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5775A -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5775A
CN102235775A CN2011100710596A CN201110071059A CN102235775A CN 102235775 A CN102235775 A CN 102235775A CN 2011100710596 A CN2011100710596 A CN 2011100710596A CN 201110071059 A CN201110071059 A CN 201110071059A CN 102235775 A CN102235775 A CN 102235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water
water supply
heat exchanger
cold
produc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10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5775B (zh
Inventor
朴鲁马
朴熙雄
崔焕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235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5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5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57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7/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cascade operation, i.e. with two or more circuits, the heat from the condenser of one circuit being absorbed by the evaporator of the next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2Heat pumps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0/00Subcoolers, desuperheaters or superheaters
    • F25B40/04Desuperhea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中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包括:制冷循环回路,进行空气调节运转;热水供给回路,其利用第二制冷剂对热水供给槽内的水进行加热;热水供给回路包括:热水供给用压缩机,其对第二制冷剂进行压缩;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其使被热水供给用压缩机压缩的第二制冷剂对水进行加热的同时得以冷凝;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其使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中得以冷凝的第二制冷剂膨胀;级联热交换器,其与制冷循环回路相连接,使得从压缩机排出的第一制冷剂使在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中膨胀的第二制冷剂蒸发,然后使该第一制冷剂在制冷循环回路中得以冷凝、膨胀、蒸发。本发明具有能提高热水供给性能和空气调节性能的优点。

Description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将压缩机中被压缩的制冷剂的热量利用于热水供给和空气调节中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热泵是利用制冷剂的发热或冷凝热,将低温的热源传递给高温,或是将高温的热源传递给低温的制冷制热装置。
热泵包括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机构、室内热交换器,最近,趋于开发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用压缩机中得到压缩的制冷剂加热水并利用于热水供给,以使化石燃料的消耗达到最少。
JP2001-263857A(2001.9.26)中公开了一种制冷制热热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依次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膨胀机构、空气调节用热交换器后回收到压缩机,或是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依次通过空气调节用热交换器、膨胀机构、室外热交换器后回收到压缩机。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制冷制热热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中,由于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利用一个制冷循环中生成的热量热交换器,所以存在如下问题:要将热水供给温度迅速提高到高温,则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由低温制冷循环和高温制冷循环能提高热水供给温度,使低温制冷循环的制冷剂被利用于热水供给后,被利用于空气调节,从而能提高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包括:制冷循环回路,其包括第一制冷剂通过的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机构及室内热交换器,并能进行空气调节运转;热水供给回路,其利用第二制冷剂对热水供给槽内的水进行加热;上述热水供给回路包括:热水供给用压缩机,其对第二制冷剂进行压缩;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其使被上述热水供给用压缩机压缩的第二制冷剂对水进行加热的同时得以冷凝;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其使在上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中得以冷凝的第二制冷剂膨胀;级联热交换器,其与上述制冷循环回路相连接,使得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第一制冷剂使在上述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中膨胀的第二制冷剂蒸发,然后使该第一制冷剂在上述制冷循环回路中得以冷凝、膨胀、蒸发。
还包括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该水-制冷剂热交换器与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连接流路相连接,以使通过了上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对水进行加热,然后在上述制冷循环回路中得以冷凝、膨胀、蒸发。
还包括:地板取暖管道,其经由取暖水管与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相连接;地板取暖用泵,其设置在上述取暖水管上。
上述热水供给槽经由热水管与上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相连接;在上述热水管上设置有热水泵;上述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畜热槽,该畜热槽经由畜热管与上述热水管和取暖水管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
还包括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该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用于调节制冷剂的流动,以使通过了上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从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通过或绕过热交换器。
还包括制冷剂调节部,该制冷剂调节部用于调节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第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以使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第一制冷剂从通过或绕过上述级联热交换器。
还包括热交换器旁通流路,该热交换器旁通流路连接为能够将通过了上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引导到上述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之间,以使通过了上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从上述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中的一个分流。
上述膨胀机构包括室内膨胀机构和室外膨胀机构;上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连接在上述室内膨胀机构和室外膨胀机构之间。
还包括辅助制冷剂调节部,该辅助制冷剂调节部用于调节通过了上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以使通过了上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从通过或绕过上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
上述辅助制冷剂调节部在热水供给运转时调节成第一制冷剂流动到上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
还包括热交换器旁通阀,该热交换器旁通阀设置于上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上,用于约束第一制冷剂的流动。
还包括液态制冷剂阀,该液态制冷剂阀设置于上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和室内膨胀机构之间,用于约束第一制冷剂的流动。
上述膨胀机构包括室内膨胀机构和室外膨胀机构;上述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气液分离器,其设置于上述室内膨胀机构和室外膨胀机构之间,喷射管路,其将上述气液分离器的气态制冷剂喷射到上述压缩机,喷射制冷剂调节部,其设置于上述喷射管路,用于调节向上述压缩机喷射的气态制冷剂。
上述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气液分离器,其设置于上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和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之间;喷射管路,其将上述气液分离器的气态制冷剂喷射到上述热水供给用压缩机;喷射制冷剂调节部,其设置于上述喷射管路,用于调节向上述热水供给用压缩机喷射的气态制冷剂。
上述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用于切换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制冷/制热切换阀;上述级联热交换器经由热水供给流路与上述制冷循环回路相连接;上述热水供给流路包括: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其使被上述压缩机压缩的第一制冷剂流动到上述级联热交换器,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其使从上述级联热交换器流出的第一制冷剂流动到上述制冷/制热切换阀;上述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和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分别连接在上述压缩机和制冷/制热切换阀之间。
附图说明
若参照后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随附的附图,则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会变得更加明确。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一实施例在热水供给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一实施例在热水供给运转过程中进行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
图5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一实施例在地板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
图6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一实施例在地板制热运转的同时热水供给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
图7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一实施例在空间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
图8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一实施例在空间制冷运转的同时热水供给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具体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以下进行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结构将使用相同名称及附图标记,并省去与此相关的附加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本实施例中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包括:制冷循环回路2,其使第一制冷剂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热水供给回路10,其使第二制冷剂对热水供给槽4的水进行加热。
制冷循环回路2形成低温制冷循环,热水供给回路10形成与低温制冷循环进行热交换的高温制冷循环。
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由冷凝温度及蒸发温度相互不同的制冷剂构成。例如,在第一制冷剂为冷凝温度及蒸发温度低的R410a的情况下,第二制冷剂由其冷凝温度及蒸发温度高于第一制冷剂的R134a构成。
制冷循环回路2包括压缩机12、室外热交换器14、膨胀机构16、17、室内热交换器18,第一制冷剂循环于压缩机12、室外热交换器14、膨胀机构16、17、室内热交换器18,用于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
制冷循环回路2的空气调节运转包括吸入室内的空气并进行制热的空间制热运转以及吸入室内的空气并进行制冷的空间制冷运转。
在制冷循环回路2中,在压缩机12的吸入流路22设置储液器24,以防止第一制冷剂中的液态制冷剂流入到压缩机12,并在压缩机12的排出流路26设置机油分离器28,以在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和机油中分理出机油并回收到压缩机12。
室外热交换器14用于冷凝或蒸发第一制冷剂,其能由室外空气与第一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构成,也能由冷却水与第一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水-制冷剂热交换器构成。
在室外热交换器14由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构成的情况下,其设置室外风扇30,以向室外热交换器14吹送室外空气。
室外热交换器14经由热交换器连接管32与室内热交换器18连接。
膨胀机构16、17被设置于热交换器连接管32。
膨胀机构16、17包括:室外膨胀机构16,其被设置成靠近室外热交换器14和室内热交换器18中的室外热交换器14;室内膨胀机构17,其被设置成靠近室外热交换器14和室内热交换器18中的室内热交换器18。
热交换器连接管32包括:室外热交换器一室外膨胀机构连接管34,其连接有室外热交换器14和室外膨胀机构16;膨胀机构连接管36,其连接有室外膨胀机构16和室内膨胀机构17;室内膨胀机构一室内热交换器连接管38,其连接有室内膨胀机构17和室内热交换器18。
室内热交换器18使室内空气与第一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以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其设置有室内风扇39,以向室内热交换器18循环室内空气。
制冷循环回路2能由制冷用空调机构成,其被连接为从压缩机12得到压缩的第一制冷剂依次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4、膨胀机构16、17、室内热交换器18后回收到压缩机12,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
制冷循环回路2能由制热用空调机构成,其被连接为从压缩机12得到压缩的第一制冷剂依次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8、膨胀机构16、17、室外热交换器14后回收到压缩机12,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
制冷循环回路2能由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空调机构成,从压缩机12得到压缩的第一制冷剂在制热运转时,依次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4、膨胀机构16、17、室内热交换器18后回收到压缩机12,在制冷运转时,依次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8、膨胀机构16、17、室外热交换器14后回收到压缩机12。
制冷循环回路2优选地被设置为使室内热交换器18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以下,以其由切换制冷制热运转的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空调机构成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制冷循环回路2还包括制冷/制热切换阀40,其使第一制冷剂以压缩机12、室外热交换器14、膨胀机构16、17、室内热交换器18的顺序流动,或是以压缩机12、室内热交换器18、膨胀机构16、17、室外热交换器14的顺序流动。
制冷/制热切换阀40经由压缩机吸入流路22及压缩机排出流路26与压缩机12连接,由室外热交换器连接管42与室外热交换器14连接,并经由室内热交换器连接管44与室内热交换器18连接。
热水供给槽4中连接有:给水部5,其使外部的水供给到热水供给槽4;出水部6,其使热水供给槽4的水流出。
热水供给槽4经由热水管7与热水供给回路10的后述的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连接,在热水管7中设置有热水泵8。
在热水供给槽4中,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中得到加热后流入到热水供给槽4的水直接流出到出水部6。
热水供给槽4在其内部设置有与热水管7连接的热水供给线圈,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中得到加热的水在通过热水供给线圈时加热热水供给槽4内部,流入到给水部5的水由热水供给线圈得到加热并流出到出水部6。
热水供给回路10包括: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其使第二制冷剂得到压缩;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在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得到压缩的第二制冷剂在其中加热水的同时得到冷凝;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56,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得到冷凝的第二制冷剂在其中得到膨胀;级联热交换器(cascadeheat exchanger)58,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在其中使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56中得到膨胀的第二制冷剂得到蒸发。
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经由压缩机吸入流路51与级联热交换器58连接,经由压缩机排出流路53与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连接。
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经由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一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连接管55与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56连接。
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56经由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一级联热交换器连接管57与级联热交换器58连接。
级联热交换器58是减温器(desuperheater),在压缩机12中被加热的第一制冷剂在其中与利用于热水供给的第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得到冷凝。
级联热交换器58具有使加热的第一制冷剂通过的第一制冷剂流路以及使利用于热水供给的第二制冷剂通过的第二制冷剂流路。
级联热交换器58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在其之间相隔热传递部件并内外位置形成的二重管热交换器构成,也能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在其之间相隔热传递部件并交替地形成的板形热交换器构成。
在级联热交换器58中,第二制冷剂流路经由压缩机吸入流路51与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连接。
压缩机吸入流路51中设置有储液器59,其用于积蓄液态制冷剂,以防止液态制冷剂流入到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
级联热交换器58被连接为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后,在制冷循环回路2得到冷凝、膨胀、蒸发。
即,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由于第一制冷剂在级联热交换器58得到冷凝后,在制冷循环回路2得到冷凝、膨胀、蒸发,使同时进行热水供给运转和空气调节运转而提高效率,在级联热交换器58由第一制冷剂得到蒸发的第二制冷剂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得到冷凝,并能加热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的水,与第一制冷剂直接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并加热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的水的情况比较时,能更加提高热水供给温度。
级联热交换器58经由热水供给流路60与制冷循环回路2连接,以使第一制冷剂选择性地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
热水供给流路60是第一制冷剂为了被利用于热水供给而通过的流路,其包括: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62,其使制冷循环回路2的第一制冷剂,特别是从压缩机12得到压缩的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级联热交换器58的第一制冷剂流路;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其使从级联热交换器58的第一制冷剂流路流出的第一制冷剂流动到制冷循环回路2,特别是制冷/制热切换阀40。
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62和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分别连接在压缩机12和制冷/制热切换阀40之间。
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62的一端连接在压缩机排出流路26,另一端连接在级联热交换器58。
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的一端连接在级联热交换器58,另一端连接在压缩机排出流路26。
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加热级联热交换器58的第一制冷剂直接流动到制冷循环回路2,也能够在被利用于对室内进行地板制热或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制热后流动到制冷循环回路2。
以下,以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加热级联热交换器58的第一制冷剂在被利用于对室内进行地板制热或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制热后,在制冷循环回路2中再被利用于空气调节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还包括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该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与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连接流路70连接,以使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第一制冷剂在加热水后,在制冷循环回路2得到冷凝、膨胀、蒸发。
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中,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连接流路70与热水供给流路60连接。
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连接流路70包括:地板制热流入流路74,其使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的第一制冷剂流入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地板制热流出流路76,其使通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的第一制冷剂流出到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
地板制热流出流路76中设置有止逆阀78,其防止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的第一制冷剂通过地板制热流出流路76逆流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
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是在级联热交换器58得到一次冷凝的制冷剂在其中与水进行热交换而追加得到冷凝的冷凝热交换器。
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具有使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第一制冷剂通过的制冷剂流路以及使被利用于地板制热或室内空气调节制热的水通过的水流路。
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能由制冷剂流路和水流路在其之间相隔热传递部件并沿内外形成的二重管热交换器构成,也能由冷剂流路和水流路在其之间相隔热传递部件并交替形成的板形热交换器构成。
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由取暖水管82与设置于室内的地板的地板取暖管道80连接,在取暖水管82中设置有地板取暖用泵84的情况下,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第一制冷剂的热量被追加利用于室内的地板制热。
热泵式寄热水供给装置中包括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86,其调节制冷剂的流动,以使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第一制冷剂通过或绕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
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直接与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连接,以使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制冷剂始终被利用于地板制热,但是,其优选地被设置为使用户等选择性地执行地板制热运转。
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86由地板制热阀构成,其在用户等选择地板制热时,使第一制冷剂通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
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86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运转包括地板制热运转的情况下,调节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以使第一制冷剂流动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运转不包括地板制热运转的情况下,调节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以使第一制冷剂绕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
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86在地板制热运转时、在地板制热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同时进行时,在地板制热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及空气调节运转同时进行时,能调节第一制冷剂流动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
其中,空气调节运转中包括室内热交换器18对室内的空间进行制冷的空间制冷运转以及对室内的空间进行制热的空间制热运转。
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86由三通阀构成,该三通阀被设置于热水供给流路60特别是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以选择第一制冷剂的流出方向。
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86为三通阀的情况下,其入口部和第一出口部与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连接,第二出口部与地板制热流入流路74连接。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还包括制冷剂调节部90,该制冷剂调节部90调节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以使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通过或绕过级联热交换器58。
制冷剂调节部90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运转包括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中的至少一个运转的情况下,调节压缩机12中得到压缩的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级联热交换器58,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运转不包括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的情况下,调节压缩机12中得到压缩的第一制冷剂绕过级联热交换器58。
制冷剂调节部90在热水供给运转时,调节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级联热交换器58。
制冷剂调节部90在热水供给运转和空气调节运转同时进行时,调节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级联热交换器58。
制冷剂调节部90在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同时进行时,调节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级联热交换器58。
制冷剂调节部90在热水供给运转、地板制热运转及空气调节运转同时进行时,调节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级联热交换器58。
制冷剂调节部90在地板制热运转时,调节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级联热交换器58。
制冷剂调节部90在空气调节运转时,调节第一制冷剂绕过级联热交换器58。即,制冷剂调节部90在空间制冷运转时,调节第一制冷剂绕过级联热交换器58,在空间制热运转时,调节第一制冷剂绕过级联热交换器58。
制冷剂调节部6由一个三通阀构成,该三通阀设置于制冷循环回路2,用于选择制冷剂流出方向。
在制冷剂调节部6为三通阀的情况下,其入口部和第一出口部与压缩机流出流路26连接,第二出口部与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62连接。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包括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其被连接为使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第一制冷剂引导到室外热交换器14和室内热交换器18之间,以使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第一制冷剂绕过室外热交换器14和室内热交换器18中的一个。
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的一端连接在热水供给流路60,另一端连接在室内膨胀机构17和室外膨胀机构16之间。
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的一端连接在热水供给流路60中的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另一端连接在膨胀机构连接管36,以使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的制冷剂引导到室内膨胀机构17和室外膨胀机构16之间。
被引导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的制冷剂在室内膨胀机构17中得到膨胀后,在室内热交换器18中得到蒸发并回收到压缩机12,或是在室外膨胀机构16中得到膨胀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得到蒸发并回收到压缩机12。
即,在制冷剂通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引导到室内膨胀机构17和室外膨胀机构16之间时,在制冷循环回路2中不发生冷凝过程,而是只发生膨胀过程和蒸发过程,级联热交换器58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的热传递量将增大,热水供给效率和地板制热效率将提高。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包括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其调节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第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以使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第一制冷剂通过或绕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
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运转包括热水供给运转和空气调节运转两个运转时,调节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制冷剂绕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
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在热水供给运转和空气调节运转同时进行时,调节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制冷剂绕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
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在热水供给运转、地板制热运转及空气调节运转同时进行时,调节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制冷剂绕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
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在空气调节运转时,调节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制冷剂流动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
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在热水供给运转时,调节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制冷剂流动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
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在空气调节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同时进行时,调节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制冷剂流动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
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在地板制热运转时,调节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制冷剂流动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
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在热水供给运转的过程中达到除霜条件时,调节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制冷剂绕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此时,制冷循环回路2为了室外热交换器14的除霜,从制热运转切换为制冷运转,室外热交换器14得到除霜。对于室外热交换器14的除霜将在后面详细进行说明。
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由一个三通阀构成,该三通阀设置于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并选择制冷剂流出方向。
在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为三通阀的情况下,其入口部和第一出口部与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连接,第二出口部与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连接。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热交换器旁通阀96,其被设置于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用于约束制冷剂的流动;液态制冷剂阀98,其被设置于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和室内膨胀机构17之间,用于约束制冷剂的流动。
热交换器旁通阀96在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同时进行或是地板制热运转或是热水供给运转同时进行时开放,在空气调节运转或是空气调节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同时进行或是空气调节运转、热水供给运转及地板制热运转同时进行时关闭。
液态制冷剂阀98在空气调节运转或是空气调节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同时进行或是空气调节运转、热水供给运转及地板制热运转同时进行时开放,在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同时进行或是地板制热运转或是热水供给运转时关闭。
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制冷循环回路2构成具有室外机O和室内机I的分体式空调机,供给热水单元H与室外机O连接。
压缩机12、制冷/制热切换阀40、室外热交换器14、室外膨胀机构16及室外风扇30设置于室外机O。
室内膨胀机构17和室内热交换器18设置于室内机I。
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56、级联热交换器58及热水泵8设置于热水供给单元H。
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地板取暖用泵84及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86设置于热水供给单元H。
制冷剂调节部90、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热交换器旁通阀96及液态制冷剂阀98优选地设置于室外机O。
图3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一实施例在热水供给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热水供给运转时,按如下进行运转。
压缩机12进行驱动,制冷剂调节部90调节第一制冷剂向级联热交换器58流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86调节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的制冷剂绕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调节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的制冷剂通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室外风扇30进行旋转,室内风扇39不进行旋转,制冷/制热切换阀40以制热模式进行驱动,热交换器旁通阀96开放,液态制冷剂阀98关闭,热水泵8和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进行驱动,地板取暖用泵84不进行驱动。
在压缩机12驱动时,在压缩机12中得到压缩的第一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调节部90和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62后,流动到级联热交换器58,在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时,压缩机12中被加热的第一制冷剂与第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得到冷凝。
在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驱动时,在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中得到压缩的第二制冷剂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中得到冷凝后,在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56中得到膨胀,在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时,夺去第一制冷剂的热量而得到蒸发,并回收到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
在热水泵8驱动时,热水供给槽4的水通过热水管7流动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在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后循环到热水供给槽4,与没有热水供给回路10的情况比较时,热水供给槽4的内部将流入更高温的水。
此外,在级联热交换器58中得到冷凝的第一制冷剂流入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86,绕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并流入到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流入到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的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通过热交换器旁通阀96后在室外膨胀机构16中得到膨胀。在室外膨胀机构16中得到膨胀的第一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得到蒸发,通过制冷/制热切换阀40回收到压缩机12。
即,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依次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室外膨胀机构16、室外热交换器14、制冷/制热切换阀40后,回收到压缩机12。
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级联热交换器58使第一制冷剂得到冷凝并使第二制冷剂得到蒸发,室外热交换器14使第一制冷剂得到蒸发,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使第二制冷剂得到冷凝,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加热热水供给槽4的水。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热水供给运转时,第一制冷剂及第二制冷剂被利用于加热热水供给槽4的水,与第一制冷剂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8的情况比较时,其优点在于更迅速地提高热水供给槽4的水温。
图4是表示图3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一实施例在热水供给运转过程中进行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热水供给运转时,由于室外热交换器14作为蒸发机进行驱动,室外热交换器14上会结霜,在达到需要去除室外热交换器14上的冰霜的除霜条件时,继续进行热水供给运转的同时,被切换为去除室外热交换器14上的冰霜。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调节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以使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第一制冷剂绕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将制冷循环回路2从制热运转切换为制冷运转。
其中,除霜条件是热水供给运转的累计时间为设定时间以上的条件以及室外热交换器14的温度以设定时间以上保持设定温度以下的条件等即为满足的条件。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热水供给运转的过程中,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调节制冷剂流动到制冷/制热切换阀40,制冷/制热切换阀40以制冷模式进行驱动,液态制冷剂阀98开放,热交换器旁通阀96关闭。
在压缩机12中得到压缩后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时得到冷凝的第一制冷剂,在通过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时绕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并流入到制冷/制热切换阀40。通过制冷/制热切换阀40的第一制冷剂流动到室外热交换器14,对室外热交换器14进行除霜并再次得到冷凝,随后通过室外膨胀机构16和室内膨胀机构17中的至少一个并得到膨胀,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8并得到蒸发。从室内热交换器18蒸发的第一制冷剂通过制冷/制热切换阀40回收到压缩机12。
即,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依次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制冷/制热切换阀40、室外热交换器14、室外膨胀机构16、室内膨胀机构17、室内热交换器18、制冷/制热切换阀40后回收到压缩机12。
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级联热交换器58使第一制冷剂得到冷凝,室外热交换器14使制冷剂再次得到冷凝并除霜,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加热热水供给槽4的水。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热水供给运转时,由于第一制冷剂及第二制冷剂继续加热热水供给槽4的水并对室外热交换器14进行除霜,更迅速地提高热水供给槽4的水温并提高热水供给效率。
图5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一实施例在地板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地板制热运转时,按如下进行运转。
压缩机12进行驱动,制冷剂调节部90调节第一制冷剂向级联热交换器58流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86调节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的制冷剂通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调节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的制冷剂通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室外风扇30进行旋转,室内风扇39不进行旋转,制冷/制热切换阀40以制热模式进行驱动,热交换器旁通阀96开放,液态制冷剂阀98关闭,热水泵8和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不进行驱动,地板取暖用泵84进行驱动。
在地板取暖用泵84驱动时,地板取暖管道80的水通过取暖水管82流动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在通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后循环到地板取暖管道80。
在压缩机12驱动时,压缩机12中得到压缩的第一制冷剂在通过制冷剂调节部90和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62后,流动到级联热交换器58,在无热交换地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后,流入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86。流入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86的第一制冷剂通过地板制热流入流路74流入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在通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时,与水进行热交换而得到冷凝。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中得到冷凝的第一制冷剂通过地板制热流入流路76流出到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随后通过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流动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流动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的第一制冷剂在通过热交换器旁通阀96后,在室外膨胀机构16中得到膨胀,随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得到蒸发。从室外热交换器14蒸发的第一制冷剂通过制冷/制热切换阀40并回收到压缩机12。
即,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依次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室外膨胀机构16、室外热交换器14、制冷/制热切换阀40后回收到压缩机12。
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使第一制冷剂得到冷凝,室外热交换器14使第一制冷剂得到蒸发,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加热地板取暖管道80的水。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地板制热运转时,第一制冷剂被利用于加热地板取暖管道80的水,与第一制冷剂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8的情况或是热水泵60及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进行驱动的情况比较时,其优点在于更迅速地提高地板取暖管道80的水温。
图6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一实施例在地板制热运转的同时热水供给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地板制热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同时进行时,按如下进行运转。
压缩机12进行驱动,制冷剂调节部90调节第一制冷剂向级联热交换器58流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86调节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的制冷剂通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调节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的制冷剂通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室外风扇30进行旋转,室内风扇39不进行旋转,制冷/制热切换阀40以制热模式进行驱动,热交换器旁通阀96开放,液态制冷剂阀98关闭,热水泵8和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进行驱动,地板取暖用泵84进行驱动。
在压缩机12驱动时,在压缩机12中得到压缩的第一制冷剂在通过制冷剂调节部90和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62后,流动到级联热交换器58,在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时,压缩机12中被加热的第一制冷剂与第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得到冷凝。
在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驱动时,在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中得到压缩的第二制冷剂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中得到冷凝后,在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56中得到膨胀,在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时,夺去第一制冷剂的热量而得到蒸发,并回收到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
在热水泵8驱动时,热水供给槽4的水通过热水管7流动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在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后循环到热水供给槽4,与没有热水供给回路10的情况比较时,热水供给槽4的内部将流入更高温的水。
此外,在级联热交换器58中得到冷凝的第一制冷剂流入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86,通过地板制热流入流路74流入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在通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时,与水进行热交换而再得到冷凝。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中得到冷凝的第一制冷剂通过地板制热流入流路76流出到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随后通过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流动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流动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的第一制冷剂在通过热交换器旁通阀96后,在室外膨胀机构16中得到膨胀,随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得到蒸发。从室外热交换器14蒸发的第一制冷剂通过制冷/制热切换阀40并回收到压缩机12。
即,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依次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室外膨胀机构16、室外热交换器14、制冷/制热切换阀40后回收到压缩机12。
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级联热交换器58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使第一制冷剂得到冷凝并使第二制冷剂得到蒸发,室外热交换器14使第一制冷剂得到蒸发,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使第二制冷剂得到冷凝,以加热热水供给槽4的水。
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使在级联热交换器58中得到一次冷凝的第一制冷剂再次得到冷凝,以加热地板取暖管道80的水。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地板制热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同时进行时,第一制冷剂被利用于同时加热热水供给槽4的水和地板取暖管道80的水,第二制冷剂被利用于加热热水供给槽4的水,与第一制冷剂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8的情况比较时,其优点在于更迅速地提高热水供给槽4的水温和地板取暖管道80的水温。
图7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一实施例在空间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空气调节运转中的空间制冷运转时,按如下进行运转。
压缩机12进行驱动,制冷剂调节部90调节制冷剂绕过级联热交换器58、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并流动到制冷/制热切换阀40,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调节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的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室外风扇30和室内风扇39进行旋转,制冷/制热切换阀40以制冷模式进行驱动,热交换器旁通阀96关闭,液态制冷剂阀98开放,热水泵60、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地板取暖用泵84不进行驱动。
在压缩机12驱动时,在压缩机12中得到压缩的第一制冷剂在通过制冷剂调节部90后,绕过级联热交换器58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并流动到制冷/制热切换阀40,随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得到冷凝。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得到冷凝的第一制冷剂在室外膨胀机构16和室内膨胀机构17中的至少一个中得到膨胀,在室内热交换器18中得到蒸发。从室内热交换器18蒸发的第一制冷剂通过制冷/制热切换阀40回收到压缩机12。
即,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依次通过制冷/制热切换阀40、室外热交换器14、室外膨胀机构16、室内膨胀机构17、室内热交换器18、制冷/制热切换阀40后回收到压缩机12。
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室外热交换器14使第一制冷剂得到冷凝,室内热交换器18使第一制冷剂得到蒸发,室内空气与室内热交换器18进行热交换而得到冷却。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空间制冷运转时,第一制冷剂被利用于冷却室内空气。
此外,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空气调节运转中的空间制热运转时,只有制冷/制热切换阀40的模式为制热模式,其余调节与空气调节运转中的空间制冷运转相同。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空间制热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18使第一制冷剂得到冷凝,室外热交换器14使第一制冷剂得到蒸发,室内空气与室内热交换器18进行热交换而得到加热。
图8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一实施例在空间制冷运转的同时热水供给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空间制冷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同时进行时,按如下进行运转。
压缩机12进行驱动,制冷剂调节部90调节第一制冷剂向级联热交换器58流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86调节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的制冷剂绕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调节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64的制冷剂绕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并流动到制冷/制热切换阀40,室外风扇30进行旋转,室内风扇39进行旋转,制冷/制热切换阀40以制冷模式进行驱动,热交换器旁通阀96关闭,液态制冷剂阀98开放,热水泵8和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进行驱动,地板取暖用泵84不进行驱动。
在压缩机12驱动时,压缩机12中得到压缩的第一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调节部90和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62后,流动到级联热交换器58,在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时,在压缩机12中被加热的第一制冷剂与第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得到冷凝。
在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驱动时,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中得到压缩的第二制冷剂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中得到冷凝后,在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56中得到膨胀,在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时,夺去第一制冷剂的热量而得到蒸发,并回收到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
在热水泵8驱动时,热水供给槽4的水通过热水管7流动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在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后循环到热水供给槽4,与没有热水供给回路10的情况比较时,热水供给槽4的内部将流入更高温的水。
此外,在级联热交换器58中得到冷凝的第一制冷剂流入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86,绕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并流入到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流入到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的第一制冷剂流动到制冷/制热切换阀40,并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再次得到冷凝。
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得到冷凝的第一制冷剂通过室外膨胀机构16和室内膨胀机构17中的一个并得到膨胀,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8时得到蒸发,随后通过制冷/制热切换阀40并回收到压缩机12。
即,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依次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制冷/制热切换阀40、室外热交换器14、室外膨胀机构16、室内膨胀机构17、室内热交换器18、制冷/制热切换阀40后回收到压缩机12。
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级联热交换器58使第一制冷剂得到冷凝并使第二制冷剂得到蒸发,室外热交换器14使第一制冷剂再次得到冷凝,室内热交换器18使第一热交换器得到蒸发,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使第二制冷剂得到冷凝,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加热热水供给槽4的水。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热水供给运转和空间制冷运转同时进行时,第一制冷剂及第二制冷剂被利用于加热热水供给槽4的水,第一制冷剂在被利用于加热热水供给槽4的水后,被利用于冷却室内空气,从而迅速地提高热水供给槽4的水温,并同时对室内进行制冷。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本实施例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还包括畜热槽100,其在包括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中的至少一个运转的运转时,积蓄制冷剂的热量,畜热槽100以外的其它结构及作用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类似,故将使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去与之对应的详细说明。
畜热槽100在夜间等供电单价低时进行畜热,并在白昼等供电单价高时,将畜热槽100的热量供给到热水供给槽4或地板取暖管道80。
畜热槽100与热水管7和取暖水管82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以在热水供给运转或地板制热运转中的至少一个运转时进行畜热,也与热水供给运转或地板制热运转另外地设定有畜热运转并进行畜热。
其中,畜热运转是向畜热槽100积蓄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热量或是积蓄第一制冷剂的热量的运转,其与热水供给运转相同地进行运转,或是与地板制热运转相同地进行运转。
即,在畜热运转时,使压缩机12和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一同进行驱动,或是只有压缩机12单独进行驱动。
畜热槽100与热水管7进行连接,并与取暖水管82不进行连接,以使第一制冷剂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时进行畜热,并随后向热水供给槽4传递畜热。
畜热槽100与热水管7不进行连接,并与取暖水管82进行连接,以使第一制冷剂通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时进行畜热,并向地板取暖管道80传递畜热。
在畜热槽100只与热水管7和取暖水管82中的一个连接时,其优选与能同时积蓄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热量的热水管7连接。
畜热槽100最优选与热水管7和取暖水管82都进行连接,以在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中的至少某一个运转时进行畜热,或是在另外的畜热运转时进行畜热。
即,畜热槽100最优选由第一畜热管102与热水管7连接,由第二畜热管104与取暖水管82连接。
畜热槽100与热水供给槽4并联连接,从热水泵8抽吸的水供给到畜热槽100和热水供给槽4,在使用畜热的过程中热水泵8进行驱动时,畜热槽100和热水供给槽4的水进行循环并能提高热水供给槽4的温度。
畜热槽100与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并联连接,从地板取暖管道80抽吸的水供给到畜热槽100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在使用畜热的过程中地板取暖用泵84进行驱动时,畜热槽100和地板取暖管道80的水进行循环并能提高地板取暖管道80的温度。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畜热槽100在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同时进行或是热水供给运转或是地板制热运转的过程中,积蓄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或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的热量。
如上所述,在畜热槽100中积蓄第一制冷剂的热量和第二制冷剂的热量或是第一制冷剂的热量的状态下,当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需要以热水供给运转和空气调节运转同时进行时(即,热水供给负荷和空气调节负荷一同存在的情况),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以空气调节运转进行运转,热水泵8进行驱动,畜热槽100的水循环到热水供给槽4并加热热水供给槽4。
即,制冷剂调节部90调节第一制冷剂绕过级联热交换器58并流动到制冷/制热切换阀40,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不进行驱动,热水泵8进行驱动。
第一制冷剂循环于压缩机12、制冷/制热切换阀40、室外热交换器14、室外膨胀机构16、室内膨胀机构17、室内热交换器18并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畜热槽100的水循环于热水供给槽4和畜热槽100并对热水供给槽4内部进行加热。
此外,在畜热槽100中积蓄第一制冷剂的热量和第二制冷剂的热量或是积蓄第一制冷剂的热量的状态下,当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需要以地板制热运转和空气调节运转同时进行方式运转时(即,地板制热负荷和空气调节负荷一同存在的情况),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以空气调节运转进行运转,地板取暖用泵84进行驱动,畜热槽100的水循环到地板取暖管道80并加热地板取暖管道80。
即,制冷剂调节部90调节第一制冷剂绕过级联热交换器58并流动到制冷/制热切换阀40,地板取暖用泵84进行驱动。
第一制冷剂循环于压缩机12、制冷/制热切换阀40、室外热交换器14、室外膨胀机构16、室内膨胀机构17、室内热交换器18并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畜热槽100的水循环于地板取暖管道80和畜热槽100并对地板取暖管道80进行加热。
此外,畜热槽100与室内热交换器18连接。
在畜热槽100与室内热交换器18连接的情况下,室内热交换器18中分别形成使第一制冷剂通过的制冷剂流路和使水通过的水流路,第一制冷剂的热量通过水流路畜热于畜热槽100,随后通过水流路再传递到室内热交换器18。
畜热槽100在空气调节运转时进行畜热,并在随后的空气调节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同时进行或是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同时进行或是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及空气调节运转同时进行时,由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与热水供给运转或地板制热运转相同地进行运转,畜热槽100的畜热被利用于室内热交换器38中,提高热水供给和地板制热的效率。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
本实施例中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由压缩机12对第一制冷剂进行多级压缩的多级压缩机构成。
压缩机12包括:低压侧压缩部12a;高压侧压缩部12b,其与低压侧压缩部12a连接,用于使低压侧压缩部12a中进行压缩的制冷剂得到压缩。
在压缩机12中,低压侧压缩部12a和高压侧压缩部12b串联连接,在低压侧压缩部12a连接压缩机的吸入流路22,在高压侧压缩部12b连接压缩机的排出流路26。
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在室外膨胀机构16和室内膨胀机构17之间设置有气液分离器110,在气液分离器110中连接用于将气态制冷剂喷射到压缩机12的喷射管路(injection line)112。
气液分离器110设置于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和室外膨胀机构16之间,使在热水供给运转和制热运转同时进行或是热水供给运转或是制热运转时,向压缩机12喷射气态制冷剂。
喷射管路112的一端连接在气液分离器110,另一端连接在低压侧压缩部12a和高压侧压缩部12b之间。
在喷射管路112中设置有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14,其调节向压缩机12喷射的气态制冷剂。
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14用于调节从气液分离器110流出的气态制冷剂,其由通过开关控制而开放、关闭的开闭阀构成,也由通过开度控制而调节开度的电子膨胀阀构成。
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14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启动运转时关闭,并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稳定后开放。
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14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稳定后总是开放,也能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稳定后根据室外热交换器14的温度开放。
室外热交换器14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18,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14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稳定后,在由温度传感器118检测出的温度为设定温度以下时开放。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包括电子膨胀阀,其在热水供给运转和制热运转同时进行或是热水供给运转或是制热运转时,避免气液分离器110内部的液态制冷剂流动到喷射管路112,并将由喷射管路112喷射的气态制冷剂的压力降低为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4的冷凝压和室外热交换器14的蒸发压之间的中间压。
电子膨胀阀优选设置于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和气液分离器110之间,其设置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旁通阀96和气液分离器110之间,也设置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辅助制冷剂调节部94和热交换器旁通阀96之间。
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在热交换器旁通阀96由电子膨胀阀构成的情况下,在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同时进行或是热水供给运转或是地板制热运转时,将通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92的制冷剂的压力降低为冷凝压和蒸发压之间的中间压,在热水供给运转的过程中的除霜运转或是空气调节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同时进行或是空气调节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及地板制热运转同时进行或是空气调节运转时,热交换器旁通阀96关闭。
除了压缩机12、热交换器旁通阀96、气液分离器110、喷射管路112、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14以外的其它结构及作用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类似,故将使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去与之对应的详细说明。
以下,以热水供给运转为例进行说明。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热水供给运转时,如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同地进行运转,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启动后稳定了的状态下,当室外热交换器14为设定温度以下时,热交换器旁通阀96将制冷剂膨胀为级联热交换器58的冷凝压和室外热交换器14的蒸发压之间的压力,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14开放。
在热交换器旁通阀96的制冷剂膨胀和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14开放时,在压缩机12的低压侧压缩部12a和高压侧压缩部12b之间流入通过喷射管路112喷射的中间压的制冷剂,由此,具有如下优点:中间压的制冷剂流入引起的压缩期减少;由级联热交换器58的冷凝容量增大而实现寒冷地区或室外低温时有效的热水供给;降低压缩机12的最高管理温度。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地板制热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同时进行或是地板制热运转时,也能向压缩机12注入如上所述的中间压的制冷剂,实现有效的运转。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图。
在本实施例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由对第二制冷剂进行多级压缩的多级压缩机构成。
压缩机52包括:低压侧压缩部52a;高压侧压缩部52b,其被连接为使低压侧压缩部52a中进行压缩的制冷剂得到压缩。
在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中,低压侧压缩部52a和高压侧压缩部52b串联连接,在低压侧压缩部52a连接压缩机吸入流路51,在高压侧压缩部52b连接压缩机排出流路53。
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和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56之间设置有气液分离器120,在气液分离器120中连接用于将气态制冷剂喷射到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的喷射管路122。
气液分离器120和喷射管路122在热水供给运转或是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同时进行或是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及空气调节运转同时进行时,用于向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喷射气态制冷剂,喷射管路122的一端连接在气液分离器120,另一端连接在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的低压侧压缩部52a和高压侧压缩部52b之间。
在喷射管路122中设置有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24,其调节向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喷射的制冷剂。
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24用于调节从气液分离器120流出的气态制冷剂,其由通过开关控制而开放、关闭的开闭阀构成,也由通过开度控制而调节开度的电子膨胀阀构成。
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24在热水供给回路10启动运转时关闭,并在热水供给回路10稳定后开放。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包括电子膨胀阀126,其在热水供给运转或是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同时进行或是热水供给运转、地板制热运转及空气调节运转同时进行时,避免气液分离器120内部的液态制冷剂流动到喷射管路122,并将喷射管路122喷射的气态制冷剂的压力降低为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的冷凝压和级联热交换器58的蒸发压之间的中间压。
电子膨胀阀126设置于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和气液分离器120之间。
除了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电子膨胀阀126、气液分离器120、喷射管路122、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24以外的其它结构及作用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类似,故将使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去与之对应的详细说明。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热水供给运转或是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同时进行或是热水供给运转、地板制热运转及空气调节运转同时进行时,如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样进行运转,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启动后稳定了的状态下,电子膨胀阀126将制冷剂膨胀为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的冷凝压和级联热交换器58的蒸发压之间的中间压,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24开放。
在电子膨胀阀126的制冷剂膨胀和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24开放时,在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的低压侧压缩部52a和高压侧压缩部52b之间流入通过喷射管路122喷射的中间压的制冷剂,由此,具有如下优点:中间压的制冷剂流入引起的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的压缩期的减少;由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4的冷凝容量增大而实现有效的热水供给;降低热水供给用压缩机52的最高管理温度。
此外,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以不包括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连接管70、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止逆阀78、地板取暖管道80、取暖水管82、地板取暖用泵84及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86,在没有地板制热运转的情况下,以空气调节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中的至少一个运转方式进行运转,当然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范围内进行多种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具有如下优点:制冷循环回路和热水供给回路能一同提高热水供给槽的温度,能提高热水供给性能;在热水供给运转和空气调节运转同时进行时,通过加热级联热交换器得到冷凝的制冷剂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时,提高空气调节性能。
并且,能一同执行热水供给、地板制热及空间空气调节,从而具有效率高的优点。
并且,在热水供给运转时,由通过级联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绕过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中的一个,从而具有提高热水供给性能的优点。
并且,在热水供给运转的过程中,具有能对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并实现连续的热水供给的优点。
并且,在热水供给运转时,向压缩机喷射冷凝压和蒸发压之间的中间压的制冷剂,从而具有能防止在室外低温环境下热水供给性能降低,提高级联热交换器的冷凝性能并提高热水供给效率的优点。
并且,在热水供给运转时,向热水供给用压缩机喷射冷凝压和蒸发压之间的中间压的制冷剂,从而具有提高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的冷凝性能而提高热水供给效率的优点。

Claims (15)

1.一种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制冷循环回路,其包括第一制冷剂通过的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机构及室内热交换器,并能进行空气调节运转;
热水供给回路,其利用第二制冷剂对热水供给槽内的水进行加热;
所述热水供给回路包括:
热水供给用压缩机,其对第二制冷剂进行压缩;
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其使被所述热水供给用压缩机压缩的第二制冷剂对水进行加热的同时得以冷凝;
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其使在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中得以冷凝的第二制冷剂膨胀;
级联热交换器,其与所述制冷循环回路相连接,使得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第一制冷剂使在所述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中膨胀的第二制冷剂蒸发,然后使该第一制冷剂在所述制冷循环回路中得以冷凝、膨胀、蒸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该水-制冷剂热交换器与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连接流路相连接,以使通过了所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对水进行加热,然后在所述制冷循环回路中得以冷凝、膨胀、蒸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地板取暖管道,其经由取暖水管与所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相连接;
地板取暖用泵,其设置在所述取暖水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水供给槽经由热水管与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相连接;
在所述热水管上设置有热水泵;
所述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畜热槽,该畜热槽经由畜热管与所述热水管和取暖水管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该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用于调节制冷剂的流动,以使通过了所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从所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通过或绕过热交换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冷剂调节部,该制冷剂调节部用于调节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第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以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第一制冷剂从通过或绕过所述级联热交换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器旁通流路,该热交换器旁通流路连接为能够将通过了所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引导到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之间,以使通过了所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中的一个分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胀机构包括室内膨胀机构和室外膨胀机构;
所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连接在所述室内膨胀机构和室外膨胀机构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制冷剂调节部,该辅助制冷剂调节部用于调节通过了所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以使通过了所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从通过或绕过所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制冷剂调节部在热水供给运转时调节成第一制冷剂流动到所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器旁通阀,该热交换器旁通阀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上,用于约束第一制冷剂的流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态制冷剂阀,该液态制冷剂阀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和室内膨胀机构之间,用于约束第一制冷剂的流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胀机构包括室内膨胀机构和室外膨胀机构;
所述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还包括:
气液分离器,其设置于所述室内膨胀机构和室外膨胀机构之间,
喷射管路,其将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态制冷剂喷射到所述压缩机,
喷射制冷剂调节部,其设置于所述喷射管路,用于调节向所述压缩机喷射的气态制冷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还包括:
气液分离器,其设置于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和热水供给用膨胀机构之间;
喷射管路,其将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态制冷剂喷射到所述热水供给用压缩机;
喷射制冷剂调节部,其设置于所述喷射管路,用于调节向所述热水供给用压缩机喷射的气态制冷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用于切换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制冷/制热切换阀;
所述级联热交换器经由热水供给流路与所述制冷循环回路相连接;
所述热水供给流路包括:
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其使被所述压缩机压缩的第一制冷剂流动到所述级联热交换器,
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其使从所述级联热交换器流出的第一制冷剂流动到所述制冷/制热切换阀;
所述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和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分别连接在所述压缩机和制冷/制热切换阀之间。
CN201110071059.6A 2010-04-23 2011-03-21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57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38005 2010-04-23
KR1020100038005A KR101155497B1 (ko) 2010-04-23 2010-04-23 히트펌프식 급탕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5775A true CN102235775A (zh) 2011-11-09
CN102235775B CN102235775B (zh) 2014-06-18

Family

ID=44358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105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5775B (zh) 2010-04-23 2011-03-21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50837B2 (zh)
EP (1) EP2381192B1 (zh)
KR (1) KR101155497B1 (zh)
CN (1) CN10223577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5751A (zh) * 2014-08-28 2015-01-28 朱建雨 一种太阳能集热结合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的供热与制冷系统
CN108534210A (zh) * 2018-06-14 2018-09-14 济南金孚瑞供热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叠加式蓄能型热泵供热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16085B1 (ko) * 2010-08-17 2012-1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히트펌프
US9127851B2 (en) * 2012-06-28 2015-09-08 Yixin Yang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including a heat pump and a heat storage tank
JP5978099B2 (ja) * 2012-10-29 2016-08-24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給湯機
KR102122258B1 (ko) * 2013-12-31 2020-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SE541234C2 (en) * 2015-11-20 2019-05-07 Sens Geoenergy Storage Ab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eat pumping
CN106766722B (zh) * 2016-12-27 2022-07-29 浙江省能源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 颗粒状农林产品热泵干燥储存一体仓
WO2018193658A1 (ja) * 2017-04-19 2018-10-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WO2019231017A1 (ko) * 2018-05-31 2019-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순환수 전달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순환수 전달 시스템
USD1029211S1 (en) * 2021-10-01 2024-05-28 Bootbox Labs, Inc. Window mountable heat pump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7417U (zh) * 1978-09-04 1980-03-10
JPS5815170U (ja) * 1981-07-22 1983-01-29 株式会社東芝 冷暖房給湯装置
JPS58133546A (ja) * 1982-02-02 1983-08-09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ヒ−トポンプ式床暖房装置
JPH04143559A (ja) * 1990-10-02 1992-05-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熱ポンプ装置
JPH0464063U (zh) * 1990-10-16 1992-06-01
JP2005299935A (ja) * 2004-04-06 2005-10-27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装置
CN101535646A (zh) * 2006-12-01 2009-09-16 三电有限公司 冷冻机的往复式压缩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394741B (sv) * 1974-04-18 1977-07-04 Projectus Ind Produkter Ab Vermepumpsystem
JPS5537417A (en) 1978-09-01 1980-03-15 Hitachi Shipbuilding Eng Co Dehydrating water crushing equipment
JPS5815170A (ja) 1981-07-22 1983-01-28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2エンジン塔載機による電池放電状態表示回路
JPS5913871A (ja) * 1982-07-15 1984-01-24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ヒ−トポンプ式冷暖房湯沸かし装置
JPS60261A (ja) * 1983-06-17 1985-01-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冷凍サイクル
JPH0464063A (ja) 1990-07-03 1992-02-28 Sapporo Breweries Ltd 食品汚染菌の検出法
JP3985394B2 (ja) * 1999-07-30 2007-10-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4610688B2 (ja) 2000-03-17 2011-01-12 パナソニックエコ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冷暖房給湯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JP3925383B2 (ja) * 2002-10-11 2007-06-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給湯装置、空調給湯システム、及び給湯システム
KR100497161B1 (ko) * 2003-03-27 2005-06-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4143559B2 (ja) * 2004-01-28 2008-09-03 株式会社コーワ 掃除機用床ノズルの回転ロータ
JP4556453B2 (ja) * 2004-03-15 2010-10-06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エアコン
JP2006283989A (ja) * 2005-03-31 2006-10-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暖房システム
EP2131122B1 (en) * 2007-03-27 2014-11-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 pump device
WO2009098751A1 (ja) * 2008-02-04 2009-08-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空調給湯複合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7417U (zh) * 1978-09-04 1980-03-10
JPS5815170U (ja) * 1981-07-22 1983-01-29 株式会社東芝 冷暖房給湯装置
JPS58133546A (ja) * 1982-02-02 1983-08-09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ヒ−トポンプ式床暖房装置
JPH04143559A (ja) * 1990-10-02 1992-05-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熱ポンプ装置
JPH0464063U (zh) * 1990-10-16 1992-06-01
JP2005299935A (ja) * 2004-04-06 2005-10-27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装置
CN101535646A (zh) * 2006-12-01 2009-09-16 三电有限公司 冷冻机的往复式压缩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5751A (zh) * 2014-08-28 2015-01-28 朱建雨 一种太阳能集热结合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的供热与制冷系统
CN104315751B (zh) * 2014-08-28 2017-12-01 朱建雨 一种太阳能集热结合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的供热与制冷系统
CN108534210A (zh) * 2018-06-14 2018-09-14 济南金孚瑞供热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叠加式蓄能型热泵供热系统
CN108534210B (zh) * 2018-06-14 2023-12-01 济南金孚瑞供热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叠加式蓄能型热泵供热系统的实施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118417A (ko) 2011-10-31
KR101155497B1 (ko) 2012-06-15
EP2381192B1 (en) 2017-07-19
US20110259024A1 (en) 2011-10-27
CN102235775B (zh) 2014-06-18
US8850837B2 (en) 2014-10-07
EP2381192A3 (en) 2015-07-08
EP2381192A2 (en) 201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5776B (zh)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CN102235777B (zh)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CN102235775B (zh)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CN102401508B (zh)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CN108759138B (zh) 二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制冷系统的运行方法及系统
CN211345917U (zh) 一种优化制冷性能的蒸发式冷凝空调热泵系统
CN110762872A (zh) 一种交替除霜的冷风机系统
CN108775730B (zh) 蒸发冷低温型全热回收风冷热泵机组
CN101487639B (zh) 一种空冷双蒸发器热泵机组
CN109059352A (zh) 一种水汽能热泵机组及其系统
CN104061727A (zh) 基于结霜初始过程液滴快速蒸发的空气源热泵除霜装置
CN109237833B (zh) 湿膜式低温型全热回收多联热泵机组
KR20100059176A (ko) 축열 시스템
CN105758045A (zh) 一种超低温复叠式三联供热泵机组
CN112303970A (zh) 利用冷凝废热化霜的空调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208124664U (zh) 一种复叠式超低温热泵冷热水机组
KR20100005734U (ko) 히트펌프 축열 시스템
CN108759157B (zh) 一次节流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CN109827355A (zh) 冷库用热氟融霜型喷气增焓冷冻和热水二联供机组系统
KR20100005735U (ko) 축열 시스템
KR100987705B1 (ko) 핫가스 제상용 시스템이 적용된 냉동 사이클장치
KR101043034B1 (ko) 냉동시스템의 폐열회수 시스템
CN210004618U (zh) 一种蒸发冷太空能双源热泵热回收机组
JP2000121107A (ja) 氷蓄熱システム
KR100500954B1 (ko) 축열식 히트펌프유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