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4610A - 空调以及用于该空调的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以及用于该空调的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4610A
CN102374610A CN2011102200899A CN201110220089A CN102374610A CN 102374610 A CN102374610 A CN 102374610A CN 2011102200899 A CN2011102200899 A CN 2011102200899A CN 201110220089 A CN201110220089 A CN 201110220089A CN 102374610 A CN102374610 A CN 102374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unit
electric energy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signal
communica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00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4610B (zh
Inventor
曹收镐
明官柱
李智恩
柳梧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74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4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4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4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24F11/523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emperature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absorption or discharge of heat in outdoor units
    • F24F11/871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absorption or discharge of heat in outdoor units by controlling outdoor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48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the power on the line being D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6Circuits for coupling, blocking, or by-passing of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04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2203/5416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by adding signals to the wave form of the power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29Applications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 H04B2203/5445Local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29Applications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 H04B2203/5458Monitor sensor; Alarm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空调以及一种用于该空调的通信方法。该空调包括:至少一个室内单元;有线控制器,通过两条线路连接到室内单元,以从室内单元接收电能并与室内单元执行数据通信。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中的每个包括通信单元,通信单元将低频通信信号调制为高频通信信号并发送高频信号,并且将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信号。当多个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执行通信时,在将通信信号调制为高频信号并将高频信号与DC电能结合之后发送所述通信信号。这降低了将结合的高频信号分离为DC电能和通信信号所需的电感器的电感以及将信号与DC电能结合所需的电容器的电容,减小了PCB尺寸以及电感器和电容器成本。

Description

空调以及用于该空调的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空调以及一种用于该空调的通信方法,其中,使用两条线路来提供电能并执行通信。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是这样一种设备,该设备使用通过制冷剂蒸发和压缩循环而产生的热的传递来对空气进行冷却、加热或净化,随后将用于空气调节的空气排放到特定的室内空间中。
空调包括:室内单元,安装在室内空间中;室外单元,安装在所述空间的外部并连接到室内单元;控制器,电连接到室内单元,以控制室内单元的操作。空调包括还包括制冷剂管,制冷剂管安装在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之间,以根据制冷剂循环使得制冷剂在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之间循环。
控制器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到室内单元,以控制室内单元的操作。被安装为对多个室内空间提供空气调节的复式(multi-type)空调通常使用有线控制器以控制室内单元的操作,这是因为无线控制器可能会容易丢失。
当使用这样的有线控制器时,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可通过两条电源线和两条通信线连接,并且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可通过两条电源线和两条通信线连接。
即,室内单元、室外单元和有线控制器通过四条线路连接,通过两条电源线提供电能,并且通过两条通信线彼此执行通信。
当安装这样的使用有线控制器的空调时,服务技术人员将两条电源线和两条通信线连接在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之间,然后将制冷剂管连接在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之间,还将两条电源线和两条通信线连接在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之间。
这里,由于服务技术人员应该分别将四条线路连接在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之间,并应该分别将四条线路连接在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之间,所以需要大量的线路来安装空调,增加了线路成本以及电源线和通信线不正确的线路连接的可能性,因此增加了通信电路的故障的可能性,并且导致了当通信电路发生故障时的维修成本。
特别地,在安装复式空调的情况下,大量线路被使用,在线路之间发生大的串扰,使得通信不稳定。另外,随着复式空调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的数量的增加,由于通信线和电源线的数量也增加,所以安装和管理难度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空调以及一种用于该空调的通信方法,其中,当在一个或多个室内单元与有线控制器之间执行通信时,在将通信信号调制为高频通信信号之后发送所述通信信号。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空调以及一种用于该空调的通信方法,其中,当在一个或多个室内单元与有线控制器之间执行通信时,按照正弦波波形、锯齿波波形和三角波波形中的一种来发送通信信号。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空调以及一种用于该空调的通信方法,其中,当多个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通过两条线路连接时,所述多个室内单元与有线控制器之间的断开连接被检测。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空调以及一种用于该空调的通信方法,其中,一个或多个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通过两条线路连接,以执行室内单元和外围设备之间的通信,并且在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之间传送电能。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空调以及一种用于该空调的通信方法,其中,即使当两条线路以不正确的极性错误地连接在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之间时,也可执行电能提供和通信。
本公开的另外方面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阐明,并且从描述中部分是清楚的,或者通过本公开的实施可以被理解。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空调包括:至少一个室内单元;有线控制器,通过两条线路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以从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接收电能并与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执行数据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均包括通信单元,用于当执行数据通信时将低频通信信号调制为高频通信信号并发送高频通信信号,并且用于将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
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还可包括:电能发送器,将电能输出到所述两条线路,以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信号连接器,将高频通信信号施加到电能流经的所述两条线路,以将高频通信信号与电能信号结合,将通过结合得到的信号发送到有线控制器,将接收的信号分离为高频通信信号和电能信号,并且仅使得分离的高频通信信号通过。
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的信号连接器可包括电容器,并且电能发送器可包括电感器。
有线控制器还可包括:电能分离器,仅使得接收的信号中的电能信号通过;信号连接器,将高频通信信号施加到电能流经的所述两条线路,以将高频通信信号与电能信号结合,将通过结合得到的信号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将接收的信号分离为高频通信信号和电能信号,并且仅使得分离的高频通信信号通过。
有线控制器的信号连接器可包括电容器,并且电能分离器可包括电感器。
有线控制器还可包括:整流器,用于对从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输入的电能进行整流。
高频通信信号可具有正弦波波形、锯齿波波形和三角波波形中的一种。
通过所述两条线路中的一条线路发送的高频通信信号可相对于通过另一条线路发送的高频通信信号在相位上被延迟。
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的通信单元以及有线控制器的通信单元中的每个通信单元可使用通过所述两条线路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之间的电压差,将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
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的通信单元以及有线控制器的通信单元中的每个通信单元可通过将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的高频部分转换为数据0,来将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
所述电能可以是DC电能。
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可包括:电能检测器,检测通过所述两条线路提供的电能;开关单元,当检测到电能时,根据是否发生与另一室内单元的短路被驱动。
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还可包括:电源单元,将DC电能输出到所述两条线路;控制器,当通过电能检测器没有检测到电能时,控制电源单元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
当具有比参考电流水平小的水平的电流被施加时,开关单元可被闭合,当具有参考电流水平或更高水平的电流被施加时,开关单元可被断开。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空调的通信方法,所述空调包括通过两条线路连接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两条线路将电能从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提供给有线控制器;将低频通信信号调制为高频通信信号,并且通过将高频通信信号施加到所述两条线路并将高频通信信号与流经所述两条线路的电能信号结合,来发送高频通信信号;当通过所述两条线路接收到高频通信信号时,将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并且基于经解调的通信信号执行操作控制。
通过有线控制器将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的步骤可包括:将接收的通过所述结合得到的通信信号分离为高频通信信号和电能;提供分离的电能作为驱动电能;将分离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
通过室内单元将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的步骤可包括:将接收的通过所述结合得到的通信信号分离为高频通信信号和电能;将分离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
发送施加到所述两条线路的高频通信信号的步骤可包括:通过所述两条线路发送高频通信信号,同时使得将在所述两条线路中的一条线路中被发送的高频通信信号的相位被延迟。
将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的步骤可包括:使用通过所述两条线路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之间的电压差,将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
将低频通信信号调制为高频通信信号的步骤可包括:当相应数据具有值0时,将低频通信信号调制为高频通信信号。
高频通信信号可具有正弦波波形、锯齿波波形和三角波波形中的一种。
该方法还可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与有线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信期间,检测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与有线控制器之间的电能;当没有检测到电能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当检测到电能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继续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
当检测到电能时继续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的步骤可包括:当检测到电能时,确定具有参考水平或更高水平的电流是否被施加到室内单元;停止从被施加了具有参考水平或更高水平的电流的室内单元提供电能;通过被施加了具有小于参考水平的水平的电流的室内单元继续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
当没有检测到电能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的步骤可包括:当没有检测到电能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的电源单元的操作;识别将电能最初提供给有线控制器的室内单元;从识别的室内单元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并且停止从其它室内单元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下面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将变得明显并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构造;
图1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构造;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置在空调中的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的详细构造;
图3中的(a)部分至(d)部分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空调中使用的通信信号的波形;
图4中的(a)部分至(c)部分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空调中调制和解调的通信信号的波形;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空调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空调的构造;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空调的详细构造;
图8中的(a)部分和(b)部分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设置在复式空调中的多个室内单元的连接状态;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在复式空调中提供电能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构造。如图1A所示,空调包括室内单元100、有线控制器200和室外单元300。
空调的室内单元100安装在室内空间中以在室内空间中将空气保持在舒适状态,并且空调的室内单元100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连接到有线控制器200,并通过制冷剂管(未示出)以及两条线路W1和W2连接到室外单元300。
室内单元100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内风扇。室内热交换器吸收外部热,同时使在被室外单元300中的压缩机压缩后从室外单元300通过制冷利管传递的液体制冷剂汽化。室内风扇将室内空气吹进到室内热交换器中。
有线控制器200安装在相对于室内单元100的远程位置以控制室内单元100的操作,并且有线控制器200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连接到室内单元100。有线控制器200从室内单元100接收驱动电能,并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与室内单元100执行数据通信。
有线控制器200包括:操纵单元(未示出),被操纵为设置室内单元100的操作模式信息、目标温度信息等;显示单元(未示出),显示室内单元100的操作状态信息、室内温度信息、室内湿度信息等。
详细地,有线控制器200将与操纵单元的至少一个操纵(或操作)对应的通信信号发送到室内单元100(所述至少一个操纵与室内单元100的操作模式、目标温度等相关联),并且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与从室内单元100发送的通信信号对应的室内单元100的操作状态信息等。
有线控制器200还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从各种传感器(未示出)发送的信息(诸如室内温度和湿度)。
室外单元300通过制冷剂管(未示出)以及两条线路W1和W2连接到室内单元100,并且对在室内单元100中循环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分配和控制。
更详细地,室外单元300包括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单元(诸如毛细管)和室外风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状态。室外热交换器将内部潜热传递到外部,同时将由压缩机压缩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转换为液体。膨胀单元通过调节制冷剂的流速,来降低已经被室外热交换器转换为液体的制冷剂的压强。室外风扇将空气吹进室外热交换器。
根据来自室内单元100的控制信号,室外单元300将能量提供给室内单元100,并选择性地驱动室外风扇和压缩机,还对在室内单元100中循环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分配和控制。
这里,室外单元300的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和膨胀单元通过制冷剂管彼此连接。连接到室外单元300的膨胀单元的制冷剂管通过外部制冷剂管(未示出)连接到室内单元100的室内热交换器。室外单元300的通信单元(未示出)等通过两条线路W1和W2连接到室内单元100的通信单元,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通信信号。
图1B示出了空调,该空调的部件之间的连接状态与图1A所示的空调的部件之间的连接状态不同。
详细地,在图1B所示的空调中,有线控制器200设置在室内单元100和室外单元300之间。
空调的室内单元100通过制冷剂管(未示出)以及两条线路W1和W2连接到室外单元300。
室内单元100连接到外部商业电源,并且通过两条线路W1′和W2′连接到有线控制器200。室内单元100对外部商业电源进行整流,将经整流的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并且将通信信号发送到有线控制器200以及从有线控制器200接收通信信号。
有线控制器200安装在相对于室内单元100的远程位置,用于控制室内单元100的操作。
有线控制器200通过两条线路W1′和W2′连接到室内单元100或室外单元300,以通过两条线路W1′和W2′从室内单元100或室外单元300接收电能。这里,有线控制器200可选择从室内单元100还是室外单元300接收电能。
有线控制器200的两条线路W1′和W2′还可被连接到位于室内单元100和室外单元300之间的两条线路W1和W2。
有线控制器200通过两条线路W1′和W2′与室内单元100执行数据通信。
这里,有线控制器200从室内单元100或室外单元300接收电能并与室内单元100执行数据通信的方法与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类似。
有线控制器200包括:操纵单元(未示出),被操纵为设置室内单元100的操作模式信息、目标温度信息等;显示单元(未示出),显示室内单元100的操作状态信息、室内温度信息、室内湿度信息等。
详细地,有线控制器200将与操纵单元的至少一个操纵(或操作)对应的通信信号发送到室内单元100(所述至少一个操纵与室内单元100的操作模式、目标温度等相关联),并且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与从室内单元100发送的通信信号对应的室内单元100的操作状态信息等。
有线控制器200还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从各种传感器(未示出)发送的信息(诸如室内温度和湿度)。
室外单元300连接到外部商业电源,并且通过两条线路W1′和W2′连接到有线控制器200。室外单元300对外部商业电源进行整流,并将经整流的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
电能从室外单元300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的构造与在上面的实施例中的电能从室内单元100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的构造类似。
室外单元300通过制冷剂管(未示出)以及两条线路W1和W2连接到室内单元100,并且对在室内单元100中循环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分配和控制。
更详细地,室外单元300通过两条线路W1和W2连接到室内单元100以接收和发送数据通信信号,并且根据来自室内单元100的控制信号选择性地驱动室外风扇和压缩机,还对在室内单元100中循环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分配和控制。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空调中的室内单元100和有线控制器200的详细构造,有线控制器200从室内单元100接收电能并与室内单元100执行通信。将参照作为示例的有线控制器200进行下面的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还参照图3中的(a)部分至(d)部分以及图4中的(a)部分至(c)部分。
图3中的(a)部分至(d)部分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被空调的室内单元100或有线控制器200调制和解调的通信信号的波形,图4中的(a)部分至(c)部分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被空调的室内单元100或有线控制器200解调的通信信号的波形。
如图2所示,室内单元100包括第一控制器110、第一通信单元120、第一信号连接器(signal linker)130以及电能发送器140。
室内单元100中的第一控制器110根据从有线控制器200发送的通信信号控制室内单元100的总体操作。
详细地,第一控制器110分析从有线控制器200发送的通信信号,并且根据分析结果控制室内单元100的操作。这里,第一控制器110控制室内风扇(未示出)、叶片(未示出)等的操作,使得室内空间的温度保持在用户设置的目标温度。
第一控制器110将与操作状态信息对应的通信信号(例如,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信号)发送到第一通信单元120。
这里,从第一控制器110发送到第一通信单元120的UART信号是具有如图3中的(a)部分所示的方波波形的低频通信信号。
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内单元100周围的情况下,第一控制器110可接收室内单元100周围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信息,并且将相应的通信信号发送到第一通信单元120。
室内单元100中的第一通信单元120对从第一控制器110发送的通信信号进行调制,并且通过第一信号连接器130将经调制的信号发送到有线控制器200。
第一通信单元120对将通过线路L2被发送的高频通信信号的相位进行延迟。
还可在室内单元100中设置相位延迟器(未示出),以对将通过线路L2被发送的高频通信信号的相位进行延迟。
当从有线控制器200接收到与用于控制室内单元100的操作的命令对应的通信信号时,第一通信单元120对该通信信号进行解调,并将该通信信号发送到第一控制器110。
第一通信单元120包括第一调制器121和第一解调器122。
更详细地,第一调制器121将从第一控制器110接收的低频通信信号调制为高频通信信号,并且将高频通信信号发送到第一信号连接器130。
如图3中的(b)部分所示,第一调制器121通过将从第一控制器110接收的低频通信信号的与数据1(即,数据值为1)对应的每个部分(section)转换为信号0,并且将从第一控制器110接收的低频通信信号的与数据0(即,数据值为0)对应的每个部分转换为高频信号作为高频部分,来将从第一控制器110接收的低频通信信号调制为高频通信信号。
图3中的(c)部分是图3中的(b)部分中的经调制的高频通信信号的放大部分。可从图3中的(a)部分至(c)部分的波形看出,高频通信信号的放大部分与具有电平0的数据(即,数据0)对应。
如图3中的(c)部分所示,高频通信信号的波形是作为正弦波波形、三角波波形和锯齿波波形中的一种的非方波波形。
高频通信信号还可具有与正弦波波形、三角波波形和锯齿波波形中的一种类似的波形。
第一解调器122将通过第一信号连接器130从有线控制器200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并且将低频通信信号发送到第一控制器110。
如图3中的(d)部分所示,第一解调器122通过将高频通信信号的每个高部分转换为数据0,并且将具有大约12V的DC电源电平的部分转换为数据1,来将通过第一信号连接器130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
下面将参照图4中的(a)部分至(c)部分来描述如何将高频通信信号的高频部分解调为数据0。如图4中的(a)部分所示,具有相同电压的高频通信信号具有沿相反方向流动的电流,预定值(例如大约180度)的相位差分别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被发送到第一信号连接器130,线路L1是正端子,线路L2是负端子。即,流经线路L2的具有大约180度相位延迟的高频通信信号是流经线路L1的通信信号的反相位形式。
如图4中的(b)部分所示,当高频通信信号经过第一信号连接器130时,高频通信信号的DC电压通过第一信号连接器130的滤波被降低,具有被降低的电压的高频通信信号被输入到第一解调器122,第一解调器122计算通过线路输入的高频通信信号之间的电压差。第一解调器122通过所述差的计算将高频通信信号放大2倍。当通信信号的高频部分被放大2倍时,从通信信号识别出高频部分,并将高频部分转换为数据0,因此将高频部分解调为数据0,如图4中的(c)部分所示。
即,计算通过线路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之间的差,以将高频通信信号的电压电平放大2倍,从而从高频通信信号中区分出具有电平0的信号。
另外,由于通过线路接收的DC电能信号之间的电压差是0,所以通过将电压差为0的通信信号部分转换为数据1,来将仅具有DC电能的部分解调为数据1。
第一信号连接器130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20和电能发送器140,并且还连接到两条线路L1和L2。
第一信号连接器130包括电容器,并且将从电能发送器140接收的DC电能与通过第一通信单元120的调制器121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结合,然后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将所得的信号发送到有线控制器200。
这里,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发送的高频通信信号具有相同的电压,具有沿相反方向流动的电流,并且具有预定值(例如,大约180度)的相位差。
当第一信号连接器130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从有线控制器200接收低频通信信号时,第一信号连接器130仅将低频通信信号发送到第一通信单元120的第一解调器122。
电能发送器140通过两条线路连接到大约12V的电源以及大约0V的电源,通过所述两条线路中的一条线路从大约12V的电源接收大约12V的DC电能,并且通过所述两条线路中的另一条线路从大约0V的电源接收大约0V的DC电能。
电能发送器140包括电感器。因此,电能发送器140的DC电能信号通过电感器被直接输出到两条线路L1和L2。通过这种方式,电能发送器140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
这里,由于电能发送器140连接到两条线路L1和L2(两条线路L1和L2连接到第一信号连接器130),所以从电能发送器140发送的DC电能与从第一信号连接器130发送的高频通信信号结合(即,高频通信信号施加到所述两条线路L1和L2),并且所得的通信信号被发送到有线控制器200。
即,由于电能发送器140包括电感器,所以电能发送器140通过电感器抑制高频通信信号,同时仅使得DC电能信号通过。这里,可提供DC电能信号作为另一部件的驱动电能。
如图2所示,有线控制器200包括第二信号连接器210、第二通信单元220、第二控制器230、电能分离器240以及电能调整器250。
有线控制器200还包括整流器260。
整流器260将从室内单元100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以及DC电能发送到第二信号连接器210,并且将从第二控制器230接收的通信信号发送到室内单元100。
即使当由于室内单元100和有线控制器200之间的两条线路L1和L2的错误连接,使得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在两条线路L 1和L2的正端子和负端子的极性颠倒的情况下连接室内单元100和有线控制器200时,整流器260也允许在室内单元100和有线控制器200之间正常发送和接收DC电能和通信信号。
即,即使当使连接在室内单元100和有线控制器200之间的两条线路的极性颠倒时,由于通过整流器260在室内单元100和有线控制器200之间发送和接收高频通信信号,所以可在室内单元100和有线控制器200之间正确地发送和接收高频通信信号。
这里,整流器260包括作为全波整流电路的桥式二极管。桥式二极管包括在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内被交替地启用以获得全波整流波形的二极管。
有线控制器200的第二信号连接器210连接到第二通信单元220和电能分离器240,并且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连接到室内单元100。
第二信号连接器210包括电容器。当第二信号连接器210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从室内单元100接收到与DC电能结合的高频通信信号时,第二信号连接器210仅将高频通信信号发送到第二通信单元220的第二解调器222。在高频通信信号的电压通过电容器被降低后,高频通信信号被发送到第二解调器222。
当第二信号连接器210从第二通信单元220接收到经调制的高频通信信号时,第二信号连接器210将经调制的高频通信信号与从室内单元100接收的DC电能结合,并且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将结合的高频通信信号发送到室内单元100。这里,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发送的高频通信信号具有相同的电压,具有沿相反方向流动的电流,并且具有预定值(例如,大约180度)的相位差。
有线控制器200的第二通信单元220产生与来自第二控制器230的指令对应的高频通信信号,并且将该通信信号发送到室内单元100。
这里,第二通信单元220对将通过线路L2发送的高频通信信号的相位进行延迟。即,通过线路L2发送的高频通信信号的相位相对于通过线路L1发送的高频通信信号的相位被延迟大约180度。
第二通信单元220从室内单元100接收与室内单元100的操作状态对应的通信信号。第二通信单元220对从室内单元100接收的通信信号进行解调,并且将经解调的通信信号发送到第二控制器230。
下面是通过有线控制器200的第二通信单元220对通信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的方法的描述,该方法与图3中的(a)部分至(d)部分以及图4中的(a)部分至(c)部分所示的通过室内单元100的第一通信单元120对通信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的方法类似。
第二通信单元220包括第二调制器221和第二解调器222。
第二调制器221将从第二控制器230接收的低频通信信号调制为高频通信信号,并且将高频通信信号发送到第二信号连接器210。
第二调制器221通过将从第二控制器230接收的低频通信信号的与数据1对应的每个部分转换为信号0,并且将从第二控制器230接收的低频通信信号的与数据0对应的每个部分转换为高频信号作为高频部分,来将从第二控制器230接收的低频通信信号调制为高频通信信号。这里,高频通信信号的波形是作为正弦波波形、三角波波形和锯齿波波形中的一种的非方波波形。
高频通信信号还可具有与正弦波波形、三角波波形和锯齿波波形中的一种类似的波形。
第二解调器222将从第二信号连接器210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并且将低频通信信号发送到第二控制器230。
这里,第二解调器222通过将高频通信信号的每个高频部分转换为数据0,并且将具有预定频率和DC电能的部分转换为数据1,来将通过第二信号连接器210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
这里,通过计算具有预定相位差(例如,大约180度)的经由线路L1(对应于正端子)和线路L2(对应于负端子)发送的高频通信信号之间的电压差,然后将高频通信信号的高频部分(高频通信信号的电平通过所述差的计算被放大2倍)转换为数据0,来将高频通信信号的高频部分解调为数据0。
有线控制器200的第二控制器230分析从室内单元100发送的通信信号,根据分析的结果控制室内单元100的总体操作以及操作状态显示,并且控制与操纵单元(未示出)的操纵对应的通信信号的输出,操纵单元的操纵与目标温度设置、风向设置、操作模式设置等相关联。
这里,与操纵单元的操纵对应的通信信号是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UART)信号,该信号是具有方波波形的低频通信信号。
有线控制器200的电能分离器240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连接到室内单元100。当电能分离器240从两条线路L1和L2接收到与DC电能结合的高频通信信号时,电能分离器240将接收的通信信号分离为DC电能信号和通信信号,并仅使得DC电能信号通过。
即,由于电能分离器240包括电感器,所以电能分离器240通过电感器抑制高频通信信号,同时仅使得DC电能信号通过。这里,DC电能信号被施加到电能调整器250。
有线控制器200的电能调整器250包括恒定电压调节器。电能调整器250使用恒定电压调节器将从室内单元100提供的大约12V的DC电能调整为驱动有线控制器200可能需要的大约5V的DC电能,并且将经调整的电能作为驱动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的每个部件。
如果如上所述,高频通信信号用作与DC电能结合的通信信号,则可减小电能发送器和电能分离器的电感器的电感。因此,可减小印刷电路板(PCB)的尺寸并降低电感器成本,由此降低电路实现成本。
另外,在高频通信信号被实现为具有方波波形的通信信号的情况下,在方波波形的边沿发生上升时间噪声。可通过将高频通信信号实现为具有非方波波形(例如,正弦波波形、三角波波形或锯齿波波形)的通信信号,来减小上升时间噪声。
图5是当通信信号从室内单元100发送到有线控制器200时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室内单元100的电能发送器140从大约12V和0V的电源接收大约12V的DC电能,并且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将接收的DC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
当按照这种方式将电能从室内单元100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时,室内单元100的第一控制器110将低频通信信号输出到第一通信单元120的第一调制器121(401)。
室内单元100的第一调制器121将低频通信信号调制为高频通信信号(402),并且将高频通信信号输出到第一信号连接器130。
这里,当发送到第一控制器110的数据是“1”时,第一调制器121将低频通信信号保持在特定频率,当发送到第一控制器110的数据是“0”时,第一调制器121将低频通信信号调制为高频通信信号。
然后,已经通过了室内单元100中的第一信号连接器130的高频通信信号与从电能发送器140输出的DC电能结合(403)。这里,当通信信号与大约12V的DC电能结合时,通信信号的电压电平被改变。即,与大约12V的DC电能结合的、指示数据0的高频通信信号具有大约14.5V的峰值电压,与大约12V的DC电能结合的、指示数据1的、具有特定频率的通信信号具有大约12V的峰值电压。
结合的高频通信信号然后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被发送到有线控制器200。
这里,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中的第一线路L1没有延迟地发送结合的高频通信信号,并且通过第二线路L2在将相位延迟了预定值之后发送结合的高频通信信号(404)。
然后,当有线控制器200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接收到结合的高频通信信号时(405),有线控制器200使用电能分离器240和第二信号连接器210将结合的高频通信信号中的每个分离为DC电能和高频通信信号(406)。
详细地,当结合的高频通信信号被发送到有线控制器200时,只有包括在结合的高频通信信号中的DC电能通过包括电感器的电能分离器240,DC电能被输出到电能调整器250。
电能调整器250将从室内单元100接收的大约12V的DC电能调整为驱动有线控制器200可能需要的具有大约5V恒定电压的DC电能(407),并且经调整的大约5V的DC电能被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的每个部件。
另外,当结合的高频通信信号被发送到有线控制器200时,只有包括在结合的高频通信信号中的高频通信信号通过包括电容器的第二信号连接器210,然后高频通信信号被发送到第二通信单元220的第二解调器222。
第二通信单元220的第二解调器222将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408),然后将低频通信信号发送到第二控制器230。
这里,第二解调器222通过将高频通信信号的每个高频部分转换为数据0,并且将具有预定频率和DC电能的部分转换为数据1,来将通过第二信号连接器210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
这里,通过计算具有特定相位差(例如,大约180度)的经由第一线路(L1:正端子)和第二线路(L2:负端子)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之间的电压差,并且将高频通信信号的高频部分(高频通信信号的电平通过所述差的计算被放大2倍)转换为数据0,来将高频通信信号的高频部分解调为数据0。这里,由于在调制过程中产生了高频通信信号(该高频通信信号的电平通过流经所述两条线路的通信信号之间的电压差的计算被放大了2倍),所以经解调得到的低频通信信号与噪声信号明显区分。
当低频通信信号输入到有线控制器200的第二控制器230时(409),第二控制器230分析低频通信信号,并且根据分析的结果控制有线控制器200的每个部件的操作,诸如室内单元100的操作状态的显示(410)。
当通信信号从有线控制器200被发送到室内单元100时,应用与图5中的通信方法类似的通信方法。
与图5中的通信方法类似的通信方法还可应用于室外单元300和室内单元100之间的通信。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空调的构造。如图6所示,复式空调包括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有线控制器200以及室外单元300。
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分别安装在多个室内空间中,以在室内空间中将空气保持在舒适状态。
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每个室内单元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连接到有线控制器200,并且通过制冷剂管(未示出)和两条线路W1和W2连接到室外单元300。
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每个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内风扇。室内热交换器吸收外部热,同时使在被室外单元300中的压缩机压缩后通过制冷剂管从室外单元300传递的液体制冷剂汽化。室内风扇将室内空气吹进到室内热交换器中。
有线控制器200安装在相对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的远程位置以控制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的操作,并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连接到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有线控制器200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接收驱动电能,并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执行通信。
有线控制器200包括:操纵单元(未示出),被操纵为设置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的操作模式信息、目标温度信息等;显示单元(未示出),显示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的操作状态信息、室内温度信息、室内湿度信息等。
详细地,有线控制器200将与操纵单元的至少一个操纵(或操作)对应的通信信号发送到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所述至少一个操纵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的操作模式、目标温度等相关联),并且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与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发送的通信信号对应的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的操作状态信息等。
有线控制器200还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信息(诸如从各种传感器(未示出)发送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室外单元300通过制冷剂管(未示出)以及两条线路W1和W2连接到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每个室内单元,将能量提供给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每个室内单元,并且对在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循环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分配和控制。
这里,由于室外单元300的构造与图1中的室外单元的构造类似,所以省略了室外单元300的构造的详细描述。
另外,复式空调的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每个室内单元将其ID信息发送到有线控制器200。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每个室内单元的ID信息在室内单元中被设置,从而当室内单元与有线控制器200通信时,向有线控制器200通知安装该室内单元的空间。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空调的详细构造。下面将结合图8参照图7详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复式空调,图8示出了设置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复式空调中的多个室内单元的连接状态。
如图7所示,复式空调的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分别包括第一控制器110-1、110-2、......、第一通信单元120-1、120-2、......、第一信号连接器130-1、130-2、......、电能发送器140-1、140-2、......、电能检测器150-1、150-2、......以及开关单元160-1、160-2、......。
这里,由于复式空调的每个室内单元的第一控制器110-1、110-2、......、第一通信单元120-1、120-2、......、第一信号连接器130-1、130-2、......、以及电能发送器140-1、140-2、......与图2中的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单元的第一控制器110、第一通信单元120、第一信号连接器130和电能发送器140类似,所以省略了第一控制器110-1、110-2、......、第一通信单元120-1、120-2、......、第一信号连接器130-1、130-2、......、以及电能发送器140-1、140-2、......的描述。
电能检测器150-1、150-2、......150-n中的每个电能检测器包括光电耦合器,以检测线路的电能,并检测电能是否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被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
即,如果电能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被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则启用电能检测器150-1、150-2、......150-n中的相应一个电能检测器的光电耦合器,如果没有将电能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则不启用电能检测器150-1、150-2、......150-n的光电耦合器。
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的第一控制器110-1、110-2、......、110-n根据从电能检测器150-1、150-2、......150-n发送的电能检测信号,确定电能是否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被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当确定没有将电能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时,第一控制器110-1、110-2、......、110-n控制各自的电源单元P1、P2、......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
这里,假设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最初将电能提供给线路,而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均没有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这里,如果以相反极性连接到有线控制器200的室内单元也将电能提供给线路,则发生短路,使得流经室内单元的电流增加超过参考电流水平。这里,提供电能的室内单元检测这种状态,以控制相应的开关单元的操作。
该方法将两条线路的电流控制在参考电流水平之下,以保护装置。
开关单元160-1、160-2、......中的每个开关单元包括继电器或晶体管。
如图8中的(a)部分所示,如果电能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100-1被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则启用开关单元160-1、160-2、......中的相应的开关单元,如果没有将电能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100-2或100-3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则不启用开关单元160-1、160-2、......中的相应的开关单元。
如果在电能从多个室内单元被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的同时,超过预设的参考电流水平的电流(即,过电流)流经相应的室内单元,则开关单元160-1、160-2、......、中的相应的开关单元断开。
即,如图8中的(b)部分所示,如果电能从第一室内单元100-1和第三室内单元100-3被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同时第一室内单元100-1按照与第二室内单元100-3和第三室内单元100-3相反的极性错误连接到有线控制器200,则超过预设的参考电流水平的电流(即,过电流)流经第一室内单元100-1的两条线路,由此使得开关单元160-1断开。
当错误地连接了多个室内单元时,通过按照上述方式驱动每个开关单元,可防止多个室内单元之间的短路,并可防止印刷电路板(PCB)发生故障。
这里,可根据来自第一控制器110-1、110-2、......中的相应的控制器的指令来使得开关单元160-1、160-2、......中的每个开关闭合或断开。
另外,当相应的室内单元在错误连接的情况下与有线控制器200执行通信时,如果没有将电能从其它室内单元100-2、100-3、......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则根据来自第一控制器110-1、110-2、......中的相应的控制器的指令来使得开关单元160-1、160-2、......中的每个开关单元闭合。这可在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的同时使得相应的室内单元能够与有线控制器200执行通信。
详细地,即使当多个室内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与有线控制器200由于两条线路L1和L2的端子的正极性和负极性的相反而通过两条线路L1和L2错误连接时,由于有线控制器200包括整流器(图2中的260),所以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200也可正常地发送和接收DC电能和通信数据信号。
如图7所示,复式空调的有线控制器200包括第二信号连接器210、第二通信单元220、第二控制器230、电能分离器240和电能调整器250。
有线控制器200还可包括整流器(图2中的260)。
这里,由于第二信号连接器210、第二通信单元220、第二控制器230、电能分离器240和电能调整器250与根据图2中的实施例的空调的有线控制器200中的那些元件相同,所以省略了第二信号连接器210、第二通信单元220、第二控制器230、电能分离器240和电能调整器250的详细描述,下面将仅描述第二控制器230的附加特征。
第二控制器230可选择多个室内单元中的一个,可指示选择的室内单元将电能提供给室外单元,并指示其它室内单元停止提供电能,使得室外单元仅从选择的室内单元接收电能。
在该复式空调中的每个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之间执行通信的方法与在图2中的实施例的空调中的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之间执行通信的方法类似。
图9是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在复式空调中提供电能的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当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与有线控制器200执行通信时,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使用各自的电能检测器150-1、150-2、......150-n检测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的电能(501)。
这里,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基于电能检测确定电能是否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被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502)。
即,当通过电能检测器150-1、150-2、......150-n检测到电能时,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确定电能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被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当通过电能检测器150-1、150-2、......150-n没有检测到电能时,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确定没有将电能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
这里,当电能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被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时,由于电能检测器150-1、150-2、......150-n因该电能而开启,所以检测到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的电能,当没有将电能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时,由于电能检测器150-1、150-2、......150-n关闭,所以没有检测到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的电能。
在检测到没有将电能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的情况下,以规则的时间间隔按照预定次序启用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的电源单元P1、P2、......,以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这里,通过电能检测器150-1、150-2、......150-n来检测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的电能。
当通过电能检测器150-1、150-2、......150-n首次检测到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的电能时,确定具有用于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的电源单元P1、P2、......的室内单元,并且保持将电能从确定的室内单元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503)。这里,停止将电能从其它室内单元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
另外,在一个室内单元确定另一室内单元是否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以与有线控制器200执行通信的情况下,当确定其它室内单元均没有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时,所述一个室内单元可控制其电源单元P1、P2、......直接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而不需要多个室内单元的顺序控制。
另一方面,在电能从多个室内单元100-1、100-2、......、100-n中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被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的情况下,每个室内单元检测流经连接到室内单元的两条线路的电流,以确定检测的电流水平是否等于或高于预设的参考电流水平(504)。
这里,当确定检测的电流水平等于或高于预设的参考电流水平时,室内单元使得相应的开关单元断开以停止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505),当确定检测的电流水平低于预设的参考电流水平时,室内单元使得相应的开关单元闭合以继续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200(506)。
当室内单元以与其它室内单元的极性相反的极性错误连接到有线控制器200时,具有预设的参考电流水平或更高电流水平的电流流经该室内单元。因此,当确定具有预设的参考电流水平或更高电流水平的电流流经室内单元时,该室内单元使得开关单元断开,以防止与其它室内单元的短路。
按照与图9中所示相同的方式来执行室内单元100和室外单元300之间的电能提供。
上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在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之间提供电能和进行通信的方法可应用于通过两条线路连接以在彼此之间执行DC电能提供和通信的任何装置。
例如,这些方法可应用于空调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之间、复式空调的室内单元、室外单元和有线控制器之间、锅炉的主体和有线控制器之间以及主装置和从装置之间的电能提供和通信。
从以上描述清楚的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和用于该空调的通信方法具有各种优点。例如,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当多个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彼此之间执行通信时,通信信号在被调制为高频通信信号并且将高频通信信号与DC电能结合之后被发送和接收,因此可减小用于将结合的高频通信信号分离为DC电能和通信信号的电感器的电感,并且由于电感器的电感减小,所以还可减小印刷电路板(PCB)的尺寸,由此降低电感器成本。
另外,由于通信信号在被调制为高频通信信号并且将高频通信信号与DC电能结合之后被发送和接收,所以可减小用于将通信信号与DC电能结合的电容器的电容,并且由于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所以还可减小印刷电路板(PCB)的尺寸,由此降低电容器成本。
此外,由于将低频通信信号转换为高频通信信号的电路比将低频通信信号转换为交替传号反转(Alternate Mark Inversion,AMI)信号的电路简单,所以可容易地实现该电路并降低实现该电路所需的成本。
另外,由于高频通信信号被实现为非方波波形(诸如正弦波波形、三角波波形或锯齿波波形),所以可降低电磁噪声(例如,EMI噪声)。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由于一个或多个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通过两条线路连接,所以可减少线路(或线缆)的数量,由此降低线路间噪声。
另外,由于多个室内单元中的每个室内单元包括开关单元,所以可通过使相应的开关单元断开,来停止将电能从错误连接而导致与其它室内单元的短路的室内单元提供给有线控制器。
此外,多个室内单元可设置有各自的电能检测器,可顺序启用电能检测器以识别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的室内单元。当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的多个室内单元被识别时,可选择这些室内单元中的一个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
此外,由于通过连接在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之间的两条线路发送沿相反方向流动(即,相对于彼此具有180度的相位延迟)的差分信号,所以可消除两条线路的噪声,以将从两条线路发出的电磁波的水平减小到大约0,由此显著地降低噪声。
虽然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

Claims (16)

1.一种空调,包括:
至少一个室内单元;
有线控制器,通过两条线路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以从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接收电能并与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执行数据通信,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均包括通信单元,用于当执行数据通信时将低频通信信号调制为高频通信信号并发送高频通信信号,并且用于将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还包括:
电能发送器,将电能输出到所述两条线路,以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
信号连接器,将高频通信信号施加到电能流经的所述两条线路,以将高频通信信号与电能信号结合,将通过结合得到的信号发送到有线控制器,将接收的信号分离为高频通信信号和电能信号,并且仅使得分离的高频通信信号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的信号连接器包括电容器,并且电能发送器包括电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有线控制器还包括:
电能分离器,仅使得接收的信号中的电能信号通过;
信号连接器,将高频通信信号施加到电能流经的所述两条线路,以将高频通信信号与电能信号结合,将通过结合得到的信号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将接收的信号分离为高频通信信号和电能信号,并且仅使得分离的高频通信信号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中,有线控制器的信号连接器包括电容器,并且电能分离器包括电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高频通信信号具有正弦波波形、锯齿波波形和三角波波形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的通信单元以及有线控制器的通信单元中的每个通信单元通过将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的高频部分转换为数据0,来将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还包括:
电能检测器,检测通过所述两条线路提供的电能;
开关单元,当检测到电能时,根据是否发生与另一室内单元的短路而被驱动;
电源单元,将DC电能输出到所述两条线路;
控制器,当通过电能检测器没有检测到电能时,控制电源单元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
9.一种用于空调的通信方法,所述空调包括通过两条线路连接的至少一个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两条线路将电能从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提供给有线控制器;
将低频通信信号调制为高频通信信号,并且通过将高频通信信号施加到所述两条线路并将高频通信信号与流经所述两条线路的电能信号结合,来发送高频通信信号;
当通过所述两条线路接收到高频通信信号时,将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并且基于经解调的通信信号执行操作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有线控制器将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的步骤包括:
将接收的通过所述结合得到的通信信号分离为高频通信信号和电能;
提供分离的电能作为驱动电能;
将分离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室内单元将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的步骤包括:
将接收的通过所述结合得到的通信信号分离为高频通信信号和电能;
将分离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施加到所述两条线路的高频通信信号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两条线路发送高频通信信号,同时延迟将在所述两条线路中的一条线路中发送的高频通信信号的相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的步骤包括:
使用通过所述两条线路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之间的电压差,将接收的高频通信信号解调为低频通信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与有线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信期间,检测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之间的电能;
当没有检测到电能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当检测到电能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继续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继续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的步骤包括:
当检测到电能时,确定具有参考水平或更高水平的电流是否被施加到室内单元;
停止从被施加了具有参考水平或更高水平的电流的室内单元提供电能;
通过被施加了具有小于参考水平的水平的电流的室内单元继续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没有检测到电能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的步骤包括:
当没有检测到电能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室内单元的电源单元的操作;
识别将电能最初提供给有线控制器的室内单元;
从识别的室内单元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并且停止从其它室内单元将电能提供给有线控制器。
CN201110220089.9A 2010-08-05 2011-07-29 空调以及用于该空调的通信方法 Active CN1023746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75729 2010-08-05
KR1020100075729A KR101587066B1 (ko) 2010-08-05 2010-08-05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의 통신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4610A true CN102374610A (zh) 2012-03-14
CN102374610B CN102374610B (zh) 2016-01-20

Family

ID=44582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0089.9A Active CN102374610B (zh) 2010-08-05 2011-07-29 空调以及用于该空调的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217578B2 (zh)
EP (1) EP2416080B1 (zh)
JP (1) JP5843513B2 (zh)
KR (1) KR101587066B1 (zh)
CN (1) CN102374610B (zh)
ES (1) ES2663814T3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8198A (zh) * 2012-08-22 2012-11-28 深圳市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空调触控系统
CN103292414A (zh) * 2012-03-01 2013-09-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的数据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04075408A (zh) * 2014-06-26 2014-10-0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中转终端的终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052045A (zh) * 2016-07-15 2016-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讯网络的空调多联机方法
CN112161386A (zh) * 2020-09-25 2021-01-0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室内机、室外机和温控器以及控制空调通信的方法
CN112303806A (zh) * 2020-10-19 2021-02-0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电路和空调器
CN113632425A (zh) * 2019-03-29 2021-11-0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络系统
CN114402537A (zh) * 2020-06-29 2022-04-26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增强型边缘检测电力线路通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87066B1 (ko) 2010-08-05 2016-01-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의 통신 방법
JP5900944B2 (ja) * 2010-11-22 2016-04-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力中継端末、電力中継方法、電力供給制御装置、電力供給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力供給制御システム
JP5472333B2 (ja) * 2012-01-26 2014-04-1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WO2013179080A1 (en) * 2012-05-30 2013-12-05 Carrier Corporation Hvac control system
KR102124931B1 (ko) * 2013-05-10 2020-06-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 제어방법
KR102126357B1 (ko) * 2013-05-22 2020-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실내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공기조화시스템
KR102129299B1 (ko) * 2013-06-11 2020-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2129294B1 (ko) * 2013-06-28 2020-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GB2536907A (en) * 2015-03-30 2016-10-05 Lighting And Illumination Tech Experience Ltd Controlling power to a load with signals along a power line
CN105425659B (zh) * 2015-10-30 2018-08-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单向两线无极性通信电路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MX2018013888A (es) * 2017-11-13 2019-06-06 Ortronics Inc Conjunto de cables hibridos.
CN108278743B (zh) * 2017-12-21 2020-10-09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变频空调的通讯电路及通讯方法
KR102137464B1 (ko) * 2018-01-31 2020-07-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시스템
CN108317697B (zh) * 2018-04-28 2020-10-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变频空调器电路板、变频空调器
US10648686B2 (en) 2018-05-15 2020-05-12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HVAC high voltage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594367B1 (en) * 2018-11-07 2020-03-17 Linear Technology Holding Llc Power over data lines system with accurate and simplified cable resistance sensing
CN111637657B (zh) * 2020-05-30 2021-09-21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制冷系统减少气液分离器容积的控制方法
CN113108422B (zh) * 2021-05-21 2022-09-30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系统、空调机组和可读存储介质
JP7385148B2 (ja) * 2022-03-31 2023-11-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関連機器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JP7385149B2 (ja) * 2022-03-31 2023-11-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関連機器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4109A (en) * 1996-09-04 1997-12-02 International Controls And Measurement Corp. Two-wire d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ransceiver
US6760644B2 (en) * 2001-06-29 2004-07-06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mmunication signals to an automated robotic device in a data storage system
US20080054084A1 (en) * 2006-08-29 2008-03-06 American Standard International Inc. Two-wire power and communication link for a thermostat
US20120033745A1 (en) * 2010-08-05 2012-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wer device and safety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07771A (en) * 1940-01-16 1943-01-12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Carrier current communication system
US4526010A (en) * 1980-04-30 1985-07-0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eparation type air conditioner
FI100139B (fi) * 1988-11-04 1997-09-30 Schneider Electric Sa Rakennuksen teknisten toimintojen valvontalaitteisto
JP2529390B2 (ja) * 1989-05-09 1996-08-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850489B2 (ja) * 1990-05-31 1999-01-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運転制御装置
US5264823A (en) * 1990-09-28 1993-11-23 Motorola Lighting, Inc.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H05272795A (ja) * 1992-03-26 1993-10-19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H06147604A (ja) 1992-11-06 1994-05-27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分離型空気調和機の電源供給装置
JPH1084590A (ja) * 1996-09-10 1998-03-31 Yamaha Ribingutetsuku Kk 双方向2線式遠隔制御方式
US6633154B1 (en) * 2000-01-04 2003-10-14 William B. Duff, Jr. Method and circuit for using polarized device in AC applications
KR100371315B1 (ko) * 2000-03-03 2003-0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에어컨용 전력선 통신회로
CN1227486C (zh) * 2000-04-24 2005-11-16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通信系统
KR100718287B1 (ko) 2000-12-28 2007-05-15 주식회사 소디프 이앤티 전력선 고주파 신호 중계기
JP2003002483A (ja) 2001-06-25 2003-01-08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紙送りローラ
JP3810006B2 (ja) * 2002-05-24 2006-08-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機
JP4129594B2 (ja) 2003-04-15 2008-08-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調システム
JP2005159921A (ja) 2003-11-28 2005-06-16 Yaskawa Electric Corp 通信処理制御回路
JP4123224B2 (ja) 2004-11-17 2008-07-23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力線搬送通信装置
JP3806882B2 (ja) * 2004-11-29 2006-08-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US7434744B2 (en) * 2005-12-12 2008-10-14 Emerson Electric Co. Low voltage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for climate control system
JP4778374B2 (ja) * 2006-07-12 2011-09-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相器回路
US7841542B1 (en) * 2006-11-07 2010-11-30 Howard Rosen System for supplying communications and power to a thermostat over a two-wire system
KR20080060713A (ko) 2006-12-27 2008-07-02 주식회사 다성마그네틱 전력선통신용 신호결합기
WO2009041625A1 (ja) 2007-09-26 2009-04-02 Daikin Industries, Ltd. 負荷の駆動方法及び負荷駆動装置
JP4874202B2 (ja) * 2007-09-26 2012-02-1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および室外機
KR100928153B1 (ko) 2007-10-08 2009-11-23 대림아이앤에스주식회사 홈네트워크 시스템
JP4430117B2 (ja) 2008-11-25 2010-03-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4109A (en) * 1996-09-04 1997-12-02 International Controls And Measurement Corp. Two-wire d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ransceiver
US6760644B2 (en) * 2001-06-29 2004-07-06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mmunication signals to an automated robotic device in a data storage system
US20080054084A1 (en) * 2006-08-29 2008-03-06 American Standard International Inc. Two-wire power and communication link for a thermostat
US20120033745A1 (en) * 2010-08-05 2012-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wer device and safety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2414B (zh) * 2012-03-01 2016-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的数据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03292414A (zh) * 2012-03-01 2013-09-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的数据交互方法和装置
WO2014029204A1 (zh) * 2012-08-22 2014-02-27 深圳市国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空调触控系统
CN102798198A (zh) * 2012-08-22 2012-11-28 深圳市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空调触控系统
CN104075408B (zh) * 2014-06-26 2017-06-06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中转终端的终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075408A (zh) * 2014-06-26 2014-10-0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中转终端的终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052045A (zh) * 2016-07-15 2016-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讯网络的空调多联机方法
CN106052045B (zh) * 2016-07-15 2021-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讯网络的空调多联机方法
CN113632425A (zh) * 2019-03-29 2021-11-0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络系统
CN113632425B (zh) * 2019-03-29 2022-07-0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络系统
CN114402537A (zh) * 2020-06-29 2022-04-26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增强型边缘检测电力线路通信
CN112161386A (zh) * 2020-09-25 2021-01-0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室内机、室外机和温控器以及控制空调通信的方法
CN112303806A (zh) * 2020-10-19 2021-02-0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电路和空调器
CN112303806B (zh) * 2020-10-19 2023-11-17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电路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17578B2 (en) 2015-12-22
JP5843513B2 (ja) 2016-01-13
EP2416080A2 (en) 2012-02-08
EP2416080A3 (en) 2017-02-01
US20120033745A1 (en) 2012-02-09
KR101587066B1 (ko) 2016-01-21
KR20120013632A (ko) 2012-02-15
CN102374610B (zh) 2016-01-20
JP2012039611A (ja) 2012-02-23
ES2663814T3 (es) 2018-04-17
EP2416080B1 (en) 2018-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4610B (zh) 空调以及用于该空调的通信方法
CN110207342B (zh) 室内机、空调机组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JP5528618B2 (ja) 空調機器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WO2009022453A1 (ja) 空調機の監視システム
JP6156215B2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US8788102B2 (en) Air conditioner
CN105052007A (zh) Dc配电系统
CN102313341B (zh) 无线多联空调装置
CN112161386B (zh) 室内机、室外机和温控器以及控制空调通信的方法
CN105276757A (zh) 一种便捷可靠的空调远程控制器
WO2012114702A1 (ja) 空気調和機
US10648686B2 (en) HVAC high voltage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40134550A1 (en) Heating system which transmits signals through ac power line
CN113300738B (zh) 跨相通讯器、通讯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2520651A (zh) 一种负载控制器
JP4751941B2 (ja) 中継装置、中継方法、設備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211926039U (zh) 一种智能除霜空调控制系统
WO2023157787A1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KR100187288B1 (ko)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의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KR20000075090A (ko) 멀티에어콘 시스템의 송수신장치
JPH05272795A (ja) 空気調和機
CN205641390U (zh) 一种智能空调的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测装置
CN205208847U (zh) 联合空调和加湿器来实现温湿度调节的控制与监控装置
CN117870065A (zh) 一种风幕机控制装置
JP2000304335A (ja)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