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6384A - 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6384A
CN102326384A CN2010800087999A CN201080008799A CN102326384A CN 102326384 A CN102326384 A CN 102326384A CN 2010800087999 A CN2010800087999 A CN 2010800087999A CN 201080008799 A CN201080008799 A CN 201080008799A CN 102326384 A CN102326384 A CN 102326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wave
receiving system
reflector
body capping
ra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87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6384B (zh
Inventor
堀沢胜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26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6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6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6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接收装置根据无线通信有效地接收无线电波。背封盖(4)的四个周缘向内弯折,并且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反射器(5)在弯折部分处设置在壳体的内侧。当无线电波从接收装置(10)的正面方向发送时,无线电波被设置在背封盖(4)处的反射器(5)反射,并因此不通过背封盖(4)而被导向壳体内部。被导向的无线电波被壳体内的无线电模组(3)接收。

Description

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接收无线通信所用的无线电波的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通信功能已经被集成到电视接收器中。例如,作为远程控制器(此后也称为“遥控器”),已经广泛采用了利用红外通信方法的红外遥控器。此外,最近,利用无线电通信方法的无线遥控器已经被用于实践。此外,例如,随着电视接收器的厚度的减小,电视接收器具有其中接收单元与显示单元分离并且音频/视频(AV)数据从接收单元通过无线通信传递至显示单元的构造。
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视接收器100具有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镶边框架120,镶边框架120覆盖由金属制成的显示面板110的周缘部分。
例如,即使当屏蔽材料被布置在作为发射器的无线遥控器与作为接收器的电视接收器100之间时,如果屏蔽材料是非金属的,则无线通信所用的无线电波仍可以穿过屏蔽材料。因此,例如,如图2所示,在这种电视接收器100中,包括无线电接收天线的无线电模组130被布置在镶边框架120的背面或布置在形成于电视接收器100的下部的状态显示区域(例如,状态显示区域显示电源状态和计时器状态)中的间隙内。通过以此方式布置无线电模组130,可以提供足够的接收性能。
在日本未经实审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2-16988中描述了这样的与利用无线电通信方法的无线遥控器相关的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但是,如果布置屏蔽材料,与其中不布置屏蔽材料的情况相比,接收性能下降。图3图示了当无线电模组被布置在形成于电视接收器100的状态显示区域中的间隙内时所获得的天线增益的示例。在该图中,周向上的角度表示相对于无线电模组130的接收天线的方向。更具体而言,在0°的角度处的位置表示电视接收器100的正面方向。在180°的角度处的位置表电视接收器100的背面方向。此外,圆的径向表示天线增益的水平,其表示从内周侧向外周侧天线增益增大。
如上所述,如果用作屏蔽材料的显示面板110被布置在无线电模组130的正面方向,则正面方向上的天线增益趋于比在背面方向或侧面方向上的天线增益小。
此外,如图4所示,最近的电视接收器100′具有更薄的外形和宽度更小的窄镶边框架120′,从而提供更佳的外观设计。由此,镶边框架120′的面积减小,因此难以如现有的电视接收器中那样将无线电模组130布置在镶边框架120′的背面或布置在状态显示区域中的间隙内。
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在镶边框架120′中设置缝隙,并可以将小的外部天线布置在缝隙的位置处。但是,小的外部天线显著较费成本,因此,电视接收器的成本不利地增大。
或者,为了解决此问题,无线电模组130可以布置在镶边框架120′的端面上。但是,如果将无线电模组130布置在镶边框架120′的端面上,则接收性能下降。此外,无线电模组130能够布置的位置不利地受到限制。此外,因为无线电模组130与电视接收器100′的主板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无线电模组130与电视接收器100′的主板之间的互连线的长度增大。如果互连线的长度增大,则电视接收器100′的成本将不利地增大。此外,因为互连线用作天线,所以会不利地产生不期望的辐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收装置,其即使在镶边框架较窄时也能够有效地接收无线通信所用的无线电波。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收装置。该接收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被配置为显示视频;背封盖,其被配置为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背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背封盖的周缘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向内弯折;接收单元,其布置在所述背封盖的前表面上,所述接收单元接收从外部发送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电波;以及反射器,其布置在所述背封盖的所述弯折部分附近,所述反射器反射从外部发送的所述无线电波并将所述无线电波导向所述接收单元。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设置了:显示面板,其被配置为显示视频;背封盖,其被配置为至少一部分周缘部分向内弯折,并覆盖显示面板的背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接收从外部发送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电波;以及反射器,其布置在背封盖的弯折部分附近,并被配置为反射从外部发送的无线电波并将无线电波导向接收单元。因此,可以接收从接收单元的正面方向发送的无线电波。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从外部传送的无线通信所用的无线电波被布置在背封盖的弯折部分中的反射器反射,并被导向接收单元。因此,在正面方向上传送的无线电波能够有利地得到有效接收。
此外,根据本发明,接收单元可以布置在背封盖的任意位置。因此,接收单元与电路板之间延伸的互连线的长度可以得到减小。由此,可以有利地减小制造成本,并可以有利地改善不期望辐射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电视接收器的示例的外观的示意图。
图2是无线电模组的布局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无线电模组的天线增益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4是现有的电视接收器的另一示例的外观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示例的外观的示意图。
图6是背封盖的示例的外观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发明的实施例的接收装置10的示例的构造框图。
图8是当未安装反射器时用于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9是当安装了反射器时用于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接收装置的示例的外观的示意图,该接收装置所具有的背封盖的一部分安装有反射器。
图11是当未安装反射器时获得的无线电模组的天线增益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12是当安装了反射器时获得的无线电模组的天线增益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13是斯涅尔定律的示意图。
图14是利用了斯涅尔定律的用于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5是其中反射器安装至支架单元的示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显示面板
2 镶边框架
3 无线电模组
4 背封盖
5,5′ 反射器
10,10′ 接收装置
20 无线远程控制器
21 接收天线
22 接收单元
30 支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有效地接收从发送单元(例如,无线远程控制器)发送的并且是无线通信所用的无线电波,接收装置包括反射器。注意,在以下示例中,参照能够接收数字电视广播的电视接收器作为接收装置并且无线远程控制器作为发送单元,来进行描述。
[接收装置的构造]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接收装置10的示例的外观视图。接收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镶边框架2、以及背封盖4。显示面板1用作用于基于所接收到的广播信号的无线电波来显示视频的显示单元。显示面板1由金属材料形成。镶边框架2由非金属材料形成,例如塑料。镶边框架2被布置成覆盖显示面板1的周缘。
背封盖4被布置在镶边框架2的背面,以覆盖显示面板1的背面。背封盖4由非金属材料形成,例如塑料。背封盖4被形成为使得其周缘的四个边均向内弯折。
接收装置10的壳体由镶边框架2和背封盖4形成。壳体结合有用于接收从例如无线远程控制器(此后也称为“无线遥控器”)之类的发送单元发送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模组3,以及用于对接收到的广播信号的无线电波执行预定信号处理的电路板(未示出)。无线电模组3能够布置在任意位置。但是,理想地,无线电模组3布置在电路板附近的位置,这是因为可以减小将无线电模组3连接至电路板的互连线的长度。
注意,背封盖4不一定需要覆盖显示面板1的整个背表面。例如,背封盖4可以被布置成覆盖显示面板1的背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将诸如无线电模组3和电路板之类的部件结合在壳体内。
背封盖4的位于壳体的边上的弯折部分包括反射器5。反射器5由金属材料形成。反射器5例如是板状或导电带状。在背封盖4被模制成型之后,反射器5被接合至背封盖4的弯折部分。或者,反射器5可以当背封盖4被模制成形时利用模制内处理或者局部镀覆来进行安装。
图6是从壳体的内部观察时背封盖4的示例的外观视图。背封盖4的周缘向内弯折,使得周缘以相对于与显示面板1平行的背表面部分成预定角度的状态倾斜。理想地,倾斜角度是约45°±30°,以维持无线电模组3的感测性能以及接收装置10的良好外观设计。
理想地,反射器5的长度与背封盖4的长度相同。但是,如果无线电模组3的接收性能的劣化在可允许的极限内,则反射器5的长度可以小于背封盖4的长度。更具体而言,例如,反射器5的长度可以是无线电波的波长λ的约1/4,即,λ/4。这样,无线电模组3能够有效地接收从无线遥控器发送的无线电波。
此外,理想地,反射器5的宽度与背封盖4的宽度相同。但是,如果无线电模组3的接收性能的劣化在可允许的极限内,则反射器5的宽度可以小于背封盖4的宽度。此外,反射器5不一定要布置在背封盖4的整个周缘部分上。例如,反射器5可以布置在背封盖4的最靠近无线电模组3的仅一个边上。
如上所述,通过将反射器5在壳体内侧安装在背封盖4的弯折部分中,当在接收装置10的正面方向操作无线遥控器时,从无线遥控器输出的无线电波被反射器5反射并被导向壳体的内部。
图7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接收装置10的示例的构造。接收装置10包括无线电模组3、调谐单元12、反倒频器13、多路信号分离器(DeMUX)单元14、解码器15、视频处理单元16、声音处理单元17、显示面板1、声音输出单元18以及控制单元19。
接收装置10利用布置在接收装置10外部并与接收装置10连接的天线11来接收从广播设备(未示出)输出的数字电视广播的无线电波,并将该无线电波供应至调谐单元12。调谐单元12将其调谐至源自经由天线11供应的数字电视广播的无线电波的预定频率的调制信号。此后,调谐单元12对调谐后的调制信号执行预定的信号处理,例如解调处理和误差修正处理。因此,调谐单元12将传输流(TS)输出至反倒频器13。
反倒频器13根据需要对所供应的TS执行反倒频处理,并将经过反倒频的TS输出至多路信号分离器单元14。多路信号分离器单元14基于存储在TS包的头部中并用于对包进行标识的包标识(PID)的值对所供应的TS进行滤波。这样,多路信号分离器单元14从多路复用的TS取得所需要的流(例如视频流和音频流),并将所取得的流供应至解码器15。
解码器15对视频流和音频流每一者执行解码处理,并输出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解码后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被分别供应至视频处理单元16和声音处理单元17。
视频处理单元16对所供应的视频信号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例如去噪、解析度转换、以及插帧,并将视频信号供应至显示面板1。例如,等离子显示面板(PDP)或液晶显示器(LCD)可以用作显示面板1。声音处理单元17对所供应的音频信号执行预定的声音处理,并将音频信号供应至声音输出单元18。因此,所供应的音频信号从声音输出单元18输出。
无线远程控制器20根据由使用无线远程控制器20的操作按键的用户执行的操作而产生包括命令的发送信号。此后,无线远程控制器20通过无线电通信将发送信号发送至布置在接收装置10内的无线电模组2。
无线电模组3包括接收天线21和接收单元22。接收天线21接收从无线遥控器20发送的发送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发送信号供应至接收单元22。接收单元22对从接收天线21供应的发送信号执行预定的信号处理,并将发送信号供应至控制单元19。
控制单元19在预先存储于只读存储器(ROM)(未示出)中的程序的控制下利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未示出)作为工作存储器来控制接收装置10的各单元。此外,控制单元19控制接收装置10的各单元,使得单元根据从接收单元22传输的信号中所包括的命令来进行工作。[用于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由布置在背封盖4上的反射器5反射从无线遥控器20发送的无线电波,能够由无线电模组3有效地接收无线电波。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对其中在背封盖4中未设置反射器5的情况进行描述。图8A和8B是不包括位于其背封盖4上的反射器5的接收装置10′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当无线电波从接收装置10的正面方向发送时,无线电波通过由非金属材料形成的背封盖4。因此,无线电波不沿着朝向无线电模组3延伸的方向行进。由此,无线电模组3难以接收到无线电波。
接着对其中反射器5被布置在背封盖4中的情况进行描述。图9A和9B是包括位于其背封盖4上的反射器5的接收装置10的侧视图。当无线电波从接收装置10的正面方向发送时,无线电波被反射器5反射,因此,无线电波被导向壳体的内部而不会通过背封盖4。因此,在正面方向上发送的无线电波可以被无线电模组3接收。
图10图示了其中反射器5安装至背封盖4的一部分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用作反射器5的金属带被安装至背封盖4的四个边中最接近位于底表面一侧的无线电模组3的一个边。金属带长65mm,宽20mm。金属带被安装至无线电模组3的附近。
图11图示了当未安装如图10所示的金属带时获得的无线电模组3的天线增益。图12图示了当安装了如图10所示的金属带时获得的无线电模组3的天线增益。在如图11和12所示的图中,周向上的角度表示无线电模组3的方向。更具体而言,在0°的角度处的位置表示接收装置10的正面方向。在180°的角度处的位置表接收装置10的背面方向。此外,圆的径向表示天线增益的水平,其表示从内周侧向外周侧天线增益增大。
如图11和12所示,通过安装金属带,背面方向上的天线增益增大了约3dB,并且通信距离增大了约1.4倍。例如,当接收装置10是电视接收器并且如果接收装置10与无线遥控器20之间的通信距离是约3m时,通信距离增大至约4.2m。因此,用户在室内操作无线遥控器20时可以得到更多好处。
这样,当反射器5被安装至背封盖4时,相比接收装置10不具有反射器5的情况,接收装置10能够更有效地接收无线电波。
但是,如果无线电波沿着与接收装置10的正面方向成角度的方向发送,则显示面板1位于反射器5的在无线电波行进所沿的方向上的前方,并因此称为屏蔽材料。因此,无线电波不能被反射器5反射,因此不能被无线电模组3接收。为了解决此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反射器5被设置成使得沿着与正面方向成角度的方向行进的无线电波基于斯涅尔定律利用折射而得到反射,因此,无线电模组3能够接收无线电波。
如图13所示,以θa和θb表示相对于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材料A和B之间的边界表面的垂直方向所成的角度,并以Na和Nb表示折射率。因而,由斯涅尔定律满足以下关系:
sinθa/sinθb=Nb/Na    ...(1)
此外,当材料A的相对介电常数是1且材料B的相对介电常数是ε(>1)时,材料A的折射率Na是1,而材料B的折射率Nb是√ε。因此,如果材料B的折射率大于1,则入射在材料A上的无线电波根据上述等式(1)而发生衍射。因此,行进通过材料B的无线电波的角度θb小于进行通过材料A的无线电波的角度θa
以下利用基于斯涅尔定律的这种衍射来对其中无线电波沿着与接收装置10成角度的方向发送的情况进行讨论。如图14所示,沿着与接收装置10成角度的方向发送的无线电波入射在镶边框架2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镶边框架2由诸如塑料之类的材料制成,因此,相对介电常数大于1。由此,当无线电波行进通过镶边框架2时入射在镶边框架2上的无线电波根据斯涅尔定律发生衍射,因而行进方向改变。沿着改变后的方向行进的无线电波被反射器5反射,并被导向壳体内部。这样,无线电模组3能够接收沿着与接收装置10的正面方向成角度的方向发送的无线电波。
注意,如果镶边框架2的相对介电常数与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相同,则无线电波在通过镶边框架2是将不会发生衍射,并将沿着由虚线箭头表示的方向行进。因此,沿着与正面方向成角度的方向发送的无线电波不能被反射器5反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将反射器5布置在背封盖4的壳体的内侧,能够更有效地接收沿着接收装置10的正面方向以及与正面方向成角度的方向发送用于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波。
此外,因为反射器5被布置在背封盖4的壳体的内侧,所以接收装置10的外观并未改变。因此,可以在不牺牲接收装置10的美学外观的情况下提高接收性能。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因为利用反射器5来执行无线电通信,所以能够自由地确定无线电模组3所安装的位置。例如,无线电模组3可以安装至电路板附近。因此,可以减小在电路板与无线电模组3之间延伸的互连线的长度。因此,能够减小接收装置10的制造成本。此外,因为互连线并不用作天线,所以能够减少不期望的辐射。
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实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和应用。在此示例的以上说明中,反射器5安装至背封盖4的弯折部分。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如果能够提高无线电模组3的接收性能,则反射器5可以安装至其他部分。更具体而言,例如如图15所示,反射器5′可以安装至用于安装接收装置10的支架单元30。通过将反射器5′布置在支架单元30中,与其中将反射器5布置在背封盖4上的情况那样,可以由无线电模组3有效地接收无线电波。
此外,虽然已经参照其中从无线遥控器接收信号的情况描绘了此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即使当被设置于接收装置10的调谐单元12与接收装置10分离并且AV数据在调谐单元12与接收装置10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进行通信时,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Claims (7)

1.一种接收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其被配置为显示视频;
背封盖,其被配置为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背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背封盖的周缘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向内弯折;
接收单元,其布置在所述背封盖的前表面上,所述接收单元接收从外部发送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电波;以及
反射器,其布置在所述背封盖的弯折部分附近,所述反射器反射从外部发送的所述无线电波并将所述无线电波导向所述接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还包括:
由非金属材料形成的镶边框架,所述镶边框架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周缘部分;
其中,所述反射器被布置在所述镶边框架的背表面上,并且其中,根据当所述无线电波通过所述镶边框架时发生的衍射而改变的所述无线电波的行进方向,所述无线电波被导向所述接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背封盖的所述弯折部分形成在所述周缘部分的四边中的至少一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背封盖的所述弯折部分形成在最接近所述接收单元的一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背封盖的所述弯折部分的弯折角度是45°±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反射器的长度大于等于λ/4,其中λ表示所述无线电波的波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还包括:
支架单元,其被配置为支撑所述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反射器被安装至所述支架单元而不是所述背封盖的所述弯折部分。
CN201080008799.9A 2009-02-27 2010-02-04 接收装置 Active CN1023263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45193A JP5278039B2 (ja) 2009-02-27 2009-02-27 受信装置
JP2009-045193 2009-02-27
PCT/JP2010/052004 WO2010098212A1 (ja) 2009-02-27 2010-02-04 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6384A true CN102326384A (zh) 2012-01-18
CN102326384B CN102326384B (zh) 2015-06-24

Family

ID=42665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8799.9A Active CN102326384B (zh) 2009-02-27 2010-02-04 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692941B2 (zh)
EP (1) EP2403240B1 (zh)
JP (1) JP5278039B2 (zh)
KR (1) KR20110122821A (zh)
CN (1) CN102326384B (zh)
BR (1) BRPI1008616A2 (zh)
RU (1) RU2011134845A (zh)
TW (1) TW201127044A (zh)
WO (1) WO20100982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48628B1 (ko) 2012-05-25 2018-04-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050657B2 (ja) * 2012-11-12 2016-12-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薄型表示装置
US9538117B2 (en) 2013-01-07 2017-01-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upport fram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40141400A (ko) 2013-05-29 2014-1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525476B (zh) 2014-05-23 2016-03-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訊號接收模組與顯示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076U (ja) * 1983-06-22 1985-01-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信号の伝達装置
JPS604076A (ja) 1983-06-23 1985-01-10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
US5841227A (en) * 1996-01-24 1998-11-24 Terpin; David J. Radiation shield with opaque and transparent portion
WO2001017200A2 (en) * 1999-08-27 2001-03-08 Gentor.Com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tivating tv channels on web
JP2002016988A (ja) * 2000-06-30 2002-01-18 Sony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4247853A (ja) * 2003-02-12 2004-09-02 Mazda Motor Corp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
JP4076958B2 (ja) * 2004-01-26 2008-04-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放送波送信装置及び放送波受信システム
KR20060008710A (ko) * 2004-07-24 2006-01-27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전파 분산 기구를 이용한 리모콘 감지 시스템
JP4659712B2 (ja) * 2006-09-20 2011-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受光装置
IL179838A0 (en) * 2006-12-05 2007-05-15 Uzi Ezra Havosha Method and device to mount electronic devices vertically
JP2009094865A (ja) * 2007-10-10 2009-04-30 Univ Of Electro-Communications テレビジョンおよび液晶テレビジョン
CN201355859Y (zh) * 2008-12-16 2009-12-02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投电视及其遥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03240B1 (en) 2017-03-22
CN102326384B (zh) 2015-06-24
US20110298989A1 (en) 2011-12-08
RU2011134845A (ru) 2013-02-27
EP2403240A1 (en) 2012-01-04
TW201127044A (en) 2011-08-01
KR20110122821A (ko) 2011-11-11
JP5278039B2 (ja) 2013-09-04
EP2403240A4 (en) 2014-02-26
BRPI1008616A2 (pt) 2016-03-15
WO2010098212A1 (ja) 2010-09-02
US8692941B2 (en) 2014-04-08
JP2010200201A (ja) 2010-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6384A (zh) 接收装置
CN105281049B (zh) 一种小型集成天线基站
WO2006127983A3 (en) Digital television signal reception
CN109301479B (zh) 具有天线结构的智能穿戴设备
CN103765671A (zh) 无线通信设备、显示装置、电视接收机及谐振频率调整方法
CN1825707B (zh) 板状天线以及天线单元
JP4836737B2 (ja) 車載用アンテナ及び車載用アンテナシステム
KR100610187B1 (ko) 고주파 수신 장치 및 고주파 수신 방법
JPH0563435A (ja) アンテナ装置
US7102585B2 (en) Integrated feed horn device
CN101841362B (zh) Cmmb射频同步处理装置
JP2009094865A (ja) テレビジョンおよび液晶テレビジョン
CN101242032A (zh) 模块化天线结构
CN201741803U (zh) 单极化多角度天线
CN103165970A (zh) 天线装置
CN215644965U (zh) 一种uhf圆极化一体化全向发射天线
KR20050118348A (ko) 이동수신용 다중채널 위성 안테나
US20080062048A1 (en) Chip antenna module
KR101055555B1 (ko) 인-몰드 안테나 일체형 튜너를 내장한 텔레비전
CN210038466U (zh) 一种具有双天线的智能主机及智能手表
US20230216218A1 (en) Onboard antenna module
JPH088637A (ja) 車載複合アンテナ
JP2006173945A (ja) 表示装置並びにアンテナ装置
JP2008147906A (ja) アンテナとこれを用いた高周波受信装置
CN101673862B (zh) 卫星天线设备、收发模块及其滤波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