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3224B - 三氯化硼交联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炭纤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氯化硼交联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炭纤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3224B
CN102383224B CN 201110357810 CN201110357810A CN102383224B CN 102383224 B CN102383224 B CN 102383224B CN 201110357810 CN201110357810 CN 201110357810 CN 201110357810 A CN201110357810 A CN 201110357810A CN 102383224 B CN102383224 B CN 1023832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polyacrylonitrile
boron
charcoal
boron chlo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35781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3224A (zh
Inventor
楚增勇
闫佳
邢欣
程海峰
周永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20111035781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832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83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3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3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32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organic Fibers (AREA)

Abstract

三氯化硼交联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炭纤维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三氯化硼与聚丙烯腈原丝中的氰基不饱和官能团反应,形成硼-氮键,既在纤维内部均匀引入了硼,又实现了聚丙烯腈原丝的化学交联,交联后的原丝在氮气保护下碳化、在氩气保护下石墨化,替代了原有空气预氧化工艺。与空气预氧化未改性纤维相比,裂解尾气中剧毒气体氰化氢释放量大大降低,所得炭纤维的模量显著提高。本发明既没有增加工艺步骤,又实现了硼的均匀化学改性,并且通过键合引入的硼可以保持到石墨化阶段,对现有石墨化工艺没有影响,生产成本低,便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三氯化硼交联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炭纤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炭纤维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炭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炭纤维集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耐高温和热膨胀系数小、耐化学腐蚀性、导电等优良性能于一身,作为高级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尖端科技领域及交通运输工业、建筑工业、高级体育用品、医疗器械等民用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原料来划分的三种工业化炭纤维中,聚丙烯腈炭纤维的力学性能最高、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发展最迅速,目前仍在不断研发改进当中。
由于生产原丝和工艺的局限性,就其本体强度与弹性模量而言,聚丙烯腈炭纤维实际值与理论值相差很大。例如,炭纤维的理论拉伸强度为180GPa,理论模量为1020GPa。而在工业化炭纤维生产中,日本Toray公司生产的高强高模M65J型PAN基炭纤维的抗拉强度为3.63GPa,杨氏模量为640GPa,这是目前PAN基石墨纤维生产达到的最高水平,但抗拉强度仅为理论值的2%,杨氏模量也不到理论值的63%,而且其生产成本相当高。
近年来,国内外提高炭纤维力学性能的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通过前驱体改性,减小纤维的缺陷,提高炭纤维的本体强度;二是通过气相碳的沉积表面补强,填补纤维的表面缺陷,达到提高强度的目的;三是通过不同的高温热处理技术(牵伸、催化、磁场)等,提高其石墨化程度,提高纤维的杨氏模量和拉伸强度。
硼原子与碳差不多大,易与碳产生化合物,在高温处理过程中不会逸出并与碳形成固溶体,削除结构中的位错和可能产生的剪切畸变,填补晶格缺陷,增加微晶尺寸,起到催化石墨化作用,使纤维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因此,硼催化改性是提高炭纤维性能较好的路径之一。用金属做催化剂也可提高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但由于金属做催化剂与碳的相容性不好,会在石墨化碳材料中形成两相结构,使材料中产生内应力,所以在炭纤维的石墨化过程中很少使用。
将硼添加到炭纤维中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间接引入法。先将硼引入石墨坩埚壁中,然后将需要石墨化的纤维放到坩埚中进行石墨化,在高温条件下坩埚壁中的硼扩散出来,进入纤维中。1973年美国将此方法实现了连续化 [US3723605, 1973-03-27]。
(2)液体浸渍法。将石墨化原料纤维在硼化物原料中浸渍,然后,经洗涤干燥,最后石墨化。CN101956252A公开了一种硼改性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炭纤维的方法,其特征是用硼酸溶液浸渍聚丙烯腈原丝,强度和模量比常规方法分别提高50-100%和15-50%。
(3)直接反应法。将原料炭纤维直接与硼或不含氧的硼化物接触,在2000℃以上、不引起硼化物接触熔融的条件下,进行石墨化。Allen S等人用聚丙稀腈基炭纤维为原料,在2750℃下以气相方式加入1%的硼,使杨氏模量从423GPa提高至537GPa,强度也略有提高 [Nature, 1969,224, 684]。
(4)气相沉积法。以氮气或氩气为载气,将硼化物引入石墨化炉,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出的硼沉积在经过的炭纤维表面上。
但是,这些硼的引入方法,在连续化生产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在聚丙烯腈原丝阶段浸渍硼酸虽然简单,但高温条件下硼酸生成氧化硼挥发,损失量大,不易控制;高温气相渗硼对石墨化装置带来挑战,且由于硼较难进入本已致密化的炭纤维内部,石墨化的均匀性不易控制。
因此,必须寻找适于工业化生产、成本较低的提升纤维强度与模量的方法。Kawaguchi等用聚丙烯腈粉末和BCl3在400℃反应,然后在1000℃热处理制备出了黑色粉末状BC3N [J Chem Soc Chem Commun,1993, (14), 1133-1134],但未能制得高性能的炭纤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利用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炭纤维的方法,该方法既可以提高炭纤维的强度和模量,又便于工业化生产,制造成本低。
本发明之利用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炭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丙烯腈原丝置于三氯化硼与氮气的混合气氛反应炉中,施加0-50MPa张力(优选10-30MPa),以100-600℃/h的升温速度迅速升温至100℃,再以10-30℃/h的升温速度从100℃加热到160-300℃,保温处理1-6小时,得到聚丙烯腈交联纤维;所述三氯化硼与氮气的混合气氛中,三氯化硼体积分数为5-100%(优选20-60%);
(2)将步骤(1)所得聚丙烯腈交联纤维在氮气保护下碳化,施加0-10MPa张力,温度从室温升温到1200-1500℃,碳化时间控制为10-120分钟,得到炭纤维。
将步骤(2)所得炭纤维在氩气保护,2000-3000℃条件下石墨化(优选2400-2800℃),石墨化时间控制为100-300分钟,即得到石墨化炭纤维。可以进一步大幅度提高炭纤维的模量。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三氯化硼与聚丙烯腈原丝中的氰基不饱和官能团反应,形成硼-氮键,既在纤维内部均匀引入了硼,又实现了聚丙烯腈原丝的化学交联,替代了原有空气预氧化工艺,并且裂解气体中有毒气体氰化氢释放量大大降低,一举多得;(2)本发明的方法既没有增加工艺步骤,又实现了硼的均匀化学改性,并且通过键合引入的硼可以保持到石墨化阶段,对现有石墨化工艺没有影响,便于工业化生产,生产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不得将这些实施例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下列实施例采用的原丝为国产3K聚丙烯腈原丝(3K=3000根单丝/束)。
实施例1
(1)将聚丙烯腈原丝置于三氯化硼与氮气的混合气氛反应炉中,施加30MPa张力,以600℃/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00℃,再以20℃/h的升温速度从100℃加热到240℃,保温处理2小时,得到聚丙烯腈交联纤维;所述三氯化硼与氮气的混合气氛中,三氯化硼体积分数为50%;
(2)将步骤(1)所得聚丙烯腈交联纤维在氮气保护下碳化,施加5MPa张力,温度从室温升温到1300℃,碳化时间控制为120分钟,得到炭纤维;
本实施例制得之炭纤维拉伸强度为2.60GPa,杨氏模量为240GPa。
对照例1
(1)将聚丙烯腈原丝施加40MPa的张力,在空气气氛下预氧化,以600℃/h的升温速度迅速升温至100℃,再以20℃/h的升温速度从100℃加热到240℃,保温处理2小时;(2)将预氧化后的原丝在氮气保护下碳化,施加5MPa张力,温度从室温升温到1300℃,碳化过程时间控制在120分钟。
本对照例制得之炭纤维拉伸强度为1.65GPa,杨氏模量为170GPa。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在三氯化硼与氮气混合气氛中,三氯化硼体积分数为5%。
本实施例制得之炭纤维拉伸强度为2.00GPa,杨氏模量为185GPa。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三氯化硼体积分数为100%(即单一的三氯化硼气氛)。
本实施例制得之炭纤维拉伸强度为2.30GPa,杨氏模量为250GPa。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交联过程按10℃/h的升温速度从100℃加热到160℃。
本实施例制得之炭纤维拉伸强度为2.40GPa,杨氏模量为245GPa。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交联过程按30℃/h的升温速度从100℃加热到300℃。
本实施例制得之炭纤维拉伸强度为2.40GPa,杨氏模量为210GPa。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碳化过程施加0MPa张力(即不施加张力)。
本实施例制得之炭纤维拉伸强度为2.50GPa,杨氏模量为200GPa。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碳化过程施加10MPa张力。
本实施例制得之炭纤维拉伸强度为2.60GPa,杨氏模量为260GPa。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碳化过程时间控制在10分钟。
本实施例制得之炭纤维拉伸强度为2.20GPa,杨氏模量为200GPa。
通过实施例1-8与对照例1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可见,用三氯化硼对聚丙烯腈原丝交联,替代空气预氧化步骤,经碳化后,强度与模量得到明显提高。
对照例2
(1)将聚丙烯腈原丝施加30MPa的张力,在空气气氛下预氧化,以100℃/h的升温速度迅速升温至100℃,再按20℃/h的升温速度从100℃加热到240℃,保温处理2小时;(2)将预氧化后的原丝在氮气保护下碳化,施加5MPa张力,温度从室温升温到1300℃,碳化过程时间控制在120分钟;(3)将碳化后的所得炭纤维在氩气保护下2500℃下石墨化,石墨化时间控制在150分钟,得到石墨化炭纤维。
本对照例制得之石墨化炭纤维拉伸强度为1.20GPa,杨氏模量为370GPa。
实施例9
(1)将聚丙烯腈原丝置于三氯化硼与氮气的混合气氛反应炉中,施加30MPa张力,以100℃/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00℃,再以20℃/h的升温速度从100℃加热到240℃,保温处理2小时,得到聚丙烯腈交联纤维;所述三氯化硼与氮气的混合气氛中,三氯化硼体积分数为50%;
(2)将步骤(1)所得聚丙烯腈交联纤维在氮气保护下碳化,施加5MPa张力,温度从室温升温到1300℃,碳化时间控制为120分钟,得到炭纤维;
(3)将步骤(2)所得炭纤维在氩气保护,2500℃条件下石墨化,石墨化时间控制为150分钟,即得石墨化炭纤维。
本实施例制得之石墨化炭纤维拉伸强度为2.05GPa,杨氏模量为585GPa。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区别仅在于,三氯化硼体积分数为5%。
本实施例制得之石墨化炭纤维拉伸强度为2.00GPa,杨氏模量为523GPa。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区别仅在于,三氯化硼体积分数为100%(即单一气氛三氯化硼)。
本实施例制得之石墨化炭纤维拉伸强度为1.95GPa,杨氏模量为600GPa。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区别仅在于,交联过程按30℃/h的升温速度从100℃加热到300℃。
本实施例制得之石墨化炭纤维拉伸强度为1.75GPa,杨氏模量为475GPa。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区别仅在于,碳化过程施加0MPa张力(即不加张力)。
本实施例制得之石墨化炭纤维拉伸强度为1.68GPa,杨氏模量为490GPa。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区别仅在于,碳化过程施加10MPa张力。
本实施例制得之石墨化炭纤维拉伸强度为1.97GPa,杨氏模量为647GPa。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区别仅在于,碳化过程时间控制在10分钟。
本实施例制得之炭纤维拉伸强度为1.90GPa,杨氏模量为510GPa。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区别仅在于,石墨化温度为2000℃,石墨化时间控制在300分钟。
本实施例制得之炭纤维拉伸强度为2.10GPa,杨氏模量为520GPa。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区别仅在于,石墨化温度为2800℃,石墨化时间控制在100分钟。
本实施例制得之炭纤维拉伸强度为1.90GPa,杨氏模量为604GPa。
通过实施例9-17与对照例2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可见,用三氯化硼对聚丙烯腈原丝交联,替代空气预氧化步骤,经碳化、石墨化后,强度和模量都得到提高,尤其是模量得到显著提高。

Claims (5)

1. 一种利用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炭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丙烯腈原丝置于三氯化硼与氮气的混合气氛反应炉中,施加0-50MPa张力,以100-600℃/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00℃,再以10-30℃/h的升温速度从100℃加热到160-300℃,保温处理1-6小时,得到聚丙烯腈交联纤维;所述三氯化硼与氮气的混合气氛中,三氯化硼体积分数为5-100%;
(2)将步骤(1)所得聚丙烯腈交联纤维在氮气保护下碳化,施加0-10MPa张力,温度从室温升温到1200-1500℃,碳化时间控制为10-120分钟,得到炭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炭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步骤(2)所得炭纤维在氩气保护,2000-3000℃条件下石墨化,石墨化时间控制为100-300分钟,得到石墨化的炭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利用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炭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聚丙烯腈原丝施加的张力为10-30MPa;所述三氯化硼与氮气的混合气氛中,三氯化硼体积分数为30-6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利用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炭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氩气保护下,炭纤维石墨化温度为2400-280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利用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炭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聚丙烯腈原丝施加的张力为10-30MPa;所述三氯化硼与氮气的混合气氛中,三氯化硼体积分数为30-60%;在氩气保护下,炭纤维石墨化温度为2400-2800℃。
CN 201110357810 2011-11-14 2011-11-14 三氯化硼交联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炭纤维的方法 Active CN1023832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57810 CN102383224B (zh) 2011-11-14 2011-11-14 三氯化硼交联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炭纤维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57810 CN102383224B (zh) 2011-11-14 2011-11-14 三氯化硼交联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炭纤维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3224A CN102383224A (zh) 2012-03-21
CN102383224B true CN102383224B (zh) 2013-11-06

Family

ID=45823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357810 Active CN102383224B (zh) 2011-11-14 2011-11-14 三氯化硼交联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炭纤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832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9573B (zh) * 2013-09-13 2015-10-21 东华大学 一种芳纶纤维在co2超临界流体中通过拉伸取向与化学交联提高力学性能的方法
JP2016534252A (ja) * 2013-09-19 2016-11-04 ダウ グローバ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エルエルシー ホウ素を含有するポリオレフィン由来炭素繊維
CN104178935A (zh) * 2014-08-15 2014-12-03 上海电气钠硫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钠硫电池用石墨碳纤维毡及制备方法
US20180037714A1 (en) * 2015-04-27 2018-02-08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oron-containing fabricated article prepared from polyolefin precursor
CN106917156A (zh) * 2017-03-07 2017-07-04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含硼聚丙烯腈原丝及其碳纤维与石墨纤维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4840A (zh) * 1997-07-18 1999-11-10 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 中空微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56252A (zh) * 2010-09-19 2011-01-26 东华大学 一种硼改性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碳纤维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4840A (zh) * 1997-07-18 1999-11-10 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 中空微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56252A (zh) * 2010-09-19 2011-01-26 东华大学 一种硼改性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碳纤维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sayuki Kawaguchi, et. al.Synthesis of a New Graphite-like Layered Material of Composition BC3N.《J.CHEM.SOC., CHEM. COMMUN.》.1993,1133-1134.
Synthesis of a New Graphite-like Layered Material of Composition BC3N;Masayuki Kawaguchi, et. al;《J.CHEM.SOC., CHEM. COMMUN.》;19931231;1133-113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3224A (zh) 2012-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6252A (zh) 一种硼改性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碳纤维的方法
EP2543650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igh-density fiber reinforced ceramic composite materials
CN101698975B (zh) 炭纳米管对炭化后的预氧丝预制体界面的改性方法
CN102383224B (zh) 三氯化硼交联聚丙烯腈原丝制备炭纤维的方法
CN103332943B (zh) 基于液硅熔渗法制备碳陶基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设计及性能控制方法
CN107265433A (zh) 三维多孔掺氮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66101B (zh) 耐高温含锂碳化硅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JP5944618B2 (ja) 炭素繊維複合材、及びこの炭素繊維複合材を用いたブレーキ用部材、半導体用構造部材、耐熱性パネル、ヒートシンク
WO2018115177A1 (en) Graphite material
CN114702330A (zh) 一种碳纤维预制体的增密方法
CN101922065B (zh)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预氧化方法
CN108456950B (zh) 一种高模量高导热沥青基炭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1560701B (zh) 一种高强度炭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0565212A (zh) 一种高性能低成本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EP0499234B1 (en) Carbon thread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it
CN109402786A (zh) 一种近化学计量比SiC纤维的制备方法
CA2489689C (en) Isotropic pitch-based material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CN101982409B (zh) 一种聚芳基乙炔树脂催化石墨化的方法
CN103342573A (zh) 一种金刚石薄膜增强碳/碳复合材料热导率的方法
CN113307646B (zh) 一种高导热高纯石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42096A (zh) 一种降低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石墨化温度的方法
KR20090115073A (ko) 반도체 제조 장치용 고순도 탄소 섬유 강화 탄소 복합재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7956002A (zh) 一种碳纤维生产方法
CN108048958A (zh) 一种煤沥青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6007772A (zh) 一种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