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7167A - 手持式作业机的隔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作业机的隔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7167A
CN102207167A CN2011100841075A CN201110084107A CN102207167A CN 102207167 A CN102207167 A CN 102207167A CN 2011100841075 A CN2011100841075 A CN 2011100841075A CN 201110084107 A CN201110084107 A CN 201110084107A CN 102207167 A CN102207167 A CN 102207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ing member
helical spring
mentioned
isolation mount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41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7167B (zh
Inventor
近藤雅树
山崎慎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07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7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7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71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45/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ith circular saw blades or with friction saw discs
    • B23D45/16Hand-held sawing devices with circular saw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47/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circular saw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 B23D47/005Vibration-dam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02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Wound, torsion, leaf, cup, ring or the like springs, the material of the spring not being relevant
    • F16F1/04Wound springs
    • F16F1/12Attachments or mountings
    • F16F1/125Attachments or mountings where the end coils of the spring engage an axial inse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Springs (AREA)
  • Saw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作业机的隔振装置,其能够轻易地将拧入到螺旋弹簧中的保持构件卸下,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轻易地进行手持式作业机的维护、修理。隔振装置(50)借助螺旋弹簧(54)连接手持式作业机(10)的两个构件(16)、(18)。螺旋弹簧(54)的一部分(54a)被固定于一个构件(16)的第1保持构件(52)保持,另一部分(54b)被固定于另一个构件(18)的第2保持构件(56)保持。在第1保持构件(52)和第2保持构件(56)的至少一个构件上形成有用于与螺旋弹簧(54)螺纹连接的螺纹槽(52a)、(56a)和能够供通用的紧固工具卡合的工具卡合部(53a)、(57a)。

Description

手持式作业机的隔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持式作业机,尤其是涉及手持式作业机的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手持式作业机的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配置在手持式作业机的两个构件之间,且借助螺旋弹簧将两个构件彼此连接。作为一例,将该种隔振装置配置在原动机(例如发动机)和供操作者把持的把手之间,用于防止原动机的振动传递至操作者。
隔振装置的螺旋弹簧被固定在各构件上的保持构件所保持。即,螺旋弹簧的一端被固定在一个构件上的第1保持构件所保持,螺旋弹簧的另一端被固定在另一个构件上的第2保持构件所保持。各保持构件形成有以螺旋状延伸的螺纹槽,通过将各保持构件拧入到螺旋弹簧中而将各保持构件牢固地固定在螺旋弹簧的各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16074号公报
为了维护、修理手持式作业机,有时手持式作业机被拆卸,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也需要拆卸隔振装置。但是,将拧入到螺旋弹簧中的保持构件自螺旋弹簧卸下并不是容易的作业。加之,在长使用时间的手持式作业机中,有时还会发生螺旋弹簧的端部固定在保持构件上的情况,此时,为了自螺旋弹簧将保持构件卸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力。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将拧入到螺旋弹簧中的保持构件卸下的隔振装置,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轻易地进行手持式作业机的维护、修理。
本发明的隔振装置包括:螺旋弹簧,其配置在手持式作业机的两个构件之间,用于将该两个构件彼此连接;第1保持构件,其固定在上述两个构件中的一个构件上,并且用于保持上述螺旋弹簧的一端部;第2保持构件,其固定在上述两个构件中的另一个构件上,并且用于保持上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部;而且,在第1保持构件和第2保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构件上形成有用于与上述螺旋弹簧螺纹连接的螺纹槽和能够供通用的紧固工具卡合的工具卡合部。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工具卡合部形成为与螺纹槽的中心轴(螺旋的中心轴)同轴。
在该隔振装置中,能够使通用的紧固工具与保持构件相卡合,从而能够利用紧固工具轻易地自螺旋弹簧将保持构件卸下。另外,由于利用紧固工具对保持构件施加较大的力,因此即使在螺旋弹簧的端部固定在保持构件上的情况下,也能够轻易地自螺旋弹簧将保持构件卸下。另外,由于在将保持构件拧入螺旋弹簧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利用紧固工具,从而还能够轻易地进行隔振装置的装配。
根据本发明的隔振装置,能够利用一般的紧固工具,容易地将保持构件自螺旋弹簧卸下。而且,通过采用该隔振装置,使手持式作业机的拆卸作业变得容易,从而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手持式作业机的维护、修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右方(驱动侧)观察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的图。
图2是自上方观察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的图。
图3是图1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将图3所示的隔振装置拆卸而表示的立体图。
图5是将图3所示的隔振装置拆卸而表示的立体图,以与图4不同的视点来表示。
图6是图1中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将图6所示的隔振装置拆卸而表示的立体图。
图8是将图6所示的隔振装置拆卸而表示的立体图,以与图7不同的视点来表示。
图9是表示螺旋弹簧的图,图9的(A)是沿螺旋弹簧的轴向观察螺旋弹簧的俯视图,图9的(B)是图9的(A)中的B-B线上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螺旋弹簧的变形例的图,图10的(A)是沿螺旋弹簧的轴向观察螺旋弹簧的俯视图,图10的(B)是图10的(A)中的B-B线上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优选保持构件的工具卡合部是至少具有平行的两个表面的柱状部,虽然是作为一例,但更优选是具有六棱柱形状的柱状部。能够使例如扳手(开口扳手open-end wrench)、双头梅花扳手、套筒扳手、活动扳手(monkey wrench)这种用于对螺栓、螺母进行紧固的通用的紧固工具与具有上述构造的卡合部相卡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优选保持构件的工具卡合部是至少具有平行的两个表面的凹部,虽然是作为一例,但优选是截面形状为六边形的孔部。能够使例如六角扳手这种用于对带六角孔的螺栓进行紧固的通用的紧固工具与具有上述构造的卡合部相卡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优选保持构件的工具卡合部是“+”形状的凹部或者“-”形状的凹部。能够使例如十字螺钉旋具、一字槽螺钉旋具这种用于对螺钉进行紧固的通用的旋具与具有这样的构造的卡合部相卡合。
实施例
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进行说明。图1表示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侧视图,图2表示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俯视图。发动机式切割机10包括圆板状的旋转刀具具12和用于驱动该旋转刀具具12的主体14。旋转刀具12能够切断石质材料、金属材料,发动机式切割机10例如用于在建筑现场中切断混凝土、钢材。
如图1、图2所示,若将发动机式切割机10载置于水平面H上,则旋转刀具12相对于主体14位于该主体14的水平方向的一侧。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将发动机式切割机10载置于水平面H上的状态为基准,将旋转刀具12相对于主体14所位于水平方向的一侧称为前方,将其相反方向称为后方。另外,将铅垂上方仅称为上方,将铅垂下方仅称为下方。另外,如图2所示,将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的一侧称为左方,将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的另一侧称为右方。因此,描述为旋转刀具具12位于主体14的前方,且旋转刀具12的旋转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即,旋转刀具具12在水平面H的上方被相对于水平面H垂直地保持。
在主体14上设有前方手柄16和后方把手26。前方手柄16由管件形成,其是被操作者把持的手柄并且还兼作用于确保主体14的强度的框架。前方手柄16自主体14的右方侧面经过主体14的上方和左方而向主体14的下部延伸。后方把手26设在主体14的后方下部。后方把手26自主体14延伸为环状。在后方把手26上设有节气门操纵杆28等操作开关。
通常,操作者用左手把持前方手柄16,用右手把持后方把手26,从而保持发动机式切割机10。然后,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相对于工件移动,利用旋转刀具12切割工件。这样,发动机式切割机10是被操作者保持的手持式的发动机式切割机10。在此,在操作者如上述那样地保持住发动机式切割机10时,操作者位于主体14的左方。通常,由于操作者位于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左方,所以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左侧也称为操作者侧。
主体14包括用于驱动旋转刀具12的发动机18。发动机18是4冲程型的往复式发动机。与2冲程型的发动机相比较,4冲程型的发动机具有未燃烧气体的排出量少、燃烧效率高(燃料消耗量少)的优点。另外,发动机18并不限定为4冲程型的往复式发动机,也可以是2冲程型的往复式发动机或其他形式的发动机。
主体14具有刀具臂44。刀具臂44位于主体14的右侧,且朝主体14的前方延伸。刀具臂44固定在发动机18上,并且在刀具臂44的前端设有旋转刀具12和用于覆盖旋转刀具12的旋转刀具罩46。刀具臂44是用于向旋转刀具12传递由发动机18输出的转矩的传递机构。此外,主体14的设有作为传递机构的刀具臂44的右侧一般被称为驱动侧。另外,在刀具臂44上设有反冲启动装置36(recoil starer)。反冲启动装置36与发动机18的驱动轴相连接,操作者利用反冲启动装置36启动发动机18。
主体14具有壳体24。壳体24由树脂材料形成。在壳体24的内部设有用于过滤向发动机18供给的空气的滤清器、用于向被滤清器过滤后的空气中混合燃料的化油器(carburetor)等。在壳体24上一体地形成有前述的后方把手26,配置在后方把手26上的节气门操纵杆28在壳体24的内部与化油器相连接。另外,壳体24的下方部分形成为燃料箱且设有燃料给油口30。
主体14具有防护装置40。防护装置40位于主体14的前方下部。主体14的前方下部是工件的切屑自旋转刀具12飞散的位置。防护装置40将工件的飞散了的切屑朝主体14的下方反射,且防止工件的切屑朝操作者飞散。在防护装置40上设有一对辊子42。在此,防护装置40固定在前方手柄16上,并且安装在刀具臂44上。换言之,借助防护装置40而将前方手柄16安装在固定于发动机18上的刀具臂44上。
在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上,使用时会在发动机18、刀具臂44、旋转刀具12上产生振动。因此,在相对于发动机18、刀具臂44而安装壳体24的安装位置上设有用于抑制会向操作者传递的振动的隔振装置,该壳体24一体地形成有前方手柄16、后方把手26。另外,在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上,三种隔振装置设在共计4个部位上。以下,详细说明特征性的两种隔振装置50、60的构造、功能。
图3是图1中的III-III线剖视图,表示设在由螺栓20所确定的安装位置的隔振装置50。图4、图5是将隔振装置50拆卸而表示的立体图。在此,图4表示自右前方观察拆卸后的隔振装置50时的立体图,图5表示自左前方观察拆卸后的隔振装置50时的立体图。
如图3、图4、图5所示,隔振装置50包括:第1保持构件52、螺旋弹簧54和第2保持构件56。螺旋弹簧54配置在前方手柄16和发动机18之间,从而将前方手柄16和发动机18彼此连接。另外,在图4、图5中,省略了对发动机18的图示。通过在前方手柄16和发动机18之间夹设螺旋弹簧54,从而抑制自发动机18向前方手柄16的振动传递。由此,缓和把持着前方手柄16的操作者所承受的不适感、疲劳感。
螺旋弹簧54由第1保持构件52和第2保持构件56所保持。第1保持构件52用于保持螺旋弹簧54的一端54a,并且其被螺栓20固定在前方手柄16上。另一方面,第2保持构件56用于保持螺旋弹簧54的另一端54b,并且其被螺栓70固定在发动机18上。在第1保持构件52上形成有螺纹槽52a。螺纹槽52a以螺旋状延伸,且与螺旋弹簧54螺纹连接。通过将第1保持构件52拧入到螺旋弹簧54中,而将第1保持构件52牢固地固定在螺旋弹簧54的一端54a上。另外,在螺纹槽52a的终点位置上设有用于与螺旋弹簧54的一端54a抵接的止挡壁52b。同样,在第2保持构件56上也设有螺纹槽56a和止挡壁56b。
第1保持构件52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在其一端面形成有突出部53。突出部53嵌入设在前方手柄16上的凹部16b中,从而将第1保持构件52定位于固定位置。如图4中很好地表示的那样,在突出部53的局部形成有工具卡合部53a。工具卡合部53a呈具有六边形的截面的六棱柱的形状,构成为能够与用于紧固螺栓、螺母的通用的紧固工具(例如扳手、双头梅花扳手)相卡合。而且,工具卡合部53a相对于螺纹槽52a的螺旋的中心轴线同轴设置。由此,能够利用通用的紧固工具,轻易地将第1保持构件52拧入到螺旋弹簧54中,且能够轻易地自螺旋弹簧54将第1保持构件52卸下(松脱)。另外,工具卡合部53a并不限定为六棱柱的形状,也可以是至少具有平行的两个表面(所谓六边形一组相对面)的形状。
第2保持构件56具有大致圆柱形状,沿其中心轴线形成有贯通孔57。贯通孔57是用于使螺栓70通过的贯通孔,螺栓70穿过第2保持构件56的贯通孔57而被紧固在发动机18上。如图5中很好地表示的那样,在贯通孔57的局部形成有工具卡合部57a。工具卡合部57a呈具有六边形的截面的六角孔的形状,构成为诶能够与用于紧固带六角孔的螺栓的通用的紧固工具(例如六角扳手)相卡合。另外,工具卡合部57a相对于螺纹槽56a的螺旋的中心轴线同轴设置。由此,能够利用通用的紧固工具,轻易地将第2保持构件56拧入到螺旋弹簧54中,且能够轻易地自螺旋弹簧54将第2保持构件56卸下(松脱)。
图6是图1中的VI-VI线剖视图,表示设在螺栓38的安装位置的隔振装置60。图7、图8是将隔振装置60拆卸而表示的立体图。在此,图7表示自右前方观察拆卸后的隔振装置60时的立体图,图8表示自左前方观察拆卸后的隔振装置60时的立体图。
如图6、图7、图8所示,隔振装置60包括:第1保持构件62、螺旋弹簧64及第2保持构件66。螺旋弹簧64配置在固定于前方手柄16上的防护装置40和固定于发动机18上的刀具臂44之间,从而将防护装置40和刀具臂44彼此连接。通过在固定于前方手柄16上的防护装置40和固定于发动机18上的刀具臂44之间夹设螺旋弹簧64,从而抑制自发动机18向前方手柄16的振动传递。由此,缓和把持着前方手柄16的操作者所承受的不适感、疲劳感。
螺旋弹簧64由第1保持构件62和第2保持构件66所保持。第1保持构件62用于保持螺旋弹簧64的一端64a,并且其被螺栓72固定在防护装置40上。另一方面,第2保持构件66用于保持螺旋弹簧64的另一端64b,并且其被螺栓38固定在刀具臂44上。在第1保持构件62上形成有螺纹槽62a。螺纹槽62a以螺旋状延伸,且与螺旋弹簧64螺纹连接。通过将第1保持构件62拧入到螺旋弹簧64中,从而将第1保持构件62牢固地固定在螺旋弹簧64的一端64a。另外,在螺纹槽62a的终点位置设有用于与螺旋弹簧64的一端64a抵接的止挡壁62b。同样地,在第2保持构件66上也设有螺纹槽66a和止挡壁66b。
第1保持构件62具有大致圆柱形状,沿其中心轴线形成有贯通孔63。贯通孔63是用于使螺栓72通过的贯通孔,螺栓72穿过第1保持构件62的贯通孔63而被紧固在防护装置40上。如图8中很好地表示的那样,在贯通孔63的局部形成有工具卡合部63a。工具卡合部63a呈具有六边形的截面的六角孔的形状,且能够与用于紧固带六角孔的螺栓的通用的紧固工具(例如六角扳手)相卡合。另外,工具卡合部63a相对于螺纹槽62a的螺旋的中心轴同轴设置。由此,能够利用通用的紧固工具,轻易地将第1保持构件62拧入到螺旋弹簧64中,且能够轻易地自螺旋弹簧64将第1保持构件62卸下(松脱)。
第2保持构件66具有大致圆柱形状,沿其中心轴线形成有贯通孔67。贯通孔67是供螺栓38拧入的孔。螺栓38隔着刀具臂44被安装到第2保持构件66上。如图7中很好地表示的那样,在贯通孔67的局部形成有工具卡合部67a。工具卡合部67a呈具有六边形的截面的六角孔的形状,且能够与用于紧固带六角孔的螺栓的通用的紧固工具(例如六角扳手)相卡合。另外,工具卡合部67a相对于螺纹槽66a的螺旋的中心轴线同轴设置。由此,能够利用通用的紧固工具,轻易地将第2保持构件66拧入到螺旋弹簧64中,且能够轻易地自螺旋弹簧64将第2保持构件66卸下(松脱)。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隔振装置50、60中,在自螺旋弹簧54、64将保持构件52、56、62、66卸下时,操作者可以利用通用的紧固工具。因此,即使在螺旋弹簧54、64的端部固定在保持构件52、56、62、66上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紧固工具向保持构件52、56、62、66施加较大的力,且能够容易地自螺旋弹簧54、64将保持构件52、56、62、66卸下。另外,因为在向螺旋弹簧54、64拧入保持构件52、56、62、66的情况下同样也能够利用紧固工具,所以还能够轻易地进行隔振装置50、60的装配。因此,操作者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轻易地进行对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修理、维护。
在此,对于在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修理、维护中,自螺旋弹簧54、64将保持构件52、56、62、66卸下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对于隔振装置50、60,持续承受较大的力、强烈的振动的结果是,有时会在螺旋弹簧54、64、保持构件52、56、62、66上产生损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对损伤了的螺旋弹簧54、64或者保持构件52、56、62、66进行更换,需要自螺旋弹簧54、64将保持构件52、56、62、66卸下。这时,操作者通过如上所述地利用紧固工具,能够自螺旋弹簧54、64轻易地将保持构件52、56、62、66卸下。
或者,在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中,有时也会在发动机18中产生故障,为了对产生故障的发动机18进行修理,有时也需要将隔振装置50、60拆卸。参照例如图3,首先,为了自发动机式切割机10将发动机18卸下,操作者需要将螺栓20卸下。接着,在发动机18的修理中,为了不造成阻碍,操作者需要自发动机18将隔振装置50卸下。在自发动机18将隔振装置50卸下的情况下,通常操作者可以使螺旋弹簧54相对于第2保持构件56旋转,从而能够轻易地将螺旋弹簧54和第1保持构件52自发动机18卸下。然后,根据需要将螺栓70和第2保持构件56自发动机18卸下即可。
但是,例如在经过长期使用的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中,有时还会发生螺旋弹簧54的端部牢固地固定在第2保持构件56上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像上述那样地自发动机18将螺旋弹簧54卸下。为了将隔振装置50自发动机18卸下,首先,需要自螺旋弹簧54将第1保持构件52卸下,接着,需要将用于将第2保持构件56固定在发动机18上的螺栓70卸下。在此,在第1保持构件52上,也与第2保持构件56相同,多固定有螺旋弹簧54的端部。但是,操作者通过利用紧固工具,能够自螺旋弹簧54轻易地将第1保持构件52卸下。而且,通过将第1保持构件52卸下,即使在螺旋弹簧54保持安装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轻易地将用于固定有第2保持构件56的螺栓70卸下。或者,还有时利用紧固工具使第1保持构件52旋转,结果第1保持构件52和螺旋弹簧54一体旋转,从而使螺旋弹簧54自第2保持构件56卸下。总之,通过利用紧固工具,能够轻易地自发动机18将隔振装置50卸下。另外,并不局限于发动机18发生故障的情况,在进行大修这种发动机18的维护的情况下,有时也需要自发动机式切割机10将发动机18卸下,并且自发动机18将隔振装置50、60卸下。
在拆卸和装配上述的隔振装置50、60时,在本实施例的隔振装置50、60中,可以不采用专用的工具而采用通用的紧固工具。由于六角扳手、扳手这种通用的紧固工具广泛地流通,因此,操作者能够轻易地获得用于拆卸和装配的紧固工具。或者,很多操作者已经拥有了六角扳手、扳手这种通用的紧固工具。这样的操作者不需要重新准备用于拆卸、装配隔振装置50、60紧固工具,从而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另外,在这里所说的操作者不仅是指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所有者、利用者,还广泛地包括从事其修理的人。
图9中用单体来表示图3、图4、图5中所示的螺旋弹簧54。在此,图9的(A)是沿螺旋弹簧54的轴向观察螺旋弹簧的俯视图,图9的(B)是图9的(A)中的B-B线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在螺旋弹簧54的端部54t(详细而言,包括一端54a的1/4圆周部分)上,其曲率半径R随着接近一端54a而渐渐增大。根据该构造,能够轻易地将第1保持构件52拧入到螺旋弹簧54中。另外,同样的构造也设在螺旋弹簧54的另一方的端部(详细而言,包括另一端54b的1/4圆周部分)上,从而能够将第2保持构件56也同样轻易地拧入到螺旋弹簧54中。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对于图6、图7、图8所示的螺旋弹簧64,虽然其长度、卷径等不同,但其各个端部具有与图9所示的螺旋弹簧54的端部相同的结构。
图10表示螺旋弹簧54的变形例。该螺旋弹簧54的端部54t沿切线方向直线地延伸。由此,自中心轴54c的距离R(该距离R相当于曲率半径)随着靠近各端54a、54b而渐渐增大。利用这样的端部形状,也能够轻易地向螺旋弹簧54拧入各保持构件52、56。
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仅为示例,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中包括对以上示例的具体例所作的各种各样的变形、变更。
例如,在各保持构件52、56、62、66上形成的工具卡合部53a、57a、63a、67a的形状并不限定为上述形状,可以变更为通用的紧固工具能够卡合的其他形状。例如,可以将工具卡合部53a、57a、63a、67a形成为“+”形状的凹部或者“-”形状的凹部,从而能够使十字螺钉旋具、一字槽螺钉旋具这种用于对螺杆进行紧固的、通用的旋具与这样的凹部相卡合。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的隔振装置50、60并不限定于发动机式切割机,也可以同样地应用于例如链锯(chain saw)、树篱修剪机(hedge trimmer)这种其他种类的手持式作业机中。此外,该手持式作业机并不限定为以发动机作为原动机的机器,也可以是以电动机作为原动机的电动式的手持式作业机。
本说明书或者附图中说明的技术特征可以单独或通过各种组合来发挥其实用性,其并不限定为申请时的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组合。本说明书或附图中例举的技术可以同时实现多个目的,在仅实现其中一个目的时的技术本身也具有实用性。

Claims (4)

1.一种手持式作业机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螺旋弹簧,其配置在手持式作业机的两个构件之间,且用于使该两个构件彼此连接;
第1保持构件,其固定于上述两个构件中的一个构件,并且用于保持上述螺旋弹簧的一端部;
第2保持构件,其固定于上述两个构件中的另一个构件,并且用于保持上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部;
在上述第1保持构件和上述第2保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构件上形成有用于与上述螺旋弹簧螺纹连接的螺纹槽和能够供通用的紧固工具卡合的工具卡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工具卡合部形成为与上述螺纹槽的螺旋的中心轴线同轴。
3.一种手持式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振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隔着上述隔振装置来安装供操作者把持的至少一个手柄。
CN201110084107.5A 2010-03-31 2011-03-31 手持式作业机的隔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71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1578A JP5508097B2 (ja) 2010-03-31 2010-03-31 手持式作業機の防振装置
JP2010-081578 2010-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7167A true CN102207167A (zh) 2011-10-05
CN102207167B CN102207167B (zh) 2013-07-31

Family

ID=44696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410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7167B (zh) 2010-03-31 2011-03-31 手持式作业机的隔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40324A1 (zh)
JP (1) JP5508097B2 (zh)
CN (1) CN10220716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9877A (zh) * 2013-02-01 2013-05-08 河南万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拉压弹簧的固定连接结构
CN104179866A (zh) * 2014-07-21 2014-12-03 赵士立 一种用于压缩弹簧的连接装置
CN104864072A (zh) * 2015-05-08 2015-08-26 马宁 一种钛板换热器传动杆减振控件
CN105650197A (zh) * 2016-03-19 2016-06-08 沈阳工业大学 拉伸弹簧单端双向移动冲击隔离装置
CN110774231A (zh) * 2018-07-25 2020-02-11 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手动引导的工作仪器和用于装配手动引导的工作仪器的抗振动元件的方法
CN112847844A (zh) * 2019-11-26 2021-05-28 三笠产业株式会社 混凝土切割机
WO2022110711A1 (zh) * 2020-11-27 2022-06-02 浙江中马园林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油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11986B4 (de) * 2010-03-19 2021-04-01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JP6076165B2 (ja) * 2013-03-22 2017-02-08 株式会社マキタ 可搬式作業機の防振装置
DE102013012513A1 (de) * 2013-07-27 2015-01-29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DE102013012511A1 (de) 2013-07-27 2015-01-29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JP2017109404A (ja) * 2015-12-17 2017-06-22 ハスクバーナ・アーベー ブレードの湿潤能力の向上された鋸組立体
JP7058612B2 (ja) * 2019-01-10 2022-04-22 株式会社丸山製作所 防振装置を備えた動力作業機及び背負式動力作業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8107A (en) * 1992-10-14 1994-11-29 Kioritz Corporation Vibration preventive coil spring mounting structure
JPH11244574A (ja) * 1998-03-05 1999-09-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脱水兼用洗濯機の防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71928U (ja) * 1992-10-30 1994-10-07 株式会社加藤スプリング製作所 コイルバネ用連結具
DE19943629B4 (de) * 1999-09-11 2015-04-09 Andreas Stihl Ag & Co.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8107A (en) * 1992-10-14 1994-11-29 Kioritz Corporation Vibration preventive coil spring mounting structure
US5368107B1 (en) * 1992-10-14 1997-09-23 Kioritz Corp Vibration preventive coil spring mounting structure
JPH11244574A (ja) * 1998-03-05 1999-09-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脱水兼用洗濯機の防振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9877A (zh) * 2013-02-01 2013-05-08 河南万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拉压弹簧的固定连接结构
CN104179866A (zh) * 2014-07-21 2014-12-03 赵士立 一种用于压缩弹簧的连接装置
CN104864072A (zh) * 2015-05-08 2015-08-26 马宁 一种钛板换热器传动杆减振控件
CN105650197A (zh) * 2016-03-19 2016-06-08 沈阳工业大学 拉伸弹簧单端双向移动冲击隔离装置
CN110774231A (zh) * 2018-07-25 2020-02-11 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手动引导的工作仪器和用于装配手动引导的工作仪器的抗振动元件的方法
CN112847844A (zh) * 2019-11-26 2021-05-28 三笠产业株式会社 混凝土切割机
CN112847844B (zh) * 2019-11-26 2022-12-13 三笠产业株式会社 混凝土切割机
WO2022110711A1 (zh) * 2020-11-27 2022-06-02 浙江中马园林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油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7167B (zh) 2013-07-31
JP2011212771A (ja) 2011-10-27
US20110240324A1 (en) 2011-10-06
JP5508097B2 (ja) 201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7167B (zh) 手持式作业机的隔振装置
US7666070B2 (en) Tool holder for a disc-shaped working tool
CN103125199A (zh) 便携型作业机械
CN102985227A (zh) 集尘装置以及冲击工具
US4229870A (en) Freeze plug installation kit
US20070039422A1 (en) Spark plug sockets for engine headers
CN212044115U (zh) 一种抽油杆加工用高速切割装置
CN206677853U (zh) 一种汽车制动油管连接预拧紧工具
US7802948B1 (en) Drill extender
CN101462262A (zh) 一种省力拆装螺栓的手动拆装器
CN106312881A (zh) 一种带柔性和磁性的万向套筒
JP5742803B2 (ja) コードレス園芸工具
KR102118041B1 (ko) 전동 스패너
DE102005009975A1 (de) Anlasser-System für Gartengeräte
CN203985044U (zh) 一种植被修剪工具
KR101152480B1 (ko) 자동차 커먼레일 인젝터 전용 탈거장치
CN102518515A (zh) 手动盘车装置
CN103237631A (zh) 用于装配防护圈的工具
CN217669079U (zh) 一种多功能扳手
RU2372599C1 (ru) Стенд для сборки и разборки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х забойных двигателей
CN218284974U (zh) 一种高旁阀用研磨器
JP4436016B2 (ja) ボルト・ナットの共回り防止治具
CN211103679U (zh) 一种轻型便携式数控刀具安装拆卸装置
JP5857586B2 (ja) エンジン作業機
JP2013031931A (ja) 携帯式作業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

Termination date: 201903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