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7851A - 板对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板对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7851A
CN102227851A CN200980148047XA CN200980148047A CN102227851A CN 102227851 A CN102227851 A CN 102227851A CN 200980148047X A CN200980148047X A CN 200980148047XA CN 200980148047 A CN200980148047 A CN 200980148047A CN 102227851 A CN102227851 A CN 102227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housing
outstanding
board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80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7851B (zh
Inventor
武内龙太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227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7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7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7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板对板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每个第一装配引导部设置有突出侧壁部,所述突出侧壁部构造为限定所述第一壳体的每个凹形引导部的两侧,以连接至第一壳体的每个侧壁部并且从第一壳体的每个侧壁部的装配面突出。所述突出侧壁部设置有斜导面,所述斜导面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的每个凹形引导部的入口端处以相对于第一壳体的纵向倾斜。

Description

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如下构造的板对板连接器:构造为相对于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壳体的纵向倾斜的斜导面形成在第一装配引导部中的每一个的凹形突出端部的入口端中,所述第一装配引导部形成在沿第一壳体的纵向的两端处,以使得形成在沿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壳体的纵向的两端处的第二装配引导部插入到所述第一装配引导部中。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通常用于将几对平行的电路板彼此耦合。这种连接器通过装配附接到电路板的各个相对表面,以使板彼此电连接。在序列号为2008-084795的日本专利申请中阐述了这种板对板连接器的一个实施例。
另外,图10图示了常规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剖视图。在图10中,第一连接器801附接到第一电路板891上并且紧固地装配以与附接到未图示的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连接器啮合。第一连接器801设置有由绝缘材料形成的第一壳体811和安装在第一壳体811中的多个第一端子861。而且,第一端子861的各个尾部862连接至第一电路板891的未图示的连接垫。
第一装配引导部821形成在沿第一壳体811的纵向的两端处,并且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壳体的第二装配引导部插入到第一装配引导部821中。为此,斜面823形成在第一装配引导部821中,以使第二装配引导部能够被平滑地引导到第一装配引导部821。由于这一构造,当第一连接器801装配以与第二连接器啮合时,可以容易的方式插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装配引导部以将第二装配引导部接受到第一连接器801的第一装配引导部821中,并且因此,提高了在实现连接器的装配时的施工性能。
然而,在常规的板对板连接器中,难以以摸索的方式来执行装配操作,并且装配操作花费长的时间。具体地,当附接到第一电路板891的第一连接器801和附接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连接器被紧固装配以便彼此啮合时,取决于工作条件,操作员被请求在不能够在视觉上识别到第一壳体811的装配面和第二壳体的装配面的状态下执行用于装配的摸索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操作员可能不得不四处摸索以便调节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811的位置和姿态,同时使得第二壳体的装配面在第一壳体811的装配面上滑动,从而将第二壳体插入到第一壳体811中。
然而,仅面朝上的斜面823形成在第一装配引导部821上。因此,当第一连接器801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在纵向上彼此不对准时,即使当使得第一壳体811的装配面在第二壳体的装配面上滑动时,可能难以插入第二壳体的第二装配引导部以将第二装配引导部接受到第一连接器801的第一装配引导部821中。结果,不能够以容易的方式来执行装配操作,并且装配操作花费很多时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避免常规连接器所遇到的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如下构造的板对板连接器:构造为相对于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壳体的纵向倾斜的斜导面形成在第一装配引导部中的每一个的凹形突出端部的入口端中,所述第一装配引导部形成在沿第一壳体的纵向的两端处,以使得形成在沿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壳体的纵向的两端处的第二装配引导部插入到第一装配引导部中。因此,通过沿纵向相对于第一壳体移动第二壳体,能够在用于装配的摸索操作过程中容易地执行定位和装配啮合。因此,板对板连接器能够使得用于装配的摸索操作容易进行,以由此在相当短的时间段内以及以精确的方式完成装配操作,并且实现板对板连接器的良好可操作性和高可靠度。
因此,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其具有将第一端子安装在其中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连接器,其构造为通过紧密装配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啮合,所述第二连接器使构造为与所述第一端子形成接触的第二端子安装在第二壳体中,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岛部;凹形插入部,其形成在所述岛部的两侧上;侧壁部,其形成在所述凹形插入部中的每一个的两侧;第一装配引导部,其连接至沿所述侧壁部中的每一个的纵向的两端;以及凹形引导部,其形成在所述第一装配引导部中,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凹进腔部,所述岛部插入到所述凹进腔部中;突出凸形部,其形成在所述凹进腔部的两侧上以便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中;以及第二装配引导部,其连接至沿所述突出凸形部中的每一个的纵向的两端以便插入到所述凹形引导部中,其中:所述第一装配引导部中的每一个设置有突出侧壁部,所述突出侧壁部构造为限定所述凹形引导部中的每一个的两侧以便连接至所述侧壁部中的每一个并且从所述侧壁部中的每一个的装配面突出;并且所述突出侧壁部设置有斜导面,所述斜导面形成在所述凹形引导部中的每一个的入口端处以便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纵向倾斜。
板对板连接器进一步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斜导面形成在所述突出侧壁部和所述侧壁部的边界部分以便从所述侧壁部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装配面突出,并且所述凹形引导部中的每一个的其中形成有所述斜导面的入口端具有从其上侧看斜向打开的形状。
所述板对板连接器进一步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第一端子的所有部分均不从所述侧壁部和所述岛部的装配面突出,并且所述第二端子的所有部分均不从所述突出凸形部的装配面突出。
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又进一步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第二装配引导部中的每一个设置有斜导面,所述斜导面构造为形成在所述第二装配引导部的两侧的每一侧上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纵向倾斜。
因此,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构造为相对于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壳体的纵向倾斜的斜导面形成在第一装配引导部中的每一个的凹形突出端部的入口端处,所述第一装配引导部形成在沿所述第一壳体的纵向的两端处,以使形成在沿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壳体的纵向的两端处的第二装配引导部插入到所述第一装配引导部中。由于这种构造,通过使所述第二壳体在纵向上相对于第一壳体移动,可以在摸索装配操作过程中容易地执行定位和装配啮合。因此,所述板对板连接器能够使摸索装配操作容易,在短时间内并且以精确的方式完成装配操作,并且提供了良好的可操作性和高可靠度。
附图说明
可通过参考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的说明书最佳地理解本公开的结构和操作的组织和方式以及本公开的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是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到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未装配到彼此;
图2是从装配面看到的图1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从装配面看到的图1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图示图1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平面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一步骤;
图5是图示图1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二步骤;
图6是图示图1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平面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二步骤;
图7是图示图1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平面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三步骤;
图8是图示图1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平面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四步骤;
图9是图示图1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以及
图10是常规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公开可易于得到不同形式的实施方案,在图中示出并且本文将进行详细的说明,理解公开被看作本公开的原理的示例,并且具体的实施方案不意在将本公开限制为所阐述的内容。在本文阐述的实施方案中,诸如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向前、向后等方向的表示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各个部件的结构和移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如果部件的位置的描述改变,假定这些表示相应地改变。
图1是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图示了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尚未通过装配啮合到一起的状态;并且图2是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
在图中,作为构成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的一对连接器中的一个的第一连接器通常由附图标记1来表示,所述第一连接器为安装到未图示的第一板的表面上的表面安装型连接器。而且,作为构成根据本实施方案的一对板对板连接器的连接器中的另一个的第二连接器通常由附图标记101表示,第二连接器为安装在未图示的第二板的表面上的表面安装型连接器。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并且板对板连接器构造为将第一板和第二板彼此电连接。这里,第一板和第二板为用于例如电子器件或器械中的印制电路板并且可以为任何类型的板。
第一连接器1包括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作为由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整体形成的连接器主体。从图中可理解的是,第一壳体11为具有大致矩形、厚板状形状的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构件。具有环绕周边的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凹形部12形成在装配第二连接器101的侧上,即装配侧(图2中的上侧)。第一连接器1具有长度约10.0mm、宽度约2.5mm以及厚度约1.0mm的尺寸,并且尺寸可按照需要适当地改变。而且,设置为岛部的第一突出凸形部13形成在凹形部12中以与第一壳体11成为整体。此外,构造为与第一突出凸形部13平行延伸的侧壁部14形成在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两侧处以与第一壳体11成为整体。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突出凸形部13和侧壁部14从凹形部12的底部向上突出并且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延伸。由于这种构造,作为凹形部12的一部分的凹进槽部12a为细长凹形插入部,所述细长凹形插入部构造为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延伸,所述凹进槽部12a形成在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两侧处,以便布置在第一突出凸形部13和侧壁部14之间。尽管在图中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数量为单数,但是可设置多个突出凸形部,并且不特别地限制突出凸形部的数量。另外,第一突出凸形部13具有例如宽度约0.6mm的尺寸,尺寸可按照需要适当地改变。
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具有凹槽形状的第一端子接受内腔15a形成在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两个侧表面上。而且,具有凹槽形状的第一端子接受外腔15b形成在作为装配面的上表面14a上并且沿着侧壁部14中的每一个的两个侧表面。由于第一端子接受内腔15a和第一端子接受外腔15b在凹进槽部12的底部处彼此连接并且彼此成为整体,第一端子接受内腔15a和第一端子接受外腔15b将统一称为第一端子接受腔15。
在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每一侧上第一端子接受腔15的数量为10,节距约为例如0.4mm。而且,在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每一侧上第一端子接受腔15中接受的第一端子61的数量为10个,节距约为例如0.4mm。应当理解的是,第一端子接受腔15的节距和数量可按照需要适当地改变。
第一端子61为通过对导电金属板施加例如冲压和弯曲的处理而形成的整体式构件。第一端子61中的每一个设置有:保持部63;尾部62,其连接至保持部63的下端;上连接部67,其连接至保持部63的上端;第二接触部66,其形成在上连接部67的内端的附近;下连接部64,其连接至第二接触部66;以及第一接触部65,其形成在下连接部64的自由端的附近。
保持部63为沿上下方向,即沿着第一壳体11的厚度方向延伸以通过装配在第一端子接受外腔15b中而被保持的部分。尾部62弯曲以连接至保持部63并且沿左右方向,即沿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至连接垫,所述连接垫连接到第一板上的导电轨迹。上连接部67弯曲以连接至保持部63并且沿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向内延伸。而且,具有曲面形状且构造为向下弯曲以及向内突出的第二接触部66形成在上连接部67的内端处。下连接部64为在侧视图中具有大致U形状且连接至第二接触部66的下端的部分。此外,具有曲面形状且构造为弯曲成U形状以及向外突出的第一接触部65形成在下连接部64的自由端处,即在下连接部64的内上端的附近。
第一端子61从装配侧装配到第一端子接受腔15中,以便保持部63固定地紧固到第一壳体11上,所述保持部63由第一端子接受外腔15b的侧壁以夹心方式夹紧,第一端子接受外腔15b布置在侧壁部14的外部。
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上表面13a为装配面并且构造为平整或平滑的表面。而且,固定到第一壳体11的第一端子61的所有部分均不从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上表面13a突出。此外,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侧壁部14的上表面14a形成在比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上表面13a靠下(较靠近第一板)的位置处。出于此原因,第一端子61的上连接部67的上表面与侧壁部14的上表面14a几乎平齐,但是第一端子61的上连接部67的上表面不从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上表面13a突出。而且,如果使得第一端子61的上连接部67的上表面低于侧壁部14的上表面14a,则可使侧壁部14的上表面14a与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上表面13a平齐。
此外,作为第一装配引导部的第一突出端部21分别布置在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的两端处。作为凹形部12的一部分的凹形突出端部22形成在第一突出端部21中的每一个中。凹形突出端部22为大致矩形凹形部并且连接至沿凹进槽部12a中的每一个的纵向的两端。而且,凹形突出端部22用作凹形引导部,其中,第二连接器101的后面说明的第二突出端部122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彼此啮合到一起的状态下插入。
第一突出端部21中的每一个设置有:突出侧壁部21b,其从沿侧壁部14的纵向的两端在第一壳体11的纵向上延伸;以及端壁部21c,其构造为在第一壳体11的短轴向上延伸,并且所述端壁部21c的两端连接至突出侧壁部21b。在第一突出端部21中的每一个中,端壁部21c和连接至端壁部21c的两端的突出侧壁部21b形成了具有倒C形状的连续侧壁,从而限定矩形凹形突出端部22的三个侧边。
第一突出端部21中的每一个的上表面21a为在端壁部21c和连接至端壁部21c的两端的突出侧壁部21b的整个范围内延伸的具有倒C形状的一片连续平整表面并且形成在比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上表面13a以及比侧壁部14的上表面14a高(远离第一板)的位置处。
而且,作为构造为相对于第一壳体11的纵向倾斜的斜导面的斜面部23形成在突出侧壁部21b中的每一个的入口部分,即与侧壁部14的边界部分中。具体地,由于第一突出端部21的上表面21a位于比侧壁部14的上表面14a高的位置处,突出侧壁部21b具有扁平表面形状的垂直边界壁部21e,所述垂直边界壁部21e布置在与侧壁部14的边界部分处并且构造为沿与第一壳体11的纵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垂直边界壁部21e的内角部分斜向地切除以形成斜面部23。此外,尽管下端表面21f形成在突出侧壁部21b与侧壁部14的边界部分的部分中以便由于垂直边界壁部21e的角部分被切除而形成斜面部23而位于比上表面21a低的位置处,下端表面21f与侧壁部14的上表面14a平齐。
结果,由于在第一突出端部21的两侧上形成在突出侧壁部21b的入口端的内角部分中的斜面部23的存在,第一突出端部21的凹形突出端部22的入口端形成为从第一突出端部21的上侧看为斜向打开的形状。因此,当使第二连接器101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滑动时,第二突出端部122可容易地插入到凹形突出端部22中。
而且,尽管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从斜面部23的上侧看斜面部23相对于第一壳体11的纵向的倾斜角设定为约45度,倾斜角不必一定为45度,而是可以为30度或60度,并且可以任意地设定。此外,尽管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斜面部23为平整表面,斜面部23可以为曲面。也就是说,斜面部23可以为倾斜的平整表面并且可以为倾斜的曲面。
此外,作为加固支架的第一加固支架51附接到第一突出端部21。第一加固支架51为通过对金属板施加例如冲压和弯曲的处理而形成的整体式构件并且接受并保持在形成在突出侧壁部21b中的第一凹形支架保持部分26中。而且,形成在第一加固支架51的下端处的尾部52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至第一板上的固定垫。此外,形成在第一加固支架51的上端处的凸形啮合部53构造为从内侧表面21d突出以被接受到凹形突出端部22中,以便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彼此啮合到一起的状态下与第二连接器101的后面说明的第二加固支架151啮合。
参考图3,第二连接器101包括第二壳体111,第二壳体111作为由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整体形成的连接器主体。从图中可理解的是,第二壳体111为具有大致矩形、厚板状形状的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构件。第二壳体111具有长度约为8.0mm、宽度约为1.5mm以及厚度约为0.8mm的尺寸,并且尺寸可按照需要适当地改变。而且,构造为沿第二壳体111的纵向延伸的细长凹进腔部113和第二突出凸形部112整体地形成在第二壳体111的装配有第一连接器1的侧,即装配侧(在图中为上侧),其中第二突出凸形部112作为构造为限定凹进腔部113的外侧且沿第二壳体111的纵向延伸的细长突出凸形部。第二突出凸形部112沿着凹进腔部113的两侧并且沿着第二壳体111的两侧形成。而且,第二端子161布置在第二突出凸形部112中的每一个中。
如图中所示,凹进腔部113在凹进腔部113安装在第二板上的侧,即安装面(图中为下表面侧)由凹进腔部113的表面处的底部闭合。而且,尽管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突出凸形部112的数量为两个,第二突出凸形部112的数量为单数,并且不特别地限制第二突出凸形部112的数量。凹进腔部113具有宽度约为例如0.7mm的尺寸,并且凹进腔部113的尺寸可以按照需要适当地改变。
第二端子161为通过对导电金属板施加例如冲压和弯曲的处理而形成的整体式构件。第二端子161中的每一个设置有:保持部163,其也用作第二接触部;尾部162,其连接至保持部163的下端;连接部164,其连接至保持部163的上端;以及第一接触部165,其连接至连接部164的内端。而且,构造为与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啮合的凹形接触部165a形成在第一接触部165的表面上。此外,构造为与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啮合的凸形接触部166形成在保持部163的上端的附近。
保持部163为其周边由第二壳体111环绕而保持且与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形成接触的部分。尾部162弯曲以连接至保持部163并且沿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至连接垫,所述连接垫连接至第二板上的导电轨迹。连接部164弯曲以连接至保持部163并且沿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向内延伸。第一接触部165为向下弯曲以连接至连接部164的内端并且向下延伸的部分。
而且,第二端子接受腔115沿着第二突出凸形部112的两个侧表面和上表面112a形成,以使第二端子161被接受到第二端子接受腔115中。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二突出凸形部112的上表面112a为装配面并且构造为平整或平滑的表面。作为装配面的上表面112a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上表面13a一起用作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啮合的基准面。因此,第二端子161的连接部164的上表面的所有部分均不从上表面112a突出。尽管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部164的上表面与上表面112a平齐,但是连接部164的上表面可以位于比上表面112a靠下的下侧处。
在凹进腔部113的每侧上第二端子接受腔115的数量为10个,节距约为例如0.4mm。而且,在凹进腔部113的每侧上接受到第二端子接受腔115中的第二端子的数量为10个,节距约为例如0.4mm。应当理解的是,第二端子接受腔115的节距和数量可按照需要适当地改变。
此外,作为第二装配引导部的第二突出端部122分别布置在沿第二壳体111的纵向的两端处。第二突出端部122中的每一个为沿第二壳体111的短轴向延伸且其两端连接至沿第二突出凸形部112的纵向的两端的厚构件,并且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上表面122a为大致矩形平整表面。而且,第二突出端部122为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彼此啮合到一起的状态下插入到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凹形突出端部22中的部分。此外,上表面122a可形成为与第二突出凸形部112的上表面112a平齐并且可以与上表面112a一起用作装配面。
尽管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上表面122a的外端和端侧表面122b与左右侧表面122c之间的边界部分,即在在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三个环绕侧边上的角部分,经过了削角处理,但是可以省去削角处理。
而且,作为构造为相对于第二壳体111的纵向倾斜的斜导面的斜面部123形成在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两侧端处,即,在端侧表面122b和左右侧表面122c的边界部分处。具体地,端侧表面122b和左右侧表面122c的边界的角部分斜向地切除以形成斜面部123。
结果,由于斜面部123的存在,从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上侧看时,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两个外端形成为斜切口形状。因此,当使得第二连接器101沿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壳体11的纵向滑动时,第二突出端部122可容易地插入到第一突出端部21的凹形突出端部22中。
而且,尽管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从斜面部123的上侧看时斜面部123相对于第一壳体11的纵向的倾斜角设定为约45度,倾斜角不必一定为45度,而是可以为30度或60度,并且可以任意地设定。此外,尽管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斜面部123为平整表面,斜面部123可以为曲面。也就是说,斜面部123可以为斜的平整表面并且可以为斜的曲面。应当理解的是,如果不需要可省去斜面部123。
此外,作为加固支架的第二加固支架151附接至第二突出端部122。第二加固支架151为通过对金属板施加例如冲压和弯曲的处理而形成的整体式构件并且接受且保持在形成在第二突出端部122中的第二凹形支架保持部126中。而且,形成在第二加固支架151的下端处的尾部152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至第二板上的固定垫。此外,形成在尾部152的上端处的凹形啮合部153构造为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彼此啮合到一起的状态下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加固支架51的凸形啮合部53啮合。
图4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平面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一步骤;图5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二步骤;图6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平面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二步骤;图7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平面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三步骤;图8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平面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四步骤;以及图9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假定第一连接器1在如下状态下表面安装到第一板上:在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至连接垫,所述连接垫连接至第一板上的未图示的导电轨迹,并且第一加固支架51的尾部52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至第一板上的固定垫。
类似地,假定第二连接器101在如下状态下表面安装到第二板上: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至连接垫,所述连接垫连接至第二板上的未图示的导电轨迹,并且第二加固支架151的尾部152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至第二板上的固定垫。
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由于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分别安装在具有大面积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上,将说明的是,操作员在不能够看到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面和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的状态下执行摸索装配操作。
首先,在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面与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相对以使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面的一部分与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的一部分形成抵接接触的状态下,操作员沿着朝向任一个连接器的方向,即沿着装配方向移动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操作员以摸索的方式执行装配操作,不能够以精确的方式进行定位,并且因此,如图4中所示,第一连接器1的位置相对于第二连接器101的位置不对准。而且,第一端子61不从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面突出,并且第二端子161不从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突出。因此,在这种状态下,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彼此分开并且彼此不相接触。出于此原因,即使当使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彼此滑动时,不使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彼此形成接触并且不受到损坏。
具体地,沿第二连接器101的纵向的中心轴线位于图中相对于沿第一连接器1的纵向的中心轴线的下侧,并且沿第二连接器101的短轴向的中心轴线位于图中相对于沿第一连接器1的短轴向的中心轴线的右侧。因此,第二壳体11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位于图中第一突出端部21的凹形突出端部22的右下侧。
当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彼此滑动的同时操作员沿着向左的方向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移动时,如图5和图6中所示,使得形成在第二壳体11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两侧端处的斜面部123与形成在第一壳体11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突出侧壁部21b的入口端中的斜面部23形成抵接接触。具体地,在图6中,使得在第二壳体111的左侧形成在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左下角部分中的斜面部123与在第一壳体11的左侧形成在第一突出端部21的下突出侧壁部21b的右侧端上的斜面部23形成抵接接触。
在这种状态下,当操作员沿着向左的方向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移动时,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左下角部分沿着突出侧壁部21b的斜面部34移动,以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在图6中向上移动。也就是说,沿第二连接器101的纵向的中心轴线在朝向沿第一连接器1的纵向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移动。
随后,当操作员进一步沿着向左的方向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移动时,如图7中所示,沿第一连接器1的纵向的中心轴线与沿第二连接器101的纵向的中心轴线之间的不对准度变小,以使第二壳体11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左下角部分到达位于突出侧壁部21b的内侧表面21d附近的位置。
随后,当操作员进一步沿着向左的方向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移动时,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在图7中进一步向上移动。而且,沿第二连接器101的纵向的中心轴线变得与沿第一连接器1的纵向的中心轴线几乎等同,并且第一壳体11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位置相对于图7中的上下方向变得与第一壳体11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凹形突出端部22的位置几乎等同。因此,在第二壳体111的左侧的第二突出端部122变得能够从右侧插入到第一壳体11的左侧的凹形突出端部22中。
出于此原因,当操作员进一步沿着向左的方向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移动时,在第二壳体111的左侧的第二突出端部122向左移动以便被接受到在第一壳体11的左侧的凹形突出端部22中。而且,如图8中所示,使得第二突出端部122的端侧表面122b与端壁部21c的内侧表面21d形成抵接接触。以此方式,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处于对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进行定位的状态。
也就是说,当使得在第二壳体111的左侧的第二突出端部122的端侧表面122b与在第一壳体1的左侧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端壁部21c的内侧表面21d形成抵接接触时,在第二壳体111的左侧的第二突出端部122位于第一壳体1的左侧的凹形突出端部22的正上方的位置处。另一方面,如图8中所示,在第二壳体111的右侧的第二突出端部122位于第一壳体1的右侧的凹形突出端部22的正上方的位置处。而且,尽管在图8中没有清楚地示出,第二壳体111的第二突出凸形部112位于第一壳体1的凹进槽部12a的正上方的位置处。此外,第二壳体111的凹进腔部113位于第一壳体1的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正上方的位置处。也就是说,沿第二连接器101的纵向和短轴向的中心轴线变得与沿第一连接器1的纵向和短轴向的中心轴线几乎等同,并且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处于相对于与装配面平行的方向对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进行定位的状态下。
因此,当操作员沿着装配方向,即沿着与第一板和第二板朝向板中的任一个移动的装配面垂直的方向(与图8中的图纸垂直的方向)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移动时,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装配啮合开始。然后,在第二连接器101的左侧和右侧的第二突出凸形部112插入到第一连接器1的左侧和右侧的凹进槽部12a中,从而使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与第二连接器161的第一接触部165形成接触,并且使得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与第二端子161的保持部163形成接触。
以此方式,如图9中所示,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装配啮合完成时,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彼此电连接。结果,连接至第一板上连接至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的连接垫的导电轨迹与连接至第二板上的连接至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的连接垫的导电轨迹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彼此形成多点接触,可以确定地保持稳定的电连接。
而且,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处于第一接触部65与第二端子161的凹形接触部165a啮合的状态下,同时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处于第二接触部66与第二端子161的凹形接触部166啮合的状态下。此外,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加固支架51的凸形啮合部53处于凸形啮合部53与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加固支架151的凹形啮合部153啮合的状态下。由于这种构造,即使在接受到释放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装配的力时,也就是,即使在接受到从第一连接器1移除第二连接器101的移除力时,也难以从第一连接器移除第二连接器101。也就是说,增加了所需的移除力。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案中,形成在沿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壳体11的纵向的两端处的凹形突出端部22的入口端相对于第一壳体11的纵向倾斜,以使形成在沿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壳体111的纵向的两端处的第二突出端部122插入到凹形突出端部22中。由于这种构造,通过沿纵向使第二壳体111相对于第一壳体11移动,在摸索装配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容易地将第二突出端部122插入到凹形突出端部22中。因此,可以容易地执行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定位,并且可以容易地执行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装配啮合。
而且,第一端子61的所有部分均不从侧壁部14的上表面14a以及从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上表面13a突出,并且第二端子161的所有部分均不从第二突出凸形部112的上表面112a突出。由于这种构造,即使当在摸索装配操作的过程中使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移动以相对于彼此滑动时,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由于彼此形成抵接接触而彼此不会卡住,并且因此,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不受到损坏。
此外,由于斜面部123形成在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两个外端处,当使得第二连接器101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滑动时,第二突出端部122易于插入到第一突出端部21的凹形突出端部22中。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并且可以基于本公开的主旨以各种方式进行变型或改进,并且这些变型例和改进例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要求的本公开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1),其具有第一壳体(11),第一端子(61)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1)中,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
岛部(13);
凹形插入部(12a),其形成在所述岛部(13)的两侧;
侧壁部(14),其形成在所述凹形插入部(12a)中的每一个的两侧;
第一装配引导部(21),其连接至沿所述侧壁部(14)中的每一个的纵向的两端;以及
凹形引导部(22),其形成在所述第一装配引导部(21)中,以及
第二连接器(101),其构造为通过紧固装配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啮合,所述第二连接器(101)具有第二壳体(111),第二端子(161)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111)中,所述第二端子(161)构造为与所述第一端子(61)形成接触,所述第二壳体(111)包括:
凹进腔部(113),所述岛部(13)插入到所述凹进腔部(113)中;
突出凸形部(112),其形成在所述凹进腔部(113)的两侧以便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12a)中;以及
第二装配引导部(122),其连接至沿所述突出凸形部(112)中的每一个的纵向的两端以便插入到所述凹形引导部(22)中;
其中:
所述第一装配引导部(21)中的每一个设置有突出侧壁部(21b),所述突出侧壁部(21b)构造为限定所述凹形引导部(22)中的每一个的两侧,以便连接至所述侧壁部(14)中的每一个并且从所述侧壁部(14)中的每一个的装配面(14a)突出;并且
突出侧壁部(21b)设置有斜导面(23),所述斜导面(23)形成在所述凹形引导部(22)中的每一个的入口端处以便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纵向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
所述斜导面(23)形成在所述突出侧壁部(21b)和所述侧壁部(14)的边界部分中,以便从所述侧壁部(14)中的每一个的装配面(14a)突出;并且
所述凹形引导部(22)中的每一个的其中形成有所述斜导面(23)的所述入口端具有从凹形引导部(22)的上侧看为斜向打开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61)的所有部分均不从所述侧壁部(14)和所述岛部(13)的装配面(14a,13a)突出;并且
所述第二端子(161)的所有部分均不从所述突出凸形部(112)的装配面(112a)突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装配引导部(122)中的每一个设置有斜导面(123),所述斜导面(123)构造为形成在所述第二装配引导部(122)的两侧的每一侧上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111)的纵向倾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装配引导部(122)中的每一个设置有斜导面(123),所述斜导面(123)构造为形成在所述第二装配引导部(122)的两侧的每一侧上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111)的纵向倾斜。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装配引导部(122)中的每一个设置有斜导面(123),所述斜导面(123)构造为形成在所述第二装配引导部(122)的两侧的每一侧上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111)的纵向倾斜。
CN200980148047.XA 2008-10-14 2009-10-14 板对板连接器 Active CN1022278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65579 2008-10-14
JP2008265579A JP5197294B2 (ja) 2008-10-14 2008-10-14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PCT/US2009/060655 WO2010045338A1 (en) 2008-10-14 2009-10-14 Board-to-board connec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7851A true CN102227851A (zh) 2011-10-26
CN102227851B CN102227851B (zh) 2015-08-05

Family

ID=41268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8047.XA Active CN102227851B (zh) 2008-10-14 2009-10-14 板对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42875B2 (zh)
JP (1) JP5197294B2 (zh)
KR (1) KR101232437B1 (zh)
CN (1) CN102227851B (zh)
WO (1) WO201004533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0876A (zh) * 2015-11-19 2016-03-09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具防呆与抗耗损结构的连接器模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81333B2 (ja) * 2010-09-08 2016-03-09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906579B2 (ja) * 2011-04-08 2016-04-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端子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13101909A (ja) * 2011-10-14 2013-05-23 Molex Inc コネクタ
TWM428534U (en) * 2011-12-30 2012-05-01 Uer Technology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3171685A (ja) * 2012-02-20 2013-09-02 Molex Inc コネクタ
CN203039130U (zh) * 2012-12-06 2013-07-03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8888506B2 (en) * 2013-01-29 2014-11-18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KR101489117B1 (ko) * 2013-02-27 2015-02-02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커넥터 및 상기 커넥터에 이용되는 헤더 및 소켓
US9391398B2 (en) * 2014-03-20 2016-07-12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assembly
JP6269558B2 (ja) * 2014-06-05 2018-01-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ネクタセット及びコネクタ
JP6537890B2 (ja) * 2014-09-26 2019-07-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391517B2 (ja) * 2015-03-30 2018-09-19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2017204433A (ja) * 2016-05-13 2017-11-16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6399063B2 (ja) * 2016-09-07 2018-10-03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CN108933365B (zh) * 2017-05-26 2021-06-1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6937400B2 (ja) * 2018-08-21 2021-09-22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KR102494901B1 (ko) * 2020-05-13 2023-02-06 니혼 고꾸 덴시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커넥터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15374Y (zh) * 2003-01-03 2005-08-03 林于鍊 板对板连接器改良结构
KR200312151Y1 (ko) 2003-01-22 2003-05-09 주식회사 나스켐 클립형 발광기
KR100511180B1 (ko) * 2003-02-19 2005-08-30 재영솔루텍 주식회사 전자커넥터 제조방법
US6793506B1 (en) * 2003-08-27 2004-09-21 Molex Incorporated Board-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3875677B2 (ja) 2003-09-26 2007-01-3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5294036A (ja) 2004-03-31 2005-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721040B1 (ko) 2005-06-07 2007-05-22 교우세라 에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커넥터 및 휴대단말기
JP2007018993A (ja) * 2005-06-07 2007-01-25 Kyocera Elco Corp コネクタ及び携帯端末
JP4858050B2 (ja) * 2006-09-29 2012-01-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0876A (zh) * 2015-11-19 2016-03-09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具防呆与抗耗损结构的连接器模组
CN105390876B (zh) * 2015-11-19 2018-02-09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具防呆与抗耗损结构的连接器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32437B1 (ko) 2013-02-12
JP5197294B2 (ja) 2013-05-15
US20110201227A1 (en) 2011-08-18
KR20110084924A (ko) 2011-07-26
CN102227851B (zh) 2015-08-05
WO2010045338A1 (en) 2010-04-22
US8342875B2 (en) 2013-01-01
JP2010097727A (ja) 2010-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7851A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02227852B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02292874B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01777710B (zh) 板对板连接器
US799314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025532B2 (e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0385744C (zh) 柔性板连接器以及电路板和柔性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US8128429B2 (en) FPC U-shaped nail
EP188156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20150110313A (ko) 커넥터 조립체
US1160591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ing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detachably fitting to each other
US8602811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ing first connector and second connector configured to be mounted on a circuit board and easily mated
US20200112110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US6971928B2 (en) Contact and connector utilizing the same
JP7021293B2 (ja) コネクタ
JP5457888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及びカー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2021099900A (ja) 可動コネクタ及び可動コネクタ用の端子の製造方法
JP6174360B2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
US20230387633A1 (en) Shield connector
JP7283971B2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及び基板用コネクタ構造
CN110233370B (zh) 端子、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
JP2021057184A (ja) 雄端子、および雄コネクタ
KR200471889Y1 (ko) 리셉터클 터미널
JP5939270B2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リ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JP2024013564A (ja) 電気コネクタ、電気コネクタ連結体、ユニットおよびユニット連結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