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8309A - 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8309A
CN102388309A CN2009801585467A CN200980158546A CN102388309A CN 102388309 A CN102388309 A CN 102388309A CN 2009801585467 A CN2009801585467 A CN 2009801585467A CN 200980158546 A CN200980158546 A CN 200980158546A CN 102388309 A CN102388309 A CN 102388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ick
nonwoven fabrics
described pick
hold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85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8309B (zh
Inventor
樋口雅之
中野勇一
铃木菜穗子
中村美希
山下耕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aris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88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8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8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8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66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id-phase testing
    • G01N33/54386Analytical elements
    • G01N33/54387Immunochromatographic test strips
    • G01N33/54388Immunochromatographic test strips based on lateral flow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58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diffusion or migration of antigen or antibod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1Production of immunochemical test materials
    • G01N33/532Production of labelled immunochemic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6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immune complex formed in liquid phase
    • G01N33/537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immune complex formed in liquid phase with separation of immune complex from unbound antigen or antibody
    • G01N33/538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immune complex formed in liquid phase with separation of immune complex from unbound antigen or antibody by sorbent column, particles or resin strip, i.e. sorbent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54Immunoglobuli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435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G01N2333/76Assays involving albumins other than in routine use for blocking surfaces or for anchoring haptens during immunis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检测装置,其是用于检测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测物质的带状的检测装置,具备以下部件:采集部件,其从生物体中直接采集液体试样;保持部件,其中与被检测物质特异性地结合的标记试剂在能够随着液体试样的移动一起移动的状态下被保持;检测部件,其中固定有与被检测物质特异性地结合从而捕捉被检测物质与标记试剂的结合体的检测试剂;吸收部件,其能够吸收液体试样;不透液性的支撑部件;上述各部件以使液体试样在这些部件中移动的方式在支撑部件上沿着检测装置的长度方向排列,采集部件在液体试样的移动方向上的上游侧包含从支撑部件伸出而突出的突出部分。

Description

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检测来自生物体的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测物质的带状的检测装置,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装置。通常,为了检测来自生物体的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测物质,需要下述这样经由多个工序的繁杂的操作:从生物体中采集液体试样,将所采集的液体试样供于稀释、提取等规定的处理后,应用于上述装置。
因此,作为简化工序的手段,例如提出了如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那样从生物体中直接采集试样的检测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29193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289038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2144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05-5293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从生物体中直接采集液体试样时,有时检测装置与生物体接触会导致生物体感觉到疼痛等痛苦。此外,为了采集大量的液体试样,需要使检测装置长时间与生物体接触,对生物体造成的负担变得更大。另一方面,若为了减轻对生物体的负担而缩短生物体与检测装置的接触时间,则难以获得充分量的液体试样,其结果是,测定值产生不均,得不到充分的检测结果。这样,以往,从生物体中直接采集液体试样时,存在对生物体造成的负担大、采集量少、检测灵敏度低等问题。
关于这一点,专利文献4中虽然言及采集液体试样的部分的材料,但对于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构成未作充分记载。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生物体中直接采集液体试样而获得充分的检测结果、并且能够减少对生物体造成的负担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即,本发明为一种检测装置,其是用于检测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测物质的带状的检测装置,具备以下部件:采集部件,其从生物体中直接采集液体试样;保持部件,其包含与被检测物质特异性地结合的标记试剂,且该标记试剂在能够随着液体试样的移动一起移动的状态下被保持;检测部件,其包含通过与被检测物质特异性地结合从而捕捉被检测物质与标记试剂的结合体的检测试剂,且该检测试剂被固定;吸收部件,其能够吸收液体试样;不透液性的支撑部件;采集部件、保持部件、检测部件及吸收部件以使液体试样通过毛细管现象在这些部件中按上述顺序移动的方式,在支撑部件上沿着检测装置的长度方向排列,采集部件在液体试样的移动方向上的上游侧包含从支撑部件伸出而突出的突出部分。
本发明的检测装置中,从生物体中直接采集液体试样的采集部件包含从支撑部件伸出而突出的突出部分。由此,当使采集部件与生物体的试样采集部位接触时,能仅使该突出部分与该部位接触,能够避免支撑部件等其它部件与该部位接触。其结果是,能够充分降低生物体感觉到的疼痛等痛苦及因与各试剂的接触所造成的生物体的健康损害。此外,由于突出部分具有平坦的面,由此可进一步降低上述痛苦。进而,由于上述检测装置具备不透液性的支撑部件,由此能够充分防止所采集的液体试样从采集部件、保持部件及检测部件的背面漏出。从防止液体试样从背面漏出的观点出发,优选在检测部件的下表面及吸收部件的下表面具备不透液性的支撑部件,进而从防止液体试样的倒流的观点出发,优选在保持部件的下游侧也具备支撑部件。通过这种构成,即使液体试样为少量,也能够检测被检测物质,因此,能够缩短采集部件与试样采集部位接触的时间。通过具有这种构成,上述检测装置能够从生物体中直接采集液体试样而获得充分的检测结果,并且能够减少对生物体造成的负担。本发明的检测装置适合作为用于检测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测物质的色谱检测装置、例如从生物体中直接采集泪液等液体试样的色谱检测装置使用。
保持部件优选具有与检测部件的一部分重合的部分,且该重合的部分的沿长度方向的长度为保持部件中保持有标记试剂的部分的沿长度方向的长度以上,更优选比保持有标记试剂的部分的沿长度方向的长度长。由此,由于保持部件与检测部件的接触面积变大,所以液体试样容易通过毛细管现象从保持部件向检测部件移动,检测时间缩短,因而可减轻对干眼患者等生物体的负担。此时,这些部件更优选按照保持部件在上方的方式重合。由此,由于在该重合部分产生上下方向的毛细流动,所以液体试样更容易通过毛细管现象从保持部件向检测部件移动。此外,当保持部件的一部分与检测部件的一部分重合时,优选在该重合的部分的下面具备不透液性的支撑部件,更优选至重合的部分的上游侧至少5mm为止具备不透液性的支撑部件。由此,可进一步有效地抑制液体试样的漏出。
采集部件及保持部件优选共有单一的纤维基材。此时,通过在纤维基材的上述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保持标记试剂,从而形成保持部件。通过如上所述使采集部件与保持部件一体化、使用单一的纤维基材,能够简化装置构成而削减制造上的工序及成本,此外,液体试样容易通过毛细管现象从采集部件向保持部件移动。
如上所述在采集部件及保持部件共有单一的纤维基材的检测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纤维基材具有与检测部件的一部分重合的部分,该重合的部分的沿长度方向的长度为纤维基材中保持有标记试剂的部分的沿长度方向的长度以上,更优选比保持有标记试剂的部分的沿长度方向的长度长。由此,由于纤维基材与检测部件的接触面积变大,所以液体试样容易通过毛细管现象从纤维基材向检测部件移动,由于液体试样的移动速度加快,所以检测时间缩短,可减轻对干眼患者等生物体造成的负担。此时,更优选按照纤维基材在检测部件之上的方式重合。由此,由于在该重合的部分产生上下方向的毛细流动,所以液体试样进一步容易通过毛细管现象从纤维基材向检测部件移动。
上述采集部件或纤维基材优选为包含纸浆的无纺布。包含纸浆的无纺布由于每单位质量的保水量多、即保水力高,所以即使在液体试样中所含的被检测物质为微量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液体试样的采集量,也能够提高检测灵敏度。此外,包含纸浆的无纺布由于为柔软的材料,所以与生物体接触时不易产生疼痛,从这点来看也是优选的。
进而,在包含纸浆的无纺布中,由于液体试样难以扩散,所以通过使用上述无纺布作为采集部件,能够提高被检测物质的检测灵敏度。特别是作为上述采集部件及保持部件共有的单一的纤维基材,当使用包含纸浆的无纺布时,还具有以下优点:保持于上述纤维基材的下游侧的端部的标记试剂在从生物体中直接采集液体试样时不会与生物体接触而保持于上述端部的附近。因此,包含纸浆的无纺布在采集部件与保持部件一体化的检测装置中适合作为上述纤维基材使用。根据上述优点,包含纸浆的无纺布适合作为能够充分减轻在从生物体中直接采集液体试样时给生物体造成的负担的色谱检测装置用的采集部件。
上述纸浆优选为木材纸浆。木材纸浆由于具有特别高的保水力,所以通过使用木材纸浆,更容易获得上述检测灵敏度的提高效果。
上述包含纸浆的无纺布中可以进一步配合人造丝和/或合成纤维。通过配合它们,上述无纺布的强度、表面平滑性及柔软性提高。特别是配合有合成纤维的上述无纺布在吸水速度良好的方面是优选的。
上述无纺布优选为经压缩的无纺布。具体而言,上述无纺布的密度优选为40mg/cm3以上,更优选为45mg/cm3以上,进而优选为50mg/cm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5mg/cm3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60mg/cm3以上。此外,上述无纺布的厚度优选为0.8mm以下,更优选为0.75mm以下,进而优选为0.7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65mm以下。
这种无纺布例如可以通过将通常的包含纸浆的无纺布压缩10%以上而获得。即,通过将通常的包含纸浆的无纺布以压缩率为10%以上进行压缩,以达到90%以下的厚度而获得。优选的是,上述无纺布通过将通常的包含纸浆的无纺布压缩20%以上、即压缩至达到80%以下的厚度而获得。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无纺布通过将通常的包含纸浆的无纺布压缩30%以上、即压缩至达到70%以下的厚度为止而获得。
采集部件、保持部件及检测部件的与上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优选为0.8mm~3mm。该宽度大于3mm时,检测所需要的液体试样的量变多,存在无法采集充分量的液体试样的倾向。另一方面,上述宽度小于0.8mm时,存在在检测部件上难以利用标记试剂来确认捕捉显色的倾向。
检测部件优选进一步包含与标记试剂特异性地结合的对照试剂。对照试剂相比检测试剂被固定于上述下游侧。对照试剂相比检测试剂位于下游侧,通过与随着液体试样的移动一起移动的标记试剂结合,从而能够确认采集了对于检测而言充分量的液体试样。
此外,检测部件的一部分优选与吸收部件的一部分彼此重合。检测部件与吸收部件的重合部分任一者在上均可,但优选按照吸收部件在上的方式彼此重合。当检测部件的一部分与吸收部件的一部分重合时,优选在该重合部分的下面具备不透液性的支撑部件,更优选至重合部分的下游侧至少5mm为止具备不透液性的支撑部件,更进一步优选至下游侧至少10mm为止具备不透液性的支撑部件。
上述突出部分的长度优选为5mm以上。当突出部分的长度小于5mm时,在从生物体中采集液体试样时,检测装置的采集部件以外的部件容易与生物体接触,有可能给生物体带来痛苦。特别是当液体试样为泪液时,将突出部分插入到生物体的结膜下穹中,在下眼睑的外缘部发生弯曲,在使检测装置沿着铅直方向垂下的状态下采集泪液时,对于突出部分要求充分的长度。
检测装置优选进一步具备第1粘接部件。第1粘接部件粘接于采集部件的上述下游侧的端部、保持部件及检测部件的上述上游侧的端部的与支撑部件相反侧的表面,并在该粘接面的相反侧具有非粘接面。
上述第1粘接部件通过粘接采集部件、保持部件及检测部件,从而防止这些部件彼此剥离,能够提高检测装置的强度。此外,第1粘接部件通过被覆上述部件的表面,从而防止液体试样从这些部件挥发,能够以更少的采集量获得充分的检测结果。进而,第1粘接部件按照从上方压住上述部件的方式进行被覆,从而促进液体试样利用毛细管现象的移动。
上述检测装置优选进一步具备第2粘接部件。第2粘接部件按照夹入检测部件的上述下游侧的端部、吸收部件及支撑部件的上述下游侧的端部的方式粘接,该第2粘接部件在粘接于上述各部件的粘接面的相反侧具有非粘接面。在第2粘接部件中的上述下游侧的端部,优选通过在第2粘接部件的折回部分将第2粘接部件彼此粘接,从而形成提纽部分。
上述第2粘接部件通过粘接检测部件、吸收部件及支撑部件,从而防止这些部件彼此剥离,能够提高检测装置的强度。特别是通过按照从下游侧夹入这些部件的方式进行粘接,从而第2粘接部件能够有效地强化检测装置的结构。此外,通过第2粘接部件被覆吸收部件的表面,并且外侧的表面(与粘接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为非粘接性,从而还具有以下优点:不会污染手拿检测装置的下游侧的端部而使用的使用者的手即可完成。特别是当使用者拿着上述提纽部分使用检测装置时,试剂等与使用者的手接触的可能性变得更低,可以安全使用。即,第2粘接部件作为检测装置的把手部分发挥功能。
支撑部件优选包含兼作检测部件的衬里的第1支撑体、和在第1支撑体的与检测部件相反侧设置的第2支撑体。通过如上所述支撑部件包含多个支撑体,从而检测装置的结构更加得到强化,此外,防止液体试样从检测部件等的漏出或挥发的效果也提高。
这里,第2支撑体优选在第1支撑体上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分离。通过使第2支撑体分离,能够改变第2支撑体的配置图案而容易地调节检测装置的长度,可获得制造上的变化。另外,当第2支撑体在第1支撑体上以外分离时,液体试样容易漏出到装置的外部。从防止液体试样从背面漏出的观点出发,优选在吸收部件的下面具备第2支撑体,从防止从背面漏出并且防止液体试样的倒流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在保持部件的下游侧具备第2支撑体。当保持部件的一部分与检测部件的一部分重合时,优选在该重合部分的下面具备第2支撑体,更优选具备至重合部分的上游侧至少5mm为止。此外,当检测部件的一部分与吸收部件的一部分重合时,必须在该重合部分的下面具备第2支撑体,更优选具备至重合部分的下游侧至少5mm为止,更进一步优选具备至下游侧至少10mm为止。由此,液体试样的漏出进一步有效地得到抑制。
支撑部件优选具有增强标记试剂的捕捉显色的功能。由此,检测部件上的上述捕捉显色的确认变得容易,能够容易地进行被检测物质的检测。
当支撑部件不具有上述那样的功能时,检测装置优选在支撑部件的与检测部件相反的一侧进一步具备具有增强标记试剂的捕捉显色的功能的背景部件。通过具备这种背景部件,检测部件上的捕捉显色的确认变得容易,能够容易地进行被检测物质的检测。另外,捕捉显色是指,与被检测物质或对照试剂结合的(被捕捉的)标记试剂的标记能够通过在检测试剂固定部或对照试剂固定部显色而确认的该显色(检测线)。从增强捕捉显色的观点出发,若背景部件为白色,则容易看到检测线,所以更优选。
背景部件优选为在支撑部件侧具有粘接面的纸制的胶带。通过使背景部件为纸制的胶带,从而能够在背景部件的与支撑部件相反侧的表面通过着色等容易地附上显示固定有检测试剂或对照试剂的位置的记号。此外,当支撑部件包含多个支撑体时,背景部件将这些支撑体彼此粘接,由此能够补强检测装置。
此外,当背景部件为纸制时,优选支撑部件相比背景部件向上述上游侧延伸2mm以上。当支撑部件没有按照如上所述相比背景部件延伸时,或者延伸的部分小于2mm时,采集部件中的液体试样有可能渗透到背景部件中。若液体试样渗透到背景部件中,则背景值上升或者检测装置扭歪,存在难以确认捕捉显色的倾向。此外,若液体试样从采集部件渗透到背景部件中,由此导致移动至保持部件或检测部件的液体试样的量减少,所以灵敏度降低,存在得不到充分的检测结果的倾向。
检测装置的质量优选为0.8g以下。若上述质量比0.8g重,则例如当液体试样为泪液,使检测装置沿铅直方向垂下而从生物体的结膜下穹采集泪液时,检测装置会由于其自身的重量而掉落。
检测装置在生物体为人、液体试样为泪液时特别有用。通常,受验者的伴随泪液的采集而产生的负担较大。特别是当受验者患有干眼时,除了给受验者带来痛苦以外,还存在只能采集少于10μL这样极其少量的泪液的倾向。但是,若使用上述检测装置,对于这样的受验者也能够在不强加过度负担的情况下采集泪液,即使泪液采集量少于10μL,也能够获得充分的检测结果。
此外,检测装置在被检测物质为IgE抗体时特别有用。此时,标记试剂是利用标记物质标记了以IgE抗体作为抗原的抗体而得到的试剂,检测试剂是包含与标记试剂所具有的抗体不同的识别部位的、以IgE抗体作为抗原的抗体,对照试剂是以标记试剂所具有的抗体作为抗原的抗体。通过利用所述检测装置来检测来自生物体的液体试样中的IgE抗体,能够容易地进行生物体是否发生花粉症等过敏症的判定。
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使用上述检测装置来检测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测物质的检测方法。
根据该检测方法,不会给生物体造成过度的负担,能够从生物体中直接采集液体试样而获得充分的检测结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从生物体中直接采集液体试样而获得充分的检测结果、并且能减少对生物体的负担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面端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面端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面端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面端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面端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面端面图。
图7是表示各纤维基材的吸水速度试验结果的照片。
图8是各纤维基材的剖面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需要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另外,附图中,对于同一要素附上同一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附图的尺寸比率并不限于图示的比率。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面端面图。图1所示的检测装置1是用于检测人的泪液(液体试样)中的IgE抗体(被检测物质)的装置。检测装置1例如呈宽度为约1.5mm、长度为约57mm的带状(像带或长方形那样的细长形状),质量为约0.032g。检测装置1具备采集部件10、保持部件12、检测部件14、吸收部件16、支撑部件18、第1粘接部件20a、第2粘接部件20b和背景部件22。采集部件10、保持部件12、检测部件14及吸收部件16按照泪液通过毛细管现象按该顺序在这些部件中移动的方式,在支撑部件18上沿着检测装置1的长度方向排列。
采集部件10是在检测装置1中为了吸收、保持液体试样而使用的也被称为“样品垫”的部件。作为采集部件10的材料,可列举出滤纸、棉纱、聚酯、玻璃纤维等,采集部件10优选为包含纸浆的无纺布。
“纸浆”是指通过用机械方法和/或化学方法对木材或其它植物进行处理而提取的纤维素纤维。
“无纺布”是指不织也不编地使纤维沿着一定方向或随机的方向重合成片状而得到的布,与编织物、纸、薄膜等不同。作为将重合的纤维制成片状而获得无纺布的方法,可列举出加热的方法、使纤维彼此缠绕的方法、使用粘接剂的方法等。
另一方面,“滤纸”主要是指在进行过滤时使用的纸,与无纺布不同。滤纸中有以存在于棉花的花中心的种子的胎毛(棉籽绒)的棉纤维为原料制成的滤纸、和以硼硅酸玻璃纤维为原料制成的滤纸,任一种滤纸都是以获得目标特性(粒子保持能力(μm)、初期过滤速度、载荷容量、灰分含量等)的方式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
上述包含纸浆的无纺布由于每单位质量的保水量多、即保水力高,所以即使在液体试样中所含的被检测物质为微量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液体试样的采集量,也能够提高检测灵敏度。此外,包含纸浆的无纺布由于为柔软的材料,所以与生物体接触时不易产生疼痛,从生物体中直接采集液体试样时能够减轻给生物体造成的负担,从这一点来看也是优选的。
进而,在包含纸浆的无纺布中,由于液体试样不易扩散,所以通过使用上述无纺布作为采集部件10,能够提高被检测物质的分离能力。特别是当采集部件10及保持部件12共有单一的纤维基材时,通过使用液体不易扩散的上述包含纸浆的无纺布作为该纤维基材,从而还具有以下优点:保持于纤维基材的下游侧的端部的标记试剂在从生物体中直接采集液体试样时不会与生物体接触而保持在上述端部的附近。因此,包含纸浆的无纺布适合作为采集部件10与保持部件12一体化的检测装置1中的上述纤维基材使用。
从保水力更高的方面考虑,采集部件10中所含的纸浆优选为以木材为原料的木材纸浆,优选通过以物理力将木材破碎来制造纸浆的机械方法而制造的纸浆。作为木材纸浆,例如可例示出以针叶树为原料的纸浆、以阔叶树为原料的纸浆。
采集部件10中所含的纸浆的含量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
采集部件10可以基于公知的方法来制造。例如,通过气流成网(air laid)方式使纸浆的纤维分散到空气中而形成垫子,用特殊粘合剂粘接后片化,由此可以制造包含纸浆的无纺布即采集部件10。
上述包含纸浆的无纺布中可以进一步配合人造丝和/或合成纤维。通过配合它们,从而上述无纺布的强度、表面平滑性及柔软性提高。特别是配合有合成纤维的上述无纺布在吸水速度良好的方面是优选的。
“人造丝”是指将纸浆等纤维素纤维溶于氢氧化钠等碱和二硫化碳中制成粘胶液,并在酸中纺丝而制造的再生纤维,与合成纤维不同。此外,“合成纤维”是指将使以石油、天然气等为原料以化学方法合成的低分子量的单体聚合而获得的合成高分子通过各种纺丝法制成的纤维。
配合有人造丝的无纺布可以通过在形成上述垫子时在其两面或单面层叠人造丝来制造。此外,配合有合成纤维的无纺布可以通过在形成上述垫子时在其中层或表层配合合成纤维来制造。
进而,采集部件10优选为经压缩的无纺布。通过使用经压缩的无纺布,使得检测装置1中的液体试样的移动·渗透速度变快,检测时间缩短,减轻给干眼患者等生物体造成的负担。上述无纺布的密度优选为40mg/cm3以上。此外,上述无纺布的厚度优选为0.8mm以下。上述经压缩的无纺布例如通过将通常的包含纸浆的无纺布以10%以上的压缩率压缩至达到90%以下的厚度而获得。
采集部件10包含在泪液的移动方向上的上游侧(以下简称为“上游侧”)从支撑部件18伸出而突出的突出部分10a、和除此以外的部分即非突出部分10b。突出部分10a不被支撑部件18、第1粘接部件20a等其它的部件被覆地露出。此外,突出部分10a呈带状,在端部具有平坦的面。突出部分10a的长度优选为5mm以上。
使用检测装置1来采集人的泪液时,将突出部分10a插入到受验者的结膜下穹中,在使检测装置沿着铅直方向垂下的状态下进行泪液的采集。此时,由于突出部分10a由纸浆无纺布等纤维基材形成,变得容易吸收泪液。此外,由于所述纤维基材为刺激性弱的材料,所以即使在突出部分10a与眼球接触时,也不易给受验者带来疼痛等痛苦。进而,由于突出部分10a为带状,使得一连串的操作变得容易,特别是突出部分10a具有平坦的面,通过该面与试样采集部位接触,由此能够进一步减轻受验者的痛苦。此外,突出部分10a的长度为5mm以上,由此能够防止采集部件10以外的部件与受验者的眼球等接触。
被采集部件10吸收的泪液接着通过毛细管现象向保持部件12移动。保持部件12包含纸浆无纺布等纤维基材、和与IgE抗体特异性地结合的标记试剂。该标记试剂是将以IgE抗体为抗原的抗体利用金胶体(标记物质)进行标记而得到的试剂。标记试剂在能够溶出到泪液中并随着泪液的移动一起移动的状态下被保持在纤维基材中。标记试剂在保持部件12及检测部件14中与泪液的移动一起移动的过程中与泪液中的IgE抗体结合,形成IgE抗体与标记试剂的结合体。
作为上述标记物质,除金胶体以外,还可以使用乳胶珠等。但是,优选使用为了确认标记而不需要特别的装置等、通过目视能够容易地确认的红色或蓝色的显色粒子。
在图1所示的检测装置1中,保持部件12与采集部件10共有单一的纤维基材,通过在该纤维基材的泪液的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以下简称为“下游侧”)的端部保持标记试剂,从而形成保持部件12。通过如上所述将采集部件10与保持部件12一体化,能够提高检测装置1的强度。此外,通过使用单一的纤维基材,液体试样容易通过毛细管现象从采集部件10向保持部件12移动。当采集部件10与保持部件12不一体化时,为了维持检测装置1的强度,优选两部件的一部分彼此互相重合,这样的话,两部件的总体积容易变大。关于这一点,在图1所示的检测装置1中,通过一体化能够减小两部件的总体积,进而,能够减小泪液渗透的体积,所以,能够以更少的采集量获得充分的检测结果。
采集部件10及保持部件12共有的上述纤维基材优选具有与检测部件14的一部分重合的部分,且该重合的部分的沿长度方向的长度为通过保持标记试剂而形成的保持部件12的沿长度方向的长度以上。即,优选为保持标记试剂的部分的沿长度方向的长度以上。另外,在检测装置1中,按照上述纤维基材位于检测部件14之上的方式进行重合。由此,在该重合部分产生上下方向的毛细流动,所以液体试样容易通过毛细管现象从采集部件10及保持部件12向检测部件14移动。
若液体试样向检测部件的移动速度变快,则即使是很少的液量的液体试样也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测定,所以,可减轻给干眼患者等生物体造成的负担。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上述纤维基材与检测部件14重合的部分的长度更优选比保持标记试剂的部分(保持部件12)的长度长。另一方面,若上述重合的部分的长度较长,则不透液性的支撑部件延长,或者为了不易剥离重合部而用长粘合带进行固定这样的制造上的制约增加。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上述纤维基材与检测部件14重合的部分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优选为6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下。若上述重合的部分的长度长于5mm,则由于泪液渗透的部分的体积增加,所以存在难以采集对于检测而言充分量的泪液的倾向。
检测部件14包含硝基纤维素膜14c、和其中固定的检测试剂及对照试剂。检测试剂在硝基纤维素膜14c上的检测试剂固定部14a中以与检测装置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线状被固定。检测试剂是包含对IgE抗体的识别部位且与IgE抗体特异性地结合的抗体,包含与上述标记试剂所具有的抗体不同的识别部位。检测试剂通过与IgE抗体特异性地结合,从而捕捉上述IgE抗体与标记试剂的结合体。如上所述,通过检测试剂捕捉上述结合体,从而在检测试剂固定部14a出现来自标记物质的颜色(例如使用金胶体作为标记物质时为红色)的线,通过目视确认该线,可以判断泪液中存在IgE抗体。
对照试剂在相比硝基纤维素膜14c上的检测试剂固定部14a位于下游侧的对照试剂固定部14b中以与上述长度方向正交的线状被固定。对照试剂是以标记试剂所具有的抗体为抗原的抗体。对照试剂通过捕捉移动过来的泪液中的标记试剂,从而在对照试剂固定部14b中出现来自标记物质的颜色的线,通过目视确认该线,可以判断泪液移动至对照试剂固定部14b、即采集了对于检测而言充分量的泪液。
吸收部件16由纤维素等能够吸收泪液的材料形成。吸收部件16吸收通过毛细管现象从检测部件14移动过来的泪液或标记试剂。此外,在泪液采集后,将采集部件10浸到纯化水等展开液中展开泪液时,通过吸收部件16吸收展开液,从而顺利地进行展开液的展开。即,吸收部件16具有展开液的倒流防止功能。此外,吸收部件16也具有从检测部件14除去被展开液冲洗的夹杂物的功能。
支撑部件18由PET等不透液性的材料形成。支撑部件18包含第1支撑体18a和第2支撑体18b。第1支撑体18a优选具有与检测部件14相同的长度及宽度,兼作检测部件14的衬里。第1支撑体18a用于强化检测装置1的结构,防止检测装置1在操作中扭歪或弯曲。此外,由于第1支撑体18a由不透液性的材料形成,从而检测部件14中的泪液能够在检测部件14中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移动,而不会渗透到第1支撑体18a中。
第2支撑体18b为例如由PET等形成的透明粘合膜,但代替其也可以是非透明性的粘合膜等。第2支撑体18b设置在第1支撑体18a的与检测部件14相反的一侧,在与第1支撑体18a重叠的部分中,在上述长度方向上适宜按照相距约5mm的方式分离。此外,第2支撑体18b优选相比背景部件22向上游侧延伸2mm以上。
第2支撑体18b在第1支撑体18a侧具有粘接面,通过粘接在采集部件10、保持部件12及检测部件14、以及检测部件14及吸收部件16上,从而补强检测装置1。由于第2支撑体18b由不透液性的材料形成,从而采集部件10及保持部件12中的泪液能够在各部件中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移动,而不会渗透到第2支撑体18b中。此外,泪液或展开液也不会从吸收部件16向第2支撑体18b渗透而漏出到检测装置1的外部,污染使用者的手。进而,由不透液性的材料形成的第2支撑体18b相比背景部件22向上游侧延伸2mm以上,由此能够防止液体渗透到背景部件22中。
此外,由于第2支撑体18b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分离,从而能够改变第2支撑体18b的配置图案而容易地调节检测装置1的长度,可获得制造上的变化。另外,第2支撑体18b在与第1支撑体18a重叠的部分以外分离时,泪液等有可能漏出到装置的外部。
第1粘接部件20a及第2粘接部件20b例如由纸制的粘合带构成。第1粘接部件20a具有粘接面,以该粘接面粘接于采集部件10的下游侧的端部(即非突出部分10b)、保持部件12、及检测部件14的上游侧的端部的与支撑部件18相反侧的表面。此外,第1粘接部件20a在该粘接面的相反侧具有非粘接面。
第1粘接部件20a通过将采集部件10、保持部件12及检测部件14粘接,从而防止这些部件彼此剥离,提高检测装置1的强度。此外,第1粘接部件20a通过被覆这些部件的表面,从而防止泪液从这些部件的挥发,能够以更少的采集量获得充分的检测结果。进而,第1粘接部件20a通过按照从上方压住这些部件的方式进行被覆,从而促进泪液的利用毛细管现象的移动。此外,通过在检测装置1的外侧具有非粘接面,从而在使用者入手使用时提供把手(手柄)部分。
第2粘接部件20b具有粘接面,按照以该粘接面从下游侧夹入检测部件14的下游侧的端部、吸收部件16、及第2支撑体18b的下游侧的端部的方式进行粘接。此外,第2粘接部件20b在该粘接面的相反侧具有非粘接面,进而在下游侧的端部具有提纽部分20b′。通过在第2粘接部件20b的折回部分将第2粘接部件20b彼此粘接从而形成提纽部分20b′。
第2粘接部件20b通过将检测部件14、吸收部件16及第2支撑体18b粘接,从而抑制它们彼此剥离,提高检测装置1的强度。特别是通过按照从下游侧夹入它们的方式进行粘接,从而第2粘接部件20b能够有效地强化检测装置1的结构。此外,第2粘接部件20b被覆吸收部件16的表面,在外侧具有非粘接面,从而还具有以下优点:不会污染手拿检测装置1的下游侧的端部而使用的使用者的手即可完成。特别是当使用者拿着提纽部分20b′使用时,能够更安全地使用。即,第2粘接部件18b作为检测装置1的把手(手柄)部分发挥功能。
背景部件22被设置于支撑部件18的与检测部件14相反的一侧。背景部件22为例如在支撑部件18侧具有粘接面的白色的纸制带(办公用密封纸等)。在背景部件22的与支撑部件18相反侧的表面通过着色附有显示检测试剂固定部14a及对照试剂固定部14b的位置的记号。
通过具备白色的背景部件,可增强金胶体的红色的捕捉显色。此外,通过显示检测试剂固定部14a及对照试剂固定部14b的位置,从而容易确认各自的位置上的红线。进而,由于背景部件22具有粘接面,从而以该粘接面将第1支撑体18a及第2支撑体18b粘接,强化检测装置1的结构。
但是,当背景部件22为纸制时,若泪液等液体渗透到背景部件22中,则背景值上升或者检测装置扭歪而难以确认由标记试剂引起的捕捉显色,或者移动到检测部件14的泪液的量减少,得不到充分的检测结果。为了难以产生这种情况,第1支撑体18a相比背景部件22向上游侧延伸2mm以上较佳。
检测装置1例如可以通过包含以下的(1)~(7)的工序的制造方法来制造。
(1)在片状的纸浆无纺布的端部保持标记试剂(采集部件10及保持部件12的形成)。
(2)在片状的PET(第1支撑体18a)上通过层压而形成硝基纤维素膜14c。
(3)在硝基纤维素膜14c上以线状涂布检测试剂及对照试剂并使其固定(检测部件14的形成)。
(4)将采集部件10、保持部件12及第1支撑体18a用透明粘合膜(第2支撑体18b)粘接。进而,将采集部件10、保持部件12及硝基纤维素膜14c通过纸制的粘合带(第1粘接部件20a)而粘接。
(5)将第1支撑体18a和由纤维素形成的吸收部件16用透明粘合膜(第2支撑体18b)粘接。进而,将该第2支撑体18b、吸收部件16及硝基纤维素膜14c通过纸制的粘合带(第2粘接部件20b)进行粘接。
(6)在第1支撑体18a、第2支撑体18b及第2粘接部件20b上粘接办公用密封纸(背景部件22)。
(7)将如上所述形成的多层结构卡片切断成宽1.5mm的条状。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可以适当将上述实施方式变形。
例如如图2所示那样,第2支撑体18b也可以不分离。这种情况下,不能容易地调节检测装置1的长度,但能够进一步强化检测装置1的结构。此外,如图2所示那样,第2粘接部件20b也可以在该粘接面中与背景部件22粘接。这种情况下,将背景部件22粘接到第2支撑体18b上后,进行第2粘接部件20b的粘接。
如图3所示那样,支撑部件18也可以作为一体而形成。此外,如图4所示那样,检测装置1也可以不具备背景部件22。这种情况下,支撑部件18优选具有增强标记试剂的捕捉显色的功能。即,支撑部件18优选为不透明,为白色等容易目视确认上述捕捉显色的颜色。
如图5所示那样,吸收部件16也可以相比支撑部件18向下游侧延伸。进而,如图6所示那样,采集部件10也可以与保持部件12未一体化,由各自的纤维基材构成。这种情况下,优选采集部件10的一部分与保持部件12的一部分彼此重合。由此,结构得到强化,泪液容易通过毛细管现象从采集部件10向保持部件12移动。
此外,如图6所示那样,检测装置1也可以不具备第1粘接部件20a及第2粘接部件20b。这种情况下,支撑部件18优选具有粘接面,并且能够以该粘接面将各部件彼此粘接。
实施例
以下,列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给受验者造成的负担>
使用图1所示的检测装置来进行泪液的采集。准备如下检测装置:采集部件10及保持部件12共有的单一的纤维基材的下游侧与检测部件14的上游侧以1mm的长度重合,在纤维基材的下游侧的端部以22μL/cm的量并以约2.5mm的长度涂布了以金胶体标记的抗体溶液(OD520=8)。当受验者患有干眼时,由于采集对于检测而言充分量的泪液很费时间(流泪之前的时间),所以在对照试剂固定部出现红线之前需要10分钟以上,但能够在受验者不会感到负担的情况下采集泪液。由此表明,若使用图1所示的检测装置,能够在不给受验者造成负担的情况下从受验者直接采集对于检测而言充分量的泪液。
<耐久性>
将上述检测装置放置一个月。其结果是,检测装置没有发生扭歪或弯曲,结构得到维持。由此表明,图1所示的检测装置充分地具有结构上的耐久性。
<容许载荷>
对上述检测装置附加夹子等,改变载荷来进行泪液的采集。其结果是,当整体的载荷超过0.8g时,附加有夹子等的检测装置从受验者的结膜下穹落下。由此表明,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容许载荷为0.8g以下。
<纤维基材的保水力>
对于以下的8种纤维基材(A)~(H)的保水力,如下所述进行试验。
(A)Kinocloth KS-40(OJI KINOCLOTH公司):木材纸浆无纺布
(B)Palcloth P-40(OJI KINOCLOTH公司):配合人造丝的木材纸浆无纺布
(C)Palcloth PB-40P(OJI KINOCLOTH公司):配合人造丝的木材纸浆无纺布
(D)Hi-cloth HAZ-40(OJI KINOCLOTH公司):配合合成纤维的木材纸浆无纺布
(E)Hi-clothA-40(OJI KINOCLOTH公司):配合合成纤维的木材纸浆无纺布
(F)Whatman No.41滤纸(Whatman Japan公司):以棉纤维为原料的滤纸
(G)Accuwick Ultra(日本Pall公司):羟基聚酯
(H)S14(Whatman Japan公司):玻璃纤维
将各纤维基材切断成2cm×2cm的正方形,测定干燥状态的各纤维基材片的质量(a)。将各纤维基材片放入到装有15mL超纯水的托盘中,在超纯水中充分浸渍的状态下振荡30分钟后,捞起到封口膜(Parafilm)上,测定吸水状态的各纤维基材片的质量(b)。通过以下的式子,评价保水力(保水力I)。
(式)(保水力I)=(b)/(a)
此外,与上述同样地在超纯水中浸渍的状态下振荡30分钟后,将各纤维基材片捞起到金属筛(32目)上,进行10分钟控水后,测定各纤维基材片的质量(c)。通过以下的式子评价保水力(保水力II)。
(式)(保水力II)=(c)/(a)
将结果示于表1中。表1中,“ND”意味着未进行实验。
[表1]
Figure BDA0000096174480000181
如表1所示,木材纸浆无纺布(A)~(E)的保水力I为21.8~29.9,保水力II为18.2~20.7,均为比较高的数值,与此相对,滤纸(F)、羟基聚酯(G)及玻璃纤维(H)的保水力I及II均为比较低的数值。由以上的结果表明,以木材纸浆为原料的无纺布与以棉纤维为原料的滤纸、羟基聚酯及玻璃纤维相比具有较高的保水力。
<纤维基材的标记试剂保持能力>
对于上述8种纤维基材(A)~(H),通过滴加以金胶体标记的抗体溶液时产生的点的扩展(点的直径)来评价标记试剂保持能力。
具体而言,在各纤维基材的表面上的分离的2处,用移液器各滴加5μL以金胶体标记的抗体溶液,测定点的扩展完全停止的时刻的各点的直径(直径1及2)。作为以金胶体标记的抗体溶液,使用调制成OD520=8的溶液(粒径为40nm、田中贵金属公司)。另外,点的直径越小,评价为标记试剂保持能力越高。将结果示于表2中。
[表2]
Figure BDA0000096174480000191
如表2所示,木材纸浆无纺布(A)~(E)上的点的直径为3.5~4.0mm,比较小,与此相对,滤纸(F)上的点的直径为11.0mm,比较大。由以上的结果表明,以木材纸浆为原料的无纺布与以棉纤维为原料的滤纸相比,难以使液体扩散,标记试剂保持能力较高。
<纤维基材的吸水速度>
对于上述8种纤维基材(A)~(H)的吸水速度,基于纤维制品的吸水试验方法即Byreck法进行试验。
首先,将各纤维基材切断,各准备3片长度为6cm且宽度为1.7cm的纤维基材片,在其长边方向上距离端部0.5cm的地方用标记油墨画线。接着,准备装满了水的托盘,将各纤维基材片浸渍到托盘中的水中直至用标记油墨画线的地方,将各纤维基材片的上端部用胶带固定在托盘的壁面上,静置3分钟。
然后,将各纤维基材片从托盘中取出,放置到封口膜上,测定从用标记油墨画的线到吸上来的水在垂直方向上最高到达的地点为止的垂直距离(最高到达距离)和到最低到达的地点为止的垂直距离(最低到达距离)。上述最高到达距离越长,评价为吸水速度越快。将结果示于表3及图3中。另外,表3所示的值为各3片的纤维基材片的平均值。
[表3]
Figure BDA0000096174480000201
由表3表明,配合合成纤维的木材纸浆无纺布(D)及(E)与配合人造丝的木材纸浆无纺布(B)及(C)相比吸水速度较快。另外显示,在滤纸(F)、羟基聚酯(G)及玻璃纤维(H)中,由于纤维基材片的整体达到吸水状态,所以未得到准确的值,但与木材纸浆无纺布相比吸水速度显著较快。
<纤维基材的结构>
对于上述纤维基材(A)~(H)的结构,通过拍摄剖面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照片进行评价。图4是纤维基材(A)~(H)的剖面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照片。
如图4所示那样,木材纸浆无纺布(A)~(E)均具有粗纤维保持一定程度的空间的同时几层层叠而成的特有的结构。
另一方面,滤纸(F)具有纤维被压缩、几乎不存在空间的结构,玻璃纤维(H)具有非常细的玻璃纤维致密层叠、仅存在非常小的空间的结构。
根据以上的结果教示,通过粗纤维保持一定程度的空间的同时几层层叠而成的木材纸浆无纺布特有的结构,液体的扩散得到抑制,每单位质量的保水量变多。
<检测时间缩短效果>
(1)由经压缩的纤维基材带来的检测时间缩短效果
分别准备使用了下述2种中的任一种木材纸浆无纺布作为采集部件的检测装置。另外,在各检测装置上以10μL/cm涂布以金胶体标记的抗体溶液(OD520=16)作为标记试剂。
·“Kinocloth KS-40”(OJI KINOCLOTH公司):厚度平均为1.03mm(最小值0.85~最大值1.15mm)、密度为39.3mg/cm3
·“KS-40压制品”:压缩率为36.9%:厚度平均为0.65mm(最小值0.5~最大值0.75mm)、密度为58.9mg/cm3
这里,上述2种木材纸浆无纺布的“厚度平均”是准备宽度为17mm、长度为25cm的无纺布、并用游标卡尺测定其任意的10处厚度而得到的平均值,括弧内记载了10次测定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上述“压缩率”由以下的计算式算出。
压缩率(%)=100-(“KS-40压制品”的厚度平均/“Kinocloth KS-40”的厚度平均)×100
关于上述“密度”,各准备3片切断成2cm×2cm的正方形的上述2种木材纸浆无纺布,求出每1片的干燥状态的平均质量(mg),由其平均质量(mg)和上述厚度平均(cm)通过以下的计算式算出。
密度(mg/cm3)=平均质量(mg)/[2(cm)×2(cm)×厚度平均(cm)]
作为液体试样,准备下述3种。
·试样1:生理盐水(大塚制药株式会社制)、总IgE浓度为0(IU/mL)
·试样2:总IgE浓度为8.73(IU/mL)
·试样3:总IgE浓度为34.05(IU/mL)
分别使用上述2种检测装置,对上述总IgE浓度不同的3种液体试样10μL各进行3次检测,测定在对照试剂固定部出现红线为止所需的时间(检测时间)。对于各检测装置,求出总计9次测定的检测时间的平均值。将液体试样的量设定为7.5μL、5μL时也同样地进行测定,求出平均值。将结果示于表4中。
[表4]
Figure BDA0000096174480000221
如表4所示,在使用了经压缩的无纺布即压制品的检测装置中,相对于使用了未压缩的KS-40的检测装置,检测时间平均缩短50%以上。特别是当液体试样的量为5μL时,检测时间缩短65.7%。由以上的结果表明,通过使用经压缩的无纺布作为采集部件和/或保持部件,检测时间得到缩短,给干眼患者等生物体造成的负担得到减轻。
通过目视,在检测试剂固定部未确认到红线时判断为0级(阴性),在检测试剂固定部见到比对照试剂固定部的线淡的线时判断为1级(弱阳性),在检测试剂固定部见到与对照试剂固定部的线同等以上浓的线时判断为2级(强阳性)。其结果是,在上述任一测定中,试样1得到0级(阴性)的判断结果,试样2得到1级(弱阳性)的判断结果,试样3得到2级(强阳性)的判断结果,在使用了经压缩的无纺布即压制品的检测装置中,确认对判定结果没有造成影响,能够缩短检测时间。
(2)由纤维基材与检测部件的重合带来的检测时间缩短效果
准备下述5种检测装置:在采集部件10及保持部件12一体化的图1所示的检测装置中,采集部件10及保持部件12共有的单一的纤维基材的下游侧与检测部件14的上游侧以1~5mm的不同长度重合。作为上述纤维基材,使用“Kinocloth KS-40”(OJI KINOCLOTH公司),通过在纤维基材的下游侧的端部以22μL/cm的量涂布以金胶体标记的抗体溶液(OD520=8),从而在上述端部形成约3mm的长度的保持部件12,使用如此得到的检测装置。
作为液体试样,准备了下述3种。
·试样1:生理盐水(大塚制药株式会社制)、总IgE浓度为0(IU/mL)
·试样2:总IgE浓度为8.73(IU/mL)
·试样3:总IgE浓度为34.05(IU/mL)
分别使用上述5种检测装置,对上述总IgE浓度不同的3种液体试样10μL各进行3次检测,测定在对照试剂固定部出现红线为止所需的时间(检测时间)。对于各检测装置,求出总计9次测定的检测时间的平均值。将结果示于表5中。
[表5]
  重合部分的长度(mm)   1   2   3   4   5
  检测时间(秒)   35.6   34.4   34.6   27.1   24.6
如表5所示,当使用纤维基材与检测部件重合的部分的长度比保持部件(保持标记试剂的部分)的长度即3mm长的检测装置时,与使用上述重合的部分的长度小于3mm的检测装置时相比,检测时间得到缩短。由以上的结果表明,通过将由采集部件及保持部件构成的纤维基材与检测部件重合的部分的长度设定为比保持标记试剂的部分即保持部件的长度长,可缩短检测时间。由此可以推测,即使在液体试样的量更少的情况下也可缩短检测时间,教示了可减轻给干眼患者等造成的负担。
通过目视,在检测试剂固定部确认到红线时判断为0级(阴性),在检测试剂固定部见到比对照试剂固定部的线淡的线时判断为1级(弱阳性),在检测试剂固定部见到与对照试剂固定部的线同等以上浓的线时判断为2级(强阳性)。其结果是,在上述任一测定中,试样1得到0级(阴性)的判断结果,试样2得到1级(弱阳性)的判断结果,试样3得到2级(强阳性)的判断结果,纤维基材与检测部件重合的部分的长度为1~5mm时,其长度之差不会对判定结果造成影响,确认使用了上述重合的部分的长度长于3mm的检测装置时能够缩短检测时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通过检测人的泪液中的IgE抗体,可以利用于花粉症等过敏症诊断。此外,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除了泪液以外,还可以将鼻涕、血液、伤口渗出液等所有体液作为液体试样,通过检测该体液中所含的抗体或异物,可以用于过敏症或感染症的诊断等。此外,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特别是通过具有保持部件与检测部件沿长度方向以适当的长度重合的部分,并且通过使用经压缩的无纺布作为采集部件,能够缩短检测时间,所以,适合用于难以采集充分量的泪液的干眼患者等。
符号说明
1…检测装置、10…采集部件、10a…突出部分、10b…非突出部分、12…保持部件、14…检测部件、14a…检测试剂固定部、14b…对照试剂固定部、14c…硝基纤维素膜、16…吸收部件、18…支撑部件、18a…第1支撑体、18b…第2支撑体、20a…第1粘接部件、20b…第2粘接部件、20b′…提纽部分、22…背景部件。

Claims (30)

1.一种检测装置,其是用于检测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测物质的带状的检测装置,具备以下部件:
采集部件,其从生物体中直接采集所述液体试样;
保持部件,其包含与所述被检测物质特异性地结合的标记试剂,且该标记试剂在能够随着所述液体试样的移动一起移动的状态下被保持;
检测部件,其包含通过与所述被检测物质特异性地结合从而捕捉所述被检测物质与所述标记试剂的结合体的检测试剂,且该检测试剂被固定;
吸收部件,其能够吸收所述液体试样;以及
不透液性的支撑部件;
所述采集部件、所述保持部件、所述检测部件及所述吸收部件以使所述液体试样通过毛细管现象在这些部件中按上述顺序移动的方式,在所述支撑部件上沿着所述检测装置的长度方向排列,
所述采集部件在所述液体试样的移动方向上的上游侧包含从所述支撑部件伸出而突出的突出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保持部件具有与所述检测部件的一部分重合的部分,该重合的部分的沿长度方向的长度为所述保持部件中保持有所述标记试剂的部分的沿长度方向的长度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采集部件及所述保持部件共有单一的纤维基材,通过在所述纤维基材的所述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部保持所述标记试剂而形成所述保持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重合的部分的沿长度方向的长度比所述保持部件中保持有所述标记试剂的部分的沿长度方向的长度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采集部件为包含纸浆的无纺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纤维基材为包含纸浆的无纺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纸浆为木材纸浆。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无纺布中配合有人造丝。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无纺布中配合有合成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无纺布为经压缩的无纺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无纺布的密度为40mg/cm3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无纺布的厚度为0.8mm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无纺布为以10%以上的压缩率被压缩的无纺布。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无纺布的密度为45mg/cm3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无纺布的厚度为0.75mm以下。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无纺布为以20%以上的压缩率被压缩的无纺布。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采集部件、所述保持部件及所述检测部件的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为0.8mm~3mm。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部件还包含与所述标记试剂特异性地结合的对照试剂,所述对照试剂相比所述检测试剂被固定于所述下游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突出部分的长度为5mm以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还具备在所述采集部件的所述下游侧的端部、所述保持部件及所述检测部件的所述上游侧的端部的与所述支撑部件相反侧的表面上粘接的第1粘接部件,该第1粘接部件在粘接于所述表面的粘接面的相反侧具有非粘接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还具备按照夹入所述检测部件的所述下游侧的端部、所述吸收部件及所述支撑部件的所述下游侧的端部的方式粘接的第2粘接部件,该第2粘接部件在粘接于所述各部件的粘接面的相反侧具有非粘接面。
22.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包含兼作所述检测部件的衬里的第1支撑体、和在所述第1支撑体的与所述检测部件相反侧设置的第2支撑体。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第2支撑体在与所述第1支撑体重叠的部分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分离。
2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具有增强所述标记试剂的捕捉显色的功能。
25.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与所述检测部件相反侧,还具备具有增强所述标记试剂的捕捉显色的功能的背景部件。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背景部件为在所述支撑部件侧具有粘接面的纸制的带,
所述支撑部件相比所述背景部件向所述上游侧延伸2mm以上。
27.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质量为0.8g以下。
28.根据权利要求1~2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生物体为人,所述液体试样为泪液。
29.根据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所述被检测物质为IgE抗体,所述标记试剂是利用标记物质标记了以IgE抗体作为抗原的抗体的试剂,所述检测试剂是包含与所述标记试剂所具有的抗体不同的识别部位的、以IgE抗体作为抗原的抗体,所述对照试剂是以所述标记试剂所具有的抗体作为抗原的抗体。
30.一种检测方法,其使用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来检测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测物质。
CN200980158546.7A 2009-04-09 2009-04-09 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Active CN1023883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57269 WO2010116507A1 (ja) 2009-04-09 2009-04-09 検出装置及び検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8309A true CN102388309A (zh) 2012-03-21
CN102388309B CN102388309B (zh) 2016-05-25

Family

ID=42935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8546.7A Active CN102388309B (zh) 2009-04-09 2009-04-09 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046518B2 (zh)
EP (1) EP2418485B1 (zh)
KR (1) KR101422904B1 (zh)
CN (1) CN102388309B (zh)
AU (1) AU2009343906B2 (zh)
CA (1) CA2758152C (zh)
ES (1) ES2582784T3 (zh)
SG (1) SG175126A1 (zh)
WO (1) WO201011650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9991A (zh) * 2015-10-05 2018-02-16 广东盛泽康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用于诊断眼表炎症和干眼病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61993A (zh) * 2016-08-17 2019-04-02 基因芯片有限公司 伤口状况的确定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31106B2 (ja) * 2008-07-03 2013-07-10 株式会社カイノス 検体検査用具
US9170233B2 (en) * 2013-04-23 2015-10-27 Ricoh Company, Ltd. Magnetic permeability detector,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oscillation signal frequency calculation method therefor
JP2017184844A (ja) * 2016-04-01 2017-10-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検出装置、第1検出システム、及び第2検出システム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82707B1 (en) * 1994-09-23 1998-11-25 Unilever Plc Assay devices with non-woven sample collection zone
JP2001228151A (ja) * 2000-02-17 2001-08-24 Sekisui Chem Co Ltd 免疫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装置
WO2003102208A2 (en) * 2002-05-31 2003-12-11 Indian Counci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Rapid detection of bt-cry toxins
CN1866021A (zh) * 2006-05-16 2006-11-22 郑州理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快速检测霍乱弧菌01群0139群及霍乱毒素的试纸条
CN101031798A (zh) * 2004-07-29 2007-09-05 瑞莱诊断体系有限公司 侧向流系统和测定
CN201004063Y (zh) * 2006-09-01 2008-01-09 河南省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 呋喃唑酮代谢物快速检测试纸条和试纸卡
CN101169413A (zh) * 2006-10-29 2008-04-30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弓形虫免疫金标快速检测试剂及制备方法
JP2008164300A (ja) * 2006-12-26 2008-07-17 Sysmex Corp 対照部を有する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用試験具
CN101329338A (zh) * 2008-06-30 2008-12-24 江南大学 一种硝西泮胶体金法检测试纸及制备方法
CN101393213A (zh) * 2007-09-20 2009-03-25 深圳市赛茵斯爱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Hiv-1/2抗体唾液检测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61953A (ja) 1986-09-03 1988-03-18 Eiken Kagaku Kk 過酸化活性物質検出用試験片
CA1303983C (en) 1987-03-27 1992-06-23 Robert W. Rosenstein Solid phase assay
ATE225509T1 (de) 1987-04-27 2002-10-15 Inverness Medical Switzerland Testgerät zur durchführung von spezifischen bindungsprüfungen
US5789154A (en) * 1993-10-12 1998-08-04 Cornell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Liposome-enhanced immunoassay and test device
JP3378390B2 (ja) 1994-12-14 2003-02-17 日水製薬株式会社 試験用具
US5766962A (en) 1995-12-22 1998-06-16 Universal Healthwatch, Inc. Device for collecting and testing samples
JP4143686B2 (ja) 1997-05-29 2008-09-03 株式会社ビーエル 検査体
US6485983B1 (en) 1999-05-05 2002-11-26 Intec Science, Inc. System for electrochemic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nalytes within a solid phase and affinity chromatographic test strip
JP2001013141A (ja) 1999-06-30 2001-01-19 Nitto Denko Corp 免疫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用吸水性材料
FR2801386A1 (fr) 1999-11-19 2001-05-25 Adiatec Sa Dispositif de test pour l'analyse de faibles volumes d'echantillons par des methodes immunochromatographiques
WO2001038873A2 (en) 1999-11-24 2001-05-31 Biotronic Technologies,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alytes using electrosensor having capture reagent
US6818456B2 (en) * 2001-07-20 2004-11-16 Varian, Inc. Color contrast system for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tests
JP2003121445A (ja) 2001-10-09 2003-04-23 Eisho Ryu グリコシル化蛋白質の免疫分析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20030129679A1 (en) 2002-01-10 2003-07-10 Siddiqi Salman H.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llecting and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a and antigens
US7244394B2 (en) 2002-10-03 2007-07-17 Novartis Ag Methods and kits for assays of analytes of interest in tears
US7723124B2 (en) * 2004-02-09 2010-05-25 Rapid Pathogen Screening, Inc. Method for the rapid diagnosis of targets in human body fluids
JP2006029830A (ja) 2004-07-12 2006-02-02 Nitto Denko Corp 免疫クロマトグラフ用試験片および被検物質の検出方法
EP1787121B1 (en) 2004-07-29 2010-08-25 Relia Diagnostic Systems, LLC Lateral flow system and assay
US7709247B2 (en) 2004-08-04 2010-05-0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biomolecular binding using terahertz radiation
JP2006153523A (ja) * 2004-11-25 2006-06-15 Mitsubishi Kagaku Iatron Inc 非浸襲性検体を用いたイムノクロマトグラフ法
JP2006194785A (ja) * 2005-01-14 2006-07-27 Obihiro Univ Of Agriculture & Veterinary Medicine ウマバベシア感染用診断キット
AU2005329942A1 (en) 2005-03-28 2006-10-05 Rockeby Biomed Corporation Ltd Fluid flow test strip for select biological substances
WO2007082545A1 (en) 2006-01-19 2007-07-26 Lattec I/S Dry stick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analyte in a sample
US7794656B2 (en) 2006-01-23 2010-09-14 Quidel Corporation Device for handling and analysis of a biological sample
US8377379B2 (en) 2006-12-15 2013-02-19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Lateral flow assay device
JP5135975B2 (ja) * 2007-10-01 2013-02-06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検出装置及び検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82707B1 (en) * 1994-09-23 1998-11-25 Unilever Plc Assay devices with non-woven sample collection zone
JP2001228151A (ja) * 2000-02-17 2001-08-24 Sekisui Chem Co Ltd 免疫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装置
WO2003102208A2 (en) * 2002-05-31 2003-12-11 Indian Counci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Rapid detection of bt-cry toxins
CN101031798A (zh) * 2004-07-29 2007-09-05 瑞莱诊断体系有限公司 侧向流系统和测定
CN1866021A (zh) * 2006-05-16 2006-11-22 郑州理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快速检测霍乱弧菌01群0139群及霍乱毒素的试纸条
CN201004063Y (zh) * 2006-09-01 2008-01-09 河南省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 呋喃唑酮代谢物快速检测试纸条和试纸卡
CN101169413A (zh) * 2006-10-29 2008-04-30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弓形虫免疫金标快速检测试剂及制备方法
JP2008164300A (ja) * 2006-12-26 2008-07-17 Sysmex Corp 対照部を有する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用試験具
CN101393213A (zh) * 2007-09-20 2009-03-25 深圳市赛茵斯爱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Hiv-1/2抗体唾液检测仪
CN101329338A (zh) * 2008-06-30 2008-12-24 江南大学 一种硝西泮胶体金法检测试纸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9991A (zh) * 2015-10-05 2018-02-16 广东盛泽康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用于诊断眼表炎症和干眼病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61993A (zh) * 2016-08-17 2019-04-02 基因芯片有限公司 伤口状况的确定
CN109561993B (zh) * 2016-08-17 2022-05-10 基因芯片有限公司 伤口状况的确定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16507A1 (ja) 2010-10-14
EP2418485A1 (en) 2012-02-15
EP2418485A4 (en) 2013-04-10
US20120095308A1 (en) 2012-04-19
KR20120024589A (ko) 2012-03-14
KR101422904B1 (ko) 2014-08-13
SG175126A1 (en) 2011-11-28
ES2582784T3 (es) 2016-09-15
AU2009343906A1 (en) 2011-11-24
EP2418485B1 (en) 2016-06-22
US9046518B2 (en) 2015-06-02
CA2758152A1 (en) 2010-10-14
AU2009343906B2 (en) 2013-07-04
CN102388309B (zh) 2016-05-25
CA2758152C (en) 2015-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314C (zh) 多层覆盖物体系和它们的生产方法
CN102388309A (zh) 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KR101255400B1 (ko) 2 단계 횡 유동 검사 방법 및 장치
CN103221011B (zh) 吸湿物品
JP5135975B2 (ja) 検出装置及び検出方法
CN104502586A (zh) 一种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及试纸
CN103336007A (zh) 一种可视化检测汗液中氯离子含量的便携式纸芯片
AU2005212666A1 (en) Sampling device, the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04764877A (zh) 一种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及试纸
CN100544693C (zh) 吸收性物品
JP3640278B2 (ja) アッセイ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アッセイ方法
CN106198950A (zh) 用于存放检测试纸的试纸盒和样本检测装置
US8158080B2 (en) Biosensor
KR20210127180A (ko) 측방 유동 장치
KR102601382B1 (ko) 이뮤노크로마토 진단 키트용 흡수 패드
DE60311652T2 (de) Vorrichtung zum abführen von wundsekreten kombiniert mit einer anzeigevorrichtung
JPS5946958A (ja) 衛生シ−ト
TWI497074B (zh) 偵測裝置與偵測方法
JP5402721B2 (ja) 検出装置及び検出方法
CN1331661C (zh) 立体片材料
DE102020100180B4 (de) Immunochemische Vorrichtung und Lateral-Flow-Immunoassay-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von pharmazeutischen Rückständen und Verunreinigungen in Muttermilch
JP5218235B2 (ja) サンプルパッド
JP2009085838A (ja) サンプルパッド
CN114761103A (zh) 血液成分收集和分离介质、包括所述介质的血液成分收集和分离装置以及实施所述介质的血液成分分离和提取方法
CN1244661A (zh) 一种红细胞表面抗原和凝集素的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22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Chengdu Diagnostic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