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0257B - 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制备方法应用 - Google Patents

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制备方法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0257B
CN102230257B CN2011101477156A CN201110147715A CN102230257B CN 102230257 B CN102230257 B CN 102230257B CN 2011101477156 A CN2011101477156 A CN 2011101477156A CN 201110147715 A CN201110147715 A CN 201110147715A CN 102230257 B CN102230257 B CN 1022302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amic acid
nanometre
coaxial
fluoropolymer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477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0257A (zh
Inventor
崔光磊
刘志宏
江文
姚建华
韩鹏献
徐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Shenlan Huize New Energy Qingd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1101477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302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30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0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0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0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由含氟聚合物皮层和聚酰亚胺芯层的复合纳米纤维构成,该膜的上下表面及内部孔分布对称。由含氟聚合物溶液与聚酰胺酸溶液的经同轴静电纺丝复合、机械辊压和热亚胺化制备得到;本发明的纳米纤维膜是综合了含氟聚合物和聚酰亚胺两者的优点,前者具有优良的电解液的浸润性、保液性和导离子性,后者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和高的耐热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纳米膜适用于高能锂离子储能电池和高功率动力电池中。

Description

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其高比容量,高电压,体积小,重量轻,无记忆性等优点,近十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对于使用液体电解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来说,在某些时候,锂离子电池容易出现冒烟,着火,爆炸,甚至造成人员受伤等安全隐患,使得高容量和动力锂离子电池还没有广泛应用,因而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是研发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关键。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安全对策之一是使电流遮断,其中电池隔膜起到重要的作用,具有多孔结构的聚合物的隔膜在较高温度下发生熔化,从而导致多孔结构的关闭,阻抗迅速增加而使电流遮断,该温度称为遮断温度(shut-down),又称自闭温度。此外,隔膜的孔关闭后,如果电池温度继续升高,超过隔膜的耐热温度时,隔膜会发生熔化,破坏,导致正极,负极直接接触而短路,此温度称为膜破坏温度(break-out)。现在常用的电池隔膜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由于熔化温度低于200℃(如PE隔膜的自闭温度为135-140℃,PP隔膜的自闭温度为170℃左右),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外部温度过高,放电电流过大或者电解液受热过程中的热惯性的情况下,即使电流被遮断,电池的温度也有可能继续升高,因此隔膜可能完全被破坏而导致电池短路,从而导致电池爆炸或着火。另外,单向拉伸的PE隔膜和PP隔膜,在横向上的拉伸强度也比纵向上拉伸强度的差很多,在电池叠片或受到意外冲击的情况下,存在膜破裂的隐患。因此,采用PE隔膜和PP隔膜的安全性较低。 
高容量和高功率电池内部热量增大和温度升高的因素很多,因此提高 电池的耐高温性能变得尤其重要。采用PE隔膜和PP隔膜的安全性能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因而需要耐热性能更好的高分子隔膜材料。CN101000951A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基隔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0的聚己内酯,环氧丙烷,聚甲基苯乙稀,聚苯乙烯为成孔剂来制备多孔的耐高温隔膜。CN101355143A公开一种高强度聚酰亚胺基隔膜的制备方法,在配方中另外添加了无机晶须或正硅酸酯。所添加的晶须包括硫酸钙晶须、钛酸钾晶须、硼酸铝晶须等,正硅酸酯包括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和正硅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CN101659753A公开了一种拉伸的聚酰亚胺基隔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碱土金属元素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铝、碱金属的磷酸盐为成孔剂,凝固液为盐酸、硫酸水溶液或磷酸水溶液等。将形成的聚酰胺酸膜拉伸并亚胺后得到拉伸的聚酰亚胺基隔膜。CN101304082A公开了一种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聚酰亚胺的前驱体与溶液混合反应成低聚物或纺丝后成多孔膜,并在大于200℃下转换成聚酰亚胺或含有聚酰亚胺成分的多孔膜。CN101665580A报道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聚酰亚胺基多孔隔膜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成孔物质为苯甲酸多元醇酯,苯二甲酸二烷基酯,多元酸烷基酯,烷基磺酸苯酯,氯化石蜡和环氧大豆蛋白等,该方法制备的隔膜,成品率高。CN101752540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聚酰亚胺基多孔隔膜,该隔膜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且三个表面中的孔道相互曲折贯通。成孔原理采用碱金属盐-酸凝固液或苯甲酸多元醇酯-热挥发等多种成孔原理。JP11310658A2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聚酰胺酸溶液膜与常用的聚烯烃多孔膜层压复合的方法获得0.01-10微米的多孔聚酰亚胺膜。该聚酰亚胺隔膜都属于不对称膜,制备时需要造孔剂,步骤繁琐,不利于批量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由含氟聚合物皮层和聚酰亚胺芯层的纳米纤维构成,该膜上下表面及内部孔分布对称。 
所述的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其中,纳米纤维的皮层厚度为50-100纳米,芯层直径为20-500纳米;该膜上下表面及内部孔的孔径小于300纳米且均匀,透气率为10-500秒。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聚酰胺酸溶液作为内流体,含氟聚合物溶液作为外流体,采用同轴静电纺丝对含氟聚合物溶液和聚酰胺酸溶液进行复合纺丝,然后用机械辊压、热亚胺化处理得到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其中:聚酰胺酸溶液是采用二元有机酸酐与有机二胺在溶剂中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的,其中二元有机羧酸与有机二胺的摩尔比为0.8-1.2,溶剂加入量为二元有机羧酸和有机二胺总重量的4.5-10倍;含氟聚合物溶液中含氟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5-25%;反应温度为0-25℃。 
所述的方法,其中,同轴静电纺丝的纺丝针头内腔直径为0.8-1.6毫米,外腔厚度为0.4-0.8毫米,电压为100伏-30千伏,针头与接受电极的距离为10-30厘米,内外腔流体纺丝液流量大于0.1毫升/小时,控制在0.1-1毫升/小时较合适,内外腔流量比为2-0.5;反应时间为18-30小时。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二元有机酸酐选自:均苯四甲酸二酐、联苯四酸二酐、二苯酮四酸二酐、氧联苯四甲酸二酐、双酚A二醚二酐、异丙基二苯酐中的一种;所述有机二胺选自:4,4’-二氨基二苯醚、3,4’-二氨基二苯醚、对苯二胺、间苯二胺、3,3’-二苯砜二胺、4,4’-二苯砜二胺、异丙基二苯胺、联苯二胺、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中的一种;所述溶剂选自: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间甲酚、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 
所述的方法,其中,含氟聚合物选自: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氯三氟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氟化乙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乙烯三氯氟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 
所述的方法,其中,聚酰亚胺如式1所示: 
Figure BSA00000509903500031
式1 
其中,A1为如下结构的芳基: 
所述的二胺可以是具有NH2-A2-NH2表示的结构的二胺,A2为如下结构的芳基; 
聚合度n为50-10000,相应聚酰胺酸的特性粘数为1.0-3.0分升/克,热分解温度为420℃以上。 
所述的方法,其中,含氟聚合物溶液的溶剂选自: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间甲酚、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 
所述的方法,其中,机械棍压的棍压强度为1-10兆帕,停留时间为5-30分钟;热亚胺化处理是在氮气、氩气或真空条件下梯度升温将辊压后的聚酰胺酸转化为聚酰亚胺,梯度升温为100-200℃保持0.5-1.5小时, 180-250℃保持0.5-1.5小时,230-280℃保持0.5-1.5小时,260-350℃保持0.5-1.5小时。 
本发明的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可以用在锂离子二次电池,该电池包括电极组和非水电解液,电极组和非水电解液密封在电池壳内,电极组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隔膜为本发明提供的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 
本发明的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由于采用导离子性高的含氟聚合物和耐高温的聚酰亚胺作为基材,因而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离子导电性,耐高温性能,良好渗透性和高的拉伸强度;本发明的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表面和内部孔分布均匀,孔径和孔隙率均满足导电率的要求,具有合适优良的透气度。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隔膜,加热到350℃高温也不会发生破裂,在150℃的热收缩率小于0.5%,在300℃的热收缩率均不大于1.5%,远小于现有技术中3%和5%的热收缩率,刺穿强度大于现有技术中电池隔膜的刺穿强度,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会发生短路现象,因而本发明提供的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可用于高容量和动力电池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和聚酰亚胺复合纳米纤维断面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是实施例1中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和聚酰亚胺复合纳米纤维切片的透射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同轴复合纳米纤维隔膜,其特征是由同轴复合纳米纤维构成,纤维的皮层为含氟聚合物,厚度为50-100纳米,纤维的芯层为聚酰亚胺,直径为20-400纳米,膜上下表面及内部孔分布对称均匀,孔径可调,拉伸强度高,更重要的是该膜离子导电性高,耐热性能好,即使在150℃也不会发生电池短路现象。 
本发明制备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方法,是采用同轴静电纺丝同时对外流体含氟聚合物溶液和内流体聚酰胺酸溶液进行复合纳米纺丝,然后用机械辊压压实,最后在高温下热亚胺化处理。 
本发明的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可以应用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该电池包括电极组和非水电解液,电极组和非水电解液密封在电池壳内,电极组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其中的隔膜为本发明的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 
本发明实施例中聚酰胺酸溶液优先采用二元有机酸酐与有机二胺在溶剂中进行缩合反应来制备,二元有机酸酐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如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联苯四酸二酐(S-BPDA)、二苯酮四酸二酐(BTDA)、氧联苯四甲酸二酐(ODPA)、双酚A二醚二酐(BPADA)、异丙基二苯酐(IPDA)之一。 
有机二胺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3,4’-二氨基二苯醚(3,4’-ODA)、对苯二胺(PDA)、间苯二胺(MDA)、3,3’-二苯砜二胺(SDA)、4,4’-二苯砜二胺(SDA)、异丙基二苯胺(IPDA)、联苯二胺(BPDA)、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之一。 
溶剂包括但不限于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间甲酚、二甲基亚砜之一。 
二元有机酸酐与有机二胺的摩尔比优选为0.8-1.2,更优选为1.00-1.02,优选情况下,溶剂的加入量是二元有机酸酐和有机二胺的总量的4.5-10倍,缩合反应的温度优选为0-25℃,时间优选为18-30小时。 
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可以是本领域常规的各种重复单元中含有聚酰亚胺基团的聚合物,优选情况下,所述聚酰亚胺为具有下述结构式的聚酰亚胺。 
Figure BSA00000509903500061
其中,A1优选为如下结构的芳基: 
Figure BSA00000509903500071
二胺可以是具有NH2-A2-NH2表示的结构的二胺,A2可以是如下结构的芳基; 
Figure BSA00000509903500072
聚合度n可以为50-10000,相应聚酰胺酸的特性粘数可以是1.0-3.0分升/克,热分解温度为420℃以上。 
本发明的含氟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偏氟乙烯(PVDF)、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偏氟乙烯-氯三氟乙烯共聚物(P(VDF-CTFE))、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P(VDF-TFE)、氟化乙丙烯(FEP)、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之一。 
含氟聚合物溶液是把上述含氟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其中含氟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5-25%,所用的溶剂包括但不限于N,N-二甲基乙酰胺、N,N- 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间甲酚、二甲基亚砜之一。 
上述制备的含氟聚合物溶液1.0-5.0毫升作为外流体,上述的聚酰胺酸溶液1.0-5.0毫升为 内流体,进行同轴静电纺丝制备复合皮芯结构纳米纤维隔膜,纺丝针头内腔直径为0.8-1.6毫米,外腔厚0.4-0.8毫米,电压为100伏-30千伏,针头与接受电极的距离为10-30厘米,内流体和外流体的流量均大于0.1毫升/小时,流量比为2-0.5。 
对制备的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机械辊压处理,辊压强度在1-10兆帕之间,停留时间在5-30分钟。 
对辊压后的膜在梯度升温的条件下逐步热亚胺化,在氮气、氩气或真空下加热将聚酰胺酸转化为聚酰亚胺,以得到同轴复合纳米纤维无纺布膜。加热的温度为100-200℃下保持0.5-1.5小时,180-250℃下保持0.5-1.5小时,230-280℃下保持0.5-1.5小时,260-350℃下0.5-1.5小时。 
实施例1 
将4.36克均苯四甲酸二酐、4.00克二氨基二苯醚、45.5毫升N,N-二甲基乙酰胺加入到150毫升的四口烧瓶中,然后在冰浴0~5℃下搅拌反应,反应时间为24小时,得到均一的聚酰胺酸溶液(质量分数为15%)。反应完后,聚酰胺酸溶液放置在冰箱中4℃保存。取出1.66克聚酰胺酸溶液于5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定容到50毫升,配制成0.0050克/毫升的溶液,采用乌氏粘度计在30℃的水浴中测定其特性粘度为2.11dL/g。取出1.0毫升聚酰胺酸溶液作为内流体,1.0毫升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溶液(质量分数为15%,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外流体,进行同轴静电纺丝,针头内腔直径为1.0毫米,外腔厚度为0.5毫米,纺丝电压为100伏,针尖到接收电极的高度为20厘米,电纺丝2小时,得到厚度为108微米的纳米纤维膜。将该膜放在压强为2兆帕的辊压机中停留10分钟,得到厚度32微米的纳米纤维膜。辊压后的膜在梯度升温的条件下逐步热亚胺化,在氮气气氛下加热将聚酰胺酸转化为聚酰亚胺,以得到皮芯结构复合纤维膜。加热的温度为150℃下保持0.5小时,200℃下保持0.5小时,270℃条件下保持1.0小时,330℃条件下1.0小时。 
实施例2 
将5.88克联苯四甲酸二酐、4.97克二苯砜二胺、60.3毫升N,N-二甲 基乙酰胺加入到150毫升的四口烧瓶中,然后在冰浴0~5℃下搅拌反应,反应时间为24小时,得到均一的聚酰胺酸溶液(质量分数为15%)。反应完后,聚酰胺酸溶液放置在冰箱中4℃保存。取出1.6667克聚酰胺酸溶液于5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定容到50毫升,配制成0.0050克/毫升的溶液,采用乌氏粘度计在30℃的水浴中测定其特性粘度为1.89dL/g。取出1.0毫升聚酰胺酸溶液作为内流体,1.0毫升聚偏氟乙烯溶液(质量分数为15%,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外流体,进行同轴静电纺丝,针头内腔直径为1.0毫米,外腔厚度为0.5毫米,纺丝电压为2千伏,针尖到接收电极的高度为20厘米,电纺丝2小时,得到厚度为102微米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将该膜放在压强为2兆帕的辊压机中停留10分钟,得到厚度32微米的复合纳米纤维膜。辊压后的膜在梯度升温的条件下逐步热亚胺化,在氮气气氛下加热将聚酰胺酸转化为聚酰亚胺,以得到皮芯纳米纤维隔膜。加热的温度为150℃下保持0.5小时,200℃下保持0.5小时,270℃条件下保持1.0小时,330℃条件下1.0小时。 
实施例3 
将5.88克联苯四甲酸二酐、2.16克对苯二胺、43.4毫升N,N-二甲基乙酰胺加入到150毫升的四口烧瓶中,然后在冰浴0~5℃下搅拌反应,反应时间为24小时,得到均一的聚酰胺酸溶液(质量分数为15%)。反应完后,聚酰胺酸溶液放置在冰箱中4℃保存。取出1.6667克聚酰胺酸溶液于5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定容到50毫升,配制成0.0050克/毫升的溶液,采用乌氏粘度计在30℃的水浴中测定其特性粘度为1.49dL/g。取出1.0毫升聚酰胺酸溶液作为内流体,1.0毫升偏氟乙烯-氯三氟乙烯共聚物溶液(质量分数为15%,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作为外流体,进行同轴静电纺丝,针头内腔直径为1.0毫米,外腔厚度为0.5毫米,纺丝电压为25.0千伏,针尖到接收电极的高度为20厘米,电纺丝2小时,得到厚度为97微米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将该膜放在压强为2兆帕的辊压机中停留10分钟,得到厚度30微米的复合纳米纤维膜。滚压后的膜在梯度升温的条件下逐步热亚胺化,在氮气气氛下加热将聚酰胺酸转化为聚酰亚胺,以得到皮芯纳米纤维膜。加热的温度为150℃下保持0.5小时,200℃下保持0.5小时,270℃条件下保持1.0小时,330℃条件下1.0 小时。 
实施例4 
将5.88克联苯四甲酸二酐、4.00克二氨基二苯醚、54.5毫升N,N-二甲基乙酰胺加入到150毫升的四口烧瓶中,然后在冰浴0~5℃下搅拌反应,反应时间为24小时,得到均一的聚酰胺酸溶液(质量分数为15%)。反应完后,聚酰胺酸溶液放置在冰箱中4℃保存。取出1.6667克聚酰胺酸溶液于5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定容到50毫升,配制成0.0050克/毫升的溶液,采用乌氏粘度计在30℃的水浴中测定其特性粘度为1.4dL/g。取出1.0毫升聚酰胺酸溶液作为内流体,1.0毫升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溶液(质量分数为15%,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外流体,进行同轴静电纺丝,针头内腔直径为1.0毫米,外腔厚度为0.5毫米,纺丝电压为30千伏,针尖到接收电极的高度为20厘米,电纺丝2小时,得到厚度为111微米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将该膜放在压强为2兆帕的辊压机中停留10分钟,得到厚度33微米的复合纳米纤维膜。滚压后的膜在梯度升温的条件下逐步热亚胺化,在氮气气氛下加热将聚酰胺酸转化为聚酰亚胺,以得到皮芯纳米纤维无纺布隔膜。加热的温度为150℃下保持0.5小时,200℃下保持0.5小时,270℃条件下保持1.0小时,330℃条件下1.0小时。 
对上述实施例1-4的膜性能进行表征: 
红外光谱: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Nicolet iN10)来表征膜的化学结构以及亚胺化程度。 
扫描电镜:用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4800)来观察膜的表面和横断面的形貌,纳米纤维的尺寸以及排列,以及部分孔径大小。 
透气性:采用Gurley 4110N透气仪(USA)来测量膜样品的透气性。 
膜厚度:采用千分尺(精度0.01毫米)测试纳米纤维膜的厚度,任意取样品上的5个点,并取平均值。 
孔隙率:采用下列测试方法,把纳米纤维膜浸泡在正丁醇中2小时,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孔隙率: 
p = m a / ρ a ( m a / ρ a ) + ( m p / ρ p )
其中,ρa和ρp是正丁醇的密度和纤维膜的干密度,ma和mp是膜吸入的正丁醇的质量和纤维膜自身的质量。 
拉伸强度:采用GB1040-79的塑料拉伸实验法来测试纳米纤维膜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 
表1 
Figure BSA00000509903500112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纤维膜具有高的孔隙率,透气性和机械强度,符合锂离子电池隔膜对孔径的要求。 
以下是本发明的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作为隔膜而组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测试性能说明。 
1)正极的制备 
首先将5.75克正极活性物质LiCoO2,0.31克导电剂乙炔黑混合均匀,接着再加入6.39克质量分数为5%的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溶剂为N-甲基-2-吡咯烷酮),搅拌形成均匀的正极料浆。 
将该料浆均匀的涂布在铝箔上,然后120℃下烘干,辊压,冲片制得半径为12毫米,厚度为80微米的圆形正极片,其中含有17.6毫克活性成分LiCO2。 
2)负极的制备 
将4.74克负极活性物质天然石墨,0.10克导电剂乙炔黑混合均匀,接着再加入2.55克质量分数为10%的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溶剂为N-甲基-2-吡咯烷酮),搅拌形成均匀的负极料浆。 
将负极浆料均匀地涂布在铜箔上,然后在120℃下烘干,辊压,冲片制得半径为14毫米,厚度为70微米的圆形负极片,其中含有11.9毫克活性成分的天然石墨。 
3)制备电池 
将上述得到的正极、负极与隔膜依次叠层并装入扣式电池中(电池型号2032),隔膜分别为实施例1-4中的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 
将混合溶剂(碳酸亚乙酯∶碳酸二甲酯(EC/DMC)的体积比为1∶1)中含有1摩尔六氟磷酸锂(LiPF6)的电解液约150毫克注入上述电池中,并按照常规方法陈化,密封电池铝壳即得到锂离子二次电池。 
4)电池耐高温性能测试 
测试方法如下:将电池进行1C充电到100%充电态,放置在烘箱中,烘箱温度以5℃/分钟从室温升高到150℃及180℃,其中电池电压跌落大于0.2伏视为短路。 
5)电池寿命测试 
测试方法如下:在25±5℃下,将电池进行循环充放电250次,记录剩余电量,剩余电量越高,电池寿命越长。 
将用实施例1-4所制得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按照上述测试方法进行电池耐高温性能和寿命测试,所得到的结果列于表2中。 
表2 
Figure BSA00000509903500121
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用本发明的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作为电池隔膜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Claims (6)

1.一种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作为电池隔膜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应用,该纳米纤维膜由含氟聚合物皮层和聚酰亚胺芯层的纳米纤维构成,该膜的上下表面及内部孔分布对称;
其中,纳米纤维的皮层厚度为50-100纳米,芯层直径为20-500纳米;该膜上下表面及内部孔的孔径小于300纳米且均匀,透气率为10-500秒;该纳米纤维膜通过如下方法:
聚酰胺酸溶液作为内流体,含氟聚合物溶液作为外流体,采用同轴静电纺丝对含氟聚合物溶液和聚酰胺酸溶液进行复合纺丝,然后用机械辊压、热亚胺化处理将复合纺丝中的聚酰胺酸转化为聚酰亚胺,得到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其中:
聚酰胺酸溶液是采用二元有机酸酐与有机二胺在溶剂中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的,其中二元有机羧酸与有机二胺的摩尔比为0.8-1.2,溶剂加入量为二元有机羧酸和有机二胺总重量的4.5-10倍;
含氟聚合物溶液中含氟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5-25%;
反应温度为0-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的二元有机酸酐选自:均苯四甲酸二酐、联苯四酸二酐、二苯酮四酸二酐、氧联苯四甲酸二酐、双酚A二醚二酐、异丙基二苯酐的一种;
所述有机二胺选自:4,4’-二氨基二苯醚、3,4’-二氨基二苯醚、对苯二胺、间苯二胺、3,3’-二苯砜二胺、4,4’-二苯砜二胺、异丙基二苯胺、联苯二胺、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的一种;
所述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间甲酚、二甲基亚砜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含氟聚合物选自: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氯三氟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氟化乙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乙烯三氯氟乙烯共聚物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聚酰亚胺如式1所示:
Figure FDA00002534048300021
式1
其中,A1为如下结构的芳基:
所述的二胺是具有NH2-A2-NH2表示的结构的二胺,A2为如下结构的芳基;
聚合度n为50-10000,相应聚酰胺酸的特性粘数为1.0-3.0分升/克,热分解温度为42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含氟聚合物溶液的溶剂选自: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间甲酚、二甲基亚砜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机械棍压的棍压强度为1-10兆帕,停留时间为5-30分钟;热亚胺化处理是在氮气、氩气或真空条件下梯度升温,梯度升温为100-200℃保持0.5-1.5小时,180-250℃保持0.5-1.5小时,230-280℃保持0.5-1.5小时,260-350℃保持0.5-1.5小时。
CN2011101477156A 2011-05-30 2011-05-30 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制备方法应用 Active CN1022302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477156A CN102230257B (zh) 2011-05-30 2011-05-30 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制备方法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477156A CN102230257B (zh) 2011-05-30 2011-05-30 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制备方法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0257A CN102230257A (zh) 2011-11-02
CN102230257B true CN102230257B (zh) 2013-07-03

Family

ID=44842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477156A Active CN102230257B (zh) 2011-05-30 2011-05-30 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制备方法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302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9471B (zh) * 2012-10-24 2016-08-17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一种耐高温聚芳砜酰胺基锂离子电池隔膜
CN103015033B (zh) * 2012-11-21 2016-06-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含氟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R101546481B1 (ko) * 2012-11-30 2015-08-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유기 바인더 고분자 화합물로 피복되어 있는 섬유로 형성된 부직포, 이러한 부직포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전기화학소자 및 상기 부직포의 제조방법
CN103132238B (zh) * 2013-01-29 2015-09-23 浙江大东南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亚胺锂电池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4746236B (zh) * 2013-12-25 2019-06-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亚胺/聚氧化乙烯电缆型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6239B (zh) * 2013-12-25 2017-03-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相高分子/聚酰亚胺梯度型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2246A (zh) * 2014-06-24 2014-09-03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高性能锂电池陶瓷隔膜及其制备
CN104022245B (zh) * 2014-06-24 2016-05-0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高安全锂电池复合隔膜及其同轴静电纺丝制备法
CN104466106B (zh) * 2014-12-02 2016-11-30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同轴电缆型金属基磷酸盐系复合纤维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11814A (zh) * 2015-06-24 2015-09-16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高耐热聚合物纳米复合纤维薄膜制备方法
CN105742678A (zh) * 2016-04-07 2016-07-06 香港科技大学 应用于液流电池的聚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50445B (zh) * 2016-10-14 2019-05-14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含氟聚酰亚胺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675274B (zh) * 2017-10-27 2020-06-16 长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30294B (zh) * 2017-10-27 2020-08-07 长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
CN109390534A (zh) * 2018-09-10 2019-02-26 中原工学院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01132A (zh) * 2018-09-28 2019-02-01 青岛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皮芯型纤维结构的复合隔膜
CN109346644A (zh) * 2018-09-28 2019-02-15 青岛大学 一种制备皮芯型纤维结构复合隔膜的方法
CN109585751A (zh) * 2018-10-30 2019-04-05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高强度纤维结构锂电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41900A (zh) * 2018-12-11 2019-06-04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具备核-壳结构的锂硫电池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0460A (zh) * 2019-03-29 2019-06-2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同轴纤维材料及包括其的电化学装置
CN110358135A (zh) * 2019-07-01 2019-10-22 东华大学 一种柔性纳米纤维复合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83629B (zh) * 2019-11-25 2022-05-27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的电纺纤维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13604970B (zh) * 2021-08-10 2022-07-12 苏州大学 一种三明治结构聚酰亚胺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45752B (zh) * 2021-09-07 2023-03-14 河南工程学院 一种复合纳米纤维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95124B (zh) * 2022-11-11 2023-11-07 东莞市鸿亿导热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8474A (zh) * 1973-05-21 1975-01-28
JP3994241B2 (ja) * 1998-04-27 2007-10-17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イミド多孔膜及び製造方法
JP4946084B2 (ja) * 2006-02-10 2012-06-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重合体を鞘に含む芯鞘構造複合繊維および該複合繊維を有する物品
JP2008002011A (ja) * 2006-06-22 2008-01-10 Toyobo Co Ltd ポリイミド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665580B (zh) * 2008-09-03 2011-09-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亚胺多孔膜及包括该多孔膜的锂离子电池
CN101538776B (zh) * 2009-04-23 2011-01-26 浙江大学 同轴聚膦腈纳米纤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0257A (zh) 201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0257B (zh) 同轴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制备方法应用
CN102251307B (zh) 聚酰亚胺基纳米纤维膜及制法和应用
CN102277648B (zh) 无机/有机复合聚酰亚胺基纳米纤维膜及制法和应用
Kong et al. Robust fluorinated polyimide nanofibers membrane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
Wang et al. Electrospun polyimide-based fiber membranes as polymer electrolyt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02516585B (zh) 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生物质纤维素多孔复合隔膜
CN101656306B (zh) 一种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包括该复合隔膜的电池
CN100533816C (zh) 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该隔膜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Liang et al. The high performances of SiO2/Al2O3-coated electrospun polyimide fibrous separator for lithium-ion battery
Jiang et al. A high temperature operating nanofibrous polyimide separator in Li-ion battery
CN102969471B (zh) 一种耐高温聚芳砜酰胺基锂离子电池隔膜
Jiang et al. A novel bifunctional thermo-sensitive poly (lactic acid)@ poly (butylene succinate) core–shell fibrous separator prepared by a coaxial electrospinning route for safe lithium-ion batteries
Zhang et al. A superior thermostable and nonflammable composite membrane towards high power battery separator
Liu et al. A Core@ sheath nanofibrous separator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obtained by coaxial electrospinning
CN101665580B (zh) 一种聚酰亚胺多孔膜及包括该多孔膜的锂离子电池
Sun et al. Robust polyimide nanofibrous membrane with porous-layer-coated morphology by in situ self-bonding and micro-crosslinking for lithium-ion battery separator
Dai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high-temperature resistant polymer separator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Lee et al. Partially oxidized polyacrylonitrile nanofibrous membrane as a thermally stable separator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CN101752540A (zh)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聚酰亚胺隔膜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01638490B (zh) 一种聚酰亚胺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03015033B (zh) 一种新型含氟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6398298B2 (ja) 芳香族ポリアミド/芳香族ポリイミド複合多孔質膜および非水電解液系二次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ならびに非水電解液系二次電池
CN10368224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6876634B (zh) 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12940307B (zh) 一种聚酰亚胺气凝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3

Address after: The first and second floors of Building 2, Qingdao Bel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No. 12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101

Patentee after: Zhongke Shenlan Huize New Energy (Qingdao)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city Laoshan District Songling Road No. 189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