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4020B - 接收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和半导体芯片 - Google Patents

接收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和半导体芯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4020B
CN102164020B CN201110027609.4A CN201110027609A CN102164020B CN 102164020 B CN102164020 B CN 102164020B CN 201110027609 A CN201110027609 A CN 201110027609A CN 102164020 B CN102164020 B CN 1021640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
warning message
receiving
seismic activity
certification 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76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4020A (zh
Inventor
池田保
志村隆一郎
冈本卓也
冈田谕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64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4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4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40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0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2032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 H04L27/2053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 H04L27/20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using a pair of orthogonal carriers, e.g. quadrature carriers
    • H04L27/2067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using a pair of orthogonal carriers, e.g. quadrature carriers with more than two phase states
    • H04L27/2071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using a pair of orthogonal carriers, e.g. quadrature carriers with more than two phase states in which the data are represented by the carrier phase, e.g. systems with differentia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2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04L27/233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using non-coherent demodulation
    • H04L27/2331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using non-coherent demodulation wherein the received signal is demodulated using one or more delayed versions of itsel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6Frame synchronisation, e.g. packet synchronisation,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witching point detection or subfram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收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以及半导体芯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收装置,包括:接收部分,在被发送警告信息的情况下输出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者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控制部分,在被提供了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情况下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其中,通过将从安装了接收部分的第一半导体芯片的管脚输出的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输入到安装了控制部分的第二半导体芯片的管脚来向控制部分提供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

Description

接收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和半导体芯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收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和半导体芯片,尤其涉及被构造为可以对发送的警告信息的出现进行迅速响应的接收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和半导体芯片。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进行数字陆地广播的调制系统,提出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使用大量的正交载波并且通过相移键控(PSK)或正交幅值调制(QAM)对每个载波进行调制。
OFDM系统具有下面的特征。具体地讲,由于整个传输频带被大量子载波划分,所以每个子载波的频带是窄的并且由此传输速度是低的。然而,总体传输速度与现有技术调制系统相当。
另外,OFDM系统具有一个特性:大量子载波并行传输并且由此码元率(symbol rate)是低的。因此,OFDM系统还具有一个特性:相对于一个码元的持续时间的多径的持续时间能够缩短并且由此能够降低对多径的影响的敏感性。
此外,数据被分配给多个子载波。因此,OFDM系统具有一个特征:通过使用在调制过程中执行逆傅里叶变换的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操作电路可以构造发送电路并且通过使用在解调过程中执行傅里叶变换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操作电路可以构造接收电路。
由于上述的特性,OFDM系统频繁应用到数字陆地广播,这极容易受到多径干涉的影响。采用OFDM系统的数字陆地广播的标准的例子包括集成业务数字广播陆地(ISDB-T)标准。
在ISDB-T标准中,为了发送与调制波的传输控制有关的附加信息或地震活动警告信息,指定通过OFDM码元中的预定子载波发送由作为一个单位的204比特信息组成的AC信号。AC信号是关于广播的附加信息信号。
对AC信号进行差分BPSK调制。差分BPSK调制是一种调制系统,在这种调制系统中,对要发送的数据串进行差分编码并且通过差分编码所得的信息(0,1)变成具有信号点(+4/3,0)和(-4/3,0)的复合信号(I信号,Q信号)。
图1是示出了AC(辅助信道)信号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图。
在图1中,各条信息下方给出的数字分别表示基于AC信号的起始的对应信息的比特位置。横向方向的每条信息的长度与比特数不成比例。
如图1上方行所示,由204比特信息作为一个单位的AC信号从开始起依次由差分调制的1比特基准信号、3比特结构标识和由200比特构成的与调制波的传输控制有关的附加信息或地震活动警告信息构成。
基准信号是用作差分解调的基准幅值和基准相位的信号。
结构标识是用于标识AC信号的结构的信号。结构标识000、010、011、100、101和111表示发送了与调制波的传输控制有关的附加信息。001和110表示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当结构标识是001或110时,通过接下来的200比特发送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通过第0号段的AC载波发送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用于符合ISDB-T标准的数字广播的整个频带被划分成13个段(从第0号段(No.0)到第12号段(No.12)),并且为每个段指定用于发送AC信号(AC载波)的载波。
200比特地震活动警告信息是由13比特同步信号、2比特起始/结束标记、2比特更新标记、3比特信号标识、88比特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10比特CRC和82比特奇偶校验位组成。
同步信号是表示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起始位置的信息。具体地讲,当结构标识是001时插入了W0=“1010111101110”,交替地以帧为单位,当结构标识是110时插入了W1=“0101000010001”即W0的反码。
当“存在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时起始/结束标记是00,当“不存在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时起始/结束标记是11。
在每次当起始/结束标记是00时发送的一系列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的内容发生变化时,更新标记增加1,并且更新标记通知接收器信号标识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进行了更新。
信号标识是用于标识信号标识之后的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的类型的信号。
信号标识000表示“针对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存在对应区域”,001表示“针对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不存在对应区域”。“针对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存在对应区域”是指在广播区域内存在地震活动警告的对象区域。“针对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不存在对应区域”是指在广播区域内不存在地震活动警告的对象区域。
信号标识010表示“针对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的测试信号存在对应区域”,011表示“针对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的测试信号不存在对应区域”。111表示“不存在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广播器标识)”。信号标识100、101和110没有进行定义。
当信号标识是000、001、010和011中的任何一个时,关于当发送地震活动警告信息时的当前时间的信息、表示地震活动警告的对象区域的信息和关于地震活动警告的震源的信息被作为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而被发送。
当信号标识是111时,广播器标识被作为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而被发送。当信号标识是100、101和110中的任何一个时,把全部为1作为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而发送。
CRC是由生成多项式对基于AC信号的起始定义的从第22比特到第112比特的比特产生的CRC码。
奇偶校验位是通过差集循环码(273,191)的短码(187,107)对基于AC信号的起始定义的从第18比特到第122比特的比特产生的纠错码。
在例如STD-B31http://www.arib.or.jp/english/html/overview/doc/2-STD-B31v1_8.pdf中公开了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图2是示出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包括差分解调电路51、比特确定电路52、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和CRC电路54。
例如,可以想象在具有这种结构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中执行通过AC信号发送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解码。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设置在并入接收装置(例如,电视接收器或记录设备)内的接收器中。
在该接收器中,除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以外还设置了例如以下单元:调谐器、带通滤波器、A/D转换电路、数字正交解调电路、FFT操作电路、载波解调电路和纠错电路。将在以后描述接收装置和接收器的结构的细节。
在FFT操作电路中对由接收器中的数字正交解调电路进行解调的OFDM信号进行FFT处理,然后输入到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中。输入到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的信号是由实轴分量(I信号)和虚轴分量(Q信号)组成的复合信号。
差分解调电路51对作为复合信号输入的AC信号执行差分解调以产生具有与原始信号比特对应的信号点的复合信号。由差分解调电路51进行差分解调所得的信号被提供给比特确定电路52。
比特确定电路52基于通过差分解调所得的信号执行比特确定。具体地讲,比特确定电路52从通过IQ平面上的差分解调所得的信号的信号点确定调制的值是“0”和“1”中的哪个比特值,并且输出一个比特值。变成比特流的AC信号从比特确定电路52输出。从比特确定电路52输出的AC信号被提供给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
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基于从同步/帧检测电路(未示出)提供的帧同步信号检测AC信号的帧的起始。在直到接收到第204比特(即,构成AC信号的末尾比特)的比特以后,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通过使用包括在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作为82比特奇偶校验位的差集循环码执行纠错。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将已经执行了纠错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输出到CRC电路54。
另外,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输出表示纠错的成功和失败的纠错成功/失败信号。如果纠错成功则纠错成功/失败信号表示“OK”,如果纠错失败则表示“NG”。
CRC电路54使用包括在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的10比特CRC码执行CRC,并且输出表示CRC的成功和失败的CRC成功/失败信号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如果CRC成功则CRC成功/失败信号表示“OK”,如果CRC失败则表示“NG”。
从CRC电路54输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是包括在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的所有信息或者包括在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的信息中的部分信息(例如,起始/结束标记、更新标记、信号标识和地址活动警告详细信息)。
从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输出的纠错成功/失败信号以及从CRC电路54输出的CRC成功/失败信号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被写入到接收器中的内置集成电路(I2C)的寄存器中。已经从接收器中的寄存器读取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控制器输出屏幕显示和/或声音,从而执行向用户通知关于地震的信息的处理。
如果发生地震并且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则优选的是,在地震到达之前向用户通知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内容。
因此,接收器中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需要向控制器通知发送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出现并且尽快向控制器发送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自身。
在图2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中,在AC信号的同步以后,基于3比特结构标识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另外,如果确定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则从AC信号的起始接收第204比特并且然后执行由差集循环码执行的纠错和通过CRC码执行的CRC。然后,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输出到控制器。
因此,在这个系统中,一直接收到AC信号的所有的204个比特,地震活动警告信息才能够发送至控制器。这通常导致通知用户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内容的延迟。如果在发送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出现以后由控制器激活用于通知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内容的装置(例如显示器和扬声器),则执行装置激活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使得对用户的通知延迟。
本发明需要能够对发送的警告信息的出现进行迅速响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装置,包括:接收部件,在被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情况下输出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者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控制部件,在被提供了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情况下开始输出警告的处理。通过将从安装了接收部件的第一半导体芯片的管脚输出的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输入到安装了控制部件的第二半导体芯片的管脚来向控制部件提供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如果被发送了警告信息,则从接收部件输出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者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如果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被提供给控制部件,则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通过将从安装了接收部件的第一半导体芯片的管脚输出的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输入到安装了控制部件的第二半导体芯片的管脚来向控制部件提供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得计算机执行处理的程序,所述处理包括如下步骤:如果被发送了警告信息,则从接收部件输出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者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如果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被提供给控制部件,则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通过将从安装了接收部件的第一半导体芯片的管脚输出的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输入到安装了控制部件的第二半导体芯片的管脚来向控制部件提供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如果发送了警告信息,则从接收部件输出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者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如果检测标记或者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被提供给控制部件,则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通过将从安装了接收部件的第一半导体芯片的管脚输出的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输入到安装了控制部件的第二半导体芯片的管脚,来向控制部件提供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被构造为连接到安装了控制部件的另一个半导体芯片的第二管脚的第一管脚的半导体芯片。如果被发送了指示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者被提供了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则控制部件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半导体芯片还包括接收部件,用于在被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情况下从第一管脚输出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被构造为连接到安装了接收部件的另一个半导体芯片的第二管脚的第一管脚的半导体芯片。在被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情况下,接收部件输出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半导体芯片还包括控制部件,被构造为在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二管脚输出并且被提供给第一管脚的情况下,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
本发明的实施例允许对发送的警告信息的出现进行迅速响应。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AC信号的帧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图4是示出图3中的接收器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图5是示出图4中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图6总地示出了实施例;
图7是用于解释由接收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解释由控制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接收器和控制器的连接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图4中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的另一个结构例子的框图;
图11是用于解释由具有图10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的接收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图4中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的另一个结构例子的框图;
图13是用于解释由具有图12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的接收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包括在一个物理信道内的段;
图15是用于解释由接收装置进行的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帧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17是示出应用接收器的接收系统的第一模式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图18是示出应用接收器的接收系统的第二模式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图19是示出应用接收器的接收系统的第三模式的结构例子的框图;以及
图20是示出计算机的硬件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接收装置的结构]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接收装置1是能够接收例如符合ISDB-T标准的数字广播的设备,诸如电视接收器或记录设备。从广播站发送的广播电波由天线11接收并且所接收的信号被提供给接收器12。
接收器12选择预定的传输信道并且执行解调处理以提取数字信号“0”和“1”。另外,接收器12对解调的信息执行纠错并且获取从广播站发送的TS包。TS包包括视频数据、音频数据、等等。存储视频和音频数据的TS包被提供给MPEG解码器13。
此外,如果通过AC信号发送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则接收器12对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进行解码并且将它输出到控制器16。通过由控制器16读取写入到I2C寄存器12A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执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提供。
接收器12在接收到AC信号的所有信息并输出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之前基于所接收的AC信号的所有信息之中的部分信息确定是否发送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如果接收器12确定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则它产生早期检测标记以指示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将该标记输出到控制器16。与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类似,早期检测标记也被写入寄存器12A并且由控制器16进行读取。
MPEG解码器13对来自接收器12的TS包进行解码以提取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并且将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分别输出到图像叠加单元14和音频处理电路(未示出)。在音频处理电路内对音频数据执行预定处理并且与图像显示同步地从扬声器17输出声音。
图像叠加单元14将来自控制器16的信息叠加在由MPEG解码器13提供数据的图像上,并且将叠加有关于地震的信息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显示单元15。如果没有从控制器16提供关于地震的信息,则图像叠加单元14将从MPEG解码器13提供的图像数据原样输出到显示单元15。
显示单元15是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或等离子显示器面板(PDP)的显示器。显示单元15基于从图像叠加单元14提供的数据显示各种图像(例如,叠加了关于地震的信息的图像)。
控制器16基于从遥控器光接收器18提供的信息控制接收装置1的整体操作。
例如,如果控制器16从接收器12的寄存器12A读取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则它根据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内容向图像叠加单元14输出关于地震的信息,从而使得该信息可以显示为叠加在图像上。另外,当没有通过屏幕显示而是通过声音向用户通知关于地震的信息时,控制器16将用于向用户通知关于地震的信息的声音数据输出到扬声器17以输出警告声音和/或语音。
另外,当在读取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之前从寄存器12A读取早期检测标记并且接收装置1处于等待状态时,控制器16激活显示单元15和扬声器17。执行显示单元15和扬声器17的激活是准备当在以后接收到地震活动警告信息时能够迅速向用户通知关于地震的信息。
扬声器17基于从控制器16提供的音频数据输出例如用于向用户通知关于地震的信息的警告声音的声音。
遥控器光接收器18接收从遥控器发送的信号并且将表示由用户指引的操作的信息输出到控制器16。
图4是示出图3中的接收器12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接收器12包括调谐器31、BPF 32、A/D转换电路33、数字正交解调电路34、FFT操作电路35、载波解调电路36、纠错电路37、同步/帧检测电路38、传输控制信息解码电路39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接收的信号(即从天线11输出的OFDM信号)被提供给调谐器31。
调谐器31由乘法电路31A和本地振荡器31B组成,并且对从天线11提供的RF信号执行频率转换以产生IF信号。产生的IF信号被提供给BPF(带通滤波器)32。
BPF 32对IF信号执行滤波处理并且将所得信号输出到A/D转换电路33。
A/D转换电路33通过执行A/D转换对IF信号执行数字化处理并且将所得信号输出到数字正交解调电路34。
数字正交解调电路34通过使用预定频率(载波频率)的载波信号对数字化的IF信号执行正交解调,并且将基带OFDM信号输出到FFT操作电路35。从数字正交解调电路34输出的基带信号是作为正交解调的结果的、包括时轴分量和虚轴分量的复合信号。
FFT操作电路35从一个OFDM码元的信号提取与有效码元长度对应的信号,并且对提取的信号执行FFT操作。即,FFT操作电路从一个OFDM码元去除与保护间隔长度对应的信号并且对剩余信号执行FFT。
通过由FFT操作电路35执行的FFT提取的、在各个子载波上调制的信号均是由时轴分量和虚轴分量组成的复合信号。由FFT操作电路35提取的信号被提供给载波解调电路36和同步/帧检测电路38。
载波解调电路36对从FFT操作电路35输出并且从各个子载波进行解调的信号执行载波解调。具体地讲,载波解调电路36对差分调制信号(DQPSK信号)执行差分解调处理并且对同步调制信号(QPSK、16QAM、64QAM信号)执行均衡化处理,从而将通过这些种类处理获得的信号输出到纠错电路37。
纠错电路37对在发送侧进行了交错处理的信号执行去交错处理,并且执行诸如填补、维特比(Viterbi)解码、扩散信号去除和RS解码的处理以输出解码的数据。从纠错电路37输出的解码的数据被提供给MPEG解码器13。
同步/帧检测电路38基于从数字正交解调电路34提供给FFT操作电路35的基带OFDM信号和由FFT操作电路35从各个子载波解调的信号执行各种类型的同步处理。例如,同步/帧检测电路38通过执行同步处理检测OFDM码元的边界并且将指定FFT的范围和时刻的信息输出到FFT操作电路35。
另外,同步/帧检测电路38从由FFT操作电路35解调的信号的预定子载波提取TMCC信号作为传输控制信息,并且检测TMCC信号的同步信号以检测OFDM帧的边界。同步/帧检测电路38将指示检测的OFDM帧的边界的位置的帧同步信号连同TMCC信号一起输出到传输控制信息解码电路39。
同步/帧检测电路38从由FFT操作电路35解调的信号的预定子载波提取AC信号,并且检测AC信号的同步信号以检测OFDM帧的边界。同步/帧检测电路38将指示检测的OFDM帧的边界的位置的帧同步信号连同AC信号一起输出到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
传输控制信息解码电路39根据差集循环码对包括在确保同步的TMCC信号中的TMCC信息执行纠错。另外,传输控制信息解码电路39将执行了纠错的TMCC信息输出到载波解调电路36,以控制载波解调电路36中的处理。
对包括在确保同步的AC信号中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根据差集循环码执行纠错并且根据CRC码执行CRC。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输出已经执行了纠错和CRC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另外,如果在输出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之前,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基于接收的AC信号的部分信息检测到发送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出现,则它产生并输出早期检测标记。从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输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和早期检测标记被写入寄存器12A(图4中未示出)。
图5是示出图4中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在图5所示的部件之中,与图2所示相同的部件由相同标号进行指示。因此省去了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图5所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的结构与图2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差分解调电路51、比特确定电路52、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和CRC电路54以外,还设置了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从图4中的同步/帧检测电路38输出的AC信号输入到差分解调电路51,并且帧同步信号输入到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和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
差分解调电路51对输入的AC信号执行差分解调以产生具有与原始信息比特对应的信号点的复合信号。由差分解调电路51执行的差分解调所获得的信号被提供给比特确定电路52。
比特确定电路52基于从差分解调所得的信号执行比特确定。构成AC信号的、作为比特确定的结果而变成比特流的各个比特从起始比特开始逐比特顺序地被提供给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和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
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基于输入的帧同步信号检测AC信号的帧的起始。在一直接收到AC信号的第204比特的比特以后,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通过包括在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作为82比特奇偶校验位的差集循环码执行纠错,并且将已经执行了纠错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输出到CRC电路54。另外,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输出指示纠错的成功和失败的纠错成功/失败信号。
CRC电路54通过包括在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的10比特CRC码执行CRC,并且输出指示CRC的成功和失败的CRC成功/失败信号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具体地讲,从CRC电路54输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是排除基准信号、CRC码、奇偶校验位等等以外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的一部分。
从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输出的纠错成功/失败信号以及从CRC电路54输出的CRC成功/失败信号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被写入寄存器12A。
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基于输入的帧同步信号检测AC信号的帧的起始。另外,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接收从比特确定电路52提供的信息并且在接收到组成AC信号的所有的204个比特之前基于接收的信息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如果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基于接收的AC信号的部分信息检测到发送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出现,则它产生并输出早期检测标记。从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输出的早期检测标记也被写入寄存器12A。
用于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传输的检错和纠错的系统是采用CRC码和差集循环码的系统。由于奇偶校验位被加到两个系统中的数据部分,所以在编码过程中数据部分自身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如果接收状态良好,则即使不执行纠错,接收装置1也能够接收到正确信号。
在图5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中,在一直到构成AC信号的204比特之中的部分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基于接收的部分信息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将在下文描述关于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确定的时刻。
[实施例1]
将在下文描述在从AC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4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情况。
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接收从AC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4比特的比特。如果这些接收的3个比特是001或110,则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确定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产生早期检测标记。如上所述,由从第2比特到第4比特的3个比特组成的结构标识的001或110表示结构标识之后的信息不是关于调制波的传输控制的附加信息而是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起始/结束标记和信号标识没有用于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基于结构标识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而不用鉴别是否存在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
[实施例2]
将在下文中描述在从AC信号的第2比特到在从第5比特到第17比特的范围内的比特之中预先设置的预定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情况。
如果在一直到第17个比特(即同步信号的末尾)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进行确定,则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接收从AC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17比特的比特。当结构标识是001或110并且同步信号的13个比特与已知的同步信号的13个比特一致时,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确定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产生早期检测标记。在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中,包括在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的同步信号的比特序列(13个比特)被设置为已知信息。
如果在一直到第17比特之前的比特(即同步信号的部分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进行确定,则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接收从AC信号的第2比特到同步信号的预定部分比特的比特。当结构标识是001或110并且接收的同步信号的部分与已知的同步信号的对应部分一致时,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确定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产生早期检测标记。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起始/结束标记和信号标识没有用于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因此,没有鉴别是否存在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
[实施例3]
将在下文中描述在从AC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18比特或第19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情况。
如果在直到第18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进行了确定,则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接收从AC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18比特的比特。当结构标识是001或110并且起始/结束标记的两个比特中的第一比特(即第18比特)是0时,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确定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产生早期检测标记。
如果在直到第19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进行确定,则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接收从AC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19比特的比特。当结构标识是001或110并且起始/结束标记的两个比特(即第18比特和第19比特)是00时,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确定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产生早期检测标记。
如上所述,当“存在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时,起始/结束标记是00;当“不存在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时,起始/结束标记是11。当起始/结束标记的第一比特是0时或者当起始/结束标记的两个比特是00时,可以确定“存在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起始/结束标记用于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由此可以鉴别是否存在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另一方面,没有使用信号标识。因此,没有鉴别发送的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是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的测试信号还是真实信号或者“存在对应区域”还是“不存在对应区域”。
还可行的是,除了直到第18比特或第19比特的比特以外还接收了直到第20比特或第21比特的比特,并且通过使用第18比特的一个比特或者第18比特和第19比特中的两个比特执行上述的确定。
[实施例4]
将在下文中描述在从AC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24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情况。
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接收从AC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24比特的比特。如果结构标识是001或110并且起始/结束标记是00以及信号标识是期望的1时,则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确定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产生早期检测标记。
如上所述,信号标识000指示“关于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存在对应区域”。例如,当结构标识是001或110并且起始/结束标记是00以及信号标识是000时,确定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如果信号标识是010或011,则不会产生早期检测标记并且由此确定发送了测试信号。或者,还可行的是,仅仅当信号标识是000或010以及由此“存在对应区域”时,确定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产生了早期检测标记。
[实施例的总结]
图6是总地示出了上述的四个例子的图。
在实施例1中,接收从第2比特到第4比特的比特并且使用该3个比特的结构标识来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在实施例2中,接收从第2比特到构成同步信号的13个比特之中的预定比特的比特并且使用结构标识以及同步信号的全部或一部分来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在实施例3中,接收从第2比特到第18比特、第19比特、第20比特和第21比特之一的比特并且使用结构标识以及起始/结束标记来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在实施例4中,接收从第2比特到第24比特的比特并且使用结构标识、起始/结束标记和信号标识来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如上所述,作为用于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比特的模式,四个模式是可行的。
[接收装置的操作]
将在下文中参照图7的流程图描述由接收器12执行的处理。
例如当AC信号从FFT操作电路35提供给同步/帧检测电路38时,开始图7的处理。
在步骤S1中,同步/帧检测电路38从由FFT操作电路35解调的信号的预定子载波中提取AC信号,并且检测AC信号的同步信号以检测OFDM帧的边界。同步/帧检测电路38将指示检测的OFDM帧的边界的位置的帧同步信号连同AC信号一起输出到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
从同步/帧检测电路38输出的帧同步信号被提供给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中的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和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另外,对于从同步/帧检测电路38输出的AC信号,在差分解调电路51中执行差分解调并且在比特确定电路52内执行比特确定。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和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从起始比特开始逐比特顺序地接收从比特确定电路52输出并且构成AC信号的各个比特。
在步骤S2中,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在这个步骤中,如实施例1到4所述的那样进行确定。例如,如果在从AC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4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则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接收从AC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4比特的比特并且当结构标识是001或110时确定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如果在步骤S2中确定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则在步骤S3中,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产生早期检测标记并且将它写入寄存器12A。如果在步骤S2中确定没有发送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则跳过步骤S3的处理。
在步骤S4中,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确定对构成AC信号的204个比特的接收是否已经达到末尾比特,并且进行等待直到确定已经接收了直到末尾比特的比特。
如果在步骤S4中确定对构成AC信号的204个比特的接收已经达到末尾比特,则在步骤S5中,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通过差集循环码执行纠错。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将已经执行了纠错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输出到CRC电路54并且将纠错成功/失败信号输出到外部。
在步骤S6中,CRC电路54通过包括在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的10比特CRC码执行CRC,并且输出表示CRC的成功和失败的CRC成功/失败信号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然后,该处理结束。
通过以上述方式输出早期检测标记,使得接收器12在接收到AC信号的末尾之前可以向控制器16发送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出现。
将在下文中参照图8的流程图描述与图7的处理关联的由控制器16执行的处理。
当控制器16通过轮询(即,例如以预定周期重复检查存储在寄存器12A中的信息的处理)检测到早期检测标记的存储时,执行图8的处理。
在步骤S11中,控制器16执行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例如,如果接收装置1处于等待状态并且要通过屏幕显示向用户通知关于地震的信息,则开始激活显示单元15的处理。
接收装置1的各种状态包括开启状态和等待状态。在开启状态下,显示单元15是活动的并且执行程序等等的视频的屏幕显示。在等待状态下,尽管主电源处于开启状态,显示单元15和扬声器17没有被激活并且由此没有执行屏幕显示和音频输出。如果例如在等待状态下按下遥控器的电源按钮,则接收装置1的状态被切换到开启状态从而开始屏幕显示。
另外在等待状态下,接收器12是活动的并且执行参照图7描述的处理。另外,还进行了由控制器16执行的轮询。在等待状态下,通过停止向接收器12中的部件中的载波解调电路36、纠错电路37和传输控制信息解码电路39供电可以抑制功耗。
在激活显示单元15以后,指示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消息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5上,或者可以在显示单元15上显示黑屏直到控制器16接收到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为止。
如果接收装置1处于等待状态并且要通过声音向用户通知关于地震的信息,则开始激活扬声器17的处理。
在步骤S12中,控制器16确定是否接收到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进行等待直到确定已经接收到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为止。
在从寄存器12A读取了早期检测标记以后,还进行由控制器16执行的轮询。如果通过轮询确认从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中的CRC电路54输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存储在寄存器12A中,则从寄存器12A读取并且由控制器16接收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如果在步骤S12中确定已经接收到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则在步骤S13中控制器16确定是否出现检测错误。
例如,在实施例1到3的情况下,当包括于在早期检测标记之后接收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的信号标识具有与000不同的比特模式时,控制器16确定出现检测错误。信号标识000指示“关于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存在对应区域”。
另外,例如,下面情形可能出现于实施例3中。具体地讲,起始/结束标记涉及早期检测标记的产生的时刻的错误。因此,实际为11的起始/结束标记被认作00并且发送早期检测标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11由包括在通过纠错所得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的起始/结束标记进行表示并且在发送早期检测标记以后接收到,所以控制器16确定出现检测错误。
如实施例1所述,在当接收到从AC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4比特的比特时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情况下,在这个确定中没有基于信号标识来鉴别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还可以应用于实施例2和3。
因此,如果结构标识是001或110以及信号标识是001、010和011中的任何一个,则尽管实际上关于安放接收装置1的区域的地震没有发生,但是接收器12产生早期检测标记并且控制器16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
如上所述,信号标识001表示“关于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不存在对应区域”。010表示“关于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的测试信号存在对应区域”。011表示“关于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的测试信号不存在对应区域”。即使结构标识是001或110以及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当信号标识是001、010和011中的任何一个时,实际上没有发生关于安放接收装置1的区域的地震。
如上所述,如果尽管接收到早期检测标记,但是基于在接收到早期检测标记以后接收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确认实际上没有发生关于安放接收装置1的区域的地震,则确定已经出现检测错误。
如果在步骤S13中确定已经出现检测错误,则在步骤S14中控制器16停止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
如果显示单元15的激活已经结束并且显示单元15已经进入显示黑屏的状态直到接收到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为止,则接收装置1的状态再次进入等待状态而不显示另一个图像。可以显示通知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错误检测的消息。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3确定没有发生检测错误,则在步骤S15中,控制器16基于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而输出警告。
例如,当通过屏幕显示通知关于地震的信息时,信息控制器16基于指示地震活动警告的对象区域的信息而使得发生地震的区域显示在地图上。另外,控制器16基于关于地震活动警告的震源的信息使得震源显示在地图上,并且基于发生时间信息显示地震的发生时间。
当通过声音通知关于地震的信息时,控制器16标识基于作为地震活动警告详细信息发送的地震的发生时间、发生地震的区域和震源,并且使得从扬声器17输出用于通知这些信息的声音。
在步骤S14中停止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以后或者在步骤S15中输出警告以后,该处理结束。
即使当接收装置1处于等待状态时,上述处理也能使控制器16在实际上接收到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之前开始准备向用户通知关于地震的信息。
另外,由于预先激活显示单元15和扬声器17,所以控制器16在接收到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以后能够向用户迅速通知关于地震的信息。
[变型例子]
在上述结构中,控制器16通过轮询接收从接收器12输出的早期检测标记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然而,早期检测标记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可以从接收器12直接发送至控制器16。
图9是示出接收器12和控制器16的连接例子的图。
在图9的例子中,实现接收器12的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管脚12B直接连接到实现控制器16的LSI的中断管脚16A。
如果接收器12中的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图5)以上述方式确定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则它产生早期检测标记。由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产生的早期检测标记从管脚12B输出并且输入到控制器16的中断管脚16A。
类似地,从接收器12中的CRC电路54输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也没有被写入寄存器12A而是从管脚12B输出以输入到控制器16的中断管脚16A。
如果在中断管脚16A接收到早期检测标记,则控制器16优先于其它种类处理开始参照图8描述的处理。如果在中断管脚16A接收到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则控制器16输出关于地震的信息。
如果通过轮询接收到早期检测标记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则即使当这些信息被写入了接收器12的寄存器12A时,在一些情况下取决于轮询的时刻,控制器16仍不能够立即读取它们并且出现延迟。
通过允许将早期检测标记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从接收器12直接输入到控制器16的中断管脚16A,能够防止出现这种延迟。
<第二实施例>
图10是示出图4中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的另一个结构例子的框图。
在图10所示的部件之中,与图2所示相同的部件由相同附图标记所指示。因此省去了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图10所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的结构与图2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差分解调电路51、比特确定电路52、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和CRC电路54以外还设置了CRC电路61。从图4中的同步/帧检测电路38输出的AC信号输入到差分解调电路51并且帧同步信号输入到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
图10中的差分解调电路51对输入的AC信号执行差分解调以产生具有与原始信息比特对应的信号点的复合信号。由差分解调电路51执行差分解调所得的信号被提供给比特确定电路52。
比特确定电路52基于通过差分解调所得的信号进行比特确定。作为比特确定的结果变成比特流的AC信号的各个比特从起始比特开始逐比特顺序地被提供给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和CRC电路61。
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基于输入的帧同步信号检测AC信号的帧的起始。在一直接收到AC信号的第204比特的比特以后,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通过包括在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作为82比特奇偶校验位的差集循环码执行纠错,并且将已经执行了纠错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输出到CRC电路54。
CRC电路54通过包括在从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提供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的10比特CRC码执行CRC,并且输出指示CRC的成功和失败的CRC成功/失败信号以及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CRC电路61顺序接收从比特确定电路52提供的信息。CRC电路61并不一直接收到第204比特(即,构成AC信号的最后一个比特)的所有比特,而是在直到第122比特(即,CRC码的最后一个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通过CRC码执行CRC。对于CRC码的接收,相应地使用从图4中的同步/帧检测电路38提供的帧同步信号。
如参照图1所述,AC信号的10比特CRC码的发送早于82比特奇偶校验位,由此可以在10比特CRC码的接收完成的时刻执行CRC。
CRC电路61输出指示CRC的成功和失败的CRC成功/失败信号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如果由CRC电路54执行CRC花费的时间与由CRC电路61执行CRC花费的时间相同,则CRC电路61在CRC电路54之前输出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从CRC电路54输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和从CRC电路61输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被写入寄存器12A并且由控制器16进行读取。
或者,如参照图9所述,从CRC电路54输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和从CRC电路61输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可以直接输入到控制器16的中断管脚16A。
如上所述,在图10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中,如果CRC成功,则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从CRC电路61进行输出而没有由差集循环码进行纠错。与在接收AC信号直到末尾并且通过差集循环码执行纠错以后输出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情况相比较,这使得可以更加迅速地向控制器16发送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尽管在图10中设置了两个CRC电路(即CRC电路54和CRC电路61),但是可以设置实现CRC电路54和CRC电路61的功能的单个CRC电路。
该单个CRC电路在CRC码的接收时刻执行CRC并且输出CRC成功/失败信号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此外,它还在从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提供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时刻执行CRC并且输出CRC成功/失败信号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参照图11的流程图,将在下文中描述由具有图10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的接收器12执行的处理。
例如当AC信号从FFT操作电路35被提供给同步/帧检测电路38时,还开始图11的处理。
在步骤S21中,同步/帧检测电路38从由FFT操作电路35解调的信号的预定子载波提取AC信号,并且检测AC信号的同步信号以检测OFDM帧的边界。同步/帧检测电路38将指示检测的OFDM帧的边界的位置的帧同步信号连同AC信号一起输出到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
从同步/帧检测电路38输出的帧同步信号被提供给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中的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另外,对于从同步/帧检测电路38输出的AC信号,在差分解调电路51中执行差分解调并且在比特确定电路52中进行比特确定。从比特确定电路52输出并且构成AC信号的各个比特从起始比特开始逐比特顺序地被提供给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和CRC电路61。
在步骤S22中,CRC电路61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直到CRC码的比特并且进行等待直到确定已经接收到直到CRC码的比特。
如果在步骤S22确定已经接收到直到CRC码的比特,则在步骤S23中,CRC电路61通过CRC码执行CRC并且输出CRC成功/失败信号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当CRC电路61接收到CRC码时,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也接收到直到CRC码的比特。
在步骤S24中,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直到第204比特(即AC信号的末尾)的比特并且进行等待直到确定已经接收到直到第204特的比特。
如果在步骤S24中确定已经接收到直到作为AC信号的末尾的第204比特的比特,则在步骤S25中,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通过差集循环码执行纠错。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将纠错成功/失败信号输出到外部并且将已经执行了纠错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输出到CRC电路54。
在步骤S26中,CRC电路54通过包括在从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提供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的CRC码执行CRC并且输出CRC成功/失败信号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然后,该处理结束。
上述处理使得可以迅速向控制器16发送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第三实施例>
图12是示出图4中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的另一个结构例子的框图。
在图12所示的部件之中,与图2所示相同的部件由相同附图标记指示。因此省去了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图12所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的结构与图2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差分解调电路51、比特确定电路52、差集循环码解码路53和CRC电路54以外还设置了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电路71。从图4中的同步/帧检测电路38输出的AC信号输入到差分解调电路51并且帧同步信号输入到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
差分解调电路51对输入的AC信号执行差分解调以产生具有与原始信息比特对应的信号点的复合信号。由差分解调电路51进行差分解调所得的信号被提供给比特确定电路52。
比特确定电路52基于通过差分解调所得信号进行比特确定。作为比特确定的结果变成比特流的构成AC信号的各个比特从起始比特开始逐比特顺序地被提供给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
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基于输入的帧同步信号检测AC信号的帧的起始。在接收到直到AC信号的第204比特的比特以后,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通过包括在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作为82比特奇偶校验位的差集循环码执行纠错,并且将已经执行了纠错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输出到CRC电路54。
另外,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输出纠错成功/失败信号。从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输出的纠错成功/失败信号被提供给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的外部并且被提供给曼彻斯特编码电路71。
CRC电路54通过包括在从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提供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的10比特CRC码执行CRC,并且输出指示CRC的成功和失败的CRC成功/失败信号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从CRC电路54输出的CRC成功/失败信号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被提供给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的外部并且被提供给曼彻斯特编码电路71。
如果曼彻斯特编码电路71检测到由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进行的纠错的成功以及由CRC电路54进行的CRC的成功,则它对从CRC电路54提供的部分或全部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执行曼彻斯特编码。基于纠错成功/失败信号确定由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执行的纠错是否成功,并且基于CRC成功/失败信号确定由CRC电路54进行的CRC是否成功。
曼彻斯特编码电路71将由预定数目的比特组成的前缀(例如,“00001”)添加到通过曼彻斯特编码获得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起始,并且输出所得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从曼彻斯特编码电路71输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输入到控制器16的中断管脚16A。具体地讲,通过如参照图9所述具有管脚12B连接到控制器16的中断管脚16A的LSI实现具有图12所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的接收器12。
在已经接收到从曼彻斯特编码电路71输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控制器16中,执行用于向用户通知关于地震的信息的处理。
如上所述,如果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经由I2C寄存器被提供给控制器16,则在一些情况下根据轮询的时刻发生延迟。通过允许从连接到控制器16的中断管脚16A的LSI(接收器12)的管脚12B输出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自身,能够避免由于轮询导致的延迟并且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能够迅速地发送至控制器16。
由于例如需要确保用于向MPEG解码器13提供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管脚,所以不可以在实现接收器12的LSI上安装的管脚之中分配许多管脚作为用于发送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管脚。
通过对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进行曼彻斯特编码并且逐比特地输出所得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能够通过使用一个管脚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发送至控制器16。通过曼彻斯特编码,信号电平每个比特周期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或者从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并且因此还利于在控制器16中保证同步。
在利用曼彻斯特编码的情况下,如果0连续或1连续,则代码偏移1比特使得1连续的信号被认作是0连续的信号并且使得0连续的信号被认作是1连续的信号。输出添加了前缀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使得控制器16能够容易地检测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起始位置。
替代曼彻斯特码,可以利用不归零(NRZ)码、差分曼彻斯特码、归零(RZ)码、双极码或者其它码。
参照图13的流程图,将在下文中描述由具有图12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的接收器12执行的处理。
例如当AC信号从FFT操作电路35进入同步/帧检测电路38时,还开始图13的处理。
在步骤S41中,同步/帧检测电路38从由FFT操作路35解调的信号的预定子载波提取AC信号,并且检测AC信号的同步信号以检测OFDM帧的边界。同步/帧检测电路38将指示检测的OFDM帧的边界的位置的帧同步信号连同AC信号一起输出到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
从同步/帧检测电路38输出的帧同步信号被提供给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解码电路40中的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另外,对于从同步/帧检测电路38输出的AC信号,在差分解调电路51中执行差分解调并且在比特确定电路52中执行比特确定。由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从起始比特开始逐比特顺序地接收从比特确定电路52输出并且构成AC信号的各个比特。
在步骤S42中,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直到作为AC信号的末尾的第204比特的比特并且进行等待直到确定已经接收到直到第204特的比特。
如果在步骤S42中确定已经接收到直到作为AC信号的末尾的第204比特的比特,则在步骤S43中,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通过差集循环码执行纠错。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输出纠错成功/失败信号并且将已经执行了纠错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输出到CRC电路54。
在步骤S44中,CRC电路54通过包括在从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提供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的CRC码执行CRC,并且输出CRC成功/失败信号以及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在步骤S45中,如果曼彻斯特编码电路71检测到由差集循环码解码电路53执行的纠错以及由CRC电路54执行的CRC的成功,则它对从CRC电路54提供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执行曼彻斯特编码并且输出所得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在中断管脚16A已经接收到通过曼彻斯特编码所得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控制器16中,执行解码处理并且执行用于向用户通知关于地震的信息的处理。然后,处理结束。
上述处理可以避免由于轮询导致的延迟的发生并且迅速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发送至控制器16。
还可以采用一种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不是对地震活动警告信息自身执行曼彻斯特编码,而是对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早期检测标记执行曼彻斯特编码,并且通过曼彻斯特编码所得的早期检测标记被提供给控制器16的中断管脚16A。
在这种情况下,在图5中的早期检测标记产生电路55的后续级设置曼彻斯特编码电路71并且在其中执行曼彻斯特编码。还可行的是,由预定数目的比特组成的前缀被添加到通过由曼彻斯特编码电路71执行的曼彻斯特编码所得的早期检测标记。
<第四实施例>
可行的是,当接收装置1处于等待状态并且没有要求接收多个段(3个段或13个段)时,执行关于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确定以及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接收。
当接收装置1处于等待状态时,在由ISDB-T标准规定的13个段之中,接收器12仅仅选择当多个段布置在频率轴上时位于中心的一个第0号段。基于一个第0号段的AC载波的信号,执行关于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确定以及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接收。
图14示出了由ISDB-T标准规定并且包括在一个物理信道内的多个段。
在ISDB-T标准中,一个物理信道的频带(6MHz)被划分成13个段。如图14中的每个段中的粗线所示,在每个段内设置了AC载波。通过使用第0号段(No.0)的AC载波发送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因此,即使通过仅仅接收第0号段,仍能够执行关于是否发送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上述确定以及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接收。
与接收全部13个段以执行关于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确定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接收的情况相比较,这可以抑制接收装置1的功耗。尽管在接收高分辨率数字电视节目的情况下,除了第0号段以外还要接收12个段,但是在不执行屏幕显示的等待状态下不需要接收第0号段以外的其它段。
AC信号的结构标识的三个比特的发送时刻与同样在其它段的AC载波中的TMCC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同。另外,仅仅当接收到第0号段时,强抗噪调制系统(例如,DQPSK调制)被用作用于结构标识的比特的调制系统。此外,通过多个AC载波发送相同结构标识的比特。因此,能够实现充分的接收性能。
在当由控制器16接收到由接收器12产生的早期检测标记的时刻或在当控制器16接收到由接收器12解码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时刻,接收装置1切换到接收全部13个段的状态。
将在下文中参照图15的流程图描述由接收装置1进行的切换接收状态的处理。
例如当接收装置1处于等待状态时开始这个处理。
在步骤S51中,接收器12仅仅接收第0号段。基于通过第0号段的AC载波发送的信号,执行关于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确定和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接收。也就是说,在接收器12中,执行了参照图7、图11或图13描述的处理。
在步骤S52中,控制器16确定是否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例如,当接收到由接收器12产生的早期检测标记时或者当接收到由接收器12解码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时,控制器16确定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如果在步骤S52中确定没有发送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51,从而继续仅仅接收第0号段。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52中确定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则在步骤S53中接收器12根据由控制器16进行的控制接收全部的13个段。
接收装置1的状态从等待状态切换到开启状态,并且还激活了诸如显示单元15和扬声器17的各个单元。在激活了各个单元以后,基于通过第0号段之外的段的载波发送的信息,在显示单元15上显示电视节目的图像并且从扬声器17输出声音。
以这种方式,响应于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发送,状态从等待状态切换到开启状态,并且屏幕显示等等被自动执行。这可以引起用户的注意。另外,可以叠加在电视节目的图像上的方式显示关于地震的信息。
<变型例子>
以上描述涉及使用AC信号发送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然而,在通过具有预定帧结构的传输信号发送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以外的警告信息的情况下可以执行类似处理。在警告信息中包括例如关于天气(例如,台风)的信息和关于地震海啸的信息。
在一直接收到具有预定的帧结构的传输信号的末尾之前可以检测发送的警告信息的出现,并且警告信息的出现可以迅速发送至控制器16。
图16是示出了用于发送警告信息的传输信号的帧结构的例子的图。
在图16的例子中,同步信号添加到传输信号的起始。另外,在传输信号中,警告信息和冗余信号被包括在传输命令中。冗余信号由CRC码和奇偶校验位组成。
将结合用于发送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AC信号进行描述。图16中的同步信号对应于由同步/帧检测电路38检测的AC信号的同步信号。图16中的警告信息对应于从AC信号的起始到第112比特的比特。图16中的CRC码对应于包括在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的10比特CRC码。图16中的奇偶校验位对应于包括在地震活动警告信息中的82比特奇偶校验位。
例如,在直到警告信息的预定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确定是否发送了警告信息,并且在一直接收到奇偶校验位的末尾的比特之前把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标记从接收器12提供给控制器16。
这使得控制器16可以迅速检测发送的警告信息的出现并且开始预定处理(例如,用于向用户通知警告信息的出现的处理)。
还可以采用一种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在接收奇偶校验位之前在直到CRC码的末尾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执行CRC,并且在通过奇偶校验位执行纠错之前把至少一部分警告信息从接收器12提供给控制器16。
[应用接收系统的例子]
图17是示出应用接收器12的接收系统的第一模式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图17的接收系统由获取器101、传输路径解码处理器102和信息源解码处理器103组成。
获取器101经由传输路径(未示出)(例如,数字陆地广播、数字卫星广播、CATV网络、互联网或其它网络)获取信号,并且将该信号提供给传输路径解码处理器102。例如,图4的接收器12被包括在获取器101内。
传输路径解码处理器102执行传输路径解码处理,并且将所得信号提供给信息源解码处理器103,所述传输路径解码处理包括对由获取器101经由传输路径获取的信号执行纠错。
对于已经执行了传输路径解码处理的信号,信息源解码处理器103执行信息源解码处理,该信息源解码处理包括将压缩信息扩展到原始信息以获取传输对象数据的处理。
具体地讲,通常对获取器101经由传输路径获取的信号进行压缩编码来压缩信息以减小图像、声音等等的数据量。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源解码处理器103对已经执行了传输路径解码处理的信号执行信息源解码处理,例如,将压缩信息扩展成原始信息的处理。
如果对获取器101经由传输路径获取的信号没有执行压缩编码,则在信息源解码处理器103中不执行将压缩信息扩展成原始信息的处理。扩展处理的例子包括MPEG解码。另外,除了扩展处理以外,信息源解码处理通常包括解扰等等。
图17的接收系统可以应用于例如电视调谐器以接收数字电视广播。获取器101、传输路径解码处理器102和信息源解码处理器103的每一个均可以被构造成一个独立装置(硬件(集成电路(IC)等等)或软件模块)。
或者,对于获取器101、传输路径解码处理器102和信息源解码处理器103,这三个单元的一个集合可以被构造成一个独立装置。还可行的是,获取器101和传输路径解码处理器102的集合被构造成一个独立装置;还可行的是,传输路径解码处理器102和信息源解码处理器103的集合被构造成一个独立装置。
图18是示出应用接收器12的接收系统的第二模式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在图18所示的部件之中,与图17所示部件对应的部件由相同标号进行指示。因此省去了对它们的描述。
图18的接收系统的结构与图17的结构的共同之处在于它具有获取器101、传输路径解码处理器102和信息源解码处理器103,但是与图17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新设置了输出单元111。
输出单元111例如是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或者用于输出声音的扬声器,并且输出图像、声音等等作为从信息源解码处理器103输出的信号。即,输出单元111显示图像或输出声音。
图18的接收系统例如能够应用到用于接收电视广播作为数字广播的TV和用于接收无线电广播的无线电接收器。
如果没有对由获取器101获取的信号执行压缩编码,则由传输路径解码处理器102输出的信号被直接提供给输出单元111。
图19是示出应用接收器12的接收系统的第三模式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在图19所示的部件之中,与图17所示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由相同标号进行指示。因此省去了对它们的描述。
图19的接收系统的结构与图17的结构的共同之处在于它具有获取器101和传输路径解码处理器102,与图17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设置信息源解码处理器103并且新设置了记录器121。
记录器121将由传输路径解码处理器102输出的信号(例如,MPEG TS的TS包)记录(存储)在记录(存储)介质(例如,光盘、硬盘(磁盘)或闪存)中。
图19的上述的接收系统例如可以应用于记录器设备以记录电视广播。
还可以采用一种结构,在这种结构中,设置了信息源解码处理器103并且记录器121记录通过由信息源解码处理器103执行的信息源解码处理所得的信号,即通过解码获得的图像和声音。
能够通过硬件也可以通过软件执行上述一系列的处理。在通过软件执行这一系列处理的情况下,构成软件的程序从程序记录介质安装在例如并入专用硬件中的计算机或通用个人计算机。
图20是示出通过程序执行上述一系列处理的计算机的硬件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中央处理单元(CPU)151、只读存储器(ROM)152和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53通过总线154彼此连接。
另外,输入/输出接口155连接到总线154。由键盘、鼠标等等组成的输入单元156和由显示器、扬声器等等组成的输出单元157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55。另外,由硬盘、非易失性存储器等等构成的存储单元158、由网络接口等等形成的通信单元159和用于驱动可移动介质161的驱动器160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55。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计算机中,例如,CPU 151经由输入/输出接口155和总线154将存储在存储单元158中的程序加载到RAM 153中,并且执行该程序。由此,执行了上述一系列的处理。
例如,由CPU 151执行的程序记录在可移动介质161中或者经由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例如,局域网、互联网或数字广播)进行提供以安装在存储单元158中。
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可以是以时间序列方式按照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顺序进行处理的程序或者可以是并行或在所需时刻(例如,当进行调用时)进行处理的程序。
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本申请包含与在于2010年2月17日提交到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0-032127中公开的主题有关的主题,该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Claims (21)

1.一种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部件,在被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情况下输出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者警告信息的仅一部分;以及
控制部件,在被提供了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的情况下开始输出警告的处理,其中,
通过将从安装了接收部件的第一半导体芯片的管脚输出的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直接输入到安装了控制部件的第二半导体芯片的管脚来向控制部件提供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而不向寄存器写入所述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消息的所述一部分,
警告信息是通过由ISDB-T标准规定的辅助信道信号进行发送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在从辅助信道信号的第2比特到由从第5比特到第17比特的比特序列表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同步信号的预定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接收部件确定是否被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如果从第2比特到第4比特的3个比特是001或110,则当表示同步信号的比特序列的一部分与已知比特序列的一部分一致时或者当表示同步信号的比特序列的全部与已知比特序列的全部一致时,接收部件输出检测标记。
2.一种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部件,在被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情况下输出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者警告信息的仅一部分;以及
控制部件,在被提供了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的情况下开始输出警告的处理,其中,
通过将从安装了接收部件的第一半导体芯片的管脚输出的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直接输入到安装了控制部件的第二 半导体芯片的管脚来向控制部件提供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而不向寄存器写入所述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消息的所述一部分,
警告信息是通过由ISDB-T标准规定的辅助信道信号进行发送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在从辅助信道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18比特或第19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接收部件确定是否被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如果从第2比特到第4比特的3个比特是001或110,则当作为第18比特的一个比特是0时或者当作为第18比特和第19比特的两个比特是00时,接收部件输出检测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接收装置,其中
接收部件还接收辅助信道信号的第20比特或者第20比特和第21比特。
4.一种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部件,在被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情况下输出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者警告信息的仅一部分;以及
控制部件,在被提供了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的情况下开始输出警告的处理,其中,
通过将从安装了接收部件的第一半导体芯片的管脚输出的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直接输入到安装了控制部件的第二半导体芯片的管脚来向控制部件提供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而不向寄存器写入所述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消息的所述一部分,
警告信息是通过由ISDB-T标准规定的辅助信道信号进行发送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在从辅助信道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24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接收部件确定是否被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如果从第2 比特到第4比特的3个比特是001或110,则当从第22比特到第24比特的3个比特是000时,接收部件输出检测标记。
5.一种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部件,在被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情况下输出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者警告信息的仅一部分;以及
控制部件,在被提供了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的情况下开始输出警告的处理,其中,
通过将从安装了接收部件的第一半导体芯片的管脚输出的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直接输入到安装了控制部件的第二半导体芯片的管脚来向控制部件提供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而不向寄存器写入所述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消息的所述一部分,
警告信息是通过由ISDB-T标准规定的辅助信道信号进行发送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在从辅助信道信号的第113比特到第122比特的CRC码的接收完成的时刻,接收部件通过使用CRC码来检测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比特中的错误,并且如果没有检测到错误,则输出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接收装置,其中
接收部件通过预定的编码方式对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进行编码,并且在添加由预定数目的比特组成的前缀以后从第一半导体芯片的管脚输出编码所得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接收装置,其中
接收部件仅仅接收通过划分由ISDB-T标准规定的一个物理信道的频带获得的13个段之中的第0号段,并且接收通过第0号段发送的警告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接收装置,其中
当接收装置处于等待状态时,接收部件仅仅执行第0号段的接收。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接收装置,其中
如果被发送了警告信息,则接收部件开始全部13个段的接收。
10.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被发送了警告信息,则从接收部件输出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者警告信息的仅一部分;以及
如果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被提供给控制部件,则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其中
通过将从安装了接收部件的第一半导体芯片的管脚输出的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直接输入到安装了控制部件的第二半导体芯片的管脚来向控制部件提供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而不向寄存器写入所述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消息的所述一部分,
在从辅助信道信号的第2比特到由从第5比特到第17比特的比特序列表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同步信号的预定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接收部件确定是否被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如果从第2比特到第4比特的3个比特是001或110,则当表示同步信号的比特序列的一部分与已知比特序列的一部分一致时或者当表示同步信号的比特序列的全部与已知比特序列的全部一致时,接收部件输出检测标记。
1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被发送了警告信息,则从接收部件输出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者警告信息的仅一部分;以及
如果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被提供给控制部件,则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其中
通过将从安装了接收部件的第一半导体芯片的管脚输出的检测 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直接输入到安装了控制部件的第二半导体芯片的管脚来向控制部件提供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而不向寄存器写入所述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消息的所述一部分,
在从辅助信道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18比特或第19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接收部件确定是否被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如果从第2比特到第4比特的3个比特是001或110,则当作为第18比特的一个比特是0时或者当作为第18比特和第19比特的两个比特是00时,接收部件输出检测标记。
12.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被发送了警告信息,则从接收部件输出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者警告信息的仅一部分;以及
如果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被提供给控制部件,则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其中
通过将从安装了接收部件的第一半导体芯片的管脚输出的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直接输入到安装了控制部件的第二半导体芯片的管脚来向控制部件提供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而不向寄存器写入所述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消息的所述一部分,
在从辅助信道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24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接收部件确定是否被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如果从第2比特到第4比特的3个比特是001或110,则当从第22比特到第24比特的3个比特是000时,接收部件输出检测标记。
1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被发送了警告信息,则从接收部件输出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者警告信息的仅一部分;以及
如果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被提供给控制部件,则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其中
通过将从安装了接收部件的第一半导体芯片的管脚输出的检测 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直接输入到安装了控制部件的第二半导体芯片的管脚来向控制部件提供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而不向寄存器写入所述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消息的所述一部分,
在从辅助信道信号的第113比特到第122比特的CRC码的接收完成的时刻,接收部件通过使用CRC码来检测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比特中的错误,并且如果没有检测到错误,则输出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14.一种半导体芯片,包括:
第一管脚,被构造为直接连接到安装了控制部件的另一个半导体芯片的第二管脚,如果被提供了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仅一部分,则控制部件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以及
接收部件,如果被发送了警告信息,则从第一管脚输出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而不向寄存器写入所述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消息的所述一部分,
在从辅助信道信号的第2比特到由从第5比特到第17比特的比特序列表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同步信号的预定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接收部件确定是否被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如果从第2比特到第4比特的3个比特是001或110,则当表示同步信号的比特序列的一部分与已知比特序列的一部分一致时或者当表示同步信号的比特序列的全部与已知比特序列的全部一致时,接收部件输出检测标记。
15.一种半导体芯片,包括:
第一管脚,被构造为直接连接到安装了控制部件的另一个半导体芯片的第二管脚,如果被提供了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仅一部分,则控制部件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以及
接收部件,如果被发送了警告信息,则从第一管脚输出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而不向寄存器写入所述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消息的所述一部分,
在从辅助信道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18比特或第19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接收部件确定是否被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如果从第2比特到第4比特的3个比特是001或110,则当作为第18比特的一个比特是0时或者当作为第18比特和第19比特的两个比特是00时,接收部件输出检测标记。
16.一种半导体芯片,包括:
第一管脚,被构造为直接连接到安装了控制部件的另一个半导体芯片的第二管脚,如果被提供了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仅一部分,则控制部件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以及
接收部件,如果被发送了警告信息,则从第一管脚输出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而不向寄存器写入所述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消息的所述一部分,
在从辅助信道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24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接收部件确定是否被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如果从第2比特到第4比特的3个比特是001或110,则当从第22比特到第24比特的3个比特是000时,接收部件输出检测标记。
17.一种半导体芯片,包括:
第一管脚,被构造为直接连接到安装了控制部件的另一个半导体芯片的第二管脚,如果被提供了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仅一部分,则控制部件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以及
接收部件,如果被发送了警告信息,则从第一管脚输出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而不向寄存器写入所述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消息的所述一部分,
在从辅助信道信号的第113比特到第122比特的CRC码的接收完成的时刻,接收部件通过使用CRC码来检测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比特中的错误,并且如果没有检测到错误,则输出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18.一种半导体芯片,包括:
第一管脚,被构造为直接连接到安装了接收部件的另一个半导体芯片的第二管脚,如果被发送了警告信息,则接收部件输出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仅一部分,而不向寄存器写入所述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消息的所述一部分;以及
控制部件,如果从第二管脚输出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并且提供给第一管脚,则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
在从辅助信道信号的第2比特到由从第5比特到第17比特的比特序列表示的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同步信号的预定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接收部件确定是否被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如果从第2比特到第4比特的3个比特是001或110,则当表示同步信号的比特序列的一部分与已知比特序列的一部分一致时或者当表示同步信号的比特序列的全部与已知比特序列的全部一致时,接收部件输出检测标记。
19.一种半导体芯片,包括:
第一管脚,被构造为直接连接到安装了接收部件的另一个半导体芯片的第二管脚,如果被发送了警告信息,则接收部件输出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仅一部分,而不向寄存器写入所述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消息的所述一部分;以及
控制部件,如果从第二管脚输出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并且提供给第一管脚,则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
在从辅助信道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18比特或第19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接收部件确定是否被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如果从第2比特到第4比特的3个比特是001或110,则当作为第18比特的一个比特是0时或者当作为第18比特和第19比特的两个比特是00时,接收部件输出检测标记。
20.一种半导体芯片,包括:
第一管脚,被构造为直接连接到安装了接收部件的另一个半导体芯片的第二管脚,如果被发送了警告信息,则接收部件输出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仅一部分,而不向寄存器写入所述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消息的所述一部分;以及
控制部件,如果从第二管脚输出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并且提供给第一管脚,则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
在从辅助信道信号的第2比特到第24比特的比特接收完成的时刻,接收部件确定是否被发送了地震活动警告信息,并且如果从第2比特到第4比特的3个比特是001或110,则当从第22比特到第24比特的3个比特是000时,接收部件输出检测标记。
21.一种半导体芯片,包括:
第一管脚,被构造为直接连接到安装了接收部件的另一个半导体芯片的第二管脚,如果被发送了警告信息,则接收部件输出指示发送了警告信息的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仅一部分,而不向寄存器写入所述检测标记或所述警告消息的所述一部分;以及
控制部件,如果从第二管脚输出检测标记或警告信息的所述一部分并且提供给第一管脚,则开始用于输出警告的处理,
在从辅助信道信号的第113比特到第122比特的CRC码的接收完成的时刻,接收部件通过使用CRC码来检测地震活动警告信息的比特中的错误,并且如果没有检测到错误,则输出地震活动警告信息。
CN201110027609.4A 2010-02-17 2011-01-26 接收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和半导体芯片 Active CN1021640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32127A JP5704380B2 (ja) 2010-02-17 2010-02-17 受信装置
JP2010-032127 2010-0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4020A CN102164020A (zh) 2011-08-24
CN102164020B true CN102164020B (zh) 2015-09-23

Family

ID=44369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7609.4A Active CN102164020B (zh) 2010-02-17 2011-01-26 接收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和半导体芯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99015B2 (zh)
JP (1) JP5704380B2 (zh)
CN (1) CN102164020B (zh)
BR (1) BRPI1100179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53146B2 (ja) * 2010-02-17 2014-07-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54211B2 (ja) 2011-03-31 2015-07-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受信システム
MX349870B (es) 2013-08-23 2017-08-17 Lg Electronics Inc Aparato para la transmision de señales de radiodifusion, aparato para la recepcion de señales de radiodifusion, metodo para transmitir señales de radiodifusion y metodo para recibir señales de radiodifusion.
JP7046805B2 (ja) * 2016-07-08 2022-04-04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KR20190102929A (ko) * 2018-02-27 2019-09-04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반도체장치 및 반도체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9767A (en) * 1996-04-01 1999-07-27 Wallick; William Owen Earthquake detector and alarm
JP4417965B2 (ja) * 2006-02-07 2010-02-17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ジタル放送システムとこの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放送装置、緊急放送処理装置及び受信機
JP4690248B2 (ja) * 2006-05-25 2011-06-01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JP4633135B2 (ja) * 2008-02-08 2011-02-16 財団法人エヌエイチケイ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サービス 地上デジタルテレビジョン放送における緊急速報を受信する受信機
JP4555360B2 (ja) * 2008-05-08 2010-09-29 財団法人エヌエイチケイ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サービス 地上デジタルテレビジョン放送における緊急速報を受信する受信機
JP4555391B2 (ja) * 2008-11-12 2010-09-29 日本放送協会 地上デジタルテレビジョン放送における緊急速報を受信する受信機
JP2010268226A (ja) * 2009-05-14 2010-11-25 Toshiba Corp 放送受信装置
JP2011114593A (ja) * 2009-11-27 2011-06-09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04380B2 (ja) 2015-04-22
JP2011171881A (ja) 2011-09-01
US20110200145A1 (en) 2011-08-18
BRPI1100179A2 (pt) 2013-11-12
BRPI1100179B1 (pt) 2020-04-14
US8599015B2 (en) 2013-12-03
CN102164020A (zh) 201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4020B (zh) 接收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和半导体芯片
US7904019B2 (en) Broadcast signal and receiver and method of decoding digital broadcast signal
JP4712704B2 (ja) 放送受信装置、放送受信方法、放送受信プログラム及び放送受信回路
JP5553146B2 (ja) 受信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244550A (zh) 接收设备、通知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2164021B (zh) 接收设备、接收方法和程序
CN102111238A (zh) 接收器、接收方法、程序和接收系统
US20210400316A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device, and reception method
JP2008148230A (ja) 放送受信装置と放送受信方法
WO2020004075A1 (ja)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2006020236A (ja) 移動体向けデジタル放送用受信装置及びその受信品質表示方法
JP3418051B2 (ja) 多重放送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JP7122603B2 (ja) 放送受信装置、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及び非線形歪みの推定方法
JP2011216926A (ja)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放送受信方法
JP3135835B2 (ja)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JP3416487B2 (ja) Fm多重信号復調装置
KR100656654B1 (ko) Dmb 녹화 기능을 구비한 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그 에러정정 방법
JPH10126295A (ja) Fm多重信号受信装置
JP5328432B2 (ja) ディ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および番組の切り替え方法
JP3374059B2 (ja) Fm多重信号復調装置
JP2002281100A (ja) デジタル信号復調装置
JP5748940B2 (ja) 放送装置および放送受信装置
JP4161667B2 (ja)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信号の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受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JP2004015195A (ja) 放送受信装置、放送受信方法、表示制御装置、放送受信装置制御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6191266A (ja)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