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4214A - 使用外围设备的系统、服务器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外围设备的系统、服务器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4214A
CN102314214A CN2011101659099A CN201110165909A CN102314214A CN 102314214 A CN102314214 A CN 102314214A CN 2011101659099 A CN2011101659099 A CN 2011101659099A CN 201110165909 A CN201110165909 A CN 201110165909A CN 102314214 A CN102314214 A CN 102314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peripherals
data
control part
serv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59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村信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ffalo Inc
Original Assignee
Buffal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ffalo Inc filed Critical Buffal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14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42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09Monitoring remote activity, e.g. over telephone lines or network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84Power saving in prin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外围设备的系统、服务器装置及方法,其中该服务器装置与外围设备连接、并经由网络与客户装置连接,该服务器装置具备:设备接口,用于与外围设备连接;网络接口,用于与网络连接;以及设备接口控制部,经由设备接口和网络接口对客户装置与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进行中继,在包括从客户装置接收到规定的第一数据的情况的第一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执行使外围设备的状态转变为能够与服务器装置进行通信的状态即第一状态的第一处理;在包括接收到规定的第二数据的情况的第二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执行使外围设备的状态转变为耗电量小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的第二处理。

Description

使用外围设备的系统、服务器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外围设备的系统、服务器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设备服务器作为一种使计算机经由网络来使用USB设备的服务器装置(device sever)而为人所知。另外,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那样,计算机在使用USB设备时,USB设备服务器将USB的总线供电的状态转变为通电状态,在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USB设备服务器将USB的总线供电的状态转变为断电状态这样的技术也得到提案。
然而,目前在诸如USB设备的外围设备的使用中,还存在着各种尚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例如,在USB设备使用开始时将USB的总线供电的状态从断电状态转变为通电状态的技术中,存在使用USB设备时等待USB设备准备完毕的时间较长而使方便性降低的问题。另外,在将USB的总线供电的状态始终维持在通电状态的技术中,存在耗电量的累计值过大的问题。
另外,上述问题还不局限于外围设备接口的规格为USB规格的情况下,在接口的规格为其他规格的情况下,也存在共同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107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外围设备时既能抑制耗电量的累计值又能减少等待外围设备准备完毕的时间的服务器装置。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使用外围设备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外围设备、与该外围设备连接的服务器装置以及经由网络与该服务器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客户装置,该客户装置使用外围设备,其中,服务器装置包括:设备接口,用于连接外围设备;服务器装置的网络接口,用于连接网络;以及设备接口控制部,经由设备接口和服务器装置的网络接口,对客户装置与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进行中继,客户装置包括:客户装置的网络接口,用于连接网络;虚拟接口控制部,经由客户装置的网络接口和服务器装置的网络接口与设备接口控制部进行通信,构成具有与设备接口相同的接入方式的虚拟设备接口;以及动作状态数据发送部,在客户装置启动时,将规定的第一数据发送给服务器装置;在客户装置关机时,将规定的第二数据发送给服务器装置,在包含从客户装置接收到第一数据的情况的第一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设备接口控制部执行第一处理,该第一处理使得外围设备的状态转变为能够与服务器装置进行通信的状态,即第一状态;在包含从客户装置接收到第二数据的情况的第二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设备接口控制部执行第二处理,该第二处理使得外围设备的状态转变为耗电量小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
另外,较佳的是,设备接口包括用于对外围设备供电的供电端子,作为第一处理,设备接口控制部执行开始向供电端子供电的处理,作为第二处理,设备接口控制部执行停止向供电端子供电的处理。
另外,较佳的是,设备接口控制部以在外围设备的动作状态为第二状态的状态下接收到第一数据为第一条件,来执行第一处理,设备接口控制部将通过接收到第二数据而接收到第一数据的次数减去接收到第二数据的次数后的值为0作为第二条件,来执行第二处理。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使用外围设备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包括外围设备、与该外围设备连接的服务器装置、以及与该服务器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客户装置的系统中,该客户装置使用该外围设备的方法,其中,客户装置启动时,客户装置将第一数据发送给服务器装置;在包含从客户装置接收到第一数据的情况的第一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服务器装置执行第一处理,该第一处理使得外围设备的状态转变为能够与该服务器装置进行通信的状态,即第一状态;客户装置通过与服务器装置进行通信,来构成具有与服务器装置所具备的设备接口相同的接入方式的虚拟设备接口,客户装置关机时,客户装置经由网络将第二数据发送给服务器装置;在包含从客户装置接收到第二数据的情况的第二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服务器装置执行第二处理,该第二处理使得外围设备的状态转变为耗电量小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一种服务器装置,该服务器装置与外围设备连接,并经由网络与客户装置连接,其中,该服务器装置包括:设备接口,用于连接外围设备;网络接口,用于连接网络;以及设备接口控制部,经由设备接口和网络接口对客户装置与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进行中继,在包含从客户装置接收到规定的第一数据的情况的第一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该设备接口控制部执行第一处理,该第一处理使得外围设备的状态转变为能够与服务器装置进行通信的状态、即第一状态;在包含从客户装置接收到规定的第二数据的情况的第二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该设备接口控制部执行第二处理,该第二处理使得外围设备的状态转变为耗电量小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
另外,较佳的是,设备接口控制部将由客户装置发送的、基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搜索信息作为第一数据来使用。
另外,本发明也能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现。例如,通过使客户装置经由网络来使用外围设备的方法及服务器装置、包括服务器装置和客户装置的网络系统、用于实现这些方法或装置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记录了该计算机程序的记录媒介等方式来实现。
基于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在使用外围设备时,既可以抑制耗电量的累计值,又可以减少等待外围设备准备完毕的等待时间的服务器装置。本发明可应用于可连接USB设备等的外围设备的设备服务器,在计算机等与设备服务器连接而使用外围设备的情况下,能提高方便性。
在结合附图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之后,本发明的各种目的、特徴、方面、效果将会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计算机启动时(电源ON时)系统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计算机关机时(电源OFF时)系统的处理概要的序列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910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备接口控制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900的方框图。该系统900包括计算机100、设备服务器200、打印机300及TV调谐器310。计算机100是作为客户装置而连接设备服务器200的通用个人电脑。计算机100经由网络NT与设备服务器200连接。打印机300和TV调谐器310分别与设备服务器200连接。另外,可以采用包含集线器、路由器这样的中继装置的网络来作为网络NT。或者,也可以采用直接将计算机100与设备服务器200连接的一条通信线来作为网络NT。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计算机100、设备服务器200、打印机300及TV调谐器310被配置得较为近接(例如,这些装置100、200、300及310被配置在同一房间)。但也可以将一部分装置配置得远离其他装置。
计算机100包括,作为连接网络用的网络接口的网络端口110、控制部120、非易失性存储器150(例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磁盘)。网络端口110例如是以太网(以太网为注册商标)的物理接口(物理端口)。控制部120具有CPU130、存储器140(例如,DRAM)。CPU130控制计算机100的各个部。CPU130通过执行非易失性存储器150中存储的程序,来实现包括虚拟接口控制部132和动作状态数据发送部134的各种处理部的功能(详细情况将于后述)。以下,也将CPU130按照程序来执行计算机100的某个处理部的功能,当作是该处理部执行处理来记载。
设备服务器200是为了使计算机通过网络来使用外围设备,而对外围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的服务器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围设备是采用适合于USB(Universal Serial Bus)规格的外围设备。设备服务器200包括,作为与网络连接用的网络接口的网络端口210、作为与适合于USB规格的设备连接用的设备接口的USB端口212、214及USB主机控制器(host controller,HC)218、控制部220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250(例如,闪存)。网络端口210例如是以太网(注册商标)的物理接口(物理端口)。USB端口212、214分别是适合于USB规格的物理接口(物理端口)。USB主机控制器218是适合于USB规格的主机控制器,对USB端口212、214进行控制。控制部220具有CPU230和存储器240(例如,DRAM),对设备服务器200的各个部进行控制。CPU230通过执行非易失性存储器250中存储的程序,来实现设备接口控制部232的功能。以下,也将CPU230按照程序执行设备服务器200的某个处理部的功能,当作是该处理部执行处理来记载。设备接口控制部232通过USB主机控制器218来控制USB端口212、214,从而实现USB设备的控制以及与USB设备之间的通信(详细情况将于后述)。
打印机300与TV调谐器310分别是适合于USB规格的外围设备。图1的系统900中,打印机300与第一USB端口212连接,TV调谐器310与第二USB端口214连接。USB端口212、214分别有适合于USB规格的4个端子(VBUS、D+、D-、GND)。GND端子提供基准电位(commonreference),VBUS端子对USB设备供电,D+端子和D-端子进行信号(数据)的输入输出。
计算机100的虚拟接口控制部132通过经由网络NT与设备服务器200的设备接口控制部232进行通信,来构成虚拟USB接口132i(例如,虚拟接口控制部132构成虚拟的根集线器(USB主机控制器)和USB端口)。虚拟接口控制部132与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将用来进行USB设备(在此,打印机300和TV调谐器310)的控制的数据以网络通信包的形式封装起来进行交换。
并且,虚拟接口控制部132允许在计算机100上动作的应用程序(例如,用于USB设备的设备驱动程序)接入虚拟USB接口132i。对虚拟USB接口132i进行接入的接入方式与对普通的USB接口(USB主机控制器)进行接入的接入方式相同。其结果,应用程序能够将与设备服务器200连接着的USB设备当作直接与虚拟USB接口132i连接的设备来使用。
下面说明计算机100用打印机300进行打印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在计算机100上动作的应用程序(例如,文字处理器(word processor)、打印机300用的设备驱动程序)将USB接口用的控制数据(本例中包括打印数据)提供给虚拟接口控制部132。虚拟接口控制部132将所接收到的控制数据封装后发送给设备服务器200。设备服务器200的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从所接收到的封装后的控制数据中提取USB接口用的控制数据。设备接口控制部232按照提取出的控制数据来控制USB主机控制器218,并从第一USB端口212向打印机300提供包含在控制数据中的印刷数据。打印机300按照所接收到的印刷数据来进行打印。
接下来,对计算机100显示由TV调谐器310接收到的TV节目(动图像)的情况进行说明。在此情况下,TV调谐器310将USB接口用的控制数据(本例中包含表示所接收到的动图像的动图像数据)输出到第二USB端口214。USB主机控制器218从第二USB端口214接收到控制数据,便将所接收到的控制数据提供给设备接口控制部232。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将所接收到的控制数据封装后发送给计算机100。计算机100的虚拟接口控制部132从所接收到的封装后的控制数据中提取USB接口用的控制数据,并将所提取出的控制数据提供给在计算机100上动作的应用程序(本例中为TV调谐器310用的设备驱动程序及动图像重放应用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从所接收到的控制数据中获取动图像数据,并将所获取的动图像数据提供给动图像重放应用程序。
如上所述,虚拟接口控制部132和设备接口控制部232按照USB规格来实现双方向的通信。另外,不局限于打印机300和TV调谐器310,虚拟接口控制部132和设备接口控制部232还可以实现用于各种USB设备的通信。
另外,可以采用能实现计算机100和USB设备之间的USB通信的任何方式来作为虚拟接口控制部132和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之间的通信方式。例如,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也可以只将在设备服务器200与USB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各种数据中的、计算机100所需的一部分数据发送给计算机100。
图2是表示计算机100启动(电源ON)时的处理概要的序列图。在此,假定在计算机100启动之前,设备服务器200(USB主机控制器218)停止从USB端口212、214(图1)的VBUS端子接受供电。这样,与未停止从VBUS端子接受供电的情况相比,与USB端口212、214连接着的USB设备的耗电量便会降低(以下,称USB设备的该状态为“第二状态”)。
在步骤S100中,因用户操作而使计算机100开始进行启动处理(用户将计算机100的电源接通)。在步骤S110中,动作状态数据发送部134自动启动。在步骤S120中,动作状态数据发送部134将启动包发送给设备服务器200。启动包包含着预先决定的数据(以下也称“第一数据”)。第一数据是与应提供给USB设备的数据(USB的控制数据)不同的数据。设备服务器200的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不将所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发送给USB设备。因而,第一数据不被用于USB设备中的处理,而被用于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中的处理。
在步骤S130中,设备服务器200的设备接口控制部232相应于收到了第一数据的情况,而使USB主机控制器218开始向所有的USB端口(USB端口212、214)的VBUS端子供电。在步骤S140中,与USB端口212、214连接的所有USB设备(在此是打印机300和TV调谐器310)借助于被提供的电源而启动,并开始与设备服务器200进行通信。如此,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使与设备服务器200连接的所有的USB设备的状态成为能够与设备服务器200进行通信的状态(以下也称“第一状态”)。在此,“USB设备的状态变成能够与设备服务器200进行通信的状态”是指,USB设备和设备服务器200的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中至少一方对另一方发送了某种数据时,另一方能够执行对应于该数据的处理的状态。在下一个步骤S150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和USB主机控制器218开始所谓总线枚举(Bus Enumeration),以获取有关USB设备的各种信息。在步骤S160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将包含表示USB设备启动结束的数据(称为“启动结束数据”)的包发送给计算机100。启动结束数据不是适合于USB规格的控制数据,该启动结束数据被用于计算机100的虚拟接口控制部132中的处理。
在步骤S170中,计算机100的虚拟接口控制部132相应于接收到启动结束数据的情况,而开始请求连接USB设备。在后续的步骤S180a~S180c中,进行计算机100与设备服务器200之间的通信以及设备服务器200与USB设备之间的通信。这些通信是用来确立计算机100与USB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的。在步骤S190中,经由了设备服务器200的计算机100与USB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得到确立。例如,在计算机100上动作的应用程序(例如,设备驱动程序)与USB设备之间的逻辑上的通信路径(USB规格中,也被称为“管道”)通过设备服务器200而得到确立。对USB设备的各种功能的每一个分别形成有这样的通信路径。如此,虚拟接口控制部132通过设备服务器200的设备接口控制部232来进行为了使用USB设备的各种功能而需要的通信。
这样,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便能虚拟地实现USB设备与计算机100相连接的状态。在计算机100上动作的应用程序(例如,文字处理器)不用辨别设备服务器200是否存在,便能使用USB设备。在设备服务器200上连接着多个USB设备的情况下,确立计算机100与所有的USB设备之间的通信路径。以上处理称为第一处理。
其后,直至将计算机100关机为止,计算机100与USB设备之间的逻辑上的通信路径(管道)一直被维持。这样,在直至将计算机100关机为止的期间内,任何时候都可以迅速开始计算机100与USB设备之间的通信(步骤S195a~S195c)。其结果,在计算机100上动作的应用程序使用USB设备时,等待USB设备准备完毕的时间过长的可能性得以减小。
图3是表示计算机100关机(电源OFF)时的处理概要的序列图。在步骤S200中,由于用户进行了操作(用户关掉计算机100的电源),所以计算机100开始进行关机处理。在步骤S210中,动作状态数据发送部134(图1)请求计算机100的操作系统(OS)暂时停止关机处理。在步骤S220中,动作状态数据发送部134向设备服务器200发送切断USB设备的请求。在此,包含有预先决定的数据(与第一数据不同的数据。以下也称为“第二数据”)的包作为切断请求而被使用。第二数据是与应提供给USB设备的数据(适合于USB规格的控制数据)不同的数据。设备服务器200的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不将第二数据发送给USB设备。因而,第二数据不被用于USB设备中的处理,而被用于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中的处理。
在步骤S230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相应于接收到第二数据的情况,而开始进行切断与所有的USB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处理。例如,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使所有的USB端口的总线的状态转变为暂停状态(SuspendState)。这样,在步骤S240中,与设备服务器200连接的所有的USB设备的状态转变为暂停状态。然后,在步骤S250中,所有的USB设备停止USB通信。与此相对应,在步骤S260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停止向所有的USB端口的VBUS端子供电。如此,设备接口控制部232造成连接于设备服务器200的USB设备(在此是打印机300和TV调谐器310)的耗电量与由VBUS端子供电时相比被降低了的状态(第二状态)。
在下一个步骤S270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将切断与USB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处理已结束的情况通知计算机100。在步骤S280中,计算机100的动作状态数据发送部134向应来自设备服务器200的通知,而重新开始关机处理。这样,计算机100的关机处理便继续进行,在步骤S290中,计算机的关机结束(切断计算机100与USB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处理也结束)。另外,也可以省略步骤S270。在此情况下,动作状态数据发送部134相应于第二数据的发送已结束的情况,而重新开始关机处理即可。以上处理称为第二处理。
如上所述,计算机100的动作状态数据发送部134(图1)在计算机100启动时,将第一数据发送给设备服务器200(图2:S120)。然后,设备服务器200的设备接口控制部232相应于接收到第一数据的情况,而开始对VBUS端子供电,从而使USB设备的状态成为能够与设备服务器200通信的第一状态(图2:S130~S150)。其结果,计算机100在使用USB设备时,等待计算机100准备完毕的时间过长的可能性得以减小。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使USB设备的状态转变为第一状态的条件(第一条件)是接收到第一数据。
进一步,在计算机100关机时,计算机100的动作状态数据发送部134(图1)将第二数据发送给设备服务器200(图3:S220)。设备服务器200的设备接口控制部232相应于接收到第二数据的情况,而停止对VBUS端子供电,从而使USB设备的状态成为耗电量小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图3:S230~S260)。其结果,在USB设备不被使用的状況下,能够降低耗电量。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USB设备的状态转变为第二状态的条件(第二条件)是接收到第二数据。
另外,在计算机100启动时,计算机100的虚拟接口控制部132确立与经由设备服务器200的USB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从而虚拟地实现计算机100与USB设备连接的状态(图2:S170~S190)。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小设备服务器200使用USB设备时等待USB设备准备完毕的时间过长的可能性。
(第二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系统910的示意图。图4的(A)~(E)以五个阶段示出了系统910的状态变化的情形(状态按图4的(A)~(E)依次变化)。该系统910的构成是通过在图1的系统900中追加与网络NT连接的第二计算机100a而得到的。在系统910的构成要素中,对与图1的系统900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计算机100称为第一计算机100。第二计算机100a与第一计算机100相同,具有与图1所示的计算机100的内部构成相同的内部构成,所以省略其说明。这些计算机100、100a可以通过设备服务器200而使用USB设备300、310。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各构成要素执行的处理内容的一部分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理内容。
在本实施方式中,启动中的计算机的总数在1以上的情况下,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将USB设备维持在第一状态(能够与设备服务器200通信的状态)(以下,将启动中的计算机的总数称为“活动主机(active host)数”)。并且,在活动主机数为“0”时,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将USB设备维持在第二状态(耗电量小的状态)。
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如下所述那样算出活动主机数。各计算机100、100a分别在启动时将第一数据发送给设备服务器200。并且,各计算机100、100a分别在关机时将第二数据发送给设备服务器200。设备服务器200的设备接口控制部232通过将接收到第一数据(启动时的数据)的次数减去接收到第二数据(关机时的数据)的次数,来算出活动主机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在计算机100、100a启动之前,设备服务器200启动。并且,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假定在设备服务器200启动的时刻活动主机数为“0”而动作。图4的(A)的状态表示所有的计算机100、100a停止,且设备服务器200已启动的状态。设备服务器200停止向所有的USB端口的VBUS端子供电。所有的USB设备300、310的状态为第二状态(耗电量小的状态)。另外,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也可以将用户所设定的值作为活动主机数的初始值来使用。
图5是表示在设备服务器200从计算机100或100a接收到数据时,设备接口控制部232根据该数据而执行的控制处理程序的流程图。数据类别有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及其他用于控制USB设备的控制数据。在最开始的步骤S300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等待设备服务器200从计算机100或100a接收到数据。若接收到数据,则在步骤S310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图1)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是第一数据。
若所接收到的数据是第一数据(步骤S310:是),则在步骤S312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判断在此刻是否已停止向VBUS端子供电(第二状态)。若供电已停止(步骤S312:是),则在步骤S314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使USB主机控制器218开始对所有的USB端口(USB端口212、214)的VBUS端子供电。然后,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开始与所有的USB设备(打印机300、TV调谐器310)之间的通信(第一状态)。若已进行供电(步骤S312:否),则越过步骤S314(S312:“否”)。
在下一个步骤S316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将包含了表示USB设备的启动结束的数据的包发送给发送过第一数据的计算机。该处理与图2的步骤S160的处理相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的虚拟接口控制部132(图1)不是自动开始向USB设备请求连接(图2的步骤S170~S190),而是相应于用户的指示而开始请求。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若无用户的指示,则无法确立计算机与USB设备之间的逻辑上的通信路径(管道)。但是,由于USB设备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所以在使用USB设备时,可以降低等待USB设备准备完毕的时间过长的可能性。
在下一个步骤S318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将活动主机数加上1。然后,处理回到步骤S300。
图4的(B)表示第一计算机100从图4的(A)的状态开始启动了的状态。在状态从图4的(A)转变为(B)的情况下,第一计算机100一边启动,一边向设备服务器200发送第一数据。在上述流程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执行步骤S314,向所有的USB端口供电,因而所有的USB设备300、310的状态进入第一状态(能与设备服务器200通信的状态)。另外,在步骤S318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图1)将原来是“0”的活动主机数更新为“1”。
图4的(C)表示第二计算机100a从图4的(B)的状态开始启动了的状态。在状态从图4的(B)转变为(C)的情况下,第二计算机100a一边启动,一边向设备服务器200发送第一数据。在状态从图4的(A)转变为(B)时,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已在上述的流程中向所有的USB端口供电(步骤S314),因而本次越过供电处理(图5:步骤S314)。另外,在步骤S318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图1)将原来是“1”的活动主机数更新为“2”。
启动了的计算机的虚拟接口控制部132(图1)根据用户的指示,确立与USB设备之间的逻辑上的通信路径。该处理与图2的步骤S170~S190相同。这样,该计算机便可使用USB设备。另外,虚拟接口控制部132根据用户的指示,切断与USB设备之间的逻辑上的通信路径。这样,其他的计算机便可使用该USB设备。另外,较佳的是,设备服务器200的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即使在收到来自计算机的切断指示的情况下,也维持设备服务器200与USB设备之间的通信。这样一来,在收到其他计算机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开始计算机与USB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图5的程序中,若所接收到的数据为第二数据(步骤S310:否,步骤S320:是),则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在步骤S322中更新活动主机数。即,在接收到第二数据的情况下,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将活动主机数减去1。
在下一个步骤S324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判断更新后的活动主机数是否为“0”。若更新后的活动主机数为“0”(步骤S324:是),则在下一个步骤S326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开始进行切断与所有的USB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处理。然后,在步骤S328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使USB主机控制器218停止向所有的USB端口的VBUS端子供电。这些步骤S326、S328与图3的步骤S230~S260相同。这样,在启动中的计算机(活动主机)的数目为“0”的情况下,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使USB设备的状态进入第二状态(耗电量小的状态)。
在活动主机数不为“0”(1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24:否),设备接口控制部232越过步骤S326、S328。这样,在启动中的计算机的数目在1以上的情况下,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使USB设备的状态维持在第一状态(能与设备服务器200通信的状态)。
在下一个步骤S329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将已结束切断与USB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处理的情况通知给计算机100。该步骤S329与图3的步骤S270相同。也可以省略该步骤S329。其后,处理回到步骤S300。
图4(D)表示第一计算机100在图4(C)的状态被关机的状态。在状态从图4的(C)转变为(D)的情况下,第一计算机100一边关机,一边向设备服务器200发送第二数据。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在上述流程中执行步骤S322,将原来是“2”的活动主机数更新为“1”,所以设备接口控制部232越过步骤S326及S328,继续向所有的USB端口供电(步骤S324:否)。
图4(E)表示第二计算机100a在图4(D)的状态被关机的状态。在状态从图4的(D)转变为(E)的情况下,第二计算机100a一边关机,一边向设备服务器200发送第二数据。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在上述流程中执行步骤S322,并将已被更新为“1”的更新后的活动主机数更新为“0”。设备接口控制部232执行步骤S326、S328,停止向所有的USB端口供电。
所接收到的数据既不是第一数据也不是第二数据的情况例如有,设备服务器200从计算机接收到针对USB设备的控制数据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步骤S310:否,S320:否),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在步骤S330中进行向USB设备发送控制数据等的处理。其后,处理回到步骤S300。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网络与设备服务器连接的计算机中的已启动的计算机的总数在1以上时,USB设备被维持在第一状态。因而,在能够使用USB设备的计算机的总数为多个的情况下,无论已启动的计算机是多个计算机中的哪一个,USB设备都被维持在第一状态。因而,无论使用USB设备的计算机是多个计算机中的哪一个,等待USB设备准备完毕的时间过长的可能性都得以降低。另外,在所有的计算机都关机的情况下,USB设备的状态进入第二状态。因而,在USB设备未被使用的状況下,能够降低耗电量。
以下,说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第一变形例)
在上述各実施例中,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图1)不局限于将新定义的数据作为第一数据来使用,也可以使用已有的各种数据。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设定为计算机100在启动时利用DHCP(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来与网络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依照DHCP的搜索信息作为第一数据来使用。在此情况下,可用省略计算机100中制作并发送第一数据的功能,例如,可以简化动作状态数据发送部134的结构。其结果,能够使计算机100结构过于复杂的可能性降低。在此,也可以是,只有在作为搜索信息的发送源的计算机100的网络地址(例如,MAC地址)与预先设定了的地址(称为“许可地址”)相一致的情况下,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将该搜索信息作为第一数据来使用。在此情况下,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只要根据用户的指示来设定许可地址即可。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虚拟接口控制部132(图1)不是自动地而是根据用户的指示来确立计算机100与USB设备之间的逻辑上的通信路径。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虚拟接口控制部132也可以自动确立计算机与USB设备之间的逻辑上的通信路径。在此情况下,在多个计算机中任一个与USB设备之间的通信路径已被确立的状态下,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也可以禁止其他计算机与该USB设备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确立。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作为通过虚拟接口控制部132及动作状态数据发送部134来确定设备服务器200的网络NT上的地址的方法。例如,也可以由用户事先设定设备服务器200的地址。取代之,也可以由动作状态数据发送部134或者虚拟接口控制部132扫描网络NT,来确定设备服务器200的地址。
(第二变形例)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将作为外围设备的USB设备的第一状态当作“USB设备的状态是能够与设备服务器200通信的状态”。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具体实现该状态。例如,可以将USB设备能根据从设备服务器200的设备接口控制部232接收到的动作模式转换指示数据来切换动作模式的状态当作第一状态。在此,动作模式转换指示数据是指,例如,将USB设备的状态从某个状态(例如“Address状态”)切换到另一状态(例如,“Configured状态”)的指示数据。另外,也可以将USB设备能根据从设备接口控制部232接收到的数据(例如,图像数据)来执行相应于所接收到的数据的处理(例如,图像印刷)的状态当作第一状态。另外,也可以将能根据从USB设备接收到的数据(例如,鼠标的移动量)而将所接收到的数据提供给设备接口控制部232的状态当作第一状态。在此,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也可以将从USB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计算机100或100a。一般来说,在USB设备经由USB端口212或214由设备服务器200供电的情况下,USB设备的状态为“USB设备的状态是能够与设备服务器200通信的状态”,所以属于第一状态。
USB设备的第二状态被当作是“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停止向USB端口212、214的VBUS端子供电,USB设备的耗电量得到抑制的状态”。然而,第二状态不局限于此,只要是与第一状态相比USB设备的耗电量小的状态,便可采用该状态。例如,在第二状态中,也可以是,设备接口控制部232经由USB端口212、214向USB设备供电。另外,第二状态可以是能够与服务器装置通信的状态,也可以是不能与服务器装置通信的状态。
或者,例如,也可以将USB规格的暂停状态作为第二状态使用。在此情况下,可以将从暂停状态恢复的状态(例如,“Configured状态”)作为第一状态使用。无论USB设备是处于暂停状态还是处于恢复的状态,USB设备的状态都是能够与设备服务器200通信的状态。另外,在USB设备处于暂停状态的情况下,USB设备的耗电量比恢复后的状态的小。
或者,还可以将USB规格的暂停状态作为第一状态使用,将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停止向USB设备供电的状态作为第二状态使用。
(第三变形例)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当作设备服务器200是通过作为适合于USB规格的设备接口的USB端口212、214而与作为外围设备的USB设备连接的。然而,设备接口不局限于适合于USB规格的接口。设备服务器也可以具备适合于其他规格的设备接口,并与适合于该规格的外围设备连接。作为这样的规格,例如可列举出IEEE1394、eSATA(External Serial ATA)规格。适合于IEEE1394规格的接口与适合于USB规格的接口(即,USB端口212、214)一样包含有供电端子,所以如果采用IEEE1394接口,可以实现借助于供电开始和停止的外围设备的控制。另外,虚拟接口控制部132构成适合于这些规格的虚拟接口。另外,作为这样的设备接口,不局限于有线的接口,还可用采用无线的接口。
(第四变形例)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将通用的个人电脑作为使用设备服务器200的客户装置,但客户装置不局限于通用的个人电脑,例如,可以是携带信息终端(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携带电话、平板计算机(tablet computer)等信息处理装置。
(第五变形例)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设备服务器200可以通过有线与网络NT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与网络NT连接。作为设备服务器200的网络接口的网络端口210,可以是有线的接口也可以是无线的接口。同样,客户装置的网络接口(例如计算机100的网络端口110)可以是有线的接口,也可以是无线的接口。
(第六变形例)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作为客户装置与外围设备之间的通信中继处理,设备服务器200的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可以执行各种处理。例如,设备服务器200的设备接口控制部232可用不费任何功夫地中继客户装置与外围设备之间的通信。或者,设备接口控制部232也可以根据服务器装置与外围设备之间的通信(也称为设备接口通信),与客户装置进行与设备接口通信不同方式或内容的通信。
(第七变形例)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将外围设备当作打印机300和TV调谐器310这两种设备,但外围设备的种类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扫描器、硬盘驱动器等任何种类。另外,能够与设备服务器200连接的外围设备的总数不限于2,可以是1,也可以是3以上。
(第八变形例)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各构成要素可以通过适当的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例如,设备接口控制部232的功能可以通过CPU230执行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50中的程序(软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具有逻辑电路的硬件电路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都由软件来实现的情况下,该软件(计算机程序)可以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中的形式来提供。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不局限于软盘、CD-ROM这样的便携式的记录媒体,也可以包括各种RAM、ROM等计算机内的内部存储装置或硬盘等固定于计算机的外部存储装置。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上述说明中的各个方面只不过是对本发明的示例,而不是对其范围的限定。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宗旨,可适宜地省略附加的要素。另外,不言而喻,除了上述变形例之外,还可以进行不超越本发明的范围的各种改良或变形。

Claims (6)

1.一种使用外围设备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外围设备、与该外围设备连接的服务器装置以及经由网络与该服务器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客户装置,该客户装置使用所述外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装置包括:
设备接口,用于连接所述外围设备;
服务器装置的网络接口,用于连接网络;以及
设备接口控制部,经由所述设备接口和所述服务器装置的网络接口,对所述客户装置与所述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进行中继,
所述客户装置包括:
客户装置的网络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网络;
虚拟接口控制部,经由所述客户装置的网络接口和所述服务器装置的网络接口与所述设备接口控制部进行通信,构成具有与所述设备接口相同的接入方式的虚拟设备接口;以及
动作状态数据发送部,在所述客户装置启动时,将规定的第一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装置;在所述客户装置关机时,将规定的第二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装置,
在包含从所述客户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的情况的第一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所述设备接口控制部执行第一处理,该第一处理使得所述外围设备的状态转变为能够与所述服务器装置进行通信的状态、即第一状态;
在包含从所述客户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的情况的第二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所述设备接口控制部执行第二处理,该第二处理使得所述外围设备的状态转变为耗电量小于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外围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接口包括用于对所述外围设备供电的供电端子,
作为所述第一处理,所述设备接口控制部执行开始向所述供电端子供电的处理,
作为所述第二处理,所述设备接口控制部执行停止向所述供电端子供电的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用外围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接口控制部以在所述外围设备的动作状态为所述第二状态的状态下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条件,来执行所述第一处理,
所述设备接口控制部将通过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而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的次数减去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的次数后的值为0作为所述第二条件,来执行所述第二处理。
4.一种使用外围设备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包括外围设备、与该外围设备连接的服务器装置、以及与该服务器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客户装置的系统中,该客户装置使用所述外围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客户装置启动时,
所述客户装置将第一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装置;
在包含从所述客户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的情况的第一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装置执行第一处理,该第一处理使得所述外围设备的状态转变为能够与该服务器装置进行通信的状态,即第一状态;
所述客户装置通过与所述服务器装置进行通信,来构成具有与所述服务器装置所具备的设备接口相同的接入方式的虚拟设备接口,
所述客户装置关机时,
所述客户装置经由所述网络将第二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装置;
在包含从所述客户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的情况的第二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装置执行第二处理,该第二处理使得所述外围设备的状态转变为耗电量小于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
5.一种服务器装置,与外围设备连接,并经由网络与客户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
该服务器装置包括:
设备接口,用于连接所述外围设备;
网络接口,用于连接网络;以及
设备接口控制部,经由所述设备接口和所述网络接口对所述客户装置与所述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进行中继,
在包含从所述客户装置接收到规定的第一数据的情况的第一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所述设备接口控制部执行第一处理,该第一处理使得所述外围设备的状态转变为能够与所述服务器装置进行通信的状态、即第一状态;
在包含从所述客户装置接收到规定的第二数据的情况的第二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所述设备接口控制部执行第二处理,该第二处理使得所述外围设备的状态转变为耗电量小于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接口控制部将由所述客户装置发送的、基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搜索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数据来使用。
CN2011101659099A 2010-06-30 2011-06-15 使用外围设备的系统、服务器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23142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49092A JP5143191B2 (ja) 2010-06-30 2010-06-30 周辺装置を利用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方法
JP2010-149092 2010-06-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4214A true CN102314214A (zh) 2012-01-11

Family

ID=45400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59099A Pending CN102314214A (zh) 2010-06-30 2011-06-15 使用外围设备的系统、服务器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05500A1 (zh)
JP (1) JP5143191B2 (zh)
CN (1) CN1023142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4637A (zh) * 2015-08-31 2017-03-08 波音公司 用于将飞行管理系统数据提供到外围设备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82891B1 (ko) * 2012-10-11 2020-02-28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상태 정보 표시 방법
SE539755C2 (sv) * 2012-11-27 2017-11-21 Hms Ind Networks Ab Kommunikationsmodul samt förfarande för att minska latensen för kommunikation av tidskritisk data mellan ett industrinätoch en elektrisk enhet
JP6060708B2 (ja) * 2013-01-30 2017-0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366386B2 (ja) * 2014-06-30 2018-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撮像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228930B2 (en) * 2016-01-28 2019-03-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ffload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and execution tasks to an assistant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0973A (zh) * 2003-04-30 2004-12-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打印机的打印机管理和打印控制系统
CN1833214A (zh) * 2003-05-12 2006-09-13 佳能株式会社 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方法及控制程序
US20080049243A1 (en) * 2006-08-28 2008-02-28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language switching for an imag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9041B2 (ja) * 2000-07-31 2007-09-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周辺装置管理装置、周辺装置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005869A (ja) * 2001-06-19 2003-01-08 Audio Technica Corp 電源コンセント
JP2004078388A (ja) * 2002-08-13 2004-03-11 Seiko Epson Corp 上位装置の電源のターンオフに連動して自機の電源をターンオフする下位装置及び電源制御方法
JP4239930B2 (ja) * 2004-08-19 2009-03-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制御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51860A (ja) * 2005-03-08 2006-09-21 Seiko Epson Corp 電源制御システム、サーバ、クライアント、電源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512767B2 (ja) * 2006-05-22 2010-07-28 サイレックス・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Usbデバイスの待機電力を省電力化する方法および省電力化するサーバコンピュータ
US8806013B2 (en) * 2007-04-30 2014-08-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haring a printer
JP5245612B2 (ja) * 2007-07-31 2013-07-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ポスティングサーバ、および、ポスティングサーバ制御方法
US7904739B2 (en) * 2007-10-08 2011-03-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anaging a power state for a periphera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0973A (zh) * 2003-04-30 2004-12-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打印机的打印机管理和打印控制系统
CN1833214A (zh) * 2003-05-12 2006-09-13 佳能株式会社 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方法及控制程序
US20080049243A1 (en) * 2006-08-28 2008-02-28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language switching for an imaging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4637A (zh) * 2015-08-31 2017-03-08 波音公司 用于将飞行管理系统数据提供到外围设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43191B2 (ja) 2013-02-13
JP2012014343A (ja) 2012-01-19
US20120005500A1 (en) 2012-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26240B2 (ja) 無線インターネットアクセス装置、sd制御チップ、及びデータ通信の方法
CN102314214A (zh) 使用外围设备的系统、服务器装置及方法
US20040090652A1 (en) Prin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having extende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functions
JP2005292922A (ja) Osイメージのデプロイメントマシン及び方法
TWI474180B (zh) 偵測遠端序列埠設備之系統及其方法
JP2003316719A (ja) Usbホストの役割をする上流の周辺機器
TW201914260A (zh) 擴展塢裝置、電子裝置及mac位址複製方法
EP1965307B1 (en) Adapter apparatus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JP2008022525A (ja) 通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937434B2 (ja) ホストとデバイスのいずれの役割も選択的に設定することができる通信コントローラ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EP2924955B1 (e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8965368B (zh) 具有网络功能的数据管理电路及基于网络的数据管理方法
JP2006243988A (ja) Usbデバイス、usbシステム及びusb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757482B2 (ja) 記憶装置及び記憶装置制御方法
KR20040018869A (ko) 화상형성장치
US20070245359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driver registration method
US20100226393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3478519B2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4900805B2 (ja) Osイメージのデプロイメントマシン及び方法
JP3814461B2 (ja)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記憶媒体
JP2004153742A (ja)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6277010A (ja) Usb−otg装置
JP2007323316A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2003335470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伝送システム
KR20070000682A (ko) 복수개의 usb 포트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및 상기화상형성장치에서 화상을 형성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