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0622A - 一种载药物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药物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0622A
CN102370622A CN2010102616594A CN201010261659A CN102370622A CN 102370622 A CN102370622 A CN 102370622A CN 2010102616594 A CN2010102616594 A CN 2010102616594A CN 201010261659 A CN201010261659 A CN 201010261659A CN 102370622 A CN102370622 A CN 102370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nanoparticle
carrying thing
polymer nanoparticle
medicine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616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立华
林标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01026165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706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70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06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药技术领域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包含药物和聚乳酸-甲氧基聚乙二醇(PLA-mPEG)或聚乙交酯丙交酯-甲氧基聚乙二醇(PLGA-mPEG)。其中,嵌段聚乳酸(PLA)或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的分子量为10,000~60,000,嵌段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的分子量为2,000~5,000,PLA或PLGA与mPEG的嵌段比为60∶40~90∶10。本发明的纳米粒制备方法避免了用常规的表面活性剂导致的药物纳米粒包封率不高和严重的突释,及最后去除的繁琐步骤等缺点;以简化的工艺、较低的成本合成高质量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

Description

一种载药物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含二嵌段共聚物的生物可降解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或短叶中提取分离的双萜烯成分,具有重要的广谱抗肿瘤活性,可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恶性黑色实体瘤及其它一些实体瘤,特别对治疗转移性卵巢癌、乳腺癌疗效显著,被公认为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抗癌药物。目前50多个国家已批准销售合成紫杉醇,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预测,在今后10-15年紫杉醇将成为抗癌首选药物之一。
紫杉醇的化学结构具有高脂溶性,可溶解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0.3mg/ml,此种弱水溶性导致口服几乎不吸收,使其难于对人给药。由此原因,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努力开发多种能使其可注射的系统。临床应用的主要是紫杉醇注射液,即Bristol Myers Squibb(BMS)设计的一种组合物,它的名称是
Figure BSA00000241928500011
并获得了专利(例如EP 0584001A,EP 0783885A,EP 0783886A,US 5641803,和US 5670537)。在此组合物中,用克列莫佛(Cremophor EL)使紫杉醇乳化,浓度7mmol/L,用药前用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稀释到终浓度为0.35~1.4mmol/L。然而,临床应用中出现了一系列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一、助溶剂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以及卵巢毒性和神经毒性;二、紫杉醇具有显著的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和关节痛,肌肉痛常用于药后2-3天出现,GPT升高占33%,脱发见于所有病人,发生于治后第12-21天;三、临床应用时活性成分的稀释导致稳定性差,只能维持几个小时,BMS制剂还涉及给药时间长的问题。
基于上述的不良反应要素,美国VivoRx药物公司开发了含有紫杉醇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制剂CAPXOLR。VivoRx要求保护用超声波技术和高压匀化技术制备的紫杉醇和HSA的微粒,平均粒径小于200纳米,主要保护专利包括US 5439686、US 5498421、US 5560933,WO 94/18954,US 5916596,US6096331,和WO 99/00113。在这些专利中记载的用于工业化规模制备方法,会造成滤器堵塞并且紫杉醇产率总是低于30%,同时还面临HSA的免疫原性与注射过程中纳米颗粒沉淀降低药物稳定性和药效的问题,使其对病人给药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发明应用FDA批准的生物可降解纳米材料,并且以TPGS作为稳定剂,把药物包在生物可降解的纳米里,克服包封率低、突释和不完全释放的缺点,达到控制药物释放的目的。以淘汰含有Cremophor或采用一动物来源具有病毒污染危险的材料HSA等以往给药方式,发挥纳米技术具有的更加独特和优异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尤其是提供一种包含二嵌段共聚物聚乳酸-甲氧基聚乙二醇(PLA-mPEG)或聚乙交酯丙交酯-甲氧基聚乙二醇(PLGA-mPEG)的纳米粒。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包含药物和二嵌段共聚物,所述二嵌段共聚物为聚乳酸-甲氧基聚乙二醇(PLA-mPEG)或聚乙交酯丙交酯-甲氧基聚乙二醇(PLGA-mPEG),其中,嵌段聚乳酸(PLA)或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的分子量为10,000~60,000(例如10,000~50,000或是15,000~45,000),嵌段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的分子量为2,000~5,000(例如2,000~4,500或2,500~4,000),PLA或PLGA与mPEG的嵌段比为60∶40~90∶10(例如,65∶35~85∶15,65∶35~80∶20或70∶30~85∶15);所述药物的重量含量为3~20%(wt)(例如,5~18%或6~15%);所述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粒径为60~300nm(例如,80~280或90~250);所述药物基本上均匀分散在所述二嵌段共聚物内部。
在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嵌段聚乳酸PLA或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的分子量为10,000~40,000,所述嵌段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的分子量为2,000~5,000,所述PLA或PLGA与mPEG的嵌段比为70∶30~85∶15。
在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二嵌段共聚物基本上呈球形。
在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二嵌段共聚物为基本上实心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再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可以为疏水性药物。在本发明中提及的疏水性药物是指脂溶性药物或是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的药物,这样的药物的生物可利用性通常较低。美国FDA发布的生物医药分类系统指导(The 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Guidance)对药物的渗透性和水溶性有四个分类,其中第四类(Class IV)为低渗透性和低水溶性的药物。本发明所述的疏水性药物为第四类以上(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类)所有的药物。
作为其中一例,本发明所述疏水性药物为紫杉醇、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紫杉醇的盐或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紫杉醇衍生物。
作为一例,在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中所述药物的重量含量为5~20%,5~18%,8~20%或8~13%。
作为一例,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粒径小于200nm(例如80~200nm或是60~80nm)。
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除了所载药物之外,还可包含药用辅料。所述的药用辅料可以为小糖类、多羟基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氨基酸化合物、无机盐类物质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其中,小糖类可以是蔗糖、海藻糖、葡萄糖、麦芽糖或乳糖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多羟基化合物可以是甘露醇、山梨醇、甘油、1,2-丙二醇、聚乙二醇或聚乙烯醇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多糖类化合物可以是葡聚糖、海藻酸钠、壳聚糖、淀粉或纤维素物质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氨基酸化合物可以是甘氨酸、精氨酸、谷氨酸或组氨酸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无机盐类物质可以是氯化钠、钙盐、铜盐或镁盐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还可以包含稳定剂,例如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稳定剂在纳米粒的重量含量可以为0.01~5%(例如0.01~2%、0.01~1%或0.05~1%)。
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可以以纳米冻干粉剂或浓缩推注制剂的形式存在。例如,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以浓缩推注制剂形式存在时,浓缩推注制剂可以为含有浓度为0.5~2.5mg/mL的所述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注射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方法。具体来说,作为本发明的制备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药物与二嵌段共聚物溶于有机溶剂;(2)将含药物和二嵌段共聚物的有机溶液加到水溶液中乳化,形成纳米粒混悬液;(3)将所述纳米粒混悬液的溶剂除去,得到所述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
在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有机溶剂可以是二氯甲烷、丙酮、乙醇、乙酸乙酯或氯仿或是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二嵌段共聚物的重量占该有机溶剂的百分比浓度为0.5~10%(w/v)(例如2~5%(w/v))。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中,可以使用相同的有机溶剂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有机溶剂或是混合溶剂。
在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所述药物与所述二嵌段共聚物可分别溶于所述有机溶剂后再混合,或先将所述药物与二嵌段共聚物混合后再溶于所述有机溶剂中,或将所述药物加入到所述二嵌段共聚物的有机溶液中。作为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一例,首先将所述药物和二嵌段共聚物基本均匀地分散在所述有机溶剂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中,将药物加入到含二嵌段共聚物的有机相中,通过搅拌或涡旋等使之均匀分散形成均匀的溶液。
在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的步骤(2)中,所用的水溶液中也可以包含稳定剂。例如,所用稳定剂可以为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稳定剂与有机溶剂的重量百分比(w/v)可以为0.01-2.5%,例如0.01~1%或0.02~1%。该稳定剂不仅不同于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并需从产品中去除的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泊洛沙姆、聚三梨醇、乙基纤维素、或吐温等,而且得到的产物的特点要比预计的好得多。例如,产品形成了稳定的纳米球,特别适用于临床。
在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的步骤(2)中,所用水溶液中还可以包含氯化物(例如,氯化钠)。该氯化物的重量百分比(w/v)可以为5~10%;所述有机溶液和所述水溶液的体积比可以为1∶20~1∶4。
在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的一些例子中,将所述纳米粒混悬液在10,000~40,000psi的压力下,经微射流仪均质化后再蒸除溶剂。例如,可以使用微射流均质仪循环5~20次,以形成亚微米乳液,从而减小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粒径。
在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的一个例子中,可使步骤(2)获得的亚微米乳液穿过0.2微米过滤器以对该乳液进行除菌。
在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的其它例子中,可将步骤(3)得到的所述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直接或与药用辅料混合后,冻干形成冻干粉剂。例如,可以将步骤(3)得到的所述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制成浓度为0.5~2.5mg/mL的所述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注射制剂。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中,药物的包封率可大于75%(例如达到了80%)。其中所述包封率是指包裹在所述二嵌段共聚物中的药物占所述纳米粒混悬液中药物总量的比例,它是评价纳米颗粒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也是其能否发挥较普通制剂高效低毒特点的关键。本发明通过如下方法测定包封率:取制备好的聚合物纳米粒(已透析除去游离药物,过0.22μm滤膜除去未溶解的药物)适量,加三倍其体积的乙腈使纳米粒破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聚合物中药物的含量。依公式包封率EE%=W包/W药×100%。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疏水性药物水溶性或生物可利用性的方法。具体来说,该方法包括:将所述疏水性药物基本上均匀分散地载于二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内,其中所述二嵌段共聚物纳米粒为聚乳酸-甲氧基聚乙二醇(PLA-mPEG)或聚乙交酯丙交酯-甲氧基聚乙二醇(PLGA-mPEG),其中,嵌段聚乳酸(PLA)或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的分子量为10,000~60,000,嵌段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的分子量为2,000~5,000,PLA或PLGA与mPEG的嵌段比为60∶40~90∶10;所述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粒径为60~300nm。
在本发明的增强疏水性药物水溶性或生物可利用性的方法的例子中,可以将所述疏水性药物和所述二嵌段共聚物纳米粒的有机溶液加入到含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的水溶液中乳化,形成纳米粒混悬液。在另外的一些例子中,将所述纳米粒混悬液的溶剂除去,直接或与药用辅料混合后冻干得到载疏水性药物的聚合物纳米粒。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在制备治疗卵巢癌或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子中,将本发明的载紫杉醇聚合物纳米粒用于制备治疗卵巢癌或乳腺癌的药物。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时,本发明的由紫杉醇和生物可降解的纳米材料构成的抗肿瘤制剂,可以制备成医用的冻干粉针和浓缩推注制剂,也可用生理溶液重组成可注射的混合物。
本文所用术语“聚合物纳米粒”(poly nanoparticles,PNP)是指粒径小于1,000nm的聚合物颗粒,是以聚合物作为药物载体的一种纳米给药系统,具有防止药物降解、降低药物毒性、控制药物释放和提高的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特点。
本文所用术语“PLA-mPEG”或“PLGA-mPEG”是一种两性嵌段聚合物分子,是由乳酸LA(lactic acid)或乙醇酸GA(glycolic acid)按一定摩尔比例在聚乙二醇(PEG)存在的情况下开环聚合而成的。
本文所用术语“基本上均匀分散”是指药物在有机溶剂或聚合物纳米粒中分布的数量与比例基本相同。
本文所用术语“均质化”是指通过使用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例如,10,000~40,000psi)的预设压力下工作的微射流均质机处理,以形成具有在约60~200nm范围内的微粒。
本文所用术语“生物可利用性”(bioavailability)是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循环的相对量和速率,用F表示,F=(A/D)·100%,其中A为进入体循环的量,D为口服剂量。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较多,包括药物颗粒的大小、晶型、填充剂的紧密度、赋型剂及生产工艺等,生物利用度是药物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可在保持药物原有活性的前提下,借助聚合物纳米载体,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构成一个稳定的系统;
2、本发明制备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如载紫杉醇聚合物纳米粒可大大提高药物如紫杉醇的溶解度,使药物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3、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表面光滑圆整,颗粒规整无粘连,其冻干粉剂为白色细腻、疏松、不会塌陷、不粘连,再分散性良好;
4、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是一种用于制备经TPGS稳定的乳液均质化技术,此技术能可靠的生产具有200nm大小粒径,且可容易的经过滤进行除菌的纳米药物。
5、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大大简化,产品成本降低而产品质量提高,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6、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不能制备药物领域所需要的药物粒径、形貌特征、有机溶媒残留等缺点。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实例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提供这些说明的目的仅在于帮助解释本发明,不应当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空白聚合物纳米的透射电镜图片。
图2是本发明的载紫杉醇聚合物纳米的透射电镜图片。
图3是空白聚合物纳米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图4是本发明的载紫杉醇聚合物纳米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选择了合适比例和浓度的PLA-mPEG或PLGA-mPEG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将脂溶性药物紫杉醇通过乳化的方法制备成颗粒,避免应用常规的表面活性剂而需要的沉淀、洗涤、去除等繁琐步骤,以及药物的包封率低或突释严重的现象。同时制备过程中微射流仪的采用,使其粒径的大小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控制;稳定剂的应用避免对物理化学性质不稳定的药物影响。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所制备的本发明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均为实心结构,随着制备条件变化,粒径可在80-200nm之间调节,药物重量含量可达8-13%。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聚乳酸-聚乙二醇两嵌段共聚物空白纳米粒的制备
准确称取20mg PLGA-mPEG于5mL管中,用2mL丙酮溶解,室温,磁力搅拌器下,把聚合物的丙酮溶液缓慢滴入水溶液中(1滴/10s,溶液中加有乳化剂A)。搅拌24小时后蒸发除去有机溶剂,随着有机溶剂的挥发,内核固化成球,形成聚合物纳米粒,0.22μm水相滤膜过滤,得到透明的空白纳米粒溶液,4℃冷藏保存。
实施例2:载紫杉醇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
8.0mg紫杉醇和85.1mg聚乳酸-聚乙二醇两嵌段共聚物,两嵌段分子量分别为60,000和5,000,溶于5mL丙酮中;把丙酮溶液加入到40mL 0.08%的TPGS溶液中,然后将混合物于高压下(30,000psi)在匀化器内(适当的灭菌)处理直至得到纳米乳剂;在无菌条件下冷冻到-30℃,冻干57小时,同时升温至35℃。将得到的含有8.59%(w/w)紫杉醇的粉末,用0.9%氯化钠水溶液重制形成紫杉醇浓度为2mg/mL。
所得包裹有紫杉醇的纳米载药量为8.59(w/w)%,得到的制剂具有0.17微米均值,pH 7.2~7.6,稳定性大于24小时。
实施例3:载紫杉醇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
10.1mg紫杉醇和67.8mg聚乳酸-聚乙二醇二嵌段共聚物,两嵌段分子量分别为30,000和5,000溶于4mL丙酮中;把丙酮加入到40mL 0.05%的TPGS溶液中,混合物在高压下(30,000psi)在匀化器内(适当的灭菌)处理直至得到纳米乳剂;在无菌条件下冷冻到-30℃,冻干57小时,同时升温至35℃。将得到的含有12.96%(w/w)紫杉醇的粉末,用0.9%氯化钠水溶液重制,形成紫杉醇浓度为2mg/mL。
所得包裹有紫杉醇的纳米微粒的载药量为12.96%,得到的制剂具有0.16微米均值,pH 7.2~7.6,稳定性大于24小时。
实施例4:载紫杉醇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
5.2mg紫杉醇和53.7mg聚乳酸-聚乙二醇二嵌段共聚物,两嵌段分子量分别为15,000和5,000溶于3mL丙酮中;把丙酮溶液加入到40mL TPGS(0.06%)的溶液中,然后将混合物在高压下(25,000psi)在匀化器内(适当的灭菌)处理直至得到纳米乳剂(粒径小于0.2微米);在无菌条件下冷冻到-30℃,冻干57小时,同时升温至35℃。将得到的含有8.8%(w/w)紫杉醇粉末,用0.9%氯化钠水溶液重制,形成紫杉醇浓度为2mg/mL。
所得包裹有紫杉醇的纳米微粒的载药量为8.8%(w/w),得到的制剂具有0.14微米均值,pH 7.2~7.6,稳定性大于24小时。
以上三个实施例中,聚合物中采用聚乳酸嵌段的分子量对纳米颗粒的直径和药物的包裹率,具有一定的影响。
实施例5:载紫杉醇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
5.6mg紫杉醇和50.1mg聚乳酸乙醇酸-聚乙二醇二嵌段共聚物,二嵌段分子量分别为30,000和3,000溶于5mL二氯甲烷中;把该溶液加入到40mL 0.5%的TPGS溶液中,然后将混合物在高压下(9,000~40,000psi)在匀化器内(适当的灭菌)处理直至得到纳米乳剂(粒径小于0.2微米);在无菌条件下冷冻到-30℃,冻干57小时,同时升温至35℃。将得到的含有10.05%(w/w)紫杉醇粉末,用0.9%氯化钠水溶液重制形成紫杉醇的浓度为2mg/mL。
所得包裹有紫杉醇的纳米微粒的载药量为10.05%(w/w),得到的制剂具有0.15微米均值,pH 7.2~7.6,稳定性大于24小时。
实施例6:载紫杉醇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
7.1mg紫杉醇和60.8mg聚乳酸乙醇酸-聚乙二醇两嵌段共聚物,二嵌段分子量分别为10,000和3,000,溶于4mL二氯甲烷中;把该溶液加入到40mL 0.6%的TPGS溶液中,然后将混合物在高压下(9,000~40,000psi)在匀化器内(适当的灭菌)处理直至得到纳米乳剂(粒径小于0.2微米);在无菌条件下冷冻到-30℃,冻干57小时,同时升温至35℃。将得到的含有10.45%(w/w)紫杉醇粉末,用0.9%氯化钠水溶液重制,形成紫杉醇浓度为2mg/mL。
所得包裹有紫杉醇的纳米微粒的载药量为10.45%(w/w),得到的制剂具有0.13微米均值,pH 7.2~7.6,稳定性大于24小时。
实施例7:载紫杉醇聚合物纳米粒粉针剂的制备
8.0mg紫杉醇和70.9mg聚乳酸乙醇酸-聚乙二醇两嵌段共聚物,嵌段分子量分别为40,000、3,000,溶于5mL二氯甲烷中;把二氯甲烷溶液加入到40mL0.5%的TPGS溶液中,然后将混合物在高压下(9,000~40,000psi)在匀化器内(适当的灭菌)处理直至得到纳米乳剂(粒径小于0.2微米);在无菌条件下冷冻到-30℃,冻干57小时,同时升温至35℃。将得到含有10.13%(w/w)紫杉醇粉末,用0.9%氯化钠水溶液重制,形成紫杉醇浓度为2mg/mL。
所得包裹有紫杉醇的纳米微粒的载药量为10.13%(w/w),得到的制剂具有0.18微米均值,pH 7.2~7.6,稳定性大于24小时。
在无菌条件下,取上述所得的紫杉醇纳米粒210mg,通常加入7.5%(w/v)的甘露醇水溶液,冻干即得紫杉醇纳米粒粉针剂。
实施例8:载紫杉醇聚合物纳米粒的稳定性
测定载药纳米粒在血清中的稳定性是一个预测其在体内的药物代谢规律和药效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配制含有5%(w/v)的牛血清白蛋白(BSA)PBS溶液,将实施例2得到的载有紫杉醇的纳米粒冻干粉溶解其中,纳米粒的浓度为1.25mg/mL,载药量为8.7%。在生理温度(37℃)下用动态光散射仪(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来监测纳米粒的粒径随时间的变化。每组设两个样品,每个样品重复测试三次取平均值。
表1本发明的载药物纳米粒的稳定性
  时间   平均粒径   吸光度
  0   138
  5   140   0.211
  10   139   0.217
  20   141   0.213
  30   138   0.216
  40   144   0.301
  50   137   0.218
  60   142   0.219
如表1所示,负载紫杉醇的纳米粒在含有5%BSA(W/V)展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在37℃时观察的40小时,载药纳米粒的粒径保持稳定。这说明纳米粒的PEG壳在37℃仍然是亲水的,它可以避免纳米粒对血清蛋白的吸附。稳定性实验初步预示着负载紫杉醇的PLGA-mPEG纳米粒应该能在体内的环境中有较长的循环时间,达到靶器官。
实施例9:聚合物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研究
卵巢癌细胞株:IGROV1细胞的培养(源自美国ATCC):IGROV1(人卵巢癌细胞)用含10%小牛血清(FCS),100units/mL青霉素和100μg/mL链霉素的1640培养液,37℃饱和湿度和5%CO2进行培养,每2-3天传代一次,传代时用0.25%的胰酶消化。
1.空白纳米粒的细胞毒性:
下面考察实施例1得到的不同浓度空白纳米粒的细胞毒性,将不同浓度的空白纳米粒作用于IGROV1细胞72小时,结果显示细胞生存率为90%左右,说明空白纳米载体对细胞的毒性较小。具体结果见图3。
2.载紫杉醇聚合物纳米粒的细胞毒性:
将实施例2-7得到的载紫杉醇纳米粒和游离紫杉醇作用于IGROV1细胞72小时,结果显示负载紫杉醇的纳米粒对卵巢癌细胞系IGROV1的生长抑制作用与紫杉醇近同;有着类似的剂量-效应曲线,其IC50也非常接近。具体曲线见图4。
实施例10:本发明的载紫杉醇聚合物纳米的急性动物实验
将本发明的载紫杉醇聚合物纳米进行动物实验,具体方法如下:
(1)将健康雌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
(2)将本发明的载紫杉醇聚合物纳米制剂按214mg/kg用15mL生理盐水稀释后尾静脉注入;
(3)观察给药后两周鼠体重变化、精神、饮食、行动状态及有无死亡。
结果显示,接受紫杉醇制剂27.27mg/kg尾静脉注射后,部分动物出现精神萎靡,出现体重减轻,56.3%动物死亡。当纳米紫杉醇剂量增加到196.34mg/kg后,动物饮食量减少,26.7%动物死亡。
进行血液学参量检测,结果如表2中所示(15mg/kg)。这些结果证明了本发明的紫杉醇纳米粒具有的低毒特点。
表2
Figure BSA00000241928500121
本发明的经TPGS稳定的紫杉醇纳米制剂可矫正当前市售调配物存在的若干临床上重要的缺陷,并且当与市售产品比较时相关分析证明可提供有益的安全性效力曲线。以上例子仅仅作为参考其到解释和表述作用,对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不具有限制作用。
本说明书所引用的所有文献或出版物的全文都以引文的形式成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不再重复。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和解释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或衍生或变化,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7)

1.一种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包含药物和二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嵌段共聚物为聚乳酸-甲氧基聚乙二醇(PLA-mPEG)或聚乙交酯丙交酯-甲氧基聚乙二醇(PLGA-mPEG),其中,嵌段聚乳酸(PLA)或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的分子量为10,000~60,000,嵌段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的分子量为2,000~5,000,PLA或PLGA与mPEG的嵌段比为60∶40~90∶10;
所述药物的重量含量为3~20%;
所述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粒径为60~300nm;
所述药物基本上均匀分散在所述二嵌段共聚物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其中:所述嵌段聚乳酸PLA或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的分子量为10,000~40,000,所述嵌段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的分子量为2,000~5,000,所述PLA或PLGA与mPEG的嵌段比为70∶30~85∶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其中:所述二嵌段共聚物基本上呈球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其中:所述二嵌段共聚物为基本上实心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其中:所述药物为疏水性药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其中:所述药物为紫杉醇、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紫杉醇的盐或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紫杉醇衍生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其中:所述药物的重量含量为8~2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其中:所述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粒径为80~200n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其中:还包含药用辅料,所述的药用辅料为小糖类、多羟基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氨基酸化合物、或无机盐类物质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其中:
所述小糖类为蔗糖、海藻糖、葡萄糖、麦芽糖或乳糖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所述多羟基化合物为甘露醇、山梨醇、甘油、1,2-丙二醇、聚乙二醇或聚乙烯醇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所述多糖类化合物为葡聚糖、海藻酸钠、壳聚糖、淀粉或纤维素物质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所述氨基酸化合物为甘氨酸、精氨酸、谷氨酸或组氨酸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所述无机盐类物质为氯化钠、钙盐、铜盐或镁盐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11.如权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其中:还包含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其重量含量为0.05~1%。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其中:所述纳米粒以纳米冻干粉剂或浓缩推注制剂的形式存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其中:所述浓缩推注制剂为含有浓度为0.5~2.5mg/mL的所述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注射制剂。
14.权利要求1-13之一所述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药物与二嵌段共聚物溶于有机溶剂;
(2)将含药物和二嵌段共聚物的有机溶液加到水溶液中乳化,形成纳米粒混悬液;
(3)将所述纳米粒混悬液的溶剂除去,得到所述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丙酮、乙醇、乙酸乙酯或氯仿或其任意组合;所述二嵌段共聚物的重量占有机溶剂的百分比浓度为0.5~10%(w/v)。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1)中,使所述药物和二嵌段共聚物基本上均匀分散在所述有机溶剂中。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水溶液中包含稳定剂。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稳定剂为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其重量百分比为0.01-2.5%。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水溶液中还包含氯化物,其重量百分比为5~10%;所述有机溶液和所述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0~1∶4。
20.如权利要求14~19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所述纳米粒混悬液在10,000~40,000psi的压力下,经微射流仪均质化后再蒸除溶剂。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步骤(3)得到的所述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直接或与药用辅料混合后,冻干形成冻干粉剂。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步骤(3)得到的所述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制成浓度为0.5~2.5mg/mL的所述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注射制剂。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药物的包封率大于75%。
24.一种增强疏水性药物水溶性或生物可利用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疏水性药物基本上均匀分散地载于二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内;其中所述二嵌段共聚物纳米粒为聚乳酸-甲氧基聚乙二醇(PLA-mPEG)或聚乙交酯丙交酯-甲氧基聚乙二醇(PLGA-mPEG),嵌段聚乳酸(PLA)或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的分子量为10,000~60,000,嵌段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的分子量为2,000~5,000,PLA或PLGA与mPEG的嵌段比为60∶40~90∶10;所述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的粒径为60~300nm。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疏水性药物和所述二嵌段共聚物纳米粒的有机溶液加入到含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的水溶液中乳化,形成纳米粒混悬液。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纳米粒混悬液的溶剂除去,直接或与药用辅料混合后冻干得到载疏水性药物的聚合物纳米粒。
27.权利要求1-13之一所述的载药物聚合物纳米粒在制备治疗卵巢癌或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10102616594A 2010-08-24 2010-08-24 一种载药物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023706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16594A CN102370622A (zh) 2010-08-24 2010-08-24 一种载药物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16594A CN102370622A (zh) 2010-08-24 2010-08-24 一种载药物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0622A true CN102370622A (zh) 2012-03-14

Family

ID=45790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16594A Pending CN102370622A (zh) 2010-08-24 2010-08-24 一种载药物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70622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6557A (zh) * 2012-11-29 2013-04-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丝裂霉素a胶束制剂、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3936979A (zh) * 2013-01-21 2014-07-23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聚(谷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11021A (zh) * 2014-05-10 2015-04-15 上海珀理玫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含赋形剂的紫杉醇冻干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22172A (zh) * 2016-12-21 2017-06-13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提高猴头菇多糖肠道吸收的纳米化方法
CN107157930A (zh) * 2017-06-12 2017-09-1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光辉霉素纳米颗粒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2951A (zh) * 2017-07-14 2017-12-05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一种负载四氢姜黄素纳米颗粒的海藻酸钠‑壳聚糖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53950A (zh) * 2017-12-05 2018-03-0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可降解微波消融增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98391A (zh) * 2017-12-05 2018-05-0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微波增敏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58064A (zh) * 2019-07-11 2019-10-22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非共轭体系发射荧光聚合物制备及测试方法
CN110755632A (zh) * 2019-11-28 2020-02-07 四川大学 脑靶向钩藤碱纳米制剂、制备方法及在静脉注射药物中的应用
CN111529920A (zh) * 2020-04-09 2020-08-14 四川大学 微针释药装置及制造方法、皮肤疾病治疗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6557A (zh) * 2012-11-29 2013-04-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丝裂霉素a胶束制剂、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3936979A (zh) * 2013-01-21 2014-07-23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聚(谷氨酸-co-乳酸)-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11021A (zh) * 2014-05-10 2015-04-15 上海珀理玫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含赋形剂的紫杉醇冻干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22172A (zh) * 2016-12-21 2017-06-13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提高猴头菇多糖肠道吸收的纳米化方法
CN107157930A (zh) * 2017-06-12 2017-09-1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光辉霉素纳米颗粒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2951B (zh) * 2017-07-14 2020-05-01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一种负载四氢姜黄素纳米颗粒的海藻酸钠-壳聚糖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2951A (zh) * 2017-07-14 2017-12-05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一种负载四氢姜黄素纳米颗粒的海藻酸钠‑壳聚糖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53950A (zh) * 2017-12-05 2018-03-0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可降解微波消融增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98391A (zh) * 2017-12-05 2018-05-0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微波增敏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98391B (zh) * 2017-12-05 2020-12-0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微波增敏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58064A (zh) * 2019-07-11 2019-10-22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非共轭体系发射荧光聚合物制备及测试方法
CN110755632A (zh) * 2019-11-28 2020-02-07 四川大学 脑靶向钩藤碱纳米制剂、制备方法及在静脉注射药物中的应用
CN111529920A (zh) * 2020-04-09 2020-08-14 四川大学 微针释药装置及制造方法、皮肤疾病治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0622A (zh) 一种载药物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Yang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vitamin E TPGS for drug delivery
EP2790675B1 (en) Use of polymeric excipients for lyophilization or freezing of particles
EP3372226B1 (en) Targeted hydrophobic anti-tumour drug nanoformul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US11471422B2 (en) Stealth, targeted nanoparticles (STN) for oral drug delivery
CN109771663B (zh) 一种酸响应性抗癌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应用
CN106994117B (zh) 一种治疗胆系肿瘤的药物纳米复合温敏凝胶剂
EP3643299A1 (en) Biological self-assembled nanocrystal injection having lymphatic targeting func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CN101322682A (zh) 难溶性药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CN103656653A (zh) 基于透明质酸载药纳米粒的聚电解质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546579C (zh) 替莫唑胺聚乳酸纳米微球与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08969C (zh) 紫杉烷环糊精包合物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3719A (zh) 一种多西他赛聚合物纳米胶束注射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2665689A (zh) 奥沙利铂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70992A (zh) 顺铂纳米的生物降解新型医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2386586A (zh) 一种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CN102961322A (zh) 一种载药混合胶束
CN107137349B (zh) 一种藤黄酸纳米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7076A (zh) 一种包裹难溶性药物的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2078301A (zh) 以白蛋白与磷脂为载体的多西他赛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72382B (zh) 一种含有脂质的sn-38聚合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46741A (zh) 一种2-甲氧基雌二醇白蛋白纳米冻干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293748A (zh) 一种口服聚乙二醇化胰岛素pH敏感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19525B (zh) 奈妥吡坦-mPEG-PLA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17157182A1 (zh) 一种包括胆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