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0096A - 粘合性组合物以及丙烯酸类粘合带 - Google Patents
粘合性组合物以及丙烯酸类粘合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20096A CN102220096A CN201110092788XA CN201110092788A CN102220096A CN 102220096 A CN102220096 A CN 102220096A CN 201110092788X A CN201110092788X A CN 201110092788XA CN 201110092788 A CN201110092788 A CN 201110092788A CN 102220096 A CN102220096 A CN 1022200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hyl
- adhesive tape
- acrylate
- acid
- acryl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9/00—Adhesiv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e.g. glue stick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0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the adhesive being pressure-sensitive, i.e. tacky at temperatures inferior to 30°C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presence of microspher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 C09J2433/006—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in the substrat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8—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 Y10T428/2852—Adhesive compositions
- Y10T428/2878—Adhesive compositions including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
- Y10T428/2891—Adhesive compositions including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 including addition polymer from alpha-beta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 [e.g., acrylic acid, methacrylic acid, etc.] Or derivative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对金属材料具有高胶粘性的同时加热剥离性或拆除性提高的粘合性组合物或丙烯酸类粘合带。本发明的某一方式的丙烯酸类粘合带,具有丙烯酸类聚合物(A)、重均分子量(Mw)为1000以上且小于30000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和具有热膨胀性的微球(C)。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接合时保持高胶粘力并且在剥离时通过加热导致胶粘力下降从而能够容易地拆除的粘合性组合物及丙烯酸类粘合带。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丙烯酸类粘合带,其耐光性、耐候性、耐油性等优良,并且粘合力、凝聚力等粘合特性、以及耐热性、耐候性等耐老化性优良,因此广泛使用。特别是由于丙烯酸类粘合带具有上述特性,因此作为家电制品、汽车、建材等各种产业领域中的接合材料广泛使用。因此,作为丙烯酸类粘合带,要求以高可靠性胶粘在不锈钢或铝等金属材料、或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ABS、聚碳酸酯等各种塑料材料、玻璃材料等各种被粘物(接合对象物)上。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环境意识的提高,要求节省资源和再循环的情况逐渐变多。因此,作为丙烯酸类粘合带所要求的特性,可以列举在接合到被粘物上时发挥充分的胶粘力并且通过加热等引起的剥离性或拆除性优良。
在这样的状况下,现有的丙烯酸类粘合带(专利文献1~7)虽然通过具有高胶粘强度而具有高接合可靠性,但是其高接合强度反而使接合部的分离、拆除变得困难。
因此,提出了以优良的常态胶粘力和加热易剥离性为目的的粘合带(专利文献8)。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57-17030号公报(美国专利第4223067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4854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1290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08832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003800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2-121505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4-018761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8-120903号公报
但是,现有的丙烯酸类粘合带在粘贴到不锈钢等金属材料上的情况下,存在随时间经过胶粘力上升,从而不能实现加热时的易剥离性的问题,因此迫切希望在保持对金属材料的胶粘性的同时提高加热剥离性或拆除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创立,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对金属材料具有高胶粘性的同时加热剥离性或拆除性得到改善的粘合性组合物或丙烯酸类粘合带。
本发明的某一方式为粘合性组合物。该粘合性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具有丙烯酸类聚合物(A),重均分子量(Mw)为1000以上且小于30000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和具有热膨胀性的微球(C)。
根据上述方式的粘合性组合物,可以在保持对不锈钢板等金属材料的胶粘性的同时提高加热剥离性或拆除性。
上述方式的粘合性组合物中,丙烯酸类聚合物(A)可以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单体主成分。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为丙烯酸类粘合带。该丙烯酸类粘合带具有含有上述任一方式的粘合性组合物的粘合剂层。
本发明的再另一个方式为丙烯酸类粘合带。该丙烯酸类粘合带的特征在于,具有芯层和设置在所述芯层的一侧或两侧的表层,所述芯层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D),所述表层含有上述任一方式的粘合性组合物。所述表层可以进一步含有微粒(E)和/或气泡(F)。另外,上述方式的丙烯酸类粘合带中,在胶粘到SUS板上以后,在23℃下经过30分钟后沿180°剥离方向以50mm/分钟的拉伸速度进行剥离时的粘合力可以为20N/25mm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2的丙烯酸类粘合带的构成的概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优选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该实施方式无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仅仅是例示本发明。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1的丙烯酸类粘合带,为具备具有易拆除性的粘合剂层的单层粘合带。具有易拆除性的粘合剂层由下述的粘合性组合物A形成。
[粘合性组合物A]
粘合性组合物A具有丙烯酸类聚合物(A),重均分子量(Mw)为1000以上且小于30000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和具有热膨胀性的微球(C)。丙烯酸类聚合物(A)主要作为粘合性组合物起作用,重均分子量(Mw)为1000以上且小于30000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主要作为增粘树脂起作用。具有热膨胀性的微球(C)主要有助于加热时的易拆除性。
丙烯酸类聚合物(A)含有50重量%以上具有碳原子数1~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单体单元。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A)可以单独使用具有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者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丙烯酸类聚合物(A)可以通过将(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与聚合引发剂一起进行聚合(例如,溶液聚合、乳液聚合、UV聚合)而得到。
具有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比例相对于用于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A)的单体成分总量为50重量%以上且99.9重量%以下,优选60重量%以上且95重量%以下,更优选70重量%以上且93重量%以下。
作为具有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酯等(甲基)丙烯酸C1-20烷基酯,优选(甲基)丙烯酸C2-14烷基酯,更优选(甲基)丙烯酸C2-10烷基酯等。另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是指丙烯酸烷基酯和/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全部具有同样的含义。
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环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具有脂环烃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苯酯等具有芳烃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由萜类化合物的衍生物醇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另外,为了改善凝聚力、耐热性、交联性等,丙烯酸类聚合物(A)根据需要可以含有能够与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的其它单体成分(可共聚单体)。因此,丙烯酸类聚合物(A)可以同时含有作为主成分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可共聚单体。作为可共聚单体,可以适当地使用具有极性基团的单体。
作为可共聚单体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羧乙酯、丙烯酸羧戊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异巴豆酸等含羧基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甲基)丙烯酸羟己酯、(甲基)丙烯酸羟辛酯、(甲基)丙烯酸羟癸酯、(甲基)丙烯酸羟基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羟甲基环己基)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羟烷酯等含羟基单体;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含酸酐单体;苯乙烯磺酸、烯丙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胺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丙酯、(甲基)丙烯酰氧基萘磺酸等含磺酸基单体;丙烯酰磷酸-2-羟基乙酯等含磷酸基单体;(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N-取代的)酰胺类单体;N-(甲基)丙烯酰氧基亚甲基琥珀酰亚胺、N-(甲基)丙烯酰基-6-氧代六亚甲基琥珀酰亚胺(N-(メタ)アクリロイル-6-オキシヘキサメチレンスクシンイミド)、N-(甲基)丙烯酰基-8-氧代八亚甲基琥珀酰亚胺(N-(メタ)アクリロイル-8-オキシヘキサメチレンスクシンイミド)等琥珀酰亚胺类单体;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异丙基马来酰亚胺、N-月桂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类单体;N-甲基衣康酰亚胺、N-乙基衣康酰亚胺、N-丁基衣康酰亚胺、N-辛基衣康酰亚胺、N-2-乙基己基衣康酰亚胺、N-环己基衣康酰亚胺、N-月桂基衣康酰亚胺等衣康酰亚胺类单体;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酯类;N-乙烯基-2-吡咯烷酮、N-甲基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哌啶酮、N-乙烯基嘧啶、N-乙烯基哌嗪、N-乙烯基吡嗪、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唑、N-(甲基)丙烯酰基-2-吡咯烷酮、N-(甲基)丙烯酰基哌啶、N-(甲基)丙烯酰基吡咯烷、N-乙烯基吗啉等含氮杂环类单体;N-乙烯基羧酸酰胺类;N-乙烯基己内酰胺等内酰胺类单体;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氰基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氨基烷基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类单体;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含环氧基的丙烯酸类单体(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聚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丙二醇酯等二醇类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含氟(甲基)丙烯酸酯、聚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杂环、卤素原子、硅原子等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异戊二烯、丁二烯、异丁烯等烯烃类单体;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类单体、巯基乙酸;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类;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异丁烯等烯烃或二烯类;乙烯基烷基醚等乙烯基醚类;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类单体;乙烯基磺酸钠等含磺酸基单体;环己基马来酰亚胺、异丙基马来酰亚胺等含酰亚胺基单体;(甲基)丙烯酸-2-异氰酸根合乙酯等含异氰酸酯基单体;含氟原子的(甲基)丙烯酸酯;含硅原子的(甲基)丙烯酸酯等。另外,这些可共聚单体可以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同时含有作为主成分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可共聚单体的情况下,丙烯酸类聚合物(A)可以适当地使用含羧基单体。其中,可以适当地使用丙烯酸。作为可共聚单体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通常相对于用于制备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A)的单体成分总量可以含有0.1~30重量%、优选0.5~20重量%、进一步优选1~15重量%的可共聚单体。
通过含有0.1重量%以上可共聚单体,可以防止丙烯酸类粘合带的凝聚力下降,可以得到高剪切力。另外,通过将可共聚单体的含量设定为30重量%以下,可以防止凝聚力过度升高,可以提高常温(25℃)下的发粘感。
另外,为了调节所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凝聚力,丙烯酸类聚合物(A)中根据需要也可以含有多官能单体。
作为多官能单体,可以列举例如:(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2-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12-十二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二乙烯基苯、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其中,可以适当地使用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多官能单体的使用量,根据其分子量或官能团数等而不同,相对于用于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A)的单体成分总量,可添加0.01~3.0重量%、优选0.02~2.0重量%、进一步优选0.03~1.0重量%。
多官能单体的使用量相对于用于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A)的单体成分总量超过3.0重量%时,例如,有时存在粘合剂层的凝聚力过高,从而胶粘力下降等情况。另一方面,低于0.01重量%时,例如,有时存在粘合剂层的凝聚力下降等情况。
<聚合引发剂>
在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A)时,可以借助于使用热聚合引发剂或光聚合引发剂(光引发剂)等聚合引发剂的热固化反应或紫外线固化反应来容易地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A)。特别是从可以缩短聚合时间的优点等考虑,可以适当地使用光聚合引发剂。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热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偶氮类聚合引发剂[例如,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甲基丁腈、2,2’-偶氮二(2-甲基丙酸)二甲酯、4,4’-偶氮二-4-氰基戊酸、偶氮二异戊腈、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5-甲基-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甲基丙脒)二硫酸盐、2,2’-偶氮二(N,N’-二亚甲基异丁脒)二盐酸盐等]、过氧化物类聚合引发剂[例如,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马来酸叔丁酯、过氧化月桂酰等]、氧化还原类聚合引发剂等。
热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现有作为热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的范围即可。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例如:苯偶姻醚类光聚合引发剂、苯乙酮类光聚合引发剂、α-酮醇类光聚合引发剂、芳香族磺酰氯类光聚合引发剂、光活性肟类光聚合引发剂、苯偶姻类光聚合引发剂、联苯酰类光聚合引发剂、二苯甲酮类光聚合引发剂、缩酮类光聚合引发剂、噻吨酮类光聚合引发剂、酰基氧化膦类光聚合引发剂等。
具体地,作为苯偶姻醚类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丙醚、苯偶姻异丙醚、苯偶姻异丁醚、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汽巴精化公司制、商品名:イルガキユア651]、茴香醚甲醚等。作为苯乙酮类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汽巴精化公司制、商品名:イルガキユア184]、4-苯氧基二氯苯乙酮、4-叔丁基-二氯苯乙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汽巴精化公司制、商品名:イルガキユア2959]、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汽巴精化公司制、商品名:ダロキユア-1173]、甲氧基苯乙酮等。作为α-酮醇类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2-甲基-2-羟基苯丙酮、1-[4-(2-羟基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等。作为芳香族磺酰氯类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2-萘磺酰氯等。作为光活性肟类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1-苯基-1,2-丙二酮-2-(O-乙氧基羰基)肟等。
另外,苯偶姻类光聚合引发剂中,包含例如苯偶姻等。联苯酰类光聚合引发剂中,包含例如联苯酰。二苯甲酮类光聚合引发剂,包含例如:二苯甲酮、苯甲酰苯甲酸、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聚乙烯基二苯甲酮、α-羟基环己基苯基酮等。缩酮类光聚合引发剂中,包含例如联苯酰二甲基缩酮等。噻吨酮类光聚合引发剂中,包含例如噻吨酮、2-氯噻吨酮、2-甲基噻吨酮、2,4-二甲基噻吨酮、异丙基噻吨酮、2,4-二氯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异丙基噻吨酮、2,4-二异丙基噻吨酮、十二烷基噻吨酮等。
作为酰基氧化膦类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正丁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1-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叔丁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环己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辛基氧化膦、二(2-甲氧基苯甲酰基)-(2-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二(2-甲氧基苯甲酰基)-(1-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二(2,6-二乙氧基苯甲酰基)-(2-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二(2,6-二乙氧基苯甲酰基)-(1-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二(2,6-二丁氧基苯甲酰基)-(2-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二(2,4-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4-二戊氧基苯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苄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苯基丙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苯基乙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苄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苯基丙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苯基乙基氧化膦、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苄基丁基氧化膦、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苄基辛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5-二异丙基苯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甲基苯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4-甲基苯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5-二乙基苯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3,5,6-四甲基苯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4-二正丁氧基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异丁基氧化膦、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正丁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4-二丁氧基苯基氧化膦、1,10-二[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癸烷、三(2-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等。
这些当中,特别优选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汽巴精化公司制、商品名:イルガキユア819]、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4-二正丁氧基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BASF公司制、商品名:ルシリンTPO]、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相对于用于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A)的单体成分100重量份以0.01~5重量份、优选0.05~3重量份、进一步优选0.08~2重量份的范围内的量配合。
在此,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少于0.01重量份时,有时聚合反应不充分。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超过5重量份时,有可能由于光聚合引发剂吸收紫外线而导致紫外线不能达到粘合剂层内部从而聚合率下降。有时由于所生成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减小,由此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凝聚力下降,从而将粘合剂层从薄膜上剥离时,粘合剂层的一部分残留在薄膜上,从而薄膜不能再利用。另外,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为了调节凝聚力,在所述多官能单体以外可以使用交联剂。交联剂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交联剂,可以列举例如:环氧类交联剂、异氰酸酯类交联剂、聚硅氧烷类交联剂、唑啉类交联剂、氮丙啶类交联剂、硅烷类交联剂、烷基醚化三聚氰胺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类交联剂等。特别可以适当地使用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
具体而言,作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例子,可以列举甲苯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及它们与三羟甲基丙烷等多元醇的加合物。
作为环氧类交联剂,可以列举双酚A、表氯醇型环氧类树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エチレングリシジルエ一テル)、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甘油二缩水甘油基醚、甘油三缩水甘油基醚、1,6-己二醇缩水甘油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基醚、二缩水甘油基苯胺、二胺缩水甘油胺(ジアミングリシジルアミン)、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和1,3-二(N,N’-二胺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等。
本实施方式中,丙烯酸类聚合物(A)也可以通过对所述单体成分和聚合引发剂配合而成的混合物照射紫外线(UV)使单体部分聚合而得到的部分聚合物(丙烯酸类聚合物浆)的形式来制备。在丙烯酸类聚合物浆中配合后述的(B)成分和(C)成分制备粘合性组合物,涂布该粘合性组合物,并照射紫外线,由此可以结束聚合。另外,丙烯酸类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Mw)为100000~5000000。
重均分子量(Mw)为1000以上且小于30000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作为增粘树脂起作用,并且在添加到丙烯酸类聚合物(A)(丙烯酸类聚合物浆)中进行UV聚合时具有难以造成阻聚的优点。另外,通过将重均分子量(Mw)为1000以上且小于30000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与后述的具有热膨胀性的微球(C)组合,可以对金属材料实现加热剥离性、拆除性。
重均分子量(Mw)为1000以上且小于30000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的添加量相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A)100重量份优选为5~4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10~3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的添加量超过45重量份时,粘合剂层的弹性模量变高,有时在低温下的胶粘性能变差,或者在室温下也不显现粘合性。另外,添加量少于5重量份的情况下,有时不能获得其效果。
(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希望为约20℃以上且约300℃以下,优选约30℃以上且约300℃以下,进一步优选约40℃以上且约300℃以下。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于约20℃时,粘合剂层的室温以上条件下的凝聚力下降,有时保持性能或高温胶粘性能下降。
另外,本发明中可以作为(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使用的代表性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如下表所示。另外,下表未记载的材料(组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由下式(Fox式)表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来定义。
1/Tg=∑(Wi/Tgi)
上式中,Tg表示(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单位:K),Tgi表示单体i形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单位:K),Wi表示单体i在全部单体成分中的重量分数(i=1、2、…n)。另外,上式为(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由单体1、单体2、…、单体n的n种单体成分构成时的计算式。
表1
(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的组成 |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 备注 |
DCPMA | 175 | 产品目录、文献等记载的值 |
DCPA | 120 | 产品目录、文献等记载的值 |
IBXMA | 173 | 产品目录、文献等记载的值 |
IBXA | 97 | 产品目录、文献等记载的值 |
CHMA | 66 | 产品目录、文献等记载的值 |
MMA | 105 | 产品目录、文献等记载的值 |
ADMA | 250 | 产品目录、文献等记载的值 |
ADA | 153 | 产品目录、文献等记载的值 |
IBMA | 31 | 产品目录、文献等记载的值 |
DCPMA/IBXMA | 174 | 计算值(由Fox式) |
DCPMA/MMA40 | 144 | 计算值(由Fox式) |
DCPMA/MMA60 | 130 | 计算值(由Fox式) |
IBXMA/MMA60 | 130 | 计算值(由Fox式) |
ADMA/MMA | 180 | 计算值(由Fox式) |
ADA/MMA | 132 | 计算值(由Fox式) |
表1中的缩略语表示如下的化合物。
DCPMA:甲基丙烯酸二环戊基酯(ジシクロペンタニルメタクリレ一ト)
DCPA:丙烯酸二环戊基酯(ジシクロペンタニルアクリレ一ト)
IBXMA: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IBXA:丙烯酸异冰片酯
CHM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ADMA:1-金刚烷基甲基丙烯酸酯
ADA:1-金刚烷基丙烯酸酯
IBMA: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以上且小于30000,优选1500以上且小于20000,进一步优选2000以上且小于10000。(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以上时有时不能充分得到粘合带的粘合性能提高的效果。另外,低于1000时,为低分子量,因此有时会引起粘合带的粘合性能或保持性能的下降。
重均分子量的测定通过GPC法进行聚苯乙烯换算来求出。具体而言,在东曹株式会社制造的HPLC8020中使用TSKGelGMH-H(20)×2根作为柱,在四氢呋喃溶剂且流速0.5ml/分钟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的制作方法>
(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例如可以通过溶液聚合法、本体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块状聚合法等将(甲基)丙烯酸酯聚合来制作。
作为这样的(甲基)丙烯酸酯的例子,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甲基)丙烯酸与脂环醇的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甲基)丙烯酸芳酯。这样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
另外,作为构成(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的单体单元,可以适当地使用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另外,(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也可以通过在上述(甲基)丙烯酸酯成分单元的基础上将具有能够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的可聚合不饱和键的单体共聚来得到。
作为具有能够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的可聚合不饱和键的单体,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碱金属盐等盐;乙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等(聚)烷撑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元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腈;乙酸乙烯酯;偏二氯乙烯;甲基丙烯酸-2-氯乙酯等卤化乙烯基化合物;2-乙烯基-2-唑啉、2-乙烯基-5-甲基-2-唑啉、2-异丙烯基-2-唑啉等含有唑啉基的可聚合化合物;(甲基)丙烯酰基氮丙啶、甲基丙烯酸-2-氮丙啶基乙酯等含有氮丙啶基的可聚合化合物;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2-乙基缩水甘油醚等含有环氧基的乙烯基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与聚丙二醇或聚乙二醇的单酯、内酯类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加成物等含有羟基的乙烯基单体;用氟取代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含氟乙烯基单体;衣康酸、巴豆酸、马来酸、富马酸等不饱和羧酸、它们的盐以及它们的(部分)酯化合物和酸酐;2-氯乙基乙烯醚、一氯乙酸乙烯酯等含有反应性卤素的乙烯基单体、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丙烯酰吗啉等含有酰胺基的乙烯基单体;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烯丙胺、2-甲氧基乙氧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有有机硅的乙烯基单体;以及在将乙烯基聚合得到的单体末端具有可自由基聚合的乙烯基的大分子单体类。这些单体可以单独或者组合与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
本实施方式的丙烯酸类粘合带中,作为(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从能够提供在对金属材料具有高胶粘性的同时加热剥离性或拆除性得到改善的丙烯酸类粘合带的观点考虑,优选例如: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与甲基丙烯酸异丁酯(IBMA)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与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XMA)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与丙烯酰吗啉(ACMO)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与二乙基丙烯酰胺(DEAA)的共聚物。
作为构成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的共聚物的组成比,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为50~85重量%、优选为55~75重量%,甲基丙烯酸异丁酯(IBMA)、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XMA)、丙烯酰吗啉(ACMO)、二乙基丙烯酰胺(DEAA)为15~50重量%、优选25~45重量%。
另外,(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中可以引入与环氧基或异氰酸酯基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作为这样的官能团的例子,可以列举羟基、羧基、氨基、酰胺基、巯基。制造(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时优选使用具有这样的官能团的单体。
<(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的分子量的调节方法>
为了调节(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的分子量,在其聚合中可以使用链转移剂。作为所使用的链转移剂,可以列举辛基硫醇、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等具有巯基的化合物;巯基乙酸、巯基乙酸乙酯、巯基乙酸丙酯、巯基乙酸丁酯、巯基乙酸叔丁酯、巯基乙酸-2-乙基己酯、巯基乙酸辛酯、巯基乙酸癸酯、巯基乙酸十二烷酯、乙二醇的巯基乙酸酯、新戊二醇的巯基乙酸酯、季戊四醇的巯基乙酸酯,其中,可以适当地使用巯基乙酸类。
作为链转移剂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通常相对于丙烯酸类单体100重量份,含有0.1~20重量份、优选0.2~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0.3~10重量份的链转移剂。通过这样调节链转移剂的添加量,可以得到分子量合适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
具有热膨胀性的微球(C)为通过加热而膨胀和/或发泡的微球。通过在粘合性组合物A中含有微球(C),由此可以得到加热时在被粘物与粘合剂层的界面处分离、拆除的特性。这样的特性产生的原因为,通过加热,粘合性组合物A中的微球(C)发生膨胀和/或发泡从而粘合剂层膨胀变形,由此变形为凹凸状,从而在被粘物与粘合剂层的界面处产生剥离。另外,上述特性存在下列情况:根据被粘物的材料种类,通过加热,粘合性组合物A中的微球(C)发生膨胀和/或发泡从而粘合剂层膨胀变形,由此产生粘合剂层胶粘力的下降或胶粘力的丧失,从而在被粘物与粘合剂层的界面处产生剥离。
加热处理例如可以通过热板、热风干燥机、近红外线灯、空气干燥器等适当的加热手段进行。加热温度只要为微球(C)开始膨胀的温度以上即可,可以根据被粘物的表面状态、微球(C)的种类等、被粘物等的耐热性、加热方法(热容量、加热手段等)等适当设定。作为一般的加热处理条件,为在温度100~250℃下加热5~90秒(热板等)或者5~15分钟(热风干燥机等)。
作为粘合剂层中使用的微球(C),只要具备通过加热而膨胀和/或发泡的性质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适当使用公知的热发泡剂,其中,可以适当地使用微囊化的发泡剂。这样的微囊化的发泡剂,可以列举例如:将异丁烷、丙烷、戊烷等加热容易气化而膨胀的物质内包在具有弹性的壳内而成的微球。
微球(C)的壳多数情况下通常由热塑性物质、热熔融性物质、热膨胀导致破裂的物质等形成。另外,作为形成热膨胀性微球的壳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偏二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聚偏二氯乙烯、聚砜等。微球(C)可以通过惯用的方法,例如凝聚法、界面聚合法等来制造。
作为微球(C),可以使用热发泡剂的市售品。作为这样的热发泡剂的市售品,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商品名“マツモトマイクロスフエアF-30”、“マツモトマイクロスフエアF-50”、“マツモトマイクロスフエアF-80S”、“マツモトマイクロスフエアF-85”(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制);商品名“エクスパンセルDu”(Akzo Nobel Surface Chemistry AB公司制)等。
微球(C)的平均粒径,从分散性或薄层形成性的观点考虑,一般为约1~约80μm,优选约3~约50μm。
另外,作为微球(C),为了通过加热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粘合剂层的粘合力,优选具有体积膨胀率达到5倍以上、特别是10倍以上之前不破裂的适度强度的微球。另外,在使用低膨胀率下破裂的微球(C)的情况下,或者在使用未微囊化的微球(C)的情况下,有时粘合剂层与被粘物的粘合面积不充分地减少,从而不能得到良好的剥离性,或者通过加热而分离、拆除的特性例如在粘合剂层与剥离性薄膜层的界面处进行拆除的特性下降。
微球(C)的含量根据其种类而不同,相对于构成粘合性组合物A的丙烯酸类聚合物(A)和(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合并而成的混合物100重量份,例如为约10~约200重量份,优选约20~约12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约25~约100重量份。微球(C)的含量低于10重量份时,加热处理后的粘合剂层的膨胀变形不会充分地产生,有可能加热不能产生分离、拆除,另一方面,微球(C)的含量超过200重量份时,容易产生粘合剂层的凝聚破坏。
另外,作为粘合剂组合物A中使用的其它微球(C),可以列举例如各种无机发泡剂或有机发泡剂。作为无机发泡剂的代表例,可以列举碳酸铵、碳酸氢铵、碳酸氢钠、亚硝酸铵、硼氢化钠、叠氮化合物类等。另外,作为有机发泡剂的代表例,可以列举水;三氯一氟甲烷、二氯一氟甲烷等氯氟烃;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甲酸钡等偶氮类化合物;对甲苯磺酰肼和二苯砜-3,3’-二磺酰肼、4,4’-氧二(苯磺酰肼)、烯丙基二(磺酰肼)等肼类化合物;对甲苯磺酰氨基脲、4,4’-氧二(苯磺酰氨基脲)等氨基脲类化合物;5-吗啉基-1,2,3,4-噻三唑等三唑类化合物;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N,N’-二甲基-N,N’-二亚硝基对苯二甲酰胺等N-亚硝基类化合物等。另外,热发泡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粘合性组合物A中根据需要可以含有发泡助剂。
粘合性组合物A中可以配合各种添加剂。作为这样的添加剂,可以列举例如: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等交联剂;松香衍生物树脂、聚萜烯树脂、石油树脂、油溶性酚醛树脂等增粘剂;增塑剂、填充剂、防老化剂、表面活性剂等。
粘合剂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将粘合性组合物A涂布到隔片或基材等适当的支撑体上形成粘合剂层后,根据需要进行干燥或固化(热固化或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来形成。另外,进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光固化)时,由于光聚合反应受到空气中氧的阻碍,因此优选通过在粘合剂层上粘贴隔片或基材等适当的支撑体,或者通过在氮气氛下进行光固化而隔绝氧。形成粘合剂层时使用的适当的支撑体,可以制作丙烯酸类粘合带时在适当的时期剥离,也可以在制作后的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带时剥离。
粘合剂层的厚度可以根据丙烯酸类粘合带的使用目的或加热降低粘合力的性质等适当选择,但是,为了保持表面的平滑性,优选调节为微球(C)的最大粒径以上,例如,为约1~约300μm,优选约10~约250μm,进一步优选约30~约200μm。粘合剂层的厚度过薄时,有时不能得到充分保持被粘物的粘合力。
根据以上说明的丙烯酸类粘合带,可以在提高对不锈钢板等金属材料的胶粘性的同时提高加热剥离性或拆除性。更具体而言,在接合时保持高胶粘力(胶粘到作为被粘物的SUS304BA板上以后,在23℃下经过30分钟后沿180°剥离方向以50mm/分钟的拉伸速度进行剥离时的粘合力为20N/25mm以上,更优选30N/25mm以上),并且在分离、拆除接合部时通过加热(例如,在130℃下加热10分钟的加热处理)可以容易地分离、拆除。
(实施方式2)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丙烯酸类粘合带10的构成的概略剖视图。丙烯酸类粘合带10具备芯层20和设置在芯层20的一个面上的表层30。另外,为了保护表层30的粘合面,优选在表层30上具有隔片(剥离薄膜)。
(芯层)
芯层20含有粘合性组合物B以及根据需要含有微粒和/或气泡而形成。以下,对芯层20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详细说明。
[粘合性组合物B]
作为构成芯层20的粘合性组合物B,可以使用与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粘合性组合物A中所含的丙烯酸类聚合物(A)同样的材料作为丙烯酸类聚合物(D)。
[微粒]
本发明中,在构成芯层的丙烯酸类聚合物(D)中,可以添加微粒(E)。微粒的作用效果,可以列举提高丙烯酸类粘合带10的剪切胶粘力和加工性。
作为微粒,可以列举:铜、镍、铝、铬、铁、不锈钢等的金属粒子、金属氧化物粒子;碳化硅、碳化硼、碳化氮等的碳化物粒子、氮化铝、氮化硅、氮化硼等的氮化物粒子;玻璃、氧化铝、氧化锆等氧化物为代表的陶瓷粒子;碳化钙、氢氧化铝、玻璃、二氧化硅等无机微粒;火山白砂(火山シラス)、砂等天然原料粒子;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酚醛树脂、苯代胍胺树脂、脲醛树脂、聚硅氧烷树脂、尼龙、聚酯、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聚酰亚胺等的聚合物粒子;聚偏二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アクリル)等的有机中空体、尼龙微珠、丙烯酸类树脂微珠(アクリルビ一ズ)、聚硅氧烷微珠等的有机球状体;等。
作为微粒,可以优选使用中空微粒体。另外,在中空微粒体中,从使用紫外线反应的聚合效率或重量等观点考虑,可以优选使用中空的无机微粒体。作为其例子,可以列举中空玻璃微球等玻璃制微球;中空氧化铝微球等金属化合物制的中空微球;中空陶瓷微球等瓷制中空微球等。通过使用所述中空玻璃微球可以在不损害剪切力、保持力等其它特性的情况下提高高温胶粘力。
作为中空玻璃微球,可以列举例如:商品名“ガラスマイクロバル一ン”(富士シリシア化学(株)制)、商品名“セルスタ一Z-20”、“セルスタ一Z-27”、“セルスタ一CZ-31T”、“セルスタ一Z-36”、“セルスタ一Z-39”、“セルスタ一Z-39”、“セルスタ一T-36”、“セルスタ一PZ-6000”(均为东海工业(株)制)、商品名“サイラツクス·フアインバル一ン”(フアインバル一ン(有限公司)制)等。
作为微粒的粒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从1~500μm、优选5~200μm、进一步优选10~150μm的范围内选择。
作为微粒的比重,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从0.1~1.8g/cm3、优选0.2~1.5g/cm3、进一步优选0.2~0.5g/cm3的范围内选择。
微粒的比重小于0.1g/cm3时,在将微粒配合并混合到丙烯酸类粘合剂中时,上浮增大,有时难以均匀地分散。另外,玻璃强度低容易破裂。相反,超过1.8g/cm3时,紫外线的透射率下降,因此有可能紫外线反应的效率下降。另外,丙烯酸类粘合剂变重,作业性变差。
微粒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相对于芯层20的总体积低于10体积%的使用量时,添加微粒的效果低,另一方面,为相对于芯层20的总体积超过50体积%的使用量时,胶粘力下降。
[气泡]
本发明中,构成芯层的丙烯酸类聚合物(D)中,可以添加气泡(F)。通过在芯层20中含有气泡,丙烯酸类粘合带10可以对曲面或凹凸面发挥良好的胶粘性,另外,可以发挥良好的耐回弹性。
芯层20中所含的气泡,希望基本上为独立气泡型的气泡,但是,也可以是独立气泡型的气泡与连续气泡型的气泡混合存在。
另外,气泡通常具有球形(特别是正球形)的形状,但是,也可以在球状上存在凹凸等非正球形。所述气泡的平均气泡径(直径)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从1~1000μm、优选10~500μm、进一步优选30~300μm的范围内选择。
另外,气泡中所含的气体成分(形成气泡的气体成分;有时称为“气泡形成气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氮气、二氧化碳、氩气等惰性气体以及空气等各种气体。作为形成气泡的气体,使用在含有形成气泡的气体的状态下进行聚合反应时不阻碍该聚合反应的气体是重要的。作为形成气泡的气体,从不阻碍聚合反应、成本等观点考虑,优选氮气。
芯层20中所含的气泡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使用用途等适当选择。例如,相对于含有气泡的芯层20的总体积为5~50体积%,优选8~40体积%。混合量低于5体积%时,不能得到气泡混合的效果,超过50体积%时,存在贯穿芯层20的气泡,胶粘性能或外观变差。
含有气泡的芯层20中,形成气泡的形式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含有气泡的芯层20,例如,可以形成:(1)通过使用预先混合有形成气泡的气体成分(气泡形成气体)的芯层20而形成气泡的形式的芯层20;(2)通过在芯层20中混合发泡剂而形成气泡的形式的芯层20。另外,在为所述(2)的通过使用含有发泡剂的芯层20而形成气泡的形式的芯层20的情况下,作为该发泡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从公知的发泡剂进行适当选择。作为发泡剂可以使用例如热膨胀性微球等。
在丙烯酸类聚合物(D)中添加有气泡(F)的情况下,可以不必添加上述微粒(E)。相反,在丙烯酸类聚合物(D)中添加有微粒(E)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必添加气泡(F)。在丙烯酸类聚合物(D)中添加有微粒(E)和气泡(F)二者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添加微粒(E)和添加气泡(F)的两方面的作用效果。
<其它成分>
除了上述成分以外,根据需要可以在芯层20中添加增稠剂、触变剂、增量剂等。作为增稠剂的例子,可以列举丙烯酸橡胶、表氯醇橡胶、丁基橡胶等。作为触变剂的例子,可以列举胶态二氧化硅、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作为增量剂的例子,可以列举碳酸钙、氧化钛、粘土等。另外,可以适当添加增塑剂、防老化剂、抗氧化剂等。但是不限于这些。
(表层)
表层30与实施方式1的丙烯酸类粘合带中使用的粘合剂层同样。即,实施方式1的丙烯酸类粘合带由单层粘合剂层形成,与此相对,实施方式2的丙烯酸类粘合带由多层粘合剂层形成,在表层上设置有具有易拆除性的粘合剂层。
(层厚比)
表层30的厚度相对于芯层20的厚度与表层30的厚度的总厚度的比率的优选范围为8%~20%。另外,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丙烯酸类粘合带的总厚度(芯层20的厚度与表层30的厚度的合计)为0.4mm~4.0mm,优选0.5mm~2.5mm。
(多层化方法)
将芯层和表层层叠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应用以下所示的方法。
(1)将表层和芯层分别固化后,在芯层上层压表层而多层化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可以提高各层的厚度精度的优点。
(2)在预先固化的表层(或芯层)上涂布芯层(或表层)后,使芯层(或表层)固化的方法:该方法中由于在固化的层上涂布另一层,因此可以提高各层的厚度精度。另外,由于可以在固化的层上一次性涂布另一层,因此可以简化制造工序和缩短制造时间。
(3)在涂布的表层(或芯层)上逐次或同时涂布芯层(或表层)然后进行固化的方法:该方法中表层和芯层可以一同一次性涂布。
各层的形成方法可以使用辊涂机、逗点型刮刀涂布机(コンマコ一タ一)等涂布辊,也可以使用缝形模头(スロツトダイ)等。特别是上述(3)的方法中,可以使用用于涂布各层的多层缝形模头。
根据以上说明的丙烯酸类粘合带10,可以在提高对不锈钢板等金属材料的胶粘性的同时提高加热剥离性或拆除性。更具体而言,具有如下特性:通过在接合时保持高胶粘力(胶粘到作为被粘物的SUS304BA板上以后,在23℃下经过30分钟后沿180°剥离方向以50mm/分钟的拉伸速度进行剥离时的粘合力为20N/25mm以上,更优选30N/25mm以上)的同时加热,在被粘物上胶粘的表层30拆除。由此,通过表层30拆除可以从被粘物上剥离丙烯酸类粘合带10。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无论如何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表2中分别列出了实施例1~4、比较例1~6的丙烯酸类粘合带的层构成和成分。
表2中的缩略语表示以下的化合物。
2EHA:丙烯酸-2-乙基己酯
AA:丙烯酸
CHM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IBMA: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TMPT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DPH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051DU40:热膨胀性微球051DU40(EXPANCEL公司制)
(A:丙烯酸类聚合物浆1(2-EHA/AA=94/6)的制备)
在由丙烯酸-2-乙基己酯(94重量份)和丙烯酸(6重量份)构成的单体混合物中配合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イルガキユア651”、汽巴精化公司制、0.07重量份)和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イルガキユア184”、汽巴精化公司制、0.07重量份),然后照射紫外线直到粘度(BH粘度计、5号转子、10rpm、测定温度:30℃)为15Pa·s,得到部分聚合的组合物(丙烯酸类聚合物浆1)。
(A:丙烯酸类聚合物浆2(2-EHA/AA=90/10)的制备)
在由丙烯酸-2-乙基己酯(90重量份)和丙烯酸(10重量份)构成的单体混合物中配合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イルガキユア651”、汽巴精化公司制、0.05重量份)和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イルガキユア184”、汽巴精化公司制、0.05重量份),然后照射紫外线直到粘度(BH粘度计、5号转子、10rpm、测定温度:30℃)为15Pa·s,得到部分聚合的组合物(丙烯酸类聚合物浆2)。
(B:(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CHMA/IBMA=60/40)的制备)
将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6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异丁酯(IBMA、40重量份)、巯基乙酸(4.0重量份)配合后,吹入氮气除去溶解的氧。由上述Fox公式计算出的低聚物(CHMA/IBMA=60/40)的Tg为51℃。然后,升温到90℃,混合パ一ヘキシルO(日油株式会社制、0.005重量份)和パ一ヘキシルD(日油株式会社制、0.01重量份)。然后,在90℃下搅拌1小时,然后用1小时升温到150℃,在150℃下搅拌1小时。然后,用1小时升温到170℃,并在170℃下搅拌60分钟。
然后,在170℃的状态下减压,搅拌1小时除去残留单体,得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另外,所得(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的分子量为3700。
对实施例1的丙烯酸类粘合带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
(丙烯酸类粘合性组合物1(芯层用组合物)的制备)
在上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浆2(100重量份)中添加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0.08重量份)后,进一步添加中空玻璃微球(商品名“セルスタ一Z-27”,东海工业株式会社制)使得相对于该丙烯酸类聚合物浆为9.5份。
在添加中空玻璃微球后的浆料中,添加含氟表面活性剂(商品名“サ一フロンS-393”、セイケミカル株式会社制;侧链具有聚氧亚乙基和氟化烃基的丙烯酸类共聚物;MW=8300、0.5重量份),制备粘合性组合物前体。另外,在粘合性组合物前体中,在粘合性组合物前体的总体积中中空玻璃微球所占的体积为约26体积%。
将粘合性组合物前体引入到具有在中央部具有贯通孔的圆盘上具有带有许多细齿的定子和与带齿的定子对置并且在圆盘上带有与定子同样的细齿的转子的装置的定子的齿与转子的齿之间,并在使转子高速旋转的同时通过贯通孔将氮气引入到粘合性组合物前体中,由此将气泡混合到粘合性组合物前体中,得到芯层用丙烯酸类粘合性组合物1。另外,气泡以相对于丙烯酸类粘合性组合物1的总体积为约20体积%的方式进行混合。
(丙烯酸类粘合性组合物2(表层用组合物)的制备)
在上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浆1(100重量份)中配合TMPTA(0.20重量份)、上述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20重量份)、イルガキユア651(0.05重量份)和作为具有热膨胀性的微球的051DU40(30重量部),得到表层用丙烯酸类粘合性组合物2。
(芯层的制作)
将丙烯酸类粘合性组合物1用辊涂机涂布到单面经剥离处理的厚度38μm的聚酯薄膜(聚酯制剥离衬垫)的剥离处理面上使得厚度为800μm。然后,在涂布的丙烯酸类粘合性组合物1的另一个面上以聚酯制剥离衬垫的剥离处理面与丙烯酸类粘合性组合物1的一个面对向的方式进行粘贴。然后,使用照度5mW/cm2的黑光灯从两面进行3分钟的紫外线照射。这样得到由厚度800μm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构成的芯层。
(表层的制作)
将上述的丙烯酸类粘合性组合物2用辊涂机涂布到单面经剥离处理的厚度38μm的聚酯薄膜(聚酯制剥离衬垫)的剥离处理面上使得厚度为100μm。然后,在涂布的丙烯酸类粘合性组合物2的另一个面上以同种聚酯制剥离衬垫的剥离处理面与丙烯酸类粘合性组合物2的一个面对向的方式进行粘贴。然后,使用照度5mW/cm2的黑光灯从两面进行3分钟的紫外线照射。这样得到由厚度100μm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构成的芯层。
(芯层/表层的粘贴)
对于以上述顺序得到的芯层和表层,分别将另一个面上粘贴的剥离衬垫剥离,将各自的粘合面相互粘贴,由此得到实施例1的丙烯酸类粘合带。
(实施例2~4)
实施例2~4的丙烯酸类粘合带的基本制作方法除交联剂的种类以及份数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比较例1~6)
比较例1~6的丙烯酸类粘合带的基本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同样。但是,表层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剂的种类以及份数如表1所示适当变化。另外,比较例1~6的丙烯酸类粘合带在表层中不含有丙烯酸类低聚物。
(试验方法)
[180°剥离试验]
(被粘物:SUS304BA板)
准备作为被粘物的SUS304BA板。预先将SUS板超声波清洗(乙醇/甲苯混合溶剂)后,用乙醇清洗表面,并放置30分钟以上。对于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的丙烯酸类粘合带,将芯层一侧的剥离衬垫剥离,用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加衬,并切割为宽25mm、长60mm,制成丙烯酸类粘合带的试验片。另一方面,将丙烯酸类粘合带的单侧的剥离薄膜剥离使表层露出,并使用5kg辊一次往返将其压接在SUS304BA板上,然后在室温环境(23℃)中放置30分钟。之后,使用拉伸试验机沿180°剥离方向以50mm/分钟的拉伸速度将丙烯酸类粘合带剥离,由此测定对SUS304BA板的初期粘合力(单位:N/25mm)。
表3
[拆除性]
准备SUS304BA板,并进行超声波清洗(乙醇/甲苯混合溶剂)。对于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的丙烯酸类粘合带(尺寸:25mm×50mm),将芯层一侧的剥离衬垫剥离,用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加衬。另一方面,将丙烯酸类粘合带的单侧的剥离薄膜剥离使表层露出,并使用5kg辊一次往返将其压接在SUS304BA板上。压接30分钟后将丙烯酸类粘合带和SUS304BA板放入预先设定为130℃的小型腔室中,10分钟后取出。在该状态下,确认丙烯酸类粘合带是否从SUS304BA板上自然剥离。表4列出初期拆除性的结果。表4中,○表示产生自然剥离的情况,×表示未产生自然剥离,丙烯酸类粘合带仍旧胶粘在SUS304BA板上的情况。
表4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比较例1 | 比较例2 | 比较例3 | 比较例4 | 比较例5 | 比较例6 | |
拆除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以上的评价结果所示,本实施例的丙烯酸类粘合带在接合到被粘物上时具有牢固的胶粘力并且在加热剥离时胶粘力下降可以容易地从被粘物上拆除。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增加各种设计变更等变形,增加这样的变形后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2的丙烯酸类粘合带中,在芯层的一侧设置有表层,但是,也可以在芯层的两侧设置有上述的表层。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2的丙烯酸类粘合带中,芯层含有粘合性组合物B、微粒和气泡,但是,芯层也可以仅由粘合性组合物B形成。
Claims (12)
1.一种粘合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
丙烯酸类聚合物(A),
重均分子量(Mw)为1000以上且小于30000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B),和
具有热膨胀性的微球(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性组合物,其中,
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A)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单体主成分。
3.一种丙烯酸类粘合带,其中,具有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性组合物的粘合剂层。
4.一种丙烯酸类粘合带,其中,具有包含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合性组合物的粘合剂层。
5.一种丙烯酸类粘合带,其特征在于,
具有芯层和设置在所述芯层的一侧或两侧的表层,
所述芯层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D),
所述表层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性组合物。
6.一种丙烯酸类粘合带,其特征在于,
具有芯层和设置在所述芯层的一侧或两侧的表层,
所述芯层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D),
所述表层含有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合性组合物。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丙烯酸类粘合带,其中,
所述芯层还含有微粒(E)和/或气泡(F)。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丙烯酸类粘合带,其中,
所述芯层还含有微粒(E)和/或气泡(F)。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丙烯酸类粘合带,其中,
胶粘到作为被粘物的SUS304BA板上以后,在23℃下经过30分钟后沿180°剥离方向以50mm/分钟的拉伸速度进行剥离时的粘合力为20N/25mm以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丙烯酸类粘合带,其中,
胶粘到作为被粘物的SUS304BA板上以后,在23℃下经过30分钟后沿180°剥离方向以50mm/分钟的拉伸速度进行剥离时的粘合力为20N/25mm以上。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丙烯酸类粘合带,其中,
胶粘到作为被粘物的SUS304BA板上以后,在23℃下经过30分钟后沿180°剥离方向以50mm/分钟的拉伸速度进行剥离时的粘合力为20N/25mm以上。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丙烯酸类粘合带,其中,
胶粘到作为被粘物的SUS304BA板上以后,在23℃下经过30分钟后沿180°剥离方向以50mm/分钟的拉伸速度进行剥离时的粘合力为20N/25mm以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90240 | 2010-04-09 | ||
JP2010-090240 | 2010-04-09 | ||
JP2011085099A JP2011231319A (ja) | 2010-04-09 | 2011-04-07 | 粘着性組成物およびアクリル系粘着テープ |
JP2011-085099 | 2011-04-0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20096A true CN102220096A (zh) | 2011-10-19 |
Family
ID=44761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92788XA Pending CN102220096A (zh) | 2010-04-09 | 2011-04-11 | 粘合性组合物以及丙烯酸类粘合带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10250446A1 (zh) |
EP (1) | EP2395063A2 (zh) |
JP (1) | JP2011231319A (zh) |
KR (1) | KR20110113584A (zh) |
CN (1) | CN102220096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73287A (zh) * | 2012-05-14 | 2012-09-19 | 保定乐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塑胶表面装饰的无卤化转印型装饰膜 |
CN112920307A (zh) * | 2021-03-25 | 2021-06-08 | 湖南松井先进表面处理与功能涂层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双重固化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3897150A (zh) * | 2021-09-25 | 2022-01-07 | 常州市白鹭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耐高温抗老化型压敏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具有其的铝箔胶带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40491B2 (ja) * | 2012-08-07 | 2017-05-31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携帯電子機器 |
JP2014051566A (ja) * | 2012-09-06 | 2014-03-20 | Nitto Denko Corp | 両面粘着シート |
JP6013092B2 (ja) * | 2012-09-06 | 2016-10-25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両面粘着シート |
CA2887304A1 (en) | 2012-10-09 | 2014-04-17 |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 Adhesives and related methods |
JP2014114397A (ja) * | 2012-12-11 | 2014-06-26 | Nitto Denko Corp |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CN103059758B (zh) * | 2012-12-18 | 2014-09-03 | 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电子器件的导热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
JP2014214208A (ja) * | 2013-04-25 | 2014-11-1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加熱発泡型再剥離性粘着シート |
CN105176435A (zh) * | 2014-01-09 | 2015-12-23 | 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强粘接压敏胶带的制备方法 |
CN103911099B (zh) * | 2014-01-09 | 2015-09-23 | 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雾面丙烯酸胶黏剂 |
CN103738019B (zh) * | 2014-01-09 | 2015-09-23 | 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 建筑玻璃用胶带的制造工艺 |
CN105086868A (zh) * | 2014-01-09 | 2015-11-25 | 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 高粘接力的丙烯酸贴膜 |
EP3253837B1 (en) | 2015-02-05 | 2024-07-31 |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 Label assemblies for adverse environments |
EP3481910B1 (en) | 2016-07-06 | 2020-08-19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meth)acrylic oligomers |
WO2018118767A1 (en) | 2016-12-22 | 2018-06-28 |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 Convertible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 comprising urethane (meth) acrylate oligomers |
TWI669354B (zh) * | 2017-05-31 | 2019-08-21 |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Water-based paint for synthetic paper |
CN111566154A (zh) | 2017-12-01 | 2020-08-21 | 阿科玛股份有限公司 | 可发泡丙烯酸类组合物 |
WO2019124013A1 (ja) * | 2017-12-20 | 2019-06-27 |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の利用 |
KR102579017B1 (ko) * | 2021-11-30 | 2023-09-15 | 주식회사 라온티알엠 | 고내열,고내습 점착재료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49200A (ja) * | 1999-08-11 | 2001-02-20 | Soken Chem & Eng Co Ltd |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該組成物を用いた粘着テープ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
CN1434844A (zh) * | 1999-12-22 | 2003-08-06 |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 | 丙烯酸类聚合物组合物、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535436A (zh) * | 2006-11-10 | 2009-09-16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加热发泡型再剥离性丙烯酸系压敏粘合带或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23067A (en) | 1978-03-27 | 1980-09-16 |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 Foam-lik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
JPS5717030A (en) | 1980-07-03 | 1982-01-28 | Toshiba Corp | Power supply circuit |
JPH0748549A (ja) | 1993-08-05 | 1995-02-21 |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 感圧接着テープ、シート又はラベル並びにそれに使用する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 |
JP4107729B2 (ja) * | 1998-09-16 | 2008-06-25 |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 熱発泡型粘着剤及び粘着部材 |
JP2001212900A (ja) | 1999-11-22 | 2001-08-07 | Sumitomo Chem Co Ltd | 易剥離性積層体 |
JP2002003800A (ja) | 2000-04-19 | 2002-01-09 | Konishi Co Ltd | リサイクル可能の加熱発泡による再剥離性の粘着テープ |
JP2002088320A (ja) | 2000-09-13 | 2002-03-27 | Sliontec Corp | 加熱剥離型粘着テープ・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651799B2 (ja) | 2000-10-18 | 2011-03-16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熱剥離性粘着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切断片の製造方法 |
JP2004018761A (ja) | 2002-06-19 | 2004-01-22 | Nitto Denko Corp | 加熱剥離性粘着シート |
JP4679165B2 (ja) * | 2005-01-25 | 2011-04-27 | コクヨS&T株式会社 | 粘着製品及び転写具 |
JP5186142B2 (ja) * | 2007-07-04 | 2013-04-1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アクリル系粘弾性組成物、及び感圧性接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
JP2009013361A (ja) * | 2007-07-09 | 2009-01-22 | Soken Chem & Eng Co Ltd | 両面粘着テープ |
JP5483835B2 (ja) * | 2007-10-22 | 2014-05-0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加熱発泡型再剥離性アクリル系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
EP2610319A4 (en) * | 2010-08-27 | 2015-12-02 | Nitto Denko Corp | ACRYLIC ADHESIVE COMPOSITION, ACRYLIC ADHESIVE LAYER, AND ACRYLIC ADHESIVE TAPE |
US20130078463A1 (en) * | 2011-09-22 | 2013-03-28 |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and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
-
2011
- 2011-04-07 JP JP2011085099A patent/JP2011231319A/ja active Pending
- 2011-04-08 KR KR1020110032492A patent/KR20110113584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1-04-08 US US13/083,224 patent/US2011025044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1-04-08 EP EP11161621A patent/EP2395063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04-11 CN CN201110092788XA patent/CN10222009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49200A (ja) * | 1999-08-11 | 2001-02-20 | Soken Chem & Eng Co Ltd |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該組成物を用いた粘着テープ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
CN1434844A (zh) * | 1999-12-22 | 2003-08-06 |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 | 丙烯酸类聚合物组合物、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535436A (zh) * | 2006-11-10 | 2009-09-16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加热发泡型再剥离性丙烯酸系压敏粘合带或片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73287A (zh) * | 2012-05-14 | 2012-09-19 | 保定乐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塑胶表面装饰的无卤化转印型装饰膜 |
CN112920307A (zh) * | 2021-03-25 | 2021-06-08 | 湖南松井先进表面处理与功能涂层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双重固化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2920307B (zh) * | 2021-03-25 | 2022-07-08 | 湖南松井先进表面处理与功能涂层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双重固化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3897150A (zh) * | 2021-09-25 | 2022-01-07 | 常州市白鹭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耐高温抗老化型压敏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具有其的铝箔胶带 |
CN113897150B (zh) * | 2021-09-25 | 2023-02-28 | 常州市白鹭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耐高温抗老化型压敏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具有其的铝箔胶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10250446A1 (en) | 2011-10-13 |
JP2011231319A (ja) | 2011-11-17 |
EP2395063A2 (en) | 2011-12-14 |
KR20110113584A (ko) | 2011-1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20096A (zh) | 粘合性组合物以及丙烯酸类粘合带 | |
CN102277093A (zh) | 丙烯酸类粘合带 | |
CN102498183A (zh) | 丙烯酸类粘合带 | |
CN102822292B (zh) | 丙烯酸类粘合带 | |
CN103097483B (zh) | 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以及丙烯酸类粘合带 | |
JP5235294B2 (ja) | 加熱発泡型再剥離性アクリル系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 |
JP5483835B2 (ja) | 加熱発泡型再剥離性アクリル系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 |
CN102863922A (zh) | 接合体及接合体的制造方法 | |
CN101831252A (zh) | 丙烯酸系粘合片 | |
WO2010122943A1 (ja) | 加熱膨張型再剥離性アクリル系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 |
CN103694914A (zh) | 用于粘接非极性表面的泡沫胶带 | |
JP6653290B2 (ja) | 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携帯電子機器 | |
CN103031076A (zh) | 加热发泡型可剥离粘合带或粘合片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831251A (zh) | 丙烯酸系粘合片 | |
CN103013367A (zh) | 丙烯酸系粘合剂组合物、丙烯酸系粘合剂层及粘合带 | |
CN103571362A (zh) | 双面粘合片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 |
CN104812861A (zh) | 多层压敏粘合剂组件 | |
CN101835862A (zh) | 加热发泡型再剥离性丙烯酸类粘合带或粘合片及剥离方法 | |
CN102224211A (zh) | 太阳能电池模块用双面粘合带 | |
CN102079954A (zh) | 粘合带 | |
CN102352195A (zh) | 含微粒粘弹性层以及压敏性粘合带或粘合片 | |
JP2009256607A (ja) |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アクリル系粘着剤層、アクリル系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 |
CN102220097A (zh) | 丙烯酸类粘合性组合物以及丙烯酸类粘合带 | |
CN101522845A (zh) | 丙烯酸系粘合带或粘合片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688089A (zh) | 用于粘接车辆用涂膜面的粘合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