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4730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4730B
CN102414730B CN201080017618.9A CN201080017618A CN102414730B CN 102414730 B CN102414730 B CN 102414730B CN 201080017618 A CN201080017618 A CN 201080017618A CN 102414730 B CN102414730 B CN 1024147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indicator
viewing area
light transmiss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76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4730A (zh
Inventor
渡边寿史
浅冈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14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4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4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47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6Lenses, e.g. microlenses or Fresnel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6Combining plural substrates to produce large-area displays, e.g. ti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based on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 e.g. microencapsulated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6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lacement of the optical elements
    • G02F1/133562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lacement of the optical elements on the viewer sid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直视型显示装置(100A)包括:显示面板和透光性罩(20),其中,该显示面板具有能够成为透明状态的显示区域(10A)和设置在显示区域的外侧的边框区域(10F),该透光性罩(20)配置在显示面板的正面侧。透光性罩具有透镜部(22),该透镜部(22)配置在与以下区域重叠的位置,该区域包括: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的一部分;和与边框区域的一部分相邻的显示区域内的周边显示区域(10D)的一部分,上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壳体(30),该壳体(30)具有配置在显示面板的至少侧面(10b)的壳体部(36),从周边显示区域的一部分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和/或从背面侧射入的光,向壳体部(36)的正面侧射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边框不易被视认、且显示区域能够成为透明状态。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特别涉及直视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源装置、对液晶显示面板供给各种电信号的电路和电源、以及收容它们的壳体。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排列有多个像素的显示区域及其周边的边框区域。在显示区域设置有像素电极、TFT。在边框区域设置有密封部件、驱动电路安装部等。因为不在边框区域排列像素,所以边框区域对显示没有帮助。虽然液晶显示装置越来越窄边框化,但是边框区域在理论上是不能没有的。
当通过排列多个显示面板来构成大画面时,显示面板的边框对显示没有帮助,因此在图像产生接缝。因此,为了显示没有接缝的图像,在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有在显示面板的观察者一侧设置有透光性罩的显示装置。该透光性罩的边缘部分具有观察者一侧的表面弯曲的部分。因为弯曲的部分作为透镜发挥作用,所以以下称为“透镜部”。透光性罩的透镜部被设置成:与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以及显示区域内的与边框区域相邻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将显示区域中的与透镜部重叠的部分称为“周边显示区域”。从在周边显示区域排列的像素射出的光通过透镜部向边框区域一侧折射。其结果是,在边框区域的前面也显示图像,显示作为画面整体没有接缝的图像。
此外,在专利文献3公开有圆形或椭圆形的显示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888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4-52455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765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发明者对不易视认到边框的新颖的显示装置进行了研讨。
当按照透镜部与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重叠的方式配置专利文献1和2中记载的具有透镜部的透光性罩时,能够使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不易看见。但是,因为显示表面被收容于壳体,所以在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的外侧存在壳体的一部分。因此,即使利用透镜部使边框区域不易看见,边框区域的外侧的壳体的一部分也被视认。即,壳体的一部分作为边框被看到。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者在日本特愿2009-026783号中公开了包括壳体的边框不易被视认的显示装置。将特愿2009-026783号的公开内容全部作为参考在本说明书中引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边框不易被视认、且显示区域能够成为透明状态的直视型的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其具有能够成为透明状态的显示区域和设置在上述显示区域的外侧的边框区域;和至少一个透光性罩,该至少一个透光性罩包括配置在上述显示面板的正面侧的第一透光性罩,上述第一透光性罩具有透镜部,该透镜部配置在与以下区域重叠的位置,该区域包括: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边框区域的一部分;和与上述边框区域的上述一部分相邻的上述显示区域内的周边显示区域的一部分,上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配置在上述显示面板的至少侧面的壳体部,从上述周边显示区域的上述一部分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和/或从背面侧射入的光的一部分,向上述壳体部的正面侧射出。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壳体部是透光性的,上述壳体部的外侧端面位于上述第一透光性罩的上述透镜部的外侧端部的外侧。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透光性罩的上述透镜部被配置成:上述透镜部的外侧端部存在于上述壳体部的外侧端面的正面侧。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壳体与上述第一透光性罩形成为一体。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壳体与上述第一透光性罩形成为一体,
上述壳体部的正面侧表面和背面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透镜面。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壳体部被设置成:上述壳体部的上述正面侧表面与上述透镜部的上述正面侧表面形成边界,上述边界位于上述边框区域的上述一部分的正面侧,上述壳体部的上述正面侧表面为透镜面。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至少一个透光性罩还包括配置在上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第二透光性罩,上述第二透光性罩具有透镜部,该透镜部配置在与以下区域重叠的位置,该区域包括: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边框区域的一部分;和与上述边框区域的上述一部分相邻的上述显示区域内的周边显示区域的一部分,从上述周边显示区域的上述一部分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和/或从正面侧射入的光的一部分,向上述壳体部的背面侧射出。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透光性罩和上述第二透光性罩以上述显示面板为中心大致对称地配置。上述第一透光性罩和上述第二透光性罩具有大致相等的形状。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显示面板是高分子分散型液晶显示面板。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显示面板是有机EL显示面板。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不仅边框不易视认而且显示区域也能够变得透明的直视型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由观察者看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B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由观察者看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的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C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8是示意地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C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由观察者看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C的图。
图10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D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1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E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1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F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13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G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H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5是示意地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H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16是示意地表示由观察者看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H的图。
图17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I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18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J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19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20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C’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2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I’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2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D’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23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E’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24(a)~(c)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200A的示意图,(a)是示意地表示由观察者看到的液晶显示装置200A的图,(b)是沿着(a)的24B-24B’线的截面图,(c)是沿着(a)的24C-24C’线的截面图。
图25(a)~(c)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200B的示意图,(a)是示意地表示由观察者看到的液晶显示装置200B的图,(b)是沿着(a)的25B-25B’线的截面图,(c)是沿着(a)的25C-25C’线的截面图。
图26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300A的图。
图27(a)和(b)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框300B的图。
图28(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400A的示意性截面图,(b)是用于表示能够从两侧观察液晶显示装置400的图。
图2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400B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400C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所使用的高分子分散型液晶显示面板10P的结构的截面图,(a)表示未施加电压时的状态,(b)表示电压施加时的状态。
图3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400D的结构的图,(a)是示意性立体图,(b)是沿着(a)中的线32B的示意性截面图,(c)是沿着(a)中的线32C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400E的结构的图,(a)是示意性立体图,(b)是沿着(a)中的线33B的示意性截面图,(c)是沿着(a)中的线33C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0A的示意性部分截面图。
图3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0B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36(a)和(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0B所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500a的结构的图,(a)是示意性平面图,(b)是沿着(a)中的线36B-36B’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7是液晶显示面板500的端部的示意性上面图。
图38是液晶显示装置500a的端部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例示的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直视型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示意性截面图。
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0A包括:唯一的液晶显示面板10;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正面侧的透光性罩20;和壳体30。此处,正面侧与观察者一侧意思相同。不过,在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那样能够从两侧观察的情况下,将一侧称为正面侧,将另一侧称为背面侧。在液晶显示装置被设置于电子设备中的情况下,存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方式决定正面侧的情况,但是一般而言正面侧和背面侧能够是任意的。
液晶显示面板10具有显示区域10A和设置在显示区域10A的外侧的边框区域10F。液晶显示面板10是透过型的液晶显示面板,具有能够成为透明状态的显示区域。例如,能够使用如高分子分散型液晶显示面板那样通过散射状态和透明状态进行显示的已知的散射型的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下方根据需要设置背光源装置。针对液晶显示面板10和背光源装置的结构,将在后面说明。
透过型罩20具有透镜部22和平板部24。透过型罩20的透镜部22配置在与以下区域重叠的位置,该区域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的边框区域10F;和与边框区域10F相邻的显示区域10A的周边显示区域10D。通过利用透镜部22使从周边显示区域10D射出的光折射,将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形成的图像放大到包括周边显示区域10D和边框区域10F的区域。在液晶显示面板10,虽然存在边框区域10F,但是通过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正面侧设置具有透镜部22的透过型罩20,能够使得边框区域10F不易被看到。
此外,当使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域为透明状态时,边框区域10F和显示区域不易被视认,这些区域在观察者看来是透明的。只要使整个边框区域不易被看到,在观察者看来,整个液晶显示面板10就是透明的。
壳体30是为了保护液晶显示面板10而设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壳体30,能够防止显示面板暴露于灰尘和水中。此外,能够防止对显示面板施加直接冲击。以下,将壳体的一部分称为“壳体部”。壳体30具有横壳体部(侧壳体部)36和底壳体部38。横壳体部36是透光性的,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侧面10b。底壳体部38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下方。
横壳体部36是透光性的,因此,从背面侧射入横壳体部36的光的一部分,向横壳体部36的正面侧射出。因此,观察者能够透过地看到横壳体部36的背景,因此能够实现边框不易被视认的显示装置。此外,当使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域为透明状态时,横壳体部36、边框区域10F和显示装置看起来透明。
以下,对使矩形的液晶显示面板10的沿着相对的两个边的边框区域不易被视认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如果如参照后述的液晶显示装置200A(参照图24(a)~(c))和液晶显示装置200B(参照图25(a)~(c))那样,使所有的边框区域均不易被视认,则当使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域为透明状态时,在观察者看来整个液晶显示装置透明。像这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给予使用者从来没有过的全新的感觉。
以下,参照图2和图3对液晶显示装置100A不易被视认的情况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2是示意地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液晶显示装置10为矩形,在显示区域10A呈具有行和列的矩阵状排列有多个像素。显示区域10A包括与边框区域10F相邻的周边显示区域10D和周边显示区域10D以外的区域的中央显示区域10B。此处,以行方向为第一方向D1(在图2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在后述的图3中表示。),以列方向为第二方向D2。
液晶显示面板10例如具有上基板11和下基板12,在上基板11与下基板12之间设置有液晶层13。在下基板12例如设置有TFT、像素电极,在上基板11例如设置有彩色滤光片层、对置电极。在上基板11的上方和下基板12的下方根据需要配置有偏光板。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边框区域10F形成有密封部16、驱动电路等。
透光性罩20的透镜部22配置在与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的边框区域10F和周边显示区域10D的区域重叠的位置,透镜部22的正面侧表面(也称为“出射面”)22a为曲面。平板部24配置在与中央显示区域10B重叠的位置,平板部24的出射面与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10a平行。透光性罩20为矩形,透镜部22设置在透光性罩20的四个边中的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
壳体30的横壳体部36是透光性的,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四个边中的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侧面的外侧。横壳体部36的正面侧表面36a和背面侧表面36c与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10a平行。
在图2中,以虚线表示从在显示区域10A排列的像素射出、射入透光性罩20的光线、以及从横壳体部36的背面侧射入横壳体部36的光线。如图2所示,从周边显示区域10D射出的光射入透镜部22,向外侧(边框区域10F一侧)折射。此时,射入透镜部22的光被透镜部22的正面侧表面22a折射,从配置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和边框区域10F上的透镜部22的正面侧表面22a射出。从透镜部22的正面侧表面22a射出的光向与显示面10a垂直的方向直线前进。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周边显示区域10D形成的图像被放大显示在包括周边显示区域10D和边框区域10F的区域,因此,不易看到边框区域10F。此外,从排列在中央显示区域10B的像素射出的光射入平板部24,向与显示面10a垂直的方向直线前进。因此,在平板部24的正面侧显示在中央显示区域10B形成的图像。从横壳体部36的背面侧表面36c向横壳体部36射入的光在横壳体部36内向与背面侧表面36c垂直的方向直线前进,从正面侧表面36a射出。因此,观察者能够透过地看到横壳体部36的背景,能够实现边框不易被视认的显示装置。
透镜部22设置在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区域上,在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区域10F上显示图像的一部分。此外,横壳体部36设置在沿液晶显示面板10的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外侧,就观察者而言,在沿液晶显示面板10的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外侧能够透过地看到横壳体部36的背景。因此,液晶显示装置100A能够使得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不易被看到。
图3示意地表示由观察者看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在图3中,表示显示图像的区域101、边框被视认的区域102和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的区域103。如图3所示,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被视认(边框被视认的区域102)。另一方面,在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能够透过地看到横壳体部36的背景(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的区域103)。即,液晶显示装置100A能够使得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不易被看到。
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在横壳体部的正面侧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的实施方式,但是,即使在横壳体部的正面侧显示在显示区域形成的图像的一部分,也能够使得边框不易被看到。当使从显示区域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向横壳体部的正面侧射出时,能够在横壳体部的正面侧显示图像的一部分。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透镜部,从周边显示区域射出的光向外侧折射,在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上显示图像的一部分,使从周边显示区域射出的光进一步向外侧折射,由此,能够在横壳体部的正面侧显示在周边显示区域形成的图像的一部分。此外,即使采用在横壳体部的正面侧存在显示图像的一部分的区域和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的区域的结构,也能够使得边框不易被看到。当在横壳体部的正面侧使从显示区域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和从横壳体部的背面侧射入的光射出时,能够使横壳体部的正面侧存在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的区域和显示图像的区域。在横壳体部的正面侧显示图像的一部分的显示装置的例子和在横壳体部的正面侧存在显示图像的一部分的区域和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的区域的显示装置的例子将在之后详述。
壳体30的底壳体部38也可以作为横壳体部36以外的部件,即使省略也不会损害本发明的效果。此外,横壳体部36的正面侧表面36a和背面侧表面36c是与显示面10a平行的平面,但是横壳体部的正面侧表面和背面侧表面的形状并不仅限于此。其它例子在后面说明。
此外,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能够使得四个边中的、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不易被看到,但是也可以使得其它的边框不易被看到。其它的边框不易被视认的显示装置的例子在后面说明。
此处,说明透镜部22的正面侧表面22a的形状。透镜部22的正面侧表面22a是使从排列在周边显示区域10D的像素射出的光向观察者一侧折射的透镜面。例如,透镜部22的正面侧表面22a与作为垂直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10a且与第一方向D1正交的平面的交线为圆弧。此外,正面侧表面22a与作为垂直于显示面10a且与第一方向D1正交的平面的交线也可以是不为圆弧的曲线。特别优选为由日本特愿2008-166458号记载的非球面函数规定的曲线。作为参考在本说明书中引用日本特愿2008-166458号的所有公开内容。
例如,与在中央显示区域10B形成的图像相比,以图像压缩率a压缩形成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形成的图像,在透镜部22的正面侧表面22a上,将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形成的图像放大至1/a倍显示的透镜部22的正面侧表面22a的形状,能够按照下面的方式求取。
作为非球面函数f(x),使用以下的函数。
f(x)=h-cx2/(1+(1-(1+k)c2x2)1/2)+A4x4+A6x6+A8x8+A10x10
此处,
c:透镜部22的曲率(曲率半径的倒数)
h:平板部24的厚度
k:圆锥常数(也称为“锥形常数”或“conic constant”)。x表示透镜部22的正面侧表面22a上的各点在第二方向D2的位置,以中央显示区域10B一侧为零(0),越位于边框区域10F一侧数值越大。
例如,当设
周边显示区域10D的宽度L1:12mm
边框区域10F的宽度L2:3mm
图像压缩率a:0.8
平板部24的厚度h:13mm
曲率半径(透镜部22的曲率c的倒数、1/c):23mm
透镜部22的折射率n:1.49(丙烯酸树脂)时,
k=1.15
A4=-7.86×10-7
A6=1.89×10-8
A8=-1.62×10-10
A10=4.95×10-13
此外,k的值在a=0.4~0.89时,由下式赋予。
k=89.918a4-194.57a3+159.82a2-57.099a+7.1865
另外,当图像压缩率小(例如a<0.7)时,1/a的值变大,各像素被大幅放大。因此,存在处于像素与像素间的黑矩阵看起来醒目的情况,成为显示不良的情况较多。此外,当图像压缩率大(例如a>0.9)时,需要相对于边框区域的宽度大的透镜部,因此不优选。例如,当压缩率a=0.95时,a=L1/(L1+L2)=0.95,因此透镜部的宽度(L1+L2)成为边框区域的宽度L2的20倍。如果如上述的例子那样边框区域的宽度L2为3mm,则透镜部的宽度L1+L2成为60mm。例如在移动电话用的显示装置等中,装置的宽度为60mm以下的情况较多,不能配置透镜部的宽度L1+L2为60mm的透镜部件。因此,图像压缩率a优选为0.7~0.9左右。从上述式能够算出图像压缩率a=0.7、0.9时的圆锥常数k分别为
Figure BDA0000100759370000111
2.4,因此圆锥常数k的优选范围为0.38以上2.4以下。
只要使用上述k的值求取上述非球面函数f(x),制作具有以f(x)表示的正面侧表面22a的透镜部22,就能够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和边框区域10F显示没有歪曲的图像。
另外,透镜部22的表面形状并不仅限于上述的曲面,例如也可以采用菲涅耳透镜形状。
如上所述,就具备唯一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而言,虽然设置在边框区域和边框区域的外侧的壳体的一部分(横壳体部)被视认,但是,如果从周边显示区域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向横壳体部的正面侧射出,则在横壳体部的正面侧显示图像的一部分,此外,如果从背面侧射入的光向横壳体部的正面侧射出,则就观察者而言能够透过地看到横壳体部的背景,因此,能够使边框不易被视认。
如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那样,将透光性罩和壳体作为独立的部件设置的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能够在电视机或监视器、数码相框、移动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PDA)、导航设备(PND)等产品中适当地使用。
接着,参照图4~图6,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图4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
液晶显示装置100A(参照图1)中,观察者能够透过地看到横壳体部的背景,由此使边框不易被视认,而图4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中,通过在横壳体部的正面侧显示在显示区域形成的图像的一部分来使得边框不易被看到。此外,液晶显示装置100B与液晶显示装置100A相比较在如下方面不同,即,透镜部配置在与包括周边显示区域10D、边框区域10F和后述的面板附近部分50G的区域重叠的位置。图4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具备后述的透镜一体型壳体50代替透光性罩和壳体。图4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的液晶显示面板10与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液晶显示面板10相同。为了说明简单,在图4~图6中,对与图1~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其说明。
图4是液晶显示装置100B的示意性截面图。液晶显示装置100B包括唯一的液晶显示面板10和透镜一体型壳体50。
如图4所示,透镜一体型壳体50是壳体和透光性罩形成为一体的部件,具有横壳体部56、底壳体部58、透镜部52和平板部54。横壳体部56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侧面10b,底壳体部58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下方。透镜部52配置在与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的边框区域10F、周边显示区域10D和面板附近部分50G的区域重叠的位置。所谓的面板附近部分50G,是指横壳体部56的在正面侧配置有透镜部52的区域。如图4所示,透镜部52按照透镜部52的外侧端部52d位于横壳体部56的外侧端面(也称为“侧面”)56b的正面侧的方式配置。因此,在液晶显示装置100B,透镜部52配置在整个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因此,面板附近部分50G与存在横壳体部56的区域一致。
通过利用透镜部52使从周边显示区域10D射出的光折射,将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形成的图像放大在包括周边显示区域10D、边框区域10F和面板附近部分50G的区域。因为如上述那样在横壳体部56的整个正面侧配置有透镜部52,所以通过透镜部52在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显示图像的一部分。因此,在边框区域10F和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显示图像的一部分,因此,能够实现边框不易被视认的显示装置。
以下,参照图5和图6,更详细地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0B的边框不易被视认的情况。图5是示意地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B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图6是示意地表示由观察者看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的图。
如图5所示,透镜一体型壳体50的透镜部52配置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的周边显示区域10D、边框区域10F和面板附近部分50G的区域,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为曲面。平板部54配置在与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中央显示区域10B重叠的位置,平板部54的正面侧表面与显示面10a平行。横壳体部56设置在矩形液晶显示面板10的四个边中的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侧面10b的外侧。透镜部52设置在与包括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周边显示区域10D、边框区域10F和面板附近部分50G的区域重叠的位置。
在图5中,以虚线表示从在显示区域10A排列的像素射出、射入透镜部52和平板部54的光线。从显示装置的背面侧射入、透过周边显示区域10D的光射入透镜部52,向外侧(边框区域10F一侧)折射。此时,射入透镜部52的光被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折射,从配置在周边显示区域10D、边框区域10F和面板附近部分50G上的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射出。从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射出的光向与显示面10a垂直的方向直线前进。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周边显示区域10D形成的图像被放大显示在包括周边显示区域10D、边框区域10F和面板附近部分50G的区域。从排列在中央显示区域10B的像素射出的光射入平板部54,向与显示面10a垂直的方向直线前进(图5)。因此,在平板部54的正面侧显示在中央显示区域10B形成的图像。
如图5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00B中,面板附近部分50G与设置有横壳体部56的区域一致,因此,在面板附近部分50G显示图像的一部分就意味着不易看到横壳体部56。因此,就液晶显示装置100B而言,边框(边框区域10F和横壳体部56)不易被视认。
透镜部52设置在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周边显示区域10D、边框区域10F和面板附近部分50G上,因此,在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区域10F和面板附近部分50G显示图像的一部分。因此,液晶显示装置100B中,能够使得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不易被看到。
如图6所示,当由观察者看液晶显示装置100B时,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被视认(边框被视认的区域102)。另一方面,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包含在显示图像的区域101中。因此,液晶显示装置100B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不易被视认。
液晶显示装置100B(参照图4~图6)具备透镜一体型壳体50代替透光性罩和壳体,因此具有能够抑制尘埃和污物的侵入的优点。另外,液晶显示装置100B即使具备透光性罩和壳体代替透镜一体型壳体50,也能够通过对透光性罩的透镜部采用上述结构,使得边框不易被看到。
以下,参照图7~图9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图7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C在横壳体部的正面侧存在显示图像的一部分的区域和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的区域,由此使得边框不易被看到。以下,为了说明简单,对与图1~图6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其说明。
图7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C的示意性截面图。液晶显示装置100C包括唯一的液晶显示面板10和透镜一体型壳体50。
透镜一体型壳体50是透光性的,具有横壳体部56、底壳体部58、透镜部52和平板部54。横壳体部56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侧面10b。透镜部52配置在与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的边框区域10F、周边显示区域10D和面板附近部分50G的区域重叠的位置。从周边显示区域10D射出的光被透镜部52向外侧折射。因此,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形成的图像被放大在包括周边显示区域10D、边框区域10F和面板附近部分50G的区域。
如图7所示,横壳体部56的侧面56b位于透镜部52的外侧端部52d的外侧。因此,在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在面板附近部分50G(横壳体部56的在正面侧配置有透镜部52的区域)以外的部分存在未配置透镜部52的区域。以下,将横壳体部56的在正面侧未配置透镜部52的区域称为“外侧部分50H”。外侧部分50H是透光性的,在外侧部分50H的正面侧,从背面侧射入外侧部分50H的光的一部分射出。因此,在观察者看来,在外侧部分50H,能够透过地看到外侧部分50H的背景。
在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存在显示图像的一部分的区域(面板附近部分50G)和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的区域(外侧部分50H),因此,能够使横壳体部56不易被视认。因此,能够实现边框(液晶显示面板10的边框区域10F和横壳体部56)不易被视认的显示装置。
以下,参照图8和图9,更详细地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0C的边框不易被视认的情况。图8是示意地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C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图9是示意地表示由观察者看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C的图。
如图8所示,从显示装置的背面侧射入、透过周边显示区域10D的光被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向外侧折射,从配置在周边显示区域10D、边框区域10F和面板附近部分50G上的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射出。因此,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形成的图像被放大显示在包括周边显示区域10D、边框区域10F和面板附近部分50G的区域。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表面56a和背面侧表面56c与显示面10a平行。从背面侧射入横壳体部56的外侧部分50H的光朝向与显示面10a垂直的方向在外侧部分50H内直线前进,向正面侧射出。因此,在外侧部分50H,能够透过地看到外侧部分50H的背景。
在横壳体部56中,在面板附近部分50G显示图像的一部分,在外侧部分50H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因此能够使横壳体部56不易被视认。因此,液晶显示装置100C中,边框(边框区域10F和横壳体部56)不易被视认。透镜部52和横壳体部56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100C的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液晶显示装置100C中,能够使得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不易被看到。
如图9所示,当由观察者看液晶显示装置100C时,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被视认(边框被视认的区域102)。另一方面,在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的区域103)。因此,液晶显示装置100C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不易被视认。
液晶显示装置100C如上述那样在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存在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的区域。因此,与在整个横壳体部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100B)相比,能够使显示图像的区域(即,面板附近部分50G)变窄。因此,液晶显示装置100C与液晶显示装置100B相比能够使透镜部变小。这是因为,液晶显示装置100B在整个横壳体部配置透镜部,与此相对,液晶显示装置100C在横壳体部的显示图像的部分配置透镜部。
为了提高液晶显示装置100C的耐冲击性,也可以将横壳体部56的宽度(在图7和图8中为第二方向D2的宽度)变大。液晶显示装置100C在将横壳体部56的宽度变大时,也可以不改变面板附近部分的大小。因此,能够提高耐冲击性而不改变透镜部的大小。另一方面,液晶显示装置100B如果将横壳体部的宽度变大,则面板附近部分变大。如果面板附近部分变大则透镜部变大,因此会增加重量和材料费。液晶显示装置100C相对于液晶显示装置100B具有能够以低成本实现耐冲击型高、薄型轻量的显示装置的优点。
此外,液晶显示装置100C中,在横壳体部的一部分存在显示图像的部分(面板附近部分),因此具有在从斜方向看显示装置时不易看到显示面板的侧面的优点。另外,能够实现面板附近部分越大显示面板的侧面就越不易看到。
液晶显示装置100C的透镜一体型壳体50的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表面56a和背面侧表面56c与显示面10a平行,但是横壳体部56的形状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表面56a和背面侧表面56c中的至少一个为透镜面。参照图10~图13说明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表面56a和背面侧表面56c中的至少一个为透镜面的显示装置的例子。图10~图13是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表面56a和背面侧表面56c中的至少一个为透镜面的显示装置的端部附近的示意性放大截面图。
图10是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表面56a为曲面的液晶显示装置100D的端部的示意性放大截面图。液晶显示装置100D的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表面56a是与背面侧表面56c的距离从显示装置的内侧向外侧(在图10中为从右向左)变小的曲面。如图10所示,从背面侧表面56c射入的光向外侧折射,从正面侧表面56a射出。如图10所示,从正面侧表面56a向观察者射出的光(向显示面10a的法线方向行进的光)是从正面侧表面56a上的出射位置从显示面板一侧射入横壳体部56的光。因此,在观察者看来,能够从横壳体部56透过地看到显示面板侧的背景。
此外,也可以如图1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E那样,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表面56a是与背面侧表面56c的距离从显示装置的内侧向外侧(在图11中为从右向左)变大的曲面。如图11所示,从背面侧表面56c射入的光向内侧折射,从正面侧表面56a射出。如图11所示,从正面侧表面56a向观察者射出的光是从正面侧表面56a上的出射位置从外侧射入横壳体部56的光,因此,观察者能够透过地看到横壳体部56的外侧的背景。液晶显示装置100E与液晶显示装置100D(图10)相比,液晶显示面板10的侧面10b不易被看到。
图1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F是使液晶显示装置100D(参照图10)的横壳体部56的背面侧表面56c为曲面而得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2所示,射入横壳体部56的光在背面侧表面56c和正面侧表面56a折射两次。射入横壳体部56的光被背面侧表面56c向外侧折射,被正面侧表面56a向内侧折射。在正面侧表面56a和背面侧表面56c,折射的方向相反,因此,如图12所示,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法线方向射入背面侧表面56c的光被折射两次,从正面侧表面56a向观察者射出。因此,观察者能够透过地看到横壳体部56的背景,因此,能够抑制横壳体部56的外侧的背景与透过到横壳体部56而被看到的背景之间产生不谐调感。如上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00D由于存在能够从横壳体部56透过地看到显示面板一侧的背景的情况,因此存在液晶显示装置100D的外部的背景与透过横壳体部56看到的背景之间产生不谐调感的问题。因此,液晶显示装置100F相对于液晶显示装置100D具有能够抑制与背景的不谐调感的优点。
图13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G是使液晶显示装置100E(图11)的横壳体部56的背面侧表面56c为曲面而得的液晶显示装置,与液晶显示装置100F(图12)一样,射入横壳体部56的光在背面侧表面56c和正面侧表面56a折射两次。液晶显示装置100G也能够抑制液晶显示装置100G的外部的背景与透过横壳体部56看到的背景之间产生不谐调感。
接着,参照图14~图16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图14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H中,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表面56a按照与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形成边界B1的方式设置,在边界B1的内侧显示图像,在边界B1的外侧,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由此,使得边框不易被看到。
图14是液晶显示装置100H的示意性截面图。液晶显示装置100H包括唯一的液晶显示面板10和透镜一体型壳体50。
透镜一体型壳体50的横壳体部56按照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表面56a与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形成边界B1的方式设置。横壳体部56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侧面10b和边框区域10F的一部分。如图14所示,边界B1位于边框区域10F的正面侧。因此,横壳体部56存在于边框区域10F的位于边界B1的外侧的部分。
横壳体部56是透光性的,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表面56a是透镜面。从横壳体部56的背面侧射入横壳体部56的光向内侧折射,向正面侧射出。因此,在观察者看来,在边界B1的外侧,能够透过地看到横壳体部56的背景。
透镜部52配置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和边框区域10F的位于边界B1的内侧的部分。从周边显示区域10D射出的光被透镜部52向外侧折射,因此,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形成的图像被放大在包括周边显示区域10D以及边框区域10F中的位于边界B1的内侧的部分的区域。
液晶显示装置100H在边界B1的外侧(即存在横壳体部56的部分)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在边界B1的内侧显示图像。因此,能够实现边框不易被视认的显示装置。
以下,参照图15和图16,更详细地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0H的边框不易被视认的情况。图15是示意地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H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图16是示意地表示由观察者看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H的图。
如图15所示,从显示装置的背面侧射入、透过周边显示区域10D的光被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向外侧折射,从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射出。因此,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形成的图像被放大显示在包括周边显示区域10D和边框区域10F的一部分(位于边界B1的内侧的部分)的区域。横壳体部56的背面侧表面是与显示面10a平行的平面,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表面56a是距背面侧表面56c的距离从边界B1向外侧变大的透镜面。因此,从背面侧表面56c射入横壳体部56的光在正面侧表面56a向内侧折射,向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即位于边界B1的外侧的部分)射出。从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表面56a射出的光向与显示面10a垂直的方向直线前进。因此,能够透过地看到横壳体部56的背景在位于边界B1的外侧的部分。
在边框区域10F中的位于边界B1的内侧的部分显示图像的一部分,在位于边界B1的外侧部分,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因此能够使边框区域10F不易被视认。此外,在横壳体部56的位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侧面10b的外侧的部分,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因此,就液晶显示装置100H而言,边框(边框区域10F和横壳体部56)不易被视认。透镜部52和横壳体部56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100H的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就液晶显示装置100H而言,能够使得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不易被看到。
如图16所示,当由观察者看液晶显示装置100H时,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被视认(边框被视认的区域102),在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的区域103),因此,液晶显示装置100H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边的边框不易被视认。
液晶显示装置100H在边框区域10F存在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的区域,因此,与在整个边框区域10F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相比,能够使显示图像的区域变窄。因此,能够使透镜部52变小,能够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
接着,说明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的形状。以下,对上述实施方式的透镜一体型壳体50的透镜部52进行说明。
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是使从排列在周边显示区域10D的像素射出的光向观察者一侧折射的透镜面。例如,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与垂直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10a且与第一方向D1正交的平面的交线为圆弧。此外,正面侧表面52a与垂直于显示面10a且与第一方向D1正交的平面的交线也可以是不为圆弧的曲线。特别优选为由日本特愿2008-166458号记载的非球面函数规定的曲线。
例如,如果与上述同样地设计透镜部52,则能够与在中央显示区域10B形成的图像相比,以图像压缩率a压缩形成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形成的图像,在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上,将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形成的图像放大至1/a倍进行显示。即,能够在包括周边显示区域10D、边框区域10F和面板附近部分50G的区域显示没有歪曲的图像。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部52均仅正面侧表面52a为曲面,透镜部52也可以是正面侧表面52a和背面侧52c为曲面。在图17中表示透镜部的正面侧表面52a和背面侧52c为曲面的液晶显示装置100I。图17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I是设液晶显示装置100C(参照图8)的透镜部52的两面为曲面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100I的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和背面侧表面52c为曲面。如图17所示,射入透镜部52的光被折射两次射出。因此,与仅一个面为曲面的显示装置相比,具有能够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优点。当透镜部52的两面为曲面时,正面侧表面52a的与显示面10a垂直的平面的交线和背面侧表面52c的与显示面10a垂直的平面的交线例如也可以均为圆弧,此外,也可以设上述两个交线的至少一个为被非球面函数规定的曲面。此外,也可以设正面侧表面52a和背面侧表面52c的至少一个为其它的自由曲面(参照日本特愿2008-167828号)。将日本特愿2008-167828号的公开内容全部作为参考在本说明书中引用。此外,如图18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J所示,也可以设透镜部52的背面侧表面52c为曲面、设正面侧表面52a为平坦面。液晶显示装置100J具有容易将附着在正面侧表面52a的尘埃和污物擦去的优点。
此外,作为透镜面示出了曲面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不是曲面。例如也可以设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和背面侧表面52c的至少一个为菲涅尔透镜面。图19~图21是具有菲涅尔透镜面的显示装置的端部的示意性放大截面图。
图19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是使液晶显示装置100B(参照图5)的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为菲涅尔透镜面而得的液晶显示装置。此外,图20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C’是设液晶显示装置100C(参照图8)的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为菲涅尔透镜面而得的液晶显示装置,图2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I’是使液晶显示装置100I(参照图17)的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和背面侧表面52c为菲涅尔透镜面而得的液晶显示装置。
液晶显示装置100B’(图19)、100C’(图20)和100I’(图21)使透镜部为菲涅尔透镜面,由此,各自与液晶显示装置100B(图4)、100C(图8)和100I(图17)相比,具有能够薄型化和轻量化的优点。此外,通过设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为菲涅尔透镜面,能够使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看起来为接近平面的形状,因此,与作为曲面的情况相比,从设计的观点出具有发令人满意的优点(参照日本特愿2007-303624号)。将日本特愿2008-303624号的公开内容全部作为参考在本说明书中引用。
如果菲涅尔透镜面的彼此相邻的槽的间隔与显示区域10A的彼此相邻的像素的间隔的大小不同,则能够抑制莫尔条纹的产生,因此优选。例如,在彼此相邻的像素的间隔为100μm的情况下,优选菲涅尔透镜面的槽的间隔为20μm以下、或200μm以上。
此外,即使在设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表面56a和背面侧表面56c的至少一个为透镜面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菲涅尔透镜面(图22和23)。图2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D’是使液晶显示装置100D(参照图10)的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表面56a和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为菲涅尔透镜面而得的液晶显示装置。图23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E’是使液晶显示装置100E(参照图11)的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表面56a和透镜部52的正面侧表面52a为菲涅尔透镜面而得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100D’和100E’各自与液晶显示装置100D和100E相比,能够薄型化和轻量化。
具有菲涅尔透镜面的透镜一体型壳体50例如能够使用具有利用切削法形成有菲涅尔透镜面的面的金属模型通过射出成形制作。
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100J包括横壳体部56、底壳体部58、透镜部52和平板部54形成为一体的透镜一体型壳体50,也可以分别作为不同的部件形成、组合使用。例如,也可以以多个部件夹入液晶显示面板10,利用螺钉或爪结构、粘接带等固定。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透光性罩20和壳体30、以及液晶显示装置100B~100J的透镜一体型壳体50例如也能够使用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利用射出成形等制作。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示出了横壳体部56的正面侧表面56a、背面侧表面56c为平面或透镜面的例子,但是侧面56b和正面侧表面56a相交的角部为了便于设计、安装,也可以为曲面。
示出了以下例子,即,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矩形的显示面板、使得显示装置的四个边中的两个边的边框不易被看到,但是例如也可以仅使一个边的边框不易被视认,还可以使三个边或四个边的边框不易被视认。
图24(a)~(c)表示四个边的边框不易被视认的液晶显示装置200A。图24(a)是液晶显示装置200A的从观察者看到的示意图,图24(b)和(c)分别是沿着图24(a)的24B-24B’线和24C-24C’线的示意性截面图。液晶显示装置200A在四个边设置有横壳体部56和透镜部52。如图24(b)和24(c)所示,液晶显示装置200A的截面结构和液晶显示装置100C(参照图7)一样。因此,在横壳体部56的外侧部分,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在图24(a)表示显示图像的区域201和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的区域203。如图24(a)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200A的四个边的边框,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因此,能够实现四个边的边框不易被视认的显示装置。
在如图24(a)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A那样使四个边不易被看到时,也可以使相邻的两个边的角部不易被看到。设置在角部透镜部的形状例如优选为旋转体的一部分(参照日本特愿2008-322964)。将日本特愿2008-322964号的公开内容全部作为参考在本说明书中引用。
作为显示面板,本发明例如还能够在具备圆形的显示面板或椭圆形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中应用。作为圆形的显示面板,例如能够使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已知的圆形的显示面板。
在图25(a)~(c)表示具备圆形的液晶显示面板10的液晶显示装置200B的示意图。图25(a)是液晶显示装置200B的由观察者看到的示意图,图25(b)和(c)分别是沿着图25(a)的25B-25B’线和25C-25C’线的示意性截面图。液晶显示装置200B的横壳体部和透镜部设置为圆筒状。
如图25(b)和25(c)所示,液晶显示装置200B的截面结构和液晶显示装置100C(参照图7)同样。因此,液晶显示装置200B的使得不易看到外周的边框结构和液晶显示装置100C(参照图7)同样,在横壳体部的外侧部分,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由此使得边框不易被看到。在图25(a)表示显示图像的区域201和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的区域203。如图25(a)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200B的圆周状的边框,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因此,能够实现圆形的显示装置的外周的边框不易被视认的显示装置。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200A(图24)和液晶显示装置200B(图25)在显示区域显示利用CCD等摄影的背景的影像,由此,能够使得显示装置犹如不存在。这样使得对象不被观察者视认的技术有时称为光学迷彩(optical camouflage)。此外,通过使显示区域为透明状态的方式也能够使得显示装置犹如不存在。
优选在透镜一体型壳体50的正面侧表面施加反射防止加工。例如能够通过利用蒸镀或涂敷工序形成与透镜一体型壳体50折射率不同的薄膜层来减低表面反射。除此以外,也可以贴附由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的反射防止膜(也称为AR膜)或具有蛾眼结构的反射防止膜。另外,在表面为菲涅尔透镜面的情况下,例如也能够利用蒸镀或浸涂(dip-coater)法等涂敷工序实施反射防止处理。
此外,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形成的图像被透镜部放大显示在包括边框区域10F和周边显示区域10D的区域,因此,优选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形成的图像与在中央显示区域10B形成的图像相比被压缩。作为压缩图像的方法,例如有通过对供给到排列在周边显示区域10D的像素的显示信号进行压缩来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形成被压缩的图像的方法、和使周边显示区域10D内的像素的间隔变化的方法(参照日本特愿2008-322964号)。
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内形成的图像被透镜部52放大,因此,亮度与其放大率相应地下降。因此,存在在透镜部52上显示的图像与在平板部54上显示的图像之间产生亮度差的情况。这样的亮度差能够通过与射入平板部54的光的亮度相比相对地提高射入透镜部52的光的亮度来改善。例如,能够通过使中央显示区域10B内的像素的透过率比周边显示区域10D内的像素的透过率低、或使从周边显示区域10D内的像素射出的光的亮度比从中央显示区域10B内的像素射出的光的亮度高来改善(参照日本特愿2008-322964号)。
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移动电话。图26是示意地表示边框不易被视认的移动电话300A的图。在图26表示显示图像的区域301。移动电话300A具有与能够将图像显示至显示装置的端部的透镜部(例如液晶显示装置100B(图4)的透镜部52)相同的透镜部,能够使两个边的边框不易被视认。移动电话300A通过透镜部将图像显示至两个边的端部(显示图像的区域301)。
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作为数码相框使用。如果在四个边设置能够显示图像至显示装置的端边的透镜部52(例如液晶显示装置100B的透镜部52),则能够实现在整个面显示图像的数码相框。
在作为数码相框使用时,也可以使框的图像显示在透镜部52上。通过在透镜部52上显示框的图像,能够实现能够自由地改变框的设计的新颖的结构的数码相框。
在图27(a)和(b)表示在透镜部52上显示框的图像的数码相框300B。如图27(a)和(b)所示那样在数码相框300B的透镜部上的区域304,显示不同的框的图像。现有的数码相框的框不能进行改变,但是在数码相框300B中,具有能够自由地改变框的设计的优点。数码相框300B例如能够实现与在中央显示的图像相应地改变框的设计的玩法。此外,能够仅改变框的图像而不改变照片等在中央显示的图像(图27(a)和(b)中在301表示的区域所显示的图像),选择与中央的图像相符的适当的框。相反,也能够仅改变在中央显示的图像而不改变框的图像地使用。
在透镜部52上显示框的图像的方式例如能够通过向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内排列的像素供给框的图像用的显示信号来实现。例如,将在显示装置显示的图像作为在中央显示的图像和框的图像的组合,利用软件进行处理,由此,能够不改变现有的电路结构就容易地实现。或者,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另外设置向周边显示区域10D内的像素供给显示信号的驱动电路,通过使得与中央显示区域10B内的像素分开进行驱动,能够与在中央显示的图像无关地自由地改变框。
此外,数码相框300B还能够容易地改变框的宽度。例如,通过向在包括周边显示区域10D及其附近的区域内排列的像素供给框的图像用的显示信号,能够使框的宽度比透镜部52的宽度大。
此外,在数码相框300B具备背光源装置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周边显示区域10D和中央显示区域10B改变从背光源装置射出的光的强度,使框的图像与在中央显示的图像的宽度不同。
另外,例如也能够在上述移动电话或液晶显示装置中应用如下方式,即,如数码相框300B那样,使在透镜部上显示的图像(在周边显示区域形成的图像)为与在平板部上显示的图像(在中央显示区域形成的图像)不同的种类内容的图像。
当然,在透镜部上,不仅框的图像,例如也可以显示图案、人物、或日期和时间以及简单的信息的文本。
此外,显示框的图像的区域(周边显示区域10D或包括其附近的区域)和显示中央的图像的区域(中央显示区域10B)也可以改变像素的分辨率。例如在框的图像为单纯的图案的情况下,也可以降低周边显示区域10D的分辨率。此外,在进行细的文本显示的情况下,也可以提高周边显示区域10D的分辨率。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具备唯一的显示面板、边框不易被视认且显示区域能够成为透明状态的直视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接着,对无论从液晶显示装置的哪一侧观察均能够发挥上述效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仅对从正面侧(图中的上侧)观察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果以液晶显示面板10为对称面,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下侧也设置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上侧的结构,采用上下对称的结构,则能够获得如下的液晶显示装置,即,能够从液晶显示装置的两侧进行观察,且无论从哪一侧观察边框均不易被视认且显示区域能够成为透明状态的直视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例如,图28(a)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400A基本上对应于使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结构为以液晶显示面板10为对称面上下对称的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即,液晶显示装置400A包括:唯一的液晶显示面板10;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正面侧的透光性罩20;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背面侧的透光性罩20’;和壳体30’。透光性罩20’具有与透光性罩20相同的结构,按照以液晶显示面板10为对称面上下对称的方式配置。
壳体30’在仅具有横壳体部36’(没有底壳体部38)这方面与图1所示的壳体30不同。横壳体部36’具有透光性,保护液晶显示面板10的侧面10b。壳体30’能够利用公知的任意的方法固定于液晶显示面板10。但使其不会妨碍透过壳体30’以及透光性罩20和20’的光的光路。
由图28(b)能够理解到,通过透光性罩20和20’的透镜部22,光线如图示那样被弯曲,因此,无论从哪一侧观察均看不到边框。因此,如果使液晶显示面板10为透明状态,则无论从哪一侧观察液晶显示装置400A,边框和显示区域均看起来透明。
图29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400B基本上对应于使图4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的结构为以液晶显示面板10为对称面上下对称的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即,液晶显示装置400B具有唯一的液晶显示面板10和透镜一体型壳体50’,透镜一体型壳体50’与图4所示的透镜一体型壳体50不同。透镜一体型壳体50’具有以液晶显示面板10为对称面上下对称的结构。
图30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400C基本上对应于使图7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C的结构为以液晶显示面板10为对称面上下对称的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即,液晶显示装置400C具有唯一的液晶显示面板10和透镜一体型壳体50”,透镜一体型壳体50”与图7所示的透镜一体型壳体50不同。透镜一体型壳体50”具有以液晶显示面板10为对称面上下对称的结构。
采用像这样使透光性罩或透镜一体型壳体以液晶显示面板10为对称面上下对称的结构,能够获得如下的液晶显示装置,即,能够从液晶显示装置的两侧观察且无论从哪一侧观察边框均不易被视认,且显示区域能够成为透明状态的直视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当然,对光路不施加影响的部分的形状并不必须为上下对称,此外,透光性罩或透镜一体型壳体的透镜部的形状也不必完全相同(完全上下对称)。例如,也可以使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上半部分为图10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D的透镜一体型壳体50的形状、下半部分为图1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E的透镜一体型壳体50的形状。
接着,参照图31,对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高分子分散型液晶显示面板(略称为“PDLC型显示面板”)10P进行说明。图31(a)和(b)是示意地表示PDLC型显示面板10P的结构的截面图,图31(a)表示未施加电压时的状态,图31(b)表示施加电压时的状态。
PDLC型显示面板10P具有透明基板1、透明基板2和设置在它们之间的液晶层3。透明基板1和2在各自的液晶层3一侧分别具有电极1a和2a。液晶层3具有液晶滴3a和包围液晶滴3a的高分子矩阵3b。液晶层3使用光固化性树脂和介电常数各向异性为正的向列型液晶材料,利用公知的方法制造。PDLC型显示面板10P与通常的液晶显示面板不同,不具有偏光板。
在不向液晶层3施加电压的状态下,例如液晶滴3a内的液晶分子如以图31(a)中的箭头Ld所示那样在与液晶层3(基板1和2)平行的面内取向。此时,液晶分子的异常光折射率(ne)被设定得比高分子矩阵3b的折射率大,起因于液晶滴3a与高分子矩阵3b之间的折射率差,入射光线L1在液晶层3被散射。因此,当观察透过液晶层3的光时,看起来呈白浊的不透明状态。
另一方面,当向液晶层3施加充分高的电压时,液晶滴3a内的液晶分子如图31(b)中的Ld所示那样与液晶层3的法线方向平行地取向。此时,液晶分子的常光折射率(no)被设定为与高分子矩阵3b的折射率大致相等,入射光L1在液晶滴3a与高分子矩阵3b的界面不被散射,而透过液晶层3。因此,当观察透过液晶层3的光时,液晶层3看起来透明。
这样,如果使用PDLC型显示面板10P,则能够得到散射状态和透明状态。在该显示模式中,散射状态(白浊状态)对应白色,透明状态对应黑色。此外,通过施加中间的电压,能够进行灰度等级显示。
仅使用PDLC型显示面板10P,在暗环境中不能进行显示。因此,也可以将PDLC型显示面板10P与光源组合使用。
例如,在图32(a)~(c)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400D的结构。图32(a)是液晶显示装置400D的示意性立体图,图32(b)是沿着图32(a)中的线32B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2(c)是沿着图32(a)中的线32C的示意性截面图。
液晶显示装置400D具有PDLC型显示面板10P、背光源装置40和透镜一体型壳体50A。
设置在PDCL型显示面板10P的背面侧的背光源装置40具有光源42和导光板44。光源42例如是LED。从光源42射出的光从导光板44的侧面射入,在导光板44内传播,并且其一部分向PDCL型显示面板10P一侧射出,用于显示。另外,作为其它的光源例如还能够使用冷阴极管或热阴极管、有机EL元件、无机EL元件。
此处,与一般的背光源装置不同,在导光板44的背面侧不设置用于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的反射板等。如果在导光板44的背面侧例如设置反射板,则即使使PDCL型显示面板10P为透明状态,被反射板反射的光也会被观察到而并不透明。
此外,导光板44与一般的背光源装置的导光板不同,如图32(c)所示,优选相对于PDCL型显示面板10P的液晶层(即显示面),在自法线方向倾斜的方向射出光。在未施加电压的状态,如图31(a)的光线L2所示,从自PDCL型显示面板10P的液晶层3的法线方向倾斜的方向射入的光线L2在液晶层30被散射,其一部分向观察者一侧(向液晶层3的法线方向)射出。在施加电压状态,如图31(b)的光线L2所示,透过液晶层3内,向斜方向射出。因此,液晶显示装置400D的观察者的视线与液晶层3大致垂直,因此,未施加电压时比施加电压时看起来更明亮。
作为向自PDCL型显示面板10P的液晶层3的法线方向倾斜的方向射出光的导光板44,例如能够使用由树脂形成的、透明的平行平板。例如在显示区域为4英寸左右的情况下,如果将厚度为约1mm~2mm左右的丙烯酸树脂(acrylic)板作为导光板44使用,则能够得到适度的出射角(与PDCL型显示面板10P的显示面的法线成40°~80°左右)。另外,优选在导光板44的表面也不设置在一般的背光源装置中使用的白色墨的点印刷等。这是因为,即使使PDCL型显示面板10P为透明状态,也会由于导光板44的白色的点而不透明。就在表面具有凹凸的导光板44而言,虽然使PDCL型显示面板10P为透明状态时的透过图像(背景)变得难以视认,但是因为看起来透明,所以也可以使用。
此处,示出了仅在PDCL型显示面板10P的背面侧设置有背光源装置40的例子,当然,在PDCL型显示面板10P的正面侧也可以设置同样的背光源装置40。此外,作为导光板44,也可以使用随着离开光源而变薄的、截面为楔形的导光板。当然也能够在导光板的两侧配置光源,使用截面为对称形状的导光板。
在图33(a)~(c)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400E的结构。图33(a)是液晶显示装置400E的示意性立体图,图33(b)是沿着图33(a)中的线33B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3(c)是沿着图33(a)中的线33C的示意性截面图。
液晶显示装置400E具有PDLC型显示面板10P、光源42和透镜一体型壳体50A。液晶显示装置400E在不具有导光板这方面与之前的液晶显示装置400D不同。
如图33(c)所示,从光源(例如LED)42射出的光从透镜一体型壳体50A的侧面射入,在自PDLC型显示面板10P的液晶层(显示面)的法线方向倾斜的方向射出。这样,能够将透镜一体型壳体50A作为导光板加以利用。另外,光源42的个数和位置也可以自由地配置。不过,优选以液晶显示面板10为对称面上下对称地配置光源42。这是因为,无论从液晶显示装置400E的哪一侧观察均能够进行同等的显示。当然,即使将光源42关于液晶显示面板10上下非对称地配置,也不会失去本发明的效果。
液晶显示装置400D和400E所具有的透镜一体型壳体50A具有与图29所示的透镜一体型壳体50’相同的形状,但是并不仅限于此,既能够使用其它形状的透镜一体型壳体,当然也可以分离为透光性罩和壳体。此外,示出了在能够从两侧观察的液晶显示装置组合光源(和导光板)的例子,当然也可以在之前例示的仅能够从一侧(单侧)观察的液晶显示装置组合光源(和导光板)。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均具有唯一的液晶显示面板,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并不仅限于上述的例子,也可以将多个液晶显示面板平铺(tiling)。
在图3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直视型的液晶显示装置500A的示意性截面图。液晶显示装置500A具有两个液晶显示面板10和10’。此处,例示按照液晶显示面板10、10’彼此相邻的方式配置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还能够使用按照如下的方式配置的液晶显示装置,即,代替液晶显示面板10和10’,将收纳在液晶显示面板10壳体中的液晶显示单元与将液晶显示面板10’收纳在壳体中的液晶显示单元彼此相邻。
液晶显示面板10、10’具有排列有多个像素的显示区域10A、10A’和位于显示区域10A、10A’的外侧的边框区域10F、10F’。将对显示没有帮助的区域总称为非显示区域10FF。在非显示区域10FF中,包含边框区域10F、10F’,在存在它们的间隙或连接部的情况下,也包含这些间隙、连接部。在液晶显示面板10、10’的显示区域10A、10A’,在第一方向(图34中的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和与第一方向垂直且与显示面板10、10’的显示面19、19’平行的第二方向(在图34中,为以D2表示的方向),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像素。像素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以等间距排列。
液晶显示面板10具有上基板11和下基板12,在上基板11与下基板12之间设置有液晶层13。在上基板11,例如形成有彩色滤光片层、对置电极,在下基板12,例如呈矩阵状形成有透明电极,而且设置有TFT、总线和用于向它们供给信号的驱动电路等。此外,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边框区域10F设置有用于将液晶层13保持在上基板11与下基板12之间的密封部件16、用于驱动像素的驱动电路等。在液晶显示面板10’,与液晶显示面板10同样地,设置有上基板11’、下基板12’、液晶层13’和密封部件16’。
在液晶显示面板10、10’的观察者一侧配置有透光性罩14、14’。透光性罩14、14’具有透镜部141、141’和平板部142、142’。透镜部141、141’和平板部142、142’的观察者一侧表面的形状彼此不同。
透镜部141被配置成跨越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域10A与边框区域10F之间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界。透镜部141’也同样被配置成跨越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域10A’与边框区域10F’之间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界。换言之,透镜部141配置在如下的区域的观察者一侧,该区域包括:边框区域10F的一部分;和与边框区域10F的一部分在第二方向相邻的、显示区域10A内的周边显示区域10D的一部分。透镜部141’也同样配置在如下的区域的观察者一侧,该区域包括:边框区域10F’的一部分;和与边框区域10F’的一部分在第二方向相邻的、显示区域10A’内的周边显示区域10D’的一部分。
从排列在液晶显示面板10、10’的中央显示区域10B、10B’的像素发出的光,射入平板部142、142’,在平板部142、142’内向与液晶显示面板10、10’的显示面19、19’垂直的方向直线前进,向观察者一侧射出,向与显示面19、19’垂直的方向行进。从排列在周边显示区域10D、10D’的像素发出的光,射入透镜部141、141’,向外侧(液晶显示面板10与10’的边界线一侧)折射,向观察者一侧射出,向与显示面19、19’垂直的方向行进。这样,从液晶显示面板10、10’的周边显示区域10D、10D’射出光折射,由此,在边框区域10F、10F’的前面显示图像。因此,能够使得边框区域10F和10F’、即在平铺的情况下作为图像的接缝看到的非显示区域10FF不被视认。
透光性罩14和14’各自的透镜部141、141’的表面形状例如被设计为与图2所示的透光性罩20的透镜22的表面形状相同(参照日本特愿2008-166458号)。
例如,如果代替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的液晶显示面板10和透光性罩20,使用液晶显示装置500A,并使透光性罩14和14’的外侧边框区域的形状与透镜部22相同,则能够获得具备平铺的液晶显示面板、边框不易被视认且显示区域能够成为透明状态的直视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进一步,能够如图35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500B那样,在2方向平铺液晶显示装置500a。在图3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0B的示意性平面图。此外,图36(a)和(b)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500B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500a的结构的图,图36(a)是示意性平面图,图36(b)是沿着图36(a)中的线36B-36B’的示意性截面图。此外,在图37表示液晶显示面板500的端部的示意性上面图,在图38表示液晶显示装置500a的端部的示意性截面图。
通过在纵方向和横方向两个方向平铺(2×2)液晶显示装置500a,能够得到图35所示的大画面的液晶显示装置500B。在图35中,以等高线表示配置在各液晶显示装置500a上的透光性罩的透镜部的弯曲形状。
在液晶显示装置500B中,为了实现没有接缝的显示,相对于各液晶显示面板500的显示区域520,不仅使横方向(第一方向D1)和纵方向(第二方向D2)的边界部分不易被看到,而且使存在于角部的非显示区域538(在图35中标注粗斜线表示)不易被看到,其中,该角部不包含在该横方向和纵方向的边界部分的任一个中。与图24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A同样,只要在各液晶显示面板500的角部上设置透光性罩即可(参照日本特愿2008-322964号),其中,该透光性罩具有例如以旋转体的一部分来表现的形状的透镜部。以下参照图36~图38说明液晶显示装置500a的结构。
如图36(a)和(b)所示,液晶显示装置500a包括:液晶显示面板500和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500的观察者一侧的透光性罩600。液晶显示面板500具有:多个像素呈具有行和列的矩阵状排列的显示区域520;和设置在显示区域520的外侧的边框区域530。显示区域520包括与边框区域530相邻的周边显示区域525和周边显示区域525以外的区域的中央显示区域524。透光性罩600具有平板部650和透镜部610。
所谓的液晶显示面板500的周边显示区域525,是指显示区域520之内、在其观察者一侧配置有透光性罩600的透镜部610的区域,平板部650配置在中央显示区域524上。通过利用透镜部610使从周边显示区域525射出的光折射,将在周边显示区域525形成的图像放大至包括周边显示区域525和边框区域530的区域。
此处,当以行方向为第一方向D1,以列方向为第二方向D2时,在显示区域520与边框区域530之间存在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边界线B1和与第一边界线B1交叉且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二边界线B2。在周边显示区域525与中央显示区域524之间存在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三边界线B3和与第三边界线B3交叉且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四边界线B4。
周边显示区域525具有:直线L1,其通过第三边界线B3与第四边界线B4交叉的点C,与第一边界线B1正交;直线L2,其通过点C,与第二边界线B2正交;和第一周边显示部分521,其由第一边界线B1和第二边界线B2包围。
此外,边框区域530具有隔着第一边界线B1或第二边界线B2与第一周边显示部分521相邻的第一边框部分531。第一边框部分531是由第一边界线B1、第二边界线B2、直线L1和直线L2以及液晶显示面板500的外缘规定的部分。
如图36(b)所示,透光性罩600的透镜部610具有弯曲的表面。在图36(a)中,以等高线表示透镜部610的表面(观察者一侧表面)弯曲的样子。另外,此处为了说明简单而使等高线的间隔为一定,但是并不仅限于此。对于透镜部610的观察者一侧表面的优选形状,在之后详述。
液晶显示装置500a所具有的透光性罩600的透镜部610使从第一周边显示部分521射出的光折射,由此,将在第一周边显示部分521形成的图像放大至包括第一周边显示部分521和第一边框区域531的区域。即,如图36(a)所示,透镜部610使从第一周边显示部分521内的像素571射出的光向从点C朝向像素571的方向X1折射。同样,从第一周边显示部分521内的各像素射出的光向从点C分别朝向该像素的方向折射。当从与液晶显示装置500a的显示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图像时,在液晶显示面板500的第一周边显示部分521形成的图像被放大至包括第一周边显示部分521和第一边框部分531的区域来显示。即,配置在第一周边显示部分521和第一边框部分531上的、透镜部610的部分使从第一周边显示部分521射出的光向既不是横方向D1也不是纵方向D2的方向(例如X1)折射,由此使得不易看到第一边框部分531。
以下参照图37和图38,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37是将液晶显示面板500的角部附近放大,示意地进行表示的上面图(俯视图)。如图37所示,在显示区域520与边框区域530之间,存在第一边界线B1和第二边界线B2,在周边显示区域525与中央显示区域524之间,存在第三边界线B3和第四边界线B4。第一周边显示部分521是由直线L1、直线L2、第一边界线B1和第二边界线B2包围的部分。第一边框部分531是边框区域530内的、被直线L1、直线L2、第一边界线B1、第二边界线B2和边框区域530的外缘535包围的部分。
接着,参照图38。图38是液晶显示装置500a的X1-Y1平面的截面图。此处,Y1轴是通过图37所示的点C、与液晶显示面板500的显示面19垂直的轴。
在图38中,以虚线表示从排列在显示区域520的像素射出的光线。如图38所示,从第一周边显示部分521内的像素射出的光射入透镜部610,向X1方向折射。此时,射入透镜部610的光在透镜部610的观察者一侧表面(也称为“出射面”)被折射,从配置在第一周边显示部分521和第一边框部分531上的、透镜部610的部分的观察者一侧表面射出。从透镜部610的观察者一侧表面射出的光向与显示面19垂直的方向直线前进。因此,当从与液晶显示装置500a的显示面19垂直的方向观察图像时,在液晶显示面板500的第一周边显示部分521形成的图像被放大至包括第一周边显示部分521和第一边框部分531的区域来显示,因此,第一边框部分531不会被看到。
液晶显示装置500a具有与液晶显示面板500的边框区域530的所有区域对应的透镜部610,因此,能够使得观察者完全看不到边框区域530。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能够仅使边框区域530的一部分(例如第一边框部分531)看不到。另外,就第一边框部分531那样的角部以外的部分而言,虽然也可以利用现有的任意的方法使其不易被看到,但是作为透光性罩600,优选使用成为一体的透镜部。
如上所述,在各液晶显示装置500a中,能够使得不易看到第一边框部分531。因此,图35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500A的非显示区域538包含在四个液晶显示装置500a的第一边框部分531中,因此,在液晶显示装置500A中,能够使得不易看到非显示区域538。
如上所述,在图36(a)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500a中,具有与液晶显示面板500的边框区域530的所有的区域对应的透镜部610,因此能够显示没有接缝的图像,并且能够使得成为接缝的部分以外的边框部分也不易被看到。此时,液晶显示装置500A能够进一步以大画面进行显示。
此外,在图38中还图示有从中央显示区域524内的像素射出的光线。配置在中央显示区域524上的平板部650的出射面与显示面19平行。从中央显示区域524射出的光射入平板部650,在平板部650内向与显示面19垂直的方向直线前进,向观察者一侧射出。
接着,优选透镜部610中的、配置在第一周边显示部分521上和第一边框部分531上的部分(称为第一透镜体611)是将旋转体以包含旋转轴的两个平面切取而得的立体的一部分。此时,优选按照旋转轴与Y1轴一致的方式配置该旋转体的一部分。即,优选按照旋转轴通过点C、与第三边界线B3与第四边界线B4垂直的方式配置。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旋转体,是指通过将平面图形在位于与其相同平面的直线的周围旋转360°而得到的立体图形。此外,将该直线称为旋转轴。
如图上述的实施方式所例示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不仅边框不易被视认、而且显示区域也能够变得透明的直视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面板既可以为一个也可以将多个液晶显示面板平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液晶显示面板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在日本特开2005-326757号公报中记载的两面发光型有机EL显示装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合用于信息显示用的显示装置。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   液晶显示面板
10A  显示区域
10B  中央显示区域
10D  周边显示区域
10F  边框区域
10a  显示面板的显示面
10b  显示面板的侧面
11   上基板
12        下基板
13        液晶层
16        密封部件
20        透光性罩
22、52    透镜部
22a、52a  透镜部的正面侧表面
22c、52c  透镜部的背面侧表面
22d、52d  透镜部的外侧端部
24、54    平板部
30        壳体
36、56    横壳体部
36a、56a  横壳体部的正面侧表面
36b、56b  横壳体部的外侧端面
36c、56c  横壳体部的背面侧表面
40        背光源装置
50        透镜一体型壳体
50G       面板附近部分
50H       外侧部分
38、58    底壳体部
100A      液晶显示装置
101       显示图像的区域
102       边框被视认的区域
103       能够透过地看到背景的区域
D1        第一方向
D2        第二方向

Claims (10)

1.一种直视型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其具有正面和背面,并且具有能够成为透明状态的显示区域和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侧的边框区域,该透明状态为通过使来自位于所述背面一侧的背景的光透过到所述正面一侧,观察者能够视认所述背景的状态;和
至少一个透光性罩,该至少一个透光性罩包括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正面一侧的第一透光性罩,
所述第一透光性罩具有透镜部,该透镜部配置在与以下区域重叠的位置,该区域包括: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边框区域的一部分;和与所述边框区域的所述一部分相邻的所述显示区域内的周边显示区域的一部分,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侧面的壳体部,
从所述周边显示区域的所述一部分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和/或从背面侧射入的光的一部分,向所述壳体部的正面侧射出,
所述壳体部是透光性的,所述壳体部的外侧端面位于所述第一透光性罩的所述透镜部的外侧端部的外侧。
2.一种直视型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其具有正面和背面,并且具有能够成为透明状态的显示区域和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侧的边框区域,该透明状态为通过使来自位于所述背面一侧的背景的光透过到所述正面一侧,观察者能够视认所述背景的状态;和
至少一个透光性罩,该至少一个透光性罩包括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正面一侧的第一透光性罩,
所述第一透光性罩具有透镜部,该透镜部配置在与以下区域重叠的位置,该区域包括: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边框区域的一部分;和与所述边框区域的所述一部分相邻的所述显示区域内的周边显示区域的一部分,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侧面的壳体部,
从所述周边显示区域的所述一部分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和/或从背面侧射入的光的一部分,向所述壳体部的正面侧射出,
所述第一透光性罩的所述透镜部被配置成:所述透镜部的外侧端部存在于所述壳体部的外侧端面的正面侧,
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透光性罩形成为一体,
所述壳体部具有透光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透光性罩形成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透光性罩形成为一体,
所述壳体部的正面侧表面和背面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透镜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部被设置成:所述壳体部的所述正面侧表面与所述透镜部的正面侧表面形成边界,
所述边界位于所述边框区域的所述一部分的正面侧,
所述壳体部的所述正面侧表面为所述透镜面。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透光性罩还包括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第二透光性罩,
所述第二透光性罩具有透镜部,该透镜部配置在与以下区域重叠的位置,该区域包括: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边框区域的一部分;和与所述边框区域的所述一部分相邻的所述显示区域内的周边显示区域的一部分,
从所述周边显示区域的所述一部分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和/或从正面侧射入的光的一部分,向所述壳体部的背面侧射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光性罩和所述第二透光性罩以所述显示面板为中心对称地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光性罩和所述第二透光性罩具有相等的形状。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是高分子分散型液晶显示面板。
10.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是有机EL显示面板。
CN201080017618.9A 2009-04-21 2010-04-20 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147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03440 2009-04-21
JP2009-103440 2009-04-21
PCT/JP2010/002845 WO2010122781A1 (ja) 2009-04-21 2010-04-20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4730A CN102414730A (zh) 2012-04-11
CN102414730B true CN102414730B (zh) 2014-06-18

Family

ID=43010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761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14730B (zh) 2009-04-21 2010-04-20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541934B2 (zh)
EP (1) EP2423906B1 (zh)
JP (1) JP5269983B2 (zh)
CN (1) CN102414730B (zh)
BR (1) BRPI1013318A2 (zh)
RU (1) RU2011147115A (zh)
WO (1) WO20101227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93734B2 (en) 2010-12-23 2016-03-22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Light extraction block with curved surface
EP2665053A1 (en) * 2011-01-13 2013-11-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US20130083080A1 (en) 2011-09-30 2013-04-04 Apple Inc. Optical system and method to mimic zero-border display
US9244282B2 (en) * 2011-10-12 2016-01-26 Corning Incorporated Curved bezel-concealing display device covers and bezel-free display devices
JP2013187078A (ja) * 2012-03-08 2013-09-19 Nihon Kaiheiki Industry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付きスイッチまたは表示モジュール
EP2728570B1 (en) * 2012-03-26 2016-09-07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Array-type display device
WO2013168290A1 (ja) * 2012-05-11 2013-11-1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US9442316B2 (en) 2012-05-18 2016-09-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light-transmitting cover having a lens portion
US9568756B2 (en) * 2012-06-26 2017-02-1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JPWO2014010463A1 (ja) * 2012-07-09 2016-06-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US9435939B2 (en) 2012-08-02 2016-09-06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coherent fiber bundles
US20140092346A1 (en) 2012-09-28 2014-04-03 Apple Inc. Borderless Display with Light-Bending Structures
US10067535B2 (en) 2012-09-28 2018-09-04 Apple Inc. Multiple-element light-bending structures for minimizing display borders
KR20140063228A (ko) * 2012-11-16 2014-05-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40090482A (ko) * 2013-01-09 2014-07-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WO2015040873A1 (ja) * 2013-09-19 2015-03-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5637459B (zh) 2013-10-15 2018-12-18 夏普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
KR102145563B1 (ko) * 2013-10-31 2020-08-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베젤 가림 부재를 가진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509439B2 (en) * 2014-09-02 2019-12-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urved display, display cas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376796A (zh) * 2014-11-17 2015-02-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
CN104464538A (zh) * 2014-12-16 2015-03-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4571328A (zh) * 2014-12-19 2015-04-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JP2015099375A (ja) * 2015-01-07 2015-05-2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US10606541B2 (en) * 2015-01-22 2020-03-3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292023A (zh) * 2015-05-29 2017-01-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面板及具有所述显示屏面板的移动终端
CN105005364A (zh) * 2015-07-24 2015-10-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US10310645B2 (en) * 2016-03-15 2019-06-0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splay window with light steering
KR20180038195A (ko) * 2016-10-06 2018-04-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643635B1 (ko) * 2016-12-06 2024-03-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80098466A (ko) * 2017-02-25 2018-09-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코너가 둥근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CN108089386B (zh) * 2017-12-29 2021-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US11817025B1 (en) * 2018-11-13 2023-11-14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housings with image transport layers
JP7349245B2 (ja) * 2019-01-30 2023-09-2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7274365B2 (ja) 2019-06-26 2023-05-1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電子機器
CN114697413B (zh) * 2020-12-29 2023-10-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36A (zh) * 1994-04-28 1996-03-27 松下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气体放电显示装置和驱动该装置的方法
WO2002042838A1 (en) * 2000-11-27 2002-05-30 Seamless Display Limited Visual display screen arrangement
JP2003177683A (ja) * 2001-12-07 2003-06-27 Minolta Co Ltd 表裏両面で表示を行う表示媒体
WO2008149449A1 (ja) * 2007-06-07 2008-12-11 Telesystems Co., Ltd.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5188873B2 (ja) * 2008-05-09 2013-04-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携帯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61886U (zh) 1986-10-14 1988-04-23
JPH02275490A (ja) * 1989-04-18 1990-11-09 Ube Ind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H04128862A (ja) * 1990-09-20 1992-04-30 Fujitsu Ltd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JPH05188873A (ja) * 1992-01-08 1993-07-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大画面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H0863110A (ja) 1994-08-25 1996-03-08 Matsushita Electron Corp 平板型画像表示装置
US5969478A (en) 1994-04-28 1999-10-19 Matsushit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Gas dischar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US6876408B2 (en) * 2000-02-14 2005-04-0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ollimating plate, ligh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KR100490816B1 (ko) * 2001-06-15 2005-05-24 샤프 가부시키가이샤 마이크로 코너 큐브 어레이, 마이크로 큐브 어레이의 제조방법 및 반사형 표시 장치
TWI351566B (en) * 2003-01-15 2011-11-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5326757A (ja) 2004-05-17 2005-11-24 Sony Corp 両面発光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KR101030537B1 (ko) * 2004-06-30 2011-04-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휘도 편차 보상방법
DE202005016373U1 (de) * 2004-11-09 2005-12-29 Element Displays Dr. Wiemer Gmbh Flüssigkristall-Anzeigevorrichtung
JP2006276580A (ja) 2005-03-30 2006-10-12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061446A (ja) * 2005-08-31 2007-03-15 Asahi Glass Co Ltd 光学素子が備えられた調光装置及び応用物品
JP2007303624A (ja) 2006-05-15 2007-11-22 Mazda Motor Corp 自動変速機
JP2008166458A (ja) 2006-12-28 2008-07-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8167828A (ja) 2007-01-10 2008-07-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血液検査装置
JP5076697B2 (ja) 2007-07-17 2012-11-21 株式会社Ihi 薄板移送装置、薄板処理移送システム、及び薄板移送方法
US8368729B2 (en) 2007-11-22 2013-02-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JP5098681B2 (ja) * 2008-02-15 2012-12-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投射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2067196B (zh) 2008-06-25 2014-04-23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US8797234B2 (en) 2008-06-26 2014-08-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light-transmitting cover with lens por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02257549B (zh) 2008-12-18 2014-02-26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36A (zh) * 1994-04-28 1996-03-27 松下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气体放电显示装置和驱动该装置的方法
WO2002042838A1 (en) * 2000-11-27 2002-05-30 Seamless Display Limited Visual display screen arrangement
JP2003177683A (ja) * 2001-12-07 2003-06-27 Minolta Co Ltd 表裏両面で表示を行う表示媒体
WO2008149449A1 (ja) * 2007-06-07 2008-12-11 Telesystems Co., Ltd.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5188873B2 (ja) * 2008-05-09 2013-04-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携帯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23906A1 (en) 2012-02-29
RU2011147115A (ru) 2013-05-27
JPWO2010122781A1 (ja) 2012-10-25
BRPI1013318A2 (pt) 2016-03-29
EP2423906A4 (en) 2013-04-03
CN102414730A (zh) 2012-04-11
EP2423906B1 (en) 2014-08-27
WO2010122781A1 (ja) 2010-10-28
US20120049718A1 (en) 2012-03-01
JP5269983B2 (ja) 2013-08-21
US8541934B2 (en) 2013-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4730B (zh) 显示装置
CN102308328B (zh) 显示装置
CN102460281B (zh) 显示装置
CN102067196B (zh) 显示装置
CN100378542C (zh) 照明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DE102011088057B4 (de) Anzeigevorrichtung
CN101512415B (zh) 图像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和视差屏障元件
CN104620165A (zh) 利用定向背光的显示设备
TWI420283B (zh) 可攜式電腦
CN102879940B (zh) 显示器、制造显示器的方法、以及电子单元
CN102483530A (zh) 显示面板、显示系统、便携式终端、电子设备
CN102598093A (zh) 显示单元和显示装置
KR20160028051A (ko)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011586A (zh) 多层图像显示装置和方法
KR20170014217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40163B1 (ko) 투명표시장치
CN102265205A (zh) 用于产生只有透过偏振滤光片才能看到的加密图像的装置和用于制造该装置的方法
JP4946645B2 (ja)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0231729A (zh) 显示器
KR10173800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7333943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120121584A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8180800A (ja) 表示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8012470A (zh) 一种显示装置的外壳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