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9949A - 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9949A
CN113099949A CN202110384351.7A CN202110384351A CN113099949A CN 113099949 A CN113099949 A CN 113099949A CN 202110384351 A CN202110384351 A CN 202110384351A CN 113099949 A CN113099949 A CN 113099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itioner
stick
mushroom
mushrooms
develo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843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9949B (zh
Inventor
刘伟生
谌春阳
王文杰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a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3843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99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9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9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9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9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01G18/22Apparatu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ulture media, e.g. bottl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涉及菌类栽培技术领域。所述的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包括活化改性凹凸棒粉、草木灰、发酵甘草渣、苦荞糠皮粉、黄腐酸、过磷酸钙、硫酸镁和维生素B1。本发明的菌棒调理剂能够加快菌棒内食用菌发菌,明显加快菌丝的生长速度,缩短菌丝生长期,延长菌棒出菇周期;极大降低食用菌中的重金属含量,尤其是铅、砷、镉含量大幅降低,同时补充食用菌所需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生产出富硒的食用菌。

Description

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类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食用菌生产具有占地少、用水少、投资小、见效快,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等特点。因此,近年来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过程中,食用菌成为最具活力的生产点,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亮点。我国作为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对各种食用菌需求量显著增加,虽然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水平近十余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培养基的成分及其对食用菌的影响并未做深入研究。
食用菌培养基常用木屑、麸皮、石膏等作为主要原料,能够为食用菌提供氮、磷、钾、钙、硫等营养物质,然而食用菌的生长及发育离不开大量元素如镁、钾等,一般常使用硫酸镁、磷酸氢二钾、硫酸钙等来补充天然基质中这些矿质元素的不足,而对于一些能够促进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则无法获取。另外,传统培养基中采用的木屑、麸皮通常富集了较多的重金属,在培菌阶段会缓慢释放并被真菌吸收。
硒是一种人与动物在正常生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缺硒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患病率提升。我国有72%属于缺硒地区,而食用菌对硒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因此生产富硒食用菌能够改善国民体质、增加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含活化改性凹凸棒的菌棒调理剂能够促进食用菌菌丝生长,延长菌棒出菇周期,并有利于重金属离子的富集,极大降低食用菌中的重金属含量,还能够明显提高食用菌中的硒含量,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的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的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活化改性凹凸棒粉35~45%、草木灰25~35%、发酵甘草渣3~5%、苦荞糠皮粉3~5%、黄腐酸9~11%、过磷酸钙4~6%、硫酸镁2.5~3.5%、维生素B11.5~2.5%,上述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由活化改性凹凸棒粉42%、草木灰30%、发酵甘草渣4%、苦荞糠皮粉4%、黄腐酸10%、过磷酸钙5%、硫酸镁3%、维生素B12%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凹凸棒石进行活化改性后制成活化改性凹凸棒粉;
(2)甘草渣进行堆肥发酵得到发酵甘草渣;
(3)将改性凹凸棒粉、发酵甘草渣按配比混合,再向其中按配比加入草木灰、苦荞糠皮粉、黄腐酸、过磷酸钙、硫酸镁、维生素B1混匀,即得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活化改性具体是将凹凸棒石经粉碎、清水浸泡、过滤、干燥后用六偏磷酸钠活化,再采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然后干燥、粉碎得到活化改性凹凸棒粉。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堆肥发酵具体是将甘草渣粉碎后加水至含水量达60%、调整碳氮比为36,堆肥发酵30d,得到发酵甘草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在加快食用菌菌丝生长和/或制备食用菌菌棒方面的应用,该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能够用于平菇、香菇、木耳、灵芝、猴头菇等菌类的栽培。
凹凸棒作为一种天然矿物,含有钙、磷、钾、钠、镁、铜、铁、锌、锰、钴、钼、硒等23种元素,可以同时补充食用菌所需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硒含量较高,少量施用即可达到国家对富硒农产品的要求标准(0.04~0.30mg/kg)。凹凸棒具有独特的针状结构,能够起到疏松基质、防止发霉的作用,与此同时,凹凸棒的亲水孔道吸水力强,可达150%以上,加入培养基中能够起到调节湿度的作用,使菌棒保持湿润但不至于滋生杂菌。凹凸棒含有部分天然碱性矿物成分,整体呈弱碱性,适量添加可以起到调节菌棒pH的作用,防止由高温灭菌、基质腐熟、有机酸溶出导致的酸降,使菌棒维持在食用菌子实体生殖生长所需pH值3.5~4.5范围内。活化改性凹凸棒多孔的结构则有利于重金属离子的富集,极大降低食用菌中的重金属含量。适量添加凹凸棒,可以改善菌棒透气性,固定重金属并吸附多余的养分,中和有机酸,达到营养物质的缓释效果,延长菌棒出菇周期,实现增产提质。发酵甘草渣除了含多种有机养分,能够为食用菌提供营养成分外,还改善菌棒透气性,提高持水性能。苦荞糠皮粉含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可以同时补充食用菌所需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食用菌菌棒,其组分包含上述的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食用菌菌棒包括主料、辅料及菌棒调理剂,其中,主料为木屑、棉籽壳、麸皮,辅料为石膏粉、玉米粉,各物料的用量按重量百分比为木屑35~40%、棉籽壳10~12%、麸皮10~11%、石膏粉15~20%、玉米粉10~15%、菌棒调理剂2~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食用菌菌棒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木屑、棉籽壳、麸皮按比例混合,加适量水混匀,建堆发酵3~5天,按比例加入辅料及食用菌菌棒调理剂并混匀,加适量水后装袋扎口,使用蒸汽发生器80~120℃灭菌8~12h,放入冷却间冷却至室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菌棒调理剂能够加快菌棒内食用菌发菌,明显加快菌丝的生长速度,缩短菌丝生长期,延长菌棒出菇周期;极大降低食用菌中的重金属含量,尤其是铅、镉、砷含量大幅降低,同时补充食用菌所需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生产出富硒的食用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平菇菌棒的发菌实验第11-13天的结果对比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平菇菌棒的发菌实验第14-18天的结果对比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平菇菌棒的发菌实验第19-22天的结果对比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平菇菌棒的发菌实验第23-25天的结果对比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平菇菌棒的发菌实验第28-54天的结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平菇栽培中的应用
将凹凸棒石经粉碎、清水浸泡、过滤、干燥后用六偏磷酸钠活化,再采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然后干燥、粉碎得到活化改性凹凸棒粉;将甘草渣粉碎后加水至含水量达60%、调整碳氮比为36,堆肥发酵30d,得到发酵甘草渣;按重量百分比,将活化改性凹凸棒粉42%和发酵甘草渣4%与草木灰30%、苦荞糠皮粉4%、黄腐酸10%、过磷酸钙5%、硫酸镁3%、维生素B12%混匀,得到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
将木屑、棉籽壳、麸皮作为主料,石膏粉、玉米粉作为辅料,与本实施例的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按配比制成用于平菇栽培的菌棒,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木屑35%、棉籽壳10%、麸皮10%、石膏粉20%、玉米粉10%、菌棒调理剂15%。
将木屑、棉籽壳、麸皮按比例混合,加适量水混匀,建堆发酵3~5天,按比例加入辅料及食用菌菌棒调理剂并混匀,加适量水后装袋扎口,使用蒸汽发生器120℃灭菌10h,放入冷却间冷却至室温,得到本实施例的平菇菌棒。
发明人具有多年对凹凸棒石持续性研究的经验和基础,已掌握了相对成熟的凹凸棒石活化及改性技术,并于本发明之前申报多项发明专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查询相关内容,本实施例中的凹凸棒石活化改性技术正是基于发明人之前的研究成果。
实施例2平菇栽培中的应用
将凹凸棒石经粉碎、清水浸泡、过滤、干燥后用六偏磷酸钠活化,再采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然后干燥、粉碎得到活化改性凹凸棒粉;将甘草渣粉碎后加水至含水量达60%、调整碳氮比为36,堆肥发酵30d,得到发酵甘草渣;按重量百分比,将活化改性凹凸棒粉42%和发酵甘草渣4%与草木灰30%、苦荞糠皮粉4%、黄腐酸10%、过磷酸钙5%、硫酸镁3%、维生素B12%混匀,得到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
将木屑、棉籽壳、麸皮作为主料,石膏粉、玉米粉作为辅料,与本实施例的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按配比制成用于平菇栽培的菌棒,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木屑37%、棉籽壳12%、麸皮11%、石膏粉20%、玉米粉12%、菌棒调理剂8%。
将木屑、棉籽壳、麸皮按比例混合,加适量水混匀,建堆发酵3~5天,按比例加入辅料及食用菌菌棒调理剂并混匀,加适量水后装袋扎口,使用蒸汽发生器120℃灭菌10h,放入冷却间冷却至室温,得到本实施例的平菇菌棒。
实施例3平菇栽培中的应用
将凹凸棒石经粉碎、清水浸泡、过滤、干燥后用六偏磷酸钠活化,再采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然后干燥、粉碎得到活化改性凹凸棒粉;将甘草渣粉碎后加水至含水量达60%、调整碳氮比为36,堆肥发酵30d,得到发酵甘草渣;按重量百分比,将活化改性凹凸棒粉42%和发酵甘草渣4%与草木灰30%、苦荞糠皮粉4%、黄腐酸10%、过磷酸钙5%、硫酸镁3%、维生素B12%混匀,得到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
将木屑、棉籽壳、麸皮作为主料,石膏粉、玉米粉作为辅料,与本实施例的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按配比制成用于平菇栽培的菌棒,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木屑40%、棉籽壳10%、麸皮10%、石膏粉20%、玉米粉15%、菌棒调理剂5%。
将木屑、棉籽壳、麸皮按比例混合,加适量水混匀,建堆发酵3~5天,按比例加入辅料及食用菌菌棒调理剂并混匀,加适量水后装袋扎口,使用蒸汽发生器80℃灭菌8h,放入冷却间冷却至室温,得到本实施例的平菇菌棒。
实施例4发菌实验
实验组:以添加本发明的菌棒调理剂的实施例1-3的菌棒进行平菇栽培;
对照组:以未添加本发明的菌棒调理剂的平菇菌棒进行平菇栽培;该平菇菌棒的原料组成为木屑45%、棉籽壳10%、麸皮10%、石膏粉20%和玉米粉15%。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菌棒均在无菌间内接种液体或固体平菇菌种,然后放置在发菌房内发菌,发菌房保持恒温恒湿,其中,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70%。栽培期间观察发菌情况。
如图1-5所示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栽培的平菇菌种在发菌房内菌丝生长情况,第12d时,实验组菌袋内菌丝明显向下扩散,而对照组仍在菌袋顶部生长,第15d时,实验组菌袋内菌丝扩散占2/3,而对照组的菌丝仅在菌袋内扩散占比1/3,第18d时,实验组菌袋内菌丝扩散至整个菌袋,而对照组的菌丝仍在菌袋内扩散占1/3,第21d时,实验组整个菌袋内菌丝加密,而对照组的菌丝在菌袋内扩散占1/2,第23d时,实验组2和3的整个菌袋内菌丝密布,达到移出发菌房标准,而对照组的菌丝在菌袋内扩散占2/3,第24d时,实验组的菌袋移至菇房,而对照组的菌丝在菌袋内扩散仍占2/3,第28d时,实验组的菌袋长出幼菇,部分大朵子实体开始采摘,对照组的菌丝在菌袋内扩散至4/5,第32d时,实验组的菌袋达到出菇旺期,对照组的菌袋移至菇房,第54d时,实验组的菌袋采收第二茬平菇,而对照组的菌袋开始采收第一茬的平菇。
可见,本发明的菌棒调理剂加入菌棒后能够明显的促进平菇发菌,加快菌丝生长,缩短菌丝生长期,使菌丝生长期缩短为原来的2/3,一季多收一茬平菇,对照组一季两茬菇,而实验组一季收获三茬菇,增长可达到50%,大幅增加平菇产量。
实施例5食品安全性及部分营养成分检验检测
检验样品:采收实施例4中栽培的平菇,对照组、实验组1-3的平菇随机各取1kg作为样品,送样检测。
检验项目:铅(以Pb计)、镉(以Cd计)、总汞(以Hg计)、总砷(以As计)、铬(以Cr计)、硒、烟酸、水分、蛋白质、维生素C。
检验依据:根据GB5009.12-2017(第二法)、GB5009.15-2014、GB5009.17-2014(第一篇第一法)、GB5009.11-2014(第一篇第一法)、GB5009.123-2014、GB5009.93-2017(第三法)、GB5009.89-2016(第二法)、GB5009.3-2016(第一法)、GB5009.5-2016(第一法)、GB5009.86-2016(第一法)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1-3所示
表1对照组的平菇检验检测结果
检验项目 单位 标准要求 单项结果 判定
铅(以Pb计) mg/kg ≤1.0 0.0142 符合
镉(以Cd计) mg/kg ≤0.2 0.0030 符合
总汞(以Hg计) mg/kg ≤0.1 0 符合
总砷(以As计) mg/kg ≤0.5 0.086 符合
铬(以Cr计) mg/kg / 0.081 /
mg/kg / 0.013 /
烟酸 mg/100g / 0.337 /
水分 g/100g / 88.8 /
蛋白质 g/100g / 2.26 /
维生素C mg/100g / 3.68 /
表2实验组1的平菇检验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014220090000071
Figure BDA0003014220090000081
表3实验组2的平菇检验检测结果
检验项目 单位 标准要求 单项结果 判定
铅(以Pb计) mg/kg ≤1.0 0.000131 符合
镉(以Cd计) mg/kg ≤0.2 0.0021 符合
总汞(以Hg计) mg/kg ≤0.1 0 符合
总砷(以As计) mg/kg ≤0.5 0.034 符合
铬(以Cr计) mg/kg / 0.24 /
mg/kg / 0.027 /
烟酸 mg/100g / 0.886 /
水分 g/100g / 91.4 /
蛋白质 g/100g / 1.70 /
维生素C mg/100g / 4.23 /
表4实验组3的平菇检验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014220090000082
Figure BDA0003014220090000091
表1-4表明,相比对照组,实验组1-3种植的平菇中铅、镉、总砷含量均有显著性下降,而硒含量增加近一倍,维生素C含量有明显提高,其余检测项目相差不明显。
实施例6香菇栽培中的应用
将凹凸棒石经粉碎、清水浸泡、过滤、干燥后用六偏磷酸钠活化,再采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然后干燥、粉碎得到活化改性凹凸棒粉;将甘草渣粉碎后加水至含水量达60%、调整碳氮比为36,堆肥发酵30d,得到发酵甘草渣;按重量百分比,将活化改性凹凸棒粉35%和发酵甘草渣3%与草木灰34%、苦荞糠皮粉5%、黄腐酸11%、过磷酸钙6%、硫酸镁3.5%、维生素B12.5%混匀,得到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
将木屑、棉籽壳、麸皮作为主料,石膏粉、玉米粉作为辅料,与本实施例的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按配比制成用于香菇栽培的菌棒,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木屑40%、棉籽壳12%、麸皮11%、石膏粉20%、玉米粉15%、菌棒调理剂2%。
将木屑、棉籽壳、麸皮按比例混合,加适量水混匀,建堆发酵3~5天,按比例加入辅料及食用菌菌棒调理剂并混匀,加适量水后装袋扎口,使用蒸汽发生器80℃灭菌12h,放入冷却间冷却至室温,得到本实施例的香菇菌棒。
实施例7木耳栽培中的应用
将凹凸棒石经粉碎、清水浸泡、过滤、干燥后用六偏磷酸钠活化,再采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然后干燥、粉碎得到活化改性凹凸棒粉;将甘草渣粉碎后加水至含水量达60%、调整碳氮比为36,堆肥发酵30d,得到发酵甘草渣;按重量百分比,将活化改性凹凸棒粉45%和发酵甘草渣5%与草木灰27%、苦荞糠皮粉3%、黄腐酸9%、过磷酸钙6%、硫酸镁3.5%、维生素B11.5%混匀,得到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
将木屑、棉籽壳、麸皮作为主料,石膏粉、玉米粉作为辅料,与本实施例的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按配比制成用于木耳栽培的菌棒,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木屑38%、棉籽壳10%、麸皮11%、石膏粉18%、玉米粉13%、菌棒调理剂10%。
将木屑、棉籽壳、麸皮按比例混合,加适量水混匀,建堆发酵3~5天,按比例加入辅料及食用菌菌棒调理剂并混匀,加适量水后装袋扎口,使用蒸汽发生器120℃灭菌10h,放入冷却间冷却至室温,得到本实施例的木耳菌棒。
实施例8猴头菇栽培中的应用
将凹凸棒石经粉碎、清水浸泡、过滤、干燥后用六偏磷酸钠活化,再采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然后干燥、粉碎得到活化改性凹凸棒粉;将甘草渣粉碎后加水至含水量达60%、调整碳氮比为36,堆肥发酵30d,得到发酵甘草渣;按重量百分比,将活化改性凹凸棒粉40%和发酵甘草渣5%与草木灰33%、苦荞糠皮粉5%、黄腐酸9%、过磷酸钙4%、硫酸镁2.5%、维生素B11.5%混匀,得到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
将木屑、棉籽壳、麸皮作为主料,石膏粉、玉米粉作为辅料,与本实施例的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按配比制成用于猴头菇栽培的菌棒,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木屑35%、棉籽壳12%、麸皮11%、石膏粉18%、玉米粉10%、菌棒调理剂14%。
将木屑、棉籽壳、麸皮按比例混合,加适量水混匀,建堆发酵3~5天,按比例加入辅料及食用菌菌棒调理剂并混匀,加适量水后装袋扎口,使用蒸汽发生器100℃灭菌10h,放入冷却间冷却至室温,得到本实施例的猴头菇菌棒。
实施例9灵芝栽培中的应用
将凹凸棒石经粉碎、清水浸泡、过滤、干燥后用六偏磷酸钠活化,再采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然后干燥、粉碎得到活化改性凹凸棒粉;将甘草渣粉碎后加水至含水量达60%、调整碳氮比为36,堆肥发酵30d,得到发酵甘草渣;按重量百分比,将活化改性凹凸棒粉45%和发酵甘草渣5%与草木灰25%、苦荞糠皮粉5%、黄腐酸10%、过磷酸钙5%、硫酸镁3%、维生素B12%混匀,得到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
将木屑、棉籽壳、麸皮作为主料,石膏粉、玉米粉作为辅料,与本实施例的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按配比制成用于香菇栽培的菌棒,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木屑38%、棉籽壳11%、麸皮11%、石膏粉15%、玉米粉10%、菌棒调理剂15%。
将木屑、棉籽壳、麸皮按比例混合,加适量水混匀,建堆发酵3~5天,按比例加入辅料及食用菌菌棒调理剂并混匀,加适量水后装袋扎口,使用蒸汽发生器100℃灭菌10h,放入冷却间冷却至室温,得到本实施例的平菇菌棒。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

Claims (9)

1.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在加快食用菌菌丝生长和/或制备食用菌菌棒方面的应用,该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活化改性凹凸棒粉35~45%、草木灰25~35%、发酵甘草渣3~5%、苦荞糠皮粉3~5%、黄腐酸9~11%、过磷酸钙4~6%、硫酸镁2.5~3.5%、维生素B11.5~2.5%,上述各组分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的活化改性凹凸棒粉42%、草木灰30%、发酵甘草渣4%、苦荞糠皮粉4%、黄腐酸10%、过磷酸钙5%、硫酸镁3%、维生素B12%组成。
3.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凹凸棒石进行活化改性后制成活化改性凹凸棒粉;
(2)甘草渣进行堆肥发酵得到发酵甘草渣;
(3)将改性凹凸棒粉、发酵甘草渣按配比混合,再向其中按配比加入草木灰、苦荞糠皮粉、黄腐酸、过磷酸钙、硫酸镁、维生素B1混匀,即得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活化改性具体是将凹凸棒石经粉碎、清水浸泡、过滤、干燥后用六偏磷酸钠活化,再采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然后干燥、粉碎得到活化改性凹凸棒粉。
5.根据权利要求3的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堆肥发酵具体是将甘草渣粉碎后加水至含水量达60%、调整碳氮比为36,堆肥发酵30d,得到发酵甘草渣。
6.一种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菌棒调理剂。
7.一种食用菌菌棒,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6所述的菌棒调理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用菌菌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料、辅料及菌棒调理剂,其中,主料为木屑、棉籽壳、麸皮,辅料为石膏粉、玉米粉,各物料的用量配比为木屑35~40%、棉籽壳10~12%、麸皮10~11%、石膏粉15~20%、玉米粉10~15%、菌棒调理剂2~20%。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用菌菌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木屑、棉籽壳、麸皮按比例混合,加适量水混匀,建堆发酵3~5天,按比例加入辅料及食用菌菌棒调理剂并混匀,加适量水后装袋扎口,使用蒸汽发生器80~120℃灭菌8~12h,放入冷却间冷却至室温。
CN202110384351.7A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Active CN1130999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4351.7A CN113099949B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4351.7A CN113099949B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9949A true CN113099949A (zh) 2021-07-13
CN113099949B CN113099949B (zh) 2023-10-10

Family

ID=76715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84351.7A Active CN113099949B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994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6886A (zh) * 2022-03-09 2022-07-29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野生裂盖马鞍菌液体培养基孢子分离培养提纯菌丝的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91764A (ja) * 1992-07-07 1997-07-29 Fukken Nodai Kinso Gijutsu Kaihatsu Koshi 菌草の培養原料の栄養分を高める食用菌を栽培する方法
CN101417902A (zh) * 2008-07-14 2009-04-29 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 一种可阻断香菇吸附重金属的矿质培养料
CN101456774A (zh) * 2008-12-28 2009-06-17 于虎元 食用菌培养料用增效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2173949A (zh) * 2011-02-23 2011-09-07 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一种草菇栽培基质及其循环栽培草菇方法
CN102498950A (zh) * 2011-12-07 2012-06-20 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食用菌富硒培养的硒缓释食用菌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7040A (zh) * 2013-08-29 2014-01-08 合肥市潜溪山庄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凹凸棒土吸附有害金属元素的香菇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0631A (zh) * 2015-08-27 2015-12-09 马鞍山市安康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甘草渣制备的巨大口蘑高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7961A (zh) * 2017-05-03 2017-07-07 明光市飞洲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凹凸棒土生态缓释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2649A (zh) * 2017-05-19 2017-07-28 曾光周 生物快熟剂及利用生物快熟剂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09673389A (zh) * 2019-02-14 2019-04-2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食用菌基质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91764A (ja) * 1992-07-07 1997-07-29 Fukken Nodai Kinso Gijutsu Kaihatsu Koshi 菌草の培養原料の栄養分を高める食用菌を栽培する方法
CN101417902A (zh) * 2008-07-14 2009-04-29 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 一种可阻断香菇吸附重金属的矿质培养料
CN101456774A (zh) * 2008-12-28 2009-06-17 于虎元 食用菌培养料用增效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2173949A (zh) * 2011-02-23 2011-09-07 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一种草菇栽培基质及其循环栽培草菇方法
CN102498950A (zh) * 2011-12-07 2012-06-20 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食用菌富硒培养的硒缓释食用菌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7040A (zh) * 2013-08-29 2014-01-08 合肥市潜溪山庄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凹凸棒土吸附有害金属元素的香菇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0631A (zh) * 2015-08-27 2015-12-09 马鞍山市安康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甘草渣制备的巨大口蘑高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7961A (zh) * 2017-05-03 2017-07-07 明光市飞洲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凹凸棒土生态缓释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2649A (zh) * 2017-05-19 2017-07-28 曾光周 生物快熟剂及利用生物快熟剂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09673389A (zh) * 2019-02-14 2019-04-2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食用菌基质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崔永丽 等: "凹凸棒土的纯化及吸附性能研究", no. 1, pages 31 - 33 *
沈金池 等: "基于凹凸棒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调理剂研究", 《农家参谋》, no. 3, pages 194 *
王文波: "凹凸棒石:从矿物材料到功能材料", vol. 48, no. 12, pages 1432 - 1451 *
郭明慧 等: "不同比例甘草替代木屑对平菇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食用菌学报》, vol. 48, no. 10, pages 1612 - 1614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6886A (zh) * 2022-03-09 2022-07-29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野生裂盖马鞍菌液体培养基孢子分离培养提纯菌丝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9949B (zh) 202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0548B (zh) 一种生物复合肥水剂及其生产方法
Jonathan et al. Effect of spent mushroom compost of Pleurotus pulmonarius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four Nigerian vegetables
CN103910584B (zh) 含棕榈树木屑的杏鲍菇培养料及制作方法
CN102285841B (zh) 毛竹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2617238A (zh) 一种烟草活性生物有机无机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LT5847B (lt) Substrato, skirto pievagrybiams bei kitiems kultūriniams grybams auginti, naujas gamybos būdas
CN106576762A (zh) 一种富硒火龙果的种植方法
CN105481580A (zh) 一种新型猕猴桃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7952A (zh) 一种富硒火龙果的施肥方法
CN112568060A (zh) 一种无公害富硒双孢蘑菇的培养料及栽培方法
CN104844314A (zh) 一种提高樱桃番茄采后贮藏品质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5218257A (zh) 一种抑制杂菌的杏鲍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0661A (zh) 一种食用菌下脚料有色双孢菇高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99949B (zh) 一种促进菌类生长发育的菌棒调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3956097A (zh) 一种水稻用抗病生物纳米硒肥的制备方法
CN102870594A (zh) 利用烟秆设施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CN110883084B (zh) 一种利用菌渣与苜蓿原位修复土壤酞酸酯污染的方法
CN112759484A (zh) 一种虾稻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37676A (zh) 一种鸡枞菌栽培方法及栽培基质
CN108383657A (zh) 土壤疏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73386A (zh) 西瓜种植专用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4304B (zh) 一种适合蚕豆生长的有机复合肥料
CN110002925B (zh) 一种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生长的固态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6278630A (zh) 一种冬枣树育苗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Singh et al. Study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agro-waste compost and bio-enzymes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plant growt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