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6779B - 冲压设备 - Google Patents

冲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6779B
CN102256779B CN200980151414.1A CN200980151414A CN102256779B CN 102256779 B CN102256779 B CN 102256779B CN 200980151414 A CN200980151414 A CN 200980151414A CN 102256779 B CN102256779 B CN 1022567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piece
workpiece
press bed
drift
press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14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6779A (zh
Inventor
马丁.汉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ERMAR TECHNOLOGY HOLDING APS
Original Assignee
KIERMAR TECHNOLOGY HOLDING AP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ERMAR TECHNOLOGY HOLDING APS filed Critical KIERMAR TECHNOLOGY HOLDING APS
Publication of CN102256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6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6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67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5/00Ejecting or stripping-off devices arranged in machines or tools dealt with in this subclass
    • B21D45/02Eject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04Processes
    • Y10T83/0481Pun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748With work immobiliz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冲压设备(1),包括:机架(2);具有第一工具件(4)的第一冲压床(3),设置在机架(2)和第一工具件(4)之间;第一位移装置(5);具有第二工具件(7)的第二冲压床(6),在使用中,第二工具件布置在与第一工具件(4)相对的位置,设置在机架(2)和第二工具件(7)之间;用于在第一工具件(4)和第二工具件(7)之间引导工件(9)的装置(8);用于排出成形工件(9’)的装置(10);冲头(11),能够通过第一工具件(4)和第二工具件(7)之间开口(13,14)垂直地位移;用于位移冲头(11)的冲头汽缸(15),其中冲压设备还包括第二位移装置(16),其连接机架(2)和第二工具件(7),用于第二工具件(7)的在与开口(13,14)对齐的冲压位置和第二工具件的开口(14)在冲压床(3,6)外面的排出位置之间的水平位移,第一位移装置(5)连接在机架(2)和第一冲压床(3)之间,第一冲压床(3)能够垂直地位移,并且第二冲压床(6)紧固到机架(2)上,或者,第一位移装置(5)连接在机架(2)和第二冲压床(6)之间,其中第二冲压床(6)能够垂直地位移,并且第一冲压床(3)紧固到机架(2)上。

Description

冲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设备,包括:
机架;
具有第一工具件的第一冲压床,其中第一冲压床设置在机架和第一工具件之间;
第一位移装置;
具有第二工具件的第二冲压床,在使用中,所述第二工具件布置在与第一工具件相对的位置,其中第二冲压床设置在机架和第二工具件之间;
用于在第一工具件和第二工具件之间引导工件的装置;
用于排出成形工件的装置;
冲头,其能够通过第一工具件(4)和第二工具件(7)中的同轴开口垂直地位移;
用于位移冲头的冲头汽缸(15)。
而且,本发明涉及用于操作冲压设备的方法,所述冲压设备包括:
机架;
具有第一工具件的第一冲压床,其中第一冲压床设置在机架和第一工具件之间;
第一位移装置;
具有第二工具件的第二冲压床,在使用中,所述第二工具件布置在与第一工具件相对的位置,其中第二冲压床设置在机架和第二工具件之间;
用于在第一工具件和第二工具件之间引导工件的装置;
用于排出成形工件的装置;
冲头,其能够通过第一工具件(4)和第二工具件(7)中的同轴开口垂直地位移;
用于位移冲头的冲头汽缸(15)。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用于插入工件的装置,将工件引导到冲压设备中;
利用连接机架和冲压床的第一位移装置,将第一冲压床或第二冲压床垂直位移到冲压设备的冲压位置;
利用冲头汽缸,通过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将冲头移过工作冲程而形成工件,其中第一位置是冲头在第二工具件的开口外面的位置,第二位置是冲头在第二工具件的开口之内的位置;
将冲头返回到第一位置;
利用排出成形工件的装置,将工件排出。
在本发明中,成形工件意味着用冲压设备完全加工并准备在加工设备中进一步处理的工件,例如,进一步冲压操作或多余材料的切除。
根据通常结构,出于清楚的原因,使用术语垂直和水平。在它们彼此大致正交条件下,可以使用其它的定向。
在本申请中,用于成形工件的给定形式的工具由第一工具件、第二工具件和冲头组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常规的冲压设备具有带顶部工具的撞击装置,该顶部工具通过一个或多个液压缸用更大的力将工件朝冲压台上的底部工具冲压。因此,将工件保持在具有坯座力(blankholder force)的工具件之间。
连接于冲压设备的机架的冲头强压过工具件中的同轴开口,从而形成工件。冲头退缩到工件外面的位置。因此,工件突出到一个工具的开口中。
将顶部工具抬起到能够从冲压设备取出成形工件的位置,成形工件被排出。特别是,对于加工深的工件,这是一个缺点,因为在工件可被排出之前,顶部工具必须移动相对较大的距离。
顶部工具抬起的距离很大,影响冲压设备的周期和能耗。
在JP03 295 004 B2公开了具有下部冲压床和上部冲压床的冲压设备。上部冲压床设有上部工具,下部冲压床设有下部工具。当工件被冲压时,两个工具彼此相对设置。连接汽缸的冲头朝工件冲压并将工件拉延到上部工件的开口中,工件被成形,其中汽缸连接冲压设备的机架。
当工件被排出时,上部冲压床从冲压位置移到排出位置。上部冲压床在两个位置之间水平位移。
用于引导工件的装置和用于排出成形工件的装置直接连接上部冲压床。当工件被排出时,上部冲压床移到工件被排出的排出位置。同时,用于引导工件的装置移到下部工具上面的位置。工件放在工具上,上部冲压床移到冲压位置。当已经引入的工件被冲压时,用于引导工件的装置接收新工件。
上部冲压床通过轨道装置连接机器机架。机架顶部是敞开的,使得用于排出工件和引导工件的装置可以分别水平地位移,不会碰撞机器的任何部件。
在JP03 295 004 B2公开的冲压设备的缺点是每次工件被排出和新工件被引导移动的质量相对较大。
上部冲压床、上部工具、用于排出工件的装置和用于引导工件的装置的质量要被加速以移到排出位置,要被停止以排出,要沿相反方向加速以移到冲压位置,以及要被停止以冲压。具有相对较大速度的冲压床需要相对较强大的位移装置,以便保持短周期。否则,周期变长。
如果想要短周期,那么这种机器的能耗相对较大。
另一缺点是,在冲压设备可成形的工件穿入上部冲压床的开口时,在上部冲压床的切口区域的尺寸受限,必须用具有另一尺寸开口的第二上部冲压床来代替上部冲压床。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冲压设备,其对更深的工件具有短周期,重量轻,并且能耗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冲压设备适于使用与现有冲压设备兼容的落后工具。
发明的描述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前面描述中所提及类型的冲压设备来实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位移装置,第二位移装置连接机架和第二工具件,用于在与开口对齐的冲压位置和第二工具件的开口在冲压床外面的排出位置之间的第二工具件的水平位移,第一位移装置连接在机架和第一冲压床之间,其中第一冲压床能够垂直地位移,并且第二冲压床紧固到机架上,或者,第一位移装置连接在机架和第二冲压床之间,其中第二冲压床能够垂直地位移,并且第一冲压床紧固到机架上。
而且,本发明通过前面描述中所提及类型的方法来实现,其特征在于,在应用另一位移装置的情况下,第二位移装置设置成连接在机架和第二工具件之间,用于第二工具件的水平位移,第二工具件在开口对齐的冲压位置和第二工具件的开口在冲压床的外面的排出位置之间水平位移。
因此,当仅仅一个工具件在冲压位置和排出位置之间位移时,有可能获得短周期。这样最大可能地限制位移机械件的惯性,使得在冲压位置和排出位置之间移动时,加速和制动机械件需要更少能量。
工具件的水平位移能够使平坦深的工件排出。通过改变不同深度工件的工具,周期基本上保持相同。
现有技术用机器人输送的全自动冲压设备一般每分钟生产3-4个工件。用本发明的冲压设备,可以达到每分钟的工件产量大于4.5个工件,能耗降低大于35%。冲压设备的利用系数为80%,这样使年产量增加,通过两班倒的操作基本上多于80,000个工件。
第二工具件一般设置在移进和移出冲压设备的滑板上。在工件的冲压过程中,滑板和相关的导轨不用于传递力。
因为冲压床之一是静止的,因此有可能以这样的方式构造机架:在工件冲压过程中产生的力可以有效地从冲压床传递倒机架,其中冲压床构成工具件的大支撑表面。
机架一般由多个对齐的侧面构件组成,其中多个对齐的侧面构件焊接在一起。采用侧面构件,使得它们围住冲压床和工具件。机架在冲压设备的相对侧面具有通行开口,除了工具的更换之外,允许在冲压设备外面的第二工具件的水平位移和工件的引导。
与传统的冲压设备相比,机架的这种结构优化使重量减轻。这种重量减轻降低制造冲压设备的成本,同时也降低制造冲压设备底座的成本。
第一和第二冲压床的尺寸、形状和工具紧固件适于接受传统冲压设备的工具。因此,冲压设备变得与现有冲压设备的落后工具兼容。
第一或第二冲压床能够垂直地位移,用于在冲压过程中在工件上形成坯座力(blankholder force)或形成加工力。第一位移装置连接机架和可位移冲压床。静止的冲压床紧固到机架上。
冲压设备特别适合深的拉延,目前的情况经常是深工件。在传统的冲压设备中,排出要求长行程的汽缸来移动撞击装置,因为必须移动至少对应于工件深度的距离。传统冲压设备的撞击装置对应于本发明的可位移冲压床。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冲压设备的特征在于,冲头汽缸连接第一冲压床和冲头。
因此,实现了减少冲头和冲头汽缸之间的杆连接。
在大的压力下产生工件冲压时,在冲头汽缸和冲头之间具有尽可能少的接头并且具有短而刚硬的杆连接是有利的。
当增大压力时,在工件开始变形的同时,冲头和冲头汽缸被加预应力。在冲压结束时,当压力去除时,冲头和冲头汽缸的预应力减小,使它们到达它们的原始长度,同时工件的变形逐渐停止。这是控制活塞的速度和行程的阻尼。
越短的杆连接和越少的接头、越少的冲头和冲头汽缸被压缩,越容易保证工件每次都被均匀地拉延,从而越容易提供一致的质量。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冲压设备的特征在于,第一工具件布置在第二工具件下面的位置。
当第一冲压床能够垂直地位移时,可以达到第一位移装置仅需单程力提供者,因为第一冲压床在重力作用下沿第二方向位移。
当第二冲压床能够垂直地位移时,可以达到第一位移装置的尺寸不会被冲压活塞的大小所限制,因为第一位置装置设置在机架和在冲压设备相对侧的第二冲压床之间。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冲压设备的特征在于,第一工具件布置在第二工具件上面的位置。
这对于需要多次冲压的工件的操作是特别有利的,例如,对于采用第一拉延和第二拉延的多种深度拉延,而且这也被证明对于沉重、笨拙的工件是有利的。
第二工具件位移到冲压设备外面,已经被第一次拉延的工件放在第二工件上,工件的已拉延部分在第二工具件的开口中。然后,第二工具件位移到冲压设备中,到第一工具件的相对位置。然后,进行第二拉延。
如果第一冲压床垂直位移,第二冲压床静止,那么第一冲压床的垂直位移被进一步限制,因为第一位置装置不必位移至少对应于部分拉延工件高度的距离。
如果第二冲压床能够垂直地位移,并且第一冲压床静止,那么第二工具件设置在第一工具件下面的位置,第一位移装置可以是单程力的提供者,因为第二冲压床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位移。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冲压设备的特征在于,第一位移装置是液压缸。
液压缸例如相对液压膜片可以具有相对较长的行程。使用液压缸,能够垂直地位移的冲压床的位移需要大。
这对于操作多次冲压的工件是特别有利的,例如,对于采用第一拉延和第二拉延的深度拉延,或者对于冲压需要大间隙高度以进入冲压设备的工件是特别有利的。
通过第二拉延,当第一拉延之后进入冲压机时,工件部分成形。因此,工件具有对应于部分成形工件的高度。能够垂直地位移的冲压床必须能够位移一定距离,才可能将工件引导到第一和第二工具件之间的空隙中。
而且,可以达到冲压设备可以容纳安装高度变化更大的工具,因为它们具有更长行程,从而冲压设备可以补偿这种变化。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冲压设备的特征在于,第一位移装置是液压膜片。
液压膜片具有相对较短的行程。同时,它们具有非常小的安装高度。
对一次冲压形成的工件或者对于几个周期成形的工件的第一冲压,可以方便地选择具有液压膜片的冲压设备。
仅仅需要将第一冲压床位移到一定量,使得在第一和第二工具件之间有用于平坦毛坯的空间。一般说来,单程位移长度为2-15mm就足够。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冲压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附加冲头,其能够通过第一工具件和第二工具件中的附加同轴开口垂直地位移;
-附加冲头汽缸,用于位移所述至少一个附加冲头。
因此,可以达到能够形成具有几个凹陷的工件。例如,其是具有几个盆的厨房水槽。
在成形冲程过程中,活塞进入工件的穿入具有不同深度。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冲压设备的特征在于,第二位移装置适合于第二工具件在冲压位置和负载位置之间的水平位移,冲压位置是开口对齐,负载位置是第二工具件的开口在冲压床外面。
因此,可以实现冲压设备容易用于已经至少拉延一次的工件。当第二工具件移到第二工具件的开口在冲压床外面的负载位置时,工件可以放在第二工具件上,与冲压设备中两个工具件之间的间隙高度无关,因为在位移到冲压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高于平坦预制件的部分工件包含在第二工具件的开口中。
而且,还可以实现第一位移装置是短行程的液压膜片,因为仅仅需要将已拉延工件引导到冲压设备中的限制间隙高度。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冲头的速度和附加冲头的速度被控制,使得在整个工作冲程过程中,对于多个冲头来说,单个冲头的相对位置相对单个冲头全工作冲程是相同的。
控制活塞的速度而获得以下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活塞同时开始冲压;对于单个活塞的工作冲程来说,在冲压过程的任何时间,活塞在相同的相对深度;以及,活塞同时结束冲压。
结合被拉延的材料和弹性,用冲头形成工件。为了在不同深度尽可能分配该弹性和拉延,需要对所有凹陷同时进行冲压。相反,会有很大风险,在相邻凹陷之间的桥的材料会裂开,从而使工件不能用。
本实施例与另一实施例结合是有利,所述另一实施例的单个冲头汽缸直接连接第一冲压床和单个冲头,因为下面所述内容很重要,控制单个冲头相对其它冲头的位置,使得通过坯座力(blankholder force)和冲压力的作用产生的冲压设备的预应力尽可能小地影响冲头的位置。
根据所述实施例,在冲头汽缸和冲头中的阻尼更小,从而单个冲头的速度控制更精确。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实施工件引导步骤与实施工件排出步骤的时间大约相同。
因此,实现进一步缩短周期的目的,因为用于引导工件的装置在冲压设备中放置工件,同时第二工件移到排出位置。因此,当第二工具件返回到冲压位置时,工件正准备冲压。本实施例用于深拉延工件的第一冲压是有利的,因为该加工通常花很长时间,从而在循环中大量节省时间。
在第一工具件布置在第二工具件下面位置的机器的实施例中,用于引导工件的装置连接第二工具件,使得另一位移装置也位移用于引导工件的装置。一般说来,第二工具件位于与用于引导工件的装置连接的滑板中。
用于引导工件的装置会跟着进入冲压设备中,让工件越过第一工具件。当第二工具件位移到冲压位置时,用于引导工件的装置再从冲压设备中出来。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工件引导步骤包括附加步骤,其中:
-利用第二位移装置,将第二工具件水平位移到负载位置,其中第二工具件的开口设置在冲压床的外面;
-利用用于引导工件的装置,将工件放在第二工具件上;
-将第二工具件水平位移到冲压位置,其中通过第二位移装置,开口对齐。
由此,可以实现冲压设备容易用于已经至少拉延一次的工件。当第二工具件移到第二工具件的开口在冲压床外面的负载位置时,工件可以放在第二工具件上,与冲压设备中两个工具件之间的间隙高度无关,因为在位移到冲压位置的过程中,高于平坦预制件的部分工件包含在第二工具件的开口中。
在第一工具件布置在第二工具件上面位置的机器的实施例中,用于引导工件的装置设置在冲压设备外面。因此,将工件放在第二工具件上产生负载。
在第二工具件布置在第一工具件上面位置的机器的实施例中,用于引导工件的装置设置在冲压设备外面。因此,将工件放在第二工具件上产生负载。
用于引导工件的装置可以设置在冲压设备的相对侧面,象用于排出成形工件的装置一样。在本实施例中,负载位置不同于第二工具件的排出位置。
用于引导工件的装置可以设置在于用于排出成形工件的装置对面,在冲压设备的相同侧面。在本实施例中,负载位置与用于第二工具件的排出位置一致。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表示第一实施例,其中第二工具件在冲压位置;
图2表示第一实施例,其中第二工具件在排出位置;
图3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冲压设备的横截面图,其中第二工具件在冲压位置;
图4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冲压设备的横截面图,其中第二工具件在排出位置;
图5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冲压设备的横截面图,其中第二工具件在冲压位置;
图6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冲压设备的横截面图,其中第二工具件在排出位置;
图7a表示用于深拉延的工件;
图7b表示一个盆的第一拉延之后的成形工件;
图7c表示两个盆的第一拉延之后的成形工件;
图8图示工具的更换;
图9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冲压设备的横截面图,其中第二工具件在负载位置;
图10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冲压设备的横截面图,其中第二工具件在冲压位置;
图11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冲压设备的横截面图,其中第二工具件在排出位置;
图12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冲压设备的横截面图;
图13表示第五实施例的冲压设备的横截面图。
在附图的标注中,不同附图中相同或相应零件标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不用结合单个附图/实施例来详细解释。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表示冲压设备1的立体示意图。在图1中,冲压设备1被示出在冲压位置,在图2中,冲压设备1被示出在排出位置。
冲压设备1具有机架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机架2由三个侧面构件17组成,三个侧面构件17通过机架构件18以焊接结构连接。机架在两个相对侧面20、21中设置通行开口19。所示实施例中的冲压设备1是深拉延冲压设备。
在所示实施例的冲压设备1中,第一冲压床3设置在开口19的最下部位。多个第一位移装置5连接在机架2和第一冲压床3之间,使得第一冲压床3可以垂直地位移。第一工具件4紧固到第一冲压床3的顶侧。
在所示实施例的冲压设备1中,第二冲压床6设置在开口的最上部位。第二冲压床6静止并紧固到机架2上。第二工具件7设置在滑板22上,在第二位移装置16的作用下,可以在导轨23上水平地进出冲压设备1。第二工具件7具有在冲压设备1内冲压位置(参见图1)的位置,和在冲压设备1外面排出位置(参见图2)的位置。
工件9利用引导工件9的装置8放在第一工具件4和第二工具件7之间。用于引导工件9的装置8连接滑板22,也可以水平地进出冲压设备1。
用于引导工件9的装置8具有多个吸盘24,在冲压设备1外面,吸盘吸在工件9上,同时工件9’在冲压设备1内被冲压。当第二工具件7移到排出位置时,用于引导工件9的装置8随着工件9一起进入冲压设备中的开口19。解除吸盘24的真空,从而工件9放在第一工具件4的表面上。
利用排出成形工件9’的装置10来排出成形工件9’。第二工具件7移到排出位置,工件9’用排出汽缸25推出到第二工具件7的外面。成形工件9’落在传送带26上,此后,移到用于进一步加工的处理设备(未示出)。
图3和图4表示冲压设备1的横截面图。在图3中,冲压设备1被示出在冲压位置,在图4中,冲压设备1被示出在排出位置。
在冲压位置,在第一工具件4和第二工具件7中的同轴开口13、14对齐。
在排出位置,第二工具件的开口14位于冲压床3、6的外面。
工件9被引入冲压设备中,在图3的冲压位置。第一冲压床3位移,使得第一工具件4挤压工件9,工件9被第二工具件7支撑。
对于要被冲压一个周期的工件9’或要被冲压几次的工件9’的第一次冲压来说,一个周期的位移一般是2-15mm的距离,优选10mm。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位移装置5是与第一冲压床3协同工作的液压膜片。
对于工件9’的连续冲压的冲压1来说,位移的距离能够引导工件9,部分成形工件9’在第一工具件4和第二工具件7之间,对于各个工具件4、7的安装高度变化很大的冲压来说。在这些情况下,第一位移装置5是置入第一冲压床3的液压缸。
第一位移装置5的压力增加,造成在工件9上的压力增加,因为第二工具7和第二冲压床6支撑工件9,将力传递到机架2。这样,保证9完全保持不动,而工件9’被冲压,从而在成形工件9’中不会形成皱褶。
通过应用可垂直位移通过第一工具件4和第二工具件7的同轴开口13、14的冲头11形成工件9’。冲头11利用连接在冲头11和第一冲压床3之间的冲头汽缸15来位移。
当冲头11遇到工件9时,工件9的形状被初始化。冲头继续行进到第二工具件7中的同轴开口14。在这个动作期间,工件9被拉延入第二工具件7中,直到冲头11到达预定工作冲程,形成成形工件9’。工件9’的一面形成第二工具件7的形状,工件9’的另一面形成冲头11的形状。
冲头11返回到工件9’外面的位置。然后,9’为了排出而移出冲压设备1。当同轴开口14在第一冲压床3和第二冲压床6外面时,工件9’可以排出。
在所示实施例的冲压设备1中,第一工具件4包括第一基板27和毛坯座28。
毛坯座28直接与工件接触,因此,它由非常硬耐磨的材料制成。
第一基板27形成毛坯座28的基础并对第一工具件4提供良好的刚性。第一基板27和毛坯座28高于冲头11。因此,冲头11完全包含在第一工具件4的开口13中。
在所示实施例的冲压设备1中,第二工具件7包括第二基板30和拉环29。
拉环29直接与工件接触,因此,由非常硬而耐磨的材料制成。而且,当冲头向上冲压通过第二工具件7时,工件经由开口在拉环中成形。
第二基板30形成拉环29的基础,并对第二工具件7提供良好的刚性。拉环29和第二基板30的高度正好是所拉制工件可以完全包含在第二工具件7的开口14中。
在所示实施例的冲压设备1中,冲头11包括第三基板31和成形活塞32。
成形活塞32由非常硬而耐磨的材料制成,因为它直接接触工件9。基板31形成成形活塞32的基础,其目的是连接成形活塞32和冲头汽缸15以及引导冲头11经由第一工具件4中的导轨通过第一工具件4。
当毛坯座28、拉环29和成形活塞32磨损到成形工件9’不能满足几何公差要求时,它们可以拆卸、更换或修复。
图5表示冲压设备1具有附加冲头11’的横截面图,其中第二工具件4在冲压位置,图6表示冲压设备1具有附加冲头11’的横截面图,其中第二工具件4在排出位置。
附加冲头11’分别进一步通过第一工具件4和第二工具件7中的附加同轴开口13’和14’位移,用于在成形工件9’中形成另外的凹陷。冲压设备1设有调节冲头11、11’相对工作冲程的相对位置的控制器(未示出),使得两个冲头11、11’的工作冲程相同。这意味着它们同步开始拉制,又同步结束拉制,不考虑凹陷的深度。在排出过程中,第二工具件7中的开口14和另外的开口14’都在冲压床3、6的外面。
图7a表示工件9。工件9例如可以是厚度在0.3和1.5mm之间的钢或不锈钢。
图7b表示工件9’的示例。工件9’由0.8mm厚的不锈钢工件9制成,该工件9’是水槽,尺寸为480mm×340mm,深度为155mm。用于这样的工件的压边力(blank holding force)通常在500至1000吨(ton)之间。冲头汽缸15的尺寸一般形成为发送高达125吨的作用力。通常,对于冲头要选择一定的速度或速度曲线。然后,由冲头汽缸15发送的作用力将冲头的速度和工件的几何和材料特性。
图7c示出另一工件9’的示例。工件9’由0.8mm厚的不锈钢工件9制成,该工件9’是双洗涤槽,两槽的尺寸均为400mm×340mm,深度为155mm。
工件用具有附加冲头11’配置附加冲头汽缸15’以及第一工具件4和第二工具件7中的另外的开口13’、14’的冲压设备1制成。
图8图示如何进行工具更换。
冲压设备1的初始位置是冲压位置。
第一工具件4利用第一位移装置5靠着第二工具件向上推,此后,利用紧固工具将它们紧固。冲头与冲头汽缸15的连接设计成使得该连接能够使冲头11半自动或全自动地相对于从冲压设备移出的第一工具件4和第二工具件7脱离。然后,冲头11部分由第一工具件4支撑。
第一工具件4、第二工具件7和冲头11利用另一位移装置16移出冲压设备。
然后,工具作为一个单元从冲压设备1移开,移到工具库,用另一工件的其它工具替换。
图9-11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冲压设备1的的横截面图,其中具有第一工具件4的第一冲压床3布置在具有第二工具件7的第二冲压床6下面。第一位移装置5设置在机架2和第一冲压床3之间,第二位移装置16布置在第二工具件7和机架2之间。第二位移装置16适于第二工具件7在三个水平位之间水平位移。一个位置是在第二工具件的开口14在冲压床3、6的外面并且在所示实施例的冲压设备1的一侧的负载位置。另一位置是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工具件开口13、14对齐的冲压位置。第三位置是第二工具件的开口在冲压床3、6的外面并且在冲压设备1的另一侧的排出位置。
在图9中,冲压设备1被示出在负载位置。部分画出的工件9放在第二工具件7中,其中工件的突出部分包含在第二工具件的开口14中。工件9通过引导工件的装置8引导。当第二位移装置16朝冲压位置位移时,工件9通过第二工具件7移动到冲压设备1里面。
在图10中,冲压设备1被示出在冲压位置,其中部分画出的工件9插入到冲压设备1中,在第一和第二工具件的开口13、14对齐并且冲头11可以对工件9的另一成形而位移的位置。当通过位移第一位移装置5施加压边力时,工件9保持不动,位移第一位移装置是位移具有第一工具件4的第一冲压床3。
在图11中,冲压设备1被示出在排出位置。第二工具件7在第二位移装置16的动作控制下位移到排出位置。通过排出汽缸25,成形工件9’被排出,准备进一步在传送带26上传输。
图12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冲压设备的横截面图,其中具有第一工具件4的第一冲压床3布置在具有第二工具件7的第二冲压床6的上面。第一位移装置5连接机架2和第二冲压床6。第二工具件7在第二位移装置16的动作控制下在负载位置(未示出)、冲压位置和排出位置(未示出)之间位移。在图12中,冲压设备1被示出在冲压位置。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分别根据图12结合负载位置的图9以及排出位置的图11得出未示出的位置。
图13表示第五实施例的冲压设备的横截面图,其中具有第一工具件4的第一冲压床3布置在具有第二工具件7的第二冲压床6的下面。第一位移装置5连接在机架2和第二冲压床6之间。当第二工具件7在第二位移装置16的动作控制下位移到排出位置(未示出)时,装置8紧接着将工件引导到冲压设备1里面,以将工件放在第一工具件4上。根据图13结合图4,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得出未示出的位置。
附图标记:
1    冲压设备
2    机架
3    第一冲压床
4    第一工具件
5    第一位移装置
6    第一冲压床
7    第二工具件
8    引导工件的设备
9    工件
9’  成形工件
10   排出成形工件的装置
11   冲头
11’ 附加冲头
13   第一工具件中的同轴开口
13’ 在第一工具件中的附加同轴开口
14   第二工具件中的同轴开口
14’ 在第二工具件中的附加同轴开口
15   冲头汽缸
15’ 附加冲头汽缸
16   第二位移装置
17   侧面构件
18   机架构件
19   机架中的通行开口
20   冲压设备的一个相对侧面
21   冲压设备的另一相对侧面
22   滑板
23   导轨
24   吸盘
25   排出汽缸
26  传送带
27  第一基板
28  毛坯座
29  拉环
30  第二基板
31  第三基板
32  成形活塞

Claims (12)

1.一种冲压设备(1),包括: 
机架(2); 
具有第一工具件(4)的第一冲压床(3),其中第一冲压床(3)设置在机架(2)和第一工具件(4)之间; 
第一位移装置(5); 
具有第二工具件(7)的第二冲压床(6),在使用中,所述第二工具件(7)布置在与第一工具件(4)相对的位置,第二冲压床(6)设置在机架(2)和第二工具件(7)之间; 
用于在第一工具件(4)和第二工具件(7)之间引导工件(9)的装置(8); 
用于排出成形工件(9’)的装置(10); 
冲头(11),能够通过第一工具件(4)和第二工具件(7)之间的同轴开口(13,14)垂直地位移; 
用于位移冲头(11)的冲头汽缸(15),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位移装置(16),该第二位移装置连接在机架(2)和第二工具件(7)之间,用于在与所述开口(13,14)对齐的冲压位置和第二工具件的所述开口(14)在冲压床(3,6)外面的排出位置之间的第二工具件(7)的水平位移,第一位移装置(5)连接在机架(2)和第一冲压床(3)之间,其中第一冲压床(3)能够垂直地位移,并且第二冲压床(6)紧固到机架(2)上,或者,第一位移装置(5)连接在机架(2)和第二冲压床(6)之间,其中第二冲压床(6)能够垂直地位移,并且第一冲压床(3)紧固到机架(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汽缸(15)连接在第一冲压床(3)和冲头(11)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工具件(4)布置在第二工具件(7)下面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工具件(4)布置在第二工具件(7)上面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位移装置(5)是液压缸。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位移装置(5)是液压膜片。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附加冲头(11’),能够通过第一工具件(4)和第二工具件(7)之间的附加同轴开口(13’,14’)垂直地位移; 
附加冲头汽缸(15’),用于位移所述至少一个附加冲头(11’)。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位移装置(16)适合于在与所述开口(13,14)对齐的冲压位置和第二工具件的所述开口(14)在冲压床(3,6)外面的负载位置之间的第二工具件(7)的水平位移。 
9.一种操作冲压设备的方法,所述冲压设备包括: 
机架(2); 
具有第一工具件(4)的第一冲压床(3),其中第一冲压床(3)设置在机架(2)和第一工具件(4)之间; 
第一位移装置(5); 
具有第二工具件(7)的第二冲压床(6),在使用中,所述第二工具件(7)布置在与第一工具件(4)相对的位置,第二冲压床(6)设置在机架 
(2)和第二工具件(7)之间; 
用于在第一工具件(4)和第二工具件(7)之间引导工件(9)的装置(8); 
用于排出成形工件(9’)的装置(10); 
冲头(11),能够通过第一工具件(4)和第二工具件(7)之间的同轴开口(13,14)垂直地位移; 
用于位移冲头(11)的冲头汽缸(15),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所述引导工件(9)的装置(8),将工件(9)引导到冲压设备(1)中; 
利用连接在机架和冲压床(3,6)之间的第一位移装置(5),将第一冲压床(3)或第二冲压床(6)垂直位移到冲压设备的冲压位置; 
利用所述冲头汽缸(15),通过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将冲头(11)移过工作冲程而形成工件,其中第一位置是冲头在第二工具件(7)的所述开口(14)外面的位置,第二位置是冲头在第二工具件(7)的所述开口(14)之内的位置; 
将冲头(11)返回到第一位置; 
利用所述排出成形工件(9’)的装置(10),排出工件(9’),其特征在于,第二位移装置(16)设置成连接在机架(2)和第二工具件(7)之间,用于第二工具件(7)的水平位移,第二工具件(7)利用第二位移装置(16)而在冲压位置和排出位置之间水平位移,在冲压位置所述开口对齐,而在排出位置第二工具件的所述开口(14)布置在冲压床(3,6)的外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用于操作权利要求7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冲头(11)的速度和附加冲头(11’)的速度,使得在整个工作冲程中,对于这些冲头(11,11’),单个冲头(11,11’)相对单个冲头的全工作冲程的相对位置是相同的。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大约在与工件排出步骤相同的时间进行工件引导步骤。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件引导步骤包括附加步骤,其中: 
利用第二位移装置(16),将第二工具件(7)水平位移到负载位置,其中第二工具件的所述开口设置在冲压床(3,6)的外面; 
利用用于插入工件(9)的所述装置(8),将工件放在第二工具件上; 
利用第二位移装置(16),将第二工具件(7)水平位移到冲压位置,其中所述开口(13,14)对齐。 
CN200980151414.1A 2008-10-20 2009-10-15 冲压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67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KPA200801454 2008-10-20
DKPA200801454A DK176951B1 (da) 2008-10-20 2008-10-20 Pressemaskine
PCT/DK2009/050273 WO2010045947A1 (en) 2008-10-20 2009-10-15 Pres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6779A CN102256779A (zh) 2011-11-23
CN102256779B true CN102256779B (zh) 2014-06-18

Family

ID=42118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141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6779B (zh) 2008-10-20 2009-10-15 冲压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881570B2 (zh)
EP (1) EP2346675B1 (zh)
CN (1) CN102256779B (zh)
BR (1) BRPI0919716A2 (zh)
DK (1) DK176951B1 (zh)
ES (1) ES2530232T3 (zh)
RU (1) RU2537339C2 (zh)
WO (1) WO20100459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177328B1 (da) 2011-06-20 2013-01-14 Kiermar Technology Holding Aps Pressemaskine og fremgangsmåde til drift af en pressemaskine
US10016803B2 (en) 2014-05-09 2018-07-10 Honda Motor Co., Ltd. Blanking die and method of blanking sheet metal therewith
CN109746306A (zh) * 2019-01-30 2019-05-14 宁波骏腾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有升降传输带的冲压模具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40999A1 (en) * 2001-03-15 2002-09-18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cision Electrical Discharge Work's Press forming machine
CN201195411Y (zh) * 2008-05-27 2009-02-18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带预加压应力的薄料冲裁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8280A (en) * 1973-07-03 1975-11-11 Charles R Davis Machine work transfer apparatus
SU770839A1 (ru) * 1976-09-14 1980-10-15 Днепропетровский завод прессов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й ковочно-штамповочный пресс
US4078461A (en) * 1977-03-18 1978-03-14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Trimming press having die movable to inactive position to facilitate scrap removal
SU659407A1 (ru) * 1977-04-29 1979-04-30 Одесский Завод Прессов И Автоматов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й пресс двойного действи
US4203314A (en) * 1978-05-19 1980-05-20 American Can Company Positive transfer means between two independently driven mechanical presses
US4242900A (en) * 1979-07-09 1981-01-06 Dixon Automatic Tool, Inc. Parts unloading mechanism
SU1155464A1 (ru) * 1983-12-21 1985-05-15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яжелого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го Объединения "Уралмаш"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й пресс двойного действи
SU1426686A1 (ru) * 1986-08-01 1988-09-30 Краматорский Индустриаль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Штамп дл выдавливани деталей с фланцем
IE60104B1 (en) * 1987-05-04 1994-06-01 Barrett James Finta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pipe fittings
US4879894A (en) * 1988-06-06 1989-11-14 Roper Whitney Company Press with movable workpiece support carrier
JP2877889B2 (ja) 1990-04-13 1999-04-05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US5349843A (en) * 1992-08-06 1994-09-27 Buhrke Industries, Inc. Overhead belt discharge apparatus for container end closures
JP3295004B2 (ja) * 1996-11-05 2002-06-24 株式会社アミノ 低高型プレス装置
US6446478B1 (en) * 1999-07-29 2002-09-10 Progressive Tool & Industries Co. Two-stage hemming machine with movable dies
US7021099B2 (en) * 2003-06-12 2006-04-04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xtraction system for hot formed part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40999A1 (en) * 2001-03-15 2002-09-18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cision Electrical Discharge Work's Press forming machine
CN201195411Y (zh) * 2008-05-27 2009-02-18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带预加压应力的薄料冲裁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1114856A (ru) 2012-11-27
WO2010045947A1 (en) 2010-04-29
CN102256779A (zh) 2011-11-23
DK176951B1 (da) 2010-07-05
EP2346675A4 (en) 2013-11-13
US20110203432A1 (en) 2011-08-25
RU2537339C2 (ru) 2015-01-10
EP2346675A1 (en) 2011-07-27
ES2530232T3 (es) 2015-02-27
DK200801454A (en) 2010-04-21
US8881570B2 (en) 2014-11-11
EP2346675B1 (en) 2014-11-26
BRPI0919716A2 (pt) 2015-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76011C1 (ru) Прессовый агрегат с несколькими прессами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деталей из листового металла (варианты)
CN102216025B (zh) 用于高速激光冲裁的支承台架
CN102256779B (zh) 冲压设备
CN102029330A (zh) 一种自动送料装置
CN104438570A (zh) 冲压机
CN104325005A (zh) 冲压装置以及冲压机
CN108500525A (zh) 梯子制造装置以及梯子制造方法
CN105107922A (zh) 桶体拉伸成型工艺及采用该工艺制成的桶体
CN105290219A (zh) 一种拉伸成形冲孔复合模具
CN201720378U (zh) 用于加工齿圈坯件的模具
RU2723877C2 (ru) Формов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 частности шпиндельный пресс, и способ формования заготовок
CN102814382A (zh) 冲孔和矫平金属板的方法及其工具
CN103144050B (zh) 砂轮成型机及其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0080631U (zh) 一种锻造压机用多工位上砧装置
CN108160835A (zh) 一种冷柜内胆底板四圆角铆接方法
CN104815889B (zh) 全自动换向器弯钩机
CN204770147U (zh) 模内数控冲压模具
KR100645877B1 (ko) 제품 형상에 따른 프레스 장치 및 성형 방법
ATE443583T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sblasen und/oder besprühen von gesenken von schmiedepressen
CN208866262U (zh) 一种适用于大圆弧件的折弯模具
CN113909363A (zh) 一种数控冲床全自动上下料系统
CN109047504A (zh) 一种适用于大圆弧件的折弯模具
KR101675714B1 (ko) 다공정 프레스 시스템용 가변 트랜스퍼
US11833565B2 (en) Device for forming a sheet-metal workpiece
CN109352408A (zh) 一种滚丝轮加工机用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