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7358B - 车辆遮阳板 - Google Patents
车辆遮阳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67358B CN102267358B CN201110112106.7A CN201110112106A CN102267358B CN 102267358 B CN102267358 B CN 102267358B CN 201110112106 A CN201110112106 A CN 201110112106A CN 102267358 B CN102267358 B CN 1022673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ng element
- back shaft
- separating part
- vehicle
- sun vi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2—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 B60J3/0204—Sun visors
- B60J3/0213—Sun vis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means
- B60J3/0217—Brackets for mounting the sun visor support arm to the veh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2—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 B60J3/0204—Sun visors
- B60J3/0213—Sun vis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means
- B60J3/0252—Structure of the support a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遮阳板(101)包括:遮阳板主体(103);支撑轴(105),其支撑所述遮阳板主体(103);安装托架(110),其将所述支撑轴(105)连接到车辆上;一对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其设置在所述支撑轴(105)的邻近所述安装托架(110)的轴端(106)处并且在所述支撑轴(105)的内部;分隔部(123,223,224),其插置在第一端(121a,122a)之间;以及一对端子(131,132),其将电力供给到所述第一端(121a,122a)。间隙(124)形成在所述第一端(121a)和所述第一端(122a)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分隔部(123,223,224)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遮阳板。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遮阳板包括将电力供给到设置在遮阳板主体中的电子器件的结构。例如,美国专利第7,108,309说明了具有这种结构的车辆遮阳板。所述车辆遮阳板包括在可旋转地支撑遮阳板主体的支撑轴中的导电元件。电力可以经由导电元件供给到设置在遮阳板主体中的电子器件。具体地,一对导电元件暴露在支撑轴的靠近轴的一端的侧面,并且由车辆侧端子的弹性推动力推动以从外侧夹紧所述一对导电元件。当支撑轴旋转时导电元件相对于端子的相对位置改变,以在通电状态和非通电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通电状态中端子与导电元件电连接,而在非通电状态中导电状态解除。
发明内容
当设计车辆遮阳板时,需要改进车辆侧端子和支撑轴侧导电元件之间的连接结构。例如,在美国申请第7,108,309中说明的车辆遮阳板可以以下方式防止一对导电元件的短路:支撑轴的轴端插置在一对导电元件之间的部分禁止断电状态下端子和一对导电元件之间的接触。然而,不考虑在支撑轴的旋转下端子和导电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端子以恒定接触压力与支撑轴的轴端恒定接触,因此存在对于由于长期使用引起的端子相对于导电元件的夹紧力减小的担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遮阳板,通过设置在支撑遮阳板主体的支撑轴的一对导电元件与车辆侧端子接触的结构,所述车辆遮阳板能够确保车辆侧端子的耐久性同时可靠地防止一对导电元件的短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应用于具有以下结构的各种车辆遮阳板的技术,在上述结构中设置在支撑遮阳板主体的支撑轴的一对导电元件的部分与车辆侧端子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车辆遮阳板是靠近车辆的前风窗玻璃的上部安装的遮阳板。所述车辆遮阳板至少包括遮阳板主体、支撑轴、安装托架、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分隔部以及一对端子。支撑轴具有轴端。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中的每一个分别具有第一端。在第一导电元件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导电元件的第一端中的至少一个与分隔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支撑轴是非导电性的并且支撑遮阳板主体。安装托架用作将支撑轴连接到车辆上的托架。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是设置在支撑轴的内部的导电元件(导电构件),并且在支撑轴延伸的方向上延伸。各个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的第一端从支撑轴的轴端突出。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的第一端彼此间隔并且在与支撑轴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这些第一端可以设置在支撑轴的轴端的端面上,或可以设置在支撑轴的轴端的外周面处。分隔部是非导电性的并且插置在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的第一端之间。分隔部可以与支撑轴整体形成或可以与支撑轴单独形成并连接到支撑轴上。
在上述结构中,支撑轴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支撑轴的第二段可绕第一段的轴线旋转。当支撑轴旋转到第一位置时,第一导电元件的第一端和第二导电元件的第一端各自接触用于供给电力的相应的端子,并且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通电。另一方面,当支撑轴旋转到第二位置(不同于第一位置的位置)时,分隔部接触端子,从而使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断电,并且禁止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的第一端接触端子。支撑轴的第一位置可以是位于邻近车辆的前风窗玻璃的前方位置。此外,支撑轴的第二位置典型地可以是位于沿车辆的侧窗的侧向位置。因此,当支撑轴被设定到第二位置时,分隔部防止在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之间发生短路。用于供电的端子可以形成为与车辆遮阳板独立的元件,或可以形成为车辆遮阳板的一部分。
此外,当支撑轴的第二段绕第一段的轴线旋转时,间隙防止不同于分隔部的部分以过大的力接触端子。因此,当支撑轴的第二段绕第一段的轴线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时,间隙能够减小施加到端子上的接触压力。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抑制由于长期使用引起的端子相对于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的第一端的夹紧力减小,因此可以保证端子的耐久性。此外,由于间隙可以省略不同于分隔部的部分,因此能够减小产品的重量和成本。
此外,在根据上述方案的车辆遮阳板中,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的第一端可以在支撑轴的第一段延伸的方向上从轴端的端面延伸,从而彼此平行,并且分隔部可以在轴端延伸的方向上从支撑轴的第一段的端面延伸。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在支撑轴的内部的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可以直接从支撑轴的轴端的端面直线延伸,从而分别形成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的第一端。因此,可以有效地简化车辆遮阳板的整体结构。
此外,在根据上述方案的车辆遮阳板中,分隔部可以是板或销。广义地杆可以是具有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横截面的形状。因此,分隔部可以具有简单的形状。
如上所述,通过设置在支撑遮阳板主体的支撑轴的一对导电元件与车辆侧端子接触的结构,车辆遮阳板能够确保车辆侧端子的耐久性同时可靠地防止一对导电元件的短路。
附图说明
下文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的显著性进行说明,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似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遮阳板101的整体配置的立体图,并且示出处于前方定位和侧向定位的车辆遮阳板101;
图2为围绕安装托架110的区域的立体图;
图3为当通电时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的示意图;
图4为当断电时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的示意图;
图5为当通电时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的示意图,并且使用分隔部(divider)223和234代替分隔部123;以及
图6为当断电时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的示意图,并且使用分隔部223和234代替分隔部1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遮阳板。图1为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遮阳板101的整体配置的立体图。
车辆遮阳板101靠近车辆的前风窗玻璃的上部安装。如图1所示,车辆遮阳板101包括遮阳板主体103、支撑轴105以及安装托架110。支撑轴105可旋转地支撑遮阳板主体103。安装托架110设置在支撑轴105的一端。安装托架110用于将支撑轴105连接到车辆上。
遮阳板主体103由芯、两个衬垫和盖子组成。芯由硬材料制成,并且基本上呈长方形。两个衬垫将芯夹在中间,并且彼此粘合在一起。盖子覆盖两个衬垫。此外,化妆镜107和镜盖107a设置在组装好的遮阳板主体103的一侧。化妆镜107可以在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转换,其中在闭合状态下化装镜107覆盖有镜盖107a,而在打开状态下化装镜107没有覆盖镜盖107a。用于化装镜107的灯108可以设置在化装镜107附近。随着化装镜107在化装镜107被覆盖的闭合状态和化装镜107没有被覆盖的打开状态之间切换,打开或关闭灯108。
支撑轴105具有第一段105a和第二段105b,并且基本呈L型。当车辆遮阳板101紧固到车辆上时,第一段105a在基本竖直的方向(图1中的箭头11的方向)上直线延伸。第二段105b与第一段105a整体形成,并且在与竖直方向垂直的基本水平的方向(图1中的箭头12的方向)上直线延伸。支撑轴105的第一段105a和第二段105b中的每一个具有圆形截面。
第一段105a短于第二段105b。因此,第一段105a还可以被称作短轴段。第一段105a经由安装托架110可枢转地紧固到车厢的顶棚的前角上。换句话说,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车辆遮阳板101可枢转地紧固到车厢的顶棚的右角上。相反,第二段105b长于第一段105a。因此,第二段105b还可以被称作长轴段。遮阳板主体103在其上边缘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段105b上。
在车辆遮阳板101紧固到车厢的顶棚之后,它可以通过围绕第二段105b的轴线枢转遮阳板主体103而放置到存储位置或下方位置上。在所述存储位置处,遮阳板主体103沿车厢的顶棚表面定向。而在所述下方位置处时,遮阳板主体103沿车辆的前风窗玻璃定向。支撑轴109设置在遮阳板主体103距第一段105a的远侧上。支撑轴109与紧固到车厢的顶棚表面上的钩(图中未示出)接合并被所述钩可枢转地固定。当遮阳板主体103的位置从存储位置变化到下方位置时或当遮阳板主体103从下方位置变化到存储位置时,被钩固定的支撑轴109使遮阳板主体103的枢转运动稳定。
此外,车辆遮阳板的101的位置可以按以下方式在位于邻近车辆的前风窗玻璃处的前方位置(由图1中的实线表示的位置)和位于沿车辆的侧窗处的侧向位置(由图1中的一长两短交替的虚线所示的位置)之间变化:遮阳板主体103与第二段105b一起绕第一段105a枢转,而遮阳板主体103的支撑轴109从钩处释放。前方位置和侧向位置分别对应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此处,在图2中说明了上述支撑轴105和安装托架110的特定结构,图2示出了围绕图1中的安装托架110的区域的立体图。应注意的是,为了方便说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遮阳板101中,假定的是当车辆遮阳板101紧固到车辆上时,支撑轴105的第一段105a延伸的第一方向(图1中的箭头11的方向)是竖直方向,支撑轴105的第二段105b延伸的第二方向(图1中的箭头12的方向)是横向,并且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图1中的箭头13的方向)是纵向。
如图2所示,安装托架110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延伸。安装托架110呈盘状。连接器130连接到安装托架110的朝向车厢的顶棚表面(未示出)的表面,也就是,形成在安装托架110的与第二段105b的相反侧上的托架上表面111。连接器130经由设置在安装托架110的托架上表面111上的接合部112连接到安装托架110上。每个接合部112形成为凹槽,连接器130的突出的下部区域130a在该凹槽处与接合部112接合。因此,安装托架110通过以下方式连接到连接器130上,即连接器130的下部区域130a与安装托架110的接合部112接合。
例如,支撑轴105由非导电性材料制成,诸如塑料材料或树脂材料。支撑轴105的一个轴端106(即,邻近第一段105a的轴端或邻近安装托架110的轴端)从安装托架110的托架上表面111延伸。一对(两个)金属导电元件121和122合并到支撑轴105中。典型地,导电元件121和122设置在注模模具中使得导电元件121和122彼此间隔,然后注入塑料材料以形成支撑轴105。对导电元件121和122(载流元件)直接涂覆支撑轴105的非导电性材料。
第一导电元件121平行于第二导电元件122延伸通过支撑轴105的第一段105a的内部和支撑轴105的第二段105b的内部。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圆形截面、三角形截面、多边形截面、椭圆形截面等等。当车辆遮阳板101紧固到车辆上时,这些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的两个第一端121a和122a从支撑轴105在邻近支撑轴105的第一段105a(安装托架110)的轴端106的朝向连接器130的端面106a上向外延伸(暴露)。
具体地,第一端121a和122a从轴端106的端面106a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从而彼此平行并且彼此间隔。因此,设置在支撑轴105内部的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可以直接从端面106a直线延伸,从而分别形成第一端121a和122a。因此,车辆遮阳板101的整体结构可以有效地简化。然而,位于邻近第二段105b的两个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的第二端121b和122b在第二方向上延伸。
单个分隔部123设置在第一导电元件121的第一端121a和第二导电元件122的第一端122a之间。分隔部123平行于这些第一端121a和122a延伸并且布置在这些第一端121a和122a之间。分隔部123是非导电性的并且由与支撑轴105的材料相似的非导电性材料制成。此外,在分隔部123和第一导电元件121的第一端121a之间形成了间隙124。在分隔部123和第二导电元件122的第一端122a之间形成另一个间隙124。分隔部123可与支撑轴105整体形成,或与支撑轴105分别形成并且连接到支撑轴105的轴端106上。
当安装托架110连接到连接器130上时,导电元件121和122的第一端121a和122a位于连接器130的一对金属端子(触点)131和132的对面。来自车辆侧电源的电力通过连接到车辆侧电源的端子131和132供给。此外,两个端子131和132都具有片簧结构,以使这些端子131和132能够朝所面对的第一端121a和122a供给弹性力。因此,第一端121a和122a被端子131和132的弹性力从外侧推动和夹紧。端子131和132可以形成为独立于车辆遮阳板101的元件或可以形成为车辆遮阳板101的一部分。
此外,当支撑轴105绕第一段105a的轴线枢转以使遮阳板主体103的位置在前方位置和侧向位置之间变化时,分别改变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的第一端121a和122a与连接器130的端子131和132之间的相对位置。由于第一端121a和122a与端子131和132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改变,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在通电状态和断电状态(也被称作非通电状态)之间切换。相似地,当遮阳板主体103的支撑轴109与车辆侧钩接合时,通过使遮阳板主体103绕第二段105b的轴线枢转,遮阳板主体103的位置在存储位置和下方位置之间切换,这同样使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在通电状态和断电状态之间切换。因此,两个导电元件都通电,所以灯108准备打开。
在图3中说明了安装托架110与连接器130的连接,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通电时的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并且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断电时的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
如图3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分隔部123是板。分隔部123插置在两个第一端121a和122a之间。在与第一段105a延伸的方向相交的平面上(特别地,在与第一段105a延伸的方向基本垂直的平面上),分隔部123包括布置在分隔区域125的外部的一对接触部123a和123b。分隔区域125由两个第一端121a和122a限定。接触部123a和123b在与设置第一端121a和122a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位于分隔区域125的外部。当断电时接触部123a和123b分别接触端子131和132。分隔区域125是图3中的斜线阴影区域,并且被定义为如下区域:包括由两个第一端121a和122a占据的区域以及在这两个第一端121a和122a之间的区域。换句话说,分隔区域125是两个第一端121a和122a形成长圆形的端部的长圆形区域。具体地,分隔区域125具有沿支撑轴105的轴端106观察到的长圆形。
此外,在如图3所示的实例中,在设置第一端121a和122a的方向上两个第一端121a和122a的外边缘之间的共面距离是d1,而分隔部123在与设置第一端121a和122a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是d2,存在d1>d2的关系式。换句话说,距离d1是分隔区域125的长度,距离d2是分隔部123的长度。选择性地,适当的时候,取而代之的是所述关系可以是d1≤d2。
通过上述结构,当如图3所示设定两个第一端121a和122a以及两个端子131和132之间的相对位置时,也就是说,当支撑轴105被设定在前方位置时,一个第一端121a接触一个端子131,而另一个第一端122a接触另一个端子132。因此,导电元件121和122通电(即,电流从车辆侧经由连接器130供给到导电元件121和122)。
相反,当如图4所示设定两个第一端121a和122a以及两个端子131和132之间的相对位置时,也就是说,当支撑轴105在侧向位置时,两个端子131和132与两个第一端121a和122a分离并且与分隔部123接触。因此,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断电(即,中断从车辆侧经由连接器130到第一导电元件121或第二导电元件122的电流的供给)。因此,分隔部123接触端子131和132,从而防止断电时第一端121a和122a接触端子131和132。也就是说,分隔部123用作禁止接触部。因此,由分隔部123限制端子131和132进入分隔区域125。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导电元件121和122之间发生短路。因此,分隔部123还可以被称作通电时限制端子131和132进入分隔区域125的缓冲器(baffle)或缓冲板(baffle board),或断电时防止端子131和132进入分隔区域125的防止部或防止板。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分隔部123设置有分别与上述第一导电元件121的第一端121a和第二导电元件122的第一端122a相距的间隙124。当支撑轴105围绕轴端106旋转时,间隙124可以防止不同于分隔部123的部分以过大的力接触端子131和132。因此,当支撑轴105绕轴端106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时,能够减小施加到端子131和132上的接触压力。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抑制由于长期使用引起的端子131和132对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的第一端121a和122a的夹紧力的减小,从而可以确保端子131和132的耐久性。此外,由于间隙124可以省略不同于分隔部123的部分,从而可以减小产品的重量和成本。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第一端121a和122a的方向上两个第一端121a和122a的外边缘之间的共面距离(分隔区域的长度)是d1,而分隔部123在与设置第一端121a和122a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是d2,存在d1>d2的关系。因此,可以减小断电时施加到端子131和132上的接触压力。
应注意的是,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以基于第一实施例作出改进。例如,可以实施作为第一实施例的改进的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单个板被设置为第一导电元件121的第一端121a和第二导电元件122的第一端122a之间的分隔部123。然而,可以以多种方式实施分隔部123的形状。例如,可以设置与分隔部123具有相似功能的多个部分代替分隔部123,或者除分隔部123之外还设置与分隔部123具有相似功能的多个部分。
在图5和6中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分隔部123进行了改进。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当使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分隔部223和234时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的通电状态。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当使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分隔部223和234时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断电状态。
如图5所示,分隔部223对应于上述分隔部123的接触部123a。此外,分隔部224对应于上述分隔部123的接触部123b。分隔部223和234中的每个均具有长方形(正方形)截面并且由非导电性材料制成。此外,分隔部223和234插置在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的第一端121a和122a之间的区域,并且每一个至少具有位于分隔区域125的外部的一部分。然后,当如图6所示设定两个第一端121a和122a与两个端子131和132之间的相对位置时,这些分隔部223和234分别接触端子131和132。这防止了在断电状态下第一端121a和122a与端子131和132之间的接触。也就是说,这些分隔部223和234用作禁止第一端121a和122a与端子131和132之间的接触的接触禁止部。因此,分隔部223和234具有与上述分隔部123相似的功能和有益效果。在第二实施例中,分隔部223和234都用作当断电时与端子131和132接触的接触部。在与设置有第一端121a和122a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分隔部223和234的接触部位于分隔区域125的外部。
在如图5和图6所示的实例中,两个分隔部223和234均与分隔区域125部分重叠。然而,作为替代,两个分隔部223和224可以设置在分隔区域125的外部。此外,在需要时,分隔部223和234中的每个可以是具有例如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截面的杆。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的第一端121a和122a设置在支撑轴105的轴端106的端面106a上;然而,选择性地,第一端121a和122a可以设置在支撑轴105的轴端106的外周面上。
尽管结合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应该注意的是适当的替换、修改和改进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此处提出的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旨在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合适地改进。
Claims (6)
1.一种车辆遮阳板(101),其特征在于包括:
遮阳板主体(103);
非导电性的支撑轴(105),其支撑所述遮阳板主体(103);
安装托架(110),其将所述支撑轴(105)连接到车辆上;
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它们设置在所述支撑轴(105)的邻近所述安装托架(110)的轴端(106)处并且在所述支撑轴(105)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沿所述支撑轴(105)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的第一端(121a)从所述支撑轴(105)的所述轴端(106)突出,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第一端(122a)从所述支撑轴(105)的所述轴端(106)突出,并且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1a,122a)彼此间隔并且在与所述支撑轴(105)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
非导电性的分隔部(123,223,224),其插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1a,122a)之间;以及
一对端子(131,132),其将电力供给到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1a,122a),其中
间隙(124)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的所述第一端(121a)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2a)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分隔部(123,223,224)之间,
所述支撑轴(105)包括第一段(105a)和第二段(105b),
所述支撑轴(105)的所述第二段(105b)能够绕所述第一段(105a)的轴线旋转,
当所述支撑轴(105)的所述第一段(105a)旋转到所述遮阳板主体(103)位于邻近所述车辆的前风窗玻璃处且沿所述车辆的所述前风窗玻璃定向的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1a,122a)各自接触相应的端子(131,132),并且
当所述支撑轴(105)的所述第一段(105a)旋转到所述遮阳板主体(103)位于沿所述车辆的侧窗处的第二位置时,所述分隔部(123,223,224)接触所述端子(131,132),从而禁止所述端子(131,132)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的所述第一端(121a)之间的接触,并且禁止所述端子(131,132)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2a)之间的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遮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1a,122a)在所述支撑轴(105)的所述第一段(105a)延伸的方向上从所述轴端(106)的端面延伸,并且
所述分隔部(123,223,224)在所述支撑轴(105)的所述第一段(105a)延伸的方向上从所述轴端(106)的所述端面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遮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1a,122a)延伸从而彼此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遮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123,223,224)是板或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遮阳板,其特征在于
分隔区域(125)的长度(d1)大于所述分隔部(123,223,224)的长度(d2),并且
所述分隔区域(125)是长圆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1a,122a)形成所述长圆形区域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遮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123,223,224)包括一对接触部(123a,123b,223,224),
所述接触部(123a,123b,223,224)位于分隔区域(125)的外部,并且
所述分隔区域(125)是长圆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1a,122a)形成所述长圆形区域的端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00366 | 2010-04-23 | ||
JP2010100366A JP5467918B2 (ja) | 2010-04-23 | 2010-04-23 |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67358A CN102267358A (zh) | 2011-12-07 |
CN102267358B true CN102267358B (zh) | 2015-03-25 |
Family
ID=44815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12106.7A Active CN102267358B (zh) | 2010-04-23 | 2011-04-25 | 车辆遮阳板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24950B2 (zh) |
JP (1) | JP5467918B2 (zh) |
CN (1) | CN10226735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67918B2 (ja) * | 2010-04-23 | 2014-04-09 | 共和産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
US8708395B1 (en) * | 2013-03-13 | 2014-04-29 | Sun Y. Kim | Attachment flap for vehicle sun visors |
US10099783B1 (en) | 2014-08-11 | 2018-10-16 | Fpv Manuals Llc | Accessory mounting for rotary wing aircraft |
CN106364289B (zh) * | 2015-07-20 | 2021-05-18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车辆遮阳板支架及遮阳板总成 |
US10065483B2 (en) | 2016-10-28 | 2018-09-04 | Teraflex, Inc. | Modular sun visor system |
US10081228B2 (en) * | 2016-11-08 | 2018-09-25 | Mahmoud Razzaghi | Car visor |
JP6568896B2 (ja) | 2017-06-20 | 2019-08-2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
JP6546620B2 (ja) | 2017-06-20 | 2019-07-1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
JP6546621B2 (ja) | 2017-06-20 | 2019-07-1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
JP6568899B2 (ja) | 2017-06-26 | 2019-08-2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
JP6865129B2 (ja) * | 2017-07-24 | 2021-04-2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
JP6904829B2 (ja) * | 2017-07-24 | 2021-07-2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
JP6899282B2 (ja) * | 2017-08-28 | 2021-07-0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
JP6574819B2 (ja) | 2017-08-28 | 2019-09-1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
KR102068701B1 (ko) * | 2018-03-20 | 2020-02-11 | 주식회사 용산 | 전원공급구조를 가지는 차량용 선바이저의 피봇암 |
JP6778721B2 (ja) | 2018-08-02 | 2020-11-0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サンバイザ用コネクタ |
JP6778720B2 (ja) | 2018-08-02 | 2020-11-0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サンバイザ用コネクタ |
JP6749371B2 (ja) | 2018-08-02 | 2020-09-0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サンバイザ用コネクタ |
JP6749370B2 (ja) | 2018-08-02 | 2020-09-0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サンバイザ用コネクタ端子 |
JP7283968B2 (ja) * | 2019-04-26 | 2023-05-3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
CN113928094B (zh) * | 2021-10-20 | 2024-04-30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汽车遮阳板基座、汽车遮阳板及汽车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86033A (en) * | 1993-11-13 | 1996-01-23 | Gebr. Happich Gmbh | Support shaft for a vehicle sun visor |
JP2002127746A (ja) * | 2000-10-25 | 2002-05-08 |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 サンバイザの取り付け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659596B1 (fr) | 1990-03-13 | 1992-12-11 | Rockwell Abs France | Bras de support coude pour pare-soleil alimente electriquement par des conducteurs. |
US6139083A (en) * | 1998-04-24 | 2000-10-31 | Lear-Donnelly Overhead Systems, Llc | Sliding core visor |
FR2783776B1 (fr) * | 1998-09-30 | 2000-11-03 | Eurostyle Sa |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 eclairage de plafonnier d'automobile |
US6368114B1 (en) * | 1998-12-17 | 2002-04-09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Electrical wiring structure for sunvisor |
JP3628567B2 (ja) * | 1999-11-10 | 2005-03-16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補機の固定構造 |
US6676129B2 (en) | 2001-04-12 | 2004-01-13 | Lear Corporation | Sun visor arm connection assembly and arrangement |
ES2300445T3 (es) * | 2002-05-07 | 2008-06-16 | Grupo Antolin-Ingenieria, S.A. | Parasol con brtazo conductor para vehiculos. |
JP2006213269A (ja) * | 2005-02-07 | 2006-08-17 | Kyowa Sangyo Kk |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とその製造方法 |
JP5467918B2 (ja) * | 2010-04-23 | 2014-04-09 | 共和産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
-
2010
- 2010-04-23 JP JP2010100366A patent/JP5467918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4-19 US US13/089,747 patent/US8424950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4-25 CN CN201110112106.7A patent/CN1022673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86033A (en) * | 1993-11-13 | 1996-01-23 | Gebr. Happich Gmbh | Support shaft for a vehicle sun visor |
JP2002127746A (ja) * | 2000-10-25 | 2002-05-08 |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 サンバイザの取り付け構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1230559A (ja) | 2011-11-17 |
US8424950B2 (en) | 2013-04-23 |
US20110260491A1 (en) | 2011-10-27 |
CN102267358A (zh) | 2011-12-07 |
JP5467918B2 (ja) | 2014-04-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67358B (zh) | 车辆遮阳板 | |
US20190356764A1 (en) | Housing assembly, dual-camer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01472378B (zh) | 弹片结构及应用该弹片结构的电子装置 | |
GB2079540A (en) | Electric drive unit | |
EP3547225A1 (en) | Smartcard with coupling frame and method of increasing activation distance of a transponder chip module | |
US7131383B2 (en) | Inner wall lining of the bellows of a connection between two hinge-linked vehicles or vehicle parts | |
CN210245722U (zh) | 一种天线组件及无线终端 | |
JP2019515447A (ja) | スプリングと端末 | |
CN201312024Y (zh) | 一种sim卡连接器 | |
CN1263632A (zh) | 拔动式开关 | |
CN210116405U (zh) | 一种人体压力开关及汽车座椅 | |
CN202153577U (zh) | 垫高型sim卡插槽装置 | |
CN106028624B (zh) | Pcb板的弹片、pcb板和移动终端 | |
JPH04262936A (ja) | 車両用のサンバイザ | |
JP2004291821A (ja) | 車両用ガラス | |
CN220483053U (zh) | 化妆镜安装结构 | |
CN215601295U (zh) | 一种防水卡托及移动终端 | |
CN110534899B (zh) | 电子设备及其天线结构 | |
CN104578537B (zh) | 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电机用刷架板 | |
CN112254328B (zh) | 一种空调固定装置及其空调 | |
CN108749536A (zh) | 一种汽车车门防撞装置 | |
CN211376501U (zh) | 一种翘板开关 | |
CN213242882U (zh) | 一种车用电气连接器 | |
CN219668098U (zh) | 一种多功能导乘屏 | |
CN210074257U (zh) | 一种多功能插线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