Pin2z)2)
另外,从基准点到点P2,P1,Pout2的光纤长度P2s,P1s,Pout2s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2s=Pin2s-r·(-θ2+θin2)=SO5+sqrt((x5-P2x)2+(z5-P2z)2)
P1s=P2s-L=SO5-sqrt((P1x-x5)2+(P1z-z5)2)
Pout2s=P1s-r×1×2×π-r·(0.5·π+θ1)
根据以上的情况,光纤上的任意的点的X-Z坐标(x,z)当从基准点到该点的光纤长度为s、该点位于区域S1时,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x1+r·cos(θout1-(s-Pout1s)/r)
z=z1+r·sin(θout1-(s-Pout1s)/r)
另外,若该点位于区域S2,则该点的X-Z坐标(x,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x2+r·cos((s-P2s)/r+θ2)
z=z2+r·sin((s-P2s)/r+θ2)
并且,若该点位于区域S3,则该点的X-Z坐标(x,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P1x+(s-P1s)·sin(-θ2)
z=P1z+(s-P1s)·cos(-θ2)
并且,若该点位于区域S4,则该点的X-Z坐标(x,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x1+r·cos((s-Pout2s)/r-0.5·π)
z=z1+r·sin((s-Pout2s)/r-0.5·π)
这样,模型3的代数运算可能化处理结束。
图42是示出模型1的代数运算可能化处理的示意图。在图42中,假设光纤敷设工具80a的中心点O1的坐标为(x1,z1),光纤敷设工具80b的中心点O2的坐标为(x2,z2),光纤敷设工具80c的中心点O3的坐标为(x3,z3)。另外,点O4~点O9分别表示赋予光纤的位置标志(颜色码)的位置,点O4的坐标是(x4,z4),点O5的坐标是(x5,z5),点O6的坐标是(x6,z6),点O7的坐标是(x7,z7),点O8的坐标是(x8,z8),点O9的坐标是(x9,z9)。假设这些点O1~O9的坐标根据图像处理的结果是已知的。
另一方面,假设光纤敷设工具80a,80b之间的光纤与光纤敷设工具80a的接点为P1,光纤敷设工具80a,80b之间的光纤与光纤敷设工具80b的接点为P2,光纤敷设工具80b,80c之间的光纤与光纤敷设工具80b的接点为P3,光纤敷设工具80b,80c之间的光纤与光纤敷设工具80c的接点为P4。
另外,假设光纤敷设工具80a与区域F1的光纤的接点为Pin1,从光纤敷设工具80b向光纤敷设部80d的光纤(区域F3的光纤)与光纤敷设工具80b的接点为Pout1,从光纤敷设工具80d向光纤敷设工具80b的光纤(区域F4的光纤)与光纤敷设工具80b的接点为Pin2,光纤敷设工具80c与区域F2的光纤的接点为Pout2。
并且,假设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a的中心点O1与光纤敷设工具80b的中心点之间的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ΨA,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b的中心点O2与光纤敷设工具80c的中心点O3之间的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ΨB。
并且,假设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a的中心点O1与点P1之间的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θ1,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a的中心点O1与点Pin1之间的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θin1,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b的中心点O2与点P2之间的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θ2A,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b的中心点O2与点P3之间的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θ2B,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b的中心点O2与点Pin2之间的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θin2,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b的中心点O2与点Pout1之间的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θout1。
并且,假设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c的中心点与点P4之间的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θ3,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c的中心点O3与点Pout2之间的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θout2。这里,也假设角度以逆时针(CCW)为增加方向,顺时针(CW)为减少方向。
并且,光纤之中缠绕于光纤敷设工具80a的部分称为区域S1,光纤敷设工具80a,80b之间的部分称为区域S2,从点P2到点Pout1的部分称为区域S3,从点Pin2到点P3的部分称为区域S4,光纤敷设工具80b,80c之间的部分称为区域S5,缠绕于光纤敷设工具80c的部分称为区域S6。
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a,80b的中心点O1,O2之间的直线的长度LA以及角度ΨA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LA=sqrt((x2-x1)2+(z2-z1)2)
ΨA=arctan((z2-z1)/(x2-x1))
另外,角度θ1,θ2A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θ1=θ2A=ΨA+0.5·π
与此同样地,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b,80c的中心点O2,O3之间的直线的长度LB以及角度ΨB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LB=sqrt((x3-x2)2+(z3-z2)2)
ΨB=arctan((z3-z2)/(x3-x2))
另外,角度θ2B,θ3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θ2B=θ3=ΨB+0.5·π
并且,点P1~P4的坐标(P1x,P1z,P2x,P2z,P3x,P3z,P4x,P4z)使用θ1,θ3(但是,θ2A=θ1,θ2B=θ3)通过下式表示。
P1x=x1+r·cos(θ1)
P1z=z1+r·sin(θ1)
P2x=x2+r·cos(θ1)
P2z=z2+r·sin(θ1)
P3x=x2+r·cos(θ3)
P3z=z2+r·sin(θ3)
P4x=x3+r·cos(θ3)
P2z=z3+r·sin(θ3)
并且,光纤敷设工具80a的中心点O1以及点O4的坐标是已知的,所以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a的中心点O1与点O4之间的直线的长度L1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L1=sqrt((x4-x1)2+(z4-z1)2)
因此,角度θin1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使用该角度θin1,如下式这样求得点Pin1的X-Z坐标(Pin1x,Pin1z)。
Pin1x=x1+r·cos(θin1)
Pin1z=z1+r·sin(θin1)
与此同样地,光纤敷设工具80b的中心点O2以及点O6的坐标是已知的,所以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b的中心点O2与点O6之间的直线的长度L2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L2=sqrt((x6-x2)2+(z6-z2)2)
因此,角度θout1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使用该角度θout1,如下式这样求得点Pout1的X-Z(Pout1x,Pout1z)坐标。
Pout1x=x2+r·cos(θout1)
Pout1z=z2+r·sin(θout1)
并且,光纤敷设工具80b的中心点O2以及点O7的坐标是已知的,所以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b的中心点O2与点O7之间的直线的长度L3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L3=sqrt((x2-x7)2+(z2-z7)2)
因此,角度θin2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使用该角度θin2,如下式这样求得点Pin2的X-Z坐标(Pin2x,Pin2z)。
Pin2x=x2+r·cos(θin2)
Pin2z=z2+r·sin(θin2)
并且,光纤敷设工具80c的中心点O3以及点O9的坐标是已知的,所以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c的中心点O3与点O7之间的直线的长度L4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L4=sqrt((x9-x3)2+(z9-z3)2)
这里,如果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c的中心点O3与点O9之间的直线与连接点O9与点Pout2之间的直线所成的角度为则下式成立。
因此,角度θout2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使用该角度θout2,如下式这样能够求得点Pout2的X-Z坐标(Pout2x,Pout2z)。
Pout2x=x3+r·cos(θout2)
Pout2z=z3+r·sin(θout2)
这里,根据光纤的敷设的方式,存在点O4的位置标志朝上、点O9的位置标志朝下的情况和点O4的位置标志朝下、点O9的位置标志朝上的情况。
在点O4的位置标志朝上、点O9的位置标志朝下的情况下的区域S1~S6的映射如下所示。
从基准点到点O4的光纤的长度SO4、点O4的X-Z坐标(x4,z4)以及点Pin1的X-Z坐标(Pin1x,Pin1z)是已知的,所以从基准点到点Pin1的光纤的长度Pin1s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in1s=SO4+sqrt((Pin1x-x4)2+(Pin1z-z4)2)
另外,光纤在光纤敷设工具80a上缠绕了3次,从基准点到点O5的光纤长度是已知的,所以从基准点到点P1,P2的光纤长度P1s,P2s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1s=Pin1s+r×3×2×π+r·(2·π+θin1-θ1)=SO5-sqrt((x5-P1x)2+(z5-P1z)2)
P2s=P1s+LA=SO5+sqrt((P2x-x5)2+(P2z-z5)2)
另外,从基准点到点Pout1的光纤长度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out1s=P2s+r·(θ1-θout1)
=SO6-sqrt((x6-Pout1x)2+(z6-Pout1z)2)
根据以上的情况,光纤上的任意的点的X-Z坐标(x,z)在从基准点到该点的光纤长度为s、该点位于区域S1时,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x1+r·cos(-(s-Pin1s)/r+θin)
z=z1+r·sin(-(s-Pin1s)/r+θin)
另外,若该点位于区域S2,则该点的X-Z坐标(x,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P1x+(s-P1s)·sin(θ1)
z=P1z-(s-P1s)·cos(θ1)
并且,若该点位于区域S3,则该点的X-Z坐标(x,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x2+r·cos(-(s-P2S)/r+θ1)
z=z2+r·sin(-(s-P2s)/r+θ1)
另外,从基准点到点Pin2,P3,P4,Pout2的长度Pin2s,P3s,P4s,Pout2s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in2s=SO7+sqrt((Pin2x-x7)2+(Pin2z-z7)2)
P3s=Pin2s+r·(2·π+θin2-θ3)=SO8-sqrt((x8-P3x)2+(z8-P3z)2)
P4s=P3s+LB=SO8+sqrt((P4x-x8)2+(P4z-z8)2)
Pout2s=P4s+r×3×2×π+r·(θ3-θout2)=SO9-sqrt((x9-Pout2x)2+(z9-Pout2z)2)
这种情况下,若光纤上的任意的点位于区域S4,则该点的X-Z坐标(x,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x2+r·cos(-(s-Pin2s)/r+θin2)
z=z2+r·sin(-(s-Pin2s)/r+θin2)
另外,若该点位于区域S5,则该点的X-Z坐标(x,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P3x+(s-P3s)·sin(θ3)
z=P3z-(s-P3s)·cos(θ3)
并且,若该点位于区域S6,则该点的X-Z坐标(x,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x3+r·cos(-(s-P4s)/r+θ3)
z=z3+r·sin(-(s-P4S)/r+θ3)
另一方面,在点O4的位置标志朝下、点O9的位置标志朝上的情况下的区域S1~S6的映射如下所示。
从基准点到点O4的光纤的长度SO4、点O4的X-Z坐标(x4,z4)以及点Pin1的X-Z坐标(Pin1x,Pin1z)是已知的,所以从基准点到点Pin1的光纤的长度Pin1s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in1s=SO4-sqrt((Pin1x-x4)2+(Pin1z-z4)2)
另外,光纤在光纤敷设工具80a上缠绕了3次,并且从基准点到点O5的光纤长度是已知的,所以从基准点到点P1,P2的光纤长度P1s,P2s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1s=Pin1s-r×3×2×π+r·(2·π+θin1-θ1)
=SO5+sqrt((x5-P1x)2+(z5-P1z)2)
P2s=P1s-LA
=SO5-sqrt((P2x-x5)2+(P2z-z5)2)
另外,从基准点到点Pout1的光纤长度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out1s=P2s-r·(θ1-θout1)
=SO6+sqrt((x6-Pout1x)2+(z6-Pout1z)2)
根据以上的情况,光纤上的任意的点的X-Z坐标(x,z)在从基准点到该点的光纤长度为s、该点位于区域S1时,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x1+r·cos((s-P1s)/r+θ1)
z=z1+r·sin((s-P1s)/r+θ1)
另外,若该点位于区域S2,则该点的X-Z坐标(x,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P2x-(s-P2s)·sin(θ1)
z=P2z+(s-P2s)·cos(θ1)
并且,若该点位于区域S3,则该点的X-Z坐标(x,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x2+r·cos((s-Pout1s)/r+θout1)
z=z2+r·sin((s-Pout1s)/r+θout1)
另外,从基准点到点Pin2,P3,P4,Pout2的长度Pin2s,P3s,P4s,Pout2s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in2s=SO7-sqrt((Pin2x-x7)2+(Pin2z-z7)2)
P3s=Pin2s-r·(2·π+θin2-θ3)=SO8+sqrt((x8-P3x)2+(z8-P3z)2)
P4s=P3s-LB=SO8+sqrt((P4x-x8)2+(P4z-z8)2)
Pout2s=P4s-r×3×2×π+r·(θ3-θout2)=SO9+sqrt((x9-Pout2x)2+(z9-Pout2z)2)
这种情况下,若光纤上的任意的点位于区域S4,则该点的X-Z坐标(x,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x2+cos((s-P3s)/r+θ3)
z=z2+sin((s-P3s)/r+θ3)
另外,若该点位于区域S5,则该点的X-Z坐标(x,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P4x-(s-P4s)·sin(θ3)
z=P4z+(s-P4s)·cos(θ3)
并且,若该点位于区域S6,则该点的X-Z坐标(x,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x3+r·cos((s-Pout2s)/r+θout2)
z=z3+r·sin((s-Pout2s)/r+θout2)
这样,模型1的代数运算可能化处理结束。
图43是示出模型2的代数运算可能化处理的示意图。在图43中,假设光纤敷设工具80d的中心点O1的坐标为(x1,z1)。另外,点O3、点O4分别表示赋予光纤的位置标志(颜色码)的位置,点O3的坐标是(x3,z3),点O4的坐标是(x4,z4)。假设这些点O3、点O4的坐标根据图像处理的结果是已知的。此外,也可以代替点O3、点O4的坐标,而使用模型1的点Pout1,Pin2的坐标。
另一方面,假设光纤F3与光纤敷设工具80d的接点为Pin,光纤F4与光纤敷设工具80d的接点为Pout。并且,假设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d的中心点O1与点Pin之间的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θin,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d的中心点O1与点Pout之间的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θout。此外,光纤之中缠绕(接触)于光纤敷设工具80d的部分为区域S1。
并且,假设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d的中心点O1与点O4之间的直线的长度为L1,该直线与连接点O4、Pin之间的直线所成的角度为连接光纤敷设工具80d的中心点O1与点O3之间的直线的长度为L2,该直线与连接点O3,Pout之间的直线所成的角度为
光纤敷设工具80d的中心点O1以及点O3、O4的坐标是已知的,所以连接点O1与点O4之间的直线的长度L1以及连接点O1与点O3之间的直线的长度L2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L1=sqrt((x4-x1)2+(z4-z1)2)
L2=sqrt((x3-x1)2+(z3-z1)2)
因此,角度θin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使用该角度θin,点Pin的X-Z坐标(Pinx,Pin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inx=x1+r·cos(θin)
Pinz=z1+r·sin(θin)
因此,角度θout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使用该角度θout,点Pout的X-Z坐标(Poutx,Pout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outx=x1+r·cos(θout)
Poutz=z1+r·sin(θout)
这里,根据光纤的敷设的方式,存在点O3的位置标志朝上、点O4的位置标志朝下的情况以及点O3的位置标志朝下、点O4的位置标志朝上的情况。在点O3的位置标志朝上、点O4的位置标志朝下的情况下的区域S1的映射如下。
从基准点到点O3的光纤长度SO3以及从基准点到点O4的光纤长度SO4是已知的,所以从基准点到点Pout的光纤长度Pouts以及从基准点到点Pin的光纤长度Pins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outs=SO3-sqrt((x3-Poutx)2+(z3-Poutz)2)
=SO4+sqrt((x4-Pinx)2+(z4-Pinz)2)+2·π·r·N+r(2·π-θout+θin)
Pins=Pouts-2·π·r·N-r(2·π-θout+θin)
=SO4+Pin04=SO4+sqrt((x4-Pinx)2+(z4-Pinz)2)
但是,Pins<Pouts。这种情况下,若光纤上的任意的位置的点位于区域S1,则该点的X-Z坐标(x,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x1+r·cos(-(s-Pins)/r+θin)
z=z1+r·sin(-(s-Pins)/r+θin)
另一方面,在点O3的位置标志朝下、点O4的位置标志朝上的情况下的区域S1的映射如下。
从基准点到点O3的光纤长度SO3以及从基准点到点O4的光纤长度SO4是已知的,所以从基准点到点Pout的光纤长度Pouts以及从基准点到点Pin的光纤长度Pouts,Pins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Pouts=SO3-sqrt((x3-Poutx)2+(z3-Poutz)2)
=SO4-sqrt((x4-Pinx)2+(z4-Pinz)2)-2·π·r·N-r(2·π-θout+θin)
Pins=Pouts+2·π·r·N-r(2·π-θout+θin)
=SO4-Pin04=SO4-sqrt((x4-Pinx)2+(z4-Pinz)2)
但是,Pins>Pouts。这种情况下,若光纤上的任意的位置的点位于区域S1,则该点的X-Z坐标(x,z)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x=x1+r·cos((s-Pouts)/r+θout)
z=z1+r·sin((s-Pouts)/r+θout)
由此,模型2的代数运算可能化处理结束。
这样在各模型的代数运算可能化处理结束之后,进行模型间的光纤的代数运算可能化处理。图44是示出模型间的光纤的运算可能化处理的示意图。这里,作为模型间的光纤的代数运算可能化处理的一个例子,对光纤敷设工具80b,80c间的光纤(区域F4的光纤)的代数运算可能化处理进行说明。
这里,假设光纤敷设工具80b、80d间的光纤与光纤敷设工具80d的接点为P,光纤敷设工具80b、80d间的光纤与光纤敷设工具80b的接点为Q。假设通过之前实施的代数运算可能化处理,知道了点P的坐标(px,pz)、点Q的坐标(qx,qz)、从基准点到点P的光纤长度SP以及从基准点到点Q的光纤的长度SQ。
点P、点Q间的光纤的长度LH能够通过下式求得。
LH=sqrt((qx-px)2+(qz-pz)2)
这里,假设光纤敷设工具80b、80d间的光纤上的任意的点为OC,连接点P,Q之间的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Ψ,从点P到点OC的长度为L,从点Q到点C的长度为L’。
这种情况下,若SQ>SP,则角度Ψ、点OC的X-Z坐标(xC,zC)如下式所示。
Ψ=arstan((qz-pz)/(qx-px))
xC=px+L·cosΨ
zC=pz+L·sinΨ
另外,若SQ<SP,则角度Ψ、点C的X-Z坐标(xC,zC)如下式所示。
Ψ=arstan((qz-pz)/(qx-px))
xC=px+L’·cosΨ
zC=pz+L’·sinΨ
这样,从基准点到光纤上的任意的点的光纤长度与X-Z坐标的对应就结束了。
图45是表示横轴上取距基准点的光纤的长度、纵轴取温度并使用光纤温度测定装置测定的光纤的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的图。此外,在图45中示出了3台机架(机架A,B,C)的温度分布。另外,在图45中一并示出了赋予光纤的测量标志与距基准点的光纤长度的关系。
图46是示出通过图像处理检测出的光纤敷设工具以及位置标志(颜色码)的示意图。在图46中,Hook1~Hook6表示光纤敷设工具80a~80f的位置,Col1~Col4表示位置标志的位置。另外,图47是示出机架A,B,C中的各盒的入口部、出口部、位置标志的位置(Col1,Col2,...)以及光纤敷设工具的位置(Hook1,Hook2,...)中的光纤长度(测量标志换算值)以及X-Z坐标的图。
对于在这种情况下的机架内的温度分布的估计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中进行上述的代数运算可能化处理,例如如图47所示计算出盒的入口部以及出口部的光纤长度、各位置标志(颜色码)的位置的光纤长度(Scol1,Scol2,...)以及X-Z坐标(xcol11,zcol1,xcol2,zcol2,...)、各光纤敷设工具的X-Z坐标(xHook1,zhook1,xhook2,zhook2,...)等。另外,例如如图48所示,对每台机架计算出模型内外的各区域的开始部分的光纤长度。此外,这里,光纤长度以换算成测量标志的值来表示。
图49是沿光纤的长度方向上每隔10cm设定测定点并关联示出各测定点的测定温度与各测定点的X-Z坐标的图。如图48所示,在温度测定装置13中,检测出每个测定点的温度。另一方面,在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中检测出每个测定点的X-Z坐标,并且检测出机架内的光纤的敷设状态。
在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中解析光纤的敷设状态,并赋予修正温度测定装置13测定出的温度分布时的经验信息。例如,光纤在光纤敷设工具80a上缠绕了三次,该光纤敷设工具80a上卷绕的光纤上的测定点的温度可以看做是相同的。因此,在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中对相符的区域的测定点的信息附加平均信息作为经验信息。另外,例如在光纤敷设工具80b、80d之间往复的光纤(区域F3、F4的光纤)几乎通过相同的路径。因此,区域F3的光纤上的测定点与区域F4的光纤上的测定点的位置相同或者几乎相同的情况下,这些测定点的温度可以看做是相同的。因此,在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中对相符的区域的测定点的信息赋予Sort信息作为经验信息。在温度测定装置13中从敷设状态解析装置52得到这些信息来修正温度分布。
例如,在温度测定装置13中计算出附加了相同的平均信息的测定点的测定温度的平均值,将各测定点的测定温度替换成平均值。另外,例如温度测定装置13从附加了相同的Sort信息的测定点中提取X-Z坐标相同或者几乎相同的测定点,将这些测定点的测定温度替换成这些测定点的平均温度。另外,根据需要,在温度测定装置13中使用样条插值的方法根据各测定点的温度信息进行插入处理,计算出面内的温度分布。图50是示出进行插入处理得到的机架内的面内温度分布(等温线)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50中圆圈示意性地示出了测定点。这样,也能够得到机架内的面内温度分布。
(其他的实施方式)
对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相机拍摄线材(光纤)的敷设状态,进行图像处理来解析线材的敷设状态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使不进行图像处理也能够解析线材的敷设状态。
图51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如图36所示那样的环状的光纤敷设工具91a~91f将从盒90拉出的光纤20敷设到机架31的门上。在光纤敷设工具91a~91f的中心部如图52所示,分别搭载了具有固定的ID码的被动型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标签92。
另外,在光纤20上以一定的间隔赋予了测量标志(未图示)以及通过涂布磁性涂料而形成的位置标志93。例如如图53所示,这些位置标志93以对应于距盒90的输入端的距离的图案而形成。
图54是示出敷设状态检测部的示意图。该敷设状态检测部95具有由在机架31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霍尔元件(磁检测元件)形成的霍尔元件传感器阵列95a以及由在机架31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接近RFID天线形成的接近RFID天线阵列95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霍尔元件传感器阵列95a之上配置接近RFID天线阵列95b。
该敷设状态检测部95由未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沿配置在机架3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导轨96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另外,沿导轨96配置有线性刻度97,通过该线性刻度97来检测敷设状态检测部95的Z轴方向的位置。
在解析机架31上敷设的光纤的敷设状态的情况下,使敷设状态检测部95沿导轨96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若接近RFID天线阵列95b接近光纤敷设工具91a~91f上设置的RFID标签92,则通过由接近RFID天线输出的电磁波而被供应电力,从而RFID标签92的电子电路工作,从RFID标签92输出表示ID码的电磁波。敷设状态检测部95通过接近RFID天线接收该电磁波,根据由哪个天线接收了电磁波来确定光纤敷设工具的X轴方向上的位置。另一方面,光纤敷设工具的Z轴方向的位置根据线性刻度97的输出求得。这样,知道了光纤敷设工具91a~91f的X-Z坐标。
另外,当敷设状态检测部95通过位置标志93的附近时,霍尔元件传感器阵列95b检测从位置标志93产生的磁场。敷设状态检测部95根据由哪个霍尔元件检测出了磁场来确定位置标志93的X轴方向的位置。此时,霍尔元件的解析度高,因此能够识别各位置标志93的磁性图案,则知道了从盒入口部到该位置标志93的光纤长度。另一方面,位置标志93的Z轴方向的位置根据线性刻度97的输出求得。这样,知道了位置标志93的X-Z坐标。
该敷设状态检测部95的输出被输入到由计算机构成的敷设状态解析装置(未图示)。其后的处理与前述实施方式一样,因此这里省略其详细说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直接检测光纤20,所以认为不能够根据位置标志93判定光纤20的朝向。但是,位置标志93的数目多到一定程度,则能够根据其前后的位置标志93判定光纤20的朝向,不妨碍模型的确定和光纤的敷设状态的确定。
上述实施方式都是针对线材是在计算机室内敷设的光纤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所公开的技术能够应用于电力电缆和其他的线材的敷设状态的解析。另外,在解析计算机室内敷设的线材的敷设状态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上述的颜色码或磁性涂料的磁码作为位置标志,但是在检测广阔的区域敷设的线材的敷设状态的情况下,作为位置标志或者位置标志检测单元,可以使用超声波传感器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等。
Claims (15)
1.一种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所述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解析线材的敷设状态,所述线材张拉于多个敷设工具之间,并以预定的间隔被赋予多个表示距基准点的距离的位置标志,所述敷设状态解析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所述位置标志以及所述敷设工具的位置;
将所述多个敷设工具分成多个组,针对每组将所述敷设工具的配置状态以及所述敷设工具间的线材的敷设状态与预先设定的多个基本模型进行比较来确定相符的基本模型;以及
使用所述基本模型与所述位置标志来解析所述线材的敷设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得所述位置标志以及所述敷设工具的位置的步骤包括:拍摄所述线材的敷设状态的步骤;以及对拍摄后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来提取所述敷设工具、所述线材以及所述位置标志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解析所述敷设状态的步骤之后,具有将所述线材的敷设状态与直角坐标对应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所述基本模型的步骤中,将在一个方向上排列的敷设工具分组为一个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敷设工具具有相同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标志表示距基准点的距离,并且表示所述基准点所处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标志具有多种颜色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所述基本模型的步骤中,在所述敷设工具的周围设定多个区域,并计测通过这些区域内的线材的根数。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材是与光纤温度测定装置连接的温度测定用光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解析了所述线材的敷设状态之后,将通过所述光纤温度测定装置设定的测定点的位置与所述位置标志的位置关联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线材的敷设状态的解析结果附加根据所述基本模型确定的温度修正时的条件。
12.一种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装置,所述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装置解析线材的敷设状态,所述线材张拉于多个敷设工具之间,并以预定的间隔被赋予多个表示距基准点的距离的位置标志,所述敷设状态解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获得部,获得所述敷设工具以及所述位置标志的位置;以及
控制部,基于所述位置获得部获得的所述敷设工具以及所述位置标志的位置,将所述多个敷设工具分成多个组,针对每组将所述敷设工具的配置状态以及所述敷设工具间的线材的敷设状态与预先设定的多个基本模型进行比较来确定相符的基本模型,并使用该基本模型和所述位置标志来解析所述线材的敷设路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获得部包括:图像输入部,拍摄了所述线材的敷设状态而成的图像被输入到所述图像输入部;以及图像处理部,对被输入到所述图像输入部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材是与光纤温度测定装置连接的温度测定用光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线材的敷设状态的解析结果附加预先设定的温度补偿时的条件并输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107515 | 2009-04-27 | ||
JP2009-107515 | 2009-04-27 | ||
PCT/JP2009/071313 WO2010125713A1 (ja) | 2009-04-27 | 2009-12-22 | 線材の敷設状態解析方法及び敷設状態解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14946A true CN102414946A (zh) | 2012-04-11 |
CN102414946B CN102414946B (zh) | 2014-08-27 |
Family
ID=43031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58675.6A Active CN102414946B (zh) | 2009-04-27 | 2009-12-22 | 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以及敷设状态解析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310661B2 (zh) |
EP (1) | EP2426799B1 (zh) |
JP (1) | JP5267662B2 (zh) |
CN (1) | CN102414946B (zh) |
WO (1) | WO201012571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29155B2 (ja) * | 2011-06-20 | 2015-06-0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光ファイバの収納方法 |
WO2014091562A1 (ja) * | 2012-12-11 | 2014-06-1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光ファイバ配線シート、温度測定システム、及び温度測定方法 |
JP6265213B2 (ja) * | 2013-09-24 | 2018-01-2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光ファイバコード及び異常検知システム |
CN104776934A (zh) * | 2015-04-10 | 2015-07-15 | 清华大学 | 微距分布式光纤测温传感器 |
SG10202007724SA (en) | 2016-09-08 | 2020-09-29 | Mark Andrew Englun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 |
WO2021058836A1 (en) * | 2019-09-29 | 2021-04-01 | eV-Technologies | Rf and millimeter-wave probe array |
CN113489963B (zh) * | 2021-07-08 | 2024-02-23 | 宁波宝贝第一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 推车安装引导方法和装置 |
WO2023097582A1 (zh) * | 2021-12-01 | 2023-06-08 | 山东微感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分布式光纤测温装置、光伏板温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6019U (zh) * | 1989-06-29 | 1991-02-18 | ||
JPH0553020A (ja) * | 1991-08-27 | 1993-03-05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ケーブル引留具及び引留方法 |
JPH05173024A (ja) * | 1991-12-24 | 1993-07-13 | Asahi Glass Co Ltd | 分布型光ファイバーセンサーの敷設方法及び敷設装置並びに物理量分布の測定方法 |
US6160614A (en) * | 1998-05-19 | 2000-12-12 | Ando Electric Co., Ltd.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lassification of measured data from multi-core optical fiber |
JP2007121219A (ja) * | 2005-10-31 | 2007-05-17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線条の弛度測定方法および弛度測定装置 |
JP2007318415A (ja) * | 2006-05-25 | 2007-12-06 | Fujikura Ltd | 光伝送線路監視装置、光伝送線路監視方法、及び監視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520827D0 (en) | 1985-08-20 | 1985-09-25 | York Ventures & Special Optica | Fibre-optic sensing devices |
JP2709834B2 (ja) | 1988-10-31 | 1998-02-04 |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 火災検知用光ファイバ |
JPH0316019A (ja) | 1989-06-14 | 1991-01-24 | Sony Corp | アルミニウム系基板 |
JP2738783B2 (ja) | 1991-07-05 | 1998-04-08 |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 移動体の位置検出装置 |
JP2892867B2 (ja) * | 1991-08-23 | 1999-05-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マーク検出装置 |
JPH0643040A (ja) * | 1992-07-27 | 1994-02-18 | Toshiba Corp | 測定装置 |
JPH0712655A (ja) | 1993-06-29 | 1995-01-17 | Toshiba Corp | 測定システム |
JP3049476B2 (ja) | 1995-09-21 | 2000-06-05 | 三菱電線工業株式会社 | 長尺物の計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DE19939638A1 (de) * | 1999-08-20 | 2001-03-29 | Kolb Elektro Sbw Ag Vaduz | Verfahren zum Orten einer Störstelle an einem Kabel für die Stromversorgung und/oder die Datenübertragung und dafür geeignete Kabel |
JP2002267242A (ja) | 2001-03-09 | 2002-09-18 | Shinko Kogyo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中央管理システム |
JP2003014554A (ja) | 2001-07-02 | 2003-01-15 |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 温度測定システム |
JP2003057126A (ja) | 2001-08-10 | 2003-02-26 | Fujikura Ltd | 光ファイバ式分布型温度測定装置 |
US20030231849A1 (en) * | 2002-06-18 | 2003-12-18 | Diana Rodriguez | Closures and cassettes for housing bridge and/or transition optical fibers in dispersion-managed networks |
JP2006029784A (ja) * | 2004-07-12 | 2006-02-02 |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 ケーブル計尺装置 |
JP2007052495A (ja) * | 2005-08-15 | 2007-03-01 | Toshiba Corp | ケーブル物量集計装置、ケーブル物量集計方法およびケーブル物量集計プログラム |
JP2008282123A (ja) | 2007-05-09 | 2008-11-2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タッチパネル |
-
2009
- 2009-12-22 EP EP09844056.3A patent/EP2426799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12-22 CN CN200980158675.6A patent/CN102414946B/zh active Active
- 2009-12-22 WO PCT/JP2009/071313 patent/WO201012571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12-22 JP JP2011511265A patent/JP5267662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10-14 US US13/273,576 patent/US831066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6019U (zh) * | 1989-06-29 | 1991-02-18 | ||
JPH0553020A (ja) * | 1991-08-27 | 1993-03-05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ケーブル引留具及び引留方法 |
JPH05173024A (ja) * | 1991-12-24 | 1993-07-13 | Asahi Glass Co Ltd | 分布型光ファイバーセンサーの敷設方法及び敷設装置並びに物理量分布の測定方法 |
US6160614A (en) * | 1998-05-19 | 2000-12-12 | Ando Electric Co., Ltd.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lassification of measured data from multi-core optical fiber |
JP2007121219A (ja) * | 2005-10-31 | 2007-05-17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線条の弛度測定方法および弛度測定装置 |
JP2007318415A (ja) * | 2006-05-25 | 2007-12-06 | Fujikura Ltd | 光伝送線路監視装置、光伝送線路監視方法、及び監視プログラ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426799A4 (en) | 2017-03-22 |
US20120033206A1 (en) | 2012-02-09 |
JPWO2010125713A1 (ja) | 2012-10-25 |
JP5267662B2 (ja) | 2013-08-21 |
EP2426799A1 (en) | 2012-03-07 |
EP2426799B1 (en) | 2018-05-23 |
US8310661B2 (en) | 2012-11-13 |
CN102414946B (zh) | 2014-08-27 |
WO2010125713A1 (ja) | 2010-1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14946B (zh) | 线材的敷设状态解析方法以及敷设状态解析装置 | |
CN104501852B (zh) | 识别过程组件的系统和方法 | |
US20170340419A1 (en) | Tooth type judgment program, tooth type position judgm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the same | |
US20150347849A1 (en) | Method for supporting an operator in measuring a part of an object | |
WO2021017000A1 (zh) | 获取仪表读数的方法、装置、存储器、处理器和终端 | |
US20180118293A1 (en) | Wire harness module and wire harness module management system | |
CN108829998A (zh) | 一种桥梁挠度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203799401U (zh) | 一种用于智能光分配网络的rfid 光纤标签套 | |
EP3277445B1 (en) |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ube bending and method that uses such apparatus | |
US20140103274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or removing a cable | |
JP5897911B2 (ja) | 電線長出力方法及び電線長出力プログラム | |
US20220364846A1 (en) | Fiber optic cable sensing device, fiber optic cable sensing method, and program | |
CN115170041A (zh) | 一种纺织产品进出库的智能动态盘点方法及系统 | |
CN110487194A (zh) | 一种基于单个相机的三维变形光测方法及装置 | |
EP1486893B1 (en) | Optimisation of the design of a component | |
CN116205405A (zh) | 一种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3344781A (zh) | 组合式皮托管 | |
CN211236181U (zh) | 非接触式线缆监测模块 | |
JP5608535B2 (ja) | 識別符号発信手段による位置検知システム | |
CN113849941B (zh) | 一种ewis弯曲半径分析方法 | |
CN118518983B (zh) | 一种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 |
JP7464150B2 (ja) | 繊維強化材における繊維層を識別する、識別装置、識別方法、及び、識別プログラム | |
JP2019133499A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設計支援方法 | |
CN108827195A (zh) | 基于机器视觉的孔轴类零件的智能测量方法及设备 | |
CN202631721U (zh) | 新型在线精度监测、身份识别的智能电流互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