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23699B - 介质运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运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23699B
CN104723699B CN201410784535.2A CN201410784535A CN104723699B CN 104723699 B CN104723699 B CN 104723699B CN 201410784535 A CN201410784535 A CN 201410784535A CN 104723699 B CN104723699 B CN 1047236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l body
assembly
print media
transport
de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845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23699A (zh
Inventor
中津理志
永田典雄
柳町大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23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3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23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36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从卷筒体送出的打印介质从稳定运送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其迅速地返回稳定位置的介质运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该介质运送装置具备:运送部(24),其运送从供卷筒纸(P)以卷筒状卷绕的卷筒体(R)送出的卷筒纸(P);引导单元(22),其沿卷筒纸(P)的宽度方向对运送的卷筒纸(P)进行引导;张力杆(23),其设置在卷筒纸(P)的运送路径中的与引导单元(22)相比靠上游侧的位置,且能够随着作用于卷筒纸(P)的张力的变动而移动;以及卷筒体支承部,其将卷筒体(R)支承为能够向送出卷筒纸(P)的送出方向(R1)旋转并且能够沿卷筒体(R)的轴向移动。

Description

介质运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卷绕有打印介质的卷筒体送出打印介质并进行运送的介质运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如下的卷筒纸保持装置,其具备:夹着卷绕有标签用纸的标签卷筒的两侧端的一对压板、将压板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在用纸宽度方向上滑动自如的一对引导件、锁定引导件的滑动的锁定杆。在各引导件的相互对置的面设置有与压板进行点接触的压辊。标签卷筒通过一对引导件,以经由一对压板而在宽度方向上固定的状态,将标签用纸送出地旋转(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072295号公报
然而,在如下的介质运送装置中,由于运送部、张力杆等中的各部件的安装姿势、位置偏移,在打印介质的运送时,对打印介质作用有向宽度方向的一侧偏置的力,该介质运送装置具备:运送从卷筒体送出的打印介质的运送部、在宽度方向上引导运送的打印介质的引导部、设置在打印介质的运送路径中的与引导部相比靠上游侧的位置且能够随着对打印介质作用的张力的变动而移动的张力杆。特别是,在打印介质的卷筒体以“伸缩”状态(介质的外周部相对于打印介质的芯的位置沿宽度方向膨胀的状态)放置在介质运送装置的情况下,其偏移量对斜行方向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将打印介质放置在介质运送装置时的运送开始后不久,打印介质相对于引导件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斜行地运送。之后,某种程度运送打印介质,而来到将打印介质稳定运送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以下也称为“稳定位置”。)时,以后相对于引导件平行地运送。
在打印介质的运送时,当对打印介质作用有向宽度方向的一侧偏置的力时,对卷筒体也作用有向宽度方向的一侧偏置的力,然而在像现有技术那样卷筒体在宽度方向上固定的情况下,卷筒体无法运动。因此,打印介质一边被运送,一边基于向宽度方向的一侧偏置的力而在该方向上逐渐移动,由此到达稳定位置。然而,由于因张力杆而受到张力的部分的打印介质成为撑开的状态,因此成为因与张力杆的摩擦而难以在宽度方向上运动的状态。因此,直到从卷筒体送出的打印介质到达稳定位置为止,需要运送相当长的量的打印介质。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即使在从卷筒体送出的打印介质从稳定运送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其迅速地返回稳定位置的介质运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介质运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运送部,其运送从供打印介质以卷筒状卷绕的卷筒体送出的打印介质;引导部,其沿打印介质的宽度方向对运送的打印介质进行引导;张力杆,其设置在打印介质的运送路径中的与引导部相比靠上游侧的位置,且能够随着作用于打印介质的张力的变动而移动;以及卷筒体支承部,其将卷筒体支承为能够向送出打印介质的送出方向旋转并且能够沿卷筒体的轴向移动。
根据该结构,由于卷筒体被支承为能够沿卷筒体的轴向移动,因此当对打印介质作用有向宽度方向的一侧偏置的力时,卷筒体也沿该方向移动。因此,从卷筒体送出的打印介质在短时间内到达稳定运送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因此,即使在从卷筒体送出的打印介质从稳定运送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返回稳定位置。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卷筒体支承部具有:卷筒体装配部,其插入卷筒体的芯部,供卷筒体装配;以及卷筒轴,其插入卷筒体装配部的轴心,且将卷筒体装配部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能够沿卷筒体装配部的轴向移动。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卷筒体装配部能够相对于卷筒轴沿卷筒体装配部的轴向移动,能够使卷筒体沿卷筒体的轴向移动。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还具备使卷筒体装配部旋转以使卷筒体向送出方向旋转的卷筒体驱动部。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卷筒体的卷径大、卷筒体重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卷筒体驱动部使卷筒体旋转,也能够不损坏打印介质地将打印介质从卷筒体送出并运送。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运送部能够朝向卷筒体反运送打印介质,卷筒体驱动部能够使卷筒体装配部旋转,以使卷筒体向收卷打印介质的收卷方向旋转。
当运送部朝向卷筒体对打印介质进行反运送,并且卷筒体驱动部使卷筒体装配部旋转以使卷筒体收卷打印介质时,打印介质向正运送时的相反侧的宽度方向偏置。因此,在进行了正运送后,暂时进行反运送,而再次进行正运送时,即使因最初的正运送而使得从卷筒体送出的打印介质到达稳定位置,也会因反运送而使打印介质向与正运送时相反侧的宽度方向偏置,因此在下次的正运送的开始时,打印介质处于从稳定位置偏移的状态。
对此,根据本结构,通过使卷筒体装配部能够相对于卷筒轴沿卷筒体装配部的轴向移动,由此在反运送后进行正运送时,能够迅速使从稳定位置偏移的打印介质返回稳定位置。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卷筒体驱动部具有成为针对卷筒体装配部的动力的输出端的输出齿轮,卷筒体装配部具有在卷筒体装配部的轴向上能够滑动地相对于输出齿轮卡合的输入卡合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输入卡合部在卷筒体装配部的轴向上能够滑动地相对于输出齿轮卡合,由此在使输入卡合部与输出齿轮卡合的状态下,能够使卷筒体装配部沿轴向移动。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卷筒体装配部具有对卷筒体装配部相对于卷筒轴的旋转以及卷筒体装配部的沿轴向的移动进行引导的轴承。
根据该结构,卷筒体装配部相对于卷筒轴,能够顺畅地旋转,而且能够顺畅地沿轴向移动。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还具备设置在卷筒体支承部的凸缘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凸缘部将打印介质沿宽度方向引导并且送出。
本发明的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介质运送装置;以及设置在打印介质的运送路径中的与引导部相比靠下游侧的位置且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的打印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具备介质运送装置,该介质运送装置即使在从卷筒体送出的打印介质从稳定运送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其迅速返回稳定位置,由此能够防止打印图像沿打印介质的宽度方向偏移地被打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使内部一部分露出的打印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3为打印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引导件单元周围的俯视图。
图5为表示打印装置的内部的后视图。
图6为卷筒体装配部的立体图。
图7为从与图6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到的卷筒体装配部的立体图。
图8为卷筒体装配部周围的图。
图9为表示卷筒体装配部的内部的图。
图10为与卷筒体装配部卡合的输出齿轮的立体图。
图11为输出齿轮周围的左侧视图。
图12为固定有第二变形例的板簧的卷筒体装配部的立体图。
图13为固定有第三变形例的板簧的卷筒体装配部的立体图。
图14为固定有第四变形例的板簧的卷筒体装配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添加的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根据从个人计算机、便携终端等信息处理装置发送来的打印数据,对卷筒纸等作为长条材料的打印介质以喷墨方式打印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利用图中所示的“上”、“下”、“左”、“右”、“前”、“后”而进行说明,然而这些方向是
便于说明而标注的,本发明的实施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向。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打印装置10具有大致长方体状的装置外壳11。在装置外壳11的前表面且在靠近左方的上半部分设置有配置有显示器、操作按钮等的显示操作面板12。在显示操作面板12的下方形成有抽出式的墨盒更换口13。而且,在装置外壳11的前表面且在靠近右方的大致中央形成有左右长的用纸排出口14。从用纸排出口14排出打印后的卷筒纸P。
在装置外壳11的右侧面且在靠近前方的下方设置有废弃墨罐更换口15。在废弃墨罐更换口15的后方,在装置外壳11的后面的范围内,宽阔地设置有卷筒纸供给口16。在卷筒纸供给口16的内部设置有下述的卷筒纸填装部21。使用者将在芯部(图示省略)以卷筒状卷绕有卷筒纸P的卷筒体R从卷筒纸供给口16填装于卷筒纸填装部21。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卷筒体R的芯部,例如,使用纸管。
并且,在装置外壳11,在从卷筒纸供给口16的上方至装置外壳11的上表面的范围内,设置有将装置内部开闭的封装盖17。封装盖17以设置在装置外壳11上表面的大致中央的铰链18为中心旋转。
如图3所示,打印装置10具备:卷筒纸填装部21、设置在卷筒纸填装部21的上方的引导件单元22、设置在引导件单元22的后方的张力杆23、设置在引导件单元22的前方的运送部24、设置在运送部24的前方的打印部25、设置在打印部25与用纸排出口14之间的切断部26、统一控制这些各部的控制部(图示省略)。即,从打印介质的运送路径上游侧依次设置有卷筒纸填装部21、张力杆23、引导件单元22、运送部24、打印部25以及切断部26。
卷筒纸填装部21的详细内容如后所述,卷筒纸填装部21具备装配卷筒体R的卷筒体装配部41、将卷筒体装配部41正反转驱动的卷筒体驱动部43(参照图5)。另外,运送部24具备将卷筒纸P旋转运送的运送辊27、经由齿轮列等将运送辊27正反转驱动的运送电机28。
在打印装置10中,通过将运送辊27正转驱动并且将卷筒纸填装部21的卷筒体装配部41(后述)正转驱动,使得卷筒体R向送出方向R1旋转而将卷筒纸P送出,送出后的卷筒纸P朝向用纸排出口14运送。像这样,在正运送时,即使在卷筒体R的卷径大、卷筒体R重的情况下,通过将卷筒体装配部41正转驱动,也能够不损坏卷筒纸P地将卷筒纸P从卷筒体R送出并运送。需要说明的是,打印装置10在正运送时,例如能够以300mm/秒的速度运送卷筒纸P,能够进行高速打印。
另一方面,在打印装置10中,通过将运送辊27反转驱动并且将卷筒体装配部41反转驱动,从而朝向卷筒纸填装部21反运送卷筒纸P,卷筒体R向收卷方向R2旋转而将卷筒纸P收卷在卷筒体R。需要说明的是,打印装置10当将在上次的打印结束时被切断部26切断的卷筒纸P的前端拖回打印部25的上游侧时等,将卷筒纸P反运送。
张力杆23被设置在引导件单元22的上游侧端部的张力轴29支承为能够向前后摆动。张力杆23随着对运送的卷筒纸P作用的张力的变动而摆动。在张力轴29设置有对张力杆23的摆动角度进行检测的编码器(图示省略)。控制部根据编码器的检测结果来驱动控制卷筒体驱动部43。由此,从卷筒体R送出卷筒纸P的送出速度受到控制,能够将利用张力杆23对从卷筒体R送出的卷筒纸P施加的张力控制在恒定范围内。
打印部25具备与多种颜色对应的由多个喷墨头构成的行式的打印头。打印部25对从卷筒纸填装部21送出而运送来的卷筒纸P进行彩色打印。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引导件单元22具备:支承板30、固定在支承板30的上表面左侧边部的固定部31、设置为能够在支承板30的上表面向左右移动的可动部32、对可动部32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导向轴33。
固定部31具备:固定在支承板30的左侧边部的固定引导件34、设置在固定引导件34并对卷筒纸P的左侧边部进行按压的固定侧压杆35。
固定引导件34在其与后述的可动引导件36之间,对在支承板30上表面运送的卷筒纸P进行引导。固定侧压杆35容许卷筒纸P的运送,并且从上方按压卷筒纸P的左侧边部。固定侧压杆35构成为,能够在按压卷筒纸P的位置、从卷筒纸P分离的位置之间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引导件34以及可动引导件36为专利请求保护的范围中的“引导部”的构成要素的一个例子。双方可以都是可动引导件,双方也可以都是固定引导件。
可动部32具备:相对于导向轴33能够左右滑动地设置的可动引导件36;设置在可动引导件36并对卷筒纸P的右侧边部进行按压的可动侧压杆37;用于相对于导向轴33而将可动引导件36锁定、不锁定的锁定解除杆38。
可动引导件36在其与上述的固定引导件34之间,对在支承板30上表面运送的卷筒纸P进行引导。可动引导件36通常处于相对于导向轴33锁定的状态。使用者通过将锁定解除杆38向前方进行旋转操作,使得可动引导件36相对于导向轴33成为不锁定状态,而能够相对于导向轴33沿左右滑动。在该状态下,使用者根据卷筒纸P的纸宽度,使可动引导件36沿纸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滑动来调整引导件宽度。
可动侧压杆37与上述的固定侧压杆35相同,容许卷筒纸P的运送,并且从上方按压卷筒纸P的右侧边部。可动侧压杆37构成为,能够在按压卷筒纸P的位置、从卷筒纸P分离的位置之间旋转。
卷筒纸P一边被可动侧压杆37以及上述的固定侧压杆35按压两侧边部,一边在支承板30的上表面运送。因此,卷筒纸P变得难以从支承板30的上表面浮起,从而能够抑制发生卷筒纸P的卡纸、打印位置偏移等。
如图5所示,卷筒纸填装部21具备:装配卷筒体R的卷筒体装配部41、从左方单臂支承卷筒体装配部41的卷筒轴42、设置在卷筒体装配部41的左方的卷筒体驱动部43、固定在卷筒体装配部41的左端部的第一凸缘部44、与卷筒体装配部41能够装卸的第二凸缘部45。
需要说明的是,卷筒体装配部41以及卷筒轴42为专利请求保护的范围中的“卷筒体支承部”的构成要素的一个例子。
如图6至图9所示,卷筒体装配部41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使用者以卷筒体装配部41相对地插入卷筒体R的芯部的方式,相对于卷筒体装配部41从右方按压卷筒体R,而将其装配在卷筒体装配部41。
在卷筒体装配部41的轴心形成有卷筒轴42所插通的轴插通孔46。卷筒轴42将卷筒体装配部41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能够沿卷筒体装配部41的轴向滑动。由此,可以使装配在卷筒体装配部41的卷筒体R能够沿卷筒体R的轴向移动。
在卷筒体装配部41的内周部设置有两个行程套筒47(参照图9)。各行程套筒47对卷筒体装配部41相对于卷筒轴42的旋转、卷筒体装配部41的沿轴向的滑动进行引导。通过两个行程套筒47,能够使卷筒体装配部41相对于卷筒轴42顺畅地旋转,使卷筒体装配部41顺畅地沿轴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行程套筒47为专利请求保护的范围中的“轴承”的一个例子。当然,行程套筒47的个数不限定于两个。
在卷筒体装配部41的外周面形成有形成为大致圆弧状的两个圆弧部48、切截成大致倒梯形状的两个切截部49。两个圆弧部48以轴心为中心相互点对称地设置,两个切截部49以轴心为中心相互点对称地设置。
从各圆弧部48的中央向插入前端侧形成有沿轴向以及周向延伸的格子状的肋构件。在各圆弧部48的插入前端部设置有凸缘引导件51。两个凸缘引导件51向卷筒体装配部41的径向内侧倾斜突出。两个凸缘引导件51成为将第二凸缘部45装配在卷筒体装配部41时的引导件。另外,在各圆弧部48的插入基端部安装有板簧100。在各圆弧部48的插入基端部形成有用于固定板簧100的固定螺孔(图示省略)、设置在固定螺孔的轴向两侧的两个定位销52。在后文中对板簧100进行详细说明,板簧100对装配在卷筒体装配部41的卷筒体R进行保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卷筒体装配部41设置有两个板簧100,然而板簧100的个数并不受限定。
另一方面,在各切截部49的表面沿着卷筒体装配部41的轴向形成有棘齿53。设置在第二凸缘部45的棘爪66(后述)与棘齿53卡合。
在卷筒体装配部41的插入基端侧的端面突出形成有两个输入卡合部54。两个输入卡合部54相对于轴心相互以点对称设置。各输入卡合部54形成为从左侧面观察时呈大致圆弧状,其周向两端部相互大致平行地向大致径向内侧弯曲。两个输入卡合部54与卷筒体驱动部43的输出齿轮63(后述)卡合。
卷筒体驱动部43以使卷筒体R沿送出卷筒纸P的送出方向R1(图3参照)旋转的方式使卷筒体装配部41正转,另外,卷筒体驱动部43以使卷筒体R沿收卷卷筒纸P的收卷方向R2(参照图3)旋转的方式使卷筒体装配部41反转。
如图5所示,卷筒体驱动部43具备成为驱动源的卷筒体电机61、将卷筒体电机61的动力向卷筒体装配部41传递的动力传递机构62。卷筒体电机61构成为能够正反旋转。动力传递机构62由齿轮列构成。在动力传递机构62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齿轮63。输出齿轮63具有周面形成有齿的大径部63a、比大径部63a小一圈且形成在同轴上的小径部63b。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在输出齿轮63的端面的外周边缘形成有两个齿轮卡合孔64。上述的输入卡合部54以能够在卷筒体装配部41的轴向滑动的方式与各齿轮卡合孔64卡合。由此,能够在使输入卡合部54与输出齿轮63卡合的状态下,使卷筒体装配部41沿轴向移动。
各齿轮卡合孔64呈沿着周向形成的大致矩形状,两个长边64a分别形成为沿着周向的圆弧状,两个短边64b形成为相互大致平行。两个短边64b彼此的间隔比输入卡合部54的宽度略宽。即,输入卡合部54以沿轴向能够滑动的程度,在周向存在略微的间隙地与齿轮卡合孔64卡合。当在输入卡合部54与齿轮卡合孔64之间存在周向换句话说旋转方向上的晃动(游隙)时,在卷筒纸P的运送时,卷筒纸P松动与晃动量相当的卷筒体R的外周长的量,张力杆23不稳定地运动。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尽量减小输入卡合部54与齿轮卡合孔64的在旋转方向上的晃动,能够使张力杆23的运动稳定。
如图8以及图9所示,第一凸缘部44形成为大致圆板状(参照图7)。第一凸缘部44装配在卷筒体装配部41的左端面。第一凸缘部44的内表面形成为大致平坦,且与卷筒体R的左端面相接。在第一凸缘部44的外表面形成有沿周向以及径向延伸的大致“蜘蛛的巢”状的肋构件。
第二凸缘部45形成为大致圆板状。第二凸缘部45的内表面形成为大致平坦,且与卷筒体R的右端面相接。在第一凸缘部44的外表面形成有沿周向以及径向延伸的大致“蜘蛛的巢”状的肋构件。
在第二凸缘部45的内周缘部安装有凸缘装卸杆65。在凸缘装卸杆65的前端部形成有与上述的棘齿53卡合的棘爪66。使用者通过使棘爪66与棘齿53卡合,由此相对于卷筒体装配部41能够将第二凸缘部45装配在轴向的所希望的位置。另外,使用者对凸缘装卸杆65进行操作,通过解除棘爪66与棘齿53的卡合,能够将第二凸缘部45从卷筒体装配部41取下。
使用者在将卷筒体R向卷筒体装配部41装配时,首先,将第二凸缘部45从卷筒体装配部41取下。接着,使用者以将卷筒体装配部41插入卷筒体R的芯部的方式,将卷筒体R装配在卷筒体装配部41。此时,使用者直到卷筒体R的插入口侧的端面与第一凸缘部44的内表面抵接为止,相对于卷筒体装配部41而压进卷筒体R。之后,使用者直到第二凸缘部45的内表面与卷筒体R的另一侧的端面抵接为止,相对于卷筒体装配部41而压进第二凸缘部45,将第二凸缘部45装配在卷筒体装配部41。从装配在卷筒体装配部41的卷筒体R送出的卷筒纸P被第一凸缘部44以及第二凸缘部45沿宽度方向引导,并且朝向张力杆23运送。
这里,在打印装置10中,由于运送辊27、张力杆23的安装姿势、位置偏移,在正运送时,对运送的卷筒纸P作用有向宽度方向的一侧(例如左方)偏置的力,在反运送时,对运送的卷筒纸P作用有向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例如右方)偏置的力。因此,在卷筒纸P的正运送刚刚开始后,打印介质相对于固定引导件34以及可动引导件36向左方斜行运送。之后,某种程度运送卷筒纸P,当卷筒纸P来到稳定运送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以下也称为“稳定位置”。)时,之后,相对于固定引导件34以及可动引导件36平行地运送。
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0中,由于卷筒体装配部41相对于卷筒轴42能够沿轴向滑动,因此在正运送开始时,当对卷筒纸P作用有向左方偏置的力时,卷筒体装配部41以及装配在卷筒体装配部41的卷筒体R也向左方移动。因此,从卷筒体R送出的卷筒纸P在短时间内到达稳定位置。因此,即使在从卷筒体R送出的卷筒纸P从稳定位置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返回稳定位置。因此,能够防止打印图像在卷筒纸P的宽度方向上偏移地被打印。
接着,当暂时停止卷筒纸P的正运送而将卷筒纸P反运送时,对卷筒纸P作用有向右方偏置的力。因此,在下次的正运送的开始时,卷筒纸P从稳定位置向右方偏移。对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0,由于卷筒体装配部41相对于卷筒轴42能够沿轴向滑动,因此即使在反运送后进行正运送时,也与上述相同,能够使从稳定位置向右方偏移的卷筒纸P迅速返回稳定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卷筒体装配部41相对于卷筒轴42的能够滑动范围为例如14mm。可以考虑为了使从稳定位置偏移的卷筒纸P返回稳定位置所需的滑动量而适当地设定该能够滑动范围。
这里,对通过将卷筒纸P反运送而使得卷筒纸P从稳定位置偏移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纠正了卡纸的卷筒纸P的情况、更换卷筒体R的情况等下,由于卷筒纸P容易从稳定位置偏移,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0也是特别有用的。
参照图6以及图7,对板簧100进行说明。板簧100例如通过对不锈钢制的板进行弯曲加工而作成。板簧100具备:大致矩形板状的弹簧固定部110、从弹簧固定部110的一侧的端部以钝角弯曲而相连的第一弹簧片111、从弹簧固定部110的另一侧的端部同样以钝角弯曲而相连的第二弹簧片112。
在弹簧固定部110形成有设置在大致中央的固定螺钉插通孔113、设置在固定螺钉插通孔113的两侧的两个定位孔114。在固定螺钉插通孔113插通有与上述的固定螺孔螺合的固定螺钉115。各定位孔114中卡合有上述的定位销52。板簧100以两个定位孔114与两个定位销52卡合而在相对于卷筒体装配部41定位的状态下,通过固定螺钉115而螺纹固定在卷筒体装配部41。
第一弹簧片111以及第二弹簧片112相对于弹簧固定部110,从弹簧固定部110侧的弹簧基端部朝向与弹簧固定部110相反侧的弹簧前端部相互扩开地设置。当卷筒体R装配在卷筒体装配部41时,第一弹簧片111以及第二弹簧片112以相互的扩开角度变大的方式,被卷筒体R的芯部内周面压开。由此,第一弹簧片111以及第二弹簧片112向相互的扩开角度变小的方向分别按压芯部的内周面。即,在卷筒体R向送出方向R1旋转时,设置在第一弹簧片111的点接触部122(后述)对芯部的内周面以咬入的方式进行按压。另外,在卷筒体R向收卷方向R2旋转时,设置在第二弹簧片112的点接触部122(后述)对芯部的内周面以咬入的方式按压。
第一弹簧片111在宽度方向、换句话说卷筒体装配部41的轴向上的大致中间部,由从弹簧前端部切入弹簧基端部的狭缝118分割为两个分割弹簧部119。同样,第二弹簧片112在宽度方向的大致中间部,由从弹簧前端部切入弹簧基端部的狭缝118,分割为两个分割弹簧部119。
各分割弹簧部119以弹簧前端部成为山型的方式,使弹簧前端部中的相对于芯部的插入前端侧的角部121a以及插入基端侧的角部121b向对芯部的内周面的按压方向相反侧弯曲。该山型的顶点作为按压芯部的内周面的点接触部122而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各分割弹簧部119的前端缘123形成为两端成为圆角状的大致直线状。
第一弹簧片111的两个点接触部122设置在卷筒体装配部41的轴向上的与各分割弹簧部119的中间相比靠近插入基端侧的位置。另一方面,第二弹簧片112的两个点接触部122设置在卷筒体装配部41的轴向上的与各分割弹簧部119的中间相比靠近插入前端侧的位置。因此,第一弹簧片111的两个点接触部122、与第二弹簧片112的两个点接触部122在卷筒体装配部41的轴向上相互位置偏移地设置。
根据像这样构成的板簧100,由于点接触部122与芯部的内周面进行点接触,因此与以较宽的面积进行接触的情况相比,对芯部的内周面施加的每单位面积的按压力变大。因此,能够使板簧100的点接触部122咬入芯部的内周面。因此,与通过摩擦力保持卷筒体R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对卷筒体R施加的板簧100的保持力提高。因此,能够抑制在利用卷筒体驱动部43使卷筒体装配部41旋转时,卷筒体装配部41相对于芯部在旋转方向打滑。因此,能够使卷筒体R适当旋转。因此,能够防止打印图像在运送方向偏移地被打印。
另外,在使卷筒体装配部41旋转以使卷筒体R向送出方向R1旋转时,通过第一弹簧片111的点接触部122咬入芯部的内周面,由此能够抑制卷筒体装配部41相对于芯部打滑。另外,在使卷筒体装配部41旋转以使卷筒体R向收卷方向R2旋转时,通过第二弹簧片112的点接触部122咬入芯部的内周面,能够抑制卷筒体装配部41相对于芯部打滑。因此,能够使卷筒体R向送出方向R1适当旋转,而且能够使卷筒体R向收卷方向R2适当旋转。
当然,板簧100不限定于具备第一弹簧片111以及第二弹簧片112的双方的方式,也可以为仅具备第一弹簧片111、或仅具备第二弹簧片112的方式。
另外,就第一弹簧片111而言,通过在两个分割弹簧部119分别设置有点接触部122,由此即使在板簧100存在加工误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至少一个点接触部122咬入芯部的内周面。可以认为,能够增加点接触部122与芯部的内周面咬入的机会。这对于第二弹簧片112也是同样的。
另外,由于各分割弹簧部119的弹簧前端部中的、针对芯部的插入前端侧的角部121a向针对芯部的内周面的按压方向的相反侧弯曲,因此在将卷筒体装配部41插入芯部时,以该弯曲部相对于芯部的插入口被引导的方式,使各分割弹簧部119一边缓缓弯曲,一边使各分割弹簧部119进入芯部内。由于各分割弹簧部119的宽度小于第一弹簧片111、第二弹簧片112整体的宽度,因此能够以较小的负载使各分割弹簧部119弯曲。因此,能够缩小将卷筒体装配部41插入芯部所需的插入力。因此,能够将卷筒体装配部41顺畅地插入芯部。
另外,通过使各分割弹簧部119的弹簧前端部中的、两个角部121a、121b弯曲而形成的山型的顶点作为点接触部122而发挥功能,由此抑制了点接触部122过度地尖锐,从而能够确保安全性。
并且,由于各分割弹簧部119的弹簧前端部中的、针对芯部的插入前端侧的角部121a向针对芯部的内周面的按压方向的相反侧弯曲,因此使得在将卷筒体装配部41插入芯部时,该弯曲部相对于芯部的插入口被引导,各分割弹簧部119一边缓缓挠曲一边进入芯部内。此时,由于在点接触部122与芯部的插入口接触的瞬间,各分割弹簧部119的挠曲量达到最大,因此将卷筒体装配部41插入芯部所需的插入力也达到最大。对此,如上所述,由于设置在第一弹簧片111的各分割弹簧部119的点接触部122、与设置在第二弹簧片112的各分割弹簧部119的点接触部122在卷筒体装配部41的轴向上相互位置偏移地设置,因此双方的点接触部122错开时机地进入芯部的插入口。因此,能够避免一次需要较大的插入力。因此,能够将卷筒体装配部41顺畅地插入芯部。
图12表示固定有第一变形例的板簧101的卷筒体装配部41。第一变形例的板簧101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板簧100的不同点在于,第一弹簧片111被分割为三个分割弹簧部119。像这样,第一弹簧片111、第二弹簧片112的分割数量换句话说分割弹簧部119的个数并不受限定,另外,也可以使第一弹簧片111的分割弹簧部119的个数、与第二弹簧片112的分割弹簧部119的个数不同。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弹簧片112的各分割弹簧部119的前端缘123形成为大致圆弧状。
图13表示固定有第二变形例的板簧102的卷筒体装配部41。第二变形例的板簧102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板簧100的不同点在于,第一弹簧片111以及第二弹簧片112未分割成多个分割弹簧部119。并且,第一弹簧片111以及第二弹簧片112的前端缘123的插入基端侧形成为直线状,第一弹簧片111以及第二弹簧片112的前端缘123的插入前端侧突出形成为大致凸弧状。该前端缘123以大致凸弧状突出的凸弧部124中的、插入前端侧的角部121a留下凸弧部124的后端部,而向针对芯部的内周面的按压方向的相反侧弯曲。而且,凸弧部124的后端部作为按压芯部的内周面的点接触部122而发挥功能。
图14表示固定有第三变形例的板簧103的卷筒体装配部41。第三变形例的板簧103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板簧100的不同点在于,第一弹簧片111以及第二弹簧片112的前端缘123以波浪状或锯刃状形成为凹凸状。凹凸状中的多个凸部125作为点接触部122而发挥功能。即,在对芯部插入固定有第三变形例的板簧103的卷筒体装配部41时,由凹凸状的前端缘123,削薄芯部的内周面,而形成沿着插入方向的槽。能够使作为点接触部122而发挥功能的多个凸部125咬入该槽。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变形例的板簧103中,插入前端侧的角部121a也向针对芯部的内周面的按压方向的相反侧弯曲。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保持部件,以板簧100、101、102、103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橡胶等弹性材料设置点接触部122。在该情况下,优选为,点接触部122为咬入芯部的内周面程度的较硬的材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具备打印部25的打印装置10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在不具备打印部25的介质运送装置中。

Claims (8)

1.一种介质运送装置,其具备:
运送部,其运送从供打印介质以卷筒状卷绕的卷筒体送出的所述打印介质,
所述介质运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引导部,其在与所述打印介质被运送的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与运送的所述打印介质相邻地对运送的所述打印介质进行引导;
张力杆,其设置在所述打印介质的运送路径中的所述引导部与所述卷筒体之间的位置,且随着作用于所述打印介质的张力的变动而移动;以及
卷筒体装配部,其插入所述卷筒体的芯部,供所述卷筒体装配,
所述卷筒体装配部通过旋转而使装配的所述卷筒体向送出所述打印介质的送出方向旋转,并且,所述卷筒体装配部通过沿所述卷筒体的轴向移动而使装配的所述卷筒体沿所述轴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卷筒轴,其插入所述卷筒体装配部的轴心,且将所述卷筒体装配部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能够沿所述轴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使所述卷筒体装配部旋转而使所述卷筒体向所述送出方向旋转的卷筒体驱动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运送部朝向所述卷筒体反运送所述打印介质时,
所述卷筒体驱动部使所述卷筒体装配部旋转,使装配的所述卷筒体向收卷所述打印介质的收卷方向旋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筒体驱动部具有成为针对所述卷筒体装配部的动力的输出端的输出齿轮,
所述卷筒体装配部具有卡合于所述输出齿轮的输入卡合部,
所述输入卡合部能够相对于所述输出齿轮在所述轴向上相对地移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筒体装配部具有对所述卷筒体装配部相对于所述卷筒轴的旋转以及所述卷筒体装配部的沿轴向的移动进行引导的轴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装配于所述卷筒体装配部且与所述卷筒体的轴向上的端面接触的凸缘部。
8.一种打印装置,其具备:
运送部,其运送从供打印介质以卷筒状卷绕的卷筒体送出的所述打印介质;以及
打印部,其设置在所述打印介质的运送路径中且对所述打印介质进行打印,
所述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引导部,其在与所述打印介质被运送的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与运送的所述打印介质相邻地对运送的所述打印介质进行引导;
张力杆,其设置在所述打印介质的运送路径中的所述引导部与所述卷筒体之间的位置,且随着作用于所述打印介质的张力的变动而移动;以及
卷筒体装配部,其插入所述卷筒体的芯部,供所述卷筒体装配,
所述打印部设置在所述打印介质的运送路径中的与所述引导部相比靠下游侧的位置,
所述卷筒体装配部旋转而使装配的所述卷筒体向送出所述打印介质的送出方向旋转,并且,所述卷筒体装配部沿所述卷筒体的轴向移动而使装配的所述卷筒体沿所述轴向移动。
CN201410784535.2A 2013-12-24 2014-12-16 介质运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236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5559A JP6295646B2 (ja) 2013-12-24 2013-12-24 媒体送り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13-265559 2013-1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3699A CN104723699A (zh) 2015-06-24
CN104723699B true CN104723699B (zh) 2017-10-03

Family

ID=53448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8453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23699B (zh) 2013-12-24 2014-12-16 介质运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95646B2 (zh)
CN (1) CN1047236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94790B2 (ja) * 2017-07-24 2021-06-30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7196564B2 (ja) * 2018-03-30 2022-1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巻取り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JP7384020B2 (ja) 2019-12-16 2023-11-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7459498B2 (ja) 2019-12-16 2024-04-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2022006403A (ja) 2020-06-24 2022-01-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22006402A (ja) 2020-06-24 2022-01-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42006A1 (en) * 2005-10-26 2008-07-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rinter
CN101554806A (zh) * 2008-04-10 2009-10-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的送纸控制方法及打印机
CN101823374A (zh) * 2009-03-02 2010-09-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纸传送路结构及打印机
CN102020128A (zh) * 2009-09-15 2011-04-20 株式会社理光 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1989423U (zh) * 2010-12-24 2011-09-28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纸卷支撑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打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68745U (ja) * 1982-10-30 1984-05-10 コニカ株式会社 ロ−ル状記録媒体の蛇行防止装置
EP0110670B1 (en) * 1982-11-24 1988-01-13 Xerox Corporation Laterally translatable roll apparatus
JPH01137944U (zh) * 1988-03-10 1989-09-20
JP2006248683A (ja) * 2005-03-10 2006-09-21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5798854B2 (ja) * 2011-02-22 2015-10-21 セイコ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42006A1 (en) * 2005-10-26 2008-07-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rinter
CN101554806A (zh) * 2008-04-10 2009-10-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的送纸控制方法及打印机
CN101823374A (zh) * 2009-03-02 2010-09-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纸传送路结构及打印机
CN102020128A (zh) * 2009-09-15 2011-04-20 株式会社理光 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1989423U (zh) * 2010-12-24 2011-09-28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纸卷支撑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打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95646B2 (ja) 2018-03-20
CN104723699A (zh) 2015-06-24
JP2015120578A (ja) 2015-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3699B (zh) 介质运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CN101590958B (zh) 片材输送设备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1428508B (zh) 卷筒纸供给机构和卷筒纸打印机
US852914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utting device usable therewith and method thereof
US9944484B2 (en) Transport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8919772B2 (en)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2006248683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CN108688347A (zh) 记录装置
JP5553570B2 (ja) 記録媒体支持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US20130083147A1 (en) Tractor unit and printer
US7976233B2 (en) Winding apparatus
JP2012066932A (ja) ロール媒体保持機構、ロール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033496B2 (en) Rolled body holder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6060595A (ja) デカール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US20070059080A1 (en) Take-up spool for a printer
AU2005336512B2 (en) Feed mechanism for maintaining constant web tension in a wide format printer
CN108638674B (zh) 碳带盒安装结构及打印机
US6964476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4451559U (zh) 介质传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JP4518160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US11027939B2 (en) Sheet folding device
JP2012062191A (ja) プリンター
US11905134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motor that drives multiple transport rollers
JP5173343B2 (ja) 記録装置
JP5680329B2 (ja) 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