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4051A - 包层除去单元以及光纤包层除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包层除去单元以及光纤包层除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4051A
CN102334051A CN2010800091087A CN201080009108A CN102334051A CN 102334051 A CN102334051 A CN 102334051A CN 2010800091087 A CN2010800091087 A CN 2010800091087A CN 201080009108 A CN201080009108 A CN 201080009108A CN 102334051 A CN102334051 A CN 102334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vering
guide body
sword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91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4051B (zh
Inventor
岩下芳则
川西纪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34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4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4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4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45Removing protective coverings of light guides befor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38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removal of insulation

Abstract

一种包层除去单元以及光纤包层除去装置,包层除去单元具备:由对置配置的一对刃体构成的包层除去刃,以及具有第一引导体和第二引导体的光纤引导件,上述第一引导体与一方的上述刃体重叠配置,并且具有从上述一方的刃体朝另一方的上述刃体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上述第二引导体与上述另一方的刃体重叠配置,并且具有从上述另一方的刃体朝上述一方的刃体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上述第一突出部在与上述第二引导体对置的面形成有朝向其突出方向而朝外侧倾斜的下部倾斜部,上述第二突出部在与上述第一引导体对置的面形成有朝向其突出方向而朝外侧倾斜的上部倾斜部。

Description

包层除去单元以及光纤包层除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光纤束线、光纤芯线等带包层的光纤的包层除去的包层除去单元以及光纤包层除去装置。
背景技术
本申请基于2009年3月3日在日本国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09-049819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援引其内容。
当使光纤与设备、连接器等连接时,需要将该光纤的末端附近的包层除去而使光纤裸线露出(参照专利文献1、2)。
作为将该包层除去的工具,图10~图12示出以往的包层除去单元的一例。该包层除去单元20是用于将带包层的光纤21的包层21b除去的装置,具备包层除去刃28。该包层除去刃28具有压刃板22、半圆刃23、平刃24、以及刀口垫板25,上述各部件按顺序层叠并一体化。
在压刃板22形成有能够收容带包层的光纤21的缺口22a。
半圆刃23具有半圆状的刃部23a。该刃部23a的内径比带包层的光纤21的包层21b的外径小、且比带包层的光纤21的光纤裸线21a的外径大。
如图12所示,刀口垫板25具有:基座部26,该基座部26具有V字状的缺口26a,带包层的光纤21被收容于该V字状的缺口26a;以及按压部27。
如图11所示,在将带包层的光纤21收纳在缺口22a、26a内的状态下,使包层除去单元20朝该图中所示的箭头方向移动。由此,半圆刃23的刃部23a将带包层的光纤21的包层21b除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1137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2/4998号小册子
当前,在具备如上所述的包层除去单元的光纤包层除去装置中,手动方式为主流。虽然该方式简便,但存在包层除去的成功率因操作者不同而不同的情况,在作业效率的方面也尚存改进的余地。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对该装置的自动化加以研究。在该研究中,用于将光纤导向包层除去刃的V槽构造的形状成为问题所在(参照专利文献1、2)。即,在具有V槽构造的包层除去装置中,即便是在将直线状态的光纤导入V槽的情况下,也会在光纤与包层除去刃之间产生位置偏移,难以将光纤安置于包层除去刃的合适的位置。
此外,最近的光纤放大器的装置极其小型化。因此,收容于该光纤放大器的光纤多存在曲率半径小的弯曲特点。并且,由于光纤被卷绕于绕线管而进行保管,因此存在产生同样的弯曲特点的情况。
在利用包层除去单元20对带有该弯曲特点的带包层的光纤21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存在带包层的光纤21未被收纳于缺口22a、26a而产生位置偏移的情况。结果,当将包层21b除去时,存在因半圆刃23等导致光纤裸线21a破损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自动式等的装置的规格的、具有能够进行光纤的正确的定位的导向件的包层除去单元、以及具备该包层除去单元的光纤包层除去装置。特别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是在应用于带有弯曲特点的带包层的光纤的情况下,当将该包层除去时,也不会产生光纤的位置偏移、能够防止光纤裸线的破损的包层除去单元以及光纤包层除去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方法。
(1)本发明的包层除去单元用于除去带包层的光纤的包层,上述包层除去单元具备:包层除去刃,该包层除去刃由对置配置的一对刃体构成,在上述刃体的对置面分别形成有凹状刃部;以及光纤引导件,该光纤引导件与上述包层除去刃重叠配置。上述光纤引导件具有对置配置的第一引导体和第二引导体。上述第一引导体,在俯视观察时与一方的上述刃体重叠配置,并且,具有从上述一方的刃体的上述对置面朝另一方的上述刃体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上述第二引导体,在俯视观察时与上述另一方的刃体重叠配置,并且,具有从上述另一方的刃体的上述对置面朝上述一方的刃体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在上述第一突出部的与上述第二引导体对置的面形成有朝向上述第一突出部的突出方向而朝外侧倾斜的下部倾斜部。在上述第二突出部的与上述第一引导体对置的面形成有朝向上述第二突出部的突出方向而朝外侧倾斜的上部倾斜部。
(2)在上述(1)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相对于上述第一突出部的上述突出方向的、上述下部倾斜部的倾斜角度(θ1),以及相对于上述第二突出部的上述突出方向的、上述上部倾斜部的倾斜角度(θ2)为15~45度。
(3)在上述(1)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上述包层除去单元还具有定位板,该定位板位于上述光纤引导件的与包层除去刃所位于的一面侧相反的面侧,用于对上述带包层的光纤进行定位,上述定位板具有对置配置的一对定位部,一方的上述定位部以与上述第一引导体一体地动作的方式配置,另一方的上述定位部以与上述第二引导体一体地动作的方式配置,在上述一方的定位部和上述另一方的定位部的对置面、且在与上述包层除去刃的上述凹状刃部相当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将上述带包层的光纤在其径向进行收容的收容部。
(4)在上述(3)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在上述定位板形成有气体导入口,该气体导入口在上述第一引导体与上述第二引导体之间的空间开口。
(5)在上述(3)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在上述定位板形成有液体导入口,该液体导入口在上述第一引导体与上述第二引导体之间的空间开口。
(6)在上述(3)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在上述一方的定位板形成有液体导入口,该液体导入口在上述第一引导体与上述第二引导体之间的空间开口,在上述另一方的定位板形成有气体导入口,该气体导入口在上述空间开口。
(7)在上述(1)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在上述一对刃体分别设置有定位机构。
(8)在上述(3)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在上述一对定位板分别设置有定位机构。
(9)本发明的光纤包层除去装置具有上述(1)所述的包层除去单元。
在上述(1)所记载的包层除去单元中,在构成光纤引导件的第一引导体的第一突出部形成有下部倾斜部,在第二引导体的第二突出部形成有上部倾斜部。因此,通过使上述第一引导体和上述第二引导体相互接近,即便是带有弯曲特点的带包层的光纤,也能够利用上部倾斜部或者下部倾斜部将该带包层的光纤可靠地引导到包层除去刃的凹状刃部。因此,能够在将该光纤保持于合适的位置的状态下将包层除去。因此,能够抑制当进行包层除去作业时在光纤裸线产生破损、从而该光纤裸线的断裂强度降低的情况的出现。因此,根据上述(1)所记载的包层除去单元,能够提高可长期使用的光纤裸线。
并且,上述(1)所记载的结构能够应用于规格不同的光纤包层除去装置。即,如果代替在现存的光纤包层除去装置中使用的包层除去刃而使用上述(1)所记载的包层除去单元的话,也能够得到与本申请同等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层除去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刃体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光纤引导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层除去单元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包层除去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以往的包层除去单元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以往的包层除去单元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在以往的包层除去单元中使用的刀口垫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素搜合计的包层除去单元10(10A)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A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A的动作的主视图。图4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A的动作的主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A将带包层的光纤21的包层21b从光纤裸线21a除去。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A具有:包层除去刃1、光纤引导件2、以及定位板3。包层除去刃1、光纤引导件2、以及定位板3沿它们的厚度方向以该顺序排列配置。
包层除去刃1、光纤引导件2、以及定位板3可以相互离开地配置,也可以相互层叠地配置。
带包层的光纤21例如是光线芯线、光纤束线。
包层除去刃1由形成为薄板状的一对大致矩形状的刃体4、4构成。在以下的说明中,以标号4A表示一方的刃体4,以标号4B表示另一方的刃体4。上述刃体4(4A、4B)以各对置面(对置缘部)4a、4a相对的方式配置在同一面内。
在对置缘部4a、4a的大致中央分别形成有半圆形的凹状刃部5。上述凹状刃部5的两侧的对置缘部4a、4a形成呈直线状的直线部6。通过使上述对置缘部4a、4a相对而使各刃体4(4A、4B)接触,凹状刃部5、5形成圆形的开口部(第一开口部),各直线部6、6在同一面内接触。
凹状刃部5、5形成为,上述第一开口部的直径比带包层的光纤21的包层21b的外径小、且比光纤裸线21a的外径大。由此,凹状刃部5、5能够不对光纤裸线21a造成损伤地仅将包层21b除去。
在刃体4(4A、4B),如图5所示,也可以在其直线部6设置有定位机构4b、4c。在上述刃体4A、4B相互接触而进行将带包层的光纤21的包层21b除去的作业时,该定位机构4b、4c进行刃体4A、4B(包层除去单元10A)的高度方向的定位。作为该定位机构,例如如图5所示,能够举出:设置于一方的刃体4A的突起部4b;以及设置于另一方的刃体4B、且形成为与该突起部48嵌合的形状的凹部4c。当将包层21b除去时,上述突起部4b与凹部4c嵌合,由此来进行刃体4(4A、4B)的高度方向的定位。由此,当进行包层21b的除去作业时,能够抑制刃体4(4A、4B)的位置偏移而在光纤裸线21a产生破损的情况、或者是包层21b未被除去而残留的不良情况。因此,能够更稳定地提供包层21b被除去后的光纤裸线21a。
在图5中,示出了在一方的刃体4A设置有突起部4b、在另一方的刃体4B设置有凹部4c的情况,但是,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在一方的刃体4A的上方设置突起部4b、在下方设置凹部4c的形状。并且,突起部4b、凹部4c的数量并无特殊限定。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带包层的光纤21并无特殊限定。例如能够举出单模光纤(ITU-T G.652 B标准)、藤仓FutureGuide(R)-SM等。
光纤引导件2具有形成为薄板状的一对引导体7、8(第一引导体7以及第二引导体8)。这一对引导体7、8沿着带包层的光纤21的长度方向与包层除去刃1邻接配置。此时,包层除去刃1和一对引导体7、8相互平行地配置。
第一引导体7和第二引导体8在同一面内对置配置。在本说明书中,将上述第一引导体7与第二引导体8的对置面称作对置缘部7a、8a(内缘)。第二引导体的对置缘部8a具有与第一引导体7的对置缘部7a匹配的形状。
如图1所示,第一引导体7形成为,其上缘部7b和下缘部7c相互平行。
第一引导体7的对置缘部7a从第一引导体7的一端7d侧朝向另一端7e侧具有:上部倾斜部11,该上部倾斜部11从上缘部7b开始以恒定角度下降;中间部12,该中间部12从上部倾斜部11的下端开始以与上缘部7b平行的方式延伸;以及下部倾斜部13,该下部倾斜部13从中间部12开始以恒定角度下降。
如图2所示,下部倾斜部13的对于下缘部7c的倾斜角度θ1优选为15~45度,更优选为20~35度。如果倾斜角度θ1小于15度,则能够将带包层的光纤21引导至合适的位置(凹状刃部5内)的范围R变窄。另一方面,如果倾斜角度θ1大于45度,则难以使带包层的光纤21顺畅地朝合适的位置移动。
如图2所示,优选第一引导体7的形成下部倾斜部13的位置形成在与包层除去刃1的下部侧的直线部6相当的位置。
优选第一引导体7的形成中间部12的位置为与一方的刃体4A的凹状刃部5的下端附近相当的位置。即,优选第一引导体7的形成中间部12的位置是与凹状刃部5的下端相当的位置、或者是比该位置稍低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带包层的光纤21由第一引导体7的下部倾斜部13引导而被导入包层除去刃1的凹状刃部5。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第一引导体7的包含中间部12和下部倾斜部13的部分形成为从主体部33(具有上部倾斜部11的部分)的下部朝图2的右方突出的第一突出部34。即,第一突出部34沿着其中间部12朝另一方的刃体4B侧突出。
因此,下部倾斜部13以随着趋向第一突出部34的突出方向而逐渐下降的方式(即朝向外侧)倾斜。
如图1所示,第二引导体8形成为,其上缘部8b与下缘部8c相互平行。
第二引导体8的对置缘部8a从一端8d侧开始朝向另一端8e侧具有:上部倾斜部14,该上部倾斜部14以恒定角度下降;中间部15,该中间部15从上部倾斜部14的下端开始以与上缘部8b平行的方式延伸;以及下部倾斜部16,该下部倾斜部16从中间部15开始以恒定角度下降。
如上所述,第二引导体8的对置缘部8a具有与第一引导体7的对置缘部7a匹配的形状。即,第二引导体8的上部倾斜部14形成为与第一引导体7的上部倾斜部11大致平行。第二引导体8的中间部15形成为与第一引导体7的中间部12大致平行。第二引导体8的下部倾斜部16形成为与第一引导体7的下部倾斜部13大致平行。
因此,当使第一引导体7的对置缘部7a与第二引导体8的对置缘部8a相对时,形成为,第二引导体8的上部倾斜部14、中间部15、以及下部倾斜部16分别与第一引导体7的上部倾斜部11、中间部12、以及下部倾斜部13对置。
如图2所示,因与第一引导体7的下部倾斜部13的倾斜角度θ1同样的理由,第二引导体8的上部倾斜部14相对于上缘部8b的倾斜角度θ2优选为15~45度,更优选为20~35度。
如图2所示,优选第二引导体8的形成上部倾斜部14的位置形成在与包层除去刃1的上部侧的直线部6相当的位置。
优选第二引导体8的形成中间部15的位置为与另一方的刃体4B的凹状刃部5的上端附近相当的位置。即,优选第二引导体8的形成中间部15的位置是与凹状刃部5的上端相当的位置、或者是比该位置稍高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带包层的光纤21由第二引导体8的上部倾斜部14引导而被导入包层除去刃1的凹状刃部5。
优选第一引导体7的中间部12与第二引导体8的中间部15之间的高低差与带包层的光纤21的外径大致相等、或者比带包层的光纤21的外径稍大。由此,如后面即将叙述的那样,能够以在上述中间部12、15之间限制带包层的光纤21的上下方向的移动的状态将带包层的光纤21引导至凹状刃部5。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第二引导体8的包含上部倾斜部14和中间部15的部分形成为从主体部35(包含下部倾斜部16的部分)的上部朝图2的左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36。即,第二突出部36沿着中间部15朝一方的刃体4A侧突出。
因此,上部倾斜部14以随着趋向第二突出部36的突出方向而逐渐上升的方式(即朝向外侧)倾斜。
定位板3将带包层的光纤21引导到光纤引导件2的第一引导体7与第二引导体8之间、特别是图2所示的范围R内,并进行带包层的光纤21的定位。如图1所示,该定位板3由一对定位部18(一方的定位部18A、以及另一方的定位部18B)构成,且这一对定位部18被对置配置。在本说明书中,将上述定位部18(18A、18B)的对置面称作对置缘部18a。上述定位部18(18A、18B)沿着带包层的光纤21的长度方向与光纤引导件2平行地设置。
在上述定位部18(18A、18B)的对置缘部18a、18a的大致中央,形成有收容带包层的光纤21并进行定位的半圆形的凹状收容部19、19。当使定位部18(18A、18B)彼此相对而接触时,凹状收容部19、19形成圆形的开口部(第二开口部)。
凹状收容部19、19形成为,上述第二开口部的直径比带包层的光纤21的外径稍大。即,凹状收容部19、19形成为能够不会出现不良情况地收纳带包层的光纤21的大小。凹状收容部19、19形成在当将包层除去刃1、光纤引导件2、定位板3重叠配置时与包层除去刃1的凹状刃部5相当的位置。
如图6所示,也可以在定位部18(18A、18B)的对置缘部18a、18a设置有定位机构18b、18c。当进行包层21的除去作业时,该定位机构18b、18c进行定位板3(包层除去单元10A)的厚度方向的定位。作为该定位机构,例如如图6所示,能够举出:设置于一方的定位部18A的凹部18b;以及设置于另一方的定位部18B、且形成为与该凹部18b嵌合的形状的凸部18c。当将包层21b除去时,如果一方的定位部18A的对置缘部18a与另一方的定位部18B的18a接触,则上述凹部18b与凸部18c嵌合,以进行定位板3的厚度方向的定位。由此,一方的刃体4A的凹状刃部5与另一方的刃体4B的凹状刃部5以不会在其厚度方向偏移的方式与带包层的光纤21的包层21b抵接,能够均等地进行包层21b的除去作业。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A,即便是由包层除去刃1和光纤引导件2构成的基本结构(即没有定位板3的结构),也能够将存在弯曲特点的带包层的光纤21引导到包层除去刃1的中央的凹状刃部5,能够进行包层21b的除去作业。
通过对该结构进一步追加上述的定位板3,能够更可靠地将带包层的光纤21引导到包层除去刃1的中央的凹状刃部5。结果,当进行包层21b的除去作业时,不会对带包层的光纤21造成损伤,能够保证包层除去后的光纤的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A中,一方的刃体4A、第一引导体7、以及一方的定位部18A作为第一单元体31而一体地动作。并且,另一方的刃体4B、第二引导体8、以及另一方的定位部18B作为第二单元体32而一体地动作。
第一单元体31和第二单元体32的一方或者双方例如能够借助未图示的移动机构沿相互接近以及离开的方向移动。
如图2所示,在第一单元体31中,当俯视观察时,第一引导体7的第一突出部34从一方的刃体4A的对置缘部4a朝第二单元体32的方向突出。
在第二单元体32中,当俯视观察时,第二引导体8的第二突出部36从另一方的刃体4B的对置缘部4a朝第一刃体31的方向突出。
其次,对本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A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使第一单元体31和第二单元体32相互离开,并将带包层的光纤21配置在它们之间。
在图示例中,示出带包层的光纤21的高度位置位于与第二引导体8的上部倾斜部14相当的位置的情况。
如图3所示,当使第一单元体31和第二单元体32相互接近时,带包层的光纤21与第二引导体8的上部倾斜部14抵接。
当使上述第一单元体31和第二单元体32进一步相互接近时,带包层的光纤21由第二单元体32的上部倾斜部14推压而沿着第一单元体31的刃体4的直线部6朝下方移动。
在该图3所示的状态下,当俯视观察时,带包层的光纤21位于由第一突出部34、一方的刃体4A、另一方的刃体4B、以及第二突出部36所围成的空间37内。
对于上述第一单元体31和第二单元体32的移动,可以使两方朝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也可以使某一方朝接近另一方的方向移动。在图示例中,该移动方向是与第一突出部34或者第二突出部36的突出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
如图4所示,当使第一单元体31和第二单元体32进一步接近时,带包层的光纤21由第二单元体32的上部倾斜部14推压而进一步朝下方移动。此时,在第一单元体31(第一引导体7)的中间部12和第二单元体32(第二引导体8)的中间部15之间,带包层的光纤21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在该状态下,当进一步使第一单元体31以及第二单元体32接近、从而使上述刃体4A、4B的对置缘部4a、4a彼此接近时,带包层的光纤21由一方的刃体4A的凹状刃部5与另一方的刃体4B的凹状刃部5夹持。
并且,如图1所示,通过第一单元体31以及第二单元体32的移动,带包层的光纤21被引导到各定位板3的凹状收容部19、19内并被定位。
在该状态下,使带包层的光纤21相对于包层除去单元10朝包层除去刃1的厚度方向、即与图2~图4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相对移动。通过该操作,利用凹状刃部5、5对包层21b沿带包层的光纤21的长度方向施加力,包层21b被从光纤裸线21a除去。
当带包层的光纤21在空间37内位于低位置、例如与第一引导体7的下部倾斜部13相当的高度位置的情况下,带包层的光纤21由该下部倾斜部13朝上方移动而被引导到凹状刃部5。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A中,在图3所示的由第一突出部34、一方的刃体4A、另一方的刃体4B、以及第二突出部36所围成的空间37内,带包层的光纤21由第二引导体8的上部倾斜部14或者第一引导体7的下部倾斜部13引导到凹状刃部5以及凹状收容部19。因此,即便是带有弯曲特点的带包层的光纤21,也能够利用第一引导体7或者第二引导体8将该带包层的光纤21引导到凹状刃部5以及凹状收容部19,能够在确切的位置将该包层21b除去。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A能够容易地应用于规格不同的光纤包层除去装置。即,如果代替在现存的光纤包层除去装置中使用的包层除去刃装配本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A的话,也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图7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层除去单元10(10B)。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A同样的结构赋予同一标号而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A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一方的定位板18A形成有液体导入口41;以及在另一方的定位板18B形成有气体导入口43。并且,不同之处还在于:第一引导体7的上缘部7b形成在与一方的定位部18A的上端附近相当的位置;以及第二引导体8的下缘部8c形成在与另一方的定位部18B的下端附近相当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形成有液体导入口41和气体导入口43双方的情况,但也可以在定位部18(18A、18B)仅形成有液体导入口41和气体导入口43中的一方。
在图7、图8中,省略了包层除去刃1的记载,但其结构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如图8所示,气体导入口43以下述方式形成于另一方的定位板18B:当使第一单元体31和第二单元体32配合时,该气体导入口43在第一引导体7与第二引导体8之间的空间42开口。从该气体导入口43向空间42导入空气等气体。
图8是示出带包层的光纤21被定位后的状态的图。在该状态下,利用包层除去刃1(在图7、8中省略图示)将包层21b除去。于是,在第一引导体7与第二引导体8之间的空间42中产生被去除的包层21b即除去屑。此处,如果从气体导入口43朝该空间42导入上述气体,则会产生从该气体导入口43朝向空间42的外侧的气体的流动。结果,伴随着该气体的流动,除去屑被从空间42排出。气体可以在进行包层21b的除去作业的期间随时导入,也可以在除去规定量的包层21b之后导入。
如图8所示,液体导入口41以在空间42开口的方式形成于一方的定位板18A。从该液体导入口41朝空间42导入液体。作为该液体,例如能够举出乙醇等醇类、水等。如果从液体导入口41朝空间42导入上述液体,则会产生从该液体导入口43朝向空间42的外侧的液体的流动。结果,伴随着该液体的流动,除去屑被从空间42排出。通过除了朝空间42导入气体之外还导入液体,能够更高效地将除去屑从空间42排出。
被导入空间42的液体也被供给到凹状刃部5。因此,在作为该液体使用醇类的情况下,能够借助该醇类降低凹状刃部5与包层21b之间的摩擦,并且能够基于凹状刃部5进行包层21b的除去作业。此时,能够同时基于醇类进行凹状刃部5的清洁。因此,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包层21b的除去作业,并且能够抑制因摩擦、除去屑等导致的凹状刃部5的崩刃,能够长期地使用凹状刃部5。
优选液体导入口41形成在比凹状刃部5(凹状收容部19)高的位置。由此,被导入空间42的液体借助作用于液体的重力更积极地被供给到进行包层21b的除去作业的部位。因此,与液体导入口41位于比凹状收容部19低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将液体稳定地供给到进行包层21b的除去作业的部位,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将除去屑从空间42除去的作业、凹状刃部5的清洁、以及凹状刃部5与包层21b之间的低摩擦化。
液体可以在除去规定量的包层21b之后导入,但是,考虑相对于凹状刃部5的上述的作用,优选在进行包层21b的除去作业的期间随时导入。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B中,通过从气体导入口43导入到空间42的气体、借助液体导入口41导入到空间42的液体将,除去屑被从空间42排出。由此,能够抑制该除去屑的残留物在包层除去作业时与包层除去刃1干涉而在光纤裸线产生破损的情况,并且能够减少包层除去作业后的光纤裸线上的除去屑。
在本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B中,第一引导体7的上缘部7b形成在与一方的定位板18A(以及一方的刃体4A)的上端部相当的位置。并且,第二引导体8的下缘部8c形成在与另一方的定位板18B(以及另一方的刃体4B)的下端部相当的位置。由此,朝向空间42的外侧形成有被导入空间42的液体、气体的流路。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B中,第一引导体7和第二引导体8不仅形成带包层的光纤21的引导件,也形成被引导到空间42的气体以及液体的流路。结果,被导入到空间42的气体、液体不会不必要地分散,能够高效地将气体、液体导入到进行包层21b的除去作业的部位。并且,由于无需增加部件数量就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因此能够实现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B的装置的小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也可以在包层除去刃1(刃体4)、定位板3(定位部18)分别设置有定位机构4b、4c、18b、18c。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时同样的效果。
光纤包层除去装置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包层除去装置50的图。该光纤包层除去装置50是自动式的装置,具备:上述的包层除去单元10(10A、10B);驱动机构(省略图示),该驱动机构对包层除去单元10的第一单元体31以及第二单元体32、或者是二者中的某一方进行驱动;以及框体51,该框体51将上述部件包裹在内。移动机构例如构成为:使包层除去刃1的刃体4(4A、4B)、光纤引导件2的第一引导体7和第二引导体8、以及定位板3的定位部18(18A、18B)分别进行自动开闭动作(水平移动动作),或者使第一单元31和第二单元进行自动水平移动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包层除去装置50中,当带包层的光纤21被导入该光纤包层除去装置50内时,利用驱动机构使第一单元体31以及第二单元体32、或者仅使二者中的某一方朝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将带包层的光纤21引导到合适的位置并保持。通过第一单元31以及第二单元32、或者是二者中的某一方进一步以相互接近的方式移动,带包层的光纤21的包层21b由包层除去刃1切断、除去。此时,在搭载有第二实施方式的包层除去单元10B的光纤包层除去装置50中,液体从液体导入口41被导入空间42,气体从气体导入口43被导入空间42。由此,能够将在包层除去作业中产生的除去屑从进行包层21b的除去作业的部位排出。由此,能够抑制该除去屑的残留物在进行包层除去作业时与包层除去刃1干涉而在光纤裸线产生破损的情况,并且能够减少包层除去后的光纤裸线上的除去屑。并且,由于能够形成为自动式的光纤包层除去装置50,因此不存在因操作者的技术而导致的包层除去的精度的偏差,能够提供稳定的光纤裸线。此外,由于不会在所得到的光纤裸线产生破损,因此能够抑制该光纤裸线的断裂强度的降低。因此,能够供给适合长时间使用的光纤裸线。
工业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包层除去单元,即便是带有弯曲特点的带包层的光纤,也能够将该带包层的光纤可靠地引导至包层除去刃的凹状刃部。因此,能够在将该光纤保持于确切的位置的状态下将包层除去,能够抑制当进行包层除去作业时在光纤裸线产生破损、从而导致该光纤裸线的断裂强度下降等的情况出现。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光纤包层除去装置,不存在因操作者的技术而导致的包层除去的精度的偏差,能够提供稳定的光纤裸线。此外,由于不会在所得到的光纤裸线产生破损,因此能够抑制该光纤裸线的断裂强度的降低。因此,能够供给适合长时间使用的光纤裸线。
标号说明
1:包层除去刃;2:光纤引导件;3:定位板;4(4A、4B):刃体;4a:对置缘部;4b:突起部;4c:凹部;5:凹状刃部;7:第一引导体;7a:对置缘部(内缘);8:第二引导体;8a:对置缘部(内缘);10(10A、10B)包层除去单元;12:第一引导体的中间部;13:第一引导体的下部倾斜部;14:第二引导体的上部倾斜部;15:第二引导体的中间部;18:定位部;18a:定位部的对置缘部;18b:凹部;18c:凸部;19:凹状收容部;21:带包层的光纤;21a:光纤裸线;21b:包层;37:由第一突出部、一对刃体、以及第二突出部所围成的空间;42:第一引导体与第二引导体之间的空间;41:液体导入口;43:气体导入口。

Claims (9)

1.一种包层除去单元,用于除去带包层的光纤的包层,上述包层除去单元具备:包层除去刃,该包层除去刃由对置配置的一对刃体构成,在上述刃体的对置面分别形成有凹状刃部;以及光纤引导件,该光纤引导件与上述包层除去刃重叠配置,该包层除去单元的特征在于,
上述光纤引导件具有对置配置的第一引导体和第二引导体,
上述第一引导体,在俯视观察时与一方的上述刃体重叠配置,并且,具有从上述一方的刃体的上述对置面朝另一方的上述刃体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
上述第二引导体,在俯视观察时与上述另一方的刃体重叠配置,并且,具有从上述另一方的刃体的上述对置面朝上述一方的刃体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
在上述第一突出部的与上述第二引导体对置的面形成有朝向上述第一突出部的突出方向而朝外侧倾斜的下部倾斜部,
在上述第二突出部的与上述第一引导体对置的面形成有朝向上述第二突出部的突出方向而朝外侧倾斜的上部倾斜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层除去单元,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上述第一突出部的上述突出方向的、上述下部倾斜部的倾斜角度(θ1),以及相对于上述第二突出部的上述突出方向的、上述上部倾斜部的倾斜角度(θ2)为15~4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层除去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包层除去单元还具有定位板,该定位板位于上述光纤引导件的与包层除去刃所位于的一面侧相反的面侧,用于对上述带包层的光纤进行定位,
上述定位板具有对置配置的一对定位部,
一方的上述定位部以与上述第一引导体一体地动作的方式配置,
另一方的上述定位部以与上述第二引导体一体地动作的方式配置,
在上述一方的定位部和上述另一方的定位部的对置面、且在与上述包层除去刃的上述凹状刃部相当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将上述带包层的光纤在其径向进行收容的收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层除去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定位板形成有气体导入口,该气体导入口在上述第一引导体与上述第二引导体之间的空间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层除去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定位板形成有液体导入口,该液体导入口在上述第一引导体与上述第二引导体之间的空间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层除去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方的定位板形成有液体导入口,该液体导入口在上述第一引导体与上述第二引导体之间的空间开口,
在上述另一方的定位板形成有气体导入口,该气体导入口在上述空间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层除去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对刃体分别设置有定位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层除去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对定位板分别设置有定位机构。
9.一种光纤包层除去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光纤包层除去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层除去单元。
CN2010800091087A 2009-03-03 2010-03-03 包层除去单元以及光纤包层除去装置 Active CN1023340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49819 2009-03-03
JP2009049819 2009-03-03
PCT/JP2010/001449 WO2010100912A1 (ja) 2009-03-03 2010-03-03 被覆除去ユニットおよび光ファイバ被覆除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4051A true CN102334051A (zh) 2012-01-25
CN102334051B CN102334051B (zh) 2013-07-24

Family

ID=42709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91087A Active CN102334051B (zh) 2009-03-03 2010-03-03 包层除去单元以及光纤包层除去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22648B2 (zh)
EP (1) EP2405289B1 (zh)
JP (1) JP5216911B2 (zh)
KR (1) KR101264135B1 (zh)
CN (1) CN102334051B (zh)
WO (1) WO201010091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94113A (zh) * 2023-07-18 2023-08-15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光缆安装工程的光缆绝缘层剥除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4590A (zh) * 2012-12-26 2014-07-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剥线装置
WO2016053502A1 (en) * 2014-10-02 2016-04-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isposable optical fiber coating removal tool
JP6431740B2 (ja) * 2014-10-14 2018-11-28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用被覆除去具及び光ファイバの被覆除去方法
EP3089294B1 (de) * 2015-04-30 2019-07-31 Komax Holding AG Kabelbearbeitungs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ntfernen einer schirmfolie von einem geschirmten, mehradrigen rundkabel
JP6201072B1 (ja) 2017-02-20 2017-09-20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被覆除去刃、除去刃ユニット及び光ファイバ被覆除去装置
JP6474851B2 (ja) * 2017-04-14 2019-02-27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被覆除去具及び被覆除去方法
WO2019202663A1 (ja) * 2018-04-17 2019-10-24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被覆除去具及び被覆除去方法
US11493722B2 (en) * 2020-10-16 2022-11-08 Metr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able stripping tool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47509A (ja) * 1991-05-22 1992-12-0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ケーブル被覆剥離装置
JPH0529443A (ja) * 1991-07-25 1993-02-05 Fujitsu Ltd ウエーハ冷却装置及び冷却方法
JPH0529443Y2 (zh) * 1985-01-25 1993-07-28
JPH06276637A (ja) * 1993-03-19 1994-09-30 Toyo Tanshi Kk 電線の被覆切断剥離装置
JP2001320811A (ja) * 2000-05-10 2001-11-16 Japan Automat Mach Co Ltd 同軸ケーブルの端末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610997Y1 (zh) * 1967-07-31 1971-04-16
US4117749A (en) * 1976-08-09 1978-10-0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Wire stripper
JPS6141207U (ja) * 1985-04-18 1986-03-1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学繊維の切断装置
JPH0224806U (zh) * 1988-08-03 1990-02-19
JPH0757058B2 (ja) * 1992-03-10 1995-06-14 日本オートマチックマシン株式会社 二重被覆電線のストリップ成形装置
JPH09113732A (ja) 1995-10-18 1997-05-02 Fujikura Ltd 光ファイバの被覆除去工具
JP2001311831A (ja) * 2000-04-28 2001-11-09 Fujikura Ltd 光ファイバ被覆除去器
JP2002004998A (ja) 2000-06-20 2002-01-09 Komatsu Ltd 斜軸式固定容量型油圧モータ
EP1302790B1 (en) 2000-07-10 2008-09-10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usion-splicing apparatus and cleaving apparatus for optical fibres
JP4535219B2 (ja) 2001-06-12 2010-09-0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被覆除去装置
JP2004077909A (ja) * 2002-08-20 2004-03-1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ファイバの被覆除去処理方法、被覆除去装置
JP2009049819A (ja) 2007-08-21 2009-03-05 Aruze Corp Ip電話システム
KR100971071B1 (ko) * 2009-10-26 2010-07-20 지성훈 전선 피복 제거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9443Y2 (zh) * 1985-01-25 1993-07-28
JPH04347509A (ja) * 1991-05-22 1992-12-0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ケーブル被覆剥離装置
JPH0529443A (ja) * 1991-07-25 1993-02-05 Fujitsu Ltd ウエーハ冷却装置及び冷却方法
JPH06276637A (ja) * 1993-03-19 1994-09-30 Toyo Tanshi Kk 電線の被覆切断剥離装置
JP2001320811A (ja) * 2000-05-10 2001-11-16 Japan Automat Mach Co Ltd 同軸ケーブルの端末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94113A (zh) * 2023-07-18 2023-08-15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光缆安装工程的光缆绝缘层剥除装置
CN116594113B (zh) * 2023-07-18 2023-09-19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光缆安装工程的光缆绝缘层剥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05289A1 (en) 2012-01-11
WO2010100912A1 (ja) 2010-09-10
KR101264135B1 (ko) 2013-05-14
JP5216911B2 (ja) 2013-06-19
JPWO2010100912A1 (ja) 2012-09-06
EP2405289A4 (en) 2015-10-28
EP2405289B1 (en) 2019-05-15
US8522648B2 (en) 2013-09-03
CN102334051B (zh) 2013-07-24
US20110308358A1 (en) 2011-12-22
KR20110107398A (ko) 201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34051B (zh) 包层除去单元以及光纤包层除去装置
US9864157B2 (en) Fiber optic closure
US10215928B2 (en) Unitary fiber optic ferrule and adapter therefor
JP4627703B2 (ja) カプラモジュール収容架
CN102884463B (zh) 装置和相关的组件以及用于扩大光学纤维罩壳的容量的方法
US7302149B2 (en) WDM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1490470B (zh) 光源装置、背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47751C (zh) 用于光电器件的插座
AU2011223281A1 (en) Connection box for glass fiber cables
AU2010241631A1 (en) Fiber optic panels configured to retain fiber optic components in a depth space of a chassis
CN102016668B (zh) 光学连接器组装夹具和光学连接器组装方法
JP2006502445A5 (zh)
CN103364884B (zh) 光纤连接器
CN101195453A (zh) 线缆松弛处理设备
DE102008062307B4 (de) Optoelektronische Komponente basierend auf Premold-Technologie
AU2010212935B2 (en) Housing for an optical fibre assembly
CN102455469B (zh) 光模块
TW201241494A (en) Optical fiber coupling connector
CN2849745Y (zh) 一种光纤配线模块
WO2009130535A3 (zh) 一种光纤接续模块
US20190384016A1 (en) Fiber access terminal
CN103946135A (zh) 零件供给器及零件的供给方法
KR20160003163U (ko) 광섬유용 플러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커넥터
CN2692694Y (zh) 光缆接续盒
CN202141833U (zh) 一种光纤连接冷接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