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7512A - 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7512A
CN102237512A CN2010101602927A CN201010160292A CN102237512A CN 102237512 A CN102237512 A CN 102237512A CN 2010101602927 A CN2010101602927 A CN 2010101602927A CN 201010160292 A CN201010160292 A CN 201010160292A CN 102237512 A CN102237512 A CN 102237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material
hard carbon
preparation
flake graphite
natural fl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02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7512B (zh
Inventor
马士杨
熊德宇
刘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602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375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37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75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7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75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负极材料包括碳材料复合颗粒,所述碳材料复合颗粒包括基体、以及镶嵌在基体中的天然鳞片石墨;基体为硬碳,天然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径为200~500nm。本发明还公开其制备方法,其包括将硬碳前驱体和发孔剂混合并加热熔融,再加入天然鳞片石墨混合后造粒,然后球磨粉碎;再加入到萃取剂中萃取,后分离出固体;最后依次进行氧化处理、预碳化处理、碳化处理。本发明的负极材料首次不可逆容量低,大电流充放电性能优异。

Description

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受能源危机的影响,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动汽车用电池,与现有的小型携带设备对于电池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电动汽车用电池必须具有大的能量密度和高的输出功率,即要求正负极材料的比容量要高,以及支持在短时间内大电流充放电。
为了满足电动汽车性能的要求,电池的正极材料较为理想的材料为磷酸铁锂材料,磷酸铁锂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以及优异的大电流充放电等优点。
但是在负极材料中,目前还没有高比容量以及较好支持大电流充放电的负极材料。现有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一般为天然石墨。天然石墨具有明显的放电平台,且放电平台对锂电压很低,电池输出电压高。但是其并不支持大电流放电,并且易于与电解液发生反应,循环性能较差。这是因为石墨材料由于其完整的层状结构,在插层过程中导致锂离子与电解质共插到石墨片层,有机溶剂插入到石墨片层之间被还原,生成气体膨胀导致石墨片层剥落粉化,导致循环性能差;通常在天然石墨表面进行氧化,掺杂,包覆处理,用于提高天然石墨的循环性能。但这对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并没有改善。
人们开始针对硬碳材料进行研究,硬碳由于其较大的层间距和其特殊性质,为大电流充放电提供了条件,然而其不可逆容量居高不下、电极电位过高等缺陷到现在依然没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负极材料的首次不可逆容量高,大电流充放电性能较差,从而提供一种首次不可逆容量低,大电流充放电性能优异的负极材料。
一种负极材料,其包括碳材料复合颗粒,所述碳材料复合颗粒包括基体、以及镶嵌在基体中的天然鳞片石墨;
所述基体为硬碳,所述硬碳的层间距d002为0.337~0.385nm,孔隙率为20%~40%,平均孔径为450~650nm;
所述天然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径为200~500nm。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另一种上述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硬碳前驱体和发孔剂混合并加热熔融,再加入天然鳞片石墨混合后造粒,然后球磨粉碎;
(2)将步骤(1)的产物,加入到萃取剂中萃取,后分离出固体;
(3)将步骤(2)分离出的固体,依次进行氧化处理、预碳化处理、碳化处理。
本发明的负极材料可以满足电池在短时间内大电流充放电要求,同时具有不可逆容量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以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SEM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负极材料,其包括碳材料复合颗粒,所述碳材料复合颗粒包括基体、以及镶嵌在基体中的天然鳞片石墨;
所述基体为硬碳,所述硬碳的层间距d002为0.337~0.385nm,孔隙率为20%~40%,平均孔径为450~650nm;
所述天然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径为500~1000nm。
本发明中,在硬碳基体的内部以及表面都镶嵌有天然鳞片石墨,天然鳞片石墨均匀分散于硬碳基体中。
其中,本发明优选碳材料复合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20μm,更优选为12~15μm。
本发明的碳材料复合颗粒,其比表面积优选为0.5~20m2/g,更优选为5~10m2/g。
在本发明的碳材料复合颗粒中,硬碳与纳米碳黑粒子的质量比优选为10∶3~10∶8,更优选为10∶4~10∶6。
本发明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硬碳前驱体和发孔剂混合并加热熔融,再加入天然鳞片石墨混合,后冷却粉碎;
(2)将步骤(1)的产物,加入到萃取剂中萃取,后分离出固体;
(3)将步骤(2)分离出的固体,依次进行氧化处理、预碳化处理、碳化处理。
其中,硬碳前驱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常用的硬碳前驱体为石油沥青、焦油、煤沥青。本发明优选石油沥青或煤沥青。
从操作难度以及最终形成硬碳的性质考虑,本发明硬碳前驱体的软化点优选为120~260℃,更优选为180~210℃;H/C优选小于0.1。
本发明的发孔剂采用结构式中具有两个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例如联苯、萘、蒽、菲、芘、苯并芘等。本发明优选选自萘、蒽、菲和联苯中一种或几种。
天然鳞片石墨为本领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物质,本发明优选其平均粒径为400~600nm。
优选地,硬碳前驱体与发孔剂的质量比为2∶1~2∶3,更优选为1∶1。
其中,本发明优选加热熔融的温度为130~200℃,更优选为150~180℃。
步骤(1)的优选操作为:将硬碳前驱体和发孔剂加入到耐压搅拌罐中搅拌,加热到150~180℃熔融,再将天然鳞片石墨加入到熔融液中并混合均匀,然后冷却至至室温。最后进行粉碎,粉碎成粒径在1mm以下的粉末。
本发明的萃取剂,选用与发孔剂有较好的相容性、但与硬碳前驱体的相容性较差的有机溶剂。例如烃类有机溶剂、醇类有机溶剂。本发明优选己烷、庚烷、石脑油、煤油、乙醇、丙醇和丁醇中一种或几种。
将步骤(1)的产物加到萃取剂中搅拌,控制搅拌速率为200~500rad/min,搅拌时间为1~4h。然后过滤并干燥。
步骤(3)中氧化处理的目的是,可以增加硬碳中无序碳原子以及氧原子,从而改变硬碳前驱体的表面特性。
其中,氧化剂本发明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空气、氧气、NO2等,本发明优选氧化剂包括O2、O3、SO2、SO3或NO2中的一种或几种。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气体,也可以将这些气体与其他气体混合,例如空气。本发明可以直接采用空气,可以进一步节约成本。
其中,氧化过程中本发明优选,氧化的温度为200~300℃,时间为0.5h~3h;更进一步优选氧化温度为240~280℃,时间为1~2h。
本发明通过对氧化剂时间及温度等因素优选控制,从而有效控制了不融化程度,从而使沥青交联处理,从而使形成的硬碳性能更优异。
本发明中氧化过程中的升温速率优选10~25℃/h。升温速率过快,容易导致硬碳前驱体熔融粘在一起,结块,使部分孔道坍塌,部分氧化不到,氧化效果不好。
本发明优选氧化在搅拌条件下进行,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各种仪器,本发明优选采用高效沸腾干燥机。
其中,预碳化处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处理方式。
本发明的预碳化温度优选为600~800℃,更优选为600~650℃。
为了使预碳化的效果更好,升温速率优选为2~4℃/min。
本发明的预碳化处理的优选操作为:在N2保护下,以升温速率为2~4℃/min升温到600~650℃,并保温1~2h。
本发明还优选在预碳化之后,对预碳化后产物进行粉碎,使其平均粒径控制在7~20μm。这样可以使碳化的效果更好,最终材料的颗粒粒径更优。
其中,碳化处理亦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处理方式。一般是指1500℃以下使碳前驱体转变为碳。
本发明优选碳化处理为:在N2保护下,石墨炉中以2~4℃/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1000~1400℃下,并保温1~2h。
本发明的发明人意外发现,将小粒径的天然鳞片石墨分散在硬碳前驱体材料中,制成的硬碳复合材料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其首次不可逆容量。本发明的发明人推定是原因是:导致硬碳材料首次不可逆容量高的主要因素是:硬碳材料中有比较多不规则的微孔,这些微孔活性较高可以吸附大量的锂离子,从而使脱嵌出的锂离子很难到完全游离于电解液中,即参与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而本发明将小粒径的天然鳞片石墨加入到硬碳材料前躯体中,通过发孔、氧化、预碳化以及碳化处理后,天然鳞片石墨分散到硬碳材料中。一方面,必然有部分天然鳞片石墨裸露在微孔中;裸露的天然鳞片石墨,可以降低微孔对锂离子的吸附作用。另一方面,必然有部分天然鳞片石墨卡在微孔中,从而截断微孔,使原来幽长曲折的微孔变短,微孔的孔道变短,其吸附锂离子的活性大大降低。本发明还通过发孔剂造孔,使微孔更加规则性,并加大硬碳的孔径,也进一步降低微孔对锂离子的吸附作用。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硬碳前驱体:100g软化点为200℃,H/C原子比为0.1的石油沥青
发孔剂:100g萘
天然鳞片石墨:50g平均粒径为300nm的天然鳞片石墨
①将硬碳前驱体和发孔剂加入到5L耐压搅拌罐中,加热至170℃熔融,再向其中加入天然鳞片石墨并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将冷却后的大块固体粉碎成粒径在0.5mm以下的粉末。
②将上述粉末浸泡在600mL正己烷中2h,控制搅拌速率为300rad/min。然后过滤去除正己烷,将过滤后的粉末干燥。
③将②的粉末加入流化床中,一边流通热空气一边升温,升温速度15℃/h,270℃保温1小时。
然后,在常压下在氮气气氛中将氧化后的材料,以升温速率为4℃/min升温到650℃保温1.5h,得到炭前体。
最后,将炭前体粉碎成平均粒径为15μm的粉末,然后将其平铺在石墨盒中,堆层厚度为4~5mm,放入到氮气气氛炉中,以2~4℃/min升温速率升温到1200℃保温2h碳化。
得到的负极材料,记作A1。
实施例2
硬碳前驱体:100g软化点为200℃,H/C原子比为0.1的煤沥青
发孔剂:100g蒽
天然鳞片石墨:50g平均粒径为300nm的天然鳞片石墨
①将硬碳前驱体和发孔剂加入到5L耐压搅拌罐中,加热至180℃熔融,再向其中加入天然鳞片石墨并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将冷却后的大块固体粉碎成粒径在1mm以下的粉末。
②将上述粉末浸泡在600mL正己烷中2h,控制搅拌速率为300rad/min。然后过滤去除正己烷,将过滤后的粉末干燥。
③将②的粉末加入流化床中,一边流通热空气一边升温,升温速度10~25℃/h,270℃保温1小时,进行氧化处理。
然后,在常压下在氮气气氛中将氧化后的材料,以升温速率为4℃/min升温到650℃保温1.5h,得到炭前体。
最后,将炭前体粉碎成平均粒径为15μm的粉末,然后将其平铺在石墨盒中,堆层厚度为4~5mm,放入到氮气气氛炉中,以2~4℃/min升温速率升温到1200℃保温2h碳化。
得到的负极材料,记作A2。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发孔剂为50g萘;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得到的负极材料,记作A3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发孔剂为150g萘;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得到的负极材料,记作A4。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天然鳞片石墨的质量为30g;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得到的负极材料,记作A5。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天然鳞片石墨的质量为80g;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得到的负极材料,记作A6。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最后在石墨盒中碳化温度为1000℃;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得到的负极材料,记作A7。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最后在石墨盒中碳化温度为1400℃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得到的负极材料,记作A8。
对比例1
选用经过控制金属杂质总量小于1000ppm的平均粒径为15μm粉末状石墨作为负极材料,记作AC1。
对比例2
将100g软化点为200℃、H/C小于0.1石油沥青,粉碎制成平均粒径为0.5mm的粉末。将上述粉末加入流化床中,一边流通热空气一边升温,升温速度10~25℃/h,270℃保温1小时,进行氧化处理。
然后,在常压下在氮气气氛中将氧化后的材料,以升温速率为4℃/min升温到650℃保温1.5h,得到炭前体。
最后,将炭前体粉碎成平均粒径为15μm的粉末,然后将其平铺在石墨盒中,堆层厚度为4~5mm,放入到氮气气氛炉中,以2~4℃/min升温速率升温到1200℃保温2h碳化。
得到负极材料,记作AC2。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不加入天然鳞片石墨,其他部分同实施例1。制成的负极材料,记作AC3。
性能测试:
模拟电池的制备:
将丁苯橡胶(SBR)和羧甲基纤维素(CMC)溶于蒸馏水后,与A1-A8以及AC1-AC3、导电剂在室温下高速搅拌20min,其质量比例为:3∶2∶100。将搅拌好的材料涂于铜箔上,经烘干、压制成片后室温下真空干燥2h,与锂片组装成CR2016模拟电池;电解液采用韩国三星公司所生产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为1moL/L LiPF6-EC+DEC+EMC,隔膜采用Cellgard 2400微孔隔膜,电池的组装在充有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操作。此模拟电池做出来主要用于比容量测试和首次充放电效率测试。
比容量测试:在BK-6016AR柜(广州蓝奇电子实业有限公司)上以0.1C的电流将上述模拟电池从0.005V首次放电至2.5V,记录放电容量,比容量=放电容量/碳复合材料的质量。结果见表1。
首次充放电效率测试:在BK-6016AR柜(广州蓝奇电子实业有限公司)上以0.5毫安的恒电流将上述模拟电池充电至0.005伏,然后以0.2毫安的恒电流将电池放电至2.5伏,记录首次放电容量和首次充电容量,首次充放电效率=首次放电容量/首次充电容量×100%。结果见表1。
方形电池的制备:
采用A1-A8以及AC1-AC3与丁苯橡胶(SBR)、羧甲基纤维素(CMC)和导电剂super-P按照100∶3∶2∶1的重量比混合,加入适量的纯水作为分散剂调浆,均匀涂覆在铜箔上,经过真空干燥、辊压制成负极片;使用LiFePO4为正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PVDF、导电剂super-P按照94∶3∶3的重量比混合,加入适量的NMP作为分散剂调成浆料,涂覆在铝箔上,并经过真空干燥、辊压制成正极片;电解液采用韩国三星公司所生产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为1moL/LLiPF6-EC+DEC+EMC,隔膜采用Cellgard 2400微孔隔膜,组装成电池。此方形电池主要用来进行倍率充放电测试和倍率循环测试。
倍率充放电测试:在广州擎天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自动检测柜BS-9300上,用0.2C将方形电池恒流充至4.2V,0.2C放电至3.0V,记录放电容量;0.2C恒流充电至4.2V,1C放电至3.0V,记录放电容量;0.2C恒流充电至4.2V,5C放电至3.0V,记录放电容量;0.2C恒流充电至4.2V,10C放电至3.0V,记录放电容量。1C/0.2C放电比率=1C放电容量(mAh)/0.2C放电容量;5C/0.2C放电比率=5C放电容量(mAh)/0.2C放电容量;10C/0.2C放电比率=10C放电容量(mAh)/0.2C放电容量。结果见表1。
倍率循环测试:在广州擎天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自动检测柜BS-9300上将方形电池以2C的电流在3.0~4.2V之间循环,测试循环500次以后的容量保持率。结果见表1。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8在1C放电时的倍率比高于对比例1-3,但是5C和10C放电时的倍率比远远大于对比例1-3,这说明本发明的负极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有了大幅的提高。还可以看出,实施例1-8在2C电流充放电循环500次的容量保持率也远远高于对比例1-3。说明本发明的负极材料的大电流循环性能也有了大幅的提升。
从表1还可以看出,实施例的首次充放电效率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说明本发明的负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效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负极材料,其包括碳材料复合颗粒,所述碳材料复合颗粒包括基体、以及镶嵌在基体中的天然鳞片石墨;
所述基体为硬碳,所述硬碳的层间距d002为0.337~0.385nm,孔隙率为20%~40%,平均孔径为450~650nm;
所述天然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径为200~5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碳与所述天然鳞片石墨的质量比为10∶3~1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复合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复合颗粒的比表面积为0.5~20m2/g。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硬碳前驱体和发孔剂混合并加热熔融,再加入天然鳞片石墨混合后造粒,然后球磨粉碎;
(2)将步骤(1)的产物,加入到萃取剂中萃取,后分离出固体;
(3)将步骤(2)分离出的固体,依次进行氧化处理、预碳化处理、碳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碳前驱体选自石油沥青或煤沥青,所述发孔剂为选自萘、蒽、菲和联苯中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碳前驱体和所述发孔剂的质量比为2∶1~2∶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包括空气、O2、O3和NO2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的温度为200~300℃。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碳化处理的温度为500~700℃,碳化处理的温度为1000~1400℃。
CN2010101602927A 2010-04-21 2010-04-21 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2375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02927A CN102237512B (zh) 2010-04-21 2010-04-21 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02927A CN102237512B (zh) 2010-04-21 2010-04-21 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7512A true CN102237512A (zh) 2011-11-09
CN102237512B CN102237512B (zh) 2013-12-18

Family

ID=44887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02927A Active CN102237512B (zh) 2010-04-21 2010-04-21 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37512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1869A (zh) * 2012-09-26 2013-01-16 东莞市翔丰华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改性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30288117A1 (en) * 2012-04-25 2013-10-31 Samsung Sdi Co., Ltd. Negative electrode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WO2014032407A1 (zh) * 2012-08-28 2014-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5645379A (zh) * 2016-01-11 2016-06-08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沥青硬炭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068997A (zh) * 2017-03-15 2017-08-18 刘金财 一种基于碳生物质壳的硬碳/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97907A (zh) * 2019-05-09 2019-09-03 河北钒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能电池阴极芯片
CN115036473A (zh) * 2022-05-19 2022-09-09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硬碳前驱体和掺杂相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6462176A (zh) * 2023-03-25 2023-07-21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的超快速制备方法
CN116565199A (zh) * 2023-04-18 2023-08-08 湖南钠能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WO2024044963A1 (zh) * 2022-08-30 2024-03-07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和电子装置
CN117923463A (zh) * 2024-01-03 2024-04-26 广东钠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包覆的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5172A (zh) * 2004-06-12 2005-02-23 深圳市贝特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及制造方法
WO2010041907A2 (en) * 2008-10-10 2010-04-15 Knu-Industr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Negative active material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compri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5172A (zh) * 2004-06-12 2005-02-23 深圳市贝特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及制造方法
WO2010041907A2 (en) * 2008-10-10 2010-04-15 Knu-Industr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Negative active material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comprising the same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88117A1 (en) * 2012-04-25 2013-10-31 Samsung Sdi Co., Ltd. Negative electrode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US9252428B2 (en) * 2012-04-25 2016-02-02 Samsung Sdi Co., Ltd. Negative electrode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WO2014032407A1 (zh) * 2012-08-28 2014-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2881869A (zh) * 2012-09-26 2013-01-16 东莞市翔丰华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改性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5379A (zh) * 2016-01-11 2016-06-08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沥青硬炭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068997A (zh) * 2017-03-15 2017-08-18 刘金财 一种基于碳生物质壳的硬碳/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97907A (zh) * 2019-05-09 2019-09-03 河北钒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能电池阴极芯片
CN115036473A (zh) * 2022-05-19 2022-09-09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硬碳前驱体和掺杂相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WO2024044963A1 (zh) * 2022-08-30 2024-03-07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和电子装置
CN116462176A (zh) * 2023-03-25 2023-07-21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的超快速制备方法
CN116565199A (zh) * 2023-04-18 2023-08-08 湖南钠能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16565199B (zh) * 2023-04-18 2024-02-13 湖南钠能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17923463A (zh) * 2024-01-03 2024-04-26 广东钠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包覆的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7512B (zh) 2013-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7512B (zh) 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5862B (zh) 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54366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Ge et al. Copper-doped Li4Ti5O12/carbon nanofiber composites as anode for high-performance sodium-ion batteries
CN102468485B (zh) 一种钛酸锂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38252B (zh) 一种硅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2332571B (zh)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制造方法、锂离子电池及负极片
CN101969111B (zh) 锂离子电池硅碳合金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6293A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3326023A (zh) 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31434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0644A (zh) 锂离子电池硅-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6784741B (zh) 一种碳硅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CN104269555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用软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2867945B (zh) 含有中空碳纳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10814B (zh) 复合纳米结构碳层包覆磷酸铁锂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91920A (zh) 一种碳包覆纳米级锂铝合金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64612A (zh) 一种高导热导电性锂电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25997B (zh) 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69752A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的炭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94536A (zh) 高容量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炭材料
CN10307808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CN106941155B (zh) 一种稀土氢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69135A (zh) 溶胶凝胶法一步合成Li2ZnTi3O8/C纳米复合物及其应用
CN102569753A (zh) 动力用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