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6714B - 步行/站驾式托盘车 - Google Patents

步行/站驾式托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6714B
CN102186714B CN200980140486.6A CN200980140486A CN102186714B CN 102186714 B CN102186714 B CN 102186714B CN 200980140486 A CN200980140486 A CN 200980140486A CN 102186714 B CN102186714 B CN 1021867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training structure
station
controller
walkie
f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04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6714A (zh
Inventor
M·P·加拉赫
M·格拉夫
F·珀舍尔
S·M·卡里米
J·V·克莱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own Equipmen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rown Equipmen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own Equipment Corp filed Critical Crown Equipmen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86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6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6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67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3/00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3/04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involving means for grappling or securing in place objects to be carri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 B62B3/06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involving means for grappling or securing in place objects to be carri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simply clearing the load from the ground
    • B62B3/0612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involving means for grappling or securing in place objects to be carri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simply clearing the load from the ground power ope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1/00Motor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r not being seated
    • B62D51/001Motor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r not being seated characterised by the vehicle control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1/00Motor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r not being seated
    • B62D51/02Motor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r not being seated the driver standing in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1/00Motor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r not being seated
    • B62D51/04Motor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r not being seated the driver wal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006Bumpers; Safet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8Children's seats ; Seats or supports for other persons
    • B62B5/087Platforms to stand upon

Abstract

提供一种步行/站驾式托盘车(10),所述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包括:动力单元(12);一组货叉(16),其与动力单元相关联;平台(14),其与动力单元相关联并且限定操作员可以站立的位置;和约束系统(200),其包括可枢转的约束结构。约束结构(200)可运动到步行位置、站驾位置和快速离开位置之一。

Description

步行/站驾式托盘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步行/站驾式托盘车(walkie/rider pallet truck),其包括约束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所述约束系统包括可枢转的约束结构,所述可枢转的约束结构能够运动到步行位置、站驾位置和快速离开位置之一。
背景技术
典型的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包括承载货叉和动力单元,所述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具有可转向的轮、转向控制单元、制动器、电力牵引马达、蓄电池、操作员在控制车的同时可以站在和乘在上面的平台、以及可枢转的约束结构。转向单元通常具有安装在可运动的转向臂的端部处的手柄,所述手柄包括用于升起和降下货叉的控制器和一个或多个可转动的装置以控制车的速度和方向(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
在货物拾取操作中,车操作员通常遵循通过仓库的、蜿蜒的、不定向的路程,以预定的顺序拾取存货,以便使生产力最大化。通常在拾取之间的路程距离较短时操作员在车旁走动,并且在拾取之间的距离较长时操作员走到车平台上以乘在车上。当操作员乘在车平台上时,对于最优工作生产力来说期望的是使车以高于操作员在车旁走动时的速度的速度运动。
在码头应用中,车操作员通常行驶进出拖车,或行驶进入仓库的发送或接收区域中的某些存储巷中。操作员经常走上和走下车以扫描货叉上的托盘上的条码标签。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操作员会需要调节托盘以用于在拖车中进行较好地堆叠或存储。
现有技术的可枢转的U状约束结构通常可定位在收起位置或站驾位置中。约束结构包括侧向元件,所述侧向元件当操作员站在平台上且约束结构处于站驾位置中时沿着操作员的相对的两侧伸出。侧向元件与在侧向元件之间延伸的中间元件成一体,从而限定U状约束结构。当约束结构处于收起位置中时,约束结构可以定位在与车动力单元相邻的基本朝下的、竖直的或接近竖直的位置中,或约束结构可以定位在车动力单元上方的水平的或接近水平的位置中。因此,为了将约束结构从其收起位置运动到其站驾位置,操作员必须弯身从约束结构的向下收起位置提升约束结构,或在动力单元主壳体上方伸出手来将约束结构从其收起位置在动力单元主壳体上方提升出来。提升操作是不利的。
其它的现有技术的约束结构包括一对可向内折叠的约束构件,其中各约束构件都单独地联接到车动力单元。通常,约束构件可定位在抵靠动力单元的第一收起位置和向外伸出的第二位置中,从而当操作员站在平台上时沿着操作员的相对的两侧伸出。当操作员从平台的一侧离开时,操作员通常在没有将约束构件折叠起来的情况下向后走下平台的端部,继而围绕约束构件向侧面走去,然后走向车区域。操作员需要额外的步行步骤,所述步行步骤是耗时的,并且因此是效率低的。或者,操作员还可以从平台的一侧走下来。在该情况下,操作员在想要离开时必须朝向平台的相对侧移动身体,继而向内抵靠动力单元枢转相对的约束构件,然后从车的开口侧走下来。该操作需要较少的步行步骤,但是也需要额外的身体运动,所述额外的身体运动是耗时的,并且因此是效率低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步行/站驾式托盘车,所述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包括:动力单元;一组货叉,其与动力单元相关联;平台,其与动力单元相关联并且限定操作员可以站立的位置;和约束系统,其包括可枢转的约束结构。约束结构可运动到步行位置、站驾位置和快速离开位置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约束结构处于快速离开位置中时,约束结构可以定位在相对于垂线成约0°到约25°的角度范围内并且远离平台向上伸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当约束结构处于快速离开位置中时,约束结构可以定位在相对于垂线成约0°到约25°的角度范围内并且朝向平台向上伸出。
当约束结构位于步行位置中时,约束结构可以处于收起位置中,并且当约束结构位于站驾位置中时,约束结构可以处于向外伸出的位置中。
约束结构可以包括大致U状的结构,当操作员站在平台上且约束结构处于站驾位置中时,所述大致U状的结构适于沿着操作员的相对的两侧伸出。
约束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将约束结构可释放地锁定在站驾位置中的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可以包括可枢转的杆,所述可枢转的杆具有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能够可释放地接合形成约束结构的一部分的止动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步行/站驾式托盘车,所述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包括:动力单元,其包括驱动/制动系统;一组货叉,其与动力单元相关联;平台,其与动力单元相关联并且限定操作员可以站立的位置;控制器,其用于控制驱动/制动系统的操作;约束系统,其包括可枢转的约束结构;和传感器装置。约束结构可运动到快速离开位置。传感器可以感测到什么时候约束结构处于快速离开位置并且向控制器发送相对应的快速离开位置信号。控制器可以响应于接收到来自传感器装置的快速离开位置信号而向驱动/制动系统发送制动命令信号。
约束结构还能够运动到步行位置或站驾位置。
传感器装置还可以感测到什么时候约束结构处于步行位置或站驾位置。当约束结构处于步行位置中时传感器装置可以向控制器发送步行位置信号,并且当约束结构处于站驾位置中时传感器装置可以向控制器发送站驾位置信号。控制器可以响应于接收到步行位置信号而控制驱动/制动系统达到在从零到第一最大速度范围内的速度,并且控制器可以响应于接收到站驾位置信号而控制驱动/制动系统达到在从零到第二最大速度范围内的速度。优选地,第二最大速度大于第一最大速度。
传感器装置还可以能感测到什么时候约束结构定位在步行位置和站驾位置之间。当约束结构位于步行位置和站驾位置之间时,传感器装置可以向控制器发送中间位置信号。如果车在运动,则控制器可以响应于接收到中间位置信号而向驱动/制动系统发送制动命令信号,从而允许车减速和停止,并且如果车停止,则控制器可以响应于接收到中间位置信号而向驱动/制动系统发送不驱动命令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步行/站驾式托盘车,所述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包括:动力单元,其包括驱动/制动系统;一组货叉,其与动力单元相关联;平台,其与动力单元相关联并且限定操作员可以站立的位置;控制器,其用于控制驱动/制动系统的操作;约束系统,其包括可枢转的约束结构;和传感器装置。约束结构能够可运动到步行位置、站驾位置和快速离开位置之一。传感器装置可以感测到什么时候约束结构处于快速离开位置并且向控制器发送快速离开位置信号。
当约束结构处于快速离开位置中时,约束结构可以定位在相对于垂线成约0°到约25°的角度范围内并且向上伸出。
控制器可以响应于接收到来自传感器装置的快速离开位置信号而向驱动/制动系统发送制动命令信号。
传感器装置还可以感测到什么时候约束结构处于步行位置或站驾位置。当约束结构处于步行位置中时传感器装置可以向控制器发送步行位置信号,并且当约束结构处于站驾位置中时传感器装置可以向控制器发送站驾位置信号。控制器可以响应于接收到步行位置信号而控制驱动/制动系统达到在从零到第一最大速度范围内的速度,并且控制器可以响应于接收到站驾位置信号而控制驱动/制动系统达到在从零到第二最大速度范围内的速度。优选地,第二最大速度大于第一最大速度。
传感器装置还可以能感测到什么时候约束结构定位在步行位置和站驾位置之间。当约束结构位于步行位置和站驾位置之间时传感器装置可以向控制器发送中间位置信号。如果车在运动,则控制器可以响应于接收到中间位置信号而向驱动/制动系统发送制动命令信号,从而允许车减速和停止。或者,如果车停止,则控制器可以响应于接收到中间位置信号而向驱动/制动系统发送不驱动信号。
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步行/站驾式托盘车,所述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包括:
动力单元;
一组货叉,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
平台,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并且限定操作员能够站立的位置;和
约束系统,其包括能枢转的约束结构,所述约束结构能运动到步行位置、站驾位置和快速离开位置之一,
其中,当所述约束结构处于所述快速离开位置中时,所述约束结构定位在相对于垂线成0°到25°的角度范围内,并且远离所述平台向上伸出或者朝向所述平台向上伸出。
可选地,当所述约束结构位于所述步行位置中时,所述约束结构处于收起位置中,并且当所述约束结构位于所述站驾位置中时,所述约束结构处于向外伸出的位置中。
可选地,所述约束结构包括大致U状的结构,当操作员站在所述平台上且所述约束结构处于所述站驾位置中时,所述大致U状的结构能够沿着所述操作员的相对的两侧伸出。
可选地,所述约束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约束结构可释放地锁定在所述站驾位置中的锁定机构。
可选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能枢转的杆,所述能枢转的杆具有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能够可释放地接合形成所述约束结构的一部分的止动构件。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步行/站驾式托盘车,所述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包括:
动力单元,其包括驱动/制动系统;
一组货叉,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
平台,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并且限定操作员能够站立的位置;
控制器,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制动系统的操作;
约束系统,其包括能枢转的约束结构,所述约束结构能运动到快速离开位置;和
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感测所述约束结构何时处于所述快速离开位置并且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相对应的快速离开位置信号,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传感器装置的所述快速离开位置信号而向所述驱动/制动系统发送制动命令信号。
可选地,所述约束结构还能够运动到步行位置或站驾位置。
可选地,所述传感器装置还感测所述约束结构何时处于所述步行位置或站驾位置,当所述约束结构处于所述步行位置中时所述传感器装置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步行位置信号,并且当所述约束结构处于所述站驾位置中时所述传感器装置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站驾位置信号,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步行位置信号而控制所述驱动/制动系统达到在从零到第一最大速度范围内的速度,并且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站驾位置信号而控制所述驱动/制动系统达到在从零到第二最大速度范围内的速度,所述第二最大速度大于所述第一最大速度。
可选地,所述传感器装置还能够感测所述约束结构何时定位在所述步行位置和所述站驾位置之间,当所述约束结构位于所述步行位置和所述站驾位置之间时所述传感器装置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中间位置信号,如果所述车在运动,则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中间位置信号而向所述驱动/制动系统发送制动命令信号,从而允许所述车减速和停止,并且如果所述车停止,则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中间位置信号而向所述驱动/制动系统发送不驱动命令信号。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步行/站驾式托盘车,所述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包括:
动力单元,其包括驱动/制动系统;
一组货叉,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
平台,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并且限定操作员能够站立的位置;
控制器,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制动系统的操作;
约束系统,其包括能枢转的约束结构,所述约束结构能运动到步行位置、站驾位置和快速离开位置之一;和
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感测所述约束结构何时处于所述快速离开位置并且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快速离开位置信号。
可选地,当所述约束结构处于所述快速离开位置中时,所述约束结构定位在相对于垂线成0°到25°的角度范围内并且向上伸出。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传感器装置的所述快速离开位置信号而向所述驱动/制动系统发送制动命令信号。
可选地,所述传感器装置还可以感测所述约束结构何时处于所述步行位置或所述站驾位置,当所述约束结构处于所述步行位置中时所述传感器装置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步行位置信号,并且当所述约束结构处于所述站驾位置中时所述传感器装置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站驾位置信号,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步行位置信号而控制所述驱动/制动系统达到在从零到第一最大速度范围内的速度,并且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站驾位置信号而控制所述驱动/制动系统达到在从零到第二最大速度范围内的速度,所述第二最大速度大于所述第一最大速度。
可选地,所述传感器装置还能够感测所述约束结构何时定位在所述步行位置和所述站驾位置之间,当所述约束结构位于所述步行位置和所述站驾位置之间时所述传感器装置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中间位置信号,如果所述车在运动,则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中间位置信号而向所述驱动/制动系统发送制动命令信号,从而允许所述车减速和停止,并且如果所述车停止,则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中间位置信号而向所述驱动/制动系统发送不驱动信号。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步行/站驾式托盘车,所述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包括:
动力单元;
一组货叉,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
平台,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并且限定操作员能够站立的位置;和
约束系统,其包括第一和第二能枢转的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能枢转的构件中的每个都能运动到步行位置、站驾位置和快速离开位置之一,
其中,所述第一能枢转的构件能够单独地运动到所述快速离开位置,在所述快速离开位置中,所述第一能枢转的构件定位在相对于垂线成0°到25°的角度范围内并且大致向上伸出。
可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能枢转的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L状的能枢转的构件。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步行/站驾式托盘车,所述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包括:
动力单元;
一组货叉,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
平台,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并且限定操作员能够站立的位置;和
约束系统,其包括第一和第二能枢转的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能枢转的构件中的每个都能单独地围绕基本竖直的轴线在收起位置和站驾位置之间运动,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能枢转的构件中的每个也能单独地围绕基本水平的轴线在所述站驾位置和快速离开位置之间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具有约束结构的步行/站驾式托盘车的侧视图,其中约束结构示出处于站驾位置中;
图2是图1中所示的车的正视图;
图3是示出处于步行位置中的约束结构的、与图1类似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车的控制器、拇指轮、牵引马达、驻车制动器和传感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包括图1中所示的车的约束结构的约束系统的分解图;
图6和7分别是图1中所示的车的透视图和侧视图,约束结构示出为同时处于步行位置、站驾位置和快速离开位置;
图8是图5中所示的约束系统的一部分的放大的分解图;
图9是示出处于步行位置中的约束结构的透视图,其中约束结构上的第一止动构件与第一弹性止动件接合;
图10是示出处于快速离开位置中的约束结构的透视图,其中约束结构上的第一止动构件与第二弹性止动件接合;
图11是本发明的约束系统的侧视分解图;
图12是约束系统的锁定机构的透视图;
图13是示出图12中所示的锁定机构的可枢转的杆的透视图,所述可枢转的杆与联接到约束结构的第二止动构件接合以用于将约束结构维持在站驾位置中;
图13A是锁定机构的可枢转的杆的局部剖视侧视图,所述可枢转的杆与联接到约束结构的第二止动构件接合以用于将约束结构维持在站驾位置中;
图14是锁定机构的可枢转的杆的透视图,所述可枢转的杆枢转成不与联接到约束结构的第二止动构件接合;
图15是处于步行位置中的约束结构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16是处于快速离开位置中的约束结构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17是三个约束结构位置、这三个位置之间的角度范围、以及当约束结构通过这些角度范围定位或运动时启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中的哪个的符号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构造的约束结构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19和2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构造的约束结构的透视图;以及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构造的约束结构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3示出可根据本发明操作的步行/站驾式托盘车10。步行/站驾式托盘车10包括:动力单元12;平台14,其可枢转地联接到动力单元12;和一对承载货叉16,其从动力单元12向后伸出。平台14能够定位在收起位置(向上的位置,参见图3)和降下的位置(参见图1和2)。当平台14处于降下的位置中时,操作员可以站在平台14上,从而随着车10一起行进。动力单元12包括:主壳体17;转向控制单元18,其联接到主壳体17;可转向的轮(未示出),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大致位于转向控制单元18下方;电池舱20,其用于存储将电力供给到车10的一个或多个电池;和控制器100,其位于主壳体17中,参见图1至4。动力单元12还包括电力牵引马达110。转向控制单元18联接到牵引马达110以实现牵引马达110的转动运动。牵引马达110继而联接到齿轮箱(未示出),其中齿轮箱联接到可转向的轮以用于驱动可转向的轮。转向控制单元18的转动运动导致牵引马达110和齿轮箱的转动运动,所述牵引马达110和齿轮箱的转动运动实现了可转向的轮的转向。在所示的发明中,牵引马达110能够实现再生制动。动力单元12还包括传统的驻车制动器120,参见图4,所述传统的驻车制动器120被弹簧致动并且被电磁地释放,并且直接安装到牵引马达110。牵引马达110和驻车制动器120联接到控制器100并且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限定驱动/制动系统。动力单元主壳体17在平台14附近的相对的拐角部分可以联接有一对脚轮(未示出)。
还可预料到,转向控制单元18可以经由线控转向系统联接到可转向的轮,以便在转向控制单元18和可转向的轮之间不设置直接的机械联接。在这种实施例中,传感器(未示出)感测到转向控制单元18的转动运动并且向控制器发送转向控制信号。基于转向控制信号,控制器控制转向马达(未示出)的操作以用于实现可转向的轮的转向。进一步预料到,可以采用其它的制动系统以替换所示实施例的驱动/制动系统,所述驱动/制动系统经由牵引马达110和驻车制动器120实现制动。例如,可以采用传统的盘式制动系统,或可以提供牵引马达再生制动、盘式制动和/或经由驻车制动器的制动的任何组合。
转向控制单元18包括转向臂18A、安装在转向臂18A的端部处的手柄18B和将转向臂18A联接到可转向的轮的结构(未示出)。手柄18B包括对于操作车10所必需的操作控制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手柄18B包括向前/向后的拇指轮180B,所述拇指轮180B还联接到控制器100。当拇指轮180B沿着向前的方向转动时,拇指轮180B向控制器100发送向前控制信号,并且当拇指轮180B沿着向后的方向转动时,拇指轮180B向控制器100发送向后控制信号。控制器100向牵引马达110发送驱动控制信号。例如,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拇指轮180B的向前控制信号,如果车10停止,则控制器100将导致牵引马达110沿着向前的方向转动,或者如果车10已经沿着向前的方向运动,则控制器100将导致牵引马达110以与拇指轮180B的转动量成比例的速度沿着向前的方向运动。如果车10沿着向后的方向运动并且控制器100接收到来自拇指轮180B的向前控制信号,则控制器100将实现再生制动,直到车10不再沿着向后的方向运动为止。一旦车不再沿着向后的方向运动并且假定控制器100仍然接收到来自拇指轮180B的向前控制信号,则控制器100将导致牵引马达110沿着向前的方向转动,以实现车10以与拇指轮180B的转动量成比例的速度沿着向前的方向运动。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拇指轮180B的向后控制信号,如果车10停止,则控制器100将导致牵引马达110沿着向后的方向转动,或者如果车10已经沿着向后的方向运动,则控制器100将导致牵引马达110以与拇指轮180B的转动量成比例的速度沿着向后的方向运行。如果车10沿着向前的方向运动并且控制器100接收到来自拇指轮180B的向后控制信号,则控制器100将实现再生制动,直到车10不再沿着向前的方向运动为止。一旦车不再沿着向前的方向运动并且假定控制器100仍然接收到来自拇指轮180B的向后控制信号,则控制器100将导致牵引马达110沿着向后的方向转动,以实现车10以与拇指轮180B的转动量成比例的速度沿着向后的方向运动。
当拇指轮180B处于中立的原位置中时,拇指轮180B向控制器100发送中立控制信号。当车10正在运动并且拇指轮180B返回到其中立的原位置中时,控制器100可以经由牵引马达110实现再生制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经由牵引马达110所实现的再生制动在车10已经停止之后持续了较短的时间段。此后,可以应用驻车制动器120以保持车10处于其停止的位置中,参见图4。
转向臂18A围绕动力单元主壳体17枢转,以便实现可转向的轮的转动。参见美国专利号6,464,025和7,017,689,这些专利的整个内容通过参考包含于此。转向臂18A从一侧到另一侧的运动可以控制可转向的轮的角度和车10的行进方向。
根据本发明,车10还包括约束系统200,所述约束系统200包括约束结构210,所述约束结构210枢转地联接到动力单元主壳体17。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约束结构210包括U状的管状结构212,所述U状的管状结构212具有第一腿部件214和第二腿部件216,所述第一腿部件214和第二腿部件216设有第一垫214A和第二垫216A。在腿部件214和216之间延伸有中间部件215,所述中间部件215连接腿部件214和21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约束结构210可运动到以下三个位置中的一个:步行位置WP,参见图3;站驾位置RP,参见图1和2;和快速离开位置QP,参见图10。在图6和7的各图中,约束结构210示出为同时处于全部三个位置中,即,步行位置WP(在图6和7中用虚线示出)、站驾位置(在图6中用虚线示出,而在图7中用实线示出)和快速离开位置QP(在图6中用实线示出,而在图7中用虚线示出),以便让读者更加容易地比较和对比这三个位置。注意到,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仅设置单个约束结构210,所述结构210可以在任何给定的时间点处仅定位在这三个位置中的一个中,即,步行位置WP、站驾位置RP和快速离开位置QP。
当操作员想要在车10旁边走动时,例如当操作员拾取/取回间隔较近的位置处的存货时,操作员将约束结构210运动到步行位置WP并且将平台14运动到向上的收起位置。从图3和7中显而易见,当约束结构210处于步行位置WP中时,约束结构210位于与动力单元主壳体17相邻的、降下的收起位置中。
当拾取位置之间的距离较长时,操作员想要走到平台14上以便乘在车10上,操作员将约束结构210运动到站驾位置RP并且将平台14运动到向下的位置。从图7中显而易见,当约束结构210处于站驾位置RP中时,约束结构210位于向外伸出的位置,以便稍在水平线H上方,即,与水平线H成角θRP,其中角θRP可以在约0°到约35°的范围内。当操作员站在平台14上并且约束结构210处于站驾位置RP中时,参见图1和2,U状的管状结构212的第一腿部件214和第二腿部件216将沿着操作员的相对的两侧伸出。第一垫214A和第二腿部件216A可以由能量吸收材料制成,以便提供舒适的表面/结构,当操作员站在平台14上时可以倚靠/支承在所述舒适的表面/结构上,参见图2。
当操作员想要快速地从平台14的侧部或后部走下来时,例如操作员想要朝向货叉16运动以将物品添加到货叉16上或从货叉16移除物品,或扫描或调节货叉16上的装载物,并且继而快速地返回到平台14,则操作员将约束结构210运动到快速离开位置QP。从图7中可见,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约束结构210处于快速离开位置QP中时,约束结构210向上稍越过垂线V定位,即,在与操作员相对的垂线V的一侧上,并且与垂线成角θQP,其中角θQP可以在约0°到约25°的范围内。因为约束结构210定位成与垂线成微小的角θQP,所以一旦操作员返回到平台14,则操作员就可以将约束结构210快速地且容易地返回到站驾位置RP。如上所述,应当认为,现有技术的约束结构可定位在收起位置或站驾位置中。由于本发明的约束结构210能够在重力作用下从快速离开位置向下运动到站驾位置RP,所以认为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是有利的。这与现有技术的U状约束结构大不相同,现有技术的U状约束结构需要操作员弯身将U状约束结构从向下的收起位置提升到站驾位置或在动力单元主壳体上方伸出手来将约束结构从其收起位置在动力单元主壳体上方提升出来。也认为本发明比包括一对可向内折叠的约束构件的现有技术约束结构有利,这是由于操作员不需要在将本发明的约束结构从站驾位置运动到快速离开位置之前后退一步,并且反之亦然。
约束系统200还包括联接装置220,其用于将约束结构210枢转地联接到动力单元主壳体17,参见图5和8。动力单元主壳体17包括框架170以及第一支架172和第二支架174,所述支架172和174栓接、焊接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地联接到框架170(图9和10中没有示出支架172和174)。U状的管状结构212经由金属夹222和螺栓224枢转地联接到第一支架172和第二支架174。在第一和第二支架172和174与U状的管状结构212之间设置诸如尼龙轴衬的聚合物轴衬226A,并且在U状的管状结构212与金属夹222之间设置另一个尼龙轴衬226B。
约束系统200还包括止动结构230,其包括止动块232,所述止动块232用于支撑第一和第二弹性止动件234和236,参见图5、8至10。止动块232固定到框架170。约束结构210的中间构件215固定地联接有第一止动构件218,参见图5、8至10。当约束结构210位于步行位置WP中时,第一弹性止动件234接合第一止动构件218,参见图9。因此,当约束结构210定位在步行位置WP中时,第一止动构件218和第一弹性止动件234限定约束结构210相对于动力单元主壳体17的角位置。当约束结构210位于快速离开位置QP中时,第二弹性止动件236接合第一止动构件218,参见图10。因此,当约束结构210定位在快速离开位置QP中时,第一止动构件218和第二弹性止动件236限定约束结构210相对于动力单元主壳体17的角位置。
约束系统200还包括用于将约束结构210可释放地锁定在站驾位置RP中的机构240。锁定机构240包括可枢转的杆242,所述可枢转的杆242包括:抓握段242A;侧壁242B,其经由螺栓243联接到抓握段242A;和连接块242C,其与侧壁242B成一体,参见图5、和图11至16。连接块242C设有完全延伸通过连接块242C的膛孔1242C,参见图11。框架170包括第一连接壁171和第二连接壁173,所述第一连接壁171和第二连接壁173各自设有膛孔171A和173A,参见图8。在图13至16中没有示出第一连接壁171和第二连接壁173。锁定机构240还包括:轴243;螺旋弹簧244,其具有第一腿244A和第二腿244B;垫圈246;和第一和第二连接销248A和248B,参见图5和8。为了将可枢转的杆242联接到框架170,在第一框架连接壁171和第二框架连接壁173之间定位有杆连接块242C。接下来,轴243插入通过第一连接壁171和第二连接壁173中的膛孔171A和173A以及连接块242C中的膛孔1242C,参见图12。弹簧244围绕轴243定位,以便与第一连接壁171的外侧壁271A相邻,随后垫圈246定位在轴243上而与弹簧244相邻,参见图12。为了防止轴243从第一连接壁171和第二连接壁173以及连接块242C运动出来,第一和第二连接销248A和248B插入轴243中的相应的膛孔243A和243B中。从图12中可见,弹簧244的第一腿244A接合框架170,而弹簧244的第一腿244B接合可枢转的杆242的侧壁242B,以便沿着远离操作员的方向偏压可枢转的杆242,所述远离操作员的方向在图1、3和12中为逆时针方向。弹簧244将可枢转的杆242偏压到如图13和13A中所示的原位置,其中侧壁242B的下边缘1242B接合框架170以限制杆242围绕轴243的角转动的量。
可枢转的杆连接块242C包括上前方边缘2242C,其限定接合构件,参见图13和13A。约束结构210的中间构件215固定地联接有第二止动构件219,参见图5、8至10以及图13至16。第二止动构件219定位在中间构件215上,以便当约束结构210位于站驾位置RP中时,第二止动构件219的第一边缘219A定位在可枢转的杆连接块242C的上前方边缘2242C附近,参见图13和13A。当可枢转的杆242位于其原位置中且约束结构210位于站驾位置RP中时,第二止动构件219的第一边缘219A接合可枢转的杆连接块242C的上前方边缘2242C,参见图13和13A。连接块242C用于通过接合第二止动构件219的第一边缘219A而维持/保持约束结构210处于站驾位置RP中。
为了将约束结构210从站驾位置RP运动到步行位置WP,操作员仅需要沿着远离货叉16的方向拉动可枢转的杆抓握段242A,即,在图13、13A中抵抗弹簧244的偏压逆时针地枢转杆242,以便将可枢转的杆连接块242C的上前方边缘2242C从与第二止动构件219的第一边缘219A的接合中释放出来,也参见图14和15。为了将约束结构210从站驾位置RP运动到快速离开位置QP,操作员仅需要将约束结构210从站驾位置RP枢转到快速离开位置QP,参见图16。当将约束结构210从站驾位置RP运动到快速离开位置QP时,不需要枢转杆242。
为了将约束结构210从快速离开位置QP运动到站驾位置RP,操作员仅需要将约束结构210从快速离开位置QP枢转到站驾位置RP。当将约束结构210从快速离开位置QP运动到站驾位置RP时,不需要枢转杆242。
为了将约束结构210从步行位置WP运动到站驾位置RP,操作员仅需要将约束结构210从步行位置WP枢转到站驾位置RP。当将约束结构210从步行位置WP运动到站驾位置RP时,不需要枢转杆242。注意到,在第二止动构件219的第一边缘219A已经如图15中所示沿着逆时针方向运动并且离开可枢转的杆连接块242C的上前方边缘2242C之后,弹簧244将导致可枢转的杆242运动到其原位置。
约束结构200还包括传感器装置250,参见图5和8至10,所述传感器装置25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第一传感器252和第二传感器254,例如接近传感器,所述传感器252和254联接到控制器100。约束结构210的中间构件215固定地联接有标志319,参见图5和8。标志319包括第一腿319A和第二腿319B以及基本水平的中间段319D。第一传感器252和第二传感器254通过结构(未示出)支撑在动力单元主壳体17内,以便定位在标志319附近,参见图9。
当约束结构210定位在快速离开位置QP中时,标志319的第一腿319A直接定位在第二传感器254对面,而紧邻第一腿319A的缺口319E直接定位在第一传感器252对面。因此,第二传感器254感测到第一腿319A,而第一传感器252没有感测到标志319。因此,仅第二传感器254被启动而向控制器100发送相对应的启动信号,而第一传感器252没有被启动而没有向控制器100发送启动信号。参见图17,图17示意性地示出约束结构210的三个位置,即,步行位置WP、站驾位置RP和快速离开位置QP,以及这三个位置之间的角度范围,并且指示当约束结构210位于或运动通过这些角度范围时第一传感器252和第二传感器254中的哪个被启动。当仅第二传感器254被启动而向控制器100发送相对应的启动信号,而第一传感器252没有被启动而没有向控制器100发送启动信号时,传感器装置250被认为向控制器100发送快速离开位置信号。
当约束结构210定位在站驾位置RP中时,标志319的中间段319D直接定位在第一传感器252和第二传感器254对面。因此,第一传感器252和第二传感器254二者感测到标志319的中间段319D,以便使两个传感器252和254被启动而向控制器100发送相对应的启动信号,参见图17。因此,当第一传感器252和第二传感器254二者都感测到标志319的中间段319D时,传感器装置250被认为向控制器100发送站驾位置信号。
当约束结构210定位在步行位置WP中时,标志319的任何部分都没有直接定位在第一传感器252或第二传感器254对面。因此,第一传感器252和第二传感器254没有感测到标志319,没有被启动而没有向控制器100发送启动信号,参见图17。当第一传感器252和第二传感器254没有被启动而没有向控制器100发送启动信号时,传感器装置250被认为向控制器100发送步行位置信号。
当约束机构210定位在站驾位置和步行位置之间时,标志319的第二腿318B直接定位在第一传感器252对面,而标志319的任何部分都没有直接定位在第二传感器254对面。因此,第一传感器252感测到第二腿319B,而第二传感器254没有感测到标志319。因此,仅第一传感器252被启动而向控制器100发送相对应的启动信号,而第二传感器254没有被启动而没有向控制器100发送启动信号,参见图17。当仅第一传感器252被启动而向控制器100发送相对应的启动信号,而第二传感器254没有被启动而没有向控制器100发送启动信号时,传感器装置250被认为向控制器100发送中间位置信号。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器100通过响应于接收到来自传感器装置250的快速离开位置信号而向牵引马达110发送再生制动命令信号或向驻车制动器120发送制动命令信号而导致车10制动。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器100响应于接收到来自传感器装置250的步行位置信号而将牵引马达110的速度限制到0km/h至第一最大速度的范围内,所述第一最大速度例如是6km/h。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器100响应于接收到站驾位置信号而将牵引马达110的操作速度控制到0km/h至第二最大速度的范围内,所述第二最大速度例如是12km/h。第二最大速度优选地大于第一最大速度。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如果车10在运动,则控制器100响应于接收到中间位置信号而向牵引马达110发送再生制动控制命令,以便允许车10减速和停止。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100响应于接收到中间位置信号所实现的制动速率慢于通过控制器100响应于接收到快速离开位置信号而产生的制动速率。如果车10停止,则控制器100响应于接收到中间位置信号而向牵引马达110发送不驱动命令信号。同样,当车10停止时,响应于接收到中间位置信号,控制器100经由牵引马达110或驻车制动器120实现制动。
在图18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构造的约束结构310。当约束结构310位于快速离开位置QP中时,约束结构310稍远离垂线V向上定位,即,在垂线V的靠近操作员且朝向平台14的一侧上,并且与垂线V成角θ310,其中角θ310可以具有在约0°到约25°的范围内的量级,参见图18。约束结构310包括U状的管状结构312,所述U状的管状结构312具有第一腿部件和第二腿部件(图18中仅示出第一腿部件314)以及中间部件315。设置保持机构317以用于将约束结构310保持在垂线V的靠近操作员且朝向平台14的一侧上的快速离开位置中,所述保持机构317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固定到车动力单元的弹簧夹317A和固定到中间部件315的保持构件317B。为了将约束结构310从快速离开位置QP运动到站驾位置RP,操作员仅需要将足够大的力施加到约束结构310,从而导致固定的保持构件317B克服由弹簧夹317A所施加的力,以便使保持构件317B的拐角317C向上推动弹簧夹317A的V状端部部分317D,由此允许保持构件317B和约束结构310相对于弹簧夹317A转动。因为约束结构310定位成与垂线成微小的角,所以操作员可以在克服由弹簧夹317A所施加的力之后将约束结构310快速地且容易地从快速离开位置QP返回到站驾位置RP。
在图19和20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构造的约束系统400,并且所述约束系统400包括联接到动力单元主壳体17的约束结构410。在所述的实施例中,约束结构410包括U状的管状结构412,所述U状的管状结构412具有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所述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设有第一垫414A和416A。第一L状腿部件414的端部部分1414能够被接收在限定在第二L状腿部件416的端部部分1416中的膛孔(未示出)内,以便使第一L状腿部件414能够相对于第二L状腿部件416运动/转动,并且反之亦然。可以在第二L状腿部件416中的膛孔内设置聚合物轴衬(未示出),以便允许第一L状腿部件414的端部部分1414容易地相对于第二L状腿部件416的端部部分1416运动。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中的每个都能够定位在站驾位置RP中,如图19中所示,并且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二者可以同时地从其站驾位置RP运动到步行位置(未示出),其中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大致向下伸出。第一L状腿部件414可以从站驾位置RP运动到快速离开位置QP,而第二L状腿部件416保持在站驾位置RP中,参见图20;第二L状腿部件416可以从站驾位置RP运动到快速离开位置QP,而第一L状腿部件414保持在站驾位置RP中(未示出);或者,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二者可以从其站驾位置RP运动到快速离开位置QP(未示出)。
约束系统400还包括联接装置420,所述联接装置420用于将约束结构410枢转地联接到动力单元主壳体17。动力单元主壳体17包括框架170以及第一支架172和第二支架174,所述支架172和174栓接、焊接或另外固定地联接到框架170,参见图19。第一L状腿部件414经由金属夹422A和螺栓424A枢转地联接到第一支架172。在第一L状腿部件414和第一支架172之间设置诸如尼龙轴衬的聚合物轴衬426A,并且在第一L状腿部件414与金属夹422A之间设置又一个尼龙轴衬426B。第二L状腿部件416经由金属夹423A和螺栓425A枢转地联接到第二支架174。在第二L状腿部件416和第二支架174之间设置诸如尼龙轴衬的聚合物轴衬427A,并且在第二L状腿部件416与金属夹423A之间设置又一个尼龙轴衬427B。
约束系统400还包括第一和第二止动结构(图19和20中仅示出第一止动结构430),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动结构中的每个都大致根据与图8中所示的止动结构230相同的方式构造。第一止动结构430包括止动块432,其用于支撑第一和第二弹性止动件434和436。同样地,第二止动结构包括止动块(未示出),其用于支撑第一和第二弹性止动件(未示出)。第一L状腿部件414固定地联接有第一止动构件418,并且第二L状腿部件416固定地联接有第二止动构件419,参见图19。当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位于其步行位置中时,第一弹性止动件接合第一和第二止动构件418和419。当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位于其快速离开位置QP中时,第二弹性止动件接合第一和第二止动构件418和419。
约束系统400还包括用于将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可释放地锁定在其站驾位置RP中的机构440。锁定机构440包括可枢转的杆442,所述可枢转的杆442大致根据与图5中所示的杆242相同的方式构造。框架170包括第一连接壁171和第二连接壁173,所述第一连接壁171和第二连接壁173中的每个都设有膛孔。锁定机构440还包括:轴443;螺旋弹簧444,其具有第一腿和第二腿;垫圈446;和第一和第二连接销448。为了将可枢转的杆442联接到框架170,轴443插入通过在第一框架连接壁171和第二框架连接壁173中的膛孔和杆442中的膛孔。弹簧444围绕轴443定位,随后垫圈446定位在轴443上而与弹簧444相邻。为了防止轴443从第一连接壁171和第二连接壁173以及杆442运动出来,第一和第二连接销448插入轴443中的膛孔中。弹簧444将可枢转的杆442沿着远离操作员的方向偏压到原位置,其中杆442接合框架170以限制杆442围绕轴243的角转动的量。
第一L状腿部件414固定地联接有第三止动构件419A,并且第二L状腿部件416固定地联接有第四止动构件419B。
杆442包括上前方边缘,其与图13A中所示的边缘2242C类似,所述上前方边缘限定接合构件。第三止动构件419A和第四止动构件419B定位在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上,以便当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位于其站驾位置RP中时,第三止动构件419A和第四止动构件419B的第一边缘定位在可枢转的杆442的上前方边缘附近。当可枢转的杆442位于其原位置中并且腿部件414和416位于其站驾位置RP中时,第三止动构件419A和第四止动构件419B的第一边缘接合可枢转的杆442的上前方边缘。杆442通过接合第三止动构件419A和第四止动构件419B的第一边缘而用于维持/保持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处于其站驾位置RP中。
为了将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从其站驾位置RP运动到其步行位置,操作员仅需要沿着远离货叉的方向拉动可枢转的杆442,即,抵抗弹簧444的偏压枢转杆442,以便将可枢转的杆442的上前方边缘从与第三止动构件419A和第四止动构件419B的第一边缘的接合中释放出来。为了将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中的一个或两个从站驾位置RP运动到快速离开位置QP,操作员仅需要将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中的一个或两个从站驾位置RP枢转到快速离开位置QP。
为了将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中的一个或两个从快速离开位置QP运动到站驾位置RP,操作员仅需要将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中的一个或两个从快速离开位置QP枢转到站驾位置RP。
为了将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从步行位置运动到站驾位置RP,操作员仅需要将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从步行位置运动到站驾位置RP。
或者,操作员可以仅将一个腿部件从步行位置WP枢转到站驾位置RP,并且由此导致两个腿部件同时运动。在该实施例中,当两个腿部件定位在步行位置WP与站驾位置RP之间时,锁定装置(例如磁性销,未示出)将两个腿部件固定在一起,以便允许操作员仅用一只手将两个腿部件提升到站驾位置RP中。当腿部件处于站驾位置中时,该锁定装置解开锁定,以便允许操作员仅将一个腿部件从站驾位置RP枢转到快速离开位置QP。
约束系统400还包括第一传感器装置450,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45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第一和第二传感器452和454,例如接近传感器,所述传感器452和454联接到控制器。约束结构410的第一L状腿部件414固定地联接有第一标志519,参见图19。标志519包括第一和第二腿519A和519B以及基本水平的中间段519C。第一和第二传感器452和454被动力单元主壳体17内的结构(未示出)支撑,以便定位在标志519附近。
约束系统400还包括第二传感器装置650,所述第二传感器装置65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第三和第四传感器652和654,例如接近传感器,所述传感器652和654联接到控制器。约束结构410的第二L状腿部件416固定地联接有第一标志719,参见图19。标志719包括第三和第四腿719A和719B以及基本水平的中间段719C。第三和第四传感器652和654被动力单元主壳体17内的结构(未示出)支撑,以便定位在标志719附近。
当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定位在其快速离开位置QP中时,标志519的第一腿519A和标志719的第三腿719A直接定位在第二传感器454和第四传感器654对面,而缺口直接定位在第一传感器452和第三传感器652对面。因此,第二传感器454和第四传感器654感测到第一腿519A和第三腿719A,而第一传感器452和第三传感器652没有感测到标志519和719。因此,仅第二传感器454和第四传感器654被启动而向控制器发送相对应的启动信号,而第一传感器452和第三传感器652没有被启动而没有向控制器发送启动信号。当仅第二传感器454被启动而向控制器发送相对应的启动信号,而第一传感器452没有被启动而没有向控制器发送启动信号时,第一传感器装置450被认为向控制器发送第一快速离开位置信号。当仅第四传感器654被启动而向控制器发送相对应的启动信号,而第三传感器652没有被启动而没有向控制器发送启动信号时,第二传感器装置650被认为向控制器发送第二快速离开位置信号。
当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定位在站驾位置RP中时,标志519和719的中间段519C和719C直接定位在第一传感器452、第二传感器454、第三传感器652和第四传感器654对面。因此,第一传感器452、第二传感器454、第三传感器652和第四传感器654感测到第一标志519和第二标志719的中间段519C和719C,以便使第一传感器452、第二传感器454、第三传感器652和第四传感器654被启动而向控制器发送相对应的启动信号。当第一传感器452、第二传感器454、第三传感器652和第四传感器654感测到标志519和719的中间段519C和719C时,第一传感器装置450和第二传感器装置650被认为向控制器发送第一和第二站驾位置信号。
当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定位在其步行位置中时,标志519和719的任何部分都没有直接定位在第一传感器452、第二传感器454、第三传感器652和第四传感器654对面。因此,第一传感器452、第二传感器454、第三传感器652和第四传感器654没有感测到标志519和719,没有被启动而没有向控制器发送启动信号。当第一传感器452、第二传感器454、第三传感器652和第四传感器654没有被启动而没有向控制器发送启动信号时,第一传感器装置450和第二传感器装置650被认为向控制器发送第一和第二步行位置信号。
当第一和第二L状腿部件414和416定位在其站驾位置和步行位置之间时,标志519的第二腿519B和标志719的第四腿719B直接定位在第一传感器452和第三传感器652对面,而标志519和719的任何部分都没有直接定位在第二传感器454和第四传感器654对面。因此,第一传感器452和第三传感器652感测到第二腿519B和第四腿719B,而第二传感器454和第四传感器654没有感测到标志519和719。因此,仅第一传感器452和第三传感器652被启动而向控制器发送相对应的启动信号,而第二传感器454和第四传感器654没有被启动而没有向控制器发送启动信号。当仅第一传感器452和第三传感器652被启动而向控制器发送相对应的启动信号,而第二传感器454和第四传感器654没有被启动而没有向控制器发送启动信号时,第一传感器装置450和第二传感器装置650被认为向控制器发送第一和第二中间位置信号。
控制器通过响应于接收到来自传感器装置450和650的第一和第二快速离开位置信号中的一个或两个而向牵引马达发送再生制动命令信号或向驻车制动器发送制动命令信号而导致车制动。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来自传感器装置450和650的第一和第二步行位置信号中的一个或两个而将牵引马达的速度限制到0km/h至第一最大速度,例如6km/h,的范围内。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第一和第二站驾位置信号二者而将牵引马达的操作速度控制到0km/h至第二最大速度,例如12km/h,的范围内。第二最大速度优选地大于第一最大速度。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如果车在运动,则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第一和第二中间位置信号中的一个或两个而向牵引马达发送再生制动控制命令,以便允许车减速和停止。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第一和第二中间位置信号中的一个或两个所实现的制动速率慢于通过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第一和第二快速离开位置信号中的一个或两个而产生的制动速率。如果车停止,则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第一和第二中间位置信号中的一个或两个而向牵引马达发送不驱动命令信号。同样,当车停止时,响应于接收到第一和第二中间位置信号中的一个或两个,控制器经由牵引马达或驻车制动器实现制动。
图21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构造的约束系统700,所述约束系统700包括约束结构710,所述约束结构710包括可向内折叠的第一和第二腿部件714和716,所述第一和第二腿部件714和716中的每个都单独地联接到车动力单元P。第一和第二腿部件714和716各自都可定位在抵靠动力单元P的第一收起位置和向外伸出的第二站驾位置,如图21中所示,以便当操作员站在平台上时第一和第二腿部件714和716沿着操作员相对的侧面伸出。如图21中所示,第一腿部件714可围绕基本竖直的轴线V714枢转,以便允许第一腿部件714在其收起位置与站驾位置之间运动。同样,第二腿部件716可围绕基本竖直的轴线枢转,以便允许第二腿部件716在其收起位置与站驾位置之间运动。第一腿部件714还可围绕基本水平的轴线H714枢转,以便允许第一腿部件714在其收起位置(如图21中所示)与快速离开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快速离开位置处第一腿部件714向上伸出以与垂线基本平行或成微小的角度。第二腿部件716还可围绕基本水平的轴线枢转,以便允许第二腿部件716在其收起位置与快速离开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快速离开位置处第二腿部件716向上伸出以与垂线基本平行或成微小的角度。
第一腿部件714可以从站驾位置运动到快速离开位置,而第二腿部件716保持在站驾位置中;第二腿部件716可以从站驾位置运动到快速离开位置,而第一腿部件714保持在站驾位置中;或者,第一和第二腿部件714和716二者可以从站驾位置运动到快速离开位置。
虽然已经示出了和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明显的是,可以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其它改变和修改。因此,意欲在所附权利要求中覆盖全部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的这些改变和修改。

Claims (17)

1.一种步行/站驾式托盘车,所述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包括:
动力单元;
一组货叉,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
平台,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并且限定操作员能够站立的位置;和
约束系统,其包括能枢转的约束结构,所述约束结构能运动到步行位置、站驾位置和快速离开位置之一,
其中,当所述约束结构处于所述快速离开位置中时,所述约束结构定位在相对于垂线成0°到25°的角度范围内,并且远离所述平台向上伸出或者朝向所述平台向上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其中,当所述约束结构位于所述步行位置中时,所述约束结构处于收起位置中,并且当所述约束结构位于所述站驾位置中时,所述约束结构处于向外伸出的位置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其中,所述约束结构包括大致U状的结构,当操作员站在所述平台上且所述约束结构处于所述站驾位置中时,所述大致U状的结构能够沿着所述操作员的相对的两侧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其中,所述约束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约束结构可释放地锁定在所述站驾位置中的锁定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能枢转的杆,所述能枢转的杆具有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能够可释放地接合形成所述约束结构的一部分的止动构件。
6.一种步行/站驾式托盘车,所述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包括:
动力单元,其包括驱动/制动系统;
一组货叉,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
平台,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并且限定操作员能够站立的位置;
控制器,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制动系统的操作;
约束系统,其包括能枢转的约束结构,所述约束结构能运动到快速离开位置;和
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感测所述约束结构何时处于所述快速离开位置并且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相对应的快速离开位置信号,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传感器装置的所述快速离开位置信号而向所述驱动/制动系统发送制动命令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其中,所述约束结构还能够运动到步行位置或站驾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其中,所述传感器装置还感测所述约束结构何时处于所述步行位置或站驾位置,当所述约束结构处于所述步行位置中时所述传感器装置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步行位置信号,并且当所述约束结构处于所述站驾位置中时所述传感器装置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站驾位置信号,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步行位置信号而控制所述驱动/制动系统达到在从零到第一最大速度范围内的速度,并且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站驾位置信号而控制所述驱动/制动系统达到在从零到第二最大速度范围内的速度,所述第二最大速度大于所述第一最大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其中,所述传感器装置还能够感测所述约束结构何时定位在所述步行位置和所述站驾位置之间,当所述约束结构位于所述步行位置和所述站驾位置之间时所述传感器装置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中间位置信号,如果所述车在运动,则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中间位置信号而向所述驱动/制动系统发送制动命令信号,从而允许所述车减速和停止,并且如果所述车停止,则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中间位置信号而向所述驱动/制动系统发送不驱动命令信号。
10.一种步行/站驾式托盘车,所述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包括:
动力单元,其包括驱动/制动系统;
一组货叉,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
平台,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并且限定操作员能够站立的位置;
控制器,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制动系统的操作;
约束系统,其包括能枢转的约束结构,所述约束结构能运动到步行位置、站驾位置和快速离开位置之一;和
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感测所述约束结构何时处于所述快速离开位置并且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快速离开位置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其中,当所述约束结构处于所述快速离开位置中时,所述约束结构定位在相对于垂线成0°到25°的角度范围内并且向上伸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其中,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传感器装置的所述快速离开位置信号而向所述驱动/制动系统发送制动命令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其中,所述传感器装置还可以感测所述约束结构何时处于所述步行位置或所述站驾位置,当所述约束结构处于所述步行位置中时所述传感器装置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步行位置信号,并且当所述约束结构处于所述站驾位置中时所述传感器装置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站驾位置信号,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步行位置信号而控制所述驱动/制动系统达到在从零到第一最大速度范围内的速度,并且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站驾位置信号而控制所述驱动/制动系统达到在从零到第二最大速度范围内的速度,所述第二最大速度大于所述第一最大速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其中,所述传感器装置还能够感测所述约束结构何时定位在所述步行位置和所述站驾位置之间,当所述约束结构位于所述步行位置和所述站驾位置之间时所述传感器装置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中间位置信号,如果所述车在运动,则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中间位置信号而向所述驱动/制动系统发送制动命令信号,从而允许所述车减速和停止,并且如果所述车停止,则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中间位置信号而向所述驱动/制动系统发送不驱动信号。
15.一种步行/站驾式托盘车,所述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包括:
动力单元;
一组货叉,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
平台,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并且限定操作员能够站立的位置;和
约束系统,其包括第一和第二能枢转的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能枢转的构件中的每个都能运动到步行位置、站驾位置和快速离开位置之一,
其中,所述第一能枢转的构件能够单独地运动到所述快速离开位置,在所述快速离开位置中,所述第一能枢转的构件定位在相对于垂线成0°到25°的角度范围内并且大致向上伸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能枢转的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L状的能枢转的构件。
17.一种步行/站驾式托盘车,所述步行/站驾式托盘车包括:
动力单元;
一组货叉,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
平台,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关联并且限定操作员能够站立的位置;和
约束系统,其包括第一和第二能枢转的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能枢转的构件中的每个都能单独地围绕基本竖直的轴线在收起位置和站驾位置之间运动,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能枢转的构件中的每个也能单独地围绕基本水平的轴线在所述站驾位置和快速离开位置之间运动。
CN200980140486.6A 2008-10-14 2009-10-12 步行/站驾式托盘车 Active CN1021867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514608P 2008-10-14 2008-10-14
US61/105,146 2008-10-14
PCT/US2009/060323 WO2010045135A1 (en) 2008-10-14 2009-10-12 Restraint system for walkie/rider pallet truc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6714A CN102186714A (zh) 2011-09-14
CN102186714B true CN102186714B (zh) 2015-01-28

Family

ID=41507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0486.6A Active CN102186714B (zh) 2008-10-14 2009-10-12 步行/站驾式托盘车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23224B2 (zh)
EP (2) EP2349814B1 (zh)
CN (1) CN102186714B (zh)
AU (1) AU2009303550B2 (zh)
ES (2) ES2445756T3 (zh)
WO (1) WO201004513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9003A (zh) * 2018-08-09 2019-02-12 安徽宇锋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站驾式搬运车
US11554898B2 (en) 2018-02-01 2023-01-17 Keter Plastic Ltd. Coupleable crate
US11840269B2 (en) 2018-06-24 2023-12-12 Keter Plastic Ltd. Hand truck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51275A1 (de) * 2009-02-11 2010-08-12 Still Sas Lagertechnikstapler, insbesondere Hubwagen
DE102009038652A1 (de) * 2009-08-14 2011-02-17 Jungheinrich Ag Vorrichtung zur Erfassung einer vertikalen Deichselstellung eines Flurförderzeugs
DE102010019278A1 (de) * 2010-05-04 2011-11-10 Still Sas Deichselgeführtes Flurförderzeug
US20130121795A1 (en) * 2011-11-15 2013-05-16 Phong Le Two speed crank elevator hand truck with retractable skateboard
US9205882B1 (en) * 2011-11-17 2015-12-08 Nacco Materials Handling Group, Inc. Hand grip for industrial vehicles
US9440830B2 (en) * 2011-12-14 2016-09-13 Big Lift, Llc Personnel lift vehicle
CN102556897B (zh) * 2011-12-14 2014-05-28 浙江中力机械有限公司 电动拣选车
CN102515060A (zh) * 2011-12-19 2012-06-27 苏州先锋物流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防撞堆垛车
EP2700609A1 (en) * 2012-08-23 2014-02-26 BT Products AB Industrial truck comprising a pivotal protection gate
USD730614S1 (en) 2013-11-26 2015-05-26 Big Lift, Llc. Personnel lift vehicle
JP6115486B2 (ja) * 2014-01-28 2017-04-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移動体
CN105084251B (zh) * 2014-05-19 2018-06-22 永恒力股份公司 具有约束系统的地面运输工具
CN105084252B (zh) * 2014-05-19 2018-07-20 永恒力股份公司 具有约束系统的地面运输工具
DE102014114070A1 (de) * 2014-09-29 2016-03-31 Om Carrelli Elevatori S.P.A. Hubwagen
US11046564B2 (en) * 2015-11-09 2021-06-29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Order picker materials handling vehicle with improved downward visibility when driving elevated
DE202015107013U1 (de) 2015-12-22 2016-01-26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Flurförderzeug mit Rückhaltesystem
DE202015107017U1 (de) 2015-12-22 2016-02-16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Mitgehflurförderzeug
DE202015107014U1 (de) 2015-12-22 2016-01-22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Flurförderzeug mit einem Rückhaltesystem
CN105621319B (zh) * 2016-03-02 2018-10-16 上海诺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货叉的安全避障方法
CN105858564B (zh) * 2016-06-03 2018-12-07 意欧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护臂的堆高车限位保护装置
CN108394480A (zh) * 2016-08-09 2018-08-14 孙丽君 一种可根据人体站立姿势改变速度和方向的骑站式机动车
CN111615481B (zh) * 2017-12-20 2022-11-04 凯特尔塑料有限公司 台车及其机械制动系统
US11142232B2 (en) 2018-03-28 2021-10-12 II James Dusa Pallet jack assembly
DE102019101863A1 (de) * 2019-01-25 2020-07-30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Bedienkopf für ein Flurförderzeug
US11565924B2 (en) * 2019-07-01 2023-01-31 Hyster-Yale Group, Inc. Lift truck pallet sensor
CN112239180B (zh) * 2019-07-19 2024-04-02 海斯特-耶鲁集团有限公司 防夹旋转操作员平台
EP4114773A4 (en) * 2020-03-05 2024-03-27 Sat Tech Usa Holdings Inc STACKING ASSISTANCE SYSTEM
DE202021003363U1 (de) 2021-11-01 2023-02-07 isel-automation GmbH & Co. KG Fahreinhei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9042A (en) * 1974-04-29 1975-08-12 George D Bonar Automobile seat automatic passenger-securing device
EP0466065A1 (de) * 1990-07-11 1992-01-15 STEINBOCK BOSS GmbH Lastförderfahrzeug
FR2822124A1 (fr) * 2001-03-13 2002-09-20 Loc Manutention Garde-corps a bras escamotables pour chariot de manutention du type transpalette
CN1458010A (zh) * 2002-05-14 2003-11-26 容海因里希股份公司 低提升地面运输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4897A (en) * 1969-12-04 1971-06-15 Towmotor Corp Protective guard for lift trucks
GB1346032A (en) * 1972-07-13 1974-02-06 Bygg Och Transportekonomie Ab Industrial truck
FR2333748A1 (fr) * 1975-12-04 1977-07-01 Prat Et Cie Ets A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notamment pour chariot elevateur
US4388980A (en) 1981-01-26 1983-06-21 Clark Equipment Company Operator restraint for a loader
US4480713A (en) 1982-11-16 1984-11-06 Owatonna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Operator restraint/control lockout system
US4840248A (en) 1987-06-02 1989-06-20 Silverman Edward J Safety switch light fence
US5129478A (en) * 1990-07-31 1992-07-14 Toyo Umpanki Co., Ltd. Seat occupant restraining device
US5135080A (en) 1991-04-30 1992-08-0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tand up fork lift truck safety net
US6135497A (en) 1998-06-29 2000-10-24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Vehicle occupant protection apparatus
US6299207B1 (en) 1999-07-14 2001-10-09 Clark Equipment Company Rear mounted operator restraint bar
DE10009549B4 (de) 2000-02-29 2006-04-13 Linde Ag Rückhaltesystem
US20010033073A1 (en) 2000-03-24 2001-10-25 Hammond Kimberly Jean Safety system including deployable panel for occupant protection in a vehicle rollover
EP1145919B1 (de) * 2000-04-14 2005-06-29 Hans Sauermann Rückhaltesystem für einen Fahrer, insbesondere eines Flurförderfahrzeugs
JP2002145128A (ja) * 2000-11-09 2002-05-22 Nippon Yusoki Co Ltd ローリフトトラック
US6464025B1 (en) 2001-05-15 2002-10-15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Coast control for walkie/rider pallet truck
US6595306B2 (en) * 2001-08-09 2003-07-22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Supplemental walk along control for walkie/rider pallet trucks
DE10159565A1 (de) * 2001-12-05 2003-06-18 Linde Ag Fahrerplatzmodul für einen Hubwagen
DE20120897U1 (de) 2001-12-28 2003-05-08 Iws Ingenieurgesellschaft Wein Schutztür für Fahrerkabinen, insbesondere von Nutzfahrzeugen
US6732829B2 (en) 2002-01-04 2004-05-11 Clark Equipment Company Load absorbing operator restraint bar
WO2004045908A2 (en) 2002-11-14 2004-06-03 Indiana Mills & Manufacturing, Inc. Vehicle safety system
US6902024B2 (en) 2002-11-27 2005-06-07 Clark Equipment Company Lateral operator restraint system and position sensor for material handler
US20050036880A1 (en) 2003-08-07 2005-02-17 Magoto Daniel Carl Pallet truck with reinforced fork weldment
US7017689B2 (en) 2004-05-06 2006-03-28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Electrical steering assist for material handling vehicles
US7556291B2 (en) 2005-01-26 2009-07-07 Indiana Mills & Manufacturing Inc. Vehicle restraint system
WO2007059393A2 (en) * 2005-11-10 2007-05-24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A materials handling vehicle with a manifold apparatus including a valve structure mounted on the mast assembly
US7156443B1 (en) 2005-12-23 2007-01-02 Man Young Jung Golf cart seat activated safety bar device
US20070228712A1 (en) 2006-04-04 2007-10-04 Hansen Robert T Vehicle restraint systems and methods of restraining vehicle occupants
DE102007043280A1 (de) * 2007-09-11 2009-03-12 Jungheinrich Ag Mitgehhubwage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9042A (en) * 1974-04-29 1975-08-12 George D Bonar Automobile seat automatic passenger-securing device
EP0466065A1 (de) * 1990-07-11 1992-01-15 STEINBOCK BOSS GmbH Lastförderfahrzeug
FR2822124A1 (fr) * 2001-03-13 2002-09-20 Loc Manutention Garde-corps a bras escamotables pour chariot de manutention du type transpalette
CN1458010A (zh) * 2002-05-14 2003-11-26 容海因里希股份公司 低提升地面运输车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145128A 2002.05.22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54898B2 (en) 2018-02-01 2023-01-17 Keter Plastic Ltd. Coupleable crate
US11840269B2 (en) 2018-06-24 2023-12-12 Keter Plastic Ltd. Hand truck
CN109319003A (zh) * 2018-08-09 2019-02-12 安徽宇锋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站驾式搬运车
CN109319003B (zh) * 2018-08-09 2021-01-05 安徽宇锋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站驾式搬运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089703A1 (en) 2010-04-15
WO2010045135A1 (en) 2010-04-22
EP2412605A1 (en) 2012-02-01
EP2349814A1 (en) 2011-08-03
US8523224B2 (en) 2013-09-03
EP2412605B1 (en) 2013-12-04
CN102186714A (zh) 2011-09-14
ES2445756T3 (es) 2014-03-05
AU2009303550B2 (en) 2014-08-07
AU2009303550A1 (en) 2010-04-22
ES2445804T3 (es) 2014-03-05
EP2349814B1 (en)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6714B (zh) 步行/站驾式托盘车
EP2699509B1 (en) Pallet jack power assembly
US11478396B2 (en) Electrically driven wheeled walker
US9623891B2 (en) Pallet jack power assembly
CA2447019A1 (en) Motorized towing apparatus
US20090014219A1 (en) Cart With Lift And Drive Assist
JP6847455B2 (ja) 台車
AU2018288098A1 (en) Transport cycle
EP2184255A1 (en) Self propelled lift trucks
JPH09150741A (ja) 重量物運搬用の電動台車
FR2508885A1 (fr) Procede permettant de retourner une unite de chargement autour d'un axe sensiblement vertical et appareil pour sa mise en oeuvre
FR2737171A1 (fr) Chariot de manutention
JP6491913B2 (ja) 電動2輪荷車
KR102132875B1 (ko) 물품 운반용 전동카트
CN111989261A (zh) 单脚滑行车以及用于操作滑行车的方法
JP5253839B2 (ja) 移動台車
CN214084317U (zh) 一种新型智慧蔬菜采摘助力小车
NL1001294C2 (nl) Verrijdbare hefinrichting.
WO2020250113A1 (en) A foldable multifunction scooter
CN101811513A (zh) 运输装置
CN210258470U (zh) 电动手推车
JP2001039311A (ja) 運搬台車
CN216834083U (zh) 一种电驱动轻载式板车
JP2607446Y2 (ja) 運搬装置
JP3124885U (ja) 牽引式台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