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7852B - 板对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板对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7852B
CN102227852B CN2009801480516A CN200980148051A CN102227852B CN 102227852 B CN102227852 B CN 102227852B CN 2009801480516 A CN2009801480516 A CN 2009801480516A CN 200980148051 A CN200980148051 A CN 200980148051A CN 102227852 B CN102227852 B CN 1022278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terminal
board
housing
contac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80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7852A (zh
Inventor
铃木宏和
武内龙太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227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7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78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78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板对板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壳体,第一端子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第二连接器被构造为通过装配与第一连接器啮合。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壳体,第二端子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端子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端子形成接触。凹形引导部的入口端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形成在其中的斜导面。由于以使得第二装配引导部的部分与斜导面形成抵接接触的方式将第二装配引导部插入到凹形引导部中,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装配面彼此平齐的状态下,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彼此间隔。

Description

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如下构造的板对板连接器:当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壳体的装配面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壳体的装配面平齐时,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子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子分隔开,从而当在装配操作过程中使得第一壳体的装配面在第二壳体的装配面上滑动时,第一端子不与第二端子形成抵接接触,从而防止损坏。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通常用于将几对平行的电路板彼此耦合。这种连接器通过装配附接到电路板的各个相对表面,以使板彼此电连接。在序列号为2008-084795的日本专利申请中阐述了这种板对板连接器的一个实施例。
另外,图12图示了常规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剖视图。在图12中,第一壳体811容纳安装在第一电路板891中的第一连接器,并且第二壳体911容纳安装在第二电路板991中的第二连接器。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装配啮合到一起时,第一电路板891和第二电路板991彼此电连接。
第一壳体811设置有凹形空心部812,多个第一端子861安装到所述凹形空心部812中。每个第一端子861设置有:尾部862,其焊接至第一电路板891的连接垫;第一接触部864和第二接触部865,其被构造为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子961形成接触。类似地,多个第二端子961安装在第二壳体911中。每个第二端子961设置有:尾部962,其焊接至第二电路板991的连接垫;以及接触部964,其被构造为与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子861形成接触。
此外,第二壳体911在其纵向间隔的两端处形成有凸形插入部912,并且第一壳体811在其纵向间隔的两端处形成有突出部822。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啮合到一起时,凸形插入部912接受到形成在突出部822中的凹形部中,从而实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定位。而且,一个锥形部形成在形成在突出部822中的凹形部的入口角部中,并且另一个锥形部也形成在凸形插入部912的前角部中。因此,凸形插入部912可被平滑地引导以装配到突出部822的凹形部中,从而使得易于执行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定位。
然而,在常规的板对板连接器中,由于在装配操作过程中第一端子861和第二端子961彼此摩擦,可能损坏第一端子861和第二端子961。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啮合到一起时,由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分别安装在具有大截面积的第一电路板891和第二电路板991的表面上,通常,在不能够通过视觉识别第一壳体811的装配面和第二壳体911的装配面时,可以请求操作员来执行装配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操作员可以通过使第一壳体811和第二壳体911的装配面相互滑动来调节第二壳体911相对于第一壳体811的位置,直到凸形插入部912开始进入突出部822的凹形部中。
在这个阶段中,在第一壳体811的装配面上,仅锥形部形成在形成在各个突出部822中的凹形部的入口角部中。而且,在第二壳体911的装配面上,仅锥形部形成在凸形插入部912的前角部中的每一个上。然而,不存在便于使凸形插入部912进入突出部822的凹形部中的特定构件。由于此原因,当使得第一壳体811的装配面在第二壳体911的装配面上滑动时,使得第一端子861和第二端子961形成抵接接触,并且第一端子861和第二端子961可彼此摩擦,可能导致损坏。这既增大了执行装配操作的难度,又增加了执行装配操作的时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避免常规连接器所遇到的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如下构造的板对板连接器:当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壳体的装配面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壳体的装配面平齐时,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子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子分隔开,从而当在装配操作过程中使得第一壳体的装配面在第二壳体的装配面上滑动时,第一端子不抵接第二端子,从而防止损坏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因此,所述板对板连接器降低了装配操作的难度并且以短时间内并且以精确的方式来完成装配操作,同时实现了板对板连接器的高度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因此,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其具有将第一端子安装在其中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连接器,其被构造为通过装配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啮合,所述第二连接器使构造为与所述第一端子形成接触的第二端子安装在第二壳体中,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岛部,其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上侧形成有装配面;凹形插入部,其形成在所述岛部的两侧;侧壁部,其形成在所述凹形插入部中的每一个的两侧;第一装配引导部,其布置在沿所述岛部的纵向的两端处;以及凹形引导部,其形成在所述第一装配引导部中,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凹进腔部,所述岛部插入到所述凹进腔部中;突出凸形部,其形成在所述凹进腔部的两侧上以便在其上形成装配面,并且突出凸形部设置为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中;以及第二装配引导部,其布置沿凹进部的纵向的两端处以便插入到所述凹形引导部中,其中:所述凹形引导部中的每一个的入口端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形成在其中的斜导面,并且由于第二装配引导部插入到凹形引导部中使得第二装配引导部的部分与所述斜导面形成抵接接触,在第一壳体的装配面和第二壳体的装配面彼此平齐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彼此间隔开。
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另外具有这样的构造:第一壳体的装配面形成为平整的,第一端子的所有部分均不从装配面突出,并且第二壳体的装配面形成为平整的,并且第二端子的所有部分均不从装配面突出。
所述板对板连接器进一步具有这样的构造:第一端子中的每一个设置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在二者之间限定了弹性可变的交互空间,并且当突出凸形部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中时,各个第二端子开始定位在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
所述板对板连接器还进一步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斜导面中的每一个相对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设置有具有缓坡的前斜面部和具有陡坡的后斜面部。
因此,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即使当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壳体的装配面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壳体的装配面平齐时,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子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子间隔开。由于这种构造,即使当在装配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摸索操作过程中使得第一壳体的装配面在第二壳体的装配面上滑动时,第一端子不可能与第二端子形成抵接接触,并且因此能够确定地防止对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损坏。因此,使得易于进行用于装配的摸索操作,并且因此,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并且以精确的方式完成装配操作。相应地,可以提供板对板连接器的良好可操作性和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可通过参考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的说明书最佳地理解本公开的结构和操作的组织和方式以及本公开的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是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到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未啮合;
图2是从装配面看到的图1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从装配面看到的图1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连接器的突出端部的剖视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一步骤;
图5是图1的连接器的端子的剖视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一步骤;
图6是图1的连接器的突出端部的剖视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二步骤;
图7是图1的连接器的端子的剖视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二步骤;
图8是图1的连接器的突出端部的剖视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三步骤;
图9是图1的连接器的端子的剖视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三步骤;
图10是图1的连接器的突出端部的剖视图,其中连接器啮合到一起;
图11是图1的连接器的端子的剖视图,其中连接器啮合到一起;以及
图12是常规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公开可易于得到不同形式的实施方案,在图中示出并且本文将进行详细的说明,理解公开被看作本公开的原理的示例,并且具体的实施方案不意在将本公开限制为所阐述的内容。在本文阐述的实施方案中,诸如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向前、向后等方向的表示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各个部件的结构和移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如果部件的位置的描述改变,假定这些表示相应地改变。
图1是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图示了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尚未通过装配啮合到一起的状态;并且图2是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
在图中,作为构成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的一对连接器中的一个的第一连接器通常由附图标记1来表示,所述第一连接器为安装到未图示的第一板的表面上的表面安装型连接器。而且,作为构成根据本实施方案的一对板对板连接器的连接器中的另一个的第二连接器通常由附图标记101表示,第二连接器为安装在未图示的第二板的表面上的表面安装型连接器。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并且板对板连接器被构造为将第一板和第二板彼此电连接。这里,第一板和第二板为用于例如电子器件或器械中的印制电路板并且可以为任何类型的板。
另外,在本实施方案中,诸如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向前、向后等方向的表示用于解释板对板连接器的各个零件的结构和移动等,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板对板连接器的各个零件等位于图中所示的位置上时,这些表示是适当的。然而,如果板对板连接器的位置等改变,则假定这些表示要根据板对板连接器的位置等的改变而改变。
第一连接器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11作为由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整体形成的连接器主体。从图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11为具有大致矩形、厚板状形状的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构件。具有具有环绕周边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凹形部12形成在装配第二连接器101的一侧,即装配侧(图2中的上侧)。第一连接器1具有长度约10.0mm、宽度约2.5mm以及厚度约1.0mm的尺寸,并且尺寸可按照需要适当地改变。而且,设置为岛部的第一突出凸形部13形成在凹形部12中以与第一壳体11成为整体。此外,被构造为与第一突出凸形部13平行延伸的侧壁部14形成在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两侧处以与第一壳体11成为整体。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突出凸形部13和侧壁部14从凹形部12的底部向上突出并且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延伸。由于这种构造,作为凹形部12的一部分的凹进槽部12a为构造为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延伸的细长凹形插入部,凹进槽部12a形成在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两侧处,以便布置在第一突出凸形部13和侧壁部14之间。尽管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数量为单数,但是可以设置多个突出凸形部,并且不特别限制突出凸形部的数量。另外,第一突出凸形部13具有宽度约为例如0.6mm的尺寸,尺寸可按照需要适当地改变。
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具有凹槽形状的第一端子接受内腔15a形成在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两侧表面上。而且,具有凹槽形状的第一端子接受外腔15b形成在上表面14a上并且沿着侧壁部14中的每一个的两侧表面。由于第一端子接受内腔15a和第一端子接受外腔15b在凹进槽部12a的底部处彼此连接并且彼此成为整体,第一端子接受内腔15a和第一端子接受外腔15b将统一地称作第一端子接受腔15。
在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每侧第一端子接受腔15的数量为10,节距约为例如0.4mm。而且,在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每侧接受到第一端子接受腔15中的第一端子61的数量为10,节距约为例如0.4mm。应当理解的是,第一端子接受腔15的节距和数量可按照需要适当地改变。
第一端子61为通过对导电金属板施加例如冲压和弯曲的处理而形成的整体构件。第一端子61中的每一个设置有:保持部63;尾部62,其连接至保持部63的下端;上连接部67,其连接至保持部63的上端;第二接触部66,其形成在上连接部67的内端的附近;下连接部64,其连接至第二接触部66;以及第一接触部65,其形成在下连接部64的自由端的附近。
保持部63为沿上下方向,即沿第一壳体11的厚度方向延伸以通过装配到第一端子接受外腔15b中而被保持。尾部62弯曲以连接至保持部63并且沿左右方向,即沿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至连接垫,所述连接垫连接至第一板上的导电轨迹。上连接部67弯曲以连接至保持部63并且沿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向内延伸。而且,具有弯曲形状并且被构造为向下弯曲且向内突出的第二接触部66形成在上连接部67的内端处。下连接部64为在侧视图中具有大致U形状且连接至第二接触部66的下端的部分。此外,具有弯曲形状并且被构造为以U形状弯曲且向外突出的第一接触部65形成在下连接部64的自由端处,即在下连接部64的内上端的附近。
第一端子61从装配侧装配到第一端子接受腔15中以通过保持部63固定地紧固到第一壳体11上,所述保持部63由第一端子接受外腔15b的侧壁以夹心方式夹紧,第一端子接受外腔15b布置在侧壁部14的外部。
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上表面13a为装配面并且被构造为平整或平滑的表面。作为装配面的上表面13a连同后面说明的第二突出凸形部112的上表面112a和后面说明的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上表面122a一起用作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啮合的基准面,所述基准面作为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也就是说,在将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装配以使其彼此啮合的装配操作的步骤中,即使当使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壳体111移动以彼此紧密接触地定位时,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仍处于非啮合状态,直到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各自的装配面彼此平齐。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各自的装配面变得彼此平齐时,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装配啮合开始。而且,即使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各自的装配面变得彼此平齐时,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端子6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端子161彼此不抵接接触,但是,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装配啮合开始时,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形成抵接接触。
而且,固定地紧固至第一壳体11的第一端子61的所有部分均不从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上表面13a突出。此外,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侧壁部14的上表面14a形成在比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上表面13a低(更靠近第一板)的位置处。由于此原因,第一端子61的上连接部67的上表面与侧壁部14的上表面14a基本平齐,但是第一端子61的上连接部67的上表面不从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上表面13a突出。而且,如果使得第一端子61的上连接部67的上表面低于侧壁部14的上表面14a,则可使得侧壁部14的上表面14a与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上表面13a平齐。
此外,作为第一装配引导部的第一突出端部21分别布置在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的两端处。作为凹形部12的一部分的凹形突出端部22形成在第一突出端部21中的每一个中。凹形突出端部22为大致矩形凹形部并且连接至沿凹进槽部12a中的每一个的纵向的两端。而且,凹形突出端部22用作凹形引导部,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彼此啮合到一起的状态下,第二连接器101的后面说明的第二突出端部122插入到凹形引导部中。
第一突出端部21中的每一个设置有:侧壁延伸部21b,其被构造为从沿侧壁部14的纵向的两端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延伸;以及端壁部21c,其被构造为沿第一壳体11的短轴向延伸,并且使端壁部21c的两端连接至侧壁延伸部21b。在第一突出端部21中的每一个中,端壁部21c和连接至端壁部21c的两端的侧壁延伸部21b形成具有倒C形状的连续侧壁,以由此限定矩形凹形突出端部22的三个侧边。
第一突出端部21中的每一个的上表面21a为为在端壁部21c和连接至端壁部21c的两端的侧壁延伸部21b的整个范围内延伸的具有倒C形状的一片连续平整表面并且形成在比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上表面13a高(远离第一板)的位置处。
而且,作为斜导面的斜面部23形成在上表面21a的内端和第一突出端部21的内侧表面21d之间的边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中,即凹形突出端部22的入口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中(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环绕三个侧边)。斜面部23设置有:前斜面部23a,其连接至上表面21a并且相对于装配面具有相对缓的坡度;以及后斜面部23b,其相对于装配面具有相对陡的坡度,同时使后斜面部23b的一端连接至前斜面部23a并且使后斜面部23b的另一端连接至内侧表面21d。尽管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前斜面部23a和后斜面部23b为平整的表面,前斜面部23a和后斜面部23b可以为弯曲表面。也就是说,斜面部23的各个部分可以为斜平整表面并且可以为斜弯曲表面。
此外,作为加固支架的第一加固支架51附接至第一突出端部21。第一加固支架51为通过对金属板施加例如冲压和弯曲的处理而形成的整体构件并且接受并保持在形成在侧壁延伸部21b中的第一凹形支架保持部26中。而且,形成在第一加固支架51的下端处的尾部52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至第一板上的固定垫。此外,形成在第一加固支架51的上端处的凸形啮合部53被构造为从内侧表面21d突出以接受到凹形突出端部22中,以便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彼此啮合到一起的状态下与第二连接器101的后面说明的第二加固支架151啮合。
参考图3,第二连接器101包括第二壳体111,所述第二壳体111作为由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整体形成的连接器主体。从图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壳体111为具有大致矩形的、厚板状形状的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构件。第二壳体111具有长度约8.0mm、宽度约1.5mm以及厚度约0.8mm的尺寸,并且尺寸可以按照需要适当地改变。而且,被构造为沿第二壳体111的纵向延伸的细长凹进腔部113和作为构造为限定凹进腔部113的外侧且沿第二壳体111的纵向延伸的细长突出凸形部的第二突出凸形部112整体地形成在装配第一连接器1的侧,即第二壳体111的装配侧(图中的上侧)。第二突出凸形部112沿着凹进腔部113的两侧并且沿着第二壳体111的两侧形成。而且,第二端子161布置在第二突出凸形部112中的每一个中。
如图中所示,凹进腔部113在其安装在第二板上的一侧,即安装表面(图中的下表面侧)在其表面处由底部闭合。而且,尽管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突出凸形部112的数量为两个,第二突出凸形部112的数量可为单数,并且不特别限制第二突出凸形部112的数量。凹进腔部113具有宽度约为例如0.7mm的尺寸,并且凹进腔部113的尺寸可按照需要适当地改变。
第二端子161为通过对导电金属板施加例如冲压和弯曲的处理而形成的整体构件。第二端子161中的每一个设置有:保持部163,其还用作第二接触部;尾部162,其连接至保持部163的下端;连接部164,其连接至保持部163的上端;以及第一接触部165,其连接至连接部164的内端。而且,被构造为与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啮合的凹形接触部165a形成在第一接触部165的表面上。此外,构造为与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啮合的凸形接触部166形成在保持部163的上端的附近。
使保持部163的周边由第二壳体111环绕而保持保持部163,并且保持部163与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形成接触。尾部162弯曲以连接至保持部163并且沿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至连接垫,所述连接垫连接至第二板上的导电轨迹。连接部164弯曲以连接至保持部163并且沿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向内延伸。第一接触部165为弯曲以连接至连接部164的内端并且向下延伸的部分。
而且,第二端子接受腔115沿着第二突出凸形部112的两个侧表面和上表面112a形成,以使第二端子161被接受到第二端子接受腔115中。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二突出凸形部112的上表面112a为装配面并且被构造为平整或平滑的表面。作为装配面的上表面112a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上表面13a一起用作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啮合的基准面。因此,第二端子161的连接部164的上表面的所有部分均不从上表面112a突出。尽管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部164的上表面与上表面112a平齐,但是连接部164的上表面可以位于比上表面112a靠下的下侧处。
在凹进腔部113的每侧上第二端子接受腔115的数量为10个,节距约为例如0.4mm。而且,在凹进腔部113的每侧上接受到第二端子接受腔115中的第二端子的数量为10个,节距约为例如0.4mm。应当理解的是,可以改变第二端子接受腔115的节距和数量。
此外,作为第二装配引导部的第二突出端部122分别布置在沿第二壳体111的纵向的两端处。第二突出端部122中的每一个为沿第二壳体111的短轴向延伸且其两端连接至沿第二突出凸形部112的纵向的两端的厚构件,并且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上表面122a为大致矩形平整表面。而且,第二突出端部122为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彼此啮合到一起的状态下插入到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凹形突出端部22中的部分。此外,上表面122a可形成为与第二突出凸形部112的上表面112a平齐并且可以与上表面112a一起用作装配面。
尽管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上表面122a的外端和外侧表面122b之间的边界部分,即在在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三个环绕侧边上的角部分,经过了削角处理,但是可以省去削角处理。
此外,作为加固支架的第二加固支架151附接至第二突出端部122。第二加固支架151为通过对金属板施加例如冲压和弯曲的处理而形成的整体式构件并且接受且保持在形成在第二突出端部122中的第二凹形支架保持部126中。而且,形成在第二加固支架151的下端处的尾部152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至第二板上的固定垫。此外,形成在尾部152的上端处的凹形啮合部153被构造为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彼此啮合到一起的状态下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加固支架51的凸形啮合部53啮合。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突出端部的剖视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一步骤;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端子的剖视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一步骤;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突出端部的剖视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二步骤;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端子的剖视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二步骤;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突出端部的剖视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三步骤;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端子的剖视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三步骤;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突出端部的剖视图,示出了连接器通过装配彼此啮合的状态;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端子的剖视图,示出了连接器通过装配彼此啮合的状态。
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假定第一连接器1在如下状态下表面安装到第一板上: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至连接垫,所述连接垫连接至第一板上的未图示的导电轨迹,并且第一加固支架51的尾部52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至第一板上的固定垫。
如图5所示,第二接触部66的前端从侧壁部14的第一端子接受外腔15b突出以接受到凹进槽部12a中,并且第一接触部65的前端从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第一端子接受内腔15a突出以接受到凹进槽部12a中。由于这种构造,如图11所示,第二连接器101的插入到凹进槽部12a中的第二端子161能够由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以夹心方式夹紧。而且,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近似在沿第一壳体11的厚度方向的相同位置处并且彼此相对。
类似地,假定第二连接器101在如下状态下表面安装到第二板上: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至连接垫,所述连接垫连接至第二板上的未图示的导电轨迹,并且第二加固支架151的尾部152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至第二板上的固定垫。
如图5所示,第一接触部165布置为在沿着第二突出凸形部112的内侧壁延伸的同时暴露,并且保持部163位于第二端子接受腔115的内部。而且,凹形接触部165a形成在第一接触部165的表面上,并且凸形接触部166形成在保持部163的表面上。由于这种构造,如图11所示,插入到凹进槽部12a中的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触部165和保持部163可分别与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形成接触,其中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以夹心的方式夹紧第二端子161。
而且,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与第二端子161的凸形接触部166啮合,并且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与第二端子161的凹形接触部165a啮合。因此,在接受到释放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装配啮合的力时,即,在接受到从第一连接器1移除第二连接器101的移除力时,难以从第一连接器1移除第二连接器101。也就是说,增大了所需的移除力。
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由于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分别安装在具有大面积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上,将说明的是,操作员在不能够看到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面侧和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侧的状态下执行摸索装配操作。
首先,在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面与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相对的状态下,操作员沿朝向连接器中的任一个的方向,即沿装配方向移动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以使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101形成抵接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操作员以摸索方式执行装配操作,不能以精确的方式执行定位,并且因此,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器1的中心轴线相对于第二连接器101的中心轴线不对准。
具体地,第二连接器101的中心轴线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的中心轴线位于图中的左侧,以使第二壳体11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上表面122a的图中左角部分与前斜面部23a抵接接触,所述前斜面部23a形成在第一壳体11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凹形突出端部22的图中左角部分中。
这里,当操作员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沿装配方向移动时,上表面122a的图中左角部分沿着前斜面部23a移动,以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在图中向右移动。也就是说,使第二连接器101的中心轴线沿与装配方法垂直的方向,即沿朝向第一连接器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移动。
因此,操作员能够容易观察到第一连接器1相对于第二连接器101不对准并且第二连接器101的位置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在图中向左不对准。
而且,由于前斜面部23a具有相对于装配面的缓坡度,即相对于装配方向的陡坡度,与沿装配方向的移动量相比,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沿与装配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移动量大。由于此原因,操作员能够观察到:由于上表面122a的角部分与前斜面部23a抵接接触,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面仍远离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
随后,当操作员使第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沿装配方向进一步移动时,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连接器1的中心轴线和第二连接器10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不对准度减小,并且第二壳体11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上表面122a的图中左角部分与后斜面部23b形成抵接接触,所述后斜面部23b形成在第一壳体11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凹形突出端部22的图中左角部分中。
在这种状态下,当操作员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沿装配方向进一步移动时,上表面122a的图中左角部分沿着后斜面部23b移动,以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在图中向右移动。也就是说,第二连接器101的中心轴线沿与装配方向垂直的方向,即沿朝向第一连接器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移动。
因此,操作员能够容易地观察到:第一连接器1仍相对于第二连接器101不对准,并且第二连接器101的位置仍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在图中向左不对准。
而且,由于与前斜面部23a相比后斜面部23b具有相对于装配面的陡坡度,即,具有相对于装配方向的缓坡度,与沿装配方向的移动量相比,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沿与装配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移动量小。由于此原因,操作员能够观察到:由于上表面122a的角部分与后斜面部23b抵接接触,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面与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紧密接触。
随后,当操作员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沿装配方向进一步移动时,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连接器1的中心轴线和第二连接器10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不对准量更加减小,以使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面变得与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平齐。也就是说,第一壳体11的第一突出凸形部13的上表面13a变得与第二壳体111的第二突出凸形部112的上表面112a和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上表面122a平齐。
在这种状态下,上表面122a的图中左角部分与后斜面部23b的下端,即与第一突出端部21的图中左侧的内侧表面21d的边界部分抵接接触。因此,在第二壳体11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图中左侧的外侧表面122b接近于与在第一壳体11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图中左侧的内侧表面21d平齐的状态。尽管如此,在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图中右侧的外侧表面122b与在第一突出端部21的图中右侧的内侧表面21d间隔开。这一水平变化源自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11的不可避免的尺寸误差。
由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11为产品,某程度的尺寸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实际上不可能的是,第一突出端部21的左右内侧表面21d之间的尺寸与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左右外侧表面122b之间的尺寸确切地等同。而且,不可避免的是,当内侧表面21d和外侧表面122b在一侧对准时,内侧表面21d和外侧表面122b在另一侧必须不对准。
相同的陈述可适用于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之间的水平位置关系。在图9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在左侧沿左右方向彼此基本对准;然而,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在右侧沿左右方向在某种程度上不对准。
而且,如图9所示,在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面与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平齐的情况下,第一端子61的各部分和第二端子161的各部分沿装配方向或沿与装配方向垂直的方向彼此间隔开。因此,第一端子61的所有部分均不与第二端子161抵接接触。
随后,当操作员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沿装配方向进一步移动时,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装配啮合开始。然后,在第二连接器101的左侧和右侧的第二突出凸形部112插入到在第一连接器1的左侧和右侧的凹进槽部12a中,以使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与第二连接器161的第一接触部165形成接触,并且使得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与第二端子161的保持部163形成接触。
以此方式,如图10和图11所示,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装配啮合完成时,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彼此电连接。结果,连接至第一板上连接至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的连接垫的导电轨迹与连接至第二板上连接至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的连接垫的导电轨迹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彼此形成多点接触,可以确定地保持稳定的电连接。
而且,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处于第一接触部65与第二端子161的凹形接触部165a啮合的状态下,同时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处于第二接触部66与第二端子161的凹形接触部166啮合的状态下。此外,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加固支架51的凸形啮合部53处于凸形啮合部53与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加固支架151的凹形啮合部153啮合的状态下。由于这种构造,即使在接受到释放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装配的力时,即在接受到从第一连接器1移除第二连接器101的移除力时,也难以从第一连接器1移除第二连接器101。也就是说,增大了所需的移除力。
此外,由于第一端子61具有弹性,通过第二端子161位于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可增加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距离。而且,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的上端部具有向外打开的弯曲表面性质,以使得在所述弯曲表面向上进动时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距离增加。另外,第二端子161的连接部164与保持部163和第一接触部165的连接部分具有弯曲表面的形状。由于这种构造,即使当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在某种程度上沿左右方向不对准时,当使第二连接器101向下移动时,使得第二端子161位于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并且因此自动地对准。也就是说,进行自我对准。
因此,只要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面处于与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平齐的状态,如图9所示,由于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之间的水平不对准量小,操作员能够仅通过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沿装配方向进一步移动以使第二端子161定位在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来完成装配操作。
也就是说,在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面已变得与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平齐之后,不必通过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沿图中的左右方向,即与装配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来执行定位,而是能够仅通过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沿装配方向移动来完成装配操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案中,即使当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面变得与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平齐时,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彼此不抵接接触,而是彼此间隔开。由于这种构造,在操作员已开始摸索装配操作之后直到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面变得与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平齐为止所执行的步骤过程中,即,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彼此尚未啮合的状态下,即使当以摸索的方式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沿图4至图11中的左右方向,即沿着与装配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时,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彼此不形成抵接接触,从而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不彼此摩擦并且不可能损坏。
当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面已变得与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平齐时,实际上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装配啮合真正开始,并且随后,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彼此形成抵接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装配啮合已经开始之后,由于仅需要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沿装配方向而不是沿与装配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彼此不可能摩擦。
而且,由于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装配啮合开始之后直到完成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装配啮合为止第二端子161位于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第一端子61的一部分可与第二端子161的一部分摩擦。然而,由于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构造为彼此紧固附接以由此确定地保持稳定的电连接,由摩擦引起的对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的损坏是不可避免的。反之,如果操作员能够看到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侧和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侧并且因此不必以摸索方式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沿与装配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能够避免在直到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面变得与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平齐为止所执行的步骤过程中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之间的接触。
换句话说,依据本实施方案,当操作员不得不在不能够看到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侧和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侧的状态下来执行摸索装配操作,可以确定地防止发生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的损坏。
而且,在本实施方案中,形成在凹形突出端部22的角部分中的斜面部23设置有具有相对于装配面的缓坡度的前斜面部23a和具有相对于装配面的陡坡度的后斜面部23b。由于这种构造,能够将第二壳体11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平滑地引导到第一壳体11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凹形突出端部22中。因此,易于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对准。
此外,在本实施方案中,尽管与装配方向垂直的方向被描述为图4至图11中的水平方向,即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相同的陈述可适用于如下情况:与装配方向垂直的方向对应于与图4至图11的图纸垂直的方向,即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11的纵向。换句话说,当操作员以摸索的方式使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沿与图纸垂直的方向移动时,通过执行类似的操作来获得相同的效果。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并且可以基于本公开的主旨以各种方式进行变型或改进,并且这些变型例和改进例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要求的本公开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其具有第一壳体,第一端子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包括:
岛部,在所述岛部的上侧形成有装配面;
凹形插入部,其形成在所述岛部的两侧;
侧壁部,其形成在每个所述凹形插入部的两侧;
第一装配引导部,其布置在沿所述岛部的纵向的两端处;以及
凹形引导部,其形成在每个所述第一装配引导部中;以及
第二连接器,其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啮合,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第二端子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端子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端子形成接触,所述第二壳体包括:
凹进腔部,所述岛部插入到所述凹进腔部中;
突出凸形部,其形成在所述凹进腔部的两侧处,以在其上形成装配面并且设置为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中;以及
第二装配引导部,其布置在沿所述凹进腔部的纵向的两端处以插入到所述凹形引导部中;
其中:
所述凹形引导部中的每一个的入口端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形成在其中的斜导面,每个所述斜导面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装配面具有缓坡度的前斜面部和具有陡坡度的后斜面部,所述前斜面部和所述后斜面部共用一相同的边缘;以及
由于所述第二装配引导部插入到所述凹形引导部中以使所述第二装配引导部的部分与所述斜导面形成抵接接触,在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装配面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装配面彼此平齐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彼此间隔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装配面形成为平整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端子设置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在二者之间限定弹性可变的交互间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端子设置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在二者之间限定弹性可变的交互间隙。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的所有部分均不从所述装配面突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装配面形成为平整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端子的所有部分均不从所述装配面突出。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当所述突出凸形部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中时,所述第二端子中的各个开始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当所述突出凸形部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中时,所述第二端子中的各个开始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
CN2009801480516A 2008-10-14 2009-10-14 板对板连接器 Active CN1022278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65484 2008-10-14
JP2008265484A JP5660756B2 (ja) 2008-10-14 2008-10-14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PCT/US2009/060653 WO2010045336A1 (en) 2008-10-14 2009-10-14 Board-to-board connec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7852A CN102227852A (zh) 2011-10-26
CN102227852B true CN102227852B (zh) 2013-11-27

Family

ID=41328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80516A Active CN102227852B (zh) 2008-10-14 2009-10-14 板对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98425B2 (zh)
JP (1) JP5660756B2 (zh)
KR (1) KR101241686B1 (zh)
CN (1) CN102227852B (zh)
WO (1) WO20100453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17488B2 (ja) 2009-05-20 2014-06-11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881333B2 (ja) 2010-09-08 2016-03-09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906579B2 (ja) * 2011-04-08 2016-04-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端子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13101909A (ja) * 2011-10-14 2013-05-23 Molex Inc コネクタ
US8579662B2 (en) * 2011-11-04 2013-11-1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high speed signal pairs
TWM428534U (en) * 2011-12-30 2012-05-01 Uer Technology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888506B2 (en) * 2013-01-29 2014-11-18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CN104137344B (zh) * 2013-02-27 2017-06-3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JP5970400B2 (ja) 2013-03-19 2016-08-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導電パターン式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JP5790950B2 (ja) 2013-04-02 2015-10-07 Smk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コネクタ
JP5751434B2 (ja) 2013-04-19 2015-07-22 Smk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コネクタを使用した基板接続構造
SE537815C2 (sv) * 2013-12-05 2015-10-20 Moduel Ab Elektriska moduler
US9391398B2 (en) * 2014-03-20 2016-07-12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assembly
JP6311396B2 (ja) * 2014-03-28 2018-04-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5220005A (ja) * 2014-05-15 2015-12-07 Smk株式会社 基板対基板用コネクタ
JP6269558B2 (ja) * 2014-06-05 2018-01-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ネクタセット及びコネクタ
JP6327973B2 (ja) * 2014-06-30 2018-05-23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6537890B2 (ja) * 2014-09-26 2019-07-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319210B2 (ja) * 2015-07-02 2018-05-09 Smk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CN105390876B (zh) * 2015-11-19 2018-02-09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具防呆与抗耗损结构的连接器模组
CN108933365B (zh) * 2017-05-26 2021-06-1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1224253B (zh) * 2018-11-23 2024-05-24 深圳市深台帏翔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10265835A (zh) * 2019-06-21 2019-09-20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板板连接器组件及移动终端设备
TWI750832B (zh) * 2019-10-11 2021-12-21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組
US11101585B1 (en) * 2020-02-05 2021-08-24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pitch surfaces on the plug and receptacle
KR102494901B1 (ko) * 2020-05-13 2023-02-06 니혼 고꾸 덴시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커넥터
JP2022105811A (ja) * 2021-01-05 2022-07-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78845A (ja) * 2001-12-11 2003-06-2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1521898A (zh) * 2003-02-06 2004-08-18 ������������ʽ���� 电连接器
CN1601823A (zh) * 2003-09-26 2005-03-30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用于该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及第2连接器
CN1856909A (zh) * 2003-08-27 2006-11-01 莫列斯公司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EP1732171A2 (en) * 2005-06-07 2006-12-13 Kyocera Elco Corporation Connector and portable terminal
EP1739796A1 (en) * 2004-03-31 2007-01-0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01154774A (zh) * 2006-09-29 2008-04-02 欧姆龙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32530A1 (en) 1994-05-25 1995-11-30 Molex Incorporated Dual housing board-to-board connector
JP3732709B2 (ja) * 2000-03-28 2006-01-1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3682649B2 (ja) * 2001-11-27 2005-08-1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KR200312151Y1 (ko) 2003-01-22 2003-05-09 주식회사 나스켐 클립형 발광기
KR100511180B1 (ko) * 2003-02-19 2005-08-30 재영솔루텍 주식회사 전자커넥터 제조방법
KR200430784Y1 (ko) 2006-08-11 2006-11-13 정낙환 보드 대 보드 커넥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78845A (ja) * 2001-12-11 2003-06-2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1521898A (zh) * 2003-02-06 2004-08-18 ������������ʽ���� 电连接器
CN1856909A (zh) * 2003-08-27 2006-11-01 莫列斯公司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CN1601823A (zh) * 2003-09-26 2005-03-30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用于该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及第2连接器
EP1739796A1 (en) * 2004-03-31 2007-01-0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EP1732171A2 (en) * 2005-06-07 2006-12-13 Kyocera Elco Corporation Connector and portable terminal
CN101154774A (zh) * 2006-09-29 2008-04-02 欧姆龙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60756B2 (ja) 2015-01-28
US20110201226A1 (en) 2011-08-18
CN102227852A (zh) 2011-10-26
KR20110084925A (ko) 2011-07-26
WO2010045336A1 (en) 2010-04-22
JP2010097724A (ja) 2010-04-30
KR101241686B1 (ko) 2013-03-11
US8398425B2 (en) 2013-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7852B (zh) 板对板连接器
US8308492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8342875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having a sidewall portion with a sloped guide surface with cut out
US799314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003148B2 (en) Connector
CN102292874B (zh) 板对板连接器
US7736154B2 (en)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US9196982B2 (en) Circuit board-circuit board connector
EP3660985A1 (en) Connector
US8021187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CN109962356B (zh) 电路基板用l型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9088095B2 (en) Connector and mating connector
JP2014222576A (ja) コネクタ
CN204088671U (zh) 卡连接器
US6767239B2 (en) Connector with interengageable rib and groove for guiding connection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such a connector
CN105449411A (zh) 卡连接器
US20130323955A1 (en) Connector terminal and card edge type connector including this connector terminal
CN107465011A (zh)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06976631U (zh)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组件
US6146175A (en) Board connectors having a low profile and which undergo a wiping effect when coupled
US11876313B2 (en) Connector
US20230307862A1 (en) Connector
CN201160138Y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20120231660A1 (en) Connector
US20090298345A1 (en)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