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4926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4926B
CN102414926B CN200980158938.3A CN200980158938A CN102414926B CN 102414926 B CN102414926 B CN 102414926B CN 200980158938 A CN200980158938 A CN 200980158938A CN 102414926 B CN102414926 B CN 1024149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opening
arithmetic element
hdd
circui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89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4926A (zh
Inventor
立神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Client Comput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14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4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4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49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47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with a fastener through a screw hole in the coupl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06F1/1658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internal components, e.g. disc drive or any other functional modu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9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locking or maintaining the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in a fixed position, e.g. latching mechanism at the edge of the display in a laptop or for the screen protective cover of a PD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integrated loudspeak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06F1/203Cooling mean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e.g. for lapto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computer peripher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包括搭载有连接器的电路基板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电路基板,其具有第1面和第2面且形成有贯通第1面和第2面的贯通孔;连接器,其搭载于电路基板的第1面;以及支承零件,其具有对放置于电路基板的第1面上的连接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及绕至电路基板的第2面且形成有与上述贯通孔连通的螺纹孔的固定部,通过从第1面侧插入于上述贯通孔而螺入于上述螺纹孔中的螺钉,从而将支承零件以支承上述连接器的状态固定于电路基板。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搭载有连接器的电路基板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以下简记为“笔记本PC”)中采用如下结构:在电路基板的表面搭载连接器,将该连接器配置于在笔记本PC的侧面等设置的开口的紧内侧,收纳外部连接器而与电路基板上的连接器结合。该情况下,外部连接器由用户插拔,因此该外部连接器不一定相对于内部的连接器从其正面以必需最小限度的力进行插拔,可能会以过大的力插拔,或倾斜地掏出。为了形成耐受此种情况的结构,使用支承零件将连接器固定于电路基板上,或者在电路基板上大致用支承零件加强被固定的连接器。该情况下,支承零件自身也需要进行固定,一直以来,大多螺纹紧固于邻近配置的部件。该情况下,受到需要邻近配置适于螺纹紧固的部件等布局上的制约。或者为了螺纹紧固于稍微分离的部件而使用臂部延伸的支承零件时,需要按照该臂部的量在壳体内空出多余的空间,与小型化的要求相背离。
虽然也提出了不在邻近的部件进行螺纹紧固而在固定有该连接器的部件(上述的例子中为电路基板)直接进行螺纹紧固的方案,但对于电路基板来说,只要不实施埋入设有螺纹孔的金属管等特殊加工,就难以在该电路基板自身上设置螺纹孔。将支承零件固定于电路基板自身时,还需要另一部件,在与其安装零件之间隔着电路基板的里侧贴着设有螺纹孔的金属板而进行螺纹紧固等。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9-0901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9402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5-786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公开的电子设备的课题在于,不依赖于其他部件而利用支承零件将连接器支承于电路基板。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电路基板、连接器和支承零件。
此处,电路基板是具有第1面和第2面且形成有贯通所述第1面和第2面的贯通孔的电路基板。
另外,连接器是搭载于电路基板的第1面的连接器。
另外,支承零件具有支承部和固定部。支承部是对放置于电路基板的第1面上的连接器进行支承的部分。另外,固定部是绕至电路基板的第2面且形成有螺纹孔的部分,该螺纹孔与形成于电路基板的贯通孔连通。借助从第1面侧插入于所述贯通孔中而螺入于所述螺纹孔中的螺钉,将该支承零件以支承连接器的状态固定于电路基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电子设备,利用支承零件而不依赖于其他部件就能够将连接器支承于电路基板。因此元件及部件的布局的自由度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笔记本PC的闭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示出闭合状态的笔记本PC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打开状态的笔记本PC的右侧面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打开状态的笔记本PC的左侧面的立体图。
图5是观察打开状态的笔记本PC的底面时的立体图。
图6是从另一角度观察打开状态的笔记本PC的底面时的立体图。
图7是拆下电池而示出运算单元底面的、电池收纳开口的部分的图。
图8是将拆下的电池翻过来示出的图。
图9是示出覆盖HDD单元的盖体的延伸部的周围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收纳于HDD单元收纳开口内的状态的HDD单元的图。
图11是示出从HDD单元收纳开口拆下的状态的盖体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盖体的内表面的立体图。
图13是拆下HDD单元后的HDD单元收纳开口的立体图。
图14是从另一视点观察拆下HDD单元后的HDD单元收纳开口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15是HDD单元的立体图。
图16是从另一视点观察HDD单元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HDD单元的底面的图。
图18是将HDD单元分为HDD主体和罩部件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19是HDD单元的罩部件的立体图。
图20是从另一视点观察HDD单元的罩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21是还从又一视点观察HDD单元的罩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22是示出拆下运算单元的上表面的里侧的罩部件并且还拆下扬声器的状态的笔记本PC的图。
图23是示出左侧的扬声器配置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24是示出右侧的扬声器配置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25是从背面侧观察扬声器时的立体图。
图26是示出在左侧的扬声器配置部配置有扬声器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27是示出在右侧的扬声器配置部配置有扬声器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28是示出将覆盖扬声器等的罩部件和键盘双方拆下的状态的运算单元上表面侧的图。
图29是示出从图28所示的状态还拆下扬声器的状态的运算单元上表面侧的图。
图30是示出兼用作支承扬声器的基板的上表面罩的背面侧的图。
图31是示出上表面罩背面的、支承零件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32是从前面罩拆下支承零件而示出该支承零件的上表面侧的放大立体图。
图33是拆下带有电路基板的支承零件而示出将指纹传感器夹在中间的2个操作按钮的内表面的立体图。
图34是示出右侧的操作开关的内表面的放大立体图。
图35是示出左侧的操作开关的内表面的放大立体图。
图36是示出运算单元的、拆下上表面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7是示出主基板的立体图。
图38是主基板的图37所示一侧的面的、电源用的连接器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39是从另一视点观察主基板的图37所示一侧的面时的、电源用的连接器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40是主基板的、与图37所示的面相对的背面的、电源用连接器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41是电源用连接器单独的立体图。
图42是示出支承零件的立体图。
图43是从另一视点观察支承零件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44是将支承零件与电源用的连接器组合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5是示出拆下散热模块的状态的主基板的第1面的立体图。
图46是示出拆下主基板的状态的、底面罩的内侧的立体图。
图47是示出散热模块的立体图。
图48是示出将散热模块在从主基板拆下的状态下放置于底面罩内的规定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9是沿图48的X-X线的剖面图。
图50是示出卡定解除按钮从显示单元的上表面(前端面)突出的状态的图。
图51是示出卡定解除按钮被按下的状态的图。
图52是钩部和卡定解除按钮的部分的剖面图。
图53是示出比较例的、对应于图52的图。
图54是示出显示单元的前罩的内表面的立体图。
图55是由前罩内表面的钩部等构成的钩部结构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56是钩部结构的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7是示出第2钩部件的钩保持器侧的面(A)和第1钩部件侧的面(B)的俯视图。
图58是示出第2钩部件的钩保持器侧的面(A)和第1钩部件侧的面(B)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外观)
图1是作为电子设备的一实施方式的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笔记本PC)的闭合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2是图1中示出闭合状态的笔记本PC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3、图4分别是示出该打开状态的笔记本PC的右侧面、左侧面的立体图。而且,图5、图6是分别从不同角度观察打开状态的笔记本PC的底面时的立体图。
此处,参照上述图1~图6,对作为一实施方式的笔记本PC的外观进行说明。
该笔记本PC10具有运算单元20和显示单元30。在运算单元20的里侧具有转动轴40,该显示单元30以该转动轴40为中心在图1所示的与运算单元重叠的闭合状态、和图2所示的从运算单元20打开的打开状态之间转动。为使显示单元30从闭合状态向打开状态转移,抬起显示单元30的闭合状态下的前端面311侧,使显示单元30绕转动轴40转动。该闭合状态下的显示单元30的前端面是垂直地打开显示单元30的打开状态(以下有时不经特别说明而仅表述为打开状态)下的上表面。此处,转动轴40具有使显示单元30伴有摩擦地转动的结构,显示单元30构成为在相对于运算单元20打开至任意的角度的状态下维持该张角。从图1可知,运算单元20和显示单元30分别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外形。
运算单元20搭载有内部搭载了CPU芯片等的具有运算处理功能的电路基板、和预先存储信息的硬盘驱动器单元(HDD单元)等大量部件。另外,CPU芯片是伴随发热而工作的发热电子部件,还搭载有用于对该CPU芯片进行气冷的由风扇等构成的散热模块。
另外,在该运算单元20的上表面里侧设有电源按钮22及各种功能按钮23,另外,在该运算单元20的壳体21上形成有左右一对的放音口24。在所述左右一对的放音口24的内侧分别放置有扬声器,从所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从所述放音口24向外发出。
另外,在运算单元20的上表面中央配置有用于向该笔记本PC10输入各种信息及指示的键盘25。
并且在键盘25的近前侧设有触摸板26、触摸板用的左右的操作按钮27、和在左右的操作按钮27的中央设置的指纹传感器28。
触摸板26是用于根据手指在其上触碰地运动的操作而使后述的显示画面32上的光标移动的装置。另外,左右的操作按钮27相当于鼠标(未图示)的左右的按钮,具有如下作用:对与移动到显示画面上的任意位置的光标重叠的图标等进行指定、或在显示画面32上显示选单画面。另外,指纹传感器28是仅在检测到与注册的指纹一致的指纹的情况下使该笔记本PC起动等的出于安全性的装置。
另外,在运算单元20的上表面的近前侧具有在该运算单元20的壳体21上设置的锁定用的孔29。在从打开状态(参照图2)向闭合状态(参照图1)转移时,后述的设置在显示单元30的打开状态下的前表面上部的钩部33进入并卡定于该锁定用的孔29中。通过该卡定,显示单元30维持重叠于运算单元20上的闭合状态,以避免不经意地打开。从显示单元30的闭合状态下的前端面(打开状态下的上表面)311突出有卡定解除按钮34。该卡定解按钮34被朝向前端面(上表面)311按压时,钩部33与其联动地向卡定解除位置(后述)移动而解除与锁定用的孔29的卡定。因此,通过在按住该卡定解除按钮34的状态下抬起该前端面(上表面)311侧,由此能够将显示单元30打开成图2所示的状态。
另外,在图3所示的运算单元20的右侧面形成有供AC适配器(未图示)的连接器插入的电源插入口211,所述AC适配器将AC(交流)电力转换成DC(直流)电力而向该笔记本PC10供给。在该电源插入口211的内部配置有与该AC适配器的连接器组合的电源用连接器。该笔记本PC是通过将AC适配器的连接器插入于电源插入口211而与电源用连接器组合来接收电力的供给,并利用该电力进行工作。另外,该笔记本PC10中内置有接收来自AC适配器的供给电力而进行充电的电池。该电池如后所述能够相对于运算单元20装卸。该笔记本PC10还能够仅利用该电池的电力继续进行工作。此外,AC适配器一般由AC/DC转换部、第1线缆部、第2线缆部构成,其中,第1线缆部将AC/DC转换部和商用电源插座之间连接且在第1线缆部的末端具有插入该插座的插头,第2线缆部将AC/DC转换部和笔记本PC10之间连接且在第2线缆部的末端具有插入电源插入口211的电源用连接器的连接器。
另外,在该运算单元20的右端面,除了电源插入口211以外还形成有USB连接器及音频用的麦克风/耳机用的插口等插入口。
另外,在图4所示的运算单元20的左侧面设有CD/DVD驱动器单元的外表面411及卡槽412等。
而且,在图5、图6所示的运算单元20的底面设有:电池的盖部422、将在内部收纳HDD单元的开口堵塞的盖体439、和将在内部配置有供存储器基板插入的连接器的开口堵塞的盖体440。而且,从运算单元20的壳体21的底面到背面,形成有空气排出开口441(参照图6),该空气排出开口441将从内部的风扇送出的风向外部排出。在运算单元20的背面排列有几个连接器等。
另外,在显示单元30的打开状态的前表面,延展有显示与运算单元20的指示对应的图像的作为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32,该显示画面32的周围由形成显示单元30的壳体31的前面罩311覆盖。
该显示单元30的壳体31由该前面罩311和覆盖显示画面的背面侧的背面罩312(参照图1)构成。作为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32被夹在该前面罩311和背面罩312之间而收纳在壳体31内。该前面罩311形成显示单元30的壳体31中的前面壳体。另外,背面罩312形成显示单元30的壳体31中的背面壳体。
在该显示单元30的打开状态下的前表面上部突出有钩部33。该钩部33如上所述,在闭合状态下进入并卡定在设置于运算单元20的壳体21的锁定用的孔29中。另外,从该显示单元30的打开状态下的上表面(闭合状态下的前端面)301(参照图1)突出有卡定解除按钮34。将该卡定解除按钮34朝向打开状态下的上表面(闭合状态下的前端面)301下压时,钩部33向与锁定用孔29的卡定被解除的位置移动。因此,在处于图1所示的闭合状态时,以一边按压卡定解除按钮34一边向上抬起显示单元30的前端面301的方式使显示单元30转动,由此能够如图2所示地打开显示单元30。
另外,在显示单元30的打开状态的前表面上部,配置有在显示单元30重叠于运算单元20上时与运算单元20的上表面接触的多个垫片35。
(HDD罩安装结构)
图7是拆下电池而示出运算单元底面(参照图5、图6)的、电池收纳开口的部分的图。
并且图8是将该拆下的电池翻过来示出的图。
图7中,示出在运算单元20的壳体21的底面形成的电池收纳开口212。电池420具有主体部421和盖部422。该主体部421中收纳有电池单元。电池420是能够相对于电池收纳开口212装卸的单元。主体部421收纳于电池收纳开口212。在电池收纳开口412内露出连接器501,该连接器501与在图8所示的电池420的主体部421设置的连接器423结合。电池420经由这些连接器501、423被充电,另外,储存于电池420的电力经由这些连接器501、423向笔记本PC10的各部分供给。
另外,盖部422与主体部421重叠地延展而构成壳体的外表面的一部分。该盖部422具有从主体部421伸出而沿主体部421的周面延伸的凸缘部422a。另一方面,在壳体21上,在电池收纳开口212的周围具有从壳体21的底面下降一个台阶而沿电池收纳开口延伸的支承边缘213。在将电池420的主体部421收纳于电池收纳开口212时,将电池420的凸缘部422a支承于形成在该电池收纳开口212的周围的支承边缘213,并通过卡定部422b卡定于电池收纳开口212。
另外,在运算单元20的壳体21的底面,与电池收纳开口212a相邻而形成有收纳HDD单元的HDD单元收纳开口414(参照图10)。在该HDD单元收纳开口414中收纳有HDD单元430(参照图10),该HDD单元430由盖体439(参照图8)覆盖。该盖体439上具有对收纳于HDD单元收纳开口414的HDD单元430进行覆盖的覆盖部439a和向电池收纳开口侧延伸的延伸部439b。
图9是示出覆盖HDD单元的盖体的延伸部的周围的放大立体图。该图9中示出电池420从电池收纳开口212稍微浮起的状态。
盖体439的延伸部439b与形成于电池收纳开口212的周围的支承边缘213相邻并与该支承边缘213形成同一平面。电池420以电池420的盖部422的周缘部分即凸缘部422a覆盖于支承边缘213和延伸部439b这两者的方式被收纳于电池收纳开口212内。
因此,只要电池420被收纳于电池收纳开口412,盖体439就无法拆下。因此该盖体439的内侧的、收纳于HDD单元收纳开口431(参照图10)内的HDD单元430也无法从该HDD单元收纳开口431拆下。因此,电池420和HDD单元430的拆卸顺序一定是电池420先拆卸。由此,防止在对HDD单元430通电的状态下拆下HDD单元430所引起的、HDD单元430的损坏或在该HDD单元430中存储的信息的毁损。
图10是示出收纳于HDD单元收纳开口内的状态的HDD单元的图。另外图11是示出从HDD单元收纳开口拆下的状态的盖体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该盖体的内表面的立体图。
拆下覆盖HDD单元收纳开口431的盖体349(参照图5、图6)时,如图10所示,露出收纳于HDD单元收纳开口414内的HDD单元430。
HDD单元收纳开口414形成于运算单元20的壳体21的底面的、与收纳电池420(参照图8)的电池收纳开口212相邻的位置。该HDD单元收纳开口414形成为包括与电池收纳开口212相邻的侧壁414a、及与该侧壁414a共有角部414b的前壁414c。另外,在该HDD单元收纳开口414的前壁414a形成有2个孔414d,所述2个孔414d供在盖体439上形成的2个卡爪部439c(参照图12)进入。而且,在盖体439上,在形成有卡爪部439c的一侧的相反侧形成有突部439d,该突部439d进入到形成在HDD单元收纳开口414处的2个凹陷部414e。而且在HDD单元收纳开口414,在分别与2个凹陷部414e相邻的位置形成有2个螺纹孔414f。与此对应,在盖体419上,在与2个螺纹孔414f对应的位置形成有2个孔439e。使卡爪部439c进入到孔414d中并且使突部439d进入到凹陷部414e中,从而对盖体419定位,借助贯通孔439e而螺入于螺纹孔414f中的螺钉,以覆盖HDD单元收纳开口414的方式固定盖体439。因此,要拆下被固定的状态的盖体439时,拆下将该盖体439固定的螺钉后,以抬起该盖体439的拆下了螺钉的那一侧的方式一边转动一边拆下盖体439。此处,盖体439的前述的延伸部439b形成于HDD单元收纳开口414的与远离由电池收纳开口212侧的侧壁414a和前壁414c所共有的角部414b的那一侧的端部对应的位置。即,该延伸部439b形成于在拆下盖体439时被抬起的一侧。因此,通过将电池420的凸缘部422a覆盖于该延伸部439b,由此可靠地防止在拆下电池420之前拆下盖体439。
此外,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以HDD单元为对象,但以存储基板或通信模块等其他种类的电子部件为对象,本技术也是有效的。
(HDD单元安装结构)
图13、图14是分别从不同的视点观察拆下HDD单元后的HDD单元收纳开口而示出的立体图。
该HDD收纳开口414除了具有前述的电池收纳开口212侧的侧壁414a和前壁414c以外,还具有相反侧的侧壁414g和底面414i。另外在前壁414c配置有连接器415。而且,在远离电池收纳开口212的一侧的侧壁414g具有向HDD单元收纳开口414内突起的突起部414h。另外在底面414i的远离前壁414c的一侧的端部,接地用部件416从底面414i突出。
图15、图16是从相互不同的视点观察HDD单元而示出的立体图。另外,图17是示出HDD单元的底面的图。而且,图18是将HDD单元分成HDD主体和罩部件而示出的立体图。而且,图19、图20、图21是分别从不同的视点观察HDD单元的罩部件时的立体图。
HDD单元430由HDD主体431和罩部件432构成。
HDD主体431具有:如图18所示地被罩部件432覆盖的第1面431a;及与第1面431a平行地延展而与HDD驱动器收纳开口414的底面414i(参照图13、图14)接触的第2面431b(参照图17)。另外,该HDD主体431还具有围绕第1面431a和第2面431b的前端面431c、左右的侧面431d、431e和后端面431f。
如图17所示,露出的电路基板431g在第2面431b上延展,在该电路基板431g的前端设有连接器431h。该连接器431h是配置于HDD单元收纳开口414的前壁414c(参照图13、图14)而与连接器415组合的连接器。另外,延展于HDD主体431的第2面431b上的电路基板431g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延展于HDD主体431的整个长度范围,在HDD主体431的底面的后端侧的一部分区域,延展有HDD主体431的树脂制的基体431i。
另外,构成HDD单元430的罩部件432是利用金属板加工形成的部件。该罩部件432具有覆盖HDD主体431的第1面431a(参照图18)的覆盖部432a和分别沿HDD主体431的左右的侧面431d、431e而弯折的左右的弯折部432b、432c。而且该罩部件432具有沿HDD主体431的后端面431f弯折的接地部432d。该接地部432d是与从HDD单元收纳开口414的底面414i突出的接地用部件416(参照图13、图14)接触的部分。此外,接地用部件416位于在HDD单元430被收纳于HDD单元收纳开口414的状态下向构成该HDD单元430的HDD主体431的后端面431f的紧外侧偏离的位置。因此,构成HDD单元430的罩部件432的接地部432d搭在该接地用部件416之上,成为该接地部432d和接地用部件416导通的状态。
在该罩部件412的右侧的侧面432b上形成有钩形的切口部432e。该切口部432e是收纳从HDD单元收纳开口414的右侧面414g向该HDD单元收纳开口414内突出的突起部414h的切口部。该切口部432e由第1切口部432f和第2切口部432g构成。第1切口部432f具有收纳口扩宽的形状以易于收纳突起部414h。该第1切口部432f是在以HDD主体431的第2面431b面对HDD单元收纳开口414的底面414i的方式使HDD单元430靠近底面414i时收纳突起部414h的切口部。在使HDD主体431的第2面431b移动至与HDD单元收纳开口414的底面414i接触后,再使HDD主体431的前端面431c向靠近HDD单元收纳开口414的前壁414c的方向移动。第2切口部432g是与第1切口部432f相连的切口部,是在该后半程的移动中收纳突起部414h的切口部。在使HDD单元430向使HDD主体431的前端面431c靠近前壁414c的方向移动时,连接器431h(参照图17)与HDD单元收纳开口414的前壁414c的连接器415组合。由此,向该HDD单元430进行需要的电力供给,另外在该HDD单元430和笔记本PC10的主体之间进行信号的收发。
这样,以使第2面431b朝向HDD单元收纳开口414的底面414i且使HDD主体431的前端面431c朝向HDD单元收纳开口414的前壁414c的方式,使HDD单元431向底面414i侧移动。此处将其称为“第1移动”。在该第1移动之后,使HDD单元430向前端部431c靠近前壁414c的方向移动。此处将其称为“第2移动”。HDD单元430通过这种第1移动和第2移动这2个阶段的动作而收纳于HDD收纳开口414。此处突起部414h和第1切口部432f通过上述的第1移动而设置在接地用部件416与HDD主体431的第2面431b的基体431i接触的位置。因此,即使在与该第1移动连续的第2移动中,接地用部件416也仅与HDD主体431的基体431i摩擦。即,在将该HDD单元430收纳于HDD单元收纳开口414的动作、和与其相反的取出动作中,接地用部件416不与裸露地配置的电路基板431g接触。这样,避免电路基板431g与接地用部件416之间的接触或摩擦,防止其损坏。即,通过形成突起部414h和切口部432c,能够将接地用部件416之类的部件安全地配置在HDD单元收纳开口414的底面414i。这样,通过该突起部414h和切口部432e提高了元件或部件的布局的自由度。
此处,突起部414h仅形成在HDD单元收纳开口414的左右的两侧面414a、414g中的右侧的侧面414g,而不形成在与电池收纳开口212相邻的左侧的侧面414a。HDD单元430是抗振较差的部件,需要尽可能使其难以受到周围的振动。将该突起部414h仅形成在左右的两侧面414a、414g中的一个侧面414g,也是用于抑制受到该振动的措施之一。通过这样仅使一个侧面414g与HDD单元430接触,抑制了向HDD单元430的振动传递量。另外,也是因为突起部414h和切口部432e对HDD单元430的移动的限制仅一侧就足够了。
另外,如图18所示,在HDD主体431上,在左右的两侧面431d、431e,分别在靠近前端面431c的位置和靠近后端面431f的位置这2个部位形成有螺纹孔431n。而在罩部件432上,螺纹紧固用的孔432h仅在其左右的弯折部432b、432c上各形成1个。并且该孔432h形成于在左右的弯折部432b、432c上形成的以悬臂梁形状延伸的臂432i上。使用在左右各形成有1个的孔432h、及HDD主体431的左右的靠近前端面431c的螺纹孔431n,且仅在左右各一处通过螺纹紧固而将罩部件432固定于HDD主体431。这也是为使振动不易传递至HDD主体的1个措施。
而且,如图21所示,在罩部件432的覆盖部432a的接地部432d侧的内表面和左右的弯折部432b、432c的接地部432d侧的内表面上粘贴有缓冲材料432k。通过这些缓冲材料432k来支承HDD主体431的第1面431a的靠近后端面431f的部分和左右的侧面431d、431d的靠近后端面431f的部分。这些缓冲材料432k也是用于减少振动向HDD主体431的传递的措施之一。
(扬声器安装结构)
如前述的图2、图3所示,在运算单元20的上表面的里侧形成有左右一对的放音口24。此处在放音口24的紧内侧配置有各扬声器(后述),从这些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从放音口24向外部放出。
图22是示出拆下运算单元20的上表面的里侧的罩部件、进而拆下扬声器的状态的笔记本PC的图。图2、图3所示的电源按钮22、功能按钮23、放音口24设置于该罩部件,一起被拆下。
另外,图23、图24分别是示出左侧和右侧的扬声器配置部的放大立体图。这些图22、图23是从图22的状态再拆下键盘25并且还拆下显示单元30等进一步进行分解后的状态的图。
基板440上形成有左右一对的扬声器配置部441。所述一对扬声器配置部441是设置于基板440的、如图所示的异形的开口。在形成扬声器配置部441的开口的周围粘贴有双面粘接胶带442。该双面粘接胶带442是缓冲性的双面粘接胶带,具有无接缝地围绕开口的周缘一周的形状(环状)。另外,在一对扬声器配置部441的每一个上,设有扬声器(后述)的定位用的2个直立设置部443和2根直立设置销444。
图25是从背面侧观察扬声器时的立体图。
在该扬声器450的与图25所示的背面451相对的背面侧,具有通过振动发出声音的放音面452(参照图26、图27)。在从与该背面451或放音面452垂直的方向观察时,该扬声器450具有矩形形状,在该矩形的4角设有孔450a。该扬声器450的背面如图25所示以异形突出,在基板440上形成于扬声器配置部441的开口具有收纳该扬声器450的背面的形状。而且该开口如以下所说明地具有用于仅局部地支承扬声器450的周缘的形状。
图26、图27分别是示出在左侧和右侧的扬声器配置部配置有扬声器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扬声器450配置成:背面451(参照图25)的突起进入到开口中并且其背面侧的周缘搭置于双面粘接胶带442之上。另外,将其矩形的2个角部与直立设置部443抵接并且使直立设置销444进入到4个孔450a中的2个孔中,由此该扬声器450被定位。
此处,在扬声器配置部441形成有异形的开口,沿着该异形的开口的边缘而配置有双面粘接胶带442。因此,配置在该扬声器配置部441的扬声器450的背面的周缘在该双面粘接胶带442所环绕的一周之间断续地与双面粘接胶带442重叠。具体而言,该扬声器450的矩形的4角与双面粘接胶带442重叠,该矩形的4边各自的中央部被双面粘接胶带442以从扬声器450向外偏离的路径包围,因而不与双面粘接胶带442重叠。这样,通过使用缓冲性的双面粘接胶带442作为双面粘接胶带442,从而使扬声器450的振动难以传递至基板440,并且通过断续地支承扬声器450而使该振动更加难以传递至基板440。
图28是示出拆下了覆盖扬声器等的罩部件和键盘这双方的状态的运算单元上表面侧的图。另外图29是示出从图28所示的状态起进一步拆下扬声器的状态的运算单元上表面侧的图。
支承扬声器450的基板440还向键盘25的下方延展,从而还起到作为支承键盘25的支承部件的作用。该基板440还在键盘25的近前侧的位置形成运算单元20的外表面。这样,该基板440是承担运算单元20的壳体21的上表面侧的上表面罩。此处,该基板440的扬声器配置部441(参照图22)与延展于键盘的下方的区域之间通过细的臂部445连接。在从扬声器450观察时的键盘的更前方,搭载有HDD单元430。该HDD单元430是抗振较差的部件,基板440的臂部445是用于使扬声器450的振动难以向键盘及其前方的HDD单元430传递的一个措施。
(点击按钮结构)
图30是示出上述的兼用作支承上述扬声器的基板的上表面罩的背面侧的图。另外图31是示出上表面罩背面的、支承零件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在该图30、图31中,将在指纹传感器28及该指纹传感器28的左右的操作按钮27(例如参照图2、图29)等的背面侧配置的支承零件451以使其底面朝上的方式示出。
图32是将该支承零件从前面罩拆下而示出与图30、图31所示的底面相反一侧的上表面侧的放大立体图。
如该图32所示,在支承零件451的上表面固定有电路基板452。在该电路基板452上,在其左右的中央搭载有指纹传感器28,在左右两侧分别搭载有开关453。指纹传感器28从在上表面罩形成的开口446(参照图33)向运算单元20的上表面露出。另外,左右两侧的各开关453是受到对各开关453的中央部的下压点453a的下压而切换状态的开关。各开关453成为通过下压运算单元20的上表面的各操作按钮27(参照图2、图29)而使各操作按钮27按压各下压点453a的结构。
图33是将图31、图32所示的带有电路基板的支承零件拆下而示出将指纹传感器夹在中间的2个操作按钮的内表面的立体图。另外图34、图35分别是示出左右的各操作开关的内表面的放大立体图。
如图33~图35所示,各操作按钮27具有沿左右较长的大致长方形形状。各操作按钮27在相比长方形形状的中央靠近使指纹传感器48露出的开口446侧的位置具有从其内表面突出的作用销271。该作用销271形成在与电路基板452(参照图32)上的开关453的下压点453a面对的位置。即,2个操作按钮27的中央彼此的距离比电路基板452上塔载的2个开关453彼此的距离大。下压操作按钮27时,其作用销271下压开关453的下压点453a,来切换开关453的状态。另外各操作开关27在相对于该长方形形状的中央向作用销271的相反侧离开的位置具有从其内侧突出的肋272。该肋272是用于在操作开关27被强力地按压时与支承零件451(参照图32)的上表面抵接,防止操作按钮27被过度按压的部件。
另外,每个操作按钮27的4条弹性臂433从各操作按钮27沿其周面延伸,并通过固定销434固定于上表面罩。这些弹性臂433是将操作按钮27支承于上表面罩并且在操作按钮27受到下压时弹性地变形而使操作按钮27移位的臂。此处,各操作按钮27带有的4条弹性臂433中的与开口446侧连接的2条弹性臂433a是宽度相对窄的臂,与远离开口446的一侧连接的2条弹性臂433b是宽度相对宽的臂。这是由于各操作按钮27的作用销271处于偏靠开口446侧的位置。即,操作按钮27是与指宽相比沿左右方向尺寸相当大的操作按钮。因此,有时该操作按钮27的靠开口446的一侧被按压,有时该操作按钮27的远离开口446的一侧被按压。不管操作按钮27的哪个位置被按压,都需要通过作用销271可靠地按压开关453(参照图32)。
此处,通过使对操作按钮27的靠近开口446的一侧进行支承的弹性臂433a的直径相对较细,从而以相对较小的弹性系数支承靠近开口446的一侧。另一方面,通过使远离开口446的一侧的直径相对较粗,从而以相对较大的弹性系数支承远离开口446的一侧。由此,实现对开关453的可靠下压。即,在操作按钮27的靠近开口446、即相比弹性臂433b靠近弹性臂433a的位置被按压时,直接借助该下压的力尤其使开口446侧的弹性臂433a挠曲而通过作用销271按压开关453。另外,在操作按钮27的远离开口446的一侧、即相比弹性臂433a靠近弹性臂433b的位置被按压时,操作按钮27的远离开口446的一侧因被相对粗径的弹性臂433b支承而难以变形,该按压操作按钮273的力也向支承操作按钮27的开口446侧的弹性臂433a传递而使开口446侧的弹性臂433a变形。因此,在操作按钮27的远离开口446的一侧被下压的情况下,开关453也通过作用销271被可靠地下压。
此处,若考虑在操作按钮27的中央形成作用销271,则需要以与该作用销271面对的方式配置开关453(参照图32),存在搭载该开关453的电路基板452的尺寸变大且支承零件451也变成大尺寸的可能性。该情况下,电路基板452等成为配置元件所必需的空间以上的大尺寸,得到与小型化、高密度安装化的要求相反的结果。
另一方面,还考虑使图32所示的开关453的位置不变而缩小操作按钮27的尺寸以使作用销271位于操作按钮27的中央。但是,操作按钮27的配置位置及尺寸对操作性及设计也有影响。因此也有不能在开关453的上方重叠操作按钮的中央的情况。
此处,通过改变弹性臂433的粗细,解决了这一点,提高了操作按钮27的尺寸、配置位置相对于开关453的配置位置的自由度。
此外,如果以相对较小的弹性系数支承操作按钮27的靠近作用销271的一侧并以相对较大的弹性系数支承远离作用销271的一侧,则能够实现开关453的可靠的下压。此处,通过调整弹性臂433的粗细,实现开关453的可靠的下压。但是,也可以不调整弹性臂433的宽度而调整其他要素,或者调整弹性臂433的宽度并且调整其他要素。作为其他要素,有弹性臂的长度、根数、弹性臂433与操作按钮27的连接位置等。即,弹性臂433的长度越长,弹性系数越小,弹性臂433的长度越短,弹性系数越大。另外,弹性臂433的根数越多,弹性系数越大。另外,弹性臂433与操作按钮27的连接位置越靠近操作按钮27的作用销271,作用销271的下压对于操作按钮27的下压操作的影响越大。
(连接器安装结构)
图36是运算单元的拆下上表面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该图36示出从图29所示的状态起进一步拆下图30所示的上表面罩440的状态。
该图36中,示出承担运算单元20的壳体21(参照图2)的底面侧的底面罩219的内表面,在该底面罩219上搭载有大面积延展的主基板460。在该图36所示的主基板460形成有用于向后述的风扇471(参照图37)送入空气的开口461。
图37是示出该主基板的与图36所示的面相对的背侧的面的立体图。
在该图37所示的主基板460上,密集地配置有大量元件。此处,仅对这些大量元件中的、以下的说明中所需的元件进行说明。该图37中,搭载有用于对作为发热电子元件的CPU模块462(参照图45)进行气冷的散热模块470。该散热模块470包括风扇471、散热片472、以及支承所述风扇471和散热片472的基体473。该散热模块470的详细情况如后所述。另外,在该图37所示的主基板460上,搭载有电源用的连接器481和支承该连接器481的支承零件482。以下先对电源用的连接器481和对其支承的支承零件482进行说明。
图38、图39是分别从不同视点观察主基板的图37所示的一侧的面时的、电源用的连接器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其中,在图38中,用于将支承零件482固定在主基板460的螺钉490(参照图40)被拆下,而示出在主基板460上形成的供螺钉490贯通的孔463。另外图40是主基板的与图37所示的面相对的背面即图36所示的面的、电源用连接器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而且,图41是电源用连接器单独的立体图,图42、图43是分别从不同视点观察支承零件而示出的立体图。而且图44是将支承零件与电源用的连接器组合的状态的立体图。
此处所示的电源用的连接器481是被配置在图3所示的运算单元20的右侧面的电源插入口211的紧内侧,且与插入该电源插入口211中的AC适配器(未图示)的连接器组合的连接器。
此处,将主基板460的放置有电源用的连接器481的一侧的面(图37~图39所示的面)称为“第1面”,将其背面(图36、图40所示的面)称为“第2面”。
如图41所示,电源用的连接器481在其前表面481a具有开口481b,在左右的侧面481c、481d形成有纵向延伸的突起481e、481f。另一方面,如图42、图43所示,支承零件482具有:与连接器481的上表面481g(参照图41)接触的基部482a;及从基部482a弯折而与连接器481的各侧面481c、481d接触的弯折部482b、482c。另外,在该支承零件482具有左右的推压部482d、482e,该左右的推压部482d、482e形成在从左右夹住连接器481的开口部481b的位置并推压连接器481的前表面481a的左右的边缘。另外,该支承零件482具有固定部482g,该固定部483g从左侧的推压部482d的末端向主基板460的第2面侧弯折并形成有螺纹孔482f。该支承零件482还具有钩部482h,该钩部482h从右侧的推压部482e的末端向主基板460的第2面侧弯折而卡定于主基板460。
如图44所示,该支承零件482利用左右的推压部482d、482e和左右的弯折部482b、482c夹住连接器481的前表面481a(参照图41)和左右的侧面的沿纵向延伸的突起481e、481f而支承连接器481。
如图38、图39所示,该支承零件482对放置于主基板460的第1面上的规定位置的状态下的连接器481进行支承。该支承状态下,支承零件482的固定部482g和钩部482h从将连接器481置于中间的左右方绕到主基板460的第2面侧,将连接器481固定在主基板460的第1面上。在主基板460形成有孔463(参照图38),该孔463与设置在支承零件481的固定部482g上的螺纹孔482f连通。使用主基板460上的孔463和支承零件482的螺纹孔482f并利用一根螺钉490而将该支承零件482从主基板460的第1面侧固定于主基板460自身(参照图40)。
一直以来,在对支承连接器的支承零件进行固定时,通常,准备另一金属板部件并利用该金属板部件和支承零件夹住主基板460来进行螺纹紧固,或者将支承零件螺纹紧固于该支承零件的紧旁边的元件或部件上。
而此处,不用其他元件或其他部件就能将支承零件482螺纹紧固于主基板460。此处,这样不会导致用于固定支承零件的元件数量的增加、元件或部件的布局上的限制,而固定支承零件482。
(冷却用通风路结构)
此处,对图37所示的主基板460上的散热模块470进行说明。
图45是示出拆下散热模块的状态的主基板的、图37所示的第1面的立体图。
该图45中,形成有用于将主基板460的第2面(与图37、图45所示的第1面相对的背面)侧的空气导入风扇471(参照图37、图47)的开口461,另外,示出了散热片472紧贴的CPU模块462。该CPU模块462是在工作时发热而需要利用散热模块470强制性地进行冷却的发热电子元件。
图46是示出拆下主基板的状态的、底面罩的内侧的立体图。
该底面罩219是构成运算单元20的壳体21(参照图2)并覆盖运算单元20的底面侧的罩。该底面罩219上形成有空气排出开口441(还配合参照图6),该空气排出开口441用于将从风扇471(参照图37、图47)吹出并通过了散热片472的空气吹出。另外,该底面罩219上形成有HDD单元收纳开口414(配合参照图10),该HDD单元收纳开口414用于配置HDD单元430。另外,在该底面罩219的内侧延展有屏蔽板480,该屏蔽板480用于使主基板460上的电子元件难以受到电磁噪声的影响,并用于使主基板460上的电子元件发出的电磁噪声难以向外部泄漏。
在该屏蔽板480上,在与风扇471面对(参照图45)的位置形成有开口480a,露出底面罩219。该开口480a是用于使风扇471的空气吹入口的前面稍宽地打开而通过风扇471使大量的空气流入的措施。
另外,在该屏蔽板480的接近开口480a的位置形成有将该屏蔽板480的一部分切出立起而成的切出立起片480b。另外,在该屏蔽板480的相比切出立起片480b靠近空气排出开口441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切出立起切片480c。这些切出立起切片480c是用于与构成散热模块470的散热片472及基体473(参照图47)接触而将它们接地的部件。
此处,将图45所示的主基板460以还搭载有散热模块的状态(即,图37所示的状态),以将图45所示的第1面朝向屏蔽板480的方式,在与屏蔽板480之间空出间隔而配置。
图47是示出散热模块的立体图。该图47中,示出与图46所示的屏蔽板480面对的一侧的面。
另外,图48是示出将散热模块在从主基板拆下的状态下放置于底面罩内的规定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散热模块470包括:风扇471和散热片472、支承这些风扇471及散热片472的基体473。基体473是压铸制成的重而且厚的金属制部件。如图48所示,在该基体473的支承风扇471的部分上,形成有用于使空气向风扇471流入的开口473a。空气从主基板的第2面(图45所示的第1面的背侧的面)侧通过设置于主基板460的开口461(参照图45)和设置于基体473的开口473a而被吸入到该风扇471中。该风扇471被支承在与屏蔽板480(参照图46)之间空出间隔的位置,空气也从屏蔽板480侧被吸入到该风扇471中。
该风扇471将像这样从上下的空气吹入口吸入的空气朝向散热片472吹出。另外散热片472相对于基体473向CPU模块462侧(远离屏蔽板480一侧)被弹簧施力(弹簧未图示),以与搭载在主基板462的第1面的CPU模块462紧贴。散热片472通过该弹簧施力与CPU模块462紧贴而从工作时的CPU模块462吸热。该散热片472与CPU模块462紧贴而被CPU模块462按压,从而该散热片472的空气取入口472a移位至接收来自风扇471的送风的位置。屏蔽板480的切出立起切片483与移位至该位置的散热片472及基体473接触,从而散热片472及基体473被接地。
此处,风扇471需要在运算单元20内从上下两个面吸入空气,散热片472需要与主基板460上的CPU模块462紧贴。另外,另一方面该运算单元20构成为尽可能薄。当将风扇471及散热片472配置在满足这种必要的条件的位置时,在运算单元20的厚度方向上,散热片472配置在相比风扇471偏靠底面侧(屏蔽板480侧)的位置。因此,在该散热模块470的基体473上,在风扇471和散热片472的中间形成有斜面473b。该斜面473b是用于使来自风扇471的送风顺畅地流向散热片472的空气取入口472a的结构。另外,在该基体473的形成有该斜面473b的风扇471和散热片472之间的两侧,设有用于防止来自风扇471的送风横向泄漏的一对立壁473c。将该散热模块470搭载在主基板460上之后,如图48所示,将该散热模块470配置在从风扇471送出并经由散热片472的风从空气派出开口441(参照图6、图46)向外部排出的位置。
图49是沿图48的X-X线的剖面图。
在散热模块470的基体473上,如上所述,在风扇471和散热片472之间的空气通路上形成有斜面473b和一对立壁473c(参照图47)。但是,该状态下来自风扇471的送风向屏蔽板480泄漏使得效率下降。因此,此处,在屏蔽板480上形成有切出立起片480b(参照图46、图48),该切出立起片480b堵塞风扇471与散热片472之间的空气流路,从而形成为对沿斜面473b流动的空气沿该斜面473b倾斜地进行引导的形状。即,利用基体473的斜面473b、一对立壁473c和屏蔽板480的切出立起片480b,在风扇471和散热片472之间形成用于引导空气的通道结构。这样,此处仅通过在本来就必需的屏蔽板480上形成切出立起片480b,而不追加其他部件就形成了通道结构,提高了散热的效率。
(显示部钩部结构)
此处,对由例如图2所示的、显示单元30的前表面上部的钩部33、及显示单元30的、从打开状态下的上表面(闭合状态下的前端面)301突出的卡定解除按钮34等构成的钩部结构进行说明。钩部33是用于在将显示单元30闭合到运算单元20上时进入到设置于运算单元20的上表面的锁定用的孔29中而将显示单元30锁定成闭合状态的卡定突起。另外,卡定解除按钮34是通过下压该卡定解除按钮34而使钩部33移动至卡定解除位置而解除该钩部33与锁定用的孔29的卡定的按钮。
图50、图51是设置于显示单元30(参照图2)的钩部和卡定解除按钮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50是示出卡定解除按钮34从显示单元30的上表面(前端面)301突出的状态的图,图51是示出卡定解除按钮34被下压的状态的图。
在图50所示的、卡定解除按钮34从上表面(前端面)301突出的状态下将显示单元30闭合到运算单元20上时,钩部33进入到运算单元20的锁定用的孔29中。在向该孔29中进入时,斜面33a暂时被横向按压,然后返回至图50所示的位置,在锁定用的孔29内被卡定。
卡定解除按钮34被如图51所示按压时,钩部33向横向移动,该显示单元30处于闭合状态时与锁定用的孔29的卡合被解除,成为可将显示单元30抬起成打开状态的状态。
图52是显示单元的钩部和卡定解除按钮的部分的剖面图。
在显示单元30的打开状态下的上表面301上,从该显示单元30的背面朝向前面直到中途形成有水平的第1面301a,与该第1面301a接续而形成有下斜面301b。此外,第1面301a也可以从背面朝向前面形成为上斜面。此处第2面301b是越靠第1面301a侧(背面侧)斜面形成得越陡的曲面。
显示单元30的壳体31由覆盖显示单元30的前面的显示画面32的周围的前面罩311(配合参照图2)和覆盖显示单元30的背面的背面罩312(配合参照图1)构成。并且,打开状态下的上表面301的第2面301b形成于前面罩311。卡定解除按钮34从该前面罩311突出。因此在要将处于闭合状态的显示单元30打开成打开状态时,在按压卡定解除按钮34的状态下将手指搭在第2面301b上并抬起显示单元30的前端面(打开状态下的上表面)301即可,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该第2面(斜面)301b也可以仅设置在卡定解除按钮34的周围,但设置在前端面(打开状态下的上表面)的左右全部区域时,由于该斜面(第2面)301b而使显示单元30的厚度看起来较薄,在设计上也有利。
图53是示出比较例的、对应于图52的图。
在该图53所示的比较例中,卡定解除按钮34从上表面(前端面)301的背面罩312侧突出。该情况下不形成图52所示的第2面(斜面)301b,或者即使形成也只能在厚度方向上微小的区域形成。因此,即使按压卡定解除按钮34也没有搭挂手指的部分,难以将显示单元30向打开状态抬起,操作性差。另外,难以使显示单元30看起来较薄,设计上也不利。
图54是示出显示单元的前罩的内表面的立体图。另外,图55是前罩内表面的、由钩部等构成的钩部结构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由钩部33和卡定解除按钮34等构成的钩部结构如图所示,组装到前面罩311的内表面侧。
图56是该钩部结构的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此处,示出了前面罩311、组装到该前表面罩311且形成有钩部33的第1钩部件501、形成有卡定解除按钮34的第2钩部件502、钩保持件503、和螺旋弹簧504。
第1钩部件501被配置成如下状态:钩部33从形成在前面罩311的打开状态下的前面的上部的、开口311a突出,直立设置于前面罩311的2个销311c插入于第1钩部件501的2个长孔501a中。另外,此时,在第1钩部件501的从横向延伸的臂501c上安装螺旋弹簧504,该臂501c的末端从前面罩311的开口311e突出,螺旋弹簧504成为被夹在与该开口周围的壁之间的状态。另外,在第1钩部件501上,形成有在供第2钩部件502重叠的一侧的面上倾斜地延伸的2个引导突部501b。
图57是示出第2钩部件的钩保持件侧的面(A)和第1钩部件侧的面(B)的俯视图。另外,图58是示出第2钩部件的钩保持件侧的面(A)和第1钩部件侧的面(B)的立体图。在该第2钩部件502的两侧形成有卡定爪502a。在前面罩311的打开状态下的上表面,如图56所示,形成有供卡定解除按钮34突出的开口311b。包括该卡定解除按钮34在内的第2钩部件502从外侧插入于前面罩311的开口311b。于是该第2钩部件502的两侧的卡定爪502a被向该开口311b的两侧的边缘按压而一下子向内侧挠曲,在第2钩部件502被插入至卡定爪502a通过开口311b的位置时,卡定爪502a再次打开,成为这些卡定爪502a与前面罩311的内表面卡定而使第2钩部件502不脱出的状态。此处,通过像这样形成使第2钩部件502从外侧插入开口311b的结构,可使该钩部结构的组装容易进行。另外在该第2钩部件502的第1钩部件501侧的面形成有倾斜地延伸的2条引导槽502b。第1钩部件501的倾斜地延伸的引导突起501b进入到该倾斜地延伸的引导槽502b中。因此,卡定解除按钮34被按压时,第2钩部件502向前面罩311的内侧移动,通过第2钩部件502的倾斜的引导槽502b按压第1钩部件501的倾斜的引导突起501b。于是,第1钩部件501克服螺旋弹簧504的弹簧作用力而向横向移动,通过该移动,钩部33向卡定解除位置移动(参照图51)。手指离开卡定解除按钮34时,借助螺旋弹簧504的作用力,第1钩部件501被按压而返回至初始位置,与该动作相应地,第2钩部件502向使卡定解除按钮34突出的方向移动。
在前面罩311上,除了进入到第1钩部件501的2个长孔501a中而引导第1钩部件501的动作的2根销311c以外,还形成有2根销311d,这4根销311c、311d分别插入并固定于钩保持件503的4个孔503a中。
此处,通过这种钩部结构,实现了在闭合状态下使显示单元30卡定于运算单元20、并通过下压卡定解除按钮34来解除卡定的结构。
标号说明
10  笔记本PC
20  运算单元
21、31  壳体
22  电源按钮
23  功能按钮
24  放音口
25  键盘
26  触摸板
27  操作按钮
28  指纹传感器
29  锁定用的孔
30  显示单元
31  壳体
32  显示画面
33  钩部(hook)
34  卡定解除按钮
35  垫片
40  旋转轴
211  电源插入口
212  电池收纳开口
213  支承边缘
414  HDD单元收纳开口
219  底面罩
271  作用销
301  显示单元的打开状态下的上表面(闭合状态下的前端面)301a  第1面
301b  第2面
311  前面罩
311b、311e  开口
311c、311d  销
312  背面罩
414  HDD单元收纳开口
414a、414g  侧壁
414b  角部
414c  前壁
414d  孔
414e  凹陷部
414h  突起部
414i  底面
416  接地用部件
420  电池
421  电池主体部
422  电池盖部
422a  钩部(鉤部)
430  HDD单元
431  HDD主体
431a  第1面
431b  第2面
431c  前端面
431d、431e  左右的侧面
431f  后端面
431g  电路基板
432  罩部件
432a  覆盖部
432b、432c  左右的弯折部
432e  钩形的切口部
432f  第1切口部
432g  第2切口部
432h  螺纹紧固用的孔
432i  臂
432k  缓冲材料
433,433a,433b  弹性臂
439  盖体
439a  覆盖部
439b  延伸部
439c  卡爪部
439d  突部
440  基板(上表面罩)
441  扬声器配置部
442  双面粘接胶带
443  直立设置部
444  直立设置销
450  扬声器
451  扬声器的背面
452  放音面
453  开关
453a  下压点
460  主基板
461  开口
462  CPU模块
463  孔
470  散热模块
471  风扇
472  散热片
473  基体
473b  斜面
473c  立壁
480  屏蔽板
480b  切出立起片
481  电源用连接器
482  支承零件
482a  基部
482b、482c  弯折部
482d、482e  推压部
482f  螺纹孔
482g  固定部
482h  钩部(鉤部)
490  螺钉
501  第1钩部件
501a  长孔
501b  引导突起
501c  臂
501e  开口
502  第2钩部件
502a  卡定爪
502b  引导槽
503  钩保持件
503a孔
504  螺旋弹簧

Claims (5)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电子设备包括:
电路基板,其具有第1面和第2面且形成有贯通该第1面和该第2面的贯通孔;
连接器,其搭载于所述电路基板的第1面;及
支承零件,其具有支承部和固定部,所述支承部对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第1面上的连接器进行支承,所述固定部绕至该电路基板的第2面且形成有与所述贯通孔连通的螺纹孔,借助从所述第1面侧插入于所述贯通孔中而螺入于所述螺纹孔中的螺钉,将所述支承零件以支承所述连接器的状态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零件具有钩部,该钩部在将所述连接器夹在该钩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位置绕至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第2面,从而将所述连接器卡定于该电路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是接收电力的供给的电源用连接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电子设备包括:在上表面具有键盘的运算单元;及显示单元,其具有显示画面且以可自由开闭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运算单元,
所述电路基板搭载于所述运算单元,所述连接器是与从该运算单元的外部插入的连接器进行组合的连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电子设备包括:在上表面具有键盘的运算单元;及显示单元,其具有显示画面且以可自由开闭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运算单元,
所述电路基板搭载于所述运算单元,所述连接器是与从该运算单元的外部插入的连接器进行组合的连接器。
CN200980158938.3A 2009-04-14 2009-04-14 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149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57535 WO2010119517A1 (ja) 2009-04-14 2009-04-14 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4926A CN102414926A (zh) 2012-04-11
CN102414926B true CN102414926B (zh) 2014-06-04

Family

ID=42982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893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14926B (zh) 2009-04-14 2009-04-14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53398B2 (zh)
EP (1) EP2421099B1 (zh)
JP (1) JP5234174B2 (zh)
KR (1) KR101189734B1 (zh)
CN (1) CN102414926B (zh)
WO (1) WO20101195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0807B2 (ja) * 2011-09-30 2015-11-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5254416B2 (ja) * 2011-09-30 2013-08-07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TWI482338B (zh) * 2012-09-07 2015-04-21 Inventec Corp 卡合結構
US9538632B2 (en) * 2012-10-18 2017-01-03 Apple Inc. Printed circuit board features of a portable computer
CN103823539A (zh) * 2012-11-19 2014-05-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断电方法及使用该断电方法的电子装置
CN103970191B (zh) * 2013-01-25 2017-03-0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
CN105517885B (zh) * 2013-10-21 2018-05-2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车辆用操作装置及自行车
US20150227177A1 (en) * 2014-02-12 2015-08-13 AMES ADT, Inc. Tablet computer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a computer cable to the tablet computer
JP2017059588A (ja) * 2015-09-14 2017-03-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TWI615778B (zh) * 2017-01-25 2018-02-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紋辨識模組
CN107301299A (zh) * 2017-07-03 2017-10-27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ba编写的盾构机姿态解算装置
CN110121253B (zh) * 2018-02-06 2021-01-19 善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屏蔽组件、电磁干扰及雷击抑制模块、电源供应器
JP2021052090A (ja) * 2019-09-25 2021-04-01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
CN111093342B (zh) * 2019-12-31 2021-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11314336B2 (en) * 2020-04-29 2022-04-26 Dell Products L.P. Combined fingerprint reader/power button system
US20230259183A1 (en) * 2022-02-11 2023-08-17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1335A (en) * 1996-12-17 1999-09-14 Fujitsu Takamisawa Component Limited Electrical contact element
CN1717801A (zh) * 2002-11-29 2006-01-04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适用于移动通信装置的表面安装夹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80878A (en) * 1975-01-17 1976-09-14 Dominion Auto Accessories Limited Vehicular signal lamp
JPS5990182A (ja) 1982-10-29 1984-05-24 Canon Inc 情報出力装置
JPS5990182U (ja) 1982-12-09 1984-06-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ホルダ−
JPH0578607A (ja) 1991-04-25 1993-03-30 Hitachi Maxell Ltd 塗料の製造方法
JPH0578607U (ja) 1992-04-01 1993-10-26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ダクトのブラケット取付装置
US5798885A (en) * 1994-06-06 1998-08-25 Fujitsu Limited Head positioning control for disk apparatus using peak detection, polarity detection and sector mark detection
US6059586A (en) * 1995-09-12 2000-05-09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Memory card connector
DE29712698U1 (de) * 1997-07-18 1997-09-18 Weidmueller Interface Fangstiftanordnung für elektrische Anschlußleisten
TW389406U (en) * 1998-11-20 2000-05-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atch device
JP3680666B2 (ja) * 1999-11-04 2005-08-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ホルダ
JP2002123335A (ja) * 2000-10-13 2002-04-26 Fujitsu Ltd 電子機器
JP2002252053A (ja) * 2001-02-21 2002-09-06 Molex Inc コネクタの固定構造
US7170742B2 (en) * 2001-09-26 2007-01-30 Lg Electronics Inc. Peripheral device mounting holder and portable computer including the holder
TW559390U (en) * 2002-08-27 2003-10-21 Molex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643143B1 (en) * 2003-01-14 2003-11-04 Sun Microsystems, Inc. Circuit board with low profile switch assembly
JP4812239B2 (ja) * 2003-08-07 2011-11-09 京セラ株式会社 端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携帯機器
JP2006210733A (ja) * 2005-01-28 2006-08-10 Orion Denki Kk 接続端子の補強構造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TWI326814B (en) * 2005-12-16 2010-07-01 Avermedia Tech Inc Adapter elastically secured and assembling method of the same
JP4768479B2 (ja) * 2006-03-20 2011-09-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4921006B2 (ja) * 2006-03-20 2012-04-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ユニット品
JP2008141139A (ja) * 2006-12-05 2008-06-19 Fujitsu Ltd 電子機器、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および基板固定部材
JP5124131B2 (ja) * 2006-12-20 2013-01-23 ヤマウチ株式会社 導電性ゴムローラ
US7452216B2 (en) * 2007-03-27 2008-11-1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ransceiver receptacle assembly
JP4241854B2 (ja) 2007-05-22 2009-03-18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基板取付構造
TWI360926B (en) * 2007-12-10 2012-03-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US7621754B2 (en) * 2008-04-28 2009-11-2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Guide module system with insertion detector
JP5131040B2 (ja) * 2008-06-10 2013-01-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板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9301144A (ja) * 2008-06-10 2009-12-24 Fujitsu Ltd 電子機器
JP5321212B2 (ja) * 2009-04-14 2013-10-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1335A (en) * 1996-12-17 1999-09-14 Fujitsu Takamisawa Component Limited Electrical contact element
CN1717801A (zh) * 2002-11-29 2006-01-04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适用于移动通信装置的表面安装夹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352878A 2002.12.0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19517A1 (ja) 2010-10-21
KR20110134451A (ko) 2011-12-14
US8553398B2 (en) 2013-10-08
EP2421099A1 (en) 2012-02-22
CN102414926A (zh) 2012-04-11
US20120015530A1 (en) 2012-01-19
EP2421099B1 (en) 2015-04-15
JPWO2010119517A1 (ja) 2012-10-22
JP5234174B2 (ja) 2013-07-10
EP2421099A4 (en) 2014-06-18
KR101189734B1 (ko) 2012-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4926B (zh) 电子设备
CN102395936B (zh) 电子设备
JP5321212B2 (ja) 電子機器
JP2010250514A (ja) 電子機器
US6188569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U2016222502B2 (en) Architecture features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8287422A (ja) キーボードの結合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JP2008288801A (ja) 電子機器
JP5367863B2 (ja) 電子機器
US20130070159A1 (en)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2022943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083254A1 (en) Televis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0250513A (ja) 電子機器
WO2010119518A1 (ja) 電子機器
JP5250702B2 (ja) 電子機器
WO2010119516A1 (ja) 電子機器
JP2003308135A (ja) 携帯形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15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Fujitsu Personal Compu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wasaki,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tsu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