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7302B - 电磁耦合装置、具有电磁耦合装置的车门把手以及车门 - Google Patents

电磁耦合装置、具有电磁耦合装置的车门把手以及车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7302B
CN102177302B CN200980140415.6A CN200980140415A CN102177302B CN 102177302 B CN102177302 B CN 102177302B CN 200980140415 A CN200980140415 A CN 200980140415A CN 102177302 B CN102177302 B CN 1021773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coupling part
handle
door body
door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04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7302A (zh
Inventor
冈田广毅
家田清一
村上裕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77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7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7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73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 E05B81/76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 E05B81/78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as part of a hands-free locking or unlocking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2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 B60Q1/2661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mounted on parts having other functions
    • B60Q1/2669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mounted on parts having other functions on door or boot ha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2900/00Features of lamps not covered by other groups in B60Q
    • B60Q2900/30Lamps commanded by wireless transmiss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2047/0048Circuits, feeding, monitoring
    • E05B2047/005Opening, closing of the circuit
    • E05B2047/0056Opening, closing of the circuit by sensing the presence of a person, e.g. body heat sens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2047/0048Circuits, feeding, monitoring
    • E05B2047/0071Connecting lockparts by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means only, e.g. bus systems, time multiplex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4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 E05B85/16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a longitudinal grip part being pivoted at one end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grip part

Abstract

[课题]提供实现车门把手和车门之间的有效传输的技术。[解决手段]本发明提供将车门把手(100)的车门把手侧电路(110)和车门主体的车门主体侧电路(210)电磁连接的电磁耦合装置。该电磁耦合装置包括车门把手侧耦合部(119)、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将车门把手侧耦合部(119)支承在车门把手(100)上的把手侧支承部(139)、以及将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支承在车门主体(200)上的连接器体(169)。车门把手侧耦合部(119)与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以非接触的方式电磁耦合。把手侧支承部(139)和连接器体(169)中的至少一者抑制由于车门把手(100)转动而引起的车门把手侧耦合部(119)与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的相对运动。

Description

电磁耦合装置、具有电磁耦合装置的车门把手以及车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门。尤其涉及具有将配置在车门把手上的电气回路和配置在车内的电气回路电磁耦合的配线的车门。电磁耦合是指包括电耦合和光耦合中的至少一者。
背景技术
车门的智能钥匙系统(注册商标)近年来逐渐普及。作为这种系统,例如提出了如下的技术(专利文献1)。在该技术中,当通过便携设备(智能钥匙)所发出的门锁解除信号或门锁锁定信号解除或锁定了门锁时,使发光二极管点亮预定期间以向乘员通知门锁的状态。具体地说,如果门锁被解除,则埋在透明车门把手内的红色的发光二极管点亮一定时间,如果门锁被锁定,则埋在透明车门把手内的蓝色的发光二极管点亮一定时间。在该技术中,利用电磁耦合向两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进行供电,由此即使用透明材料构成把手,把手的外观也不受损,并使得配线的安装中所必要的防水处理变得不再必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7-2549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车门的智能钥匙系统中,大多将天线和传感器等一部分电路安装在车门把手中,并将控制电路安装在车内。在这种构成中,需要在车门把手侧电路和主电路之间进行信号传输。但是,尚未充分地研究以非接触的方式实现车门把手侧电路和车内主电路之间的信号传输。而且,这样的问题不仅限于车门的智能钥匙系统,而是广泛的信号传输中共同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实现车门把手和车门之间的有效传输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能够提供作为下述的构成或方式而例示出的技术。
第一构成例提供一种将车门把手侧电路和车门主体侧电路电磁连接的电磁耦合装置,其中,车门把手侧电路是相对于车门主体可转动地安装于车门主体的车门把手所具有的电路,车门主体侧电路是车门主体所具有的电路。该电磁耦合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车门把手侧耦合部、车门主体侧耦合部、把手侧支承部、以及车门侧支承部。车门把手侧耦合部与车门把手侧电路电磁连接。车门主体侧耦合部与车门把手侧耦合部以非接触的方式电磁耦合并与车门主体侧电路电磁连接。把手侧支承部将车门把手侧耦合部支承在车门把手上。车门侧支承部将车门主体侧耦合部支承在车门主体上。把手侧支承部和车门侧支承部中的至少一者抑制由于车门把手转动而引起的车门把手侧耦合部与车门主体侧耦合部的相对运动。
在第一构成例中,车门把手所具有的车门把手侧电路和车门主体所具有的车门主体侧电路通过车门把手侧耦合部和车门主体侧耦合部以非接触的方式电磁耦合而相连。在该电磁耦合中,由于把手侧支承部和车门侧支承部中的至少一者抑制由于车门把手转动引起的车门把手侧耦合部和车门主体侧耦合部的相对转动,因此能够降低由于车门把手转动引起的电磁耦合恶化。由此例如能够以小的电能实现稳定的電磁耦合。
在本说明书中,电磁耦合具有广泛的含义,广泛包含基于线圈的互感应和光等电磁波的耦合。此外,上述的“连接”可以构成为包括非接触的耦合和基于配线的接触耦合中的至少一种。另一方面,车门把手侧电路或车门主体侧电路不仅包括电子电路,而且还包括传输发光用光或通信用光的光回路。此外,相对运动的抑制例如也可以通过支承部被构成为具有象铰链这样的可动机构进行变形来实现,或者也可以如下弹性变形来实现。此外,车门主体侧电路具有广泛的含义,在电路被安装在车辆主体内的情况下还包括与车辆主体内的电路连接的配线。
此外,非接触通信的通信方式例如可利用被标准化为国际标准ISO/IEC 18092(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Near Field Communication--Interface and Protocol(NFCIP-1))的技术。
第二构成例在第一构成例的电磁耦合装置中,车门侧支承部和把手侧支承部彼此嵌合。在本构成中,相对运动通过车门侧支承部和把手侧支承部中的至少一者弹性变形而被抑制。于是,能够简单地应对车门把手侧耦合部和车门主体侧耦合部的包含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复杂的相对运动,并且还可使制造时的装配变得容易。
第三构成例在第一或第二构成例的电磁耦合装置中,车门主体具有相对于车门主体能够升降的车门玻璃。电磁耦合装置还包括窗外侧耦合部和窗内侧耦合部。窗外侧耦合部配置在车门玻璃的与车门把手相同的一侧,并与车门主体侧耦合部电磁连接。窗内侧耦合部配置在车门玻璃的与车门把手相反的一侧,并与车门主体侧电路电磁连接。窗外侧耦合部和窗内侧耦合部配置在隔着车门玻璃而相对的位置上并电磁耦合。
在第三构成例中,由于通过配置在隔着相对于车门主体能够升降的车门玻璃而相对的位置上的窗外侧耦合部和窗内侧耦合部以非接触的方式电磁耦合,因此,车门把手侧电路和车门主体侧电路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的路线(线路布局)无需避开车门玻璃的移动范围。由此能够不再需要用于避开车门玻璃的移动范围的长路线。另一方面,由于车门玻璃的介电常数通常显著大于空气,因此配置在隔着车门玻璃而相对的位置上的窗外侧耦合部以及窗内侧耦合部能够以小的电能实现稳定的電磁耦合。
本发明可以各种方式实现,例如可具体化为具有电磁耦合装置的车门把手或车门。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实现车门把手与车门之间的有效通信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车门10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车门10的车门把手100的位置处的剖面的放大剖面图;
图3是安装在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车门10中的光学装置和电气装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车门10的车门把手100转动了的状态下的剖面的放大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门
24…门开闭机构手柄
100…车门把手
110…车门把手侧电路
111…天线
112…门开锁检测器件
113…门上锁检测器件
118…接口电路
119…车门把手侧耦合部
120…外侧把手部件
121…铰链部
122…门开闭机构操作部
130…内侧把手部件
131…握持部
135…螺栓
139…把手侧支承部
151…光学器件
152、155…光纤
153、163…光传输器件
156…发光器件
159…弹性部件
160…中间连接器
161…车门主体侧耦合部
162…窗外侧耦合部
169…连接器体
200…车门主体
201…外板
202…支承部件
203…螺栓
210…车门主体侧电路
211…控制电路
212…驱动电路
218…接口电路
230…车门玻璃
240…门开闭机构手柄
252…线束
260…主体侧连接器
261…窗内侧耦合部
262…光传输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例如还可以通过单独或组合具有以下特征来作为优选的方式实现。
(特征1)使用了通过将车门主体侧耦合部、窗外侧耦合部、光传输器件、以及配线模制成型而制造的中间连接器。由此能够实现在从车门把手至车门玻璃的路径中配线和光回路完全不外露的构成来提高可靠性。
(特征2)中间连接器用弹性材料模制成型。由此,能够简单地实现追随由于车门把手转动而引起的包含平移运动和转动运动的复杂运动的构成。
(特征3)在中间连接器中,作为电磁感应线圈的车门主体侧耦合部和窗外侧耦合部通过配线耦合,并且通过向同一方向卷绕而形成并具有基本相同(同轴或共同)的中心轴。由此,两个电磁感应线圈作为一体起到以接触和非接触的两种路径耦合的连接器的功能。
(特征4)在与天线的信息传输中通过使用光学耦合来应用了光通信。由此,能够防止第三者的窃听来提高机密性。
(特征5)通过利用同一路径的光回路实现了智能钥匙系统的信息处理、用于光发射的光以及用于通信的光。由此,能够实现简单且可靠性高的安装,并且故障诊断也变得容易。
以下,为了基于上述的特征来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作用和效果,按以下的顺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A.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车门的构成:
B.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车门的构成的补充项:
C.变形例:
A.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车门的构成: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车门10的立体图。车门10包括车门把手100、以及具有车门玻璃230的车门主体200。车门玻璃230可上下(在Z轴方向上)升降地被安装在车门10上。如在后面所述,车门把手100被构成为将位于其前方的铰链部121(参见图2和图4)作为中心绕Z轴转动。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车门10的车门把手100的位置处的剖面的放大剖面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观看时的放大剖面图。车门把手100包括外侧把手部件120和内侧把手部件130。外侧把手部件120具有:可转动地安装在车门主体200上铰链部121;向Y轴方向操作门开闭机构手柄240的门开闭机构操作部122。在内侧把手部件130上形成有供乘员握持的握持部131和突起状的把手侧支承部139。内侧把手部件130通过三个螺栓135、136、137被紧固在外侧把手部件120上。
电气构件等(包括光回路)在车门把手100上的安装状态如下所述。外侧把手部件120包括天线111、门开锁检测器件112、门上锁检测器件113、光学器件151、以及光纤152。天线111、门开锁检测器件112以及门上锁检测器件113通过没有图示的配线连接在接口电路(后述)上。另一方面,内侧把手部件130的把手侧支承部139中安装有作为感应耦合线圈的车门把手侧耦合部119和光传输器件153。光传输器件153经由弹性部件159被安装在把手侧支承部139上。该图中示出了天线111的剖面,但为了避免附图复杂而省略了剖面线。
感应耦合线圈是用于以电磁感应方式进行通信或供电的线圈,电磁感应方式利用由交流磁场引起的线圈的互感应。非接触通信不仅有电磁感应方式,还有无线电波方式,但电磁感应方式具有磁耦合强、抗干扰性和信息机密性优异的优点。在这样的电磁感应方式中,由于耦合强度根据在一个感应耦合线圈上产生的磁力线有多少连接到另一个感应耦合线圈上而决定,因此两个感应耦合线圈的轴向角度的偏移越小,并且两个感应线圈的距离越近,就越能实现强的抗干扰性、机密性以及低功耗的强连接。
车门主体200包括金属制的外板201、支承部件202、以及门开闭机构手柄240。外板201通过螺栓203被紧固在支承部件202上。并且,车门把手100所具有的铰链部121可绕Z轴旋转地被固定在支承部件202上,车门玻璃230可在Z轴方向上升降地被固定在支承部件202上。
电气构件等在车门主体200上的安装状态如下所述。车门主体200在比车门玻璃230更靠车外侧的(Y轴的正方向)的位置具有中间连接器160,并在比车门玻璃230更靠车内侧(Y轴的负方向)的位置具有主体侧连接器260和线束252。主体侧连接器260具有作为感应耦合线圈的窗内侧耦合部261、以及光传输器件262。线束252具有没有图示的光纤和电线。主体侧连接器260在车门玻璃230侧的顶端被植绒。
中间连接器160的构成如下所述。中间连接器160是通过将作为感应耦合线圈的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和窗外侧耦合部162、光传输器件163、没有图示的配线使用弹性材料模制成型(一体成型)而制造的连接器。模制成型使用人造橡胶或聚丙烯系树脂的弹性材料进行,由此形成了连接器体169。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和窗外侧耦合部162均为用于利用由交流磁场引起的线圈的互感应来进行通信或供电的线圈。
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和窗外侧耦合部162作为感应耦合线圈在中间连接器160中通过绕Y轴向同一方向卷绕而形成,并具有基本相同的(同轴或共同)的中心轴。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和窗外侧耦合部162有线地电连接。由此,两个电磁感应线圈能够作为一体起到以接触和非接触的两种路径耦合的连接器的功能。另一方面,中间连接器160还在被连接器体169遮光的中心轴侧的位置上具有光传输器件163。在本实施例中,中间连接器160在车门玻璃230侧的顶端被植绒。
中间连接器160的安装状态如下所述。中间连接器160被固定在车门主体200的支承部件202上。中间连接器160通过在埋入有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的凹部与突起状(凸部)的把手侧支承部139嵌合,能够实现车门把手侧耦合部119与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的电磁感应耦合以及光传输器件153与光传输器件163的光耦合。由此,在向车门主体200装配车门把手100的作业中,不需要诸如使用接触式连接器的嵌合(螺合或闭锁(latch))机构进行机械连接这样的手动作业的连接,能够简单地实现电磁耦合。另外,上述的凹凸关系可以颠倒。
如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把手侧支承部139和中间连接器160嵌合来实现车门把手侧耦合部119与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之间的非接触式的耦合。由此,不进行需要高精度的连接器连接或旋转动作的作业,就能够实现线束的连接,因此还具有促进制造自动化、提高生产能力的优点。而且,由于有线的接插件被替换成简易的中间连接器160,因此减少了部件件数,还减轻了重量。在本实施例中,把手侧支承部139和连接器体169分别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把手侧支承部”和“车门侧支承部”。
另一方面,中间连接器160与主体侧连接器260如下非接触地电磁耦合。中间连接器160具有作为感应耦合线圈的窗外侧耦合部162,该窗外侧耦合部162与主体侧连接器260基本同轴地被配置在隔着车门玻璃230相对的位置上。由此,窗外侧耦合部162和窗内侧耦合部261可利用线圈的互感应来进行通信或供电。另一方面,光传输器件262和光传输器件163基本同轴地被配置在隔着车门玻璃230相对的位置上,因此可实现光耦合。
由此,配线路径和光路可以不再需要用于避开车门玻璃230的移动范围的长路线。光传输器件262和光传输器件163由于隔着车门玻璃230实现光耦合,因此还能够进行车门玻璃230的裂纹检测。此外,在安装了智能钥匙系统的驾驶位的车门10处,车门玻璃230要求具有高的可见光透射率,因此,不会产生在光传输器件262与光传输器件163之间的光耦合中由车门玻璃的遮光加工引起的光衰减的问题。另一方面,车门玻璃230的介电常数通常显著大于空气,因此还具有能够以小的电能实现稳定的非接触的电磁耦合的优点。
图3是安装在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车门10中的光学装置和电气装置的框图。作为光学装置,包括:光学器件151;两条光纤152、155;三个光传输器件153、163、262;以及发光器件156。发光器件156根据门的状态(锁定或解锁、异常等)而改变发光颜色或闪烁状态。发光器件156的光依次经由光纤155、光传输器件262、光传输器件163、光传输器件153、光纤152达到至光学器件151。光学器件151将到达的光扩散后向外部发射。由此,驾驶者能够确认车门的状态(例如,门锁打开状态)。
车门10中的光学装置和电气装置的连接状态如下所述。车门把手侧电路110与车门把手侧耦合部119有线连接。车门把手侧耦合部119与中间连接器160的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通过电磁感应耦合而连接(耦合)。中间连接器160的窗外侧耦合部162隔着车门玻璃230而与窗内侧耦合部261相对,并与窗内侧耦合部261通过电磁感应耦合而连接(耦合)。窗内侧耦合部261与车门主体侧电路210有线连接。
另一方面,光学器件151通过光纤152与光传输器件153连接。光传输器件153通过光耦合与中间连接器160的光传输器件163连接(耦合)。光传输器件163经由车门玻璃230通过光耦合与光传输器件262连接(耦合)。光传输器件262通过光纤155与发光器件156连接。
车门把手侧电路110包括:天线111、门开锁检测器件112、门上锁检测器件113、以及接口电路118。天线111能够收发智能进入系统中的加密信号。门开锁检测器件112能够检测握持部131附近的外板201与门开锁检测器件112之间的静电电容。门上锁检测器件113能够检测其与离开握持部131的车门把手100的前部处的外板201之间的静电电容。
车门把手侧电路110的接口电路118利用上述的电磁感应耦合,与车门主体侧电路210的接口电路218电连接。两个接口电路118、218在本实施例中起到调制电路以及解调电路的功能,通过利用了由交流磁场引起的线圈的互感应的电磁感应耦合而相连。由此,可在车门把手侧电路110与车门主体侧电路210之间进行通信,并可从车门主体侧电路210向车门把手侧电路110进行供电,从而车门10可执行以下动作。
车门10利用上述的连接,能够实现以下动作。
(1)控制电路211随着持有智能钥匙(省略图示)的驾驶者接近车门把手100而自动开始无线验证,并基于验证结束而允许门锁解除。该无线利用车门把手100的天线111进行。
(2)控制电路211在允许了门锁解除的情况下,根据由于驾驶者接触握持部131而引起的门开锁检测器件112与外板201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动来解除门锁。
(3)控制电路211根据由于驾驶者接触车门把手100的前部而引起的门上锁检测器件113与外板201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动来锁门。
(4)控制电路211根据上述的各状态来操作驱动电路212以操作发光器件156的输出状态,并控制光学器件的发光状态。
图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车门10的车门把手100被进行转动操作了的状态下的剖面的放大剖面图。车门把手100依照乘员的手动操作,以安装在车门主体200上铰链部121为中心,相对于车门主体200绕Z轴旋转。车门把手100响应绕Z轴的旋转,使门开闭机构操作部122相对于车门主体200向Y轴方向平移移动,并操作门开闭机构手柄240。依照该操作,门开闭机构手柄24能够手动打开以及关闭解锁状态的车门10。
如果假定连接器体169没有弹性变形,车门把手侧耦合部119就会相对于车门主体200的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发生使彼此远离的相对平移运动和相对旋转运动。这是因为,车门把手侧耦合部119依照上述的转动操作而进行绕Z轴的旋转动作和Y轴方向上的平移动作的缘故。这些相对运动中的旋转运动通常由于车门把手100的握持部131与铰链部121之间的距离长而微小。另一方面,由于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的位置比握持部131更靠近铰链部121侧,因此平移运动也与握持部131的动作量相比较小。
从图4可知,这种微小的车门把手侧耦合部119与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之间的相对运动能够通过中间连接器160利用其连接器体169的弹性变形追随车门把手侧耦合部119的运动而被充分吸收。即,无论车门把手100转动与否,车门把手侧耦合部119与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的位置关系针对电磁耦合通过连接器体169的弹性变形而被充分维持。尤其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使两个感应耦合线圈119、161的轴向上的偏离量(角度)与距离两者都维持很小,因此,能够显著降低相互连接的磁力线的减少。由此可达到能够维持强电磁感应耦合的显著效果。
如此,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与车门把手100的转动操作无关地维持车门把手侧电路110与车门主体侧电路210之间的非接触通信和光耦合。另一方面,在有线连接的情况下,可动部件之间的线束的连接会引起下述问题:伴随部件可动的线束的弯曲或运动、摩擦、振动时的晃动、共振、防水处理的负担。
如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于诸如车门把手100与车门主体200这样的在两者间存在包括旋转运动和平移运动在内的复杂且微小的相对运动的可动部件之间的电磁连接,利用用于通过线圈的互感应进行通信和供电的电磁感应耦合,成功达到了申请当初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预想到的显著效果。
而且,这样的非接触通信能够提供能够完全排除电接触部分的设计自由度,因此能够抑制在以往的基于接触式电连接器的连接中由于接触不良引起的可靠性的下降和制造成本的增大。特别是,可动部分如上所述由于其动作容易引起接触不良,因此能够达到显著的效果。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可使用单一载波承载多个信号,因此即使要收发的信号的种类增加,也无需增加配线数,可实现具有高度的设计自由度和设计兼容性的通信-能量供应路径。而且,由于如上所述能够简化生产工序,因此为车门把手100的装配工序的自动化铺平了道路。
B.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车门的构成的补充项:
以下,追加对实施例的车门10的补充说明。如实施例所示,车门把手侧电路110典型的是电子上锁开锁电路。车门主体侧电路210是与车门把手侧电路110协作来控制车门的上锁开锁的主电路。车门主体侧电路210也可以被安装在车体内。从该意思来说,车门主体侧电路210也可以另称为“车体内的主电路”。
车门把手侧耦合部119与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均为线圈,是在保持电绝缘的状态下传输电信号的器件。车门把手侧耦合部119和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也可以将它们合起来另称为“一对磁耦合器”。如果将车门把手侧耦合部119和车门主体侧耦合部161中的一者表述为第一线圈,将另一者表述为第二线圈,则可将一对磁耦合器另称为由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构成并在车门把手侧电路与车体内的主电路之间传输信号的器件。另外,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相向配置。
由于连接器体169由弹性部件形成,因此连接器体169的一端被连结在车门把手100上,另一端被连结在车门主体200上。
依照以上另外的表述,实施例的车门10的特征还可以如下描述。车门10包括车门主体200、车门把手100、一对磁耦合器、以及弹性部件169。车门把手100可转动地被车门主体200支承,电子上锁开锁用的车门把手侧电路110被安装在车门把手100上。一对磁耦合器由第一线圈119和第二线圈161构成,在车门把手侧电路110与车体内的主电路210之间传输信号。弹性部件(连接器体169)的一端连结在车门把手100上,并且另一端连结在车门主体200上,该弹性部件随着车门把手100转动而变形。这里,第一线圈119和第二线圈161中的至少一个安装在弹性部件上,并且另一个被安装为与该一个线圈相向。具体地,第二线圈161安装在弹性部件上,第一线圈119被安装在车门把手100的与第二线圈相向的位置。通过如上构成,弹性部件抑制由车门把手转动引起的一对磁耦合器的相对位置偏离。
重申实施例的车门10的优点。车门把手侧电路和主电路可用线缆连接。但是,就柔软的缆线来说,缆线会随着车门把手转动而反复变形,从而线缆会随时间恶化。在车门把手和车门主体中安装无线电收发机,会增加成本。使用线圈的磁耦合器成本低,并且由于是非接触式的,因此不存在因转动引起的线缆反复变形的问题。这里,磁耦合器不同于伴有端子彼此间的物理接触的连接器,具有即便相对位置稍许偏离也能够传输电信号的特征。但是,如果一对磁耦合器的相对位置发生大的偏离,信号传输效率就会下降。上述的车门10使用即使不固定相对位置也能够传输信号的磁耦合器,并且抑制由车门把手转动引起的一对磁耦合器的相对位置偏离。从而,实施例的车门的构成能够采用低输出的磁耦合器。
实施例的车门把手100具有支承第一线圈119的把手侧支承部139。把手侧支承部139相当于沿车门把手的转动方向延伸的突起部。该突起部沿转动方向与弹性部件(连接器体169)可滑动地嵌合并连结。一对磁耦合器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同轴地并且彼此相对地分别配置在突起部和弹性部件上。
通过突起部(把手侧支承部139)和弹性部件(连接器体169)具有沿车门把手的转动方向嵌合的构造,在装配车门把手时同时突起部和弹性部件相嵌合。通过具有上述的构造,能够容易地进行包括信号传输路径的建立在内的车门把手的装配。
实施例的车门10还具有一对第二磁耦合器,该一对第二磁耦合器由第三线圈(窗外侧耦合部162)和第四线圈(窗内侧耦合部261)构成,与上述的一对磁耦合器串列连接,并与上述一对磁耦合器一起传输车门把手侧电路与主电路之间的信号。并且,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隔着车门玻璃230而相对配置。第二磁耦合器的优点如前述。
车门把手具有向外部发射光的光学器件151。实施例的车门10具有一对光耦合器153、160,该一对光耦合器153、160将配置在车体上的发光器件156发射的光传输至光学器件151。该一对光耦合器同轴地分别被配置在突起部(把手侧支承部139)和弹性部件(连接器体169)的位于磁耦合器内侧的位置上。
C.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这些具体例仅为例示性的,并不用于限定权利要求书。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包括对以上例示的具体例实施各种变形、变更后的方式。此外,本说明书和附图中说明的技术要素单独或通过各种组合起到技术效用,并不限定于申请时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此外,本说明书或附图中例示的技术可同时达到多个目的,并且自身具有可达到其中一个目的的技术效用。具体地,例如还可以实施如下的变形例。此外,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新的技术还可利用于车门以外的车辆部件之间的连接。
C-1: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车门把手与车门主体之间实现了电耦合以及光学耦合,但既可以只实现电耦合,也可以只实现光学耦合,也可以如实施例那样两种耦合都实现。本发明中可用的耦合可以是一般的非接触的电磁耦合。但是,如果在天线111与车内电路之间的通信中应用光耦合来进行光通信,则具有能够防止第三者的窃听来提高机密性的优点。而且,如果全部用光回路构成,则例如用于向乘员通知门锁状态的指示用光和通信用光都能够通过同一路径来发送,因此能够实现简单的安装。
C-2:在上述的实施例和变形例中,设置了车门把手与车门主体之间的耦合以及车门主体内部的隔着车门玻璃的耦合这两种电磁耦合,但例如既可以设置其中任一种耦合,或者三种以上的耦合。但是,当用单一的电磁耦合来实现车门把手与车门主体的连接时,该耦合优选为隔着车门玻璃的耦合。由此具有以下优点:能够不再需要用于避开车门玻璃的移动范围的长路线,并且还能够利用光耦合进行车门玻璃的裂纹检测。
C-3:在上述的实施例和变形例中,使用了通过将车门主体侧耦合部、窗外侧耦合部、光传输器件以及配线使用弹性材料模制成型而制造的中间连接器,但并非必须使用中间连接器。但是,如果使用中间连接器,则具有能够在车门把手至车门玻璃的车厢内侧设置被构成为在车门把手至车门玻璃的路径中配线和光回路完全不暴露的通信路径的优点。而且,中间连接器由于用弹性材料被模制成型,因此,能够简单地实现即使由于车门把手进行转动操作而车门把手侧耦合部进行包括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复杂运动也能够追随这两者的构成。
而且,还具有如下优点:即使在车门主体侧的设计变更中改变了配线路线,也能够不变更车门把手的设计而仅通过变更中间连接器的设计来应对。这样的优点具有使得向其它车型的应用变得容易的优点。
C-4:
在上述的实施例和变形例中,车门把手侧电路是用于实现智能钥匙系统的功能的电路,但例如也可以是一并实现其它功能的电路,或者也可以是实现智能钥匙系统的功能以外的功能的电路。车门把手侧电路可以与车门主体所具有的车门主体侧电路交换信号和能量(电能或光能)中的至少一种。
C-5:在上述的实施例和变形例中,通过车门主体侧耦合部(在实施例中为连接器体169)追随运动而抑制了车门主体侧耦合部与车门把手侧耦合部的相对运动,但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由支承车门把手侧耦合部的把手侧支承部139侧弹性变形,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双方均弹性变形。而且,变形不限于弹性变形,例如也可以通过设置连杆机构这样的机构来实现。此外,无需如上述那样削减相对旋转运动和相对平移运动两者,也可以只削减其中一者。如此,本发明可用的支承构成可以广泛地构成为使得把手侧支承部和车门侧支承部中的至少一者抑制因为车门把手转动而引起的车门把手侧耦合部和车门主体侧耦合部的相对运动。

Claims (4)

1.一种电磁耦合装置,其将车门把手侧电路和车门主体侧电路电磁连接,所述车门把手侧电路适于设置在相对于车门主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车门主体的车门把手上,所述车门主体侧电路适于设置在所述车门主体上,所述电磁耦合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车门主体具有相对于所述车门主体能够升降的车门玻璃,
所述电磁耦合装置包括:
与所述车门把手侧电路电磁连接的车门把手侧耦合部;
与所述车门把手侧耦合部以非接触的方式电磁耦合的车门主体侧耦合部;
将所述车门把手侧耦合部支承在所述车门把手上的把手侧支承部;
将所述车门主体侧耦合部支承在所述车门主体上的车门侧支承部;
窗外侧耦合部,其被配置在所述车门玻璃的与所述车门把手相同的一侧,并与所述车门主体侧耦合部电磁连接;以及
窗内侧耦合部,其被配置在所述车门玻璃的与所述车门把手相反的一侧,并与所述车门主体侧电路电磁连接,
所述把手侧支承部和所述车门侧支承部中的至少一者抑制由于所述车门把手转动而引起的所述车门把手侧耦合部与所述车门主体侧耦合部的相对运动,
所述窗外侧耦合部和所述窗内侧耦合部被配置在隔着所述车门玻璃而相对的位置上并电磁耦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其中,
所述车门侧支承部和所述把手侧支承部彼此嵌合,
所述相对运动通过所述车门侧支承部和所述把手侧支承部中的至少一者弹性变形而被抑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其中,
所述电磁耦合包括基于无线电波的耦合和基于光的耦合。
4.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主体;车门玻璃,其相对于所述车门主体能够升降;以及车门把手,其相对于所述车门主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车门主体,
所述车门主体包括:
车门主体侧电路;
车门主体侧耦合部;
支承所述车门主体侧耦合部的车门侧支承部;
窗外侧耦合部,其被配置在所述车门玻璃的与所述车门把手相同的一侧,并与所述车门主体侧耦合部电磁连接;以及
窗内侧耦合部,其被配置在所述车门玻璃的与所述车门把手相反的一侧,并与所述车门主体侧电路电磁连接,
所述车门把手包括:
车门把手侧电路;
与所述车门主体侧耦合部以非接触的方式电磁耦合并与所述车门把手侧电路电磁连接的车门把手侧耦合部;以及
支承所述车门把手侧耦合部的把手侧支承部,
通过所述车门侧支承部和所述把手侧支承部中的至少一者的变形来抑制由于所述车门把手转动而引起的所述车门把手侧耦合部和所述车门主体侧耦合部的相对运动,
所述窗外侧耦合部和所述窗内侧耦合部被配置在隔着所述车门玻璃而相对的位置上并电磁耦合。
CN200980140415.6A 2009-06-11 2009-06-11 电磁耦合装置、具有电磁耦合装置的车门把手以及车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73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60702 WO2010143292A1 (ja) 2009-06-11 2009-06-11 電磁結合装置、および電磁結合装置を有するドアハンドル並びに車両用ドア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7302A CN102177302A (zh) 2011-09-07
CN102177302B true CN102177302B (zh) 2013-08-14

Family

ID=43308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041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7302B (zh) 2009-06-11 2009-06-11 电磁耦合装置、具有电磁耦合装置的车门把手以及车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46936B2 (zh)
EP (1) EP2441904B8 (zh)
JP (1) JP5107458B2 (zh)
CN (1) CN102177302B (zh)
WO (1) WO20101432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13538B2 (ja) * 2012-02-17 2014-06-0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非接触充電装置
US9240276B2 (en) * 2012-11-27 2016-01-1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Induction powered panels
US9452722B2 (en) 2012-11-27 2016-09-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Induction powered panels
DE102013012489A1 (de) * 2013-07-26 2015-01-29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Hallstadt Türgriffsystem für eine Fahrzeugtür
CN104779706A (zh) * 2014-01-10 2015-07-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车用可动部件辅助系统及车辆
JP6211506B2 (ja) * 2014-12-03 2017-10-1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開閉体の開閉検知装置
DE102015101733A1 (de) * 2015-02-06 2016-08-11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0840740B2 (en) * 2015-04-14 2020-11-17 Hanchett Entry Systems, Inc. Compact power transfer mechanism using induced EMF
DE102015119476A1 (de) * 2015-11-11 2017-05-11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Fahrzeugtürgriff mit Antennenanordnung
DE102015225840A1 (de) * 2015-12-18 2017-06-22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ischer Stellantrieb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2017141645A (ja) * 2016-02-12 2017-08-1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6700585B2 (ja) * 2016-02-29 2020-05-2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
JP6512149B2 (ja) * 2016-03-28 2019-05-1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FR3067528B1 (fr) * 2017-06-13 2020-10-09 Continental Automotive France Dispositif de tele-alimentation, de capteur de position et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pour poignee deployante de porte
FR3067529B1 (fr) 2017-06-13 2019-06-28 Continental Automotive France Dispositif de tele-alimentation, de capteur de position et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pour une porte a poignee deployant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FR3071001B1 (fr) * 2017-09-14 2021-01-01 Continental Automotive France Dispositif de tele-alimentation repeteur de communication sans contact pour une poignee de port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DE102019124217A1 (de) * 2019-06-11 2020-12-17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Anordnung
JP7415609B2 (ja) 2020-01-30 2024-01-17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施解錠モジュール及びドアハンドルモジュール
FR3106843A1 (fr) * 2020-01-31 2021-08-06 Vitesco Technologies Dispositif de detection d’intention de verrouiller ou de deverrouiller une portiere de vehicule et procede de detection associ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0121A (zh) * 2003-04-22 2004-10-27 ���ž�����ʽ���� 车门把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0786A (ja) * 1993-10-01 1995-04-18 Yaskawa Electric Corp 無配線ロボット
FR2789433B1 (fr) * 1999-02-05 2001-04-13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Systeme de securite pour un ouvr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2002096657A (ja) 2000-09-22 2002-04-02 Denso Corp 電気機器の組付構造
JP2004216981A (ja) 2003-01-10 2004-08-05 Yazaki Corp 非接触近距離通信装置
JP2004239008A (ja) * 2003-02-07 2004-08-26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アウトサイドハンドル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コネクタ
JP2006019215A (ja) * 2004-07-05 2006-01-19 Fci Asia Technology Pte 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4384070B2 (ja) * 2005-02-28 2009-12-16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4535014B2 (ja) 2006-03-22 2010-09-0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ドアハンドル
DE602007000993D1 (de) * 2006-03-16 2009-06-10 Aisin Seiki Türgriff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e
JP2007254993A (ja) 2006-03-22 2007-10-04 Toyoda Gosei Co Ltd 車両の外装用ドアハンドル
JP4656579B2 (ja) 2006-03-29 2011-03-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接続構造及びクランプ部材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0121A (zh) * 2003-04-22 2004-10-27 ���ž�����ʽ���� 车门把手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25879A 2000.08.15
JP特开2004-239008A 2004.08.26
JP特开2006-233714A 2006.09.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40479A1 (en) 2011-06-16
EP2441904A1 (en) 2012-04-18
EP2441904B8 (en) 2015-11-25
EP2441904B1 (en) 2015-10-07
EP2441904A4 (en) 2014-09-17
JP5107458B2 (ja) 2012-12-26
CN102177302A (zh) 2011-09-07
WO2010143292A1 (ja) 2010-12-16
US8946936B2 (en) 2015-02-03
JPWO2010143292A1 (ja) 201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7302B (zh) 电磁耦合装置、具有电磁耦合装置的车门把手以及车门
CN103164893B (zh) 盖锁闭控制装置
CN100414913C (zh) 串行的数据总线、运动系统及用于事件驱动地传输消息的方法
CN102597392B (zh) 带有机械复位机构的把手设备
JP4045275B2 (ja) 運転者承認システム
CN102844512B (zh) 具有被动门禁组件和照明组件的门外把手
US11299923B2 (en) Drive arrangement for a closure element of a motor vehicle
CN205509143U (zh) 充电枪的锁止装置
JP2004239008A (ja) アウトサイドハンドル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コネクタ
CN207245477U (zh) 一种车窗自动控制系统及汽车
CN201951386U (zh) 汽车车身控制系统
CN207245399U (zh) 新型智能机柜锁
CN206501094U (zh) 一种移动式变电站工具智能存储设备
CN109629927A (zh) 防盗电动车电池组机构
CN208915300U (zh) 用于交通工具的锁具和相应的交通工具
CN214587046U (zh) 一种行人与机器人兼顾通行的门禁装置
CN205277081U (zh) 一种门锁
CN115416590A (zh)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CN204661055U (zh) 一种智能电梯
CN102145671A (zh) 汽车车身控制系统
CN206667974U (zh) 智能二维码锁
CN207895671U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系统
CN205692000U (zh) 一种控制汽车驱动型式的集成开关
CN216034246U (zh) 一种包括密码输入条的车辆免钥匙舒适进入模块
CN214335804U (zh) 一种基于手机App控制的非接触式智能钥匙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