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3949A - 一种草菇栽培基质及其循环栽培草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草菇栽培基质及其循环栽培草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3949A
CN102173949A CN2011100438027A CN201110043802A CN102173949A CN 102173949 A CN102173949 A CN 102173949A CN 2011100438027 A CN2011100438027 A CN 2011100438027A CN 201110043802 A CN201110043802 A CN 201110043802A CN 102173949 A CN102173949 A CN 102173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w
volume increase
chinese medicine
weight
b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38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3949B (zh
Inventor
毛久庚
蔡潞莎
唐懋华
张燕燕
芮山亚
李英
陈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VEGETABLE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VEGETABLE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VEGETABLE SCIENCE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VEGETABLE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1100438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739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73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3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3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39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菇栽培基质及其循环栽培草菇方法。该基质中含有中药渣、稻草和增产剂,其中按重量计中药渣和稻草的配比为中药渣70%~90%、稻草10%~30%,增产剂按5~10kg/m3的用量加入,所述的增产剂按重量百分含量计是由维生素B1 0.006%~0.01%、普钙15%~20%、生石灰40%~60%、硫酸镁1.5%~2%,硫酸锌0.2%~0.4%,硼肥0.2%~0.3%,三十烷醇0.2%~0.4%,淀粉22%~37%混合而成。本发明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基质发酵时间短节约了能源;基质可提高草菇产量和品质,增加草菇的黄酮类物质的含量;采用多次循环栽培方法,提高基质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草菇栽培基质及其循环栽培草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食用菌类栽培领域,涉及一种草菇栽培基质及其循环栽培草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据统计,在2002年,总产量达867.5万吨,占世界总量的65%,其中鲜草菇20万吨左右,占世界草菇总产量的60%以上。目前生产上主要以棉籽壳、废棉为主要原料,稻草、麦秸、玉米芯、麦麸等为辅助原料。一方面由于棉花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量较大,棉籽壳、废棉农药残留较高,以此为原料生产的食用菌农残就可能超标,同时棉籽壳中含有对男性生殖健康有影响的棉多酚化学成分,因此草菇的品质大受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食用菌生产量大,有限原料导致生产原料价格不断提高,生产成本不断加大;第三采用常规的栽培方法,存在发酵、上架人工大,基质原料的利用率低,草菇的生物转化率低等问题。
我国是中药业大国,我国每年中药渣的排放量达3000多万吨,这些废弃物中仅有部分被合理利用,绝大部分还是通过传统方法如焚烧填埋,不仅要耗去大量的资金,浪费资源,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
为很好的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国内山东、北京、四川、福建、云南等地,开展了中药渣栽培食用菌的研究,经国内相关数据库检索,如清华大学学术期刊全文库(CNKI1994-2010)、中文科技期刊数据(VIP1989-2010)、中国专利数据库(1985-2010)、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DB31994-2010)、中国科学经济学新闻库(VIP1992-2010)、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1999-2010)、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0-2010)、相关中文搜索引警。结果显示:蔡潞莎等进行了中一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药渣菌糠栽培草菇试验,以筛选高产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以中药渣为主料、稻草为辅料的平菇菌糠栽培草菇效果最好,草菇菌丝生长旺盛,生物转化率达35.7%。曹德宾指出中药渣原料栽培草菇,最大限度地解决了传统草菇栽培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一般生物学效率30%左右,投产比1∶3左右。并且由于利用闲置大棚、栽培周期短、占用劳动力少等,生产效益大幅提高。何焕清等采用中药渣栽培草菇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栽培工艺较传统栽培原料稻草、废弃棉渣更为简单,完成一个栽培周期仅15~17天;室内床栽子实体产量较大棚阳畦栽培产量高,中药渣栽培草菇子实体产量较稻草栽培产量高,中药渣70%+废棉渣30%混合栽培时,生物转化率为23.8%,接近纯废棉渣栽培时生物转化率29%,经济效益明显。赵群友等通过食用菌替代物栽培研究,将中药渣与棉籽壳等农业副产品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栽培鸡腿菇的基质,下脚料再混入稻草、棉籽壳、麦秸、玉米芯等,又可作为栽培草菇的优质基质,真正实现了中药渣的循环利用。根据当地中药渣等资源情况,选配丹参、杜仲、甘草、柴胡、山茱萸、板兰根、地黄、黄芪、黄芩等其中几种混合药渣。广东的广大种菇专业户和食用菌工作者经过努力,摸索了一套充分利用制药厂倒出来的草本药渣作为原材料生产草菇的经验。伍国明于1991年进行了用夏枯草药渣配合棉籽壳栽培草菇试验。中国专利201010127250.3涉及一种利用废弃中药渣生产食用菌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主料中药渣比例50~70%,棉籽壳10~20%,玉米粉5~10%,另外加入少量氮、磷及微量元素,只交待了通用配方,没有具体到品种,原料处理只是自然发酵。中国专利200610068623.8提供一种利用中药渣生产食用菌料的方法,所用的中药渣栽培料为至少含人参、大枣、柴胡、五味子,茯苓、当归、芍药、牡丹皮、生地、山药、桂皮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的中药所提取的渣子,辅料为玉米芯;生料生产时,原料处理方法采用是曝晒,发酵料生产时原料采用自然发酵。中国专利200510104524.6公开了一种以中药渣为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以中药渣为主料,玉米粉、棉籽壳、麸皮等为辅料,自然发酵。中国专利91104240.7公开了一种中药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关键在于作为栽培料的原料采用药厂在制取中药剂过程中,提取药用成分后,废弃的药渣,经适当配方选择,作为栽培金针菇、平菇、凤尾菇、猴头菇的栽培料,栽培方法上注重料的准备、接种、菌丝培育及出菇管理等工艺环节。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完成了科技成查“中药渣栽培平菇”。西北轻工业学院完成了科技成果“中药渣生产食、药真菌技术”。
综合国内外所检索文献,目前国内利用中药渣,各地药渣所含成分不同,养分含量不尽相同,辅料多为玉米芯、棉籽壳等,配方多为通用配方,用于栽培平菇、磨菇、金针菇、灵之、草菇等,多用熟料和普通发酵料,也有利用中药渣菌糠栽培草菇的报导,生物转化率通常在23~35%之间;栽培方法上注重料的准备、接种、菌丝培育及出菇管理等工艺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常用棉籽壳、废棉等为草菇栽培基质及常规栽培方法存在的基质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草菇品质较差、生物转化率低等缺陷。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菇栽培基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菇栽培基质的配制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草菇栽培基质循环栽培草菇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草菇栽培基质是利用中药渣为主要原料配制的,采用该草菇栽培基质及其循环栽培草菇的方法可以克服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草菇栽培基质,其在于该基质中含有中药渣、稻草和增产剂,其中按干重计,中药渣和稻草的配比为中药渣70%~90%、稻草10%~30%,优选为中药渣80%、稻草20%;增产剂按5~10kg/m3的用量加入,优选为按10kg/m3的用量加入;所述的增产剂按重量百分含量计是由维生素B10.006~0.01%、普钙15~20%、生石灰40~60%、硫酸镁1.5~2%、硫酸锌0.2~0.4%、硼肥0.2~0.3%、三十烷醇0.2~0.4%、淀粉22~37%混合而成。优选为维生素B10.006%、普钙20%,生石灰50%,硫酸镁2%,硫酸锌0.4%,硼肥0.2%,三十烷醇0.4%,淀粉27%。优选的增产剂配方中,因为维生素B1的用量很少,可以在配方的百分含量中忽略不计。
上述的草菇栽培基质,其在于所述的中药渣为牛膝、金银花、石斛、玄参混合浸提有效成分后的残渣。
上述的草菇栽培基质,其在于所述的稻草事先粉碎并用重量百分浓度为4~5%石灰水浸泡4~5h后沥干。
上述的草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计,将70%~90%的中药渣粉碎,调至含水量65%~70%,接入增温发酵剂1~3kg/m3,拌匀建堆覆盖发酵,2~3天第一次翻堆,同时按重量百分含量计加入10~30%经过粉碎并用石灰水浸泡、沥干后的稻草,继续发酵,隔两天翻第二次,翻堆的同时加入5~10kg/m3增产剂,翻拌均匀,闷一天即可乘热上架进行栽培;所述的增产剂按重量百分含量计是由维生素B10.006~0.01%、普钙15~20%、生石灰40~60%、硫酸镁1.5~2%,硫酸锌0.2~0.4%,硼肥0.1~0.2%,三十烷醇0.2~0.4%,淀粉22~37%混合而成。整个制备过程5~6天,经发酵后的发酵料疏松,充满白色放线菌,有香味。
增产剂配方优选为维生素B10.006%、普钙20%,生石灰50%,硫酸镁2%,硫酸锌0.4%,硼肥0.2%,三十烷醇0.4%,淀粉27%。优选的增产剂配方中,因为维生素B1的用量很少,可以在配方的百分含量中忽略不计。
上述的草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在于所述的中药渣为牛膝、金银花、石斛、玄参混合浸提有效成分后的残渣。
上述的草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在于所述的增温发酵剂的用量优选为1kg/m3,稻草的加入量优选为20%,增产剂的加入量优选为10kg/m3
上述的草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在于所述的石灰水的重量百分含量为4%~5%,浸泡稻草4~5h。
利用上述的草菇栽培基质循环栽培草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茬:采用室内层架式栽培,发酵料按每平方米干料重9~10kg、厚度5~6cm铺料,不需进行二次发酵,直接接种,接种量为干料重的3~5%(菌种以湿重计),撒播,分散均匀不成团;
第二茬:收完两潮菇后,上下翻动料面,喷增产剂,按0.05~0.15kg/m2增产剂兑水喷施,兑水量可根据料的湿度而定,覆膜并关闭门窗,升温至70~80℃,保持12h进行后发酵,然后揭膜通气,待料面温度降至38~40℃时再接种栽培,方法同第一茬。增产剂的用量优选为0.1kg/m2
第三茬:第二茬收完两潮菇后,接着进行第三茬循环栽培,方法同第二茬。
本发明中所用的增温发酵剂为市售,主要由放线菌(娄彻氏链霉菌)、细菌(地衣芽孢杆菌)吸附发酵而成,是一种复合生物制剂,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有效活菌数≥1亿/克,纤维素酶活≥30U/g,蛋白酶活≥15U/g。
本发明草菇栽培基质使用的中药渣原料容重为0.15~0.2g/cm3,总孔隙为70~75%,大孔隙为20~25%,通气性、持水性好,有机质含量高(700~750g/kg),氮、磷、钾含量丰富,总量达40~50g/kg,pH 7.0~7.5,C/N为18~22,重金属含量经检测:铅(Pb)为9.91mg/kg,铬(Cr)为14.61mg/kg,隔(Cd)为0.097mg/kg,砷(As)为0.429mg/kg,汞(Hg)为0.12mg/kg,均不超标,对环境和草菇不会造成污染,特别是中药渣采用牛膝、金银花、石斛、玄参混合浸提有效成分后的残渣,该残渣内还富含三萜皂苷类和黄酮类物质,是用于栽培草菇的优质原料。
经上述方案处理和复配后(理化性状见表1)
表1配制好的草菇栽培基质理化性状
Figure BDA0000047713210000041
该基质pH、C/N比适中,有机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含草菇生长所需的C、N、P、K、Ca、Mg、S、Zn、B、维生素B1和活性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中药渣作为草菇主要栽培料,辅以稻草栽培草菇,发酵处理过程中添加增温发酵剂,并拌入增产剂,通过三茬循环栽培方法,提高基质利用率。本发明进一步拓宽了中药渣的合理利用渠道和草菇栽培料利用渠道,实现了资源再生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用该基质循环栽培草菇,与棉籽壳基质和常规栽培方法比,实现四个创新:
1、用此中药渣替代棉籽壳、废棉等栽培草菇;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拓宽了草菇栽培料利用渠道;
2、发酵处理添加增温发酵菌,发酵时间缩短,发酵效果好,省去了上架后的二次发酵,节约了能源;
3、用此中药渣加入增温发酵剂发酵并拌入增产剂,丰富了基质营养,可提高草菇产量,改善品质,特别是增加草菇的黄酮类物质的含量;
4、采用多次循环栽培方法,减少反复发酵、上、下架消耗大量人工,提高基质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有效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50~70%;生物转化率提高,平均每茬生物转化率达40%比对照提高10%,三次循环栽培生物转化率达115~120%,按每公斤草菇10元计,扣出成本每平米可增收18~20元;草菇品质大大改善,菌丝生长结白粗壮,转潮快,出菇整齐,菇型好,朵大肉厚,韧性强,不易破碎,蛋白质含量达30~35%(对照为25~28%)、维生素C含量达18~25g/kg(对照为15~20g/kg)磷含量达14~18g/kg(对照为10~15g/kg、钾含量达28~32g/kg(对照为25~28g/kg)、黄酮类物质总量达80~90g/kg(对照为60~70g/kg)(均以干物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草菇栽培基质配方及其配制方法的筛选过程
(一)中药渣和稻草用量配比的筛选
根据草菇对栽培基质理化性状要求,中药渣和稻草按不同比例设置五个配方,其中中药渣为牛膝、金银花、石斛、玄参混合浸提有效成分后的残渣,以棉籽壳加稻草作对照共设六个处理,进行配方筛选,中药渣和稻草用量配比(按干物质重量百分含量计)如下:
表2草菇新型基质配方设置
Figure BDA0000047713210000051
六个处理的料在上架前均进行前发酵(常规方法),按重量百分含量计,并用2%的石灰调节栽培料pH,CK加入1%的尿素调节C/N比,栽培采用室内层架式栽培,每平方米按干料重10kg、厚度5~6cm铺料,并进行二次发酵,接种量为干料重的3~5%(菌种以湿重计),撒播,分散均匀不成团;共采两潮菇,试验过程中对菌丝生长情况、出菇情况及产量进行统计。
表3不同处理草菇菌丝长势及产量情况
Figure BDA0000047713210000061
表3结果表明:配方3即中药渣重量百分含量为80%,稻草重量百分含量为20%混合加入2%的石灰的配方表现最好,菌丝生长势强,洁白粗壮,生物转化率最高,达到36.2%,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0.6%(计算方法:[(3620-3000)/3000]×100%)。稻草的用量为10%和30%时生物转化率也有提高,不过效果没有20%时好。但稻草加入量过多时,会导致生物转化率明显下降。
(二)接入增温发酵剂与未接入增温发酵剂基质原料的发酵效果与栽培效果观察
增温发酵剂从南京宁粮生物肥料有限公司购买,主要由放线菌(娄彻氏链霉菌)、细菌(地衣芽孢杆菌)吸附发酵而成,是一种复合生物制剂,主要有效成分为:有效活菌数≥1亿/克,纤维素酶活≥30U/g,蛋白酶活≥15U/g。
1、处理方法及发酵效果观察:牛膝、金银花、石斛、玄参混合浸提有效成分后的鲜湿中药渣(含水量75~80%)粗粉碎1遍,晴好天气晾晒1天,调节含水量至65~70%后,建堆前设两种方法:(1)接增温发酵剂1kg/m3;(2)自然建堆覆盖发酵。当堆温升至60~70℃时维持10~15h,翻堆,再覆盖发酵,如此反复翻堆2~3次。试验过程中观察建堆后起温时间,最高温度、翻堆后再次升温间隔时间、发酵质量,并进行栽培效果跟踪。
结果表明:接增温发酵菌的处理,建堆后起温速度快,24~48h内即可达到65~75℃,翻堆后再次升温达60~70℃只需间隔24~36h,整个发酵过程翻堆2次,只需5~6d,发酵质量较好,料疏松不结块,充满白色放线菌,有香味。
自然发酵处理的建堆后起温速度相对较慢,48~72h才能达到60~65℃,翻堆后再次升温间隔时间需48h,整个发酵过程需翻堆3次,需要7~9d才能达到接种发酵的效果。
2、栽培效果观察:
将上述两种发酵料分别按重量百分含量计加入20%经过粉碎后用重量百分浓度为4~5%的石灰水浸泡4~5小时沥干后的稻草和2%的石灰,拌匀后进行室内栽培试验,分别采用直接接草菇菌种和经二次发酵之后再接草菇菌种两种处理,每平方米料的重量、接种量及播种方法同配方筛选。试验过程中对草菇菌丝生长情况及生物转化率进行测定。该栽培效果观察试验中未添加本发明的增产剂,因为增产剂的增产效果会将采用增温发酵剂进行发酵的基质的栽培效果覆盖掉。
结果表明(见表4),接入增温发酵菌处理的料,无论是直接接草菇菌种还是经二次发酵后再接种菌丝生长均良好,生物转化率无多大差异,均达35%以上;而自然发酵的料直接接种的生物转化率较低,只有23%,经过二次发酵后接种的,生物转化率达32%。结果说明了接入增温发酵菌进行发酵,温度高,发酵的效果好,生物转化率提高,而且第一次栽培完全可以不经过二次发酵,大大节约了能源。
表4不同处理对草菇产量的影响
Figure BDA0000047713210000071
(三)基质中增产剂添加量的试验
增产剂的配方:由维生素B10.006%、普钙20%,生石灰50%,硫酸镁2%,硫酸锌0.4%,硼肥0.2%,三十烷醇0.4%,淀粉27%按重量比混合而成。
将增产剂的添加量设置为4个用量水平:0kg/m3、5kg/m3、10kg/m3、15kg/m3,基质同实施例1中药渣和稻草用量配比的筛选中的配方3。
栽培采用室内层架式栽培,每平方米按干料重10kg、厚度5~6cm铺料,接种量为干料重的3~5%(菌种以湿重计),撒播,分散均匀不成团;共采两潮菇,试验过程中对菌丝生长情况、出菇情况及产量进行统计。表5结果表明,增产剂的添加量过少增产效果不明显,添加量过多,不但不增产反而会减产,增产剂用量为10kg/m3为宜,菌丝生长良好,出菇整齐,生物转化率最高,与不加增产剂的比提高了8.9%。
表5不同处理对草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实施例2草菇栽培基质的配制
牛膝、金银花、石斛、玄参混合浸提有效成分后的鲜湿中药渣(含水量75~80%)直接粉碎1遍(将鲜湿中药渣换算为干物质重,干物质的用量为80%),晴好天气晾晒一天,使含水量降至(65~70%),接入增温发酵剂1kg/m3拌匀建堆覆盖发酵;经过24~48h,堆温达65~75℃,保持10~15小时,第一次翻堆,同时按比例加入20%事先经粉碎用4~5%石灰水浸泡4~5h后沥干的稻草,盖好继续发酵,隔两天翻第二次,翻堆的同时加入10kg/m3增产剂,翻拌均匀,闷一天即可乘热上架进行栽培。整个过程5~6天,经发酵后的发酵料疏松,充满白色放线菌,有香味。
增温发酵剂从南京宁粮生物肥料有限公司购买,主要由放线菌(娄彻氏链霉菌)、细菌(地衣芽孢杆菌)吸附发酵而成,是一种复合生物制剂,主要有效成分为:有效活菌数≥1亿/克,纤维素酶活≥30U/g,蛋白酶活≥15U/g;增产剂是由维生素B10.006%、普钙20%,生石灰50%,硫酸镁2%,硫酸锌0.4%,硼肥0.2%,三十烷醇0.4%,淀粉27%按重量比混合而成。经测定该基质的理化性状指标为:有机质700~750g/kg、全氮15~17g/kg、全磷6~8g/kg、全钾8~10g/kg、pH7.5~8.5、C/N为25~30、总孔隙70~75%,大孔隙20~25%。富含Ca、Mg、S、Zn、B、维生素B1和活性酶。
实施例3草菇栽培基质的配制
牛膝、金银花、石斛、玄参混合浸提有效成分后的鲜湿中药渣(含水量75~80%)直接粉碎1遍(将鲜湿中药渣换算为干物质重,干物质的用量为80%),晴好天气晾晒一天,使含水量降至(65~70%),接入增温发酵剂3kg/m3拌匀建堆覆盖发酵;经过24~48h,堆温达65~75℃,保持10~15小时,第一次翻堆,同时按比例加入10%事先经粉碎用4~5%石灰水浸泡4~5h后沥干的稻草,盖好继续发酵,隔两天翻第二次,翻堆的同时加入5kg/m3增产剂,翻拌均匀,闷一天即可乘热上架进行栽培。整个过程5~6天,经发酵后的发酵料疏松,充满白色放线菌,有香味。
增温发酵剂从南京宁粮生物肥料有限公司购买,主要由放线菌(娄彻氏链霉菌)、细菌(地衣芽孢杆菌)吸附发酵而成,是一种复合生物制剂,主要有效成分为:有效活菌数≥1亿/克,纤维素酶活≥30U/g,蛋白酶活≥15U/g;增产剂是由维生素B10.006%、普钙20%,生石灰50%,硫酸镁2%,硫酸锌0.4%,硼肥0.2%,三十烷醇0.4%,淀粉27%按重量比混合而成。
实施例4循环栽培方法
草菇通常的栽培方法是采收2~3潮菇后就清料,重新换新料,不停的倒茬,料的发酵、上下架、二次发酵等工序,需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能源,料的利用率较低。其实草菇的生长周期很短,(两潮菇一个周期约20天),培养料中的养分没有耗完,为提高其培养料的利用率,节省人力和能源,我们进行了栽培方法的创新,即循环栽培方法的研究。
具体方法如下:设两个处理,(1)本发明实施例2的草菇栽培基质;(2)对照基质:棉籽壳80%加入20%粉碎稻草混合后加入1%尿素和2%石灰。
第一茬:采用室内层架式栽培,发酵料按每平方米10kg,厚度5~6cm铺料,本发明基质直接接种,对照基质二次发酵后接种,接种量为干料重的3~5%,撒播,分散均匀不成团;
第二茬:收完两潮菇之后,上下翻动料面,本发明基质喷增产剂(按0.05kg/m2、0.1kg/m2、0.15kg/m2增产剂进行用量试验,兑水喷施,兑水量可根据料的湿度而定);对照基质喷石灰水(按0.05kg/m2生石灰,兑水喷施,兑水量可根据料的湿度而定)覆膜关闭门窗,升温至70~80℃,保持10~12h,进行后发酵,接膜通气,待料面温度降至38~40℃再接种栽培,方法同第一茬;
第三茬:第二茬收完两潮菇后,接着进行第三茬循环栽培,方法同第二茬。
试验过程中对草菇的产量及品质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表6不同处理不同茬次草菇的生物转化率
Figure BDA0000047713210000091
表6结果表明:本发明基质循环栽培,每一茬的生物转化率均比对照高,在二、三茬补施0.1kg/m2增产剂,生物转化率最高,分别达43.6%,29.5%,三茬平均生物转化率达39.8%,总计达119.5%。但第三茬草菇的生物转化率降幅较大,与第二茬比下降了14.1%,预计用于第四茬栽培的价值就更低了。因此采用本发明基质栽培草菇,可循环用三次。对照基质第一茬生物转化率达30.3%,第二茬下降,只有23.2%,第三茬更低,只有18.3%。因此对照基质循环栽培的价值比较差,为提高产量,必须每茬换料。
因此该发明基质用于三次循环栽培草菇,与每茬换料的常规栽培比,可有效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50~70%;生物转化率平均每茬增加10%,按每公斤草菇10元计,扣出成本每平米可增收18~20元;草菇品质大大改善,菌丝生长结白粗壮,转潮快,出菇整齐,菇型好,朵大肉厚,韧性强,不易破碎,蛋白质含量达30~35%(对照为25~28%)、维生素C含量达18~25g/kg(对照为15~20g/kg)磷含量达12~18g/kg(对照为10~15g/kg、钾含量达28~32g/kg(对照为25~28g/kg)、黄酮类物质总量达80~90g/kg(对照为60~70g/kg)均对照比提高15~30%(均以干物计)。

Claims (10)

1.一种草菇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该基质中含有中药渣、稻草和增产剂,其中按干重计,中药渣和稻草的配比为中药渣70%~90%、稻草10%~30%,增产剂按5~10kg/m3的用量加入,所述的增产剂按重量百分含量计是由维生素B10.006%~0.01%、普钙15%~20%、生石灰40%~60%、硫酸镁1.5%~2%,硫酸锌0.2%~0.4%,硼肥0.2%~0.3%,三十烷醇0.2%~0.4%,淀粉22%~37%混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渣为牛膝、金银花、石斛、玄参混合浸提有效成分后的残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渣和稻草的配比为中药渣80%、稻草20%;增产剂按10kg/m3的用量加入;所述的增产剂按重量百分含量计是由维生素B10.006%、普钙20%,生石灰50%,硫酸镁2%,硫酸锌0.4%,硼肥0.2%,三十烷醇0.4%,淀粉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稻草事先粉碎并用重量百分浓度为4~5%石灰水浸泡4~5h后沥干。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计,将70%~90%的中药渣粉碎,调至含水量65%~70%,接入增温发酵剂1~3kg/m3,拌匀建堆覆盖发酵,2~3天第一次翻堆,同时按重量百分含量计加入10%~30%经过粉碎并用石灰水浸泡、沥干后的稻草,继续发酵,隔两天翻第二次,翻堆的同时加入5~10kg/m3增产剂,翻拌均匀,闷一天即可乘热上架进行栽培;所述的增产剂按重量百分含量计是由维生素B10.006%~0.01%、普钙15%~20%、生石灰40%~60%、硫酸镁1.5%~2%,硫酸锌0.2%~0.4%,硼肥0.1%~0.2%,三十烷醇0.2%~0.4%,淀粉22%~37%混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草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渣为牛膝、金银花、石斛、玄参混合浸提有效成分后的残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草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温发酵剂的用量为1kg/m3,稻草的加入量为20%,增产剂的加入量为10kg/m3;所述的增产剂按重量百分含量计是由维生素B10.006%、普钙20%,生石灰50%,硫酸镁2%,硫酸锌0.4%,硼肥0.2%,三十烷醇0.4%,淀粉27%混合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草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灰水的重量百分含量为4%~5%,浸泡稻草4~5h。
9.利用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草菇栽培基质循环栽培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茬:采用室内层架式栽培,发酵料按每平方米干料重9~10kg、厚度5~6cm铺料,不需进行二次发酵,直接接种,接种量为干料重的3%~5%(菌种以湿重计),撒播,分散均匀不成团;
第二茬:收完两潮菇后,上下翻动料面,喷增产剂,按0.05~0.15kg/m2增产剂兑水喷施,兑水量可根据料的湿度而定,覆膜并关闭门窗,升温至70~80℃,保持12h进行后发酵,然后揭膜通气,待料面温度降至38~40℃时再接种栽培,方法同第一茬;
第三茬:第二茬收完两潮菇后,接着进行第三茬循环栽培,方法同第二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循环栽培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茬和第三茬中增产剂的用量为0.1kg/m2
CN2011100438027A 2011-02-23 2011-02-23 一种草菇栽培基质及其循环栽培草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39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38027A CN102173949B (zh) 2011-02-23 2011-02-23 一种草菇栽培基质及其循环栽培草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38027A CN102173949B (zh) 2011-02-23 2011-02-23 一种草菇栽培基质及其循环栽培草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3949A true CN102173949A (zh) 2011-09-07
CN102173949B CN102173949B (zh) 2013-03-20

Family

ID=44517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380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3949B (zh) 2011-02-23 2011-02-23 一种草菇栽培基质及其循环栽培草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3949B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8873A (zh) * 2011-09-30 2012-09-19 谌奇伟 一种杏鲍菇栽培方法
CN103183559A (zh) * 2013-03-21 2013-07-03 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一种金针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67921A (zh) * 2014-07-22 2014-10-01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夏枯草药渣漂浮育苗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4186205A (zh) * 2014-09-24 2014-12-10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栽培平菇的药渣及其栽培方法
CN104261933A (zh) * 2014-09-17 2015-01-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草菇培养基的辅助剂及其栽培草菇的方法
CN104542270A (zh) * 2013-10-14 2015-04-29 厦门塔斯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药用石斛快速繁殖方法
CN104855282A (zh) * 2015-04-10 2015-08-26 霍山县众康堂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石斛培育新方法
CN106631278A (zh) * 2016-12-27 2017-05-10 郑雪平 一种草菇全控制工厂化生产方法及其培养基质
CN106631249A (zh) * 2016-11-25 2017-05-10 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草菇的培养基质
CN106831129A (zh) * 2017-01-25 2017-06-13 浙江遂昌利民药业有限公司 草菇培养料的制作方法及草菇培育方法
CN107216218A (zh) * 2017-07-27 2017-09-29 合肥信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草菇种植抗虫害种植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53096A (zh) * 2017-07-26 2017-11-17 浦江县欧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草菇栽培基质
CN108184545A (zh) * 2018-03-19 2018-06-2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抗病虫双孢菇栽培料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08323376A (zh) * 2018-03-19 2018-07-27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抗病虫草菇栽培料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08338039A (zh) * 2018-03-19 2018-07-3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抗病虫鸡腿菇栽培料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09251077A (zh) * 2018-10-09 2019-01-22 濮阳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双孢蘑菇增产剂及其应用方法
CN110235701A (zh) * 2019-08-01 2019-09-17 东平县科海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大球盖菇的种植栽培方法
CN112056146A (zh) * 2019-06-11 2020-12-11 王虎 一种环保防治病虫害的越后白雪茸培养料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12913574A (zh) * 2021-01-29 2021-06-08 佛山市植宝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草菇自发热栽培底料、基质和栽培方法
CN113099949A (zh) * 2021-04-09 2021-07-13 兰州大学 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6859A (zh) * 2005-02-28 2006-09-06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草菇层架式高效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6859A (zh) * 2005-02-28 2006-09-06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草菇层架式高效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蔡潞莎等: "《中药渣菌糠栽培草菇配方试验》", 《上海蔬菜》 *
赵群友等: "《中药渣循环栽培鸡腿菇、草菇新技术》", 《中国果菜》 *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8873A (zh) * 2011-09-30 2012-09-19 谌奇伟 一种杏鲍菇栽培方法
CN103183559A (zh) * 2013-03-21 2013-07-03 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一种金针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2270A (zh) * 2013-10-14 2015-04-29 厦门塔斯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药用石斛快速繁殖方法
CN104067921A (zh) * 2014-07-22 2014-10-01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夏枯草药渣漂浮育苗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4261933A (zh) * 2014-09-17 2015-01-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草菇培养基的辅助剂及其栽培草菇的方法
CN104186205A (zh) * 2014-09-24 2014-12-10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栽培平菇的药渣及其栽培方法
CN104855282A (zh) * 2015-04-10 2015-08-26 霍山县众康堂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石斛培育新方法
CN106631249A (zh) * 2016-11-25 2017-05-10 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草菇的培养基质
CN106631278B (zh) * 2016-12-27 2020-12-08 上海荣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草菇全控制工厂化生产方法及其培养基质
CN106631278A (zh) * 2016-12-27 2017-05-10 郑雪平 一种草菇全控制工厂化生产方法及其培养基质
CN106831129A (zh) * 2017-01-25 2017-06-13 浙江遂昌利民药业有限公司 草菇培养料的制作方法及草菇培育方法
CN107353096A (zh) * 2017-07-26 2017-11-17 浦江县欧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草菇栽培基质
CN107216218A (zh) * 2017-07-27 2017-09-29 合肥信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草菇种植抗虫害种植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23376A (zh) * 2018-03-19 2018-07-27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抗病虫草菇栽培料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08338039A (zh) * 2018-03-19 2018-07-3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抗病虫鸡腿菇栽培料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08184545A (zh) * 2018-03-19 2018-06-2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抗病虫双孢菇栽培料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09251077A (zh) * 2018-10-09 2019-01-22 濮阳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双孢蘑菇增产剂及其应用方法
CN112056146A (zh) * 2019-06-11 2020-12-11 王虎 一种环保防治病虫害的越后白雪茸培养料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10235701A (zh) * 2019-08-01 2019-09-17 东平县科海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大球盖菇的种植栽培方法
CN112913574A (zh) * 2021-01-29 2021-06-08 佛山市植宝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草菇自发热栽培底料、基质和栽培方法
CN113099949A (zh) * 2021-04-09 2021-07-13 兰州大学 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3099949B (zh) * 2021-04-09 2023-10-10 兰州大学 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3949B (zh) 2013-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3949B (zh) 一种草菇栽培基质及其循环栽培草菇方法
CN103183559B (zh) 一种金针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92149B (zh) 一种利用酒糟配制的瓜菜育苗有机复合基质及生产方法
CN101759477B (zh) 一种葡萄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4302B (zh) 一种用于栽培驱蚊香草的木屑菌糠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1917B (zh) 一种快速发酵食用菌废菇苞有机肥料的方法
CN104591927A (zh) 一种有机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4513A (zh) 一种微生物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6541A (zh) 一种联合麸皮秸秆酒糟海藻混菌发酵高效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
CN101691317A (zh) 用茶籽粕生产高效杀螺型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1801A (zh) 一种酸性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60138A (zh) 一种富硒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制备方法
CN103947830B (zh) 一种利用白酒糟生物发酵生产饲料的方法
CN103964937A (zh) 一种水稻专用茶粕有机肥
CN103992150B (zh) 一种利用酒糟配制的瓜菜育苗有机复合基质及生产方法
CN103772042A (zh) 一种菌渣发酵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3732A (zh) 一种大豆专用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75047A (zh) 一种有机-无机生物复混肥料
CN106946630A (zh) 一种以污泥为原料的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42066A (zh) 酒糟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6569A (zh) 三七专用生物有机发酵矿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2041A (zh) 一种药渣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8266A (zh) 一种园林绿化苗木用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76901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51097A (zh) 一种多功能果树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