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1717A - 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1717A
CN102211717A CN2010106220153A CN201010622015A CN102211717A CN 102211717 A CN102211717 A CN 102211717A CN 2010106220153 A CN2010106220153 A CN 2010106220153A CN 201010622015 A CN201010622015 A CN 201010622015A CN 102211717 A CN102211717 A CN 102211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ower
transfer clutch
drive side
slav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220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11717B (zh
Inventor
西中间英树
山田将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11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1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11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1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其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供给辊的旋转经由从动侧齿轮向驱动侧齿轮传递的情况。输送装置具有:将驱动力向供给辊传递的驱动侧齿轮及从动侧齿轮、设置在驱动侧齿轮和从动侧齿轮之间并对从驱动源向供给辊传递驱动力的传递状态和不从驱动源向供给辊传递驱动力的非传递状态进行切换的离合器,离合器包括形成有与驱动侧齿轮卡合的驱动侧卡合爪(52)及与从动侧齿轮卡合的从动侧卡合爪(53)这二者且作为单一部件的离合器主体(51),在离合器主体(51)位于非卡合位置时,通过解除驱动侧卡合爪(52)和驱动侧齿轮的卡合且解除从动侧卡合爪(53)和从动侧齿轮的卡合,将离合器维持在所述非传递状态。

Description

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具有离合器,该离合器设置在驱动侧齿轮与从动侧齿轮之间,并对从驱动源向供给辊传递驱动力的传递状态和不从驱动源向供给辊传递驱动力的非传递状态进行切换。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打印装置具有用于输送纸张的输送装置。另外,在输送被裁断的纸张的输送装置中采用根据需要能够抽出装入记录纸张的结构。此处,驱动源的驱动力经由相互啮合的驱动侧齿轮及从动侧齿轮向供给辊传递。因而,在使用者将被供给于供给口的纸张抽出的情况下,当供给辊反转时,该旋转经由从动侧齿轮及驱动侧齿轮而向驱动源传递。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采用侧视呈大致D字型的供给辊来应对上述问题的输送装置。在该输送装置中,供给纸张的供给辊形成为具有以与轴向平行的平面切割圆筒型的辊的一部分而成的欠缺部的形状,即侧视呈大致D字型的形状。由此,在需要供给纸张的情况下,使供给辊的欠缺部形成与纸张对置的状态,而能够使欠缺部和纸张之间产生间隙。在这种状态下,即使进行纸张的抽出,也不会因纸张而使供给辊反转。
专利文献:特开2004-99317号公报
其中,当供给辊形成为侧视大致D字型时,供给辊的整周之中用于纸张的供给而实际能够使用的有效周长成为除去了欠缺部的部分。另一方面,只要是圆筒型的供给辊,则整周即可作为有效圆周。也就是说,在使用圆筒型的供给辊时,与使用侧视呈大致D字型的情况相比,即使减小供给辊的直径,也能够确保相同的有效周长,因此,能够实现输送装置的小型化。
不过,当使用圆筒型的供给辊时,即便在不需要供给纸张的情况下,由于供给辊和纸张接触,故在抽出纸张之际,由于与纸张的摩擦而使供给辊反转。如上所述,在该旋转经由从动侧齿轮及驱动侧齿轮而向驱动源传递时,往往会经由从动侧齿轮对驱动侧齿轮及驱动源施加负载。
然而,专利文献1的输送装置具有切换动力传递的接通和断开的离合器装置,因此,只要该离合器装置断开,则即便在供给辊反转的情况下,也是旋转不向驱动侧齿轮及驱动源传递的结构。不过,因供给辊反转所引起的旋转会向从动侧齿轮及离合器装置传递。由此,伴随离合器装置的旋转,也有可能发生离合器装置和驱动侧齿轮卡合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其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在从输送装置抽出纸张时的供给辊的旋转经由从动侧齿轮向驱动侧齿轮传递的情况。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其中,具有:供给辊,该供给辊用于供给纸张;驱动源,该驱动源产生用于驱动所述供给辊的驱动力;驱动侧齿轮及从动侧齿轮,该驱动侧齿轮及从动侧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源和所述供给辊之间,并将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供给辊;离合器,该离合器设置在所述驱动侧齿轮和所述从动侧齿轮之间,并对从所述驱动源向所述供给辊传递所述驱动力的传递状态和不从所述驱动源向所述供给辊传递所述驱动力的非传递状态进行切换,所述离合器包括形成有与所述驱动侧齿轮卡合的驱动侧卡合爪及与所述从动侧齿轮卡合的从动侧卡合爪这二者且作为单一部件的离合器主体,在所述离合器主体位于非卡合位置时,通过解除所述驱动侧卡合爪和所述驱动侧齿轮的卡合且解除所述从动侧卡合爪和所述从动侧齿轮的卡合,将所述离合器维持在所述非传递状态。
根据上述发明,在离合器主体位于非卡合位置时,离合器和驱动侧齿轮及从动侧齿轮这二者的卡合被解除,因此,纸张被从输送装置抽出时的供给辊的旋转不会向离合器传递。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纸张被从输送装置抽出时的供给辊的旋转经由从动侧齿轮向驱动侧齿轮传递的情况。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装置中,所述离合器除了所述离合器主体以外还包括具有将该离合器主体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转动轴的主体支承部件,所述离合器主体通过围绕所述转动轴转动而对所述离合器的所述传递状态和所述非传递状态进行切换。
根据上述发明,离合器主体通过围绕转动轴转动而对离合器的传递状态和非传递状态进行切换,因此,能够减小在转动轴的轴向上用于配置离合器的空间。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装置中,在所述离合器主体位于所述非卡合位置时,所述驱动侧齿轮的齿顶和所述驱动侧卡合爪的前端的距离比所述从动侧齿轮的齿顶和所述从动侧卡合爪的前端的距离短。
在将离合器从非传递状态切换成传递状态的情况下,即便转动离合器主体,驱动侧齿轮和驱动侧卡合爪也往往成为不卡合而仅仅接触的状态。在驱动侧齿轮和驱动侧卡合爪接触之前从动侧齿轮和从动侧卡合爪先接触时,该接触会妨碍离合器主体的转动,从而各齿轮和各卡合爪有可能不卡合。另一方面,在从动侧齿轮和从动侧卡合爪接触之前驱动侧齿轮和驱动侧卡合爪先接触时,通过驱动侧齿轮借助驱动源而旋转,由此伴随驱动侧齿轮的旋转,该齿轮和驱动侧卡合爪卡合。并且,伴随该驱动侧齿轮和驱动侧卡合爪的卡合,从动侧齿轮及从动侧卡合爪也相互卡合。
在上述发明中,驱动侧齿轮的齿顶和驱动侧卡合爪的前端的距离比从动侧齿轮的齿顶和从动侧卡合爪的前端的距离短,因此,在为了从非传递状态向传递状态切换而转动离合器主体时,与从动侧齿轮和从动侧卡合爪接触相比,驱动侧齿轮和驱动侧卡合爪先接触。因而,能够抑制从动侧齿轮和从动侧卡合爪接触而妨碍离合器从非传递状态向传递状态切换的情况。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装置中,所述从动侧齿轮的齿数比所述驱动侧齿轮的齿数多。
根据上述发明,从动侧齿轮的齿数比驱动侧齿轮的齿数多,因此,能够减小从动侧齿轮和从动侧卡合爪卡合时的间隙。另外,驱动侧齿轮的齿数比从动侧齿轮的齿数少,因此,能够使驱动侧齿轮的齿的强度比从动侧齿轮大。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化本发明的输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视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的输送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的输送装置的传递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a)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图(b)是图1中的C-C剖视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的输送装置的非传递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a)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图(b)是图1中的C-C剖视图。
图6是将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驱动侧齿轮卸除的状态下的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7是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待机状态下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8是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从非传递状态向传递状态转移时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a)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图(b)是图1中的C-C剖视图。
图9是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从非传递状态向传递状态刚转移后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a)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图(b)是图1中的C-C剖视图。
图10是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供纸动作中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11是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从传递状态向非传递状态转移时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是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12是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向非传递状态刚转移后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是图1中的B-B剖视图。
符号说明
P…纸张、R…输送辊、1…滑架、2…支架、5…齿轮、6…齿轮、7…齿轮、8…齿轮、10…齿轮、11…大径齿轮、12…小径齿轮、20…杆驱动齿轮、21…齿轮主体、22…圆筒部、30…切换杆、31…贯通孔、32…抵接部、33…切换爪、40…驱动侧齿轮、41…大径齿轮、42…小径齿轮、50…离合器、51…离合器主体、52…驱动侧卡合爪、53…从动侧卡合爪、54…主体侧弹簧固定突起、55…切换突起、56…轴承部、61…主体支承部件、62…贯通孔、63…转动轴、64…支承部件侧弹簧固定突起、69…弹簧、70…从动侧齿轮、71…大径齿轮、72…小径齿轮、80…辊驱动轴、81…右端齿轮、82…轴主体、83…左端齿轮、90…供给辊、91…齿轮、92…辊主体、93…摩擦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12对将本发明的输送装置搭载在喷墨式打印机上而具体化了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方向及朝向在无特别声明的情况下使用图中由箭头标记表示的方向及朝向。
图1是从打印机的前方观察到的搭载在打印机上的输送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视图。为了方便说明,与输送装置不直接相关的打印机的壳体等省略表示。另外,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明示出从构成输送装置的部件的侧面观察到的位置关系。另外,在图3所示的分解立体图中明示出各结构部件的形状。
如图1~图3所示,输送装置的主要部分能够旋转地支承在被固定于打印机主体的支架2上。作为驱动源的未图示的电动机产生的驱动力首先向齿轮10传递。该齿轮10是大径齿轮11和小径齿轮12同轴且一体形成的复合齿轮。向齿轮10传递的驱动力向与小径齿轮12啮合的驱动侧齿轮40传递。该驱动侧齿轮40也是大径齿轮41和小径齿轮42同轴且一体形成的复合齿轮。该大径齿轮41与齿轮10的小径齿轮12啮合。进而,驱动侧齿轮40的小径齿轮42构成为能够与离合器50卡合及解除的结构。另一方面,从动侧齿轮70也是大径齿轮71和小径齿轮72同轴且一体形成的复合齿轮。从动侧齿轮70的小径齿轮72也构成为能够与离合器50卡合及解除的结构。另外,从动侧齿轮70的大径齿轮71与齿轮5啮合。此处,驱动侧齿轮40和离合器50卡合并且从动侧齿轮70和离合器50卡合的状态为传递状态。在传递状态下,向驱动侧齿轮40传递的驱动力经由离合器50而向从动侧齿轮70传递。
向从动侧齿轮70传递的驱动力经由与大径齿轮71啮合的齿轮5及与齿轮5啮合的齿轮6而向辊驱动轴80传递。
辊驱动轴80具有:沿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作为旋转轴的轴主体82;与右方端部配置的齿轮6啮合的右端齿轮81;在左方端部附近与齿轮7啮合的左端齿轮83。经由与该左端齿轮83啮合的齿轮7及与齿轮7啮合的齿轮8而将驱动力向供给辊90传递。
供给辊90具有:与齿轮8啮合的齿轮91;与齿轮91一体形成且与齿轮91同轴旋转的辊主体92;嵌入在辊主体92的外周面的大致圆筒型的摩擦部件93。通过向该供给辊90传递驱动力,来供给与随着供给辊90旋转而一体旋转的摩擦部件93相接的纸张P。被供给的纸张由输送辊R向未图示的喷射头的下部输送,并在被印刷后排出。
接着,参考图3及图4对离合器50进行详细说明。此处,图4(a)是用于说明传递状态下的驱动侧齿轮40和离合器50所具备的驱动侧离合器的状态的附图,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图4(b)是用于说明传递状态下的从动侧齿轮70和离合器50所具备的从动侧离合器的状态的附图,是图1中的C-C剖视图。
离合器50具有:短圆筒状的离合器主体51;将该离合器主体51支承为能够转动的主体支承部件61。具体而言,在离合器主体51的内周面的右方设有驱动侧卡合爪52。小径齿轮42通过从离合器主体51的右方插入,而配置成能够与驱动侧卡合爪52卡合。另一方面,在离合器主体51的内周面的左方设有从动侧卡合爪53。小径齿轮72通过从离合器主体51的左方以将主体支承部件61夹于中间的形态插入,而配置成能够与从动侧卡合爪53卡合。从离合器主体5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有:具有用于由主体支承部件61支承的贯通孔的轴承部56、固定有弹簧69的一端的主体侧弹簧固定突起54及用于对传递状态和非传递状态进行切换的切换突起55。
另一方面,主体支承部件61是在中央部具有贯通孔62的大致圆环状的部件。上述的小径齿轮72从左方插入该贯通孔62后,进而插入离合器主体51中。大致圆柱状的转动轴63从右方的侧面突出。在上述的轴承部56的贯通孔中通过插入该转动轴63而将离合器主体51支承为能够转动。另外,支承部件侧弹簧固定突起64从右方的侧面进一步突出,且固定有弹簧69的另一端。
如图4(a)、(b)所示,对于弹簧69而言,在设于离合器主体51的主体侧弹簧固定突起54上固定其一端,且其另一端固定在设于主体支承部件61的支承部件侧弹簧固定突起64上。因而,如图中黑箭头所示,弹簧69经由主体侧弹簧固定突起54,向使驱动侧卡合爪52与小径齿轮42卡合的方向对离合器主体51施力。其结果是,若来自外部的力不施加在离合器主体51上,则驱动侧卡合爪52与小径齿轮42卡合。另外,如图4(b)所示,同样地,通过弹簧69的作用力,从动侧卡合爪53与小径齿轮72卡合。此时的离合器主体51的位置为卡合位置,在离合器主体51位于卡合位置时,离合器50成为上述的传递状态。在传递状态下,当驱动侧齿轮40旋转时,离合器主体51和主体支承部件61一体旋转,从而向从动侧齿轮70传递驱动力。
另一方面,如图5(a)所示,若与弹簧69的作用力朝向相反的力施加在离合器主体51上,则驱动侧卡合爪52与小径齿轮42分离,卡合被解除。另外,如图5(b)所示,同样地,从动侧卡合爪53与小径齿轮72分离,卡合被解除。此时的离合器主体51的位置为非卡合位置,在离合器主体51位于非卡合位置时,离合器50成为非传递状态。这样,在非传递状态下,不但驱动侧齿轮40和离合器50构成非卡合,从动侧齿轮70和离合器50也构成非卡合。由此,在非传递状态下,即便驱动侧齿轮40旋转,离合器主体51及主体支承部件61也不旋转。另外,反过来说,即便从动侧齿轮70旋转,离合器主体51及主体支承部件61也不旋转。
接着,关于用于对上述的传递状态和非传递状态进行切换的切换杆,使用图3及图6进行说明。
切换杆30是在中央具有贯通孔31的大致棒状的部件。在贯通孔31的前方设有与离合器主体的切换突起55卡合的切换爪33。在比切换爪33靠前方的切换杆30的前端部形成有与滑架1抵接的抵接部32。切换杆30经由杆驱动齿轮20而与打印机主体连结。
此处,如图3所示,杆驱动齿轮20具有齿轮主体21和从齿轮主体21向左方延伸设置的圆筒部22。以该圆筒部22的外周面与切换杆30的贯通孔31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形态在贯通孔31中插入圆筒部22,而圆筒部22的更前端被插入于在打印机主体设置的未图示的凹陷部中。因而,切换杆30被支承为能够以杆驱动齿轮20为转动中心转动。
进而,杆驱动齿轮20的齿轮主体21与齿轮10的大径齿轮11啮合,因而与齿轮10连动而旋转。另外,切换杆30由于贯通孔31与圆筒部22的外周面滑动接触,故在杆驱动齿轮20旋转时承受力而转动。
具体而言,如图6中黑箭头所示,当齿轮10正转时,杆驱动齿轮20也正转,故切换杆30向使切换爪33与离合器主体51接近的方向转动。在这种状态下,当离合器50旋转时,切换爪33与切换突起55卡合,故结果为对离合器主体51施加力,离合器50切换成非传递状态。
如图6中空白箭头所示,当齿轮10反转时,杆驱动齿轮20也反转,故切换杆30向使切换爪33从离合器主体51分离的方向转动。这样,切换爪33和切换突起55的卡合被解除,因此,施加在离合器主体51上的力消失。其结果是,通过弹簧69的作用力将离合器50切换为传递状态。
另外,当滑架1在宽度方向上位于右方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抵接部32与滑架1的后方部分抵接,故切换杆30向使切换爪33从离合器主体51分离的方向的转动被锁定。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齿轮10反转,也不会从非传递状态切换为传递状态。
使用图5及图7~图12,对由输送装置进行的纸张的供给动作进行说明。更详细而言,图5(a)、图7、图8(a)、图9(a)、图10~图12主要说明驱动侧齿轮40(更详细而言小径齿轮42)和驱动侧卡合爪52的关系。另外,图5(b)、图8(b)、图9(b)主要说明从动侧齿轮70(更详细而言小径齿轮72)和从动侧卡合爪53的关系。
如图5所示,在供给开始前的待机状态下,离合器50处于非传递状态。如前所述,通过切换杆30的切换爪33啮合于切换突起55,驱动侧卡合爪52与小径齿轮42分离,且从动侧卡合爪53与小径齿轮72分离。另外,滑架1位于右方,故切换杆30被锁定。因而,在这种状态下,离合器50不会切换为传递状态。
如图7所示,当滑架1向左方移动时,切换杆30的锁定被解除。在这种状态下,当使齿轮10反转时,如上所述,切换爪33和切换突起55的卡合被解除。
如图8(a)所示,在由切换杆30产生的弹簧69的作用力下,离合器主体51转动,因此驱动侧齿轮40的小径齿轮42和驱动侧卡合爪52卡合。此处,驱动侧卡合爪52的前端和驱动侧齿轮40的小径齿轮42的齿轮齿的前端的距离比从动侧卡合爪53的前端和从动侧齿轮70的小径齿轮72的齿轮齿的前端的距离短,因此,驱动侧齿轮40的小径齿轮42和驱动侧卡合爪52先卡合。由此,如图8(b)所示,从动侧齿轮70的小径齿轮72和从动侧卡合爪53接近但未卡合。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便在因驱动侧卡合爪52的前端和小径齿轮42的齿轮齿的前端接触而妨碍了卡合的情况下,由于小径齿轮42旋转,故齿的前端彼此的抵接被解除,从而能够向卡合状态转移。之后,即便在从动侧卡合爪53的前端和小径齿轮72的齿轮齿的前端接触而妨碍了卡合的情况下,由于离合器50已经旋转,故前端彼此的抵接被解除,从而能够向卡合状态转移。
如图9(a)、(b)所示,与驱动侧齿轮40的小径齿轮42和驱动侧卡合爪52的卡合相连续,从动侧齿轮70的小径齿轮72和从动侧卡合爪53卡合,从而向传递状态转移。
而且,从动侧齿轮70的小径齿轮72的齿数构成为比驱动侧齿轮40的小径齿轮42的齿数多,因此,从动侧齿轮70的间隙比驱动侧齿轮40小。
在传递状态下,驱动侧齿轮40的驱动力经由离合器50向从动侧传递,如图10所示,驱动侧齿轮40、离合器50、从动侧齿轮70均旋转。其结果是,供给辊90经由齿轮5、6、辊驱动轴80、齿轮7、8而旋转,由此进行纸张的供给。
然而,在进行了纸张的供给时,齿轮10正转,故切换杆30经由啮合的杆驱动齿轮20转动,切换爪33接近离合器主体51。在这种状态下,离合器50旋转一圈时,如图11所示,切换杆30的切换爪33再次与切换突起55啮合。
进而,当离合器50旋转时,如图12所示,在切换爪33上按压切换突起55。由此,相对于弹簧69的作用力相反朝向的力施加在离合器主体51上,因此,驱动侧卡合爪52与小径齿轮42分离,且从动侧卡合爪53与小径齿轮72分离。
其结果是,离合器50成为非传递状态,纸张的供给结束。之后,滑架1向右方移动,锁定切换杆30,返回图5所示的待机状态。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获得以下的效果。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离合器主体51位于非卡合位置时,离合器50和驱动侧齿轮40及从动侧齿轮70这二者的卡合被解除,因此,纸张从输送装置抽出时的供给辊90的旋转不会向离合器50传递。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纸张从输送装置抽出时的供给辊90的旋转经由从动侧齿轮70向驱动侧齿轮40传递的情况。由此,能够防止离合器50旋转而不经意地卡合离合器50和驱动侧齿轮40所导致的结果、即对驱动侧齿轮40或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施加负载的情况。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合器主体51通过围绕转动轴63转动来切换离合器的传递状态和非传递状态,因此,能够减小在转动轴63的轴向上用于配置离合器的空间。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驱动侧齿轮40的小径齿轮42的齿顶和驱动侧卡合爪52的前端的距离比从动侧齿轮70的小径齿轮72的齿顶和从动侧卡合爪53的前端的距离短。由此,在为了从非传递状态向传递状态切换而转动了离合器主体51时,与从动侧齿轮70的小径齿轮72和从动侧卡合爪53接触相比,驱动侧齿轮40的小径齿轮42和驱动侧卡合爪52先接触。因而,能够抑制从动侧齿轮70的小径齿轮72和从动侧卡合爪53接触而妨碍离合器50从非传递状态向传递状态切换的情况。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动侧齿轮70的小径齿轮72的齿数比驱动侧齿轮40的小径齿轮42的齿数多,因此,能够减小从动侧齿轮70的小径齿轮72和从动侧卡合爪53卡合时的间隙。另外,驱动侧齿轮40的小径齿轮42的齿数比从动侧齿轮70的小径齿轮72的齿数少,因此,能够使驱动侧齿轮40的小径齿轮42的齿的强度比从动侧齿轮70的小径齿轮72大。
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动侧齿轮70的小径齿轮72的齿数比驱动侧齿轮40的小径齿轮42的齿数多,不过,只要是通过其他方法能够减小间隙,则也可以是从动侧齿轮70的小径齿轮72的齿数和驱动侧齿轮40的小径齿轮42的齿数相同,也可以使驱动侧齿轮40的小径齿轮42的齿数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驱动侧卡合爪52的前端和驱动侧齿轮40的小径齿轮42的齿轮齿的前端的距离构成为比从动侧卡合爪53的前端和从动侧齿轮70的小径齿轮72的齿轮齿的前端的距离短,不过,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形成为由曲线构成从动侧卡合爪53的前端的形状及小径齿轮72的齿轮齿的前端的形状、即便在齿轮的前端和爪的前端接触时前端彼此也能够相互滑动而解除接触状态的结构,从而避免各齿轮和各卡合爪未卡合的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合器主体51为短圆筒状,在内周面具有驱动侧卡合爪52及从动侧卡合爪53,不过,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只要是离合器主体51围绕转动轴63转动来切换传递状态和非传递状态的结构即可。例如也可以是,驱动侧卡合爪及从动侧卡合爪位于外周面且驱动侧齿轮及从动侧齿轮为内齿齿轮,从外周方向围绕离合器主体的形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具体化为在喷墨式打印机上搭载的输送装置,不过,也可以搭载在其他的器材上。例如,也可以搭载在激光打印机等其他形式的打印机上,也可以搭载在扫描仪、传真机等打印机以外的输送纸张的其他的器材上。

Claims (4)

1.一种输送装置,其中,具有:
供给辊,该供给辊用于供给纸张;
驱动源,该驱动源产生用于驱动所述供给辊的驱动力;
驱动侧齿轮及从动侧齿轮,该驱动侧齿轮及从动侧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源和所述供给辊之间,并将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供给辊;
离合器,该离合器设置在所述驱动侧齿轮和所述从动侧齿轮之间,并对从所述驱动源向所述供给辊传递所述驱动力的传递状态和不从所述驱动源向所述供给辊传递所述驱动力的非传递状态进行切换,
所述离合器包括形成有与所述驱动侧齿轮卡合的驱动侧卡合爪及与所述从动侧齿轮卡合的从动侧卡合爪这二者且作为单一部件的离合器主体,
在所述离合器主体位于非卡合位置时,通过解除所述驱动侧卡合爪和所述驱动侧齿轮的卡合且解除所述从动侧卡合爪和所述从动侧齿轮的卡合,将所述离合器维持在所述非传递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离合器除了所述离合器主体以外还包括具有将该离合器主体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转动轴的主体支承部件,
所述离合器主体通过围绕所述转动轴转动而对所述离合器的所述传递状态和所述非传递状态进行切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在所述离合器主体位于所述非卡合位置时,所述驱动侧齿轮的齿顶和所述驱动侧卡合爪的前端的距离比所述从动侧齿轮的齿顶和所述从动侧卡合爪的前端的距离短。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从动侧齿轮的齿数比所述驱动侧齿轮的齿数多。
CN201010622015.3A 2010-04-06 2010-12-30 输送装置 Active CN1022117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8035 2010-04-06
JP2010088035A JP5494149B2 (ja) 2010-04-06 2010-04-06 搬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1717A true CN102211717A (zh) 2011-10-12
CN102211717B CN102211717B (zh) 2014-08-13

Family

ID=44743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22015.3A Active CN102211717B (zh) 2010-04-06 2010-12-30 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94149B2 (zh)
CN (1) CN10221171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1158A (zh) * 2016-02-26 2020-03-31 佳能株式会社 驱动传递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23688B2 (en) 2011-11-17 2017-04-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86203A1 (en) * 2004-10-21 2006-04-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ower connection/disconnection mechanism and medium fee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08150183A (ja) * 2006-12-19 2008-07-03 Funai Electric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18883A (ja) * 2007-07-10 2009-01-29 Seiko Epson Corp 給送装置、記録装置
JP2010018368A (ja) * 2008-07-09 2010-01-28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2010048299A (ja) * 2008-08-20 2010-03-04 Seiko Epson Corp 動力伝達装置、及び送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41978B2 (ja) * 2002-07-15 2008-02-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クラッチ装置
JP2009045913A (ja) * 2007-08-23 2009-03-05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および用紙搬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86203A1 (en) * 2004-10-21 2006-04-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ower connection/disconnection mechanism and medium fee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08150183A (ja) * 2006-12-19 2008-07-03 Funai Electric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18883A (ja) * 2007-07-10 2009-01-29 Seiko Epson Corp 給送装置、記録装置
JP2010018368A (ja) * 2008-07-09 2010-01-28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2010048299A (ja) * 2008-08-20 2010-03-04 Seiko Epson Corp 動力伝達装置、及び送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1158A (zh) * 2016-02-26 2020-03-31 佳能株式会社 驱动传递装置
CN110941158B (zh) * 2016-02-26 2022-08-02 佳能株式会社 驱动传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1717B (zh) 2014-08-13
JP5494149B2 (ja) 2014-05-14
JP2011219200A (ja) 2011-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8695B (zh) 切削装置及片处理装置
CN101318415B (zh) 带处理装置
JP5196144B2 (ja) 動力伝達切換装置、記録装置
US20080310902A1 (en) Feed Drive Device for Printer and Printer
CN102211717A (zh) 输送装置
JP5830970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04723699B (zh) 介质运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JP2009018876A5 (zh)
CN102689804B (zh) 记录介质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25616B (zh) 自动走纸器的储能式分纸装置
JP2011148580A (ja) 用紙供給機構
JP2011230895A (ja) 給紙装置及び記録機器
JP2008002541A (ja) チェーン取替装置
JP655563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供給装置
JP2013224010A (ja) 印刷機の版胴位相切替え方法及び装置
JP2009250386A (ja) クラッチ装置、記録装置
JP2014117825A (ja) 印刷機の版胴位相切替え装置
JP4950261B2 (ja) プラテンローラ支持構造及びプリンタ
EP2716422B1 (en) Auto-cutter apparatus and printer unit
JP2861147B2 (ja) プリンタの用紙供給装置
JP2004054169A (ja) 印刷装置の用紙搬送機構
JP2001206620A (ja) ラベルカッター
JP2020158224A (ja) 印刷装置
US433715A (en) Rotary paper-cutter-adjusting device for printing-machines
JP2015042467A (ja) 印刷機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