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6704A - 气囊 - Google Patents
气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86704A CN102186704A CN2009801406202A CN200980140620A CN102186704A CN 102186704 A CN102186704 A CN 102186704A CN 2009801406202 A CN2009801406202 A CN 2009801406202A CN 200980140620 A CN200980140620 A CN 200980140620A CN 102186704 A CN102186704 A CN 1021867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 tethers
- air bag
- knit
- z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42—Tear sea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2—Internal tether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囊,其包括后织片和前织片,所述后织片和所述前织片被彼此固定以限定可充气的体积。系链将所述织片相互连接,并且具有由至少一条裂缝或穿孔的线所提供的机械性弱点区域。所述系链具有第一结构,其中所述机械性弱点区域基本是完好的,并且系链被构造为通过所述机械性弱点破裂而采用第二结构。在气囊的充气过程中,系链的第一结构对于将气囊的最大深度限制为在前后织片之间度量的预定距离是有效的,而第二结构对于允许气囊的最大深度的增加超过所述预定的距离是有效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囊,并且特别地,涉及适于用作机动车或类似物中的安全设备的可充气气囊。
背景技术
现在广泛公知,在机动车中提供气囊模块作为一种安全设备,以在碰撞事件中保护车辆乘员。典型的气囊模块包括初始折叠的织物气囊和充气装置(例如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被设置为,在收到来自传感器的表示实际或即将发生的事故状况的信号时,非常迅速地产生大量体积的气体,以使气囊充气并且提供用于保护车辆乘员的缓冲垫。例如,当被充气时,前方气囊装置在车辆乘员的前面提供缓冲垫,以在前方碰撞中阻止车辆的驾驶员或乘客向前的惯性运动。
充气的缓冲垫的形状主要取决于气囊织片的形状和结构,但是可以被气囊内部使用的一个或多个系链进一步影响。这种普通类型的系链可以用于在充气过程中改变或精确地控制气囊的形状。
之前也已经建议使用系链,以在系链被连接到气囊织物壁上的位置约束或限制气囊的扩张。使用这种类型的系链一个目的是防止或者至少是降低通常被称为“气囊打击(bag-slap)”的危险。由此,这是在无约束的气囊展开到机动车的乘客舱室过程中的概念,在气囊基本充满并且采用其充满的形状之前,气囊的外侧面可以在一瞬间向外延伸超过其正常范围。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引起气囊的最外面的表面(通常是在乘员的碰撞惯性下将会与车辆乘员接触的表面)打击乘员。源自“气囊打击”的伤害可能是严重的,因此需要在充气过程中充分约束气囊的前织片,以防止气囊以这种方式向外扩张并且打击机动车中的乘员。
为了解决“气囊打击”的问题,还需要提供在达到其完全深度(由充气的气囊的前后织片之间的最大距离度量)之前,以大体上径向的方式非常迅速地充气的气囊。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改进的气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包括后织片和前织片,所述后织片和所述前织片被彼此固定以限定可充气的体积,所述气囊进一步包括系链,所述系链将所述织片相互连接并且具有机械性弱点区域,其中所述系链具有第一结构,其中所述机械性弱点区域基本是完好的,并且系链被构造为通过所述机械性弱点区域的破裂而采用第二结构,其中在气囊的充气过程中,系链的所述第一结构对于将气囊的最大深度限制为在前后织片之间度量的预定距离是有效的,而所述第二结构对于允许气囊的最大深度的增加超过所述预定的距离是有效的。
优选地,所述机械性弱点区域被构造为响应于气囊充气到预定的内部压力而破裂。
有利地,系链由织物制成。
适宜地,机械性弱点区域由至少一条裂缝或穿孔的线限定。
优选地,系链包括两条分开的裂缝或穿孔的线。
有利地,所述线彼此基本平行。
适宜地,一对直线形的划口穿过系链而设置,每个所述划口与各自的裂缝或穿孔的线基本共线,以限定位于所述划口之间的片以及每个划口另一侧的各自的耳片,所述系链经由所述片被固定到所述织片之一,并且经由所述一对耳片被固定到另一织片。
优选地,系链包括裂缝或穿孔的线,所述裂缝或穿孔的线横向经过系链的基本是中心的区域延伸,以便位于系链的与前织片连接的区域和系链的与后织片连接的区域之间。
优选地,气囊包括多个所述系链。
有利地,每个所述系链被固定到后织片的各自的区域,后织片的所述区域以基本规则的布置彼此基本是等间隔的,以设置在后织片的中心区域的气体入口为中心。
适宜地,每个所述系链被固定到前织片的各自的区域,前织片的所述区域以基本规则的布置彼此基本是等间隔的。
优选地,前织片的所述区域的布置基本对应后织片的所述区域的布置。
有利地,气囊包括3个所述系链。
适宜地,系链的位于所述线之间的区域被固定到前织片。
优选地,所述系链至少与后织片的区域整体地形成。
有利地,所述后织片由两个相互连接的子织片形成,所述系链与第一所述子织片整体地形成。
适宜地,所述裂缝和穿孔的线被设置为穿过所述第一子织片。
优选地,所述裂缝和穿孔的线经过第一子织片的位于一对片状物之间的基本是中心的区域延伸,所述一对片状物由所述第一子织片剪切而成,每个所述片状物被折叠到所述中心区域的后面并且相对于穿过后织片而设置的气体入口被固定。
有利地,每个所述片状物限定至少一个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从所述气体入口以与所述裂缝和穿孔的线基本对准的方向向外延伸。
适宜地,所述系链形成所述第一子织片的基本是中心的区域,并且其中第二子织片与所述第一子织片连接,以便经过第一子织片的所述中心区域延伸。
优选地,所述气体入口被设置为穿过所述第二子织片。
有利地,所述第二子织片经由一对分开的缝纫线与所述第一子织片连接,并且其中所述裂缝或穿孔的线都位于所述缝纫线之间,每条裂缝或穿孔的线基本位于各自的所述缝纫线附近。
适宜地,系链或每条系链被构造为其第一结构,以作为针对经由穿过后织片设置的气体入口进入气囊的内部体积的气流的导向装置。
优选地,系链的限定在所述裂缝或穿孔的线之间的区域覆盖在所述气体入口的上面。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附图,通过举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使得可以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发明,并且使得可以理解本发明另外的特征,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前织片;
图2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子织片,第一子织片形成气囊的后织片的一部分;
图3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子织片,第二子织片也形成气囊的后织片的一部分;
图4示出了挡热板,挡热板形成第一实施例的气囊的一部分;
图5示出了固定到第二子织片的挡热板;
图6示出了在气囊的后续构造阶段中,图5所示的挡热板和第二子织片的组合以翻转的位置在图1的第一子织片的上方对准;
图7示出了图6所示的但处于翻转定向的织片组合;
图8示出了将图2所示的第一子织片的一部分和图4所示的挡热板缝合在一起的步骤;
图9示出了在气囊的制造过程中的后续阶段,示出了第一和第二子织片被彼此缝合以形成气囊的后织片;
图10是局部剖视图,示出了由图9所示的缝合步骤所产生的部分构造的气囊;
图11是部分构造的气囊沿图10的线A-A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2是示意性剖视图,沿图10的线B-B示出了部分构造的气囊;
图13示出了气囊的制造过程中的后续阶段,其中图1所示的前织片在图2所示的后织片上重叠;
图14示出了在其外围彼此连接的前后织片;
图15是局部剖视图,示出了由图14所示的连接步骤所产生的部分构造的气囊;
图16是部分构造的气囊沿图15的线C-C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7是部分构造的气囊沿图15的线D-D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8是总体上对应图16的视图,但是示出了已经由内向外翻折的部分构造的气囊;
图19是总体上对应图17的视图,但是示出了已经由内向外翻折的部分构造的气囊;
图20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基本完成的气囊;
图21示出了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气囊的一部分的前织片;
图22示出了用于形成第二实施例的气囊的一部分的后织片;
图23示出了用于形成第二实施例的气囊的一部分的挡热板;
图24示出了用于第二实施例的气囊的系链连接元件;
图25示出了用于第二实施例的气囊的系链;
图26示出了固定到图22的后织片的图23的挡热板;
图27示出了图25的系链已经被折叠和缝合;
图28示出了图24的系链连接已经被折叠,并且示出了图27所示的系链的一部分;
图29示出了系链和系链连接已经被相互连接;
图30是剖视图,示出了固定到气囊的前织片的系链连接和系链;
图31示出了气囊的前后织片已经关于其外围彼此连接;
图32是图31所示的部分构造的气囊沿线E-E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3是总体上对应图32的视图,但是示出了气囊已经由内向外翻折;
图34是总体上对应图33的视图,但是示出了气囊处于充气的状态;
图35从侧面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气囊在充气过程中的3个连续阶段;
图36示出了适于用在图21-34所示的3系链装置中的,处于初始基本完好的结构的系链连接的可选择形式;并且
图37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6所示的,处于气囊充气过程中破裂之后的第二结构的系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气囊将特别参照图1-20而描述,图1-20示出了气囊的多个组成部分和建议用于形成气囊的方法。
首先参照图1,示出了气囊的前织片1,前织片1从编织的织物层裁下以具有基本是圆形的形状。在围绕前织片1的外围边缘2的位置,设置小的向内指向的指示切口(index notch)3和对应的向外指向的指示突出部(index projection)4,指示切口3和指示突出部4的作用是在制造过程中允许前织片与气囊的其他组成部分的精确对准,正如在下文将会更加详细地描述。
随着前织片1如图1所示地定向、指示切口3位于竖直最高点,织物的经纱线5和纬纱线6与水平和竖直轴线形成大约45°角。
图2示出了从编织的织物层裁下的第一后方子织片7。第一子织片7基本是圆形的形状,具有与图1所示的圆形前织片1的直径基本相等的直径。以与前织片1相似的方式,第一子织片7在围绕其外围的预定位置设有小的指示切口8和小的指示突出部9。第一子织片7的指示切口8对应前织片1的指示切口3,而第一子织片7的指示突出部9对应前织片1的指示突出部4。第一子织片7的指示切口8和指示突出部9彼此分开的距离,与前织片1的指示切口3和指示突出部4分开的距离相等。
图2示出了以与图1所示的前织片1相似的方式定向的第一后方子织片7,其中指示切口8位于竖直最高点。在该定向中,形成第一子织片7的织物的经纱线10和纬纱线11被设置为,与水平和竖直轴线基本平行地延伸(或者反之亦然)。
设置两条分开的裂缝或穿孔的线12,其通过第一子织片7基本是中心的区域延伸并且限定各自的机械性弱点区域,织片被构造为在气囊的充气过程中沿机械性弱点区域裂开,正如在下文将会更加详细地描述。可以想到,裂缝或穿孔可以被切进第一子织片7的编织的织物,或者可选择地,可以与织物的编织整体地形成。
系链13由此被限定在两条分开的裂缝或穿孔的线12之间,以便与第一子织片7形成整体。系链13的作用将在下文变得清晰。系链13基本是长方形的形状,但是其设有一对向外指向的片状物14,每个片状物14从限定在裂缝或穿孔的线12之间的中心区域向外延伸(在图2所示的定向中是竖直向上和向下延伸)。每个片状物14实际是通过移去织物的大体为U形的剪切片15而形成。如图2清晰所示,每个片状物14基本是长方形的形状并且在自由边缘16处终止,自由边缘16向内与第一子织片7的外围边缘分开。当U形的剪切片15已经被移去,细的织物连接条17保留在外围边缘附近。
第一子织片7在围绕织片的外围分开的位置设有一对向内指向的定位切口18。在图2所示的织片的定向中,指示切口8位于竖直最高点,两个定位切口18位于织片的下方区域,大体上邻近最低点的剪切片15,在剪切片15相对的两侧。
可以以本身公知的方式穿过第一子织片7设置小的卸压孔19。
图3示出了第二子织片20,其从编织的织物材料裁下并且大体上是长方形的形状,具有一对基本笔直的侧边缘21和一对弓形的端部边缘22。端部边缘22与图2所示的第一子织片7的外围边缘的轮廓相符。
第二子织片20的其中一个端部边缘22设有指示切口23和指示突出部24,指示切口23和指示突出部24在形状和位置上与前织片1和第一子织片7上形成的对应的指示切口和指示突出部相符。相对的端部边缘22设有一对定位切口25,定位切口25在形状和位置上与图2所示的设置在第一子织片7上的定位切口18对应。
随着第二子织片20如图3所示地定向、指示切口23位于竖直最高点,织物的经纱线26大体上水平延伸而纬纱线27大体上竖直延伸(或者反之亦然),以便在定向上与图2所示的第一子织片7的经纱线10和纬纱线11对应。
中心定位的气体入口28穿过第二子织片20的织物而形成,气体入口基本是圆形的形状,但是具有不规则布置的向内指向的突出部29,以确保与气体发生器(未示出)以本身已知的方式正确对准。
图4示出了用在第一实施例的气囊结构中的织物挡热板30,挡热板30基本是六边形的形状,并且最优选地采用规则六边形的形状。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挡热板30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形状。例如,挡热板30可以被切割为具有基本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形状。
挡热板30设有穿过中心区域的气体入口31,气体入口31在尺寸和形状上与图3所示的穿过第二子织片20而形成的气体入口28对应。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气囊的构造过程的早期阶段,并且示出了叠加在第二子织片20上的挡热板30。可以看到,第二子织片20首先从图3所示的定向翻转过来,并且接着挡热板30被定位在第二子织片20上,两个元件的气体入口31、28对准。挡热板30和第二子织片20经由弯曲的缝合线32相互连接,缝合线32以本身公知的方式,围绕对准的气体入口31、28的外侧延伸并且还围绕多个气体发生器安装孔延伸。
实际上,图5示出了彼此对准并且以该方式固定到第二子织片20的两个重叠的挡热板30。优选的是,以该方式使用两个挡热板元件,以在气体入口周围提供加厚的织物区域,但是为简单起见,气囊进一步的构造步骤将参照只有单一的挡热板30固定到第二子织片20的情况而描述。
图6示出了后续的构造阶段,其中图5所示的第二子织片20和挡热板30的组合被翻转并且叠加在图2所示的第一子织片7上。第二子织片20/挡热板30的组合叠加在第一子织片7的中心区域上,使得第二子织片20的指示切口23与第一子织片7对应的指示切口8对准,并且使得第二子织片20的指示突出部24与第一子织片7对应的指示突出部9对准。
图7从下方示出了图6的重叠的织片。正如即将看到的,挡热板30位于第二子织片20和第一子织片7的中心系链区域13之间。两个系链片状物14接着被向内折叠,使得其端部16伸入限定在挡热板30和第二子织片20之间的空间。每个系链片状物14接着通过图8所示的方形缝合(box stitch)被固定到挡热板30。
图9示出了将两个子织片7、20彼此连接以形成气囊的后织片的后续步骤。这通过缝合线34的形成而完成,缝合线34大体上邻近第二子织片20的笔直的侧边缘21以及向内分开的第一子织片7的裂缝或穿孔的线12延伸。
图10以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形成的结构,向内折叠的系链片状物14清晰可见,并且示出了缝合线34,缝合线34位于第一子织片7的裂缝或穿孔的线12和第二子织片20对应的侧边缘21之间并且与它们平行地延伸。
图11以经过线A-A的横向剖面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0的结构,并且图12沿线B-B示意性地示出了该结构。
如图13所示,前织片1接着叠加在图10-12所示的部分完成的气囊结构上,并且被安排为使得前织片1的外围与第一子织片7的外围对准。前织片1的指示切口3与后织片7、20各自对应的指示切口8、23对准,而前织片1的指示突出部4相似地与后织片7、20的指示突出部9、24对准。将会理解的是,参照图1和2,随着以该方式安排前织片1和第一子织片7,前织片1的经纱线和纬纱线5、6与第一子织片7的经纱线和纬纱线10、11形成大约45°角。相似地,前织片1的经纱线和纬纱线5、6与第二子织片20的经纱线和纬纱线26、27形成大约45°角。前织片1接着通过图14所示的外围缝合线35固定到两个子织片7、20。
图15示出了形成的结构,图16以沿线C-C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该结构,而图17以沿线D-D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该结构。
接着,图15-17所示的结构穿过第二子织片20和挡热板30的空气入口28、31由内向外翻折。形成的结构具有总体上如图18和19所示的形式。图18是总体上对应图16的视图,而图19是总体上对应图17的视图。
正如即将看到的,将该结构由内向外翻折的结果是外围的缝合线35与后织片(由两个子织片7、20形成)相互连接,并且前织片1变为位于形成的气囊的内部可充气体积36的内部。第一子织片7的中心区域(限定系链13)接着经由圆形的缝合线37与前织片1连接,该缝合线37利用用于进入的对准的气体入口28、31形成。可选择的织物强化元件38可以经由圆形的缝合线37固定到第一子织片7,以对气囊的该区域提供额外的强化。形成的气囊装置在图20中示出,并且通过参照图19和20,系链13的功能被最容易地理解。
因此将会理解的是,第一实施例的气囊包括后织片(由相互连接的子织片7、20形成)和前织片1,后织片和前织片通过外围缝合线35彼此固定,以限定可充气体积36。系链13以其向后折叠的系链片状物14提供后织片和前织片1的相互连接。
在气囊充气的初始阶段,通过充气气流经由气体入口28、31(穿过第二子织片20和挡热板30而设置)的注入,系链13中心的长方形区域有效地用作气体导向装置,对于将充气气体向内的流动大体上径向地通过气流通道39是有效的,气流通道39限定在系链片状物14的每一侧(见图20),位于系链片状物14和邻近的裂缝或穿孔的线12之间。在图19、20中,这种径向气流总体上由箭头40表示,并且应当理解的是,在该充气阶段,系链13的中心区域被促使远离气体入口28、31,以呈现充气的圆柱形的总体形状。
如前所述,两条裂缝或穿孔的线12有效地形成系链13中机械性弱点区域,并且当正在充气的气囊的内部压力达到预定的水平时,裂缝或穿孔的线12破裂。当裂缝或穿孔的线12以该方式破裂时,充气的圆柱形的侧面被打开,允许充气气体直接作用在气囊的前织片1上。系链13由此被设置为具有第一结构,其中裂缝或穿孔的线12保持完好,并且其中系链在充气的初始阶段有效地约束前织片1远离后织片的运动;并且系链13被设置为在裂缝或穿孔的线12破裂时采用第二结构,其中前织片1被允许在气囊充气的后续阶段进一步远离后织片运动。
图35示出了气囊充气的3个连续的阶段,气囊具有上述类型的系链结构。图35a示出了处于不完全充气阶段的气囊,其中气囊之内充气气体的内部压力低于前述预定水平。在该充气阶段,系链13具有其第一结构,其中由裂缝或穿孔的线12限定的机械性弱点区域保持基本完好,结果是系链的中心区域13用作气体导向装置。气囊由此迅速达到初始预定的深度d并且迅速达到由尺寸r表示的完全的径向覆盖。图35b示出了当系链13开始破裂时的后续的充气阶段中的气囊,并且将会看到气囊的前织片1开始进一步远离后织片41运动,因为内部的气流不再被约束为基本是径向的,而是开始直接对前织片1施加压力。图35c示出了处于基本是完全充满的状态,其中气囊达到其最大的深度D。
将会理解的是,图35所示的充气特点的优点是解决“气囊打击”问题,因为气囊迅速达到基本是完全径向的覆盖,延伸覆盖方向盘42的整体范围,但是前织片1朝向座椅乘员并且远离方向盘42的运动最初是受限的,只有当系链13在后续的充气阶段中破裂时,才允许前织片1运动超过图35a所示的阶段。
现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气囊装置将参照图21-34而详细描述。
首先参照图21,示出了前织片50,前织片50从编织的织物层裁下以具有基本是圆形的形状。在围绕前织片50的外围边缘51的位置,设置不规则布置的一系列指示切口52。在图21所示的前织片50的定向中,织物的经纱线53和纬线纱线54被安排为与前织片50的竖直和水平轴线基本平行地延伸(或者反之亦然)。
图22示出了后织片55,后织片55同样从织物层裁下以具有基本是圆形的形状,其直径与前织片50的直径基本相等。后织片55的外围边缘设有不规则布置的多个指示切口56,对应围绕前织片50的指示切口52的布置。在图22所示的后织片55的定向中,应当理解的是,织物的经纱线57和纬纱线58被安排为与后织片55的竖直和水平轴线成大约45°角。
后织片55设有中心气体入口59,气体入口59具有与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穿过第二子织片20而设置的气体入口相似的形式。由此将会理解的是,气体入口59具有以不规则的布置而安排的多个向内指向的突出部60,以允许与气体发生器(未示出)正确对准。
6个笔直的裂缝61穿过后织片55的织物而设置并且被成对地安排,使得每对裂缝彼此分开,并且每对裂缝位于想象中的以圆形织片的中心点62为中心的等边三角形的同一边。
可以以本身公知的方式穿过后织片55的织物设置小的卸压孔63。
图23示出了织物挡热板64,其与第一实施例的挡热板30基本相同,并且由此优选地具有基本是规则六边形的形状,具有中心气体入口65,气体入口65的形状与穿过后织片55而设置的气体入口59的形状基本相同。然而将会理解的是,可以想到可以使用其他形状的挡热板,例如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挡热板。
图24示出了织物系链连接元件66,其具有基本是长方形的形状并且设有沿横向的中心定位的折叠线68的细长的裂缝67。
图25示出了具有基本是长方形的形状的织物系链69。在系链的基本是中心的区域,经过系链69的织物设置两条分开的裂缝或穿孔的线70,裂缝或穿孔的线70设置到中心纵轴线71的每一侧。穿过系链69的织物设置一对直线形的划口72,每个划口72与各自的裂缝或穿孔的线70基本共线,并且从各自的裂缝或穿孔的线70延伸到系链69的下方端部边缘73。划口72由此将系链69下方的区域(以图25所示的定向)分为中心片74和位于中心片74每一侧的一对耳片75。
图26示出了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气囊的早期阶段,并且示出了在后织片55上重叠的挡热板64,使得挡热板64的中心气体入口65与后织片55的中心气体入口59对准。以从上述第一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方式,通过曲折的缝合线32,挡热板64和后织片55以该定向彼此固定。尽管示出的实施例仅包括单一的挡热板元件64,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可选择的装置可以包括两个或者可能更多的重叠的挡热板元件64。
现在参照图27,示出了系链69,其中系链的超过裂缝或穿孔70的范围的最上方区域已经关于折叠线76折叠以具有双重厚度。织物系链69的两个厚度接着经由一条或多条横向穿越系链69的缝合线77在该区域彼此固定。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使用3个系链69,并且每个系链69被折叠并且以图27所示的方式被缝合。
相似地,3个织物系链连接元件66用于示出的实施例,并且3个系链连接元件66中的每一个必须关于中心折叠线68被折叠,以呈现图28所示的结构。当系链连接66中的每一个已经以此方式被折叠,织物的两个厚度经由一条或多条缝合线78而彼此固定,缝合线78经过折叠的元件的中心区域延伸。正如将会理解的,由此在折叠的系链连接66的两层织物之间限定小的袋子,裂缝67形成袋子的开口。各自的系链69的中心片74的端部区域接着被折叠过来以具有双重厚度,双重厚度区域78接着穿过各自的裂缝67而被插入,以被容纳在各自的系链连接元件66的袋子之内。每个系链连接元件66接着经由如图29所示的缝合线80被固定到各自系链的中心片74。
每个系链69接着经由其相关的系链连接66,以图30所示的方式被固定到前织片50。如图30所示,折叠的系链连接66的未缝合的区域可以被打开,两层织物被彼此拉离,以在相对的方向延伸,因此每层织物可以经由各自的缝合线81而被固定到前织片50。图21示意性地示出了缝合线81的定向和位置,并且从该图可以看到每对线81被安排为沿想象的以前织片50的中心点为中心的等边三角形的边。因此将会理解的是,3个系链69由此被固定到前织片50的各自的区域(由成对的缝合线81限定),这些区域以基本规则的布置彼此基本是等间隔的。
如图31所示,后织片55(挡热板64连接到后织片55上)接着叠加在前织片50上,并且这两个织片通过一条或多条外围的缝合线82相互连接。特别地,正如由图32可以理解的,后织片55抵靠其对面的前织片50的侧面放置,系链69经由其各自的系链连接68与前织片50连接。在该结构中,后织片55位于挡热板64和前织片50之间。然而,该结构接着穿过形成在后织片55和挡热板64中的气体入口59、65而被由内向外翻折,以采用图33所示的总体结构,其中外围缝合线82位于形成的气囊的内部体积83的内部。同样如图33可以理解,当气囊装置以上述方式由内向外翻折时,挡热板64位于内部体积83之内。
通过将每个耳片75的端部区域折叠过来,每个系链69接着被固定到后织片55,以形成双重厚度的织物,并且将每个折叠过来的耳片75经过各自的裂缝61(穿过后织片55而形成)。通过在每个裂缝61的中间区域向外拉后织片55的织物,并且将两层后织片织物和折叠过来的耳片75以图33所示的方式经由缝合线84彼此缝合,耳片75被固定到后织片55的织物。
当图33所示的装置被充气时,通过充气气流经由气体入口59、65的注入,3个内部系链69的每一个处于初始的结构,其中内部系链69的裂缝或穿孔的线70保持基本完好。这是图33所示的状况,其中每个系链69的有效长度由裂缝或穿孔的线70限制。在充气的初始阶段,每个系链69由此起到限制充气气囊可以达到最大深度的作用,最大深度在前后织片50、55之间度量。然而,当气囊的内部压力达到预定的值,裂缝或穿孔的线70破裂,这允许每个系链69如图34所示地延伸,由此采用允许气囊的最大深度进一步增加的第二结构。该系链装置由此提供与图35所示相似的充气特点,尽管没有提供上面参照图1-20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气体导向功能,因为在第二实施例的装置中,允许经由气体入口59、65进入气囊的内部体积的气流直接作用在前织片50上。
尽管上面参照图21-34描述的第二实施例已经被示出为包括3个基本上等间隔的系链,然而可以理解的是,该装置可以通过提供更少或更多的相似结构的系链而改变。例如,可以想到可以设置4系链装置,其中4个系链在安排为基本是正方形的布置而不是图中所示的基本是三角形的布置的区域中被固定到前后织片。
图36示出了可选择形式的系链85,适于用在与上述的并且如图21-34所示的相似的气囊装置中。可以看到,可选择形式的系链85是总体上细长的并且具有十字形结构。系链的第一区域86从主长方形区域向外伸出并且为与气囊的后织片55的连接而设置,而相对指向的区域87为与气囊的前织片50的连接而设置。通过裂缝或穿孔笔直的线88设置单一的机械性弱点的区域,裂缝或穿孔笔直的线88横向经过系链85的中心区域,以经过系链分别与后织片和前织片连接的两个区域86、87。裂缝或穿孔的线88优选地沿系链85的镜像对称的横向轴线而设置。
小孔89或者可选择地是小的十字裂缝,基本设置在沿裂缝或穿孔的线88的中间。
将会理解的是,在结合了图36所示的修改的系链85的气囊的初始充气阶段,裂缝或穿孔的线88保持基本完好,因此限制了充气气囊的最大深度,该最大深度与将区域86、87分开的初始距离有关,区域86、87与气囊的后织片和前织片连接。然而,当气囊的内部压力达到预定的水平时,裂缝或穿孔的线88将会破裂。在这一点上,要注意中心孔89或十字裂缝旨在确保裂缝或穿孔的线88从中心区域开始破裂,裂口朝向中心区域的每一侧向外延伸。图37示意性地示出了系链85在裂缝或穿孔的线88破裂之后的结构,并且从该图可以看到,将系链的区域86、87(与气囊的前后织片连接)分开的距离已经显著增加,因此允许气囊的最大深度以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增加。
尽管已经结合上述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当公开时,很多等同的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由此认为上面展示的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描述的实施例作出多种改变。
当用于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时,术语“包括(comprises)”及其变体表示包括明确说明的特征、步骤或组件。该术语不被解释为排除其他特征、步骤或组件的存在。
在前面的描述,或提交的权利要求,或附图中公开的,以其具体形式或者就实现所公开的功能的方法而言所表述的特征,或者用于达到所公开的结果的方法或过程,可以根据情况单独地或者以这些特征的任意组合,被用于以其多种形式实现本发明。
Claims (24)
1.一种气囊,所述气囊包括后织片(7、55)和前织片(1、50),所述后织片(7、55)和所述前织片(1、50)彼此固定以限定可充气体积(36、83),所述气囊进一步包括系链(13、69),所述系链(13、69)将所述织片相互连接并且具有机械性弱点区域(12、70),其特征在于:所述系链(13、69)具有第一结构,其中所述机械性弱点区域(12、70)是基本完好的,并且所述系链(13、69)被构造为,经由所述机械性弱点区域的破裂而采用第二结构,其中在气囊的充气过程中,系链的所述第一结构对于将气囊的最大深度限制为在前织片(1、50)和后织片(7、55)之间度量的预定距离d是有效的,并且所述第二结构对于允许气囊的最大深度的增加超过所述预定的距离d是有效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性弱点区域被构造为响应于气囊充气到预定的内部压力而破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系链(13、69)由织物制成。
4.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性弱点区域由至少一条裂缝或穿孔的线(12、70)限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系链包括两条分开的裂缝或穿孔的线(12、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线(12、70)彼此基本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一对直线形的划口(72)穿过所述系链(69)而设置,每个所述划口(72)与各自的裂缝或穿孔的线(70)基本共线,以限定位于所述划口(72)之间的片(74)以及每个划口(72)另一侧的各自的耳片(75),所述系链(69)经由所述片(74)被固定到所述织片之一(50),并且经由所述一对耳片(75)被固定到另一织片(5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系链(85)包括裂缝或穿孔的线(88),所述裂缝或穿孔的线(88)横向经过所述系链的基本是中心的区域延伸,以便位于所述系链的与所述前织片连接的区域(87)和所述系链的与所述后织片连接的区域(86)之间。
9.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系链(6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系链(69)被固定到所述后织片(55)的各自的区域(61),后织片(55)的所述区域以基本规则的布置彼此基本是等间隔的,以设置在后织片(55)的中心区域的气体入口(59)为中心。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系链(69)被固定到所述前织片(50)的各自的区域(81),前织片(50)的所述区域(81)以基本规则的布置彼此基本是等间隔的。
12.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10的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织片的所述区域的布置(81)基本对应所述后织片(55)的所述区域的布置(61)。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3个所述系链(69)。
14.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系链的位于所述线(12)之间的区域(13)被固定到前织片(1)。
15.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系链(13)至少与所述后织片的区域(7)整体地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织片由两个相互连接的子织片(7、20)形成,所述系链(13)与第一所述子织片(7)整体地形成。
17.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5或6的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和穿孔的线(12)被设置为穿过所述第一子织片(7)。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和穿孔的线(12)经过第一子织片(7)的位于一对片状物(14)之间的基本是中心的区域延伸,所述一对片状物(14)由所述第一子织片(7)剪切而成,每个所述片状物(14)被折叠到所述中心区域的后面并且相对于穿过后织片而设置的气体入口(28)被固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片状物(14)限定至少一个气流通道(39),所述气流通道(39)从所述气体入口(28)以与所述裂缝和穿孔的线(12)基本对准的方向向外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6-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系链(13)形成所述第一子织片(7)的基本是中心的区域,并且其中第二子织片(20)与所述第一子织片(7)连接,以便经过第一子织片(7)的所述中心区域延伸。
21.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18的权利要求20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入口(28)被设置为穿过所述第二子织片(20)。
22.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17的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织片(20)经由一对分开的缝纫线(34)与所述第一子织片(7)连接,并且其中所述裂缝或穿孔的线(12)都位于所述缝纫线(34)之间,每条裂缝或穿孔的线(12)基本位于各自的所述缝纫线(34)附近。
23.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或每条系链(13)被构造为其第一结构,以作为针对经由穿过所述后织片(7、20)设置的气体入口(28)进入气囊的内部体积的气流的导向装置。
24.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5的权利要求22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系链的限定在所述裂缝或穿孔的线(12)之间的区域(13)覆盖在所述气体入口(28)的上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08253329.0A EP2174843B1 (en) | 2008-10-13 | 2008-10-13 | Air-bag |
EP08253329.0 | 2008-10-13 | ||
PCT/GB2009/002265 WO2010043841A1 (en) | 2008-10-13 | 2009-09-23 | Air-bag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86704A true CN102186704A (zh) | 2011-09-14 |
Family
ID=40409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406202A Pending CN102186704A (zh) | 2008-10-13 | 2009-09-23 | 气囊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19059B2 (zh) |
EP (1) | EP2174843B1 (zh) |
JP (1) | JP5528460B2 (zh) |
KR (1) | KR101299514B1 (zh) |
CN (1) | CN102186704A (zh) |
WO (1) | WO2010043841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74607A (zh) * | 2011-10-14 | 2014-06-18 | Tk控股公司 | 安全气囊模块 |
CN108068746A (zh) * | 2016-11-14 | 2018-05-2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气囊的缝纫构造 |
CN111391778A (zh) * | 2018-12-28 | 2020-07-10 |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气囊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0032016B4 (de) | 2010-07-23 | 2016-12-08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Gassack mit einem einteiligen, zwei Aufblasstufen definierenden Fangband |
JP2013039893A (ja) * | 2011-08-19 | 2013-02-28 | Seiren Co Ltd | エアバッグ |
US8646808B2 (en) * | 2012-06-18 | 2014-02-11 | Autoliv Asp, Inc. | Airbag with active vent |
DE102015108423A1 (de) * | 2015-05-28 | 2015-09-17 | Takata AG | Gassack für ein Airbagmodul |
JP7528417B2 (ja) * | 2019-04-03 | 2024-08-06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331049A (en) * | 1997-11-10 | 1999-05-12 | Autoliv Dev | Air-bag including a gas deflector element |
US5997037A (en) * | 1997-09-22 | 1999-12-07 |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 Air bag with tether |
CN1341062A (zh) * | 1999-01-12 | 2002-03-20 | 奥托利夫发展公司 | 气囊及气囊的展开方法 |
EP1481854A1 (en) * | 2002-02-07 | 2004-12-01 | Dalphi Metal Espana, S.A. | Airbag comprising tearable support ban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51022U (ja) * | 1992-12-18 | 1994-07-12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袋体 |
US5378019A (en) * | 1993-03-11 | 1995-01-03 |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 Controlled deployment driver's side air bag |
JP3541471B2 (ja) * | 1995-01-23 | 2004-07-14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取付構造 |
US5762367A (en) * | 1997-04-10 | 1998-06-09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Air bag module with inflation control device |
JP2000043664A (ja) * | 1998-07-27 | 2000-02-15 | Denso Corp | エアバッ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6241283B1 (en) * | 2000-02-15 | 2001-06-05 |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 Air bag with internal tether |
US6315324B1 (en) | 2000-04-14 | 2001-11-13 | Milliken & Company | Air bag tether construction |
JP2002053000A (ja) * | 2000-08-09 | 2002-02-19 | Takata Corp | エアバッグ |
JP3873761B2 (ja) * | 2001-09-28 | 2007-01-24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3873759B2 (ja) * | 2002-02-06 | 2007-01-24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2003170796A (ja) * | 2001-12-06 | 2003-06-17 | Takata Corp | エアバッグ |
US7195281B2 (en) * | 2003-12-11 | 2007-03-27 | Autoliv Asp, Inc. | Expansion-controlled joints in airbags for out-of-position occupants and cushion positioning |
JP4604765B2 (ja) * | 2004-03-08 | 2011-01-05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2005297715A (ja) * | 2004-04-09 | 2005-10-27 | Takata Corp |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4735021B2 (ja) * | 2005-04-26 | 2011-07-27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EP1864871B1 (en) * | 2006-06-02 | 2008-12-03 | Toyoda Gosei Co., Ltd. | Airbag apparatus |
-
2008
- 2008-10-13 EP EP08253329.0A patent/EP2174843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
- 2009-09-23 US US13/123,832 patent/US841905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9-23 WO PCT/GB2009/002265 patent/WO201004384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9-23 CN CN2009801406202A patent/CN102186704A/zh active Pending
- 2009-09-23 JP JP2011530544A patent/JP552846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9-23 KR KR1020117008307A patent/KR10129951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97037A (en) * | 1997-09-22 | 1999-12-07 |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 Air bag with tether |
GB2331049A (en) * | 1997-11-10 | 1999-05-12 | Autoliv Dev | Air-bag including a gas deflector element |
CN1341062A (zh) * | 1999-01-12 | 2002-03-20 | 奥托利夫发展公司 | 气囊及气囊的展开方法 |
EP1481854A1 (en) * | 2002-02-07 | 2004-12-01 | Dalphi Metal Espana, S.A. | Airbag comprising tearable support band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74607A (zh) * | 2011-10-14 | 2014-06-18 | Tk控股公司 | 安全气囊模块 |
CN108068746A (zh) * | 2016-11-14 | 2018-05-2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气囊的缝纫构造 |
CN111391778A (zh) * | 2018-12-28 | 2020-07-10 |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气囊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505107A (ja) | 2012-03-01 |
US8419059B2 (en) | 2013-04-16 |
WO2010043841A1 (en) | 2010-04-22 |
KR101299514B1 (ko) | 2013-08-22 |
EP2174843A1 (en) | 2010-04-14 |
US20110227321A1 (en) | 2011-09-22 |
KR20110056318A (ko) | 2011-05-26 |
EP2174843B1 (en) | 2013-06-19 |
JP5528460B2 (ja) | 2014-06-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86704A (zh) | 气囊 | |
US11351950B2 (en) | Vehicle seat | |
CN104981380B (zh) | 具有狭长通气口的安全气囊 | |
JP5131133B2 (ja) |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 | |
US6962364B2 (en) | Curtain air bag assembly | |
US6170860B1 (en) | Gas bag for a vehicular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 |
US9610916B2 (en) | Head-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 |
US7681909B2 (en) | Airbag device | |
CN110382307B (zh) | 前部安全气囊 | |
US10000174B2 (en) | Head protection airbag device | |
CN107021056A (zh) | 乘客安全气囊装置及制造乘客安全气囊装置的方法 | |
CN105313825B (zh) | 气囊 | |
EP1545942B1 (en) | An air-bag | |
CN107848486A (zh) | 用于保护人的可充气安全气囊、安全气囊模块、包括这种安全气囊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以及制造可充气安全气囊的方法 | |
US8931801B2 (en) | Airbag for a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 |
CN104853962A (zh) | 具有增强气体扩散器的改进安全气囊 | |
KR101651168B1 (ko) | 보행자 에어백 구성체 | |
CN206141491U (zh) | 一种侧气囊装置 | |
JP6160552B2 (ja) |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 | |
JP3038479U (ja)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 |
KR101507457B1 (ko) | 팽창가능성 에어백 | |
JP6500276B2 (ja) |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 | |
EP3219557A1 (en) | Side air-bag device | |
US20220363215A1 (en) | Side airbag and side airbag device | |
EP3388290B1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airbag provided with a gas guid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