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5159B - 车辆用警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警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5159B
CN102405159B CN201080017647.5A CN201080017647A CN102405159B CN 102405159 B CN102405159 B CN 102405159B CN 201080017647 A CN201080017647 A CN 201080017647A CN 102405159 B CN102405159 B CN 1024051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oudspeaker
wire fuse
power supply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76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5159A (zh
Inventor
堀江秀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05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5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5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51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1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actuating a signalling devic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警报装置。该车辆用警报装置包括:第一喇叭,设置在车辆中;第二喇叭,设置在不能从上述车辆的外部接触的位置上;电源,向上述第一喇叭和上述第二喇叭供电;被盗检测部,检测上述车辆的被盗行为的发生;喇叭开关,接受操作者的操作;第一继电器,在该喇叭开关工作时闭合;第一保险丝,与该第一继电器和上述第一喇叭串联连接在上述电源上;第二保险丝,通过与该第一保险丝不同的系统连接在上述电源上;以及第二继电器,与该第二保险丝和上述第二喇叭串联连接在上述电源上,上述第二继电器具有:第一接点,将上述第二喇叭通过上述第一保险丝和上述第一继电器与上述第一喇叭并联地连接在上述电源上;和第二接点,将上述第二喇叭通过上述第二保险丝连接在上述电源上,在检测到发生上述被盗行为时闭合上述第二接点。

Description

车辆用警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辆的通常使用时和被盗时发出警报的车辆用警报装置。
本发明以2009年4月22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09-104433号公报为基础主张优先权,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汽车等中装备有车辆用警报装置,该车辆用警报装置具有例如正在行驶这样的车辆通常使用的情况下为提醒其周围的车或行人注意时发出警笛(警报)的功能,还具有在检测到可能会发生车辆被盗时发出警报的功能。
如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在这种车辆用警报装置中,在发生被盗时警报器可靠地工作是很重要的。图6示出现有的车辆用警报装置中的电路结构。
该现有的车辆用警报装置具有:2个通常喇叭81a和81b、1个防盗专用喇叭82。通常喇叭81a和81b连接在第一继电器电路131所具有的开关131a的一个端子上。该开关131a的另一个端子通过第一保险丝121而连接在电源110的正极端子上。此外,第一继电器电路131所具有的线圈131b的一个端子与开关131a同样被连接在第一保险丝121上。该线圈131b的另一个端子连接在二极管150的一个端子和喇叭开关160上。
另一方面,防盗专用喇叭82连接在第二继电器电路132所具有的开关132a的一个端子上。该开关132a的另一个端子经由第二保险丝122而连接在电源110的正极端子上。此外,第二继电器电路132所具有的线圈132b的一个端子与开关132a同样被连接在第二保险丝122上。该线圈132b的另一个端子连接在二极管150的另一个端子和安全控制单元170上。此外,如图6所示那样,由第一保险丝121、第一继电器电路131、通常喇叭81a以及81b构成的系统、和由第二保险丝122、第二继电器电路132、防盗专用喇叭82构成的系统对于电源110是并列的(不同系统)。
在这里,设于上述第一继电器电路131与第二继电器电路132之间的二极管150的电流方向被设定为电流从第一继电器电路131流向安全控制单元170,而被连接。由此,若喇叭开关160被操作而通电时(即,通常使用时),电流从电源110通过第一保险丝121和第一继电器电路131的线圈131b而流向喇叭开关160。并且,电流在线圈131b中流过,则第一继电器电路131的第一开关131a闭合,向通常喇叭81a和81b流入电流。其结果,通常喇叭81a和81b工作,发出作为警笛的警报音。
此外,若通过未图示的传感器等检测到被盗行为,则安全控制单元170的输入端(图6中B点)的电位被控制成与接地电位相等。这样,电流从电源110通过第一保险丝121、第一继电器电路131的线圈131b以及二极管150流向安全控制单元170,并且从电源110经过第二保险丝122和第二继电器电路132的线圈132b流向安全控制单元170。由此,第一继电器电路131的开关131a和第二继电器电路132的开关132a均闭合,通常喇叭81a和81b以及防盗专用喇叭82即所有的喇叭工作,对被盗行为发出警报。
然而,通常喇叭81a和81b为了满足法律所规定的作为警笛的声压而往往配设在车辆的前端部。在进行偷盗行为的人从车辆外部对配设于该部位的通常喇叭进行加工而使图6中的A点接地的情况下,通过安全控制单元170的控制而使第一继电器电路131的开关131a通电,从而在将电源110、第一保险丝121、开关131a以及A点连结而成的线路中流过过大的电流,因此,第一保险丝131被烧断。其结果,通常喇叭81a和81b处于无法工作的状态。但是,若将防盗专用喇叭82例如配置在发动机室内的从外部不能碰到的部位,则通常喇叭和防盗专用喇叭将会成为不同的系统。因此,即使在使上述A点接地的情况下,第二保险丝122也不会被烧断,而防盗专用喇叭82将持续发出警报。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4-310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车辆用警报装置中存在下述课题,即:需要另行设置与通常情况下所使用的通常喇叭不同的防盗专用喇叭,所以所需要的喇叭的数量变多,成本增大,并且还必须确保用于安装防盗专用喇叭的空间。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情况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且节省空间的、在被盗时可靠地发出警报的车辆用警报装置。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相关的目的,采用了以下方案。即:
(1)一种车辆用警报装置,包括:第一喇叭,设在车辆上;第二喇叭,设置在不能从上述车辆的外部接触的位置上;电源,向上述第一喇叭和上述第二喇叭供给电力;被盗检测部,检测上述车辆的被盗行为的发生;喇叭开关,接受操作者的操作;第一继电器,在上述喇叭开关工作时闭合;第一保险丝,与上述第一继电器和上述第一喇叭串联连接在上述电源上;第二保险丝,通过与上述第一保险丝不同的系统连接在上述电源上;以及第二继电器,与上述第二保险丝和上述第二喇叭串联连接在上述电源上,上述第二继电器具有:第一接点,将上述第二喇叭通过上述第一保险丝和上述第一继电器与上述第一喇叭并联地连接在上述电源上;以及第二接点,将上述第二喇叭通过上述第二保险丝连接在上述电源上,在检测到发生上述被盗行为时闭合上述第二接点。
根据上述(1)所述的车辆用警报装置,在喇叭开关工作时,从电源通过第一保险丝和第一继电器向第一喇叭通电,并且从电源通过第一保险丝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一接点向第二喇叭通电。另一方面,在检测到发生被盗行为时,从电源经过第二保险丝和第二继电器向第二喇叭通电。因此,在通常的喇叭开关工作时,使第一喇叭和第二喇叭双方鸣响。此外,即使在由于被盗等行为使第一保险丝断开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检测到发生被盗行为时,通过第二保险丝可靠地使第二喇叭鸣响。因此,能够防止零部件数量的增加、实现低成本化、并且实现安全性的提高。
(2)在上述(1)所述的车辆用警报装置中,上述第一保险丝和上述第二保险丝中至少一方兼用作设置在上述车辆所搭载的灯具与上述电源之间的保险丝。
根据上述(2)所述的车辆用警报装置,在第一保险丝或者第二保险丝断开的情况下搭载在车辆中的预定灯具不被点亮,所以能够容易辨识到保险丝断开。因此,能够消除保险丝断开状态,在喇叭开关工作时可靠地使第一喇叭和第二喇叭鸣响,并且在检测到发生被盗行为的情况下可靠地使第二喇叭鸣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警报装置,能够使成本变低且节省空间,在被盗时可靠地发出警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警报系统的低音喇叭和安全喇叭的设置位置的立体图。
图2是同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警报装置的电路图。
图3是示意地示出同一实施方式的制动灯系统负载和小灯系统负载所流过的电流的电路图。
图4是示意地示出同一实施方式的通常使用时所流过的电流的电路图。
图5是示意地示出同一实施方式的在被盗时所流过的电流的电路图。
图6是现有的车辆用警报装置的电路图。
标号说明
10电源
21第一保险丝
22第二保险丝
31第一继电器电路(第一继电器)
32第二继电器电路(第二继电器)
32b第一接点
32c第二接点
41低音喇叭(第一喇叭)
42安全喇叭(第二喇叭)
60喇叭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警报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警报装置1是不仅驱动警笛还驱动防盗用的警报的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相对发出低音的低音喇叭(LOW HORN,第一喇叭)41和相对发出高音的安全喇叭(SECURITY HORN,第二喇叭)42。低音喇叭41为了满足法律所规定的作为警笛的声压而配置在车辆前端部的格栅开口部101附近等部位。此外,安全喇叭42被配置在不容易从车辆外部接触的位置,具体而言,被配置在车辆前方侧的保险杠102内部等部位。该安全喇叭42在检测到被盗行为时发出警报音,并且作为在警笛工作时发出高音域的高音喇叭而与低音喇叭41一起鸣笛。
如图2所示,低音喇叭41的一端侧通过第一继电器电路31和第一保险丝21而被连接在电源(+B)上,该低音喇叭41的另一端侧连接在车身等的接地E上。第一继电器电路31具有:线圈31a、构成通过向该线圈31a通电而闭合的接点的接点31b、以及可动接片31c。并且,在该接点31b的接地侧端子上连接有上述低音喇叭41的一端,在该接点31b的电源侧端子上串联连接有第一保险丝21。此外,在该接点31b的电源侧端子上连接线圈31a的电源侧端子,并且以分支的方式连接有车辆的制动灯系统负载(断开LT系统负载)。由此,若用户踩踏制动踏板,则如图3所示,从电源10经由第一保险丝21向制动灯系统负载35通电,从而制动灯等被点亮。
此外,在线圈31a与接地E之间夹装有喇叭开关(HORNSWITCH)60。该喇叭开关60设在方向盘的毂部(省略图示)等。通过用户进行按压该喇叭开关60的操作,在上述线圈31a中流过电流,从而接点31b之间闭合。
另一方面,安全喇叭42的一对端子的一端侧即电源侧端子经由第二继电器电路32和第二保险丝22而连接在电源10上。安全喇叭42的一对端子的另一端侧即接地侧端子连接在车身等接地E上。
第二继电器电路32构成为具有:线圈32a、构成通过向该线圈32a通电来切换2个接点的c接点的第一接点32b、第二接点32c、公用接点32d以及可动接片32e。并且,在不对线圈32a通电时,借助于可动接片32e而使第一接点32b与公用接点32d之间闭合。另一方面,在向线圈32a通电时,利用可动接片32e,第二接点32c与公用接点32d之间闭合。
第二继电器电路32在第一接点32b上连接有上述低音喇叭41的电源侧端子,在第二接点32c上通过第二保险丝22连接有电源10。此外,在公用接点32d上连接有安全喇叭42的电源侧端子。再有,在第二接点32c上连接有线圈32a的电源侧端子。此外,在第二接点32c上以分支的方式连接有小灯系统负载(小灯LT系统负载)36。由此,若用户对小灯进行接通的操作,则如图3所示,从电源10经由第二保险丝22向小灯系统负载36通电,从而小灯等被点亮。
此外,在线圈32a与接地E之间连接有对向线圈32a的通电进行控制的安全控制单元70。通过该安全控制单元70对线圈32a的通电控制,进行上述第一接点32b和第二接点32c之间的切换控制。此外,由于上述结构,在第一继电器电路31上设有4个端子,在第二继电器电路32上设有5个端子。
安全控制单元70根据来自对安装有车辆用警报装置1的车辆检测被盗行为的传感器(未图示)的输入来判定是否发生了被盗行为。在判定为发生了被盗行为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控制:向上述安全喇叭42通电使之鸣响从而发出警报音。在对安全喇叭42进行通电的方法中,例如有下述方法:使开关元件等接通,将预先接地的安全喇叭42连接到电源10上等。更具体而言,在检测到发生被盗行为时,从第二继电器32的第一接点32b切换到第二接点32c上,所以安全喇叭42经由第二保险丝22而连接到电源10上。该第一接点32b在未检测到被盗行为的通常状态下将喇叭开关60接通,所以构成经由第一保险丝21而将安全喇叭42连接到电源10上的线路。
在这里,作为检测上述被盗行为的传感器,例如可以使用用于检测门锁闭的状态的门锁闭传感器或用于检测发动机罩的状态的罩锁闭传感器等。在为门锁闭传感器的情况下,能够根据其输出判定第三者对门锁进行了非法解除。并且,在为罩锁闭传感器的情况下,根据其输出能够判定未按照正规的顺序进行发动机罩的开放等。
例如,关于基于门锁闭状态的被盗行为的检测,将从车辆外部按照正规方法对车门进行锁定的情况存储在安全控制单元70的存储器(省略图示)中。之后,在维持该锁定状态时,在门锁闭传感器检测到从车室内侧解除门锁闭的情况下检测为发生被盗行为。此外,对基于发动机罩状态的被盗行为的检测也与门锁闭状态的情况相同,例如,在车辆的门被锁定的状态下,若检测到发动机罩的撬开或者由设在车室内的罩开放杆的操作而进行的罩锁闭的解除时,检测为发生了被盗行为。
此外,作为上述安全控制单元70,对根据门锁闭传感器和罩锁闭传感器检测被盗行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被盗行为的内容和其检测方法不限于上述内容,也可以在检测到上述以外的与车辆的被盗相关的其他各种行为的情况下使安全喇叭42鸣响。
接着,以下分别说明同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警报装置1的工作、特别是通常使用时和被盗时的工作。
首先,在车辆的行驶中等通常使用时,a接点的第一继电器电路31成为接点31b之间断开的状态,c接点的第二继电器电路32成为第一接点32b和公用接点32d闭合的状态。之后,进行按压喇叭开关60的操作,则如图4所示,喇叭开关60的2个接点60a之间被短路,从电源10经过第一保险丝21、第一继电器电路31的线圈31a以及喇叭开关60而向接地E通电。此时,由于为向第一继电器电路31的线圈31a通电,第一继电器电路31的接点31b之间通过可动接片31c而被闭合,从电源10经过第一保险丝21、第一继电器电路31的接点31b之间以及低音喇叭41而向接地E通电。再有,从电源10经过第一保险丝21、第一继电器电路31的接地31b之间、第二继电器电路32的第一接点32b、公用接点32d以及安全喇叭42而向接地E通电。也就是说,由于向低音喇叭41通电并且向安全喇叭42通电,所以低音喇叭41和安全喇叭42同时鸣响,作为警笛同时发出低音喇叭41的低音和安全喇叭42的高音。
另一方面,在车辆的门处于被锁闭状态的情况下,若安全控制单元70检测到被盗行为,则如图5所示,第二继电器电路32的线圈32a的接地侧端子被短路成接地E,从电源10经过第二保险丝22、第二继电器电路32的线圈32a以及安全控制单元70而向接地E通电。根据此时的向第二继电器电路32的线圈32a的通电,第二继电器电路32的可动接片32e从将第一接点32b-公用接点32d闭合的状态切换成将第二接点32c-公用接点32d闭合的状态。由此,从电源10经过第二保险丝22、第二继电器电路32的第二接点32c、公用接点32d以及安全喇叭42向接地E通电。通过对此时的安全喇叭42的通电,安全喇叭42鸣响发出高音的警报音。
在这里,在由于被盗等行为而在第一保险丝21中流过超过额定电流的大电流,从而第一保险丝21被烧断而电路断开的情况下,即使进行按压喇叭开关60的操作,第一继电器电路31的接点31b之间也不会闭合,所以低音喇叭41不发出鸣响。
但是,在由于该第一保险丝21而向低音喇叭41的电路被断开的状态下,在检测到被盗行为的情况下,第二继电器电路32的可动接片32e的闭合状态从第一接点32b-公用接点32d切换到第二接点32c-公用接点32d,所以对不能从车辆外部接触的安全喇叭42通电,从而发出警报音。
并且,由于不能从车辆外部接触安全喇叭42,所以不能绕过安全喇叭42而进行使第二保险丝22烧断等的偷盗行为,从而不能停止安全喇叭42的鸣响。
因此,根据上述车辆用警报装置,在喇叭开关60工作时从电源10经由第一保险丝21和第一继电器电路31而向低音喇叭41通电,并且从电源10经由第一保险丝21和第二继电器电路32的第一接点32b向安全喇叭42通电。另一方面,在检测到发生被盗行为时,从电源10经由第二保险丝22和第二继电器电路32的第二接点32c向安全喇叭42通电,所以在通常的喇叭开关60工作时使低音喇叭41和安全喇叭42两者鸣响。此外,即使由于被盗等行为而第一保险丝21被断开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检测到发生被盗行为时经由第二保险丝22可靠地使安全喇叭42鸣响。所以能够防止零部件数量的增加实现低成本,并且能够提高安全性。
此外,在第一保险丝21断开的情况下,车辆的制动灯不点亮,在第二保险丝22断开的情况下车辆的小灯不点亮,所以能够容易辨识第一保险丝21和第二保险丝22的保险丝断开情况。其结果,能够快速消除保险丝断开状态,在喇叭开关60工作时可靠地使低音喇叭41和安全喇叭42鸣响,并且在检测到发生被盗行为的情况下可靠地使安全喇叭42鸣响。
再有,能够使用户辨识到在制动灯未点亮的情况下第一保险丝21可能断开,在小灯未点亮的情况下第二保险丝22可能断开。因此,特别是第一保险丝21或第二保险丝22中任一方断开的情况与检修第一保险丝21和第二保险丝22双方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检修作业的时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警报装置1中对下述情况进行了说明:在第一保险丝21与第一继电器电路31之间以分支的方式连接有制动灯系统负载35,并且在第二保险丝22与第二继电器电路32之间以分支的方式连接有小灯系统负载36。也可以是,这些连接构成为,在第一保险丝21与第一继电器电路31之间以分支的方式连接小灯系统负载36,并且在第二保险丝22与第二继电器电路32之间以分支的方式连接制动灯系统负载3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能够通过制动灯和小灯的点亮状态辨认第一保险丝21和第二保险丝22的状态。在点亮状态的辨识中使用的光源不限于制动灯和小灯,只要是能够通过用户简单的操作来点亮的光源等即可。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警报装置,能够使成本降低且节省空间,且在被盗时可靠地发出警报。

Claims (2)

1.一种车辆用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喇叭,设置在车辆上;
第二喇叭,设置在不能从上述车辆的外部接触的位置上;
电源,向上述第一喇叭和上述第二喇叭供电;
被盗检测部,检测上述车辆的被盗行为的发生;
喇叭开关,接受操作者的操作;
第一继电器,在上述喇叭开关工作时闭合;
第一保险丝,与上述第一继电器和上述第一喇叭串联连接在上述电源上;
第二保险丝,通过与上述第一保险丝不同的系统连接在上述电源上;以及
第二继电器,与上述第二保险丝和上述第二喇叭串联连接在上述电源上,
上述第二继电器具有:第一接点,将上述第二喇叭通过上述第一保险丝和上述第一继电器而与上述第一喇叭并联地连接在上述电源上;以及第二接点,将上述第二喇叭通过上述第二保险丝连接在上述电源上,在上述第一喇叭通电时,闭合上述第一接点,使上述第一喇叭和上述第二喇叭双方呜响,在检测到发生上述被盗行为时闭合上述第二接点,使上述第二喇叭呜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保险丝和上述第二保险丝中的至少一方兼用作设于安装在上述车辆上的灯具与上述电源之间的保险丝。
CN201080017647.5A 2009-04-22 2010-01-05 车辆用警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51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04433A JP5132626B2 (ja) 2009-04-22 2009-04-22 車両用警報装置
JP2009-104433 2009-04-22
PCT/JP2010/000022 WO2010122693A1 (ja) 2009-04-22 2010-01-05 車両用警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5159A CN102405159A (zh) 2012-04-04
CN102405159B true CN102405159B (zh) 2014-09-03

Family

ID=43010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764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5159B (zh) 2009-04-22 2010-01-05 车辆用警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73249B2 (zh)
EP (1) EP2423059B1 (zh)
JP (1) JP5132626B2 (zh)
CN (1) CN102405159B (zh)
WO (1) WO20101226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36316B2 (en) 2012-04-26 2015-05-19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Vehicle safety device
JP5114599B1 (ja) * 2012-04-26 2013-01-09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車両用安全装置
JP6343922B2 (ja) * 2013-12-17 2018-06-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ホーン制御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8563A (en) * 1982-11-11 1985-07-09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Rearward obstruction sensing system for automotive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49203A (en) 1957-10-25 1960-09-21 Edward Percival Raju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utomobiles or like vehicles fitted with theft prevention devices
FR1406176A (fr) * 1964-07-26 1965-07-16 Antivol avec alarme destiné aux véhicules automobiles de toutes marques
US3422398A (en) * 1966-03-08 1969-01-14 Norman S Rubin Vehicle solid state alarm system
US4220947A (en) * 1978-08-10 1980-09-02 Yujiro Yamamoto Headlamp and security alarm control system
US4262277A (en) * 1979-04-26 1981-04-14 Abonia Edgar S Automatic light warn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s and the like
JPH0611256Y2 (ja) * 1984-12-26 1994-03-23 株式会社ユ−シン 自動車用盗難防止装置
JPH0431059A (ja) 1990-05-29 1992-02-03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JPH0431059U (zh) 1990-07-06 1992-03-12
US5469134A (en) * 1994-01-04 1995-11-21 Garrett; Ronald R. Safety systems for abating the theft of vehicles
US5568129A (en) * 1994-09-08 1996-10-22 Sisselman; Ronald Alarm device including a self-test reminder circuit
JP4171857B2 (ja) * 1999-09-06 2008-10-2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警報装置
CN2541272Y (zh) 2002-04-16 2003-03-26 赵天虹 汽车密码防盗装置
TW200800689A (en) 2006-06-27 2008-01-01 Tse-Hsing Chen Anti-thief system of wireless vehicle speaker relay
CN100548755C (zh) 2006-07-20 2009-10-14 陈泽兴 无线汽车喇叭继电器防盗系统
JP4689578B2 (ja) * 2006-10-25 2011-05-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警報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8563A (en) * 1982-11-11 1985-07-09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Rearward obstruction sensing system for automotive vehicl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4-31059U 1992.03.1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38472A1 (en) 2012-02-16
EP2423059A4 (en) 2012-09-12
WO2010122693A1 (ja) 2010-10-28
EP2423059B1 (en) 2013-02-13
EP2423059A1 (en) 2012-02-29
CN102405159A (zh) 2012-04-04
JP2010254052A (ja) 2010-11-11
US8773249B2 (en) 2014-07-08
JP5132626B2 (ja) 2013-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9790B (zh) 危险电压互锁回路系统
KR200485163Y1 (ko) 수배전반, 전동기제어반 및 분전반에 내장되는 전기안전 경보 장치
CN102405159B (zh) 车辆用警报装置
JP2006196251A (ja) インターロック回路
JP2005008124A (ja) 車両用電装品の盗難防止装置
JPH08275408A (ja) 自動車用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電源バックアップ装置
EP1601554B1 (en) Adr unit
CN204161306U (zh) 汽车防盗报警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JP2008105527A (ja) 車両用警報装置
JP6569295B2 (ja) 車外扉開閉スイッチ状態報知装置および車外扉開閉スイッチ状態報知方法
CN113183917B (zh) 一种车辆的开闭锁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
KR100275804B1 (ko) 사구간 자동통과방법 및 장치
JP2006151044A (ja) 閉電路形踏切制御子の列車検知アダプタ
JP3536321B2 (ja) 油圧ブースタの失陥警報装置
KR100633704B1 (ko) 화재 발생시 전원 차단을 방지하는 전원 회로
JP2006129589A (ja) 電気自動車
CN117382532A (zh) 一种牵引车转向灯的控制方法及车身控制器的控制系统
JP2004034825A (ja) 灯火系制御装置
JP2008290504A (ja) 車両盗難防止装置
KR970002668Y1 (ko) 차량의 비상상태 감지회로
KR20050023479A (ko) 스톱 램프 고장 표시장치
KR20100003191U (ko) 자동차 밧데리 방전방지장치
KR20060062501A (ko) 차분 증폭기를 이용한 도난 경보시스템
KR19980054719A (ko) 자동차의 등화장치 제어회로 및 방법
KR19980046910A (ko) 차량의 도난 경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601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