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8113A - 一种用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8113A
CN102168113A CN2011100469133A CN201110046913A CN102168113A CN 102168113 A CN102168113 A CN 102168113A CN 2011100469133 A CN2011100469133 A CN 2011100469133A CN 201110046913 A CN201110046913 A CN 201110046913A CN 102168113 A CN102168113 A CN 1021681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lk
enzymolysis liquid
liquid glucose
glucose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69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8113B (zh
Inventor
李荣杰
黄之文
陶磊
吴真
冯杰
汪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BBCA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BBCA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BBCA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BBCA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469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681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68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8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8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81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制成的秸秆酶解糖液加入酿酒酵母进行低糖发酵,当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降至0.8-1.2%时开始添加秸秆酶解糖液,维持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在2-3%。本发明采用低糖发酵的方法制备,既有效减少了乙醇发酵的周期,提高了乙醇浓度,又解决了高浓度发酵下的底物抑制作用,提高了糖酒转化率,从而有效提高了秸秆类纤维素原料的综合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乙醇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属于生物质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秸秆类木质纤维素资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是可发酵糖的来源,含量占木质纤维的66-75%(纤维质原料的绝干重量)。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且能够不断再生,但其利用度相当低,只有极少部分被用作造纸原料、饲料和制备化学品。
乙醇俗称酒精,不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溶剂,而且因其可再生和对环境无污染,被认为是可替代石油类不可再生资源的最有发展前景的液体燃料,我国燃料乙醇的市场规模正急剧扩大。以秸秆类木质纤维素为原料制备乙醇是这类原料能源化利用最为广泛的课题。
乙醇常规发酵的方法是半连续的高糖发酵,这种常规发酵的缺点是糖醇转化率很低,综合成本过高,使得目前秸秆乙醇很难投入大规模生产。
中国专利200910229716.8“从秸秆中制备酒精的方法”专利公开了将秸秆与pH值调至2-4的酸性水溶液按照1份:2-3份的质量比投入到蒸煮罐中,常压下加热至60-90℃进行蒸煮4-8小时;将蒸煮后的反应物压榨,得到的溶液中和、调整浓度15-25%,按常规发酵工艺生产乙醇。1吨秸秆可得0.15或0.20吨乙醇。该方法糖醇转化率较低,综合成本过高。
因此,需要一种增加秸秆的糖醇转化率,降低秸秆乙醇的生产成本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的利用秸秆类木质纤维素生产乙醇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秸秆类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制成的秸秆酶解糖液加入酿酒酵母进行低糖发酵和厌氧发酵,当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降至0.8%-1.2%时开始添加秸秆酶解糖液,维持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在2%-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秸秆类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酵解:将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得到秸秆酶解糖液;
2)低糖有氧发酵:将制成的秸秆酶解糖液加入酿酒酵母进行低糖发酵,使其总糖浓度为2-3%;
3)当细胞浓度即光密度达到15-20时,进入第二阶段厌氧发酵;
4)当厌氧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降至0.8%-1.2%时,开始采用流加的方式添加秸秆酶解糖液,维持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在2%-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秸秆类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进一步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1)酵解:将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得到秸秆酶解糖液;
2)低糖有氧发酵:将制成的秸秆酶解糖液加入酿酒酵母进行低糖发酵,使其总糖浓度为2-3%;无菌空气以通风比为1∶0.4-0.8的通风速率流入发酵培养基中,搅拌转速为300-500rpm,维持溶氧浓度为60-80%,温度控制在30-31℃,好氧培养6-12小时;
3)当细胞浓度即光密度达到15-20时,进入第二阶段厌氧发酵,搅拌转速为100-300rpm,温度控制在31-33℃,厌氧发酵60-70小时;
4)当厌氧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降至0.8%-1.2%时,开始采用流加的方式添加秸秆酶解糖液,维持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在2%-3%,发酵55小时后停止流加,当残糖降至0-0.2%时停止发酵。
其中,所述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选自玉米秸秆、油菜秸秆、高梁秸秆、小麦秸秆、稻草秸秆或玉米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所述浓度以g/100ml计;
所述步骤2)的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秸秆酶解糖液20-30%,酵母膏0.1-0.3%,玉米浆1-3%,磷酸二氢钾0.04-0.06%,硫酸铵0.04-0.06%,磷酸氢二铵0.1-0.2%,其余为水,pH 5.0-6.0。
优选地,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秸秆酶解糖液25%,酵母膏0.2%,玉米浆2%,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铵0.05%,磷酸氢二铵0.15%,其余为水,pH5.0-6.0。
所述步骤2)的发酵培养基还可以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秸秆酶解糖液20-30%,酵母膏0.1-0.5%,蛋白胨0.01-0.05%,玉米浆0.5-1.0%,磷酸二氢钾0.04-0.06%,硫酸镁0.04-0.06%,其余为水,pH5.0-6.0。
所述添加的方式为流加,发酵55小时后,停止流加直至发酵结束。流加的方式可以大大的降低高糖的底物抑制作用,提高糖醇转化率,缩短发酵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步骤4)中添加秸秆酶解糖液的总糖浓度在20-30%。
所述秸秆酶解糖液由秸秆酶解后制得,含糖浓度以葡萄糖计为2-8%葡萄糖,在步骤4)加入前需要进行浓缩处理。
所述发酵生产乙醇的酵母即酿酒酵母为基因工程酵母S.cerevisiaeZU-10,购自浙江大学,普通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发酵制备乙醇,该菌种不仅可以利用葡萄糖还可以利用木糖发酵制备乙醇。
本发明所采用的秸秆酶解糖的制备过程为(本人在专利200910259678.0“一种乙醇和木糖醇的联合发酵方法”中已经叙述过):
1)蒸煮:将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加入浓度为1.6-2.2%碱液,在90-120℃下蒸煮0.5-2小时;或将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加入浓度为0.1-1.0%酸液,在120-180℃下蒸煮0.1-2.5小时;
2)固液分离:将蒸煮液固液分离,获得秸秆黑液和秸秆蒸煮渣;
3)秸秆蒸煮渣酶解: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或纤维二糖酶中的一种或多种,对秸秆蒸煮渣进行酶水解,得酶解液;酶用量为:每克酸解渣2-100PFIU纤维素酶,1-50IU纤维二糖酶,10-500PFIU木聚糖酶;酶解过程中控制pH为2.0-7.0,温度为20-80℃,酶解时间为10-240小时;
4)固液分离:酶解液固液分离得到富含葡萄糖和木糖的秸秆酶解糖和富含木质素的酶解渣。
本发明利用秸秆类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该方法体现在将秸秆酶解糖以一定的速度流加进入秸秆乙醇发酵体系中,既有效减少了乙醇发酵的周期,提高了乙醇浓度,又解决了高浓度发酵下的底物抑制作用,提高了糖酒转化率,从而有效提高了秸秆类纤维素原料的综合利用率。
与常规发酵方法制备乙醇相比,本发明大大提高了糖醇转化率,使得用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糖醇转化率由原来的不到46%提高到现在的49%以上。
与200910229716.8专利申请中的方法相比,该发明的糖醇转化率大大的提高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综合利用率,此外在秸秆酶解糖液制备过程中产生的黑液还可以用来制备水泥减水剂,提取香兰素等,进一步提高秸秆资源的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实施例中所述百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含量,浓度以g/100ml计。
其中酿酒酵母来源:购于浙江大学,基因重组酵母S.cerevisiaeZU-10;购买厂家只是说明原料的可得性,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根据溶氧浓度,好氧培养的温度也略有差异,同时因为达到即光密度的要求不同,培养时间也略有差异;因为光密度的不同,转速和温度也略有差异,因此本发明设定了一个较小的范围值,根据实际操作的不同,可适当的控制转速、温度和时间。
实施例1
1、平板培养
平板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含葡萄糖3%)1.0L,占总重量的20%,酵母膏0.5%,蛋白胨0.5%,琼脂2%;
将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该培养基中,30℃培养26小时;
2、摇瓶种子培养
摇瓶种子培养基的组成为葡萄糖3%,酵母膏0.5%,蛋白胨0.15%,玉米浆0.5%,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6%,pH5.6,自来水配制;
将平板培养的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上述摇瓶种子培养基中,500ml三角瓶装液量100ml,30℃培养32小时,摇床转速为200rpm;
3、种子罐种子培养
种子罐种子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20%(含葡萄糖5%),酵母膏0.5%,蛋白胨0.05%,玉米浆0.8%,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6%,pH5.5,自来水配制;
将摇瓶种子培养的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上述种子罐种子培养基中,接种量为5-10%(v/v),33℃培养26小时,搅拌转速为200rpm,通风比为1∶0.4;
4、发酵摇瓶培养
发酵摇瓶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含葡萄糖30%)30%,酵母膏0.2%,玉米浆1%,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铵0.05%,磷酸氢二铵0.15%,pH5.8,自来水配制;
将摇瓶菌种接种到上述发酵摇瓶培养基中培养,接种量为10%(v/v),35℃培养72小时,摇床转速为200rpm。
5、发酵罐培养
发酵罐中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含葡萄糖25%)30%,酵母膏0.2%,玉米浆1%,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铵0.05%,磷酸氢二铵0.15%,pH5.8,自来水配制。
将摇瓶种子培养或种子罐中种子培养的菌种接种到上述发酵罐培养基中培养,接种量为10%(v/v),31-35℃培养70小时,摇床转速为200rpm。
根据秸秆酶解糖液的体积选择培养基,将培养的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含有秸秆酶解糖液的发酵罐中培养,接种量为10%(v/v),根据该菌株在生长、代谢的不同阶段对氧气及不同碳源需求量的差异,进行有氧、厌氧两段组合发酵技术,在发酵罐培养的第一阶段为有氧发酵阶段,无菌空气以通风比为1∶0.8的通风速率流入发酵罐的发酵培养基中,搅拌转速为300-500rpm,维持溶氧浓度(DO)为60%,温度控制在30℃,好氧培养8小时;当细胞浓度即光密度(OD)达到16时,进入第二阶段厌氧发酵,搅拌转速为200rpm,温度控制在33℃,当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降至0.8%时,采用流加的方式添加秸秆酶解糖液,维持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在2%左右,发酵55小时后停止流加,当残糖浓度降至0.2%时发酵结束,乙醇产率达到8.9%,糖醇转化率达到49.4%。
实施例2
1、平板培养
平板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含葡萄糖3%)1.0L,占总重量的25%,酵母膏0.5%,蛋白胨0.5%,琼脂2%;将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该培养基中,32℃培养28小时;
2、摇瓶种子培养
摇瓶种子培养基的组成为葡萄糖3%,酵母膏0.5%,蛋白胨0.15%,玉米浆0.5%,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6%,pH5.0,自来水配制;
将平板培养的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上述摇瓶种子培养基中,500ml三角瓶装液量100ml,32℃培养29小时,摇床转速为200rpm;
3、种子罐种子培养
种子罐种子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20%(含葡萄糖5%),酵母膏0.5%,蛋白胨0.05%,玉米浆0.8%,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6%,pH5.5,自来水配制;
将摇瓶培养的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上述种子罐种子培养基中,接种量为5%(v/v),32℃培养28小时,搅拌转速为200rpm,通风比为1∶0.3。
4、发酵摇瓶培养
发酵摇瓶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含葡萄糖25-30%)30%,酵母膏0.2%,玉米浆1%,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铵0.05%,磷酸氢二铵0.15%,pH5.6,自来水配制;
将摇瓶菌种接种到上述发酵摇瓶培养基中培养,接种量为20%(v/v),32℃培养70小时,摇床转速为200rpm。
5、发酵罐培养
发酵罐中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含葡萄糖25-30%)30%,酵母膏0.2%,玉米浆1%,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铵0.05%,磷酸氢二铵0.15%,pH5.2,自来水配制;
将摇瓶种子培养或种子罐中种子培养的菌种接种到上述发酵罐培养基中培养,接种量为15%(v/v),31℃培养70小时,摇床转速为200rpm。
根据秸秆酶解糖液的体积选择培养基,将培养的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含有秸秆酶解糖液的发酵罐中培养,接种量为20%(v/v),根据该菌株在生长、代谢的不同阶段对氧气及不同碳源需求量的差异,进行有氧、厌氧两段组合发酵技术,在发酵罐培养的第一阶段为有氧发酵阶段,无菌空气以通风比为1∶0.4的通风速率流入发酵罐的发酵培养基中,搅拌转速为500rpm,维持溶氧浓度(DO)为70%,温度控制在31℃,好氧培养6小时;当细胞浓度即光密度(OD)达到16时,进入第二阶段厌氧发酵,搅拌转速为150rpm,温度控制在33℃,当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降至1.0%时,采用流加的方式添加秸秆酶解糖液,维持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在2.5%左右,发酵55小时后停止流加,残糖浓度降至0.15%时发酵结束,乙醇产率达到8.7%,糖醇转化率达到48.3%。
实施例3
1、平板培养
平板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含葡萄糖3%)1.0L,酵母膏0.5%,蛋白胨0.5%,琼脂2%。将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该培养基中,32℃培养26小时;
2、摇瓶种子培养
摇瓶种子培养基的组成为葡萄糖3%,酵母膏0.5%,蛋白胨0.15%,玉米浆0.5%,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6%,pH5.3,自来水配制;
将平板培养的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上述摇瓶种子培养基中,500ml三角瓶装液量100ml,31℃培养30小时,摇床转速为200rpm;
3、种子罐种子培养
种子罐种子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20%(含葡萄糖5%),酵母膏0.5%,蛋白胨0.05%,玉米浆0.8%,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6%,pH5.7,自来水配制;
将摇瓶培养的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上述种子罐种子培养基中,接种量为5%(v/v),33℃培养30小时,搅拌转速为200rpm,通风比为1∶0.5。
4、发酵摇瓶培养
发酵摇瓶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含葡萄糖25-30%)30%,酵母膏0.2%,玉米浆1%,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铵0.05%,磷酸氢二铵0.15%,pH5.8,自来水配制;
将摇瓶菌种接种到上述发酵摇瓶培养基中培养,接种量为10%(v/v),33℃培养72小时,摇床转速为200rpm。
5、发酵罐培养
发酵罐中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含葡萄糖25-30%)30%,酵母膏0.2%,玉米浆1%,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铵0.05%,磷酸氢二铵0.15%,pH5.8,自来水配制;
将摇瓶种子培养或种子罐中种子培养的菌种接种到上述发酵罐培养基中培养,接种量为10%(v/v),33℃培养74小时,摇床转速为200rpm。
根据秸秆酶解糖液的体积选择培养基,将培养的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含有秸秆酶解糖液的发酵罐中培养,接种量为20%(v/v),根据该菌株在生长、代谢的不同阶段对氧气及不同碳源需求量的差异,进行有氧、厌氧两段组合发酵技术,在发酵罐培养的第一阶段为有氧发酵阶段,无菌空气以通风比为1∶0.6的通风速率流入发酵罐的发酵培养基中,搅拌转速为300rpm,维持溶氧浓度(DO)为65%,温度控制在30℃,好氧培养10小时;当细胞浓度即光密度(OD)达到18时,进入第二阶段厌氧发酵,搅拌转速为100rpm,温度控制在32℃,当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降至1.2%时,采用流加的方式添加秸秆酶解糖液,维持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在3%左右,发酵55小时后停止流加,当残糖浓度降至0.2%时发酵结束,乙醇产率达到9.1%,糖醇转化率达到49.8%。
实施例4
1、平板培养
平板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含葡萄糖3%)1.0L,酵母膏0.5%,蛋白胨0.5%,琼脂2%。将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该培养基中,32℃培养26小时;
2、摇瓶种子培养
摇瓶种子培养基的组成为葡萄糖3%,酵母膏0.5%,蛋白胨0.15%,玉米浆0.5%,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6%,pH5.3,自来水配制;
将平板培养的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上述摇瓶种子培养基中,500ml三角瓶装液量100ml,31℃培养30小时,摇床转速为200rpm;
3、种子罐种子培养
种子罐种子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20%(含葡萄糖5%),酵母膏0.5%,蛋白胨0.05%,玉米浆0.8%,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6%,pH5.7,自来水配制;
将摇瓶培养的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上述种子罐种子培养基中,接种量为5%(v/v),33℃培养30小时,搅拌转速为200rpm,通风比为1∶0.5。
4、发酵摇瓶培养
发酵摇瓶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含葡萄糖25-30%)30%,酵母膏0.2%,玉米浆1%,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铵0.05%,磷酸氢二铵0.15%,pH5.8,自来水配制;
将摇瓶菌种接种到上述发酵摇瓶培养基中培养,接种量为10%(v/v),33℃培养72小时,摇床转速为200rpm。
5、发酵罐培养
发酵罐中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含葡萄糖25-30%)30%,酵母膏0.2%,玉米浆1%,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铵0.05%,磷酸氢二铵0.15%,pH5.8,自来水配制;
将摇瓶种子培养或种子罐中种子培养的菌种接种到上述发酵罐培养基中培养,接种量为10%(v/v),33℃培养74小时,摇床转速为200rpm。
根据秸秆酶解糖液的体积选择培养基,将培养的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含有秸秆酶解糖液的发酵罐中培养,接种量为20%(v/v),根据该菌株在生长、代谢的不同阶段对氧气及不同碳源需求量的差异,进行有氧、厌氧两段组合发酵技术,在发酵罐培养的第一阶段为有氧发酵阶段,无菌空气以通风比为1∶0.6的通风速率流入发酵罐的发酵培养基中,搅拌转速为300rpm,维持溶氧浓度(DO)为80%,温度控制在31℃,好氧培养10小时;当细胞浓度即光密度(OD)达到18时,进入第二阶段厌氧发酵,搅拌转速为120rpm,温度控制在33℃,当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降至1.2%时,采用流加的方式添加秸秆酶解糖液,维持发酵液中的总糖含量在3%左右,发酵55小时后停止流加,当残糖浓度降至0.1%时发酵结束,乙醇产率达到8.9%,糖醇转化率达到48.7%。
实施例5
1、平板培养
平板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含葡萄糖3%)1.0L,占总重量的25%,酵母膏0.5%,蛋白胨0.5%,琼脂2%;将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该培养基中,32℃培养28小时;
2、摇瓶种子培养
摇瓶种子培养基的组成为葡萄糖3%,酵母膏0.5%,蛋白胨0.15%,玉米浆0.5%,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6%,pH5.0,自来水配制;
将平板培养的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上述摇瓶种子培养基中,500ml三角瓶装液量100ml,32℃培养29小时,摇床转速为200rpm;
3、种子罐种子培养
种子罐种子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20%(含葡萄糖5%),酵母膏0.5%,蛋白胨0.05%,玉米浆0.8%,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6%,pH5.5,自来水配制;
将摇瓶培养的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上述种子罐种子培养基中,接种量为5%(v/v),32℃培养28小时,搅拌转速为200rpm,通风比为1∶0.3。
4、发酵摇瓶培养
发酵摇瓶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含葡萄糖25-30%)30%,酵母膏0.2%,玉米浆1%,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铵0.05%,磷酸氢二铵0.15%,pH5.6,自来水配制;
将摇瓶菌种接种到上述发酵摇瓶培养基中培养,接种量为20%(v/v),32℃培养70小时,摇床转速为200rpm。
5、发酵罐培养
发酵罐中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秸秆酶解糖液(含葡萄糖25-30%)30%,酵母膏0.2%,玉米浆1%,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铵0.05%,磷酸氢二铵0.15%,pH5.2,自来水配制;
将摇瓶种子培养或种子罐中种子培养的菌种接种到上述发酵罐培养基中培养,接种量为15%(v/v),31℃培养70小时,摇床转速为200rpm。
根据秸秆酶解糖液的体积选择培养基,将培养的酿酒酵母菌种接种到含有秸秆酶解糖液的发酵罐中培养,接种量为20%(v/v),根据该菌株在生长、代谢的不同阶段对氧气及不同碳源需求量的差异,进行有氧、厌氧两段组合发酵技术,在发酵罐培养的第一阶段为有氧发酵阶段,无菌空气以通风比为1∶0.4的通风速率流入发酵罐的发酵培养基中,搅拌转速为500rpm,维持溶氧浓度(DO)为75%,温度控制在30℃,好氧培养6小时;当细胞浓度即光密度(OD)达到16时,进入第二阶段厌氧发酵,搅拌转速为100rpm,温度控制在32℃,当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降至1.0%时,采用流加的方式添加秸秆酶解糖液,维持发酵液中的总糖含量在2.5%左右,发酵55小时后停止流加,残糖浓度降至0.1%时发酵结束,乙醇产率达到9.0%,糖醇转化率达到49.2%。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制成的秸秆酶解糖液加入酿酒酵母进行低糖发酵,当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降至0.8%-1.2%时开始添加秸秆酶解糖液,维持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在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酵解:将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得到秸秆酶解糖液;
2)低糖有氧发酵:将制成的秸秆酶解糖液加入酿酒酵母,进行低糖发酵,使其总糖浓度为2-3%;
3)当细胞浓度即光密度达到15-20时,进入第二阶段厌氧发酵;
4)当厌氧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降至0.8-1.2%时,开始采用流加的方式添加秸秆酶解糖液,维持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在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酵解:将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酶解,得到秸秆酶解糖液;
2)低糖有氧发酵:将制成的秸秆酶解糖液加入酿酒酵母进行低糖发酵,使其总糖浓度为2-3%;无菌空气以通风比为1∶0.4-0.8的通风速率流入发酵培养基中,搅拌转速为300-500rpm,维持溶氧浓度为60-80%,温度控制在30-31℃,好氧培养6-12小时;
3)当细胞浓度即光密度达到15-20时,进入第二阶段厌氧发酵,搅拌转速为100-300rpm,温度控制在31-33℃,厌氧发酵60-70小时;
4)当厌氧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降至0.8-1.2%时,开始采用流加的方式添加秸秆酶解糖液,维持发酵液中的总糖浓度在2%-3%,发酵55小时后停止流加,当残糖浓度降至0-0.2%时停止发酵。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选自玉米秸秆、油菜秸秆、高梁秸秆、小麦秸秆、稻草秸秆或玉米芯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秸秆酶解糖液20-30%,酵母膏0.1-0.3%,玉米浆1-3%,磷酸二氢钾0.04-0.06%,硫酸铵0.04-0.06%,磷酸氢二铵0.1-0.2%,其余为水,pH5.0-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秸秆酶解糖液25%,酵母膏0.2%,玉米浆2%,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铵0.05%,磷酸氢二铵0.15%,其余为水,pH5.0-6.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秸秆酶解糖液20-30%,酵母膏0.1-0.5%,蛋白胨0.01-0.05%,玉米浆0.5-1.0%,磷酸二氢钾0.04-0.06%,硫酸镁0.04-0.06%,其余为水,pH5.0-6.0。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添加的秸秆酶解糖液的总糖浓度在20-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酶解糖液由秸秆酶解后制得,含糖浓度以葡萄糖计为2-8%葡萄糖。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酿酒酵母为基因工程酵母S.cerevisiae ZU-10。
CN2011100469133A 2011-02-25 2011-02-25 一种用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 Active CN1021681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69133A CN102168113B (zh) 2011-02-25 2011-02-25 一种用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69133A CN102168113B (zh) 2011-02-25 2011-02-25 一种用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8113A true CN102168113A (zh) 2011-08-31
CN102168113B CN102168113B (zh) 2013-01-09

Family

ID=44489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69133A Active CN102168113B (zh) 2011-02-25 2011-02-25 一种用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6811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4645A (zh) * 2012-10-26 2013-02-2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sf6在线监测装置准确度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4745641A (zh) * 2013-12-31 2015-07-01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然pH发酵木质纤维素产乙醇的方法
CN105386350A (zh) * 2015-11-04 2016-03-09 梅庆波 一种玉米秸秆生物制浆的方法
CN107177636A (zh) * 2017-05-17 2017-09-19 吉林大学 一种酵母高密度发酵耦合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的方法
CN107916279A (zh) * 2016-10-11 2018-04-1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原位脱毒发酵法
CN111393045A (zh) * 2020-03-27 2020-07-10 朱继杰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制备胶凝材料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6943A (zh) * 2006-11-17 2008-05-28 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利用作物秸秆生产乙醇的方法
CN101705255A (zh) * 2009-12-01 2010-05-12 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6943A (zh) * 2006-11-17 2008-05-28 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利用作物秸秆生产乙醇的方法
CN101705255A (zh) * 2009-12-01 2010-05-12 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栋等: "利用SSF制取纤维乙醇的工艺研究", 《酿酒》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4645A (zh) * 2012-10-26 2013-02-2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sf6在线监测装置准确度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4745641A (zh) * 2013-12-31 2015-07-01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然pH发酵木质纤维素产乙醇的方法
CN104745641B (zh) * 2013-12-31 2020-05-12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然pH发酵木质纤维素产乙醇的方法
CN105386350A (zh) * 2015-11-04 2016-03-09 梅庆波 一种玉米秸秆生物制浆的方法
CN107916279A (zh) * 2016-10-11 2018-04-1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原位脱毒发酵法
CN107177636A (zh) * 2017-05-17 2017-09-19 吉林大学 一种酵母高密度发酵耦合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的方法
CN111393045A (zh) * 2020-03-27 2020-07-10 朱继杰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制备胶凝材料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8113B (zh) 2013-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4349B (zh) 一种由竹材纤维制备燃料乙醇的方法
CN104774876B (zh) 一种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综合利用的方法
CN101358214B (zh) 利用秸秆生产糠醛耦合联产丙酮和丁醇的方法
CN101638673B (zh) 一种利用植物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方法
CN102168113B (zh) 一种用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
CN102154381B (zh) 一种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联产乙醇和微生物油脂的方法
JP5711873B2 (ja) セルロース系原料の同時糖化発酵法
CN101225408A (zh) 一种由木质纤维原料生产乙醇和2,3-丁二醇的方法
CN101824395B (zh) 一种以固体秸秆为碳源培养发酵种子液的方法
CN101608192B (zh) 一种利用玉米芯生产丁二酸的方法
CN105779512B (zh) 一种木质纤维废弃物混合水解制取燃料乙醇的方法
WO2016173262A1 (zh) 一种农林生物质废弃物浓醪发酵产纤维素乙醇的方法
Tang et al. Evaluation of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corn cob with the mesophilic bacterium Clostridium hydrogeniproducens HR-1
CN103898166A (zh) 一种乙醇的生产方法
CN103614448B (zh) 以海藻酸钠或海藻为原料制备生物乙醇的方法
CN111118071B (zh) 一种利用未脱毒纤维素原料生产木糖醇和乙醇的发酵方法
CN101709309B (zh) 一种乙醇和木糖醇的联合发酵方法
CN109423507A (zh) 一种厌氧好氧混合菌纤维素丁醇固态发酵的方法
Vintila et al. Simultaneous hydrolysis and fermentation of lignocellulose versus separated hydrolysis and fermentation for ethanol production
CN102286572A (zh) 一种以秸秆为原料制备可发酵糖液的方法
CN102703523B (zh) 以甘蔗渣和糖蜜为原料混合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
JP5953045B2 (ja) バイオマスを用いたエタノール製造方法
CN103614418A (zh) 一种同步糖化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
CN105925622A (zh) 蔗渣半纤维素生产乙醇的方法
CN102851325A (zh) 一种利用酶法糖化玉米芯发酵生产乙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