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5995A - 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5995A
CN102345995A CN2011102212684A CN201110221268A CN102345995A CN 102345995 A CN102345995 A CN 102345995A CN 2011102212684 A CN2011102212684 A CN 2011102212684A CN 201110221268 A CN201110221268 A CN 201110221268A CN 102345995 A CN102345995 A CN 1023459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in
subchannel
brazing material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12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5995B (zh
Inventor
杉村辽平
松尾弘树
武藤健
大前真广
饭尾正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549519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345995(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45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59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59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59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4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in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1Geometry problems, e.g. for reducing siz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1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vehicles
    • F28D2021/0084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75/00Fastening; Joining
    • F28F2275/04Fastening; Joining by bra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75/00Fastening; Joining
    • F28F2275/04Fastening; Joining by brazing
    • F28F2275/045Fastening; Joining by brazing with particular processing steps, e.g. by allowing displacement of parts during brazing or by using a reservoir for storing braz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凝器。每一个管子(3)和相应的散热片(31)满足以下关系中的所有关系:Lp-t≥0.03Tr+0.22;Lp-t≤0.115Tr2-1.14Tr+2.35;和Lp-t≥5Tr2-8.3Tr+3,其中Lp表示子通道(321-324)的宽度,Tr表示制冷剂通道高度,t表示散热片(31)的板厚度。遍布子通道(321-324)的宽度的整个范围的钎焊材料量被设定成满足关系0.005≤S/L<0.5,其中S表示钎焊材料的横截面面积的大小,L表示散热片(31)的相应部分的中心线的长度,所述相应部分存在于子通道(321-324)的宽度的整个范围。

Description

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器。
背景技术
已经公知改进冷凝器的性能的各种技术。例如,JP2001-165532A(对应于US2001/0004935A1)教导了一种改进冷凝器的热辐射性能的技术(在下文中也被称为第一现有技术)。根据该技术,使制冷剂流动通过的冷凝器的管子的内部空间的高度设定在预定范围内,从而减小由于管子外部的气流阻力造成的热辐射性能的下降量与由于管子内部空间中的压力损失造成的热辐射性能的下降量的总和。依此方式,改进了冷凝器的热辐射性能。
此外,在传统冷凝器的情况下,内散热片被放置在冷凝器的管子的内部空间中而将管子的内部空间分成多个通道。对于这种冷凝器公知有另一个改进热辐射性能的技术(在下文中也被称为第二现有技术)。具体地,根据该公知技术,内散热片布置在管子的内部空间中,使得减小了管子中限定的相邻的每两个通道之间的中心到中心间距,从而增加管子内部中的总湿边长度以改进热辐射性能。另外,显然冷凝器的热辐射性能可以通过减小沿管子的堆叠方向测量的管子内部空间的高度并从而增加冷凝器的管子的总数来改进。
然而,在第二现有技术的情况下以及其中沿管子的堆叠方向测量的管子内部空间的高度减小的情况下,管子内部中的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减小。当管子内部中的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变小时,用于在管子的内壁与内散热片之间进行连结的钎焊材料可以遍布地分布在管子的内部中,从而可能造成钎焊材料堵塞通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缺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凝器,该冷凝器可以防止冷凝器的管子内部中被钎焊材料堵塞以获得冷凝器的充分性能。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冷凝部分的冷凝器。冷凝部分包括多个管子和多个散热片,所述多个管子沿堆叠方向一个接一个地堆叠,所述多个散热片中的每一个被放置在多个管子中的相应一个的内部中以将管子的制冷剂通道分成多个子通道,所述多个子通道在行方向上一个接一个地成行布置。多个管子中的每一个内都形成用于引导制冷剂的制冷剂通道,并且多个管子中的每一个都适于在为气相且被引导通过制冷剂通道的制冷剂与流动到管子外的外部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使为气相的所述制冷剂在冷凝部分处冷凝成位于管子中的为液相的制冷剂。多个管子中的每一个的内壁面以及放置在管子中的多个散热片中的每一个相应的散热片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被钎焊材料覆盖。多个管子中的每一个和多个散热片中的每一个相应的散热片满足以下关系中的所有关系:
Lp-t≥0.03Tr+0.22;
Lp-t≤0.115Tr2-1.14Tr+2.35;和
Lp-t≥5Tr2-8.3Tr+3,其中:
Lp表示管子的多个子通道中的一个的宽度;Tr表示制冷剂通道高度,所述制冷剂通道高度为沿多个管子的堆叠方向测得的管子的制冷剂通道的高度;和t表示管子中的散热片的板厚度。钎焊材料满足关系0.005≤S/L<0.5,所述钎焊材料覆盖多个管子中的每一个的内壁面以及放置在管子中的多个散热片中的每一个相应散热片的所述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其中:S表示钎焊材料的横截面面积的大小,所述钎焊材料在平行于多个子通道的行方向的平面中存在于多个子通道中的所述一个的宽度的整个范围;L表示散热片的相应部分的中心线的长度,所述相应部分在平行于多个子通道的行方向的所述平面中存在于多个子通道中的所述一个的宽度的整个范围;和S/L表示散热片的所述相应部分的中心线的每单位长度的钎焊材料量,所述相应部分在平行于多个子通道的行方向的所述平面中存在于多个子通道中的所述一个的宽度的整个范围。
附图说明
本发明连同其额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的说明、权利要求以及附图最佳地获得理解,在所述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冷凝器的立体图;
图2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管子的内部中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3是显示在使内散热片与管子的内壁面之间相连结的钎焊材料的量小的状态下的第一实施例的管子的内部的局部放大横截面图;
图4是显示在钎焊材料的量与图3的钎焊材料量相比增加的状态下的第一实施例的管子的内部的局部放大横截面图;
图5是显示当与图4的钎焊材料量相比钎焊材料量增加时,正好在钎焊材料出现堵塞之前的管子的子通道的横截面图;
图6是显示表示在Lp变化的情况下热辐射性能比与Tr之间的关系的分析结果的图表;
图7是显示适当条件的曲线图,所述适当条件是根据相应的性能评价结果以及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冷凝器的情况下出现钎焊材料堵塞的确认来确定,其中所述相应的性能评价结果显示获得90%或更高的热辐射性能比;
图8是显示适当条件的曲线图,所述适当条件是根据相应的性能评价结果以及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冷凝器的情况下出现钎焊材料堵塞的确认来确定,其中所述相应的性能评价结果显示获得95%或更高的热辐射性能比;
图9是显示适当条件的曲线图,所述适当条件是根据相应的性能评价结果以及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冷凝器的情况下出现钎焊材料堵塞的确认来确定,其中所述相应的性能评价结果显示获得98%或更高的热辐射性能比;
图10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管子的内部中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1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管子的内部中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1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管子的内部中的结构的横截面图;和
图1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管子的内部中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将参照图1-10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冷凝器。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冷凝器1是制冷式冷凝器,所述制冷式冷凝器设有与该制冷式冷凝器一体形成的液体接收器,并且用于车辆(例如,汽车)的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中。冷凝器1包括一体形成在一起的冷凝部分2a、液体接收器7和过冷部分2b。冷凝部分2a冷却从制冷循环的压缩机(未显示)排出的制冷剂,使得气相制冷剂在冷凝部分2a中被冷凝成液相制冷剂。液体接收器7将从冷凝部分2a排出的制冷剂分离成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此外,液体接收器7将制冷循环的过量制冷剂作为液相制冷剂储存,并将所述液相制冷剂输出到过冷部分2b。过冷部分2b冷却从液体接收器7输出的液相制冷剂,使得过冷度增加。
冷凝器1具有两个上水箱,即,第一上水箱5和第二上水箱6,所述两个上水箱中的每一个都被构造成大致圆柱体。第一上水箱5和第二上水箱6彼此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用于交换热量的芯体2被布置在第一上水箱5与第二上水箱6之间。芯体2具有冷凝部分2a和过冷部分2b。冷凝器1为通常所说的多流类型。具体地,进入第一上水箱5的制冷剂通过芯体2的多个管子3形成的多个制冷剂通道流入第二上水箱6,其中所述多个管子沿堆叠方向一个接一个地堆叠。每一个管子3都具有大致平坦的横截面,并且沿水平方向在第一上水箱5与第二上水箱6之间引导制冷剂。波状外散热片4保持在每两个相邻的管子3之间。保持在第一上水箱5与第二上水箱6之间的管子3和外散热片4通过钎焊连结在一起。每一个管子3的在管子3的纵向上彼此相对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分别与第一上水箱5的内部和第二上水箱6的内部连通。
输入制冷剂的入口侧管接头8布置在第一上水箱5的上端部中,使制冷剂输出的出口侧管接头9布置在第一上水箱5的下端部中。入口侧管接头8和出口侧管接头9都连接到第一上水箱5。分隔器(未显示)被放置在第一上水箱5的内部空间中,以将第一上水箱5的内部空间划分成上部内部空间和下部内部空间。类似地,分隔器(未显示)被放置在第二上水箱6的内部空间中,以将第二上水箱6的内部空间划分成上部内部空间和下部内部空间。因此,第一上水箱5和第二上水箱6中的每一个的内部空间都被定位到上部内部空间和下部内部空间中。因此,通过入口侧管接头8进入的制冷剂顺序流动通过第一上水箱5、冷凝部分2a和第二上水箱6。因此,冷凝部分2a中产生公知为“全路径流”的制冷剂流(参见图1中显示的空白箭头)。
液体接收器7被构造成圆柱体,并且在将制冷剂分离成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之后储存液相制冷剂,液体接收器7一体地安装到第二上水箱6的外侧,使得第二上水箱6的内部空间和液体接收器7的内部空间相互连通。具体地,位于第二上水箱6中的分隔器上方的上部内部空间与液体接收器7的内部空间连通。进一步地,液体接收器7的内部空间与位于第二上水箱6中的分隔器下方的下部内部空间连通。另外,冷凝部分2a、过冷部分2b和液体接收器7的部件由铝或铝合金制成并通过钎焊(例如,炉内钎焊)组装在一起。
优选地,冷凝器1的冷凝部分2a的尺寸如下进行设置。具体地,冷凝部分2a满足下述公式1。
7.0×104≤W·H≤4.2×105   (公式1)
在上述的公式1中,W表示沿管子3的纵向测量的冷凝部分2a的长度,H表示沿管子3的堆叠方向(也被称为管子堆叠方向)Z侧量的冷凝部分2a的高度。此外,冷凝部分2a的冷凝部分厚度D被设定在5mm到30mm的范围内,所述冷凝部分厚度为沿如下所述的子通道321-324的宽度方向Y(诸如空气的外部流体的流动方向)测量的冷凝部分2a的厚度。即,冷凝部分深度D还对应于管子3的横截面的横向长度,所述横向长度是沿垂直于管子3的纵向的方向测得(参见图2)。
从制冷循环的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从入口侧管接头8流动到第一上水箱5的上部内部空间。然后,制冷剂通过管子3从第一上水箱5的上部内部空间流动到第二上水箱6的上部内部空间。接着,制冷剂通过第一连通通道从第二上水箱6的上部内部空间流动到液体接收器7的内部空间中,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使第二上水箱6与液体接收器7之间连通。进一步地,制冷剂通过第二连通通道从液体接收器7流动到第二上水箱6的下部内部空间,所述第二连通通道位于第一连通通道下方。随后,制冷剂按顺序地通过过冷部分2b、第二上水箱5的下部内部空间和出口侧管接头9从第二上水箱6的下部内部空间流动到冷凝器1的外部。
图2是显示管子3的内部中的结构的横截面图。如图2中所示,每一个管子3都形成为扁平管,并且包括两个平坦部3a、弯曲部3b和两个连接部3c,3d。平坦部3a在管子3的堆叠方向Z上彼此相对,并且彼此间隔预定距离。弯曲部3b设置在每个平坦部3a的一个宽度端部处以设置在所述宽度端部之间。连接部3c,3d分别形成在平坦部3a的另一个宽度端部中。连接部3c,3d在连接部3c,3d彼此接触的状态下连结在一起。参照图2,以180度返回的连接部3d连结到连接部3c,使得连接部3d遮盖连接部3c和内散热片31的端部。
内散热片31为具有在宽度方向Y上接连交替布置的脊部和凹部的波状构件。限定在每一个相应的管子3中并引导制冷剂的制冷剂通道32具有大致平坦的横截面。进一步地,制冷剂通道32为由平坦部3a、弯曲部3b和连接部3c,3d限定的通道。平坦部3a为彼此相对且在管子3的纵向上延伸的细长部。弯曲部3b为两个侧向部中的一个,所述两个侧向部彼此相对并在大致垂直于管子3的纵向的方向上延伸,即,在管子3的堆叠方向Z上延伸。连接部3c,3d一起配合形成侧向部中的另一个。内散热片31布置在管子3中,使得制冷剂通道32被分成多个子通道321-324。子通道321-324沿制冷剂通道32的横截面的纵向,即,沿宽度方向Y接连布置。脊部和凹部通过钎焊连结到平坦部3a的内壁面3a1,从而形成在管子3的纵向X上延伸的子通道321-324。当管子3以下述方式连接到第一上水箱5和第二上水箱6时:每一个管子3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分别布置在第一上水箱5的内部和第二上水箱6的内部中,通过分割制冷剂通道32形成的子通道321-324与第一上水箱5的内部和第二上水箱6的内部连通。
内散热片32的表面和平坦部3a中的每一个的内壁面3a1(管子3的内壁面)中的至少一个被钎焊材料覆盖。例如,钎焊材料由铝合金制成。这里,被钎焊材料覆盖的管子30和/或内散热片31的材料可以被称为包覆材料,所述包覆材料预先被钎焊材料覆盖。可选地,被钎焊材料覆盖的管子30和/或内散热片31的材料可以被称为被涂敷材料,所述被涂敷材料稍后被为涂胶形式的钎焊材料涂敷。
当通过钎焊将内散热片32连结到平坦部3a的内壁面3a1时,内散热片31如图2中所示方式设置。具体地,内散热片31通过钎焊连结到平坦部3a的内壁面3a1,同时每一个子通道321-324的宽度方向Y与水平方向大致一致。因此,在图2中显示的内散热片31的横截面图中,内散热片31的脊部的左端首先被放置到与管子3的左侧宽度端部(连接部3d侧)相邻的位置。接着,内散热片31的凹部的左端在右侧紧接于内散热片31的脊部的左端放置,随后其余的脊部和凹部沿宽度方向Y接连交替布置。依此方式,在内散热片31的左端脊部与下平坦部3a之间在与管子3的左侧宽度端部相邻的位置处限定空间。因此,当通过钎焊将内散热片31连结到平坦部3a的内壁面3a1时,熔融的钎焊材料与上平坦部3a侧相比可以更容易地朝向下平坦部3a侧流动。因此,当通过钎焊将内散热片31连结到平坦部3a的内壁面3a1时,朝向下平坦部3a流动的熔融的钎焊材料在与管子3的左侧宽度端部相邻的所述位置处较少可能引起管子3的内部中的子通道被堵塞。
参照图2和图3,Lp表示内散热片间距,即,由内散热片31限定的子通道321-324中的一个的宽度。内散热片间距可以为脊部的中心到中心间距(即,从脊部中的一个中心到脊部中的下一个的中心测得的间距)。可选地,内散热片间距可以为凹部的中心到中心间距(即,从凹部中的一个的中心到凹部中的下一个的中心测得的间距)。Tr表示制冷剂通道高度,所述制冷剂通道高度为制冷剂通道32的高度且在管子3的堆叠方向Z上测得,t表示内散热片31的板厚度(壁厚)。进一步地,S表示钎焊材料的横截面面积的大小,所述大小通过子通道321-324中的一个在平行于管子3中的子通道321-324的行方向(即,沿子通道321-324的宽度方向Y以及沿管子堆叠方向Z延伸)的平面内的宽度Lp的整个范围来表示。此外,内散热片31可以包括多个连通孔(未显示),所述连通孔中的每一个都形成为内散热片31的位于相应脊部与该脊部的相邻凹部之间的相应平坦部中的狭槽。流过子通道321-324中的每一个的制冷剂通过相应的连通孔可以在相邻的子通道321-324之间往复移动。
接下来,参照图3-5,将对内散热片31预先被钎焊材料覆盖的情况说明子通道321与钎焊材料的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由于钎焊材料造成堵塞的限定。图3是显示将内散热片31和上平坦部3a的内壁面3a1一起钎焊到管子3的内部中的钎焊材料的量少的状态的横截面图。如图3中所示,在钎焊材料的量少的情况下,由内散热片31和上平坦部3a的内壁面3a1限定的子通道321具有足够的横截面面积。因此,在图3的子通道321中,每一个填角的量不大,并且钎焊材料不会不利地堵塞子通道321。
优选地,在管子3的子通道321-324中,钎焊材料的量被设置在稍后说明的预定范围内以限制子通道321-324的堵塞。参照图2和图3,在管子3的沿子通道321-324的行的方向(也被称为行方向),即,沿宽度方向Y截得的横截面中,钎焊材料的横截面面积的大小由S(mm2)表示,所述横截面面积的大小表现为沿着内散热片31经过子通道321-324中的一个(图2和图3中的子通道321)的宽度Lp(mm)的范围,内散热片31的相应部分的中心线的长度由L表示,所述相应部分在平行于子通道321-324的行方向的平面中存在于多个子通道321-324中的一个的宽度Lp(mm)的整个范围。换句话说,在宽度Lp(mm)的范围内的内散热片31的相应部分的中心线的长度L是沿着图3中的内散热片31的中心线从左侧点划线到右侧点划线测得。这里,内散热片31的相应部分的中心线的每单位长度(即,沿着中心线的长度L的单位长度)的钎焊材料量α(α=S/L(mm))被设定成满足关系0.005≤α(=S/L)<0.5,其中所述相应部分在平行于子通道的行方向的平面中存在于多个子通道321-324中的一个的宽度Lp(mm)的整个范围。
接下来,图4显示施加的钎焊材料的量大于图3中的量的状态。当施加的钎焊材料的量在图4中类似地增加时,每一个填角的大小增加。因此,由于钎焊材料的表面张力的影响,每一个填角(fillet)的横截面形状变为具有相应的曲率半径RA、RB和RC的扇形(四分之一圆)形状。在图4中,具有曲率半径RA的填角由使平坦部3a的内壁面3a1与内散热片31的相应脊部(图4中的左侧脊部)之间连结的钎焊材料形成,具有曲率半径RB的填角由使平坦部3a的内壁面3a1与内散热片31的相应脊部(图4中的右侧脊部)之间连结的钎焊材料形成。此外,具有曲率半径RC的填角由覆盖内散热片31的凹部的壁面的钎焊材料形成。即,填角形成为保持平衡状态,其中曲率半径RA、RB和RC彼此大致相等。图4的子通道321没有处于子通道321被钎焊材料堵塞的状态。具体地,图4的子通道321处于子通道321的堵塞还未发生的状态下。
当钎焊材料的量与图4的量相比进一步增加时,每一个填角的大小进一步增加,如图5中所示。因此,子通道321的横截面被填角包围并变小。此时,子通道321的横截面的半径RN变得大致等于曲率半径RA、RB和RC。图5中显示的状态为具有子通道321的横截面的极限大小的极限状态,子通道321低于该极限大小将无法形成。当钎焊材料的量从图5的状态进一步增加时,具有半径RN的子通道321瞬间被填充有钎焊材料,从而造成子通道321的堵塞状态。具体地,当曲率半径RA、RB和RC中的任一个从图5的状态进一步增加时,子通道321瞬间被填充有钎焊材料,从而造成子通道321堵塞。
图6显示在子通道321-324的宽度Lp在下述的各值中进行变化的情况下,热辐射性能比与制冷剂通道高度Tr之间的关系。图7-9显示由实线表示的适当的热辐射性能线,所述热辐射性能线在图7-9中在其内侧与相应阴影区接壤。下面将说明对冷凝器1进行的热辐射性能的模拟结果。
在该模拟中,如下设置各种参数。具体地,芯体2的高度(芯体高度)在300mm到360mm的范围内,芯体2的宽度(芯体宽度)在560mm到640mm的范围内。在芯体2处沿空气的流动方向测得的芯体2的厚度(冷凝部分2a的厚度)D在12mm到16mm的范围内。管子3的板厚度(壁厚)在0.1mm到0.3mm的范围内。冷凝器1的入口侧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为2m/s。冷凝器1的入口处的空气温度为35摄氏度。冷凝器1的入口处的制冷剂压力为1.744MPa。冷凝器1的入口处的过冷度为1摄氏度。冷凝器1的出口处的过冷度为20摄氏度。采用上述设置,子通道321-324的宽度Lp在Lp=0.4mm(参见图6中的实线)、Lp=0.6mm(参见图6中的虚线)、Lp=0.8mm(参见图6中的点划线)、Lp=1.0mm(参见图6中的点线)以及Lp=1.2mm(参见图6中的双点划线)之间进行变化,并且对子通道321-324的宽度Lp的这些变化值计算热辐射性能相对于管子3的制冷剂通道高度Tr的比率(在下文中被称为热辐射性能比)。在图6中,沿着纵坐标的轴线的热辐射性能被表示为百分比值,并且冷凝器的最大热辐射性能被设定为100%。模拟结果显示热辐射性能对于上述的子通道321-324的宽度Lp的各值中的每一个在100%峰值之后下降。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根据图6中显示的模拟结果发现制冷剂通道高度Tr(mm)与Lp-t(mm)之间的关系。Tr(mm)与Lp-t(mm)之间的该关系在图7-9中由实线表示,所述实线与位于其内侧的阴影区接壤。首先,图7是表示根据相应的性能评价结果以及出现钎焊材料堵塞的确认确定的适当条件(适用条件)的曲线图,所述性能评价结果显示获得90%或更高的热辐射性能比。
本申请的发明人已经执行所述模拟以根据参照图3-5说明的对钎焊材料堵塞的限定来确定是否存在钎焊材料的堵塞。接着,本申请的发明人根据该模拟对各种状态确定是否存在钎焊材料的堵塞,其中制冷剂通道高度Tr(mm)和Lp-t(mm)的组合变化。然后,本申请的发明人已经发现对于其中对于所有状态都不存在钎焊材料的堵塞的区域的制冷剂通道高度Tr(mm)与Lp-t(mm)之间的关系。该关系通常由图7-9中的底侧实线表示。
该底侧实线由公式Lp-t=0.03Tr+0.22表示。具体地,在该底侧实线上方的区域中不存在钎焊材料的堵塞,而在底侧实线下方的区域中存在钎焊材料的堵塞。
因此,对于冷凝器1的冷凝部分2a,满足下述公式2的区域形成应该满足以避免钎焊材料的堵塞的适当条件。
Lp-t≥0.03Tr+0.22    (公式2)
以下显示的公式3和公式4限定区域,在所述区域中可以根据对上述的宽度Lp的各值执行的图6的分析结果获得90%或更高的热辐射性能比。
Lp-t≥5Tr2-8.3Tr+3    (公式3)
Lp-t ≤0.115Tr2-1.14Tr+2.35    (公式4)
图7的获得满足公式2、公式3和公式4中的所有公式的适当条件的阴影区为适用区(可用区),在该适用区中,在具有为全路径流类型的冷凝部分2a的冷凝器1中可以获得90%或更高的热辐射性能比。为了限制钎焊材料堵塞并获得充分的性能,优选通过以满足上述的适当条件的方式设定Lp、Tr和Lp-t的值来形成冷凝器1的管子3。
下面将说明应该满足以制造可以获得95%或更高的改进的热辐射性能比的冷凝器1的适当条件。图8是显示根据相应的性能评价结果以及根据出现钎焊材料堵塞的确认确定的适当条件的曲线图,所述相应的性能评价结果显示获得95%或更高的热辐射性能。
下述的公式5和公式6限定其中根据图6的对上述的宽度Lp的各值进行分析的结果可以获得95%或更高的热辐射性能比的区域。
Lp-t≥3Tr2-5.6Tr+2.5    (公式5)
Lp-t≤0.17Tr2-1.3Tr+2.5    (公式6)
图8的获得满足公式5、公式6和公式2中的所有公式的适当条件的阴影区为适用区(可用区),在该适用区中,在具有为全路径流类型的冷凝部分2a的冷凝器1中可以获得95%或更高的热辐射性能比。为了限制钎焊材料堵塞并获得充分的性能,优选通过以满足上述的适当条件的方式设定Lp、Tr和Lp-t的值来形成冷凝器1的管子3。
下面将说明应该满足以制造可以获得98%或更高的改进的热辐射性能比的冷凝器1的适当条件。图9是显示根据相应的性能评价结果以及根据出现钎焊材料堵塞的确认确定的适当条件的曲线图,所述相应的性能评价结果显示获得98%或更高的热辐射性能。
下述的公式7和公式8限定其中根据图6的对上述的宽度Lp的各值进行分析的结果可以获得98%或更高的热辐射性能比的区域。
Lp-t≥-0.35Tr2-1.9Tr+1.9    (公式7)
Lp-t≤0.15Tr2-2Tr+3        (公式8)
图9的获得满足公式7、公式8和公式2中的所有公式的适当条件的阴影区为适用区(可用区),在该适用区中,在具有为全路径流类型的冷凝部分2a的冷凝器1中可以获得98%或更高的热辐射性能比。为了限制钎焊材料堵塞并获得充分的性能,进一步优选地通过以满足上述的适当条件的方式设定Lp、Tr和Lp-t的值来形成冷凝器1的管子3。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冷凝器1具有一个接一个堆叠的管子3。引导制冷剂通过的制冷剂通道32形成在每一个管子3的内部中。此外,内散热片31被放置在管子3的内部中,以将制冷剂通道32分成子通道321-324。进一步地,在冷凝器1中,在内散热片31以及管子3的每一个内壁面3a1中的至少一个处用钎焊材料覆盖。另外,如上所述,冷凝器1的管子3被制造成满足公式2、公式3和公式4。在这些公式中,Lp表示由内散热片31限定的子通道321-324中的一个的宽度。Tr表示制冷剂通道高度,所述制冷剂通道高度为制冷剂通道32的高度并沿管子3的堆叠方向测得,t表示内散热片31的板厚度(壁厚)。内散热片31的相应部分的中心线的每单位长度的钎焊材料量α(α=S/L(mm))被设定成满足关系0.005≤α<0.5,其中所述相应部分在平行于子通道321-324的行方向的平面中存在于子通道321-324中的一个的宽度Lp(mm)的整个范围。
因此,采用上述结构,内散热片31的相应部分的中心线的每单位长度的钎焊材料量α(α=S/L(mm))被设定为满足关系0.005≤α<0.5。子通道321-324的宽度Lp、制冷剂通道高度Tr和内散热片31的板厚度(壁厚)t被设定成满足公式2、公式3和公式4。依此方式,可以防止管子3的内部被钎焊材料堵塞,并且防止管子3的内部压力损失,同时获得冷凝器1的充分的热辐射性能。因此,可以制造可以同时防止管子3的内部堵塞和获得充分的性能的冷凝器1。
(第二实施例)
将参照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除了代替第一实施例的管子3设置管子3A之外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图10是显示第二实施例的管子3A的内部中的结构的横截面图。在图10中,与图2的部件相似的部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具有与图2的部件相似的功能(和优点)。
第二实施例的管子3A的结构在下述方面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管子3的结构。即,内散热片31A的端部没有被连接部3d夹住。具体地,内散热片31A的脊部和凹部的表面通过焊接固定地连结到管子3A的相对的平坦部3a的内壁面3a1。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结构的除了上述区别之外的其余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应部分相似,并且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中讨论的优点相似的优点。此外,子通道321-324的宽度Lp、制冷剂通道高度Tr和内散热片31A的板厚度(壁厚)t如图10中所示设定。
(第三实施例)
将参照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除了代替第二实施例的管子3A设置管子3B之外类似于第二实施例。图11是显示第三实施例的管子3B的内部中的结构的横截面图。在图11中,与图2和图10的部件相似的部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具有与图2和图10的部件相似的功能(和优点)。
第三实施例的管子3B的结构在通过钎焊将内散热片31B的脊部和凹部的表面连结到管子3A的相对的平坦部3a的内壁面3a1方面与第二实施例的管子3A的结构相似。然而,第三实施例的管子3B的结构在管子3B的形成方式方面不同于形成第二实施例的管子3A的方式。不同于其中相对于彼此大致弯曲180度的平坦部3a的一端部相互平行放置且连结在一起的第二实施例的管子3A,第三实施例的管子3B通过挤压加工形成,在所述挤压加工中,金属材料通过施加压力被挤压,从而形成无缝管。具体地,管子3B形成为在挤压加工完成时具有管体。此外,子通道321-324的宽度Lp、制冷剂通道高度Tr和内散热片31B的板厚度(壁厚)t如图11中所示设定。
(第四实施例)
将参照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第四实施例除了代替第一实施例的管子3设置管子3C之外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图12是显示第四实施例的管子3C的内部中的结构的横截面图。在图12中,与图2的部件相似的部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具有与图2的部件相似的功能(和优点)。
第四实施例的管子3C的结构在使管子3C的平坦部3a的相对于彼此大致弯曲180度的弯曲端部相连结以形成管体方面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管子3。然而,第四实施例的管子3C的结构在以下方面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管子3。即,内散热片31C与管子3C一体形成。具体地,形成管子3C的方式如下所述。首先,以压制加工来处理金属板,使得多个突起从金属板的预定位置突出。接着,该金属板弯曲180度。随后,金属板的弯曲端部(连接部3d)连结在一起以形成管体。此时,预先形成在金属板中的每一个突起接触管子3C的相对的突起或内壁面3a1。依此方式,内散热片31C可以与管子3C一体形成。此外,子通道321-324的宽度Lp、制冷剂通道高度Tr和内散热片31C的板厚度(壁厚)t如图12中所示设定。
(第五实施例)
将参照图13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第五实施例除了代替第四实施例的管子3C设置管子3D之外类似于第四实施例。图13是显示第五实施例的管子3D的内部中的结构的横截面图。在图13中,与图2和图12的部件相似的部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具有与图2和图12的部件相似的功能(和优点)。
第五实施例的管子3D的结构在使内散热片31D与管子3D一体形成方面与第四实施例的管子3C的结构相似。然而,第五实施例的管子3D的结构在形成管子3D的方式方面不同于第四实施例的管子3C的结构。即,管子3D通过使两个单独的构件相对并相连结而形成。具体地,形成管子3D的方式如下所述。首先,两个金属板被分别加工以形成从相应的金属板的预定位置突出的突起。接着,具有突起的金属板彼此相对,使得金属板的突起共同作用而形成子通道321-324。随后,这些板通过钎焊连结在一起以形成管体。此时,预先形成在每一个金属板中的每一个突起都接触管子3D的相对的突起或内壁面3a1,从而用作管子3D的内部中的内散热片31D。依此方式,内散热片31D可以与管子3D一体形成。
此外,子通道321-324的宽度Lp、制冷剂通道高度Tr和内散热片31D的板厚度(壁厚)t如图13中所示设定。内散热片31D的板厚度(壁厚)t被测量作为分隔壁部分的厚度,所述分隔壁部分在子通道321-324中相应的相邻两个之间进行分隔。因此,如图13中所示,在两个内散热片31D彼此相邻放置以用作在子通道321-324中相应的相邻两个之间进行分隔的分隔壁部分的情况下,这两个内散热片31D的厚度的总和用作板厚度t。可选地,在单个内散热片(一个内散热片)31D在子通道321-324中相应的相邻两个之间进行分隔的情况下,一个内散热片31D的厚度用作板厚度t。
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方式修改上述实施例。
例如,第一到第五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的内散热片可以被放置在冷凝器的所有管子的内部中。可选地,第一到第五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的内散热片可以仅放置在冷凝器的管子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内部中。在这种情况下,内散热片可以放置在例如位于芯体的预定位置的管子的内部中。
在第一到第五实施例的内散热片中可以通过裁切和弯曲内散热片的一部分形成百叶,以改变沿着内散热片流动的制冷剂流。

Claims (3)

1.一种包括冷凝部分(2a)的冷凝器,包括:
多个管子(3),所述多个管子沿堆叠方向一个接一个地堆叠,其中所述多个管子(3)中的每一个内都形成制冷剂通道(32)以传导制冷剂,并且所述多个管子(3)中的每一个都适于在为气相且被引导通过所述制冷剂通道(32)的制冷剂与在所述管子(3)外部流动的外部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使为气相的所述制冷剂在所述冷凝部分(2a)处冷凝成位于所述管子(3)中的为液相的制冷剂;和
多个散热片(31),所述多个散热片中的每一个被放置在所述多个管子(3)中的相应一个的内部中,以将所述管子(3)的所述制冷剂通道(32)分成多个子通道(321-324),所述多个子通道在行方向上一个接一个地成行布置,其中:
所述多个管子(3)中的每一个的内壁面以及放置在所述管子(3)中的所述多个散热片(31)中的每一个相应的散热片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被钎焊材料覆盖;
所述多个管子(3)中的每一个和所述多个散热片(31)中的每一个相应的散热片满足以下关系中的所有关系:
Lp-t≥0.03Tr+0.22;
Lp-t≤0.115Tr2-1.14Tr+2.35;和
Lp-t≥5Tr2-8.3Tr+3,其中:
Lp表示所述管子(3)的所述多个子通道(321-324)中的一个的宽度;
Tr表示制冷剂通道高度,所述制冷剂通道高度为沿所述多个管子(3)的所述堆叠方向测得的所述管子(3)的所述制冷剂通道(32)的高度;和
t表示所述管子(3)中的所述散热片(31)的板厚度;以及
所述钎焊材料满足关系0.005≤S/L<0.5,所述钎焊材料覆盖所述多个管子(3)中的每一个的内壁面以及放置在所述管子(3)中的所述多个散热片(31)中的每一个相应散热片的所述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其中:
S表示所述钎焊材料的横截面面积的大小,所述钎焊材料在平行于所述多个子通道(321-324)的所述行方向的平面中存在于所述多个子通道(321-324)中的所述一个的所述宽度(Lp)的整个范围;
L表示所述散热片(31)的相应部分的中心线的长度,所述相应部分在平行于所述多个子通道(321-324)的所述行方向的所述平面中存在于所述多个子通道(321-324)中的所述一个的所述宽度(Lp)的整个范围;和
S/L表示所述散热片(31)的所述相应部分的所述中心线的每单位长度的钎焊材料量,所述相应部分在平行于所述多个子通道(321-324)的所述行方向的所述平面中存在于所述多个子通道(321-324)中的所述一个的所述宽度(Lp)的整个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中,所述多个子通道(321-324)中的所述一个的所述宽度Lp、所述制冷剂通道高度Tr和所述散热片(31)的所述板厚度t满足以下关系中的所有关系:
Lp-t≥0.03Tr+0.22;
Lp-t≤0.17Tr2-1.3Tr+2.5;和
Lp-t≥3Tr2-5.6Tr+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中,所述多个子通道(321-324)中的所述一个的所述宽度Lp、所述制冷剂通道高度Tr和所述散热片(31)的所述板厚度t满足以下关系中的所有关系:
Lp-t≥0.03Tr+0.22;
Lp-t≤0.15Tr2-2Tr+3;和
Lp-t≥-0.35Tr2-1.9Tr+1.9。
CN2011102212684A 2010-08-03 2011-08-03 冷凝器 Active CN1023459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4777 2010-08-03
JP2010174777 2010-08-03
JP2011082155A JP5655676B2 (ja) 2010-08-03 2011-04-01 凝縮器
JP2011-082155 2011-04-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5995A true CN102345995A (zh) 2012-02-08
CN102345995B CN102345995B (zh) 2013-05-15

Family

ID=45495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12684A Active CN102345995B (zh) 2010-08-03 2011-08-03 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21629B2 (zh)
JP (1) JP5655676B2 (zh)
CN (1) CN102345995B (zh)
DE (1) DE102011108892B4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6852A (zh) * 2018-11-07 2020-05-15 博格华纳排放系统西班牙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热交换管的翅片本体
WO2023125062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器及照明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07784A1 (de) * 2011-04-20 2012-10-25 Behr Gmbh & Co. Kg Kondensator
JP2012229853A (ja) * 2011-04-26 2012-11-22 Showa Denko Kk 熱交換器
US20140231059A1 (en) * 2013-02-20 2014-08-21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WO2014184912A1 (ja) * 2013-05-15 2014-11-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積層型ヘッダー、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14184915A1 (ja) * 2013-05-15 2014-11-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積層型ヘッダー、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ES2904856T3 (es) * 2017-08-03 2022-04-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Intercambiador de calor y dispositivo de ciclo de refrigeración
KR102400223B1 (ko) * 2017-12-21 2022-05-23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1692A (en) * 1991-06-20 1993-10-12 Thermal-Werke Warme-, Kalte-, Klimatechnik Gmbh Flat tube heat exchanger,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and flat tubes for the heat exchanger
US5372188A (en) * 1985-10-02 1994-12-13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Heat exchanger for a refrigerant system
CN1128344A (zh) * 1994-11-04 1996-08-07 日本电装株式会社 波状散热片型热交换器
CN1276507A (zh) * 1999-06-04 2000-12-13 株式会社电装 制冷剂蒸发器
US20010004935A1 (en) * 1999-12-09 2001-06-28 Ryouichi Sanada Refrigerant condenser used for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er
JP2005090839A (ja) * 2003-09-17 2005-04-07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熱交換チューブ
JP2008008585A (ja) * 2006-06-30 2008-01-17 Calsonic Kansei Corp 熱交換器用チューブ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5098A (ja) * 1985-07-01 1987-01-12 Nippon Denso Co Ltd 熱交換器のインナ−フィン
US4998580A (en) * 1985-10-02 1991-03-12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Condenser with small hydraulic diameter flow path
US4688311A (en) * 1986-03-03 1987-08-25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a heat exchanger
JP2949963B2 (ja) * 1991-10-18 1999-09-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コルゲートルーバフィン型熱交換器
US5682944A (en) 1992-11-25 1997-11-04 Nippondenso Co., Ltd. Refrigerant condenser
JP3313086B2 (ja) * 1999-06-11 2002-08-12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用チューブ
JP2005106389A (ja) * 2003-09-30 2005-04-21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熱交換チューブ
DE102004059963A1 (de) * 2003-12-18 2005-08-11 Denso Corp., Kariya Einfach zusammengesetzter Kühler
JP2007120888A (ja) * 2005-10-28 2007-05-17 Denso Corp 熱交換器用チューブ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25590A (ja) * 2005-11-04 2007-05-24 Denso Corp 熱交換器および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JP5205095B2 (ja) * 2008-03-25 2013-06-05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オイルクーラ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2188A (en) * 1985-10-02 1994-12-13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Heat exchanger for a refrigerant system
US5251692A (en) * 1991-06-20 1993-10-12 Thermal-Werke Warme-, Kalte-, Klimatechnik Gmbh Flat tube heat exchanger,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and flat tubes for the heat exchanger
CN1128344A (zh) * 1994-11-04 1996-08-07 日本电装株式会社 波状散热片型热交换器
CN1276507A (zh) * 1999-06-04 2000-12-13 株式会社电装 制冷剂蒸发器
US20010004935A1 (en) * 1999-12-09 2001-06-28 Ryouichi Sanada Refrigerant condenser used for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er
JP2005090839A (ja) * 2003-09-17 2005-04-07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熱交換チューブ
JP2008008585A (ja) * 2006-06-30 2008-01-17 Calsonic Kansei Corp 熱交換器用チューブ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6852A (zh) * 2018-11-07 2020-05-15 博格华纳排放系统西班牙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热交换管的翅片本体
WO2023125062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器及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55676B2 (ja) 2015-01-21
US9121629B2 (en) 2015-09-01
DE102011108892A1 (de) 2012-02-09
US20120031586A1 (en) 2012-02-09
CN102345995B (zh) 2013-05-15
DE102011108892B4 (de) 2021-11-18
JP2012052783A (ja) 201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5995B (zh) 冷凝器
USRE35655E (en) Condenser for use in a car cooling system
JP4122578B2 (ja) 熱交換器
CN1833153B (zh)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US7044205B2 (en) Layered heat exchangers
US7117936B2 (en) Tube for heat exchanger
EP2810010B1 (en) Multiple tube bank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and fabrication method
US9593889B2 (en) Heat exchanger construction
US20170241686A1 (en) Heat exchanger, in particular a condenser
US20090049861A1 (en) Heat Exchanger with Sloped Baffles
US6920916B2 (en) Layered heat exchangers
US9901966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flattened tube finned heat exchanger
EP2469215A1 (en) Tube heat exchanger
US5190100A (en) Condenser for use in a car cooling system
JP2009229025A (ja) オイルクーラ
JP5100379B2 (ja) 乱流挿入材
JP5007267B2 (ja) 熱交換器
JP2004316976A (ja) 熱交換器
JP2008249241A (ja) 熱交換器
JP5574737B2 (ja) 熱交換器
JP2005195318A (ja) エバポレータ
JP2007178017A (ja) 熱交換器
JP4344659B2 (ja) エバポレータ
JP4764738B2 (ja) 熱交換器
JP2006284160A (ja) 熱交換器用ヘッダタン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