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7392B - 带有机械复位机构的把手设备 - Google Patents

带有机械复位机构的把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7392B
CN102597392B CN201080047291.XA CN201080047291A CN102597392B CN 102597392 B CN102597392 B CN 102597392B CN 201080047291 A CN201080047291 A CN 201080047291A CN 102597392 B CN102597392 B CN 1025973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p member
handle device
door
actuation unit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72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7392A (zh
Inventor
迪尔克·米勒
马里奥·克里斯滕森
斯特凡·默尼希
克里斯托夫·布劳纳
马丁·维特
诺贝特·黑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2597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7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7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73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7Pop-out handles, e.g. sliding outwardly before rot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10Illuminating devices on or for locks or keys; Transparent or translucent lock parts; Indicator ligh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 E05B81/76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3Handles creating a completely closed wing sur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57Operators with knobs or handl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上能运动的门(11)或类似物的闭锁装置(12)的把手设备(10),带有把手部件(51),该把手部件以能相对车辆的门(11)运动的方式支承并且能在静止姿态(Ia)和运行姿态(Ib、Ic)之间运动,其中,把手部件(51)在静止姿态(IA)中布置成与门的外侧(11.5)齐平并且在运行姿态(Ib、Ic)中从门的外侧(11.5)呈突出部状地伸出,其中,把手部件(51)能在运行姿态(Ib、Ic)中用于打开门(10),并且其中,此外设置有操纵单元(33),借助该操纵单元,把手部件(51)能够至少从静止姿态(Ia)转入第一运行姿态(IB)。在此按照本发明设置如下,即,操纵单元(33)以能枢转的方式支承。

Description

带有机械复位机构的把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上能运动的门或类似物的闭锁装置的把手设备。在此,把手设备具有把手部件,该把手部件能相对车辆的门运动地支承并且能在静止姿态和运行姿态之间运动。在静止姿态中,把手部件布置成与门的外侧齐平并且在运行姿态中把手部件从门的外侧呈突出部状地伸出,其中,把手部件能在运行姿态中为了打开门而操作。此外,在这种把手设备中设置有操纵单元,借助该操纵单元,把手部件能够至少从静止姿态转入第一运行姿态。
背景技术
依据类属的现有技术例如在文本DE 10 2004 036 663 A1中公开。在此情况下,可比较的把手部件在静止姿态中受弹性加载并且通过按键锁紧在静止姿态中。在操纵按键的情况下,该按键释放受弹性加载的把手部件,其中,弹性力将把手部件从静止姿态转入运行姿态。把手部件可以从这个姿态转入最终姿态或第二运行姿态,以便操纵闭锁装置。但这类把手设备的缺陷在于,以能运动的方式支承的把手部件必须从运行姿态返回地转入到静止姿态。这一点仅可以通过其它手动的操纵进行或通过电子机械式的驱动器进行。但由此明显降低了这类把手设备的舒适性。在手动的把手复位机构的情况下也存在的风险是,把手部件不从其运行姿态转入静止姿态,其中,把手部件接着干扰性地从门的外侧伸出。因此就失去了表面齐平的把手设备的优势。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具有简单的操作和很高的安全性的把手设备。为了解决前述任务,建议了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特征的、尤其是具有特征部分特征的把手设备。本发明其它有利的设计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
按照本发明,在把手设备中以能枢转的方式支承有操纵单元,以便将把手部件从其静止姿态转入第一运行姿态。因此选择性地设置如下,即,操纵单元设有操纵元件,该操纵元件机械地与把手部件协作并且在操纵时将把手部件转入运行姿态中。在此情况下,把手部件以如下方式受弹性加载,即,将把手部件总是压入其静止姿态中,其中,尤其操纵元件克服弹性力起作用。
在本申请的意义中,将门的概念使用于能运动的活门、能运动的盖或类似物。
按本发明的把手设备具有第一和第二模块,以便将把手设备更容易地装配在车辆的门上。第一模块包含把手保持装置,用此将第一模块布置在门的内侧上。第二模块包含把手壳并且被布置在门的外侧上。在此,以能运动的方式将把手部件附加地支承在把手壳上。伴随着把手壳在车辆上的装配同时也一起装配了把手部件。因此按本发明的把手设备具有的优势在于,把手设备的需要的装配步骤可以不是在车辆制造商那里,而是在把手设备的制造时,也就是说在把手设备的制造商那里已经被实施。由此明显简化了最终装配以及降低了与之相关的成本。可以将预装配也至少部分自动化地执行,与之相反把手设备在车辆的门上的最终装配则总是需要人工的操作。
此外,可以在按本发明的把手设备中设置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以如下方式机械地连接,从而使得把手设备保持在门上。由此可能的是,将把手设备仅通过两个模块的连接以位置固定的方式布置在门上。为此目的,可以在第二模块上设置有卡止元件,这些卡止元件与对卡元件在第一模块上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协作。相宜地,这些卡止元件可以设计成夹子(Klips)或插塞连接器或类似物,这些卡止元件与相应的对卡元件、例如形式为突出部或凹座或类似物协作。也可以考虑的是,将两个模块通过至少一个附加的附着元件相互连接。这个附着元件例如可以由螺栓、铆钉或销钉或保险板构成。已证明特别有利的是,第二模块与第一模块通过保险板连接,将该保险板在门内部侧在把手保持装置处推上(aufgeschoben)并且形状锁合地与第二模块的设计成突出部的卡止元件协作。使用这种保险板具有如下优势,即,可以进行把手设备在门上的或多或少的不需要工具的最终装配。此外,冲击或其它机械影响不会解除两个模块之间的连接。
按本发明的把手设备通常仅通过穿孔或者说开口被装配到门中。基于大的穿孔特别简单的是,将第一模块布置在内侧并且将第二模块布置在外侧并且相互连接。为了已经达到预校准,穿孔可以具有校准器件,这些校准器件例如作为凹座或突出部布置在穿孔的边缘中。这些校准器件与对接校准器件在把手设备上形状锁合地协作。由此,这种校准器件仅允许了把手设备在门的穿孔的区域中的唯一的经预先限定的布置。这种校准器件也可以由在穿孔的边缘上的经冲压的凸缘构成。穿孔的形状也已经可以被用作校准器件。此外,穿孔的经凸出的(abgesetzter)或经深拉的边缘具有的优势在于,可以将把手设备在这个区域中布置成与门的外侧齐平。
同样可以考虑的是,把手部件能至少在静止姿态和运行姿态之间运动,其中,把手部件尤其在静止姿态中基本上与门的外侧齐平以及在运行姿态中从门的外侧突起。由此可能的是,把手设备设计成基本上与外门齐平。这类把手设备具有的优势在于,该把手设备不在车辆运行时从外侧突起并且由此能够可靠地避免风噪,尤其在车辆高速的情况下。此外,也可以降低事故风险,尤其是针对行人或另外的人员,因为没有把手设备的部件呈突出部状地从门的外侧伸出。基于这个问题,例如在汽车中将侧视镜设计成可折叠的,将该侧视镜然后在有人员接触的情况下挠性地内折。此外,与外门齐平布置的把手设备的把手部件可以明显要比伸出门的外侧的把手部件更少污染。由此表面齐平的把手设备具有主要的优势。
在之前描述的表面齐平的把手设备中可以设置,在门内、尤其在门板内的穿孔基本上通过把手壳闭合。在此情况下,把手壳尤其可以和把手保持装置一起将把手设备形状锁合地和/或力锁合地保持在门板的开口中。在本发明的这种设计方案中同样可以取消的是,将第一和/或第二模块用附加的附着器件直接附着在门上。
改善本发明的措施可以设置如下,即,第一模块具有锁定单元,该锁定单元用于锁紧把手部件。在此情况下,尤其可以将锁定单元通过操纵单元或手动地或自动地操纵。同样可以考虑的是,第一模块具有锁芯,锁芯用于手动地解锁安全系统,由此闭锁装置能借助把手部件操作。由此可以将按本发明的把手设备的所有主要构件都预装配在把手设备的第一模块或者说第二模块上,其中,最终装配仅由两个模块在车辆上的连接构成。在这种最终装配之后,仅还必须将把手设备与机械的传递元件例如为了中央联锁或与闭锁装置或与形式为向安全系统或向车辆电子装置的电导线的电传递元件进行连接。机械的传递元件可以例如由鲍登线或导杆构成,其将把手部件的枢转运动或者说在把手部件上的作用的牵引力传递到闭锁装置处。
也可以在第一模块上预装配弹性元件,由此可以将能运动的把手部件在最终装配之后用相应的弹性力加载。由此,这个弹性元件在两个模块的连接之后作用到能运动的把手部件上。在此,弹性力可以用于使把手部件移入或移出。
布置在第一模块上的之前已经提到的锁定单元可以在锁紧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被运动,其中,在释放位置中使得把手部件能够运动并且在锁紧位置中阻止把手部件的运动。由此,该锁定单元也可以用作撞击锁定装置,因为倘若尤其在车辆事故的情况下加速度力作用到把手部件上,锁定单元防止门的不期望的打开。优选地,锁定单元总是占据其锁紧位置并且仅为了把手部件从静止姿态运动到运行姿态而被转入为此所需的释放位置中。由此,把手部件原则上在静止姿态中通过锁定单元锁紧。为此目的,锁定单元可以具有锁定元件,由此在锁定单元的锁紧位置中形状锁合地保持把手部件并且在锁定单元的释放位置中以能运动的方式释放把手部件。把手部件本身可以在其静止姿态之外,除了第一运行姿态还具有第二运行姿态。在第一运行姿态中,把手部件略微从其余的把手设备中移出或者说枢转出,从而该把手部件对于操作者而言很容易够到。该把手部件可以从那里出来地通过牵引力转入第二运行姿态中。在该第二运行姿态中,把手部件要比在其第一运行姿态中进一步从门的外侧伸出。把手部件从第一运行姿态到第二运行姿态的运动可以用于,尤其是通过传递元件机械地操纵闭锁装置。闭锁装置本身可以由锁构成,该锁可以锁闭门。在第二运行姿态中,将闭锁装置打开,其中,操作者可以在把手部件上将门拉开。取代所提到的传递元件显然可以考虑,在把手部件从其静止姿态在必要时经由第一运行姿态转入第二运行姿态时激活电气构件、特别是开关,开关接下来相应地操控闭锁装置,由此锁可以被打开和/或以电子机械的方式锁上。
此外可以选择性地设置,用于操纵锁定单元的操纵单元对门的外侧掩盖锁芯。在手动操纵操纵单元的情况下,该操纵单元至少部分释放锁芯。在操纵单元的该操纵的情况下,同时释放把手部件。同样可以考虑的是,锁定单元额外用作针对把手部件的机械驱动器。在此,锁定单元不仅释放把手部件,而且可以将把手部件也从静止姿态转入第一运行姿态。为此可以使用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的锁定元件,其中,第一端部布置在操纵单元上并且第二端部与把手部件协作。锁定元件本身可以具有经斜削的凸缘,该凸缘与把手部件上的凸轮或突出部机械地协作,其中,可以产生把手部件的从静止姿态到第一运行姿态的所需的枢转运动,在第一运行姿态中,锁定元件的凸缘将把手部件在突出部上压出。
此外可以设置,操纵单元具有用作接触面的挡板。该挡板可以布置成在未操纵的状态下与门的外侧齐平并且尤其掩盖锁芯。由此,用于操纵单元的挡板同时满足两个功能,因为它一方面可以是针对锁芯的保护并且另一方面可以用作操纵面。已证明特别有利的是,挡板以能取下的方式设计,从而使得将锁芯完全释放,即使此外操纵单元掩盖锁芯。能取下的挡板可以设计成能在操纵单元处、尤其在操纵元件处推上并且与该操纵元件经由卡止器件和对卡器件锁止。相宜地,将挡板在第一和第二模块布置在门上之后才推上。由此,挡板也可以用于封闭把手壳的敞开的部分,该敞开部分没有由在静止姿态中的把手部件闭合。因此可以达到表面齐平的把手设备,即使额外存在用于锁紧把手部件的锁定单元。
把手设备同样可以额外设有电子单元,该电子单元例如是安全系统的构件。电子单元也可以用于实现在车辆的门上的侧向前方照明。但电子单元也可以包括接近式传感器或天线或类似物。安全系统可以本身是进入授权系统和/或行驶授权系统。由此,通过电子单元可以实现例如通过ID发送器对车辆的以无钥匙方式的进入。
在该处还要提及的是,将把手部件在按本发明的把手设备中纯手动地从其静止姿态转入其第一和/或第二运行姿态。倘若把手部件机械地在其静止姿态和其运行姿态之间切换,那么存在用于把手部件的复位机构的相应的弹性元件。
本发明还描述了用于装配把手设备的方法,该把手设备用于车辆的闭锁装置的操作。把手设备在此包含第一模块,该第一模块具有把手保持装置并且该第一模块借助把手保持装置布置在门的内侧上。此外,把手设备具有第二模块,将该第二模块布置在门的外侧上并且包含有把手部件,其中,将把手部件为了操作把手设备而以能相对门运动的方式支承。在此情况下现在如下地设置,即,将第一和第二模块预装配,其中,至少由把手壳和以能运动的方式支承在把手壳上的把手部件来预装配第二模块,并且接下来将两个经预装配的模块为了最终装配附着在门上。通过这种最终装配,应当引起把手设备在门上的功能性。如已经之前阐释的那样,仅还将电气的和/或机械的传递元件联接到把手设备上。由此,装配方法的特征在于在车辆的门上的简单的最终装配。所有其余的装配步骤可以已经在把手设备的制造商那里被预装配,其中,尤其可以利用以机器方式执行的装配步骤。
此外,可以在装配方法中设置,将第一模块由把手保持装置和锁定单元构成,其中,尤其是锁定单元具有操纵单元。锁定单元也可以不仅用于把手部件的锁定,还可以用于把手部件的驱动器。此外,可以在第一模块的把手保持装置上预装配弹性元件和/或锁芯,其中,在最终装配之后,特别是弹性元件与把手部件机械地协作并且锁芯用于手动解锁安全系统。此外,第一模块可以与第二模块锁止,其中,门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模块之间。为了这种锁止,可以在第二模块上设置有卡止元件,这些卡止元件与第一模块上的相应的对卡元件协作。为了第一和第二模块的连接的保险,可以尤其设置附加的附着元件,因此两个模块即使在强烈的冲击和其它影响的情况下也不会相互脱开。
此外可以选择性地设置,将挡板附着在把手部件上和/或将其它的挡板附着在操纵单元上。挡板在把手部件上的布置通常在预装配第二模块的情况下进行。与之相反,用于操纵单元的挡板的附着在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在门上连接之后才发生。当然也可以考虑的是,该用于操纵单元的其它挡板也在预装配时被附着。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其它有利的措施和特征由接下来的说明以及所示的图得出。附图中在多个实施例中示出本发明。其中:
图1是按本发明的把手设备的分解图,带有第一和第二模块;
图2是在把手部件的静止姿态中的按本发明的把手设备的三维侧视图;
图3a是相对图2可比较的侧视图,但在把手部件的静止姿态中且在锁定单元的锁紧位置中;
图3b是由图3a的可比较的把手设备,但在把手部件的第一运行姿态中且在锁定单元的释放位置中;
图4a是在把手部件的静止姿态中的到作为表面齐平的门外把手的按本发明的把手设备上的俯视图;
图4b是在把手部件的第二运行姿态中的到由图4a的可比较的把手设备上的俯视图;
图5是按本发明的把手设备在锁紧状态下的背侧的三维视图;以及
图6是其它按本发明的把手设备的三维剖视图,其中细节示出了带有操纵单元的锁定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用分解图示出了按本发明的把手设备10,其中,这个把手设备10具有第一模块30和第二模块50。将这个把手设备10附着在门11上,为此在车辆的情况下在门板11.1中设置有开口11.2。把手设备10在门11上的附着也被标称为最终装配,将该最终装配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第一模块30布置在门11的内侧11.4上并且第二模块50布置在门11的外侧11.5上。可以将这两个模块30、50通过卡止元件和对卡元件相互形状锁合地和/或力锁合地连接。在图1的实施例中,卡止元件54.6附着在属于第二模块50的把手壳54上。相应的对卡元件31.4此外布置在把手保持装置31上,该把手保持装置是第一模块30的部分。卡止元件54.6由呈倒钩形的或者说弹性支承的突出部构成,这些突出部与对卡元件31.4尤其是形状锁合地协作,其中,对卡元件31.4由穿孔构成。在图5和图6中能很好地看到卡止元件54.6与对卡元件31.4的协作。为了将把手设备10也防振荡和冲击或其它外部影响地保险地保持在门11上,可以额外设置有附着元件14,该附着元件将两个模块30、50相互连接。这个附着元件14在图1中作为保险板示出,该保险板将两个模块30、50形状锁合地相互连接。在图5中,附着元件14在最终装配状态下能在把手设备10上看到。由此把手设备10的拆卸仅当释放门11的向内侧11.4的入口时才有可能。为此必须首先移除附着元件14,以便然后解除卡止元件54.6和对卡元件31.4之间的连接。
如图1中进一步可以看到,第一模块30具有锁定单元32,该锁定单元用于锁紧把手部件51。锁定单元32本身可以通过操纵单元33操纵。操纵单元33包含操纵元件33.1,该操纵元件例如设计成活节摇杆。此外,操纵单元33具有弹性元件33.2,由此操纵元件33.1能自动转入锁紧位置IIa。为了操纵元件33.1能转动或能枢转地布置在把手保持装置31上,设置有两个支承销37,它们与相应的穿孔33.4在操纵元件33.1内协作。此外,操纵单元33具有容纳部33.3,该容纳部用于锁定单元32的锁定元件32.1。为了使得操纵单元33能够简单且舒适地操纵,操纵单元配设有挡板34,该挡板尤其可逆地能拆装地借助保持器件布置在操纵元件33.1上。操纵单元33与其操纵元件33.1在图6中细节地示出。此外,操纵单元33的工作方式更详细地由图3a和图3b得出。
此外由图1可知,第一模块30除了把手保持装置31外还具有锁芯35。这个锁芯35位于把手保持装置31上的锁芯容纳部31.1内。将锁芯35通过设计成保险板的附着元件13形状锁合地保持在该锁芯容纳部31.1中。此外,第一模块30具有用于把手部件51(第二模块50)的弹性元件36。该弹性元件36借助保持装置31.7可靠地布置在把手保持装置31上。保持装置31.7由两个伸出的销钉构成,这两个销钉形状锁合地嵌入到弹性元件36中。在图1中,弹性元件36用作针对把手部件51的复位元件,因此把手部件可以自动被转入其静止姿态Ia中。为此目的,弹性元件36在其两个呈螺旋形的区域之间具有经拉出的接片区域,该接片区域与把手部件51,特别是支承臂51.4机械地协作。由此,弹性元件36在已装配状态下施加持久的复位力到在把手部件51的运行姿态Ib、Ic中的把手部件51上。
把手设备10的第二模块50包含把手壳54和支承在把手壳上的把手部件51。倘若把手部件应当用于容纳电子单元53,那么把手部件51本身可以由多个单个部件构成。为此目的,可以在把手部件51内设置有空腔51.1,电子单元53可以被埋入该空腔中。为了闭合空腔51.1并且保护电子单元53不受环境影响,可以设置有挡板52,该挡板尤其可以通过卡止器件52.3利用对卡器件51.6被布置在把手部件51上。附加地,可以将挡板52借助保持器件56在把手部件51上保险。该保持器件56可以具有螺栓。在当前由图1的实施例中,该挡板具有在开口52.1中的覆盖装置52.2,其中,覆盖装置52.2用作针对电子单元53的天线。相宜地,在这种情形下导电地设计覆盖装置52.2。电子单元53可以与安全系统或其余车辆电子装置连接,其中,将电导线通过把手部件51,尤其是支承臂51.4引导到门内部中。在那里,可以将电子单元53的导线借助插塞触头与安全系统或其余的车辆电子装置电连接。电子单元53用于主动的或被动的进入系统和/或属于行驶授权系统,特别是驶离锁定装置。此外,电子单元53也可以具有电容式传感器或接近式传感器或类似物。也可以考虑的是,电子单元53设有发光源,发光源用于实现借助把手设备10的前方区域发光。为此目的,在把手部件51的挡板52中的覆盖装置52.2透光地设计。
为了将把手部件51以能支承的方式布置在把手壳54上,在支承臂51.4中设置有穿孔51.3,该穿孔与支承销55形成与把手壳54的转动支承装置。为了形状锁合地容纳支承销55,同样在把手壳54的支承臂54.3中设置有相应的穿孔。把手壳54与把手部件51对照地具有两个平行的支承臂54.3,将把手部件51的支承臂51.4在这两个平行的支承臂54.3之间引导。显然也可以考虑各自的支承臂的互补的布置。为了使把手部件51具有侧向稳定的引导装置,把手部件配设有与把手壳54机械地协作的活节引导装置51.2。把手壳54本身具有开口52.1,把手部件51完全或部分地当把手部件保持在静止姿态Ia中时放置到这个开口中。此外,在把手壳54中设置有用于操纵单元33、尤其是操纵元件33.1的穿孔54.4。把手壳54同样具有其它的用于锁芯35的穿孔54.5。但不必每个按本发明的把手设备10都配设有锁芯35,因为通常在现有的进入授权系统中,仅驾驶员侧或者副驾驶员侧设有机械的锁芯35。
第二模块50可以恰如第一模块30那样在把手设备10的制造商那里被预装配,从而使得只还需要将两个模块30、50为了在门11上的最终装配而结合。接下来还必须将传递元件由能运动地支承的把手部件51向门11内的闭锁装置12联接。相应的闭锁装置12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为锁。通常将门11通过如下方式打开,即,在能运动的把手部件51上拉动,由此将把手部件51转入运行姿态Ic并且将这个运动借助传递元件用于打开闭锁装置12,从而门11不再机械地锁闭。通过其它作用到把手部件51上的牵引力可以使得门11然后枢转打开。
在图2中以三维侧视图示出了把手设备10的其它实施例。在此未示出门板11.1,以便由此能完整地看到把手设备10。该把手设备10通过如下方式与由图1的把手设备10区别,即,不使用锁芯35。此外,当前的把手设备10处在已装配的状态中,其中,把手部件52位于静止姿态Ia中并且锁定单元32与其操纵单元33布置在锁紧位置IIa中。在当前情况下,操纵单元33的挡板34和把手部件51的挡板52布置成与把手壳54的边缘54.1齐平。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个实施例。因此把手部件51显然也可以在其静止姿态Ia中从把手壳54中伸出。相同地也适用于带有其操纵单元33的锁定单元32。为了得到轻的且尽管如此仍最为稳定的把手设备10,把手保持装置31具有呈盆形的结构31.5。在由图2的实施例中,将如图1中那样的把手部件51借助弹性元件36机械地转入静止姿态Ia中。从该图2中的侧视图清楚可知,把手壳54的侧向支承臂54.3包括活节引导装置51.2并且在把手部件51的转动运动的情况下在侧向稳定化。同样可以看到卡止元件54.6,这些卡止元件在下方从把手保持装置31中伸出,以便能够必要时手动地在拆卸把手设备10的情况下进行操纵。为此目的,各平行对置的卡止元件54.6(也参见图5)仅必须被挤压(zusammendrücken),其中,同时地将把手壳54从把手保持装置31向外去地压出门板11.1。倘若也使用了附着元件14,那么之前同样移除该附着元件。接下来把手设备10在拆卸时分解为第一模块30和第二模块50。在图5中详细示出了对置的卡止元件54.6。
在图4a和图4b中可以看到表面齐平的把手设备10的原理。在图4a中示出了在把手部件51的静止姿态Ia中以及在锁定单元32的锁紧位置IIa中的按本发明的把手设备10。该把手设备10布置成基本上与门11的外侧11.5齐平。由此清楚的是,这样的把手设备10尤其在车辆的高速度下不产生或仅产生很小的风阻。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风噪。也不会发生把手部件51的污染,因为实际上的操纵面指向内侧11.4。因此把手部件51的操纵面也可以几乎不污染,因为它并不与环境直接接触。如开头也提及的那样,可以即使在人员事故的情况下减小事故风险,因为把手设备10本身不提供针对人员的作用面。
在由图4a的实施例中,在把手部件51中的电子单元53具有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通过在开口52.1中的窗口52.2在把手部件51内产生发光水平63。发光器件可以例如通过接近式传感器或借助由ID发送器的信号被控制。因此,一旦周围昏暗且ID发送器在车辆外被激活,则例如发光器件发出发光水平63,以便开始对车辆的进入。发光器件也可以当ID发送器的依据类属的识别已进行时才被接通。由此接通过程可以被联接到进入授权系统的解锁过程上。
在图4b中示出了运行中的表面齐平的把手设备10。在此,操纵操纵单元33,以便将锁定单元32从其锁紧位置IIa转入释放位置IIb。在该释放位置IIb中,把手部件51不再通过锁定单元32形状锁合地保险。同时,操纵单元33的操纵可以用于将把手部件51从其静止姿态Ia转入第一运行姿态Ib。在该第一运行姿态Ib中,可以将把手部件51为了进一步的操纵而由使用者抓取。通过把手部件51从其第一运行姿态Ib转入其第二运行姿态Ic,相应的传递元件可以将到把手部件51上的经导入的牵引力传递到闭锁装置12上,以便打开该闭锁装置。
在该处要提及的是,操纵单元33也仅可以用于将把手部件51从其静止姿态Ia转入其第一运行姿态Ib。由此,操纵单元33在这种情况下是用于把手部件51的机械的驱动器。也可以考虑如下的把手设备10,在该把手设备的情况下,操纵单元33不施加机械作用到把手部件51上。因此仅必须将操纵单元33的相应的挡板34压入开口11.2中,以便可以用手指在把手部件51的后面抓住。在这种变型方案中,把手部件51也仅具有一个静止姿态Ia和一个运行姿态Ib或者说Ic。
在图3a和图3b中详细示出了锁定单元32或者说操纵单元33的工作方式。同样地,在这些附图中通过箭头60或者说61示出了把手部件51的以及操纵单元33的运动方向。在图3a中,把手部件51处在静止姿态Ia中以及操纵单元33处在锁紧位置IIa中,该操纵单元用于操纵锁定单元32。门11的闭锁装置12通过把手部件51沿箭头60的方向运动而产生作用。但因为由图3a和图3b的按本发明的把手设备10设有锁定单元32,所以锁定单元必须首先释放把手部件51。为此,必须将操纵单元33沿箭头61的方向枢转,其中,其沉入把手壳54的开口54.2中。将锁定单元32与其操纵单元33基本上通过弹性元件33.2压入锁紧位置IIa中。这个弹性元件33.2在把手保持装置31和操纵元件33.1之间起作用并且设计成扭簧。现在,必须克服弹性元件33.2的弹性力将操纵元件33朝箭头61方向按压。操纵元件33.1由此绕转动轴线被枢转,其中,相应的转动轴线处在两个支承销37的纵轴线上。通过操纵元件33.1的枢转运动,将容纳部33.3强制性地带动转动,其中,将这种转动运动转入锁定单元32的锁定元件32.1的纵向运动中。为此目的,容纳部33.3具有长孔,锁定元件32.1用其第一端部32.3嵌入到该长孔中。因为锁定元件32.1基本上在(线性的)引导装置31.6中以能运动的方式布置在把手保持装置31中,所以锁定元件32.1用纵向运动追随着操纵元件33.1的转动运动(参见锁定元件32.1上的箭头61)。在图3b中,用于锁定元件32.1的已产生的纵向冲程示出为间距62,该间距由操纵元件33.1的转动运动产生。同样可以看到,如何将第一端部32.1在容纳部33.3的长孔中移动。现在在图3b中,锁定单元32处在其释放位置IIb中,在该释放位置中,把手部件51能自由运动。从现在起,可以将把手部件52沿箭头60的方向操纵,以便打开闭锁装置12以及也打开门11。提到图3a和图3b的实施例,在此情况下涉及一种纯的机械的把手设备10。操纵元件33.1的转动运动也可以通过可比较的枢转运动被替代,以便移动锁定元件32.1。将锁定元件32.1与把手部件51的协作在图6中细节示出。同样在图6中也还示出了,如何可以同时使用锁定单元32,以便将把手部件51在其姿态之间运动或者说驱动。
在图6中以三维剖视图示出了按本发明的把手设备10的其它实施例。在此情况下,尤其是显示了到带有操纵单元33的锁定单元32上的视图。锁定单元32通过操纵单元33的操纵同样导致操纵元件33.1的枢转运动,由此产生锁定元件32.1的纵向运动。锁定元件32.1基本上设计呈杆状并且具有第一端部32.3和第二端部32.4。第一端部32.3与操纵元件33.1作用连接。第二端部32.4反之则与把手部件51作用连接。在锁定元件32.1的所示定位IIIb中释放把手部件51,因为第二端部32.4不再形状锁合地嵌入到把手部件51内的穿孔51.8中。由此,可以将把手部件51在把手壳54中转动。但锁定单元32也通过如下方式用作针对把手部件51的驱动器,即,锁定单元32将把手部件51克服弹性元件36的弹性力从静止姿态Ia转入或者说压入第一运行姿态Ib中。为此目的,锁定元件32.1具有弯折部或凸缘32.2,它与把手部件51上的突出部51.7协作。若现在锁定元件32.1纵向移动(参见箭头61),那么锁定元件32.1用凸缘32.2按压到把手部件51的突出部51.7上,由此将把手部件51在锁定元件32.1的进一步纵向运动的情况下从静止姿态Ia中移出。为了让把手设备51移出并且锁定元件32.1不必退让突出部51.7,在把手保持装置31上设置有引导装置31.6。这个引导装置31.6尤其在凸缘32.2的区域中支承锁定元件32.1。由此可以将锁定元件32.1在这个区域中仅纵向移动,因为引导装置31.6不允许另外的运动。也在第一端部32.3的区域中,锁定元件32.1通过引导装置31.6可靠地支承。为了确保把手部件51也在运行姿态Ib和Ic中的最佳的支承和引导,支承臂51.4额外具有用于锁定元件32.1的第二端部32.4的引导槽51.9,锁定元件的第二端部以沿着的方式在该引导槽内引导。由此锁定元件32.1总是可靠地在把手部件51上引导,从而避免尤其在运行姿态Ib或Ic中的把手部件51的张紧或联锁。
在锁紧位置IIa中(在图6中未示出),锁定元件32.1用其第二端部32.4形状锁合地嵌入到把手部件51内的穿孔51.8中。穿孔51.8也可以设计成钻孔。锁定元件32.1在此情况下位于其第一定位IIIa中并且阻止把手部件51形状锁合地在把手壳54中。由此即使例如在事故的情况下作用到把手设备10上的高加速度力的情况下,不会导致闭锁装置12的不期望的触发。因此在按本发明的设备10的情况下可以取消其它撞击锁定装置。
在图6中也清楚可见,把手壳54的卡止元件54.6如何形状锁合地保持在把手保持装置31的对卡元件31.4后面,其中,对卡元件31.4设计成纵向开口。
在图5中根据按本发明的设备10在装配状态下的其它实施例示出了三维视图。在此,也能看到用于锁定元件32.1的在把手部件51的支承臂51.4上的之前提及的引导装置51.9。这个引导装置51.9基本上由呈弧形的缝隙构成,该缝隙在边缘侧设置在支承臂51.4上。在引导装置51.9的端部上布置有用于锁紧把手部件52的穿孔51.8。同样在图5中也可以看到在支承臂51.4中用于传递元件的容纳部51.5,其中,当前的容纳部51.5适用于鲍登线。为了穿入鲍登线,在支承臂51.4中设置有单侧的纵向缝隙,该纵向缝隙止于容纳部51.5。同样为了鲍登线而在支承臂51.4中设置有呈弧形的槽,以便尽可能防止鲍登线弯折。如由整个图5良好地看到的那样,把手保持装置31具有连续的呈盆形的结构31.5。同样清楚地示出了在壳容纳部31.2的区域内的附着元件14。这个附着元件14由经冲制的板构成,这形状锁合且力锁合地将两个模块30、50彼此保险。该保险板14额外具有经压制的区域,这些区域弹性地从其余的保险板14中伸出。在保险板的经冲制的区域中也布置有保险凸起部,该保险凸起部与把手保持装置31形状锁合地协作,从而仅能将保险板14安置在一个定位中。保险板同样设有突出部,以便在最终装配的情况下也能又容易地移除该保险板。在把手部件容纳部31.3的区域中(见图1),能看到已装配的把手壳54与支承在该把手壳内的把手部件51。
最后要提到的是,之前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任意相互组合,从而对一个实施例公开的特征也可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存在。
附图标记列表
10             把手设备
11             门
11.1           门板
11.2           门板内的开口
11.3           凸缘
11.4           内侧
11.5           外侧
12             闭锁装置(锁)
13             用于12的附着元件(保险板)
14             用于12的附着元件(保险板)
15
30             第一模块
31             把手保持装置
31.1           锁芯容纳部
31.2           壳容纳部
31.3           把手部件容纳部
31.4           对卡元件
31.5           呈盆形的结构
31.6           用于32、32.1的引导装置
31.7           用于36的保持装置
32             锁定单元
32.1           锁定元件(杆)
32.2           在32.1中的凸缘
32.3           第一端部
32.4           第二端部
33             用于锁定单元的操纵单元
33.1           操纵元件(SZ-活节摇杆)
33.2           用于操纵部件的弹性元件
33.3           用于32、32.3的容纳部
33.4           穿孔(转动活节)
34             用于33的挡板
35             锁芯
36             用于把手部件的弹性元件
37             用于33的支承销
50             第二模块
51             把手部件
51.1           用于53的空腔
51.2           活节引导装置
51.3           穿孔(转动活节)
51.4           支承臂
51.5           用于传递元件(鲍登线或类似物)的容纳部
51.6           用于52的对卡器件
51.7           用于32的突出部
51.8           用于32、32.4的穿孔/钻孔
51.9           用于32、32.1的引导装置
52             用于51的挡板
52.1           开口
52.2           覆盖装置/窗
53             在51中的电子单元
54             把手壳
54.1           边缘
54.2           开口
54.3           支承臂
54.4           用于33的穿孔
54.5           用于12的穿孔
54.6           卡止器件
55             用于51的支承销
56             用于52的保持器件(螺栓)
60             用于51的箭头
61             用于51的箭头
62             间距
63             发光水平
把手部件52:
Ia             与门板齐平的静止姿态
Ib             用于操纵的第一运行姿态
Ic             第二运行姿态(最终姿态)
锁定单元32:
IIa             锁紧位置(把手部件被锁定)
IIb             释放位置
锁定元件32.1:
IIIa            第一定位
IIIb            第二定位

Claims (17)

1.用于车辆上能运动的门(11)的闭锁装置(12)的把手设备(10),
带有把手部件(51),所述把手部件以能相对所述车辆的门(11)运动的方式支承并且能在静止姿态(Ia)和第一运行姿态(Ib)和第二运行姿态(Ic)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把手部件(51)在所述静止姿态(Ia)中布置成与所述门的外侧(11.5)齐平并且在所述第一运行姿态(Ib)和第二运行姿态(Ic)中从所述门的外侧(11.5)呈突出部状地伸出,其中,所述把手部件(51)能够在所述第一运行姿态(Ib)和第二运行姿态(Ic)中为了打开所述门(11)而操作,并且
其中,此外设置有操纵单元(33),借助所述操纵单元,所述把手部件(51)能够至少从所述静止姿态(Ia)转入第一运行姿态(Ib),
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纵单元(33)以能枢转的方式支承,其中,所述操纵单元(33)在所述门(11)的外侧(11.5)掩盖锁芯(35)。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单元(33)设有操纵元件(33.1),所述操纵元件机械地与所述把手部件(51)协作并且在操纵时将所述把手部件(51)转入所述第一运行姿态(Ib)。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手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部件(51)受弹性加载,由此所述把手部件(51)总是被压入其静止姿态(Ia)中。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手设备(10),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锁定单元(32),所述锁定单元与所述操纵单元(33)以如下方式作用连接,即,所述锁定单元(32)能通过所述操纵单元(33)在锁紧位置(IIa)和释放位置(IIb)之间运动,其中,所述锁定单元(32)总是占据其锁紧位置(IIa)并且仅为了所述把手部件(51)从所述静止姿态(Ia)到第一运行姿态(Ib)的运动而转入所述释放位置(IIb)。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设备(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定单元(32)的所述释放位置(IIb)中使得所述把手部件(51)能够运动并且在所述锁紧位置(IIa)中阻止所述把手部件(51)的运动。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单元(32)具有锁定元件(32.1),由此在所述锁定单元(32)的所述锁紧位置(IIa)中形状锁合地保持所述把手部件(51)并且在所述锁定单元(32)的所述释放位置(IIb)中能运动地释放所述把手部件(51)。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单元(33)在手动操纵时至少部分释放所述锁芯(35)。
8.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手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单元(33)具有挡板(34),所述挡板布置成在未操纵状态下与所述门(11)的外侧(11.5)齐平并且掩盖所述锁芯(35)。
9.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手设备(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11)中设置有用于所述把手设备(10)的开口(11.2),所述开口基本上通过把手壳(54)闭合。
10.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手设备(10),其特征在于,在操纵所述操纵单元(33)时能产生电信号。
11.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手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单元(33)的操纵元件(33.1)克服弹性力起作用。
12.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设备(10),其特征在于,倘若加速度力作用到所述把手部件(51)上,所述锁定单元(32)防止所述门(11)的不期望的打开。
13.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设备(10),其特征在于,倘若在车辆事故的情况下加速度力作用到所述把手部件(51)上,所述锁定单元(32)防止所述门(11)的不期望的打开。
14.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把手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4)以能取下的方式设计。
1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手设备(10),其特征在于,在门板(11.1)中设置有用于所述把手设备(10)的开口(11.2),所述开口基本上通过把手壳(54)闭合。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把手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壳(54)和把手保持装置(31)一起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在所述门板(11.1)上的所述开口(11.2)中保持所述把手设备(10)。
1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手设备(10),其特征在于,在操纵所述操纵单元(33)时能产生电信号,由此能接通安全系统或舒适电子装置。
CN201080047291.XA 2009-10-20 2010-09-18 带有机械复位机构的把手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73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45875A DE102009045875A1 (de) 2009-10-20 2009-10-20 Griffvorrichtung mit mechanischer Rückstellung
DE102009045875.1 2009-10-20
PCT/DE2010/001109 WO2011047649A1 (de) 2009-10-20 2010-09-18 Griffvorrichtung mit mechanischer rückstell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7392A CN102597392A (zh) 2012-07-18
CN102597392B true CN102597392B (zh) 2015-05-13

Family

ID=43466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729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7392B (zh) 2009-10-20 2010-09-18 带有机械复位机构的把手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79451B2 (zh)
EP (1) EP2491209A1 (zh)
CN (1) CN102597392B (zh)
DE (1) DE102009045875A1 (zh)
WO (1) WO201104764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0463A (zh) * 2017-05-22 2018-12-04 博泽车锁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可调节的门外部把手的致动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60882B2 (en) 2009-03-12 2016-02-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Universal global latch system
US9551166B2 (en) 2011-11-02 2017-01-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ctronic interior door release system
US9957737B2 (en) 2012-06-29 2018-05-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lush-mounted door handle for vehicles
DE102012112520A1 (de) * 2012-12-18 2014-06-18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Türaußengriffsystem bei einem Kraftfahrzeug
US9593514B2 (en) 2013-02-18 2017-03-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mless exterior handle for a vehicle door
JP6084551B2 (ja) * 2013-11-06 2017-02-22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US9416565B2 (en) 2013-11-21 2016-08-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iezo based energy harvesting for e-latch systems
US9349277B2 (en) 2014-04-01 2016-05-24 Prof4Tech Ltd. Personal security devices and methods
US10273725B2 (en) 2014-05-13 2019-04-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ustomer coaching method for location of E-latch backup handles
US10119308B2 (en) 2014-05-13 2018-11-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owered latch system for vehicle doors and control system therefor
US10323442B2 (en) 2014-05-13 2019-06-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ctronic safe door unlatching operations
US9903142B2 (en) 2014-05-13 2018-02-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door handle and powered latch system
DE102014110091A1 (de) 2014-07-18 2016-01-21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Griffvorrichtung zum Betätigen einer Schließvorrichtung
US9909344B2 (en) 2014-08-26 2018-03-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Keyless vehicle door latch system with powered backup unlock feature
GB2536672B (en) * 2015-03-25 2018-04-04 Jaguar Land Rover Ltd Rectractable handle arrangement with emergency manual deployment
US9725069B2 (en) 2015-10-12 2017-08-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Keyless vehicle systems
CN111236771B (zh) 2015-10-21 2021-11-05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车辆的门把手
GB2548145B (en) 2016-03-10 2021-03-31 Bentley Motors Ltd Door handle assembly
US10227810B2 (en) 2016-08-03 2019-03-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riven power side door open/close operations
US10087671B2 (en) 2016-08-04 2018-10-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owered driven door presenter for vehicle doors
US10329823B2 (en) 2016-08-24 2019-06-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nti-pinch control system for powered vehicle doors
US10458171B2 (en) 2016-09-19 2019-10-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nti-pinch logic for door opening actuator
US10604970B2 (en) 2017-05-04 2020-03-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to detect end-of-life in latches
US10543777B2 (en) * 2017-06-27 2020-01-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xterior compartment light
DE102017130573A1 (de) * 2017-12-19 2019-06-19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anordn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FR3078990B1 (fr) * 2018-03-16 2021-01-15 Mgi Coutier Espana Sl Commande d'ouverture a remontage mecanique
US10907386B2 (en) 2018-06-07 2021-02-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ide door pushbutton releases
US10633895B1 (en) * 2019-02-26 2020-04-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eployable vehicle door handle having lighting
EP3712362B1 (en) * 2019-03-21 2022-08-17 U-Shin Italia S.p.A. Door handle assembly comprising an outer bezel mechanism and an inner bracket mechanism
DE102021201683B3 (de) * 2021-02-23 2022-03-24 Witte Automotive Gmbh Türgriffanordnung mit einem Verstellmechanismus für einen Türgriff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44148A (en) * 1968-11-21 1970-12-01 Gen Motors Corp Latch operating door handle
DE19731325A1 (de) * 1997-07-22 1999-01-2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Griffanordnung für die Tür eines Fahrzeugs
DE102004036663A1 (de) * 2004-07-28 2006-03-23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außengriff
CN1873173A (zh) * 2005-06-03 2006-12-06 法国阿文美驰轻型车系统有限公司 把手以及具有所述把手的门
CN101245671A (zh) * 2007-02-14 2008-08-20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锁芯盖构造
EP1985784A1 (fr) * 2007-04-24 2008-10-29 Mgi Coutier Commande d'ouverture extérieure de port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979715A (fr) * 1948-01-28 1951-05-02 Austin Motor Co Ltd Dispositif de poignée perfectionné pour la commande de l'organe de fermeture des portières de voitures
GB632123A (en) * 1948-01-28 1949-11-16 Austin Motor Co Ltd Novel or improved handle device for operating a fastening for a door of a vehicle
FR1035341A (fr) * 1951-04-12 1953-08-21 A Dubois & Co Soc Poignée basculante encastrée pour porte d'automobile
US3153553A (en) * 1961-09-27 1964-10-20 Gen Motors Corp Flush type door handles
US3528695A (en) * 1968-11-21 1970-09-15 Gen Motors Corp Flush type door handle for vehicle bodies
US3554148A (en) 1969-02-04 1971-01-12 Walter Johnson Jr Carpet binding and cutting apparatus
DE4002963C1 (en) 1990-02-01 1991-07-11 Mercedes-Benz Aktiengesellschaft, 7000 Stuttgart, De Vehicle door handle grip - has handle movement controlled by individual swivel levers used to hinge it
JPH06336871A (ja) * 1993-05-27 1994-12-06 Takigen Seizo Kk 平面ハンドル装置
DE19630997A1 (de) * 1996-08-01 1998-02-05 Valeo Deutschland Gmbh & Co Außengriff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H10196179A (ja) 1996-12-27 1998-07-28 Ansei:Kk ドアロック装置
US6668602B2 (en) * 2002-01-02 2003-12-30 S.P.E.P. Acquisition Corp. Flush mounted latch
DE10219634A1 (de) * 2002-05-02 2003-11-13 Jan Nitran Sicherheitsklinke, insbesondere für Fahrzeugtüren
US6606889B1 (en) * 2002-05-29 2003-08-19 Fastec Industrial Corp. Pivot latch
DE10309821A1 (de) 2003-03-05 2004-09-16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
DE102004024288A1 (de) 2004-05-15 2005-12-01 Dr.Ing.H.C. F. Porsche Ag Türaußengriff für ein Fahrzeug
US7543863B2 (en) * 2005-09-20 2009-06-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Low profile door handle assembly
US7526936B2 (en) * 2006-02-21 2009-05-05 Magna Closures Inc. Hidden key cylinder
DE102008028391A1 (de) 2008-06-13 2009-12-17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außengriff, insbesondere für Fahrzeuge
US8544904B2 (en) * 2009-10-30 2013-10-01 Kindig-It Designs, Inc. Replacement door handle for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44148A (en) * 1968-11-21 1970-12-01 Gen Motors Corp Latch operating door handle
DE19731325A1 (de) * 1997-07-22 1999-01-2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Griffanordnung für die Tür eines Fahrzeugs
DE102004036663A1 (de) * 2004-07-28 2006-03-23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außengriff
CN1873173A (zh) * 2005-06-03 2006-12-06 法国阿文美驰轻型车系统有限公司 把手以及具有所述把手的门
CN101245671A (zh) * 2007-02-14 2008-08-20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锁芯盖构造
EP1985784A1 (fr) * 2007-04-24 2008-10-29 Mgi Coutier Commande d'ouverture extérieure de port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0463A (zh) * 2017-05-22 2018-12-04 博泽车锁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可调节的门外部把手的致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91209A1 (de) 2012-08-29
US20120228886A1 (en) 2012-09-13
DE102009045875A1 (de) 2011-04-28
US9879451B2 (en) 2018-01-30
WO2011047649A1 (de) 2011-04-28
CN102597392A (zh)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7392B (zh) 带有机械复位机构的把手设备
CN102575488B (zh) 带有壳式支承装置的把手设备
CN102575487B (zh) 把手设备
CN111236771B (zh) 车辆的门把手
CN105209703B (zh) 车辆用门的闩锁控制装置
EP3194696B1 (de) Flächenbündiger komfortgriff
CN102575486B (zh) 用于车辆的门的表面齐平的把手设备
US10301854B2 (en) Door handle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2597400B (zh) 把手设备
US9322191B2 (en) Grip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a vehicle
CN102597391B (zh) 用于车辆的门的表面齐平的把手设备
CN110273601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线性致动器的打开装置
CN109072642B (zh) 用于打开机动车上的车门或舱盖的打开设备
DE102006029774A1 (de) Griffvorrichtung
CN105874136A (zh) 机动车门闭锁系统
CN104471166A (zh) 车辆用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CN101942942A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WO2019179564A1 (de) Türgriffmodul
CN104619940A (zh) 车辆用门的闩锁控制装置
CN101105092B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CN104428477A (zh) 车辆用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CN101649701B (zh) 一种汽车门锁转换机构
EP0959205B1 (en) Vehicle door lock
EP3864242B1 (de) Fahrzeugtürgriff
EP2676849B1 (en) Control unit for vehicle do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