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6994A - 台式切断机 - Google Patents

台式切断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6994A
CN102176994A CN2009801405498A CN200980140549A CN102176994A CN 102176994 A CN102176994 A CN 102176994A CN 2009801405498 A CN2009801405498 A CN 2009801405498A CN 200980140549 A CN200980140549 A CN 200980140549A CN 102176994 A CN102176994 A CN 102176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portion
workbench
state
desk
lock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05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6994B (zh
Inventor
可儿利之
山村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76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6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6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69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BSAW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7B5/00Sawing machines working with circular or cylindrical saw blades; Component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27B5/29Details; Component parts;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47/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circular saw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 B23D47/02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circular saw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of frames; of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work-table or saw-carrier
    • B23D47/025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circular saw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of frames; of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work-table or saw-carrier of tab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768Rotatable disc tool pair or tool and carrier
    • Y10T83/7684With means to support work relative to tool[s]
    • Y10T83/7722Support and tool relatively adjustable

Abstract

在构成为载置有被切断材的工作台能够水平旋转,且由锁定机构锁定旋转位置的台式切断机中,在工作台旋转时使所把持的把手部旋转而将锁定机构进行锁定、解除锁定的情况下,存在如下的问题:在以往的工作台旋转时,会错误地旋转操作所把持的把手而不小心使锁定机构解除锁定。在本发明中,目的在于不会发生这样的疏忽大意的解除锁定操作。所述台式切断机构成为将把手部(32)以能够在轴向的非操作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操作的方式设置,只有在移动至操作位置的状态下旋转操作才有效而能够将锁定机构(30)锁定、解除锁定,而在非操作位置上把手部(32)仅仅进行空转而锁定机构(30)不进行动作。

Description

台式切断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被切断材载置于工作台上进行切断加工的台式切断机。
背景技术
该种台式切断机具有:载置被切断材的工作台;和以能够上下移动操作的方式支承在该工作台后部上的切断机主体。切断机主体具有以电动机作为驱动源来旋转的圆形切断刃。通过使该切断机主体向下运动而将旋转的旋转刃切入工作台上的被切断材中,以进行切断加工。在该种台式切断机中有一种所谓斜切锯,其工作台以能够水平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基座上,通过使工作台旋转能够任意变更锯刃对被切断材的切入角度,以进行所进行谓斜切加工。工作台的旋转位置能够利用旋转锁定机构而定位在一定的角度位置或任意的角度位置上。有关所述旋转锁定机构的技术在下述的专利文献中被公开。
在这些以往的旋转锁定机构中具有:用于将工作台定位固定在预先设定的多个角度位置上的所谓强制联锁形式的第一系统;和用于将工作台定位固定在任意的角度位置上的第二系统。第一系统的强制式旋转锁定机构构成为,使设置于工作台下表面的锁定销进退于按照以一定角度间隔设置于基座的定位孔中,并将工作台在一定的角度位置上进行锁定以及解除锁定。第二系统的旋转锁定机构被做成将设置于工作台侧的锁定螺栓按压在基座上而锁定在任意的角度位置上的结构,构成为通过对锁定螺栓的拧紧或松开操作来进行锁定以及解除锁定。
所述的锁定螺栓设置在使用者对工作台进行旋转操作时用于把持的把手部。因此,使用者通过把持着把手部而使工作台旋转至任意的角度位置上,在维持该状态下对把手部进行绕其轴旋转的操作,并拧入锁定螺栓,能够将工作台锁定在该角度位置上。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5134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0702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836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二个系统的旋转锁定机构中,作为后者的第二系统的旋转锁定机构中出现了如下的问题。根据第二系统的旋转锁定机构,把手部与锁定螺栓直接相连接(使动力传送一体化),因而,若旋转操作把手部,则锁定螺栓必定向锁定侧或解除锁定侧旋转。另外,为了实现旋转操作工作台时的简便,通常将把手部配置于在使用者的跟前侧。
因此,使用者必须重复握紧或放开把手部的动作,寻找可舒适地旋转操作该把手部所需的手腕姿势。假如在握着把手部的状态下想寻找良好的手腕姿势时,则有时在手腕放松的位置上锁定螺栓会抵接到基座上,反之把手部会过于松开。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高度锁定以及解除锁定工作台时的把手部的操作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因此,本发明为具有说明书中的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结构的台式切断机。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台式切断机,通过预先断开离合部,能够形成使通过把手部的旋转操作而产生的旋转运动无法传送至锁定臂的状态(空转状态),因此,操作时首先握紧把手部,并调整好手腕的姿势后,在维持该状态下能够进行锁定操作以及解除锁定操作。通过使离合部处于动力传送状态下,能够将通过把手部的旋转操作而产生的旋转运动传送至锁定臂,并将工作台在旋转锁定状态与解除锁定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台式切断机,当使把手部位移至致动轴上的旋转操作位置时离合部形成动力传送状态,在该状态下操作把手部使其绕致动轴旋转,由此使锁定臂移动至锁定位置以及解除锁定位置,能够将工作台锁定为无法旋转,或者将其解除锁定而使其能够自由旋转。
与此相对的是,在使把手部位于致动轴上的非操作位置的状态下,断开离合部使该把手部相对于其旋转操作而处于从锁定臂中分开的状态。因此,即使在该非操作位置上旋转操作把手部也不会使锁定臂发生位移,因而可原样不动地维持工作台的旋转锁定状态或解除锁定状态。
这样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构成,能够仅仅在使把手部移动到操作位置的状态下使其旋转操作有效而移动锁定臂,由此能够对工作台进行锁定或解除锁定,另一方面,使把手部位于非操作位置,使之空转而不将通过其旋转操作而产生的旋转运动传送至锁定臂,其结果可维持工作台的锁定状态或解除锁定状态。因此,即使在非操作位置把持着把手部来进行工作台的旋转操作时,而将该把手部进行绕致动轴旋转操作的情况下,锁定臂也不移动,因而能可靠地维持工作台的解除锁定状态。另外,在工作台的旋转锁定状态下,即使对把手部进行旋转操作也只会进行空转,而不会将其旋转动力传送至锁定臂,从而可原样不变地维持工作台的旋转锁定状态。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构成,把持着把手部使其向致动轴向的操作位置侧进行位移,在维持着其把持状态的情况下连续地对把手部进行绕致动轴的旋转操作,由此能够切换工作台的旋转锁定状态与旋转解除锁定状态。因此,使用者无需大大地改变把持着把手部的手的施力方向,也能够进行一连的操作,因此,能够减小手腕的负担,在这一点上能够提高该锁定机构的操作性。
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台式切断机,当使把手部向旋转操作位置位移时,该把手部在其旋转操作中经离合部与致动凸轮相啮合而形成一体化。因此,当对把手部进行旋转操作时,经过致动凸轮的旋转而锁定臂向锁定位置移动或者向解除锁定位置移动,而将工作台进行旋转锁定或者解除锁定。
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台式切断机,当停止把手部的操作时,该把手部受到弹簧作用力而自动返回到非操作位置。在该非操作位置上把手部进行空转,而维持工作台的旋转锁定状态以及解除锁定状态。
根据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台式切断机,当使用者将把手部绕右向旋转操作时,解除(不锁定)工作台的旋转锁定状态;当绕左向进行旋转操作时,则将工作台锁定为无法旋转。与此相对,在以往公知的旋转锁定机构、即通过拧入锁定螺栓而将工作台旋转锁定的结构中,构成为使该锁定螺栓绕右向旋转以锁定工作台,而使该锁定螺栓绕左向旋转以解除锁定。在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台式切断机中,关于锁定操作和解除锁定操作,把手部的旋转方向与以往的螺栓拧入式的锁定机构相反。
通常,在使用者位于把手部的左侧用右手把持着把手部的该情况下,使用者用右手使把手部绕右向而解除锁定,在维持该状态下使该把手部向跟前侧移动,则能够使工作台向左方旋转;反之通过将把手部推向右方,则能够使工作台向右方向旋转。
这样在右撇子的使用者的场合,其位于把手部的左侧用右手把持着把手,因此,在进行把手部的解除锁定操作时、以及一边保持该解除锁定状态一边将工作台旋转操作时,能够使右手腕的扭转方向凸向更舒适的上侧,在这一点上能够减少右手腕的负担,从而能够提高该旋转锁定机构的操作性。
根据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台式切断机,将锁定臂支承为能够以支轴为中心向上下转动、倾斜,即被支承为如下的状态:当其一端侧利用致动凸轮向下运动时,则另一端侧向下运动,当一端侧向下运动时,则另一端侧向下运动。另外,在支轴与一端侧之间锁定臂受到压缩弹簧向下的施力,因而锁定臂的一端侧受到向下方施力,另一端侧受到向上方施力。基座侧被夹入到锁定臂的另一端侧与工作台的下表面之间,而该工作台的旋转受到限制,因此,通过使该锁定臂作为“杠杆”发生作用,通过该压缩弹簧的施力使得基座侧被夹持,而将工作台旋转锁定。
根据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台式切断机,在使锁定臂的一端侧与致动凸轮卡合,且使另一端侧跨载于支轴上的状态下,如果该锁定臂在支轴与其一端侧之间与工作台侧的保持柱部进行螺纹结合,则该锁定臂以受压缩弹簧施力的状态安装在工作台侧。如果这样对保持柱部进行螺纹紧固,则锁定臂以大致浮置状态组装到工作台的下表面,从而能够提高该旋转锁定机构的组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台式切断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工作台的纵剖视图,即为组装于延长部中的第一、第二锁定机构的侧视图。本图表示第一、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另外,表示把手部返回到非操作位置的状态。
图3是沿图2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向视图。本图表示致动凸轮位于锁定位置的状态。
图4是工作台的纵剖视图,即为组装于延长部中的第一、第二锁定机构的侧视图。本图表示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而第二锁定机构处于解除锁定状态。示出了把手部返回到非操作位置的状态。
图5是沿着图4中的(V)~(V)线的剖剖视向视图。本图表示致动凸轮位于解除锁定位置的状态。
图6是工作台的纵剖视图,即为组装于延长部中的第一、第二锁定机构的侧视图。本图表示第一、第二锁定机构均处于已解除锁定的状态。显出了把手部位于非操作位置的状态。
图7是从左前斜方观察把手部及其外围部的立体图。本图表示把手部位于非操作位置的状态。另外,示出了致动凸轮位于锁定位置的状态。
图8是从左前斜方观察把手部及其外围部的立体图。本图表示以把手部被压入至操作位置的状态。另外,示出了致动凸轮位于锁定位置的状态。
图9是从左前斜方观察把手部及其外围部的立体图。本图表示把手部被压入至操作位置的状态。另外,示出了致动凸轮位于解除锁定位置的状态。
图10是具有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锁定机构的工作台延长部的纵剖视图。本图表示第一、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另外,示出了把手部已返回到非操作位置的状态。
图11是沿着图10中的(X1)~(X1)线剖视向视图。本图表示致动凸轮位于锁定位置的状态。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具有第二锁定机构的工作台延长部的纵剖视图。本图表示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而第二锁定机构处于已被解除锁定的状态下。且示出了把手部返回到非操作位置的状态。
图13是沿图12中的(XIII)-(XIII)线的剖视向视图。本图表示致动凸轮位于锁定位置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图1~图9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台式切断机1的整体。使用者位于该台式切断机1的右侧。关于以下构件等的前后方向,将使用者一侧即图1中的右侧作为前侧,将图1中的左侧作为后侧。另外,关于左右方向,也以使用者作为基准来进行使用。
该台式切断机1具有:用于载置被切断材W的工作台2;和支承该工作台2能够水平旋转的基座3。如图2所示,工作台2借助设置于基座3上表面的旋转支轴8被支承能够水平自由旋转。
在工作台2的后部,借助左右转动、倾斜机构4和上下二级的滑动机构5、6支承着切断机主体10。切断机主体10借助支轴11被支承在上侧的滑动机构6上。切断机主体10具有以电动机12作为驱动源来旋转的圆形的锯刃13。锯刃13的上侧以刀片罩(blade case)14覆盖,下侧以可动盖15覆盖。当使切断机主体10向下运动时,可动盖15产生联动而被打开,使锯刃13的下部露出。在刀片罩14上,设置有供使用者在将该切断机主体10上下运动操作时进行把持的把手部16。
在工作台2的上表面侧,配置有用于将被切断材W定位在工作台面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的定位挡块7。该定位挡块7以横跨设置于基座3的左右侧部的辅助工作台部3d、3d之间的状态进行安装,在其下端部与工作台2的上表面之间设定有微小的间隙。此外,将基座3的左右辅助工作台部3d、3d的上表面与工作台2的上表面设定为共面。
被切断材W以横跨左右辅助工作台3d、3d之间、且与定位挡块7相抵接的状态,被固定在基座3侧。通过使工作台2相对于所固定的被切断材W进行旋转,使切断机主体10与工作台2一体地向从使用者观察时的右侧或左侧旋转,能够将锯刃13向被切断材W倾斜切入以进行所谓斜切(miter cut)。关于上述该台式切断机1的基本的结构,只要与以往同样则足以,在本实施方式中无需特别变更。
工作台2具有从圆形部分的前部到使用者跟前侧有一定的宽度且延长部2a突出的平面形状。在从工作台2的中心附近至该延长部2a的前端的范围内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供锯刃13进入的刃口2b。该延长部2a主要设置有用于锁定工作台2的旋转位置的二个系统旋转锁定机构20、30。其详情如图2以及其后的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台式切断机1,该二个系统的旋转锁定机构20、30中的第二锁定机构30有不同的特征,而第一锁定机构20只要是与以往同样的结构则足以,因而以下进行简单说明。
第一锁定机构20被称为所谓强制联锁机构,具有将工作台2定位在预先设定的多个角度位置上的功能。与此相对,第二锁定机构30具有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将工作台2定位在任意角度位置上的功能。
第一锁定机构20构成为,通过使设置于工作台2下表面的锁定销21进退于各以一定角度间隔设置于基座3上的多个定位孔3a~3a中的任一孔中,而在一定的角度位置上将工作台2锁定以及解除锁定。锁定销21被支承为在设置于工作台2的延长部2a的下表面上的前侧支承壁部23的支承孔23a与后侧支承壁部24的支承孔24a这前后二个点上能够沿轴向前后进行位移的状态。在锁定销21的前部,将卡合销21a固定在向径向方向两侧突出的状态下。在该卡合销21a与前侧的支承壁部23之间夹装有压缩弹簧25。由该压缩弹簧25对锁定销21轴向后侧(图2中的左侧)施力。另外,卡合销21a的两端部与操作杆26相卡合。
该操作杆26借助支轴22以能够进行上下转动、倾斜操作的状态被支承在延长部2a的前部。该操作杆26具有二分叉形状的脚部26b、26b,在脚部26b、26b之间配置有锁定销21。在两脚部26b、26b的内表面分别置有卡合槽部26a。卡合销21a的两端部分别进入两卡合槽部26a、26a中。如上所述那样卡合销21a受到由压缩弹簧25向后侧的施力。因此,操作杆26通过受弹簧施力的卡合销21a与卡合槽部26a、26a的卡合状态而间接地受到弹簧对其向上方转动、倾斜的方向的施力。
如图2所示,在位于操作杆26上侧的锁定位置的状态下,锁定销21位于利用压缩弹簧25而位移至后侧的锁定位置上。操作杆26克服了间接发生作用的压缩弹簧25的作用力而被进行向下方转动、倾斜的操作。如图6所示,通过对操作杆26进行向下侧的解除锁定位置转动、倾斜的操作,而借助卡合销21与卡合槽部26a、26a间的卡合状态,锁定销21克服压缩弹簧25作用力向轴向前侧的解除锁定位置进行位移。
锁定销21的后端部侧从后侧的支承壁部24向后方突出。通过将该突出部分插入设置于基座3的定位孔3a,锁定工作台2相对于基座3的旋转位置。定位孔3a沿着旋转支轴8为中心的圆周分别设置于多个角度位置上。通过使工作台2旋转而将锁定销21的后端部插入任意一个角度的定位孔3a中,以将工作台2决定于其角度位置上。如上所述地将操作杆26向下方转动、倾斜操作时,锁定销21向前侧位移而使其后端部从定位孔3a中拔出,因而解除了工作台2的锁定状态而能够使该工作台2旋转。
这样第一锁定机构20构成为,通过使锁定销21相对于设置在基座3侧的预先设定的角度位置上的多个定位孔3a~3a进行拔出或插入,以将工作台2定位在一定的角度位置上(强制联锁机构)。
本实施方式的台式切断机1具有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20不同的第二锁定机构30。该第二锁定机构30也设置于工作台2的延长部2a上。在设置于延长部2a前部的支承壁部23中,在所述支承孔23a的上侧设置有另外的支承孔23b。致动轴31以能够旋转且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在该支承孔23b中。该致动轴31的后端部插入至平行地设置于支承壁部23后侧的辅助壁部27的支承孔27a中。在从支承孔27a向后方突出的该致动轴31的后端部安装有止动轮28。因此,致动轴31向轴向中的脱落方向(前侧)的位移受到了限制。致动轴31的前侧向延长部2a的前方突出。在致动轴31的前部安装有把手部32。把手部32被固定在致动轴31的前部。因此,当使用者把持着把手部32向前后进行移动操作,或将其绕轴旋转操作时,致动轴31与该把手部一体地沿轴向前后移动,或绕轴旋转。在把手部32的后端部设置有啮合齿32a~32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圆周方向的四等分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该啮合齿32a~32a。
在该把手部32与支承壁部23之间,在致动轴31上安装有致动凸轮33。该致动凸轮33以能够绕其轴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在致动轴31上。该致动凸轮33一体地设有向径向方向突出的两个啮合齿33a、33a。该两个啮合齿33a、33a从圆周方向2等分位置向径向方向突出。在两啮合齿33a、33a的突出前端,分别以进一步向径向方向突出的状态一体地设置有卡合部33b。如图4所示,两卡合部33b、33b的前后宽度(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小于啮合齿33a的前后宽度。
在该致动凸轮33与把手部32之间夹装有压缩弹簧34。由该压缩弹簧34对把手部32向自致动凸轮33分离开的方向(非操作位置侧)施力,而且致动凸轮33受到向后侧的施力。利用支承壁部23来限制致动凸轮33向其后侧的位移。因此,致动凸轮33向前后方向的位移实质上受到限制的结果为,把手部32受到了压缩弹簧34向前侧(非操作位置侧)的施力。
在图7~图9中,表示把手部32的操作以及由此使其形成与致动凸轮33卡合的状态。图7表示未对把手部32进行任何操作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把手部32利用压缩弹簧34而位于非操作位置。由于在该非操作位置上,把手部32的啮合齿32a~32a未与致动凸轮33的啮合齿33a、33a相啮合,因此该把手部32与致动轴31一体地相对于致动凸轮33进行空转。因此,即使错误地对该把手部32进行旋转操作,也能够原样不动地维持第二锁定机构30的锁定状态或解除锁定状态。
如图8以及图9所示,当使用者克服了压缩弹簧34而将把手部32向后侧的操作位置推压时,啮合齿32a~32a沿旋转方向啮合到致动凸轮33的啮合齿33a、33a上。当把手部32的啮合齿32a~32a与致动凸轮33的啮合齿33a、33a啮合时,两者在旋转方向上变成一体化。因此,在该操作位置(啮合状态)将把手部32旋转操作时,致动凸轮33与把手部32一体地旋转。如图8所示,当对把手部32进行绕向左方的旋转操作时,第二锁定机构30在锁定侧进行致动而锁定了工作台2的旋转。反之,如图9所示,当对把手部32进行绕向右方的旋转操作时,第二锁定机构30在解除锁定侧进行致动而使工作台2形成能够旋转的状态。
通过以上的记述可知,把手部32的啮合齿32a~32a和致动凸轮33的啮合齿33a、33a构成了啮合式的离合部40。当啮合齿32a~32a与啮合齿33a、33a啮合时,该离合部40形成动力传送状态,把手部32的旋转操作经致动凸轮33传送至锁定臂35。当解除啮合齿32a~32a与啮合齿33a、33a间的啮合时,使该离合部40断开而把手部32形成空转状态,其结果为,使锁定臂35无法移动,从而维持工作台2的旋转锁定状态或旋转解除锁定状态。有关第二锁定机构30的详细动作见后述。
致动凸轮33的旋转范围被止动块39限制在大约90°的范围内。在延长部2a的前表面上,该止动块39一体地设置于支承壁部23的前表面。如图3所示,从使用者一侧观察时,该止动块39位于致动凸轮33的右上侧。该止动块39的下表面成为锁定侧的止动件面39a,左侧的侧面成为解除锁定侧的止动件面39b。在图3所示的工作台2被锁定的状态下,致动凸轮33的一个啮合齿33a以及卡合部33b抵接到锁定侧的止动件面39a上而其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受到了限制。在该状态下,形成为两卡合部33b、33b向左右侧方突出的状态。在如下所述致动凸轮33位于该位置的状态下,工作台2形成旋转锁定状态。
从一个啮合齿33a以及卡合部33b与止动块39的止动件面39a相抵接的锁定状态开始,如图5所示,从使用者一侧观察时致动凸轮33向顺时针方向(绕右向方向)旋转大约90°时,则另一个啮合齿33a以及卡合部33b抵接到止动块39的解除锁定侧的止动件面39b上而其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受到了限制。在该状态下,形成为两卡合部33b、33b向上下突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如下所述工作台2形成解除锁定状态。
通过这样将把手部32向操作位置压入而在约90°的范围内旋转操作,能够在卡合部33b、33b向左右方向突出的锁定位置和其向上下方向突出的解除锁定位置这两个位置使致动凸轮33旋转。在本实施方式的场合,当将把手部32绕左向(从使用者观察时呈逆时针方向)旋转操作时,一个啮合齿33a和卡合部33b抵接到止动件块39的锁定侧(下表面侧)的止动件面39b上而锁定了工作台2的旋转。反之,当将把手部32绕右向(从使用者观察时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操作时,另一个啮合齿33a和卡合部33b抵接到止动件块39的锁定侧(左侧面)的止动件面39a上,而工作台2的旋转未被锁定。据此,关于把手部32的旋转方向,旋转操作方向与通过以往的固定螺栓(右螺栓)的拧入而进行锁定的情况相反。
当使用者停止对把手部32的推压操作时,该把手部32利用压缩弹簧34而返回到前侧的非操作位置。如图7所示,把手部32返回到非操作位置时,解除了其啮合齿32a~32a对啮合齿33a、33a啮合的状态。因此,即使在该非操作位置上把手部32受到旋转操作,致动凸轮33也不发生旋转,从而形成把手部32空转的状态。在该空转状态下,致动凸轮33被保持在锁定位置或解除锁定位置。
通过该致动凸轮33从锁定位置切换到解除锁定位置或者从解除锁定位置切换到锁定位置,则锁定臂35从锁定位置切换到解除锁定位置或者从解除锁定位置切换到锁定位置。
锁定臂35沿着延长部2a的下方配置。该锁定臂35弯曲为大致L字形,其前侧的纵部35a沿着延长部2a的前表面立起。在该纵部35a形成有切换孔35b。所述致动凸轮33位于该切换孔35b内。因此,如图3所示,在致动凸轮33位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正是卡合部33b、33b向左右侧方突出的状态,因而切换孔35b的上缘部抵接到致动凸轮33的侧部(离开卡合部33b、33b的圆筒部的侧面,即比卡合部33b更靠近致动轴31轴线的部位),结果使纵部35a向下侧位移而形成该锁定臂35位于锁定位置的状态。
与此相对,如图5所示,在致动凸轮33位于解除锁定位置的状态下,正是其两卡合部33b、33b向上下突出的状态,因此,利用向上侧突出的卡合部33b使纵部35a升起,而形成该锁定臂35位于解除锁定位置的状态。
即使在锁定状态和解除锁定状态中的任一种状态下,纵部35a也从下方受到致动凸轮33的支承。
锁定臂35的横部35c被支轴36和结合螺栓37从下方支承。在横部35c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处设置有圆形凹部35d。在该凹部35d的底部设置有通孔35e。一体地设置于工作台2的延长部2a上的横壁部29,位于从该横部35c的凹部35d至后端部35f的范围的上方。保持柱部29a以向下方突出的状态设置在该横壁部29的前侧。该保持柱部29a的下端部侧贯穿到锁定臂35的通孔35e内,且能够对其进行相对的位移。在该保持柱部29a的周围,即横壁部29与凹部35d的底部之间夹装有压缩弹簧38。由该压缩弹簧38对横部35c向下方施力。
在保持柱部29a的下端部,利用结合螺栓37安装凸缘部37a。该凸缘部37a具有比插、通孔35e大的直径。由包含该凸缘部37a的结合螺栓37支承着锁定臂35的横部35c,使其不至于相对于保持柱部29a脱落。
在横部35c的凹部35d与后端部35f之间,该横部35c被支轴36从下方支承着。横部35c以及该锁定臂35以该支轴36为支点而向上下转动、倾斜。当横部35c以支轴36为支点而向上下转动、倾斜时,保持柱部29a的下端部相对地进退(沿上下方向进行相对位移)于锁定臂35的通孔35e中。当横部35c的比支轴36更靠前侧的区域范围向上方位移的方向转动、倾斜时,横部35c的比支轴36更靠后侧的范围内的所述后端部35f向下方进行位移。
锁定板3b位于横部35c的后端部35f的上方。该锁定板3b为具有一定宽度的圆弧形的薄板,且利用螺栓3c~3c固定在基座3上。设置于工作台2的横壁部29上的锁定壁部29b位于该锁定板3b的上方。当横部35c的后端部35f向上方进行位移而将锁定板3b夹入该后端部35f与锁定壁部29b之间时,锁定了工作台2的旋转。当横部35c的后端部35f向下方进行位移而解除其与锁定壁部29b对锁定板3b的夹入状态时,工作台2形成能够相对于基座3旋转的状态。
这样锁定臂35以支轴36为支点如跷跷板那样进行转动、倾斜,相对于支轴36而言,使压缩弹簧38作用到后端部35f的相反一侧上,由此能够使该锁定臂35作为“杠杆”产生作用。因此,即使是作用力较小的小型压缩弹簧38,也能够放大其作用力而使其作用于后端部35f上,由此能够以小型化的结构而获得大的旋转锁定力。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第二锁定机构30,如图7所示,在使用者未对把手部32进行任何操作的状态下,该把手部32受到压缩弹簧34向从致动凸轮33分离开的方向(非操作位置侧)施力,因而形成其啮合齿32a、32a位于相对于致动凸轮33的卡合部33b、33b向前侧偏移的位置上的状态。
因此,在该非操作位置上离合部40未啮合,即使对把手部32进行旋转操作,致动凸轮33也不旋转,而形成该把手部32和致动轴31空转的状态。在该把手部32空转的状态下,锁定臂35未转动、倾斜,因此工作台2被保持为旋转锁定状态,或者被保持为解除锁定状态。
与此相对,当使用者克服压缩弹簧34作用而将把手部32压入后侧的操作位置时,啮合齿32a~32a进入致动凸轮33的啮合齿33a、33a之间,因此沿旋转方向相互啮合的离合部形成连接状态。因此,在保持着压入把手部32的状态下,将其向右侧或左侧旋转操作约90°时,经两啮合齿32a、33a在旋转方向上的啮合,锁定臂35进行转动、倾斜,从而能够将工作台2锁定于任意的旋转位置,反之,能够解除其锁定使工作台2旋转。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场合,如图9所示,对把手部32进行绕右向的旋转操作时,旋转锁定机构30形成解除锁定状态。反之,如图8所示,对把手部32进行绕左向的旋转操作时,旋转锁定机构30形成锁定状态,锁定了工作台2的旋转位置。
图2、图3以及图8表示工作台2的旋转锁定状态。在该旋转锁定状态下,致动凸轮33的一个啮合齿33a和卡合部33b抵接到止动块39的下表面侧的止动件面39a上,而形成两卡合部33b、33b向左右侧方突出的状态。因此,锁定臂35的纵部35a利用压缩弹簧38的施力而向下侧位移,从而横部35c位于以支轴36为支点向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倾斜的锁定位置。横部35c向锁定位置进行位移,结果比支轴36更靠后侧的后端部35f向上方位移,从而形成基座3侧的锁定板3b被夹入到该后端部35f与横壁部29的锁定壁部29b之间的状态。锁定板3b利用压缩弹簧38的施力被牢固地夹入于后端部35f与锁定壁部29b之间。通过这样将基座3侧的锁定板3b牢固地夹入在工作台2侧的锁定臂35的后端部35f与锁定壁部29b之间,工作台2形成被锁定为无法旋转的旋转锁定状态。
如果在形成该旋转锁定状态之后使用者将手从把手部32松开,如图7所示,则把手部32利用压缩弹簧34而返回到前侧的非操作位置。由于在该非操作位置上把手部32仅仅进行了空转,因此如上所述不会出现其误操作。
在所述旋转锁定状态下,使用者克服压缩弹簧34作用而将把手部32压入后侧的操作位置时,再使其啮合齿32a~32a形成沿旋转方向与致动凸轮33的啮合齿33a、33a啮合的状态。因此,在保持该压入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将把手部32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操作约90°时,如图5所示,另一个啮合齿33a和卡合部33b抵接到止动块39的左侧的止动件面39b上,而形成两卡合部33b、33b向上下突出的状态。因此,使锁定臂35的纵部35a利用向上侧突出的卡合部33b进行升起,结果使横部35c位于以支轴36为支点向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倾斜的解除锁定位置。由于这样横部35c克服压缩弹簧38作用而向解除锁定位置位移时,其后端部35f向下方位移,因此解除了该后端部35f和横壁部29的锁定壁部29b对基座3侧的锁定板3b的夹入。由于当解除基座3侧的锁定板3b的夹入时,解除(不锁定)了工作台2的旋转锁定状态,因此工作台2形成自由旋转的状态。
如果在使工作台2到旋转任意的旋转位置之后,在保持将把手部2压入操作位置的状态下将该把手部32绕左向旋转操作,则致动凸轮33移动到图3所示的锁定位置,结果如上所述锁定臂35移动到锁定位置而工作台2在该旋转位置被锁定。
如上所述的第二锁定机构30在使所述第一锁定机构20解除锁定的状态下,进行锁定、解除锁定操作。图6表示将第一、第二锁定机构20、30一起切换为解除锁定状态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台式切断机1中,在想要变更旋转锁定状态的工作台2的旋转位置的情况下,使用者例如用右手把持着把手部32而将其压入至操作位置,并且用大拇指使操作杆26向下方的解除锁定位置转动、倾斜而将第一锁定机构20解除锁定。在该阶段中,第二锁定机构30处于锁定状态下,因此,使工作台2无法旋转。
在维持第一锁定机构20的解除锁定状态下,将把手部32在其操作位置上绕右向旋转操作而将第二锁定机构30解除锁定。由此,工作台2形成能够旋转的状态。因此,在维持使用者使操作杆26向下方的解除锁定位置转动、倾斜,且将把手部32绕右向旋转操作的状态下,使该把手部32向右方或左方移动,由此能够使工作台2向俯视逆时的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旋转。
假定工作台2的旋转位置为预先设定的特定角度位置(例如15°、30°和45°等使用频度高的角度),若解除第一锁定机构20的操作杆26的下压操作(放开大拇指),则该操作杆26返回到上方的锁定位置锁定销21进入基座2侧的对应锁定孔3a中,由此锁定工作台2的旋转位置。这样由第一锁定机构20对工作台2进行旋转锁定,并且将把手部32在其操作位置绕左向旋转操作,由此使第二锁定机构30形成锁定状态,则更牢固地锁定工作台2的旋转位置。
在工作台2的旋转位置不是预先设定的特定角度位置的情况下,在维持第一锁定机构20的操作杆26的下压操作的状态下,先将把手部32绕左向旋转操作,由此由第二锁定机构30对工作台2进行旋转锁定。若其后解除第一锁定机构20的操作杆26的下压,锁定销21抵接到基座3侧的相邻两个锁定孔3a、3a之间。在该情况下,第一锁定机构20不对工作台2的旋转锁定发挥功能作用。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台式切断机1,载置有被切断材W的工作台2的旋转位置被二个系统的旋转锁定机构20、30锁定。二个系统中的第二锁定机构30具有供使用者进行工作台旋转操作时把持的把手部32。该把手部32在未进行任何操作的状态下,由压缩弹簧34保持在非操作位置上,在该非操作位置上把手部32进行空转,而无法对该第二锁定机构30进行锁定、解除锁定操作。因此,在进行工作台的锁定、解除锁定操作时,使用者首先握着把手部,调整好手腕姿势后(在手腕姿势舒适的位置上使把手部空转后),能够在维持该状态下在压入操作位置侧对该把手部进行旋转操作,从而在这一点上能够提高该把手部的操作性。
另外,不像如利用了以往的螺栓紧固的旋转锁定机构的场合那样使锁定螺栓旋转多圈,而仅仅使把手部32在大约90°的范围内进行旋转,则能够进行锁定、解除锁定,因此,在这一点上能够使该第二锁定机构30的操作性变好,进而使得台式切断机1的操作性变良好。
进而,在第二锁定机构30中,在使锁定臂35的一端侧(纵部35a)与致动凸轮33卡合,且另一端侧跨载于支轴36上的状态下,该锁定臂35通过在支轴36与纵部35a之间将结合螺栓37拧入而与工作台2侧的保持柱部29a进行螺旋结合起来,则该锁定臂35以受到压缩弹簧38施力的状态组装在工作台2侧。如果这样对保持柱部29a进行螺旋紧固,则锁定臂35以大致浮置的状态组装在工作台2的下表面,因此能够提高该锁定臂35乃至锁定机构30的组装性。
另外,把持着把手部32使其向操作位置侧位移,在维持其把持状态下进行旋转操作,由此能够对该第二锁定机构30进行锁定、解除锁定操作。因此,使用者不大大地改变施加把持着把手部的手的力的方向也能够进行一系列的操作,这样能够减轻对手腕的负担,从而在这一点上能够提高该锁定机构的操作性。
另外,当使用者把手部32绕右向旋转操作时,则解除(不锁定)工作台2的旋转锁定状态,当向绕左旋转操作时,则将工作台2锁定为无法旋转的状态。与此相对,作为以往公知的旋转锁定机构,在通过锁定螺栓的拧入而将工作台旋转锁定的结构中,构成为使该锁定螺栓绕右向旋转而锁定工作台,使该锁定螺栓绕左向旋转而解除锁定。在已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关于锁定操作和解除锁定操作,把手部32的旋转方向与以往相反。
通常,若是右撇子的使用者,则使用者位于把手部32的左侧用右手把持着把手部32。在该情况下,使用者用右手把持着把手部32在维持该状态下使其绕右转而解除锁定,如果在维持该状态下使该把手部32向使用者跟前侧移动,则能够使工作台2向左方(俯视时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反之,通过将把手部32向右方推压,工能够使作台2向右方向(俯视时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这样,在右撇子使用者的场合,其位于把手部32的左侧用右手把持着把手部32,因此,在对把手部32进行解除锁定操作时以及一边保持该解除锁定状态一边将工作台2向左侧或右侧旋转操作时能够使右手腕的扭转方向凸向更加舒适的上侧,由此能够减少右手腕的负担,因此,在这一点上能够提高该第二锁定机构30乃至台式切断机1的操作性。
另外,根据已例示的实施方式,构成为锁定臂35按以支轴36为支点而使其纵部35a侧与后端部35f侧分别向相互相反的方向位移的状态进行转动、倾斜,并构成为:相对于支轴36而言,在与后端部35f相反一侧上作用压缩弹簧38的施力,通过该作用力夹持基座3侧的锁定板3b,从而锁定了工作台2,因而能够使该锁定臂35作为以支轴36为支点的“杠杆”来发挥作用。因此,通过适当设定后端部35f和压缩弹簧38对支轴36的作用点,能够任意设定锁定板3b的夹入力,由此容易设定工作台2的适当的旋转锁定力。另外,以作用力较小的小形压缩弹簧能够获得大的旋转锁定力。
在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实施各种变更。在图10~图13中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锁定机构50。关于第一锁定机构20及其他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则足以,因此,使用了同一部位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其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锁定机构50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锁定臂35沿前后(长度方向)被划分为两部分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锁定机构50的锁定臂51被划分为前侧臂52和后侧臂53。在前侧臂52的后部和后侧臂53的前部经连结销55而相互连结起来。前侧臂52弯曲为大致L字形,其前侧的纵部52a沿着延长部2a的前表面立起。在该纵部52a形成有切换孔52b。致动凸轮33位于该切换孔52b内。
该前侧臂52在其长度方向大致中央被设置于延长部2a侧前侧支轴54从下侧支承。因此,前侧臂52在以前侧支轴54为中心使其前侧(纵部52a侧)与后侧(连结销55侧)分别向上下相互相反一侧位移的状态下受到支承。
在前侧臂52的纵部52a设置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切换孔52b。致动凸轮33位于该切换孔52b内。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该致动凸轮33在通过离合部40对把手部32进行的旋转操作中被实施绕致动轴31的旋转操作。通过致动凸轮33进行旋转,纵部52a沿上下进行位移。如图11所示,当纵部52a向上侧位移时,该第二锁定机构50形成锁定状态,而将工作台2的旋转位置固定着。与此相对,如图13所示,当纵部52a向下侧位移时,第二锁定机构50形成解除锁定状态,而工作台2形成能够旋转的状态。由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锁定臂51被划分为前侧臂52与后侧臂53二部分,因此该第二锁定机构50的锁定以及解除锁定状态与纵部35a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反。关于这一点,将在说明了后侧臂53之后再详述。
如上所述后侧臂53的前部经连结销55与前侧臂52的后部相连结。后侧臂53的前部以大致叠合的状态连结到前侧臂52的后部上侧。该连结销55固定在前侧臂52上。该连结销55的上部从下侧插入到设置于后侧臂53前部的连结孔53a内,该后侧臂53的前部与前侧臂52的后部相连结。连结孔53a形成为沿前后稍微变长的槽孔形状。因此,在连结孔53a内,连结销55能够相对地向前后稍微位移(倾斜)。由此,前侧臂52与后侧臂53以能够向其板厚方向(上下)稍微倾斜的状态相互连结起来。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后侧臂53的后部被支轴(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称为后侧支轴36)从下方支承。在该后侧支轴36与连结销55之间,该后侧臂53受到压缩弹簧38向下方的施力。该压缩弹簧38在工作台2下表面的横壁部29与碗形的托座56之间被安装于保持柱部29a的周围。在保持柱部29a的下部安装有结合螺栓37。利用该结合螺栓37的凸缘部37a,将托座56保持在保持柱部29a的下部。托座56从上侧插入到设置于后侧臂53前部的承受孔53b内。借助该托座56使压缩弹簧38的施力作用到后侧臂53的前侧上。
通过压缩弹簧38作用于后侧支轴36的前侧上的施力,对该后侧臂53的后部53c向上方施力。如图10所示,在该后部53c与设置于横壁部29的锁定壁部29b之间夹入安装于基座3侧的锁定板3b,由此,工作台2相对于基座3的旋转位置被固定。通过这样将后侧臂53作为以后侧支轴36为中心的“杠杆”来发挥作用,使压缩弹簧38的作用力放大,通过将基座3的锁定板3b牢固夹入于后部53c与锁定壁部29b之间,以将工作台3的旋转位置牢固地固定着。据此,压缩弹簧38的施力作用于锁定侧上。
与此相对,如图12所示,当后侧臂53的前部克服压缩弹簧38作用而向上方位移时,该后侧臂53以后侧支轴36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倾斜,结果其后部53c向下方位移解除了在其后部53c与锁定壁部29b之间的锁定板3b的夹入状态,从而使该第2锁定机构50解除锁定而工作台2形成能够旋转的状态。
通过前侧臂52的后部克服压缩弹簧38作用向上方进行位移,由此将后侧臂53的前部向上方上推。通过该前侧臂52以支轴54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倾斜,而前侧臂52的后部向上方进行位移,此时其前侧向下方进行位移。因此,前侧臂52利用压缩弹簧38的间接作用而受到向逆时针方向(锁定侧)施力。这样,前侧臂52成为以前侧支轴54支承而逆时针方向弹簧施力锁定侧,其结果为,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前侧臂52的前部(纵部52a)在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向上方位移时形成锁定状态;另一方面,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当该纵部52a向下方位移时形成解除锁定状态。因此,前侧臂52的纵部52a利用压缩弹簧38的间接作用而受到对向上方位移的方向(锁定侧)的施力。
如图11所示,通过对把手部32进行绕左向的旋转操作,而将致动凸轮33旋转操作而移到使其两侧部的卡合部33b、33b(啮合齿33a、33a)位于水平的锁定位置时,一个卡合部33b从切换孔52b的下部离开,因此,解除了该卡合部33b的下压,结果纵部52a受到压缩弹簧38的间接作用而向上方进行位移。通过纵部52a向上方位移,而前侧臂52在图10中以前侧支轴54为中心而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倾斜,从而后侧臂53利用压缩弹簧38作用而向顺时针转动、倾斜,结果将锁定板3b夹入到其后部53c与锁定壁部29b之间,而第二锁定机构50形成锁定状态。
与此相对,如图13所示,通过对把手部32的绕右向旋转操作,将致动凸轮33旋转操作到使其两侧部的卡合部33b、33b(啮合齿33a、33a)位于上下方的解除锁定位置时,由一个卡合部33b对切换孔52b的下部向下方进行推压,因此,纵部52a克服了压缩弹簧38的间接作用向下方进行位移。当纵部52a向下方位移时,如图12所示,前侧臂52以前侧支轴54中心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倾斜,结果后侧臂53的前侧克服了压缩弹簧38作用而被向上方上推。通过上推前侧,而后侧臂53以后侧支轴36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倾斜,且其后部53c向下方进行位移。通过后部53c向下方进行位移,解除了锁定板3b在该后部53c与锁定壁部29b之间的夹入状态,从而使第二锁定机构50形成解除锁定状态。
如图11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通过一个啮合刃33b抵接到止动块39的锁定侧止动件面39a(下表面)上,而致动凸轮33的锁定侧的转动端受到限制。与此相对,如图13所示,通过另一个啮合齿33b抵接到止动块39的解除锁定侧止动件面39b(侧面)上,而致动凸轮33的解除锁定侧的转动端受到限制。通过这样将致动凸轮33进行大约90°的旋转操作,能够进行该第二锁定机构50的锁定、解除锁定操作。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台式切断机1中的第二锁定机构50,通过使把手部32克服压缩弹簧34作用而向操作位置移动,然后将其进行旋转操作,能够对该第二锁定机构50的锁定锁定状态和解除锁定状态进行切换操作。与此相对,把手部32在未受到任何操作的状态下被保持在非操作位置,因此,即使其受到旋转操作也仅进行空转,而致动凸轮33不会旋转,从而未将该第二锁定机构50的锁定状态和解除锁定状态进行切换。
在进行工作台2的锁定、解除锁定操作时,使用者把持着把手部32在调整好手腕姿势后,在维持该状态下将该把手部32压入操作位置侧使其与离合部40啮合,在该啮合的状态下将该把手部32旋转操作,由此使致动凸轮33旋转而能够切换该第二锁定机构50的锁定状态与解除锁定状态。
另外,如果将把手部32在大约90°的范围内进行旋转操作,则能够切换第二锁定机构50的锁定状态与解除锁定状态。据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锁定机构50,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提高其操作性。
进而,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锁定机构30,将作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一构件的锁定臂35划分为前侧锁定臂52和后侧锁定臂53二部分,前侧锁定臂52进行组装时不会受到压缩弹簧38的作用,因而能够使该第二锁定机构50的组装作业简易化。
另外,关于后侧锁定臂53,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将结合螺栓37螺入保持柱部29a中,能够以压缩弹簧38的施力状态组装起来。
进而,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锁定机构50中,当将把手部32绕右向旋转操作时,也将工作台2的旋转锁定状态解除锁定;当将把手部32绕左向旋转操作时,也将工作台2锁定为无法旋转,因而上述操作与利用了固定在把手部上的锁定螺栓的拧入的以往锁定机构相反反之。因此,使用者右撇子的情况下,在进行把手部32压入到操作位置侧的操作后,在维持该状态下将把手部32绕右向进行旋转操作而解除锁定,能够在保持此时的手腕姿势的状态下对工作台2进行旋转操作,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减少右手腕的负担,在这一点上能够提高第二锁定机构50的操作性。
在如上所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进一步加以变更。例如,例示了具有二个系统的旋转锁定机构20、30(50)的台式切断机1,但也同样能够适用于不具有例示的第一锁定机构20的台式切断机中的旋转锁定机构。另外,也同样能够适用于不具有上下的滑动机构5、6或左右转动、倾斜机构4的台式切断机。
进而,例示了将把手部32固定在致动轴31上,并以两者一体的方式沿轴向以及绕轴旋转的结构;但也可以构成为将致动轴相对于工作台延长部2a固定设置在轴向以及轴周围,将把手部以能够旋转且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在该致动轴上。
另外,例示了对把手部32进行绕右向的旋转操作以便解除锁定,以及进行绕左向旋转操作以便锁定的结构,但也可以使锁定与解除锁定的旋转操作方向相反。反之,例如只要从例示止动块39位置的致动凸轮33的右上侧的位置变更为左上侧的位置即可。
另外,例示了将把手部32旋转操作大约90°来进行锁定、解除锁定的结构,但能够任意地设定把手部的旋转操作角度。
进而,省略了把手部的操作位置与非操作位置之间的移动操作,将其啮合齿设置为始终与致动凸轮的啮合齿相啮合的状态,在构成为仅仅对把手部进行旋转操作而将锁定机构锁定以及解除锁定的情况下,当将把手部绕右向进行旋转操作时则解除锁定,当对把手部进行绕左向的旋转操作时则进行锁定,通过这样的构成,如上所述那样能够减少工作台旋转操作时的右手腕的负担。

Claims (7)

1.一种台式切断机,其具有以能够水平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基座上的工作台,其中,所述工作台具有:在进行旋转操作时用于把持的把手部;限制相对于所述基座的旋转的锁定臂;以及用于将通过所述把手部的旋转操作而产生的旋转运动传送至该锁定臂的离合部;
所述台式切断机构成为,能够借助所述离合部将通过所述把手部的旋转操作而产生的旋转运动在传送至所述锁定臂的状态与断开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式切断机,其中,所述把手部借助致动轴被支承为够绕其轴旋转且能够在轴线方向的操作位置与非操作位置之间进行位移,所述台式切断机构成为,
在使所述把手部位移至所述操作位置的状态下,将通过该把手部的旋转操作而产生的旋转运动经所述离合部传送至所述锁定臂,
另一方面,在使所述把手部位移至所述非操作位置的状态下,由所述离合部断开通过该把手部的旋转操作而产生的旋转运动而不将传送至其所述锁定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式切断机,其中,台式切断机构成为,具有绕所述致动轴的轴线旋转且使所述锁定臂向锁定位置和解除锁定位置移动的致动凸轮,当所述把手部相对于该致动凸轮而向所述操作位置位移时,则使所述离合部接合起来,而将通过该把手部的旋转操作而产生的旋转运动传送至所述锁定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台式切断机,其中,将压缩螺旋弹簧夹装于所述把手部与所述致动凸轮之间,以对所述把手部施加向所述非操作位置侧的弹压作用力。
5.一种台式切断机,所述台式切断机具有:以能够水平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基座上的工作台;和用于锁定该工作台的旋转的锁定机构,其中,所述台式切断机构成为,所述工作台具有在其进行旋转操作时用于把持的把手部,
当将该把手部绕左向旋转操作时,由所述锁定机构将所述工作台锁定为无法旋转的状态,另一方面,当将所述把手部绕右向旋转操作时,将所述锁定机构解除锁定而使所述工作台形成能够旋转的状态。
6.一种台式切断机,所述台式切断机具有以能够水平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基座上的工作台,其中,所述台式切断机构成为,
所述工作台具有:在其旋转操作时用于把持的把手部;和用于限制相对于所述基座的旋转的锁定臂,
所述锁定臂在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侧受到致动凸轮和支轴这二个点的支承,并被支承为能够以该支轴为中心而向上下转动、倾斜,相对于该支轴而言,在所述锁定臂的一端侧与所述致动凸轮之间且在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与锁定臂之间夹装有压缩弹簧,利用该压缩弹簧的施力将所述锁定臂向下施力,所述基座侧被夹入到该锁定臂的另一端侧与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之间以限制该工作台的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台式切断机,其中,所述台式切断机构成为,所述压缩弹簧安装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下表面的保持柱部的周围,该保持柱部的下端与所述锁定臂以能够相对位移的方式螺纹结合起来,并使所述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作用到所述锁定臂上。
CN2009801405498A 2008-09-04 2009-08-26 台式切断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69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26939A JP5465405B2 (ja) 2008-09-04 2008-09-04 卓上切断機
JP2008-226939 2008-09-04
PCT/JP2009/064848 WO2010026896A1 (ja) 2008-09-04 2009-08-26 卓上切断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6994A true CN102176994A (zh) 2011-09-07
CN102176994B CN102176994B (zh) 2013-06-12

Family

ID=41797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054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6994B (zh) 2008-09-04 2009-08-26 台式切断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09593A1 (zh)
EP (1) EP2327495B1 (zh)
JP (1) JP5465405B2 (zh)
CN (1) CN102176994B (zh)
RU (1) RU2494842C2 (zh)
WO (1) WO201002689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2292A (zh) * 2012-04-09 2012-08-15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斜切锯
CN108177202A (zh) * 2016-11-11 2018-06-19 株式会社牧田 台式切割机
CN112338255A (zh) * 2019-08-06 2021-02-09 株式会社牧田 台式切割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33849B2 (en) 2016-01-18 2017-12-05 Tti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imited Miter saw
DE102016109375A1 (de) * 2016-05-20 2017-11-23 Festool Gmbh 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Kappsäge
US11383311B2 (en) 2019-08-23 2022-07-12 Makita Corporation Compound miter saw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4213U (ja) * 1983-10-06 1985-05-07 株式会社測機舎 セオドライトの微動誤操作防止装置
JPS6288052U (zh) * 1985-11-20 1987-06-05
US6513412B2 (en) * 2001-01-09 2003-02-04 Porter Cable Corp. Adjustment mechanism
CN101096115A (zh) * 2006-06-29 2008-01-02 株式会社牧田 台式圆盘锯床
JP2008044034A (ja) * 2006-08-11 2008-02-28 Makita Corp 切断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56947A (en) * 1949-01-14 1951-09-05 Joseph Tym Improvements in swivel vices
SU1018816A1 (ru) * 1982-02-04 1983-05-23 Днепропетровский Трубопрокатный Завод Им.Ленина Станок дл резки труб
JP2534814Y2 (ja) * 1991-01-30 1997-05-07 リョービ株式会社 卓上切断機のターンテーブル位置決め装置
US5249496A (en) * 1992-08-13 1993-10-05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Indexing detent override mechanism
GB9218299D0 (en) * 1992-08-28 1992-10-14 Black & Decker Inc A releasable locking device
US5907987A (en) * 1996-12-05 1999-06-01 Stumpf; William R. Bevel locking system for a sliding compound miter saw
JP3283745B2 (ja) 1996-02-05 2002-05-20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の操作レバー
US6658977B2 (en) * 2001-08-02 2003-12-09 Lee-Cheng Chang Locking mechanism for inclination adjustment of a blade of a cutting device
GB2411620A (en) * 2004-03-02 2005-09-07 Black & Decker Inc Mitre Saw
JP4847084B2 (ja) 2005-09-22 2011-12-28 株式会社マキタ 切断機
US7938050B2 (en) * 2006-08-30 2011-05-10 Black & Decker Inc. Fine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precision miter cuts
JP4936217B2 (ja) * 2007-01-30 2012-05-23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卓上切断機
JP5103083B2 (ja) * 2007-07-26 2012-12-19 株式会社マキタ 卓上切断機
US8695468B2 (en) * 2007-10-30 2014-04-15 Robert Bosch Gmbh Locking assembly for a power miter saw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4213U (ja) * 1983-10-06 1985-05-07 株式会社測機舎 セオドライトの微動誤操作防止装置
JPS6288052U (zh) * 1985-11-20 1987-06-05
US6513412B2 (en) * 2001-01-09 2003-02-04 Porter Cable Corp. Adjustment mechanism
CN101096115A (zh) * 2006-06-29 2008-01-02 株式会社牧田 台式圆盘锯床
JP2008044034A (ja) * 2006-08-11 2008-02-28 Makita Corp 切断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2292A (zh) * 2012-04-09 2012-08-15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斜切锯
CN102632292B (zh) * 2012-04-09 2014-07-30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斜切锯
CN108177202A (zh) * 2016-11-11 2018-06-19 株式会社牧田 台式切割机
CN108177202B (zh) * 2016-11-11 2021-08-20 株式会社牧田 台式切割机
CN112338255A (zh) * 2019-08-06 2021-02-09 株式会社牧田 台式切割机
CN112338255B (zh) * 2019-08-06 2023-10-17 株式会社牧田 台式切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58229A (ja) 2010-03-18
RU2494842C2 (ru) 2013-10-10
CN102176994B (zh) 2013-06-12
JP5465405B2 (ja) 2014-04-09
US20110209593A1 (en) 2011-09-01
EP2327495A1 (en) 2011-06-01
RU2011112843A (ru) 2012-10-10
WO2010026896A1 (ja) 2010-03-11
EP2327495A4 (en) 2013-07-03
EP2327495B1 (en) 201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6994B (zh) 台式切断机
CN101748929B (zh) 可调节的圆柱形锁组件
CN106246851B (zh) 往复运动作业机
US9308637B2 (en) Power tool
US8695468B2 (en) Locking assembly for a power miter saw
EP1732414B1 (en) Slide and snap clamp
US11407142B2 (en) Table saw
CN101779577B (zh) 手持式发动机驱动的工具
CN102802877B (zh) 动力工具
JP2010017828A (ja) 卓上切断機
CN102059723B (zh) 台式切割机的切割机机身的倾斜位置定位机构
CN203973401U (zh) 切割工具
JP2007030314A (ja) 携帯丸鋸
JP4757784B2 (ja) 刈込機
EP1750875A2 (en) Orbital reciprocating saw
JP4617091B2 (ja) 切断機におけるライビングナイフの取り付け具
JP5989552B2 (ja) 卓上切断機
CN112338255B (zh) 台式切割机
TWI502111B (zh) The button holder of the sewing machine
JP4209120B2 (ja) 切断機
JP3610047B2 (ja) 構成部分
US7246444B2 (en) Cutting tool with guide member clamping means
CN106723602B (zh) 镜片用锁止机构、镜片组件及头盔
JP2007075253A (ja) 片針切り替え装置
CN215434422U (zh) 一种水泥砖切断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