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0377A - 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以及具备其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以及具备其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0377A
CN102410377A CN2011102746785A CN201110274678A CN102410377A CN 102410377 A CN102410377 A CN 102410377A CN 2011102746785 A CN2011102746785 A CN 2011102746785A CN 201110274678 A CN201110274678 A CN 201110274678A CN 102410377 A CN102410377 A CN 102410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owder
granular material
valve body
dischar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46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0377B (zh
Inventor
木下淳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TS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10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0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0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0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65G53/40Feeding or discharg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以及具备其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所述排出装置能够以简易的构造构成且能够防止因啮入引起的动作不良或损伤,并能够进行定量排出。排出装置(10)具备:连接设置在上述积存部(30)的下端(33)且在末端具有排出口(12a)的材料排出通路(11、12);将该材料排出通路的排出口开闭的阀体(15);和使该阀体沿相对上述排出口的周围的阀座(13)面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的阀体驱动部(16),上述阀体在关闭位置以遍及上述排出口的周向形成使粉粒体材料通不过该阀体与上述阀座面之间程度的预定的间隙G方式被保持。

Description

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以及具备其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积存有粉粒体材料的积存部的下端的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以及具备其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设置在积存有粉粒体材料的积存部的下端的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已知有滑动式的排出装置,该排出装置具备相对被大致铅直地设置的积存部下端的投入管正交地沿水平方向滑动移动的板状阀体(隔板)。在这种滑动式的排出装置中,在设置有与上述投入管连通的开口部的阀体壳体内使上述板状阀体滑动而滑动,由此打开关闭上述投入管而排出粉粒体材料的结构,在板状阀体和阀体壳体的开口部之间等,存在容易产生粉粒体材料的啮入这样的问题。并且,还存在因该啮入而引起的动作不良或损伤产生这样的问题。
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下述的粉粒体用的阀装置,其具有:被连设在与料斗等连接的连接管上且倾斜形成的入口筒;从下方成为与入口筒同心地且不与入口筒滑动接触地旋转自如地嵌盖在入口筒上的有底旋转筒。在该阀装置中成为如下构造,在覆盖设置在入口筒的向下的开口的位置和不覆盖的位置上有底旋转筒被旋转,并进行粉粒体的排出(流出)控制。并且,在该阀装置中,有底旋转筒与入口筒之间设置比粉粒体的粒径稍大的间隙,由此,粉粒体不会破碎,并且,有底旋转筒顺畅地旋转。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10-196810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阀装置中,由于构成为将被旋转驱动的有底旋转筒嵌盖在倾斜的入口筒上的构造,因此具有构造复杂的问题。并且,从设置在上述入口筒和上述有底旋转筒之间的间隙会无意图地排出粉粒体材料。即,能够考虑到,从入口筒向有底旋转筒流下的粉粒体材料一边重复排出和停止排出,一边在进入到间隙且排出停止时,在形成休止角后的状态下被保持,但是因振动或气流的产生,会成为无意图地漏掉或排出。特别是,阀装置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存在压力差的情况,例如,对连设在入口侧的料斗等供给加热气体的情况下,或者向连设在出口侧的输送管路供给输送空气时,根据该压差,即使在成为覆盖上述朝下开口的位置的状态下经过上述间隙,还有可能发生无意图的粉粒体材料的排出,定量排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实情而作出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能够防止因啮入而引起的动作不良或损伤,并且能够进行定量的排出的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以及具备其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涉及本发明的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被设置在积存有粉粒体材料的积存部的下端,具备:连接设置在上述积存部的下端且在末端具有排出口的材料排出通路;将该材料排出通路的排出口开闭的阀体;和使该阀体沿相对上述排出口的周围的阀座面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的阀体驱动部,并成为如下构造,上述阀体在关闭位置,以遍及上述排出口的周向形成使粉粒体材料通不过该阀体与上述阀座面之间程度的预定的间隙的方式被保持。
根据上述构成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不仅成为简易的结构而且与例如沿相对开口部(排出口)正交的方向滑动移动而开闭的装置相比能够使粉粒体材料啮入或破断等降低。
并且,由于成为如下构造,上述阀体在关闭位置,以遍及上述排出口的周向形成使粉粒体材料通不过该阀体与上述阀座面之间程度的预定的间隙的方式被保持,因此,能够高效地防止因粉粒体材料的啮入引起的动作不良或损伤。即,在阀体为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在成为与排出口周围的阀座抵接的构造的情况下,从开位置变为闭位置时,可以考虑到粉粒体材料的啮入发生。若每当开闭时均发生这样的啮入,则反复对阀体施加负荷,可以考虑到阀体或与其连接的阀体驱动部的加载部的连结部等发生损伤的情况,但是通过上述间隙,能够降低基于啮入的向阀体施加的负荷。
进而,由于间隙为使粉粒体材料通不过程度的间隙,因此当阀体为闭位置时,不会无意图地排出粉粒体材料,能够进行定量排出。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被形成在大致铅直方向,并连接设置在上述积存部的下端的第1排出通路;和与该第1排出通路连接设置,朝向斜下方向形成,并在末端具有上述排出口的第2排出通路,在该排出口的周围形成有大致铅直面状的上述阀座面,通过上述阀体驱动部,上述阀体向大致水平方向移动,来开闭上述排出口。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能够与第2排出通路的倾斜相对应地使阀体朝向斜上方移动的结构相比,构造简单。并且,不仅能够通过第1排出通路和第2排出通路使来自积存部下端的粉粒体材料顺畅地在自重作用下流下,而且,能够降低作用在阀体上的粉粒体材料的自重(粉粒体压力),能够顺畅地进行阀体的开闭动作。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具备:将上述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设置在下端的粉粒体材料积存部;空气输送从该排出装置排出的粉粒体材料的材料输送管路;和用于控制上述排出装置的阀体驱动部的控制部。
根据上述构成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由于具备将涉及本发明的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设置在下端的积存部,因此能够降低因啮入等引起的向阀体的负荷,并能够顺畅地进行开闭动作。因此,能够朝向输送目的地进行定量排出,能够朝向输送目的地稳定地输送。
并且,在本发明中,可以将上述积存部作为为供给加热气体而使粉粒体材料干燥的干燥料斗。
若作成这样的结构,则能够从排出装置的上述间隙泄漏干燥料斗内的加热气体以及干燥气体并向材料输送管路导入,材料输送管路以及输送目的地的捕集器等的暂时积存部等成为正压,能够降低外部气体向这些内部空间的导入。因此,能够使输送并积存在上述材料输送管路以及上述输送目的地的一部分积存部的加热干燥后的粉粒体材料的吸湿以及温度下降等降低。
并且,在本发明中,根据上述控制部,基于来自与上述材料输送管路连接的输送目的地的材料要求信号,朝向上述输送目的地空气输送上述积存部的粉粒体材料时,控制上述阀体驱动部,而使该阀体间歇地开启。
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使阀体间歇地开启,因此,能够防止材料输送管路内的粉粒体材料的混入比(混合比、管路内的粉粒体材料的质量流量相对空气流的质量流量的比)急剧上升而材料输送管路被粉粒体材料闭塞,能够进一步稳定地输送空气(本发明的输送空气是指用于空气输送粉粒体材料的空气)。
发明效果:
涉及本发明的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由于通过上述那样的结构构成,因此,不仅成为机构简单的构造,而且能够防止因啮入所引起的动作不良或损伤,并且,能够进行定量的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模拟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的输送系统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
图2(a)~(c)均是模拟地表示该排出装置,(a)为概略主视图、(b)为概略俯视图、(c)为概略侧视图。
图3(a)、(b)均是用于说明该排出装置的排出动作的说明书,为与图2(c)中X-X线向视所对应的概略纵截面图。
图4是模拟地表示由该输送系统所执行的基本动作的一例的概略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以及具备其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的一例以及用于说明其动作例的说明图。
另外,在图1中,用实线模拟地表示使气体(加热空气、输送空气)或粉粒体材料流通的管路(气体管路、粉粒体材料输送管路等)。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10如图1所示,表示被设置在作为积存部的干燥料斗30的下端的例子。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将设置了该排出装置10的干燥料斗30组装到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1中的例子,该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1具备将从排出装置10排出的粉粒体材料向作为输送目的地的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空气输送的材料输送管路2和具有作为控制各部的控制部的CPU41的控制面板40。。
在此,上述粉粒体材料指的是粉体、粒体状的材料,但是也包含微小的薄片状或短纤维片状、条片状的材料等。
并且,作为上述材料,也可以为树脂颗粒或树脂纤维片等的合成树脂材料或者金属材料以及半导体材料、木质材料、药品材料、食品材料等任意材料均可。
并且,作为该粉粒体材料,也可以为通过作为材料源(干燥料斗30的输送源)的配合装置等所配合的多种配合后的粉粒体材料,例如,在成形合成树脂成形品的情况,可以列举出原始材或粉碎材、主配料、各种添加剂等。
作为输送目的地的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了下述捕集供给部50,被设置在射出成形机等的成形机9上,具备作为上部的捕集部的气流混合料斗51和与气流混合料斗51的下部连接设置的作为暂时积存部的积存罐55。
气流混合料斗51的下部设有与被连接在后述的排出装置10的材料输送管路2的一端连接的材料接入管52,在气流混合料斗51的上部,设有与空气管路3的一端连接的分离部53。材料接入管52的与材料输送管路2的一端连接的管路被分支为两条,一条被连接设置在该气流混合料斗51的下端口,另一条成为与积存罐55的上部连接的连接管。该连接管的下端投入口上设有使该下端投入口打开关闭的板阀54。作为该板阀可以是任何部件,但是,在图例中,例示了由绳带状(线状)部件摆动自如地被吊持的铰链状的板阀(双翻板阀)54。该双翻板阀54成为如下构造,通过基于空气管路3的吸引空气的作用(负压作用)被吸引,而关闭上述下端投入口,并伴随停止上述吸引空气,在粉粒体材料的自重作用下使上述下端投入口开启。
材料输送管路2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排出装置10的下部的材料输送管路连接管27(参照图3)连接。
分离部53通过过滤器或网状的多孔板等将输送空气与被输送的粉粒体材料分离,并将分离后的输送空气排出到空气管路3中。
空气管路3的另一端与作为输送气源头的输送鼓风机3a的吸引侧连接,在该输送鼓风机3a的吸引测的上游侧设有用于捕捉尘埃等的过滤器3b。并且,该输送鼓风机3a的吐出侧的空气管路3与设置在排出装置10的下部的空气导入管28(参照图3)相连。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排出装置10、材料输送管路2、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以及空气管路3,输送空气大致循环。
积存罐55上设有用于检测该积存罐55内的粉粒体材料的积存水平下降并输出材料要求信号的材料传感器56。作为该材料传感器56,采用接触式的电平开关等或非接触式的静电电容式水平仪等即可。
在上述构成的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中,通过驱动输送鼓风机3a,从后述的排出装置10排出的粉粒体材料通过经由材料输送管路2、气流混合料斗51以及空气管路3而被大致循环的输送空气经材料输送管路2朝向气流混合料斗51被空气输送。气流混合料斗51中,通过吸引空气使粉粒体材料在料斗内流动,并一边通过分离部53分离含有粉粒体材料和微粉等的输送空气,一边将粉粒体材料混合。并且,若关闭输送鼓风机3a,则在气流混合料斗51内流动的粉粒体材料自重落下,在该自重的作用下,双翻板阀54开启,向下部的积存罐55投入。该输送鼓风机3a按照后述的预定排出·输送程序通过后述的CPU41被驱动控制。
射出成形机9的详细说明省略,构成为,使经由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从材料投入口投入的粉粒体材料在缸内熔融,使熔融的一注射量的树脂从缸顶端的喷嘴向模具(未图示)内注射,来成形树脂成形品。
另外,作为输送目的地的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并不限于上述的例,只要是经由材料输送管路2将所输送的粉粒体材料捕集并暂时积存的话可以为任意结构。
并且,作为通过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1所输送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目的地,并不限于成形合成树脂成形品的射出成形机上所设置的捕集料斗,也可以将其它的材料用射出成形机或挤压成形机或压缩成形机等其它成形机上所设置的捕集料斗作为输送目的地。进而,也可以将作为设置在这样的成形机的前段的暂时积存部的装料料斗、将多种粉粒体材料按预定的配合比配合的配合装置等暂时积存部或计量料斗等作为输送目的地。并且,并不限于单一的输送目的地,可以使材料输送管路分支而向多个输送目的地输送。
干燥料斗30具备:上部为大致圆筒形状、下部为大致倒圆锥形状的料斗本体31;设置在该料斗本体31的上侧的捕集部35;设置在料斗本体31的下端的排出装置10以及向料斗本体31内供给加热后的气体的加热气体供给部37。
在捕集部35上连接有末端与材料罐或配合装置等的材料源(输送源)连接的材料输送管路4和用于吸引捕集部35内的空气的空气吸引管5。该空气吸引管5的末端上连接有作为输送气源的输送鼓风机等。另外,也可以通过切换阀等连接空气吸引管5和连接在上述的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上的空气管路3,使上述的输送鼓风机3a兼用作将粉粒体材料输送到干燥料斗30中的输送鼓风机。
在捕集部35的下部设置的投入管上设置有用于开闭投入管的下端投入口的板阀36。作为该板阀可以为任意,但是在图例中例示了通过轴部件摆动自如地支承投入管的铰链状的板阀(双翻板阀)36。双翻板阀36通过在捕集部35所捕集的粉粒体材料的自重被打开。并且构成如下构造,通过该打开,若将粉粒体材料从与料斗本体31的投入口连接设置的投入管投入到料斗本体31内,则通过锤或弹簧等施力件等关闭机构,关闭该双翻板阀36。
另外,作为该捕集部35以及上述的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的板阀,并不限于上述的例,也可以为滑动板阀等,并且也可以为不设置这样的板阀的形态。
在料斗本体31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检测该料斗本体31内的粉粒体材料的积存水平降低并输出材料要求信号的材料传感器34。作为该材料传感器34,与上述同样,可以采用接触式的电平开关等或非接触式的静电电容式水平仪等。
并且,在料斗本体31的上部(图例中的侧壁上部)设有将通过粉粒体材料层的气体排出的排气口,在该排气口上连接有排气管32
并且,在料斗本体31上,附加设置有向料斗本体31内供给加热后的气体的加热气体供给部37。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设置有除湿元件7的例子,该除湿元件7具备将料斗本体31的排气管32与加热气体供给部37的气体接入口连接的气体循环通路6。
加热气体供给部37,在图例中,具备加热器(Heater)38和将通过该加热器38的气体供给到料斗本体31内的气体供给管39。该气体供给管39被导入到料斗本体31内,在其末端设有将被供给的加热气体向料斗本体31内吐出的吐出口39b。该吐出口39b构成为,在料斗本体31内被配置在下端部近傍且被配置在俯视形成为圆状的料斗本体31的俯视大致中心,将经由气体供给管39送气的气体均匀分散而供气到料斗本体31内。并且,设置有该吐出口39b的气体供给管39的下端部成为向下扩开形状(锥形形状),并作为整流部起作用。通过设置这样的整流部,能够使积存在料斗本体31内的粉粒体材料顺利地先进先出。
另外,在图1中,设置在气体供给管39上的用符号39a表示的部件为用于检测供给到料斗本体31内的气体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基于该温度传感器39a的检测温度,能够控制向加热器38的通电,以使供给气体的温度成为预定的温度。该预定的温度根据粉粒体材料的种类等能够进行适当的设定,例如,在干燥合成树脂材料的情况下,可以设为60℃~180℃左右。
除湿元件7省略详细的说明,构成为,具备含有吸附剂等的吸附体、使对气体循环通路6送气的气体循环的鼓风机、使含有水分的上述吸附体再生的再生机构等。在该除湿元件7上,构成为,将从料斗本体31的排气管32排气的气体在含有吸附剂等的吸附体除湿,并将进行了该除湿处理后的气体(被露点调节后的气体)经由气体循环通路6送到加热气体供给部37的气体接入口。
另外,作为这样的除湿元件7,可以适宜地采用公知的除湿元件,例如,可以采用具备作为吸附体的蜂窝转动体的元件或者具备一个或多个吸附塔的元件等。
进而,也可以不设置这样的除湿元件7,而使用具备作为送风机构的加热器鼓风机的加热气体供给部,所述送风机构取入外气并将通过加热器加热的气体(加热空气)供给到料斗本体31内。在该情况下,可以设置集尘单元,该集尘单元在料斗本体的排气管的末端等上设置将排出空气中所含的粉尘或尘埃等进行捕捉的集尘过滤器或收容捕捉物的垃圾箱等。
在上述构成的干燥料斗30中,按照预定的干燥程序通过后述的CPU41进行控制,通过加热气体供给部37供给加热气体来对积存在料斗本体31内的粉粒体材料进行干燥处理。
并且,进行完干燥处理的粉粒体材料通过后述的排出装置10的开启动作从下端排出口33排出。伴随该排出,若料斗本体31内的粉粒体材料的积存水平比预定水平低,则驱动上述输送气源,在捕集部35,捕集被空气输送的粉粒体材料,使设置在捕集部35的下方的双翻板阀36开启,由此粉粒体材料被依次投入到料斗本体31内。该输送气源可以基于材料传感器34的材料要求信号、通过后述的CPU41驱动控制。
控制面板40具备:按照预定程序控制该输送系统1的上述各机器、各部件以及后述的排出装置10的CPU41;经由信号线等分别连接到该CPU41上的存储部42以及显示操作部43。
在作为控制部的CPU41上,通过信号线等连接有上述的各机器、各部件、各传感器、作为后述的排出装置10的阀体驱动部的气缸16的切换阀16c(参照图1以及图2)等。
显示操作部43设定输入各种设定操作以及后述的开启时间以及关闭时间等的设定输入项目等,并显示各种设定条件以及各种运行模式等。
存储部42由各种存储器等构成,存储基于显示操作部43的操作设定、输入的设定条件以及输入值、用于执行后述的基本动作等的控制程序等的各种程序、预先设定的各种动作条件等。
接着,参照图2以及图3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1所具备的设置在干燥料斗30的下端的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10的具体的一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10如图3所示,具备:与积存粉粒体材料的干燥料斗30的下端排出口33连接设置、在末端具有排出口12a的材料排出通路11、12;用于开闭该材料排出通路11、12的排出口12a的阀体15;和使该阀体15沿相对排出口12a的周围的阀座13的面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的阀体驱动部16。
材料排出通路11、12在本实施例中为下述构造,具有:形成为大致铅直方向且连接设置在干燥料斗30的下端排出口33上的第1排出通路11;连接设置在该第1排出通路11上,且朝向斜下方形成、末端具有大致圆形状的排出口12a的第2排出通路12。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该排出口12a的周围所形成的阀座13的面为大致铅直面状(与水平面成直角的平面状),阀体15通过阀体驱动部16,沿大致水平方向移动来开闭排出口12a。
第1排出通路11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上端具有与干燥料斗30的下端排出口33连通的接入口11a。该第1排出通路11通过经被设置在上端的法兰而连接在干燥料斗30的下端的排出连接管20划分。该排出连接管20,在图例中构成为,在上端的上述法兰的下部连成大致倒圆锥状部,其下部被拉深成圆角状而连成四角筒状部。在该四角筒状部的两侧壁上,分别形成大致圆形状的开口,其中一个通过盖部件22关闭,另一个与划分第2排出通路12的斜管24连接。
并且,在上述四角筒状部的下部朝向斜下方以延伸设置的方式连成有残材排出管21,该残材排出管21的下端残材拆卸口11b上开闭自如地设置有残材排出管板阀18。作为将该残材排出管板阀18开闭自如地固定在残材排出管21的下端的构造,可以为任意构造,在图例中示出了如下构造,在设置于残材排出管21的下端残材拆卸口11b的周围的法兰21a上,设置蝶形螺栓所插通的多个(图例为两个)插通孔,在残材排出管板阀18上,卡合蝶形螺栓,并设置了能够紧固的多个(图例为两个)切口部18a、18a。通过这样的结构,通过将蝶形螺栓螺纹配合(拧)在与残材排出管21的法兰21a的插通孔重合的螺母上,能够将残材排出管板阀18开闭自如地固定在残材排出管21的下端。通过形成这样的残材排出管21并设置使其下端残材拆卸口11b开闭的残材排出管板阀18的结构,若脱离(开启)残材排出管板阀18,则在交换积存在干燥料斗30中的粉粒体材料时,能够容易地将残材排出。
第2排出通路12通过与后述的收容阀体15等的板阀壳体23的一侧部连成的斜管24划分。
该斜管24成为使第2排出通路12整合在形成于排出连接管20的上述四角筒状部的侧壁上的开口中,并被法兰连接在该该四角筒状部上,从上述四角筒状部的侧壁朝向斜下方向延伸设置地形成。
在该斜管24的末端上连成有板阀壳体23,通过该板阀壳体23划分大致长方体形状的阀体収容空间14。该阀体収容空间14通过后述的阀体驱动部16沿大致水平方向移动的阀体15能够移动,在开启时,从排出口12a排出的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能够顺畅地进行。
并且,在形成于第2排出通路12的末端、朝向阀体収容空间14开口的排出口12a的周围,设置阀座13。该阀座13遍及排出口12a周围的整周,使板阀壳体23的内壁面稍微膨出地形成,如上述那样,该阀座13面为大致铅直面状。即,阀座13面形成为朝向大致水平方向。
并且,板阀壳体23的与上述阀座13对置一侧,形成有放入后述的阀体15以及含有阀体驱动部16的加载部的连结部17的开口。在该开口周围所形成的上下的锷部25、25上安装有后述的阀体驱动部16的安装底座16a。在本实施例中,在该板阀壳体23上成为拆装自如地安装阀体驱动部16的构造,在上述上下的锷部25、25上分别设置有与上述同样的插通蝶形螺栓的插通孔。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在板阀壳体23的一侧壁上设置开口,将该开口通过观察窗19密封的例子。该观察窗19通过强化玻璃或强化树脂等透明地形成,并设置成,能够目视后述的阀体15的开闭动作以及粉粒体材料的排出状況。
作为上述那样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阀体収容空间14,其下部侧被拉伸成圆角状,在其下端形成有将积存在干燥料斗30内的粉粒体材料向输送目的地供给的供给口14a。
阀体15为直径比排出口12a的直径大的大致圆盘形状,在图例中,成为具有朝向排出口12a开口的凹部,该凹部的周缘部为与阀座13对应的大致圆环(ring)形状。
该阀体15,如图3所示,通过后述的阀体驱动部16沿大致水平方向移动,如图3(b)所示,在闭合位置,以遍及排出口12a的周向形成使粉粒体材料通不过该阀体15于阀座13面之间的程度的预定的间隙G的方式被保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阀体15成为关闭位置的状况下,在阀体15的上述周缘部的阀座13对置面与阀座13面之间,成为阀体15以遍及排出口12a的开口缘的周向的整周形成预定间隔G的方式被保持。该预定的间隙G优选成为遍及上述周向大致均匀的间隙,也可以使下部侧的间隙与上部侧的间隙不同。
该预定的间隙G按照积存在干燥料斗30的粉粒体材料的粒径等能够设定,优选比粉粒体材料的粒径(最小径)小的间隙。例如,将树脂颗粒等为1~3mm左右粒径(最小径)的粉粒体材料积存在干燥料斗30中时,为0.4mm~3mm未满左右即可。并且,在粉碎材等粒径不均的情况下,优选0.4mm~2mm左右。并且,从高效地防止因啮入等引起的阀体15或连结部17等的损伤等的观点出发,可以为上述粒径的1/3以上、上述粒径未満,并且,优选上述粒径的1/2以上,上述粒径未满。
阀体驱动部16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了气缸16。该气缸16的加载部上通过螺栓等连接有设置在阀体15的背面侧(阀座13面侧)的连结部件,在图中模拟地表示了包含该加载部以及连结部件等的连结部17。
该气缸16的加载部的行程(伸缩)如图3(b)所示,被设定为,在伸长时,在通过连结部17所连接的阀体15和阀座13之间形成上述预定的间隙G,并且,在退缩时,如图3(a)所示,阀体15从排出口12a离开,粉粒体材料顺畅地从排出口12a排出。
另外,在连接该气缸16的加载部与阀体15的连结部件的部位等,可以设置调节沿上述伸缩方向的长度的长度调节机构,将伸长时形成的上述预定的间隙G根据粉粒体材料的粒径等进行调节。
气缸16的壳体的上述伸长方向的前侧以及后侧分别连接有将压缩空气供给到该壳体内的活塞的上述伸长方向前侧以及后侧的压缩空气供给管。该压缩空气供给管连接在附设于上述板阀壳体23上的电磁阀等电磁式的切换阀16c上。该切换阀16c被CPU41切换控制,进行气缸16的加载部的伸缩即阀体15的开闭动作。
另外,在图2中,符号16d为与切换阀16c以及压缩气源连接并用于压缩空气的供给以及切断的手指阀(手动阀)。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气缸16的上述伸长方向前端面上设置有被安装固定在板阀壳体23上的安装底座16a,并在该安装底座16a的上下形成上述同样的蝶形螺栓所卡合并能够紧固的多个(在图例中为两个)切口部16b、16b。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气缸16容易地从板阀壳体23脱离,能够容易进行板阀壳体23内、气缸16上所连结的阀体15以及其连结部17等的清扫。其结果,能够容易去除附着在板阀壳体23的内壁面、阀体15及其连结部17等上的粉粒体材料,并在进行积存在干燥料斗30的粉粒体材料的交换等时,能够防止混合污染等。
另外,作为使阀体15移动的阀体驱动部,并不限于上述的气缸16,采用其它的液压缸、电动式缸、电动式螺纹轴(滚珠丝杠等)等也可以。
在上述的板阀壳体23的下端向下开口而形成的供给口14a上,法兰连接有大致“T”字形状的输送喷嘴26的一个连接管。从该连接管分支的材料输送管路连接管27上连接有上述的材料输送管路2,另一方面,在空气导入管28上连接有空气管路3。
另外,在图2中,用符号29表示的部件为拆装自如地盖在空气导入管28上的过滤器。如本实施例的输送系统1那样,在构成经由排出装置10、材料输送管路2、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以及空气管路3而输送空气大致循环的结构时,可以不要该过滤器29。另一方面,通过空气管路3不将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和排出装置10连接的状态下,例如,在被配设在空气管路3上的输送鼓风机3a的吐出侧被开启时,可以在空气导入管28上安装过滤器29,可以除去异物等,并进行外气的取入等。并且,并不限于上述那样的驱动输送鼓风机3a来使吸引空气作用在材料输送管路2上而进行输送的方式,也可以为供给压缩空气来进行加压输送的形态。该情况下,使过滤器29脱离,将与气源连接的管路与空气导入管28连接即可。
并且,上述的排出装置10的各部用不锈钢等金属系材料形成也可以。
根据上述构成的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排出装置10,不仅成为简易的结构,而且与例如沿相对开口部(排出口)正交的方向滑动移动而开闭的装置相比能够使粉粒体材料啮入或破断等降低。
并且,由于阀体15在关闭位置被保持成下述的构造,在该阀体15与阀座13面之间遍及排出口12a的圆周向形成上述预定的间隙G,因此,能够高效地防止因粉粒体材料的啮入引起的动作不良或损伤。即,在阀体为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在成为与排出口周围的阀座抵接的构造时,从开位置变为闭位置时,可以考虑到粉粒体材料的啮入发生。若每当开闭时均发生这样的啮入,则反复对阀体15施加负荷,可以考虑到阀体15或包含与其连接的阀体驱动部16的加载部的连结部17等发生损伤的情况,但是通过间隙G,能够降低基于啮入的向阀体15施加的负荷。
进而,由于间隙G为使粉粒体材料通不过程度的间隙,因此当阀体15为闭位置时,不会无意图地排出粉粒体材料,能够进行定量排出。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成为如下构造,具有:在大致铅直方向所形成、连接设置在干燥料斗30的下端的第1排出通路11;和与该第1排出通路11连接设置、且朝向斜下方向而形成,在末端具有排出口12a的第2排出通路12,在该排出口12a的周围形成大致铅直面状的阀座13面,通过气缸16使阀体15向大致水平方向移动来开闭排出口12a的构造。因此,例如与第2排出通路的倾斜相对应地使阀体朝向斜上方移动的结构相比构造简单。并且,不仅能够通过第1排出通路11和第2排出通路12从干燥料斗30的下端排出口33使粉粒体材料顺畅地在自重作用下流下,而且,能够降低作用在阀体15上的粉粒体材料的自重(粉粒体压力),能够顺畅地进行阀体15的开闭动作。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1,由于具备将上述那样的排出装置10设置在下端的干燥料斗30,因此能够降低因啮入等引起的向阀体15的负荷,并能够顺畅地进行开闭动作。因此,能够朝向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进行定量排出,能够朝向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稳定地输送。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构成在干燥料斗30的下端设置上述那样的排出装置10,并朝向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空气输送粉粒体材料的结构,因此,能够从排出装置10的间隙G泄漏干燥料斗30内的加热气体以及干燥气体并向材料输送管路2导入,材料输送管路2以及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的气流混合料斗51等成为正压,能够降低外部气体向这些内部空间的导入。因此,能够降低加热干燥后的粉粒体材料的吸湿以及温度下降等。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如上述那样,构成为,输送空气经由排出装置10、材料输送管路2、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以及空气管路3大致循环。因此,通过成为该经路与外部气体大致切断的状态,从排出装置10的间隙G泄漏干燥料斗30内的加热气体以及干燥气体,由此,该通路内由加热气体以及干燥气体大致充满,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降低加热干燥后的粉粒体材料的吸湿以及温度下降等。
接着,基于图4对涉及上述所构成的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1中进行的基本动作(排出动作以及输送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
另外,在图4所示的时序图中,模拟地表示各机器的信号以及ON/OFF等。
并且,以下的排出·输送程序可以在积存于干燥料斗30中的粉粒体材料升温到预定的状态且至少下层侧的粉粒体材料的干燥成为预定程度且排出准备完毕后执行。
在本动作例中,示出了如下例子,根据上述的CPU41,基于来自设置于与材料输送管路2连接的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上的材料传感器56的材料要求信号(材料无信号),在使干燥料斗30的粉粒体材料排出而朝向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输送空气时,控制气缸16(进一步特定的话,为上述的切换阀16c),并且间歇地开启排出装置10的阀体15。
如图4所示,若输出来自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的材料传感器56的材料要求信号,则启动输送鼓风机3a。在本动作例中,在输出来自材料传感器56的材料要求信号后,预定的延迟时间经过后,使输送鼓风机3a启动。该延迟时间从防止材料传感器56的误检测等观点出发被设定,例如可以为几秒左右。
并且,启动输送鼓风机3a后,考虑输送鼓风机3a的驱动马达的加速时间等而设置预定的延迟时间t1,若经过该延迟时间t1,则开始排出装置10的阀体15的开闭动作。与该预定的延迟时间t1同样,也可以为几秒左右。
若经过了上述预定的延迟时间t1,则切换控制气缸16的切换阀16c,使排出装置10的阀体15移动,为图3(a)所示的开位置。由此,排出口12a被开启,滞留在其上流侧(干燥料斗30侧)的粉粒体材料被排出,经过阀体収容空间14,从其下端的供给口14a向输送喷嘴26供给。通过输送鼓风机3a的驱动将输送空气供给到输送喷嘴26,因此,由该输送空气,向输送喷嘴26流下的粉粒体材料朝向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的气流混合料斗51而被空气输送。
该阀体15在开位置的开启时间t3与上述同样为几秒左右。
若经过上述开启时间t3,则切换控制气缸16的切换阀16c,使排出装置10的阀体15移动,图3(b)所示的为关闭位置。由此,排出口12a被关闭,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被停止。在该状态下,上述那样的阀体15与阀座13面之间,由于形成上述预定的间隙G,因此,能够降低因向阀体15的啮入而引起的负荷,并且,干燥料斗30内的加热气体以及干燥气体从该间隙G向上述通路泄漏而流动。
使该阀体15在关闭位置的关闭时间t4与上述同样为几秒左右。例如,可以使上述开启时间t3为2秒,上述关闭时间t4为3秒。
这些开启时间t3以及关闭时间t4可以预先设定并存储在存储部42中,并且,也可以由显示操作部43作为事前设定输入项目设定输入。并且,也可以变更这些开启时间t3以及关闭时间t4。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排出装置10的板阀壳体23上设置观察窗19,因此,能够从该观察窗19目视粉粒体材料的排出状況,而设定变更这些开启时间t3以及关闭时间t4。例如,在粉粒体材料排出过量时,可以使开启时间t3短缩,关闭时间t4延长。并且,可以变换开启时间t3以及关闭时间t4为如图例那样成为一定时间的形态,而将每次开启它们的时间缩短或延长。
若经过上述关闭时间t4,则与上述同样,到开启时间t3经过为止,使阀体15为开启位置,下面同样间歇地开启阀体15。
另外,通过从材料传感器56输出一次的材料要求信号,使阀体15间歇地开启的次数可以为几次左右~十几次左右(图例中为6次)。并且,该开启次数可以预先设定而存储到存储部42中,并且,可以作为事先设定的输入项目从显示操作部43设定输入。并且,其开启次数能够变更。
如上所述地在间歇地使阀体15开启后,在本动作例中,到经过预定的输送混合延迟时间t2之前使输送鼓风机3a的动作继续。该输送混合延迟时间t2为防止材料输送管路2内的粉粒体材料的滞留,并能够在气流混合料斗51使粉粒体材料流动而一边除去微粉等一边进行混合的程度的时间,例如为几秒左右~几十秒左右。
包含该输送混合延迟时间t2以及上述的延迟时间t1的输送鼓风机3a的驱动时间可以预先设定并存储在存储部42中,并且,作为事先设定输入项目由显示操作部43设定输入。并且,能够使该驱动时间变更。
另外,在图例中,由于在成形机侧捕集供给部50上设置气流混合料斗51,因此,虽然示出了输送混合延迟时间t2比较长的例子,但是,在采用通常的捕集料斗时,可以比其短。进而,可以不设置上述延迟时间t1以及输送混合延迟时间t2。
若经过输送混合延迟时间t2即经过输送鼓风机3a的上述驱动时间,侧使输送鼓风机3a停止。接着,若从输出材料传感器56输出材料要求信号,则与上述同样,使输送鼓风机3a驱动,并与上述同样使排出装置10的阀体15开闭。
如上所述,根据本动作例,由于成为在输送粉粒体材料时使阀体15间歇地开启,因此,能够防止材料输送管路2内的粉粒体材料的混入比(混合比、管路内的粉粒体材料的质量流量相对空气流的质量流量的比)急剧上升而材料输送管路2被粉粒体材料闭塞,能够进一步稳定地输送空气。根据上述那样的涉及本实施例的排出装置10,能够防止因啮入而引起的动作不良或损伤等,并且,能够进行顺畅的开闭动作,且能够进行定量排出,因此,即使如上述那样在作为间歇地使阀体15开启的形态时,也难以产生因啮入引起的动作不良等,能够优选地采用。
另外,作为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1中所执行的排出·输送程序,并不限于上述动作例。如上述那样,可以为下述方式,不使阀体15间歇地开启,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前,或者在从材料传感器等输出满信号等之前,继续开位置。
并且,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1中,虽然示出了将在下端设置排出装置10的积存部作为干燥料斗30,但是并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例如,在材料罐或暂时积存料斗等的积存部的下端设置排出装置10,朝向干燥料斗、配合装置、成形机上的捕集料斗等输送目的地空气输送上述积存部的粉粒体材料的形态也可以。
进而,也可以代替将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排出装置10组装到上述那样的空气输送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的形态,从供给口14a自重落下并朝向供给目的地供给。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例示了具有将排出装置10的材料排出通路形成在大致铅直方向上,与上述积存部的下端连接设置的第1排出通路,和与该第1排出通路连接设置,朝向斜下方向形成,且在末端具有上述排出口的2排出通路的构造,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例如,也可以为由与上述同样的第1排出通路和与其连接设置的大致水平地形成的第2排出通路构成材料排出通路。该情况下,考虑材料的休止角等,可以将大致水平的第2排出通路可以缩短到在自重作用下能够流下的程度,或者,通过从第2排出通路的一端侧供给压缩空气,由此从排出口排出的形态。进而,将上述那样的向下倾斜的第2排出通路作为材料排出通路,将其连接设置在积存部的下端的形态也可以。
进而,在图例中,虽然例示了排出装置10的阀体15、排出口12a、阀座13以大致圆形形成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将它们形成为大致椭圆形、大致方形或其它的大致多边形等。

Claims (5)

1.一种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被设置在积存粉粒体材料的积存部的下端,其特征在于,
具备:连接设置在上述积存部的下端且在末端具有排出口的材料排出通路;将该材料排出通路的排出口开闭的阀体;和使该阀体沿相对上述排出口的周围的阀座面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的阀体驱动部,
并成为如下构造,上述阀体在关闭位置,以遍及上述排出口的周向形成使粉粒体材料通不过该阀体与上述阀座面之间程度的预定的间隙的方式被保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材料排出通路为下述构造,具备:被形成在大致铅直方向,并连接设置在上述积存部的下端的第1排出通路;和与该第1排出通路连接设置,朝向斜下方向形成,并在末端具有上述排出口的第2排出通路,在该排出口的周围形成有大致铅直面状的上述阀座面,
通过上述阀体驱动部,上述阀体向大致水平方向移动,来开闭上述排出口。
3.一种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设置在下端的粉粒体材料积存部;空气输送从该排出装置排出的粉粒体材料的材料输送管路;和用于控制上述排出装置的阀体驱动部的控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积存部为供给加热气体而使粉粒体材料干燥的干燥料斗。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基于来自与上述材料输送管路连接的输送目的地的材料要求信号,朝向上述输送目的地空气输送上述积存部的粉粒体材料时,控制上述阀体驱动部,而使该阀体间歇地开启。
CN201110274678.5A 2010-09-17 2011-09-16 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以及具备其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 Active CN1024103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0192A JP5130338B2 (ja) 2010-09-17 2010-09-17 粉粒体材料の排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粉粒体材料の輸送システム
JP210192/2010 2010-09-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0377A true CN102410377A (zh) 2012-04-11
CN102410377B CN102410377B (zh) 2016-01-20

Family

ID=45817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4678.5A Active CN102410377B (zh) 2010-09-17 2011-09-16 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以及具备其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82401B2 (zh)
JP (1) JP5130338B2 (zh)
CN (1) CN10241037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5482A (zh) * 2015-01-13 2015-04-29 祖明江 一种干性粉剂的加料机构及包括其的制芯装置
CN108502549A (zh) * 2017-02-24 2018-09-07 科倍隆有限公司 传送设备和用于传送塑料颗粒的方法
CN108946170A (zh) * 2017-05-24 2018-12-07 株式会社松井制作所 粉粒体材料的输送方法及粉粒体材料的输送装置
CN111068539A (zh) * 2018-10-22 2020-04-28 株式会社松井制作所 粉粒体材料的供给装置及粉粒体材料的供给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104868B4 (de) 2012-06-05 2022-07-28 Thilo Kraemer Pneumatischer Förderer für Schüttgüter
CN102700955A (zh) * 2012-06-20 2012-10-03 江苏泓明达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库侧卸料装置
JP6053143B2 (ja) * 2013-02-01 2016-12-27 株式会社カワタ 開閉装置
US9738200B2 (en) * 2014-06-11 2017-08-22 Cnh Industrial Canada, Ltd. Air conveying system for filling of air seeder tank
US9459183B1 (en) * 2015-01-15 2016-10-04 Bruce D. Schnakenberg System for the collection and disposal of grain samples
WO2018081078A1 (en) * 2016-10-26 2018-05-03 Saltco, LLC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delivery of salt
JP7343887B2 (ja) * 2019-04-12 2023-09-13 株式会社カワタ 粉粒体の開閉弁装置
JP6667884B1 (ja) 2019-07-17 2020-03-18 株式会社松井製作所 粉粒体材料の乾燥装置及び粉粒体材料の乾燥方法
JP7395173B2 (ja) * 2019-08-28 2023-12-11 株式会社松井製作所 水分判定装置、水分判定システム及び水分判定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41190A (en) * 1979-09-12 1981-04-17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Valve for feeding pulverulent and granular body
JPS5831824A (ja) * 1981-08-14 1983-02-2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塊状物用シ−ル弁
JP2000095213A (ja) * 1998-09-21 2000-04-04 Hosokawa Micron Corp 粉体供給装置
JP2002144335A (ja) * 2000-11-10 2002-05-21 Nakamura Kagakukogyo Co Ltd 粒状プラスチック材料の乾燥装置
US20040238133A1 (en) * 2003-03-10 2004-12-02 Wolfgang Lashofer Process and device for discharging lignocellulose raw materials from a digester and conveying the raw material to a refiner
JP2005088895A (ja) * 2003-09-11 2005-04-07 Tokyo Autom Mach Works Ltd 粉粒体充填装置
JP2007032778A (ja) * 2005-07-29 2007-02-08 Kobelco Eco-Solutions Co Ltd バルブ
CN201105919Y (zh) * 2007-11-01 2008-08-27 川田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定量清扫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84248A (en) * 1936-08-06 1939-12-19 Extractol Process Ltd Method and mechanism for continuously forming liquid-impervious plugs in extraction units
US2321015A (en) * 1942-05-30 1943-06-08 Lummus Co Catalytic reactor
US2467805A (en) * 1945-03-09 1949-04-19 Robert E Bressler Apparatus for burning fuel
US3841465A (en) * 1972-03-06 1974-10-15 Awt Systems Inc Solids feed to a pressurized reactor
SE419875B (sv) * 1978-02-10 1981-08-31 Mo Och Domsjoe Ab Forfarande anordning for att med roterbar, med rivorgan forsedd mothallsanordning sonderdelad fibrost cellulosamateial
DE3105626C2 (de) * 1981-02-16 1986-07-31 L. & C. Steinmüller GmbH, 5270 Gummersbach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des Zündbrennstaubes für eine Zündflamme zum Zünden einer Kohlenstaubrundbrennerflamme
AT381871B (de) * 1981-11-26 1986-12-10 Voest Alpine Ag Einrichtung zum verschliessen einer beschickungsoeffnung fuer autoklaven
US4630554A (en) * 1982-05-14 1986-12-23 T.A.S., Inc. Pulverized solid fuel burner and method of firing pulverized fuel
DE3507628A1 (de) * 1985-03-05 1986-09-18 Veba Oel Entwicklungs-Gesellschaft mbH, 4650 Gelsenkirche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sschleusen von asche- oder auch schlacketeilchen aus einem druckvergasungsreaktor
JPS61263501A (ja) * 1985-05-14 1986-11-21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給塵機
US4756348A (en) * 1986-08-07 1988-07-12 Hydreclaim Corporation Control apparatus for plastic blending machinery
JP2547550B2 (ja) * 1986-10-18 1996-10-23 バブコツク日立株式会社 微粉炭燃焼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4776493A (en) * 1987-04-06 1988-10-11 General Kinematics Corporation Discharge control valve
JPH0734319Y2 (ja) * 1990-07-09 1995-08-02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粉粒状原料の流動層焼成装置
US5340241A (en) * 1992-02-04 1994-08-23 Motan, Inc. Device for metering and entraining a product into a gas stream
DE9315175U1 (de) * 1993-10-06 1994-01-05 Peters Ag Claudius Schneckenförderer für Schüttgut
US5388537A (en) * 1994-08-02 1995-02-14 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 Company System for burning refuse-derived fuel
JP3748144B2 (ja) 1997-01-07 2006-02-22 株式会社松井製作所 粉粒体用の弁装置
US7533778B1 (en) * 2004-07-15 2009-05-19 Staples Wesley A Manway opener system and method
WO2007139106A1 (ja) * 2006-05-31 2007-12-06 Sintokogio, Ltd. 加圧タンク、粉体の輸送管への送込み装置およびその送込み方法、並びに粉体の輸送管への送込み間隔の決定方法
US7976259B2 (en) * 2007-07-16 2011-07-12 Joe David Craig System for feeding biomass into a pressurized vessel
GB0716664D0 (en) * 2007-08-24 2007-10-03 Dps Bristol Holding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a particulate material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41190A (en) * 1979-09-12 1981-04-17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Valve for feeding pulverulent and granular body
JPS5831824A (ja) * 1981-08-14 1983-02-2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塊状物用シ−ル弁
JP2000095213A (ja) * 1998-09-21 2000-04-04 Hosokawa Micron Corp 粉体供給装置
JP2002144335A (ja) * 2000-11-10 2002-05-21 Nakamura Kagakukogyo Co Ltd 粒状プラスチック材料の乾燥装置
US20040238133A1 (en) * 2003-03-10 2004-12-02 Wolfgang Lashofer Process and device for discharging lignocellulose raw materials from a digester and conveying the raw material to a refiner
JP2005088895A (ja) * 2003-09-11 2005-04-07 Tokyo Autom Mach Works Ltd 粉粒体充填装置
JP2007032778A (ja) * 2005-07-29 2007-02-08 Kobelco Eco-Solutions Co Ltd バルブ
CN201105919Y (zh) * 2007-11-01 2008-08-27 川田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定量清扫阀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5482A (zh) * 2015-01-13 2015-04-29 祖明江 一种干性粉剂的加料机构及包括其的制芯装置
CN104555482B (zh) * 2015-01-13 2016-08-17 祖明江 一种干性粉剂的加料机构及包括其的制芯装置
CN108502549A (zh) * 2017-02-24 2018-09-07 科倍隆有限公司 传送设备和用于传送塑料颗粒的方法
CN108946170A (zh) * 2017-05-24 2018-12-07 株式会社松井制作所 粉粒体材料的输送方法及粉粒体材料的输送装置
CN108946170B (zh) * 2017-05-24 2022-05-24 株式会社松井制作所 粉粒体材料的输送方法及粉粒体材料的输送装置
CN111068539A (zh) * 2018-10-22 2020-04-28 株式会社松井制作所 粉粒体材料的供给装置及粉粒体材料的供给方法
CN111068539B (zh) * 2018-10-22 2023-07-04 株式会社松井制作所 粉粒体材料的供给装置及粉粒体材料的供给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70236A1 (en) 2012-03-22
US8882401B2 (en) 2014-11-11
JP2012062193A (ja) 2012-03-29
JP5130338B2 (ja) 2013-01-30
CN102410377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0377A (zh) 粉粒体材料的排出装置以及具备其的粉粒体材料的输送系统
US7479170B1 (en) Modular up-draft pressure pulse bag house
TWI720171B (zh) 分配固體物質之裝置及方法
ITVR20060033A1 (it) Dispositivo ed impianto per la rimozione di polvere da materiali granulari
US20150238890A1 (en) Fabric fil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the same
US20220362691A1 (en) Method for intermittently cleaning a filter, and filter device for a metal printing device
CN112295328A (zh) 智能除尘系统的清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TW202014249A (zh) 用於散裝材料除塵的設備和方法
CN106457104A (zh) 油分离器和排放物排出系统
KR100821986B1 (ko) 입상체 진공이송장치
US10053303B2 (en) Low profile receiver
KR101808383B1 (ko) 분진처리장치
CN204211095U (zh) 一种圆柱形物品供给装置
CN208976401U (zh) 半圆形圆柱构造的除尘设备
KR101536694B1 (ko) 입상 물질 분리장치
CN106516292A (zh) 斗式零件分装系统
CN205463096U (zh) 骨料、粉料清洁系统
CN107199118B (zh) 一种粉状流体除铁装置
TW202102306A (zh) 用於處理散料之設備、配套工件組與方法
WO2017136074A1 (en) Low profile receiver
CN201198176Y (zh) 真空填料机
CN104617190B (zh) 一种led粉尘颗粒的清理设备及清理方法
JP6198482B2 (ja) 気力輸送装置および気力輸送方法
CN108946170A (zh) 粉粒体材料的输送方法及粉粒体材料的输送装置
CN214096775U (zh) 一种多通道分时控制的煤粉自动取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