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3621A - 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和真伪判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和真伪判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93621A
CN102393621A CN2011101861150A CN201110186115A CN102393621A CN 102393621 A CN102393621 A CN 102393621A CN 2011101861150 A CN2011101861150 A CN 2011101861150A CN 201110186115 A CN201110186115 A CN 201110186115A CN 102393621 A CN102393621 A CN 102393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icture
recording medium
image recording
view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61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仓明
松原贵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Sony Music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Sony DAD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Sony DADC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93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36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005Adaptation of holography to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3H1/0011Adaptation of holography to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security o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26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duce multiple sub- holograms or to obtain images from them, e.g. multicolour techniqu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olograms
    • G03H1/18Particular processing of hologram record carriers, e.g. for obtaining blazed hologra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2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an optical image from hologra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26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duce multiple sub- holograms or to obtain images from them, e.g. multicolour technique
    • G03H1/2645Multiplexing processes, e.g. aperture, shift, or wavefront multiplexing
    • G03H1/265Angle multiplexing; Multichannel hologra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2Details of features involved during the holographic process; Replication of holograms without interference recording
    • G03H1/024Hologram nature or properties
    • G03H1/0248Volume hologra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005Adaptation of holography to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3H1/0011Adaptation of holography to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security or authentication
    • G03H2001/0016Covert holograms or holobjects requiring additional knowledge to be perceived, e.g. holobject reconstructed only under IR illumin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olograms
    • G03H1/0402Recording geometries or arrangements
    • G03H2001/0421Parallax aspec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2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an optical image from holograms
    • G03H1/2202Reconstruction geometries or arrangements
    • G03H1/2205Reconstruction geometries or arrangements using downstream optical component
    • G03H2001/221Element having optical power, e.g. field l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2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an optical image from holograms
    • G03H1/2202Reconstruction geometries or arrangements
    • G03H2001/2223Partic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light source, hologram and observ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10/00Object characteristics
    • G03H2210/50Nature of the object
    • G03H2210/52Alphanumeric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10/00Object characteristics
    • G03H2210/50Nature of the object
    • G03H2210/55Having particular size, e.g. irresolvable by the ey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10/00Object characteristics
    • G03H2210/62Moving objec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23/00Optical components
    • G03H2223/19Microoptic array, e.g. lens arra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30/00Form or shape of the hologram when not registered to the substrate
    • G03H2230/10Microhologram not registered to the substrat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olo Graphy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Inspection Of Paper Currency And Valuable Secur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和真伪判定方法。所述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包括记录在所述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上的下列内容:至少一个主图像;以及多个副图像,每个所述副图像的显示面积小于所述主图像的显示面积。当再现所述主图像和所述多个副图像时,所述主图像和所述多个副图像被同时显示出来。所述多个副图像的至少一者根据视点的移动而变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防伪特性和真伪判定功能。

Description

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和真伪判定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包含与2010年7月8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0-156102的公开内容相关的主题,在此将该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和真伪判定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在该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中,再现的图像信息根据观察方向而变化;本发明还涉及利用这种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真伪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市场中盗版商品的泛滥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盗版商品流向市场中的情况会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害,例如销售量的直接下降和信誉度的降低等。因此,期望提供一种用于保证市场中流通的商品是正版商品的方法。
此外,保护个人信息的需求也逐渐增多。于是,期望那些记录有重要信息的卡、身份证等具有真伪判定功能和防伪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采用了立体显示用的全息图来判定真伪。近年来,经常使用体全息图(volume hologram),在这种体全息图中,将干涉图形记录下来作为记录层中的折射率差异。这是因为,想要伪造体全息图时,必须拥有用于制作记录图像的先进技术,并且记录材料是很难获得的。
真伪判定技术包括:被称作“公开的要素(overt)”的技术要素,该技术要素是乍一看就显而易见的;以及被称作“隐蔽的要素(covert)”的技术要素,该技术要素除非使用工具等来观察否则是难以观察到的。
隐蔽的技术要素的一个示例是将隐藏字符插入到要被记录的内容中(例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第2004-262167号)。另一个示例是:利用微小字符形成全息图的内容使得仅通过使用显微镜等才能读取该内容,或者故意混入拼写错误。
然而,如果在全息图所记录的内容中识别出这种隐藏字符或拼写错误的存在,那么利用用于生成实际拍摄的全息图的方法也是可能以模压全息图(embossed hologram)等的形式来再现该全息图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期望提供一种具有防伪功能和隐蔽要素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并且还期望提供一种利用该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真伪判定方法。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其包括记录在所述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上的下列内容:至少一个主图像;以及多个副图像,每个所述副图像的显示面积小于所述主图像的显示面积。当再现所述主图像和所述多个副图像时,所述主图像和所述多个副图像被同时显示出来。所述多个副图像的至少一者根据视点的移动而变化。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进行真伪判定的真伪判定方法,所述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包括记录在所述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上的下列内容:识别信息;至少一个主图像;以及多个副图像,每个所述副图像的显示面积小于所述主图像的显示面积。对于所述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当再现所述主图像和所述多个副图像时,所述主图像和所述多个副图像被同时显示出来。所述多个副图像的至少一者根据视点的移动而变化。所述真伪判定方法包括:准备数据库,在所述数据库中,将所述识别信息和用于描述所述副图像的变化的特征量相互关联地进行登记;以及查询与所述识别信息和用于描述所述副图像的变化的所述特征量有关的所述数据库,进行真伪判定。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能够提高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防伪特性和真伪判定功能。
附图说明
图1A~图1D是图示了副图像的变化的第一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2A~图2D是图示了副图像的变化的第二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3A~图3D是图示了副图像的变化的第三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4A~图4D是图示了副图像的变化的第四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5A~图5D是图示了副图像的变化的第五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6A~图6D是图示了副图像的变化的第六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7A~图7D是图示了副图像的变化的第七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8A~图8C图示了记录在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上的内容的示例。
图9A和图9B图示了将序号分配给各个副图像并且使用该序号来指定该副图像的位置的情况的示例。
图10是用于说明已增加了副图像的全息图原版的示意图。
图11是图示了全息立体图制作系统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12是用于说明为了制作全息立体图而进行的图像处理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13A和图13B是图示了全息立体图打印机的光学系统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14A和图14B是图示了全息立体图打印机的光学系统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15是图示了全息图记录媒体的示例的截面图。
图16A~图16C是图示了光聚合型感光聚合物(photopolymerizablephotopolymer)的光照射处理的示意图。
图17是图示了记录媒体进给机构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18是图示了曝光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9是图示了接触式复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20A~图20D是图示了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和真伪判定方法。将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说明。
0.体全息图
全息图原版的制作
利用接触式印刷进行复制
1.第一实施例
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
副图像随着观察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的示例
2.第二实施例
与要被记录的内容相关联的示例
3.第三实施例
向多面原版增加副图像
4.第四实施例
5.变形例
下面说明的各实施例是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和真伪判定方法的优选具体示例。在下面的说明中,给出了在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然而,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本发明受到限制时,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示例和真伪判定方法的示例不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0.体全息图
在说明各实施例之前,将说明的是体全息图及体全息图的制作方法,在该体全息图中,所记录的信息根据观察方向而变化。
体全息图的制作方法的示例包括:实际拍摄的全息图的制作过程,该实际拍摄的全息图是用激光照射被照物体而得到的;以及全息立体图的制作过程,在该过程中,基于来自多个视点的视差图像(parallax image)进行记录。下面,将说明全息立体图的制作过程。
全息立体图的制作过程概略地包括:获得图像并对所获得的图像进行编辑的内容制作步骤;全息图原版制作步骤;以及复制(批量生产)步骤。所述图像是通过摄像或计算机绘图来获得的。经过编辑而得到的多个图像的每一者例如利用柱状透镜而被变换成带状图像。参照光和图像的物体光的干涉条纹作为带状要素全息图而被依次记录在全息图记录媒体上,由此制作出了全息图原版。然后,使全息图记录媒体与全息图原版紧密接触并用激光照射该全息图记录媒体,从而复制上述全息图。
全息图原版的制作
首先,说明全息图原版的制作。
在单个全息图记录媒体上,通过依次记录很多的作为原始图像的图像(用作带状要素全息图)来制作全息立体图。因此,根据用于全息立体图的方法,能够利用从不同视点看到的被照物体的二维图像作为原始图像来制作用于再现三维图像的全息图。
在依次记录带状要素全息图的情况下,制作出仅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视差的仅有水平视差(horizontal parallax only,HPO)全息立体图。该HPO全息立体图能够在短时间内打印,并且能够实现高清记录。当使用了体全息图记录媒体时,也能够记录垂直方向上的视差,因此能够制作出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视差的全视差(full parallax,FP)全息立体图。
全息立体图制作系统
下面说明用于制作全息立体图的全息立体图制作系统的结构示例。以下,将说明通过在单个记录媒体上记录多个带状要素全息图来形成具有水平方向视差信息的全息立体图的系统。
该全息立体图制作系统是用于制作所谓的“一步法全息立体图(one-step holographic stereogram)”的系统,在该一步法全息立体图中,记录有物体光与参照光的干涉条纹的全息图记录媒体被认为是全息立体图。如图11所示,全息立体图制作系统包括对要被记录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处理部10、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用计算机20、以及具有用于制作全息立体图的光学系统的全息立体图打印机30。
数据处理部10基于多个图像数据D1生成视差图像序列D3,上述多个图像数据D1含有视差信息并且该多个图像数据D1是由设有多视角照相机或移动式照相机等的视差图像序列拍摄装置130提供的。或者,数据处理部10可基于多个图像数据D2生成视差图像序列D3,上述多个图像数据D2含有视差信息并且该多个图像数据D2是由图像数据生成用计算机140生成的。
这里,含有视差信息并由视差图像序列拍摄装置130提供的多个图像数据D1是对应于多个图像的多个图像数据。这些图像数据D1是例如通过使用多视角照相机进行同时拍摄或者使用移动式照相机进行连续拍摄,由此从水平方向上的多个不同观察点拍摄实际物体的图像而得到的。
由图像数据生成用计算机140生成的多个图像数据D2是由含有视差信息的多个图像数据构成的。这些图像数据D2是与通过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赋予视差而生成的多个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图像或计算机绘图(CG)图像等相对应的多个图像数据。
数据处理部10利用图像处理用计算机110对视差图像序列D3进行关于全息立体图的预定图像处理,由此生成一些图像数据D4。然后,数据处理部10将这些图像数据D4存储在诸如存储器或硬盘等存储装置120中。
当在全息图记录媒体上记录图像时,数据处理部10从存储装置120中以某些图像为单位依次读出上述图像数据D4,并将读出的图像数据传输至控制用计算机20中(被传输向控制用计算机20的这些图像数据被认为是多个图像数据D5)。
控制用计算机20驱动全息立体图打印机30。将基于从数据处理部10提供过来的多个图像数据D5的图像都作为带状要素全息图而依次记录到设置于全息立体图打印机30内的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上。
此时,控制用计算机20对如下所述的设置在全息立体图打印机30内的快门320、显示装置410和记录媒体进给机构等进行控制。具体地,控制用计算机20把控制信号S1传输至快门320从而控制快门320的开启/关闭。此外,控制用计算机20将各个图像数据D5提供给显示装置410并致使显示装置410根据这些图像数据D5而显示图像。另外,控制用计算机20把控制信号S2传输至记录媒体进给机构从而借助于该记录媒体进给机构来控制全息图记录媒体300的进给操作。
如图12所示,在图像处理过程中,含有视差信息的多个图像数据D1中的每一者在视差方向(即,水平(宽度)方向)上都被分割成多个带。然后,把通过分割而得到的这些带集中起来以重建经过处理后的图像数据D5,该图像数据D5在显示装置410上显示出来。
参照图13A和图13B进一步说明前述全息立体图打印机30的光学系统。图13A是整个全息立体图打印机30的光学系统的俯视图。图13B是整个全息立体图打印机30的光学系统的侧视图。
全息立体图打印机
如图13A和图13B所示,全息立体图打印机30包括:出射某种波长的激光的激光光源310;设置在从激光光源310出射的激光L1的光轴上的快门320;反射镜380;以及半反射镜330。这里,使用出射波长为约532nm的激光的激光光源作为激光光源310。
快门320由控制用计算机20控制着,使得当全息图记录媒体300没有被曝光时该快门320是关闭的,而当全息图记录媒体300被曝光时该快门320是打开的。半反射镜330用于将从快门320穿透过来的激光L2分离成参照光和物体光。被半反射镜330反射的光L3用作参照光,而从半反射镜330透过的光L4用作物体光。
在该光学系统中,假设被半反射镜330反射并进入全息图记录媒体300的参照光的光路长度与从半反射镜330透过并进入全息图记录媒体300的物体光的光路长度几乎相同。因此,参照光与物体光之间的干涉程度增大,从而使得制作出的全息立体图能够获得更清晰的再现图像。
在被半反射镜330反射的光L3的光轴上,依次设置柱状透镜340、用于使参照光成为平行光的准直透镜350以及对来自准直透镜350的平行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镜360,由此作为参照光的光学系统。
通过柱状透镜340首先将被半反射镜330反射的光变换成发散光,然后通过准直透镜350将该发散光变换成平行光。之后,该平行光被反射镜360反射从而入射至全息图记录媒体300的背面上。
另一方面,在从半反射镜330透过的光L4的光轴上设有用于物体光的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包括:对从半反射镜330透过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镜380;设有凸透镜和小孔(pinhole)的空间滤光器390;以及用于使物体光成为平行光的准直透镜400。另外,该光学系统包括显示装置410和一维扩散板420,该显示装置410用于显示要被记录的图像,该一维扩散板420用于使已透过显示装置410的光在要素全息图的宽度方向上扩散。此外,该光学系统包括用于将已透过一维扩散板420的物体光聚集到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上的柱状透镜430,还包括具有一维扩散功能的光学功能板450。
柱状透镜430在第一视差方向(要素全息图的短边方向或者观察时的水平方向)上聚集物体光。
光学功能板450对所聚集的物体光在带状要素全息图的长边方向上进行一维扩散,并且该光学功能板450用来处理该长边方向上的视点的移动。光学功能板450具有微细结构体。例如,可以使用具有微小间距的双凸透镜(lenticular lens)作为光学功能板450。
从半反射镜330透过的光L4被反射镜380反射,然后被空间滤光器390转换成从点光源出射的发散光。接着,准直透镜400使该发散光变成平行光,该平行光并进入显示装置410。这里,将20倍物镜和具有20μm直径的小孔用于空间滤光器390。准直透镜400的焦距为100mm。
显示装置410是例如包括液晶显示器的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410受控制用计算机20的控制以便根据从控制用计算机20传输来的图像数据D5显示出图像。在此示例中,使用像素数为480×1068且尺寸为16.8mm×29.9mm的单色液晶板。
从显示装置410透过的光变成被显示于显示装置410上的图像调制过的光,并且该光通过一维扩散板420而发生扩散。一维扩散板420可以设置在显示装置410的附近,例如,紧跟在显示装置410的前方或后方。在本示例中,将一维扩散板420设置得紧跟在显示装置410的后方。
这里,为了将光扩散至要素全息图,一维扩散板420使已从显示装置410透过的光在要素全息图的宽度方向上发生一定程度的扩散,从而有助于提高所要制作的全息立体图的图像质量。
此时,为一维扩散板420设置有扩散板移动单元(未图示)以便在每次形成要素全息图时能够随意地移动一维扩散板420,从而改变每个要素全息图的一维扩散板420的位置。因此,能够减小当对全息图进行观察时在无限远处的噪声。
作为用于移动一维扩散板420的扩散板移动单元,可以采用诸如步进马达等通过使用机械单元使一维扩散板420每次移动一定量的移动机构。本结构中的一维扩散板420的移动方向可以是要素全息图的宽度方向(图13B中的箭头X所表示的方向)或者与该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图13A中的箭头Y表示的方向)。另外,这些方向可以一起使用,或者可沿随机方向移动一维扩散板420。也可以采用往复运动。
一维扩散板420的这种布置使得要素全息图能够在宽度方向上均匀曝光。因此,所获得的全息图的图像质量有所提高。然而,为了实现均匀曝光,必须增大一维扩散板420的扩散程度。被一维扩散板420扩散的物体光分散到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上,这就使得比要素全息图的宽度更宽的范围被曝光了。
然后,如图14A和图14B所示,在光路中设有遮光板440,并且该遮光板440的图像被投影到记录材料上,从而使各个要素全息图在适当宽度下曝光。也就是说,利用由一维扩散板420实现的扩散以及通过遮光板440来遮挡不必要的光,能够得到均匀曝光和适当的曝光宽度。如图14A和图14B所示,遮光板440可设置在一维扩散板420与柱状透镜430之间,或者遮光板440可设置在全息图记录媒体300附近。
也就是说,已从显示装置410透过的光透过一维扩散板420,在要素全息图的宽度方向上发生扩散,并通过柱状透镜430而被会聚到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上。此时,由于一维扩散板420的影响,物体光不会会聚到一点上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分散开来。
参照图14A和图14B,上述一定范围内的光在该分散的会聚光的中心处透过遮光板440的开口部440a并以物体光形式进入全息图记录媒体300。该物体光的形状是带状的。
如上所述,光学功能板450被设置作为第二扩散板。物体光在带状要素全息图的长边方向上被一维地扩散,使得全息图记录媒体300被物体光照射。因此,能够扩大反射型全息图的垂直方向上的视角。
在仅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视差的普通全息立体图中,光学功能板450具有如下的光学功能角:该光学功能角大致等于最终全息立体图的垂直方向上的视角。另一方面,如果一维扩散角较窄,则能够避免在全息立体图上记录多个图像信息的情况下图像信息发生重叠。
全息立体图打印机30具有记录媒体进给机构500,该记录媒体进给机构500能够在由控制用计算机20进行的控制下按照与一个要素全息图对应的距离间歇地进给全息图记录媒体300。如后面所述,记录媒体进给机构500能够根据从控制用计算机20提供的控制信号来间歇地进给膜状的全息图记录媒体。在全息立体图打印机30中制作全息立体图的情况下,基于视差图像序列的各个图像数据的图像作为带状要素全息图被依次记录在设置于记录媒体进给机构500中的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上。
全息图记录媒体的示例
下面,详细说明上述全息立体图制作系统中所使用的全息图记录媒体300。按照如下方式来制作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也就是说,如图15所示,在磁带状的膜基材料300a上形成有由光聚合型感光聚合物制成的感光聚合物层300b。另外,感光聚合物层300b的上表面覆盖有覆盖层(cover sheet)300c。因此,形成了所谓的覆膜型记录媒体(coated-film-typerecording medium)。
如图16A所示,在初始状态下的光聚合型感光聚合物中,单体M均匀分散在母体聚合物中。如图16B所示,当使用能量为约10~400mJ/cm2的光LA照射单体M时,在被光LA曝光的部分中将单体M聚合。然后,随着聚合的进行,单体M从周边移动,并且单体M的密度在各个部分中发生变化。这导致了折射率的调制。此后,如图16C所示,当使用能量为约1000mJ/cm2的紫外线或可见光LB照射整个表面时,完成了单体M的聚合。以此方式,光聚合型感光聚合物的折射率根据入射光而变化。于是,可将由于参照光与物体光之间的干涉而产生的干涉条纹记录成折射率的变化。
在曝光之后,不需要对由这种光聚合型感光聚合物形成的全息图记录媒体300进行特殊的显影处理。因此,能够简化本实施例的全息立体图打印机30的结构,该全息立体图打印机30在感光部处使用了具有光聚合型感光聚合物的全息图记录媒体300。
记录媒体进给机构
接着,详细说明记录媒体进给机构500。图17是全息立体图打印机30的记录媒体进给机构500的放大图。
如图17所示,记录媒体进给机构500包括滚筒510和间歇进给辊520。全息图记录媒体300盘绕在滚筒510上而且装在膜盒(film cartridge)530中。在记录媒体进给机构500中,安装在某个位置处的膜盒530中的滚筒510可转动地被支撑着且具有一定的转矩。此外,从膜盒530拉出的全息图记录媒体300能够被滚筒510和间歇进给辊520保持着。此时,在记录媒体进给机构500中,位于滚筒510与间歇进给辊520之间的全息图记录媒体300的主面大致垂直于物体光。这样,将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保持住。另外,借助扭力螺旋弹簧而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给滚筒510和间歇进给辊520施力。因此,向承载的全息图记录媒体300施加一定的张力以使其在滚筒510与间歇进给辊520之间展开。
记录媒体进给机构500的间歇进给辊520与步进马达(未图示)连接,并且间歇进给辊520能够根据由该步进马达提供的转力按照图17中的箭头A1所示的方向自由地转动。该步进马达根据从控制用计算机20提供的控制信号S2,在每次已对一个图像进行曝光后让间歇进给辊520转动与一个要素全息图相对应的特定角度。因此,在每次已对一个图像进行曝光后,让全息图记录媒体300进给与一个要素全息图相对应的距离。
在全息图记录媒体300的路径中,紫外灯540沿着该路径被设置在间歇进给辊520下游的地方处。紫外灯540用于完成被曝光的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中单体M的聚合,并且该紫外灯540能够将一定能量的紫外线(UV)发射至由间歇进给辊520进给的全息图记录媒体300。
另外,在全息图记录媒体300的路径中,在紫外灯540下游的地方处依次设置有:可转动地被支撑着的加热辊550;一对输出辊560和570;以及切割器580。
这里,输出辊560和570被配置成能够进给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以使全息图记录媒体300按照如下状态盘绕:全息图记录媒体300的覆盖层300c侧与加热辊550的外周表面以半圆周的方式紧密接触。输出辊560和570连接至步进马达(未图示)并能够根据由该步进马达提供的转力而转动。该步进马达根据从控制用计算机20提供的控制信号S2而转动。也就是说,与间歇进给辊520的转动同步地,在每次已对一个图像进行曝光后输出辊560和570就转动与一个要素全息图相对应的特定角度。因此,在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与加热辊550的外周表面可靠地紧密接触并且全息图记录媒体300在间歇进给辊520与输出辊560及570之间不会出现松弛的情况下,使全息图记录媒体300进给。
加热辊550具有位于其内部的诸如加热器等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能够使加热辊550的外周表面保持在约120度的温度下。加热辊550通过覆盖层300c对被进给的全息图记录媒体300的感光聚合物层300b进行加热。这种加热增大了感光聚合物层300b的折射率的调制度,从而使得图像固定在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上。因此,加热辊550的外径这样选定:使得从全息图记录媒体300开始与加热辊550的外周表面接触时直至全息图记录媒体300离开加热辊550的外周表面时的时间周期足以将图像固定至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上。
切割器580具有切割器驱动机构(未图示),并且通过驱动该切割器驱动机构能够对进给至该切割器的全息图记录媒体300进行切割。上述切割器驱动机构驱动切割器580。也就是说,当在基于视差图像序列的各个图像数据的全部图像已被记录在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上之后输出该全息图记录媒体300的记录有图像的整体部分时,驱动切割器580。因此,记录有图像数据的部分与其他部分分离并且作为单个全息立体图被输出至外部。
全息立体图制作系统的操作
下面,参照图18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全息立体图制作系统中在控制用计算机20所进行的控制下制作全息立体图的操作。
在步骤ST1中,将全息图记录媒体300设置在初始位置处。步骤ST2是位于循环开始端的步骤,而步骤ST7是位于循环终止端的步骤。每次进行一连串的步骤ST3步骤ST6,关于一个要素全息图的处理便结束。重复步骤ST3步骤ST6直至处理完全部的要素全息图(要素全息图的数量为n)。
在步骤ST3中,控制用计算机20根据从数据处理部10提供的一个图像数据D5来驱动显示装置410从而在显示装置410上显示图像。在步骤ST4中,控制用计算机20将控制信号S 1传输至快门320,从而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打开快门320,由此对全息图记录媒体300进行曝光。此时,在从激光光源310出射的并透过快门320的激光L2中,经半反射镜330反射的光L3作为参照光进入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与此同时,从半反射镜330透过的光L4成为对显示在显示装置410上的图像进行投影的投影光。该投影光作为物体光进入全息图记录媒体300。因此,显示在显示装置410上的一个图像作为带状要素全息图被记录在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上。
在记录了一个图像之后,流程行进至步骤ST5,在该步骤ST5中,控制用计算机20将控制信号S2传输至用于驱动间歇进给辊520的步进马达及用于驱动输出辊560和570的步进马达。通过驱动这些步进马达,全息图记录媒体300能够被进给与一个要素全息图相对应的距离。在进给了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之后,等待振动衰减(vibration damping)(步骤ST6)。
然后,流程返回至步骤ST3,在此步骤中,控制用计算机20根据从数据处理部10提供的下一个图像数据D5来驱动显示装置410,从而使显示装置410显示该下一个图像。此后,依次重复上述操作(ST4、ST5和ST6),从而将基于从数据处理部10提供的多个图像数据D5的各个图像作为带状要素全息图依次记录在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上。
也就是说,在该全息立体图制作系统中,基于存储在存储装置120中的多个图像数据的图像被依次显示在显示装置410上。此时,为每一个图像将快门320打开,并且这些图像作为带状要素全息图被依次记录在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上。此时,在每次记录一个图像后全息图记录媒体300就进给与一个要素全息图相对应的距离。因此,要素全息图依次排列在观察时的水平方向上。于是,将具有水平方向视差信息的图像作为在水平方向上连续的多个要素全息图而记录在全息图记录媒体300上。以此方式,得到了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视差的全息立体图。
前面已经说明了从开始到曝光步骤的过程。此后,如有必要就进行后处理(步骤ST8),然后完成印刷处理。在使用了要被紫外线照射且要被加热的感光聚合物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图17所示的结构。也就是说,从紫外灯540出射紫外线UV。因此,实现了单体M的聚合。接着,通过使用加热辊550对全息图记录媒体300进行加热,由此固定图像。
在已将记录有图像的部分输出至外部之后,控制用计算机20向切割器驱动机构提供控制信号S2从而驱动该切割器驱动机构。因此,全息图记录媒体300的记录有图像的部分被切割器580分离下来,并且作为一张全息立体图被输出至外部。以此方式,制作出了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视差的全息立体图。
使用接触式印刷的复制
按照上述方式,能够获得记录有图像信息的体全息图。此外,能够再现该体全息图上所记录的图像信息,并且使用此时作为物体光而产生的再现光能够将上述图像信息复制到另一全息图记录媒体上。这种方法被称为“接触式印刷”,这是因为记录有图像信息的全息图被用作原版并且在另一全息图记录媒体与该原版紧密接触的状态下进行记录。以下,将使用接触式印刷的复制称作“接触式复制”。
图19是图示了接触式复制装置的概况的示意图。如图19所示,在该接触式复制装置中,从激光光源111出射的激光被空间滤光器117扩大并进入准直透镜119。已被准直透镜119变成平行光的该激光照射到具有由感光材料制成的层的全息图记录媒体101上和全息图原版511上(S偏振光)。
全息图原版511例如是李普曼(Lippmann)全息图。具有由感光材料制成的层的全息图记录媒体101与全息图原版511彼此直接紧密接触,或者隔着折射率调整液(其被称作折射率匹配液)而彼此紧密地接触。由被全息图原版511衍射的光和入射的激光这二者形成的干涉图形被记录在全息图记录媒体101上。
1.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说明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全息图记录媒体用作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
根据第一实施例,多个图像信息被记录在全息图记录媒体上。记录在全息图记录媒体上的内容包括至少一个主图像和多个副图像,每个副图像的显示面积比主图像的显示面积小。当再现时会与主图像一起显示的多个副图像的至少一者根据对全息图记录媒体进行观察时的视点的移动而变化。这里,主图像是显示在该媒体上的那些图像之中的主要由观察者观察到的图像。
副图像用作提高了全息图记录媒体的防伪特性的隐藏字符。另外,即使识别出副图像的存在,由于副图像的显示面积的大小因而也难以观察到副图像的至少一者的变化。因此,可向全息图记录媒体赋予进一步提高的真伪判定功能。
在实际拍摄的全息图中,很难制作其中记录有连续变化的内容的原版。因此,根据观察时的视点的移动而变化的副图像是利用全息立体图的方法而生成的并被记录在体全息图上,从而该体全息图用作具有极高的防伪效果的全息图记录媒体。当然,可以使用计算机生成的全息图来代替全息立体图。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能够得到这样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其防伪效果比仅仅记录有隐藏字符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防伪效果更高。
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
图20A~图20D是图示了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该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是这样的体全息图:该体全息图上记录有多个图像,且图像根据观察时的视点的移动而变化。在图20A~图20D所示的结构示例中,记录了三个主图像且这三个主图像根据观察者的视点而相继变化。具体地,当从左侧对全息图记录媒体201进行观察时,如图20B所示观察到的是图像信息“L”。当从正面对全息图记录媒体201进行观察时,如图20C所示观察到的是汽车的图像信息。当从右侧对全息图记录媒体201进行观察时,如图20D所示观察到的是图像信息“R”。这些图像信息根据观察者的视点的变化可在某个边界处突然变化或者可连续地变化。
检查主图像的这种变化以及记录在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上的内容是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真伪判定的第一点。将会发生变化的主图像的数量在一个视差方向上可以是三个,以使观察者能够容易地确认图像信息的变化。
在图20A~图20D所示的结构示例中,与上述多个图像信息“L”、“R”和汽车一起,在显示了“L”和“R”的区域中还记录有多个副图像,各个副图像具有比主图像的显示面积小的显示面积。例如,如图20B和图20D所示,记录了一组副图像,该组副图像中以单个字母字符为单位。也就是说,在图20B和图20D所示的示例中,每个微小的字母字符作为副图像,并且记录了其中以每个副图像为单位的缩微文本“GENUINE”。另外,某些字符“G”是以与该缩微文本中的其他字符不同的角度而被记录下来的。作为改变副图像的角度的替代方式,可以故意混入拼写错误。
在图20A~图20D所示的示例中,这些副图像作为隐藏字符。从防伪的观点看,副图像的显示面积很小。这里,副图像的显示面积是指涵盖了被显示的副图像的那个区域的面积。例如,如果被显示的副图像是字符,则包含该字符的矩形相当于显示面积。在根据副图像的显示面积来规定各个副图像的尺寸时,副图像的显示面积优选为50mm2以下,更优选为10m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mm2以下。另外,如果各个副图像的显示面积为主图像的显示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下,观察者就会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主图像上,这有利于提高将副图像记录为隐藏字符的效果。
这里,各个副图像的显示面积优选为50mm2以下的理由如下。也就是说,常用防伪标签的尺寸为30mm见方或更小。当假设在标签的整个面积(900mm2)中主图像的面积为500mm2时,则500mm2的十分之一是50mm2
如果有必要,可以通过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发行者适当地设定各个副图像的显示面积。因此,根据各个副图像的显示面积,记录动态副图像的效果可以是选自如下几种级别的一种:凭目视能观察到副图像(公开的);使用放大镜能观察到副图像的(隐蔽的);以及通过使用显微镜来检查细节而观察到副图像(侦破的)。
当各个副图像的显示面积为50mm2以下时的公开级别的效果为:任何人可以凭目视来辨认出动态副图像的存在,并且该存在会作为真伪判定的要点而被告知。当各个副图像的显示面积为10mm2以下时的隐藏级别的效果为:不容易观察到动态副图像,并且该存在不会被告知。在此情况下,伪造商品制造者可能制造出仅记录有静态副图像而没有给出的动态副图像的伪造商品,但是正版商品的供应商能够在合适的时机下告知作为真伪判定的要点的动态副图像的存在。当各个副图像的显示面积为2mm2以下时的侦破级别在对作为证据的查封物品进行识别的情况下十分有效,这是因为如果专家严格地检查这些物品,就会可靠地确定出正版物品和伪造物品之间的差别。
如上所述,各个副图像的显示面积可根据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所需效果而被设定为公开级别、隐蔽级别和侦破级别这三种效果之一。因此,各个副图像的显示面积可以很小以致于凭目视不能观察到副图像。在此情况下,副图像可具有这样的显示面积:通过适当地选择并使用诸如放大镜或显微镜等工具来辨认出副图像的存在。或者,副图像可以按照50mm的字符高度而被显示在1m见方的海报上,以便从远距离观看时副图像起到隐藏字符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多个副图像的显示面积不是必须相同的,也可以设成阶梯式的。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多个副图像的至少一者根据观察者的视点而变化。根据观察者的视点来检查副图像的存在及这些副图像的至少一者的变化是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真伪判定的第二点。在全息图中,通过改变照明光的入射方向、全息图的观察方向和全息图的方位这三者中的任意一者来改变所要再现的图像信息。因此,在本说明书中,观察方向的变化涵盖了照明光的入射方向的变化和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自身方位的变化。
副图像随着观察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的示例
接着,将说明被记录在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上的内容的示例。在下面所述的示例中,将由副图像Is构成的组G记录在倒T形主图像Im的内部区域中。图1A~图10中所示的内容的示例示意性地示出了主图像和副图像。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图中所示的主图像的显示面积和副图像的显示面积与实际的显示面积不同。
下面,将说明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视差的图像被记录在全息图记录媒体上的情况。或者,可将在其他方向(例如,垂直方向或其他方向)上具有视差的图像记录在全息图记录媒体上。另外,可将主图像Im记录成使得主图像Im根据视点的移动而变化。
术语“副图像”是微型字符、微型符号和微型图形等的统称。要作为副图像而被记录的图像信息的内容不受限制。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发行者可以视需要自由地选择副图像的内容。另外,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发行者可以视需要自由地选择发生变化的副图像的数量。
第一结构示例
图1A~图1D是图示了副图像的变化的第一结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当相对于全息图记录媒体1的观察方向从Db变化成Dc并从Dc变化成Dd时,副图像根据观察者的视点的移动而连续地变化。也就是说,观察者看到的图像信息依次从图1B所示的图像信息变化成图1C所示的图像信息,然后变化成图1D所示的图像信息。
在图1A~图1D所示的示例中,将图像信息记录成使得副图像Is中的字符“B”绕着与记录面大致垂直的轴转动。副图像Is的转动方向可以是顺时针的或逆时针的。或者,可在某个视点处使转动方向反向。
第二结构示例
图2A~图2D是图示了副图像的变化的第二结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当相对于全息图记录媒体1的观察方向从Db变化成Dc并从Dc变化成Dd时,副图像根据观察者的视点的移动而连续地变化。也就是说,观察者看到的图像信息依次从图2B所示的图像信息变化成图2C所示的图像信息,然后变化成图2D所示的图像信息。
在图2A~图2D所示的示例中,将图像信息记录成使得副图像Is中的字符“B”绕着包含记录面的转动轴SA转动。转动轴SA可以定位成该平面内的任何方向。另外,相对于转动轴SA的转动方向可以是顺时针的或逆时针的。
第三结构示例
图3A~图3D是图示了副图像的变化的第三结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当相对于全息图记录媒体1的观察方向从Db变化成Dc并从Dc变化成Dd时,副图像根据观察者的视点的移动而连续地变化。也就是说,观察者看到的图像信息依次从图3B所示的图像信息变化成图3C所示的图像信息,然后变化成图3D所示的图像信息。
在图3A~图3D所示的示例中,将图像信息记录成使得副图像Is中的字符“B”的亮度在对字符“B”进行观察时是连续变化的。也就是说,观察者看出字符“B”的目视亮度在连续地变化。这里,亮度是指基于人眼的敏感度(CIE标准光谱光视效能效率V[λ])通过对从反射面或透射面朝着观察者传播的光的强度进行评估而得到的发光量。在全息图的情况下,在衍射光中看到的图像的亮度会根据照明光的强度而变化。因此,使用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照明而得到的相对值来进行评估。
例如,将图像信息记录成使得当在观察方向Db上对全息图记录媒体1进行观察时没有被看到的字符“B”根据视点的移动而被清楚地看到。这种记录难以存在于实际拍摄的全息图中。或者,可以向副图像Is赋予淡入淡出的效果。
第四结构示例
图4A~图4D是图示了副图像的变化的第四结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4A所示,当相对于全息图记录媒体1的观察方向从Db变化成Dc并从Dc变化成Dd时,副图像根据观察者的视点的移动而连续地变化。也就是说,观察者看到的图像信息依次从图4B所示的图像信息变化成图4C所示的图像信息,然后变化成图4D所示的图像信息。
在图4A~图4D所示的示例中,将图像信息记录成使得副图像Is中字符“B”的显示位置连续地变化。例如,将图像信息记录成使得当在观察方向Db上对全息图记录媒体1进行观察时与左侧的字符“A”靠近的字符“B”根据视点的移动而逐渐远离字符“A”。副图像Is的变化量可根据移动方向、距离和视点的移动而自由地设定。此外,移动轨迹可以沿着某个曲线或折线等。
第五结构示例
图5A~图5D是图示了副图像的变化的第五结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5A所示,当相对于全息图记录媒体1的观察方向从Db变化成Dc并从Dc变化成Dd时,副图像根据观察者的视点的移动而连续地变化。也就是说,观察者看到的图像信息依次从图5B所示的图像信息变化成图5C所示的图像信息,然后变化成图5D所示的图像信息。
在图5A~图5D所示的示例中,将图像信息记录成使得副图像Is中的字符“B”的形状连续地变化(变形)。这里,形状是指副图像的一个单元的整体部分的形状。例如,将图像信息记录成使得当在观察方向Db上对全息图记录媒体1进行观察时具有缺少部分的字符“B”根据视点的移动而能够看见该字符“B”的整个形状。或者,字符“B”可以根据视点的移动而变化成另一个字符、符号或图形。在使用微型字符作为副图像Is的情况下,该微型字符的字体可以逐渐地变化。
第六结构示例
图6A~图6D是图示了副图像的变化的第六结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6A所示,当相对于全息图记录媒体1的观察方向从Db变化成Dc并从Dc变化成Dd时,副图像根据观察者的视点的移动而连续地变化。也就是说,观察者看到的图像信息依次从图6B所示的图像信息变化成图6C所示的图像信息,然后变化成图6D所示的图像信息。
在图6A~图6D所示的示例中,将图像信息记录成使得副图像Is中的字符“B”的线粗细发生连续地变化。按此方式,可以改变用于形成副图像Is的线的粗细。
第七结构示例
图7A~图7D是图示了副图像的变化的第七结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7A所示,当相对于全息图记录媒体1的观察方向从Db变化成Dc并从Dc变化成Dd时,副图像根据观察者的视点的移动而连续地变化。也就是说,观察者看到的图像信息依次从图7B所示的图像信息变化成图7C所示的图像信息,然后变化成图7D所示的图像信息。
在图7A~图7D所示的示例中,将图像信息记录成使得副图像Is中的字符“B”在某个观察方向附近的范围内变得不可见。以此方式,副图像Is可以按照与淡入淡出方式不同的不连续方式来变化。
2.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将关于副图像的变化方式的信息确定成与某个输入信息相关联的输出信息。也就是说,通过特定关联性来确定用于描述副图像的变化的特征量。
当实现这种关联性时,要变化的副图像和该变化的方式是指定的。因此,如果其中记录的副图像是按照与该关联性不同的方式变化,则该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就能够被判定为伪造商品,从而能够向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赋予进一步提高的真伪判定功能。
这里,与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或者要与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组合的商品有关的信息可被选作为输入信息,例如,商品的制造数、制造商的序列号、制造工厂、制造日期、制造国、销售日期、销售国、最佳食用日期、保质期、价格、商品的名称、原版的多个面的数量、顾客的名字、记录媒体的形状、记录媒体的尺寸以及赋予给记录媒体的识别信息。这种输入信息可由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发行者任意设定。
与输入信息相对应的输出信息例如包括:动态参数、要变化的对象的数量参数以及用于指定要变化的副图像的对象参数。动态参数是用于指定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变化方式之中的副图像变化方式的参数。数量参数是用于指定要变化的副图像的数量的参数。对象参数是用于指定多个副图像之中的要变化的副图像的参数。除了上述信息之外的其他输出信息可由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发行者任意设定。
与所要记录的内容相关联的示例
下面,将说明输入信息与记录在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上的内容之间的关联性的示例。在下面的说明中,假设由副图像Is构成的组G被记录在倒T形主图像Im的内部区域中。
图8A~图8C图示了记录在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上的内容的示例。图8A~图8C中图示的内容示例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某个视点处识别出的图像信息。图8A图示了设有字母字符、数字字符和符号的示例。如图8A所示,各个副图像可以彼此不同。图8B是设有很多字母字符“A”的示例。如图8B所示,全部副图像可以是相同的。图8C图示了设有具有连续性的字符串的示例。如图8C所示,可以使用具有规律性的字符串。或者,可以使用诸如圆周率、自然对数的底和欧拉常数(Euler′s constant)等普遍使用的值,并且还可以使用物理常数。
第一结构示例
表1示出了将商品的制造日期用作图8A所示内容的输入信息的示例。
表1
Figure BSA00000531372500221
在表1中,动态参数简称为“动态”、数量参数简称为“数量”,并且对象参数简称为“对象1”和“对象2”。该表的行数和列数不限于表1中的行数和列数,如果有必要可以增加或减少行数和列数。下面的表2~表15也同样如此。
在表1中,在制造日期为01.04.2010的行中,动态参数为“转动1”,数量参数为“2”,对象参数为“Y”和“7”。也就是说,在图8A所示的副图像Is之中,字母字符“Y”和数字字符“7”被视为根据观察者的视点的移动而变化的副图像。此外,当假设“转动1”表示绕着与记录面大致垂直的轴的转动时,由于动态参数为“转动1”,所以按照让字母字符“Y”和数字字符“7”以图1B~图1D所示方式发生变化的方式来进行记录。
第二结构示例
表2示出了将商品的销售国用作图8A所示内容的输入信息的示例。
表2
在表1所示的示例中,与作为输入信息的制造日期相对应的全部输出信息都是相同的。相反,表2中所示的示例是输出信息根据输入信息而变化的示例。例如,在国家“A”中销售的商品所附带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中,按照让字母字符“Y”和数字字符“7”以图1B~图1D所示方式方发生变化的方式来进行记录。另一方面,在国家“C”中销售的商品所附带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中,按照如下方式来进行记录:让字母字符“Q”和“y”以及符号
Figure BSA00000531372500232
以图6B~图6D所示方式发生变化,并且字母字符“H”以图4B~图4D所示方式发生变化。
因此,如果在国家“C”中发现了附带有其中字母字符“Y”和数字字符“7”是按照图1B~图1D所示方式发生变化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商品,则很可能已经进行了制造商未曾打算的进口/出口。另外,很可能在国家“A”中已经伪造了该商品或者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
第三结构示例
表3示出了将商品的序列号用作图8B所示内容的输入信息的示例。
表3
在本示例中,全部的副图像Is都是字母字符“A”,因此将要发生变化的副图像的位置由该副图像所处的行和列的组合来指定。也就是说,按照让图8B所示的副图像Is1和Is2以图3B~图3D所示方式发生变化的方式来进行记录。将要发生变化的副图像的位置可由行和列的组合、x-y坐标或者相对于基准的相对位置等来指定。
第四结构示例
表4示出了将商品的制造数用作图8B所示内容的输入信息的示例。
在表3所示的示例中,与作为输入信息的商品序列号相对应的全部输出信息是相同的。相反地,表4所示的示例是输出信息根据输入信息而变化的示例。例如,在第1个商品~第1000个商品所附带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中,按照让三个“A”以图6B~图6D所示方式发生变化的方式来进行记录。另一方面,在第2001个商品~第3000个商品所附带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中,按照让两个“A”以图1B~图1D所示方式发生变化且让另外两个“A”以图4B~图4D所示方式发生变化的方式来进行记录。换句话说,按照让四个“A”根据视点的移动而变化的方式来进行记录。
表4
Figure BSA00000531372500251
这种关联性例如对于仅在首次生产时提供益处的情况是有效的。此外,如果将制造的年份设为输入信息,则记录在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上的信息就能够用作判定具有该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商品是否为制造年份商品(vintage article)的基准。
第五结构示例
表5示出了将商品的制造工厂用作图8C所示内容的输入信息的示例。
表5
Figure BSA00000531372500252
在本示例中,不是全部副图像都相同,而是存在一些由相同的副图像构成的组。在此情况下,例如,可向各个副图像Is分配序号,并且可以使用该序号指定各个副图像Is的位置。
图9A和图9B图示了将序号分配给各个副图像并使用该序号指定各个副图像的位置的示例。图9A中所示的各个副图像与图9B中所示的一连串序号相关联。也就是说,图9A中所示的副图像Is3由序号“40”指定。
在本示例中,将要发生变化的副图像的位置由图9B中所示的一连串序号之中的“8”、“34”和“62”指定。也就是说,按照让图9A所示的带下划线的“c”、“D”和“B”以图5B~图5D所示方式发生变化的方式来进行记录。
以此方式,通过使用商品的制造工厂作为输入信息,即使在某个工厂生产了不合格产品时也能够可靠地辨别出这些不合格产品。
第六结构示例
表6示出了将商品的尺寸用作图8C所示内容的输入信息的示例。
表6
Figure BSA00000531372500261
在表5所示的示例中,与作为输入信息的商品制造工厂相对应的全部输出信息都是相同的。相反地,表6所示的示例是输出信息根据输入信息而变化的示例。
这种关联性例如在将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附带至标准商品(例如,电池)上的情况下是有效的。或者,可将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自身的尺寸设定为输入信息。
第七结构示例
表7和表8示出了将顾客信息和商品的制造月份用作图8A所示内容的输入信息的示例。
表7
Figure BSA00000531372500271
表8
Figure BSA00000531372500272
在表7所示的示例中,数值α与顾客信息相关联,而数值β与商品的制造月份相关联。然后,计算α×β,并基于该乘积的尾数来确定动态参数的值。此外,基于α+β之和的尾数来确定数量参数的值,并基于α-β之差的尾数来确定对象参数的值。例如,如果顾客信息为“e”并且制造月份是三月,那么(α,β)=(5,3)。因此,动态参数的值为“消失”,数量参数的值为“2”,并且对象参数的值为“F”、“f”、“5”和“⊙”。以此方式,可将多种类型的信息用于关联性。
在本示例中,对象参数的数量大于数量参数的值“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对象参数的值处于优先地位,或者可以任意抽取对象参数。于是,在生成用于关联的数据库的情况下,可将对象参数的数量设定成使得对象参数的数量小于数量参数的值。
第八结构示例
表9~表11示出了将关于制造国的信息用作图8A所示内容的输入信息的示例以及将顾客信息和商品的制造月份用作图8A所示内容的输入信息的示例。
表9
  制造国   随机数
  AA   948
  BB   533
  CC   431
  DD   627
  EE   598
  FF   478
  GG   383
  HH   174
  II   056
表10
Figure BSA00000531372500281
表11
Figure BSA00000531372500291
在表9所示的示例中,随机数与关于制造国的信息相关联。在表10所示的示例中,随机数与顾客信息及商品的制造月份的组合相关联。然后,根据表11中相关联的随机数的第一位尾数来确定动态参数的值。类似地,根据相关联的随机数的第二位尾数来确定数量参数的值,并且根据相关联的随机数的第三位尾数来确定对象参数的值。
在使用表10和表11的情况下,如果顾客信息是“e”并且制造月份是五月,那么相关联的随机数为“909”。因此,动态参数的值为“转动2”,数量参数的值为“4”,并且对象参数的值为“L”、“q”、“z”和“4”。以此方式,可将随机数表格用于关联性。动态参数“转动2”表示例如绕着包含记录面的轴的转动。
第九结构示例
表12和表13示出了将赋予给商品或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识别(ID)信息用作图8A所示内容的输入信息的示例。
在表12所示的示例中,为每条ID信息确定了动态参数、数量参数和对象参数。
表12
Figure BSA00000531372500301
表13
Figure BSA00000531372500302
在表13所示的示例中,基于ID信息的第三位尾数来确定动态参数的值。类似地,基于ID信息的第一位尾数来确定数量参数的值,并且基于ID信息的第二位尾数来确定对象参数的值。也就是说,通过基于ID信息的特定关联性来确定用于描述副图像的变化的特征量。
这里,ID信息是用于识别各个商品、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以及商品与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组合的信息。这种ID信息可被记录在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上,或者可记录在商品或该商品的包装上。在不直接将ID信息记录在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上的情况下,可以给出ID信息与记录在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上的信息之间的某种关联性。或者,ID信息不是直接显示于商品上,而是可以由制造商持有。
作为记录ID信息的方法,可以使用印刷或激光标记。或者,可以使用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前面曾经建议的全息图记录方法。当然,记录ID信息的形式不限于字符串。例如,可以使用字符、数字、符号、图片、图形、一维条形码、二维条形码或上述这些项的组合。
3.第三实施例
在第三实施例中,在制作多面原版的情况下,将不同的副图像附加至多面原版的各个面。
通过让附加的副图像与ID信息相关联,就能够判定出与某个ID信息相对应的副图像的变化模式是否为不可能的。因此,根据第三实施例,能够向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赋予进一步提高的真伪判定功能。
将副图像附加至多面原版
在使用全息图记录媒体作为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情况下,当制作多面全息图原版时,将不同的副图像附加至各个面的全息图数据中。图10是用于说明附加有副图像Ita~Ite的全息图原版的示意图。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全息图原版3具有六个面S1~S6。当使用全息图原版3在全息图记录媒体上进行复制之后,通过切割得到了六个全息图记录媒体。
为便于理解,在假设全息图原版3有六个面的情况下参照图10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示例中,假设记录在全息图原版3上的主图像Im对于全部的面而言是共同的,并且由副图像Is构成的组G不包括根据观察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的图像。
如图10所示,在面S1的左上角处将字母字符“k”记录为副图像Ita。在面S2与面S3的边界上将符号“#”记录为副图像Itb。以此方式,可在多个面上布置有副图像。
在面S4上没有记录副图像。于是,就存在一个未记录有副图像的面。在本说明书中,将副图像附加至多面全息图原版包括这样的情况:有一个面上除了由副图像构成的组G以外没有附加任何副图像。
在面S5的右侧将字符“Ω”记录为副图像Itc。以此方式,在各个面上副图像的位置和尺寸可以有所改变。
在面S6的左上角处将字符“w”记录为副图像Itd,并且在面S6的右下角处将符号“Δ”记录为副图像Ite。以此方式,在单个面上可以存在多个副图像。
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必须指定要附加至各个面上的不同副图像It的尺寸和位置。各个副图像It的尺寸可根据当对使用全息图原版3复制而成的全息图记录媒体进行观察时得到的效果(即,公开的效果、隐蔽的效果或侦破的效果)来设定。因此,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一样,可通过适当地选择并使用诸如放大镜或显微镜等工具来识别副图像的存在。
第一结构示例
表14示出了通过使用其中在各个面上附加有不同副图像的全息图原版3来复制全息图的情况的示例。
表14
Figure BSA00000531372500321
表14所示的数据对应于图10所示的全息图原版3。在表14中,为各个面指定了副图像It的动态参数、数量参数和对象参数。此外,还指定了副图像It的高度H和宽度W,以及指定了副图像It的中心点(X,Y)的位置。于是,各个面的各种参数可以任意设定。
第二结构示例
表15示出了与ID信息相关联的各种参数的示例。
表15
Figure BSA00000531372500331
在表15所示的示例中,面S1~S6分别被分配给单独的ID信息。另外,每当复制了一千个全息图记录媒体,就改变全息图原版和动态参数。
复制而成的全息图记录媒体的观察者通过比较副图像It的变化模式与ID信息就能够判定全息图记录媒体是否为正版的。表15所示的关联数据可由制造商这一方持有,因而难以从复制而成的全息图记录媒体来估计这种关联。
在上述示例中,面的数量为六个。如果面的数量为数百个,那么就能够记录数百种不同种类的图像样式。因此,通过将这些图像样式与制造商所持有的ID信息相关联,盗版复制品就变得很难制作。因此,能够获得具有极好的防止盗版复制的效果的全息图记录媒体。
4.第四实施例
在第四实施例中,对于具有ID信息和根据视点的移动而变化的副图像的全息图记录媒体,ID信息和用于描述副图像的变化的特征量彼此相关联地被登记在数据库中。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观察者通过查询关于副图像的变化样式的数据库来判定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真伪。
通过让各个副图像的变化样式与ID信息相关联,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来查询数据库,就能够判定与某个ID信息对应的副图像的变化模式是否为不可能的。在建立关联时,如果有必要可以进行密码化(encryption)。用于描述副图像的变化的特征量与ID信息之间的关联数据可由商品或者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制造商持有。难以根据副图像的变化样式来估计这种关联性。
因此,根据第四实施例,能够向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赋予进一步提高的真伪判定功能。
5.变形例
上面已经说明了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各个示例。
在上面给出的说明中,全息图记录媒体用作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可供选择地,可以通过微透镜阵列来观察多个主图像和副图像。
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可用于各种项目,例如:商品的包装、非接触式IC卡、身份证(ID卡)、银行卡、信用卡、雇员ID卡、学生ID卡、月票(commuter pass)、驾驶证、护照、签证、证券(securities)、存折、印花税票(revenue stamp)、邮票、手机、货币和彩票等。在通过粘合剂层等将用作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全息图记录媒体粘附至商品的情况下,期望该粘合剂层的粘力比全息图记录媒体的全息图记录层的自身结合力或断裂强度更强。这是因为,即使某人想要从商品上剥掉全息图记录媒体并将使用了该全息图记录媒体的盗版接触式复制品作为原版,该全息图记录层会破损,从而防止复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以在本发明随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组合、次组合及改变。

Claims (17)

1.一种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其包括记录在所述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上的下列内容:
至少一个主图像;以及
多个副图像,每个所述副图像的显示面积小于所述主图像的显示面积,
所述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的特征在于,当再现所述主图像和所述多个副图像时,所述主图像和所述多个副图像被同时显示出来,并且
所述多个副图像的至少一者根据视点的移动而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其中,所述多个副图像被显示在由所述主图像规定的区域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其中,所述多个副图像中每一者的显示面积为50mm2以下,或者为所述主图像的显示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下。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其中,
所述变化是连续的变化,并且
所述连续的变化是绕着与记录面大致垂直的轴的转动。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其中,
所述变化是连续的变化,并且
所述连续的变化是绕着包含记录面的轴的转动。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其中,
所述变化是连续的变化,并且
所述连续的变化是当观察所述副图像时亮度的连续变化。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其中,
所述变化是连续的变化,并且
所述连续的变化是所述副图像的显示位置的连续变化。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其中,
所述变化是连续的变化,并且
所述连续的变化是所述副图像的形状的连续变化。
9.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其中,
所述变化是连续的变化,并且
所述连续的变化是所述副图像的线粗细的连续变化。
10.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其中,所述变化包括所述副图像消失的变化。
11.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其中,所述主图像和所述多个副图像是基于全息立体图而形成的。
12.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其中,所述主图像和所述多个副图像是基于计算机所生成的全息图而形成的。
13.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其中,所述主图像和所述多个副图像是通过微透镜阵列而观察到的。
1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其中,根据视点的移动而变化的所述副图像是从附加至多面原版的各个面上的副图像复制而来的。
1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其中,用于描述所述副图像的连续变化的特征量中的至少一个是通过特定关联性来确定的。
1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还包括记录在所述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上的识别信息,
其中,用于描述所述副图像的连续变化的特征量中的至少一个是通过基于所述识别信息的特定关联性来确定的。
17.一种对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进行真伪判定的真伪判定方法,所述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包括记录在所述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上的下列内容:识别信息;至少一个主图像;以及多个副图像,每个所述副图像的显示面积小于所述主图像的显示面积,
对于所述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当再现所述主图像和所述多个副图像时,所述主图像和所述多个副图像被同时显示出来,并且所述多个副图像的至少一者根据视点的移动而变化,
所述真伪判定方法包括:
准备数据库,在所述数据库中,将所述识别信息和用于描述所述副图像的变化的特征量相互关联地进行登记;以及
查询与所述识别信息和用于描述所述副图像的变化的所述特征量有关的所述数据库,进行真伪判定。
CN2011101861150A 2010-07-08 2011-07-01 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和真伪判定方法 Pending CN1023936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56102A JP2012018324A (ja) 2010-07-08 2010-07-08 多視点画像記録媒体および真贋判定方法
JP2010-156102 2010-07-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3621A true CN102393621A (zh) 2012-03-28

Family

ID=44514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61150A Pending CN102393621A (zh) 2010-07-08 2011-07-01 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和真伪判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08822A1 (zh)
EP (1) EP2405311A1 (zh)
JP (1) JP2012018324A (zh)
KR (1) KR20120005380A (zh)
CN (1) CN10239362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7244A (zh) * 2016-01-21 2016-04-13 四川大学 基于全息光学元件的集成成像多视3d显示
CN105872473A (zh) * 2016-05-18 2016-08-17 西安银石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全息影像双摄像头视频识别的机车检修系统及方法
CN111399357A (zh) * 2015-04-11 2020-07-10 安田斯研究所有限公司 影像识别方法及记录媒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39573B1 (ko) * 2012-01-27 2019-0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EP2629156B1 (en) * 2012-01-27 2024-04-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14201017A1 (en) * 2013-06-11 2014-12-18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Composite image heat transfer
NZ726408A (en) 2014-05-22 2018-09-28 Composecure Llc Transaction and id cards having selected texture and coloring
CN105313528B (zh) * 2014-08-01 2017-12-29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视差衍射光变图像光学防伪元件
US10783422B2 (en) 2014-11-03 2020-09-22 Composecure, Llc Ceramic-containing and ceramic composite transaction cards
JP2016097617A (ja) * 2014-11-25 2016-05-3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体および表示体付き物品
JP7123795B2 (ja) * 2015-12-17 2022-08-23 ノー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曲面状ホログラフィック光学素子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GB201602198D0 (en) * 2016-02-08 2016-03-23 Idscan Biometrics Ltd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system for hologram extraction
CN114341550A (zh) * 2019-08-27 2022-04-12 镭亚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光学扩散器的多视图背光体,显示器和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27254A1 (en) * 1993-05-11 1994-11-24 De La Rue Holographics Limited Security device
CN1174611A (zh) * 1994-09-05 1998-02-25 米高技术有限公司 衍射表面及其制造方法
WO2002002351A1 (en) * 2000-07-03 2002-01-10 Optaglio Limited Optical device
US20020030863A1 (en) * 2000-05-29 2002-03-14 Nobuhiro Kihara Hologram print system and holographic stereogram
JP2003256786A (ja) * 2002-03-04 2003-09-12 Sony Corp 認証システム及び認証方法、並びに、認証用媒体製造装置及び認証端末装置
WO2009139396A1 (ja) * 2008-05-01 2009-11-19 独立行政法人 国立印刷局 画像形成体、真偽判別具及び真偽判別方法
JP2009294405A (ja) * 2008-06-04 2009-12-1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画像切替型ホ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59433A5 (de) * 1982-10-04 1987-01-30 Landis & Gyr Ag Dokument mit einem beugungsoptischen sicherheitselement.
US4969700A (en) * 1987-12-23 1990-11-13 American Bank Note Holographics, Inc. Computer aided holography and holographic computer graphics
JP2789599B2 (ja) * 1988-04-01 1998-08-2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ホログラム面付型の作製方法
GB9211123D0 (en) * 1992-05-26 1992-07-08 Amblehurst Ltd Holographic device
JP3383038B2 (ja) * 1993-11-24 2003-03-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ホ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の作成方法
US5708717A (en) * 1995-11-29 1998-01-13 Alasia; Alfred Digital anti-counterfeiting software method and apparatus
TW409230B (en) * 1998-01-16 2000-10-21 Ind Tech Res Inst Hologram false-preventing recognition structure and the method thereof
GB9810399D0 (en) * 1998-05-14 1998-07-15 Rue De Int Ltd Holographic security device
EP0967091A1 (de) * 1998-06-26 1999-12-29 Alusuisse Technology & Management AG Gegenstand mit optischem Effekt
JP2001255809A (ja) * 2000-03-14 2001-09-2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記録媒体の真贋判定方法及び光記録媒体の真贋判定装置
US8174743B2 (en) * 2000-07-03 2012-05-08 Optaglio Limited Optical security device
GB0016354D0 (en) * 2000-07-03 2000-08-23 Optaglio Ltd Optical security device
JP2002245420A (ja) * 2001-02-14 2002-08-30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ホログラム情報記録システム及びホログラム情報記録方法
US7050635B2 (en) * 2001-03-30 2006-05-23 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Multi-dimensional pattern recognition by use of digital holography
US7209585B2 (en) * 2001-06-14 2007-04-24 Sony Corporation Picture image generation and printed material 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thereof
JP3722028B2 (ja) * 2001-07-05 2005-11-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再生装置及び画像照明装置
US7265775B2 (en) * 2002-03-28 2007-09-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apparatus
US7305105B2 (en) * 2005-06-10 2007-12-04 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 Authentication of secure items by shape level lines
JP4412576B2 (ja) * 2002-10-16 2010-02-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立体マイクロパターン表示体
US7194105B2 (en) * 2002-10-16 2007-03-20 Hersch Roger D Authentication of documents and articles by moiré patterns
US7295717B2 (en) * 2002-10-16 2007-11-13 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 Synthesis of superposition images for watches, valuable articles and publicity
JP2004262167A (ja) 2003-03-04 2004-09-24 Kobayashi Kirokushi Co Ltd 偽造防止帳票
EP2474424A3 (en) * 2003-11-21 2014-01-08 Visual Physics, LLC Micro-optic security and image presentation system
US7672475B2 (en) * 2003-12-11 2010-03-02 Fraudhalt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rifying a hologram and a credit card
WO2005106601A2 (en) * 2004-04-30 2005-11-10 De La Rue International Limited Arrays of microlenses and arrays of microimages on transparent security substrates
GB0426724D0 (en) * 2004-12-06 2005-01-12 Rue De Int Ltd Improved hologram
US20080259417A1 (en) * 2005-01-21 2008-10-23 John David Wiltshire Holographic Recording Media
GB0504959D0 (en) * 2005-03-10 2005-04-20 Rue International De La Ltd Security device based on customised microprism film
ES2563755T3 (es) * 2005-05-18 2016-03-16 Visual Physics, Llc Presentación de imágenes y sistema de seguridad micro-óptico
JP2007212529A (ja) * 2006-02-07 2007-08-2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画像形成体及び画像形成体の製造方法
US8488242B2 (en) * 2006-06-20 2013-07-16 Opsec Security Group, Inc. Optically variable device with diffraction-based micro-optics, method of creating the same, and article employing the same
JP4468341B2 (ja) * 2006-09-28 2010-05-26 株式会社東芝 三次元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三次元画像表示装置
GB2445966B (en) * 2007-01-25 2011-05-18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an item
US7925096B2 (en) * 2007-12-12 2011-04-12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alidating holograms
JP5400301B2 (ja) * 2008-01-23 2014-01-29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認証サーバ装置、認証方法、及び認証プログラム
JP5378783B2 (ja) 2008-12-26 2013-12-25 三井住友建設株式会社 壁式ラーメン構造建物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27254A1 (en) * 1993-05-11 1994-11-24 De La Rue Holographics Limited Security device
CN1174611A (zh) * 1994-09-05 1998-02-25 米高技术有限公司 衍射表面及其制造方法
US20020030863A1 (en) * 2000-05-29 2002-03-14 Nobuhiro Kihara Hologram print system and holographic stereogram
WO2002002351A1 (en) * 2000-07-03 2002-01-10 Optaglio Limited Optical device
JP2003256786A (ja) * 2002-03-04 2003-09-12 Sony Corp 認証システム及び認証方法、並びに、認証用媒体製造装置及び認証端末装置
WO2009139396A1 (ja) * 2008-05-01 2009-11-19 独立行政法人 国立印刷局 画像形成体、真偽判別具及び真偽判別方法
JP2009294405A (ja) * 2008-06-04 2009-12-1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画像切替型ホログラム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RK SHIRES: "《Real-time Flat Panel Solid-state Holographic Stereogram》",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SPLAY HOLOGRAPHY》 *
MICHAEL W. HALLE: "《Holographic stereograms as discrete imaging systems》", 《PRACTICAL HOLOGRAPHY》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9357A (zh) * 2015-04-11 2020-07-10 安田斯研究所有限公司 影像识别方法及记录媒介
CN105487244A (zh) * 2016-01-21 2016-04-13 四川大学 基于全息光学元件的集成成像多视3d显示
CN105872473A (zh) * 2016-05-18 2016-08-17 西安银石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全息影像双摄像头视频识别的机车检修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05311A1 (en) 2012-01-11
JP2012018324A (ja) 2012-01-26
KR20120005380A (ko) 2012-01-16
US20120008822A1 (en) 2012-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3621A (zh) 多视点图像记录媒体和真伪判定方法
EP0467601B1 (en) Holographic diffraction grating pattern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the same
CN1910523B (zh) 安全装置
CN102193480A (zh) 含全息图的介质、其制造装置以及信息判定方法
CN102645883A (zh) 全息图承载介质、判定装置及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
CN101794111A (zh) 图像记录介质,全息图复制装置和全息图复制方法
US7675662B2 (en) Embedded information carrier for optical data
SE545393C2 (en) An optical security device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mage elements visible in a first range of viewing angles and second range of viewing angles
CN101807037B (zh) 全息图记录介质
Drinkwater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diffractive optical security devices for banknotes and high value documents
CN111448524A (zh) 全息图
US20050248817A1 (en) Covert hologram design, fabrication and optical reconstruction for security applications
JP6327467B2 (ja) スクラッチラベル
CN102193481A (zh) 全息图记录介质
JP6303702B2 (ja) スクラッチラベル
Odinokov et al. Method of Personalization of Photopolymer Security Holograms Based on Recording Hidden Encoded Digital Images
JP3504285B2 (ja) ホログラムの作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6071290A (ja) スクラッチラベル
US20060082850A1 (en) Covert surface relief hologram design, fabrication and optical reconstruction for security applications
JP6421483B2 (ja) スクラッチカード
JP2000250389A (ja) 偽造防止媒体
JPH06305249A (ja) 記録媒体、その使用方法および読取装置
JP2016071081A (ja) スクラッチラベル
JP6197436B2 (ja) スクラッチカード
JP6357909B2 (ja) スクラッチラベ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